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性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性教育是一门综合教育学科,它包括性知识、性健康、性道德、性伦理、性法律、性文明的教育,其中性知识又包括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事实证明,一些大学生在性生理、性心理健康或上出现问题,往往与他们对性知识的无知或对其教育不当有关。现代特殊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目标从开始的“适应社会”到如今的“融入社会”,其中包括了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提高表现在其四个维度独立性、生产性、社区融合性和满意度的提高上。其中,幸福感是构成满意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两往和性生活,尤其有助于提高人的满意度。现代特殊教育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需要把性教育作为途径之一。而聋人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独特的社会群体,教育并促使他们和其他大学生一样平衡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实现人生价值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如何加强对青少年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与其他科学知识教育同样重要。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现,关注聋生性教育的文章仅有20余篇。专门针对聋人大学生性教育仅零星理论性的论文。本研究在理论构想基础上自编调查问卷,试图了解聋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现状,并针对其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找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旨在为今后聋人大学生开展性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本研究采用随即抽样的方法,对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120名聋人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得有效问卷108份,回收有效率为90%。其中男生50人,女生58人,年龄16~21岁。(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及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自行设计问卷。该问卷采用单项选择和开放式问答的方式,就性知识掌握、性态度、性知识来源、对性知识的需求情况等方面的对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方法,学生集中填写,限时完成问卷。(3)统计方法: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性知识掌握情况
结果显示:性知识中最基本关于月经、遗精常识有31.43%聋生不了解,其中6.99%男生不了解遗精知识,4.02%女生不了解月经知识。不排除聋生对这些词汇理解的误差。
2.2 获取性知识的途径
由表2可见,聋生获得性知识的途径依次为:课外读物、同性朋友交流、英特网。男女生获取性知识在学校教育、家长等途径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选择“家长”、“学校教育”的比例高于男生,男生选择“英特网”,“同性朋友”比例远远高于女生。极个别学生会从异性朋友和老师那获取性知识。
2.3 性态度
结果表明受东方文化的影响,性态度也是较为严肃的。女生的性观念相对保守,对婚前的态度上大多数女生持反对态度,大多数男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面对恋人的性要求,男生和女生选择差异很大,有半数女生选择了拒绝;70%选择了视情况而定。绝大多数聋生认为自己持有传统的观念。
2.4 聋人大学生性教育需求
不论是青春期中学阶段还是大学阶段,聋生对学校性健康教育的需求十分迫切。对于性教育的范围依次是性知识教育、性道德教育和卫生保健自我保护。男女生的选择差异不大,女生除了愿意接受性知识教育外更多希望接受卫生保健和自我保护教育。
3 讨论
3.1 聋生性知识认知水平有待提高
青春期年龄提前及青春期心理生理发育迅速与性教育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季成叶等分析1985-2000年中国青少年青春期生长长期变化趋势,得出中国青少年性发育提前的结论。南京的一项调查提示:中国大学生对于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易感性的认知程度较低。我国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近期的一组数据:中国每年人工流产人次多达1300万,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5岁以下妇女占一半以上,大学生成为高发人群。很多90后女孩自己还没有长大,对“流产”给身体造成的伤害因无知而无畏。全社会必须反思如何普及性知识,探索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性知识水平。
调查结果得知,处于青春发育中后期的聋人大学生同样存在性知识缺乏和渴望了解性知识的并存状况,在中学阶段和家庭的教育显然不够,一些生理现象,如遗精、月经仍有少数的学生不知道,艾滋病多数学生不了解。所以适时地进行性教育,能让他们正确对待和处理相关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问题,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3.2 以学校为主阵地真正实现性教育目标
聋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主要是课外读物、同性朋友交流、英特网。可见学校性健康教育是个薄弱的环节。目前信息的传播手段丰富,不可避免的很多不良的信息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并且埋下隐患。性发育无知和性道德无知是铸成青少年性罪错的直接原因。因此为了杜绝和减少这类事情的发生,国家应该制订统一的性教育教材,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根据青少年生理阶段性特点,以学校为主阵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性教育,纳入正规课程体系,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3 重视聋人大学生人格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聋生认为自己持有传统的观念。58.4%男生和60.6%女生希望接受性道德教育,约半数的聋生支持两性间人际关系交往教育,由此可以看到现今聋人大学生的素质整体提高。以人格教育为基础的性纯洁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力量,缩小性生理成熟与人格不成熟之间的不平衡性,建立和加强他们积极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根据聋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创建有利于聋人大学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健康的氛围,建构符合聋人大学生现实特点的性教育体系,使他们形成和拥有独特魅力的健康性人格。他们通过参与学校、社会的实践学习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09SJD880045)
参考文献
[1] 何文明.聋生性教育调查与思考——以湖南省株州聋校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05.6.
[2] 汪思嘉.青春期聋生情感发展特点及其教育对策[J].现代特殊教育,2002特刊.
[3] 周金龙.关注聋生青春期性心理调控[J].特殊教育,2002.1.
一、女大学生性问题的主要来源与体现
近年来,随着女大学生性成熟期的不断提前、婚前发生率的不断增高,女大学生面临的性问题和性困惑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
(一)性权利意识日益增强与性责任能力发展不足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性道德失衡
女大学生身处高等院校,其智力水平和知识背景使她们拥有较强的自觉意识和理解能力,她们对自身性权利的关照与探求变得尤为突出,她们的性权利意识也日益增强,主要体现为:她们对自身的性健康性安全非常重视并渴望自我保护;在两往和婚恋关系的建立过程中越来越具有主动性,倡导两性平等、伸张个人自由;积极对待自己的性觉醒与性期待,愿意为追求美好的性体验而努力。但与此相矛盾的是,女大学生由于性知识来源有限,对性健康的具体内容及其保障措施认知不足,同时易受感性因素影响,对性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往往缺乏应有的把握尺度,在追求性体验时行为实施不当等,造成女大学生性责任能力普遍低下,无法正常履行自己的性权利。
(二)性表达欲望不断增强与性恐慌心理依然存在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性困惑加剧
大部分女大学生都具有较强烈的性表达欲望和性体验期待,这是由她们已经成熟的性生理机制决定的。近年来大学生恋爱人数、婚前同居和发生率屡屡攀升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女大学生的性态度较为开放和积极,能够坦然面对和回应自己正常的性需求,注重自己的外表修饰和个性修炼、积极主动与异往、尽可能多方面地了解性知识、愿意追求正当的性体验、对自己的同居经历或性经验不再过分掩饰等。缺乏系统有效的教育和指导,女大学生对性的认知还比较粗浅,对性的实践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她们想要正常的性体验,却担心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境界;她们渴望愉悦的性亲密与性生活,却害怕实现之后的不良结果(如意外怀孕);她们乐于满足自己的性需求,却耻于随之而来的“不完整”、“不洁净”感……事实证明,大多数女大学生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恐慌心理,这与她们所持有的性期待形成冲突和矛盾,使她们的性困惑和性烦恼加剧。研究数据表明,36.5%的女生对性梦的感受表示困惑,25%的女生对性幻想表示困惑,而38.7%的女生认为是“罪恶或堕落”、“会损害健康”、“会损害性能力”等。不少女生常常因为要不要践行而内心纠结、思想负担加重,无法正常应对自己的性觉醒、性需求和性期待。
(三)能力提高与性保护能力薄弱之间的冲突造成的性健康堪忧
与十年前相比,当代女大学生对恋爱同居和婚前的认可度大大提升,女大学生在表现上少了些害羞、抵触,多了些坦然、接纳,有的甚至极其大胆主动。这既是基于女性权利意识的不断高涨,也得益于社会对女的承认和包容。在上的开放主动无疑会强化女大学生在性实践中的能力,使女大学生能正常地享有性愉悦,但同时也加大了其由于不当而承受意外怀孕、甚至罹患性病的几率。有调查显示,在已有性生活的女大学生中受孕率为33.6%,高校女生生殖道疾病发生率为19.97%,这不能不引起重视。大多数女生并不具备完整的性健康性安全知识,有的女生甚至连女性生殖系统构造及其运作原理都不清楚,更不知什么是安全期避孕、性病的产生与传染途径等,这极大地削弱了女大学生对自身性安全性健康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女大学生性教育的内容与原则
性教育的普及程度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倡导安全健康、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女大学生正处于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培养其成熟的性观念、性心理和性道德直接关系到其成长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身心健康、积极向上,能适应自身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一)女大学生性教育的主要内容
性科学分为性自然科学、性社会科学和性人文科学。性自然科学是性教育的基础,性社会科学和性人文科学是性教育的灵魂,其中性伦理和性道德教育是性教育的核心。女大学生的性教育也应当遵循性科学的一般规律,同时适应女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需要,以性健康与性安全教育为基础,以性审美教育为目标,以性伦理教育为核心,循序渐进、逐级提升,使女大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和践行与性有关的知识、原理和道德准则,为构建自己的健康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1.抓好以普及性保健知识为主导的性健康与性安全教育
女大学生对性的好奇程度并不亚于男大学生,基于女性特殊的生理构造和她们在两性活动中所担负的特定作用,她们有理由更多地掌握性知识以确保自己的性健康和性安全,但她们了解性知识的来源和渠道却远远不及男大学生那样丰富宽广。绝大多数女大学生甚至从没有通过任何正规途径了解到基本的性常识和性保健知识,致使女大学生在面对性发育和性生理现象时紧张、窘迫甚至惧怕,在过程中极易因疏于防范而酿下“恶果”;对一些常见的妇科疾病视为“洪水猛兽”如临大敌,而对严重扰乱身体健康的性病、艾滋病等却毫无防范意识……只有在充分的性健康和性安全前提下,女大学生才有可能发展出积极健康的性心理,享受到性体验带来的愉悦感和幸福感,积极从容地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
2.加强以追求高雅旨趣为目标的性审美教育
“审美经验是一种,或是一种对愉快事物的感觉”,是身心和谐、灵肉合一的满足和愉悦的主体的生命整体意识。性审美则是与性有关的审美,是性主体对性对象以及性活动过程的整体意识,表现为审美客体(性对象、性活动等)引起审美主体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与愉悦。性审美教育首先是生物性形象的审美教育,要引导女大学生认同和爱护自己的女性身份,塑造“内在于心、外在于形”的优雅气质和形象,塑造健康美丽、独立自信的女性人格。更为重要的是,性审美教育要注重引导女大学生追求高雅的性旨趣,帮助她们达成两性关系和爱情生活中两情相悦、灵魂共鸣的美好状态,摆脱“物质第一、享乐至上”的性观念和性误导,更不要为满足一时性冲动、追求纯粹的感官快乐而走入歧途。近年来女大学生片面注重自己外在形象的“性诱惑力”、充当“小三”、发展“”、从事“”、追求变态等现象屡见不鲜,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缺乏足够的道德自律,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健康正面的性审美观而导致的。
3.强化以享受权利与承担责任相统一为核心的性伦理教育
性伦理通常指“调整两性关系、评价人们性意识是非善恶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主要是指涉及性的行为(主要指,也包括其他的涉及性的行为)的道德规范的总和。”性伦理教育是性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良好的性伦理教育能帮助人们形成健全人格、合理追求幸福、享受快乐人生。性伦理教育包括性文明、性法规、性价值观、性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当代女大学生来说,性伦理教育首要摒弃传统僵化的“性不洁观”和“性纯洁观”。奥古斯特・倍倍尔提到:“的冲动在成长发达的人类人人都有,到了成熟之后,满足这种冲动是生理和精神健康的根本。”可以说性的权利与生俱来、不容悖离。性是人人可享的权利和自由,传统社会将人们对性的期待和追求看作罪恶之源,尤其是剥夺了女性对性的自由选择,使女性对性的认识产生误解,不能正常行使和享有性的权利。因此,要引导女大学生合理实现自己的性权利,在法律框架内自由、大胆地追求自己的幸福;要正确区分“性贞节”与“性纯洁”的关系,不要陷于禁欲主义的窠臼,也不要将性与爱割裂开来;要敢于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性问题,善于让自己免受害。权利常常是伴随责任而来,在充分赋予性权利的同时,特别还要注重强化女大学生在性活动中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女大学生对性的恐惧和担忧、无法正视和应对实施的后果、缺乏自我保护和对性伤害的康复能力、过度的性开放导致性滥交等,都是源于她们的性责任意识不强。女大学生在实施性活动中最基本和首要的责任就是保证自己或他人不受伤害(包括身体伤害和精神伤害),并能积极应对和处理其行为后果。事实上,享受权利与承担责任是紧密相关、协同一致的,将女大学生培养成权利主体与责任主体相统一的道德主体,使她们学会尊重性权利、敢于担当性责任、善于自我控制和规约其,是性伦理教育中不可忽视、也最为重要的内容。
三、女大学生性教育的主要原则
调查表明,女大学生有限的性知识来源主要依靠于少量的报刊媒介、专家咨询、同伴交流以及网络汲取,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给予她们的帮助和引导微乎其微。对处于身心塑造最关键时期的女大学生来说,她们远离了家庭和父母,她们所遭遇到的性困惑和性问题迫切需要专业而迅捷的解答,学校必须建立起系统规范的性教育体系,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组织和培养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将女大学生性教育义不容辞地开展起来。同时,针对她们的性别特点和现实需求,对女大学生的性教育还需遵循以下原则:
(一)学术探讨与保护隐私相结合
性科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关系到人类生殖健康与生命发展的重大问题。性教育是在性科学研究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本身即具有学术性、严肃性,因此在知识的普及和教育过程中不应存在任何禁忌。凡有涉及到性生理、性心理、性观念、性道德、性文化、性法规等方面的内容都值得研究和探讨,无需遮遮掩掩、欲语还休;对学生的性疑虑、性困惑、性苦闷、性迷茫、性偏识等也都应一一纾解,不留死角。另一方面,教育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大量的案例分析,这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隐私,不要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更不能将个别学生的经历大肆宣讲,弄得人尽皆知。女大学生之所以不太爱向老师寻求性知识和性帮助,就在于她们极为看重个人隐私,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问题,因此老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对一些敏感害羞、性格特别内向的女生尤其要加以保护。
(二)整体教育与区别对待相结合
性是人类的根本问题之一,作为类群整体,女大学生总是具有共同或相似的性觉醒、性冲动、性期待和性要求。但是作为不同的行为个体,每个女大学生的性认知、性观念、性心理、性道德又各各不同、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性教育既要遵循女性生理和心理成长的一般规律,满足大多数女大学生对性的了解和认知需要,又要针对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适时适地加以引导。因此除了专门的课堂教育、学术讲座,编撰和发放正规的性读物和宣传资料之外,必须经常性地开展小范围的专题辅导(如小班教学、心理沙龙、社团活动、网上会诊等),并针对个别有心理隐患与性困惑的女生开展一对一的专门指导。
(三)专业指导与朋辈交流相结合
调查显示,女大学生最愿意与其倾诉和交流性话题的人员依次是专家学者、医疗卫生人员、同伴。这说明女大学生在遇到性问题时愿意得到专门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说明我们当前的性教育还比较外行、粗浅,缺乏专业深度,还不能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所以高校要搞好性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很重要,教师必须首先自己是一个性科学研究者和性教育专家,能为女大学生提供全面、科学、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这样才能帮助她们释疑解惑、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即使面对具有专业能力的教师,女大学生也可能因为自己的学生身份而产生心理隔阂和心理防备,所以她们往往更乐于与同伴或朋辈进行交流,这说明处于同等角色身份与年龄阶段的同伴或朋辈更能在女大学生中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她们能充当一个适时的聆听者、分享者或认同者,使面对困惑的女大学生得到及时的心理抚慰和情感共鸣,从而帮助她们走出困境。因此性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同伴对女大学生的积极意义,将专业指导与朋辈交流充分结合起来,一些非正式的流和性话题对女大学生塑造开朗个性、应对日常问题是有帮助的。
(四)理性关怀与感情投入相结合
由于男女两性生理上的差异和传统道德对女性的性禁锢和性压抑,使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在性心理上更容易受到冲突和伤害,这就需要在精神上、伦理上对女大学生施以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关怀伦理以女性为视角,在批判传统两性观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旨在肯定女性独特的道德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怀以及相互关怀。基于关怀伦理,女性在两往中更应得到关怀,并应使其将这种被关怀转化为对对方的关怀,从而促进交往双方和谐美满的良性发展态势。性教育过程中对女大学生施以关怀和帮助是必须的,并且要将这种关怀建立在理性指导的基础上,帮助她们正视自己的性困惑、冷静分析问题、控制不良情绪、积极寻求沟通、有效化解矛盾。此外,理性关怀还离不开一定的感情投入,教师不是冷冰冰的道德裁判,也不是作壁上观的纯理论研究者,在性教育中,教师必须充当学生的朋友和知己。一定要站在女大学生的视角与立场,认真倾听和了解她们的疑虑和困惑,真切地感知和体谅她们,与她们推心置腹地交流和恳谈,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最直接深入地了解她们的问题所在,从而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体验模式 性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下简称“模式”),是以简明形式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特征、结构关系和方法程序的描绘。模式建构能够改变当前高校性心理健康教育零散和随意的现状,实现教育的系统化和经常化,从而减少大学生群体层出不穷的为情所困、失恋自杀等危机事件。
一、体验模式的演绎建构
模式建构包括基于实践的归纳法和基于理论的演绎法两种。国内教育建模专家查有梁教授指出:“从实践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可以提出各种模式;也可从理论出发,经类比、演绎、分析提出各种模式”。鉴于性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尚属“拓荒”阶段,故本文采用演绎法进行模式建构。
(一)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是美好的情感体验教育
心理学认为,性本能和“爱”具有相同的含义,性的本质在于快乐,体现为亲昵、美好的感受。“性冲动被视为包括所有那些只是亲昵的、友好的冲动,即通常由含义极为模糊的词语‘爱’所指的那些冲动”。可见心理学视野中的“性”就其本质,远远超越了生殖或的含义;在于身体与心灵的高度融合所体验到的关心、爱护、支持、信任等积极美好的情感。因此,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不应当囿于传授性卫生知识;而应当促成他们体验关系中的美好情感。处于成年初期的大学生情感体验丰富而深刻,情绪的两极性明显,情绪认知水平显著提高。进行性情感体验教育既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也是提高其情绪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广泛的人际交往教育
性冲动与人的其他基本需求,如摄食冲动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性冲动的正常满足需要涉及另一个人。因此拥有健康的性,必先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大量实践经验表明,缺乏与异往技能的大学生往往在其整个人际交往中欠缺成功经验。这说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一种呈“金字塔”形状的人际关系教育体系。塔的底部,是积极、广泛、有意义的人际互动;塔的中部,是良好、主动的两往;塔的顶部,是恰当地向亲密异性表达爱的言语和行为能力。人际交往教育是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石。首先要成为一个乐群的人、善于表达和交流的人、懂得关心和互助的人,才有机会建立亲密的两性关系。
(三)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对性冲动的自我调节教育
性本能具有巨大的创造力。对于那些不能完全满足的性本能,可以升华的方式转化为创造性的成果。 “性本能一旦受制于文化,没有能力求得全盘的满足,它那不满足的成分,乃大量升华,缔造文明中最庄严最美妙的成就。如果人类在各方面都能满足其欲乐,又有什么能催促他把性的能源转用在其他方面呢?”。大学生的性生理发育基本完成,性本能活动旺盛;但个性成熟的滞后、社会文化的规范、客观环境的局限等现实因素,注定其性冲动将大部分处于压抑状态。两者之间的巨大矛盾,迫切需要教育给予疏导和应对。大学校性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引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宣泄、转化性本能,升华、调节性冲动,培养他们对性冲动的自我转化和调节能力。
(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对性别角色的理解教育
文化和心理因素建构起男女性别角色的身份与差异。“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不断展开的关于两性差异的叙事之中,这一叙事形成并规定了我们的角色认同、个人行为、自我观念以及性与满足的种种可能的范围和可能性”。这种叙事建构起社会对于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如认为女性逻辑性较差、情绪化明显,认为男性必须是阳刚而拒绝柔情的等。大学生在发展性别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不断接受这些叙事的冲击和影响,其负面效应在于把自己闭锁于固定的性别形象中束缚、困顿,难有自我超越。因此应当引导他们理解性别角色的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要深刻理解自身这一性和他性如何在文化、社会和心理的层面建构起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找到束缚自身这一性的藩篱所在,从而突破限制,实现自我发展,同时实现对异性世界的尊重。
(五)综上所述,笔者提出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模式
体验模式既不同于国外“安全”模式易造成性自由与性泛滥;又有别于“谈性色变”或单纯注重道德说教模式的乏力与低效;更区别于简单粗暴的“堵、瞒、退”等模式造成的消极甚至是恶性影响。它主张大学生应当在对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之基础上产生情感、生成意义、建构价值。其理论向度表现为体验的、交往的、创造性的、领悟的理念。其本质内涵是在对人际情感、性情感的亲身感受、体验和领悟中实现个性化的意义建构,将意义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内外一致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爱和亲密行为。
二、体验模式的实施程序
(一)设计活动
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设计活动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即对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把握;更要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即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让活动符合他们的兴趣、喜好、审美和需要。活动的设计要把握大一到大四各年级的特点与需求差异。如大一以人际适应、人际交往技能的学习为主;大二以亲密关系的学习为主;大三以价值观的学习为主;大四以性活动的社会适应为主。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如人际交往技能的内容可设计为心理剧、交换体验等形式;价值观的内容可设计为两难故事讨论会、爱情电影赏析等形式。
(二)体验情感
“情感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丰富人的感知觉,使人生活在自然的而不是概念的世界中”。体验两性情感,首先要鼓励大学生体验两性关系中多种多样的情感,其中既包括愉快、支持、依恋、幸福等带来积极体验的情感,也包括矛盾、冲突、悲伤、失望等带来消极体验的情感,以多样的内容让他们获得全面、丰富的感受。其次,要引导他们运用多种感官(眼、耳、口、鼻、手、脑)进行感受,以多种刺激渠道让他们获得真实、具体、鲜活、深刻的感受。情感体验越是丰富和深刻,越有助于意义的领悟与内化。
(三)交流经验
这是将直接经验以联想、归纳等方法进行深加工后,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形式与他人交流、互动的过程,是对感性经验的进一步内化。其间既包括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包括师生之间的反馈、引导。在交流互动中,引导他们观察他人言行的情绪意义,正确解读对方的感受;培养他们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分析自己的言行可能带给他人的情绪影响;鼓励他们恰当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感,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同时,交流互动的形式也要多种多样。既有口头语言的对话,也有书面语言的表达;既有眼神、态势语等非言语形式的传递,也有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的沟通。
(四)建构意义
深刻的情感体验孕育出个性化的意义。引导大学生理解在活动中反复发生的事件和经验所特有的意义,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将外在经验纳入自己的心理结构中。引导他们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建构意义,理解自身性观念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从而使自身的性态度和价值观符合社会的性伦理、性道德,提高性适应水平。另外,要注意创设民主、人本的人际氛围,使每一种意义被理解和尊重,以鼓励大学生主动建构与表达意义。
上述程序用模式图表示如下。
三、体验模式的实施要点
(一)教师观念态度的转变
目前,我国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专门的师资,教师的自我学习显得尤其重要。由于体验模式认为性与爱是“不可教”的,必须在大学生的体验过程中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上有所转变——减少对于性知识的灌输和教导,让大学生在体验和领悟中自发地、主动地学习。另外,体验模式也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提倡对于情感的表达、交流,教师的性观念和性态度是大学生学习的表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性观念上有所转变——要以自然的态度对待问题,要对、、、、分娩等敏感词汇不回避、不躲闪。总之,教师越是以积极、开放、尊重的态度看待人类的亲密关系,越有助于体验模式的实施。
(二)大学生情感体验的内化
体验模式不仅仅关注情绪、情感的主体性感受,更重要的是领悟经验对于个体的意义,实现体验的意义建构与内化。否则体验模式将流于热闹形式、徒有其表,甚至被曲解、异化为“纵容大学生性自由”。大学生情感体验的内化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双重限制。从主观条件分析,主体意识的觉醒程度影响着内化。越是具有主体意识,他们越是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情感体验进行比较、选择、鉴别等深加工。从客观条件分析,活动对于大学生的针对性和吸引程度影响着内化。越是能引起他们选择性注意的活动内容、越是能触动他们心弦的情感体验,越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内化。
(三)性情感与性认知学习的结合
人的知、情、意、行四种心理活动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就性而言,性情感与性认知也是相辅相成的。体验模式站在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强调性情感的体验学习,但绝不表示对大学生性活动抱持自由放任的态度。体验模式需要与强调性认知学习的性生理、性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此二者提供性在卫生、伦理方面的知识,可以加深大学生性情感的体验、促进性态度的内化;反之,大学生对于性情感的有效内化,亦可增强性认知学习的动机,更好地调控。性情感与性认知学习的有效结合,可整体优化大学生性教育的成效,促进他们在性的领域实现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从而将体验模式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
【参考文献】
[1]查有梁.教育建模[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4).
[2][奥]弗洛伊德著,张霁明译.弗洛伊德自传[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48-49.
[3][英]哈夫洛克·埃利斯.陈维政,王作虹等译.性心理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4).
[4][奥]弗洛伊德著. 林克明译.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143.
[5][美]波利·扬-艾森卓著. 杨广学译.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7).
[6]刘文利,卡罗琳·爱德华兹.城市父母对青少年子女性教育知识和态度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同,2007(5):48-52.
[7]关青.我国学校性教育管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教育科学, 2009(12):26-30.
关键词: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建设开发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11
一、对新时期大学生开展性健康教育的意义
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使其形成正确的性心理;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上对于性知识的困惑,使他们能够学会正确处理有关性方面的一些问题,更能接受自我,建立自信,培养开朗的性态度;能够尊重及爱护他人,不至于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同时,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还有利于帮助新时期大学生了解社会上不同的性现象,促进其明辨是非,对于性的问题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总之,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开发,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性观念与生殖健康行为能力,使其能够自尊、自信,树立健全的人格,为将来正确择偶奠定基础。当代大学生虽然经历了中学阶段的性启蒙教育,但是,从整体上看,其性知识仍然贫乏。而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正处于性心理活动最频繁、最活跃时期,这一时期,对其进行有效的性教育,关乎其健全人格的形成。这也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更有利于大学生自觉抵制不健康性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正确择偶并获得终身幸福。
二、影响高校性健康课程建设开发的主要因素
1.性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匮乏,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当前,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一些高等学校在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课程开发建设过程中,只关注性生理、性心理知识,仅仅涉及狭义的内容,内容陈旧和单一,不仅脱离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笔者曾对10所高校的性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没有任何一所高校把性健康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更不用说将其作为一门必修课。许多高校的性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只是简单地讲解性生理、性心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于如何处理两性关系,如何树立正确的性态度,如何看待性别差异等问题避而不谈,没有相关的教育和辅导内容。另外,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影响高校性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发的一个主要因素。高校性健康教育质量明显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于相关性知识的渴求。笔者经调查发现,接受过正规性健康方面培训的教师非常少,只占高校性健康教育教师数量的10%,取得相应的性健康教育资格认证的教师则更是少之又少。性健康教育内容贫乏,师资力量不足,严重影响着高校性健康课程的建设开发。
2.社会、家庭在性教育问题上认识不足,没有真正建立性健康教育体系
只是依靠学校来完成性健康教育还远远不够,在性健康教育问题上,社会、家庭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然而在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过程中,社会、家庭也存在着严重缺陷。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学校是主要环境,但是,也不能够忽视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功能。父母对婚姻的态度、家庭氛围,社会舆论、网络传播等,对学生的性观念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大众媒体对于大学生性价值观的形成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 在三者性教育的衔接问题上,却存在着严重缺陷。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家庭,都比较重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而对于学生的性健康教育指导更是显得贫乏。另外, 许多人对于性教育还存在误区,觉得性是人的本能, 根本不用教;如果我们过于宣传性方面的知识,反而会影响到学生对性的正确认知,从而没有真正建立“三位一体”的家庭、学校、社会性健康教育体系。社会对于性健康教育认识不足,也影响着性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新时期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发
1.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身体机能方面,已经步入了性成熟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性知识充满了渴望。然而,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在青少年性教育方面的投入比较少,导致许多青少年性健康知识相对匮乏,性道德、性意识、性理念认识不足,在性生理、性心理方面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如果在这一阶段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性健康知识教育,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因此,高校性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发显得非常必要。在进行性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发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认真开好性健康教育公选课,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把性健康教育课讲得生动活泼,激发同学们主动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为了提高在学生对艾滋病、性病危害的认识,在课程建设开发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用大量图片资料来说明其对人类的危害。
2.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简单的性生理、性心理知识,还要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的避孕方法。针对一些学生对于性问题比较敏感、难于启齿的现象,在课程建设开发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让学生回答问题,答卷可以不署名,这样,可以让学生毫无顾忌地提出自己想要问的问题,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对性知识的认知程度,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和教育。另外,社会、学校和家庭在性教育方面应该密切配合,只有家庭主动配合,关心学生的性心理,社会生存环境得到净化,才更有利于学校性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注重性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实用性,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编写普及性强的性健康知识,以提高教材的科学性。高水平的性健康教师队伍对于课程建设开发也非常关键。目前,高校性健康教育课程主要由思想政治课的专业老师以及医学专业教师承担,受专业的局限性影响,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同时,引进一些有资质的、专业能力比较强的教师,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急剧变革的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缺乏性健康知识,不仅容易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性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风险,还容易导致性犯罪率的上升,以及婚前和流产女性人数的逐年上升,因此,开展性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性观念、性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潘丰满,张德新,黄江荣,等.综合性大学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成功(教育版),2011, (12):3-4.
大学生处于青春后期,伴随着性机能的成熟,此时的性意识十分活跃,在西方“性解放”“性自由”观念的渗入之下,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为了了解本地区大学生的性现状,我们在2007年5月,针对我区两所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在校生进行了走访、谈心和抽样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前后共有近100人次,抽样问卷调查总人数620人.收回有效问卷599人,有效率为96.6%,其中男238人,女36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9.6%和604%。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的总体评价
从本次个别访谈和抽样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大多数大学生不再“谈性色变”,能坦然面对自己的性的需要,在性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意识,能充分肯定性的积极作用,部分大学生也秉承了传统的性道德观念、具有一定的性道德意识和一定的性责任意识,但是也反映出了一些性道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性与爱的分离
这里的爱当然不是指的博爱,而是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从理论上讲,爱情是男女获得特别强烈的肉体和精神享受的包含有生理、心理和社会责任的复合感情,是和情爱的统一,其价值目标应该是指向婚姻Ⅲ。在我们的访谈中大部分学生对与情爱无法形成正确的看法,经常把性吸引力当作了爱,性常被误解为就是爱本身;一些学生对爱的需求太强烈,错误地把当作是爱的唯一表达,一些女生因为太爱自己的男朋友,觉得满足他的性要求就是爱他的表现,也有男生认为如果对方不愿意和他发生性关系就是不爱他的表现。
在我们的抽样调查中,“你对婚前行为的认识”,选择“只要基于爱情就可以发生”的比例全体只有17.2%,而据成都电子高专胡珍教授的调查:2000年有20.4%的大学生认同此观点,可见此比例在减少。而“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发生”的比例则高达35.9%,比胡珍教授的33.3%高出近三个百分点,可见我们的大学生性与爱的分离越来越严重。在“你谈恋爱是为了什么?”的回答中,有3.8%的同学选择“满足的要求”,有8.7%的同学选择“填补空虚,逢场作戏”,这是典型的“恋爱关系等于性关系”。尽管有59.6%同学也想“建立和培植专一的爱情”,有24.9%的同学为了今后“建立家庭”,但由于单方面强调,而对平时所表现出来比如尊重、理解、关爱和相互支撑等情爱方面的内容缺乏必要的认识和正确的把握,因此不能正确对待恋爱中所出现的问题,许多同学陷入了“恋爱关系等于性关系”的漩涡之中。
有同学认为“与其在恋爱中承受痛苦,倒不如不谈恋爱而直接发生”,在我们的访谈中得知个别男同学找“小姐”或已婚妇女来满足自己望的现象,有个别女同学干脆把自己当作赚钱的机器,做别人的“二奶”或者直接当“”。我们问道:“这样做道德吗?”,有部分的同学认为“这是个人的私事。没有道德标准”,“自己不会这样做,但对别人表示理解”,“有爱不一定有性,有性不一定有爱”。
2、性与婚姻的背离
婚姻是以男女两性结合为内容并为一定社会所认可的社会关系。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们的传统意识里,只有在婚姻维系期间内才能发生性关系,可是这种传统的观念早已受到了冲击,据1990年全国性文明调查,有40.5%的男生和45.2%的女生认为“只要基于爱情就可以发生婚前行为”,而且他们对行为还较为谨慎,至少也暗示了他们的关系将进一步发展,直到确立婚姻关系,那时有13.5%男生和33.8%的女生反对婚前行为。而现在我区的情况是反对婚前行为的男生只占8.89%,女生只占11.3%,竟然总体上有高达90%的同学认同婚前行为,虽然其中有19.8%男生和15.5%的女生认同“只要有爱情就可以发生婚前关系”,但是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和他(她)结婚。在我们的调查中,“如果你与恋人发生了性关系,是否一定要娶(嫁)他(她)?”,回答“一定”的只有20.4%,不一定的占70.5%,“绝不”占1.3%,另外还有少部分同学没回答这个问题。
性与婚姻的背离还表现在大学生对婚外的认识上,在我们的调查中,有24.1%的男生和10.6%的女生认为“只要基于爱情就可以发生”,有6.9%的男生和6.4%的女生认为“只要配偶不反对就无妨”,有20.7%的男生和18.6%的女生认为“如果家庭中不能获得满意性生活,就情有可原”,这三项加起来有高达51.7%的男生和35.1%的女生认为可以发生婚外,而反对婚外,认为“不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应依法制裁”的男生只占48.3%,女生占64.9%。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传统道德对大学生的约束力在减小,首先在大学生中,婚前行为、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等现象上升的趋势较快,其次他们今后结了婚,还有部分人沉溺于婚外中,这必然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可见性与婚姻的背离必然带来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3、性责任感的缺失
由于性与爱、性与婚姻的背离,性道德责任感的缺乏在所难免,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对性的生物性理解强于对性的社会性的理解,强调性生理的需要,忽视性的心理满足和性的道德感,缺乏对行为负责的意识。当问及“为什么不能等到婚后才发生性关系?”时,一些学生认为这是人的本能需要,是爱情的表达,认为婚后才有性关系是不合时宜的,甚至有个别同学还认为等到结婚后才能有性关系,这是对人性的压抑,是应当被抛弃的传统性道德观。在访谈中问及“如果有人玩恋爱游戏,对当事人、对社会造成伤害怎么办”时,有同学说自己不会识别就自认倒霉,别的没想那么多。“如果因为婚前导致性病或怀孕,有的甚至有生命危险,你怎么想?”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没那么严重”,“没有深入的想这些问题”。本地区部分大学生在谈恋爱时表现得过于随意,轻易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满足一时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表面上看,这是个人的私事,但实际上却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特别是缺乏道德责任感。
4、性贞洁观的迷失
所谓贞洁,就是忠贞、纯洁,这是男女双方爱情美满、婚姻幸福的基础,不管社会如何变迁,强调性的贞洁始终都是
性道德的一项重要的要求。但是如何看待贞洁,该怎样树立现代社会的贞洁观,这是很多大学生感到模糊的。在我们的抽样调查中,“你对贞洁的看法”,只有34.2%的男生和56.9%的女生认为“对男女双方都至关重要”,有13.1%的男生和6.1%的女生认为“是封建观念,应摈弃”,有高达40.9%的男生和21.0%的女生认为“只要有感情,就不存在贞洁问题”,甚至有O.2%的同学认为“只要能满足自己的,贞洁可以不管”,可见,我们的大学生性贞洁观的迷失到了怎样严重的程度。同时我们也可推知:有近66%的男生和近43%的女生不在乎贞洁问题,这是产生性混乱、多角恋爱、性的商业行为的观念依据。
在我们的个别访谈中,大多数同学认为性混乱、多角恋爱、婚外恋、性的商业行为是不道德的,但对贞洁要么一味地排斥,要么认同贞洁而不知其意.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过去和别人有过就不贞洁,甚至有部分同学认为女性是否“贞洁”唯一的看法就是“处女膜”是否完整,有女同学对自己的“处女膜是否在日常运动中破裂”十分担忧,也有男生从理智上讲,只要爱她就不管她的过去,但骨子里的“处女膜”情结十分严重,这必然给未来的婚姻埋下祸根。我们必须承认,现代社会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在爱情婚姻生活中都必须忠贞、专一、纯洁,这是性道德的基本要求。可现实则是:社会对女性的要求高于男性,也就是说,男性可以花天酒地,女性必须信守“贞洁”,这实际上就是封建社会贞洁观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总之,大学生都希望追求爱情的美好和婚姻的幸福,但有部分的同学过于强调性生理的需要,忽视性与爱情、婚姻的紧密联系,缺乏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如果任由性道德方面的问题存在而泛滥,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原因分析
大学生出现的性道德方面的问题,当然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现象在大学生身上的反映,其原因是多方面:
(一)传统德育对婚恋观、情感教育的忽视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些同学经常感到压抑,我们深入地问下去,“为什么感到压抑?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摆脱压抑?”大部分同学的回答都是指的爱情和友谊的方面,是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方面的压抑,而非本身缺乏而压抑。这就需要我们的德育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把学生渴望友谊、尊重和爱作为德育的关键因素贯穿在学校教育之中,然而传统的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教育主题的人性关怀,其教育的空洞与学生的情感需要产生了较大的反差。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包括不少教师也认为学生的成长过程应该是知识不断丰富的过程,对知识的定位也是狭义的专业知识。所以,我们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婚恋观和情感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许多学生对爱情、婚姻、家庭的理解十分肤浅,对性与爱无法形成正确的看法,因而性常被误解为就是爱本身,经常把性吸引力当作了爱。在我们的访谈中,也有部分同学由于自己身高、体型等外在条件不理想,对爱情和婚姻失去信心,而对内在的素质和精神因素在爱情婚姻中的作用缺乏认识。
(二)性教育特别是性道德教育的严重缺失
在我们的访谈中发现,部分大学生特别是部分女大学生不好意思谈论性问题,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很弱智”。他们说,“中学几乎不学”,父母和周围的人很忌讳谈“这个问题”,大家对“这个问题很敏感”,“如果有人敢提出这个问题,大家会对你另眼相看”,大学生们既缺乏正规的学校性教育,又缺乏必要的家庭性教育。在性问题上,大家基本以自学为主,从大众传媒中学习与仿效,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了解性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报刊杂志、影视、文艺书籍、网页、光碟等传媒,共占了83.7%,这些来源的性知识普遍较夸张、煽情、不真实、不科学,会误导甚至会毒害青年学生。相反,能给予大学生正确引导的医药卫生书籍仅占了16.3%,未成为大学生性教育的第一阵地,所以大学生常处于自我成长的迷茫、困惑状态,而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师长们的严格管束更易激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缺乏必要而有效的指导,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问题和麻烦。一些高校也进行有性教育,比如性病与艾滋病的防治宣传,也有性生理的健康、性安全的一些讲座,但对性道德教育却很少问津,致使大学生对性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缺乏理性把握,就难免造成性道德意识薄弱和性责任感的缺乏。
(三)社会多元性文化的影响
如今的社会环境是开放的,在性问题上必然出现复杂性和多样性:如“家里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的婚外情婚外恋现象,屡禁不止的“女”现象,还有呈现蔓延之势的“包二奶”现象,这实际上是封建性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沉渣泛起。再加上西方文化中“性自由”“性解放”的影响,一些全新的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头脑,如“爱就该给被爱者自由,何必等到结婚以后”,“只要自己爱得快乐就行”,“没有罪”。中西方性文化的相互撞击冲击着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传统性道德,例如:在今天的文学艺术领域,一些年轻的作者和文学爱好者的写作完全抛弃了历史的重负和时代责任,只有即时的性体验。没有精神的意味,如网上大量渲染的“”小说《天亮以后说分手》等,其主题都不约而同的表现了性与爱的分离,性与道德的冲突,这些作品对于敢于打破常规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影响是巨大的,他们往往会在时尚的呼声中迷失方向。再加上没有性审美的“黄色性文化”大量充斥着网络等大众传媒,必然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正如有女同学说“我们正面临八方大潮的冲击,再理智的女性也会感到困惑”。在社会多元性文化的影响之下,道德的音乐盒已经安抚不了一些大学生矛盾痛苦的灵魂与肉体,他们的性道德观念已和原始的本能画上了等号,结下了“不负责任的”恶果。
教育策略
性道德意识的薄弱和性道德教育的缺失可能带来的影响是严重的,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必须提到重要的议程上来。当然性道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才能完成,而且它也难以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长期坚持,全面展开。然而作为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高校则必须承担起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重担。
(一)在德育中渗透情感教育和性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性道德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的高校无一例外地应把德育放在首位。高校的德育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班主任、辅导员等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学生所进行的不定期的教育,在大学生的平时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应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学生交朋友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思想道德状况,及时指导大学生的恋爱中所
出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对待生活、对待爱情、婚姻和性的问题。
德育的另一部分应该是渗透在课程中的教育,如性道德教育应成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还应当在部分专业课中进行渗透式教育,如文学课中对那些描写爱情与性的内容,老师有义务和学生进行讨论,指出作者写作背后的思想根源,还爱情本来的面目;法律课中涉及到婚姻法的内容,教师应该根据大学生对待婚姻的态度和看法来讨论婚姻对人生的重要意义,让大学生懂得在爱情婚姻生活中法律是底限,道德是下限的道理;在伦理学中应加强爱情婚姻伦理和性伦理教育等等。
(二)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促进大学生良好性道德观的形成
我国许多高校在近年来陆续开设了与性有关的课程,把性生理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等引进大学课堂,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和良好性道德的形成起着积极作用。我区开设的大学生性文明、性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进行的,尽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大学生的好评,但由于相关教师教学任务很重,能胜任此课程的教师极少,因此无法满足大学生在更大范围内的需要,急需补充师资力量。
当然开设的课程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考虑采用一些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新的教学模式,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不再以灌输为主,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的道德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的道德背景,在生活中提取有争议的道德事件,将他们引进课堂,或敏锐捕捉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表现,引发学生讨论、思考,对其内在原因进行探讨,引导学生自觉地在道德选择中发展其道德人格。由于所讨论的道德事件来自同学身边,有助于促进他们的知、情、意、行的整合,从而促进他们良好性道德观的形成。在性教育的相关课程中,性道德教育除了占有专门的课时以外,以渗透的方式出现在性生理性心理知识中为最佳,因为性道德教育由于它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责任意识的确立,更易与性生理性心理知识教育渗透融合,以收到好的效果。
(三)建设良好的校园性文化环境,促进大学生性道德的升华
建设良好的校园性文化环境,最为重要的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性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促进大学生性道德的升华。
1、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有关性教育的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人格
性教育的活动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某高校成立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协会”,在有关老师的指导下,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对有关网络上的热门性文学作品举行专题论坛等;也有高校利用一些特殊的节日开展性教育活动,比如根据大学生热衷于过“情人节”的现实,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的“话说爱情”的情感教育,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了解与异性同学交往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性道德和性审美教育;再如笔者在做班主任期间开展的“爱情与性”的系列主题班会,让同学们自己唱爱情歌曲、朗诵爱情诗歌、讲经典爱情故事,讨论爱情的真谛,甚至讨论“爱号性”的关系等问题;就我区两所高校而言,可以设立性教育宣传月活动,像我区高校已有的心理健康宣传月一样规定每周的活动内容,免费发放性教育宣传资料,办黑板报和举办专题讲座,校园电台播放系列的专题节目、情景剧等,大学生社团如文学社、辩论协会、法律协会等就一些热门的话题进行专题讨论或辩论。笔者认为这种爱情婚姻及性教育的活动形式是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在活动中营造出的健康的校园性文化环境,可以使大学生走出“黄色性文化”的包围,健康的性文化活动能使大学生性能量得以释放,同时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人格。
关键词: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实然状态;应然状态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15-02
性别是由人类与生俱来的生理特征所决定的,然而性别意识定位却不是天生的,它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和强化的结果。根据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在2~3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了性别意识,青春期是性别角色认同的形成时期,大学时期是性别意识最终形成和确立的重要阶段。
为此,本文重点考察了我国高校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的现状,发现对培养和形成具备完整人格的现代女性有重要作用的性别意识教育在大学中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或仍然存在偏差。笔者在此对女大学生性别教育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何谓性别意识和性别意识教育
目前学术界对于什么是性别意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笔者搜集整理了若干相关的研究发现,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性别意识进行了界定。
一是从个体自身发展角度来思考性别意识。性别意识又称性别自我辨识。性别是直接与生殖与相联系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的两性区别。个人对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的认识和理解并非从出生之时就能形成的,也不是自觉形成的,它往往受到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个体生理因素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性别意识不止是对其实际的生物学性别的认识和理解,还包括对自己有关性心理、情感和行为的认识[1]。
二是从群体发展角度来思考性别意识。一些专家把性别意识作为一种对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角度来考察,认为性别意识就是从性别的视角观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并对其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以便防止和克服不利于两性发展的模式和举措。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要在从决策制定到决策实施的全过程中,每一个重要环节都要认真审查对男性和女性各有什么影响,然后形成性别分析和性别统计,避免和随时纠正不利于男性或女性的决策行为;其二,强调保护女性的权益,开发女性的智慧[2]。
三是从个体和群体的视角思考性别意识。这部分专家认为,对于性别意识这一概念的理解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应充分关注性别的生理特征和社会特征。应该说,性别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生理特征,而且是一种由社会规定的关系、过程和社会结构。第二,科学体现男女两性关系。男女两性关系,无外乎三种:一种是男强女弱,一种是女强男弱,还有一种就是男女平等。
综合以上各种对性别意识的看法,本文认为,性别意识应该是指人对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之间的差异和联系的一种客观认识和评价,其核心是两性关系。
性别意识教育其核心是使人正视性别差异,克服性别偏见和束缚,充分发展个人潜能和培育完整人格。随着社会性别概念进入我国,一些高校也开始陆续开设了性别意识教育方面的课程。性别意识教育以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和人文关怀精神,对现代人才培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女大学生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二、当前高校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的实然状态
当前,进入高校接受教育的女性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是,这些受过或者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现代女性思想仍然未能脱离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尚存在如下问题:
1目前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尚显薄弱
首先,就性别意识教育课程在我国高校开设的数量来看,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性别意识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按照2000年颁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中对高校开展性别意识教育的规划,目前已经开设性别意识教育的高校与政府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据对部分高校的情况了解得知,文科博士生在公共政治课“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教学中,涉及女性主义的内容大约只占该课程的1/10,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因为师资等诸多原因,未将女性主义思潮纳入该课程的教学中。其次,在大学的各个院系课程中,女性学和性别研究课程并未得到明显体现。在本科阶段,因为本科层次的专业课程设置和修改都要涉及对现有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因此,与性别教育相关的课程的添加,只能采取专业选修课的办法予以解决。从而导致学习该类课程的女生大大减少。而在硕士和博士培养阶段,当前从事女性学和社会性别研究的学者几乎都是女性。从总体看,高校女性专任教师在学术权力构成中还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如以中国教育部统计数字为例,2010全国高校女硕士导师比例为2636%[3],从而导致了高校性别意识教育的弱化和缺失。
2教学质量良莠不齐
目前,高校性别意识教育课程尚未被纳入到正式的教学评估体系中。而这一境遇的结果,从积极方面来看,有利于性别意识教育课程的自主发展,避免了过多的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课程发展整齐划一的局面,有利于处于学科建设和课程开设初期的女性学及社会性别研究的多角度探索、争鸣和多样性发展;但就消极方面来看,教育行政部门对女性学及社会性别研究的不干预,使得女性学及社会性别研究学科建设和课程开展丧失了在高校行政的合法地位,造成了高校性别意识教育发展的长期边缘化。
同时,由于当前高校中缺乏统一的性别意识教育课程大纲和教材,教师基本上是用自己编写的教学大纲授课,而由于教师本人的教学理念和研究水平的差异,使得高校性别意识教育课程大纲各异。有研究者发现,有的教师提出学了这门课可“让女人更像女人,让男人更了解女人”,还有教师提倡大学生“男女朋友手拉手来听课”;而在有的学校女性学被定位为一门如何使女性和女大学生“活得更美丽、更精彩”的实用型和应用型课程,该现象说明女性学及性别研究的基本理论尚待完善。
此外,在性别意识教育课程研究中受传统学科中父权文化的影响较多。如一些体现男权中心主义、男尊女卑、歧视女性的所谓“学术观点”,被有意无意地带入研究之中,导致了性别意识教育课程自身的理论精髓和批判精神模糊,甚至被曲解,违背了高校性别意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3]。
三、高校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的应然状态
1增强领导、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性别教育意识
争取学校领导对性别教育的支持,营造一个有利于男女生充分发展的校园环境。教师的性别教育意识决定了他们能否自觉地寓性别教育于教学之中,能否自觉地剔除已有教材中性别歧视的内容。要通过宣传、研讨和培训等活动,大力提高教师的社会性别意识。学校管理人员的性别教育意识,决定了他们在管理工作上的性别教育行为。因此,对于管理人员进行性别意识教育培训也是不可缺少的。总之,只有对全员进行性别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员性别教育意识,才能使学生的性别意识教育奏效。
2在学校中开设性别教育课程
通过开设课程,让性别意识教育真正融进高校的教育体系,这是加强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的重要保证。目前,一些院校(主要是女子院校)已经开设了性别意识教育方面的课程,如女性学、社会性别理论和性别与发展等,既有公共选修课程,也有系列讲座。其他高校也应将性别意识教育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专门课程,通过系统的讲解,全面介绍妇女观、社会性别理论和男女平等观念等,使女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性别观。
3优化校园环境,突出对女大学生性别素质的熏陶
首先,要重视学校宣传板报、校报、广播和网页等宣传媒介中男女出现的比例,强化在先进典型的宣传中科学性别角色定位的引导。其次,要多开办性别教育系列讲座和讨论会,要重视家长、学校及媒体对大学生言行的引导和训练,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性别氛围,以增强学生的性别敏感,帮助和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性别素质。此外,还要大力开展多样化的、有强烈性别意识的成才教育,尤其要营造女生群体发展的积极氛围,鼓励女生自强自立,刻苦成才。再次,要多组织和鼓励男女共同参与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可以发展他们的友谊,学习如何进行两往,另一方面还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学习如何发挥各自所长。最后,要重视学校中男女领导和男女教师的比例,使学校的性别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4培养具有强烈性别意识的师资队伍
首先,要重视对师范类学生的性别意识的培养,以融入整体课程的方式,在所有的师范院校课程中渗透性别教育内容,提醒师范生对各领域性别意向的注意,督促其思考在教学及师生互动方面的性别意识,培养其用开放、平等与尊重的态度处理性别议题的能力。其次,要把性别教育的课程作为教师培训机构的必修课程,并作为教师资格认证的标准之一,以确保所有教师具备对学生进行性别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具有专业素养和两性平等意识的知识分子。再次,要培养教师在教学中的性别观念,增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性别敏感,防止和克服教师在教学中的性别偏见,促使教师建立起无性别歧视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最后,要监督教师的言行,促使教师在言行上成为学生性别角色的榜样。
参考文献:
[1]何立婴,等中国女性百科全书:婚姻家庭卷[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
[2]李惠英我国社会性别研究的发展及其意义[J]妇女研究论丛,199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计数据[DB/OL].
[4]王宏维论高校女性学社会性别研究的教学及其矛盾[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5]胡振京,杨昌勇女性主义课程观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11)
[6]陈爱华从我国男女平等的现状看男女平等的复合内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7]宁茉玲新时期女性社会地位的动摇与女性教育趋向[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8]张殿元广告文化的性别建构问题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3(5)
[9]王雪峰,高畅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与教育研究的性别[J]妇女研究论丛,2003(6)
[10]张明芸发展女性学——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J]妇女研究论丛,2005(2)
[11]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研究与应用课题组,等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1995~2005)[J]妇女研究论丛,2006(2)
一是把新课程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成功的教学实践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做支撑。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就不会设计出一堂好课。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通过数学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地发展。但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新课标强调:数学学习的活动性本质就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再创造”过程,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教学。而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做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二是备教材备学生,形成备课的双向循环。精彩的课堂源于精心的设计。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样教”,更要备“学生怎样学”;不仅要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更要考虑到怎样去指导、点拨学生。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对“9个面包4人分”一题,学生真正的认知障碍在于“不能一个一个正好分完,所以不知道怎样来表示结果”。如果教师能瞄准学生的认知障碍,就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有8个面包,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人?在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算出商后,教师将题目改为“有9个面包,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人?”提问:你会列算式吗?能算出结果吗?在教师的巧妙追问下,学生会自发动手操作来验证不能分完的事实。这种设计有助于学生的思维指向集中,体验真实、曲折、深刻,有助于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建构。同时,学生的感知也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递进过程,有益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是提高课堂吸引力,加大学生参与度。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低效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经验和教材特点,用蕴含数学信息的故事、游戏、图片等,创设各种生动形象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其次,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把学生被动地解决问题变为主动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思考问题的条理性。最后,激励学生,提高课堂参与度。听课时,许多学生能够大胆发言,积极思考,当他们的某个想法或方法被教师肯定后,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促使他们在学习中反复钻研和探讨,直至解决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100-02
主观幸福感,主要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它既包括情感反应,也包括认知评价。
几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和自己的幸福。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研究如何提升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也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为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示。
经过大量的文献比对,以及根据工作实际的探索性分析,本文重点找寻了七大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别是消极情感、积极情感、交往满意感、外界环境满意感、家庭满意感、情感满意感、学习满意感及自我满意感。考查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发现,心理健康是它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本文重点探讨,在对七个影响主观幸福感因素的具体考量下,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一、 主观幸福感因素一
消极情感,指大学生可能经历的主要消极情感,包括个体自身方面的沮丧、压抑、对事物的厌烦等。
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各种竞争空前激烈使大学生承受非常大的压力,因此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变得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需要“阳光课”,既需要从认知上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心态,又要在具体方法上指导学生,增强他们的技能,促进积极情感的建立。比如要教授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要让他在实际受益中,逐步建立起积极情感;也可以通过积极词汇组练习,帮助学生提升积极意识观念。
2.不良情绪疏导技巧。需要为学生讲解不同消极情感应对的方式和策略,协助学生进行恰当的自我心理疏导。
3.帮助学生找寻适当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能够满足大学生的自尊的需要,提高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使他们有倾诉的机会,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感。
4.通过提升能力缓解消极情感。能力是先天遗传基础和后天努力学习的结果,要通过对意志品质的训练,来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增进自我认同感,一定程度上促进自信,缓解消极情感。
二、主观幸福感因素二:积极情感
涉及大学生可能经历的主要积极情感,包括为自己做完的事情自豪;经常有幸运感:感到有希望等。
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心理健康中心协助学校广泛开展各类学生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激发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互动中体会到积极情感。人是多元的,一定会在某个方面更为擅长,所以广泛开展学生活动,学生参与中感受快乐、感受成功,形成正向激励,。
三、主观幸福感因素三:同学朋友交往满意感
包括是否有较多的朋友;和同学朋友的关系是否融洽;朋友间的友谊深度等。人类对于爱、关心、尊重等交往的需要十分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需要在心理课上,增加对两性问题的关注和讲授,学生需要对异性进行了解,而且可以通过对异性的了解而更有效的建立和谐、稳定的异性关系,更主要不会因为异往的失败,给自己贴上好多负性标签。
四、主观幸福感因素四:外界环境满意感
主要是大学生对社会大环境一一国内形势,国际形势和对学校小环境一一学校规章制度等的满意感。
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 建立大视野观
国际国内的大形势,我们难以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形势的变化,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大的视野,一个普遍联系,互为因果的大知识体系,只有学生视野放宽了,心胸才会开阔。
2. 因材施教
如果学校环境艰苦,要帮助学生树立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识,如果学校环境优越,要重新帮助学生认识到已经享有的美好,不要再因跟比自己更好环境的盲目攀比而使陷入悲观境地。
五、主观幸福感因素五:家庭满意感
涉及大学生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家人内部关系;家人生活状况等的满意程度。
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学会接纳、学会珍惜。帮助学生意识到不是世界所有完美的东西我们都拥有了,而是我们拥有的一切我们都爱。这句话同样适用在我们出身的家庭环境中,世界大而不同,正是差异性,才组成了世界的色彩斑斓,家庭会因经济、人格等因素而有大不同,但是一切家庭都有我们可以珍惜之处,教授学生学会珍惜、学会知足、学会感恩。
六、主观幸福感因素六:情感满意感
即爱情满意感。涉及是否能追求到自己所爱的人;与男(女)朋友关系如何和是否能常得到对方理解与支持等方面的满意感。对于爱情的满意感会影响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大学生的恋爱状况直接影响着他的情绪状态,所以要开设两性心理的相关课程,关于大学生的爱与性的问题,都应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展现出来。教育部新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要求中,也明确增加了大学生的恋爱与性的教育,这就更需要我们开展恋爱和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七、主观幸福感因素七:学习及自我满意感
包含对学习状态;对学习成绩;对自我的外貌和能力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学习是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学业成败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帮助大学生意识到人是多元的,优势与劣势并存,学会扬长避短,增加自我效能感,提升幸福指数。
2.心理健康课程要涉及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研究表明,大学生幸福感指数与自我概念总分显著正相关。充分的认识自我,才能更好的接纳自我、悦纳自我,更能很好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和学习。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适合自身的方方面面,更能促进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自我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因此,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有利于促进主观幸福感,是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3.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增加学会学习章节,讲解学习的规律、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并逐步引导学生对学业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
4.完善人格特质:通过参加日常的锻炼,降低焦虑、抑郁,增加自尊;积极参加群体社交或志愿者活动,使自己变得外向乐观;掌握合理的归因方式,提高自我效能感。
综上,从学校教育而言,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内涵,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更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促进自身适应能力,提升幸福感。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从而创造美好生活。在提升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策略上,几乎很少有人研究,我也呼吁更多的一线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工作者能够增加干预策略的研究,提升我们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让大学生不仅能够快乐的度过大学时光,更能信心满满的走进社会,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胡燕红、代琼琼.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心理医生,2011年8月总第198期
[2] 杨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2009,10(10):182
[3] 牛艳峰. 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因素研究综述[J].求是网,2012,2
[关键词]英语学习 学生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193-01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多方面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流的主要工具。目前在我国,大学英语这门课程是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并且我国还根据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设立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从而测试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英语掌握程度。但是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在其升入大学之前,由于个人的学习习惯、对英语的喜好程度以及学习英语的方法有所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自然有所不同;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基础,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
一、通过常听英文歌曲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刚刚步入大学殿堂的大学生,他们朝气蓬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在课余时间总是喜欢听一些流行歌曲,有些学生还会把自己喜欢的歌曲的歌词抄写在笔记本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间休息的十分钟,给学生播放一些英文歌曲,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有时在课文讲解时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例如教师在讲授《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的Unit10《Going Home》这一课时,可以在课文讲解之前播放《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这首歌曲,让学生去聆听,从而获取歌词大意,将内容用英语复述给老师。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但练习了听力,而且课文讲解前,掌握了整篇课文的大意,从而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整个单元的学习。
二、通过电影欣赏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英语教师可以在备课时,结合课文的内容与课文所涉及的相关背景,进行分析,推荐学生在周末时,观看一两部英文原声电影,从而使学生在理解课文背景的同时,拓展了知识面,培养了英语听力、会话技能,最重要的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的Unit 9《Song of Defiance》这一课,生词较多、句子较长且晦涩难懂,学生在遇到这样的文章时,往往会采取一种逃避的态度,学习压力较大;此时教师可以在讲解这一单元之前,推荐学生课下看一看《钢琴师》《辛德勒的名单》《安妮日记》这几部影片,从而使学生了解二战时,德国纳粹对犹太人残害的真实情况,以及教材中所提到的Auschwitz和Treblinka两个集中营的真实状况。从而最终使学生体会到为什么作者Fergus M. Bordewich将文章题目命名为“Song of Defiance”,继而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后,也会真正理解defiance这个词的含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整篇课文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三、通过了解《圣经》《希腊神话》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我国的大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基本已经进行了六至十年的英语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语法知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词汇量;在步入大学后,他们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基本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在西方流传千年,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和欧洲人一直信奉的基督教经典《圣经》是西方文化的丰富载体,是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的良好素材。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一下西方《圣经》《希腊神话》的简易读本,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知识面,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例如,英语中有这样一个习语the apple of one’s eye,如果从字面来解释这个词组,指的是眼睛中的苹果,显然解释不通,它在现在习语的意思是指珍爱的人、掌上明珠。可能学生会问,为什么把苹果比作珍爱的人呢?这时,如果学生看过《圣经》故事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因为在《圣经》中有这样一句话“Keep me as the apple of the eye.”(求你保护我,如同保护眼睛中的瞳孔)如果学生对《圣经》《希腊神话》有一定的了解的话,那么他们在记忆一些词汇、习语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四、通过与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相结合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在和别人聊天时,当谈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就会夸夸其谈;如果遇到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往往就显得不太热心。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也常会发生类似的情况。我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英语口语课上,如果给学生一个命题话题,大多数学生的口语表达往往不超过一分钟;而如果给学生一个自命题话题,大多数学生会用英语来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讲话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可见,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将他们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自己的英语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对英语学习也产生同样浓厚的兴趣。
随着英语学习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英语学习。因此,对于每一个英语学习者而言,应该从个人学习英语的兴趣出发,找出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从而顺利达到自己预期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