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范文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

第1篇: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1.前言

教学方法措施是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新课程标准为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从单纯的重视语文学科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发展为知识、技能、情感的统一,在新时期发挥了语文学科在高中教育中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新课程标准还提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为学生的升学和终身性学习奠定良好的语言人文基础。接下来,笔者将分析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并探索改善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

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目标设置不明确

课堂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接受知识和学习技能的主要渠道。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素养制定教学设计是开展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十分重视教学设计的制定。根据对当前语文教学的调查发现,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设置存在程序化、模糊化、去思维化等问题。部分教师盲目跟风,不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课文的文本结构,机械化的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由于与实际的教学活动存在出入,最终导致教学目标流于形式,不能起到知道语文教学实践的作用。

2.2教学方法选用不科学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选用怎么样的教学方法,要从高中的心理特征、学生的学习状况、教科书的编排以及文本的内容出发,结合学校具有的教学资源,多元化的选用教学方法。但是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基础以及开展原则还不了解,便为了追求新潮,不切实际的将新型的教学方法搬入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也降低了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1】

2.3课堂教学组织教松散

多种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开展,一方面丰富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控制课堂秩序、把握教学节奏出了难题。例如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便将课堂教学全部交给学生,导致课堂教学一片混乱、难以治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是正确的,但是在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因素,教师还要做好相应的指导和组织,以学生为主是在教师辅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不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放任自流,必要的时候还要加强课堂的掌控和有效组织。

3.改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

3.1明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明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一方面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为课堂教学的评价提供标准,因此,改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首先要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前可以对学生以及同行打听,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教学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兴趣点、盲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例如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师可以将《荷塘月色》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一下三点:一、掌握散文写作的技巧和要点;二、学会运用朗读、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三、陶冶学生寄情于山水的美好情操。

3.2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所谓教学结构指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结构首先是根据制定好的教学设计开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随机应变,随时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此信息随时调整教学结构。例如在《雷雨》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对文本的疑惑,提出“蘩漪是怎么疯掉的?”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当时的社会、人文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挖掘。

3.3丰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教材内的知识丰富,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诗词、文言文等各种文体都有所涉及,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前要做好各种文体的分析工作,探索最适合的教学策略。例如《雨霖铃》属于古代诗词,教师应开展情景式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情境,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悟诗词中蕴含的离别之情,并与词人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古典诗词中得到熏陶和感染。【2】

4.结语

综上所述,改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对于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意义重大。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三维目标,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材施教,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丰富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重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魅力。

参考文献

第2篇: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范文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115-02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逐步实行,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受到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但是,在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中存在学生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等方面能力不足的问题,使得语文审美教育效果不佳,阻碍了学生语文理解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语文审美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实现自身关于物质与审美的合理结合,提高素质与审美能力,促进生活审美的不断提升。可见,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本文针对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中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探析提升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实践性的措施。

一、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中的实践性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践性可从审美教育在新课标下的定位、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审美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从审美教育在新课标下的定位来看,高中语文审美教育通过提高课堂生动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良好的道德素质,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是一种高层次的语文教学。

其次,从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来看,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超越。

最后,从审美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作用来看,高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文字、词汇、语法等多个方面,是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机结合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践性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面对严峻的高考挑战提供休憩的空间,进而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包括综合认知和应试心理两个方面素质)。

二、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中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中对审美教育的研究包括教材美、教师美、教学美等方面的内容,随着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研究的不断推进,研究者普遍认为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中存在以下问题:教学目标偏向功利性;教学内容片面注重自身教学,对学生的能力认识不够,导致教学内容划分不合理,学生对审美教育理解不深入,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创造性。

首先,从教学目标来说,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教学目标偏向功利性,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学生成绩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以考试为目标的审美教育,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同时也导致学生理解和认知能力下降,抑制了学生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不利于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超越。

其次,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师只注重教学和自身的发展,对学生的能力认识不够,导致对教学内容的划分不合理,学生理解不深入。教师只注重自身的教学“表演”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理解不够,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不利。同时,教师忽略了语文的文化传承这一重要功能,使得教学内容划分不合理,容易导致学生对语文审美的理解不深入。

最后,从教学方法来看,教师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教师对多媒体等新兴教学方法过于依赖,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缺乏内容创新和对学生思维的启发,进而导致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缺失。教师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充分认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促进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实践性的措施

基于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坚持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中的审美性、情感性、开放性、持久性以及师生对话等原则,充分认识和把握学生的能力,通过以下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践性。

(一)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升对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视度。首先,学校和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束缚,从思想层面提升对高中生审美教育的重视。学校可以组织或者鼓励教师参加一些关于高中语文审美主题的研讨会、学术交流会,邀请一些在语文审美教育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一线教师和专家来分享审美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其次,教师要从内容和方式方面对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高中语文教学除了对学生遣词造句和(下转第118页)(上接第115页)言语表达与沟通能力方面的培养外,更多地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育,使其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进行自主的思想表达与沟通。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通过阅读、作文写作等常规的项目的创新性教学来逐步引领学生进行审美方面的认知与提升。例如,教师可以以“春”为主体,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及想象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升学生审美的能力。

第3篇: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116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已有几年的高中语文任教经验,在高中语文任教的过程中,亲身体会到了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新的语文教学理念的提出,高中语文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语文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对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希望对广大高中语文教师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一、很多语文教师只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没能够对语文教学进行全程的监控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语文课堂45分钟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收获最多的是教师的指导,而对于知识的识记等其他工作,一般都是通过学生在课下的努力实现的,因此可以说,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很大一部分是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的过程。然而对于广大高中语文教师而言,更多提倡的是如何提高学生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而对学生课下的语文自主学习却有所忽视。这里所说的课下语文自主学习主要是指学生的语文预习与课后复习。高中语文教师在一节课结束的时候会提到让学生进行课下预习与复习,但是,大都只是流于口头形式而已,只是一句简单的提醒,对于学生该如何进行预习和复习,却没有进行具体的指导,导致一部分学生虽然也按照老师的指示去学习了,但是成效却很小,难以起到提高语文成绩的作用。

应对措施:面对很多高中语文教师不重视学生课下语文学习的情况,最主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思路,不仅要重视课堂45分钟的教学,还要重视对学生课下的预习与复习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课下预习与复习的技巧,进而提高高中语文预习与复习的效率与质量。把学生的语文预习、课堂学习与课下复习紧密地联系起来,环环相扣,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加大指导与检测,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这些措施只是笔者的一些经验之谈,还有更多更好的解决措施,笔者愿意和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二、广大语文教师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于技巧,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倡要有技巧性;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有技巧性;语文考试要有技巧性等等,技巧充斥着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自不待言,对于高中语文的“教”与“学”,讲求技巧并没有错,但是当下却出现了过分强调技巧的现象。例如:学生在做语文考试卷的单选题的时候,教师会教给学生很多的解题技巧,比如排除法,如果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对于有些语文题目而言,很轻松的就可以找出正确答案。其实,高中语文学习各个环节语文技巧的运用无非是为了一个最终的目的――提高升学率。语文技巧的使用过于片面化,其方向直指高考,而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却有所忽视,从长期来看,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应对措施:出现只重视语文教学技巧,而忽视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高中语文教学被高考语文试卷的题型所禁锢。第二,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语文教学的目的没有认识清楚。第三,没有能够真正理解语文技巧的含义。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这几种现象,笔者建议采取如下几项措施:首先,走出高考语文试卷的束缚,要知道高中语文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而不是培养做高考语文试卷的机器。其次,高中语文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等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表达与交际,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对高中语文的教学目的要有清醒的认识。再次,掌握好的技巧也许能够成为数学高手,但是对于高中语文而言却并非如此,语文更讲求一种积累以及在积累基础上的感悟,如果只注重技巧而忽视积累,那么,学生永远不可能学好语文。

三、语文教师把自己预设的情境强加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人见解

语文学科较于自然学科而言,有很大的不同。自然学科的研究成果是客观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已有的、固定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更强调对客观的概念、理论的灵活运用。对于语文而言,更注重学生的感悟,学生能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到文章的写作意图。在语文课堂上,很多语文教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整堂语文课滔滔不绝,一直在说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语文思维,使学生丧失了独立对文章进行感悟的机会,而成为被动的观点接受者,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在语文课堂上抒发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观点,更不要说在理解出现偏差的时候,得到语文老师的指导了。

应对措施:语文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机会。同时,广大语文教师也要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及语文教学规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推进师生互动,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大胆地发言,对于正确的观点,教师要给予鼓励,对于错误的理解,教师要予以正确的指导,使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放飞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早已被时代所淘汰,如果某些语文教师还存在这种教学习惯,一定要及时地予以改正,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第4篇: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自主学习 高中语文 课堂习题 策略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04-01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对高中语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语言课程,非常适合采取自主学习策略来实施教学。自主学习策略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对于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将“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因此,老师必须按照新课改的目标要求,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推动语文教学向着科学化、自主化、高效化方向创新发展。

1 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的现状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是要摒弃“一言堂”、“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改而实施策略性、探究性、互动性、情景性教学,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的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目前,高中语文自主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很大。虽然新课改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高中作为学生阶段最关键的环节,学生的应试压力可想而知。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可以做到形式上的自主学习,但实质上还是在为应试作准备。二是教学理念转变困难。部分高中语文老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仍然坚持以自我为中心,延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机械式”背记等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思想保守、方法呆板、手段陈旧,导致语文教学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虽然语文老师坚持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但部分学生仍然习惯于老师讲、自己听、课后练的传统模式,对自主学习策略认识有偏差,自主学习意识不高,能力不足,导致自主学习效果难以达到目标要求。[1]

2 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1 加强教育引导,提高思想认识

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自主学习策略的成功运用打好思想基础。一是有利于更好的应对高考。高考无疑是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而自主学习提倡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理念,有利于学生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被动心态,而改以积极的心态去培养主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二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除了会考试,其它的能力素质都严重不足,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自主学习注重的是素质培养和思维方式的拓展,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2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一是坚持互动教学。老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采取“观察――引导”、“探究――解决”等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充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主观能动性。二是实施情景教学。采取虚拟场景、做游戏等方式,将枯燥的语言教学融入实际情景之中。比如,在《雷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轮流担任角色,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乐趣,在“拍电影”的情景中进一步激发自主学习的浓厚兴趣。三是坚持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人机交互、信息量大、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等特点,能较好的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荷塘月色》教学前,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信息,并自行解决遇到的问题。类似的教学方法,可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3 坚持多法并举,培养良好的习惯

一是坚持正面引导。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自主学习中的积极因素,从学生中树立先进典型,以正面的引导来鼓舞人、感召人、磨炼人,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情绪,善于自主学习,勇于自我管理,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二是磨炼坚强意志。自主学习,必须克服懒惰心理、依赖心理、畏难心理和急躁情绪。为此,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养成学习的计划性、持久性和目标性,做到自我加压、自我控制、自我提高。同时,要采取朗诵比赛、作文竞赛、文言文和古诗词背诵比赛等措施,激励学生认真准备、自主学习、强化自信,磨炼吃苦精神和毅力,增强不畏困难的勇气和积极进取的锐气。三是实施跟踪指导。老师应通过家校通、家长群等平台,指导学生在家搞好语文的自主学习,及时加强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指导学生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鼓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记日记、抄名句、查典故、背诗词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知识积累习惯。[2]

3 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坚持将自主学习策略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之中,不仅是落实新课改目标的具体要求,也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语文老师一定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运用自主学习策略,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第5篇: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程教学 实施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53-01

1.浅谈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

1.1何谓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标准

所谓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标准,是根据语文自身的特点以及语文教学目标等因素综合制定的。首先,语文自身的特点在于语文不仅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所谓语文的工具性是说语文不仅是思维和想象的工具,还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而语文的人文性则是说语文课程是文化的课程,语文中包含了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因此,要上好语文课,既要顾及语文的工具性,也要兼顾语文的人文性。也唯有处理好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才能有效的开展语文教学,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其次,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和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密不可分的。而新课程教学标准则从不同方面论述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其一,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二,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在于语文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再次,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语文教学评价的有效开展。而语文新课程标准则从测定学习成绩、鉴定教学效果、检验管理水平、获取反馈信、提供选拔资料和促进教学研究等六大方面,论述了如何有效的开展语文教学评价。

1.2何谓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

所谓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是针对传统的教学而言的。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应试,因此教师的教学主要围绕课本以及教学参考书来开展,并且在课上,教师可以说是从头讲到尾,学生很少有发挥的空间,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完成语文教学任务,但其弊端也是很显著的。由于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机械,导致学生很难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由于教师的教学只是简单的围绕书本和教参来开展,导致语文教学范围过于狭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的。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这种教学方式只围绕书本和教参来开展语文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导致语文教学成了空中楼阁。而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学习语文知识,更在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而要提高语文素养,就要留意于生活,善于观察,发现并懂得思考,因此可以说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在这种情形下,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应运而生。所谓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是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标准来实施开展的,其目的在于顺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培养多方面人才,其具体举措有:通过对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的调整以及对高中语文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从而实现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的建构。而崭新的语文课程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还有通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与探究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2.如何开展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

2.1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一堂好的语文课和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分不开的,所谓教学设计并不是简单的把教参上的东西写到教案上就完事,而是根据某一学科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从而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以便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的过程。那么,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又该如何设计呢?我想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应考虑以下几点: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在教学中体现先进的教学观、教师观、教材观、学生观、学习观、人才观及成才观;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传授知识和智能培养,还要留意学生在接受知识时的表现,即学生有没有真正的学到东西以及学生在学习时是否是快乐的、是愉悦的;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利用教学环境;最后,要说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调整及改进语文教学方法。也就是说,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要打破语文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言堂现象,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机会和可以发挥的空间,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以及不断调整及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搞活语文教学课堂气氛。

2.2开展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具体措施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教学方式在于探究式和合作式教学,为此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实施及开展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开展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首先,要以扩展阅读突破僵化的传统语文教材;其次,要以调动学生发言突破被动的学习观念;再次,课堂教学要灵活多变;最后要说的一点是,在课堂教学中要转换师生角色。由于语文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解过于生硬,学生很难有兴趣听下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外阅读的形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此外语文的作用在于交流,在于表达,因此在语文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讲授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为此可以尝试着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而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教师就要转变观念,不把自己当成权威,只把自己当成学生的学习伙伴,从而构建一种平等,师生互教互学的师生关系。其次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只有教师之间的互评,而没有从学生的学法角度来评价一堂课是否真的有效,因此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互换角色,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从而对语文教学做出有效的评价,而不是把教学评价当成一种形式。最后,要说的一点是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在于教师也在于学生,因此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语文教学中,沿着一条固定的路线一直走下去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大胆突破,勇于创新,从而有效的带动学生学习;从学生角度来说,则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激励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从而引导学生快乐的学习。

第6篇: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中教学 创新思维 教学氛围 教学情境 教学方法

一、引言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教育,而课堂教学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主要的渠道。高中语文新课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目的。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文章结合高中教学的实际工作,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希望能够对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工作发挥指导作用。

二、新课改视野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正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根据教学实际工作,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平等友好的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鼓励师生进行交流,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良好的环境。例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适当的设计思考题。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并敢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材料的能力,还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同一信息当中探索不同的答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新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树立起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2、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一、在讲解课文内容之前,可以利用与本章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者情节,设置短小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第二、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通过课堂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课堂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内容也要丰富,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重视多媒体、图画、卡片的运用,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课堂讨论,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接受能力。为了让学生保持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第一、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熟悉故事发展情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和合理的想象,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改编,并在师生之间进行讨论,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为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积累丰富的素材。很明显,掌握丰富的素材是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素材,就很难进行积极思维,那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将无从说起。第三、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合作,重视思考和讨论,这样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做好教学评价工作,鼓励进行创新思维。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如果缺乏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和指导,往往会导致学生缺乏信心,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进而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需要表扬和肯定,尤其是在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对于学生一些稀奇的想法,教师不应该指责和批评,而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考,鼓励标新立异。每个学生都有创新能力,而要发挥创新能力,首先就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该善于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对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善于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提高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兴趣,为每个学生的成功创造良好的条件。

5、认真组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除了在教学、评价方面采取相应的策略之外,课外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外活动的组织,将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将课外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平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巩固学习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技能。具体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养成写周记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对生活进行更为仔细的观察,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细节,促使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去分析和认识周围的人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二、组织学生表演短剧来培养创新思维。例如,在讲完有些课文内容之后,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演话剧。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今后在教学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以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不只文中所介绍的,今后在教学工作中还需要不断的积累、总结和创新,大胆尝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杨艳国.对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J].文科教学探索,2006(6)

[2]施青濒.对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思考[J].上海教育,2000(6)

第7篇: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转型;制约因素;有效措施;教学思想;教学模式

语文学习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人才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高中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阶段,语文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着高考成绩,更对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在现代教育理念下,高中语文的传统教学范式已经跟不上现今的教学水准,满足了实际教学需要。所以,新课标改革提出实施“自主、合作、探索”教学,围绕学生组织设计教学活动,强调因材施教,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现阶段的新课程理念落实效果,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落实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阻碍着教学转型进程,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客克服问题,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最大程度的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水准的整体提升,进入一个更好、更高效的教学阶段。

一、制约高中语文教学转型的相关因素

(一)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根深蒂固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语文历来被认为是一门工具性的基础学科,教学实践过程致力于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训练,讲究的是师传生受。其实这种观念并没有错,但是它只适合于特定历史条件下及特定的教学阶段,如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小学、初中,并不适合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高中语文教学更注重学生语文素养、审美情趣、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不再局限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但是一直以来,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在这方面都比较缺失,而且受应试教育影响,衍生出大量枯燥、繁琐、重复的机械式学习行为,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教学水准的提高。

(二)“授受”教学模式依然占据主体地位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看,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依然以传统的师传生受为主,合作式、探究式、实例式、讨论式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较少,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充分体现,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不高,教师还未真正转换成为学生的指导者、辅导者和帮助者,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教学转型。究其原因,除了受应试教育影响外,还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换不及时。面对较大的高考压力,传统教学模式在扎实学生基础知识上有着一定优势,却不乐于培养血神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改革不力,缺乏创新

新课改后,高中语文教学开始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活动,但是信息技术的运用依然比较少,如慕课、微课运用较少,造成课程改革创新不足,只停留在较浅显的层面上。并且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教学缺乏有效性,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等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过于根深蒂固,一时之间难以改变,减缓了高中语文教学转型速度。

二、推动高中语文教学转型的有效措施

(一)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成长,高中语文新课程提出了三个基本理念:第一,强化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二,强调共同提高与多样选择相结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开放性;第三,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对学生的辅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这三个基本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要想实现有效的转型,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搞题海战术,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文化品质。

(二)真正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我国传统教学中一直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课堂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新课程改革后,老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发挥,就要以创新为切入点,加强改革创新,在授课中经常提出一些多元化的主题,让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学习,各抒己见、互相帮助,使学生在探讨中求知、学知,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特别是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对教师的依赖较低,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不仅利于现阶段的学习有积极影响,也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应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着手,为他们提供更多感兴趣的书籍,同时,在不干扰学生学习情况下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利用现有的学习工具、资料去自学、预习课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较清晰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常言道,学无止境,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知识财富,永远也没有汲取完的一天,学生应积极阅读课外读物,博览群书,这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主要途径。

(四)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模式,虽然课堂依然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但是教学不再局限于三尺讲台,通过信息技术有了更广阔的天地,深度与广度有了极大的拓展。网络容量大、教学资源丰富,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让传统课堂变得生动、高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创新,达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例如,慕课作为一种网络上的开放课程,若能引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来,能高效的利用优质的课程资源,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课下自主学习的空间,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五)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要打造有效语文课堂,必须注重教学谋略,跳出单一的课堂教学,驾驭、规划整个语文学科教学,精心的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使之为新课程基本目标的实现而服务,推动高中语文教学转型进程。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加大教学改革与创新力度,多多运用新型教学模式,以打造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当然,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不是一味的摒弃,而是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融入到新型教学模式中去,实现教学模式转型的成功过渡,以创设符合现阶段需要的教学模式,改善以往教学中不良现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转型在新课改以后已近进入了一个较关键的时期,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学方法已经不适于现阶段的教育水准,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最大程度的推进教学转型。要想做到这一点,高中语文教师要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思想,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带领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代毅.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之变[J].大江周刊:论坛,2013(7):175-175.

[2]侯庆超.小议高中语文的教学转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4) :126-127.

[3]侯志鹏.高中语文转型刍议教学[J].祖国:建设版,2014(3):258-259.

第8篇: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改;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101-01

高中语文作为高中生的一门必修课,必须提高教学质量,以保证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够适应他们当前和今后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需要。为此,高中语文教学就必须进行改革,要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就必须认清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

高中课堂教学的主要优点是,把相同或相近年龄、知识程度的学生编为班级,使他们成为一个集体,可以相互促进和提高。教师按固定的时间表同时对几十名学生进行教学,扩大了教育对象,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教学效率。但课堂教学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不能充分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难以充分照顾优、差生的学习和发展;不能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提供足够的空间。

高中语文还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教学内容的定位缺少科学性,授课的随意性强,因而形成两种局面:一种是授课过浅,按照教材,罗列若干点,泛泛而谈,使学生觉得语文课雷同而类似,毫无意趣;一种是授课过深,尤其是名家名篇,名著节选,详尽分析,甚至和大学讲授相仿佛,这种教学看起来有深度,但实际上与学生水平无法吻合,学生没有实实在在地提高。

由于考虑到高中生身心发展日趋成熟的特点,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单一,形式呆板,千课一律,缺少智慧的幽默,课堂灵动性、艺术性不足,难以对学生产生刺激,使学生萌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管理松散,课堂教学本身就存在着“点弱、面大、距离远”的问题,教师单枪匹马,难以顾及几十个条件各异的学生。师生距离由个别教学一米之内的“直接”变成了一米、几米之外的“间接”,这种“点”对“面”,就往往成为“空对空”。许多学生变成干坐生、应付生、掉队生。

高中生大多数要准备参加高考,因而高中的教学实际上便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要为高考服务。适应这种形势,高中语文教学从内容到方法便必然要有所变化,教学改革自然也就与初中的那一套做法有所区别,呈现出另一种形式。况且,高中语文教学和初中语文教学本来就有很大不同。初中属基础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其教学重在普及,以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化素质为目的。按照一般要求,学生初中毕业时语文水平能满足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基本需要就可以了。根据这一点,初中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便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实际能力,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也必须是多种多样的。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要完成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就要对语文教学进行大胆改革,使其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在观念上大胆创新,在方法上灵活多变,内容上体现教书育人相结合,以适应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需求。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科学选择教学内容。高中语文是一门面向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公共课,在选编内容上要具有相当的宽泛性、开放性,充分照顾到教与学两方面的实际需要并具有选择性。为了方便统一高职院校语文学科的教学,国家应当组织专家编写适用于高职院校的统一的语文教材,要注重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角度去安排教学内容,突破以语言和文学知识为主的模式,广泛地涉及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从人生观、价值观、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给学生以人文教育的内容。同时也要从高职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层面出发,把人文性与实用性充分结合起来,除安排文学作品内容外,还要适当加强能力训练内容,如应用写作、语言交际等,不但要注重文学性、人文性、美学情感的渗透,也要注重知识性、工具性的培养训练。

第二,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授课过程中尽量缩短讲析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通过精心策划,重点阐述、引导启发、设置情境、集体讨论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学善学,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保证学生通过课堂能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激发兴趣和灵感,除了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外,还可以采用朗诵、演讲、辩论、情景剧表演、讨论甚至实地参观等多种寓教于乐的形式。

第9篇: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范文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目前很多高中学生其实并不特别重视语文学科,往往下课后就不会复习语文知识。往往运用自身以往的语文经验答卷、应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在教学时,大多让学生参考教学参考书,人云亦云,毫无创意与开放性,让学生思想受到极大限制。老师授课的内容缺乏延伸性、整合性和时效性,学生学习效果和成绩不如人意。学生很少涉及课外读物,写作水平相对单一枯燥,写作材料大多来源于以前背过的作文参考资料,导致很多学生不但作文分数上不去,整体语文成绩受到影响,而且语文的学科素养也大大缺乏。

二.导致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第一,学生接触学习语文的时间只在课内。由于很多学生潜意识觉得语文的学习就是中文类的学习,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中文是母语,自然对语文的学习比较不重视,课后也不会花时间复习语文;第二,没有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普遍低下。很多学生反映对古文阅读等学习感到困难,而在的学习过程中,得不到相应提高,自然没有了学习的兴趣;第三,教师忽视朗读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学的涉及面较为广泛,教师往往只根据考试要求对学生进行片面教学,成绩放在第一位,忽视学生语感的培训,没有给学生能够朗读课内外文章的平台,使语文的学习枯燥乏味。

三.投丰富性与趣味性于开放式课堂的语文教学

1.投丰富性于开放式课堂的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一书中提到:“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首先,这就需要教师备课时搜集生活资源,课堂上将其引入,与课本知识相结合,丰富课堂教学。其次,可举办一些活动以此增强学生在不同环境需求下对于语文学习的运用,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运用能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即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以适应社会、个人发展的需要。“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开放的语文课程不局限于课本、教室、校园,还应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相沟通。开放式语文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目标多元化,评价方式灵活化。

2.投趣味性于开放式课堂的语文教学

建造高中语文的“开放式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对高中语文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应以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和生机为目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目标,提高教学的科学化水平。“开放式课堂”就是指课堂氛围的开放与课堂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即学生真正作为课堂的主人,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强化对语文学习的喜爱和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可自由开展学习活动,进行小组讨论与问答。完毕,与老师进行互动和沟通,老师最后给予建议,提出重点,让学生在融洽欢乐的环境中学好语文。搭建高中语文“开放式教学”的平台,要从教学思路和教学措施两方面入手,“开放式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好奇和探索之心,从而对学生的语文思维的习惯进行培养,提升其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了语文课堂上时空和教学内容的封闭局面,进而使语文教学真正融入生活之中,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丰富语文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终还语文的真正面目,真正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生发展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杨文.以学生为主体 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成效提升[J].文理导航,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