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美业的了解范文

对美业的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美业的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对美业的了解范文

“美国”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该部分内容对应的核心要求是: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与旧版地理课标(实验稿)比较,新版地理课标删去“说出国家的主要城市”;将“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至少一个方面的概况”,修订为“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这样的修订更强调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更加有针对性,要求更明确,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了解美国的领土组成、地理位置及其特征;了解美国种族、民族构成的特点;运用地图资料,分析美国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美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掌握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主要农业带(区)的分布及形成原因;了解美国工业在世界的地位及其分布概况,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美国几名公民的祖先或祖籍”、“华人对美国的贡献”、“美国的人种构成”等材料,说明美国的种族、民族构成特点,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美国在世界的位置”、“美国的地形”等地图,查找美国的领土组成,描述其地理位置特点,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通过阅读“美国的地形”、“美国本土年降水量的分布”、“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等地图,揭示地形、气候两个要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比一比、说一说“中国和美国主要进出口工业产品”的差异,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培养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形成地理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民族大熔炉”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世界多元文化对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帮助学生认识到国际合作的价值,形成全球意识;通过了解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科教兴国的思想。

三、教材分析

美国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它在经济、科技、军事等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家特点十分突出。因此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美国具有极强的学习、研究价值。本节教材的三个部分均是以美国经济发达这个核心出发:第一部分——民族大熔炉。通过许多不同国家的移民对美国经济发展都有贡献,特别是华人对美国经济的贡献,说明全世界不同民族、种族带来的多元文化为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第二部分——农业地区专业化。美国经济发达的突出表现之一在于它是世界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农业大国有其必然原因——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第三部分——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美国经济发达还表现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既是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样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部分知识结构如图1。

第一目“民族大熔炉”:由三段正文、五幅图、两个阅读材料和两个活动组成,介绍美国的位置、领土组成、种族和民族的构成,重点是美国领土组成和种族、民族的构成。教材第一段正文辅以图9.1和图9.6介绍美国的位置和领土组成,第二、三段正文辅以两个阅读材料“美国几名公民的祖先或祖籍”、“华人对美国的贡献”和图9.2说明美国种族和民族的构成,利用两个活动让学生感知美国的人种问题。

第二目“农业地区专业化”:由二段正文、五幅图、一个阅读材料和三个活动组成,介绍美国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带的分布。教材第一段正文辅以图9.6、图9.9和教材第78页活动1、2,介绍美国地形、气候、河湖等自然环境,探究美国农业发达的有利自然条件。第二段正文辅以图9.7、图9.8和阅读材料“凯里斯农场”,通过实例说明美国农业专业化的好处,专业化生产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强国,再通过图9.6、图9.9和第79页活动3探究美国自然条件对农业分布的影响,义务教材在认识国家的编写中偏重经济、社会,但自然要素是基础,影响其它要素,然后各要素相互影响,因此自然条件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要突破该重难点,需指导学生阅读图9.7、图9.8和图9.9等地图,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农业带(区)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第三目“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由二段正文、三幅图和二个活动组成,介绍美国工业特点、主要工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教材第一段正文辅以图9.11介绍美国工业特点和主要工业区,第二段通过正文辅以图9.12和图9.13指出哪些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通过第81页两个活动认识高新技术产品的价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部分内容依照《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应通过实例来完成,但教材实例不足,要突破此重难点,教师需提供充足的资料(如美国以及我国的北京、上海等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使学生认识到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有怎样的贡献。

四、教学建议

1.巧妙运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无声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成因。如果教学中地图运用恰当,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对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1)美国的领土组成、地理位置。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地图、教材第74页图9.1“美国在世界的位置”、 第77页图9.6“美国的地形”,说出美国领土由哪三部分组成;观察本土所在的大洲,指导学生绘制美国本土轮廓图,要求在图中绘出50°N和30°N两条纬线,填出太平洋、大西洋、墨西哥湾、加拿大、墨西哥;让学生在第77页图9.6左下角的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图中,分别找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结合“世界地图”说一说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的位置。

(2)影响美国农业带(区)的主要因素。学生阅读教材第79页图9.10“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指导学生在自绘的美国轮廓图中绘制并填出乳畜带、小麦区、玉米带、棉花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接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7页图9.6“美国的地形”、第78页图9.9“美国本土年降水量的分布”和第80页图9.11“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再将全班同学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农场主,各考察一个农业带(区)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和人口、城市、主要工业区的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选择适宜的农业生产。如第三小组的农场主在考察西部地区时,认为美国西部地区的地形多为高原高山,降水量大部分在500 mm以下,气候较为干旱,多草原,选择发展畜牧和灌溉农业。

2.活用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正文部分的补充,它不但拓展了学生的地理视野,还加深了学生对教材重难点的理解。本节教材编排了三则阅读材料,如通过前两则阅读材料“美国几名公民的祖先或祖籍”和“华人对美国的贡献”,让学生想一想美国不同种族的移民是怎样融合成美利坚民族的,谈一谈华人华侨对美国的贡献,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美国民族特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则阅读材料“凯里斯农场”,让学生通过概括凯里斯农场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加深理解农业机械化和专业化的好处。

3.培养批判思维

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因此,有效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当前地理教学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如本节教学中,对于美国移民中的不同人种。让学生阅读教材第74页的阅读材料“美国几名公民的祖先或祖籍”和第75页的阅读材料“华人对美国的贡献”,使学生看到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不同民族得到美国社会的认可;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76页图9.5“美国种族歧视举例”,学生同时也看到不同民族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事实(如黄种人和黑种人的遭遇)。

第2篇:对美业的了解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学 本土美术 结合 途径

近几年,社会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学校教育中,素质教育也广泛普及,与此同时,学生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艺术方面的培养。美术是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每个地区都有自己别具一格且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美术文化。当今社会,美术教育被日益重视,很多教育专家提出应该将美术教学与本土美术结合,给学生传播知识时,将结合本地独具的民族艺术特色,形象生动的将原汁原味的美术知识传递给学生。下面就美术教学与本土美术的结合做了几点探索分析。

一、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学方式陈旧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讲、学生听是永久不变的教学模式,但是对于美术这一具有艺术独特性的学科来讲,这一方法是行不通的。很多教师在讲解美术课程时,就一步一步按照课本上来讲,和其他科目的上课方式完全相同,学生听到一半的时候就听不下去了,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了,只有老师自顾自的在那里讲课。想要把美术独特的艺术精神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来,单一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它无法使学生学到真正把握美术的内涵,削弱了对美术学习感兴趣同学的热情。

例如:某老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拿着课本在讲台上念,当讲到某一幅作品时,用口头语言表达不出来怎么办呢,这位教师就用粉笔在黑板上把这幅作品的作者写在黑板上,然后对这位作者进行一系列的展开讲述,讲了一大堆,学生知道作者是谁,但对这幅作品的内容以及想要表达的感情特点,还是一无所知,教师只是讲解作者就显得太空洞了,重点应该是作品本身。

2.教师专业知识不够丰富

很多教师都有一些比较突出的作品,但大多只是画的比较有特色,在专业知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美术的教学不仅要交给学生怎样画出好的作品,还要对其进行创新、审美、构图等专业知识的培养,加深学生对美术精髓的认知。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也只对作品的创造有些研究,对美术知识的学习不够、专业水平素养不高。学校招聘美术专业教师时,也缺乏重视和考评,觉得只要具备一定的美术功底就可以,往往忽略了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没有从一位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导致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欠缺。

二、美术教学与本土美术结合的有效途径

1.发挥本地特色,重视美术教学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为了拓展当地学生的知识面,形象生动的将美术知识传授给学生,应当合理适当的结合本地独特的民族美术风格特点,平时收集一些当地有名的特色景点美术作品,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当地民族传统的东西,学生更易接受,学的更快一些。发挥当地独特的优势,让学生在上课时,既能学到专业的美术知识,又能了解自己家门口的传统艺术文化,加深对家乡的认识,提高其对家乡的热爱及学习美术的兴趣。

例如:在上中国画这节课前,老师可以先去当地著名的景点考察一下,带着相机去录下其具有中国画的地方,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录一段视频,回去备课时加到课堂内容中去。上课时播放ppt呈现图片和视频给学生看,一方面加深对美术中国画这一课程的了解,另一方面感受家乡艺术奇妙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2.开展与本土美术相关的课外活动

学习美术就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户外更能体会到艺术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也要这样,平时上课时多引导学生去当地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去感受,加深对美术深刻内涵的理解,打破单一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领略家乡独具的艺术魅力,使美术文化更加贴近生活,有利于美术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美术技能和知识。

例如:美术课可以课外和课内交替进行,每一次上课时,讲解本地一个地方的美术特色,鼓励学生亲自去实地参观,体会一下该地的风土人情、美术特点,触碰具体实物来加深对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在大自然的环境下,学生通过贴近生活,体会围绕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简单的美术文化。把生活与美术融合在一起,让抽象的艺术变得具体化,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事物,加深对美术的理解。

总结

在越来越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美术文化也成为社会各界重视的对象,并不是作为一项辅助课程的形式存在。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以及创新审美能力,提出了美术教学与本地美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接近生活,贴近自然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培养了其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美术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参考文献】

[1] 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傅幼康. 理解美术课程基本性质落实美术课程基本理念――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J]. 画刊,2012.

[3] 云海科技.《中文版Flash绘画宝典(第二版)》,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13年.

第3篇:对美业的了解范文

1.高校美术教学中应用美术欣赏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高校美术课堂上进行美术欣赏,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美术的魅力,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起到了陶冶情操的效果。不同的美术作品有不同的艺术表现,教师通过美术欣赏教学,让学生欣赏不同的美术作品,进而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如欣赏《呐喊》美术作品,教师通过画面丰富的色彩,可以将学生带入作品的意境,甚至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画中那个双手痉挛的小人,发出大声的呐喊,感受到他内心的恐惧与孤独,甚至在脑海中会形成一幅动态的画面。

2.美术欣赏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

在高校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利用美术欣赏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直观地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高,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多媒体就能让学生欣赏到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美术作品。教师根据这些作品进行适当的引导,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含义等,可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也提高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美术欣赏可以增强学生的美术想象能力以及美术创作能力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再配合教师适当的讲解,学生可以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也能更加清晰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想象能力。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学习的状态,将情感都融入美术创作,激发了创作热情。学生利用美术基础技能,就能进行美术创作,这对我国美术事业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我国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美术教学是高校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及社会对人才素质需要开展的,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中的关键,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高校美术欣赏课程发展不太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学校的美术考试为定量考核,不少学生为了得到较高的分数就对美术知识点死记硬背,这严重违背了开展美术教学的初衷;第二,部分教师美术教学观念落后,对美术欣赏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往往实现不了真正的教学效果;第三,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不科学、学校相关领导的重视程度不高等都是美术欣赏课程中存在的弊端,导致美术教学不能起到应有的功效。

三、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对美术欣赏应用方法探析

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对美术欣赏的应用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对于美术欣赏的应用方式主要体现在美术欣赏的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方面。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欣赏内容的选择方面,教师要进行精心的选择,选择符合课堂教学任务的作品,选择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要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美术欣赏作品的选择上,教师应该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人文作品,如《蒙娜丽莎》《大卫》《向日葵》等,通过对作品背景以及作者的具体讲解,充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教学目标的制订不宜过高,教师在美术欣赏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注意讲解的方式不能过于专业化,对专业术语的讲解不宜过多,否则学生不易听懂,就会失去美术欣赏的兴趣。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应该引导学生从创作背景、艺术风格、构图、色彩等几个角度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另外,在欣赏的时间、深度上,教师也要进行适当的控制,做好美术欣赏课堂总结工作。

四、结语

第4篇:对美业的了解范文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

中美贸易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到八十年代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美贸易开始出现越来越大的不平衡。2000年我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据我国统计,2005年中美贸易顺差为1141.7亿美元;据美国海关统计,中美双边贸易达2853.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3.3%,其中美国对我国出口418.4亿美元,增长20.4%,我国对美国出口2432.6亿美元,增长23.8%,美中贸易逆差2016.3亿美元,增长24.5%。

中美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方面;二是我国没有比较优势的进口,即技术以及知识产权方面。在我国出口产品方面,我国遇到的贸易摩擦主要有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措施等手段。而其中美国是发起对我国贸易摩擦案件最多的国家。在我国进口方面,美国为了维持其长期的经济增长、保持世界霸主地位,保护知识产权、抑制其他国家的技术进步。在我国加入WTO之前,美国主要通过301条款对我国进行这方面的调查。但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健全、加强对违反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美国已经越来越多地利用337条款对我国进行调查。

我们可以看到,中美贸易摩擦中大多数都是美国对我国的投诉、调查,我国处于被动地位;而且在美国对我国的投诉当中最多的是指责我国出口产品倾销和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另外,贸易摩擦涉及的产业不断扩展,农产品和纺织品成为摩擦的焦点。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

我国现在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国,美国认为是我国的巨大贸易顺差导致了美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经常项目出现巨额逆差。而且,美国还面临着某些产业萎缩、工人失业、就业率下降、收入下降等问题,美国将这一系列问题归结为我国出口产品的冲击。再者,如前所述,美国为了维持其长期的经济增长、保持世界霸主地位,在我国经济不断迅速增长的情况下,把我国作为战略对手抑制我国的技术进步。所以,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为: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我们可以看出,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我国对美国的顺差确实占其中的一部分。但是中美贸易顺差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统计方法不同,我国统计的中美贸易顺差要远远小于美国统计的美中贸易逆差;其次,产业转移,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把越来越多的生产加工转移到我国,使它们对美国的顺差减少,我国对美国的顺差增加;最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大量的加工贸易产品在我国的增值幅度却不高。

(二)就业。美国认为我国的大量低价产品造成了美国某些产业的萎缩、工人的失业和收入的相对下降。但是美国工人的失业是不是由进口产品引起的并无定论。

(三)知识产权。美国为了保持其技术上的优势地位,维持经济长期增长,进而保持它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一方面限制对我国技术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不断地要求我国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正当的,如果对发明创造者的知识产权不予以保护,就会抑制科技的进步。但是,由于知识生产的边际成本为零,它的市场价格是很难正确判断的。所以,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盗版盛行的主要原因就是正版的价格太高,消费者承担不起这样的高价格。同时,打击盗版的成本太高,政府力不从心。

三、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影响

首先,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方面。为了减少我国对美国的顺差,可以通过增加我国对美国的进口、减少出口,这样对我国的经济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美国要求我国通过调整汇率来改变这一情况,如果汇率调整幅度稍大,可能会对我国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这种方法并不能真正解决不平衡的问题。

其次,美国通过“两反一保”等手段限制我国某些产品的出口增长。如果被限制的产业属于传统产业,这种限制有可能在短期影响就业,但长期会迫使我国加快产业升级,并使劳动力和资源转向现代产业;如果被限制的产业属于现代产业,那会对我国的经济造成较大的影响。

最后,美国限制对我国的技术出口和知识产权方面。美国限制对我国的技术出口会抑制技术在我国的传播、影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另外,如果我国完全按照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来保护知识产权,我国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四、我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对策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我国应该沉着冷静地应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让美国政府了解,中美贸易的不平衡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不能片面地认为是我国的出口造成的。同时,我国应该积极地调整国家的投资和贸易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增加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减少出口的恶性竞争,减缓和消除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逆差。

其次,我国应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美国一直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因为它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可以通过调整人民币汇率来解决。虽然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但我国也有必要加快外汇市场的发展,推进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讨论人民币的合理升值问题,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货币支持。

再次,我国应该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有全面的了解。站在美国人的角度认识和思考中美之间贸易摩擦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美贸易政策和运作技巧。这样可以避免与美国交往和处理贸易纠纷的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使对美贸易政策与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四,处理中美贸易逆差时,我国可以采取自动出口限制等贸易政策措施。这种贸易政策可以对美国起到有效的安抚作用。同时,又可以把限制出口的主动权掌握在我国手里。既减少了贸易摩擦,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我国可以积极组织、实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这样,不仅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大大减少贸易摩擦,而且通过投资建厂可以更有效地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第5篇:对美业的了解范文

一、转变方式是美编的必由之路

(一)对思维进行转化,不能始终被动的边缘化

计算机中的有关互联网的技能在新闻印刷发行领域的普遍运用也转变了美编以往的工作方法:工作方式、流程、联系框架都产生着非常重要的改变。运用互联网进行稿件的约定,让在很远的地方就能迅速的接受稿件成为了现在主要的传稿的方法,运用互联网搜集文件、摄影图片也能够为美术编辑的工作带来便捷。单单的凭借手工劳动的以往类型的美编在现如今的新闻版面设计和发型行业已经渐渐的消失了,而且现在面对的问题就是被动的边缘化。在最近一段时间来说,新闻出版领域的类型的转变已经在顺利的进行,制度类型的转变和想法的创新,美编团队里面也产生了地震方式的改变。没有工作热情的美编工作室、美编团队已经逐渐消失,而且以最快的速度就出现了能够符合市场规律要求的最新的美术编辑。不进步就是退步,在现在的社会浪潮中就是这样的现象。美编如果想要在现如今的社会当中能过得以立足,并且发挥主要的用处,那么就理应把思维进行改变。美编想要创立活到什么时候,就学到什么时候的想法,不可以由于年轻等的一些优势就忘记了学习;也不能因为年龄大就放弃对于新知识的学习。美编理应接纳最新的思想,对于最新的理念进行学习,学习最新的技能,持续增加自己的才能和水平;在持续的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水准,全方位的提高自身的素养,树立竞争意识。

(二)找到自己的位置,跟随市场,共同创造利益

以往的美编一般来说的职业责任就是负责图书的装帧和对书中的版面设计,包含了封面图片的设计、版面形式、写艺术字、画图片等的稿件等等。美编是一种对于美术的设计人员,因为受到以往的理念的制约,以前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在随从的位置,而不是主导的位置。对于美编的创作,因为以前的理念和制度的影响,从制作者、文编到上面的总编,哪怕是发行人员都能够说不,而美编本身没有为自己维护权益的原因。现如今,美编的位置的规定理应改变以前的仅为别人服务的随从的位置,变成新闻图书出版上的主要操作者。现在的时代,是看图比看文字多的,美术设计已经是品牌的开创、提高品牌的附属价值的主要方式。美编除了对以往的工作负责之外,还要对展开类型、材料等做出有关规定;在做好上面所说的所有事情的同一时间,美编还一定要对进行创作的作品的时期特点和文化背景有着大体的了解,对于营业和销售都得有着一定的了解,并且这种了解应该体现在设计观念当中。

(三)体现最大的优点,彰显美编的主动作用

美编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自己本身的知识框架和设计的水准。想要经过最大程度的发挥美编的优点,第一点就应该让美编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保障美编在自己职位上面的有目标、有规划的进行自己的本质工作。大家可以看的出来,现如今社会上有着很多与美术编辑有关的设计办公室。除去他们平常经营杂志和一些刊物的封面的设计和杂志内容的板块进行设计之外,这些工作室还进行室内室外的宣传、装修,对这些领域进行工作的人也是一些新人。美编的工作室的经营方式都是一个案例结束就立即付报酬的雇佣关系,而且这样的方法没有较高的成本。但是在现实的工作当中,数量比较大的新闻出版社的美编还是要一些专门的从业人员来进行。专业的美编和文编可以和负责杂志发表、出版的工作人员进行亲切的联系和交流:借助文编认识到需要出版的刊物的内容和写东西的人还有受众的需求和爱好;借助销售人员可以知道现如今市场流行什么,还有什么东西卖的好。尤其是在有些比较具有专业素质的出版公司,美编更加知道要用专业的特征和风格诠释杂志的内涵。队标来说,现如今的新闻出版领域的专业美编和工作室的美术编辑具有着加大的优势。

二、提升总体的素养是美编实现类型转变的先决条件

(一)增强对美的鉴赏水平

我们所说的对美的鉴赏水平,说的是对美的思想、想法、判断能力等加在一起的素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的对美的鉴赏能力也在提升,对于美编也一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说,现如今的美编就应该提升自己的对于美的学习和研讨,这样才能够提升自己对于美的鉴赏能力,把自己的对美的认识和作品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提升对美的辨别能力。也是说,美编不能每一样作品都和以往是一个风格, 要进行风格的转变,这样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

(二)增强文化素质

现如今我们正处在信息膨胀的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们想法的更新。美编如果不能及时的了解最新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那么就一定不能创造出富有最与时俱进的版面。所谓的增强文化素质,就应该对现如今的文化做一个透彻的了解,通过一些方式,比如说社交、学习、看报纸方式增强对于社会的认识。美编的文化素质提升了,那么才能够有最新的创意,服务受众。

第6篇:对美业的了解范文

一、利用鼓励和表扬对学生进行激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自尊心较强,比较敏感。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教师在学习上对学生进行耐心引导外,还要对的心理问题进行引导,让他们能通过有效的方式来舒缓内心的压力,以积极的心理状态进行美术学习。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能力不同,他们在理解知识时的效率也不相同,教师要对学生保持良好的耐心,尊重学生,并善于法相学生的优点和进步,通过鼓励和表扬学生来提高他们对美术课程的兴趣。通过美术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嗯能力,并让学生对一切美好的事物产生创作的冲动。在学生刚开始学习中学美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绘画内容,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地把自己心中的想法用画笔表现出来。在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时,教师通过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能很好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美术功底,在教学中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创设出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不断提高美术能力,掌握更多的绘画技巧。

二、创设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

情境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轻松地进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并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情境创设,在情境中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感受美术创作的魅力,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并让这种欲望成为支持学生不断深入探究,获得更多美术知识的动力。

(一) 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传统教学中,在教学《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时,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或者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丰富的视觉享受中感受到美术作品中的美,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明暗与立体的美术作品,可以让学生在欣赏的中学习作品中的创作技巧,使学生能有效提高绘画能力。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要考虑到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美术基础,使课堂教学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从简单的美术绘画开始来逐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使学生在不断感受到美术创作中成功喜悦的同时,树立起学习美术的信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二)利用文学作品进行情境创设,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赏析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美术教学内容和有关的文学作品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欣赏美文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并把这种美好的情感和美术作品结合起来,更好地赏析美术作品,挖掘美术作品反映的内涵,不断提高美术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中国画的意境》时,为了让学生对中国画有更深的感悟,我让学生在美术作品中配上意境相同的诗句,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充分调动思维,把美术作品和文学作品联系起来,促进对美术作品的美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梅的水墨画,让学生说出有关梅的诗句。学生都非常活跃,说出了很多咏梅的诗句,在理解和感受诗句中美的意境的同时,他们也体会到了梅的水墨画中的意境美,对学生赏析美术作品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来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和感受美,激发学生用美术表达美的欲望,使他们对美术知识深入探究,提高美术综合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欣赏的优秀作品有限,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激发他们想要学好美术的信心。把多媒体引入到课堂教学之后,其丰富多彩的内容,直观的表现方式都能让学生有美的享受。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到更多的优秀作品,同时能丰富教学容量,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有关美术的知识,有效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学习过程中喜欢上美术课堂,并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知识,使他们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例如,在上《水彩风景画――桂林山水》一课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来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内容,并让他们在教师的示范下来进行创作,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使他们不能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水彩画的技巧。在教学中,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来进行直观教学。我先把这幅画的作画过程拍录好,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及解说,在进行同步演示前先放录像给学生看,让学生先看到了这幅画的作画全过程,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这样,画得既好又快的同学就可胸有成竹地作画,心里没底的学生也可跟着教师的示范慢慢进行。这样,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手段,又面向全体学生,使教学在张弛有致的和谐节奏中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

教师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第7篇:对美业的了解范文

关键词:投资壁垒 中国企业 法律制度

1.中国企业对美投资的现状及遇到的投资壁垒

改革开放以来,中美两国经贸往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当今世界最富生机活力、最具影响和最有发展潜力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近年来美国的商业行为政治化倾向、将意识形态差距体现到经济交往中,并上升到法律制度层面上,已是中国企业对美投资的最大障碍。据有关权威预测,在未来10年,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直接投资额将达到一至两万亿美元,对美直接投资的增长已成不可逆转之势,作为投资“新秀”的中国企业,了解美国的投资法制,尤其是其中所包含的限制性政策及其政策实践,有助于帮助我国企业冲破或绕过壁垒,顺利实现对美投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扩大对美经济贸易交流,并最终推动我过国经济发展。

过去十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成为了对外投资领域的“新秀”,年平均投资额由2005年的30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600亿美元。至去年底,中国全球范围内对外投资已超过3000亿美元,是世界上第五大投资国。可以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尽管如此,作为世界上第一大投资市场的美国,每年吸收的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仅占美国外来直接投资的0.1%。在当前美国经济依旧低迷的背景下,吸引来自中国的外资对美国创造就业的意义显得格外突出。然而,在两国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的同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仍是障碍重重。其中虽有些是由双方产业结构变化、企业战略调整、投资偏好等客观因素造成的,但其中有许多障碍与壁垒并非由市场因素造成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屡次以“国家安全”和“政治因素”为理由,把满怀投资热情的中国企业拒之门外。

可见,对中国企业来说,最大障碍是美国国内的商业行为政治化倾向。《2007年外国投资和国家安全法》美国开始将意识形态上升到法律制度层面上,投资保护主义已愈加明显,美国在济领域的“政治干预权”严重阻碍了中国投资者。可以说中国在美国直接投资遇到的问题更多是意识形态的问题。 因此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前,必须为应对美国带有政治思维的投资法制壁垒做好充分的准备。

2.美国外资审批制度对中国企业投资的障碍

美国现行的外国投资审批制度是根据1950年国防生产法中的“艾克森-弗罗里奥条款”(The Exon--Florio Provision)于1988年设立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具体执行的。该委员会是美国管理外资的专门机构,职能是监督与评估外国投资并购美国企业,视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程度,授权进行相关调查,并视情况上报总统就阻止外资并购作出最后决定。其运作情形极为神秘,被认为缺乏透明度。

CFIUS是一个跨部门运作的政府机构,办公地点设在财政部,财政部长任主席,成员包括国务院、商务部、司法部、国土安全部、国防部、能源部等重要部门负责人。该委员会作为重要关卡,多年来一直高度警惕外国企业进入和并购美国公司。外资委员会的设立,明显带有保护主义的色彩,对一直鼓吹自由贸易的美国颇具讽刺意味,这对我们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并购,的确构成了不可低估的障碍,是中国收购的壁垒。一旦国家安全审查进入决定性阶段,并购交易的政治风险渐趋明朗,并购方往往会被迫选择放弃并购交易。例如2005年中海油与雪佛龙展开对优尼科石油公司的并购战,及2011年华为公司收购美国三叶系统公司技术资产的交易,都是在CFIUS的干预下失败。

美国的外国投资委员会对我国企业投资所表现出的障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外国投资委员会审查的范围过大。例如过去外资机构并购美国公司股权时,并购股权比例超过10%,才需提交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审查,但是《2007年外国投资和国家安全法》的新规定是,外国投资美国敏感资产如果涉及“控制权变更”,该委员会便可启动国家安全调查,而不管外资购买的股份比例是多少,从而给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预留“过多的解释空间”和“过大的权限”。这种过大的自由裁量权不但难以保证公平性,而且会导致委员会需要审查的案件数量激增,势必浪费大量的时间,从而延迟了交易,增加了企业的时间成本。二是其运行透明度不够。对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审查的结果,而是审查的过程。当事的中国企业也应该有权知道“是谁作出的决定?如何作出的决定?需要多久做出决定?委员会中哪些机构同意交易,哪些不同意?为什么?” 但事实上外界无法了解投资委员会的决策信息及依据。另外,如果委员会的一个委员相信交易将有损害国家安全,那么委员会就会启动一个45天的调查。而条例并没有规定委员的理由需要让投资者知道,这不利于投资者积极准备有效抗辩。即使投资者做出了有力的抗辩,条例也没有规定委员会可否撤销该项调查的决定,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不公平的。

第8篇:对美业的了解范文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现状;对策

随着人们对艺术教育作用的深入了解,知道了它在生活、学习、工作各方面的重要意义,就越来越重视中学美术教育。这门课程对于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帮助学生认识美、感悟美、珍惜美,从而对生命有更高层次的认知与理解。中学美术教师的教学工作极具挑战性,只有认真分析当前的教育现状,对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应对策略,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发挥中学美术教育的最大有效性。

一、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1.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对中学生来说,除了中考、高考的内容,其他的都无关紧要,美术课就属于这“无关紧要”的一科。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学美术课堂上,真正认真听讲的学生很少,大部分人都在做别的事,因为在他们眼里,美术课根本不重要,难得有一节可以用来放松的课堂,当然要好好休息一下了。

2.教师没有重视美术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中明显提到,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才能发挥课堂教学的意义。对于中学美术教育来说,也是如此。然而,在实际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在给学生上课时,还是以自己的讲解为主,课前努力备课,想要在课堂上将所有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但是,教师的这种努力,仿佛并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这就是因为教师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忽略了他们的主观接受知识意识,导致美术课堂对学生没有起到理想的教育意义。

二、中学美术教育的对策

1.加强中学生对美术教学课堂重要性的认知

当前,中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性,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就要采取应对措施,必须让学生知道美术课的价值,让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例如,教师可以多开展一些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只要他们对美术课堂产生兴趣,自然就会跟随教师一起,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这些课堂活动可以是对美术作品的鉴赏,通过给学生展示一幅佳作,让他们感悟其蕴含的美,然后与学生一起分享,从欣赏中学习美术。教师还可以多给学生讲一些中外美术大家的生平故事,特别是通过美术改变命运的一些人,让学生从故事中知道美术的价值。这些具体的措施,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知道其重要性,从而改变原先对美术“无关紧要”的认知。

2.尊重中学生在美术教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很多教师没有弄清楚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针对这种现状,必须采取应对策略,充分认识到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主,立足于此进行教学。教师不能再一味地讲授,而是要多听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对美术的认识。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绘画出自己心中的作品,然后将讲台交给他们,请学生讲述一下自己作品背后的故事,这样让学生主动走进美术世界,愿意与它融为一体。教师还可以就某幅画、某个主题举行交流会,大家各抒己见,谈论一下自己对美术的感悟,毕竟这种艺术学科需要用心感受、多加推敲才能真正领悟其真谛。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明白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培养他们对美术积极的态度,实现中学美术教育的有效性。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中学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意义重大,它能够提升学生的美育素质,将他们锤炼成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方位人才。美术之美,在于洗涤人的心灵,净化人的品格,升华人的灵魂,是现今素质教育中的重点。要对中学美术教育现状进行分析,采取具体对策,全面培养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第9篇:对美业的了解范文

关键词 图像学 中国美术史 研究 应用

中图分类号:J20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62

Image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Art History

YANG Jun

(School of Arts,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Chuxiong, Yunnan 675000)

Abstract Artists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art history into a hot stage, many of us have great interest. However, as a research tool in the development of iconography also let us not ignore the existence. Iconography i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aning of our traditional charm of painting and technique between, let us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image. And the iconography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art history, and also we have a new technique for detailed exploration. Let's better for Chinese art is to make a detailed report and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troduction of iconography is a progressive Chinese art history, so that we can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be real discussion and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image; Chinese art history; research; application

0 引言

图像学作为一种对美术史的研究方式成为我国美术界的一大新兴技术,让我们都对其好奇。然而将图像学引入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要对其进行预防和思考,从根本上解决图像学应用的不足。图像学的应用使得美术界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一些地方有很好的成绩,但是人们对图像学的盲目应用,也使得对美术史的研究有一些误解,对人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让一些人对图像学有了一定的偏见和对中国美术史的了解有了一些偏颇。

1 图像学的发展现状

图像学即对图像进行研究产生的一门学科,我们自古就有图像的绘画和应用,因而产生了图像的意义。而现在的图像学与传统的图像学有所不同,传统的图像学是对图像的象征性意义进行详尽的描述,是一种单纯的对图像意义进行抽象描写的手法。而现在的图像学是在原有图像学的基础上对图像创作的特定环境进行研究。现在的图像学主张对图像的历史背景进行推敲,从中获取一些历史背景下的深刻内涵。

而我们对图像的研究不仅限于对图像意义的研究,还是对图像内容、意境、手法的了解。我们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和所处的历史背景对图像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出我们需要的东西。对图像中所含的深刻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对图像的研究从而推断出一些内容。我们对图像的研究需要逐步的深入了解,从表层的东西入手。用我们的手法经过深入的了解得到一些深层面的内容,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图像的意义和内涵。图像学的发展让美术史有了更好的支持,能让我们在艺术领域有更深入的研究。而对于图像本身的研究,在历史上就有很多人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也有很好的成果。

图像学对于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有很大的作用,我们不能忽略其中的原因和作用。图像学在现今的发展是很快的,也是我们每个人都予以关注的。这得益于我国对文化研究的重视,也是我们教育的成果,我们对绘画人才的培养使得美术有更好的发展。也使得图像学在美术的基础上有了更好的发展,我们对于图像学有了更完善的研究。我们对图像的研究重点不断地深入,从一开始的形到之后的意,再到现在的情感的研究,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我们每一位艺术家都对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图像学的发展为我们研究中国美术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方法。

2 图像学对中国美术史的作用

图像学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使得对美术史的研究有很快的发展。图像学是对绘画所表现出来的意义和意境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发掘出作品内在的东西。对于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来说,图像学的引进有很大的帮助。让艺术家对美术历史的研究有了详细的方法和措施,能够更好地研究美术的发展。也可以让现代艺术家能够深入地了解美术艺术,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中国的美术能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达到更高的层次,出现新的艺术展现方式。

中国绘画史上有许多题材的作品,其中有很多内容多次并且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作品上。给我们现代人留下了很多历史杰作,也使得我们对于其艺术手段有很多的不解。我们对于美术史的了解能够解释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各种艺术风格和艺术展现形式。我们要反思图像学在研究中国美术史中的运用方式,让其能够在其中有更好的效果。失败的运用图像学将会使对美术史的研究进入误区,从而影响我们对美术的印象和理解。这会造成艺术史上一个很大的错误,使得人们对艺术有很大的误解,从而影响其以后的发展。图像学的正确应用能使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能影响人们对艺术的深刻理解。而目前我们对美术史的研究主要还是通过对绘画的表现形式和传达的意境进行分析。从而了解艺术创作产生的灵感之源,也让人对美术有更深刻的体会,让美术更好的发展。

图像学的应用使得考古和宗教题材的绘画为我们所了解。对于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其主要的意识形态和表现形式都比较相似,这也让我们能更好地进行研究。图像学的引入让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有了很多的成果,但是它也带来了一些麻烦。我们需要正确运用图像学来处理美术史的问题,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美术和它的发展。对一些图像进行分析时,我们不仅要从它的表现形态和历史环境中分析,还要紧紧结合作品产生的实际情况,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对一幅作品进行研究和深入的理解。

3 图像学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应用

图像学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有很好的作用,我们在许多方面都依赖于图像学所能给出的结果。对于中国美术史,我们不禁想到许多具有人的气节的一些景物,它们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美术。如梅的傲骨、竹的坚韧、荷的高贵清纯等,都无不展现着作者对自己的认可和对整个社会环境的不满。这些都能从作品中展现出来,利用图像学我们还可以从中感知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根据图像学的方法,我们可以先从画中物品的自然意义来进行分析,然后对物品所处特定的情节进行了解,再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剖析,我们可以由浅入深理解整个美术作品。

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我们有很多人都在进行,并且他们所用的方法和模式也都有所不同。但是所有的共同点是大家都会把图像学应用到研究中,以确保我们的研究是有意义的。应用图像学研究中国美术史我们都是认可的,也是全力支持的,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正确使用美术学来进行研究,这是我们目前需要关注的。我们在对中国的美术史进行研究时,也可以借鉴国外一些资深专家的方式,合理运用图像学。

图像学对于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很有意义,也是我们目前常用的方法。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图像学所存在的不足,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方法去完善它,让它能够更好地为我们所用,让我们能更好地利用图像学来研究中国美术史。图像学的引入和发展,影响了我们对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思维模式,让我们以新的眼光来看待它。图像学的应用让我们在研究中国美术史时有更好的方式,让我们更好地分析中国美术史。图像学的引入不能让我们忘却原本的方式。我们要将其进行结合,更好地应用,以便让我们能更好地研究中国美术史。

4 总结

图像学及其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应用对我国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也让我们能更贴切地了解美术。图像学的发展和引入使得中国对美术史的研究有了一种鲜明的方法来实现。让我们能更快更有效地解决我们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能更深入地对美术史进行了解。但是,图像学的盲目应用也会是我国美术界的一个隐患。它可能引发人们对艺术的一些不正确的理解,从而影响我国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以及对美术事业的发展热情。图像学在美术史研究中有自己的地位,但我们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对其进行约束,要让图像学能正确地并且高效地应用于研究。而对于图像学本身,我们要从科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完善,让其能够在各个领域都做出贡献。对于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我们需要结合图像学以及我们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推演。

参考文献

[1] 韩士连,贺万里.图像学及其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应用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10):48-55,177.

[2] 刘伟冬.西方艺术史研究中的图像学概念、内涵、谱系及其在中国学界的传播[J].新美术,2013(3):36-54.

[3] 张芳.读图与读史――探析图像学方法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作用[J].美与时代,2008(4):80-82.

[4] 徐习文.接受・对话・交融――论美术史研究中的“图像学”[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6):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