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档案管理考核细则范文

档案管理考核细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档案管理考核细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档案管理考核细则

第1篇:档案管理考核细则范文

自动化速度的加快,一些档案资料电子化速度也在加快,所按照各项工作程序研制开发了相应软件,对这类档案资料,年终也需随文字材料一起移交档案室,所档案管理委员会按标准审查合格后收集整理,刻录光盘存档。

二、考核

严格的考核是规范档案管理,促进工作上水平的关键。各科档案管理考核由所档案管理委员会负责,纳入所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中,从资料的收集、整理,到档案资料的管理、使用都有明确的考核细则和量化标准。考核分为定期考核、不定期考核和年终移交档案考核3种形式。

(一)定期考核。定期考核即是所档案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各科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提出改正意见限期改正,并在下次检查中作为必查内容进行复查,再次检查仍不合格的予以通报批评,并按标准扣除综合目标管理得分。

(二)不定期考核。不定期考核即是所档案管理委员会不定期抽查科室资料,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正意见,并作为定期检查时的必查内容。再次检查仍不改正的将依照标准扣除综合目标管理得分。

(三)年终移交档案考核。年终移交档案时,所档案管理委员会对各科资料完整性、规范性、及时性进行全面细致的考核,发现不规范、不及时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对逾期不进行改正或造成档案资料缺失不能弥补的,除通报批评和按标准扣除综合目标得分外,并取消其先进科室评选资格,有关责任人不得评为年度考核优秀和先进工作者。

三、体会

第2篇:档案管理考核细则范文

1.相关领导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还有相当一大部分领导对于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直接导致对此项工作的不重视。表现为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相关的人员配置、硬件投入严重不足,致使乡镇财政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低下,缺乏规范性,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手段无力或无法实施。

2.财政档案管理专业队伍不强

调查表明,乡镇财政部门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档案管理专业技能普遍不高。大部分乡镇财政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或者由年龄偏大、退居二线的老同事担任,这些人员普遍存在没时间、精力和能力学习研究规范管理和操作技能的现场,管理水平和效率低下。

3.硬件投入无法满足管理需要

由于领导重视程度的差异导致标准化建设硬件建设的差异。相当一部分乡镇财政所没有单设档案室,或者档案室面积不达标,甚至存在没有单设档案柜使财政档案和其他文件混放的现象,防火、防盗、防虫、防腐、温湿度控制等物品更是投入不足,规范管理失去硬件支持。

4.财政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财政档案管理同样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管理法》等一些针对于档案管理的法规和管理制度,但是作为特殊类型的档案管理还应该制定符合行业特点、具体的规范管理规章,包括操作规章和考核管理细则等并应严格遵照执行,而当前被忽视的恰恰是这些规章的制定。

二、规范和加强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1.强化认识,引起重视,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乡镇领导对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规范化管理的程度。财政档案参与管理人要不断向主管领导反映规范管理的重要性;上级财政部门和档案专门机关也要不断强化基层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要求必须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抓好落实;乡镇相关领导也要主动加强对财政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意义的认知,工作上多过问,经济上多投入,人员上多支持,感情上多倾注,通过以身作则来带动周围干部群众对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档案管理员要积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财政档案管理质量,加强研究,不断创新,遇到问题向主管领导常请示,勤汇报,需要向上争取和解决的问题及时申请支援和帮助,以此形成良好的齐抓共管新局面。

2.配齐人员,加强培养,打造过硬的专业人员队伍

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保证和必备资源。为提高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乡镇对于财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在人员数量上配齐,人员素质上配强,人员管理上规范,人员待遇上倾斜,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安心工作、善于创新的乡镇财政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保证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轨道。要配齐配强专职档案管理人员,逐步实现年轻化、专业化。要通过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他们适应现代管理需要的技能和本领,不仅要牢牢掌握传统归档管理规程,更要主动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在评优奖励上要多向一线倾斜。

3.加大投入,配齐设施,满足档案管理的硬件需要

乡镇政府对于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还要体现在标准化建设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对于财政档案管理工作在部门财政预算中要有所体现和侧重。要保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有独立的工作环境(装订和查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按照大于等于标准面积的规格设置专用的档案室,对于档案室的其他硬件如防火、防盗、防尘、温度、湿度、防虫、防腐等必须的投入要按照标准要求配齐配全,同时对于信息化网络管理软件、打印、复印、装订、扫描、拍照等必须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扫描仪、复印机、照相机等硬件也要加大投入,保证日常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要作出一定预算,用于软件的更新和硬件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升级换代。

4.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保证规范管理的有效落实

第3篇:档案管理考核细则范文

1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素质

医院档案管理不仅是医院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也是全院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大力宣传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医院领导干部的档案管理意识,采用多种途径培训档案管理人员,提高档案管理业务和知识水平,增强档案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以各项法律、法规指导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创造严格执法、依法工作的良好氛围,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病案质量监控和病案书写规范化培训,落实病案书写规章制度,使更多的医务人员自觉参与到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中来,重视对诊疗过程中能够证明医疗行为必要性、合理性、安全性档案资料的收集,保存好使用器械、药品的说明书、质保书、安全性资料,分类存档,以便取证。

特别是重视收集视听资料的证据,将诊疗过程中所形成的视听资料与其他病案资料一起同时归档,增强自我维权的功能。对业务过硬、责任心强、敢于同违法违纪行为做斗争的管理人员给予奖励,坚决淘汰那些素质较低、缺乏责任感和进取心的人,更好地履行依法管理医院档案的职责和义务。

2加强医院档案规范化建设

成立医院综合档案管理机构,制定科学、完整、系统的管理制度、质量标准和工作程序,统一档案管理标准,改进档案管理的方法,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对医院产生的全部档案实行档案集中管理,对医疗安全和病历安全有较大影响的诊疗护理方法、制度和措施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制订实施细则和具体的操作程序、规程等,保证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逐级严格把关,责任到人,将医院档案管理纳入科室管理责任书之中,与医疗业务同步考核评价,将档案管理工作与职能部门、科室负责人业绩考核奖惩挂钩,明确职能部门和科室档案工作的管理责任,从思想、组织、人员、设备等方面保证档案的综合管理,促进档案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充分发挥档案的整体功能。建立医院档案管理的监督机构,由专人负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明确监督的职责,规范依法监督的程序和方法,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建立档案管理的新模式

先进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对医院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内涵。医院职能部门、科室基本配备计算机,具备医院档案现代化管理的硬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一步完善优化医院档案信息网络化系统,已成为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加快发展的关键。因此,要依托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与网络技术,坚持以掌握新时期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知识相结合,遵循符合档案管理相关标准、具备一定灵活性、能够满足新的需求、提供灵活的检索途径和方式、档案数据便于掌握和易于操作的原则,选择准确的医院档案管理软件,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的手段,实现医院档案管理向网络化、数字化转变,不断提高医院管理现代化水平。近几年来,不少医院通过计算机网络把整个医院和分布在市区的门诊部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医院各部门、科室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特别是门诊、临床与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了档案信息的准确性与实时性,降低了医院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医院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4重视档案开发利用工作

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方案、决议、实施效果,或招标方法、标书、协议、合同等,真实地反映医院的建设发展,是很有价值的归档材料。坚持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拓展归档范围,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特别是做好医院档案的鉴定工作,甄别档案的保存价值,挑选有价值的档案继续保存,剔除已经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积极为临床医疗和医学科研工作服务。切实加强与医院职能部门和科室之间的联系,重视有关医疗政策法规文件的收集归档,及时汇编成册,保证快速准确的利用。在医院网站上公布档案信息,提供多层面的信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以满足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求,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医院档案管理是一项政治性、管理性、服务性、长期性较强的工作。准确把握新时期医院建设发展的特点,加强医院档案管理,通过合法手段和方式,对符合规定要求的档案资料、各种形式的文件载体进行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的管理,是医院档案实行现代化管理的根本任务,也是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黄艳. 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法制与社会, 2009,(06) .

第4篇:档案管理考核细则范文

部门职能:

全面负责机场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保证各项工作合理、有序进行,为公司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资料。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做好机场公司收入结算和成本控制工作,根据会计准则、财务通则,按现行会计制度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会计核算。

负责机场公司节能降耗、经营绩效考核工作。

工作职责:

一、收入核算

1.负责制定及完善公司收入核算相关管理规定;

2.负责公司航空性及地服收入的核算工作;

3.负责公司非航及其他收入的核算工作。

二、费用报销

1.负责制定及完善公司内部报销管理规定、差旅费报销实施细则、资金审批权限管理规定及财务制度执行考核办法等相关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

2.负责报销单据的审核、资金拨付、账务处理等工作。

三、 资金管理

1.负责对公司各类资金收付加以管理,并真实记录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

2.负责对公司资金进行管理,将公司闲置资金进行定期存款业务,增加公司利息收入;

3.负责及时催收航空性等应收款项,及时回笼资金。

四、投资管理

1.参与公司所有投资的谈判工作;

2.负责制定各基建项目指挥部财务内部报销管理办法;

3.参与固定资产投资验收工作;

4.负责在建工程、固定资产账面管理工作,并对出售、调拨、报废和清理等资产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5.配合市场规划部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五、税金管理

1.负责各类税金的计提、申报及缴纳工作;

2.负责发票的领取、使用、保管工作;

3.负责发票抵扣联的认证、装订工作。

六、报表管理

1.负责华北局、首都机场集团、财政局、内蒙机场集团各类月报、年报的编报工作;

2.负责统计局月报、年报的编报工作;

3.负责编报公司内部分析报表,及时准确反映公司预算执行及经营情况。

七、预算管理

1.负责制定预算管理及考核相关管理规定;

2.负责收集汇总各部门运输生产预算、费用预算、投资预算、人工成本预算,将通过公司会议审定通过的年度预算上报集团公司;

3.根据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预算,以及公司各部门年度预算需求,分析整理各部门年度预算需求并报公司预算委;

4.监控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按照各部门预算严格控制各部门费用支出,以保证公司年度财务预算的完成;

5.负责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八、 合同签署的审核

在合同签署的审核中,财务审核侧重于对合同中涉及财务条款的审查与核对:

1.对合同金额进行审核;

2.对结算条款进行审核;

3.对涉税事项进行审核;

4.对特殊事项进行审核;

5.负责合同印花税的计算工作。

九、会计档案管理

1.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对会计档案进行装订、保管;

2.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对会计档案进行归档;

3.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参与会计档案的销毁等工作。

十、保险业务管理

负责机场公司机场责任险等保险业务的办理及理赔工作。

十一、节能减排

1.制定公司节能减排管理规定和节能减排考核方案;

2.组织实施公司节能减排管理。

十二、绩效管理

第5篇:档案管理考核细则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图书馆;档案管理

档案是高校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原始记录,其客观真实地记录着图书馆各个历史时期各项工作的发展轨迹,是图书馆管理工作决策与规划的依据,其管理的好坏程度直接反映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伴随着普通高校的办学规模的壮大,图书馆也随之发展壮大,业务范围不断扩展,因此产生的档案在数量及载体形式上也不断增多。

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还非常滞后,如何建立健全高校图书馆的档案,以满足高校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需要,就成为迫切之需。

一、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利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2002-2012),以“高校图书馆”并含“档案”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2013年5月9日),共获得19条期刊文献记录,而以“高校图书馆”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则获得44158条记录。通过这一简单的统计对比,表明近十年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比较薄弱。究其原因,源于档案管理未受到重视及实际工作的欠缺。

1、档案管理工作未受到重视

图书馆档案是图书馆发展变化的历史见证,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参考保存价值。但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员工大多数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因而缺乏搜集、提供档案的主动性。

2、无高校图书馆档案分类法

按照档案学原理,做好档案工作就是要做好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等基础工作,而分类科学与否将直接决定案卷质量的高低。高校图书馆档案作为专门档案,有其自身的个性特征,并不完全适用于《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因此,许多学校只能按照时间顺序或简单分类的方式进行归档,在实际操作中却无一套完整的分类法可依,造成高校图书馆档案分类缺乏科学性,也无法进行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的开发,无法发挥档案资源的效用。

3、档案员素质不高

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大都是办公室人员兼职,而没有配备专业人员。档案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日积月累而成的。没有专业人员管理会使多数应归档的文件散落于不同的经办人手中,最终会导致档案材料的不完整、不系统。加之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不稳定,大多没有经过专门培训,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必将导致档案工作的被动落后,最终造成图书馆的档案工作永远都做不好。

二、改进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档案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记载着高校图书馆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具有很强的信息利用价值和信息传播功能,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也对高校图书馆档案的完备提出了要求。因此,应尽快解决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档案管理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科学道路。

1、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档案工作

领导重视是搞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关键。要做好图书馆档案工作,首先要积极争取领导对档案工作的支持。而这种支持不应该仅停留在思想上,更多地应体现在行动上的支持。因此,馆领导要亲自抓并主动参与档案管理工作,并为档案员在各方面提供工作便利。

2、科学分类,编制高校图书馆档案分类细则

笔者认为对档案实行科学分类应是完善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档案整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档案实体的管理秩序,使档案实体有序化、条理化,也便于校内外用户的查询、利用。其次,高校馆档案管理人员基本都是兼职人员,其对如何分类并无清晰的认识,编制一个通用的档案分类细则有助于其更好开展工作。

虽然,教育部在1995年就颁布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高校馆并未按此实施,而是各制定各的,这不利于档案分类的标准化,也不利于不同用户的检索利用。这方面应向《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学习。只要采用《中图法》的馆,其图书的分类号都是一致的。而用户只需了解《中图法》,就可在不同图书馆实施检索。因此,笔者建议可由国家教育部或各省教育厅的高校图工委牵头,以《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为蓝本,结合图书馆特点统一制定《高校图书馆档案实体分类细则》,明确类目设置、标识符号及注释。方便各高校馆按照统一的规则规范档案工作。

3、提高档案员的专业化

(1)对档案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目前,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水平低下,很大程度上与兼职档案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有关。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档案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一方面要提供培训机会,另一方面各校档案馆应加强对兼职档案员的业务指导,而不是放任不管。

(2)健全档案人员管理体制

在高校中,不单是图书馆,其他各职能部门,各院系从事档案管理的基本都是兼职人员,这部分人员除了档案管理工作之外,还有其它工作。而学校对他们只有要求,却没有支持及奖励,这显然无法调动兼职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建立一个全新的档案人员管理体制十分重要。通过制定聘任制,稳定档案管理队伍。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将个人工作表现作为考核的一项指标,并与劳动报酬、评优挂钩,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大理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邱秀文.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8):24-26

[2]方敏.高校图书馆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73-76

第6篇:档案管理考核细则范文

[关键词] 档案管理;评审;作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 R197.32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4(c)-0135-04

Effect discussion of archives management review for the promotion of hospital archives management

FENG Zhen-yu LIU Wei-de

The Office,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 in Shandong Province,Weifang 261031,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ause of Chinese medical health and archives puts forward new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level of hospital archives management.Because the file management level of our hospital is lagging behind,there is not enough,it has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such as the leadership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lack of effective and unified management,and the overall level is not high in staff and so on.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actice of archives management review job 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this paper explores archives management review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archives management level from 5 aspect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system construction,team construction and business training,software and hardware construction in record room,basic business archives construction and archives compilation,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rchives resource.

[Key words] Archives management;Review;Effect;Discussion

随着我国新医改方案及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医疗改革日益深化,对医院临床及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1]。档案管理是医院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医院建设与发展历史最真实面貌的反映,对于提高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日常管理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的医院档案管理水平还不能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考核是档案主管部门按照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的全面考核和评价,对于规范医院档案管理,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1 医院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个别医院的领导对档案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经常是“说起来重要,用起来必要,忙起来不要”[3]。在医院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中,一般只对规模效益、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和仪器设备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划和设计,而对档案的科学管理、设备投入和业务培训等涉及较少或未纳入规划计划中,从而导致档案管理缺乏顶层设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4],软硬件设施经费投入不足,档案管理水平明显滞后于医疗业务发展水平。

1.2 档案多头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

医院档案管理一般是由办公室下设的综合档案室负责,但是由于整体档案意识欠缺和部门“各自为战”等历史原因,综合档案室一般只管理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和部分实物档案、音像档案等[5],而医疗文书档案、人事档案、科研档案、基建档案等则分属相应的职能部门管理,从而形成多部门分头管理档案的格局,影响了医院档案管理的总体效能。

1.3 档案专业人员整体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档案管理的专业化、信息化以及档案资源的编研和开发利用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档案人才队伍。我国医院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是从医护人员转岗而来,其没有经过系统地档案管理培训,专业知识缺乏,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人员结构不合理,甚至出现档案人员不会整理、立卷、不懂档案编研的现象[6]。除专职档案管理员外,各科室的兼职档案员常身兼数职,几乎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以及参加档案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2 我院档案管理考核评审工作开展情况

我院是山东省卫生厅直属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大学医院。目前医院现有职工1490名,有临床科室48个,医技科室13个,曾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医院管理先进集体”“全省卫生行业文明单位、诚信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1975年建院,1985年起开始了比较规范的文件收集和整理归档工作,1993年建立综合档案室,隶属院长办公室管理,现有专职档案员4人,专职分管副主任1人。现存文书档案469卷,财务档案1644卷(册),基建档案214卷,招标档案95卷,党群类档案56卷,人事档案760多卷,教学档案20卷,科研档案13卷,设备档案29卷,各类声像档案26269件。

2011年,我院按照山东省卫生厅下发的卫生档案工作要点和档案管理考核书的各项考核内容,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认真研究学习考核标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强化软硬件建设,通过逐项逐条对照检查、贯彻落实和补充完善,使我院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12月,我院在山东省卫生厅组织的档案管理考核评审中成绩优秀,综合档案室达到省一级水平。近两年来,以档案达标评审为契机,我院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对医教研等主要业务工作的开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认可和肯定。实践证明,开展档案管理考核评审不失为一种推动医院档案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行之有效的办法。

3 以档案管理考核评审促进和改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3.1 医院档案管理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

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把档案管理工作列入领导工作的议事日程[7],纳入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纳入职能科室质量考核标准,与医院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使全院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保证了档案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成立了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领导任组长,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形成了分管院领导亲自抓,办公室具体抓,各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配合抓的良好格局,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档案工作汇报,实地检查指导工作,给档案工作以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切实解决了档案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山东省卫生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医药卫生档案管理暂行办法》《档案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我院进一步理顺了档案管理体制,建立了档案管理网络,制订了档案工作管理制度、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制度、档案查阅借阅利用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阅览室管理制度、档案保管制度和档案保密制度等一系列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做到制度上墙、工作上心。

3.2 医院档案管理的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进一步增强

通过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我院综合档案室现配有专职档案员4人,院内兼职档案员95人,建立了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到档案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有效地保证了医院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专兼职档案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达100%,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医院的正式职工,同样可以参加职称、职务晋升,在工资、休假及福利方面享受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同等的待遇。为增强全院干部职工档案意识和兼职档案员的业务素质,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我院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重视对专兼职档案员队伍的培养和培训[8]。一是集中组织学:在坚持自学为主的基础上,举办培训班,组织兼职档案员参加管理知识集中学习,广泛宣传学习有关档案管理的政策、法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不断强化档案管理意识。二是走出去学: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山东省卫生厅举办的档案管理专业培训3次,有效提高了我院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多次组织人员到山东省立医院、千佛山医院等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我院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三是请进来讲:采取邀请山东省卫生厅档案管理专家来院现场指导或举办讲座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改进我院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了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

3.3 医院综合档案室的软硬件条件进一步改善

我院根据年度档案工作计划和科室布局调整方案,将综合档案室整体搬迁到办公楼七楼,实现了库房、阅档室、办公室三分开。新建库房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库房面积能够满足各类档案存储的需要。设置了独立的人事档案库房,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达到省委组织部二级标准。医院在财力、物力都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为确保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院领导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加大了资金投入,引入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9],更换办公设施、改善办公条件等。档案室新配置了新式档案柜18组,防磁柜1个,消毒灭菌机2台,电动铆管打孔机1台,温湿度记录仪3台,除湿机1台,切纸机2台,碎纸机1台,微机3台,激光打印机1台,1000 G移动硬盘1个,空调3台,新安装了防盗门窗,防爆灯管等硬件设施,具备了防盗、防火、防光、防虫、防尘等条件。设置了专门的荣誉室,室内陈列了建院以来医院获得的各类锦旗、牌匾、奖杯、奖状和证书等70余面(件)。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是衡量医院管理工作是否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档案管理考核评审的重要内容之一[10]。根据山东省卫生厅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建设步伐的要求,我院还申请安装了泽信档案管理软件,为加强院内电子文件归档和档案管理奠定了基础。下一步将逐步对室存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逐步实现数字化档案室和网络化服务,同时实现院内所有科室档案信息网络连接,为科室和个人提供更加优质、快捷的服务。近年来,医院为加强档案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2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我院档案室的库房环境和办公条件。

3.4 医院档案管理的基础业务建设进一步规范化

按照档案管理考核的要求,医院综合档案室每年定期对上一年度的各类文件材料进行整理归档,档案归档率、完整率、准确率达到100%。各类文件材料移交档案室时,均有完备的登记交接记录。档案室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制订了明确的档案分类方案,确保流水号畅通,分类准确[11],卷内文件、材料目录、编号规范、清晰,档案内无金属装订物残留。建立并完善档案全宗卷,确保案卷封面及标题简明、准确,案卷排列规范、有序。建立了档案管理基本情况统计台账和档案利用及反馈情况统计表。档案保存完好,无霉变、褪色、污损或虫蛀等情况发生。

3.5 医院档案编研和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进一步强化

档案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开发利用。近年来,随着医院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综合档案室以其丰富完整的档案资源为医院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各类重要的历史档案资料。年内共向科室和个人提供各类图纸、合同、请示、批复等文件查阅达数百次。档案人员熟悉档案及相关业务,调卷迅速、准确,查全率、查准率达100%。能够及时根据利用者需要,通过采取分发目录、电话调卷、开架阅览、网络提供利用等多种服务形式主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受到了档案利用科室和借阅人的一致好评。我院坚持把加强编研工作,提高利用效益作为进一步做好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及时开展编研和开发利用工作。近年来,我院将现行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进行了整理汇编,促进了档案开发利用和编研工作的开展。利用档案资料,编印医院、科室、科研成果简介,制作宣传画册等,加大对外宣传。在门诊候诊大厅,将各专家照片、特长、出诊时间制作成电子屏幕,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方便了患者选择医生[12]。另外,以办公室的同志为主,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制作完成了精美的医院形象宣传片,续修了医院院志(1985~2005年),这两项工作分别获得了山东省档案局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总之,档案管理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档案管理的进一步加强,有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13]。我院以档案管理考核评审为契机,按照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原则,从组织领导和规章制度、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软硬件条件建设、基础业务建设和档案编研及开发利用等5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又迈上了新的台阶,真正使档案成为医院决策者的依据、利用者的帮手和医院管理工作的亮点。

[参考文献]

[1]曾永辉.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探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143-144.

[2]郑开.档案年度考核对医院档案管理的促进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851-3852.

[3]贾宏燕.医院档案达标升级工作的探讨[J].新疆医学,2012,42(9):162-166.

[4]刘波.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档案,2013,(5):86.

[5]张伟.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云南档案,2007,(7):57-59.

[6]高莉.如何巩固医院综合档案室档案目标管理达标成果[J].办公室业务,2012, (6):40-42.

[7]蔡燕平.浅谈医院综合档案室升级达标的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0): 952-953.

[8]毛丽娟.谈如何做好医院档案目标管理[J].兰台内外,2006,(5):38.

[9]严冬霞.浅谈档案年度考核对医院档案管理的作用[J].山东档案,2007,(4):51.

[10]殷万芹.怎样做好中小型医院档案年度考核工作[J].泰山卫生,2004,28(5): 20-21.

[11]韩瑛,周永军,张瑜培.应对档案等级评审的策略与体会[J].湖北档案,2012, (12):29-30.

[12]徐春林.档案达标复查促进医院档案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2,(14):83.

[13]张静.医院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5): 152-153.

第7篇:档案管理考核细则范文

关键词:糯扎渡;水电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经验

一 引言

华能糯扎渡水电工程是我国已建、在建的第四大水电站,工程设计技术指标高、地质条件复杂,大坝、溢洪道、地下厂房等多项技术指标均名列国内外前茅,掺砾黏土直心墙堆石坝坝高在同坝型中属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地下厂房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地下厂房之一;开敞式溢洪道规模亚洲第一,泄洪功率和流速居世界第一。该工程自1986年开始勘测规划,2006年1月导流洞开工,2008年11月大江截流,2012年9月首台机组投产,计划2014年工程全部结束,建设总工期9.5年。糯扎渡水电工程建设目标为:“建流域一流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争创世界级精品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能否最终达到预期建设目标,而工程档案管理的难点在于资料的过程控制,资料形成的准确性、规范性、齐全性将决定项目资料归档的质量。

糯扎渡水电工程的档案管理总体按工程档案和文书档案两大类进行管理,工程档案主要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设计、监理、施工、科研等方面的建设档案,是跟随施工进度由各参建单位形成和整编的;文书档案主要指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往来文件、通知、便函等,由各单位各部门内部公文处理文书进行收集整编,移交档案部门。本文主要阐述工程档案在资料过程管控环节的一些实践经验。

二 糯扎渡水电工程档案过程管理难点

参建单位众多:主体工程共分为七个标段,五个施工单位,两个监理单位,一个设计单位;辅助工程有数个施工单位和三个监理单位。参建单位数量多给工程的档案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项目划分多:主体工程共有心墙堆石坝工程、溢洪道工程、引水发电系统、地下厂房工程、尾水系统工程、升压变电工程、左右岸泄洪洞、五个导流洞工程等主体工程以及砂石加工系统、交通、管理、环保等辅企工程。对工程档案管理的系统性和程序化操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存在跨标段施工项目:部分分部工程因现场工程进度的统筹安排,由多家施工单位共同完成,有的同时存在两家监理单位监理的情况。

复合型档案管理队伍参差不齐: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弱,档案管理业务知识有所欠缺,与工程建设要求尚存在差距。

综上,糯扎渡水电工程档案资料过程管理具有参建单位众多、项目划分多、跨标段施工项目、档案管理队伍参差不齐等方面,面临水电工程档案管理普遍存在的典型难点。

三 糯扎渡水电工程档案过程管理措施

(一)档案管理体系的建立

糯扎渡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建管局”)作为华能澜沧江公司在糯扎渡水电工程的现场管理单位,自工程建设伊始,成立了现场档案管理办公室,归口于建管局综合办公室,并随着工程的进展,成立了竣工验收办公室,归口于建管局安全质量环保部。

依据各自的职责分工的差异,建管局竣工办负责编制《糯扎渡水电工程项目划分实施细则》、《糯扎渡水电工程验收管理办法》,以规范和指导工区各施工标段的工程资料分卷划分,验收程序和竣工验收资料。建管局档案室负责编制《糯扎渡水电工程项目文件材料编制、归档要求及档案整理办法》、《糯扎渡水电站工程档案分类表》、《糯扎渡水电工程文书档案归档办法》,统一规范了资料归档环节的各项内容。总体形成了三级资料审查模式,即以项目工程师负责资料初审,保证资料的准确性;竣工验收办公室负责资料复审,主抓过程资料收集和技术性审查;档案室负责资料终审,主抓工程资料归档保存和规范性审查。针对参建单位众多的管理难点,工区各单位也按照建管局的工程档案资料管理模式,各自成立了相应的档案室和竣工办,配置具有档案管理资质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和具有丰富现场施工经验的兼职档案管理人员。

为了在过程中掌控体系制度运转的有效性,建管局组织参建各方对档案资料的过程整编情况开展月度集中普查、半年期专项检查、年终总结性抽查,并对存在问题及时组织答疑和整改。

(二)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

管理队伍的建设是每个大型工程共同面临的难题,糯扎渡在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方面,针对资料的准确、齐全、规范性要求,开展了针对性培训,在队伍建设之初,加大过程资料检查密度,由项目工程师负责把好资料准确关,竣工办管理人员负责把好资料齐全关,档案管理人员参与过程检查,对在资料整编的规范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要求。使得培训与过程资料存在的问题密切结合,抛开了以往教科书式的培训模式,在整改中提高整体队伍的资料管理水平。

同时,建管局多次邀请中电建协达标投产和省档案局专家到现场开展专项培训和咨询答疑,并要求各参建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外出参加国家档案局档案管理培训,通过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模式,为规范糯扎渡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和提高管理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项目划分结构的优化

为了确保项目划分与实际建筑物的一致性及归档资料的统一性,建管局竣工办制定了《华能澜沧江糯扎渡水电工程项目划分表》,要求各参建单位按分部工程及时对分项、单元工程进行划分及编码。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划分注重建筑物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特性,突出阶段性及使用性,不考虑施工标段的划分。有些分部工程包含多部位、多类型项目,为便于统计评价和资料整编归档,引入分项工程,分项工程对应归并同部位、同类型单元工程进行统计评价,按分项(工序)归并逐个统计评价各项的质量水平(即分项工程不作为一工程项目级别,也不作质量等级评定)。单元工程依工程类别、施工方法等按层、块、段、台套等划分。此外,中间产品的单元工程划分,如:混凝土拌合物按同一座拌合楼同一品种混凝土每月为一单元工程;在混凝土工程的分部工程中,同一品种的混凝土拌合物作为一个单元工程,所有品种混凝土拌合物单元工程归并为一个分项,并作为其主要分项评定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混凝土预制构件按生产批和件(大型构件)划分;金属结构制作则按部件和节段(大型)划分。

(四)完善的验收程序

糯扎渡水电工程是由若干个不同规模、不同工期的合同项目工程组成。为了明确糯扎渡水电工程各层次项目验收工作的验收组织、验收程序,规范各种验收表格,统一验收文件编写深度、提供验收文件及备查文件目录和提出验收资料归档管理的具体要求,使合同项目工程验收规程更具可操作性,建管局竣工办负责编制了《糯扎渡水电工程验收管理办法》。验收内容包括有:单元工程验收、工程中间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工程阶段验收和合同项目工程完工验收。每个单元工程形成套表格式,并要求增加“验收资料清单”。

由于工程项目特点,对一些分部工程范围较大,工期较长,需要分阶段提前对部分项目进行专项验收。为了与《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中“阶段验收”概念有所区分,引入了分部工程中间验收一项内容,同时这也较好的解决了跨标段施工项目的验收问题。分部工程中间验收程序按照各监理单位监管部位(范围),由各监理单位分别组织分部工程中间验收,形成签证书。待满足分部工程验收条件时,由建管局组织,所涉及的相关各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参加,依据中间验收结论,结合现场情况,进行整个分部工程的验收评价,形成验收鉴定书,而中间验收签证书作为其支撑材料之一。

(五)闭环的资料审查流程

工程资料整编完毕后,先由施工单位竣工办按资料清单自检资料整编齐全性,报送监理单位竣工办复检,监理针对报送材料的齐全性、规范性提出整改意见,并在资料审查流水单上注明修改内容及整改期限,返回上一层施工单位落实整改,待整改完毕并经监理复审后,报送建管局竣工办审查,竣工办审查完毕后方可移交档案室,由建管局档案室审查并归档。使得资料审查全过程有组织可问责、有层次可管理、有记录可查询、有总结可改进,从而保证在归档案的全程闭环管控。

(六)多重考核评比模式

为了起到树立榜样,以点带面的作用,建管局大力推行样板内业评比工作,由施工单位将季度整编完成的在归档案资料报送至监理单位,由两家监理单位按照建管局已发《糯扎渡水电工程样板评比管理办法》的标准,逐条核对,筛选出满足标准的单元、分部工程资料,报送建管局竣工办进行复审,评选出季度样板内业并予以奖励。通过样板创建及考核评比,促进了档案资料控制的规范化、标准化,发挥了样板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推动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形成各标段争创样板、各单位“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同时,糯扎渡建管局于2009年第四季度正式启动了达标投产工作,建管局及各参建单位均分别成立了达标投产办公室及安健环、土建、金结、机电、档案、综合各专业共八个考核组。其中,档案管理专业考核组由档案室牵头,制定了考核细则,按照达标投产考核评价系统,由档案专业考核组具体组织开展施工月度自检、监理季度复检和建管局半年期、年终阶段性的对标考核,结合考核评分项,逐条评价,及时发现与达标投产标准相悖的扣分项,并限期整改,将达标投产工作与档案管理实现日常化、过程化控制。

四 结语

通过以上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基本解决了在归、已归档案过程管理出现的难点问题,采用事前控制及早预防、事中控制及时纠正、事后控制总结经验,事前、事中、事后互相衔接、严格把关,使得糯扎渡工程档案资料在控、受控。中电建协达标投产专家组和澜沧江公司达标投产检查组分别多次对糯扎渡水电工程达标投产及资料管理工作进行了现场检查,对糯扎渡工程在归档案资料管理水平模式给予了肯定。

鉴于糯扎渡工程本身固有的复杂性,新问题、新挑战会不断出现,档案的过程管理需要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以保证项目资料最终按期、按规范顺利归档,圆满实现工程建设目标。

参考资料

[1]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山东社会科学》,李国兰,2011

[2] 《从竣工资料归档谈竣工资料的过程管理控制》,《机电兵船档案》,张宝珍,2009

第8篇:档案管理考核细则范文

【关键词】 医院 档案管理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R197.322【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5-072-02

档案记载了一个单位历史发展的过程,它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客观的反映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背景条件下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工作等,是历史的见证。随着我国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处在一个非常时期,医院档案管理面临新的问题:国有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性质与市场经济模式下的企业管理,这对医院档案管理提出新的内涵。医院档案不仅涉及到医院本身历史发展的全貌,更涉及医院在工作活动中形式的公文、电报、薄册、图表、书信、日记、录音、录像、盘片等各种门类和各种载体档案,它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加强对这一信息资源管理对医院领导决策科学化和医院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要,同时也为国家积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档案史料等等。因此,准确把握新时期医院发展的特点,加强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档案实行现代化管理的根本任务。

1. 领导高度重视,提高全员意识

领导重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以惊人的速度跨入“信息时代”。各种管理的日趋规范化,导致了大量文件的产生,使医院档案急剧增多,档案在医院卫生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档案法》的学习,增强医院干部、职工的档案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档案管理意识,把档案管理纳入医院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与医院业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要大力宣传档案工作,提高医院领导、医院管理者、医院职工对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进行档案工作的基本法律宣教,遵守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认识到医院档案的潜在价值,及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觉参与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2.完善档案工作职责,强化档案基础和管理

(1)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是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根本。长期以来在医院管理中,一般都按照卫生部要求制定了适用于本院的、较为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职责,而涉及档案管理的制度、职责较少,没有相关的制度和检查考核措施。在医院目标管理考核方案中,一般也没有将档案管理纳入目标考核,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致使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档案管理可有可无的模糊认识。档案收集归档过程缓慢、档案的利用和开发利用效率低下、档案的工作组织不甚得力,并且受到人员、设施、经费等方面的限制,档案管理工作很易受到冷遇。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要使各级严格把关,责任到人,须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医院根据《档案法》,档案目标管理的需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定出具体规定,制定医院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实施细则,确定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健全机构设置,有专职档案人员负责档案工作,完善档案管理的归档、保管、利用、鉴定、销毁、保密、库房管理制度,使档案工作各环节的运行有章可循,将医院各个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统一管理,统一考核,使档案管理与医疗业务同步考核评价,同步发展。这是使档案得以规范化管理的根本所在。

(2)加强硬件建设,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硬件的建设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加强资金投入,引进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是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必须的条件。一方面要提高档案保护设备和技术现代化的配备,如档案库房的去湿、空调设备,高效灭虫、灭火设备,这些设备和技术的应用是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要引进计算机管理,用计算机储存整个医院的各种业务、行政上的档案,方便使用者及时查找、阅读,既节省时间也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利用计算机管理可以减少档案的有效空间,保存信息方便简单,也增加了其保密程度。

3.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

重视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档案工作者既是专业型人才,又是管理型人才。医院档案管理人员是整个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规范化管理的灵魂,这就要求培养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目前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在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文化程度等方面参差不齐,与时展的要求悬殊较大。表现为档案专业出身人员较少,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普遍偏低,现代科学知识贫乏,外语水平不高,高层次的档案专业人才较少,这些情况已不适应新形式下的档案事业发展。随着档案事业的规模日益扩大,档案数量日益增多,内容日益丰富,信息载体日益多样,管理手段日益先进,对档案专业人才的素质建设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影响档案管理水平。在医院人才培养中,一般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继续教育,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和继续教育没有纳入计划和要求,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停留在传统的经验上,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缺乏创新和活力。要将档案人员培养纳入医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专业培训、知识更新、进修学习等,提高业务水平,建立档案管理人才梯队,适应档案业务发展,推动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档案工作人员要熟悉档案业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掌握档案行业标准,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做好档案据的录入工作,积极参与档案学术研究,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4.掌握档案管理新技术,开发利用档案资源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手段的不断更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医院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设计完善的应用软件和网络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现代化。利用电子计算机管理档案信息的收集、传递、开发利用,将档案内容按党群工作、行政管理、业务管理、科研教学、基本建设、仪器设备、财会等分门别类地输入计算机,这具有检索快捷、方便、高效等优点,使查档案材料费时费力的原始劳动,变得在几分钟甚至数十秒钟便可解决的问题。这样既是人类劳动能力的解决,更是工作质量的飞跃。可以使医院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信息在现代化机器设备中迅捷、准确、方便地再现,使档案信息的处理、传输获得积极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实践证明计算机管理档案既提高了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也促进了管理工作进一步向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2)拓展档案的归档范围。医院由于处于一种特定的条件下,面临诸多新的问题。由于受医院职能特殊性的限制和不同种类档案作用特点的表现形式的影响,致使许多重要的珍贵的文件资料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科室,甚至损坏丢失,给医院工作带来诸如多不利。因此,拓展归档范围,加强有关内容的收集是档案工作的新课题。如医院经营方面,所进行租赁、承包、核算的方案、协议等应实行归档收集。又如提倡采购招标,其招标方法、程序、协议、合同也应进入归档材料之中。所以,要进一步健全档案管理组织,落实专人收集。

(3)组织建设医院档案管理网络,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保证。文书档案以机关职能部门为主,其中包括党群工作、行政管理、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基本建设、设备仪器和会计管理,业务管理以临床科室为主体,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等。科技档案以科研教学为主。各部门明确负责人兼管档案工作,形成了较完整的医院档案工作网络,让他们收集和接收所在部门管理范围内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并做初步的档案整理工作,使档案管理工作得以保证。建立健全医院档案管理网络,充分利用各种信息管理新技术和外智内用,与其他信息管理融合的一体化信息管理模式。

(4)开发档案资源,为医院工作服务。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让档案信息资源在深化医院改革、建设文明行业、提高医疗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通过档案深层次开发,开展多种档案编研活动,编写各种专题汇编,为利用者提供多方面、有实效的信息,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为医院管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及患者服务。例如可为医院的机构改革、人事任免、编史修志、职称评定等提供了资料。基建档案的利用,保证了大型建筑物的及时修缮。医疗设备档案的利用,有力地保证了设备的及时维修,确保了临床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还要加强档案利用反馈信息的管理,以满足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求,从而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同时,通过利用档案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 加大改革力度,争创新水平

近年来开展档案目标管理的评审等级医院活动,档案工作逐渐受到医院的重视,档案信息在院领导科学决策以及其它工作中起到了依据作用和参考作用,医院各级人员充分认识了档案在医院管理及文化建设所具有的其他文献资料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档案工作的基本建设,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体系,使档案管理向着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健康发展,使医疗卫生改革和医院事业上新水平,服务上新水平,管理上新水平。

参考文献

1.沈海霞.《加强医院档案管理 促进医院持续发展》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2(12):1130.

2.《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为医院改革建设服务》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第1卷 第1期.

3.何小媛.《关于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几点思考》中国当代医学,2005年6月 第4卷 第11期.

4.陈水佛.《计算机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体会》引进与咨询,2002年 第3期.

5.张唏,赵斌《医院档案管理计算机网络化应用探讨》中华医学丛刊, 2004年 第4卷 第6期.

第9篇:档案管理考核细则范文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

实物档案是在单位各部门的职能活动中形成,因此其归档和管理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协调。由于不少单位没有明确实物档案归口管理部门和工作职责,没有完善的实物档案管理考核细则及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实物档案不能及时归档现象时常发生。

(二)归档意识薄弱

一方面是不少基层单位各级领导和兼职档案管理员对档案工作内容和实物档案的重要性理解不全面,及时主动归档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不主动沟通协调,没有加大实物归档宣传、指导、监督力度,采取“你交我收”的被动方式,致使许多有价值的实物散落、缺漏、甚至遗失、损毁,严重影响了实物档案的数量和质量。

(三)硬件设施落后

由于实物档案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许多单位对实物档案潜在价值的认识不够,往往忽视了实物档案管理硬件设施的建设。基层单位普遍存在档案库房容量小,设施设备不全、档案柜架紧张的现象,加之实物档案形态各异、规格不同,难以统一摆放标准,使得许多重要的实物档案叠加堆放,甚至无处可放,既不利于利用,也严重影响了其价值的发挥。

(四)管理规范不健全

具体表现在:大多数单位将荣誉性实物、印章、字画等列为实物归档范围,但对特殊的证照等是否需归档未作说明,导致了实物档案种类不够齐全;实物档案往往形成于不同时间,不同部门、不同渠道,不少单位没有对实物归档时间提出具体要求,造成实物遗失,损坏等后果;实物档案分类没有统一认识、统一标准,容易出现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岗位的变动导致前后不一致。

二、加强实物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集中统一管理体制

基层单位要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明确专门部门及档案室对单位所有实物档案进行统一集中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成立档案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对单位各部门实物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建立健全本单位实物档案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把实物档案收集和归档工作列入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工作职责,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主动接受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等。

(二)提高实物及时归档意识

各基层单位可以通过定期召开档案工作会议、组织业务培训等途径,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实物档案是能直接反映本单位成长和发展轨迹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财产,从而提高单位各级领导及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实物档案归档意识。专职档案人员还要进一步加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拓展信息渠道,时刻跟踪散失在各部门未及时移交的实物档案去向,并加强与部门间兼职档案员的沟通和联系,指导、监督、检查其做好实物档案的收集、整理、登记和归档工作,使有保存价值的实物档案尽可能收集齐全。

(三)加强实物档案硬件设施建设

基层单位应适当加大档案工作的资金投入,配备实物档案专用库房,档案库房的建设要符合防火、防盗、防光、防潮、防霉、防尘、防虫等要求,库房内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专柜或专架,档案人员还要积极动手动脑,摸索高效、合理利用库房空间的最佳途径的方法,使不同规格、不同类别的实物档案既能得到妥善地保管,又便于利用者查找利用。有条件的单位还可设置陈列室,将反映单位业绩、企业诚信等的实物档案原件或复制品向公众展示,充分发挥其宣传和激励作用,增强单位的凝聚力。

(四)完善实物档案管理规范

档案管理部门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制订和完善实物档案管理办法和规范,提升本单位实物档案管理水平。

1.要明确实物档案归档范围。本单位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物质实体,不论何种载体,都应归档。

2.要明确实物档案归档要求。本单位在公务活动形成的实物,应移交档案管理部门集中统一整理归档,其它应归档实物要保持整洁、完整,最迟于次年与文书档案同时移交档案部门,移交时应办理移交手续。由于特殊原因,应归档的实物确需在有关部门暂时保留的,应先将归档实物移交档案管理部门拍照登记,再办理借用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