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壮族的传统艺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被忽略的传统民族艺术也逐渐成为艺术工作者表现形式的主流。对于服装设计教育来说,从上世纪末便提出的“民族的即是国际的’旧号,也从未像今天这般为我们所感同身受。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艺术,如何将传统民族艺术更好地融人服装设计的教学实践中去,也成为高等院校进行服装艺术设计教学所面临的课题之一。对于服装设计来说,将传统民族艺术与实际应用完美结合,积极吸收新的艺术元素并加以创新是服装设计从业者应认真对待的任务之一。
中国传统服饰的源流追溯起来是一部涣涣长河,其大背景就是中国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史,“衣冠中华”谱写了绚烂的服饰宝典。在经历了“西服东渐”的冲击之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其服饰的文化归属感在国人心目中也表现的愈来愈强烈。
在今天的服装艺术教学与创作中,民族化与时代化之间,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传承与创新之间,它们枝蔓缠绕的关系不禁使得一部分人困惑、矛盾。时代感,是文化最具生命力的品格,无论在哪种文化之中,时代感的强弱都是其文明程度最敏感的标志,服饰文化也不能例外。作为一名服装教育工作者,将传统民族艺术植人服装设计教学实践中,以民族传统为基础,面向时代,以现代服饰设计为目的,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一、注重传统艺术的发掘与借鉴,力求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它们共同构建成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奇葩。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了本民族文化有着积极的成就,也有着不足之处。我们应该用批判的态度进行选择,有机把握传统艺术文化中的“利”与“弊”,以便于汲取并传承传统艺术中的精华。今天,许多传统艺术面临湮灭的尴尬,许多传统技艺后继无人,甚至失传。我们今天的学习与继承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民族艺术的挽救,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像我国古代的绎丝工艺,由于其工艺精繁、对工人素质要求高,时间花费多,见效慢,其有些技艺在建国后慢慢消失,不过,这种技艺在我们的邻国—日本,被很好地保留并传承了下来,现在的日本仍保留着从隋唐时期传人的“本绎丝”及“引金箔腰带”技艺。今天,这项在中国失传的技艺在两国的文化交流中辗转回到中国。这不由得我们不警醒—不要让老祖宗的好东西败在我们手中。
二、传统民族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植入形式
我们要做到将传统艺术很好地植人服装设计教育中,首先我们要将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服饰有机结合,它们应成为互为包容、相互协调的统一体。他们之间既相互包容,又相互对立。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引导学生深人了解传统艺术的文化性、地域性,注重传统艺术符号在服装设计中的嫁接与借鉴。摒弃程式化的、流于形式的肤浅模仿,注重挖掘传统艺术精髓中认识传统艺术的文化土壤及历史属性,学会在服装设计的学习中把握和体现传统艺术的文化脉络。在当今的服装设计界,中坚设计力量对此有了很深的体会,并将传统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融人作为开启世界时尚大门的金匙。
其次要重视地域文化,促进服装创新。纵观服装的历史发展,也是一部时代变迁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文明发展的脚步,同时反映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准及人们的审美观念,由于自然条件(种族、地理、气候)、精神状态(风俗习惯、时代精神)、历史环境等因素,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域性服装文化。其服装以外的艺术形势也强烈的表现出这一特征。
传统民族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植人形式很多,我们简单总结如下:
1.意境植人方式
关键词: 贵州传统苗族刺绣 服装设计 推广方法
苗族传统刺绣艺术经过数千年的时间洗礼,记录了苗族的婚丧嫁娶民风民俗,也见证了苗族先民漫长的迁徙历史。传统苗绣这样有着深厚历史背景的少数民族文化在高校服装专业教育中推广与传承,并不是区区几次讲座或某一单一专业课程几十个学时就能够实现的。笔者认为,在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中推广传统苗绣文化,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将传统苗绣文化元素融入分门别类的服装专业课程中。这种融入并非原封不动地生搬硬套,而应根据不同的服装专业课程的特性,使其与传统苗绣中的某一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我们应将传统苗绣艺术“打散”,再将其“重组”到服装专业不同的专业课程教学中。
所谓“打散”,可以从多角度、不同方面将传统苗绣艺术分解成不同的文化元素。例如,从时间上而言,可将不同时期的苗族传统刺绣艺术分为不同的阶段,而从空间上来说,不同地区的不同苗族分支部落存在差异化的民族审美情趣,不同的民风民俗又形成不同的刺绣风格。针对高校服装专业教学的特点,我们可将“打散”的方式方法,结合不同的专业课程特点、需求进行。笔者曾在《贵州传统苗族刺绣艺术在贵州本土高校服装专业教育中推广的必要性》一文中阐述过这样的观点:传统服装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服装理论课程,其中包括服装概论、服装材料学、服装人体工效学、服装消费心理学、服装市场营销学中外服装史等。二是服装创意类课程,主要课程有服装效果图、服装配饰学、化妆形象设计、服装色彩学、服装图案设计、服装展示设计等。三是实操性课程,主要由以下几门专业课组成:服装制板、服装CAD、服装工艺、立体裁剪。根据高校服装专业课程的分类特性,可将传统苗绣“打散”分解为以下几个板块:一是传统苗绣文化变迁发展史;二是传统苗绣材料、工具使用解析;三是传统苗绣图案、纹样及构图规律解析;四是传统苗绣色彩喜好倾向、用色规律分析;五是传统苗绣工艺解析。完成了“打散”的步骤后,接下来应将其重新糅合到具有不同专业特性和教学需求的专业课程科目中,以此完成现代服装专业课程与传统苗绣文化元素的“组合”。笔者认为根据服装专业课程不同的学科需求,打散分解后的传统苗绣文化元素板块可与高校服装专业课程按照以下形式加以组合:
传统苗绣文化变迁发展史,融入中外服装史课程中的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服饰环节讲解,只有了解了传统苗绣艺术背后悠久的文化历史成因及艺术风格的发展变迁,后续融入苗绣文化元素的课程,才能更顺利地推进和展开。
传统苗绣材料、工具实用解析,对应融入服装材料学课程中。不同苗族部落分支不仅在刺绣纹样、色彩、构图上风格迥异,在材料的运用、布匹的织造、绣线的纺织染色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如同属苗绣的施洞地区的剖线绣与剑河地区的绕号锡绣,两者从材料上而言就有很大的差异。多样性的苗绣传统材料的织造使用工艺,对于服装材料的发展与新材料的挖掘也有不小的推动作用。
传统苗绣图案、纹样及构图规律解析,传统苗绣色彩喜好倾向、用色规律分析。传统苗绣工艺解析,可融入服装创意设计、服装配饰学、服装图案设计、服装色彩学等课程中。蕴含着苗族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神话传说的苗族刺绣纹样,可以说是服装设计创意及面料印染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来源,每一个苗绣纹样、图腾在经过变形、打散、重组后都可运用于服装设计当中。传统苗绣的配色根据不同的苗族部落分支、穿着用途、穿着者的年龄又有不同的配色规律。传统苗绣的配色有的鲜艳、大胆、炽热,有的沉静、婉约、内敛,这些珍贵的苗绣艺术元素都是值得我们探寻、运用的艺术瑰宝。
一、壮族剪纸艺术的功能内涵
壮族剪纸是壮民族的社会习俗、生产、政治、宗教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审美意识的一种物化表现,具有丰富的功能内涵与艺术内涵。深入分析其内涵,将有助于人们对其进行有效的旅游规划开发利用。其一,装饰功能。装饰功能是壮族剪纸的最基本的功能,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剪纸,用于装饰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有时还作为礼品装饰,在民间婚嫁活动中贴于婚庆用物品。图案主要有:杏花、梅、牡丹、海棠、山丹、芍药等花草纹;蝴蝶、马、牛、羊、蝙蝠等动物纹;还有山、水、火、云等。这些剪纸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提炼、概括自然形态,构成美丽的图案。二是作为少数民族服饰刺绣底样和依托。壮族剪纸用来作为布贴、织锦、刺绣、花帽、背带、花鞋等生活用品的蓝底,多用红、绿、黑、白、褐色。风格比较原始,以写实纹饰为主,抽象纹饰不多。纹样多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植物和人的形象,图案内容有龙、凤、牡丹、荷花、团菊、菱纹、鸳鸯、吉祥语、回纹、花草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其二,巫术信仰功能。这是壮族剪纸的主要功能。由于壮族生活地区交通闭塞、科学水平落后,人类对自然产生的畏惧和神秘感,导致“巫蛊文化”盛行。这一风俗在较边远封闭的山区和少数民族的传统民俗中仍然残留。壮族等南方剪纸起源于巫术。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各种样式的物像和人像巫术剪纸,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与死者一起下葬或在葬礼上燃烧,以招魂驱邪。巫术剪纸被壮族人民作为一种神力的载体,发挥着“驱邪攘灾、延年益寿、祛病保平安”的功能。这种剪纸作为法力的象征,在仪式前由专职巫师剪制,剪纸形式多为由人形(代表人的魂、鬼或神)、动物形及几何纹形等符号组成的出师符;多以红色为人,白色称鬼。有的巫师在使用人形图像的符时,在剪纸头部用香柱烧三个倒“品”字型的小孔,或者给剪纸画上眼睛,示意该“茹郎”已获得了“巫”的神力,可任受巫师的驱使。仪式前,剪纸摆放在规定的地方,仪式中,依据巫师的指示焚烧相应的仪式剪纸,仪式后再按照巫师的要求把剩下的仪式剪纸或贴或插在家里的神盒两侧,或粘贴到外面的土地庙里等地方,平时的初一、十五日及行巫事前上香祭祀。广西壮族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巫术剪纸。其三,祈子生殖崇拜功能。“祈子”是西南壮族巫术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祈子”仪式在婚仪和年俗中进行,需要剪花婆神、求子符、七子团圆等剪纸,以剪纸的形式祈求婚姻美满、人丁兴旺。剪纸往往以如意云头形象象征男阳,菱形孔或莲花象征女阴,以葫芦、石榴、葡萄、鱼等多子的动植物来表示多子多福,突出表现了人们对生殖器的崇拜和祈求繁衍旺盛的愿望。剪纸形式主要有祈花符、求育符、花桥、保胎解厄符、护魂过桥符、神鸟护花符。其四,祈福添寿功能。壮族人民经常使用谐音组合的形式,将拥有某种意义的动物花卉等组成剪纸图案,将鸡羊组合一起寓意为“吉祥”,喜鹊与梅花组成“喜上眉梢”,从而寄托人们祈福添寿、求平安、求发财的美好愿望。这类剪纸常见的有:保平安星、招财星、添寿星、文武星。其五,文化传承功能。过去,壮族文化比较落后,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多以古歌、神话传说等口头文学形式完成。剪纸这种形象化的符号形式,记载、传承了壮族的传统民俗与文化。在壮族剪纸中经常性的出现形态各异的小红人形象,或“出骑打猎”或“击鼓高歌”,形象简洁生动,与花山崖壁画极为相似,其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完全相同。
二、壮族剪纸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壮族剪纸作为一种手工活动,不但能够传承文明、弘扬文化,而且拥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对于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壮族剪纸艺术丰富的旅游内涵符合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原则,其旅游产品的开发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一)具有独特旅游内涵
特色是旅游资源的不朽灵魂。缺乏地域个性是我国旅游商品最大的弱点,很多地方的旅游商品,种类雷同、结构单一,商品特色差,挑选余地小,有趋同化的倾向。而壮族剪纸由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历史传承,造就了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是其余地区的旅游产品所不能替代的。这种独特性,对于旅游者特别是外国游客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二)具有多样性的表现形式
壮族剪纸不但内涵极其丰富,而且表现形式多样,具有文化的多元性和风格的多样性。丰富的内涵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多样的艺术形式可以吸引更多的眼球。
(三)具有丰富的文化附加值
丰富的旅游商品文化附加值,有利于提高旅游地知名度,扩大了旅游地的影响。壮族剪纸艺术,在纵向上贯穿壮民族的整个民族发展史,具有极其浓厚的历史底蕴,在横向上涉及壮族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民族精神等各个方面,具有极其广泛的文化空间。
(四)具有较高的经济附加值
剪纸艺术的材料易得、成本低廉、设备投资少(只需几把剪刀)、时间灵活(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无场地限制(在制作者的家里即可,无需专门场所),通过制作者的一番创作,原先极其低廉的纸张立马就可以身价百倍,尤为适合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关键词: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发展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壮族三声部民歌发源于马山县古零镇的安善村和加方乡,里当瑶族乡,古寨瑶族乡一带,三声部民歌壮语称之为:“三顿欢”,“三里欢” , “波列欢”,“蛮欢”“哈欢”等,三声部民歌属于同声合唱的支声复调性质,歌腔悠扬、悦耳,声部间相互协调,音色和旋律优美,艺术风格独特是它的主要特征。
壮族三声部民歌的结构与二声部民歌的结构一样,其中只有一个旋律真正有独立的音调,也就是说,主要旋律在高声部,下面两个声部也就是二声部和三声部是由主旋律变化派生出来的,是高声部的合声基础。唱法具有浓厚的原生态特点,歌曲由三个声部构成,三人以上演唱,第一声部是主旋律,由主唱者演唱,第二声部为副旋律,第三声部为和声,三个声部都能突出主旋律。词的结构为:“五言,三言,五言,”俗Q为五三五言六句式和五言四句式,押韵严格,五言四句式歌词按普通壮歌押韵。五三五言六句式歌词韵特殊,其歌词的第一句,第二句的末尾词与第三句的第三个词押韵,第四第五句的末尾词相互押韵,又与第六句的第三个词语押韵,故此类句式结构的山歌又称为“三顿欢”或“三调欢”。
壮族三声部民歌深藏于大山之中,古老而神奇,有民歌“活化石”的美誉。史书有云“壮人迭声合,含情凄婉,皆临居自撰,不能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
20世纪80年代,民族音乐家范西姆到马山县古零镇采风,发现并首次向世人推介了壮族三声部民歌这一民族民间音乐瑰宝,美国《华侨周刊》还有报纸载文报道,引起了国内外音乐界的广泛关注,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发现,填补了“东方少数民族没有多声部民歌的空白,了西方学者关于东方民族的民间音乐没有多声部民歌的论断。这一发现肯定了壮族三声部民歌的艺术地位及其对东方民歌研究领域的影响意义。壮族三声部民歌经过多年加工整理和不断的创新,也曾多次参加区内外展演,除此之外还到东南亚和欧洲部分国家演出等,向世人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不断扩大。2003年11月“南方日报”记者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期间采访了壮族三声部民歌的演唱者后,在该报上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广西民歌是全国之冠,马山民歌是广西之冠”,因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和艺术特点,被誉为“中华民歌艺术奇葩”。2004年5月被区文化厅授予“广西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07年壮族三声部民歌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壮族三声部民歌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属“国家级”的优秀民族精神遗产,是壮族人民的智慧结晶。2008年11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11年11月,第二次被被国家文化部授予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13年8月,受国家文化部的邀请,马山县文化馆的三声部民歌传唱者蓝春平、蓝海群、蓝日浩等把马山的三声部民歌带出了国门,出访欧洲多个国家,参加“中国蒲公英(2013)维也纳金色大厅夏季音乐会”,首次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经典曲目《生活美如霞》,以原汁原味的壮族古老民歌风格,登上久负盛名的音乐舞台,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在场的观众,荣获了金奖。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是马山的文化瑰宝,对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系统传承保护是一次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保护工作,在已举办的第十届旅游美食节中,重点打造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得到国家文化部和社会各界充分肯定。为了要扩大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和传播,还可以通过进校园、进课堂的方式进行培训,而培训需要一部比较系统完善的教材,县委、县政府决定组织力量编写这部教材并印刷发放在全县各中小学校作为音乐课教材进行教学传授。
2007年以来,依托每年的节庆、节日,农村业余文艺汇演,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以及一年一度的广西南宁马山文化旅游美食节等举办千人唱三声部民歌展演,山歌擂台赛,姑娘江风情夜,原生态民歌演唱、壮族欢哈节等活动,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壮族三声部民歌,吸引年轻一代对民歌的认同和喜爱,并积极参与其中,发现和培养民歌新人,是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方式,不仅为三声部民歌品牌提供了宽阔的展示空间,也为马山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牢固树立起了三声部民歌知名文化品牌形象。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对色彩都显示出不同的民族性格和审美追求。一个民族色彩观念的形成,与其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紧密相连。色彩文化观与民俗文化正是在环境适应过程中孕育而成的。色彩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也是企业最重要的外部特征,决定着企业形象在消费者脑海中是去是留的命运,而色彩为企业所创造的低成本高附加值的竞争力更为惊人。继承和摄取民族色彩的精髓,把握民族色彩的审美规律,加以创造性地运用,使之融入到现代VI设计中,弘扬民族文化的精髓,创造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品牌形象,促进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是我们新一代设计工作者的责任。
我国56个民族中,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色较鲜明的一个民族,本文就从壮族的民俗文化中来汲取其色彩的精华,使之与现代VI设计理念相结合,从而能够设计出具有壮族民族特色的品牌形象。
一、壮族色彩情感分析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壮族的传统艺术中,红、黄、蓝是基本色,使用非常普遍,其次还使用黑色、绿色和白色作为补色,对比鲜明强烈,显示了壮族人民勤劳、纯朴、热情、爽朗、勇敢的性格。在壮族民间流传这么句话:“深地人人爱,浅地也不坏。”说明了壮族色彩特点即暗地亮花,不但使花纹更加鲜明亮丽,还使画面和谐。这样的色彩搭配都运用于绣球、背巾、鞋面等装饰上。
红色,是“中国红”,被称为国色,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在壮族民族艺术中是一种主色调,也是壮族的吉祥色,即具有烘托画面的作用,又使人感到温暖,激起人们精神的振奋。自古以来,人们对红色有着深切的审美感受,如每逢春节都粘贴红彤彤的春联,以示吉祥、喜庆和幸福。
蓝色,也是壮族传统艺术中的一种主要色调。蓝色和绿色属于冷色调,给人以冷静、自然的感觉,容易激发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气。壮族对蓝色有着亲切的审美随感,在服饰上、披戴的头巾上、肚兜和围裙上也都喜爱使用蓝色。有力的对比张力和视觉刺激性,给人以单纯、明快、和谐的色彩感受。
黄色,是一种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也是壮族传统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色彩。在壮族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里,黄色是成熟、丰收、幸福与吉祥乃至神圣的象征。黄色也是庄重与神圣之色,不能随意使用,如巫师、道公用的符策方使用黄纸,祭神送鬼时亦须焚烧黄色纸钱,家有老人去世之年只能粘贴黄色对联,其它礼仪则忌用黄色。这些表明:民族对于黄色的审美观念也已超出其自然属性。赋予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审美情感。
二、壮族民族色彩在现代VI中的应用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色彩的象征性与色彩的地域文化紧密相关。现代设计语言已不仅仅是对设计元素的仿制,对艺术语言的民族性表现日益体现在设计中。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本土性的设计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要设计出符合大众喜好的品牌色彩,就要深入了解消费目标群体的历史文化、地域习俗、民族文化。
壮族的民族色彩积淀了深厚的人文精神,是壮族人民对自然的高度凝练和升华。民族色彩在现代VI设计中的运用,绝不是生搬硬套,要将壮族色彩中的能体现民族艺术的精华运用到设计中。
1、归纳其色彩规律,把握其色彩特色
对壮族民族色彩的提炼,不是看到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要归纳出主体颜色,分析
其辅助色和主体色之间的明度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对比,及不同的对比所产生的心理感受。
在壮族的民族色彩中,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非常注重整体色调的运用,色彩倾向和侧重也非常明显。如黑衣壮的上下黑色装,在纽扣和下摆处运用了红黄蓝等亮丽的色彩点缀,醒目、跳跃而具变化,沉着而不沉闷,反而更耐人寻味。第二,灵活运用鲜艳的色彩。如在绣球制作中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色,辅助色搭配合理绚丽精致,别有一番韵味。在壮锦中常将纯度、明度、色相相差很大的色彩放在一起造成强烈的对比,画面具有浓艳、清新、优雅和对比强烈的色彩效果。第三,注重对比色的运用,以少色见多色,注意物象固有色表现。这一点在壮锦中得以体现。
2、现代VI中壮族色彩的应用
在VI设计中,标准色的表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反映企业的经营理念,体现企业属性和情感,具有强烈的识别效应。色彩心理影响人的感情,它反映人们的色彩视觉规律和生理的平衡性。要加深企业的形象特征,颜色的选定也与形态同等重要,采用一色或数色作为企业的形象色彩,体现企业的地域文化特色。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标志的设计就采用了具有壮族民族特色的红黄蓝作为基本色(如图1)。还有,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广西馆的印章(如图2)设计就体现了壮族的独特特色,印章的右边是“广西馆”三个字,下方用英文标注“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馆”。左边是由一面铜鼓和一段飘舞的壮锦,图中由蓝色、绿色和黄色组成,充分体现了色彩鲜艳、以少色见多色的色彩特点,使印章图形更加具有跳跃性。
三、结语
通过对壮族民族色彩及在现代VI中应用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色彩在新时代的设计中已被运用,但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将这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地域特色文化广泛创造运用,使之更深地融入到现代VI设计中,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韵味的企业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 苗蕾,谈我国民族色彩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大众文艺,2010,1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壮族嘹歌保护 传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160-02
壮族嘹歌是著名的壮族长篇古歌,是壮族人民千百年来创造的优秀民族文化成果。壮族嘹歌具有重要的文学、艺术、历史、民俗学、语言文化学和古文字研究价值,是壮族文学的瑰宝。它先后于2004年和2008年被列入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一批名单和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壮族嘹歌的挖掘、保护、传承对广西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一、壮族嘹歌保护与传承现状
(一)壮族嘹歌保护与传承危机
历史上,壮族嘹歌曾多次遭受被禁止的厄运。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壮族民众生活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嘹歌受到较大的冲击,演唱的歌圩场、点的数量以及演唱的人数减少;青年人迫于生活和生存压力等原因很少参加壮族嘹歌演唱活动;大量的壮族嘹歌歌书被焚毁;民间传承人数量减少,歌馆不复存在;一些传承人因为年事高无法从事传歌活动,壮族嘹歌保护与传承处于危险境地。
(二)壮族嘹歌保护与传承优势
嘹歌以其鲜明的民族性和原生态的独特魅力,曾4次走进到中央电视台录制“民歌中国”等音乐节目,3次走进全国性民歌大赛,2次唱响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舞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采录小组(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参加),于2003年1月对壮族嘹歌中的《贼歌》进行了完整地采录并将《贼歌》的壮文撰写和汉文翻译文本交存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随着平果壮族嘹歌演唱组和平果著名的哈嘹乐队参加2007年悉尼歌剧院的“友谊的使者――中国民歌演唱会”的演出,壮族嘹歌走上了世界的音乐舞台。自2002年以来,广西平果县积极组织引导,开展广泛的群众普及活动,如组织举办了各种级别的嘹歌研讨会、嘹歌比赛等活动。此外,自2008年以来平果县每年都举办歌圩音乐节,参与的群众也达到了每年20万人次以上。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壮族嘹歌的搜集和整理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蓝鸿恩1963年在《广西文艺》上发表了最早的壮族嘹歌评论性文章《哀民生之多艰――关于(嘹歌)的一些说明》;1993年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整理出版了《壮族民歌古籍集成・嘹歌》;2004年,广西著名壮学学者覃乃昌等人开始对平果嘹歌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并于2005年陆续在《广西民族研究》上发表了8篇《壮族(嘹歌)文化研究》学术论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截至2005年,平果县收集到的壮族嘹歌共有5200多首,21000多行。目前,以壮族歌师农敏坚为首的研究者,经过深入挖掘,整理出版了“平果壮族嘹歌”丛书,规划出版9集,共计1200多万字,目前已出版5集。族嘹歌论文和丛书的出版,为今后人们深入研究壮族嘹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壮族嘹歌保护与传承的现有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形式可以分为“活态”和“文献”两种形式。活态传承是由社会群体或掌握某种特殊技艺的人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代一代地将民间传统和特殊技艺传承下来,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本质特征和根本途径。文献传承,即由掌握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技能的人利用文字、图像等手段将民间文学、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知识、手工技艺等以文献的形式记载下来,使这种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活态传承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得以继续保存。壮族嘹歌保护与传承囊括了“活态”和“文献”两种形式,具备了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民俗传承、歌书及电子传媒等现有模式。
(一)活态传承
1 家族传承。壮族嘹歌起源于晋代以前,形成于明代。它与壮族其他口头传唱的民歌不同,它是一部由歌手们创作完成之后用古壮字传抄并四处传唱的反映壮族人民劳动、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历史等方面内容的传统民歌。父传子、母传女是壮族家庭历代沿袭的山歌传承习俗,这一传承模式在壮族地区很普遍,也因此造就了家族传承在壮族嘹歌的保护与传承中的巨大作用。
2 师徒传承。师徒传承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模式之一。一代又一代歌师的谆谆教诲,使得广西平果嘹歌的传承得到了很好地发展。打造平果嘹歌品牌工作办公室的黄国宽懂得嘹歌的套路、熟知用土壮字记载的嘹歌歌本,为更好地传承嘹歌,他在晚上抽空去学壮语,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教许多爱好嘹歌的年轻歌手唱嘹歌。在他的精心教导之下,许多年轻人正慢慢地喜欢唱嘹歌。
3 民俗传承。壮族地区有“歌海”之美誉,壮族人民历来以好歌善唱而著称。壮族地区流传着大量内容丰富多彩的民歌,题材包括图腾歌谣、创世史诗、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内容涉及风俗歌谣、婚恋情歌、伦理道德和生产时令等。壮族民歌的传承和传播,主要依赖于一年一度的遍布各地的歌圩活动。目前,平果县内存在并有一定规模的歌圩有11个。可以这样说,民俗传承使壮族民歌代代相传,并推动着歌圩的不断发展。
(二)文献传承
1 歌书传承。壮族嘹歌相较于其他壮族民歌而言,是一种程式化的经过一定的加工并且用壮族土俗字(古壮字)抄写的比较规范的民歌歌体。由于古壮字是一种未经统一规范的文字,无法在更大的范围内通用,因此,壮族嘹歌的传承是有文字传承、传播与无文字传承、传播的结合,这属于文献传承中的静态传承。
2 电子传媒传承。在现代传媒背景下,嘹歌的传承和传播除了保持传统的模式的同时,还融入了电子传媒传播模式,主要通过广播、电视、录音磁带、CD光碟和VCD光碟等形式传播,也就是文献传承中的动态传承。事实上,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的文献传承,都在当代壮族嘹歌的保护与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壮族嘹歌保护与传承探析
目前,壮族嘹歌的大多活态传承人年事已高,随时都有“人亡歌息,人去艺绝”的危险。壮族嘹歌的保护与传承的关键问题在于“传承人”的保护。在模式选择方面,从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角度,可以把本土化音乐文化传承和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民俗传承、歌书及电子传媒等现有传承模式充分地利用起来。
(一)正规教育:践行本土化音乐文化传承
所谓“本土化音乐文化传承”,实际上是一种文化选择的价值取向。它通过不同文化形式和内容的选取、传承来培养对该文化有亲和力且能够将这种文化传播开来或承接下去的人。我们可以通过实施高校本土化音乐文化传承机制,大力培养壮族嘹歌音乐文化传承人,真正培养出一批能够扎根民族地区,能够在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方面有所作为的音乐文化传承人,以此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水平开展。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作为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它近年开展了嘹歌进课堂和专业培养传承人的实践,这实际上就是本土化音乐文化传承的典型案例。广西艺术学院在大胆探索壮族嘹歌音乐文化传承的同时,也为广西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二)非正规教育
1 延续传统传承模式。传承的本质就是文化的延续。壮族嘹歌的传承模式呈现多样化,传统的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民俗传承等传承模式一应俱全,在壮族嘹歌的保护和传承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壮族嘹歌保护与传承取得一定成效的今天,无疑延续传统的保护与传承模式举足轻重。
2 推广现代传媒手段。现代的传媒手段,可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真实、形象地再现壮族嘹歌的各项文化活动,使得人们对壮族嘹歌的文化神韵、文化面貌认识更加直观、具体和全面。我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现代传播手段实现壮族嘹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除传统的文字记载即纸质档案外,壮族嘹歌的保护和传承还可以大量推广运用电子传媒,如广播、电视、录音磁带、CD光碟和VCD光碟等现代传播模式,在建立壮族嘹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同时,将壮族嘹歌传播市场化,以扩大壮族嘹歌的受众面。
3 建立壮族嘹歌博物馆和传习所。加强壮族嘹歌博物馆和传习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可以对壮族嘹歌的抢救、保护、传承、展示与宣传等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重视壮族嘹歌博物馆建设,加强对藏品的登记、建档和安全管理,落实藏品丢失、损毁追究责任制。实施馆藏文物信息化和保存环境达标建设,加大馆藏文物科技保护力度。提高陈列展览质量和水平,进而充分发挥馆藏文物的教育作用。通过传习所授徒传艺、开展传习活动,改善和提高壮族嘹歌代表性传承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保障,为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现实条件。
4 组织各类竞赛,打造壮族嘹歌品牌化。积极举办各种级别的嘹歌研讨会、嘹歌比赛等活动,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壮族嘹歌群众普及活动;积极推动壮族嘹歌传承者参加全国性比赛和演出,以品牌化的发展战略,打响壮族嘹歌这一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壮族嘹歌文化旅游资源,努力打造壮族嘹歌文化旅游品牌,通过民俗庆典活动和民俗旅游景区带动壮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拉动当地经济,从实质上促进壮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壮族嘹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5 提升学术平台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瑰宝,面临着当今世界市场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容乐观的生存状态,理应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近年来,越来越多不同学科的专家和学者开始关注壮族嘹歌。我们要以这些学者研究的成果为基石,进一步提升学术平台的支撑作用,在壮族嘹歌的保护与传承上进行多学科的交流和对话,以实现保护思想的提升和创造。
一、民间刺绣史
我国刺绣艺术可谓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刺绣就伴随着陶器、织物的出现而诞生。《周礼·考工记》则明确了刺绣工艺的艺术地位,并且肯定了它的实用与审美相互结合的工艺追求。以史为鉴,从商周时期“绘”“绣”并用,开创早期的服装刺绣工艺;到明清民族服饰刺绣发展的黄金时代;再到“尚衣局”“御马监”等官设机构的直接参与,以及“江南三大织造”南京、苏州、杭州的刺绣典范和以地域特色成名的“苏、蜀、粤、湘”四大名绣等,都说明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少数民族服饰刺绣中,壮族是一个典型代表,其花纹、饰物等形式的追求与精神意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的来说,壮族服饰刺绣依然坚持着中国民间的传统工艺技法和鲜明的民族特色。铭记它并非只是纪念,也是一种对于未来的美好祈愿。
二、壮族刺绣工艺
(一)壮绣的特点
壮族刺绣具有图案意蕴丰富、色彩艳丽、技法多元等工艺特点。制作工艺精细,民族文化特征浓郁。日用品上的图案都是根据日常的生活景象境由心生描绘出来的,绣工们一针一线绣成的花充分展现了她们的人性之美,色彩的搭配全靠自己把握,由于绣品精工耗时,所以经久耐用。
(二)材料表现
壮绣的主要材料为丝绸、锦缎、棉布、纺织土布。壮绣的主要技法有平针绣、布贴绣、剪纸绣、绒绣、卷绣、绞绣等,壮族民间工艺中采用的针法是最为常用的剪纸平针绣法。
(三)工艺流程
以马山县贴物型绣品为例,其主要工艺流程是:构思—绘图—刺绣—成品。
例如:壮绣《肚兜上的刺绣》和《衣领刺绣》这两幅作品都采用了剪纸平针绣技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先构思好要表达的内容,她们大多采用大自然中的日常景象,如:人、花、草、石榴、鸟、蝴蝶、龙凤呈祥等元素,有时也会用夸张变形的表现形式来表现。
第二步:把心中想要表达的图案用普通的纸先绘制出来。
第三步:剪出绘制好的图案轮廓(叶片、枝干、花瓣等)。
第四步:将剪好的图案上浆,粘贴在制作好的布面上。
第五步:用准备好的针与线开始精心绣制。第六步:成品检查、整理,完成刺绣工序。
三、壮绣的艺术性
“刺绣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是用彩色的丝线在布上绣出各种人物、动物、花卉等图案。换言之,绣工手持绣线就好比是画家挥动手中的画笔,是一次再创造的过程,制作出的成品流露着人性的情感与温度,是一种文化的展示,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尊严和象征。因此,我们要用艺术的眼光来品读壮绣工艺。
(一)壮绣的造型
1. 实用性造型。壮绣造型的基本特征是实用性,民间艺人会在肚兜上绣制,图案细腻繁密,造型严谨,风格繁复但秀雅。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民间艺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 象征性造型。荣格说:“象征是某种隐秘的,但却是人所共知之物的外部特征。象征的意义在于:试图用类推法阐明仍隐藏于人所不知的领域,以及正在形成的领域之中的现象。”例如:《肚兜上的刺绣》中间最上边的那是石榴花——寓意为多子;正中间是牡丹——寓意为富贵;下面两边是双飞燕——寓意为夫妻恩爱永结同心。这种特定观念的替代物,长期的流传在民间。整幅制作在变化中寻求统一且对称均衡,同时也体现了手工艺人的审美情趣。
(二)壮绣的色彩
刺绣品色彩与纹样最大的相同点就是都具有鲜明的时代风尚和色彩观念,并且会引起各种心理感应的联想。刺绣品的色彩是有感情的,因为她是绣工们一针一线刺上去的,涵盖着民间艺人的审美感知。她们会根据绣线材料的特点进行创作,民间艺人还能巧妙地运用补色关系,黑白相间、红绿相衬,把各种色彩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使得色彩风格既和谐统一,又艳丽浓郁。
四、壮绣的传承问题及发展方向
(一)传承中的问题
传承是指在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进步的活动中,通过精神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不断地把人类已获得的知识、信息、价值等文化信息传递给新的社会成员,而壮绣正是通过这种文化传承机制,使得人类社会不间断地向前发展。同时根据笔者的深入考察与研究,发现在壮绣的传承上人们应该思考的有3 个问题:
1. 传承自觉意识淡薄,民族认同感不强。虽然以往刺绣被视为衡量壮族妇女是否心灵手巧且富有智慧的标准之一,而如今在“义务教育”的推行下这种观念已淡化,因为现在的壮族女性都通晓刺绣工艺,但已不再作为从小学习的技能,凭借的只是个人爱好而已。再加上现代化的充斥,导致本土青年不愿留下学手艺,而是选择外出务工。
2. 传承的本真性减弱。在经济、文化、信息全球化的冲击下,企业行为对传统手工艺的破坏很严重,它是以商业为标准,盈利为目的,对于刺绣工艺的传承发展是不管不顾的。
3. 传承的宣传力度小。缺少壮绣手工艺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壮绣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脱节,拥有资料的民间艺人却没有专业的研究水平,使得民间壮绣的传承与发展缓慢,至今没有一本壮绣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的专著。
(二)发展方向
笔者认为传承与发展中国民间手工刺绣工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向展开:
1. 要做好抢救、保护刺绣文化的工作,改变年轻人现有的观念,培养他们对刺绣工艺文化的自觉意识,让他们成为参与传承与发展的主人。充分调动壮族妇女参与,继承壮族刺绣文化,也是可行的办法之一。
2. 在中国传统文化迅速消失的今天,我们应着重强调壮绣的本真性,还原壮绣本来的面貌。在当地建立博物馆,收藏民间刺绣的工艺资料,也可组织各类艺术院校、各种民间团体去学习、研究、制作,以及收集刺绣工艺的文字资料,因为这些技艺都是老一辈人口口相传,延续至今,想要流传更久就需要研究者深入到地方才会有所突破。
3. 开展壮绣手工艺的学术研讨、出版、展览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壮绣工艺与制作,以及参与到壮绣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中。
关键词:壮族服饰;图案纹样;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149-01
一、壮族的历史文化
(一)壮族服饰的演变
早在旧石器晚期,壮族服饰已经出现,考古学家在广西境内发现了一件粗制的古针。新石期中晚期后,壮族先民已经学会了纺织技术。秦汉以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壮族服饰文化也得以变化,由原来的左衽衣演变为短r、短袂和贯头衣等。隋唐时期,受汉族先进文化影响,壮族服饰不但出现了性别、职业、等级差异,而且更加注重装饰美。
(二)壮族服饰的变迁因素
壮民生活的岭南地区,炎热多雨,山岭密集,江河交织。当地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壮民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服装穿着也就要适应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服饰除了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外,其历史交替、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社会变革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壮族服饰的变迁也受到变革的影响,后,壮族服饰被汉化,实质是服装迎合文化的发展。
二、壮族服饰图案纹样的文化研究
(一)壮族服饰图案纹样的文化内涵
壮族是个乐观豁达的民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他们制作的服饰图案,寄托了自己美好情感与理想,使其创造出的图案纹样成为了她们美好心灵的载体。
(二)壮族服饰图案纹样的构成与色彩搭配
壮族服饰图案纹样注重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关系,要合理的分配布局图案纹样及色彩的位置,以此来表现图案在壮服中的整体完美性。为了能够展示出服饰整体的美感,应该主次分明,同时又要注重局部与整体的协调性,使图纹富于变化,使服装整体富有装饰、充满活力。还通过其色彩的强烈对比,使服饰更具有节奏感。在服装上绣上能使节奏明快的冷暖色彩的图案,色彩鲜亮的同时,又能使其统一于整套服装之中,充分显示了壮族人们别具一格的审美见解。
(三)壮族服饰图案纹样的审美情感
1.柔・美・灵.壮族服饰的造型、图案和色彩是运用曲线加以色彩变化所体现出来的。人们把水通过自己的想象简化成生动的水波纹,然后再把图案通过连续有韵律的组合到一起,变形生了灵动、富有节奏感的图案纹样。如云气纹、水波纹等。而龙的纹样曲卷的龙体,造型就会让人觉得比较逼真,加上流畅优美的线条,活化了龙的形象。
2.崇尚蓝黑的审美情趣.壮族以黑为贵,蓝、黑是端庄、肃穆的象征,因此蓝、黑两色也是壮族传统服饰中最传统的颜色。 一是与壮族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由于壮族居住地交通不发达,与外界接触甚少,加上岭南的地形环境,壮民便自己从自然中获取染料,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的果实,形成了壮民偏爱蓝、黑衣服的结果。二是与土司制度有关。以色彩标明人物的身份,区分尊卑贵贱,是我国古代色彩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压迫的限制,致使壮民只能只能穿蓝、黑色衣服。三是与文化有关。在壮族的传统文化中,黑色是雨神、水神的象征,是他们对水神、雨神的祈祷和祷告,来得到生命和希望。
三、壮族服饰图案纹样内容
(一)花的生殖崇拜
壮族人民生活在气候较为炎热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常年温暖,花繁叶茂,受到自然气氛的感染,壮民自然会想到把艳丽的花朵运用转化到自己的生活用品中,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壮民由于受到花生人的神话传说的影响,对花的生殖能力产生的强烈的崇拜,认为花生了姆六甲是从花朵里出来的,创造出了人类。因此壮民祈求繁衍后代的方式就是祭祀花神,以祈求人丁兴旺,在服装中大量运用花的图案则是表达了壮民渴望人丁兴旺的夙愿。
(二)鱼与水鸟的生殖崇拜崇拜
壮民居住在河网交织,胡泽密布的地区,壮族先民曾以渔猎为生,鱼生殖能力强,鱼的这种生机勃勃使壮民对鱼产生了崇拜。壮族服饰中常见的图案也有鸟的形象,在长期的捕鱼劳动中,发现水鸟凭借自身的敏捷,能够快速捉到鱼吃,他们认为水鸟的行为在指导、帮助他们能够捕获更得的鱼,从而产生了对水鸟的崇拜。而后演变为图腾崇拜。
四、结语
壮族服饰图案纹样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汇集了壮族的传统文化,蕴含着壮族人民对生活中的美的各个方面的理解和精神的升华。壮族人民通过他们丰富的想象和巧妙构思,依照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对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事物进行描绘、提炼、塑造,创造出富有壮族民族特色的图案,从而达到其在服装中的审美追求。
参考文献:
[1]陈丽琴.壮族服饰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2]黄锦希.云南壮族服饰图案暨构成形式的审美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1.
[关键词]广西原创音乐剧 《桂林故事》 旋律特征
一、广西舞台艺术发展概况
美丽富饶的壮乡广西,素有“歌海”的美誉。众所周知,广西有12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在广西的舞台上上演过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独具风格的作品,早在40多年前,广西彩调剧《刘三姐》就创造了“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的舞台奇观。
近年来,广西为了全面繁荣文化艺术事业,以戏剧精品生产为龙头,通过落实重点剧目的创作,激励全区的艺术剧团和艺术家努力创作新作品、新剧目。在这种形势下,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壮剧《歌王》、民族音画《八桂大歌》、音乐剧《阳朔西街》、《太阳童谣》、桂剧《大儒还乡》、新版歌舞剧《刘三姐》、民族歌舞诗《漓江诗情》、壮剧《瓦氏夫人》、京剧《霸王别姬》、歌剧《壮锦》等优秀剧目在文艺工作者的创新实践中一次次走向全国的舞台。其中民族音画《八桂大歌》荣获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佳”剧目奖。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荣获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佳”剧目奖,被誉为是“中国舞剧创作的一个里程碑”。桂剧《大儒还乡》获得2005——2006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佳“剧目奖。歌剧《壮锦》荣获第十三届“文华奖”。广西因此成为全国少数几个连续获此殊荣的省份之一,全国文化界为之震动。
音乐剧《桂林故事》是广西著名编剧张仁胜、已故著名作曲家傅磬联手打造的艺术精品,是广西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原创音乐剧。从2006年首演至今已有6年时间了,其间荣获第七届广西戏剧文学奖一等奖,入选三十台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09年改编为第二稿《桂花雨》后,荣获第十三届“文华大奖”特别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剧目金奖。这一切充分说明《桂林故事》已经赢得了国内专家们的肯定与关注。
二、音乐剧《桂林故事》旋律特征分析
在音乐剧的音乐创作要素中,旋律处于首要地位。音乐剧同歌剧在音乐上最大的区别是音乐剧的旋律不需要歌剧那种充满戏剧性力量的风格,音乐剧的旋律是通俗流畅、简单明朗、易于被广大观众接受的。美国百老汇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之所以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热烈欢迎,主要在于它成功的音乐创作,该剧的旋律创作虽然简单,但是每首歌曲却琅琅上口,广为传唱,深受人们的喜爱。
《桂林故事》的成功离不开作曲家傅磬的音乐创作,首先必然要谈到其中新颖独特、扣人心弦又富有壮族特色的旋律。傅磬创作的旋律简单流畅又极富广西壮族特色,与剧情完美融合,准确地刻画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内心情感。
(一)五度跳进的运用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正是因为作品与生活密切相关,全剧渗透着浓郁的壮族风情,剧中音乐与壮族音乐有许多共鸣点,用壮族音乐来刻画剧中人物形象,从壮族音乐中寻找创作灵感。只有民族的东西,才是世界的,才是能够真正打动人心的舞台艺术精品。
该剧的主题山歌《妹等哥掀红盖头》是全剧的点睛唱段,也是剧中西街阿婆的音乐形象,这个唱段贯穿整个剧目,是全剧的一个亮点,在全剧的关键处一共出现4次,起到穿针引线,推动剧情的重要作用。该主题山歌的音程跳动很大,主要运用了五度跳进和射线型上升的旋律,把剧中阿婆起伏波澜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听起来有一种凄美的感觉。谱例1:《妹等哥掀红盖头》(阿婆唱)
主题山歌的旋律特征直接来源于壮族山歌的旋律特征,五度跳进是壮族山歌旋律线进行的一个明显特点,其形成的原因与壮族方言的语调、调类和调值有紧密的关系。很多壮族山歌的旋律都有五度跳进的特征。例如:谱例2:壮族山歌《男女老少得翻身》(天等县)
五度跳进的旋律特征在该剧的很多歌曲中都得到了充分运用,这种旋律写法对全剧的旋律风格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使观众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该剧的旋律个性,体会其中的民族旋律特色。另一方面,阿婆是该剧的核心人物,其他人物的旋律特征正是根据阿婆的旋律特征拓展出来的,即用核心音调为基础,加以变化,展开乐思,贯穿全剧,这正是作者创作的独特手法。例如:谱例3:《许下一个美丽的诺言》(毛仔唱)
三、总结
综观整部音乐剧的旋律创作,五度跳进的壮族山歌旋律特征在该剧的很多歌曲中都得到了充分运用,在大力弘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 这种创作手法正是对壮族山歌的一个传承和创新,让壮族山歌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得到了潜移默化的传承,体现了曲作者特有的创作理念: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黎英海先生在谈到他的钢琴曲《夕阳箫鼓》的创作时曾说:“作曲家的任务之一是怎样把传统音乐中的精华,用现代人的观念,按照现代人的欣赏习惯和需要,创造性的重新编写,以便使它们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流传下去。”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保护是为了传承,传承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为了发展,发展是为了繁荣,繁荣是为了弘扬,弘扬是为了复新。
参考文献
[1]傅磬.《广西民族歌曲精选》[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2]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3]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张旭,文硕.《音乐剧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5]《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论评》[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6]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