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证券行业的认识范文

证券行业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证券行业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证券行业的认识

第1篇:证券行业的认识范文

论文摘要:笔者运用江苏高技术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来综合考察股权结构、经营业绩与高管报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有股比例与经营业绩呈现正方向影响,企业规模与经营业绩呈现负方向影响,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均与高管报酬呈现高度正相关,高管年度报酬与企业经营业绩、企业规模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国有股比例的负相关程度也不显著。高技术企业应构建基于经营业绩的高管人员综合激励制度。

高技术企业高管人员的报酬激励机制,不论是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还是在企业智力资本的开发与利用方面,都是一个突出的重要问题。2002年1月10日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建立经理人员的薪酬与公司绩效和个人业绩相联系的激励机制”,“上市公司对经理人员的绩效评价应当成为确定经理人员薪酬及其他激励方式的依据”。探索企业股权结构、经营业绩与高管人员报酬三者之间的作用模式与机理,不仅为建立客观有效的高管人员激励模式与约束机制提供政策建议,而且有助于建立有效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制度。

一、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如何解释现实中高管人员报酬的现象,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引发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激烈争论。最早的研究是Taussings和Baker(1925)完成的,发现高管人员报酬和企业经营业绩之间只有很小的相关关系。他们对这个调查结果感到非常意外,并且呼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检验那些可以预测高管人员报酬的其它变量。其后的70多年里,对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报酬的研究已引起了经济学家、心理学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企业战略规划者的广泛关注。从国外的计量分析结果来看,企业规模、经营业绩、经理个人特征对经理报酬产生的影响为正;政府管制对经理报酬产生的影响为负;经理的持股比例与其现金报酬负相关或正相关;不同治理模式对经理报酬似乎没有显著影响。

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高管人员报酬作了解释,从根本上增强了对其报酬现象的理解,有力地推动了高管人员报酬确定理论的发展。但是,大多数研究集中于某种单独的因素对高管人员激励问题的影响,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客观上造成了不同研究方向中所得到的结论的不统一,甚至是相互矛盾;同时,研究的背景和数据多以美国为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结论的说明力和适用性。

国内关于股权结构、经营业绩与高管人员报酬的研究主要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1)股权结构与经营业绩的相关性研究。许小年和王燕(2000)分别以资产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和市值与账面价值之比为被解释变量,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股比例越高的公司,其业绩越差;法人股比例越高的公司,其业绩越高;而流通股比例对公司业绩没有显著影响。陈小悦和徐晓东(2001)以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回归结果表示:国有股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没有显著负相关,法人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相关关系不显著,流通股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负相关。于东智(2001)以净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相关关系分析的结果认为:国有股比重与公司业绩呈正相关关系,法人股与业绩指标正相关(但在文中并未指出二者关系的显著性如何);A股比例与业绩负相关。(2)股权结构与高管人员报酬的相关性研究。陈志广(2002)的分析结论认为:法人股比例的提高,带来企业自主权力的扩大,以及能动性的提高,进而对高管报酬和企业绩效产生正的影响;而国家股,却由于种种原因,基本上对高管报酬和企业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陈爽英、唐小我(2005)的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国有股比例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年度报酬、总经理持股比例负相关,法人股比例与之正相关,流通股比例与之不相关,且第一大股东性质为国有股与高管人员年度报酬。(3)经营业绩与高管人员报酬的相关性研究。魏刚(2000)首次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对企业高级管理层与公司经营业绩进行了计量分析,李增泉(2000)对此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激励效果不显著,其报酬与企业业绩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高管持股比例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企业规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有股比例对高管报酬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等。而张晖明和陈志广(2002 )、张俊瑞等(2003 )的计量分析结果显示,高管薪金报酬与企业经营业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从上可见,目前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结论呈现较大的差异,通过分析对比发现,除了采用的实证方法不尽相同外,研究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企业业绩指标的选择不够科学,研究者大多选用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公司业绩,甚至个别研究人员将其作为唯一的衡量指标,因为该指标本身存在局限性,这势必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其次,样本的代表性不强,大多数学者在研究中使用的是截面数据,即多个上市公司某一年的股权结构与经营业绩数据,单纯使用一年的数据无法剔除偶然因素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上述研究是对股权结构、经营业绩与高管人员报酬两两之间分别进行的,将三者结合在一起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的并不多见。杨瑞龙、刘江(2002)通过对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经理报酬的实证研究认为:在家电行业中,股权结构与企业业绩无明显关系;经理报酬与企业的股权结构无明显关系,与企业的业绩也无关。但是该研究将样本仅限于某一特定的行业,导致研究结论的局限性。

二、高管人员报酬决定的理论分析

从总体上讲,企业高管人员的报酬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1)企业经营业绩。企业经营业绩对高管报酬的线性作用明显,上市公司将高管报酬与经营业绩挂钩,高管们预期到只要提高经营业绩就可提高收人,便会努力工作,进而带来经营业绩的提高。但是,由于产出和高级管理者的贡献是难以度量的,并且客观的外部冲击影响也很难剔除出来,特别是在一个整体的团队联合生产中,低级经理的贡献更难被区分开来,所以业绩评价与实际产出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不完全的,导致经验实证基本上证实两者是弱正相关的。(2)股权结构。国有股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对高管人员的市场价格信息反映慢,其工资报酬调整较慢。而法人股比例的提高,意味着政府影响削弱,企业自主权扩大,以及能动性的提高,拥有了更多的经营决策权,企业自己完全有能力调节高管报酬,进而影响企业经营业绩。流通股股东一般拥有企业较小的股权份额,通常很难给股份公司的决策和管理施加重大影响,不会对企业业绩和高管报酬产生重要影响。(3)企业规模。罗森( Rosen)构造了一个理论模型来解释高管人员报酬和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由于企业的规模越大,高管人员可控制的资源也就越高,涉及的经营管理问题也就越复杂,对高管的能力要求也就越高。因此大型企业中经营者能力所产生的租金要远远高于小型企业,其报酬也就相应地更多。(4)政府管制。约斯考、罗斯和谢帕德(Joscow, Rose and Sherpard)在对首席执行官的报酬关系的研究中指出,在被管制的7个行业中,首席执官的报酬普遍要比未被管制行业的首席执行官报酬低。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被管制的行业处于政府、公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中,这种政治上的压力导致了被管制行业的首席执行官报酬水平低于未被管制行业的首席执行官报酬;另一种认为,在被管制的行业中,企业的经营环境和首席执行官的行为受到约束,首席执行官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不大,其生产率低于未被管制行业的首席执行官生产率,因此报酬水平必然相对要低。

高技术企业既具有传统企业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含量、高智力、高附加值等方面。本文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专门以江苏省高技术上市公司数据为特定样本,将股权结构、经营业绩和高管人员报酬纳入一个系统内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与机理,最后对企业高管的报酬决定提供政策建议。

三、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根据分析的需要,以2001一2004年完整披露本文研究所需解释变量原始数据的江苏省高技术上市公司为分析对象(剔除了000805公司2004年数据,其报表中披露净资产收益率不适用),研究所用数据取自于巨潮资讯网站( cninfo.com.cn)、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 csrc. gov. cn )、上海证券交易所网( sse. com. cn)等。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估计与检验。

按照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分类标准,将以下几类归为高技术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生物制品业、信息技术业。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生存与发展主要依赖于高科技的发展,表现为生产高科技产品或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用高科技或高科技设备。

(二)变量定义

从便于计量考虑,“高管人员报酬”选择财务报告公布的前三名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平均数(人民币)。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来研究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报酬与公司股权结构、经营业绩、企业规模等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选取ROE与EPS两个业绩指标分别进行回归分析,便于验证分析结论的稳健性)选择的解释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

(三)研究假设

本文首先检验股权结构与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保证在对高管报酬进行计量分析时,这两个变量是相互独立的。

提出下列假设:

假设(1):企业经营业绩与股权结构不相关。

假设(2):高管报酬与企业规模正相关、与股权结构不相关。

(四)模型构建

为了增强模型的拟合优度,对总资产(size )取自然对数。考察业绩与股权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时,构造下述模型:

考虑到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三个比例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在分析高管人员报酬的影响因素时,首先单独考察国有股比例、经营业绩(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对高管报酬的影响;然后考察流通股比例、经营业绩(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对高管报酬影响。构造下述模型:

四、实证分析

构建的回归分析模型,实证分析结果如表2 ,3所示。

由表2,3可见,所构造的模型拟合优度都很低。国有股比例与经营业绩呈现正方向影响(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据此不能拒绝假设1;流通股比例与经营业绩(每股收益)呈现负相关关系(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企业规模(总资产)与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均呈现负方向影响。这里选择了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两种业绩指标,回归分析的结果呈现出不稳健性,是需要注意的现象。

构建的回归分析模型(5)、(6)、(7)、(8),实证分析结果如表4,5所示。

从表4 ,5可以看出,所构造的模型拟合优度都很低。国有股比例与高管报酬呈现正方向影响,流通股比例与高管报酬呈现负方向影响(二者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与假设2相符;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均与高管报酬均呈现高度正相关(前者通过5%,后者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并且符合稳健性要求;企业规模(总资产)与高管报酬不相关,与假设2不一致。

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说明,高技术企业自身的特征及其市场竞争的激烈,导致其经营风险加大,呈现出与传统企业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一定程度的扶持,流通股股东的选择更为谨慎,高管报酬不完全依赖于企业规模的大小。

五、对策与建议

(一)改进高技术企业高管人员持股制度,推广和提高股票期权计划

在高技术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高管人员综合报酬计划,“低持股”和“零持股”现象严重,报酬结构不合理。高技术企业经营者通常比较年轻,相比而言,更会看重长期职业生涯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短期的货币性收人,在这类企业对高管人员实施股权激励其效果应该更好。使高管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的程度,提高其利益与公司业绩的关联度和高管人员对公司的关切度,进一步强化高管持股的激励作用。

(二)积极培育有效、稳定的资本市场

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依赖于证券市场的有效程度,如果高管人员的努力和企业经营业绩不能被市场客观反映,该计划将不可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证券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市场的规范,倡导理性投资的理念,审慎调节市场供求,切实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促使证券市场向稳定、高效的方向发展。

(三)构建基于企业经营业绩的高管人员综合激励制度

第2篇:证券行业的认识范文

各市人民政府、行署,各县(市)人民政府,各大企业,省政府各部门:

省政府同意省劳动局《关于全民企业固定职工退休费用实行以市地为单位社会统筹的报告》,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全民企业固定职工退休费用实行以市地为单位社会统筹的报告

省政府:

我省于一九八八年底实现了固定职工退休费用以县(市)为单位社会统筹。这对缓解企业负担退休费用畸轻畸重的矛盾,保障退休职工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劳动制度改革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以县(市)为单位社会统筹,实施范围小,社会化程度低,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差,不能解决县(市)之间负担退休费用不平衡的问题。为此,我们意见,自一九九一年起全省实行以市地为单位全民企业固定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现将有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统筹范围。全民所有制企业(含中央驻鲁企业),除经国家和省批准暂不参加者外,都要参加所在地的社会统筹。

二、统筹项目。国家和省有明确规定的各项养老保险待遇,除医疗费可暂不纳入外,其他项目原则上都应纳入市地社会统筹。

三、基金征集。按照“以支定筹,略有结余”的原则,以统筹范围内的企业固定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确定统一的提取比例,由企业按时向当地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统筹基金提取比例的确定和调整,由各市地劳动、财政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应把缴纳统筹基金列入承包内容。

四、基金管理。统筹基金原则上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各县(市)应认真执行上级的基金调拨计划。各地要加强对养老基金的管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借用、挪用或用于投资、贷款。

实行市地统筹前,县(市)滚存的统筹结余金,留给县(市)作为后备基金,使用时由市、地社会保险机构审批。

五、基金调剂。固定职工统筹基金和合同制工人养老基金在实行市地统筹后,由市地统一管理和调剂使用,调剂金额不得超过当年收缴合同制工人养老基金的30%。调剂方案需报省劳动局和省财政厅同意后实行。

一九九一年未实现市地统筹的,要将当年收缴合同制工人养老基金的30%上缴省劳动局,作为省的调剂基金。

六、监督检查。各级劳动、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统筹基金征集、使用和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各企业应如实提供在职职工人数、工资总额、退休职工人数,以及实际需要支付的退休费用等数据。社会保险机构有权核查企业上述项目的有关账目和报表。对弄虚作假,少缴冒领的,除补缴和追回多领金额外,要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七、组织领导。全民企业固定职工退休费用实行市地统筹,是社会保险制度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退休职工生活的保障和社会安定团结,政策性很强。各市地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计委、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应积极配合,各级社会保险管理委员会、劳动部门要认真组织协调,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

第3篇:证券行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经纪业务 营销浅析

1 我国证券业发展历史回顾

自1987年9月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以来,中国证券业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遍布全国的组织服务网络。在历经了初期无序混业经营后,随着《商业银行法》和《证券法》的颁布实施,国内金融服务业基本确立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证券行业也由此步入专业化经营新阶段。

从证券公司各项业务开展情况看,由于证券经纪、证券承销等传统业务的竞争日趋激烈,证券公司的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2001年下半年A股市场步入调整阶段,当年行业实现利润总额和纳税总额为64.99亿元和54.26亿元,同比减少70.86%和47.74%。2002年开始陷入此后延续四年的全行业亏损惨淡经营境地。

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以南方、闽发等证券公司问题充分暴露为标志,证券业爆发了第一次行业性危机,部分证券公司由于资金链断裂、流动性危机骤然增加而被监管层宣布撤销或托管。2005年证监会推出《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后股指跌破千点。迫于无奈,政府2005实施紧急救援,才使证券业勉强渡过难关。

2006年中国股市开始逐步走强,在之后十个月中,上证指数最高探至6124点。沪深两市总市值达30亿元,在不到两年半时间,沪深总市值翻了10倍。证券公司收入迅猛增加,快速实现扭亏为盈。然而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中国股市也受到剧烈冲击,跌幅巨大。过山车似的行情在使得证券投资者亏损不断扩大的同时,也使得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再次受到冲击。

以经纪业务为主要收入的中国证券公司,在中国股市巨大波动面前显得很被动,“靠天吃饭”的收入结构严重制约证券公司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看到,中国证券公司赢利能力受股市波动影响很大,其最主要原因还是证券经纪业务在公司所占份额过大,一旦股市下跌,交易量下降,靠交易佣金的经纪业务额随即下滑,而股市上涨,交易佣金的增加又迅速掩盖了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为避免这些不利因素,各证券公司纷纷推出各种解决措施,其中对于营销模式的尝试最多,取得的效果也最好。

2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营销模式浅析

伴随中国证券市场的起起伏伏,中国证券行业在不断的发展与成熟。在行业垄断被打破,证券经纪业务步入微利时代的背景下,证券公司逐渐认识到“营销”对于业务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证券市场剧烈波动经纪业务收入骤减时,证券公司营销便会得到空前重视。在我们研究中国证券行业营销模式前,有必要对营销模式、证券业营销模式等概念进行界定。

所谓营销模式,目前多数学者认识其应是一种体系,而不是一种手段或方式。公认的营销模式从构筑方式划分两大主流:一是市场细分法;二是客户整合法。

证券行业营销模式是指证券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利润为目标,整合内部资源,构建营销上下游结构链,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的一系列运作行为,[1]并以精心设计的证券服务(产品、方法或手段)推销某种投资理念,并获得一定收益的活动[2]。

我国证券业营销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种模式:

(1)联合营销模式

2000年左右,银证通业务在深圳工商银行与国信证券两家实现成功应用。此业务有效弥补了证券公司营业网点不足的问题。对证券业而言,有利于培养和扩大投资者规模和降低增加证券机构网点的成本,大大提高了市场效率;对银行业来说,“银证通”增加和改善了客户服务,充分利用既有网点资源,避免资金流失。这种“利润共享、客户共享、渠道共享”的营销模式,迅速得到了广泛应用。

(2)客户细分营销模式

2005年国信证券率先在业内成立“金色阳光证券账户”,对客户需求进行了细分,并提供相应投资服务,收费则采用佣金与服务内容挂钩。国信证券则凭借着金色阳光服务产品实现了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佣金收入。随后,招商证券“智远理财服务平台”、广发证券“金管家”等经纪业务服务品牌也应运而生,极大地提升了证券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客户细分营销模式,使得证券公司单纯依靠提供交易通道服务的盈利模式得到改善。

(3)差异化产品营销模式

在客户细分基础上,证券业在不断进行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努力提供多元化服务产品成为市场服务的基本特征。交易规则也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业务差异化服务体现之一就是具有专业的、完整的、全面的多元化服务产品创新、销售、维护等综合服务能力。这一方面能有效指导不同类型客户进行多元化产品交易操作,从中捕捉到盈利和套利机会;另一方面通过产品销售和维护换取增量交易资源和佣金收入。

(4)投资顾问营销模式

采用投资顾问模式转型的证券公司一般推行全员营销制度。通过培训,把公司所属营业部业务人员转型为证券经纪人,然后把客户划分给证券经纪人,由证券经纪人为客户提供投资顾问服务。这种模式优点在于能够更充分发挥经纪人主观能动性。缺点是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较高,一些营业时间长,员工年龄老化、学历不高的营业部有点勉为其难。

(5)数据库营销模式

数据库营销核心要素是对客户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找出消费与服务对象,从而进行营销与客户关怀活动,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与客户占有率,增加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取得公司与客户的双赢局面。2007华泰证券建立华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并在2008年3月份上线使用。与此同时中信建投、长江证券也开始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券商们不惜花费巨资和大量时间开发信息系统,原因之一是投资者结构日益复杂。券商不仅要满足投资者交易需求,还要努力创造客户自身的需求,这就必须进一步细化客户关系管理。

(6)前台专业化,后台集中化营销模式

广发证券提出“前台专业化,后台集中化”的口号。产品营销模式偏重的是卖产品,强调销售能力;而投资顾问模式偏重分析能力,强调对客户需求的了解。广发证券很早意识到打造营销平台对于经纪业务转型的重要性,在券商中率先建立CIM企业级客户关系管理平台。通过集中化后台管理,为前台专业化服务以及为客户经理提供研究报告、投资策略报告等标准投资组合服务。

参考文献

第4篇:证券行业的认识范文

本人20xx年3月在海南港澳资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实习工作至今,通过实习对中国证券资讯市场的总体竞争环境以及在入世之后中国证券资讯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趋向等方面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 入世的之后的中国的证券市场正处于调整...

信息服务的企业也能占据一定的、甚至较大的市场份额 ,获取前期收益。

另外的一个趋势,各证券资讯厂商大多开始走证券信息资讯即专业化的信息提供和投资咨询业务以及证券资讯平台开发,外包财经网站的建设齐步发展的发展方向。其中资讯公司涉足证券二级市场的投资咨询业务对于整个证券市场来说都是一种市场化选择中的一个良性的产物,资讯公司可以在充分的整合自有的信息资源的情况下继续的发扬投资咨询领域的一种实证化的投资分析的模式,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投资咨询策略。

在证券市场从无序到有序的规范化发展进程中,对证券咨询行业的规范管理是一个重要侧面。在证券研究咨询行业形成发展的最初几年中,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措施,行业发展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状态。与早期市场高投机特征相对应,早期证券咨询行业从业人员成份较为复杂、鱼龙混杂,联手操纵市场的行为屡见不鲜,证券咨询行业的这一状况对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造成了诸多恶劣影响。这一状况直到97年主管部门加大规范管理力度之后才有所好转,至98年《证券咨询业务管理暂行条例》出台后,行业管理才真正有例可循,有章可依,证券研究咨询行业发展步入正轨。也正是这一阶段、在市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竞争喜剧。成熟的证券资讯行业市场也开始在这种专业化的竞争中开始成熟完善起来。

证券资讯行业从萌芽开始阶段就是一个以证券财经数据库为主营业务的内容提供商的面貌出现,是在90年代初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以及证券交易以及资讯信息提供方式的转变提高的过程中漫漫的发展起来的,但直到今日大多数类似的资讯公司的产品层次还是停留在简单的公开数据的采集为主的局面。其中的原因有中国股民的素质层次需要和机构市场需求的原因也有证券资讯行业本身在中国证券市场序列体系中地位的原因。从信息质量及服务水平上讲,目前国内证券资讯业市场仍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质量不高,缺乏深层次的内容;以大量转载各种公开媒体信息为主,缺乏自己的东西和能反映上市公司情况及市场动态的第一手资料;各类投资分析、投资咨询缺乏连贯性和指导性,为庄家投机服务的投资信息占驻了主导,各类小道消息和传闻满天飞;市场上同类产品竞相削价,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市场上的产品还没有出现占主导优势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大多数企业满足于低投入,追求前期收益,缺乏行业责任。在一种低水平竞争的市场中,一批低投入、满足于初级场投资理念渐趋理性回归的背景下,证券研究咨询行业在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及研究内涵不断扩大中进入发展壮大的第一个黄金时期。20xx年正在进行的证券法的修改工作中一些相关证券咨询行业的问题也被提上了讨论范围之中,证券咨询业务的范围也将大大的扩大,相关的自营业务和委托理财业务也将可能由地下转到桌面上来。证券咨询行业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的机遇.在行业的规模化和竞争的有序化上更加规范的完善市场。

第5篇:证券行业的认识范文

当前,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已进入尾声。券商能否真的“脱胎换骨”、提高自身竞争力以适应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浪潮?

中国证券业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资源游戏”、“资金游戏”、“资本游戏”三个阶段。资源、资金、资本,虽仅一字之差,却反映了中国证券业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证券业未来能否实现良性发展,取决于能否正确认识并采取措施防止出现上述三种游戏的循环和反复。能否跳出三种“游戏循环”,走向基于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游戏”和“知识游戏”时代,是中国证券业面临的现实挑战。

“资源游戏”是初级产物

上世纪90年代是典型的“资源游戏”时代。这个时代以1992年前后依托国有商业银行背景成立的华夏、国泰、南方三家大型全国性券商为标志,以券商数量急剧膨胀、依托地方政府和部委背景成立的券商白热化瓜分市场资源为主线。此后,华夏等几大券商的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华泰证券、长江证券等一批地方性券商发展壮大,中金、银河、中信等具有优势资源背景的券商异军突起,共同将这场“资源游戏”推向。

“资源游戏”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的必然选择。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制度设计中的额度制背离了市场化原则,将券商带向了以关系为第一生产力的主战场;另一方面,中国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文化渗透到市场经济每一个角落,以干部任命机制为纽带的“企业――金融机构”关系替代了市场化力量。从目前情况看,如果认为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这种“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的纽带会淡化和松动,是幼稚的。借用马克思关于货币和金银关系的论述来说就是,“中国市场经济天然是政府的”。

作为一个由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转轨之初必然有“各种‘资源’、‘关系’首先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资本重心向市场转移的同时,必然出现一定的利益回流。但问题是,我们要努力建设的市场经济,究竟是市场配置资源,还是“资源、关系”配置市场?我们要大力打造的资本市场,究竟要转轨到何时,才能将支配权真正交给市场?继续这种“资源游戏”,最终真的会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有利于金融机构竞争力提升?抑或只是吸引了更多的机构参与到瓜分利益、制造泡沫的游戏中来?这不是中国金融中介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资金游戏”的惨痛教训

1999~2004年,证券市场进入“资金游戏”时代。这个时代以“5・19”行情为发端,以股票市场的暴涨暴跌为主线。1999年前后,随着股票市场历史性行情的到来,整个券商队伍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勇气冲入了自营和委托理财业务,坐庄炒股成为中国券商的主业。由于中国券商资本金普遍不足,挪用客户保证金又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高利贷圈钱一时间成为市场热衷的主题。难以想象的是,券商和资金竟成为互相利用的工具──最初,资金是券商创造利润,至少是账面利润的工具,各大券商委托理财少则一二十亿元,多则上百亿元;后来,券商反为资金所利用,德隆系为做大资金链条,通过控制德恒、恒信、中富等多家券商疯狂圈钱。当整个市场疯狂到将新疆德隆和南方证券作为行业标榜对象时,死亡便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冷静思考,“资金游戏”在中国同样是一种必然。一方面,投机之风一直是“支撑”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证券从业人员,不抓住行情便是失职和无能,能冷静思考证券行业本质的管理者寥寥;另一方面,股票一级市场资源游戏愈演愈烈,市场交易品种匮乏,券商实在难以找到盈利模式,对国外发展前景广阔的资产管理业务的憧憬,似乎成为培育利润增长点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2004年,国务院、证监会果断治理证券公司,资金游戏以一种最为惨烈的方式宣告终结。当然,也许只是暂时的终结。

其实,资金实力是衡量证券公司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准。那么,资金实力雄厚的证券公司应将资金用做何处呢?这里要区分两个问题:第一,哪些资金是属于证券公司的资金;第二,证券公司怎样利用好可用资金。在惨痛的教训后,大家终于认真思考券商自有资金与客户资金的界限,保证金独立存管成为行业监管的新目标。证券公司有了资金,不应用于投机,而应通过创新、服务去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积极开辟新业务领域,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科学定价,赚取属于自己的“新产品收入”。这才是一个金融机构的“生财之道”。

“资本游戏”治标不治本

2004年至今是“资本游戏”时代。几乎所有券商都不约而同地加入到争取资本的队伍中来,大家各显神通,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成为资本市场一道独特风景线。中央汇金公司一夜之间成为各大券商的财神和股东,也让众多券商转瞬间披上了“央企”的外衣,中国证券业发生了深刻变化。

“资本游戏”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近年来证券市场出现的问题很多,在规模上甚至相当于局部金融危机。过去,国家曾不惜重金进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信托行业整顿,十余年来,证券行业毕竟为国有企业上市融资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因此,为证券行业综合治理拨出部分“救命钱”是合乎逻辑的。另一方面,随着证券监管水平的提升,我国今后将严格遵循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资本充足成为券商开展业务的基础。中信证券的成功上市,吸引券商从帮助其他企业资本运作转向为自己资本运作。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期内,券商IPO或借壳上市将成为证券行业的热门话题。

目前,我们不得不认真面对一个问题:那些有幸拿到救命钱,在各种游戏中生存下来的证券公司,接下来的游戏是什么?

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在资本游戏中胜出的券商重复演绎资源和资金游戏似乎是必然的。有两点可以佐证:一,在近期汇金系与地方系券商注资重组的背后,“人事权”是争论的焦点,其本质却是“资源游戏”。换言之,无论是银行、保险还是证券,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从来都无法走出以“人权”为核心的政府主导模式,只是这种主导由最初的中央单一主导演变为中央、地方、央行、财政、汇金之间的复杂利益博弈。这种“干部任命式”的企业用人机制,一个重要的逻辑基础便是管理者上任后会通过自上而下的协调能力,为公司发展争得更多的资源。因此,当前券商重组后新的资源游戏初露端倪。二,在券商综合治理基本完成的2006年上半年,券商基本上全面盈利,但盈利提高的重要因素是火暴行情带来的自营业务巨额利润,尤其是业绩排名靠前的券商,决定名次的主要因素仍是自营利润。因此,我们不能高估证券行业综合治理的效果,中国证券业仍然没有走出“靠天吃饭”和“资金游戏”的怪圈。随着证券市场的历史性反转,还有更加倚赖之嫌。

跳出幼稚的游戏循环

中国证券业难道只能在资源游戏、资金游戏和资本游戏中循环往复吗?这种循环能从根本上提高证券行业的竞争能力吗?只有放在国际化背景下分析和比较证券市场的竞争力,才能找到中国证券行业的出路和未来。

证券公司不同于银行。银行立足于间接融资,所谓“间接”,意味着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离不开银行这一中介机构。因此,银行和客户易于形成长期稳固的关系。而证券公司生长于直接融资市场,所谓“直接”,就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将投资者和融资者直接联系起来,证券公司作为市场中介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信息、研究、营销等专业服务,减少信息成本与交易成本,分散投资风险,提高融资效率。因此,直接融资市场对于券商中介的倚赖性,注定没有间接融资市场对于银行中介的倚赖性那么大。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年来学术界争论中国是应建设“银行主导”还是“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而不是争论“银行主导”还是“券商主导”的根本原因。既然如此,证券行业就应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理由,这就是通过提供知识性和专业性的服务,充分发掘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这种专业化服务正是国内券商与国际投资银行的差距所在。

当前,中国证券行业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这种由通道型、投机型的经营模式向专业型、服务型机构的“全面转型”。为实现这种转型,必须从管理入手,转变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手段,严格风险控制,强化制度建设并提高执行力。

第6篇:证券行业的认识范文

: 在海南港澳资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实习报告

何咏祥

湖北经济学院会计系 湖北武汉 430061 本人2003年3月在海南港澳资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实习工作至今,通过实习对中国证券资讯市场的总体竞争环境以及在入世之后中国证券资讯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趋向等方面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 入世的之后的中国的证券市场正处于调整和规范之中,这一规范的过程将对证券资讯业造成三大影响:其一证券市场越规范,证券业对证券资讯的需求就越大,二者关系将更加紧密。一个规范的证券市场将尽可能扼杀投机,加快证券中介业回归,即主力从事投资服务,而这无疑将扩大对证券资讯的需求。其二证券市场越规范,证券业对证券资讯的需求层次将越来越高。券商没有了投机利润,就只能从两块加强力量,一是完善对投资者的服务手段,二是加大自身研究力度,从事正常自营决策。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券商的收入。而这两者都召唤市场上强大证券资讯阵容的出现。其三在投机越来越少,越来越难的情况下,股民将出现意识觉醒,也将极大增强对证券资讯的认同和依赖心理。所以说と凳谐焦娣叮猿械W判幸翟鹑蔚闹と恃缎幸道此翟接欣?nbsp; 从目前的证券资讯行业的发展来看,1994年深圳巨灵推出第一套证券资讯系统是证券资讯行业的萌芽的标志,但今天的证券资讯市场已非94年同日而语。短短9年时间,证券资讯业内异军突起,掀起一场日新月异的竞争潮。港澳资讯、巨灵、新兰德、万德、新德利、博经闻、维赛特、海融、万国等等,此起彼伏,你追我赶,好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竞争喜剧。成熟的证券资讯行业市场也开始在这种专业化的竞争中开始成熟完善起来。 证券资讯行业从萌芽开始阶段就是一个以证券财经数据库为主营业务的内容提供商的面貌出现,是在90年代初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以及证券交易以及资讯信息提供方式的转变提高的过程中漫漫的发展起来的,但直到今日大多数类似的资讯公司的产品层次还是停留在简单的公开数据的采集为主的局面。其中的原因有中国股民的素质层次需要和机构市场需求的原因也有证券资讯行业本身在中国证券市场序列体系中地位的原因。从信息质量及服务水平上讲,目前国内证券资讯业市场仍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质量不高,缺乏深层次的内容;以大量各种公开媒体信息为主,缺乏自己的东西和能反映上市公司情况及市场动态的第一手资料;各类投资分析、投资咨询缺乏连贯性和指导性,为庄家投机服务的投资信息占驻了主导,各类小道消息和传闻满天飞;市场上同类产品竞相削价,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市场上的产品还没有出现占主导优势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大多数企业满足于低投入,追求前期收益,缺乏行业责任。在一种低水平竞争的市场中,一批低投入、满足于初级信息服务的企业也能占据一定的、甚至较大的市场份额 ,获取前期收益。 另外的一个趋势,各证券资讯厂商大多开始走证券信息资讯即专业化的信息提供和投资咨询业务以及证券资讯平台开发,外包财经网站的建设齐步发展的发展方向。其中资讯公司涉足证券二级市场的投资咨询业务对于整个证券市场来说都是一种市场化选择中的一个良性的产物,资讯公司可以在充分的整合自有的信息资源的情况下继续的发扬投资咨询领域的一种实证化的投资分析的模式,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投资咨询策略。 在证券市场从无序到有序的规范化发展进程中,对证券咨询行业的规范管理是一个重要侧面。在证券研究咨询行业形成发展的最初几年中,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措施,行业发展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状态。与早期市场高投机特征相对应,早期证券咨询行业从业人员成份较为复杂、鱼龙混杂,联手操纵市场的行为屡见不鲜,证券咨询行业的这一状况对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造成了诸多恶劣影响。这一状况直到97年主管部门加大规范管理力度之后才有所好转,至98年《证券咨询业务管理暂行条例》出台后,行业管理才真正有例可循,有章可依,证券研究咨询行业发展步入正轨。也正是这一阶段、在市场投资理念渐趋理性回归的背景下,证券研究咨询行业在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及研究内涵不断扩大中进入发展壮大的第一个黄金时期。2003年正在进行的证券法的修改工作中一些相关证券咨询行业的问题也被提上了讨论范围之中,证券咨询业务的范围也将大大的扩大,相关的自营业务和委托理财业务也将可能由地下转到桌面上来。证券咨询行业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的机遇.在行业的规模化和竞争的有序化上更加规范的完善市场。 行业规模化,有序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批真正独立的专业咨询公司的出现。与券商研究机构不同,其独立性不仅仅表现为功能配置上的独立性,也体现为其经营上的独立性。由于生存方式的差异,这两类研究机构在研究内容与目的以及方式方法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券商研究机构由于事实上的依附关系,其研究目的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为券商客户咨询服务,二是为券商自营服务,三是为券商形象宣传及业务创新服务,其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一、二级市场,也包括券商自身发展战略与业务创新等内容。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研究成果一般仅限于内部共享,且以专题研究为主,研究成果的价值实现是间接的。而对于专业资讯公司而言,由于其唯一的收入是其信息产品及咨询服务,信息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水平决定其自身的生存,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研究工作是有更强的功利性“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范文之一”版权归所有;请注明出处!

,服务的对象性,要求其信息产品必须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由于证券资讯市场仍处发育阶段,受市场容量及无序竞争影响,目前该类专业公司受收入限制,与券商研究机构相较而言,在研究投入方面多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缺乏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的背景下,证券资讯公司竞争图存的方式正向着两个极端方向发展,一种是以低成本支撑其低价竞争,抢占市场份额,以维持其生存,这类公司或非正式组织为数众多。二是以高投入、高品位树立市场形象,着眼未来,争抢核心市场,这类公司虽为数不多,但无疑将是未来证券资讯业的脊梁。 目前的资讯厂商大多也在走资讯咨询化的产业转型的格局,针对目前的资讯厂商的市场格局以及资讯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产生了这样的一些认识和感触。 1、坚定的走证券资讯咨询化的发展道路。单纯的简单的F10资料为主的低端的资讯信息内容的竞争只会陷入资讯产业低水平价格战的泥潭中,要从产品的技术构成、新产品的开发、推广机制、产品的信息质量、营销策略及手段从根本上与竞争对手拉开档次,才能从低端市场的价格战的竞争中走出来,作到控制市场走向和价格的目的。在公司内部必须建立一套完备的新产品设计、开发和推广的运行机制,保证高质量的新一代产品、延续产品、后续产品和可替代产品源源不断地、有序地投放市场,形成多套产品立体交叉竞争。唯有如此,才能从市场混战中走出来按自己的步伐发展自己。资讯咨询化的发展方向既提高了信息的含金量,也是向高端市场发起进攻的最重要的筹码。 2、加强和国内做证券行情交易系统的厂商比如说乾隆高科,通达信等的技术上的合作,以行情交易系统和资讯平台和相结合的方式来发展资讯行业未来的资讯平台的搭建方向。建立全新的基于证券行业电子资讯架构(E-infostructure)和现代的资讯有效集成(information integration)创新技术构建起来的的统一证券资讯平台的运作模式。要是自己的资讯信息内容提供的方式和模型能够紧跟住资讯行业的潮流,只有领潮流之先才可以完整的拥有对市场的话语权。资讯信息模块与证券交易模式的合理有机嫁接以及技术上驻留程序的改进更新是保持这种领潮流之先的技术上的关键。 3、加强全国统一规划的的市场营销策略,树立起自己的品牌营销略。营销策略的正确性和促销手段的完善是产品成功的保证。产品再好,如果没有正确的营销战略、营销手段,没有精良的营销队伍去组织实施,就根本无从实现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目标,更无从实现第一民族品牌和获取最大创业利润的目标。产品品牌的树立,在质地优良的情况下,除借助宣传工具外,最终还将依靠我们营销人员的自身高素质,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新颖的营销手段和技巧、良好的口才及应变能力,让消费者去感受我们的员工、感觉我们的产品、感觉我们的服务,确实让他们从中受益。 4、加强公司内部团队精神的建设,形成创业的集体凝聚力,形成企业发展与个人价值实现同步发展

第7篇:证券行业的认识范文

入世的之后的中国的证券市场正处于调整和规范之中,这一规范的过程将对证券资讯业造成三大影响:其一证券市场越规范,证券业对证券资讯的需求就越大,二者关系将更加紧密。一个规范的证券市场将尽可能扼杀投机,加快证券中介业回归,即主力从事投资服务,而这无疑将扩大对证券资讯的需求。其二证券市场越规范,证券业对证券资讯的需求层次将越来越高。券商没有了投机利润,就只能从两块加强力量,一是完善对投资者的服务手段,二是加大自身研究力度,从事正常自营决策。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券商的收入。而这两者都召唤市场上强大证券资讯阵容的出现。其三在投机越来越少,越来越难的情况下,股民将出现意识觉醒,也将极大增强对证券资讯的认同和依赖心理。

从目前的证券资讯行业的发展来看,1994年深圳巨灵推出第一套证券资讯系统是证券资讯行业的萌芽的标志,但今天的证券资讯市场已非94年同日而语。短短9年时间,证券资讯业内异军突起,掀起一场日新月异的竞争潮。港澳资讯、巨灵、新兰德、万德、新德利、博经闻、维赛特、海融、万国等等,此起彼伏,你追我赶,好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竞争喜剧。成熟的证券资讯行业市场也开始在这种专业化的竞争中开始成熟完善起来。

证券资讯行业从萌芽开始阶段就是一个以证券财经数据库为主营业务的内容提供商的面貌出现,是在90年代初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以及证券交易以及资讯信息提供方式的转变提高的过程中漫漫的发展起来的,但直到今日大多数类似的资讯公司的产品层次还是停留在简单的公开数据的采集为主的局面。其中的原因有中国股民的素质层次需要和机构市场需求的原因也有证券资讯行业本身在中国证券市场序列体系中地位的原因。从信息质量及服务水平上讲,目前国内证券资讯业市场仍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质量不高,缺乏深层次的内容;以大量转载各种公开媒体信息为主,缺乏自己的东西和能反映上市公司情况及市场动态的第一手资料;各类投资分析、投资咨询缺乏连贯性和指导性,为庄家投机服务的投资信息占驻了主导,各类小道消息和传闻满天飞;市场上同类产品竞相削价,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市场上的产品还没有出现占主导优势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大多数企业满足于低投入,追求前期收益,缺乏行业责任。在一种低水平竞争的市场中,一批低投入、满足于初级信息服务的企业也能占据一定的、甚至较大的市场份额 ,获取前期收益。

另外的一个趋势,各证券资讯厂商大多开始走证券信息资讯即专业化的信息提供和投资咨询业务以及证券资讯平台开发,外包财经网站的建设齐步发展的发展方向。其中资讯公司涉足证券二级市场的投资咨询业务对于整个证券市场来说都是一种市场化选择中的一个良性的产物,资讯公司可以在充分的整合自有的信息资源的情况下继续的发扬投资咨询领域的一种实证化的投资分析的模式,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投资咨询策略。

在证券市场从无序到有序的规范化发展进程中,对证券咨询行业的规范管理是一个重要侧面。在证券研究咨询行业形成发展的最初几年中,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措施,行业发展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状态。与早期市场高投机特征相对应,早期证券咨询行业从业人员成份较为复杂、鱼龙混杂,联手操纵市场的行为屡见不鲜,证券咨询行业的这一状况对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造成了诸多恶劣影响。这一状况直到97年主管部门加大规范管理力度之后才有所好转,至98年《证券咨询业务管理暂行条例》出台后,行业管理才真正有例可循,有章可依,证券研究咨询行业发展步入正轨。也正是这一阶段、在市场投资理念渐趋理性回归的背景下,证券研究咨询行业在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及研究内涵不断扩大中进入发展壮大的第一个黄金时期。2003年正在进行的证券法的修改工作中一些相关证券咨询行业的问题也被提上了讨论范围之中,证券咨询业务的范围也将大大的扩大,相关的自营业务和委托理财业务也将可能由地下转到桌面上来。证券咨询行业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的机遇。在行业的规模化和竞争的有序化上更加规范的完善市场。

行业规模化,有序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批真正独立的专业咨询公司的出现。与券商研究机构不同,其独立性不仅仅表现为功能配置上的独立性,也体现为其经营上的独立性。由于生存方式的差异,这两类研究机构在研究内容与目的以及方式方法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券商研究机构由于事实上的依附关系,其研究目的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为券商客户咨询服务,二是为券商自营服务,三是为券商形象宣传及业务创新服务,其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一、二级市场,也包括券商自身发展战略与业务创新等内容。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研究成果一般仅限于内部共享,且以专题研究为主,研究成果的价值实现是间接的。而对于专业资讯公司而言,由于其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其信息产品及咨询服务,信息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水平决定其自身的生存,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研究工作是有更强的功利性,服务的对象性,要求其信息产品必须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由于证券资讯市场仍处发育阶段,受市场容量及无序竞争影响,目前该类专业公司受收入来源限制,与券商研究机构相较而言,在研究投入方面多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缺乏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的背景下,证券资讯公司竞争图存的方式正向着两个极端方向发展,一种是以低成本支撑其低价竞争,抢占市场份额,以维持其生存,这类公司或非正式组织为数众多。二是以高投入、高品位树立市场形象,着眼未来,争抢核心市场,这类公司虽为数不多,但无疑将是未来证券资讯业的脊梁。

目前的资讯厂商大多也在走资讯咨询化的产业转型的格局,针对目前的资讯厂商的市场格局以及资讯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笔者产生了这样的一些认识和感触。

第8篇:证券行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证券公司 财务管理 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不断地完善,财务管理在企业的大力改革中体现出极为重要的作用。证券公司作为证券市场这一新兴市场的中枢,其财务管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证券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也成为保证证券公司健康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

一、证券公司财务管理的概述

财务管理是指有关资金的筹集、投放和分配的工作,是一种价值运动状态下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管理工作。证券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承担公司的财务管理、资金管理还有会计核算等多种职能,在证券公司各部门中起到价值管理的核心部门,是整个证券公司最重要的管理部门之一。证券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都是以实现证券公司全部财务活动需要为最终目标的,简单地说,就是要通过证券公司的合理经营,在有限的资金时间内将企业的财富不断扩大,使得证券公司的利益不断扩大化,从而最终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二、证券公司财务管理的问题

证券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仍属于发展的初期,在这个证券市场逐步由新兴市场走向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作为证券公司管理的核心内容面临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公司管理层领导的素质不高,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业务水平较低,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对财务管理知识掌握,没有认识清楚财务管理的要求与作用,只是一味地以为证券公司效益问题是靠业务做出来的,而与公司的财务管理没有太大关系,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过低等。

2.证券公司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过于单一化和分散。现阶段我国的证券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太过简单分散,其中财务管理人员的权限过于集中。虽然通过改革发展我国的证券公司的财务部门已经由最初的简单模式发展成为这种集权型模式,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的证券公司这种组织结构就表现得太过分散了,管理人员也相对较多,公司的企业成本也随之增加,这一点与成本效益原则是相违背的。

3.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出现问题且加大了财务风险。现今,我国的证券商可采用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为长期的融资方式和短期融资方式。其中长期融资方式主要包括股票发行、增资扩股、债券发行,而短期融资方式则包括回购国债、股票质押贷款和银行同业拆借等。目前,现有的这些融资渠道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缺乏自我监管的能力,不能够给证券公司的经营和证券公司的客户带来实质利益,已经出现了较大的消极影响。同时,由于我国相较于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证券公司而言规模小,管理不成熟,风险的控制能力低下,法律政策制度不健全,这些都导致了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的不通畅,带来了更多的风险。

4.管理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方面存在漏洞。证券公司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指的是事先存放在证券公司所开设的资金专户中的资金目的是为进行证券的买卖。目前,我国的证券公司在经营运作中对客户交易的资金结算缺乏统一的管理,内部监督制度上不完善,经常发生证券公司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现象,加大了证券公司的结算风险,严重阻碍了我国证券行业的发展壮大。

5.缺乏完善的财务奖励及考核制度。目前,我国的证券公司中普遍缺乏科学的完善的财务考核和奖励机制去,缺乏一个定量的考核标准,大多数企业还只是简单的依据证券市场行情来决定各部门和员工的收入。大环境好时,收入就增加;而大环境差时,收入就会减少。并且,在行情好时工作并不努力的部门或员工也会因为整体环境的问题而得到丰富的奖励。这种无明确奖励考核制度的情况长时间进行下去,就会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巨大的伤害。

6.证券公司财务人员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一些证券公司的财务人员的职责不高,经常是处于一个听指挥的状态,领导让怎么干就怎么干,没有创新意识,业务素质不强,对业务内容不够熟练,法律知识匮乏,法律观念不强,从而使得工作中的会计基础工作都做不扎实,财务人员的基本工作职能不能够发挥。在证券公司的成本、收入和利润方面出现虚假现象,致使国家的税收严重的流失,并且导致会计信息准确性不高。

综上所述,证券公司作为证券行业的核心,财务管理作为证券公司的中枢,其稳定的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将财务管理的水平发挥到最大化,才能是证券公司的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英.公司治理与财务监督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2]于华.基于信息理论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10(1)

[3]宋爽.后经济危机时代背景下我国证券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1(7)

[4] 刘介星,赵汪金.我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5)

第9篇:证券行业的认识范文

感谢面试我的人力资源总监李总,谢谢您给了我这次实习的机会;感谢营业部总经理马总,谢谢您对我们实习生的大力支持和鼓励;感谢实习生团队带头人季总,谢谢您每天晨会上对我们工作的细致指导和尊尊教诲,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总,谢谢您对我的关心,和不厌其烦地解答我奇奇怪怪的问题的耐心,您的解答让我对证券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您的言行和工作态度让我无形中也懂得了许多简单而深刻的道理。还有有幸一起实习的伙伴们,和你们交流和学习,并肩作战的时光很充实,很快乐!

记得刚刚进入华泰的时候,公司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内部控制严格,招聘暑期实习生层层把关,严谨而高效率,面试成功后,还签订实习协议,。记得实习的第一天我们被请到华泰证券大厦进行上岗培训,请了华泰的高层老总们给我们讲话,并请业内专业人士给我们做培训,井井有条,培训严谨而不失活泼。下面是我从网上找的华泰的简介: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江苏省证券公司,1991年5月26日在南京正式开业。华泰证券是中国证监会首批批准的综合类券商,是全国最早获得创新试点资格的券商之一。XX年年7月,华泰证券在券商首次分类评级中被中国证监会评定为a类a级券商,2010年7月被评定为a类aa级,成为全国十家获此评级的券商之一。华泰证券旗下拥有南方基金、友邦华泰基金、联合证券、长城伟业期货、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和华泰紫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同时是江苏银行的第二大股东,已基本形成集证券、基金、期货和直接投资为一体的、国际化的证券控股集团雏形。

“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目的”是华泰证券坚持的服务理念。华泰证券拥有证券经纪服务、资产管理服务、投资银行服务、固定收益服务和直接投资服务为基本架构的完善的专业证券服务体系,以及研究咨询、信息技术和风险管理等强有力的服务支持体系。XX年年,华泰证券在“高效、诚信、稳健、创新”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做最具责任感的理财专家”的品牌精神,得到了市场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华泰证券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正在成长为具有核心服务优势和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

首先是投简历,记得我是到截止日期那天才看到的招聘信息,本以为最后一天没希望了,后来还是在鹏鹏哥哥的鼓励下鼓起了勇气,凡事得勇于去尝试,才会让自己不后悔!(感谢鹏鹏哥哥!)

面试还算顺利,也结识了好几位一同去面试的南大同学。李总的和蔼、淡定、亲和力给了我很轻松的面试氛围。相信我充满概括力的总结和层次清晰的分析,一定给他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他总是给人一种谦和的感觉。我想人力资源总监都会是这种处世风格的吧。因为他的工作是和人打交道,协调好各种不同职位上的人的关系,让最适合的人到最适合他的岗位上。他以极具亲和力的姿态和员工相处,了解他们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配,让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率。另外和他的交流中发现他对公司原则毫不退让的坚持,他的措辞可以相当地无懈可击和圆满,没有任何窜空子的余地,似乎外交官的风范,他对公司立场和利益的坚决扞卫以及在细节上的灵活、人性化的处理,可见其素质之高,真让人深深敬佩!

值得谈的是季总,作为客户经理,他每天和各种各样个性的客户打交道,帮他们处理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问题,还要管理我们这群不太懂事的实习生,可谓工作繁琐至极,但他总能处理地井井有条,他有几乎让每一个怒气冲冲的客户到他那谈完之后,笑眯眯、乐呵呵的回去的本事。他很注意说话的语气、措辞和分寸,并且很有自己的风格,他说一句话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语气可能把人说得发彪,也可能说得舒舒服服的,说话是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