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畜牧业废物处理范文

畜牧业废物处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畜牧业废物处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畜牧业废物处理

第1篇:畜牧业废物处理范文

关键词:畜牧科技;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7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虽然畜牧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在畜牧业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总体来看,中国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粗放经营。同时存在畜牧业投入不足、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势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第一、环境污染严重。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包括粪便、污水、恶臭、噪声等,但主要是粪便污水处理利用不当对大气和土壤造成的污染。由于缺乏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废物处理系统,粪便未经处理直接大批量的露天堆放,造成了对家畜和环境的污染。此外,恶臭成分对人和动物有刺激性和毒性。据调查畜牧场的恶臭污染占各种空气污染的首位,长时间吸入恶臭物质会改变神经内分泌代谢和免疫功能,使畜禽生产力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由此可见,畜牧场自身环境的恶化和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

第二、畜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在传统养殖方式下,养殖户高度分散,难于管理,受利益驱动,部分养殖户会采用不恰当的饲养方法和手段,生产劣质甚至有毒的畜产品。前不久,“瘦肉精”、“牛肉膏”、“毒馒头”等事件,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及消费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

第三、疫病防控形势严峻。据全国畜禽疫病调查我国共有各类畜禽疫病上百种,近年来各种新的疫病层出不穷。由于大量的分散饲养,加之畜禽商品交易频繁,难以有效的防止交叉传染、控制动物疫病。畜禽疫病已成为影响我国畜牧发展的一大障碍,严重威胁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第四、科技投入不足。产业的发展总是离不开投入。虽然近年来,各行各业加大了对畜牧产业的投入,但相对于其它产业来说,投入的比例是偏低的,尤其是科技投入不足。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往往偏重于养殖数量的增加,缺乏对一些科学技术的运用,所以畜禽商品质量差,甚至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众所周知的“瘦肉精”、“人造奶”、“牛肉膏”、“毒猪蹄”等畜产品安全事件给我国的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特别是畜牧业发展带来了严峻考验,畜牧经济遭受严重打击。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上至中央,下到普通百姓高度关注的民生焦点。而与此相对应的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民生问题更成为舆论关注的社会焦点。

第五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正是在这样错综复杂的背景下面召开。畜牧科技论坛已成为我国最具广泛影响力的现代畜牧科技信息交流、成果转化和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并且逐步走向国际化。本届论坛主题确定为:畜产安全与民生。论坛期间,来自全国畜牧科技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的精英汇聚一堂,在理性、和谐的学术氛围中,紧紧围绕“畜产安全与民生”主题,深入研讨当前畜牧业发展所面临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和节能减排等难题。各界人士积极探讨畜牧产业与食品安全的紧密联系,分析我国畜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正视存在的问题,研究发展方向,提出振兴措施。

本届论坛不仅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还围绕当前畜牧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研究,交流全国畜牧产业新成果,交流和传递了国内外畜牧科技前沿研发最新信息。本次论坛所取得的成果,为现代农牧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对荣昌、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畜牧业发展必将大有裨益。

此次畜牧科技论坛在“十二五”计划开局之年召开,鲜明的主题,既符合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符合千家万户的民生需求,因此具有深远意义。由此可见,“十二五”时期,现代畜牧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对诸多的风险挑战。

一方面,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是畜牧业扩量提质的关键转型期。随着国家强农惠农力度持续加大,畜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优化。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良好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畜牧业发展也面临着生产方式仍然落后、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紧缺、生态环境制约等诸多挑战。当前我国畜牧生产中,小规模低水平的散养方式仍占相当大的比重,严重制约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基层兽医防疫队伍执业水平参差不齐,兽医系统培训平台和执业兽医体系尚未建立,难以履行《动物防疫法》赋予的职责任务。随着畜牧业加快发展,饲料粮需求速度将高于国内粮食预期增量,饲料资源紧缺将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同时,规模养殖用地难、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也对畜牧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由于畜禽养殖污染处理成本偏高以及设施设备和技术力量的缺乏,部分畜禽养殖者粪污处理意识薄弱,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畜牧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始终坚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一条主线”,紧紧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三大任务”,着力构建畜禽标准化生产、畜禽牧草种业、现代饲草料产业、现代畜牧业服务、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草原生态保护支撑等“六大体系”。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坚持数量质量发展并重,加强农牧结合,坚持科技兴牧。

面对新形势,我国畜牧业未来发展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出发,以总量平衡、结构优化、效益稳定、质量安全、资源节约和生态友好为目标,切实加大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力度,由此实现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增长,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型社会。

参考文献:

第2篇:畜牧业废物处理范文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型畜牧业的宏伟目标,以创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为主线,以建设生态良好、资源节约、环境优越的生态小区为思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决策,合理规划,注重创新,积极探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之路,实现了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县畜牧业现状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畜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富民强县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龙头带动,机制创新,科技升级,产业循环、优化环境,使畜牧业渐渐步入了集约化、产业化、工业化、生态化的发展快车道,使全县畜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可喜局面。回顾近几年来畜牧业发展,一是畜牧产值不断攀升。十四年来全县畜牧产值以年均递增25%的增幅持续增长,2004年畜牧业产值达到14.3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5%,畜牧加工产值达到17.5亿元,人均牧业产值5748元,按人均牧业产值、肉、蛋产量三项指标综合评定排序,已连续14年位居全省第一位。二是畜禽饲养量成倍增长。2004年全县规模化猪场42个,出栏生猪41.1万头,30万只肉鸡饲养厂达到165个,出栏肉鸡达到5339万只,名列全省第一。三是食品加工总量不断膨胀。2004年全县拥有肉鸡生产线3条,时宰肉鸡达到1.8万只,班宰1千头猪肉生产加工线1条,时宰600只羊肉加工生产线1条,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1.05万吨,年产2.5万吨及1.2万吨熟食生产线各1条,年产熟食3.6万吨,出口熟食5800吨,创汇1500万美元,位居全国前十强。四是疫病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先后投资300万元,建成了省级动物检测中心和龙头企业化验室,配备了酶标仪、PCR等化验监测设施,完善了疫情测报站的建设,强化了重大动物疫病的预警机制,使全县动物免疫密度达到100%,严防了重大疫病的发生,做到了“有疫不爆发,有病不流行”,从而保障了畜牧业安全。五是投入品监管程序更加规范。对生产投入品建立了源头追溯制度,采取了定期抽检方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及使用瘦肉精等违法行为,净化了全县畜牧生产资料市场。2003年,全国“瘦肉精”大检查中,淇县抽检380份尿样中,未发现一例违禁药物使用情况,受到农业部的表扬。几年来,淇县先后被农业部、省委、省政府授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全国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县”、“畜牧强县”“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回顾二十年来发展历程,我县明确提出了要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型畜牧业这一宏伟目标,以经济、社会效益的持续高速发展为背景,以创建我县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为主线,以建设生态良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小区为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产业发展为环境管理服务,合理规划,科学决策,在推动畜牧环境建设和循环经济工作快速发展。

二、我县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从生态学方面讲,我县经济是一种传统经济,这种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这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对我县经济的发展是格格不入的,特别是在畜牧业发展方面,畜牧生产所导致环境污染的影响是不言而寓的。例如:鸡粪对环境的污染和细菌、病毒的传播,生产废水的浪费和污染等。在这种形式下,我县迫切需要发展畜牧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及防治动物疫病和保证畜产品安全的先进经济模式。为此,我县畜牧业必须走新型产业化新思路,提高企业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水平,加大技术创新,推行清洁生产和保护环境,在政策上多多给予扶持,促进我县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而我县发展畜牧循环经济已有一定基础,这种发展是由自发到自觉而成的。具体做法是:

(一)我县把畜牧业发展同环境质量改善的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支持,利用成本和价格等市场规律来影响企业的行为;以公司为依托,搞自动化饲养、清洁化生产,食品标准化加工、安全化生产,形成了生态产业化综合经营模式。养殖户利用粮食作物秸秆来饲养,实现过腹增值,生猪粪可综合利用,生产沼气,经过集中发酵、消菌,形成优良的有机肥返回农田,消除污染,利用了资源,形成了生产的生态良性循环。依靠科技进步,变废为宝,生产生活废水含有机物较多,经过处理达标后灌溉附近农田,为农民节约了每年的化肥支出;鸡、猪粪加工有机肥料向市场出售;生产用的废旧塑料袋、包装箱由包装厂进行回收再利用;鸡、猪无大的利用价值的副产品卖给养殖场喂鱼、喂雕。

废物处理处置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拉动环保产业、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为最终不能被有效利用的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保障环境安全,畜产品安全,维护群众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大力倡导园区生态型生产,让环境保护贴紧经济,围绕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开展工作使上游生产的“废料”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材料,尽可能减少污染排放,争取做到“零排放”;大力发展环境产业,加强“三废”综合利用,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延伸产业链,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增加就业岗位,同时担负起分解者的职能,对无法再次循环利用的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1、把鸡血“变废为宝”,进行了深化加工。以前,屠宰毛鸡的鸡血,没有充分利用。目前建设了鸡血车间,这个车间通过对鸡血的过滤净化、高温杀菌等一系列生产工艺,使鸡血得到有效利用。

2、充分利用鸡羽毛,建设了羽粉加工车间。以前,屠宰毛鸡的鸡毛,没有充分利用。后来,建设了羽粉车间,通过对羽粉的等系列生产工艺,使羽粉变成了饲料添加剂。

3、将鸡肠转为其它水产和动物的饲料,把次生品得以有效利用。

鸡肠实用于养鲶鱼、狐狸、养貂,根据市场情况作为副产品进行销售,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4、把鸡粪进行进行深加工销售,变成了果农瓜农的有机肥料。

鸡粪改善土壤结构,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深受果农瓜农喜爱。为此,企业对养殖场的鸡粪,都销售给果农瓜农,增加了企业收入。

《畜牧循环经济汇报材料》论文范文由一世教育收集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只可观摩不可抄袭,因抄袭畜牧循环经济汇报材料引起的版权纠纷本站概不负责,若本站对于该文的展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删除。

5、利用猪粪生产沼气。充分利用全县规模化猪场多的优势,在场区建设沼气池,以解决规模化猪场的供电、供暖等生产、生活费用高的矛盾,并把经过集中发酵、消菌,形成优良的有机肥返回农田,即消除污染,又利用了资源,形成了生产的生态良性循环。

6、建立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建立经济发展高增长、资源消耗低增长、环境污染负增长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与循环经济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即利用畜产品生产高档服装革、医用肠衣等,利用家畜内脏、头血进行生化制品加工,特别是以“原料——产品——废物”为特征的动脉产业和以“废物——再生——产品”为特征的静脉产业相结合形成循环发展的畜产品加工企业群。

近年来,我县把把发展畜牧循环经济作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重要举措,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结构,着力解决结构性环境问题,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着力解决结构性污染,从淘汰高能耗、低产出、重污染的生产工艺入手,立足于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高畜牧产业化的水平和效益。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筹划和建设了包括生产废水处理厂、有机肥加工厂、废旧物处理加工厂等一批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增加企业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

(三)、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推动畜牧业生态建设。依托国内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机构,建设生态产业孵化基地,优先安排环保科技示范工程,推广最佳实用污染防治技术。加强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引导和管理,逐步形成规模,使之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在资源综合利用中发展循环产业。

目前我县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还未转到体现以全过程控制、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削减污染物排放的清洁生产上来,与循环经济的理念相差甚远。二是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三是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四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完善;五是技术落后,尚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六是全民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不强。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在理论思维、实现途径、操作方式等问题上的借鉴与创新,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今后发展循环经济计划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性课题,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实践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围绕“三步走”目标和畜牧大县战略举措,按照既定的方针,着眼于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全县畜牧业生态环境要年年有变化,力争通过努力,实现新跨越。按照“发展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施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思路,增强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企业效益,让企业也稳步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要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初步建立循环经济体系,构筑初级生态企业基础,初步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格局。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为畜牧长远发展和生态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发展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施循环经济,提高经济效益

二要组织重大示范项目。要以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为重点,选择具有标志性目标和有广泛推广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在重点企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示范工程。

三要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不要仅仅搞示范,还要使示范的技术开花结果,发挥效益。技术推广这个环节很重要,特别要做好推广技术的筛选、信息传播和技术服务工作。

第3篇:畜牧业废物处理范文

关键词:生态畜牧业;发展;思考;蔡甸区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8-0054-02

蔡甸区位于武汉市西南,长江、汉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全区版图面积约 1 100 km2。现辖11个街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约47万,其中7.1万农户。近年来,蔡甸区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生态区建设,积极开展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引导农民走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全区畜牧业实现平稳发展,现有生猪存栏9.23万头,牛存栏0.95万头,家禽存笼114.55万只。

1 蔡甸区生态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1 社会对畜牧产业发展的认识有偏差

一是认为畜牧养殖污染大,破坏了生态环境。二是地方政府认为畜禽养殖业属国家免税行业,不能为当地带来经济收入。三是认为畜禽养殖企业仅仅富了养殖业主,没有真正带动老百姓致富,发展畜牧业得不偿失。

1.2 农村养殖户缺乏技术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生产模式还是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小规模生产、自然经济仍占一定的主导地位。在畜牧养殖业方面则体现为以散养为主,处于家庭生产的副业地位,蔡甸区也是如此。散户养殖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以及生产条件与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现代养殖业相比相距甚远,尤其在思想意识方面不能适应现代养殖业的需要。大部分散养户仍然把畜牧养殖当作家庭收入的一个补充形式,加之养殖户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接受现代化的专业养殖技能比较困难,这也成为在农村大规模发展养殖业的一大障碍。蔡甸区虽然一直很重视畜牧养殖方面的科技推广工作,但是科技研究成果转化率不高,许多“高产、优质、高效”的畜牧技术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与畜牧业资源有效结合。

1.3 环境污染严重

畜牧养殖所产生的大量粪尿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小规模的家庭散户养殖对畜禽的粪尿处理缺乏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废物处理系统,而部分现代化的规模养殖场由于业主环保意识淡薄、环保设备运转费用过高等原因,往往是应付执法部门检查时才开启设备,使环保设施沦为摆设,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大批量露天堆放或是直接排入河流,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

1.4 畜禽养殖循环经济发展困难

畜禽养殖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畜禽养殖业经济形态,是集资源、环境、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部门、单项技术是难以实施的。蔡甸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目前还难以与种植业有效对接,致使农作物用上有机肥成为奢望,普通民众吃上有机食品更是奢侈。

2 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必要性

2.1 适应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化是畜牧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畜牧业生态化关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安全。当前,影响畜牧业稳定、和谐、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诸如饲养动物的疫病问题、兽药与抗生素残留问题、动物福利问题、动物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饲养动物的环境适应性与抗病力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土壤退化与水源污染问题、农牧林结合发展问题、气候变暖和节能减排问题等,都属于生态系统失衡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生态化途经才能解决。

2.2 明显的区位优势

蔡甸作为武汉市的西大门,山水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人文底蕴深厚,是武汉近郊天生丽质的大花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蔡甸最具魅力也是最富竞争力、最持久的资源和财富。“十二五”以来,蔡甸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4.26%,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均下降3%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8%,后官湖等重点湖泊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标准,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有着良好的生态发展基础。2012年,《蔡甸区生态区建设规划》通过省环保厅评审,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大力推进生态产业、生态宜居、生态文化、生态旅游建设,努力把蔡甸建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的生态区。

2.3 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坚持生态化的技术路线,蔡甸区畜牧业才能走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自主创新之路,才能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才能摆脱疫病药残的困扰,从根本上解决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才能产出绿色有机食品,进而提升蔡甸区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发展生态畜牧业,要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蔡甸”的思路,正确处理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在思想观念上,由重养殖轻治理向养殖与治理并重转变;在饲养方式上,由自然粗放饲养到规模养殖转变;在增长方式上,由单一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3 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主要措施

3.1 加大宣传,提高畜牧从业人员思想认识

畜牧业是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其发展对于保障畜禽食品市场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畜牧养殖带来的污染也不容小觑,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直接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了切实提高畜牧从业人员对发展生态畜牧业的认识,畜牧主管部门要经常组织畜牧科技人员深入到养殖场、养殖户中,大力宣传畜禽养殖环保法律法规和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重大现实意义,提高养殖业主及社会民众的环保意识和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重要性的认识。

3.2 突出重点,狠抓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按照蔡甸区畜禽养殖布局规划,科学合理安排养殖场分布。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项目不予审批,对处在环境高度敏感区的畜禽规模养殖场一律关停;限养区内不得改建、扩建、新建畜禽养殖场,已有的不得继续扩大规模,通过完善环保设施提档升级;适度养殖区内畜禽规模养殖严把审批关,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必须实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产生。

(2)明确目标责任。区政府与列入当年达标任务的畜禽养殖小区业主签订污染治理目标责任书,明确任务、时间及要求,落实目标责任人。

(3)强化服务,提供有力技术保障。积极推广沼气利用、垫料吸附、污水处理、种养结合及有机肥生产等污染治理模式,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

(4)加强环保执法。对到期验收不合格的养殖小区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3个月内整改,逾期仍不达标者,依法予以关闭或拆除相关设施。

(5)严格奖罚兑现。对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工作实行过程与结果双重管理,对纳入当年治污计划而未能按期达标的,由环保部门依法进行处罚,并不再审批新项目;当年未纳入计划但治污达标的,次年优先纳入达标计划并及时兑现奖补政策。

(6)接受社会监督。对通过达标验收的养殖小区名称、时间及签订污染治理责任书等情况在蔡甸区畜牧兽医信息网及村务公开栏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3.3 狠抓疫病防控,确保辖区清净无疫

(1)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基础免疫及抗体监测。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确保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率达100%,抗体监测合格率达85%以上,免疫证发放保存、耳标佩戴率100%,免疫档案整理规范齐全。

(2)加强疫情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区、乡、村三级动物疫情监测网络,设置296个动物疫情巡查点,配备120名巡查员。根据每年年初制定的全年抗体监测计划和病原学监测计划,实行每月监测,春、秋两季集中监测,重点地区定点监测,把握疫病的流行与分布规律,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不断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机制。完善口蹄疫、禽流感等疫病应急预案。指挥部办公室实行领导带班制度,坚持常年24 h值守。调整充实重大动物疫情应急专家组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备队,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4)加强实验室建设。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区动物疫病防控实验室和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化验室建设,确保顺利完成境内动物疫病的实验室监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任务。

3.4 强化综合执法,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1)加强生产、流通环节监管。在全区11个乡镇(街道)设立24个检疫申报点,确保产地检疫率、屠宰检疫率、市场查证验质率100%。对收购、运输、加工、销售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依法开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确保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率100%。

(2)开展“瘦肉精”等违禁物的检测,按时完成市、区下达的养殖、屠宰、市场等各个环节的检测任务。

(3)加大重大案件查处、曝光力度,净化饲料、兽药市场秩序。按要求对兽药、饲料抽样送检,确保监管面100%。

(4)加强规模养殖场监管。区规模养殖场管理办公室对全区17个畜禽养殖小区和253个规模养殖户实行电子养殖档案管理,确保规模养殖场监管率为100%。

第4篇:畜牧业废物处理范文

1新乡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精品农业比重不高

近年来,新乡市在粮食产量逐年提升的同时,化肥、农药和水消耗较高(化肥消耗量571.0kg/hm2),远高于国内先进水平。“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种植总面积达14.7万hm2,在河南省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新乡市畜牧业发展迅速,养殖业增幅在全省前列,目前养殖小区总数达到330个,各类规模养殖场达到21900多个,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11.7×106kg、315.3×106kg和227.8×106kg,分别占全省肉、蛋、奶总产的5.6%、9.1%和9.1%,但规模化养殖场数量较低,农户散养依然偏高,散养比重高达65.0%,走的是“初级农产品转化成食、粮、畜、禽”后再加工的路子,虽然给当地畜牧业发展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严重的农村面源污染,以及“与人争粮”的局面。

1.2资源利用率较低

小麦、玉米、水稻是新乡市的三大优势粮食作物,2009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59.7万hm2,粮食总产量374.9×104kg,农作物秸秆年产生量达450.0×104kg。虽然通过青贮氨化、食用菌培植、沤肥、还田等措施,使秸秆部分实现了资源化,但大部分秸秆为初级利用,饲料化、原料化等较高水平的资源化利用比重低,不足秸秆总量的10.0%,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进展缓慢,基本未建设合理的废水处理设施,只有小部分进行了产沼气、灌溉等简单处理,处理率不足20.0%。养殖业粪便缺乏标准化的处理设施,利用层次较低,大多为露天堆放、自然晾晒后低价出售。资源化利用层次不高,给周边空气环境、区域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1.3农业产业体系缺乏有效耦合

农业产业体系是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农产品消费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2]。各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及结构的整体性是建立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基础[3]。其中,畜牧业上连种植业,下连加工业和第三产业,上一个环节的废料转换为下一个环节的原料,在循环过程中,多重加工增值,减少排污。但是新乡市的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种植业、畜牧业和加工业之间缺乏有效耦合,导致能源和物料的流动成本增加。

2新乡市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

2.1构建的基本理念

农业循环经济是以生态规律为基础,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4]。在农业领域推行循环经济,不仅是节约资源、防治污染的需要,也是农业生产本身的需要[5]。因此,结合新乡市农业发展现状,在推进新乡市农业循环经济体系构建上着重体现以下理念:

2.1.1反馈式资源利用把农业生产活动由过去的“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的物质单项流动,转变为“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物质反馈式循环过程[6]。使新乡市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在不断进行的农业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最终实现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产业链接生态化、废物循环再生化和大众消费绿色化,提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图1)。

2.1.2多样性发展模式根据新乡各县区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如封丘县适宜种植金银花、原阳县适宜种植水稻等,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多模式发展;在农业生产中注重品种、养殖和生态的多样性,按照各县区的地域特点和特色农业品种,构建最有利于发挥本地优势的生态农业模式。

2.1.3多元化参与主体根据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建立一个由小到大、由点到面、依次递进的多元维度空间:即农户、生态农业园区和区域循环农业3个层面。三者之间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平台。建立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支撑,多主体参与,各部分之间有机结合、协同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系统,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根据参与主体的范围,将农业循环模式划分为“农户小循环、园区(村庄)中循环、区域大循环”。

2.2发展节约型农业

结合国家粮食战略核心区建设,以实施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为载体,大力推进科技农业、精品农业。

2.2.1节水推广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应用,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积极开展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试点;在丘陵、山区和干旱地区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注重开展雨水集水利用,扩大耐旱节水作物品种的种植面积;以封丘县、原阳县等农区为重点,开展田间节水工程建设,推广田间灌溉节水技术,推进节水型农业发展。到2015年,全市建成10个农业节水示范工程。

2.2.2节地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标准农田管理;加快耕地地力建设,开展土地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以国家“沃土工程”建设为载体,推动耕地综合培肥改良;强化标准农田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建立标准农田质量档案和数据库,启动标准农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推广立体种植和间作套种技术。

2.2.3节肥全面实施“肥药减量增效工程”,抓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普及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控制无机肥施用总量;进一步调整优化用肥结构,大力提倡增积增施有机肥,重点推广配方肥、专用肥、掺混肥等,扩大有机肥施用面积;推广水肥耦合一体化施肥技术;到2015年,建立市、县土肥化验测试体系,全市小麦、玉米和水稻主要农作物测土施肥比例达到90.0%,化肥施用强度较2009年降低30.0%;推广水肥耦合一体化施肥面积3.3万hm2。

2.2.4节药推广新型植保器械和低容量喷雾技术;加快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应用;建立农作物生物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治理;扩大生物农药、有机农药的使用面积,推广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建立一批农药减量增效控污示范区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区。

2.2.5节能加快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推进省工节本农机技术应用,注重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步伐,提高农机应用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加快节能增效农机技术应用,推广一批节能型新式农业机械。

2.3着力实施养殖业清洁生产

畜禽养殖业在农业生产体系中处于中间环节,对农业面源污染大,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2.3.1制定环保规程和环境准入制度针对新乡市不同畜种、不同规模、不同管理模式的养殖场(小区)污染特点和不同污染物产生途径、产生量、排放特征,制定环境准入制度和相应养殖场(小区)环保设施建设规程。根据不同区域内的环境承载能力,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依照区域养殖业环境准入要求,按畜种、养殖模式确定养殖场(小区)的分布与建设规模。

2.3.2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发展生态环保饲料,提高饲料生物学转化效率,注重清洁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在规模化禽类养殖场(小区)推广固液快速分离微缝地板及配套的清粪设备,减少冲洗水用量,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在新建猪场积极推广新型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2.4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为秸秆、粪污和林业三剩物等,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2.4.1以沼气为纽带,构建“三个层次”的循环系统围绕畜禽粪便的资源化,以实施沼气工程为纽带,构建区域、村庄、农户三个层次的循环系统,创建“区域大循环、村庄中循环、农户小循环”的农村循环经济模式(图2)。

1)区域大循环模式。加强区域协调,探索沼气利用的新模式,突破沼气规模化利用难题,扩大沼气应用用途和范围,实现沼气规模化生产、工业化应用。鼓励恒友牧业等龙头企业依托畜禽养殖集中区和大型养殖基地,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构建“养殖基地—沼气—管输—清洁能源(农户、企业)、“养殖基地—沼气—发电”、“养殖基地—沼气—沼渣、沼液—农田”等循环经济链条,形成区域范围内的养殖基地、农户、企业、农业大循环格局。

2)村庄中循环模式。以村庄为主体,在畜禽养殖小区,开展集约化沼气工程建设,建设中型沼气站,实现养殖基地集中制沼气,沼气供应农户,沼渣、沼液用于效益农田的村庄中循环。推进以村庄为单位的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提升处理水平,改变畜禽粪便处理层次低、资源化利用方式落后的现状。

3)农户小循环模式。以农户为主体,因地制宜推广农户自建小沼气池,沼气用于农户生活,沼渣、沼液用于农田的农户小循环。重点在县城郊区等经济较发达地区,推广“四位一体”农业循环模式;在农区,重点推广“一池三改”和“畜—沼—果、林、菜”模式。支持养殖基地(小区)建设有机肥厂,使畜禽粪便达到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的,利用畜禽粪便生产生物有机肥、三元生物有机肥等新型绿色高效复合肥。

2.4.2以秸秆为原料,推广“四化”利用模式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是将秸秆加工处理,使其变成肥料、饲料、原料、能源等,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7]。积极引进先进的循环经济新技术,因地制宜,推进秸秆资源的深度利用。

1)秸秆肥料化模式。以农户为主体,加大农业技术研发,推广机械化直接还田和快速腐熟还田技术,鼓励发展农作物联合收获、粉碎还田机械化,完善秸秆田间处理体系。

2)秸秆饲料化模式。以养殖场(小区)为主体,大力发展秸秆青贮氨化饲料,鼓励采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生物蛋白饲料。

3)秸秆原料化模式。以企业为主体,鼓励加工企业利用秸秆为原料,生产非木纸浆、人造板材、包装材料、餐具等产品,促进农业与工业之间的耦合;发展以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产业,形成“种植—秸秆—食用菌—菌渣—种植”的循环模式;以稻草、稻壳为原料,在原阳、封丘等沿黄水稻种植区积极发展草编产品和稻壳生产活性炭。

4)秸秆能源化模式。积极推广秸秆压块、炭化、气化技术,推进秸秆气化示范项目和辉县生物质能热电厂、河南新锐秸秆发电有限公司秸秆发电项目建设,发展清洁能源。加快建设秸秆收集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农户积极参与,县、乡(镇)人民政府引导,市场化推进的秸秆收集和物流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建设必要的秸秆储存基地;支持发展农作物联合收获、捡拾打捆、贮存运输全程机械化。

2.4.3以林业“三剩物”为原料,加快剩余物材料化利用新乡市现有林地14.3万hm2,活立木蓄积量847.0万m3,全市林木覆盖率25.3%。近年来,全市林业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人造板加工规模达到20.0万m3,林业年产值达18.3亿元。充分利用当地林木资源,鼓励和支持采用木材节约和替代技术,开展林业废弃物和次小薪材综合利用,发展板材加工等较高水平的资源化利用,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合理利用枝丫材、淘汰更新的果树、树皮等林业剩余物,构建“林业剩余物—板材”循环型产业链;实施林业剩余物生产中高密度纤维板、木塑型材等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重点项目。

2.5推广循环型农业特色园区模式

2.5.1畜禽养殖集中区模式以畜禽养殖为纽带,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农业“种—养—加”集中在一定区域,产品和废弃资源在园区内实现闭路循环。围绕秸秆资源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围绕畜禽粪便大力推进沼气工程,围绕种养业废弃物开展食用菌栽培,围绕畜禽养殖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围绕养殖业需求大力发展生态牧草种植,形成“种植—秸秆—养殖—粪便—沼气—种植(牧草)—养殖”、“种植—秸秆—养殖—粪便—食用菌(鱼)—种植—养殖”、“养殖—加工—废弃物资源化”等多条循环链,形成“一园多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养殖区、加工区、废物处理区、牧草种植区等)的特色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框架,实现经济效益突出、资源产出率高、“三废”趋向零排放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3)。

2.5.2生态观光型农业园区模式在新乡市、各区县的近郊区,发展具有生态农业特色和农业观光功能的生态观光型农业园区,形成典型的“粪—沼(菌)—粮、果、菜”、“粪、秸秆—双孢菇—有机肥”、“粪—沼(菌)—鱼”、“草—鹅—肥料—果、菜”、“粪—沼(菌)—精品花卉”等生态农业模式,实行农、林、牧、鱼结合,打造城郊休闲和观光农业。

2.6健全农业循环经济服务体系

对污染的经济学特征分析表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国家行为或政府行为引导和规制的经济模式[8]。因此,新乡市相关部门需要完善组织领导和机构设置,制定支持和激励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以“公司+农户+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逐步建立统一提供良种、统一提供饲料配方、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提供疫病防治、统一集中销售产品的农业产业化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公共信息、技术指导、疫病防治、食品安全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加快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努力提高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水平;重点扶持畜产品生产和加工骨干企业,走“品牌+规模经营”之路,努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建立健全畜禽防疫检疫体系,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程,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新乡市畜牧业生产安全;通过健全完备的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对新乡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第5篇:畜牧业废物处理范文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低消耗、低废弃及再利用为目的,其推广和发展对于我国能够彻底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摆脱传统的经验模式,摒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过往思想,对于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提高,并且提升在资源减少速度缓慢地情况下经济的增长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后循环经济模式在企业的发展问题多多,并非一帆风顺,因而,本文中,笔者先分析循环经济模式的含义以外,滤清楚循环经济实施层次,以及分析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模式 企业

一、关于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的涵义是,此种经济模式通过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把经济活动改造成一个从节约资源、不乱丢废弃物到资源再利用的良性循环。

循环经济来源自生态经济,由传统的生存观念转型至以社会与生态、人与自然都相互和谐相处的一种更为健康的观念,这样的话一是能够使得循环经济有关制度的可持续性以及是适应性的提升,二是也一定会对人们健康状况进行改善,为后一代留下资源以外,这代的人们在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状况均有进步。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因

之所以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因如下:首先,企业最基本的目的和原动力是利益,这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因之一,即追求经济效益。而如果发展循环经济效果较好,较为容易利用企业剩余的副产品和曾经习惯浪费的废弃物来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能较为有效地节约资源;资源的缺少以及市场价格的变化,都会让企业不得不为了确保能够达到往常的利润收入,开始从废弃物里提取出能够使用的物质和资源,也就是废物的二次利用;再是技术,企业的技术体系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会推动技术发展,也会推进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以及增加实践循环经济的可能性,在技术方面会提供可靠有力地科学支撑;再来是规模经济,它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底,尽力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成本,并且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最后是政府方面,对企业发展循环利用资源给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有效支撑,具有规范性,以及一定的财政和补贴,税收方面也会给予优惠,而政府以最公正引导的身份对各个企业的发展循环经济产生直接的推进影响和作用。

三、循环经济实施层次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发展循环经济的层次分别是从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到区域。相比较传统企业大量消耗资源以致资源不断缩水、大量排污和丢弃废弃物以致自然环境被严重污染以及努力推动人民消费的模式大不相同,甚至是相斥。循环型的企业对生存岛出品都把关极严格,譬如,原材料要节约,能源要节约,有毒的原材料被淘汰,一概不理的废物全部被消减数量和毒性;顾虑好生命周期;对于服务,要求环境设计假如所提供的服务里。

所以,循环型的企业便是利用循环经济的原理和原则指挥企业的允许,把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应用到企业上面。而建立生态产业链,会导致企业实现企业内部的效益最大化,实现了资源节省以及再利用以致维护环境的受污染程度。

而在城市与区域的层次,循环型城市和循环型区域是循环型企业以及生态工业园更扩大的区域的产物,是通过调整城市产业结构、转变城市生产、消费和管理模式, 在一个城市范围和一、二、三次产业各个领域构建各种产业生态链, 把城市的生产、消费、废物处理和城市

管理统一组织为生态网络系统, 它通常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 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 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它也是我国原本有的生态城市的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循环经济理论应用到城市的客观体现。

四、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是社会经济未来的重中之重,那么,应该怎样发展循环经济,又怎样确保循环经济的顺利进行呢?笔者按照循环经济的蕴含和原则,从三个不用的层次分别取建筑循环经济的有关产业体系。

(一)建立企业内部的物料循环系统

组织企业内部物料循环系统的建立是为了达成循环经济在微观层面的基本模式。这方面的经典实例来自于曾是化学制造业的龙头老大,即杜邦化学公司。这里涉及到的“3R制造法”是以少量排量甚至于零排的环境保护项目为目标,便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杜邦公司里的研究工作人员把工程当做实验室,目的是试验创新的循环经济的理念,而创造地把3R原则发展能够同化学工业的实际相结合的此“3R制造法”。目标也是为达成企业内部的自我循环,直指废物循环利用。

(二) 构建生态工业园区

构建生态工业园区是为了达成循环经济在更大范围内的基本模式,将各个工厂之间相互联系合作,形成一个组织系统,资源共享和相互交换,利人利己,使得废物不被轻易丢弃和失去价值,形成一个工业园范围内的循环系统,既提升效益和效率,又保护了环境。生态工业园是企业相互之间的循环工业链,因此,我们需要发展有关这类生态工业链或者生态产业园区。前者的范围要更大些,甚至能够扩至农业、工业和畜牧业等。但目的都是为了,以“废物”变需求的原料和能源。

(三) 建立社会静脉产业

组织企业内部物料循环系统的建立是为了达成循环经济在整个社会范围的基本模式。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看,需要把目标集中在回收废物和废物利用两方面的相互循环关系的地方,如同一个闭合回路。但是,循环模式需要环境无害化技术作为一个操作的平台。

总结:在传统管理模式已无法支撑资源地不断消耗问题时,循环经济模式的出现可谓意义重大,特别是制造业等特别消耗资源的行业企业,而为了实施和贯彻国家的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求各个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为企业只有坚持不懈地走上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上,才有可能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在本文中,笔者先对循环经济模式的涵义及目的和意义进行了分析,接着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因,然后是循环经济实施层次。最后,笔者从建立企业内部的物料循环系统、构建生态工业园区和建立社会静脉产业三个方面对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曲格平. 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1,(6).

第6篇:畜牧业废物处理范文

[关键词] 生态环境 保护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222-01

在科学发展观的宏观指导下,海南州提出了“农牧稳州、工业强州、生态立州、旅游富州、科教兴州、开放活州、和谐安州”七大战略。生态立州战略的确定,为全面加强海南州环境保护工作,有效遏制全州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趋势,保障人民群众环境安全,促进全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开创富裕、文明、和谐新海南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海南州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多年来,海南州委、州政府积极实施“治理生态促发展”和“生态立州”的战略决策,按照治理“一湖”、“一库”、“一河”、“两滩”、“十沟”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的思路,把生态建设放到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逐步遏制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工程,促进了生态建设。截止“十一五”末,全州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116.25万亩,天然林资源管护面积263万亩;林业生态建设总规模达184.6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种草65.09万亩、封山育林119.54万亩。累计投入资金8.11亿元。“十一五”期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0.69万亩,防止荒漠化面积570.15万亩,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468.6万亩,湿地公园面积达到4.8万亩,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二、海南州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土地沙化面积较大。土地沙化是我州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加剧的沙尘暴、不断扩展的沙化土地使得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风沙的影响,许多地方人畜已失去生存条件,农牧民被迫迁往他乡,成为“生态难民”。

水土流失较广。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全州水土流失面积982.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4.2%。三是土地沙化日趋严峻。全州土地沙漠化面积达1900.5万亩,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28.7%。四是源头来水量逐年减少,湿地不断萎缩。

水资源缺乏县乡较重。海南州虽然处于三江源的上源,但受地理、资金等因素制约,部分地区却严重缺水。尤其是受地方财力影响,水利项目前期经费严重不足,导致水利项目贮备不足,实施难度大。

城镇污水、废气等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呈增长态势,特别是五县所在地水污染、大气污染较为严重,治理难度大。除共和、贵德县建有污水处理厂外,贵南、兴海、同德县由于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污水已成为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工业综合利用水平较低。一是全州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技术水平低,所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种类不多,主要是浮选、冶炼及屠宰行业所产生的,但这些行业的尾矿、废渣等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很低。二是我州矿产资源丰富,从经济效益出发,企业主宁愿开采现有的存量资源,也不愿意承担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责任。

三、加强海南州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运用宣传、科普、新闻媒体等平台,突出抓好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的污染减排政策法规宣传,并大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乡镇、绿色企业等创建活动,逐步建立起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环保部门协同配合、宣传部门支持参与的环境教育机制,努力提高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整体水平。

2.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一要加强州、县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能力建设。加强县级环保局机构,合理设置内部科室及岗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当地人员编制的实际逐年增加人员编制。二要加强州、县环境监察能力建设。根据实际需求和当地人员编制的实际逐年增加人员编制,满足执法需要,并按有关规定,将州县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范畴。

3.狠抓节能减排责任落实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要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是强化政府责任的指标,实现这个目标是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应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确保实现。要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格局。

4.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开发节约并重,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合理开发各类资源。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努力形成低消耗、少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依法关闭、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企业和工艺产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对重点区域、行业的重点企业实行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尾矿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和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回收,建设节水型城镇。

5.健全完善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体系

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应急管理机制。制定完善分行业和分类的环境应急预案,建立企业、部门预案备案登记制度,实行动态管理。重点建好州级环境应急指挥平台,加快形成统一、高效的环境应急决策指挥网络。逐步建立完善环境应急物资库。强化环境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与交通、公安、安监、水利、卫生等部门的应急救援队伍建立联动机制。

6.依法行政,强化监管

一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紧紧围绕全州“十二五”时期“两市三带四区”区域发展布局和“农牧稳州、工业强州、生态立州、旅游富州、科教兴州、开放活州、和谐安州”七大战略,按照“主动服务、提前介入、源头参与、全程监督”的要求,切实加强环境监督管理,认真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州、县所有建设项目依法纳入环评管理范围,确保新建项目环评执行率达100%,“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执行率达100%。

7.切实加强对全州射线装置辐射安全监管,开展日常执法监督检查

建立和完善射线装置辐射安全监管数据库,实行动态档案管理。加大对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和110KV及以上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工作。开展伴生放射性矿污染防治环境监管工作,加强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辐射事故的发生。

8.完善机制,加大投入

将环境保护投入纳入州、县财政预算,并逐年按10%的比例增加,用于环保行政管理、污染减排、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行政和事业经费支出。加大排污费的征缴力度,依法全面、足额、按期征缴排污费,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州、县财政对征缴的排污费逐年纳入预算管理,用于重点、急需治理污染工程。

第7篇:畜牧业废物处理范文

[基金项目] 铜仁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跨界公共事务府际契约治理研究”(trxyDH1626);2017年贵州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武陵山片区共同开发合约制治理模式研究”(2017gh03)。

[作者简介] 张婷(1983 ― ),女,山东鱼台人,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公共服务购买、公共政策分析;王友云(1975 ― ),湖南溆浦人,铜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政府改革与治理、区域公共管理。

水污染治理,特?e是跨界流域水污染治理,一直是行政管理实践领域中的一个难题,政策效果不够稳定、环境问题反弹以及跨界协同治理等一系列问题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对此,学者们从政策工具及其优化选择的角度进行了诸多探索,水污染防治的技术特征、治理的行为主体及其互动关系成为重要研究主题。作为福建省境内的第二大河流,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域内1100多万民众的生产生活。1999年10月,福建省政府批准实施了《九龙江流域水污染与生态破坏综合整治方案》,成立了省九龙江流域水污染与生态破坏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拉开了九龙江污染综合治理的序幕。近20年来,大量的资金、设备、人员投入九龙江水污染治理工作,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日益增强,初步形成了不同政策工具搭配使用、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组织协作治理的局面。本文尝试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福建九龙江流域水污染治理为典型案例,从理论构想和经验总结两个角度,提炼水污染治理政策工具优化选择的模型,以期为各地改善流域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一、水污染治理政策工具选择的

理论模型构想

(一)理论基础:政策执行互适模型理论

政策执行互适模型由M ?q 麦克拉夫林(Mibrey Mclaughlin)在《相互调适的政策执行》一书中提出,其核心观点认为,政府执行本质上是执行者与受影响者围绕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即政策工具)相互调适的动态平衡过程。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存在需求与观点的不一致,让步、妥协并寻求共同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成为必然;二是依据环境因素和受影响者需求与观点的改变,政策执行者的目标与手段是有弹性的;三是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地位平等,进行着双向交流过程;四是受影响者将通过利益、价值与观点的反馈机制,左右政策执行者的利益、价值与观点。

互适模型是对“纯科学”式技术主义执行途径(technicist approach)的反思,与技术主义执行路径将技术内在特性及政策设计本身作为政策执行情况的主要决定因素不同,互动理论模型将政策执行看成“做中学”过程。这意味着一方面政策处于持续调整、重新定义和修改中,其真实面目受制于所有政策相关者的参与及互动,执行者和受影响者都能赋予政策以新的含义。另一方面,没有唯一最佳政策执行方法,政策执行工具的选择既受制于所处的组织、政治、社会和法律环境,也取决于各方政策目标和结果的冲突或者一致程度。互适模型同时从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两个方面,考虑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调整问题,将政策对象看成能动的主体而不再是被动的政策接受者,因此,对于政策执行实践中的种种问题具有较大解释力。

(二)水污染治理政策工具选择的模型建构

流域水污染是典型的“棘手问题”(wicked problem),其成因复杂,牵涉面广,治理难度大,由政策主体和政策对象构成的行为主体以及彼此间的互动,是破解水污染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任何政策工具也只有借助主体的行为改变才能释放预期效果,从而解决特定政策问题。因此,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优化,就可以被解读为政策工具导致主体怎样的行为改变,以及应如何根据主体行为的改变进行相应转换或调适的问题。据此,本文借鉴上述政策执行相互调适模型,提出水污染治理政策工具选择的“刺激-应激-反馈”模型构想。

水污染治理政策工具的选择和优化涉及四类主体,分别为流域内政府以及有管理权的其他政府或部门;普通公民、产业链条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其他组织与机构,以及媒体与舆论。其中,流域内的普通公民、产业链条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其他组织与机构及媒体都受到政策执行的影响,是政策执行的客体。作为政策执行的客体,他们各自的组织程度、受政策工具影响的强度、各自对政策工具的评价及反应均存在差异。如生产者的组织程度、受政策工具影响的强度比较高;消费者与普通公民因存在集体行动的困境其组织程度较弱,但当其他组织与机构介入,有效降低了组织成本,或舆论唤起了普通公民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时,其行为也会呈现出一定的组织性;其他组织与机构可以看作是组织化程度更高的公民或组织集合,比如各类非政府环保组织等;而媒体与舆论,他们既为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搭建交流平台,也是政策执行者引导受影响者的有效工具,以及受影响者表达诉求进而向政策执行者施加压力的手段。

在水污染治理实践中,行为主体通过不同政策工具的选择、实施及调整相互联接。从政策工具优化选择的流程来看,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刺激阶段,即政策执行者做出初始政策工具选择,对政策对象施加刺激。初始政策工具选择是流域内政府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博弈的结果,受到政策工具的内在特征、使用条件、绩效评估等理性因素的影响,又受到流域社会发展阶段、流域位置、政府部门职能认定等规范因素的影响。二是应激阶段,即受政策影响的客体对政策实施的反应,是政策工具的影响力呈现。针对不同政策工具的刺激,政策对象表现不同。经济类工具,主要通过改变生产者与消费者成本和收益而影响行为;直接管制类工具,主要通过直接限制相关对象的行为,改变其行为备选项;信息类政策工具,主要通过弥补政策对象的信息鸿沟,配合宣传改变政策对象的认知,进而改变其行为。三是反馈阶段,这是政策对象行为发生改变或者利益受到影响后,将之反馈给政策执行者,试图调整压力,导致政策工具的调整和再选择。水污染治理的各行为主体通过“刺激-应激-反馈”三个阶段的互动,共同塑造了公共政策的整体面貌。

二、福建九龙江水污染治理

政策工具选择的实践探索

(一)刺激:水污染治理政策工具的初始选择

九龙江为福建第二大河,流经福建南部地区,由干流北溪和支流西溪汇合,过漳州在厦门港对岸注入台湾海峡。全长258公里,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主要流经龙岩、漳州和厦门三地,下游漳州平原是福建四大平原之一。上个世纪末,流域内经济社会变迁迅速,为了有效保护围绕九龙江而形成的生态系统,解决流域内矿产和水资源过度开发引致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从整体上回应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流域内各地级政府及上级政府在科学分析梳理环境破坏源头的基础上,相机抉择地选择了政策工具,不仅对涉及的企业、公民进行规制及引导,而且对流域内政府的博弈行为进行了有效回应。这种政策工具初始选择可划分如下几个方面:

1. 综合分析水污染原因,构建政策工具选择的制度框架

就九龙江流域水环境污染来看,既有点源污染,主要是工业点源污染,还有非点源污染,如农业面源污染、城市暴雨径流、个人废物处理等。九龙江流域水资源开发近年来问题不断,流域内政府、企业和居民为了发展经济、追求效益和改善生活,出?F了过度开发、不合理开发等一系列问题。如流域内两岸乱砍滥伐,造成植被的严重破坏;小采煤、采矿点和开山采石、建筑取土挖土,造成山体裸露;公路建设、水利工程、区域开发等基础建设缺乏有效的生态维护措施等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一直存在。还有通航和运输船舶的排油污染、梯级水电站建设等问题。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初,九龙江整个流域有超过 1000 座水电站,九龙江也因此被切割成数百个不连续的、非自然的河段,造成生态破碎,河流生态已完全改变。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九龙江流域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流域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开发带来的问题,直接刺激了政策制定者初始的政策工具选择。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福建先后制定了近30项政策文件,涉及流域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沿江企业污染监控、家禽养殖、河道采沙、生态补偿等多个领域,对九龙江流域整治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2. 针对不同污染源,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

首先,针对源头工业/农业结构性污染,采取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政策。“十一五”期间,福建对九龙江流域污染严重以及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设备与产品加大了淘汰力度,如九龙江流域内主要城市――漳州,辖区被切分为工业区、养殖区、种植区、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不同区域,实行不同的产业布局、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同时,对流域内不同产业针对性采取禁止或限制措施。例如对电镀、皮革等重污染项目一律喊停;对重污染项目加强污染处理和监控并引导退出或转向;对其他工业项目、畜禽养殖项目严格审批,确保配套污染处理措施到位;对于水源保护区则严加管理,确保用水安全;用足“飞地经济”政策措施,统筹流域各地招商引资工作,源头防控污染。

其次,针对具体的工/农业污染源,采取个别化的治理和监管政策。如针对工业污染企业,九龙江流域内的三个主要城市漳州、龙岩及厦门早在上世纪末就开展了“一控双达标”工作;针对流域内畜牧养殖业产生的点源和面源污染问题,漳州制定了《九龙江流域(漳州段)养猪业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在沿江各县(市、区)积极推行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2009年政府又推出了“限猪令”,仅2014年3月至6月,漳州龙海市及芗城区两处关闭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共计3979家,出售或外迁生猪24.05万头。

再次,专门针对矿产开采采取有效的治理政策。“十二五”期间,福建从宏观上构建了省-市-县(区)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实行禁采区、限采区和可采区分区矿产资源管理。同时,改进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以“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矿回收率”为重要抓手,提高资源综合回收率。在具体体制机制上,以矿山资源保护及污染排放检测体系为基础,夯实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补偿机制、企业责任机制,落实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这些政策措施有力地遏制了矿山资源的开发,也为九龙江流域水资源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3. 调停地区间利益冲突,保障政策工具的落实

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间的矛盾以及流域内各行政区间的激励不相容,已经成为我国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治理的主要挑战。进入以利益为核心的政策博弈阶段后,环境治理及政策工具的选择,既要协调不同地区政府形成环境治理的合力,又要约束政府可能的寻租冲动,因此,由利益冲突刺激的政策工具选择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九龙江流域涵盖的龙岩、漳州和厦门三地,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对九龙江的利益诉求差异较大。龙岩、漳平两地从1990年以来畜牧业快速发展,2009年,龙岩实现畜牧业产值79.74亿元,而畜牧业中的生猪产业是龙岩的优势产业,在国家奖励的福建7个生猪调出大县中龙岩市占了5个。养猪业不仅对地区经济的拉动十分明显,同时也提高了农民收入,对农民现金收入的贡献排第一。畜牧业对运输物流、建材、机械制造等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之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但是,上游的龙岩和漳州积极发展养猪业,处于下游且入海口的厦门,长期以来以九龙江为重要的饮用水源,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利益诉求明显不同于漳州、龙岩两地,这就导致了流域内三地之间的利益冲突。

从1999年至今,福建形成了省-市-县三层的流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多由一名政府副职担任组长,包括环保、农业、水利等部为组成单位。就九龙江的地区利益冲突协调问题,2007年福建建立了省级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包括省发改委、经贸委、科技厅等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流域各地级市副职,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挂靠省环保局。负责九龙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和年度整治计划;牵头开展市、县(区)整治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牵头制定九龙江流域综合整治专项资金投向;牵头协调事关全局跨设区市的流域整治综合性问题。同时,与九龙江流域地龙岩、漳州、厦门三地也不断加强横向联络,2012年三地分别通过《厦门、漳州、龙岩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九龙江流域水环境保护的共同决定》,2013年,三地又通过《关于共同推进九龙江流域水环境保护的厦门共识》。

(二)应激:政策工具的影响力呈现

九龙江水污染治理采取了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制治理、水环境功能区划、人大和行政督察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政策工具。这些政策工具指向不同的污染源头,所产生的刺激也各不相同。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九龙江流域禽畜养殖业发展迅速。长期积累的禽畜养殖污染被认为是严重污染事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福建修订了《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意见》,全面启动“限猪令”。龙岩、漳州两地分别下达了地区性《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通告》,具体划定了禁养区、禁建区的范围以及落实了相应的拆迁、补贴额度。

“限猪令”是典型的“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通过禁止特定区域内的养殖行为,规定特定行为的发生范围及可采用的技术方法,“限猪令”能迅速清除九龙江源头畜禽污染源、快速改善水环境。该政策工具对政策对象的刺激强度大,效果立竿见影,一项针对养殖户的问卷调查显示,龙岩、漳州两地总清栏数超过100万头,直接经济损失近3亿元。同时,由于生猪养殖大量减少,地区猪肉供需平衡被打破,猪肉价格出现较大波动,“限猪令”还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生活质量。针对“限猪令”公众满意度问卷走访显示,虽然环境质量满意度为 85.2%,但物质生活满意程度仅为 35.6%,对政策的信任度为 73%。在接受政策刺激后,政策对象身上所发生的应激将进一步通过各种渠道反作用于政策主体,其利益诉求借由人大、政协的调查活动以及媒体予以反映,从而影响政策工具的优化。自从2009年新罗区开展养殖业污染整治后,被关闭的猪场接下来纷纷转移到交界处。交界处的耕地和林地相互穿插,使用权和所有权极为复杂,由于属地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管理权限相互扯皮,补偿奖励标准不一,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加剧了九龙江污染治理的难度。

(三)反馈:综合使用多种政策工具

一般来说,水污染治理的政策工具在发展中形成了命令-控制型工具、经济工具、自愿行动工具以及公众参与工具等共同构成的工具箱,而如何从这一工具箱中灵活选择、综合使用不同政策工具有效治理水污染是水污染治理实践中最受关注问题。“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是污染治理中常用的政策工具。经济工具受到污染物的特性、空间因素以及监督能力的限制,往往是“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的补充。自愿性政策工具以自愿组织实施为主,但管制压力也是影响该工具制定与效果的关键因素。总的说来,非此即彼的政策工具选择不能有效削减世界上河流流域大量的非点源污染,九龙江水污染治理后期开始综合使用多种政策工具。

1. 以公共财政转移支付,设立生态补偿专项基金

《福建省九龙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办法》第三条明确规定:“设立九龙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专项资金,由九龙江流域内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负责安排,专项用于九龙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依据办法,九龙江主要流经地设立省市县(区)三级流域整治专项资金。如2003至2007年间,厦门出资4000万元,漳州、龙岩两地出资4000万元,福建省环保局从2005年起每年安排800万元,共计筹集9600万元专项投入龙岩、漳州段环境综合治理中。此外,福建省财政厅还创新了资金分配方式,从2009年起采用“因素分配和项目分配相结合”。九龙江流域综合治理专项资金一分为二,除省级细化分配到具体项目外,按流域交界断面水质、流域面积、整治任务等切块到市、县,由地方细化安排使用。同时,积极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建立流域区际间补偿基金,尤其设立下游对上游的生态补偿机制。如自2010年起,厦门市每年出?Y3000万元,反哺上游水环境综合整治建设。

2. 多方筹措资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九龙江流域各地市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龙岩、漳州、厦门建成污水及垃圾处理厂,龙岩市龙津河河道整治、漳州市内河整治以及厦门北溪引水渠改造工程均进一步疏通了九龙江支脉。同时,积极引入市场化手段,进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的市场化改革,污水、垃圾处理费的全面开征等不仅为污染治理筹集了资金,也是利用市场机制综合治理污染的尝试。2009 年福建出台的《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将沿江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作为流域整治的重点内容,并提出了九龙江流域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目标。现在三地的城市垃圾、污水处理能力已基本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极大地改善了九龙江的污染源治理。

3. 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开展生态示范区和绿色城市建设

生态示范区和绿色城市建设、生态农业、清洁生产等自愿行动政策工具,以及环保宣传、污染源信息公开、舆论媒介监督、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等公众参与政策工具也更多地被应用到九龙江治理中。《环境保护法(试行)》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环保宣传、强制信息披露、企业环保曝光等政策工具为公众参与提供了可能。在九龙江水污染防治工作中,三地环保部门都重视环保知识的宣传及民间力量的调动。2013年成立的厦门、漳州、龙岩三地高校环保志愿者联盟,联合开展了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宣传教育、科学研究、水质调查等活动,共同致力于保护九龙江。福建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制约和参政议政作用,重视科研院所在水污染防治中的智力支持作用,加大不同地区部门之间的污染治理经验交流,积极进行污染源调查工作,引导公众改变生产方式。如人大代表“九龙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情况”专题调研;对养猪户种植狼尾草、黑麦草的宣传和技术培训;推广猪养殖废水干湿分离技术等。

三、“刺激-应激-反馈”模型对

水污染治理政策工具选择的启示

第8篇:畜牧业废物处理范文

一、发展循环经济九大重点领域

围绕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生态城市和生态乡镇、努力倡导绿色消费、建立完善政策法规等九大重点领域,结合浙政发〔**〕39号、浙政发〔**〕40号文件的有关工作意见和要求,由省发改委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研究提出各领域的发展计划、发展重点和发展举措并组织落实。

二、落实循环经济“九个一批”抓手

(一)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1.工作目标。以冶金、电力、医药、石化、造纸、建材、轻纺等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量较大、污染较重的行业为重点,选择100家企业作为省级工业循环经济首批试点单位,全面推进清洁生产、能源节约、原材料节约和废弃物综合利用。

2.工作内容。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使示范企业在2007年前完成ISO14000环境认证,或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并组织实施。推动企业围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以下简称“四节”)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技术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创建废水“零排放”企业,2007年示范企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以上,固废处理率达到90%以上。督促和帮助示范企业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并在**年前完成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或计划制定工作。定期公布“四节”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产品导向目录,加强对示范企业的源头管理,对项目的原料使用、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产生与处置等进行分析论证。加强对重点用能、用水企业的监管,对示范企业实行万元产值能源、主要原材料、水资源等消耗和“三废”排放量的统计监测。

3.责任单位。以省经贸委为主,省环保局等部门参与。

(二)建设一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1.工作目标。对全省拟保留的以工业为主的园区(开发区)全面实施生态化改造,通过产业链延伸、资源综合利用、土地集约使用、废物集中处理、热电能源共享等模式,在2007年前建成10个左右不同类型的生态化改造工业示范园区。

2.工作内容。引导园区开展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建设和完善园区道路交通、物流配送、信息通信、供热、供气、给排水、废物处置等基础设施,实现园区公共设施统一规划、集中建设、集成管理和集中供热、供气。引导园区进行产业升级换代,通过引进关键链接项目和循环使用内部资源,拓展或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生态产业链,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杜绝污染严重的项目,园区内所有企业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70%以上企业必须于2007年前完成清洁生产审核或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积极开展园区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园区环保设施联建共享,实行雨污分流,污水统一纳入城市管网或进入园区污水集中处置设施进行处理并达标排放,2007年前截污率达到80%以上;加快建设固废集中处置或收集中转系统。

3.责任单位。以省发改委为主,省外经贸厅、环保局等部门参与。

(三)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1.工作目标。建设粮油、蔬菜、茶叶、柑桔、特色小水果、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养殖等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使之成为效益农业的集聚区、安全农产品的生产区、休闲农业的观光区和现代农业的先行区。至2007年建成50个左右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2.工作内容。推广标准化生产、设施栽培、生态养殖、立体种养、休闲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生态农业模式,示范园区必须结合实际选择一种或几种模式,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在示范园区广泛使用光、温、水、肥、气等调控设施与设备,统一配置泵站、农电、库房、保鲜库等设施,统一规划建设田水路林网,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广应用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推广一批肥药减量增效、沼气、太阳能利用、节水灌溉、秸秆还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等项目,畜禽粪便利用率达到80%以上。

3.责任单位。以省农业厅为主,省林业厅、水利厅、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参与。

(四)建设一批绿色建筑和绿色社区。

1.建设一批绿色建筑。

(1)工作目标。结合贯彻实施国家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从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和管理等各个环节抓好建筑“四节”工作,2007年前,建成一批既有建筑改造、绿色建筑新建示范工程,全省50%以上的新建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达到节能50%以上的设计标准,绿色建筑实现节能65%以上。

(2)工作内容。推广应用新型节能墙体、保温隔热屋面、节能门窗、遮阳和楼梯间节能等技术与产品,供热采暖系统调控与热计量和空调制冷节能技术与产品,太阳能、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照明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和住宅节水、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建设,既有建筑改造示范工程实现节水30%以上,新建绿色建筑必须充分使用中水、雨水和河道水。从控制大户型城市住宅、高档住宅小区、超标准农村住宅和宅基地使用等着手,合理确定绿色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优化户型设计,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逐步提高建筑土地利用集约度。在绿色建筑中广泛推广使用粉煤类、建筑垃圾等废弃物生产的再生砖和高强钢、高性能混凝土。

(3)责任单位。以省建设厅为主,省环保局等部门参与。

2.建设一批绿色社区。

(1)工作目标。围绕垃圾分类拾拣、污水入网处理、太阳能利用和绿色消费等内容创建绿色社区。2007年前,创建50个左右省级绿色社区,争创10个国家级绿色社区。

(2)工作内容。积极开展社区环境整治,改善社区各项公共卫生设施,加大社区绿化建设。提倡良好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模式和节约用水、用电,实行垃圾分类放置,引导使用布袋子、菜篮子等可重复使用器具,减少“白色污染”和一次性制品使用,推广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倡导室内空调温度提高(降低)1—2度。按照“四节”要求建设和管理绿色社区,推动太阳能照明系统、中水回用设施和垃圾分类收集设施为主的社区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建设。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教育宣传活动,在绿色社区设立环保专窗,定期组织环保活动,力争参加活动的人次占社区总人数的30%以上。

(3)责任单位。以省环保局为主,省建设厅等部门参与。

(五)建设一批“四节”示范工程。

1.建设一批节能示范工程。

(1)工作目标。建成一批节能示范工程,带动全社会节能工作,全民节能意识明显提高。至2007年,全省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达到38%,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1.14吨标煤(当量值),比2004年下降15%;主要耗能产品综合能耗进一步降低,累计节约用电100亿千瓦时。

(2)工作内容。围绕国家公布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研究提出我省实施方案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其中**年启动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建筑节能、政府机构节能、绿色照明、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7项工程。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节能,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节能系统改造,对其中年综合能耗5000吨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全面实施能源利用监测(审计)。以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企业用电大户系统节电节能改造、政府机关和公共场所节电为重点,推动全社会节电节能工作。执行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能效标识,鼓励使用节能型家用电器,推广使用节能灯等绿色照明产品,至2007年底累计推广节能灯具600万只(套);实施“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在城市新增太阳能热水器70万平方米,农村新增75万平方米。按国家关于创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试点省的要求,推进大中型水电和风电基地建设,发展小水电和太阳能发电,实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建设10个左右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工程。

(3)责任单位。以省经贸委为主,省发改委、建设厅、农业厅等部门参与。

2.建设一批节水示范工程。

(1)工作目标。围绕城市节水、工业节水、农业节水、海水利用等建设一批节水示范工程,带动全社会节水工作,逐步推行节水技术,显著提高全社会用水效率。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以上,其中重点行业达到75%以上;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04年下降20%以上。

(2)工作内容。研究制定关于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和工程技术措施,建立一套节约用水的体制和机制。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2007年供水管网漏损率比2004年降低2个百分点;建设公共建筑、生活小区和住宅的节水、中水回用设施。结合实施“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以改造灌区骨干渠道,建设防渗防漏工程,推广喷、微灌技术为重点,建设一批节水灌溉系统示范工程,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65,排灌泵站装置效率达到55%以上;开展丘陵、山区和干旱地区雨水积蓄利用工程建设。加大高耗水企业和重点用水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海水、亚海水利用,建设一批海水利用工程,至2007年海水淡化能力达到2.5万吨/日以上。

(3)责任单位。以省水利厅为主,省建设厅、农业厅、发改委、经贸委等部门参与。

3.建设一批节地示范工程。

(1)工作目标。建设一批节地示范工程,带动全社会节地工作,建设用地利用率、耕地质量和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空心村”和宅基地闲置现象明显减少。

(2)工作内容。严格执行**省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结构性调整,清理、处置闲置土地,从建设用地供应、使用、监管等各个环节着手,有效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开展农村土地整理,清理整治“空心村”和闲置宅基地,开展农村宅基地复垦,整治废弃矿山、盐田和道路,继续实施“沃土工程”,提高耕地质量和集约利用水平。积极鼓励零技改用地和厂房加层,引导工业项目向园区和标准厂房集中,提高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至2007年每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率年均提高10%以上。深化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加快推进墙体材料革新,有计划强制关停和淘汰粘土砖瓦窑,至2007年,累计关停和淘汰粘土砖瓦窑50%以上,盘活和复耕土地2.5万亩,新型墙体材料产量达115亿块标砖,应用比例达到42%以上。

(3)责任单位。以省国土资源厅为主,省发改委、经贸委、建设厅等部门参与。

4.建设一批节材示范工程。

(1)工作目标。建设一批节材示范工程,带动全社会节材工作,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或利用率高的原材料,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有效杜绝过度包装等行为。

(2)工作内容。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从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推动企业原材料节约,提高材料利用率。推广使用可回收可分解材料、高强度和耐腐蚀金属材料,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建设一批替代材料、可再生材料和低耗材料生产项目。以解决月饼过度包装和搭售问题为重点,控制产品过度包装;月饼包装成本不得高于出厂价格的25%。继续贯彻实施《**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办法》,巩固和拓展散装水泥市场,至2007年全省水泥散装率达到65%以上,年均提高4%以上。

(3)责任单位。以省经贸委为主,其他相关部门参与。

(六)扶持一批政府鼓励使用的绿色产品。

1.工作目标。建立绿色产品扶持政策体系,绿色标识食品、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制度得到广泛推广。至2007年,形成一批政府扶持和鼓励使用的绿色产品。

2.工作内容。制订节约型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优先选列使用再生材料生产的产品、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或ISO14000认证企业的产品,优先采购清单所列产品;采购招标时,在采购文件注明产品节能要求,评标时对节能产品给予价格分10%以内的加分。建立完善绿色产品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激励机制,开设“绿色商场”、“绿色超市”,拓展绿色产品市场。广泛推广绿色标识食品、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制度,建立绿色产品信息数据库,规范绿色产品信息行为,开展绿色产品推介活动。

3.责任单位。以省财政厅为主,省经贸委、发改委、环保局、机关事务局等部门参与。

(七)建设一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工程。

1.工作目标。重点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有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在2007年前启动或实施22项循环经济科技示范项目,并推广应用到100家以上的企业和项目。

2.工作内容。以推动企业内部物质循环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绿色化学化工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等为重点,实施一批企业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工程。以新建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集成技术、现有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技术和企业副产品的多级利用技术为重点,建设一批企业间产业生态链的集成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工程。以中水回用、垃圾处置、废旧家电处置技术等为重点,建设一批各类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开发、应用示范工程。以生态农业开发、畜牧业废物处理、秸秆还田等为重点,建设一批生态农业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工程。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开发和推广技术,氢能的开发技术等为重点,建设一批新能源开发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工程。

3.责任单位。以省科技厅为主,其他相关部门参与。

(八)建设一批废弃物处置和回收利用项目。

1.工作目标。围绕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工作,建设一批废弃物处置和回收利用项目,建立完善重点废旧物资回收制度。至2007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2004年提高10%以上,全省废旧物资免税销售总值达到550亿元,年均增长5%以上。

2.工作内容。以冶金、电力、医药、石化、造纸、建材、轻纺等废弃物产生量大的重点行业为重点,开展粉煤灰、煤矸石、硫石膏和冶金、化工废渣及有机废水综合利用,建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和热电联产项目。以再生金属、报废汽车、包装物、废纸、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为重点,建设废旧物资综合回收利用项目。建设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设施,推广垃圾堆肥和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建设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污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项目。以废旧电池、荧光灯、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为重点,建设危险废物安全处置项目。加强尾矿回用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3.责任单位。以省经贸委为主,省发改委、环保局、卫生厅、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参与。

(九)制定一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1.工作目标。研究制定促进能源、土地、水资源、原材料节约,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地方法规规章,出台关于能耗限额、取水定额和土地集约利用、城市生活用水、建筑节能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和政策措施等。

2.工作内容。制定法规规章:研究制定节约能源实施条例,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废旧家用电器回收、拆解和利用管理办法,商品包装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在国家出台循环经济促进法后,拟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条例。

制定标准和计量规范:研究制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工业示范园区、农业示范园区、绿色社区评价标准;制定分行业、分领域的能耗、水耗、污染排放和限制产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建立再生利用品标识制度;建立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四节”的标准要求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规范;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限制有害物质使用的标准化建设;完善计量体系,在环境监测、资源保护、法定评价等领域加强计量监督。

制定价格政策:实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和企业用水超定额加价制度,全面开征城市污水处理费,近期达到省定最低征收标准,逐步推行按污染程度计费的办法;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推进中水回用;加大实施峰谷电价力度,对高能耗行业中属于淘汰和限制类的项目严格实行差别电价;试行地价与工业投资强度挂钩制度。

制定财税扶持政策:对节能型企业、行业和绿色产品的推广应用进行适当补助和资助;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建立大宗废旧资源回收利用收费或押金制;研究对垃圾发电、污水处理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开展资源规费、环境规费研究,完善生态环境效益补偿机制。

3.责任单位。法规规章制订工作以省发改委、经贸委、法制办为主,其他相关部门参与;标准和计量规范制订工作以省质量技监局为主,其他相关部门参与;价格政策制订工作以省物价局为主,其他相关部门参与;财税扶持政策制订工作以省财政厅、地税局为主,其他相关部门参与。

三、实施100个左右循环经济重点项目

(一)项目选择范围。依据九大重点领域和“九个一批”抓手,选择100个左右能在2007年前后基本建成并发挥效益的循环经济重点项目,主要包括重点的节能工程、节水工程、园区生态化改造工程、清洁生产项目、清洁能源建设项目、再生资源回收项目、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项目、生态物流中心、海水淡化项目、脱硫除氮项目等。

(二)项目选择条件。项目既包括部分在建或已审批项目,也包括一部分尚处于前期工作阶段但属于循环经济类的项目。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年限、资金方案、实施单位等基本条件要明确,需相对独立可操作,并且对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示范作用。对新建项目,要按照省政府关于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

(三)项目实施主体。在各市和省级有关部门申报推荐的基础上,由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项目进行汇总筛选。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的责任主体是各市、县(市、区)政府和部分省级单位、省属企业。

(四)支持保障措施。列入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并完成前期工作的,优先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并在用地指标和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四、建立“991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组织实施机制

“991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由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循环经济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省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和指导、协调、督查、考核工作。

省循环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确定的工作职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进一步细化落实“九个一批”抓手,制定相关领域示范工程的考核标准。

第9篇:畜牧业废物处理范文

1.美国农业行政管理体系的机构与职能

美国农业行政管理机构主要是农业部。美国农业部产生于1862年,如今巳经演变成为十分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其职能随着美国经济发展和农业变化而逐步完善。目前美国农业部下设19个局,共涉及7个主要管理领域,分别是农场与涉外农业服务,食品、营养与消费者服务,食品安全与检疫,市场营销与管制,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研究、教育与经济发展,乡村发展。除此之外,还有6个独立办公室,直接在部长和副部长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1.1农场与涉外农业服务

该领域旨在当农户面临市场和气候的不确定性时帮助其经营农场。该领域提供商品、信贷、灾害应急帮助,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工作内容主要包括3项:①对美国农场主和农业从业人员提供广泛的帮助。②在世界范围内维护美国的利益,并负责组织涉外农业事务。③进行农业风险管理。这3项工作由农场服务局、海外农业服务局和风险管理局承担。

1.1.1农场服务局

农场服务局由原来的家庭农场管理局、农业稳定和保持局及联邦农业保险公司合并而来,于1994年成立。该局的成立主要是为了对农场进行服务,以及维护农场主和美国农业的利益。工作内容包括为新农民和贫困农户提供信贷,以及帮助农场经营者进行灾后的恢复重建,协助保持水土资源和环境保护,以确保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1.1.2海外农业服务局

海外农业服务局的根本宗旨是为美国农业在海外的根本利益服务,即将美国农产品尽可能多地推向国际市场,并保护其在海外贸易中的地位和利益。当前海外农业服务局共设立有59个驻外机构,与全球130多个国家保持密切联系[1]。该部门职能包括:①负责收集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和需求信息,分析找出地区间可能存在的贸易机会以及长期的贸易发展趋势,为美国农业在海外的利益服务,为其针对性地生产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基本信息。②通过开展各种项目计划,为美国农产品出口商进行海外促销宣传,为农产品出口提供经济援助,不断为美国农产品出口创造有利条件,以提高其综合竞争力。③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低收人国家提供农业技术支援,同时也收获美国所需要的遗传资源和一些农业技术。培养与低收人国家的良好关系,增强其对美国农业产品和农业技术的认同感。④对低收人国家直接进行粮食援助,通过这种方式,既解决了美国国内粮食过剩的问题,又提高了美国农产品在这些国家的地位,为以后开拓农产品市场,建立长期的农业贸易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1.1.3风险管理局

风险管理局设立的初衷是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即通过提供较为完善的农业保险来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抗风险能力。为实现这一目的,风险管理局的主要职能包括:①向农业生产者提供多层次的、多样化的农业保险服务,并对符合条件的农户进行理赔,以减少农业产生者因为旱灾、过度潮湿、雹灾、风灾、霜冻和病虫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造成的损失。这些保险可以从各种作物保险办事处和特定的农场服务办事处办理,非常方便。②负责开展风险管理培训和教育,对农民展开多层次多类型的风险培训。

    1.2食品、营养与消费者服务该领域旨在通过各种食品资助计划,为美国人提供充足的且符合营养要求的食品,同时负责营养制定。这一职能由食品和营养服务局,以及营养政策与促进中心来完成。

1.2.1食品和营养服务局

食品和营养服务局主要负责:①食品券计划,这是美国农业部最基本的食品营养援助计划。该计划通过向低收人家庭发放食品券,提高他们的食品购买力和拓宽健康食谱的选择范围。②儿童营养管理,即对幼儿园、各类学校中为学生提供的早餐、午餐、节假日食品的营养状况进行检查和监督。③妇女、婴幼儿营养保护,通过食品、营养教育和医疗服务保证妇女在哺乳期的营养标准,提倡幼儿吃母乳而非替代品。④其他营养计划,包括农产品补给市场计划、特别牛奶计划、印第安保留的食品配给计划等。⑤赈灾计划,主要负责自然灾害后食品救援工作。

1.2.2营养政策与促进中心

营养政策与促进中心主要负责美国农业部营养科研与营养决策的指导和协调工作。该中心是美国农业部全面负责对消费者的营养教育,把营养学的科研成果及时地向全社会的营养教育工作者和消费者的机构,是联结科学与消费者的纽带。

1.3食品安全与检疫

该服务领域旨在确保美国国内市场上所销售的肉、蛋、禽及其加工品、国外进口品的安全以及正确使用标签和包装。该职能由食品安全和检疫服务局负责,主要包括:①对肉类、家禽和蛋类质量安全检查,以判定其是否有疾病和其他变异,同时对化学残留进行现场抽样检查。②制定工厂卫生、加工控制、产品成分、包装和标签、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的标准,负责对加工过程中设施的卫生状况、标签使用和包装进行检查。③开展禽产品与人体健康方面的风险评价和研究。④对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方面的教育,免费为消费者提供客观的、准确的消费信息。

1.4市场营销与管制

该职能旨在开拓美国农产品的国际和国内市场,保证动植物的健康,并负责国内标准制定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主要由农业市场服务局,动植物检疫服务局,谷物检验、包装和仓储管理局3个局完成。

1.4.1农业市场服务局

农业市场服务局主要负责:①监督市场协议和规则执行,为美国农产品提供有效的、公平的农业市场环境。②收集和农产品的各类市场信息。③负责农产品分级、检验和出证等工作。④负责有机食品营销标准的制定和认证等方面工作。

1.4.2动植物检疫服务局

动植物检疫服务局的工作宗旨是防止病虫害对美国农业生产造成侵害,具体职责有:①承担对外国输美国农产品的检疫工作,保护美国农产品不受国外病虫害的侵害。②采取措施,控制并根除外来动植物病虫害。③负责有关进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政策的实施。④负责和协调国内动植物卫生计划,防治病虫害。⑤负责有关农业生物技术的管理工作,包括转基因品种的进口、试验等。

1.4.3谷物检验、包装和仓储管理局

谷物检验、包装和仓储管理局主要负责:①制定玉米、大麦及小麦等8种经济、油料作物的分类标准及检测工作,对美国谷物和油料的国外销售提供准确公正的检验和计量服务,防止欺诈行为。②规范家禽、肉类及动物制品交易的监督,防止欺诈、歧视及垄断行为的出现,并监督有关动物福利的实施工作。

1.5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

该职能旨在通过持续的管理确保土地的可持续性,阻止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恢复资源的自然状态,负责该职能的有林业管理局和自然资源保护局2个机构。

1.5.1林业管理局

林业管理局主要负责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负责对国家森林和草地的综合利用和保护管理,其主要职能有:①管理国家森林体系,包括林地、木材、野生动植物、河流湖泊、林区道路、牧草等,及与森林系统有关的滑水、滑雪、登山、野营、狩猎、垂钓、跳水等休闲活动。②协助州、县政府和私人林场主对森林系统的管理和保护。③负责林业及其林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1.5.2自然资源保护局

自然资源保护局主要是通过提供技术援助和各类支持计划帮助包括私有土地上的自然资源保护,以达到减少水土流失,改良土壤和牧场,保护水的质量和供应,保护湿地,为鱼类和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的目的。其主要职能有:①帮助土地所有者计划、使用和维持水土保持系统。②帮助政府部门、部落和社区团体保护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③对自然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价,将资料提供给土地所有者和社区,以供他们在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资源时参考。④负责保护标准、技术细节和指南的制定。

1.6 研究、教育与经济发展

通过将研究、分析和教育结合的方式,创造一个安全的、持续的、竞争性的食品系统,这一职能由以下机构完成。

1.6.1农业研究服务局

农业研究服务局主要任务是研究农业科技并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通过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最新资讯,开发及研究农业新技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以确保为美国社会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安全的食品和其他农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同时确保美国农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改进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条件。具体负责以下工作:①研究开发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力,改进农产品品质。②开展环境资源方面的农业技术研究,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土壤、空气和水源水质的退化污染等。③开展农产品加工和技术转化研究。④开展关系人类健康的农业生产、加工和营养方面的研究。⑤开展需要长期投人的农业研究,如重大的病虫害防治、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等。

1.6.2州际合作研究、教育和推广服务局

通过将研究资源和教育资源同美国农业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与各个研究及应用机构,如各州赠地大学、有关农学院以及其他一些私营或者公共组织等协作,共同促进农业和环境以及相关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推广。主要职能有:①通过针对、系统地开展农业科研和教育计划,推动农业、环境、社区和人民福利的发展,这些计划应是关于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动植物基因图谱、生物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人类营养、食品安全等前沿研究[2]。②开展关于持续农业、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远程教学、社区经济开发等方面的模式教育计划。③负责高等教育计划,开发相关方面的专门技术和培养优秀师资队伍。④建立广泛的教育科研合作伙伴关系。⑤负责农业关键领域的国家研究计划。

1.6.3经济研究服务局

经济研究服务局设立的初衷是向社会提供可供利用的经济信息和社会信息,帮助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制定、评估和完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相关信息。主要职能包括:①查明国内外市场农业生产的需求情况,如对农业生产资料、各类农作物、食品和纤维产品的需求。②评估农业生产的成本和销售的利润。③分析政府农业政策如何影响农业生产者、消费者、自然资源和公众。④研究美国农业和市场的经济行为。⑤负责研究世界及美国农业生产和销售体系。

1.6.4国家农业统计服务局

国家农业统计服务局为农业生产环节、运输环节和研究环节等与农业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客观、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满足其农业生产、贸易和农业农村研究的需要。该局总部设在首都华盛顿,并在45个州设有办公室,向美国农民提供涉及120种农作物种植及近50种家畜、家禽养殖的统计资料,并负责有关农药、化肥使用及土壤质量的数据资料,为农场主生产提供参考[3]。

1.7乡村发展

该服务领域主要通过提供金融资助支持供水、排水、供电设施,房屋,通信设施,医疗服务等方式提高美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农民的经济发展机会,并提供贷款促进乡村商业发展,这项职能由3个机构完成。

1.7.1农村商业和合作发展局

农村商业和合作发展局的宗旨是为了健全并发展乡村的商业体系和农民合作体系,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主要职能有:①负责向农村地区提供工商贷款,以帮助商业和工业项目的建设和改造,创造就业机会,改善该地区的经济和环境条件。②负责为农业生产与营销等经营活动提供信息,为农村商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负责为乡村业务制订发展计划。③为农民合作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服务。

1.7.2农村住房服务局

农村住房服务局设立的初衷在于通过多种措施帮助农民享有经济、安全和卫生的住房及对乡村发展起关键作用的社区设施。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①提供优惠的住房贷款或赠款帮助低收人家庭购置、新建、改造、维修和搬迁住房。②通过农村租赁住房贷款或赠款帮助低收人家庭和个人出租的住房进行建设,向非营利性团体和政府机构提供住房保护赠款,以维修低收人居民租赁住房。③通过租赁援助项目对低收人佃户进行补贴,使其支付的租金不超过市场租金的30%。④向政府、特别区域、印第安部落和非营利性团体等单位提供社区设施贷款、贷款保证金和赠款,以帮助幼儿园、学校、图书馆、医院等社区公共设施用房的建设、改造和维修。

    1.7.3农村公用设施服务局

农村公用设施服务局旨在通过在农村提供各类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农民居住的舒适程度。主要有以下内容:①实施电力信贷以发展农村的电力和通信设施,建设现代化的输变电系统,为美国农村提供安全充足的电能。②实施农村供水和废物处理贷款计划,加强农村地区排水管道建设。③实施农村通信设施贷款,开放农村地区高速互联网端口和提高信息化水平。

2.美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

2.1依法进行农业管理

发达国家普遍对包含农业在内的各行业进行法治化管理,这些国家农业管理机构的设置、调整、职能运行、部长权力界限等,均由法律明确规定。美国众参两院均设有农业委员会负责农业立法,美国总统及农业部部长只能根据相应的法律授权来开展工作。在过去的100多年里,美国国会通过了大量的法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农业管理法律体系,对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法律的基础上,行政部门每5年修订1次农业发展规划,以此指导农业发展。美国农业法律在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各阶层各利益集团的意见,兼顾各阶层的利益。

2.2注重服务理念

美国农业管理部门更加侧重服务职能。1862年林肯总统批准成立农业部时曾经把这个部称为“人民部”,当时美国有90%以上的人都是农民,他们需要从政府部门得到各类服务以进行农业生产。为了体现农业部的服务性质,美国农业部多数局名称为“Service”而不是“Bureau,”3]。时至今日,美国农业部依然有较强的服务意识,从以上职能可以看出,美国农业部主要是为农户服务的,如为农场主提供信息、资金、技术等各类服务;为农业经营单位和农户提供水、电、通信等基本设施以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提供废水、废物等排污设施以保证农村的环境不受污染;为收人低于一定金额的农民提供房屋贷款以资助其修建房屋。

2.3注重与农民合作组织的协调作用

发达国家的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普遍重视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各类农业协会在美国农业发展中同样是重要一环。农业协会对协会成员提供资金、技术、运营帮助,对外输出产品,成为联系农民和市场的纽带。美国的农业协会完全由农民自发创办,并不负责帮助贯彻农业政策,仅仅向政府传递农民诉求,完全维护农民利益。

2.4注重农业科研和推广

美国被认为是农业科技信息推广最为成功的国家,其农业科技贡献率接近70%。美国的农业研究推广体制有自己的特点:①农业的教育、研究和推广3项任务均由州农学院来完成,这样可以使这3项任务互相融合,互相促进。②研究推广经费充足,研究经费由政府和市场分别提供,推广经费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负责筹集。在农业学院中,实行弹性化的工作时间,农学院教授大约有30%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约30%的时间用于农业科研,约30%的时间用于技术推广[]。大学与县政府合作成立县农业推广中心,承担推广农业技术的功能。在县级政府中,设置有农业技术推广委员会这一机构,由政府、大学、技术推广中心和农民代表组成。该委员会负责定期就各方意见进行沟通并审定农业推广计划和农业经费使用计划。

2.5实行一体化的管理方式

美国对农业实行一体化的管理体制。作为联邦政府最初设立的政府部门之一,美国农业部具有规模大、范围广、功能全的特点。为此,农业部被赋予了“从农田到餐桌”的综合管理职能。考察美国农业部的管理体系可以看到,横向上美国农业部的工作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领域;纵向上农业部的职能不仅涉及管理农作物的生产,还包括保护及利用公有自然资源、保护动植物、制定农产品标准、推广农业科技、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等。农业部管理农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实现了大农业,保证了农业管理各方面的有机融合。美国农业部不仅管理农业,还负责农村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这一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农民地位的提升,实现了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融合。

2.6使用多种农业行政管理调控手段

作为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农业发展采取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办法,各类生产资料包括化肥、种子、农药、农用机械等均由市场调节。美国农民可以在市场上购买不同种类、不同质量、不同价格的生产资料。由于竞争激烈,再加上法律完善,这些生产资料质量和价格有所不同,但绝无假冒伪劣产品出现。产品市场化,由农场主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定农业生产,大量的农产品在市场上相互竞争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此基础上政府通过多种手段对农业生产进行调控。

2.7注重农业危机的管理

在农业危机管理方面,政府部门自身建立专业管理机构。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是最主要的应急机构,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统一指挥防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给予下级政府以技术指导和支持,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为自然灾害对包括农业在内的各种产业的破坏。美国设立了联邦、州、县、市、社区的5级危机管理体制来处理全国的农业危机,运用各类信息手段来预防和应对巳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农业危机,还利用其他一些高新技术如可追踪信息系统来应对农业突发事件。

3.美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分析

3.1行政管理体制的分权化、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导向和契约管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思潮席卷美国,其主要的观点就是在政府管理中引人企业管理的理念,在政府行政管理活动中引进私人部门的管理方式及方法来促进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及降低管理成本。受这种思潮的影响,美国在农业行政管理领域也开始出现权力分散化的趋势。分权的方式包括权力让渡与授权管理,权力让渡即是将农业行政管理权及财政分配权由联邦一级转移到州或地方,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引人私人服务部门,与之签

订公共契约,将管理权让渡给私人部门,将市场化的机制引人管理中,明显提高了农业行政管理的效率。在授权管理上,农业部授权州、县地方政府依据当地的农场主偏好,为农场主提供更多的服务福利。由此,在美国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中,除了政府部门之外,私人公司、非营利性组织及政府授权的其他组织均是法定的服务提供者。公共服务私有化的结果带来了全新的效果,有效推动了美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契约化、服务化、中立化的发展。

3.2构建更为合理和安全的农业收入和价格支持网络

农业是美国出口的支柱产业之一,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提升功能。近年来,美国在政策方面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也在加大,尤其是在2002年农业法案出台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这种趋势变化与美国经济状况、农业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和国际上粮食安全的总体趋势相吻合。自此,每5年修订1次的农业法案,一直延续了2002年农业法案的基调。2013年农业法案保持了2002年以来的农业收人及价格支持体系,但在支持方式及资金结构上进行了调整,引人了新的收人及价格计算的方法,改变了长期以来以价格支持为主导造成的价格扭曲问题。这样不但符合了WTO的规则,也减少了美国农业预算支出,更提高了补助的针对性。

3.3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

从2013年农业法来看,未来的5个财政年度内,农业部的职能要进一步转型,更加注重农业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着重支持农村社区发展,保障农村社区的独立与繁荣,比如增加信息化的覆盖率,积极发展农业新能源,支持区域农业系统自动化发展,减少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为新型农业提高资金支持等。②强化森林植被保护,扩大森林碳交易区域,保障私有土地、森林、植被的保有、保存,保护水资源的持续合理利用,以此应对气候变化。③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及食品安全,扩大美国的生物技术出口。④确保美国儿童能够获得安全、营养和平衡的饮食。

4.美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对中国的借鉴

4.1加强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

从美国的经验和农业发展的趋势看,农业生产的广度及深度在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经营与农村社区发展紧密结合。此外,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系也在扩展,农业管理的深度及难度在增加。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农业行政管理的现状还存在着条块分割的特点,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权力小,职责行使力度不够,这就无法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难以处理许多涉及农业发展的事务。在当前农业部门的大管理体制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就需要加强农业管理部门与其他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统筹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

4.2构建完善的法制环境

中国农业管理的法制不完善,例如,影响农业管理的人为因素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管理的随意性和偏差;一些法律制定时间较久,巳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有些地方制定的行政管理法规,带有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导致了市场分割、垄断及各种不公平现象的出现;受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重视“红头文件”,轻视法律法规,导致管理的透明度不够。在市场经济和加人WTO的大背景下,中国必须加强农业管理的法治化水平,体现在以下领域:①清除与WTO规则和市场需求不一致的法律法规。②建立由贸易冲突导致的农业投诉应对机制,形成透明的、公正的农业法治工作体系。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应对WTO需要的透明公正的法律规范体系。

4.3加快现代农业人才的培育

美国农业生产的高效运行和农业品种的极大丰富,不仅有组织和制度因素,还与其具有大量高素质的农业生产者密切相关。中国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改变农业生产者生产技能落后的现状,提高其生产技术水平。在这方面,农业行政组织必须与市场和社会组织合作,将目前以行政力量为主导的农业生产者培育体系改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生产者培育体系,培育一部分具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意识、具有广阔视野的高层次生产与管理人才。

4.4加大对农民合作组织的培养和监管力度

农民合作组织是对农业行政部门管理的有力补充,应该加快发展速度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形势。要健全相应法律法规,改革农民合作组织的登记制度,降低组建门槛使农民合作组织真正反映农民的生产意愿。在目前发展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政府要采取财政补助等多种方式扶持农民合作组织,要通过转移政府职能的方式赋予农民合作组织自身造血能力。要依法对已建立的农民合作组织加强监管,保证其履行公共义务,对不符合条件或在运行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的农民合作组织要认真清理,取消其组织资格。

4.5 增强农业危机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