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专业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第1篇: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选修课程;模块化;学科导向;就业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24-02

目前国内高校的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基本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部分构成,一些高校还将选修课细分为指导性选修课与任意性选修课。在选修课部分,各校根据主流法学学科内容、自身特色、学院师资力量等因素开设,并无一致的模式,全国范围内各校法学专业的选修课开设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但就学生选课而言,多是出于兴趣爱好等非理性因素,缺乏对选课的系统规划,导致课程的选修与学生的考研、就业、出国等毕业去向之间失去关联,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也浪费了高校的教学资源。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探讨在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就选修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的必要性,比较不同的模块化思路,分析模块化的强制性,以期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选修课程的科学化提供建议。

一、选修课程模块化的需求分析

(一)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弊端

一切建议必须有相应的需求。如果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中选修课程的设置足够科学、合理,则无须提出修改的建议。但事实并非如此,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法学专业指导性选修课容量为26学分,要求学生选修18学分,任意性选修课提供了80个学分的容量,要求学生至少选修18个学分。这些指导性和任意性选修课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法律部门,那么学生们是根据什么选课的呢?笔者做了一项统计调查,向法学专业大三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4份,学生为省内一表及省外二表录取生源(以下所引调查数据均出自该份调查问卷)。就选课依据回答如下:

由于是多选题,选项总数大于104,比例总数大于100%,但就以上统计数据来看,根据兴趣、老师个人魅力、课程本身的难度占据了学生选课考量因素的前三名,根据未来职业规划和考研专业来选择的只占34.62%和18.27%。由此可见,学生的选课行为缺乏科学的引导,无法做到与职业规划相结合,结果到学生毕业之时,成绩单上无法看出学生的优势所在。

(二)学生对选修课程模块化的需求

学生对选修课程模块化的态度如何呢?这一部分涉及调查问卷中的两个问题:一是你是否需要得到选课方面的指导;二是你是否希望学校能给大家提供一种套餐式的选课方案。调查结果显示:

从以上两份统计数据来看,希望得到选课指导的学生合计占到了94.23%,希望提供模块化选修课方案的占88.46%。加之与大四年级同学的访谈,学生们普遍认为现有的选课方式十分盲目,待到高年级涉及考研、找工作、出国等时才发现,一些该选的课程还没有选,一些已经选修的课程与自己的毕业去向无关,在资源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未能做到物尽其用、学有所长。

综上可以发现,现有的粗放式选修课设置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迫切需要精细化的指导。此外,粗放式的选修课设置也无法满足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尤其是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需要。所谓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是指掌握法律基本理论、具备法律操作技能,具有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实际法律纠纷能力的人才。现有的粗放式选修课设置,使得学生回避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实务讨论、诊所类课程,而选择那些以纯粹讲授为授课方式的课程,结果是提起理论头头是道,拿起案子束手无策。因此,应对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选修课部分进行模块化设计,使课程体系不仅拥有纵的知识深度,也体现横的知识宽度,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1]。

二、选修课程模块化方案的比较

国内一些高校已经采取了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块化,但总体而言,在模块化设计方面又有三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以学科为基础的模块划分,可称为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即将选修课划分为理论法学、宪法行政法学、民商经济法学、刑事司法、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等方向,由学生选择其中一至多个模块,直至修满学分。第二种是以职业导向为基础的模块划分,可称为就业导向模块化方案,即将选修课划分为理论课程模块、实务课程模块、比较法课程模块。第三种是将选修课按理论、案例、研讨、实务等模块划分,但要求学生在各模块选修一定数量的学分,这种模块化不是本文研究的模块化方案,因此以下只比较前两种模块化方案。

(一)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的优劣

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的优点在于它适应了法学人才专业化的需求。就我国审判机关而言,民商事、刑事、行政审判职能的划分在法学人才培养上具有相当的导向性,国内稍具规模的律师事务所也就采取了专业的部门划分,过去那种民事、刑事、行政案件“通吃”的法官和律师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代法律工作需要的是专门性法律人才。学科导向的模块化方案将选修课按照民商事、行政、刑事等法律部门划分,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精力掌握某一法学领域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成为某一领域的专门性人才。

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它满足了学生考研的需求。目前法学人才培养逐渐向研究生倾斜,法学本科毕业生考研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在法学硕士招考当中,大多数高校将硕士划分为不同的学科,即通常所谓的二级学科,本科生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要选择特定的学科方向,这就直接决定了考研专业课的内容。学科导向的模块化方案能够帮助同学准备考研的内容,使学生在选修课程时根据将来要考取的研究生专业进行选择,节省了学生的精力。

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的缺点在于,它无法摆脱过去我国法学专业细分所受到的那些批评。学者认为,我国法学教育的专业设置一度过于琐碎,而导致法科学生的法律知识面普遍比较狭窄[2]。法学教育仍然受到过早过细的专化倾向影响导致法学院所提供的基础知识教育在广度、深度上都有欠缺。学生选择了模块甲,对于模块乙等其他模块的知识就无法掌握,这与过去的法学专业细分在效果上似乎趋同。但这实际不应成为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受到批评的理由。最优的方案当然是学生掌握全面的法学知识,甚至相关领域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知识,夯实基础。但在选修课容量大、本科生选修学分有限的情况下,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也不失为一种次优选择。

(二)就业导向模块化方案的优劣

就业导向模块化方案的优点在于它适应了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去向多样化的现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包括考研、公务员(非法官)、法官、检察官、律师、企业法务、出国以及其他。不同的就业去向需要不同的法律专业素养。法律职业群体,即法官、检察官、律师除了需要掌握实体部门法律以外,还需要就程序法有很深入的了解,而对于外国法律方面无太大需求,企业法务需要掌握更多民商经济领域的法律,而对于传统公法的需求不大,出国的学生则需要注意法律的比较和外语的学习,而对于双语教学可能有强烈的需要。就业导向的模块化方案能够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为学生毕业做好相应的准备。

就业导向模块化方案的缺点在于,由于各就业去向所需技能之间有重合之处,各模块的课程必然有所重叠,这样一来模块化本身的功能就不如学科导向模块方案那样突出。另外一个缺点则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日新月异,无论如何悉心设计,总会有一些去向被忽略,这样会导致学生心理的不平衡。

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与就业导向模块化方案孰优孰劣?不可一概而论,要结合高校自身发展定位、生源情况等综合因素确定。对于研究型大学,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多数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更加合理。而对于教学型大学,法学毕业生多数选择就业的,就业导向模块化方案更加科学。

三、选修课模块化方案的强制性

所谓选修课模块化方案的强制性,是指学生一旦选择了一个或多个模块,必须在该模块当中选课,不得选修其他模块课程。从调查问卷的数据来看,93.27%的学生希望模块化方案是推荐性的,只有6.73%的学生希望模块化方案是强制性的。这反映了学生对强制方案的抵触情绪,但不能以此作为设计选修课模块化强制性的唯一依据。

对于学科导向模块化套餐而言,每一模块所含课程数目有限,很少能够通过选修一个模块即能实现学分的要求的,通常会建议学生选修2个或多个模块,此时,若不做强制性的要求,模块化的设计方案将失去意义。原本每一模块当中课程就有限,通常是3到7门课程,此时若再突破模块进行选课,则回到了最初的漫无目的选课状态。

对于就业导向模块化方案,则应结合模块容量予以考量。如果模块有足够的学分容量,可做强制性的要求。如果模块没有足够的容量,则不应做强制性的要求,而只能采取推荐性的方式,鼓励、引导学生在模块内部选课。所谓的足够容量是指,模块的选修课学分总数应大于要求学分一定的比例,笔者认为,这一比例应为:要求学分/模块容量≤75%,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选课有足够的腾挪空间,避免因课程设置不合理而无法修够学分。例如,模块甲提供了40个学分的课程,要求学生从中选择30个学分或者以下,可以是强制性的。若无法满足该比例的要求,则不应采用强制性的方案。

结论

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选修课的粗放式设置已经不能适应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也无法满足社会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同时亦广受学生的诟病。选修课的模块化方案虽然不是解决法律人才培养问题的“万能钥匙”,但它至少能够解决学生在选课过程中的盲目和感性,使得选课这一严肃的教学行为回到理性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付子堂.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法学教育发展之路[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106.

第2篇: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应用化学专业的分析

应用化学是一个内涵十分宽泛的化学类专业,与多门学科相互渗透,是各类高等院校设置较多的一个专业[6]。对于应用化学专业的大类归属,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划分。有的学校是按照文、理、工科分类,将应用化学划归到理科或工科大类,而有的按学科划分,将应用化学划归到化工大类。不管如何划分,都是将应用化学专业与相近的专业组成一个大类。我系现有生物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3个本科专业,这3个本科专业分属于3个专业大类(化工与制药、环境科学、生物工程),以工为主,工、理交叉。面对这样一个实际情况,我系参照国内其它院校的一些先进经验,将生物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划归到生物与环境大类,即我系为一个大类,这样有利于优化资源、避免跨系进行大类划分带来的管理上的一系列问题。这一提议已为学校党委讨论通过。应用化学与另外两个专业有一定的通识基础,如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但与另两个专业还是有较大的差异,如环境工程专业对分析化学、化工原理要求较高,对其它课程要求较低,生物工程专业对有机化学要求较高,对其它课程均要求不高,而应用化学专业对这些课程均有较高的要求。要满足专业大类课程材、统一授课的要求,兼顾3个专业设计大类专业课程,并作好专业课程与大类课程的衔接是培养方案设计的一个难题。另外,大类培养方案对实践环节、选修课程比以前更为重视,要求增加相应的时间,这就使由于大类课程而向后压缩的专业主干课程的安排变得更为困难。如何设计出适合应用化学人才培养、保持和发挥应用化学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对于应用化学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设计

1.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应体现学校的教育教学宏观管理思路,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符合学校教育的顶层设计。作为新升格的地方性“教学型”本科院校,设计生物与环境类专业培养方案的总体思路是: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方向,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低年级培养阶段必须重点体现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的“宽口径、厚基础”培养目标,高年级培养阶段重点体现“强能力”培养目标,全学程都必须贯穿“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2.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

(1)目的性原则培养方案的设计要围绕人才培养的目的进行,树立应用化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识。同时,要注意大类培养增强学生通用性和适应性的目的,适当改变传统模式下的学科专业的理念。

(2)效率性原则对于地方高校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一方面是拓展学科专业,增强人才的复合性和通用性,另一方面也是期望通过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的。故在培养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提高设备、场地的利用效率,否则,不仅会造成教学场地、设备某时段不够用,从而影响教学进度。这与培养方案的目的背道而驰。

(3)以人为本原则培养方案的制定,是用于人才培养,其设计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负担。因此,课程的编排要遵循先易后难、先基础后深入的顺序。同时,专业基础课放在大类课程后进行,需要与大类课程良好地衔接,否则容易出现教学内容重复或脱节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也违背了效率的原则。(4)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高校的专业发展是渐进式的,教学资源和管理经验的积累、办学特色的形成等都不是短期内完成的。因此,大类招生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必须体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脱离现有资源、完全否定传统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是脱离实际的,也是达不到专业人才培养目的的。合理的培养方案应在传统模式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有机地整合传统模式培养方案中的优点,形成大类招生模式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3.培养方案的构架和内容长沙学院的公共基础平台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传授通用性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是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必修课程。应用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在学校的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基础上提出的,由专业大类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构成。

(1)专业大类课程专业大类课程是该专业大类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与专业大类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我们根据应用化学、生物工程、环境工程3个专业对基础化学课程均有要求,而要求掌握的程度有较大的差异的情况,将3个专业所共同需要的基础化学知识整合为大学化学,作为大类课程进行教学。另外,将应用化学专业的“化工制图基础”与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所需的工程制图课程整合为“工程图学”,可基本满足3个专业的需要。

(2)专业主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从大二开始开设,是直接指向应用化学专业的基础知识课程,包括专业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实验课两大类,它与专业大类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一起为学生提供与其未来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将专业主干课由原来的10门缩简为9门;将与学科大类课重复的“化工制图基础”去掉;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的课程适当压缩,专门为这些课程与大学化学的衔接进行了设计,将这些课程作为以大学化学为基础的提升课程。这样可在有限的课时内保证基础化学的教学质量。

(3)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平台课程从大二开始开设,是指向某个或某类专业的选修课程,目的在于强化专业教育,体现专业内涵和专业特色,进一步扩充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培养。将原先13.5学分的专业限选课,压缩为12学分,将精细化工方向的“精细化工过程与设备”去掉,该课程与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有较大的重复。将表面精饰方向中相互有重复内容的“电化学与测试技术”、“金属腐蚀理论”合并为“应用电化学”。这样既能保持应用化学的特色,又可实现课程的精简。虽然精简了专业限选课,但专业选修课的总量并没减少,比原培养方案还增加了0.5个学分,即增加了任选课的比例。这样保证了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同时夯实实践教学环节,扩大并精选专业选修课比例,部分课程实行分层次教学等措施,满足各类学生学习知识的要求,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选择权和自主学习空间,使更多的学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特长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确立个性化学习目标,成为个性充分张扬且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学院大力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优化课程结构,如将原化学专业选修课由22门优化为14门,将原应用化学专业选修课由24门优化为16门,原材料化学专业选修课由26门优化为16门,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一般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占30%,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占10%,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占15%,专业主干平台课程占10%,专业选修平台课程占15%,公共选修平台课程占20%。此外,无论是专业选修课还是公共选修课,都必须提供足够多的课程资源,切实保证学生的选择空间。#p#分页标题#e#

(4)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必修的教学环节,一般以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方式体现,教学环节贯穿全部人才培养过程。应用化学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集中实践和能力拓展等环节,共设74个学分,约占总学分的40%,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充足的教学时间保证。对于集中性实践,继续保留了公益劳动、金工实习、基础化学综合实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综合创新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效果良好的环节。生产实习是集中实践中的重要环节,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较长时间的生产实习安排,受企业生产安排的影响较大,不便于企业安排实习。另外,生产实习场地一般在大型化工企业,不允许学生实际操作,故学习主要通过企业人员的讲解和现场观察,掌握实习内容不需要很长的时间。由此,我们将原生产实习改为生产见习,实习时间由3周改为2周,可以更加灵活地安排实习时间和实习场地,也有利于提高实习效率。

第3篇: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金属材料工程;应用型本科;培养方案

高等院校是培养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培养方案设计科学性、合理性、质量及培养过程监控的影响。如何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质量,就摆在从事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这需要我们去思考、分析、探索并付诸实践。

结合我校“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如何让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有质量,有科学性、合理性呢?为此,我们在国内外相近专业培养方案概况、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市场对人才素质需求等方面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探讨并得出了有益的思考。

一、国外大学培养方案分析

国外专业设置与我国的专业设置情况有所不同,与我国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相近专业名称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当于我国的一级学科专业,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属于三级学科专业。首先以被调研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以及英国伦敦帝国大学等部分国外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为对象,深入分析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结构、内容、学分要求等特点,从而探索并改革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所调研的学科专业具有范围大的特点,未被细化,该专业包括材料化学、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等三级学科专业。因学科专业没有设置具体方向,所以其课程内容范围宽广,涉及专业知识面宽。

威斯康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如表一所示,通过该表主要分析其课程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联。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它们之间关联度较大,有不分家之说,是学科基础的基础,更是专业基础的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类课程,是专业课程的理论模块,注重材料的结构、组织与性能间关系的原理或理论知识。材料性能取决于其组成结构,如原子、分子、离子等。材料的研发设计、生产或制备影响材料性能,只有了解其内部组成结构,才知道应用数理化相关知识分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规律,才懂得用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方法手段对材料改进结构、改变性能、加工、成形和应用。这类专业基础课包括材料科学(固体中材料的结构和属性关系、材料科学)、固体相变学、材料相变学、材料力学。专业课程包括材料设计类、材料加工类、材料性能学类。材料设计类包括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导论、材料体系、设计项目规划学。材料加工类包括宏处理材料、材料微加工、固体(塑性)变形。材料性能学包括材料的电学、光学和磁学性能。材料选修课包括材料体系设计、各类材料学,这类课程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与个人发展而选修,主要培养个人专业特长、创造性以及研究能力。工程类课程包括工程导论、工程应用统计学、工程基础等,主要培养具有材料工程理念或观念,强调材料工程设计、组织、管理、经营、质量控制等。

通过培养方案中各学期课程安排,可以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各学期学分分布比较均衡,各学期负担不重,学习压力不大,这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学习,不会打疲劳战。

(2)反映了知识、能力培养过程,其特点是课程安排与其间的衔接先后有序且紧密,课程内容复杂程度由低到高,内容由浅入深。先学基础课,接着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选课,最后材料体系设计与材料工程项目设计综合。

(3)注重个性发展,依学生兴趣选修课程,激发其创新能力,这主要通过选修课程实现,包括科学类选修课,如化学类、物理类、土壤、生物类,自由选修课。

(4)注重人文社会素质的培养,主要依据文学研究类选修课程。

(5)注重交际能力培养,主要依据基础交际、专业技术写作课程。

(6)注重工程观念或理念培养,通过工程导论、工程应用统计学、工程基础选修课的学习。

(7)注重培养学生国际视野,通过走进跨国工厂或国际学校锻炼或实习环节来实现。

二、国内大学培养方案分析

国内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因学校定位不同会导致各高校在人才培养侧重点不同。现以吉林大学、上海大学、

常州大学等三所高校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为例分析其

特点。

通过高校培养方案可以分析出各课程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课程依据其性质可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普通教育课)、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专业教育)课程等三类。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思想政治、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含工程图学等机械设计制造类课、电工电子类课、计算机软硬件类课及材料科学类课。专业(专业教育)课程包括表面工程、复合材料、凝固和组织控制、功能材料、粉末冶金、热处理、腐蚀与保护、焊接等方向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

如同国外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样,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同样也要注重各类及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联系。因此,各门课程的安排要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也要符合科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并应用之学习与掌握专业(学科)基础理论,从而为发现金属材料工程中某一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服务。

三、分析与思考

通过分析归纳与总结,可以将国内外的近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课程归类并将其所占理论总学分的比重进行统计,结果如表二所示。

从表二中可以分析得出以下思考:

(1)理论总学分与国外相比,国内大学理论总学分因大学定位不同而差异较大,常州大学的与国外的相近,而985、211类的大学达200学分甚至300学分。理论总学分不同,对应学时数量也会不同,总学分多,则总课时量也多。然而总学分多,则表现为各学期学分平均量也多(国外每学期平均约16学分,国内三所大学每学期

平均约为25、38.9、18学分),周课时量也多。学生学习负担及压力大,致使学生疲劳应对修满学分,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个性发展,也不利于充分培养课余时间思考与创造性思维。

(2)科学类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三类课,国外三所大学这类课所占比重约为23.4%~26.6%,国内三所大学这类课程所占比重约为18.8%~15.9%,但是数学与化学两类课程所占比重差异非常大。

(3)工程基础与专业(学科)基础类课程,国外三所大学这类课所占比重约为36.%~32.9%,而国内三所大学这类课的比重约为37.8%~34.3%,由此说明这类课程的差异不明显。

(4)专业类课程,国外三所大学此类课程所占比重约为3%~18.8%,而国内三所大学这类课的比重约为9.9%~12%,这表明专业方向或特色课程因设置情况而发生变化,专业方向或特色越明显,则专业课所占比重越少,如威斯康星大学的专业课主要限定在专业特定某方向。

(5)交际类课包括写作、交流等课程,国外比较重视此类课,所占比重约3.1%~3.9%,国内三所大学这类课程体现得不多。由此表明,学生的写作与交流交际能力及各种表达能力在培养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应该在这方面促进与提高。

(6)人文学类课程,国外此类课所占比重约为11.7%~12.5%,而国内这方面课比较欠缺,文学修养类素质培养在国内三所大学的培养方案中表现不足。然而思想政治类课程是我们非常重视的,约占8%~11.1%,培养思想政治素质,是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之一。这两种素质如何有机结合,值得我们好好思量。

(7)英语、计算机、体育、军事等类的课程,国内大学优势较明显,约占16.4%~22.8%,尤其是体育、计算机、英语三门课程所占学分比重较大。英语是美英等国的母语,也是国际交流的必备素质之一,课程安排非常重要。如何有效提高英语学习,如何有效提高英语利用,如何发挥英语工具的作用等等一些课题,值得我们深思。

(8)其他类

包括个性发展或兴趣类型课程,是大纲规定专业课程外的一类课程。国外所占比重约为3.9%~4.7%,国内所占比重约为4.2%~9.3%,在个性发展或兴趣类课程相差不大,国内某些方面有优势。但是,国内在国际视野培养方面存在不足,我们仍要加大与国际高校或跨国工厂间合作交流,以有利于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注:伦敦帝国大学培养方案只有总学分要求,课程学分情况不详)

四、结论

综合上述调研分析与思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对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等要全盘考量,使其具有数学、化学、物理、工程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特色、国际视野、交际、人文、思想政治、英语、身体素质等方面素质与能力。

(2)培养方案中总学分要求可适当减少,以促使各学期学分分布均衡且学习负担不太重。

(3)课程类型设置方面可适当增加,使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得到加强,促使其综合素质的提高。课程知识间关联性强,要突出重点知识、能力等的培养,以达到各种素质的养成。

(4)课程体系方面,国内培养方案存在一些不足或有待改进之处:有待加强学分比重的课程包括数学与化学类、工程基础类、交际类、人文类课程;继续保持(最好能优化)英语、计算机、思想政治、体育、自由选修等方面课程所占学分;适当精减学分或突出专业特色学分的课程,应当在办学过程中凝练专业优势,进而突出各校的专业特色。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纲领性文件,所有教学、监督、管理等围绕它开展活动,高等院校在制订该方案时充分结合专业特点与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素质体系斟酌知识要素、组成及其关系,通过上述分析与思考,以便我们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中借鉴,在人才培养道路上少走弯路。上述结论有不妥之处,还请读者不吝赐教。

基金项目:厦门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JG201013)。

第4篇: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 多样化学分认证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0.012

Research on the Diversified Credit Certification for the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

YUAN Qingqing, WANG Nan, XIA Kun

(School of Optical-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Abstract Full 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category in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credit evaluation of existing training programs in a single, unable to realize the goal of training of high-level talents, this paper combined Shanghai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was studied making. Put forward the "diversity of Chemical School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enterprise prod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professional competition assisted the authentication scheme, and gives the credit allocation proportion of concret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of the class.

Keywords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 training program; diversified credit certification

0 绪论

研究生培养教育的成果直接影响我国高级别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多数理工科学科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类别,与传统学术型研究生侧重理论教育不同的是,该类别研究生旨在培养一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事实上,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制定中并未侧重高层次学术应用这一点。多数专业只是要求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完成专业课程学分、另外有简单的实习经验即可,但对实习的专业性、持续性、有效性并没有严格要求。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部分弄虚作假、蒙混过关的现象,有悖于学位类别设定时的宗旨。同时,即使有些学生希望从实习中掌握更多的实践能力,但学分设置上的缺陷大大降低了积极性。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视,如何有效进行研究生教育教学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特别是这两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牵头组织开展了“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各地区教育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学校、企业展开多范围、深层次的产学研联合,这就为专业研究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更多的方式选择。

基于上述大环境,本文结合上海高校所处地域优势,从电气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制定出发,探索“学校专业知识、校企产学联合、专业竞赛辅助”的多样化学分认证方案。在保证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结合自身长项、自主选择专业学位培养方式,以期提高该类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1 多样化学分认证方案

1.1 学校专业知识

基础理论学习是各项专业技能的基层建筑,尤其对于工科专业来说,任何有效的应用实践都离不开基础理论知识的支撑。因而,无论如何进行多样化学分认证,都应该首先完成一定学分的学校专业知识学习。

在进行“学校专业知识”部分的学分设置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学校所修学分除专业基础知识必修以及专业知识选修外,还需进行思想教育方面的学分设置;同时,为了避免思想教育课程考核的过于形式、教条化,可将其分成课堂学习以及导师评价打分两部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正确人生观的树立。(2)学校专业知识学分为必需学分,是学生完成整个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基础学分,需要学生在入学第一学年中完成。(3)为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能与社会发展尽量接轨,各专业基础及选修课程的设置,必须由学校相关部门根据专业发展、学生就业需求等进行定期的修改补充。

根据上述原则,笔者建议“学校专业知识”部分学分占总学分的60%,其中包括基础知识必修、专业课程选修以及思想教育课程,为学生必须取得的学分,不可用其他方式代替。

1.2 校企产学联合

对于作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来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在培养过程中进入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展开深层次的校企产学研联合对企业本身以及高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都是有利的。学校向企业提供研究课题的理论支撑、技术支持;企业则一方面提供仪器设备、研发资金供教师开展相关科研,另一方面还可以提供学生实习岗位,使其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巩固所学、不断提升。对于处于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而言,在开展深层次的校企产学研联合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学校培养办可以与高校、教师保持有长期科研合作关系的研究院所、企业签订产学研联合基地相关协议。同时,为了规范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实习过程、保证学生专业实践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校每年评估、确定各专业可供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的企业,并在研究生信息网中公布;同时对纳入产学研联合基地的企业进行必要考核。

(2)允许学生自行选择实践企业,但必须保证专业相关性。

(3)在进行产学研培养过程中,必须实行学校与企业双导师制度。企业导师负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指导工作,校内导师则完成学生实践相关性、实践报告等内容的质量把关,务必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

(4)在完成企业实习后,学生必须提交符合要求的实践成果,同时必须经由三名以上专业相关教师进行评价打分,进一步杜绝弄虚作假、专业无关等现象。

(5)将学生产学研实践过程纳入培养体系,设置相应学分。

(6)为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生产实践的积极性,可将产学研学分设置成“区间段”,即可根据实践成果分档次打分。

根据上述原则,笔者建议“校企产学联合”部分学分占总学分的20%~40%,其中包括实习内容专业相关性、实习成果两部分成绩组成。此部分学分为学生必须取得的学分,但由于是“区间段”学分,学生可以选择高质量的实习修完全部此类学分,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代替不足部分。

1.3 专业竞赛辅助

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学生个人兴趣,制定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允许学生在完成必要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企业实习外,采用其他方式获取相应学分。教育部研究生学位中心自2013年起,面向全国在校研究生开展“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包括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以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该系列创新实践活动旨在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打造校企合作创新平台,营造研究生创新良好氛围,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与服务支撑能力的全面提升。

考虑目前各高校研究生培养办已经在大力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相关的创新实践系列活动,笔者认为可以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将这一环节中取得的成果以学分形式体现,即学生可以选择通过参加相关赛事来获取一定学分。但需要注意是:(1)培养部门在考核此类学分时,要严格规定创新系列活动的竞赛类别;只有在参加专业相关的竞赛时才有可能获取学分。(2)对于竞赛和成果级别的规定也需要在制定方案时有所体现。(3)为提高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学校可通过校内选拔、竞赛指导等方式,以期让专业竞赛与我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相辅相成。

根据上述原则,笔者建议“专业竞赛辅导”部分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超过20%,为学生可选择获得的学分,可以采用其他两种方式替代。

1.4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三种方式只是笔者结合现有环境进行的培养方式的探讨,其他任何一种有利于实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式,都可以纳入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与此同时,在制定多样化学分认证方案时,一方面需要学校培养部门在制定方案时广泛征求二级学院、研究生导师以及部分相关企业的意见,确保制定的认证方案是切实可行、符合实际的。另一方面,需要研究生导师和培养部门共同承担起学生学分认定中的审核工作,确保转化成学分的产学研实习、专业竞赛都是跟专业直接相关的,避免投机取巧、蒙混过关现象。

上述方案中进行的学分设置比例也需要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2 总结

本文针对现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存在的学分认证方式单一、高层次学术应用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结合上海高校所处的地区优势,提出了适用于工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校专业知识、校企产学联合、专业竞赛辅助”的多样化学分认证方案。旨在从培养方案制定角度出发,以培养一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展开多方向实践的积极性。同时给出了上述方案中学分设置的参考。当然,此类多样化的学分认证方式目前只是在探索研究阶段,具体操作的话还需要学校研究生培养部门、研究生导师、企业导师以及学生本人的协作努力,也需要在具体实践操作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月梅,周文翠.国外研究生创新教育初探[J].继续教育研究,2015.2:141-143.

[2] 侯彦芬,易小西,占志勇,陈明灿.协同战略下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15:48-50.

第5篇: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字:应用型人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G642.4;O62-4

通化是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一座现代医药城,近年来对药学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我校作为吉林省东南部唯一一所高校有责任为其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适应现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学生特点,确立了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生物化学及实验、药物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等)可看出,有机化学及实验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可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在当今的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在药学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显得日益重要[1]。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就我校药学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简单总结。

一、依专业特点改革教学内容

对于药学专业来说,有机化学实验是必修课,与其后续课程生物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联系紧密。由于在后续课程中多是合成实验,所以要求在有机化学实验中要打好基础,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因此我们在设计有机化学实验内容时加大了基础操作的比例,如熔点的测定、折光率和旋光度的测定、蒸馏和沸点的测定、水蒸气蒸馏等。而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选择,一方面我们要考虑其与药物的相关性,如乙酰苯胺(解热镇痛药)的制备;二要考虑对基础操作的应用,如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在这个实验中会进一步熟悉巩固洗涤、萃取、蒸馏、减压过滤、重结晶等基础操作;三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们选择茶叶中提取咖啡因这个实验。对合成出来的产品,我们会进行不同的分析检测,如性质实验、熔点或折光率的测定、红外光谱分析等。依据新的实验内容,学生通过一学期有机化学实验课的实训,不仅提高了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因为实验可以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理论课的兴趣。

二、依学生特点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灌输式教学、机械式操作、结论性结果,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得学生普遍缺乏实验的热情和主动性[2]。不利于学生创新思想的培养,更不利于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

1.课前预习

预习是实验课的前奏。预习程度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后续实验的结果[3]。对于每一个有机化学实验,都会提前一周布置任务,每一个大组(15人左右),分成三个小组,自行安排实验预习任务,包括文献的查阅,上课内容的讲解,课后习题的解答等,在每组上交的预习报告内要注明每位同学的分工,老师在课堂上会根据每名同学的分工不定r提问,以防有的同学偷懒,浑水摸鱼。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每组同学之间也可相互沟通,通过查阅文献论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确定不同的实验方案,如乙酰苯胺的制备,这是一个胺的酰化反应,可采用传统的方法即苯胺和乙酸作为反应原料,是否可以用羧酸衍生物来代替乙酸呢?这就需要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给出合理的实验方案。这样的预习方法既给了学生一定的压力,也会让他们产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成就感,提高了学习兴趣。

2.改变教学主体

在实验的讲解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讲解实验方案,不同的实验可派不同的人讲解,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实验教学过程,成为教学的真正主人,即可以全面、自由地发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思考实验有关问题,又可以让学生体验教师职业的神圣与不易。教师则对学生的教学过程和表现综合评价打分。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对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随着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通过自我讲解,自我展现、自由发挥,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4]。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要不断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现场指导和答疑。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解决,并分析其原因。也可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三、完善实验考核机制

由于有机化学实验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考评方法上加大了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即平时(60%)和期末(40%)。平时成绩的评判原则包括预习报告(30%)、实验操作(40%)、实验结果(10%)及实验报告(20%),这四项成绩的综合即为平时成绩。预习报告包括以组为单位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在课堂上的讲解;实验操作除了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外,还包括学生对实验的记录情况,要求在实验中详细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指每组产品的质量或体积、外观及颜色等。实验报告中应记录最终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距,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等。期末考核则包括笔试及操作两部分,各占20%,笔试由教研室教师集体讨论出题;操作则是对基础操作进行考核,对不同的操作进行编号,学生抽签决定考哪一个操作,这就要求学生在考前充分准备,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习惯。

四、开放有机化学实验室

有机化学实验室对于化学学院的学生一直是开放的,但由于制药学院与化学学院分属不同学院,因此很少有药学专业的学生过来做实验。我们在课堂上加大了宣传力度,向学生保证我们的“售后服务”较好,对于学生在后续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到有机实验室寻求解决方法,同时有机实验室也和制药学院的生物化学实验室、药物化学实验室合作开放,两个学院的学生可以在做毕业论文的时候实现资源共享。

总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会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杰.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初探[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0 , 20 (1): 99-100.

[2]曹展梅.关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3(3): 43-46.

第6篇: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做中学

1.引言

近10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特别是2006年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在探索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面推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高职院校的教学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型教学活动。这就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而那种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式的教学形式,显然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然而,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理论教学,教学过程以知识传授为主,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被极其详细地分析和解释,教学效果评价以“学生是否听懂、教师讲解地是否详细”为评价指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比较轻松,只需听懂即可,但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既有理论功底,又具备实践能力的人才,这种“听中学”的教学模式使得本是教学活动主体之一的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缺乏针对自身不足的而设定的明确目标,工程实践能力更是难以提高,其能力构成无法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对于极其强调实践能力的粮油食品行业而言,这种教育模式的缺陷更为明显。粮油食品人才的实践能力在“听中学”教学模式下则很难提高。因此,在粮油食品人才培养中如何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便有效培养符合粮油食品产业需求的人才是粮油食品教育领域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教育学家提出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并成为当前工程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大量认知心理学研究也证实了“做中学”理念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许多教育家也在不同国家、不同教育层次实践“做中学”理念[1]。

2.“做中学”教学理念

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以“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为依据,对知与行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举世闻名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理论。其理论实质就是要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事和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这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所需要的一种理论,一种既定的培养目标[2]。

3.“做中学”在粮油食品专业中实际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做中学”理念融入“粮食生物化学、粮油检验”两门课程的教学中,总结了一套体现“做中学”理念的教学方案,并在粮油储藏与检测两个教学班(64人)中进行了实施。实施效果表明,基于“做中学”理念的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3.1教学背景

粮食生物化学是粮油食品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粮油食品专业课的学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食品工业技术角度出发,以人和食物的关系为中心,概述了生物化学的基本内容和与人类食物质量密切相关的色、香、味的化学与生物化学的知识。

粮油储藏与检验专业的毕业生的对粮食生物化学是否了解、了解多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专业课学习效果的优劣,比如“粮油检验”的学习和理解,“粮食生物化学”作为粮油食品类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一门核心基础课,对于粮油食品专业而言,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理解检验过程的整体概念,为粮油检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2“做中学”教学方案

在上述背景下,我们基于“做中学”教学理念设计了一套教学实施方案。主要目的是:通过一个案例以学生为主体讲授粮食生物化学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做”项目提高粮食生物化学的操作能力[3]。

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3.2.1案例设计方案

本次教学改革中,我们首次将粮食生物化学和粮油检验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粮食生物化学包括水分和矿物质、糖类化学、脂类化学、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酶化学、维生素化学、物质代谢、食品的色香味化学、实验等内容。这些内容正是粮油检验课程中涉及的重点内容。那么,我们把“做中学”教学方法引入后,教师先在粮食生物化学理论课中给学生讲解水分并安排相关实践内容,随后教师就在粮油检验课上安排“粮食、油脂水分测定”实验。粮食生物化学课程中讲解蛋白质的理论内容,随后粮油检验课中安排“凯氏定氮”实验。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充分了解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从事实践操作。

3.2.2团队组成方案

团队组成包括两个部分:教师指导团队和学生实践团队。

教师团队组成要考虑与本课程相关的先修课程(粮食生物化学)和后续课程(粮油检验)的指导教师,这主要是考虑从课程内容衔接和实践指导便利方面考虑。在本课程实施中,教师团队包括2位教师和2位实验指导教师。其中两位教师分别负责“粮食生物化学”和“粮油检验”理论课程讲解,然后4位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均是与本课程直接相关的。

学生团队组成首先遵循自愿原则组成4人左右的团队,并选择一位作为组长。在实践中,学生团队在人员分工中各不相同。实践中让学生培养团队精神,并逐步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在师生比控制方面,希望能尽可能高于1:16。我们在实践中,教师团队负责两个班,每个团队都包括组员4名左右,共有16组。每次实践指导都基本保证有两位教师和两位实验教师现场指导,师生比大致在1:16左右,实践表明,这种师生比基本上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较低限度。

3.2.3课堂组织方案

在“做中学”中,“做”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做,但教师合理组织课堂是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在初始阶段起引导作用,在进行阶段起监督作用,在总结阶段起总结点评作用。

我们将课堂组织方式分为三种形式:理论课、实践指导课和阶段讲评课,每种课堂形式的侧重和目的各不相同。理论课控制在两个学时内完成,主要包括如下内容:首先,将本周任务清楚地描述后交给学生;然后,针对任务完成中涉及的难点讲述对应的知识点和相关技巧;最后,给出足够而完整的参考资料供学生使用。实践指导课在每个任务学时分配中占主体,约为5个学时,以团队讨论、学生开发为主,教师团队全程现场答疑。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指导课上,要尽量保证至少1:16的师生比,否则难以及时答疑无法保证进度。另外,在实践指导课上,如果发现几个团队都问过类似问题,教师就要及时在课堂上讲解问题解决方式,因为这很可能是大部分同学碰到的问题。在每个阶段末的阶段讲评课要求两个班的同学全部参加。阶段讲评课非常关键,必须及时进行,这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也可以让团队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此外,教师可根据每周的进度在实验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一般不超过20分钟。

3.2.4管理方案

为了保证项目顺利完成,周密的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教师团队制订如下管理方案。

(1)严格的教师跟班制度。按照1:16的师生比强度配备指导力量。

(2)严格的考勤制度。学生必须按时出勤,特殊情况要写书面申请。

(3)项目报告单制度。项目结束后,所有学生要书写实验报告,说明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实验结果分析。

(4)灵活的奖评制度。[4]教师团队将每4周进行一次总结,选举本月的最佳团队给予奖励,最佳团队的评选将以学生为主进行。奖励只是一种辅助手段,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上进心。

实践表明,所制定的管理制度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特别是阶段讲评中,每个团队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都可以看出学生的荣誉感和表现欲。

3.2.5考评方案

为了对课程进行合理考评,我们制订了理论课、实验课的综合考评方案。最终每位学生的得分是这两部分成绩之和。

考评方案的关键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理论课对“粮食食品化学”、“粮油检验”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方式是笔试,占总成绩的40%。

(2)实践课这部分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平时实践课的得分,占总成绩的30%,另一部分是综合实践技能考核,教师在本学期讲授的所有实践技能中随机抽取2-3个学生对他们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30%。

3.3实施效果

在为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学院2010级讲授“粮油检验”实践课程时,我们实施了本文设计的“做中学”方案。实施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明显增加,教学效果明显。

总之,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做中学”,在成长中摸索道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职业教育的春天就即将到来。

参考文献:

[1]东南大学科学学习研究中心.“做中学”内容标准(试用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6-18.

[2]秦旭芳,庞丽娟.“做中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理念.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6:27-28.

[3]王颖,俞启定“.教学做合一”:“做中学”思想的创新与继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3):34.

第7篇: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理工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历史发展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从1938年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其人才培养模式经历四次变革和发展,逐步发展为“理工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所谓“理工教融合”,是指学院依托“理工教同院”的优势,在继承本学院理科专业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工科专业,以及融合化学师范专业的相关教育学课程,实现理学、工学、教育学的有效融合和协调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化学化工人才。

一、历史发展

(一)理学与教育学融合阶段(1938年―1993年)

1938年至1993年,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经历了由国立师范学院理化系到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系的变迁。此阶段主要有两个模式,即苏联模式和欧美模式。在1980年代以前我国高等院校主要是学习前苏联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向欧美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学习其人才培养模式,如美国、英国、德国。在此阶段,学院大力发展理学,结合教育学课程,实现理学与教育学融合,将化学专业打造成特色专业。

(二)理学向工学拓展阶段(1993年―1999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面对这种需求,我国高等院校开始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兴办应用型专业,特别是一些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纷纷增设应用型专业。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在1993年申报批准开设“应用化学”,对于该专业,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该专业为应用型理科专业,既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也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院为了向工科拓展,对应用化学专业按工科设置,对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此阶段,化学系从实际出发,逐渐凸显工科办学实力,并在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上,开始探讨和研究理学和工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理工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萌芽阶段

从1990年代末,学院发现和国内名校与国外学生相比,旧有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明显不强,教师的科研成果也很难转化为生产力,这不仅无法达到人才市场的需要,更不符合国家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学院在1999年化学化工学院第一届教代会上首先提出“理、工、教、管结合”模式,阐述了在高等院校进行理工教融合教育模式的可行性。这是“理工教融合”的初始萌芽阶段。

(四)“理工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阶段

学院在应用化学专业办学8年以及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已有一定实力的基础上,2001年增设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3年又增设了制药工程工科专业,2011年增设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科专业招生人数与师范类理科化学专业的人数相当,在专业结构上保障了“理工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2006年和2008年,学院多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不断完善“理工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009年,“理工教融合”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国家级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是迄今为止全国化学化工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四个实验区之一。这标志着“理工教融合”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特点

(一)创新性

“理工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创新性。只有创新,才能在众多高等院校中凸显自己的办学特色,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从“理学与教育学融合”到“理学向工学拓展”,再到“理工教融合”,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创新期,力争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学生,促进学院的发展。最大的创新点是学院发挥专业优势,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构建“理工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了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

(二)示范性

“理工教融合”是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大特色,具有示范性。学院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人才质量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很多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并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教训,这为其他高等院校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决策依据。

(三)全面性

1. 师资队伍。为了适应“理工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学院着眼于培养和引进在本领域具有影响的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理工教”协调发展的教学科研创新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1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人,湖南省“百人计划”学者 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 1人,校“潇湘学者” 特聘教授2人,外籍教师2人,博士生导师19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52人。

2.专业建设。学院确立了“一条主线、两个结合、三个突出”的专业建设思路。一条主线即“融创新教育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两个结合即“专业建设与校改研究相结合、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三个突出即突出理学、工学、教育学相互融合的教育特色,突出知识、技能、素养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规格,突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教育理念。

3.课程体系。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院于2003年、2006年和2008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逐步形成“理工教融合”课程体系,并建设了一批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精品课程。

三、结语

目前,学院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通过改革和创新,促进“理工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第8篇: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摘要: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按照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通用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人才培养定位进行了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研究。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制定原则和基本要求以及课程体系设计的理念和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工程教育本科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工程教育;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化工生产过程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迅速转化。以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化学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从事一线生产操作与管理的“现场工程师”。2011年河北省率先在省内四所国家示范高职高专院校设立工程教育本科,我校与河北科技大学合作共办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也在其中。我校充分利用国家示范性建设取得的成果,探索工程教育本科的办学模式,在高职培养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层次和素质,除了在生源质量上进行调整,还需大胆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创新,培养21世纪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化工专业技术人才[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过程、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是院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以及实训条件建设的前提,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在国家教育部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通用标准基础上[2],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人才培养定位进行了工程教育本科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研究,为工程教育本科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全面贯彻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3],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4],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化工人才培养的需求。深化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五对接”。以构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抓手,整体优化化工专业工程教育本科培养方案,以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培养面向化工企业生产一线的具有较高素质、理论知识扎实、应用能力突出、在现场从事技术应用、技术服务、技术管理、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场工程师”。

2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

2.1坚持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在对炼化、煤化工、有机化工等企业进行广泛的专业调查分析基础上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人才的目标、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要关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化工专业面向的产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密切与产业、行业的联系。根据产业、行业对化工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优化培养方案,使培养方案与时俱进。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包括石油加工、煤化工、有机化工等,拓宽学科基础的范围,增加学生就业机会。

2.2坚持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原则

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紧密结合化工行业、企业实际,充分发挥化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聘请化工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才与学校共同进行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和岗位要求具备的各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分析,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制定质量标准,共同考核与评价学生、共同指导校外顶岗实习。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环境,使学生的学习与在企业的工作有机结合,坚持“专业融入产业、规格服从岗位、教学贴近生产”,实施特色品牌专业建设[5]。

2.3坚持职业性、“双证书”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职业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比例要达到50%左右,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达到职业标准操作规范。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培养制度,是提高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拓展学生实践课程和职业资格考证课程,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嵌入课堂教学内容,将“双证书”制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校期间取得高级化工总控工职业资格证书。

2.4坚持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基于化工企业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的特点,对员工的素质及专业能力的要求很高,因此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从而实现从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转变。坚持品行重于技能,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吃苦耐劳、敬业精神、合作精神、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等。重视继续教育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重视身心素质,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将校园文化建设、第二课堂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有良好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及一定的美学修养。加强实践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强化工程教育本科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德才兼备的化工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

2.5坚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原则

树立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的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和多样化人才观念,增加选修课程,推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为学生充分培养自己的志趣、挖掘潜力和发挥特长创造良好条件。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点,设计安排课内、课外教育教学环节。改革课程设置和学生课程修读模式,在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主要基础课教学中,稳步实施分层次教学和学生自选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倡研究式、启发式、探索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要求

3.1整体过程的设计

1)写出人才培养方案行动领域(工作领域)设计过程,编写主要从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表。根据化工行业、企业专家研讨或访谈结果,确定本专业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及工作领域,从工作领域找出本专业学生应完成的工作任务,对这些工作任务进行筛选,再找出具有教学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需具有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2)根据从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学习领域设计。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从而形成本专业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3)学习情境开发必须选择完成工作的载体(任务、项目、案例、产品、设备等),根据选定的载体开发课程。学习情境设计应包含围绕工作任务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的设计。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按照工作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进行开发,且需注意的问题有:1)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能够向学生传授哪些职业技能和知识;2)课程体系的实现基于什么载体进行,即所开设的课程以什么作为主线进行衔接贯通;3)课程体系在整体上按照什么顺序衔接,是否按照工作过程的六步法进行组织教学,使教学内容和工作过程相一致。

3.2学生素质的培养设计

学生素质结构应当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些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哪些教学环节中,通过何种教学过程、手段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对于化工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特殊素质,例如化工生产安全与环保意识、责任关怀理念等,必须重点描述如何完成培养。

4课程体系设计的理念和要求

4.1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是保证学生真正成为化工企业生产一线“现场工程师”的关键。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应遵循“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必须依据这一理念对课程模式、课程目标、课程开发方法和课程内容载体及实施进行构建。

4.2课程体系构建的要求

1)在课程内容顺序安排上应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行,应体现出工作任务的由易到难。在课程单元选择设计上应当考虑到难度适中,能够让多数学生顺利完成学习过程;在广度上应基本涉及本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过程;在学习时间安排应符合企业实际、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认知规律、符合学校情况。

2)在课程体系中必须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纳入到正常教学活动中,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有相对应的课程,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一致。

3)第八学期必须安排学生进行半年的综合能力训练,例如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4)对学生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学生在毕业时应取得的最低总学分约为200学分,其中课内培养计划课程约190学分,课外培养计划课程10学分。

5)根据课程的重要程度,本专业将必需的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毕业设计等标定为学位课程,学分控制在80学分左右,作为该专业学生取得学位的基本要求。学位课采用学分绩点评估方法来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能力。

5结束语

目前工程教育本科办学仍处于摸索阶段,研究探索在高职院校设立工程教育本科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化工专业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新培养方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需要在不断实践中加以完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余国琮,李士雨,张凤宝,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践[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5.

[2]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Z].教高函〔2013〕15号.

[3].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EB/OL].

[4]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关于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原则及管理办法[Z].承油专教[2014]2号.

第9篇: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应用化学综合实验;意义;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各高校十分重视基础化学实验课的教学。 实践证明,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很必要。但是,人们在教学中也发现,仅仅加强基础训练是不够的。 这一点反映在学生准备毕业论文时,不能较快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之中,尤其在实验方案设计、仪器设备安装配套、文献消化、论文撰写及答辩等方面不尽如人意。本文根据应用化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吸取了兄弟院校的经验,从2007年起,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学生完成了各基础化学实验课后,进行毕业论文之前,开设了这门必修课——《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这对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开设《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意义

1. 1 学科发展的需要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科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综合化、整体化的今天,化学也不例外,它在继续分支的同时,更重要的趋势是走向综合化。19世纪形成的无机、分析、有机、物化四大学科的内部,在分支和综合、交叉和渗透中逐渐填平模糊界线。因此为了培养“未来化学人才应具有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高等化学教育也必须改变专业间的“各自为战”的传统,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在分析—综合的杠杆上着重向综合一头寻找新平衡点[ 1 ]。《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开设,正是在四大基础化学实验课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怎样将各门课程的知识综合起来,解决做毕业论文面临的并非运用某一门学科可以解决的科研实际问题。

1. 2 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开设《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之前,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时,由于缺乏综合实验能力,常常不能很快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 论文的撰写和答辩质量也受到影响。《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的开设,能使学生在完成各门基础化学实验课学习后和进行毕业论文之前,正规、全面地接受无机、分析、有机、物化等综合化学实验的训练。这门课程所开设的实验不同以往做过的基础化学实验课,以往的实验只是单纯地涉及到本专业的内容。而《应用化学综合实验》涉及到的知识很广,包括了四大基础化学实验的多门知识。学生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巩固这些知识,而且有助于对基础化学知识的深化、知识结构的改变和各种能力的提高。《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的开设,不仅完全符合“把化学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成合格的、知识和技能全面发展的、能从事多方面实验工作的研究人才”的教育思想,而且对增强学生的现代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

《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要在四大基础化学实验课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怎样将各门课程的知识综合起来,又要根据本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及实际需要,融进一些有新意、能真正体现“综合”两字的内容。为此,大胆采用“实验内容的科研性”[ 2 ] ,使本课程内容与课题组科学研究项目紧密结合,把科学工作的基本方法引入实验教学中。 例如:“玉米淀粉醋酸酯的合成及物性研究” 参考了我院教师的研究成果, 将无机、分析、有机实验的内容自然地综合:样品的前处理需无机化学实验技能;合成反应需有机化学实验技能;取代度的分析和分光光度法测透明度等需分析化学实验技能。因此,本实验结果达到了融合前述课内容的目的。

此外还拟增设选做方面的内容,这就是本课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学生自选实验题目,具体内容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来挑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需要。另外,拟设立“实验讨论”课,它能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毕业答辩及择业做准备性训练。

三、教学过程

3.1 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

综合化学实验内容给予了学生更大的展现自身能力的机会,取消了一些基础化学实验中的强制性规定,给予了学生更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要求:(1) 认真预习和查阅有关资料,预习效果及查阅资料的充分程度反映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预习得好,不仅能较准确分析解释实验现象,而且对实验步骤熟悉,操作准确,完成实验速度快;(2) 准确做好原始记录,记录结果是否准确细致体现在实验报告的结果与讨论中; (3) 评价方式不以结果论实验成功或失败,实验不成功可以重做,但必须分析失败原因,弄清楚错在哪里;(4) 不限制实验时间,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进展情况自由地延长或缩短时间,但每个学生必须对自己所做实验负责到底,直到实验成功。 这些举措的实施增强了学生的科研自主性和积极性,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明显提高,能科学地运用原始文献的数据来解释实验现象并进行结果讨论,有的甚至能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来改进实验装置,特别是学生排除实验故障能力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

《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旨在锻炼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即独立完成查阅文献—列出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完成实验总结报告,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实验采用“全开放”的实验措施,教师首先定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去查阅文献,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其具体的实施方案交教师审查。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法进行选择,鼓励学生勇于创新。这样做明显地使实验质量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独立完成课题和科研任务的能力。

3. 2 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应用化学综合实验》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和能力只有内化为学生自身素质,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但学生的这种“内化”并不是自动完成的,必须有教师适时的点拨。课程的开设虽然从各个方面为学生的“综合升华”提供了外部条件,学生也能主动地投入到研究和探索中去并顺利地完成实验,但此时学生作为知识“升华”的主体,尚不能站在主体高度去纵观全局。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掘课程中各个实验中的知识交叉点,分析知识的相关点,进而解决相关点中联系紧密的问题。学生通过具体实验内容的训练,能将过去学到的理论知识用来解决具体课题,并通过查阅文献,提出具体方案,并使实验技巧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这对训练学生掌握科研方法很有帮助。 #p#分页标题#e#

3. 3 教学方法

由于《应用化学综合实验》在课程结构和内容上有重大转变,而且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因而必须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故采用了“教师宏观控制”的教学方法[ 4 ] ,但是,要达到学生能力全面提高的目的,还应注重“细微教学”: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如严格检查学生的原始实验记录,强调其规范化、完整性,并把它作为实验报告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开设《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效果

《应用化学综合实验》的开设,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一种探索,作为实验教学课程刚刚起步,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共同商讨并不断完善。课程开设后所取得的效果可从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反映看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综合实验的内容包含了化学专业各学科(如无机、分析、物化、有机) 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及其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克服了由于专业划分过细、知识分割过窄导致的学生知识面过窄的弊端。同时,实验内容上增加了反映学科前沿领域(如药物合成设计) 的实验,实验技术上应用了近代先进的技术(如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这样可使学生了解和学习到学科前沿领域的新知识和先进的现代实验技术。

(2)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综合化学实验的形式是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开展实验,这样学生本人成为实验的主人,改变了以前教师要学生做实验的被动局面,大大提高了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综合化学实验不是单一的验证式实验,更不是简单的拼凑,不能按传统的“按方抓药”方式完成,而需要通过多种实验方法、技能以及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才能完成。这样就克服了传统实验中各实验方法和技能互不相关的脱节现象,培养和训练了综合应用的能力。

(4) 对毕业论文工作做了良好的铺垫。据指导毕业论文的教师反映,自从开设《综合化学实验》后,学生的科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首先体现在学生拿到指导教师的论文课题后,马上可以着手查阅论文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从中选择出完成该课题的最佳方案,进而给自己的毕业论文实验制定一个方案,如:需要些什么资料,做多少化学实验,以及测试手段等。但是在开设《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程之前,指导教师发现学生较难进入状态,比较依赖指导教师完成毕业论文。这样,一方面使在大学里最重要的一次科研活动成为一种任务,学生带着压力去完成;另一方面学生的积极性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影响了学生的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应用化学综合实验》开设后,它能将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知识循序渐进地联系起来,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验技能完整化、系统化,这样不仅使学生能顺利地进入论文阶段,毕业论文的质量显著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合格的、知识和技能全面发展、能从事多方面实际工作的人才。

总之,《应用化学综合实验》的开设,改变了过去各基础实验自成体系,相互脱节的传统模式,同时也克服了过去各专门化实验内容过细过窄的不良弊端。对增强学生现代实验意识,培养创新和科学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均起到积极的作用。这门课程的开设也符合把化学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成合格的、知识和技能全面发展的、能从事多方面实验技能的化学研究人才的教育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王炎,尤宏,刘新荣.建立有工科特色的综合化学实验课[J].大学化学,2002,17(2):27- 34.

[2]HOU Dongyan,HUI Ruihua,L I Tiechun,et al.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old of Research Lesson[C].17TH I2UPA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ducation ,Beijing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