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肠道微生物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海量信息载体
如果说,人类基因组蕴含着大量的信息,那么肠道微生物基因组的信息就是“海量”的。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肠道内正常的微生物基因数量约为300多万个,大约是人类基因组基因数量的100多倍――如此海量的基因能够帮助肠道微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
肠道微生物是我们身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换言之,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即宏基因组,应该包括当前已经破解出的人类基因组部分以及嵌入在人体中的肠道微生物基因组部分。为了区别于人类自身的基因组,诺贝尔奖获得者约书亚・莱德伯格曾经建议用“微生物组”来定义人体内肠道微生物基因组的集合。
为了理解这部分重要信息,2008年1月1日,欧盟启动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肠道细菌基因研究计划――“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计划”,该计划联合了国际顶尖的科研团队,对人类肠道中的细菌进行一次全面的“基因普查”。 经过两年的努力,科学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进展。2010年,学术期刊《科学》与《自然》几乎同时发表了关于肠道菌群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科学界正在慢慢揭示我们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使我们逐渐清晰地了解肠道菌群帮助人体维持健康的机制。
互帮互助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是人类自己的身体在帮助微生物存活。确实,我们的肠道满足了肠道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各种生理条件,甚至是一些比较苛刻的条件,比如天然的无氧环境。在我们肠道里生活的微生物绝大多数是专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他们的生长和繁殖需要自然界中很少见的厌氧环境,肠道生理特性可以为肠道微生物,特别是专性厌氧微生物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即使有少量的氧气随食物颗粒混进肠道,也会被肠道上部的好氧菌和兼性菌所耗尽,加之肠壁对氧气的不通透性,从而形成了后肠天然的厌氧环境,满足了后肠专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发酵所需的厌氧要求。另外,肠道也提供了保证微生物生存的充足的营养物质以及恒定的温度等。
但是,小小的微生物在自我生存的同时,也给予人类巨大的帮助。
人出生时的肠道几乎是无菌的,出生后的3~4小时,肠道菌群开始繁殖。刚开始的几天,细菌群落组成还比较单一,随着时间的增加,细菌组成逐步趋于复杂化。这些肠道微生物能够促进早期肠道的发育,并帮助肠道建立起完善的免疫功能,因此对新生儿尤为重要。
肠道微生物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帮助我们消化人体器官所不能消化的一些物质,比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等植物多糖,如果你以为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自己消化的,那就大错特错了,人类自身没有消化酶来降解这些多糖,而这些多糖却是肠道微生物主要的可利用物质。肠道微生物在肠道内将多糖降解成单糖和短链脂肪酸,为宿主提供可以再次吸收和利用的额外能量,扩大了宿主可利用原料的范围,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人体内以碳水化合物为来源的能量,有10%~15%都依赖于肠道细菌的酵解。因此,肠道微生物可以影响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决定宿主的能量吸收。人体供应多糖的多样性与肠道微生物利用多糖的可控性保证了人体和肠道微生物能够达到微妙的统一和谐,能够根据食物的变化来调整代谢方式,进行能量重新分布,最大限度地保证肠道内正常菌群在食物变动中不发生本质的变化。
肠道微生物群落及其基因组的存在,代替了部分人类自身没有进化出的遗传和代谢功能,从而弥补人类某些生物学缺陷,确保宿主的利益;同时,它们通过这些途径来适应环境,保障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维持了肠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共同进化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的这种小默契,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二者互惠互利所形成的,比较基因组学发现了这一互惠共生关系是宿主和肠道微生物之间强烈选择和协同进化的结果,可以说是一种利益组合体。
曾有一项基因数据库的调查表明,在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体内存在不同的细菌亚种,而这些亚种来自共同的祖先。这就说明,在很早的时候,这些细菌就与哺乳动物形成了共生体系,随后进化出的不同亚种,是其与宿主共同进化的结果,而互利共生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加速进化。
工科教育及课程思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课程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是从根本上解决好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问题。其中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堂教学一项创造性工作,是对教师灵活性和自主性发挥的空间更大,“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以及微生物与食品关系的一门科学,内容主要有: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有益微生物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有害微生物在食品加工、贮藏等过程的预防和消除等。工科教育及课程思政使得“食品微生物学”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人文性加大,教师融合信息技术,丰富课程资源更有创造性发挥的空间。因此在原有教学教案设计中加入思政内容,对思政素材进行精炼,提取核心内容,将思政内容具体导入章节如种子般散播在专业知识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思政内容融入时机和频次做到渗透式和潜移默化式,让学生不觉得突兀、乐于接受。
一、“食品微生物学”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总体设计理念就是激发学生天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本位理念,从普遍的认识出发——(学生已知或感兴趣或表象),剖析里面蕴含的食品微生物学知识点(识记),以此点深入细致讲解(环环相扣,细致解决问题),小结知识点,提问启发学生并进行反思讨论。
本课程学习任务是学生掌握微生物的结构,对微生物的分类、营养与代谢及其与食品酿造、安全的相关性充分认识,在此基础上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相关问题进行自我分析和认识,例如菌群失调、生物膜污染、亚硝酸盐、抗生素滥用等问题,并在学习中逐步找到解决食品微生物安全控制的方法与途径,厚植专业爱好及坚定素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同时强化沟通表达能力,尽可能让同学抛开书本用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去解释概念、特点,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逻辑思维结合自我表达)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教师帮助同学构建知识框架,要求学生定期勾画“思维导图”。
二、教学案例设计
(一)不畏浮云遮望眼,曲颈瓶的实验思考
本章节来源第一章绪论(2 学时)——第二节微生物的发展简史。
2、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本节是食品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巴斯德贡献的学习,巴斯德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其曲颈瓶实验推翻了古老的“自然 发生说”,开启了微生物学的发展,通过巴斯德实验设计思路 学习,启发同学经后学习要有细致严谨的态度更要有批判性思维,建立独特的分析能力,不要“人云亦云”。知识目标:掌 握巴斯德的贡献,了解“曲颈瓶”实验思路。能力目标:实验设 计思路的萌生。素质目标:严谨认真科学态度及批判性思维建立。
学生已知:巴斯德对人类的贡献,知道食物的腐败是由微生物所引起。未知:如何推翻当时盛行的“自然发生说”。能 知:彻底否定自然发生说是通过曲颈瓶实验。想知:巴斯德曲颈瓶实验的思维过程。怎么知:通过介绍“自然发生说”理念以 简单的方法、结果、结论三段论方式展示“曲颈瓶”实验的设计 思路,提问同学每一个设计的合理性,启发同学思考,并引入实际生产企业酱油胀袋问题,同样以简单的方法、结果、结论三段论实验思路设计提示同学们深入思考,最后揭示在微生物学学习中要具备严谨认真科学态度更要有批判性思维。
3、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案例教学法。
课程导入:“不畏浮云遮望眼”——引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登飞来峰》下一句是什么呢?(设问)“只缘身在最高层”,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曲颈瓶实验的思维过程。
巴斯德对人类的贡献: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狂犬病疫苗的研发等。当时深入人心的“自然发生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推崇,认为生物是自然发生的, 而巴斯德却认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为此开展了曲颈瓶的研究。
三段论式(方法、结果、结论)展示“曲颈瓶”实验设计思路。 “实验设计一”方法:封闭玻璃容器加热肉汤;结果:肉汤澄清;结论:自然发生说不成立。“实验设计二”方法:曲颈瓶容器 加热肉汤;结果:肉汤澄清;结论:自然发生说不成立。“实验设 计三”方法:曲颈瓶肉汤倾斜;结果:肉汤腐败;结论:自然发生 说不成立。每次设问“同学们觉得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启发今日眼光来看巴斯德“曲颈瓶”实验设计完美吗? 拓展简单加热能杀死肉汤的所有微生物吗?引入真实某企业酱油胀袋案例,三段论式(方法、结果、结论)案例分析“酱油胀袋” 实验设计思路。
“酱油胀袋实验设计一”方法:同步分离胀袋酱油与正常酱油,可疑微生物接种产气培养基验证;结果:分离到Z1、Z4 菌株;结论:引起酱油胀袋微生物是Z1、Z4。“酱油胀袋实验设计二”方法:Z1、Z4接种正常酱油;结果:正常酱油产气;结论:引起酱油胀袋微生物是Z1、Z4。“酱油胀袋实验设计三”方法:接种酱油中分离菌落对比;结果:接种前后菌落形态一致;结论:引起酱油胀袋微生物是Z1、Z4。每次设问“同学们觉得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课程思政:实验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论证,需要严谨的科学设计更要有批判性思维。
人体内的另一个隐秘世界——肠道菌群,本章节来源第七章微生物的生态(6 学时)——第二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4、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本节是微生物的生态——动物体表和体内微生物,重点学 习肠道菌群概念和对人健康的重要性,用新的健康观去关注和认识肠道菌群,如何维护肠道菌群的健康,思考肠道无菌化人体是否会保持健康?知识目标:掌握肠道菌群、正常菌群的概念。技能目标:掌握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健康。素质目标:实践出真知,做知行合一的实干家。
学生已知:人体的体表、体内存在大量微生物。未知:肠道微生物与人体疾病有怎样的关联。能知:肠道菌群对人的健康非常重要。想知:如何保持肠道健康。怎么知:正常菌群概念介绍,通过图片揭示微生物主要分布的位置在十二指肠、空肠到回肠,引出肠道菌群的概念,菌群失调会引发哪些疾病,再引出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赵立平教授[6] 的例子,“减肥”话题引入来看体重变化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实例说明肠道菌群与肥胖的相关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才能出真知,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必须躬身实践,要 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理。
(1)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法结合讲授法。
课程导入:我们知道在人体的皮肤和体内都存在着大量微生物,首先来看人体体表微生物分布图,皮肤表面微生物数量平均10 万个细菌/平方厘米,口腔中微生物的种类超过500 种。
正常菌群:概念及意义,在肠道中微生物数量达到100 万亿,由此引入肠道菌群概念。
肠道菌群:通过《细菌-肠道菌群》动画视频来看肠道菌群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图片展示:肠道菌群失衡与很多疾病相关。
赵立平教授的健康新三观:以赵立平教授的研究肥胖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课程思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1 时间的味道——微生物与食品酿造
本章节来源第八章微生物与食品酿造(4 学时)——第一节微生与食品酿造。
3.1.1 单元教学目标
本节是微生物与食品酿造中真菌与食品间的关系,重点学习茯砖茶和毛豆腐形成中主要的微生物,进一步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友好关系,了解茯砖茶和毛豆腐的生产工序,从形态、功能和种类掌握其中主要的微生物,通过学习告诉同学们中华民族对于食物和风味的理解。同时启发同学们要珍惜时光,一寸光阴一寸金,认真好学,逐步积累,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知识目标:掌握茯砖茶、毛豆腐形成中的主要微生物。技能目标: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尤其霉菌中根霉、毛霉、曲霉的区别。素质目标:珍惜时间,沉淀人生的厚度。
学生已知:从第二章微生物主要类群及其形态与结构中掌握了微生物的结构,细菌、霉菌、酵母的形态及构造等。未知:对于某些食品——茯砖茶、毛豆腐中的主要微生物仍不清楚。 能知:也知道很多食品与微生物有着密切关系。想知:到底其中的微生物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通过视频《百姓茶点——茯砖茶制作工序》探究茯砖茶发花的秘密——“冠突散囊菌”来认识该菌的特性,形 态、功能。通过视频《舌尖上的中国——转化的灵感》选段“毛豆腐”来看加工,进而引出生产中参与其中的微生物及作用?层层导入,一步步引出知识点。结合视频、图片、音乐在欣赏中掌握内化知识,最后二次时间创造赋予食物更多的风味,这是中华民族在长久的实践中的滋味也是世道人心的感触,进而以《劝学》升华大家要认真学习,珍惜光阴,不断积累,用时间丰富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做对国家、社会、人民有用的人。3.1.2 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通过配图片和音乐构筑美感,启发同学思考。
课程导入:设问从图片中找到所有食物的共同点是什么?重点讲解茯砖茶、毛豆腐。
视频辅助讲解:茯砖茶加工关键——冠突散囊菌、毛豆腐 制作关键——霉菌、细菌、酵母菌等。
课程思政:这些美味的食物由时间二次创造,启迪人生的厚度也需要时间来沉淀。
一个人肠道中的微生物群与他的健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益生菌处于弱势时,有害菌群就会占领主导地位,导致人生病。例如,在面对艰难梭菌入侵时,肠道微生物群失衡的人更加容易感染,并发生炎症,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甚至最终死亡。为了治疗艰难梭菌感染,医生会给病人使用抗生素,但这会让肠道里的益生菌也跟着遭殃,让肠道菌群进一步失衡,在面对以后的感染时更加脆弱无力。可以说,使用抗生素虽然能够解燃眉之急,但是从长远来说有害无益。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重新建立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系统。现在看来,最有效的办法是排泄物移植。健康人的肠道和排泄物中都有健康的微生物群,借助于内视镜和软管,通过手术把处理后的健康人的排泄物移植到感染艰难梭菌患者的肠道内,就能够让患者的肠道微生物恢复到健康的状态。不过这种侵入性的治疗方法不仅让患者感到难受,而且价格还昂贵。
胶囊代替侵入式移植方式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感染性疾病专家Thomas Louie医生发明了一种更为简捷的排泄物移植法——患者只需要吃胶囊即可。首先,医生会挑选患者的一名健康亲属作为排泄物的捐献者;接着,在实验室中,医生会将捐献者排泄物中的食物残渣都去除,然后提取出细菌,并将其净化。最后,医生会将这些净化过的细菌装入三层包裹的特制胶囊中,以免胶囊在到达肠道之前就分解了。此时,患者服用的胶囊中,已经没有了任何排泄物,只剩下有益健康的微生物群,胶囊不存在任何异味。
不过,在服用特制胶囊之前,患者需要先接受抗生素治疗和灌肠。抗生素会杀死肠道中大量的艰难梭菌,灌肠是为了彻底清扫肠道,为之后移植的健康微生物生根驻扎扫清障碍。接着,患者需要服用24~34粒为他们特别定制的胶囊。这些胶囊到达了患者的结肠,并且释放出足够多数量和种类的细菌,让肠道重新拥有健康和平衡的菌群。
效果奇好但无法批量生产
Louie医生的27位患者都接受了这种“大便胶囊”治疗。在此之前,这些患者至少有过4次艰难梭菌感染而且经常复发,但服用胶囊之后,没有人再次感染。其中一位患者感染艰难梭菌长达两年,不论喝什么、吃什么都会腹泻,抗生素的治疗让情况越变越坏,最终患者哪里也去不了,只能待在家里。Louie用患者女儿的排泄物做成了胶囊,患者服用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艰难梭菌感染的症状。
“大便胶囊”虽然对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有奇效,但是却不能够大批量生产。因为每一位患者的胶囊必须是“独家定制”的,另外胶囊必须做出来后立即服用,否则它将在室温下分解。也有医生尝试低温保存胶囊,从而把胶囊运输到较远的地方,但是冷冻后的胶囊起不到杀死有害菌的作用。还有研究者希望找出到底是哪种细菌对于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有奇效,这样就不用移植排泄物,而是只在实验室中培育所需的细菌。希望在将来,这种治疗方式能够替代抗生素大范围地治疗肠道感染。
TIPS
保护肠道内的益生菌
拥有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群,不仅能够提高人的免疫机能,抵御顽固的致病菌,还有助于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和治疗乳糖不耐受。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要维持肠道内微生物的平衡,一旦其遭到破坏,就很难重建。因此,平时就应该注意保护肠道内的益生菌。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小儿腹泻;疗效评价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1.130
小儿腹泻的发病率常年位于我国儿童常见性疾病的第二位, 仅略低于呼吸道疾病。该疾病通常由多种因素诱发产生, 患儿的大便通常出现次数增加以及性状发生改变等临床现象[1]。微生态制剂是一种经特定的加工程序而制成的活性菌制剂, 其有益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动物、植物以及人类等。具有维持和调节人体肠道内菌群的平衡, 增加和改善肠道内黏膜的免疫功能等作用, 对于儿童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有较明显的提高[2]。本研究对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小儿腹泻患儿进行了蒙脱石散结合微生态制剂的治疗,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0例小儿腹泻疾病患儿, 年龄0.5~3.0岁, 病程均4次, 粪便的含水量有明显增加现象, 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呈阳性, 就诊前没有接受过有关药物治疗。其中男100例, 女8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90例。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蒙脱石散(3 g/袋)进行治疗。年龄2岁患儿每日分3次服用2~3袋。而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 结合微生物制剂复方嗜酸乳杆菌进行治疗。剂量如下:年龄
1. 3 疗效判定标准[3] 若患儿经过相应治疗后的72 h内, 大便的次数以及性状恢复至正常状态, 有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则记为显效;若患儿大便的次数以及性状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善, 有关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则记为有效;若患儿大便的次数和性状, 以及有关临床症状, 均未得到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 则记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
2 结果
经过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疾病的治疗后, 两组患儿均获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其中, 实验组显效65例, 有效20例, 无效5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4.4%, 对照组显效34例, 有效36例, 无效20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婴幼儿的肠胃功能弱于成人, 其消化系统通常较不完善, 胃部分泌的有效活性酶总量较少, 从而造成其对于食物中可能含有的细菌等微生物的抵抗力偏弱, 进而致使肠道类疾病的发生率较高[3]。此外, 若婴幼儿的家长存在喂养不当, 或者食物存在一定程度的刺激性等有关情况, 婴幼儿的肠道功能则可能出现紊乱, 进而导致腹泻的发生。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活性菌制剂, 可有效的提高肠道内的有益微生物的含量, 并减少和抑制有害菌的影响, 进而使肠道的微生态趋于正常化, 从而达到降低腹泻发生率的作用[4]。研究表明, 微生态制剂发生效用的主要作用机制与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以及代谢有密切联系。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在胃肠道的表面完成定植并进行正常生长繁殖后, 可对某些致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在胃肠道的表面存在的粘附作用有较好的拮抗以及抑制作用。而有益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活性成分, 如有机酸、细菌素、类细菌素以及过氧化氢等, 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 可有效的抑制和破坏有关致病菌以及腐生菌正常生长和代谢。此外, 微生态制剂还可通过参与代谢和调节功能等, 从而为机体带来较大益处, 如免疫调节、抗衰老、抗肿瘤、胆固醇代谢以及营养物质代谢等[5]。
本研究以90例小儿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 实验组采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 并以同期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的小儿腹泻患儿为对照组。结果发现, 经过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疾病的治疗后, 两组患儿均获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其中, 实验组显效65例, 有效20例, 无效5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4.4%, 对照组显效34例, 有效36例, 无效20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采用具有调节和改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 抑制有害菌增殖, 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微生态制剂进行小儿腹泻的治疗, 其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柳树英, 杨志华, 原睿, 等. 微生态制剂与肠道菌群平衡观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 西部中医药, 2014(12):94-95.
[2] 王立新.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腹泻中的合理应用. 医学信息, 2015, 9(25):228.
[3] 李琳, 李岩. 肠道菌群失调与功能性腹泻.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4, 23(7):723-726.
[4] 李琨, 张彩凤, 夏永华, 等. 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3, 16(4):336-339.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
微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是研究微生物结构和功能及其和宿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科学。有研究估计,人体携带正常微生物,数量达103×1014个之多,重量超过1kg,它们所产生的酶超过肝脏产生的酶。这些正常微生物与宿主保持着物质、能量、信息转运,所以一个完整的生命应包括宿主本身和其定居者的正常微生物的总和。
1 肠道微生态
1.1 共生菌 也叫有益菌,如双歧杆菌、炎杆菌、消化球菌、优杆菌这些菌数量大,恒定存在,对宿主有益无害,并终生携带,他们参与维生素及蛋白质合成,并被人体利用。
1.2 抗生菌 也叫有害菌,如韦氏梭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在生态平衡时,这些菌数量少,不会致病,菌群失调时多为致病菌。
1.3 双向菌 又叫中间性菌,如乳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其数量和作用介于共生菌和抗生菌之间,在作用上是双向的,具有潜在的有害性,在生态失调时,亦会致病。
2 肠道正常菌群对人体的作用
2.1 生物屏障作用 肠道菌群中优势菌双歧杆菌与其他厌氧菌一起共同占据肠黏膜表面,作为生物屏障构成肠道定植阻力,阻止致病菌的入侵。
2.2 营养作用 肠道厌氧菌可以合成人体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如B1、B2、B12、泛酸及叶酸等,可以产生各种氨基酸供机体利用。
2.3 免疫调节作用 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能增加体液和细胞免疫。
2.4 促进生长发育 肠道厌氧菌主要是通过合成维生素促进铁、钙、维生素D等物质的吸收,从而促进机体生长发育。
2.5 防止便秘
2.6 控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降血氨作用
2.7 降低胆固醇
2.8 抗肿瘤作用 双歧杆菌通过抑制腐生菌生长和分解致癌物质而起抗肿瘤作用。
2.9 抗衰老作用
2.10 防止牛奶蛋白过敏症 乳酸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可降解牛奶中的酪蛋白。
3 微生态调节剂
3.1 益生菌 指含有特定的、充足数量活菌的制剂,可改变宿主的微生态菌群,有益于宿主的健康。
3.2 益生元 能被肠道正常菌利用,选择性地刺激结肠内一种或几种细菌生长和活性而对宿主健康有益的物质。
3.3 合生元 指益生菌与益生元的复合制品,或再加有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其中的益生元能选择性地促进益生菌生长。
4 临床应用
4.1 小儿急慢性腹泻 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双歧杆菌具有繁殖速度快,产酸能力强,稳定性好的特点,是容易寄生在肠道中调整人体肠道生物态平衡,治疗胃肠疾病的有益菌株。
4.2 功能性便秘
4.3 细菌移位,应激状态及毒血症。
4.4 菌群失调 各种感染性、非感染性疾病所致原发和继发肠道菌群失调。
4.5 新生儿疾病 (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母乳性黄疸、婴儿肝炎综合征。(2)新生儿出血症。
4.6 病毒性肝炎等肝脏疾病。
4.7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有研究显示,乳酸杆菌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
4.8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 食物过敏、湿疹及过敏性皮炎等。
先来问个问题:大地球上生活着的微生物总数和宇宙中恒星的数量相比,哪个大?答案是:前者的数量大。
再问一个问题:前者到底比后者大多少呢?10倍?100倍?
根据目前的估算,地球上的微生物总数大约是1030,而宇宙中大约有1022个恒星。也就是说,地球上的微生物总数不仅比宇宙中恒星的总数还要多,而且多1亿倍!
微生物的总数比较容易估算,但种类就不那么容易统计了,因为微生物的体积实在太小,分辨起来十分困难。如果把一头大象比作一个细菌,再把体积的差别换算成距离的话,那么微生物学家们就相当于站在月球的位置上回望地球上的这头大象,那时恐怕就连它是公是母都很难辨别。
在这超出人类想象的距离之外进行科学研究,需要超出常规的研究思路与工具。说到工具,很多人肯定会首先想到显微镜,但显微镜只适合观察,如果要进行生化分析的话,琼脂的作用更加重要。如果你去过微生物实验室,你会发现大家最常用的一个实验工具就是培养皿,里面铺着一层富含营养的琼脂。每一个细菌都能在琼脂表面单独长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斑,每个菌斑里含有成千上万个完全一样的细菌,这在生物学术语里叫做一个“克隆”。因为琼脂是半固态的,细菌的位置被固定住了,无法在菌斑之间自由往来,这就等于将一个细菌克隆并扩增到足够大的量,却没有遭受其它细菌的污染。只有这样科学家们才能对其进行生化分析,包括测量其DNA的顺序。
这个研究模式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事实上,分子生物学迄今为止所取得的绝大部分成就都来自对于大肠杆菌的研究。可问题在于,自然界还有很多微生物是没法在培养皿中培养的,因此也就没法被克隆。科学家拿不到足够多的克隆细菌,很多生化检测手段都无法应用。
最早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诺尔曼·佩斯(Norman Pace),他把从土壤中采集到的样本全部打碎,提取出里面含有的全部DNA,测量16S核糖体RNA的基因序列。这个16S RNA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必须用到的一种核酸分子,所有细菌里都有它。不同的细菌之间的16S RNA顺序有点不同,因此可以用来鉴定细菌的种类。让佩斯吃惊的是,测序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土壤细菌都是以前从来不知道的新品种。他曾经怀疑这是DNA测序技术本身产生的误差,但后来证明不是这样,土壤微生物确实种类繁多,但因为它们大都没法在培养皿中培养,所以科学家们一直没有任何办法去研究它们。
根据最新的估计,自然界所有的微生物当中超过99%都是无法被人工培养的,因此也就暂时没有任何办法加以鉴定。
说了半天,我们只说到了细菌。其实微生物当中还包括病毒,它们寄生在细菌的身体内,是细菌的寄生虫。研究显示,地球上的病毒总数大约为1031,也就是说每个细菌周围平均有10个病毒伺机入侵。每毫升海水当中最多可以找到5000万个病毒,这些病毒平均每天都会把海洋中所有细菌的五分之一杀死,可见它们对于海洋生物的新陈代谢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你想研究一下这些病毒吗?更难!既然绝大多数细菌都没办法人工培养,更别说病毒了。所以说,人类对于这个由微生物组成的微观世界一无所知,甚至连线索都找不到。
大家都知道生物多样性对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的眼光都被那些肉眼可见的动植物所吸引了,完全忘记了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其实是属于微生物的,而且它们的作用要比动植物大得多。举例来说,海洋吸收了至少一半的大气二氧化碳,这一吸收过程非常复杂,有大量微生物和病毒的参与,但人类对它们的情况了解得极少,因此也就很难预测它们会对气候变化做出怎样的反应。
幸运的是,随着DNA测序技术的改进,科学家们终于开始进入这个神秘的微观世界了。目前有两种新的技术手段和思路可以用来研究这些无法人工培养的微生物。第一种方法叫做“环境基因组学”(Metagenomics),其思路和前文提到的佩斯教授的方法类似,就是利用超强的DNA测序能力,把环境样本中的所有相关DNA序列都测出来,然后再利用超强的计算能力对这些序列进行分析,找出所有具备某种功能(比如光合作用)的基因,这样就可以对样本的某种性质(比如光合作用)进行定量研究了。
第二种方法更先进,就是想办法把微生物一个一个单独分离出来,然后对每一个细胞单独进行DNA序列分析。这个方法如果能实现的话,显然效果更好。目前科学家们已经掌握了测量单个细胞DNA序列的方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会对地球生态系统有个全新的认识。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正在把目光转向人体自身,希望通过这项新技术,揭开隐藏在人体内的秘密。
众所周知,人身上生活着很多细菌,皮肤表面、呼吸道和肠道内都有。它们大都没有名字,没有户口,没有编制,终日寄生在人体内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靠“偷窃”为生,稍微管理不严就会跑出来惹是生非。
以上就是人们对于人体寄生细菌的传统认识。但是,当科学家们开始认真研究它们时,却发现真实情况要复杂得多。首先,人体寄生细菌的数量之多令人乍舌。据估计,人体内的细菌数量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体细胞都要供养10个细菌!其次,大多数人体寄生细菌都是没办法人工培养的。如前文所述,一种细菌如果没法人工培养,就很难进行研究,这就是为什么人类至今对这个微观世界的情况所知甚少的主要原因。
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解决了这个难题。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的遗传学家杰弗里·戈登(Jeffrey Gordon)博士和他领导的一个团队利用了这项新技术,对人体肠道细菌的分布和演化进行了研究。
研究人员从南美洲委内瑞拉的一个亚马逊部落,非洲马拉维的一个土著部落,以及美国的几个大城市找到了531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获得了他们的粪便样本,并用新的基因测序法测量了其中含有的16S RNA的基因序列。测量结果显示,这3个地方的人虽然生活环境极为不同,但环境微生物入侵人体的过程却十分相似。简单来说,新生儿在刚出生的时候肠道内没有细菌,出生后头6个月内有几百种细菌开始在肠道内落户,此后数量不断增加,3岁时肠道菌群的数量和分布模式就和成人相差不大了。
一个人婴儿期和成人时的肠道菌群种类分布相差很大,但这种变化似乎都是为了满足人体的需要,仿佛细菌们听从了人的指挥。比如,叶酸是一种既可以从食物中来,又可以由肠道细菌合成出来的维生素。婴儿期食物成分单一,只能依靠细菌,因此婴儿肠道内的细菌含有的叶酸合成酶数量较多。而成人的食物来源丰富,不必依靠细菌合成,因此成人肠道内含有更多的专门利用叶酸的细菌,叶酸合成酶的含量反而较低。与此相反,维生素B12只能通过细菌合成,无法从食物中获取,而人体对B12的需求量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因此肠道中的B12合成酶的数量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黑龙江省明水县畜牧局 151700)
1 日粮纤维的种类?
日粮纤维是结构性多糖、非结构性多糖、木质素,以及一部分细胞壁镶嵌蛋白质和矿物质等组成的不均一混合物,是非淀粉多糖(NSP)和木质素的总和。NSP中的β?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果胶、甘露聚糖等以氢键松散地与纤维素、木质素及蛋白结合,溶于水,称水溶性非淀粉多糖或可溶性纤维,大多数NSP均为水溶性的淀粉多糖。以酯键、酚键、阿魏酸、钙离子桥等共价键或离子键牢固的和其他成分结合称为不溶性非淀粉多糖,主要为纤维素。碳水化合物中只有淀粉、二糖、戊糖和低聚糖可以被猪自身分泌的内源酶降解,NSP可以在猪的大肠被肠道微生物分解,而木质素在猪肠道内不可降解。抗性淀粉和可溶性纤维(SF)可以被猪肠道微生物迅速分解,而不溶性纤维(IF)分解较慢。?
2 猪利用日粮纤维的生理机制?
猪利用日粮纤维的生理基础是猪在长期生长发育进程中,为适应生存环境,形成了发达的大肠,尤其是结肠部分,并具有完整的微生物区系,包含所有的优势反刍纤维素分解菌。猪的胃、小肠与其他单胃动物相似,主要是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但猪的大肠发达,具有类似瘤胃发酵罐的功能,这是猪的消化道结构的特点,也是优点。?
猪大肠包含需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和兼氧微生物,其中专性厌氧微生物占优势。其微生物区系包括高活性的反刍纤维分解菌属和半纤维素分解菌属,其中包括琥珀酸生成纤维菌、白瘤胃球菌、生黄瘤胃球菌、丁酸弧菌属及反刍类菌体,其中琥珀酸生成纤维菌和生黄瘤胃球菌属,在生长猪的大肠内也占优势地位。猪的大肠内含有一种新型高活性的纤维分解菌属,即草食梭状芽胞杆菌,其降解细胞的能力相当或高于反刍纤维素分解菌。初生猪的盲肠和结肠并无微生物存在,但随着开始采食植物性饲料,逐渐建立起微生物区系。食糜在大肠内的停留时间比在小肠内的长,同时吸收大量水分,因此食糜进入大肠时,干物质比例增加。随着在大肠内停留的时间的延长,纤维细菌发酵越来越活跃,纤维通过大肠的速度比日粮非纤维成分慢,此为微生物发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经水解可产生挥发性脂肪酸与二氧化碳、甲烷。挥发性脂肪酸可为肠壁吸收,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则排出体外。?
3 日粮纤维对猪消化吸收的影响?
日粮纤维在增强猪的体质及维持胃肠道的微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为动物提供部分能量、填充消化道容积给动物饱感以及预防疾病等。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纤维类物质,对猪胃肠道及其他消化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正常的微生物区系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粗纤维可以增加猪的饱腹感,同时降低猪的采食量,被人认为是一种抗营养因子。但是大量研究表明,粗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和食糜流动,加快病原菌的排出,同时由于采食量的降低而减少抗原物质的摄入。高纤维日粮会增加胃液、胆汁、胰液的分泌,胰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降低,但胃液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增加;同时日粮纤维对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抑胃多肽的分泌也有影响,间接调控消化液的分泌。?
由于日粮黏度增高,并使胆汁酸浓度下降,从而乳化脂肪的能力下降,导致脂肪的消化率降低。日粮纤维增加会降低脂肪的消化率,可能是由于内源脂肪的含量增加和微生物脂肪含量增高所致。日粮纤维水平增高同样也会引起内源脂肪的损失增加。?
4 日粮纤维对妊娠母猪的影响?
这群微生物的作用之一就是调节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卡路里和存储脂肪,换而言之,它们能够调节宿主的体重。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平衡与否,是决定人体肥胖和苗条的关键,因此,通过调节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可以改变人的体重。
好细菌好体型
通过对老鼠的研究表明,体型肥大者和体型消瘦者的肠道内细菌种类和数量差异明显。肥胖老鼠体内的厚壁菌类群数量比拟杆菌要高得多。在体重正常的老鼠体内,情况则正好相反。人体内的菌群虽然种类繁多,但是90%都属于两大类菌群――拟杆菌和厚壁菌类群。其中,厚壁菌类群能够导致肥胖,而拟杆菌能够分解人体本身无法消化的多糖如纤维素等,在向宿主提供营养的同时也为自己和肠道中的其他细菌获得食物。
换而言之,如果你体内的拟杆菌数量多于抗菌体,那么你就是令人羡慕的“吃不胖”体型。
早在2004年就用老鼠做过类似实验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微生物专家杰夫瑞・高登和他的团队在最近重做实验,这次他们把人类体内的微生物群植入到老鼠肠道内,然后根据人类日常的食谱来喂养这些老鼠,以此观察肠道细菌和体重的变化关系。结果让这位从事肠道菌类研究长达5年以上的专家高登惊奇无比:“我们观测到了人类肠道菌落的复杂菌群结构可以在小鼠中重构。”能够在动物中重构人类肠道菌群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借助于目前最先进的DNA测序技术,高登团队能够对这些肠道菌群的全部基因进行扫描和分析。这意味着研究者不但可以定性定量地分析肠道菌种,也可以知道这些菌种是通过哪些基因对不同的环境条件进行反应的。
食谱改变细菌
接下来,研究人员要弄明白的就是人类的日常食谱是如何影响肠道菌类的数量和种类的。他们用不同种类的食谱喂养老鼠,其中一种是典型的西方食谱,食物中的脂肪和糖含量较高。
“享用”西式大餐的小鼠们往往表现为体重增加:其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多,而拟杆菌较少。而另一组则喂食低脂低糖的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少,而拟杆菌较多。这些小鼠多表现为体重下降。
目前尚不能肯定肠道中菌群的变化和体重的变化两者谁为因谁为果,但是上述研究发现能够帮助我们判读你的体质是否容易肥胖。高登团队的实验表明,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可以改变肠道内细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更好地消化新食物从而改变体重。以小老鼠为例,把长期食用低脂的小老鼠食谱变成高脂的西式饮食,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这些小老鼠肠道内的厚壁菌数量会大幅增加。高登表示,这个发现有助于研究人员最终对菌类进行标识,从而撰写出影响身体肥瘦类型的肠道菌类食谱。这样可以帮助人们检测自己的身体对获得卡路里的倾向性。
关于人体细菌你应该知道的
每个人体内细菌总重为1公斤~1.5公斤,细菌总数量为10万亿~100万亿,超过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基因组总大小则为人体基因组的100倍。
一百多年前,俄国免疫学家梅哥尼科夫注意到保加利亚的农民比较健康长寿。他把原因归结于他们所食用的发酵牛奶中含有的活细菌,这就是益生菌概念的产生。用于人类的益生菌最好是来自于人体。换句话说,从大便中分离出来的细菌最“根正苗红”。
多喝酸奶并不意味着多些益生菌。忘记广告商告诉你的“含有××亿益生菌”吧。首先,你要知道你所喝的益生菌不一定都能通过胃液的考验安全到达你的消化系统。益生菌的功能必须是“特定菌株”“特定剂量”“连续食用”“活细菌”才能实现。各种细菌能够产生效果的剂量相差非常大,有的每天吃一亿就可以起作用,有的却要一万亿才行。
关键词:脑损伤 促炎因子 小胶质细胞 益生菌 调腹通络 儿童
Theoretical mechanism of "Tiaofu Tongluo" combined probiotics in improving brain injury sequelae in neonatal
WEI Yuhui LI Ruishi HE Si FENG Zhaocai
First Teaching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Through combing the recent related literatures, a study is conducted on the theory and feasibility of carrying out the therapy of "Tiaofu Tongluo" combined with probiotics to improve the brain injury sequelae in the neonates with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role of pro-inflammatory factors in brain injury and the role of probiotics in improving the central nervous injury by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f pro-inflammatory factors.
Keyword:Brain injury; Pro-inflammatory factors; Microglia; Probiotics; Tiaofu Tongluo; Child;
新生儿脑损伤是指发育中的大脑受累于早产、缺氧缺血、感染等危险因素所导致的脑部病理性损伤,表现为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等。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随着B超、CT等的广泛应用有所提高,然其所导致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在提高儿童致残率的同时,严重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一直以来是儿童康复医学领域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临床中在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下,对于脑损伤后遗症的康复治疗多从内源性降低损伤与外源性调节肌张力两方面着手。
中医康复理疗技术如针灸、推拿在改善脑损伤后遗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调腹通络疗法”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支撑,以脏腑与肢体推拿、佐以头针与舌针为径,以疏经通络为目的所创立的一套规范化疗法,前期项目组通过该疗法在外源性调节脑损伤后遗症患儿的肌张力与改善不随意运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改善脑损伤患儿的预后,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在康复治疗中如何结合损伤原因,佐以进一步的针对性干预或将是改善中枢神经损伤预后的重要靶点。
脑损伤的原因可概括为早产、缺氧缺血、感染,三者均可造成脑部病理性损伤,然临证中,因缺氧缺血所导致的脑白质损伤较为常见,结合临床中对该类患儿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分析,多数患儿头颅MR均提示髓鞘发育不良、脑白质损伤、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进一步的研究则发现宫内感染时炎症反应中的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可导致脑白质损伤,廖映烨等[1]研究也表明,促炎因子不仅可导致早产及异常的免疫应答,在损伤神经细胞的同时影响白质髓鞘化进程,还可以通过影响凝血诱导血栓形成,加重缺氧缺血程度。因此我们对出现此类影像学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脑损伤的发生可能与围产期各种因素导致的促炎因子过量释放有关,本文拟以促炎因子为切入点,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论述“调腹通络”联合益生菌改善新生儿脑损伤后遗症的理论基础与可行性。
1 促炎因子在脑损伤中的作用
脑白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脑损伤,包括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其中白质的形成与少突胶质细胞的成熟程度紧密相关,其损伤的原因主要在于损伤了白质中不成熟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进而影响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形成髓鞘,阻碍了髓鞘化进程,而髓鞘化进程的延缓进一步影响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的发育进程,其中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是评价神经系统发育的两个重要指标,通过对临床中脑损伤患儿的查体与peabody量表的评价结果分析,脑白质损伤患儿存在粗大运动、精细运动与自身年龄发育不对称的现象,因此对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究。
脑损伤的发生并非是特定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在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造成的多系统联级损伤,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对缺氧缺血与炎症反应易感,而炎症反应会进一步加重缺氧缺血程度,因此二者的联级作用尤其是炎症反应或是造成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关键。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总结,促炎因子在脑损伤发生中的机制在于在宫内感染条件下,促炎因子TNF-α、IL-Iβ的过量释放可以提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导致星形胶质细胞与小胶质细胞的异常激活,进一步释放TNF-α、IL-1、IL-6,增加细胞毒性作用,加重对组成白质与髓鞘结构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损伤,破坏轴突结构,影响髓鞘化能力,导致髓鞘发育延迟[2]。不仅如此还会造成树突损伤、突触联系减少[3]。最终形成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病理基础,造成神经传导冲动障碍,影响远端肢体调控。
而近期研究发现胃肠道中微生物的定植量不仅10倍于人类细胞总数,更是人类基因数量的100倍[4],且肠道中包含了70%~80%的人体免疫细胞,肠道微生态的失调也会造成微生物相关模式分子激活固有免疫细胞产生促炎与抗炎因子,扩大炎症反应,是造成脑损伤发生的潜在机制[5]。尤其是围产期为应对宫内感染以及对早产儿预防性的抗生素使用,会导致母体与婴幼儿肠道菌群紊乱,一方面降低启动神经元发育与突触形成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表达量,影响认知,另一方面致病菌如梭菌的增多及肠道微生物的异常代谢产物,会降低肠道屏障通透性,提高机体IL-1与IL-6水平的同时,也使得其能够透过肠道屏障与脑内相应受体结合,对大脑白质造成损害[6],降低大脑的正常发育程度。
2 肠道微生物对促炎因子的抑制作用
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对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具有双刃剑的作用,需要辨证看待,二者一方面隔绝外来炎性产物对大脑的侵袭,另一方面其异常的激活又会导致促炎因子的过量释放,影响大脑的发育与功能。因此维持二者的成熟与稳态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与损伤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近期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以通过改善肠黏膜屏障、血脑屏障、神经胶质细胞等从内源性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并改善中枢神经炎性损伤症状。因此对于其潜在作用机制的分析或将是研究中枢神经损伤机制与降低内源性损伤治疗方案的重要靶点。
2.1 肠道微生物对中枢免疫的影响
小胶质细胞是大脑的固有免疫细胞,具有营养与影响神经元发育及通过补体相关信号与调节谷氨酸受体参与突触的修剪与成熟的作用,对于大脑神经环路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7]。因此如何抑制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与激活,改善神经炎症,减少神经元损伤,控制疾病的进一步进展是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研究内容与方向[8]。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不仅可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成熟与功能,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还可以影响小胶质细胞的先天免疫与稳态,通过对其高效应对炎性反应的调控,稳定循环中的抗炎与促炎因子水平,进而抵御细菌与病毒的攻击[7,9]。间接说明了肠道微生物可以通过免疫途径发挥抑制促炎因子过量释放的重要作用。尽管现今对于子宫无菌论学界仍具有不同看法,但据研究显示母体中肠道菌群的缺失可明显影响胎儿大脑中的小胶质细胞[10],进而影响早期大脑发育的程度与先天免疫功能,可能是后期神经发育不良结局的又一重要原因。
星形胶质细胞是包括小胶质细胞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另一固有免疫细胞,生理上具有控制血液灌注、调节离子浓度与神经营养物质、调控血脑屏障的作用,病理上其过度激活不仅产生细胞毒性,也会导致炎症因子过量释放[11],而肠道微生物可以通过代谢饮食中的色氨酸,将其转化为AhR激动剂,并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进行限制与损伤修复[12],进而减轻损伤的程度。
2.2 肠道微生物对脑损伤的改善作用
随着肠道微生态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诸多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在脑发育与改善脑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微生物制剂如益生菌现已在临床中用于改善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并取得一定成效。就目前的研究发现其改善脑损伤的作用机制在于: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一方面可参与免疫调节,抑制促炎因子水平,其作用方式在于直接作用于肠道,在强化肠道黏膜屏障加强肠道免疫系统同时,生成抗菌肽,进而降低血浆中IL-6和TNF-α水平,最终抑制由脂多糖所诱导的炎症[13-15]。此外还可以通过影响5-羟色胺水平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7,16],并间接作用于紧密连接蛋白促进血脑屏障的形成[17],减少炎症因子对中枢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另一方面通过调节海马体与杏仁核的数目与形态、白质与血脑屏障发育及通过降低糖皮质激素水平参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神经胶质细胞的调控,进而影响大脑发育进程,并通过调节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等物质对脑部发育予以营养支持[18]。
通过对益生菌改善脑损伤的作用机制分析可得出:益生菌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建立与调节及免疫调节的功能对于脑损伤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可能是其潜在的病因与内在修复机制之一。
3 调腹通络疗法及作用机制
“调腹通络疗法”是基于脏腑经络理论与小儿生长发育特点,并通过长期临床经验的总结与积累而总结出的一套规范化疗法。该疗法分为“调腹”和“通络”两大基本模块,其中“调腹”模块包括腹部推拿六法以及辨体捏脊,腹部推拿六法即通过均匀、持久、深透的手法作用于腹部穴位与经脉,进行摩腹、推腹、点腹、揉腹、牵腹、顺腹的基本操作。基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调腹”的作用机制在于通过手法作用于腹部巡行经络,尤其是对冲任督带及脾胃二经进行重点按揉,调节脏腑气机,促进气血生化,充养脑髓;此外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而阴有无限可分性,其中腹为阴,背为阳,任督二脉起于胞宫,巡于腹背,会于龈交,为阴阳之海,并与脑部相连,通过腹部推拿与辨体捏脊的结合,在调整腹背阴阳的同时平衡整体阴阳状态,进一步改善脑部血供。基于现代脑肠轴理论,即脑与肠道间通过肠道微生物及脑肠轴进行双向交流,通过手法的按揉使作用力从肌表渗透到腹部脏器,带动腹部肌层收缩,促进肠道蠕动,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同时改善肠道内环境与微循环,减少致病菌对肠黏膜屏障的激活,降低促炎因子如TNF-α的释放水平[19],进而降低对脑部的损伤。而“通络”模块则包括通经络与通脑络,通过按揉、点按、牵拉等手法作用于头面颈部与四肢的穴位及肌群,搭配头针、体针及舌针的应用,共奏疏经通络,行气活血,开窍醒神之功,其机制在于一方面改善脑损伤后因局部血流低流速、高阻力所致的气血运行不畅,日久瘀阻经络之状态;另一方面基于生物全息理论,通过头针与舌针的刺激起到外治肢体,内治脏腑的作用。前期课题组的研究已经证实“调腹通络疗法”对于改善脑损伤患儿肌张力、便秘、不随意运动、髋关节屈曲等症状具有良好效果[20-24],在提高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也减轻了家长的精神与经济负担。
4 讨论
脑白质损伤是常见的脑损伤多数患儿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通过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的异常激活可以造成脑白质的损伤,而肠道微生态的稳定与否影响小胶质细胞的成熟与功能。维持肠道微生态的稳定可以提高小胶质细胞的免疫调控功能,进而提高其抗侵袭能力。内源上,益生菌或将在肠道微生态的维稳中与改善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婴幼儿时期大脑具有较强的代偿与修复能力,外源上适量的刺激如“调腹通络”等可以提升神经突触的可塑性,进而修复围生期大脑结构的损害,以解决儿童康复的关键问题即降低神经后遗症率[25]。且越早期干预越能有效改善炎性损伤[26]。“调腹通络疗法”是我团队在中医理论基础与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对于脑损伤患儿肢体外源性康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的一套规范化疗法,尤其是痉挛型脑瘫的治疗为我团队的特色与优势,在诊断、康复、评估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前期课题研究已证实该疗法的临床疗效显著。
通过对应用“调腹通络”联合益生菌进行理论与可行性的探讨,发挥二者的共同作用,一方面从内源上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炎症因子对少突前体细胞的攻击,修复髓鞘与突触,一方面从外源上改善肢体功能状态,为临床中因免疫炎性反应所造成的脑损伤后遗症进行康复治疗提供新思路。但是尽管基于脑肠轴理论基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益生菌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然由于益生菌种类繁多,如何有效的作用于靶点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研究匮乏,未来仍然需要大量的动物实验观察提供作用机制基础。
参考文献
[1] 廖映烨,邰先桃,熊磊.炎症细胞因子在小儿脑瘫中的作用研究[J].中医儿科杂志,2014,10(2):64-68.
[2] 黄瑞红.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研究现状[J].广西医学,2007,29(12):1901-1904.
[3] 林凌,张更,林巧梅,等.新生期缺氧缺血脑白质损伤大鼠神经元树突和突触损伤[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8,27(2):116-122.
[4] Gill SR,Pop M,Deboy RT,et al.Metagenomic analysis of the human distal gut microbiome[J].science,2006,312(5778):1355-1359.
[5] 宋东力,王来栓.肠道-微生物群-脑轴在新生儿医学研究中的意义和进展[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8,21(7):435-441.
[6] 吴孝军,朱路文,叶涛,等.肠道菌群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24(5):539-543.
[7] 黄冲,喻志源,王伟,等.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0,15(7):392-394.
[8] 邓佳丽,丁维俊.小胶质细胞活化抑制与中枢炎症反应关系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5):1286-1290.
[9] Erny D,Hrabě de Angelis AL,Jaitin D,et al.Host microbiota constantly control maturation and function of microglia in the CNS[J].Nat Neurosci,2015,18(7):965-977.
[10] Thion MS,Low D,Silvin A,et al.Microbiome Influences Prenatal and Adult Microglia in a Sex-Specific Manner[J].Cell,2018,172(3):500-516.
[11] 周长帅,郝斌.肠道菌群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及免疫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2020,20(4):385-389.
[12] Rothhammer V,Mascanfroni ID,Bunse L,et al.Type I interferons and microbial metabolites of tryptophan modulate astrocyte activity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lammation via the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J].Nat Med,2016,22(6):586-597.
[13] Groeger D,O'Mahony L,Murphy EF,et al.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35624 modulates host inflammatory processes beyond the gut[J].Gut Microbes,2013,4(4):325-339.
[14] Desbonnet L,Garrett L,Clarke G,et al.The probiotic Bifidobacteria infantis:An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antidepressant properties in the rat[J].J Psychiatr Res,2008,43(2):164-174.
[15] 白宇,胡云霞,陈俊伟,等.细菌-脑-肠轴理论体系的建立[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5(5):781-785.
[16] 向敏,卿小丹,刘磊,等.肠道菌群与大脑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7,29(9):1097-1102.
[17] 游懿君,韩小龙,郑晓皎,等.肠道菌群与大脑双向互动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7(2):253-257.
[18] 耿悦航,刘黎黎,侯新琳.益生菌对脑发育的调控作用[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2019,34(1):70-73.
[19] 李华南,马永利,张玮,等.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腹部推拿干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1):2321-2324.
[20] 冯兆才.推拿按摩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16例[J].中医研究,2007,20(4):59-60.
[21] 冯兆才,马融,李瑞仕.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特发性便秘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1):158-159.
[22] 冯兆才,马融,李瑞仕.腹部推拿六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髋关节屈曲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2,30(2):110-111.
[23] 冯兆才,马融,李瑞仕.腹部推拿六法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2,28(9):29-30.
[24] 赵田萌,冯兆才,杨常泉,等.调腹通络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2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9):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