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范文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第1篇: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范文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会计从业人员必备的证书,是对会计从业人员必备知识水平的最低要求。会计老师要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虽然高职会计老师都具备这种知识能力基础,但必须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到企业从事具体的会计工作。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管理在新办法出台之前,施行的是年检注册登记制度。如果会计老师因教学、科研等原因不得不中断企业会计工作的时候,为了保住手中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不失效,就不得不做一些虚假的如挂靠某企业,来满足其年检注册登记制度的要求,存在局部的形式主义。

2 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科研工作以外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要求执教老师紧跟其步伐。在理论与实践之间上下求索是提高其执教水平的重要途径。

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知识和较强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较,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各行各业生产一线的实用性人才。实用型人才自然要求动手能力强。这就对高职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有别于普通高校教育重理论的特别要求:着重知识的运用,培养技能型人才。要培养学生的技能性、实用性、动手能力,首先老师就要有很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把实践工作经验融汇到学科知识点中去,深入浅出,让学生更容易学习领会。

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多是从研究型高校毕业的具有较高知识储备的高知分子。对教育的理解是自身接受十几二十年的教育中形成的。不管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毕业生,还是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从社会岗位中走出来的人,都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不足,存在或多或少的认识盲区。都需要在高速发展并逐渐形成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职业教育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其中最为迫切的是提高教师队伍的岗位工作能力,提高会计教师实践工作经验。除了参加国家组织的项目培训外,还必须真正到实践中去。去提高自身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去了解企业对一线人员的需求和要求;去了解企业发展动态。教师对实践操作的认知会大大地提升其执教水平。

3 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变更事项及科学性体现

财政部2012年12月6日颁布了第73号令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为新办法),新办法于2013年7月1日起实施。新办法较2005年做了如下变动:

①放宽了报考条件。以前是财经类中专以上学历才能报考。现报考条件放宽了,没有年龄、学历、专业等限制。有利于行内人员成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有利于会计实践的科学发展和网络化技术的推进。

②明确了会计从业资格实行无纸化考试。参考的三门科目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或珠算。其中珠算的无纸化考试正在研究中,其余均已施行。

③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免试规定。旧办法中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包括中专中职及以上学历,在毕业后两年时间内,可免试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两门科目,只参加会计电算化或珠算考试即可。这一变更体现了公平性。对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不管是什么专业的都一视同仁。

④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制度;建立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定期换证制度。实行6年定期换证制度,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信息化联网管理,每位会计从业人员对应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详细的档案信息都登记在册。包括:持证人员的证件编号;姓名;有效身份证件及号码、照片、学历或学位、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开始从事会计工作时间、以及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情况、变更、调转登记情况、换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情况、接受继续教育情况、受到表彰奖励情况、因违反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和会计职业道德被处罚情况等信息资料。有效杜绝了假证及信息不畅等弊端。

⑤简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领取和调转登记程序,简化了持证人员信息变更手续。

信息化管理,收录的资料是全方面的。对会计人员职称的考评提供有效资料。如全日制大一的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如挂靠企业,做参加工作假象,毕业一年就可以考评为中级会计师了,这种假设显然是不公平的。有了全面信息化管理系统,这种情况就能得以控制。

⑥引入了学分制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学分制的引入,使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在时间安排、教育形式上提供了灵活多样的可能性。

在这些变化中,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注册登记制度,确定6年换证一次制度,大大方便了从事教育的会计教师。以前会计老师在考取会计资格证书以后,必须一直从事会计工作,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得以保全;或者很多老师因年检十分麻烦而放弃年检,从而使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失效。当需要的时候又要重新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劳神费力,原地踏步;或者拥有从业资格证书的老师为了不失效而用虚假挂靠企业的方式通过年检,使年检成为形而上的东西。

4 总结

4.1 新办法给高职会计老师从事会计实践工作提供了支持。老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是高职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

第2篇: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范文

会计等级考试,一般有四个等级:

入门的叫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的叫助理会计师资格证,高一级就是中级会计师资格证,最高一级叫高级会计师资格证,需要通过几轮的考试才能获得。

会计等级考试报名条件:凡符合《会计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申请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均可报名考试。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3、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4、热爱会计工作,秉公办事。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符合重新申请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条件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范文

1、大力宣传贯彻和落实各项会计法规制度,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财会法规制度贯彻落实。根据市局统一部署,按照学以致用,注重实效的的原则,分企业、行政事业和金融三大类,组织全县2120名持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聘请专门人员对《企业会计准则》、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以及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专题培训,并采用无纸化的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了测试,合格率达98%。

2、继续做好县直委派会计工作日常考核和管理工作。坚持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专项考核与全面考核相配套,严格考核和奖惩,进一步细化考核管理办法,并专门印发到各单位。采取不定期抽查、突击盘库以及与各委派单位进行座谈等形式多样的考核办法,对违反规定,考核低于规定分值的按照考核办法兑现奖惩,严格对委派会计的日常监督和管理。按月召开主管会计例会,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了解听取各单位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建立进入和退出机制,对于经考核确实不胜任会计工作的坚决给予待岗学习直至清退。上半年有一名委派会计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了扣发季度考核奖、责令写出书面检查并进行大会通报批评的处罚。

3、做好200X年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工作。今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分4月份和7月份两次报名,4月份主要针对往届毕业生及社会在职人员,针对本次报名人员多、任务重的特点,我们及早通过印发文件、利用网络等将报名事项通知到各位报名者手中,今年第一次报名共有181人。

4、严格条件和程序,认真做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核发工作。按照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严格审查申报材料,认真把关,上半年共审核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115人次。

5、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认真做好我县2家会计记账机构资格年检工作。

第4篇: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无纸化考试;会计从业资格;教学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38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意味着,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要想顺利走上会计岗位,从事会计工作,就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笔者从教几年期间,经历了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改革的几个阶段,见证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从有纸化考试到无纸化考试,再到三科联考的模式变化。其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增加了“财政法律制度”和“税收的计算”等考点,初级会计电算化在实务操作题上增加了“采购系统”和“销售系统”的操作题。整体考试题量和题型也有所调整。三科联考后,会计基础增大了前面三道客观题的比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新增了案例分析题,初级会计电算化更加注重对实务操作的考核,操作题由原来的十道变更为十五道。并且自2013年7月1日起,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取消会计专业毕业生自毕业之日起2年内免考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的规定。这些改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试难度,降低了考试通过率,不但给考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应考困难,而且也对会计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调整教学方向,以便更好地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是每一位从教人员都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以正确导向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有目标才会有学习方向和学习动力。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关系,在专业上还处于懵懂状态,无法独立给自己制订良好的学习目标,教师此时要适当做好引路人,向学生详细介绍会计专业情况,鼓励学生尽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只有每一位学生都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动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考试的通过率。

二、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

在三科联考的新制度下,原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已经不能适应考试的要求了。因此,教师应当适度对课程设置做出调整。以本校的教学课程设置为例,在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初级会计电算化分开考试之前,中职生在一年级修完会计基础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在二年级上学期修完初级会计电算化即可,这样的进度是可以让学生在一年级结束时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然而,三科联考后,学生必须等到二年级第二学期才能开始参加考试,这无疑推迟了学生的考试时间。因此三科联考后,本校及时对课程设置做出调整。首先,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时压缩次要课程的课时,增加会计基础的课时,让学生在第一学期时能够系统学完会计基础知识;其次,将初级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时间从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调整到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最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时间保持不变,仍然保持在第一学年时完成整本书的教学。这样的调整,可以让学生尽早完成三个考试科目的学习,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当然,由于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时间有所压缩,加上三科联考考试难度的增加,为了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第二学年针对性地增设对三门课程的复习课,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三、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构建无纸化操作训练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考试要求,会计专业教师要认真研究考点变化,钻研考试题型,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无纸化考试后考生通过率之所以降低,原因之一便是学生无法适应无纸化考试模式。学生无论是在平时的学习中,还是学校测试时,都已习惯采用纸质学习和纸质考试,如果突然变更为无纸化考试,难免因为不适应而影响其考试发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教师应当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得到无纸化模式的考试训练,丰富应考经验和实战能力,才能提高考试通过率。

四、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

学生由于应试经验不足,很容易出现盲目复习、盲目学习的现象。目前市场上针对会计资格考试的练习五花八门,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好的考试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搜集优秀的考试资源,建立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无纸化考试题库,争取用题库中的真题、模拟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另外,目前已经有各种仿真考试环境的考试软件和考试网站提供模拟考试,教师可以向学生推介告知,争取通过在线模拟考试,提高学生复习效果,让学生熟悉无纸化考试操作。

总之,教师应该重视中职学生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针对考试改革及时做出教学调整,为学生成功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5篇: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范文

(一)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三)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热爱会计工作,秉公办事。

达到以上四点就可以报考了。

第6篇: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范文

    你厅《关于申请核定会计从业资格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费收费标准的函》(闽财函〔2013〕6号)收悉。鉴于《福建省物价局关于重新核定会计从业资格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收费标准问题的复函》(闽价费〔2010〕231号)即将到期,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职业资格类考试收费标准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2〕328号)和《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资格考试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闽价费〔2012〕245号)有关规定,经研究,现就重新核定会计从业资格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收费标准有关问题复函如下:

    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费每人每科50元,考试科目2科。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费

    (一)会计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费每人每科50元,考试科目2科。

    (二)会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费每人每科50元,考试科目3科。

    (三)会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费每人每科50元, 考试科目1科。

    三、会计电算化考试费每人每科50元。

第7篇: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范文

为进一步提高本区会计管理信息库基础信息的质量,强化持证人员调转、变更、注册及继续教育的意识,并为市诚信体系提供真实、正确的会计人员基础信息,根据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6号)“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持证人员从业档案信息系统,及时记载、更新持证人员信息”以及《关于开展本市会计人员基础信息复核工作的通知》(沪财会]52号)等文件精神,我区将于今年1月起,对属于本区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持证人员的基础信息,开展全面复核登记工作,请区属各培训机构结合年的继续教育,积极配合开展此次复核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复核对象

持有本区财政部门颁发的有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持证人员(以下简称“持证人员”)、及外区或外省市已按规定调转入我区的持证人员。

二、时间安排

本次基础复核工作从年1月起,到年12月15日结束,请各培训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在开展继续教育的同时,有计划、按步骤地完成行区财政局布置的各环节工作。

三、组织实施

(一)时间节点及工作流程

1、各培训机构最迟在每期继续教育开班前7个工作日,将每班学员名单以《上报名单》电子文档形式报行区财政局证照办理中心财政窗口(以下简称“财政窗口”)。财政窗口在收到开班学员名单后,将《人员基础信息》表格以电子文件形式交各培训机构打印。培训机构负责将《人员基础信息》表格交会计持证人员(学员)本人复核信息,并对会计持证人员变更信息提供的复印件予以复核,并加盖“复印件与原件内容一致”的印章(印章下方可留有培训机构名称)。同时,对会计持证人员进行数码照片采集。

2、在每期继续教育结束后,各培训机构应将以下三要件交财政窗口审核:

(1)所有复核后加盖“复印件与原件内容一致”的《人员基础信息》表格及相关变更信息复印资料;

(2)参加本期继续教育培训人员的《行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月度统计表(年)》电子文件;

(3)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原件。

上述材料经窗口审核后,以DAT文件格式通知区财政局会计科。

3、每月5日前,各培训机构应将下列电子文件交会计科备案:

(1)上月《行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月度统计表(年)》电子文件;

(2)每班学员《上报名单》电子文件;

(3)采集照片的电子文件。

4、会计科将对各培训机构采集的数码照片进行随机抽查后交市局信息中心统一导入。如导入过程中发现问题,会计科将及时通知培训机构重新采集照片。

5、市局信息中心将照片导入通过后,会计科通知财政窗口在培训机构提交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原件上打印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信息,并将继续教育培训防伪标识核发给财政窗口,由其粘贴。

6、12月15日至12月20日,各培训机构将继续教育培训及会计人员基础信息复核登记年度汇总情况表报行区财政局会计科备案。

(二)照片采集

1、各培训机构应向参加年继续教育的持证人员提供拍摄数码照片的服务;也可由持证人员向培训机构提交自行拍摄或扫描的照片电子文件。

2、照片采集必须以淡蓝色为背景、1寸正面免冠证件照,且以学员本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上的身份证号码为文件名按jpg格式保存(如身份证号码中有“X”则必须大写)。照片长宽比例约为1:1.4,文件大小约10K。拍摄或扫描照片的长宽比例约为1:1.4,尺寸为114×156,大小为10K。提交的照片必须保证图像的尺寸、清晰度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必须由培训机构重新采集。

(三)信息修改或变更

1、各培训机构须对以下情况进行认真复核:

(1)学员在修改《人员基础信息》表中相关内容时,必须使用水笔或钢笔。修改时请保持字迹工整、内容正确、完整。

(2)确认修改信息无误后,请勿忘在“本人签名”一栏中签名。

(3)姓名发生变更,填写上变更后的姓名,并随《人员基础信息》表附上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有关证明。

(4)身份证号码与实际不符,应提供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有关证明;身份证号码发生变更,应填写上变更后的身份证号码,并随《人员基础信息》表附上新的身份证复印件。

(5)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发生变更,应填写上新的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并随《人员基础信息》表附上相关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复印件。

(6)工作单位信息不跨区变更的,写上新的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组织机构代码及企业税务登记证号等相关信息。

(7)因工作调动、户籍变更、就业状况发生变化等原因发生跨区变更而尚未办理调转手续的,一律不在此次信息复核同时办理调转手续。如需调转的,应按《市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办理相关调转手续。

(8)在继续教育培训开班时由培训机构向会计人员收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原件。

2、各培训机构必须认真核对持证人员变更时提供的所有原件与复印件,包括身份证、学历证书、专业职称证书等一系列资料,认真核对后,在《人员基础信息》表上加盖“复印件与原件内容一致”的章,为财政窗口提供有效的变更资料。

3、各培训机构应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原件妥善保管,并对会计人员基础信息予以保密。

会计人员基础信息复核工作是会计人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意义重大。复核工作完成后,其中部分信息将对社会公开,提供社会或个人查证,请各培训机构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区财政局搞好信息复核工作,确保我区信息复核工作顺利完成。

凡未按要求完成继续教育和会计人员基础信息复核登记工作的培训机构,一律不核发继续教育培训防伪标识。

附件:1、《上报名单》

第8篇: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案例教学 多媒体教学

会计从业资格,是指进入会计职业、从事会计工作的一种法定资质,是进入会计职业的“门槛”。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只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根据财政部以26号部长令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实行考试制度,考试大纲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并公布,由省级财政厅负责组织实施考试的具体工作。一旦通过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便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近几年由于国家大力发展经济,使得有志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多,报名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也年年增加。不论对于哪一类考生来说,《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都是必考的。而这门课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理论性强,且又要考核实际运用

能力。所以,很多第一次参加考试的学生(也包括中专以上会计类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对这门课都不能很好地把握,以至于在考试中留下遗憾。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以下分析。

一、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第8条规定:申请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一)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二)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三)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没有规定一定的学历条件。这导致报名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且基本上从未接受过法规学习,缺少法学的熏陶,普遍存在入门难的问题。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仍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课堂讲授。而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不做好种种细致的准备工作,便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总之,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挑战。如何使没有法学基础和会计基础的学员获得突出的成绩,使学员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的知识,是教学第一线教师要不遗余力进行的一项长期性工作。鉴于上述因素,笔者结合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思考。

二、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思考

因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统考科目,很枯燥,教师不好讲;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行的都是填鸭式教学法,习惯于“一言堂”。出于应试目的,所以很多教师不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师生联系不紧密。上述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课堂教学效果,这不能不说是教学方法的欠缺。因此,认真研究《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方法,改革现行的教法,是每一位教师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注意不能简单地从应试角度考虑。而应认识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分清合法与非法的界限,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单位的和个人的合法权益,自觉抵制违法行为和违法现象。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知识。人们只有在娴熟掌握法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法律的应用才会游刃有余。财经法规作为法律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联系异常密切,也非常复杂,所以要真正得心应手地运用,单纯地死记硬背法规的有关条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理解财经法规的有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才能将掌握的具体知识灵活运用。没有坚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奠基石,就无法准确理解法律。坚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业务知识,良好的感悟和创新思维能力,是正确运用法律知识的基本素质。所以,对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决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法律知识灌输层面。由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涵盖范围广,包括会计法律、支付结算法律、税收征收管理法、会计职业道德等,显得比较庞杂,而且章节之间没有系统性。单纯对知识进行灌输无助于学生全面化、体系化地掌握和运用财经法规的相关知识。要使没有会计基础的学生能够切实娴熟地掌握财经法规的基本理论,并且做到应用起来游刃有余,就要改变传统以教师灌输为主的模式,实行“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贯彻“理论―知识―案例―知识―理论”为思路的教学方法,突出案例教学的中心地位。以精心设计的案例为核心,理论和知识的讲授是为了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案例中的问题解决后又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

三、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手段

1.以案例教学为主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宣讲某一法学理论或法律规范时,结合联系比较紧密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或规范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利用理论和规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一种培养运用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学生没有法律功底,对法律没有一定的认识,所以针对这些学生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必定不能采用正规院校的方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应该以案例教学为主,通过案例诠释法律,使抽象枯燥的法律条文和法学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从而使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因为案例是生活中的法律,法律是案例的抽象和总结,采用案例进行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法学原理、法律规则与实际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以案说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加强学生对法学理论和法律规则的理解和运用,实现在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学习的良性互动,引导学生养成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自觉分析、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和自觉依照法律规范约束自身行为的良好习惯。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懂财经法规,运用财经法规,提高对财经法规知识的认知能力和运用水平。

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首先应该注意案例的质量。案例的选择要紧紧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同时所选的案例必须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案例的难易程度要适当。其次,要注意案例的时效性,若选用过时的案例,缺乏时代特色,就会挫伤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加强对案例选择的研究,不断更新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法对于教师来说,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准备。

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还可以辅之以互动教学。互动式教学法是指将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与教师探讨,在教与学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提前将课堂要探讨的题目、内容和要求告知学生,学生通过分组提问、发言和讨论,课前进行准备,生生之间进行互动,上课后学生通过提问,教师通过要点讲授、纠错和答疑,师生之间进行互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加应用性教学课程的比重,融洽师生的关系,加强师生的能动流。

2.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内容一般比较抽象和枯燥,加上考前辅导的时间少、内容多,学生又缺乏法律基础和会计基础,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优化教学环境,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和立体感,给学生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法律知识世界,以图、文、声、色、形、影等多种手段生动形象、直观感性地表达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视听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实行以案例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的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设施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文字、图形、影像等方式直观地再现案例内容,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将校园教学系统与法院审判庭联系起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案件的发生、发展和处理的方式、方法和结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开设多媒体课堂,学生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式方法进行学习,并开展网络讨论,从而最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江苏: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4,第1版.

第9篇: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范文

一、会计人员执业纪律

(一)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界定。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为保证会计人员在从事财会工作过程中恪守会计法规的规范,由其所属组织制定的、要求会计人员共同遵守的一系列规定。这一界定明确了纪律的特质,即组织制定,维护法规,共同遵守。

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连接会计法律和会计职业道德的中介环节,起着桥梁作用。会计执业纪律运用“再规范”的明示,帮助会计人员共同按组织要求的准则履行职责并习惯化,这必然会提高会计人员恪守会计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同时,由于会计职业纪律的内部强制和激励作用,也会养成会计人员内化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动性。

(二)构建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必要性

1、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规范会计执业行为、提高会计工作水平最基本的要求。会计执业纪律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离开这一基本环节,会计工作就无从谈起。如果没有良好的会计执业纪律,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就失去可靠保证,会计工作水平也就无法提高。

2、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贯彻会计法规制度的重要保证。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应当是以规范的会计执业纪律为保证。会计执业纪律混乱无序,必然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往往从会计执业纪律薄弱开始的。由于某些地方的某些单位,会计执业纪律制定或执行不利,不仅削弱了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也使内部财务收支处于失控状态,给违法违纪行为以可乘之机。这方面的教训非常深刻。

3、加强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遵守会计执业纪律是会计人员素质体系中的重要成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就要从会计执业纪律这一最基本的环节抓起,不断提高和改进会计工作。

4、遵守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会计工作通过提供会计信息为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会计工作在提供上述服务中,必须以健全的会计执业纪律为保证。

(三)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内容。第一条,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会计工作。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不得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不得申请取得会计人员荣誉证书。各单位不得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对持证人员实施监督检查时,持证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予以积极配合;第二条,必须具备会计师专业技术职业资格,才能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担任单位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经历必须在三年以上,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必须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第三条,必须执行直系亲属回避制度。单位负责人、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准担任单位或下属单位、控股公司的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担任单位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准从事单位或下属单位、控股公司的会计工作;第四条,每年必须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每年必须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学时不少于24学时,并通过统一考试,成绩合格;第五条,会计工作岗位的分工必须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不相容的职务必须分离。会计人员应该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使之完善、有效;第六条,出纳人员必须按规定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出纳人员必须在职责范围内,按照规定的程序(支付申请、支付审批、支付复核、支付办理)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第七条,出纳人员必须保证货币资金账实相符;第八条,必须认真审核原始凭证;第九条,不准随意使用、乱用会计科目;第十条,必须依法建账,规范登记账簿;第十一条,必须真实准确地确认、计量、记录会计要素;第十二条,必须做到账证、账账、账实、账表相符;第十三条,不准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第十四条,必须保守单位会计信息秘密;第十五条,必须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第十六条,必须保管好会计档案,不准乱堆乱放;第十七条,调动工作时,必须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第十八条,违法违规会计人员不得从事或继续从事会计工作。

二、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监管

怎么实施对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操守情况的检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政府、职业团体、各个单位、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一)改革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为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应逐步建立起单位所有者自主管理为主,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管理相配合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探索不同所有制、不同经营性质、不同经营规模下的单位会计人员管理模式,其特点是:(1)财政部门重点管理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检查会计人员的执业纪律;(2)公有制经济单位可采取适宜的会计委派制形式;(3)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可采取自主管理形式,即会计人员的管理权由企业掌握,主导权归于企业,保障企业享有选择会计人员的权利;(4)会计职业组织起着联系会员与政府的桥梁作用,应充分发挥协会等会计职业组织对会计人员进行行业自律管理的作用。

(二)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检查

1、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这项工作由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统一规划牵头,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成绩”的评定,增强继续教育的效果,重点注意下列几个方面:(1)会计人员执业纪律应该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每年必须脱产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时不得少于24小时,并通过统一考试,成绩合格”;(2)由省市财政部门会计管理部门根据当年继续教育的内容,进行统一命题,建立题库,并统一阅卷;(3)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应派专人监督指导培训单位组织培训的各个环节,并逐步推行培训与考试分开进行的办法;(4)对考试不及格的会计人员,要求培训单位组织其补考,否则,会计管理机构不予在继续教育手册或有关证明中盖章确认;(5)将每次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成绩纳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检查监督的硬性考核指标。对于按规定应参加而未参加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及会计人员所在单位应督促其接受继续教育,凡不参加继续教育人员,一律按违反《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进行处分。

2、依法把好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检查监督关口。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保证了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把守了第一道关口。财政部门依法严格把好会计从业资格检查监督关口,有利于强化对会计人员执业纪律遵守行为的约束,强制引导会计人员遵守执业纪律,使会计人员像重视自己的从业资格一样,重视执业纪律的操守。

3、建立持证人员操守档案并上网。目前,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档案实行电子计算机管理,这为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操守档案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检查监督、“会计法”执法检查和其他行政检查工作,将会计人员执业纪律遵守情况的各种量化考核指标以及受到的奖惩情况,输入电子档案,形成会计人员操守诚信档案。

会计师人员操守诚信档案可以作为财政部门监管的依据,还可以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开放。会计人员操守诚信档案上网将会约束、激励会计人员严格自律、自觉遵守会计执业纪律。

4、将《会计法》执法检查与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检查相结合。财政部门作为《会计法》的执法主体,可以依法对社会各单位执行会计法律制度情况及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不同形式的检查或抽查。在《会计法》执法过程中结合检查会计人员执业纪律,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正确把握违纪、违法、犯罪的政策界限;可采用专项检查的方式检查会计人员执业纪律;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实施检查。

5、认真组织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加强对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检查。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必须通过全国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取得。因此,在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过程中,加强对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检查,是很必要。

6、大力表彰奖励遵纪守法的会计人员。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行为受自身的需要支配和驱使。人具有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安全、交往、归属成就、尊重等高层需要,所以对自觉遵守会计执业纪律的优秀会计人员,奖给他们所渴望获得的,对满足自身需要有重大意义的东西,对不遵守执业纪律规范者,剥夺他们不愿失去的,能满足他们自身需要的东西。不同行为得到不同的实际效果,奖惩对行为的导向作用是巨大的。

三、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自我约束

强化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自我约束,必须要求会计人员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职业素质,提升会计执业水平。根据会计人员从事的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其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培养,促使其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职业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会计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制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守则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守则如下: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严肃财经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所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责任;第三条,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纪律、规章、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财务制度和企业、单位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第四条,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守职业道德,严守工作纪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第五条,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第六条,会计人员应不断学习业务知识,积极拓宽知识面和提高技能水平,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第七条,会计人员应当了解、关心企业、单位发展的有关情况,并运用其专业技能,为企业、单位领导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第八条,会计人员应不断努力做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态度和蔼、主动热情,妥善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第九条,会计人员要有良好的全局观念和团队精神,工作中互帮互助、积极配合,决不推诿扯皮,敷衍了事;第十条,建立健全各项会计规章制度,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是会计人员的职责,要强化内部监管,堵塞管理漏洞;第十一条,会计人员应当保守企业、单位的商业秘密;第十二条,自觉接受上级单位有关遵守职业道德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四、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自律机制

会计执业纪律自律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政府、社会、职业团体、单位的会计人员共同的责任,是执业目标、监管机构、执业纪律、监管法规、自律环境共同作用的过程。

会计人员执业纪律自律目标是会计执业纪律自律机制运行的目的。在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机制中,基本运行目标是会计职业团体对会计执业纪律的遵守和会计人员个体执业纪律的遵守,并使其二者有机统一,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自律从本质上看,是行业整体的自律,要实现这种行业整体的自律,就应该建立健全相应自律管理机构,以使自律机制具有一定的组织保证。而会计执业纪律自律组织如何开展工作、会计人员如何进行执业纪律自律都需要有规章制度所遵循。因此,会计人员执业纪律自律需要有一系列相应法律、法规和制度,建立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必要的。会计执业纪律的自律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如全社会的道德教育状况、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此,会计执业纪律自律的建立一方面要尽可能适应特定环境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求社会要尽可能为会计执业纪律自律提供更适宜的内部、外部环境条件,在发挥会计人员及组织执业纪律自律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发挥政府财政部门以及其他管理部门监管作用,动员全社会来支持、关心、理解会计工作,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者单位:中国大连国际合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