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素养总结范文

人文素养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素养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素养总结

第1篇:人文素养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素质;培养

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来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和人类社会建设过程。从而以历史的思维来认识社会、个人和自然的关系,在了解认识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经验,提升人文素养,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1提升教师本身的人文素质

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说过,教师的个人范例在学生的心中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取代的。这足以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范例作用。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素养外,还要以自身的优秀道德品质来以身作则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其次,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营造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快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感受中国的文化的魅力,然后从所了解的历史的角度去体验和思考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并拥有处理好这三种关系的能力。最后,教师要从心底体现出对学生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也要做好课堂学习的引导,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找到适合的契合点,使学生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合理有效的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高中历史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都十分强调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可以从人文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去关注学生。新的课标要求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所以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奉献社会的精神。如在学习“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平时休息的时间去探访下周边老人,让老人讲述改革前后的生活的变化,并以小论文的形式总结出来。另外也可以走进农村,看一看改革前后农村生活的改观,这种从课堂走到社会的实践形式利于学生收集资料,并能将自己学到的历史知识应用实践中,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让学生对自己家乡进行图片收集,之后进行展览和比赛。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就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感悟历史人物和事件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媒体视频和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视频和图片,使学生站在国家的角度来看问题。如在学习“”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日本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就可以通过影片的播放让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日本侵略的残暴,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近年来日本修改教科书歪曲历史,否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甚至将侵略奉为英雄行为,这引起了中国人的愤怒,作为一个有素养的中国人,在谴责日本行为的同时也要注意语言和行为,不能做出有损国家的行为。在这段历史的教育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和思考,看他们是如何看待这段日本侵略史的?要怎么处理中日关系才最为妥当?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将知识转为实践,同时将对日本侵略的愤恨转变对国家的爱,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人文素养,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

4利用教学的过程和特点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和学生的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成果都是有差异的,老师在这个差异过程中要及时捕捉信息,并对课程进行及时调整,以帮助学生体验历史事件的感受。如在讲授西班牙和葡萄牙时,可以提出问题:为会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最行富起来的国家?但是这两具先富起来的国家中西班牙是在美洲?葡萄牙是在非洲和亚洲?学生通过之前知识和自己课外知识的学习会非常踊跃的回答问题:因西班牙是当时的殖民大帝国而葡萄牙是当时的贸易霸主。在学习荷兰和英国时,通过对荷兰和英国的优势分析,学生可以生出新的观点:荷兰是造船业和远洋航运业比较发达的商业贸易国家,是以金融立国的,而英国是以工业发达的工业产国的国家。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后,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评价,这样既能肯定学生的智慧也能弥补学生的不足,学生在体验中既感受到了学习过程,又体验到了学习成果。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真善美和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从而提高人文素养。历史教育过程也是艺术特色教育,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总之,高中历史教育中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高中历史作为中国的文明发展史,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所以在高中历史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是有一定的优势的。老师要把握这种优势,通过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进行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历史人物和事件,才能将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为学生未来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守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探[J].东方教育,2013(4).

第2篇:人文素养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师;人文教育;现状;建议

1.人文教育的概念

“人文”一词在很久就被提出来了,在我国古代这样解释人文:“文明以止,人文也”、“人文,人之道也”。在古代对于人文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本身的价值作为中心,构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化体系。在国外,“人文”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最初强调的是“有知识、有文化”,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提出,使得“人文”含义更加深刻,强调了人的价值和人的创造,强调人性。“人文教育”的概念就是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人文知识,使其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大提升,同时使自身的思想、道德和素养得到升华。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使学生发现自我,寻找自我价值。它的教育思路是以人文精神为指导,以人文知识传授为手段,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人文教育的内容包括对科学、知识、创新、真理的追求,也包括对理想、道德、人格的培养,既强调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也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

2.高中政治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

2.1高中政治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高中政治教师作为人文教育的先行者,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时候,自身的人文素质必须过关,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人文教育顺利开展。但是现实情况却是有部分的政治教师的人文知识缺乏,人文素养不够,很多政治教师在平常只针对自己的学科进行研究教学,仅仅掌握了本门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没有很好地掌握人文教育相关的知识,也很少对其他知识如历史、地理等进行掌握。政治教师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的后果就是高中人文教育开展的不顺利。然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一笔很大的精神财富。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缺失,使得教师在进行人文教育时,空洞而没有深度和内涵。最后,政治教师的艺术修养不够。对学生艺术的培养也是人文教育的一环,但是我国传统教育中认为只有艺术生才可以学习艺术,这就导致普通学生在艺术素质方面的缺乏,缺乏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高中政治教师艺术素养的缺乏,使其不能在人文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

2.2高中政治教师人文意识的淡薄。高中政治教师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将人文教育加入到日常的政治教学工作当中的意识。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比较陈旧,只是为了教授政治知识而进行教学,缺乏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人文精神形成的指导。这样就导致学生的情感、思想、道德得不到指引,学生的创造力得不到发挥,相应的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就得不到提高。

2.3高中政治教师教学方法与人文教育不相匹配。现在高中政治的教学模式还是较为传统,只重视政治成绩的提高,采取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法,简单的以教材为主,以考试为评价手段,这样的方法比较落后,会压制学生的天性和个性,不符合人文教育的理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在高考的压力下,政治教师为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会轻易的去尝试其他的教学方法,只能采取最保险的方法进行教学,不断的记忆、不断的考试,使得教学模式机械化。

3.对高中政治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建议

3.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高中政治教师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加强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包括对文学、历史、哲学等与人文相关领域的学习,在学习的同时注意总结学习经验,形成自己的人文观念。政治教师要多接触与人文相关的书籍,挑选其中的精品进行阅读研究,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形成一定的人文素养。然后,政治教师还要注意从传统文化中获取人文知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接触和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从传统文化中得到经验。最后,政治教师要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对音乐、绘画、雕塑、舞蹈等艺术形式都要略懂,通过艺术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3.2高中政治教师要增强自己的人文意识。政治教师要将自己现有的教学思想进行转变,摒弃以前那种为教学而教学,树立起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教学。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突出人文教育的地位,以自身的人文素质去感召学生,让学生培养自己的人文素质。在教学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多给予学生以人文关怀,倾听学生的心声,感受学生的情感,建立起师生间良好沟通的桥梁。

3.3改变教学模式。高中政治教师要积极地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改变现在以成绩为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者,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形成自我意识。同时教师在授课时,要将人文教育与政治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的过程中也受到人文知识的熏陶,无形中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总结人文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需要高中政治教师付出的努力很多,同时也需要学校、学生、家长的支持,只有大家都了解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了,人文教育的开展才会顺利。

作者:李凤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雪梅.高中政治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策略探析[J].教育界,2014,(10):28-28.

第3篇:人文素养总结范文

作文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是教学活动改进和完善的重要参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经过广泛的了解,目前许多教师对作文的评价方式较为简单,往往是在几个分数段内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打分,这种评价方式没有清晰的向导性,学生可能在下一次的写作中更多地是会去模仿,而不会去思考去创新。参考国内外一些评价方式,虽然我国目前尚未有对人文素养培养的标准,但是根据国外一些人文素养培养目标,笔者尝试整合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到高中作文评价系统中。综合打分可以将高中学生作文分为几个分数段的档次:35分以下,36-41分,42-49分,50-60分,以此划分学生作文的优劣,或者会加上一些四字词组:层次分明、语句通顺、中心突出、首尾呼应、字迹工整、构思巧妙等,这些公式化的评语让学生的写作热情遭遇了冷却,内心的真情实意被冰封起来,以至于为什么许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更倾向于翻开一本《优秀作文精选》来复述别人的故事。其实学生的作文都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也是自己和老师的对话。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用对话的形式来完成评语就会让他们感受到传达的文字信息得到了回复,跟教师的感情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交流,更多的人文情怀才会流露出来。

二、阅读名著名篇吸纳人文精华

作文教学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需要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是把握好课内阅读的资源。这里是指学生要充分发现和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资源。“在对语文教材的阅读中很容易形成对写作能力的迁移”,因为教材里面的选文既是阅读教学的范文,也是写作仿写的典范之作。语文教材可以说是学生写作的后花园。纵观我们的语文教材,有丰富的史实故事、名言警句、哲理故事,有传统气息的地方民俗、令人神往的异域风情,这些学生都可以当素材运用到作文中,来表达自己正确的情感价值判断。其次,重视经典著作的阅读,课内阅读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长久训练、慢慢发展提高的过程。经典之作有优美的意境,和谐的音韵,是真正中国特色的文化。阅读经典著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阅读经典著作,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三、总结

第4篇:人文素养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养;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011-02

随着国家对人文关怀的重视,“人文关怀”也渐渐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线,在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含义与空间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一定方向的指导。本文主要从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出发,积极探索其对策。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党的十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的重要思想。[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重要育人工程,在促进人才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新时期具备新的素养,包含人文素养,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就是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高等院校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思想政治的育人工作一直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成果。但最近在人文关怀理念下,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失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研究不足。关于人文主义、人文关怀理念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得到广泛地认可和进一步发展。对于中国而讲,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主要来源于。所以,关于人文主义素养培养方面的研究,理论明显存在不足之处,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确实反映了中国的基本国情,明显带有特色理念,政治色彩较为浓厚,加之发展研究较晚,关于人文素养的研究较为局限于某个方面,缺乏完善。

2.新问题关注不够。新时期新特点新问题,在21世纪全面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文素养的关注和更新,明显不够及时有力。虽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理念,来源于的全面发展学说,也同时融合国外人文关怀因素,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人文关怀思想。但毕竟人文素养的培养方式及其培养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会出现层出不穷的问题,而这很容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新问题忽视。纵观中国发展历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思想文化多样化、多元化并存,人们思想观念、利益追求都有所改变。这种复杂性和价值趋向性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都产生巨大影响,造成了大学生迷恋金钱、沉迷网络、拜金主义等诸多不良现象。

3.针对性不足。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及特点,高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培养方案,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较为完备的学生培养理论体系,其内容涵盖基础的课程、应用的课程,以及创新等课程。但是,我们也看到跟随形势的发展,在该体系中缺乏对人文关怀相关课程的教育与指导,这样的教学便很难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很难完成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有效培养。所以,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少人文关怀的理论对教育工作的指导。针对出现的新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应当不断摸索、勇于探索、积极总结、深入研究,不断拓宽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载体,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对策

1.树立人文素养培养的新理念。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应树立人文素养培养的新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养培养的基本理念即“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时候坚持从工作对象的立场和观点出发,既注重人民群众整体利益的提高,同时又现实的关注作为人民群众个体的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和利益需求,把‘人’的利益和生存状态作为检验一切理论和实践的标准”,[3]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融入人文关怀,树立人文素养培养的理念,从而弘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要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文素养培养,“就应该加强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把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融入到学校工作的全部过程中,努力做到全方位育人。

2.加强人文素养培养的思想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从内容上及时更新,加强人文素养的思想内容。这主要根据高校大学生的基本思想特点,并积极地去调试教育内容,力争将传统与现代、德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坚持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时俱进,并提高其针对性与实效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在高校中越来越重要,并逐渐发展成为深化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3.构建人文素养培养的科学体系。我们要以学生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并根据德育为先的原则,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载体建设”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这种比较全面的人文素养培养的科学体系,较为系统地涵盖多个方面。其中,课堂教学是最为基础和传统的一个方面,是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实现人文关怀的主渠道。“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校园文化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和谐校园的集中体现。

4.完善人文素养培养的工作机制。科学的培养机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养培养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的基础之上,我们结合大学生教育的特点,力求构建以人文素养培养为中心的良性机制。比如:心理疏导的机制,是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疏通,以达到治疗学生心理疾病,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机制;队伍建设的机制,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高校工作效果的优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学校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提高其工作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机制,我们通过科学的、有效的、全面的反馈,及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准确评估、及时沟通、总结经验、促进发展,从而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十报告[N].2012-11-8.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第5篇:人文素养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素养;教学情景

人文素养培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衡量指标,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直接影响,也是丰富学生思想内涵的关键性举措[1]。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作为一门注重人文内涵、文化底蕴的代表性学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日常生活、人文交际方面来加以考虑(人文性、工具性相统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为教学目标,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有利辅助条件,这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重点倡导的教育理念,值得大力推广与引荐于实践教学。

一、结合教材,彰显人文教育

1.挖掘教材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核心作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结合讨论、提问、探究等实践活动,创建人文素养培育环境,让学生体会到人文教育的独特魅力。以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文教学为例,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搜集有效的教学资源(音频、视频、图片),展现出屈原刚正不阿、忠心爱国的执着精神;创建生动有趣、活泼形象的教学课件,让学生体会文章所蕴含的人文素养,也便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评判能力。

2.强化阅读训练

适当的阅读训练可开拓学生的课外视角、丰富精神世界,也是初中语文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以某次课堂教学公开课为例,在讲解《童趣》文章内容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性格差异、年龄特点),利用教材知识内容,开展“教材知识竞赛”、“课外阅读活动”,成立教室阅读图书角,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实践阅读活动,并将其阅读心得分享给班级学生,形成共同监管机制;针对文章重点内容,开展课堂讲演实践活动,邀请学生讲解自己所经历过的童年趣事,在班集体演讲氛围中优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及其思想观念,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创设情境,培养人文素养

1.注重教学情景

教学情境是为了教学效益服务的,通过合理、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潜能,可达到提升人文素养培养的效果。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设置独具特色的人文教育情境。例如,在《论语十则》教学内容中,教师结合一组动漫图片,以孔子与学生对话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阐述了一些基本的人情世故、人文理论,设置问题情景:论语十则所表达的思想观念对当今社会有何显著影响?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问答环节,教师统一学生的回答进行合理论证,强化学生对于论语内涵的理解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价值素养水平。

2.结合人文熏陶

人文熏陶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依据,相比较教材式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模式,更具独特教学效益,值得广泛应用于实践教学活动。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苏轼的生平趣事为切入点,引入文章所描述的典型事例,实现语文教材与历史知识的结合效应,将文章中所表达的个人感情完美呈现,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感悟能力也具备一定影响。

三、拓展教育,融合日常生活

1.开展课外实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讲人文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形成高效教学机制。以《在山的那边》的教案为例,开展自主阅读、自主诵读、实践探访等活动,鼓励学生深入大自然,搜集“大地母亲”的自然情怀资料,也可撰写实践活动心得体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为初中语文人文素养教育提供辅助作用。

2.调动生活体验

任何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日常生活,学生的生活体验也有助于初中语文人文素养的培育,这与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素质教育具有相得益彰的功效。在《秋天》教案中,教师结合地方季节的表现特征,让学生畅谈秋天所代表的季节特征、表现形式及内在涵义,可从秋季代表性词语入手,并联合自身生活体验及其特有经历,形成自己的主观看法及个人建议,将鲜活的生活经历融入语文教学,实现语文实践活动的体验目标(丰富学生内在情感),创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体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科学素养,具备高效便捷的教学特征。

四、总结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实际保障。在实践教学中,通过“结合教材”、“创设情境”、“拓展教育”等方面,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特有的浓厚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素质教育的独有理念,从实际出发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对课堂教学效益也具备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郝亭亭.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学研究,2011,02:67-69+90+92.

第6篇:人文素养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职语文;人才培养;人文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不断提升。中职院校为提升竞争实力,开始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人文素养作为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得以发展。但受中职学生生源质量、知识储备情况、学习能力,教师教学重点、教学模式,中职语文教材设置等因素的影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仍需深入实践探索,以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提升中职生的综合实力,提高就业发展能力。因此,展开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具体研究,意义深远。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教学开展有明确指示,指出语文是一种无法取代的重要交际工具,这同时是语文的基础属性。而现阶段绝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模式仍然相对传统,对学生语文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培养力度存在不足,特别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培养,语文学科教学的具体功能未得以全面展现,这无疑严重影响中职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健康人格的养成。而就中职生自身基本情况来讲,首先,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实施,中职教育发展备受影响,生源整体减少、中职招生规模扩大等,造成整体生源素质下滑,入学者多以应试教育失败者和普通高中教育落选者。其次,中职学生自控能力弱,自主学习意识缺乏,专注力不足,长期成绩靠后不自信或抵触学习等问题严重。城乡发展不均衡、师资水平不足、父母知识能力限制等也严重影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最后,中职生受传统教学理念模式的影响,不重视文化课学习,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教学情况可想而知。就中职语文教师教学情况来讲,首先,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将课堂知识与人文素养培养结合起来,只将语文当作教学工作,忽略其人文性,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毫无帮助。其次,教学方法较为老旧,对多媒体技术与设备的应用意识相对缺乏。最后,教学创新仅限于教学形式变化,无法从根本上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审美鉴赏等方面的能力和意识。就中职语文教材设置不合理性而言,主要表现在部分文本教学难度大、教学连贯性不足、单元内各学习板块间呼应性不足、教学目标不统一等方面。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一方面人文素养作为个体自身发展内容,与其职业发展关系紧密,对个体长远发展影响深远。中职生与其他高校生一样,必须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应具备极强的素养能力。这样,中职生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开阔视野,得到更多赏识与重视。如果一味发展专业能力,忽视人文素养的提升,未来发展中此类学生将无法更好地融入社会,知识面狭窄,也不利于自身修养的提高。另一方面社会运转需要的是人际交往的沟通。具体到中职语文课程中,因为其具有丰富的文化特征,不单单包含基础的文化知识,同时更有优质的精神内容。因此在中职语文学科教学中,任课教师需将人文素养教学展现到极致,从自然、人生、语言、思辨等多个层面向中职生传播人文属性内容,持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故而,在中职生专业技能发展的同时,人文素养培养亦极为重要,只有将二者完整融合起来,中职生才能够在未来发展中取得更大成效,才能深刻理解社会发展、民生就业等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养成民族向心力意识,为推动我国民族凝聚与发展贡献微薄力量。另外,提高中职生人文素养也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与要求,只有切实达成这一目标与要求,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型劳动人才。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路径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1.转变教学观念塑造中职生的人文素养时,中职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且符合教育学情的素养培养理念,充分依托中职语文成长教育效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重视学生写作、沟通能力训练,提升入职适应与实践能力,促进人文素养的提升。例如,近几年,中职教育引入职业定位与理想概念。基于此,中职语文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此类主题讲座或比赛活动,要求学生对参与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与写作,在丰富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学生参与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个人发展立场与理想更明晰或坚定。其间,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给出指导或建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提升职业规划理解,提高职业选择标准,获得更好的发展。此类实践教学活动,一方面便于学生端正职业心态,树立正确的职业取向观念;另一方面学生语文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融合性增强,语文素养提升,择业机会更多。此外,中职语文教师还应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将语文课堂人文特色尽数发挥。例如模拟真实招聘会场景,组织学生择业面试,不仅能锻炼中职生的表达与展示能力,而且能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因此,为充分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养,中职语文教师势必要转变与创新现有教育理念,消除传统理念屏障,实现现代化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提升教学实力。2.消除教学偏见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对中职教育解读往往是狭隘的,无法深入解读其重要性,没有明确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性。事实上,职业教育对我国发展影响极大,为国家输送各类高素质劳动力。随着长期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已极具规模,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政策倾斜与扶持愈发凸显。但实际发展中,中职教育发展动力仍有欠缺,中职语文教学中也存在偏见。例如,学生生源素质薄弱,无法理解深层次文化课知识,理论知识教学以基础为主;中职生学习目的是提高技术水平,文化课影响不大;等,中职教育短视性一览无余。基于此,教师应转变观念,消除偏见,明确语文的重要性,尊重语文学科人文特点,重视语文工具作用的同时,重视语文文学本身的内涵,了解语文的博大精深,积极通过语文培养学生的性情,塑造学生的人格,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调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教师应秉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不过分强调学生已有的成绩表现,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把握现在,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让学生自信地走向未来。

(二)重视语文人文意识

目前,中职语文教育课程标准仍沿用2009年的版本内容结构安排,分为“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大板块。因此,培养中职学生人文素养,教师仍需从三大板块入手。1.“阅读与欣赏”的人文性与审美性中职语文“阅读与欣赏”板块的内容以散文、诗歌、小说及戏剧等为主,学习中重在整体感知文章主题,辨识写作手法,增强情感体验,感受文本思想情感与艺术魅力。就整体学习目标来讲,实现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较为笼统,具体到教学中需细化开展。其一,散文。散文是培养学生人文性情怀的重要途径。散文创作时期不同,目的、情感表达不同。以《鸿门宴》为例,题材是历史散文,描述了楚汉争霸这一历史事件,刻画了刘邦、项羽等人物形象。从课文中,既能明确项羽英雄末路失败诱因,又能从刘邦“奸”而得天下表现中感受其优点,引导学生多角度评价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生活中的客观全面性。再说当代散文,典型的如《我的母亲》《合欢树》等,都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追思和对母爱的眷恋。这样的主题,极易引发离乡求学学生对亲情的渴望,教师借此搭建文章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更易知恩、懂恩、感恩,提升人文情怀。其二,诗歌。诗歌是培养学生审美价值的利器。无论何时、何种题材的诗歌,永远表达着作者对生活、自然、家国等的热爱与追求,也反映了人们表情达意的语言精益性。诗歌学习重在朗诵,教师可让学生以此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以现代诗《致橡树》为例,舒婷的《致橡树》,表达的是对平等爱情的追求,是对过去不平等爱情关系的否定与挑战,赞颂了爱情中的女性独立,既表达出对爱情的尊重,又表达出爱情的独立性与自我珍视。因此,在诗歌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知识的意蕴美,学会沉淀人文底蕴,提升自身艺术审美能力。其三,小说。小说反映不同时代的现实生活,引导人们建立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学会批评人生的价值,理解人生。中职语文教材中小说类型有中国古代小说、现当代小说和外国小说等,与诗歌、散文相比较,很显然更贴近生活,多以白话文出现,可读性强,容易理解,既可让学生自我探讨学习,又可辅助教师展开拓展阅读教学。以莫泊桑的《项链》为例,描写了当时法国社会中产阶级市民的真实生活现状,表现出社会生活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教师可借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存价值观念,做取舍有度、取舍有道的高素质人才。其四,戏剧。戏剧实践性更高,便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仍以《项链》为例,教师可鼓励学生将其改编为话剧,由师生分角色进行排演和摄制,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理解能力的同时,写作、编排及表演能力均可得到提升,表现力也会增强。2.“表达与交流”的生活性与文学性中职语文“表达与交流”板块分为口语交际与写作两部分。口语交际重在培养学生听与说的能力。听即听明白字面内容,听懂内在含义,听清楚什么,听明白暗示什么。以《荷花淀》为例,这篇文章写了水生夫妻的对话,教学案例背景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中职生无法切身体会夫妻聊天经历。基于此,教师可以选用一些现代化生活背景下的示范案例,让学生深入学习。同时,听与说是教师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培养情商不可替代的重要路径。只有学生听与说的能力提升,才能基于语言将人才自身魅力进一步展现出来,获得更多的自信与认可。写作目的则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等,是提升学生文学性的重要方式。以航空服务专业为例,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工作日志与调查报告,让学生记录学习、实践经过与结果,引导学生如何准确表情达意,启发学生的心智。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与延续性所谓语文综合实践,旨在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向社会实践的转化。因此,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堂指导工作,学生课外拓展学习亦不可忽视,所取得实践成果也应进一步推广。例如一些较为新颖或典型的综合实践活动,可制作成专题教学或宣传视频,上传至网络教育平台,起文化宣传的作用。另外,语文综合实践是语文课程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桥梁,基于此类实践活动,学生全方位能力均能得到培养,学生的发展平台更为广阔。

(三)创造积极的人文环境

个人成长,与其所处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提升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势必要创造积极的人文环境。一方面创造文化长廊、校园图书馆、校园数字图书馆、校园书吧等,积极组织各学院展开书香校园搭建活动,鼓励学生勤读书、爱读书。重视文化社团搭建,举办各类比赛,组织文化艺术节,引导学生自我展现。另一方面教师不断进行自我修养提升。首先,教师应具备除语言文学专业外的专业基础知识,例如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其次,做好人文关怀工作。在教学开展中,教师应扮演多重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批评学生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等,在不同的教学情境处理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可严厉、可温柔,但不可羞辱和讽刺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重视。

四、总结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与中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之间兼容性较高。因此,教师在展开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时,可充分依托语文学科展开,兼顾“阅读与欣赏”的人文性与审美性、“表达与交流”的生活性与文学性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与延续性,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同时,不能忽视正确教学观念的树立和积极人文环境的创造。但需明确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只有基于具体现状,选用合适的理念方法,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方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金明.基于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21.

[2]王立慧.试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A].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3]邱春华.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2):189-190.

[4]张睿鹏.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52):114-115.

[5]黄务娟.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2):145-146.

[6]徐乃罗.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家庭生活指南,2020(12):25-26.

[7]凌红兵.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长江丛刊,2020(34):37-38.

第7篇:人文素养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人文素养;培养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的意义

1.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处于发展,人生阅历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经验还不完善,不能透过现象去发现历史事件和生活现象的本质内容,对事物的有效辨别能力不足。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挖掘教材中的素材和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的分析和看待历史事件,用辩证的眼光去审视历史问题,让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培养起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用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促进学生形式良好的道德品质,既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也要学生以史为鉴,进行生活现象的辨别,让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是一门人文气息很强的学科,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学生德育的良好发展,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关注,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具有专业素质和良好道德水平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更好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加强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经验和抵制不良行为影响的能力,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1.结合课文内容,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初中历史教材是经过专家进行综合考证进行编排的,其中有很多优秀的人文素材,这就为教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进行加工和提炼,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人文方面的学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有了人文素质的意识,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比如在教授“大一统的汉朝”的过程中,历史教师课前铺垫一下汉朝统一和形成的过程中的趣闻轶事,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主自豪感,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为古代的历史文明所倾倒,让学生充满荣誉感。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汉武大帝对汉朝统一后政权的巩固以及发展有什么作用?西汉进入强盛时期的原因是什么?汉朝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如何?等等,通过学生的学习,了解汉朝的强大,可以让学生充满自豪,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最后引导学生对汉朝后期的政治、经济进行分析,为何强大的汉朝最后也难逃崩溃的命运,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总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2.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历史知识的现实意义。历史主要研究的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通过这些历史知识的研究,发现社会中的发展规律和现象,并对现在的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可以说历史知识都是以前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这就使得历史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久远,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很容易让学生难以理解历史知识,不能有效的掌握其中的规律,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采取适宜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历史知识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3.开展历史课外活动,营造人文气氛。历史知识虽然是已经发生事件的研究,但也可以突破书本的限制,结合课本内容开展一些历史课外活动,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氛,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感受历史知识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气息,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校报中开设历史人文素养栏目,参观历史文化古迹、博物馆、主题展等课外活动,观看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人文影视作品,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感受历史的人文气息,学习更多的人文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导游——重走路”的课外活动,通过教材中的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可以按照既定的路线让学生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徒步行走的艰辛,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到的革命精神和顽强不屈的毅力,切身的体会到的伟大意义。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去实地参观时候的路线遗迹,比如遗址、彝海结盟纪念馆、泸定桥等,让学生参观,可以切身的感受革命的氛围,更加的了解的意义。课外活动是历史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课本上体会不到的内容,不断的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三、结语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初中历史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从历史素材中感受到浓厚的人文素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发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素养环境,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杨建 单位:四川省南部县东坝中学

参考文献:

第8篇:人文素养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美术 人文素养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31-02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教育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新课标的实施,使初中美术课的人文教学能够顺利实现,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各种问题。

1.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被重视

目前还有部分学校把对学生考评的重点放在文化课的考试成绩上,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美术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在文化学习中融入美术知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

2.教学目标设计缺乏人文素养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多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估学生,而不是鼓励学生培养情感和价值观。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激发创意,充分的表达自我,实现自我。另一方面,美术课程在很多地方尚未编入教学目标,仅将人文素养教学话语中,并没有真正的付诸行动,这不利于人文教学的发展。

3.教学评价体系缺少人文素养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评估体系比较单一。评估中往往是只中结果不中过程,这不利于人文素养课的推进与开展。单一的教学评估体系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计划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发现学生的不足和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促进整个教学计划的调整。在教学评价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人文价值取向,能不断的促进美术课程的推进和美术人文素养的提升。在教学评估中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学生的发面发展更加要重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潜能发挥。

二、初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策略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随着教育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学生不单单是一个听课者,逐渐的变为教学的主题,教师也不再是原来的说教者,而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学角色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适应教育的发展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促进和引导学生自我能动性的发挥。在教育观念转变的大背景下,教师也要转变观念,不断的去了解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协调好师生关系,突出人文关怀。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能够更加的自由自在,更加的有信心,可以充分的发散思维,实现个性发展,为人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做准备。

2.了解教材人文内涵

美术教学是美育的直接表达方式,是人文精神重要的培养方式。通过将自然界和现实的事物听过艺术手段来描绘出来。在描绘的过程中,描绘者需要投入自身的情感,融入自身的认知,赋予作品生命。作品不单单是一幅画,而是具有了活力和情感。初中美术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的国内外优秀美术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东西方文化的精髓。教师应该首先认识到美术教学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的重要性,不断的引导学生品鉴优秀的艺术作品。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不断提高学生对学术的认识和对美得认识。

3.构建平等、和谐、民主的美术教学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人文素养培养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环境等都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尊的优秀人格,还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和默契合作。所以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加强在和谐的环境中开展教学,增加人文关怀。重视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关爱的环境中成长。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关心,增加师生、同学之间的感情。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促进心灵的交流对话。

4.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加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现代教育中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全新教学理念。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学习途径更加的多样化,不再是单一的书本,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多样化和思辨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做到言传身教。在长期的教学中,教师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应当不断的进行归纳和总结。教师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美术专业素养,提升自身美术欣赏水平和美术技能,把美术和其他文化课程有效的结合,促进文化课的学习,促进教学的不断推进。教师要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5.更新教学理念,优化美术教学过程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美术教学不受重视,甚至是可有可无,时间经常被挪用。在教育改革的新时期,教师应该认识到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要走出课堂,增加交流与沟通,提升创造和长信。培养学生的细信息和自尊心,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结语

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当今社会,人文素养的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美术教学这平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学生的人文素养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凌国荣.初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策略探究.合肥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2]王晓婧.初中美术教学与健全人格培养研究.温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第9篇:人文素养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人文素养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204-02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在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和竞争力也愈加明显,如何在众多专业人才中脱颖而出也就成了高职毕业生首先考虑的问题。各单位所需要的不只是专业能力出众的的人才,他们对毕业生的性格、社会交往能力、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也就是说除了要有扎实牢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非专业素养”即人文素养成为了影响学生就业的决定性因素。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文化学习的学科,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中承担着重要任务,因此,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在我国,受目前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和教育中一些功利行为的影响,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高职生就业能力较差、就业难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当今社会的大环境因素,也有学校和各用人单位的原因,当然更多的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即为学生人文素养的严重匮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团队协作意识较差

很多高职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比较喜欢独来独往、不善于和他人交流乃至合作,这就导致了他们初入职场时不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很难融入到新的团体当中,比如在工作中我行我素、不听他人的建议等,这恰恰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所需要的团队协作精神不符。

(二)缺乏进取奋斗精神

很多高职学生毕业后认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足够应付工作中的专业问题,无需再学习和深造。其实,众所周知当今的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很快,仅依靠学校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工作中继续学习和完善知识体系、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身能力才能立足于社会。

(三)缺乏责任感、敬业精神和荣誉感

根据就业单位反馈的信息,获知目前很多学生在工作当中出现上班迟到早退、对待工作不认真负责等现象。初入职场的毕业生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责任心和事业心,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成长与单位的发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四)对待遇和报酬过分关注

目前很多毕业生在步入就业岗位时特别注重自己的收入和待遇,有的甚至和一些Y深员工对比,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初入职场,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埋头苦干、如何把工作做到位、要务实,要在工作中体现自身的价值,这样才会对自己的未来有所帮助。

当然,还有部分学生在工作中还存在好高骛远、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与他们身上人文素养的缺乏是有着直接关系的。在人才辈出的今天,人文素养的缺乏绝对会给学生的就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的。高校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当中逐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和价值、陶冶情操、建立正确的就业观。

二、人文素养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一)人文素养可以促进学生主动锻炼职业能力

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与各种校内外活动,逐步培养自己的表达、组织、合作等能力,建立自信心;还可以通过做兼职,认识社会形势、认清自己的价值;通过到企业实习实践,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需求、以及相关工作岗位的职责内涵等。这些经历都对学生的就业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学生求职过程中的自我展示

人文素养是内在的,但同时也是外显的。用人单位无法一眼就看出学生的能力及潜力,但他们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社会礼仪、情绪情感、心理素质等方面绝对能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获得理想的工作。

(三)人文素养可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就业能力

大多数高职毕业生个性都很强、稳定性较差,工作中稍不顺心,就会选择跳槽。影响他们工作稳定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其个性在工作中能否得到充分展示,当前环境下,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的不同,造就了学生在价值观、兴趣爱好、人生追求等方面的不同;再者就是学生在工作中能否有成就感及价值感,只有在工作中有所成就,能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才会去热爱自己所做的工作。人文素养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可塑性,使其适应社会变化,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形成可持续就业能力。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个人的人文素养高低与其人格好坏、涵养、思维深浅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更要注重良好的道德情操、人格修养等方面的人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对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职英语课程是一门语言课程,同时也是属于人文社科的一门文化课程,其涉及领域非产广泛,是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平台和渠道,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性。通过高职英语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风俗、社会、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让学生通过语言体会其社会风貌,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髓,弘扬西方的传统美德,开阔视野,陶冶人文精神。因此,通过英语语言的学习不仅可以掌握英语知识、语言技能和英语文化,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由此可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也与我国高职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完全符合。

四、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开展人文素养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是当代高职英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种挑战。

首先,在教学开展实施过程中,高职英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应试英语教育的理念,树立人文素养教育理念。我们在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职英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用素材,从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正确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知识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体验和感知英语语言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人文素养。

其次,高职英语教师一定要充分地挖掘和利用英语教材中的人文素材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为学生营造学习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帮助其积淀文化底蕴,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第三,教学中注重中西方文化的渗透。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联、密不可分的。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学习和了解使用这门语言的国家的背景和文化,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我们应该不断向学生渗透中西方文化内涵,让其进行归纳和对比,使其发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可以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这样,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领略和感悟西方国家的优秀文化底蕴,吸收和借鉴其精华,也可以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第四,教师应善于采用教学策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其心智发展,提高其人文素养。教学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改善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还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W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与传统教学活动相比,多媒体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即可以提供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英语的美妙和趣味,在声情并茂的氛围中感悟异国文化、欣赏世界艺术盛宴、积累文化内涵,这在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世界文化,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

第五,加强高职英语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课堂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向学生灌输、渗透人文素养理念的第一人,教师自身的言行、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及人文素养水平等都会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不断探寻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应该丰富自身的人文知识、拓展视野、提升人文素养,为学生做出表率,从而推进人文素养教育理念的顺利进行。

五、总结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逐步地渗透、融合人文素养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水平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教育改革趋势的。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教学中的人文内涵,努力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真正实现语言与文化融为一体,同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其成人、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丽.试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9).

[2]徐琰.高职综合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