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禁毒工作计划范文

禁毒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禁毒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禁毒工作计划范文

一、2019年禁毒工作情况

(一)严“打”,注重成效战果

一是立足辖区加大吸毒人员查处力度。2020年我们将以辖区吸毒人员大排查为发力点,进一步完善以禁毒大队为主导,分局各警种及派出所全警参与的禁毒缉毒工作机制,以情报为主导,精确研判分析,通过对辖区涉毒人员的深挖细查加大对吸毒人员的查处力度,同时对涉及零包贩毒违法犯罪线索,实现精准打击加大办案力度。积极协助重点地区,切实履行流出地管控责任,全面掌握外流贩毒人员动态,,进一步落实管控措施,深挖、严打跨区域外流贩毒团伙。力争在案件办理数上实现突破。

二是阻断渠道摧链条。立足纳溪实际,以“端窝点、打团伙、断链条”为重点,对办理的每一起涉毒刑事案件加大延伸打击力度,对省内及市内其他县区流入我地的做到查清来源寻线打击,力争在打处上实现新的突破。

三是循线深挖破大案。以“破大案、打团伙、摧网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整合打击零包贩毒延伸出的线索,充分运用大数据系统,通过集中研判、定点打击等方式,实现对跨省制贩毒团伙的打击。今年争取在目标案件办理上在去年基础上实现有所突破。

(二)抓“控”,注重专项推进。

2020年我们将结合纳溪实际,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严治、严管、严控的禁毒环境。一是立足排查抓管控。按照“边排查、边严打、边整治”的思路,以社康社戒中心站成立为契机,对辖区内所有吸毒人员进行全面排查,掌握底数,查明情况,全部纳入管控视线。同时强化外流贩毒人员摸排,加强对涉毒重点地区,场所的阵地控制,夯实违法犯罪打防工作,净化辖区环境。二是注重源头抓监管。每月不定期对辖区内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开展检查,依托全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严格规范运输、储存、使用等各个环节,实行星级化评定,采取分级分层管理,全面强化对购买、使用易制毒化学品企业的监管力度,防止易制毒化学品流入制毒渠道。

(三)谋“防”,注重内外统筹。

牢固树立禁毒工作“一盘棋”思想,加强与禁毒委各成员单位的配合、密切协作、相互支持、联合作战,着力构建互惠多赢的禁毒机制。一是抢占宣传阵地。以禁毒预防教育“四进”为抓手,以“6.27”工程为引领,坚持把宣传发动作为禁毒工作的重要举措,全方位抢占宣传阵地、完善宣传体系,多元立体地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自觉抵御侵害,2019年分别在纳溪区江南职业技术学校和纳溪区大度口镇中学建立了禁毒宣传图书角和文化长廊。二是抓实网格管理。始终坚持把禁毒工作作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来抓,要进一步加强队伍打造,做牢队伍基础,进一步强化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落实街道、社区、派出所、单位、家庭的管控责任;进一步健全强制隔离戒毒、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衔接机制,进一步推动社会化禁毒工作的开展。

二、2020年禁毒工作计划

(一)突出“三个强化”,确保禁毒工作落实到位。

全面加强禁毒工作,要以组织领导为保障,责任落实为根本,强化保障为关键。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要把禁毒工作作为平安纳溪建设的重要内容,区禁毒办定期听取镇(街)工作汇报,协调解决困难问题。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搞好沟通联络,加强对犯罪规律特点的研究,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同时督导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要求,充分发挥禁毒宣传教育、打击犯罪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效果。二是强化工作保障。加强镇(街道)禁毒办建设,落实人员、编制、经费,实行实体化运作。健全违法犯罪案件举报奖励制度,搭建社会力量参与禁毒工作平台,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参与禁毒工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禁毒公益事业。

(二)贯彻“四个加强”,确保犯罪打击到位。

对于违法犯罪,要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只有“高压”,才有震慑力;只有“严打”,才有摧毁力。一是要加强打击外流贩毒。要积极协助重点地区,切实履行流出地管控责任,全面掌握外流人员动态,建好“四本台帐”,进一步落实管控措施,深挖、严打跨区域外流贩毒团伙。二是要加强全警禁毒机制。进一步完善以禁毒大队为主导,分局各警种及派出所全警参与的禁毒缉毒工作机制。立足警种职能职责,积极开展禁毒情报搜集、案件办理、涉毒场所整治、毒驾治理等工作。三是要加强易制毒监管。要以打击制造合成和非法买卖易制毒化学品为重点,严防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制毒渠道。四是要加强重点区域整治。对问题突出的重点区域、对易涉毒的歌舞娱乐等重点场所,要经常开展突击检查,加大重点整治力度,严控在区内发展蔓延。

(三)注重“三个环节”,确保吸毒人员服务管理到位。

要在排查、收戒、管控三个环节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吸毒人员存量减少、增速放缓的目标。一是细排查。要详细排查我区重点场所,了解吸毒、制毒重点人员信息,将吸毒人员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二是强收戒。健全强制隔离戒毒、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衔接机制。要不断落实乡镇、街道、社区戒毒(康复)的主体责任,再次梳理核查逾期未报到、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的人员,对违反协议人员坚决予以强制收戒。三是严管控。对于网格内的吸毒人员,要落实街道、社区、派出所、单位、家庭的管控责任,配备专门力量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逐步提升我区社区戒毒执行率和管控率。

第2篇:禁毒工作计划范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社保基金和就业再就业资金监管内控管理制度和办法,确保基金和资金管理和操作流程的规范性。

为进一步规范各项基金及就业再就业资金支出,防范基金风险,根据各项支出特点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在局党组的安排下,在相关科室的支持协助下,重新组织修订完善了社保基金各项支出及就业再就业资金具体操作流程,确保了基金管理和各项操作流程的规范性,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二)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社保基金和就业再就业工作实际,拟写了《清镇市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清镇市社会保险基金和就业再就业资金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工作方案》并及时呈报市有关领导审阅,并及时开展了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三)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1、对2006年、2007年度就业再就业资金的管理工作进行常规检查并及时出具检查报告。通过检查就业局2006、2007年就业再就业资金会计档案及部份基础资料,就业再就业资金帐务处理基本按照会计制度及有关规章制度执行,操作流程符合有关规定。

2、严格按照有关操作流程对就业再就业资金及社保基金各项支出进行审核,并深入企业进行实地核查。一是从5月份以来,认真审核每一笔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各项支出;二是每月下旬按时会同社保局退休科审核拟退休人员资料,并对拟退休人员有关情况深入企业进行现场核查,保证拟退休人员符合退休条件,确保基金支出安全完整;三是对2009年每季度、每月的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有关支出进行审核;四是及时组织召开就业再就业资金使用管理联席会议,保证有关资金的及时拨付。

截止目前,共审核发放12家单位公益性岗位补贴159.63万元;审核发放9家单位的社会保险补贴206.87万元;发放养老金7368.66万元,拨付丧葬抚恤费158.25万元,拨付遗属生活补贴117.99万元;支付职工医疗保险61.72万元,支付机关事业医疗保险31.93万元,支出工伤保险费用93.76万元,支付企业生育保险费用2.57万元,支付机关事业单位生育保险费用0.43万元;支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用20.93万元。

3、加强与社保局、就业局相关部门的业务工作对接,对各项基金和资金操作流程各环节内容进行熟悉了解,以便更能结合实际开展监督工作,使监督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基金和专项资金安全。

4、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社保基金和就业再就业资金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及开展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工作等。

5、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及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对2005年、2006年、2007年农村劳动力培训及经费拨付情况进行了详细核查并及时报告检查情况。二是对2009年每期开班培训情况进行现场督察,及时填写培训质量统计表,及时准确了解每期培训质量等情况。

6、对各乡镇劳动力分市场建设情况进行检查。一是会同市财政、审计有关部门对百花湖乡劳动力分市场建设工程进行验收。二是对新店、卫城、流长劳动力分市场建设有关事宜进行现场查看。

(四)其他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按时向局办公室报送科室工作动态信息、工作周报、月报及工作总结。二是积极参加市委市政府及本局组织的有关活动。三是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的学习

(一)深刻认识基金和就业再就业资金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职能定位,不断加强监管人员的从业素质。

社会保险基金和就业再就业资金的管理使用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规定性和严肃性,只有熟悉掌握社保基金及就业再就业资金各项法律法规及实际业务操作流程,才能真正发挥基金监督管理职能,确保基金及就业再就业资金安全运行。工作之余,基金监督管理科科室人员学习了大量有关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基本掌握有关业务处理要点及监督管理过程中应重点监督内容。

(二)积极参加我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各项学习活动,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双促进”。

三、基金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目前基金管理尚未制定统一规范的监管体系和就业再就业资金会计核算办法尚需进一步完善,在基金监督管理中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财务内控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业务操作还需进一步规范等。

(二)由于就业再就业资金及社保基金有关政策和规定较多,加上自身时间有限,对社保及就业工作的具体业务操作流程尚在熟悉中,导致对有关政策的把握尺度不准,基金监管工作力度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社保基金监督管理工作主要是从社保基金征缴、社保基金各项支出以及社保基金节余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如何有效监督基金征缴、各项支出以及基金节余一直是基金监督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工作量较大、人员较少的条件下,要真正做到对每笔基金征缴、支出进行有效监督还存在一定困难。

(四)在日常监管工作中,与社保和就业部门有关人员的交流沟通还不够,对一些问题的处理上沟通还需加强。

第3篇:禁毒工作计划范文

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因此首先对学生强化常规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安全教育。要通过班队活动、黑板报、晨会课等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游泳、食品卫生、防火教育。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安全教育要天天讲,时时强调。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确,安全无小事,生命宝贵,一定定要珍爱生命,防范未然。

二、班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1、正确选择和使用班干部。班干部是同学的榜样,又是老师的小助手。他的位置处于老师和同学之间,他受老师管理,但还要协助老师管理好其他同学。班干部必须是关心集体、办事认真、愿为同学服务的积极分子,能得到大家充分肯定的班干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提高责任意识和榜样意识。同时使每个同学意识到,班干部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点错误不能犯的。这样一来,全班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追赶,使班干部的队伍不断壮大。

2、发挥班干部在安全教育中的作用。对班内的所有干部进行培养和使用,让他们在不同领域发挥作用。如:路队制、课外活动、体育课、课间活动、集体劳动、外出参观等,都要对班干部提出特殊要求,明确职责,让班干部成为安全教育的执行者、遵守安全规章的领头人。

三、严格制度,加强教育。

落到实处,杜绝事故,确保平安。

四、严肃课堂纪律。

1、按时上下课,不准迟到、早退或中途溜走。

2、不准随便调课,考试时不许提前下课或放学。

3、体育课或其他活动课出现学生自由活动教师不在场的现象,学生在哪活动,教师要在哪指导。

五、加强劳动安全管理。

在劳动时,体弱多病的学生提出请假休息时要给予批准。活动和劳动强度要适合学生的体力状况。禁止不按学生体力摊派劳动任务。劳动前班主任要点名。劳动时要陪伴始终指导,结束时也要点名。

六、在流行病期间要实行晨检制度。

汛期要加强巡查。

七、班级设施定期检查。

及时上报。

第4篇:禁毒工作计划范文

认真学习贯彻兴禁毒办[2016]3号文件精神,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面开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为构建“平安__、和谐__”做出积极的贡献。

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科学戒毒、关怀救助的原则,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回归社会。

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宣统委员、派出所长任副组长,成立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站,负责组织全镇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各村由综治信息员、社区民警、治安志愿者成立康复小组,落实对戒毒人员的管理和服务。

积极配合社区民警,将社区吸毒人员全部纳入社区戒毒、强制戒毒、社区康复、社区药物维持治疗、自愿戒毒范围,建立戒毒治疗、康复指导、救助服务功能兼备的禁吸戒毒工作体系,遏制吸毒人员的新滋生,降低吸毒危害为总目标。

(一)时间:2016年6月1日开始,对具备条件的初次吸毒成瘾人员实行社区戒毒(康复)措施。

(二)范围:从6月中旬开始,全镇15个村行政村全面铺开。

1、组织派出所对辖区吸毒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及时与戒毒场所联系。掌握辖区内适用社区戒毒(康复)的吸毒人员底数情况,及时向社区进行转戒,防止符合社区戒毒(康复)的吸毒人员失控。

2、对参加社区戒毒(康复)的吸毒人员身份、健康状况、固定住所、家庭情况、技能情况、经济状况和现实表现等严格进行调查、核实,对符合条件的,下达《责令社区戒毒(康复)决定书》;对不符合条件的吸毒人员,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3、加大对社区群众《禁毒法》、《戒毒条例》和《江苏社区戒毒工作实施细则》等禁毒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组织动员群众参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4、对辖区内的吸毒人员实行严密管控、动态管控,随时随地掌握行踪,防止漏管失控。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全力查找下落不明吸毒人员。

5、按规定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严格实行“6.4.2”尿检,即第一年至少每两月一次、第二年每季度一次、第三年至少每半年一次,对重点人员经常尿检;对可疑人员进行尿检及时发现戒毒(康复)人员偷(复)吸行为,及时发现新增吸毒人员、流窜吸毒人员。

6、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落实帮扶措施,实行真情关爱,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7、对拒绝接受社区戒毒、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和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等符合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人员,依法将其进行强制隔离戒毒。

第5篇:禁毒工作计划范文

会计监督是财政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遏制会计造假,维护经济秩序是《会计法》赋予财政部门的职责。近年来,株洲市以“大监督”理念为指引,认真履行监督职能,逐步构建并完善了“条块分割、纵横联合、查处并重”的会计监督机制,为维护全市财经纪律,促进规范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领导重视是会计监督工作有效开展的根本

会计监督作为财政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职能能否充分履行,监督效能能否充分发挥,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根本所在。近年来,株洲市财政局党组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的要求,积极落实“三个到位”和“五个必须”,为株洲市会计监督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的组织保障。一是将财政监督事项纳入局党组例会,定期通过局党组会议和局长办公会议向领导汇报有关监督检查工作、交办事项和督办监督事项的落实情况。二是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全市会计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部署全市会计监督工作。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有力推进了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

(二)机制创新是会计监督工作有效实施的保障

为切实履行会计监督职能,保障会计监督工作有效开展,株洲市围绕监督平台、工作机制、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的一些成绩。

一是按照“大监督”理念的要求,努力搭建会计监督检查平台。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了市直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政绩考核,出台了《株洲市直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政纪考核实施细则》,将考核指标细分为非税收入管理、财政支出管理、财政财务管理3大块50多个考核点,对全市90家一级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集中考评,评出一定比例的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要求其落实整改。通过政绩考核的平台,既调动了预算单位规范管理的积极性,又把各个层次的监督力量融合为一个整体,提高了财政监督效率。二是制定了“统一计划、统一标准、统一处罚”的“三个统一”工作机制。通过“三个统一”有效减少了检查处理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障了会计监督的顺利实施。三是建立“条块分割、纵横联合”的会计监督工作机制。即在充分征求被检查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采取单位自查、多部门联合检查、上下级联动检查、群众举报检查等多种检查方式,形成一个多层次、高效率的会计监督网络。2011年经群众举报,株洲市财政监督检查处联合市纪委对株洲市XXX厂进行了“小金库”专项检查,共查出违法违规资金240余万元,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处罚。四是建立会计监督公示公告制度。每年会计监督检查前都要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进行查前公示和查后公告,并上报省监督局,确保了监督的公正、公开。通过公示公告,扩大了会计监督的社会影响,同时对预算单位起到了震慑作用。2011年株洲市共对18家单位进行了查前公示,对存在严重违纪违规现象的2家单位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公告。五是建立集体审议制度。对被查单位的定性、处罚,首先由检查组提出初步的意见,财政监督处负责整理与核实,然后交由法规科会签,最后由局领导签发,对重大和复杂问题由集体研究决定,从而保证检查处理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三)找准重点是会计监督工作取得突破的关键

一是开展针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会计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专业性强、难度大,不同于一般的财政收支监督。株洲一方面通过建立报备信息异常约谈机制,督促会计师事务所提高管理水平和执业质量,将会计监督渗透到事前预警和事中监控中。另一方通过查阅底稿、实地调查和延伸检查等多种方式对株洲市近两年新设立、新合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人员和业务变动频繁、报告数量异常、未按规定进行业务报备的会计事务所进行检查。2011年株洲市重点抽查了2家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形成了专题检查调研报告。二是每年选择1-2个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点行业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检查其是否严格执行财政预算管理和会计法规制度的规定,是否存在挪用专项资金、虚报预算支出、使用假发票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障国家资金安全。2011年开展了针对全市重点行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全市抽检36家单位,共查处违规问题金额6435.4万元。三是针对财政监督存在的监督盲区进行检查。由于体制原因以及财政监督自身力量有限的原因,目前还存在着一些财政监督的死角,而这些区域往往是问题多发的地方。例如,株洲市本级有各类自收自支事业单位120余家,成分十分复杂,有的完全是利用行政资源获取丰厚收入的单位,且与主管部门财务关系不清,资产转移随意,脱离了财政监管。为摸清情况,规范管理,2010年株洲市专门组织力量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进行了深入检查整顿,出台了《株洲市人民政府关于将市级事业单位经营服务性收入纳入财政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统一纳入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有效降低了财政风险。

二、当前会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凸出问题

(一)重罚款轻惩人,导致财政监督职能弱化。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和震慑力主要通过处理处罚力度和实施效果来体现。长期以来,财政监督形成了对事不对人的惯性模式,多以罚款了事,而直接针对单位责任人的处分则相对较少,特别是在处理大案要案时,检查人员往往思想包袱较重,致使检查无法深入到底,这也是一些单位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二)处罚依据不够明确。目前财政监督处罚处分的主要依据是《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条例。这些法律条例只是对相关违法行为处罚处分进行了总体上的规定,但面对一些具体问题时,仍然缺乏可操作性。例如,根据《会计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可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这个处罚的尺度弹性太大,罚多罚少不好把握。

(三)检查以突击型为主,缺乏有效的常态化监督机制。以往的会计监督检查多以一阵风式的突击检查为主,检查过后相关违纪违规行为又死灰复燃,无法达到“查处一个,治理一片”的效果。从每年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所查处的案件数量和涉及的金额可以看出,常规的突击性检查并不能有效减少相关违规行为。

三、加强会计监督工作的思路

(一)转变观念,强化监督意识。一方面,作为会计监督牵头者的专职监督机构要强化监督意识,切实履行监督职能,要做到敢于查、善于查、深入查。同时,各业务管理机构要树立监督意识,摒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错误思维,积极配合并参与会计监督检查。

(二)内外并举,建立会计监督长效机制。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财政内部,要完善专职监督机构与业务管理机构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反馈情况,形成监督合力。同时,对外要加强与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实现信息共享、成果共用,提高监督成效。二是加强日常监管。业务管理机构要切实加强对各自归口单位的日常监管,及时发现并反馈问题。专职监督机构要对业务管理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再监督。三是加强监督成果的利用。把检查成果作为编制和调整部门预算、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政策制定的依据。同时对检查成果利用情况进行登记,规定检查成果利用单位要在规定期限内反馈利用情况,并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问效。

第6篇:禁毒工作计划范文

一、目前城乡低保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城乡低保资金筹集存在配套难以落实、中省补助不确定等情况,导致现行的资金筹集与发放模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一是按“人头”测算筹集分配资金不科学,导致“定额下标”。低保资金筹集是根据某一地区的人数和补差水平,测算出年需资金,并按地区确定比例后投入,人数、标准、资金都是一定的。这种资金筹集原则与低保动态管理要求不相符,城乡低保动态管理要求,家庭收入一旦超过了保障标准就应该退出低保,反之就应该纳入低保,低保人数时高时低,是变化的,经常会出现资金不够用情况。实践中各地不得不采取“定额下标”的办法,就是给各县下达人数指标和平均补助水平目标,不允许超人和超标,如果超人超标,所需资金由当地想办法,不符合动态管理要求。二是分级投入、筹集模式导致资金规模不稳定,尤其是中省资金规模不明确、县区无法落实配套等原因,容易诱发县区“虚报冒领”行为,各级审计机关都发现类似问题。

2.按照家庭人均收入来确定低保申请资格,不完全符合目前工作实际,尤其会导致部分因病、因灾、因残等特殊事项致贫群众被排除在外。目前低保审核时,民政部门都按照确定的具体保障标准进行比对确定,无法按照家庭实际收入、负担进行综合认定,导致部分困难群众不得已采取虚假收入、财产证明等获取低保资格,这些群众将会面临违规等政策外部风险,尤其是民政部门如果进行收入、负担综合认定,也将会面临政策和外部监督风险。根据民政部门认定实践和审计检查实际,目前纯粹的收入认定方式将不可避免的将部分真正困难群众排除在低保政策覆盖之外,违背了政策本意。

3.实际收入核定受途径、手段等局限,民政部门难以准确核定,并且相关政策对于骗保等行为处罚力度不够,导致恶意骗保行为比较普遍。目前民政部门采用的收入核定方式主要是由申请人进行申报,并出具相关收入、财产证明,缺少与公安车管、房管、银行等部门的协作进行综合审查,导致民政部门无法准确核定申请人的实际收入、财产状况,从而不可避免的产生骗保行为,并要为此承担相应的风险和责任。社会上存在部分低保人员购买豪车、购买多套商品房、拿着高工资,但却享受着低保的现象,除了民政部门核查不细致外,更关键的缺少必要的核查途径和手段。另外,对于恶意骗保行为,目前规定仅仅为停止、追回资金和罚款,但追回和罚款都难以执行,如果没有更严厉的刑事处罚保障,骗保行为仍难以彻底杜绝。

4.目前民政低保经办人员数量、能力等难以适应日益扩大、复杂的低保管理工作。民政工作在基层,低保认定、复核、审批主要集中在县区一级,按2012年数据全国平均每个县区低保人员超过25 000名,对于县区平均3~5名低保管理人员来说负担很重,平均每个乡低保人员超过1 500名,对于乡镇平均1~2名低保经办人员来说也是负担很重,导致目前不得不主要依靠申报资料来界定,难以进行详细的入户调查、外部收入和财产核实,尤其是部分地区“以保代审”现象突出,涉及劳动保障、住房建设、教育、卫生、扶贫等部门的救助体系,基本上都和低保直接挂钩,甚至用低保的审核代替该部门的业务审核,从而使本来没有低保诉求的对象为得到其他专项救助或扶持,千方百计先过城市低保这一独木桥,基层管理机构不堪重负,因此带来的各方面压力却无法化解。

二、关于加强低保管理的审计建议

1.建议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低保资金的补助力度,区别对待,民政部门与相关部门共同探讨困难家庭收入综合认定方法,最大程度改善困难群体的切身困难。建议对贫困地区,加大低保中央、省级补助力度,减少或取消市县配套,或者实行低保资金市级统筹,实行市县配套“捆绑”,解决资金筹集困境,让低保政策真正变成惠民政策、民心政策。尽快开展困难家庭收入综合认定试点,待时机成熟后全面铺开,不仅仅从收入一个角度,更要从家庭支出等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综合认定,既要防止多保,更要防止漏保。低保应予临时救助紧密结合,从而破解背离以户施保原则的以人施保做法,切实解决目前背离按家庭核算收入的困境,杜绝在户口、家庭成员界定方面打主意行为。

2.尽快建设完善城乡低保信息管理平台,并与公安车管、房管、银行等单位信息实现共享,把好入口关和审核关,为更好的开展低保管理、分析和审计监督提供完善的数据基础平台。目前各省区都在加快建设完善低保信息平台,但进度和质量均不够理想,尤其是与外部数据关联共享目前难度比较大。因此,建议民政部门作为推动部门,在完善自身低保信息系统的同时,争取政府支持,尽快建立由相关省主管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与其他部门探讨低保申请人信息共同审核反馈机制,达到申请人收入、财产确定的科学、有效、准确,为民政部门审核、审批低保人员和审计等外部监督创造良好的平台。

3.加大法规制度建设,尤其是针对恶意骗保行为加大立法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低保队伍建设。目前,城市低保国家出台了城市低保条例,农村低保尚没有相关详细法规,尤其是对骗保处罚采取停保、追回资金和罚款三种方式,实际执行起来难度很大,建议对恶意骗保行为完善刑事追究法律规定,为以后顺利开展民政执法和审计监督提供更有效的处罚依据,尤其是针对审计发现的公职人员弄虚作假骗取低保情况,要给予严肃处理处罚;针对基层力量薄弱情况,建议加大人员编制和投入,切实壮大基层队伍,增强低保人员具体调查、核查的手段和能力。

第7篇:禁毒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疲劳荷载;刚度退化;计算公式;钢筋混凝土梁

中图分类号:U4414;U44834;TU9732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4764(2014)02000105

Abstract:Fatigue failure is a fatal damage for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bearing fatigue load repeatedly. That how to estimate or describe the degree of fatigue damage is a challenge in areas of structure damage and lifespan estimation. Structures stiffness degenerates irreversibly along with the damage progress. There is a certain inherent relevance between stiffness degeneration and fatigue damage. A series of fatigu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stiffness degeneration regulation due to its simplicity and feasibility.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stiffness degeneration presents a threestage rules obviously, and the stiffness degeneration curves accord with "S" style. Based on the stiffness degeneration regulation,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stiffness degeneration calculation formula is obtained by fitting experimental data. The formula has a perfect goodness of contact area with 10 test beams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it can describes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stiffness degeneration perfectly. The formula can be used to forecast the deformation developing. Meanwhile, the residual life of the structure can be used to decision structures fatigue fracture and the degree of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Key words:fatigue load;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stiffness degeneration; calculation formula

相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而言,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造价低廉、施工工艺简单等特点,是小跨径的吊车梁、梁桥等工程结构的首选形式,也是中国现存的早期修建的既有公路梁桥的主体结构。在承受动荷载反复作用结构的服役过程中,结构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会随着重复荷载作用次数的增长而产生动态的退化。这种性能退化是循序渐进的,但累计至一定程度后,结构会出现脆性破坏,而且这种破坏是不可预见性和随机性的,所酿成的灾难后果必然异常严重[13]。因此,承受动载反复作用结构的性能退化及其病害诊治已是工程结构防灾减灾的突出问题,使研究人员产生了很大的兴趣[1,36]。

混凝土结构的刚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结构的损伤程度,而且刚度测试简单易行,如果能找到结构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刚度退化规律,则该规律可以作为判定结构性能损伤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因此开展疲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退化试验及其刚度退化规律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5,7]。长期以来对钢筋混凝土梁试件所做的疲劳试验数量较多,取得了很多成果,而且也有少数成果描述了梁的刚度退化现象,但仅局限于对刚度退化现象的描述,对退化规律研究还不够充分[89]。

通过对5根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和5根T梁的等幅疲劳试验,测试试验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刚度退化参数,归纳总结出刚度退化规律计算式,为既有混凝土桥梁、吊车梁等承受反复疲劳荷载作用结构的损伤退化研究提供参考。

1钢筋混凝土梁疲劳刚度退化试验

1.1钢筋混凝土梁试件

梁试件的配筋与截面等参数主要参考部颁空心板梁及T梁桥参数,在综合疲劳机加载能力后予以缩尺。为确保试件在跨中纯弯段内受弯破坏,防止试验中试件在支座附近局部受压破坏或受剪破坏,在试件的支座附近及剪弯段加强配筋。

空心板试件采用横断面为600 mm×500 mm的空心矩形截面,试件净跨径3.8 m(总长4 m)。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25 mm;架立筋和箍筋为R235级光圆筋,直径8 mm;纵筋和斜筋采用的HRB335级螺纹筋,直径20 mm。除箍筋采用绑扎连接外,其余钢筋均为双面焊。梁试件的尺寸及配筋如图1。混凝土立方体试块28 d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4.08 MPa。钢筋为涟钢产品,R235光圆筋实测屈服抗拉强度、极限抗拉强度分别为364、499 MPa;HRB335螺纹钢实测屈服抗拉强度、极限抗拉强度分别为429、598 MPa。

T形截面梁试件的箍筋和架立筋为直径8 mm的R235光圆筋,其余钢筋均为直径25 mm的HRB335螺纹筋。箍筋为绑扎连接,其余钢筋均双面焊接。试件长6.7 m,净跨径6.5 m。梁的尺寸及配筋见图2。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18 mm。混凝土28天实测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7.9 MPa。实测R235光圆筋的屈服抗拉强度、极限抗拉强度分别为366.3、497.5 MPa;实测HRB335螺纹钢筋的屈服抗拉强度、极限抗拉强度分别为426.7、587.6 MPa。

2.4刚度退化规律的工程应用

根据刚度退化规律及刚度退化计算公式,可对承受荷载反复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梁结构(如桥梁、吊车梁)的变形、疲劳性能退化及损伤情况进行判断。

1)结构变形计算。利用式(7)或(8)可对结构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刚度退化情况进行预测。进而根据刚度退化情况预测结构变形。

2)结构性能退化判定。首先获取结构的初始刚度B0(可根据设计图纸计算,也可直接利用工程交工验收时的交工试验资料数据)。在该结构使用一定的年限后,通过荷载试验(属于无损试验)可测得结构的刚度Bnr,再根据式(7)或式(8)即可计算出n/N值,据此可判断出结构的损伤状态、剩余寿命,为工程结构的维修、拆除等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3结论

1)钢筋混凝土梁在疲劳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其刚度会逐步发生不可逆的退化,刚度退化与疲劳损伤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当退化至一定程度时结构即发生疲劳破坏。

2)通过疲劳试验观测,钢筋混凝土梁刚度退化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单调递减“S”型曲线。在疲劳加载初期梁的刚度值退化非常明显,0.15Nf后梁的刚度退化速率很小且接近常数;在0.90Nf后刚度退化速率逐渐变大,进入脆性疲劳断裂阶段,试验梁很快即疲劳破坏。

3)通过构建符合刚度退化规律的函数,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可用于计算钢筋混凝土梁刚度退化程度的公式,该公式与10根试验梁的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能够实现对刚度退化的定量描述,可用于钢筋混凝土桥梁、吊车梁等工程性能退化判定。

4)试验结论可用于钢筋混凝土桥梁、吊车梁等承受动荷载反复作用工程结构的服役期变形计算、结构性能退化程度判定,并可供工程结构维护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肖盛燮.桥梁承载力演变理论及其应用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115.

[2]Yung L L, Jwo P, Hathaway R B, et al. Fatigue testing and analysis(theory and practice) [M]. Elsevier, 2005:2530.

[3]宋玉普.混凝土结构的疲劳性能及设计原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312.

[4]钟铭,王海龙,刘仲波,等. 高强钢筋混凝土梁静力和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05, 26(2): 94100.

[5]Van P W, Degrieck J. A new coupled approach of residual stiffness and strength for fatigue of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2002, 24(7): 747762.

[6]Cheng L J. Flexural fatigue analysis of a CFRP form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 deck [J].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1,93(11):28952902.

[7]Nie J G, Wang Y H, Cai C S.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fatigue behavior of RC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steel plateconcrete composite technique [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11, 137(7): 772781.

[8]汤红卫,李士彬,朱慈勉. 基于刚度下降的混凝土梁疲劳累积损伤模型的研究[J]. 铁道学报, 2007,29(3): 8488.

[9]吴晓莉,顾彬. 识别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疲劳损伤的剩余刚度法[J]. 特种结构,2008,25(3): 6971.

[10]廉伟,姚卫星. 复合材料层压板剩余刚度剩余强度关联模型[J]. 复合材料学报,2008,25(5):151156.

[11]卢明奇,杨庆山,杨娜. 考虑刚度退化的铁路低配筋混凝土桥墩抗震评估方法[J]. 中国铁道科学, 2011,32(3): 4146.

第8篇:禁毒工作计划范文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教育公平”作为核心关键词之一,提到“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指出教育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纲要》中也多次提及“教育信息化”,提到要“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个广为流传的观点:“教育信息化能够促进教育公平。”本文就此观点展开讨论,并将范围限定于我国中小学。

2 问题分析

教育公平,可以定义为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地拥有接受某种教育的机会[1]。提到教育公平,说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总会立即想到要公平地分配相关教育资源,但实际上各个层面的公共政策对其影响更甚。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具备基于教育公平的公共政策,才能实现教育资源以及其他因素的公平分配,促进教育公平发展[2]。《纲要》中提出的根本措施实际就是制定“倾斜的”政策,从而在配置教育资源时照顾弱势地区和学校。

教育信息化,可以视为“在教育领域广泛而深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与发展的过程”(祝智庭,2011)。谈到教育信息化的意义或作用时,往往会提及其对教育公平的促进。有学者认为,实施教育信息化将保障每一国民接受教育的平等性,并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产生的教育水平的差距,使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普遍提高[3]。

学界从理论上肯定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对实践中的效果提出了怀疑。由于城乡、地区、学校的经济、物质条件差异,许多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并没有真正享受信息技术带给他们的实惠,反而更加陷入教育资源的劣势,出现更大的教育不公平。

理论与实践不符,可知“根本措施”没有到位,也就是说对于教育信息化的相关资源(简称“教育信息化资源”),未能制定或实施合理的“倾斜政策”进行配置。根据基于需求的教育资源配置系统观,教育资源的配置是指,根据某一待配教育系统已构建的教育目标,对各种教育资源在质与量及其他属性等方面的需求而进行的配备和依据这些教育资源本身的性质特点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进行的布置[4]。既然已经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而且研究证明“教育公平与教育优异可以并肩前进”(M. Sadker,2001),那么教育公平就是我国教育系统的最重要目标之一。而由于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理论作用,对其相关资源的配置就更应该基于教育公平的考量。

究竟应该制定什么样的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政策,才能规避“教育信息化”的不利一面,真正发挥其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呢?笔者不敢妄言。这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考证,但决策者至少应该明确某地区或某学校现有教育信息化资源的状况,应该考虑不同类别学校以及不同社会阶层学生获得特定教育资源的机会与程度[1]。简单说,就是要知道现有的差距,才知道应该怎样向弱势方“倾斜”。接下来就讨论怎么表示不同地区或学校之间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差距。

3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资源测度指标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主要是建设信息设施、开发信息资源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为了表述方便,这里将用于教育信息化的物质条件、数字资源、师资配备等,统称为教育信息化资源。

根据对教育信息化过程的了解,并对闫慧、王唯、孔繁世提出的三种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进行借鉴,笔者提出一套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资源测度指标,用于描述所测地区或学校某年度的教育信息化资源情况。

1)基础设施。

①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生均投资(元/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购买计算机、投影仪、电视机等设备,建造多媒体教室、机房、电子阅览室等场所,以及配备卫星接收装置、铺设网络等。

②教学用计算机的生机比,即在校学生数/教学用计算机数。

③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台/百人):计算机数统计时包括教学用计算机、工作用计算机、图书馆的计算机等,人数统计时包括所有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等。下同。

④每百人电视机拥有量(台/百人):用于播放电视节目以及教学光盘的电视机,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设备。

⑤每百人多媒体教室拥有量(间/百人),包括各种可用于多媒体教学的教室、机房、电子阅览室等。

⑥人均网络带宽拥有量(M/人):反映网络通信能力。

2)数字资源。

①用于数字资源开发的人均投资(元/人),包括开发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教学软件、课件、多媒体素材等所投入的资金,以及购买市场相关资源的资金

②教学资源数据库总容量(G):某地区或学校存储的教学资源库总量。

③教育管理数据库总容量(G),即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容量。

④网站数(个):某地区或学校拥有的教育教学网站数量。

⑤网络课程数:某地区或学校建设的网络课程门数。

3)师资配备

①信息技术课程生师比,即在校学生数/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数。

②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信息技术教师比例:反映信息技术教师的质量。

③每千人中信息技术专门人才数(人/千人):信息技术人才包括拥有一定信息技术特长的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

如上所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资源测度指标体系由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师资配备三项组成。基础设施是根本,也是以往的教育投入中最为重视的一部分,但由于各种设备得不到妥善利用出现大量的浪费现象。于是“人”的因素越发得到重视,信息技术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而且往往承担着建设校园网、开发教学及管理软件的任务,其数量和质量都需要得到保证。对于弱势学校和地区而言,要“配套”满足基础设施和师资,数字资源则可暂缓发展。因为数字资源的最大特点就是易于共享,可以先使用国家及优势地区开发的资源,比如教育部开发的国家级大型基础教育资源库等。

4 小结及不足

根据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资源测度指标体系,可以测得某地区或某学校教育信息化资源的相关情况,获得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师资配备三方面各个小项的数据,有助于决策者制定合理的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政策,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等弱势地区或学校倾斜,从而有可能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

对于具体如何制定政策,本文在提出资源测度指标之后并未讨论,有待教育规划领域的专家进行解答。而且,要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不断推动教育公平,不只有制定配置相关资源的政策这一种方法。很多弱势地区和学校在观念上就对教育信息化不重视,或许这才是造成他们无法享受教育信息化成果的最大原因。如果要对这些观念进行测度,则需要用到“使用计算机时间”“信息技术课程占所开课程比例”等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成玉,蔡定昆.教育公平:内涵、标准与实现路径[J].教育与经济,

2009(3).

[2]薛二勇.论教育公平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10(10):24-32.

[3]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7-33.

第9篇:禁毒工作计划范文

2018年,我校高度重视学校预防教育工作,全面贯彻实施《全国青少年预防教育规划(2016-2018年)》,制定了《**学校2018年预防教育工作计划》,加强师生禁毒预防教育,积极开展预防教育“五个一”活动,保护和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不断推动青少年预防教育“6·27”工程稳步推进。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了加强对预防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综治安全的副校长为副组长,行政人员和各班主任任成员的学校禁毒预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禁毒教育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教育局按照市县文件要求和相关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2018年预防教育工作计划,并将工作计划下发到各班。

二、加强禁毒师资培训,努力提升学校预防教育工作水平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生预防专题教育大纲》,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预防教育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学校在秋季开学初开展了预防教育教师的校本培训,政教处赵**在2018年暑期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禁毒师资培训。学校还取得了城北派出所的支持,聘请副所长为校外禁毒辅导员。

三、切实落实预防教育进课堂

1、从2016年春季学期起,我校就将预防教育纳入常规课程。五、六年级每学年至少安排2课时的预防教育专题课程,并结合《品德与社会》等课程,依托《预防教育读本》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例,有针对性地开展禁毒教育,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预防教育进课堂有效落实教学计划、师资、课时、教材等要求。

2、抓好学生预防教育第二课堂。聘请法制副校长、校外禁毒辅导员到学校开展安全、法制、禁毒等内容的法治教育讲座。

四、加强禁毒教育宣传,积极营造深厚的禁毒舆论氛围

1、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班会课、集会组织学校全体师生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中小学生预防专题教育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的知识和危害,学生对禁毒知识的知晓率高。

2、通过张贴标语、黑板报、学校法制宣传栏等途径,进行禁毒等法制宣传教育。利用网络教室,组织学生登录“中国禁毒网”等网站,开展知识学习、了解的危害,观看禁毒专题教育片。

3、集中开展禁毒集中宣传活动。上学期围绕“6.26”国际禁毒日,下学期围绕创建预防教师示范学校工作,开展禁毒宣传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校讯通、班班通、手机微信等校园媒体,宣传防毒知识和禁毒法规,

五、扎实开展好预防教育“十个一”活动

1、禁毒动员活动。我校分别利用教师例会和国旗下讲话动员全校师生参与禁毒。

2、组织学生观看禁毒教育片,我校本年度在5月31日和9月30日分别组织师生通过网络教室观看了禁毒教育警示片。

3、上一堂禁毒专题讲座。春秋两季开学初期间,我校积极邀请法治副校长、校外禁毒辅导员走进学校,面向全体师生开展了禁毒法制教育活动。

4、开展禁毒征文比赛。6月份我校在总高年级举行了禁毒征文比赛活动,评选初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5、组织参观了禁毒教育基地。9月27日我校组织五六级700余名师生到职业中专参观禁毒教育基地。

6、下发了《预防教育读本》并组织学生学习。

7、9月18日举行了“远离 做阳光少年”为主题的手抄报评比活动,收到了109幅作品,评选了40幅优秀作品在操场上展出。

8、组织了一次禁毒预防教育宣誓签名活动。为进一步加强我校预防教育,9月29日利用课间操时间,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禁毒宣誓签名。

9、组织开展“依法禁毒,构建和谐”禁毒知识图片展活动。9月底,我校在操场上开展了禁毒知识图片展活动,全校师生参与。县禁毒办工作人员、县教育局领导也亲临现场,为孩子们担当解说员。

10、组织了禁毒志愿者上街宣传禁毒知识。为培养学生禁毒社会责任意识,扩大学校禁毒宣传教育影响,9月21日下午,我校组织学生禁毒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禁毒社会宣传“小手拉大手”活动。

六、有效利用社区资源,共同开展预防教育    

预防教育工作必须做到学生、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事半功倍。一则学校利用家庭、社会的力量帮助学生普及拒毒、防毒知识,教育学生自觉远离,增强学生对的免疫力。同时,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我们可通过优质资源的辐射来促进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我校长期以来注重让学生带动家庭来展开预防教育,通过组织召开家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全体家长发出自觉抵御的倡议,让家长配合学校,为孩子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教育氛围。

总之,经学校领导、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预防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要让在社会消失,任重而道远,禁毒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所以对学生的预防教育要常抓不懈,落到实处,我校将一如既往,做好学校的预防教育工作,为学生铺建一条通往成功的健康大道!

学校预防教育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禁毒办、教育部关《关于做好2018年秋季开学在校学生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我校在全校范围深入开展禁毒“四个一”活动,进一步加大了禁毒宣传工作的力度,组织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防毒禁毒的宣传防治工作,向师生宣传危害,提高全体师生预防、抵御的能力。

一、成立禁毒教育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学校禁毒教育的组织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首先成立了由武瑾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甄海禄为副组长,其他校务委员、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禁毒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活动。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的预防教育的关键在于预防,在于唤起民众的自觉防范意识。相对于众多的德育主题教育,禁毒教育应该更加重视。我校将预防教育工作切实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通过教师大会、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多媒体对师生进行宣传教育。同时把禁毒教育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与学校法制教育相结合,与培养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观相结合,做到预防教育工作常抓不懈,使广大师生了解基本常识,无人参与涉毒活动,不断增强青少年预防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禁毒教育活动

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的危害,预防的基本知识及禁毒政策与法律法规,确立“珍惜生命,拒绝”的意识,掌握拒绝的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要做法有:

1、每班进行了一节禁毒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用活泼多样、充实的内容使学生全面认识了的种植、制成、来源及危害,学会了预防的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禁毒宣传,让身边家人自觉远离。

2、各班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利用班会时间观看禁毒教育影片。让学生体验吸毒的危害,让吸毒人员的痛苦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亲眼目睹了吸毒人员的生活,亲耳聆听了吸毒人员的述说,这些都深深震撼了我们学生的心灵,通过这样场面,学生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吸毒的危害有了深刻的体会。观看后让学生谈认识、谈体会、谈心得,写一份禁毒认识心得,同学们都表达了拒毒、禁毒的决心,还号召全社会共同努力打击吸、贩毒行为,让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3、观看禁毒教育图片及相关资料。班会时间师生观看禁毒图片及资料,图片从认识种类、特点、产地、种植,吸毒后的危害、后果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展示,在图片和相关资料中全面、真实地对有了深刻地认识,在学生中形成对危害的广泛共识。

4、上禁毒教育课。学校组织班会时间进行禁毒教育。181班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并进行的危害和吸食的后果的讲解,引发了学生的共鸣,切实让学生明白的危害性。

四、拓宽宣传教育渠道,共同禁毒防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