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资源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相对于其他艺术品,紫砂壶一直以造型多变,千姿万态而闻名于世,这一方面是由于紫砂材质的可塑性,另一方面则要归咎于紫砂陶手所一直奉行的传统,学习、继承、开拓、创新。这几乎成为了每一个陶手孜孜以求的人生轨迹。从"指螺纹隐起可按"的供春壶再到曼生十八式的出现,一代代紫砂业者不断的创新,才真正翻开了紫砂具有人文气质的篇章。为何那些作品能够被传诵千古,成为一代经典?而成为经典的要素又是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这些作品除了形态史无前例,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件“追极”的造型别致,古朴大方的形态带有天然的传统紫砂的语言,但并非仿古,大圆础钮,钮上塑太极纹案,故名“追极”。此壶从线面的工艺处理有蕴含着现代造型艺术的影子,可以说是以现代的工艺技法诠释出古典文化内涵的美,从艺术的原创性和人文性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一个突破。
从历史上的紫砂大家来看,紫砂壶从原创性和人文性都有着共同的起伏,每一件经典作品都有着它独有的原创性和人文性,有着那个时代的时代气息。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于紫砂设计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以经典的“石瓢”壶为例,“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宋朝初期,饮茶方法依旧遵循唐朝时期的古法,多为烹茶或煮茶,而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宋朝茶肆文化盛行,茶肆成为了一种公共娱乐场所,甚至出现了专业的从业人员,《水浒》第十八回:“宋江便道‘茶博士,将两杯茶来。其中的“茶博士”便是指的此类人员,饮茶大众化导致了饮茶方式的改革,原本贵族式的金属茶具自然衍变成平民化低成本并且容易批量生产的陶器,久而久之便造成了茶壶名称的变化。由此可见,壶式造型的原创性,其实是与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息息相关的。
再比如仿古壶,原本制作这把壶的本意是仿造古形,但因为谐音的关系,后人仿制做这种壶形就成了仿古代壶型的意思了,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种文化上的错误,成就了仿古这一造型经典的流传。
关键字:园林景观设计;民族文化;表现手法
研究表明,我国园林设计体系中无论是商周时期周文王的“灵囿”,还是汉武帝的“上村苑”抑或是明清时期的“拙政园”、 “颐和园”等, 从其建筑风格与设计理念看来,无不折射出各个时期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民族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赋予园林景观丰富的内涵,从而使得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各种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民族符号,并体现了民族的生活理念和审美情趣,民族文化既是设计的源泉,又是设计特定的文化背景。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一名园林设计者,应如何结合现代高科技工程技术手段并更好地寻找民族文化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切合点,并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内涵等,值得人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深讨。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对民族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体现进行阐述:
一、民族文化的表现手法
1、内在意境表现法
1)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创造意境
尤其是在主题公园的设计中, 为突出其主题,设计者们通常在最显要的位置构造富含名族文化内涵的核心景点, 例如,中心花坛、雕塑以及喷泉等,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让人们产生一种心灵震撼, 并领悟其所蕴含的民族文化。
2)通过楹联、诗文、碑刻渲染意境
在我国古代园林设计中,经常用到古人的楹联、诗文、匾额以及碑刻来渲染意境。例如,明代王献臣仕途失意, 归隐苏州后并建成中国四大园林之一的拙政园,其中,对于园林中荷花种植的设计以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香远溢清, 亭亭净植”为布局, 从而体现出设计者洁身自好的品格。
3)采用山水资源, 师法自然的表现手法
自古以来文人就与瀑布、小溪及山泉等水体结下不解之缘, 古今园林, 无园不水, 并认为水是园林的灵魂。正如孔子云: 智者乐山, 仁者乐水。由于我国泉水资源丰富,正是受这些山水等自然资源的启示,在古今园林景观中诸如人工湖、溪、池、跌水、喷泉、瀑布屡见不鲜。
2、外在形式表现法
此方法是在园林设计中最常用、最直接、最简单的表现手法, 通常以文字、园林建筑等形式来渲染气氛, 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直接地融入到其中。这在纪念馆、纪念性广场、碑林以及雕塑等场所或景点十分常见。同时,改表现法的园林布局形式多采用中轴对称、方方正正等形式。它们往往讲究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从属关系明确, 以几何图案构图, 整齐对称, 边界和空间一目了然, 空间序列分明。此外,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和审美观的差异, 不同民族文化底蕴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有所不同,在园林设计中对于场地、空间、简约、实效、生态等原则的注重程度也不同。所以,不同民族文化内涵的表现方法始终围绕形式美和理性美来展开的,并充分体现出自己民族的风格与文化内涵。
二、文化内涵的挖掘
1、名人文化
对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名人的风姿映射了一个地域或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 是不可多得的社会财富。所谓的名人文化, 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观念和理论、精神和意识、情操和品格、以及美学情趣的综合体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沉淀, 人才辈出,经济、政治、教育、哲学、文化、艺术乃至社会伦理、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先贤圣哲, 以独特建树和杰出贡献推动了社会发展, 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为世人所仰慕。因此,在园林设计中融入名人文化、弘扬名人文化, 不仅是对名人的一种缅怀, 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通过名人文化的不断渗透, 来振奋和弘扬民族精神, 从而有效地激励人们不断奋进。在我国,古今的园林景观中有不少应用名人文化的成功先例。例如,代表孔子文化的孔庙、夫子庙以及文庙等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成为中华民族的文脉所在。
2、民族传统文化
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 儒、道、佛文化成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都以各自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 同时三者又相互融合, 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在此种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园林文化, 无疑深深地打上了儒、道、佛三家传统文化的烙印。传统文化造就了以自然山水园林为主流的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山水园林主要受民族思想观念影响而形成。其中,风水说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很好地体现出我国古代人朴素的宇宙观的哲学体系。因为,风水说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古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摸索以及对生活的实际体验而逐步形成的,从而使得风水说对园林文化的影响上至皇城, 下至山村。例如,我国许多村镇的选址常讲究山环水绕,坐北朝南, 地形、山脉走向, 这种理想的风水模式在中国大地随处可见,并逐步渗透到我国园林与建筑景观之中。
3、自然资源文化
所谓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未经人类加工的、天然存在的资源, 例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及气象资源等。这些自然资源地域性强, 在一定地域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并形成特有的自然资源文化现象。古代文人喜欢在石壁等上刻字、作画等,从而使该地自古以来, 游人如织, 其民俗文化, 旅游文化, 宗教文化和现代科学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 这种自然和非自然汇聚成的自然资源文化, 使得园林设计中赋予了更多的民族内涵,将自然资源文化应用于园林最多的莫过于生物资源文化,并将人的精神融入到其中,使园林更具生机,并能更好地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的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然而,园林文化应植根于地域文化之中,也就是园林的设计融入了本土的民风情、俗、自然资源以及人文历史等设计元素。因此,其所涉及的民族文化内涵要真实地反映地域文化特征, 而不能违背历史文化, 移花接木,牵强附会。所以,只有发掘和深化民族的特点,并试图寻找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平衡点,才能更好地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民族化、本土化”特点,并为我国开拓出一片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技术领域。
参考文献:
[1] 李星宁. 园林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的表现[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0)
[2] 王晓云. 郑和公园设计思路: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融[J]. 林业调查规划, 2005,(03)
[3] 姚远, 陈瑾. 引入4W概念进行衡阳师院校园景观设计[J]. 广东园林, 2007,(04)
[4] 王刚, 周全民, 王龙. 金张掖大道景观设计[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7,(10)
[5] 叶志敏, 张小开. 竹子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世界竹藤通讯, 2009,(04)
宗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社会作用尤其显著,开发利用宗教资源是使其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当前的宗教资源开发普遍存在开发项目单一,文化含量不高,资源保护不力,破坏严重等问题,这些资源未能转化为良好的旅游产品,也没有得到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武汉长春观宗教资源丰富,对武汉长春观城隍庙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对宗教资源进行创新性开发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意义。
一、长春观城隍庙项目开发背景
(一)武汉长春观
武汉市长春观位于武昌区大东门外,双峰山南面,蛇山(又名黄鹄山)中部,这里风景清幽,堪称城市中的福地洞天。长春观始建于元代,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门徒所建,并以丘处机道号“长春子”命名,始称“长春观”。长春观是武汉道教文化的发祥地,1982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也是武汉市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长春观道文化资源丰富,包括建筑文化特色、道教文物、道教音乐、道医养生、道教武学、道教素菜等内容。长春观建筑布局完整,修复较好,有较好的道教文化韵味,但开发存在不足,除观光旅游产品外,其它产品中,素菜馆发展较好,并建有茶寮,武馆、音乐方面未成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商品上,道味不浓,特色不突出。
(二)项目开发背景
2014年10月,原皇城水都地块重新归属于长春观,获得区民族宗教委员会等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武汉长春观决定运用此地块兴建城隍庙,目的在于树立武汉城市形象,服务市民生活,弘扬道教文化,进而传播中华文明。武汉长春观城隍庙项目,以长春观东侧绿化用地和西侧皇城水都地块为基础,建筑面积达10000平方米,建成后的城隍庙将由都市祠堂、道教博物馆、道教图书馆、道教音乐厅等组成,希望通过城隍庙项目将道教思想、道乐等传统道教文化内容发扬广大,使广大市民受惠于道教文化之精华。
二、长春观城隍庙项目创新性开发策略
(一)深入挖掘宗教资源的文化内涵
宗教资源与其他资源有不同之处,其精髓在于其文化内涵,宗教资源的开发必须通过极具表现力的手段,才能体现出宗教资源的文化底蕴。长春观是武汉道教文化的发祥地,道教资源丰富,包括道教思想、建筑艺术、道教音乐、医药养生等内容。不同于一般的宗教资源表层开发,城隍庙项目开发时深入挖掘它们的文化内涵,在维护道教资源原真性的前提下,将道教资源的文化内涵通过多种方式展现出来,在满足宗教信徒信仰活动需求的同时,也能满足一般游客了解宗教知识、欣赏宗教艺术、体验宗教情感的需求。
(二)实施创新性产品开发策略
我国大多数宗教圣地都在景色优美的名山或风景区,容易将宗教资源开发成圣地游、观光游旅游产品,但单纯的朝圣观光很难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应从宗教资源的文化内涵入手,进行多类型多层次的开发,在旅游经营方式和产品结构上加以变化,从开发式、观赏式上升到表演式和参与式。长春观城隍庙项目顺应宗教资源开发趋势,创新性开发多种宗教旅游产品,其中都市祠堂、道教博物馆、道教图书馆和道教音乐厅是创新性产品开发的代表。
1、都市祠堂
祭祖、敬祖是人类最朴素的一种信仰,是千年不变的习俗,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之一,是凝聚民族情感最重要的途径和方式。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民失去了和土地之间的联系,城市化没有为城市居民留下祭祖、敬祖的空间。繁华都市需要一个文明的、能表达传统文化,有民族特色的祭祖、敬祖场所,长春观知悉其中的矛盾,因此长春观城隍庙项目中都市祠堂应运而生。祠堂内设有供市民陈设牌位的家族祠堂,供家庭小范围祭祀的VIP小厅等多种功能区,并且提供基于道教传统文化的灵堂设置、灵位托管等与祭祖相关的延伸服务。
2、道教博物馆
建设一个与道教相关的博物馆,承担收集、整理道教文化和文物的重要职能,目的是通过若干年的不懈努力,把该博物馆建设成为一个在我国道教文化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中心。道教博物馆的设立除了提供一个展览道教文化和文物的场所,对道教文物的保护也起重要作用。
3、道教图书馆
计划建设一个能够藏书10000册以上的道教文化专业图书馆,服务广大信众、道友。此外,还将引入现代科技,提供网络、光碟、磁介质等多媒体服务。道教图书馆的建立不仅能收纳道教文化专业图书,还为广大信众和道友提供一个学习和研究道教文化的场所,这是大众全方位了解道文化的又一有效途径。
4、道教音乐厅
长春观是道教著名的四大丛林之一,其道乐以十方道乐为正统。长春观城隍庙项目计划筹建一个道教音乐厅用来表演本色道乐,道教音乐厅的内外建筑元素具有鲜明的道教色彩和地方特色,配套建设道教影像视听室、道教法器陈列室和道教文化产品销售点,力图打造国内道教精品音乐场馆。
三、宗教资源创新性开发的社会意义
(一)弘扬宗教资源文化内涵,发展文化旅游
深层挖掘宗教资源的文化内涵,创新性开发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宗教旅游产品,是弘扬宗教资源的文化内涵、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体现。武汉长春观宗教资源中包含建筑艺术、道教音乐、医药养生、道教思想等内容,都蕴含了深刻的文化艺术内涵,长春观城隍庙项目中建设的道教博物馆、道教图书馆和道教音乐厅都是利用宗教资源,挖掘其中的文化艺术内涵而开发形成的宗教旅游产品,开发宗教旅游,而宗教旅游属于一种文化旅游。创新性开发宗教资源,不同于圣地游和宗教观光游,在弘扬宗教资源文化内涵,发展提升文化旅游方面意义重大。
(二)整理宗教文化和文物,保护文化资源 长春观城隍庙项目中建设的道教博物馆具有收集、整理道教文化和文物的重要职能,建设的道教图书馆具有收藏专业化道教图书功能,两者对于道教文化、道教思想和道教文物的收集、整理和保护意义重大,因而对于保护道教相关文化资源作用明显。长春观道教资源的创新性开发坚持原真性原则,是道教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典范,这种开发策略也能很好保护道教文化。
(三)开发宗教文化资源,有益社区发展
从长春观城隍庙项目旅游开发实践来看,通过建设单位与周边民众的双向交流,既可使公众了解和认可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从而顺利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经济方面来看,宗教资源开发能够使当地居民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能有效地促进旅游地经济的发展;从社会发展来看,宗教旅游在当地的发展与渗透使得当地居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质,并可以使他们更快地融入现代文明;从环境影响来看,宗教资源开发给当地居民的出行交通带来很大改善,生活环境更加现代化。从多方面分析,开发宗教文化资源有益社区发展。
(四)开展宗教生态旅游,促进社会和谐
宗教生态旅游,是依托有形的宗教文化设施发展生态旅游,通过挖掘宗教生态观,让游客感受宗教的真正底蕴,感受宗教所包含的天人合一与和睦祥瑞的精神,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达到自觉地保护环境,美化、净化环境,完善人类自身建设的目的。
道教的思想中有诸多能影响人们行为的文化精髓,道教推崇自然无为,认为这不仅是道的根本属性,也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这里的自然无为,并非指消极厌世的无所作为,而是指顺应规律的不强作妄为,其最终目的乃在于达到“无不为”。道教主张“出世”与“入世”结合,认为“人道”乃“仙道之阶”,显示出了一种强烈的“济世”精神。道教不仅关爱人,也关爱大自然,并且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多方面分析均可发现,创新性开发宗教资源,开展宗教生态旅游,能有效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 图书馆 文化建设
0前言
随着科技的迅猛、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和要求,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这三大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在进一步丰富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和获取信息手段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图书馆在争取读者、吸引读者方面的挑战性。地方性高校图书馆要如何在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并保持旺盛的发展生命力,是一个紧迫的课题。本文就拓展和创新图书馆文化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以创立个性化、特色化的图书馆文化为基本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和创新图书馆文化,以形成鲜明的图书馆个性特色和独特的人文内涵,大力建设有特色的高校图书馆文化,提升图书馆文化品位。
1拓展图书馆文化
地方高校图书馆要在新形势下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认清时展的形势特点,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对自身的文化品位进行打造,进一步拓展文化内涵,丰富馆藏文化,提升服务化水平。拓展丰富图书馆文化主要从图书馆的馆舍环境、馆藏资源、图书馆服务方式、手段等几个方面对图书馆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1.1优化馆舍环境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图书馆最基本的三大理念之一,是图书馆的立馆之本。高校图书馆的内外环境设置应当充分体现这一理念的内涵,同时应与高校周边环境和人文内涵相协调。优化馆舍环境不一定要“唯大唯美”并不是一定要注重图书馆建筑规模的宏大、馆内环境设置的富丽堂皇,而是应注重图书馆人文内涵的建设,为读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高雅、富有艺术性的图书馆环境,使读者陶醉其中、乐在其中,潜移默化陶冶性情,提升文化品位。
1.2拓展馆藏资源
地方性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应当遵循“全、新、专”的建设理念,应重视信息的新颖和独特,兼顾高校专业设置和发展。拓展馆藏资源应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一是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二是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出发。三是从重点研究课题出发,建立能满足教学与科研的丰富馆藏资源。如拓展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资源。电子阅览室的资源应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各种专题数据库,为读者提供多元化、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资源为专家、学者提供了快捷、实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方便读者进行查询、筛选等自动捕捉信息。电子阅览室可根据高校重点学科、课题建设及师生的需求,搜索引擎可分为各专业资源目录,如图书类、期刊类、政府文件、档案文献及硕博论文等相关链接,供用户检索、下载、拷贝、打印等服务内容。
1.3提高图书馆员综合素质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必须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图书馆员的服务手段应由传统型向现代化型转化、服务方式由接纳式服务向主动式服务转化、服务对象由面向本馆读者向所有互联网用户转化。二是拓展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定期对操作现代设备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技能的培训,加强图书馆员的现代化服务水平。三是图书馆员需具备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多种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某学科的专门知识,同时应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网络检索技能,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读者。还要具备一定的外语知识,四是图书馆员还应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便与读者沟通、答疑。
2创新图书馆文化
创新高校图书馆文化的重点是在于创新图书馆品牌文化的内涵与个性化服务,通过人――形象――品牌系列来树立图书馆的文化底蕴和品牌形象。
2.1图书馆特色文化的创新
对于地方性高校图书馆来说,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的创新可以结合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去搜集、开发、整理地域特色文献。如北京图书馆的古籍、中外文地图、名人手稿及图片;上海图书馆的家谱、族谱、碑帖;复旦大学图书馆的时期的中文出版物和革命历史文献;香港中央图书馆的地图和地区文献等。地方性高校图书馆以内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利用四川内江的地源优势,将国画大师张大千系列作为图书馆的特色文化,分门别类地向广大读者和互联网用户提供了有关张大千研究的各种资料。为广大专家和学者研究客家文化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也为公众认识、了解张大千提供了技术平台。
2.2.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平台的创新
个性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为满足高校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多样化发展需求的一个新的发展理念,也是高校图书馆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谋求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创建一个属于自身发展的个性化服务平台提高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满足读者多种多样的个性化的文献信息需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读者和用户的需求。图书馆可以建立多功能信息服务平台,向读者馆内通知、新书预告、图书催还、续借通知,使广大读者能第一时间了解图书馆的最新动态,把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了读者的身边,为读者提供了随时随地的服务。
个性化服务还可以包括馆藏资源的归类整理和初期研究,比如一些基础性的资料分类,按照某个科研课题进行的资源整合。
3结束语
地方性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功能、建设目的的研究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出现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内容。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拓展和创新必须从自身特色文化出发,结合地区、高校的资源以及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把握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人文内涵,创新服务方式,才能给地方性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注入活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高校教学和科研的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林永匡.弘扬优秀文化,强化阵地意识[N].中国旅游报,2000-01-17.
[4]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 淮安 旅游资源 问题分析 生态旅游
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因水而生,没有大运河就不可能有洪泽湖的出现,没有大运河淮安就不可能成为“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地,因水而生的漕运文化、河道治理文化、水利文化、漕船文化、漕仓文化、税关文化,以及运河宗教文化、运河商业文化等遗存十分丰富,2006年大运河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公布的江苏42个文物保护点中,淮安有16个,占三分之一强,在2014年国家申报大运河为世界文化遗产活动中,国家文物局从全国上千个遗存中筛选出65个点,淮安则有11个遗存点名列其中,遗产点数量在运河沿线的35城市中名列首位,也几乎占据了整个江苏25个遗产点的一半。由此可见淮安在运河沿线城市中不愧为“运河之都”,她为“大运河申遗”成功作出无可替代的贡献。但近些年来由于盲目追求经济发展,水体受到工业废水污染严重,沿岸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尤其是急功近利地开发旅游资源,运河文化遗产有的在慢慢消失。这让人们深深地担忧。笔者正是基于这样的视角,探讨淮安如何在可持续理论的指导下去保护运河文化遗存。
一.运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
1.格局缺少大手笔
淮安的旅游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淮安区和盱眙县。淮安区有故居、纪念馆、淮安府衙、漕运总督部院旧址、镇淮楼、关天培祠、韩侯祠、韩信钓台、漂母祠、文通塔、河下古镇、御码头、吴承恩故居、刘鹗故居、梁红玉祠、文楼、古末口遗址等景点。盱眙县临洪泽湖和淮河、古运河,得天然之利,有都梁公园、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泗州城遗址、明祖陵、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盱眙历史文化博物馆、盱眙龙虾博物馆等景点,其中明祖陵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洪泽县的老子山和龟山文化底蕴深厚,很有开发价值。因和盱眙的明祖陵、泗州城靠近,如果划归盱眙可连成一片,得到开发利用。现在归洪泽管,问题始终解决不了。淮阴区的码头镇的古清口水利枢纽也保护得不好。韩信、枚乘枚皋父子,淮安区和淮阴区两地打了多少年的笔墨官司,淮安区有韩信故里、漂母祠、古枚里,码头镇也有韩信故里、漂母墓、枚乘故里。据说淮安区打算建枚乘故居,码头也计划建造。淮安旅游资源开发得各自为阵,显得小家子气,缺少大手笔,再加上文物保护级别总体不高,导致80%旅游经济效益出在故居和明祖陵。为什么不能以淮安区和盱眙县为一片,把其他区县作为一个点,用运河这根“线”去串连,形成点、片、线的连结,呈网状大格局布置呢?不进行资源的整合、拼合、配合、组合、联合是很难形成拳头产品,发挥整体优势的。这又怎么能迎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繁荣大文化、开发大旅游”的构想呢?真正的“大旅游”离不开“大协作”,只有在运河文化的背景下,整合点片资源,突出区位优势,并形成整体合力,才能让淮安旅游业的扩散效应和脉冲作用很好的发挥。
2.定位缺少特色化
20世纪90年代国家旅游局经过认真研究,提出了对应于旅游的全过程的六个要素:行、游、住、食、购、娱。对应这六个要素,淮安涟水新建有飞机场,有泰州、南通通往北京方向、兰州方向的铁路过境,但铁路没有和长江以南的苏州、上海、浙江等地相连,而这些地方是经济发达地区,旅游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量大面广,他们来淮旅游只能乘坐汽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进入。即使进入,在各个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通并不发达,这就大大影响了旅游者的兴趣。在游览上由于淮安旅游格局缺少大手笔,游者只能漫无目的地随便看看,一点一片而已。在食、住上,尤其是淮扬菜,还有引力,而购、娱方面基本谈不上。淮安没有名山,只有大运河、洪泽湖、淮河、盐河等水景,可定位在“河湖之旅、人文之游”。旅游者要看水,全国名川大湖、瀑布名泉多的是,即便在省内的周边城市旅游者多往南京欣赏长江、秦淮河的同时,“游”六朝古都文化;多往无锡、苏州看太湖的同时,可欣赏岩洞、园林等文化;多往连云港观大海,还可欣赏花果山的“西游记”文化。即使看运河,扬州有运河,徐州有运河,那如何才能以特色的运河文化的亮点吸引游客呢?必须以水上的人文为特色,锁定游客对淮安地域特色的认知度,逐渐扩大淮安旅游的知名度。
3.内涵缺少深刻性
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沟通的最直接的途径。它既能促进当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又能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旅游活动创造的文化氛围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娱乐愿望还能强化人的审美意识,强调精神享受和文化的认知。这里反复强调了“文化”一词正道出了在旅游的过程中文化是旅游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自始至终都体现和洋溢着一定的文化精神,是旅游三要素里的旅游客体即旅游资源文化,着力探讨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其特征,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名山胜水、奇洞异石)的审美价值、人文旅游资源(文化遗址、故居堂馆、宫室陵园、名镇古街、公署园林、塔寺道观)的文化意蕴、社会旅游资源(民俗风情、工艺美术、民间艺术、饮食佳肴)的文化情趣。旅游资源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如何在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资源,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意蕴的景点、景观、景区,不断增强其“唯我独有”的资源垄断性,提高竞争力。从此意义说,研究一个地方的旅游资源就是要透过载体发现内涵,挖掘内涵的深刻性,也就是探寻历史文化积淀的深层意蕴。淮安这块文明的土地,历史悠久,积淀丰厚,尤其是运河文化是淮安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我们从淮安区的景群看,故居、纪念馆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内涵挖掘得较深,资料较丰富,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但有些景点,如梁红玉祠,吴承恩故居、刘鹗故居、关天培故居等,人文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都很深厚,只是没有深入挖掘,没有根据内涵精心打造,没有什么内容可看。再比如淮阴区的码头镇的古清口水利枢纽工程,虽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重要遗存点,被誉为我国的天然水利博物馆,但来游览的人并不多。纵观以上方面原因何在?文化内涵没有深挖出来,而失去了文化内涵的旅游,无异于美国航天飞行员阿姆斯特朗登上荒凉的月球所进行的科学探险。如果不将文化内涵提升到一定高度,同样打造不出文化亮点,当然也就失去了看点。
二.运河文化生态旅游建设的思考
前些年,淮安市政府就委托南京大学专家研制了《淮安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近年来淮安加大了旅游投资的力度,加快了旅游资源开发的步伐。但也应客观地看到,当人对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开发的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破坏,而景观自然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破坏一点就会少一点。更不能容忍的是,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人为的建设性破坏,造成大量历史遗存被毁。在城市改造、开发利益与遗存保护发生矛盾时,负责遗产保护的文化部门往往遇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和阻力,最终导致文物环境受到破坏、遗存被毁。王叔湘故居被拆,就是明显的例证,尽管周围群众、家人多次向上反映,文物部门从中做了工作,但终究逃不脱被毁的命运。开发荷花池住宅小区,让有200余年历史的园林遗址消失。老城区尼姑庵被拆,都天庙岌岌可危,东大街、西大街现已面目全非。运河文化遗存的很多古堤坝,由于道路修筑,随着大规模的治路运动和村村通公路的实施,很多堤坝的原始状貌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高堤变矮,长堤变短,整堤被中断,宽堤被削瘦,弯堤被取直,陡堤被放缓,不一而足。不同用途的民间取土,如烧窑、垫路、垫屋基等,已使古堤受到了残缺性破坏。再如漕运文化主题项目工程、大运河周边中洲岛公园、大闸口、清江浦楼、大运河文化广场等建设,已使淮安大运河文化长廊初具雏形;楚州推出了众多的乃至全国罕见的淮安河督府署、河下古镇等一批新人文景点,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但由于短视造成的急功近利,受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采取了粗放式开发,有的为了局部利益,乱批乱占旅游用地,大搞人工建筑,给旅游景观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但如何杜绝这种危害现象,协调好保护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对那些即使质量很高,但区位条件差,目前还没有市场潜力的或市场潜力较低的旅游资源应暂缓开发,对那些重复开发,内容雷同而导致污染,投资回收无望的项目应关闭或封闭,如楚州、码头的韩信祠、漂母墓等遗迹开发。其次,要抓住遗存的文化内涵,挖掘其潜在价值,开发后既要有看点,又要有卖点,比如梁红玉祠、刘鹗故居、关天培祠等人文景观的历史内涵都很厚重,只是挖掘欠深入,却没有什么内容可看。第三,提倡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应运而生,它强调了开发与保护并举,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的最大效益。运河本身是生态的河,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运河的生态效应遭到了挑战。仅以水污染为例,大量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排放到运河,运输船只的柴油、机油污染等等,对运河水质带来了影响。建议加大管理力度,杜绝污水直接排放运河。旅游船只可改用太阳能或有电能驱动的生态交通工具,以减少对运河水的污染。
关键词:安阳;文化资源;发展开发
一、安阳市文化资源的概况
安阳是一座三千多年历史和自然文化遗产集于一体的文化名城,是中国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甲骨文和周易的故乡,这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有6家。根据文化资源的存在形式及时间,文化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文化遗产类(包括物质类和非物质类)
物质文化遗产――
古遗址有:殷墟(古代都城遗址)、小南海原始洞穴遗址;古墓葬有:曹操高陵等;
古建筑有:修定寺塔、天宁寺塔、明福寺塔等;
碑刻、石刻有:昼锦堂记等;
近现代文物有:红旗渠、墓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滑县大弦戏、安阳县淮调、内黄县落腔等;
省级:滑县大平调、滑县木板年画、苏奇灯笼画等;
市级:岳飞传说、全盛郑家老粉房粉皮等。
(二)现代景观
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市两馆等。
(三)自然风光类
名山:林虑山、清凉山等;
人工渠:红旗渠等;
水库:小南海水库等。
二、安阳市文化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而表现形式不足,特别是古文化遗产,缺乏表征性和完整性。安阳市古文化遗产普遍具有这种特质。如以殷墟、h里城为代表的殷商文化,尽管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但由于年代久远,地表上的历史遗迹保存甚少。
(二)扶持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安阳的文化资源优势,为安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扶持和发展文化产业,并要突出重点,打造出一批文化旅游品牌。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投入到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当中。
(三)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应进一步加强。由于城市规划和建设,不可避免的对文化、旅游资源造成一定的伤害。历史文化资源有不可再生性,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从而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对外宣传和推销力度,创新宣传方法和手段。整体看,围绕旅游的对外宣传和推销力度小,缺少提炼、包装和打造,文化内涵展示不够,品牌效应不突出,方法、手段不够丰富。
三、发展开发文化资源的对策
(一)加强文化宣传,提高文化资源认识。打造安阳本地品牌文化资源。对安阳所拥有的大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提炼、包装和打造,充分展示其文化内涵,提高知名度。如安阳有以殷商文化为主题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甲骨文、青铜器、古代都城、易经等,这其中可以提炼出甲骨文、易经等核心文化元素,着力探索、挖掘其的文化内涵、历史意义,以及其对现代的应用和影响,使这些古老的文化不仅仅呆板地停留在过去,而从现今的生活也能找到它的影子,使其生灵活现起来,富有生命力,从而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
(二)全方位、多角度深度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强文化研究和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的结合,组合历史的、地方的、民间的文化要素,开发出适合现代旅游者需求的产品。
1.搞综合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开发文化资源的过程中,不但重视物质性文化资源,更要重视非物质性文化资源,使旅游不仅是实物游,更是风情游、生态游。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既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又有利于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
2.整合区域文化资源,走联合开发的道路,使文化资源优势互补。安阳与邯郸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邯郸的邺城是曹魏集团的大本营,邺城遗址与安阳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批准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邺城遗址包含河南安阳曹操高陵,这就为两市共同开发“邺城遗址游”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转变成可用于市场交换的商品和服务,最终使文化资源蕴含的经济价值被挖掘出来,形成物质财富,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求。
1.制定发展规划,建立文化产业园区。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传统文化园区和综合文化产业园区,形成全市文化产业链,旨在优化资源组合,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研发生产能力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
2.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重点行业。将文化旅游打造成为安阳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加大对旅游重点景区开发建设的投入,发展以旅游产品开发为核心,旅游配套产业、关联产业同步联动,提高旅游产品和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文化艺术休闲娱乐服务业的龙头作用。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结合。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文化市场的经营管理法规,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激励文化创造者以更高的热情投身文化创造之中,并最大限度地享受这种创造的成果和荣誉。要通过促进高新技术与传统文化资源的融合,数字化的包装和再创造,把传统文化资源的魅力、神韵再度展现出来。
(四)让文化资源进社区、进校园。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效果,这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城市文化资源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1.发展社区教育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将文化资源内容恰如其分地融入到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当中,并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可以团结人心、凝聚力量,增强归属感,使更多的社区成员加入到活动中来,从而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
关键词:旅游;旅游文化;概念研究
引言:
我国的旅游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包括理论探讨、实际应用和学科建设等方面,旅游文化的研究成果更是数不胜数,为我国的旅游业作出巨大贡献。但是,由于旅游文化的理论和概念上存在着争议,使人们对旅游文化的概念含糊不明,导致学术交流方面出现了问题。因此,解决旅游文化概念方面的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一、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概况
旅游文化的概念之所以会发生混乱是因为没有明确旅游文化的界定原则。在对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时,通常会在他人定义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定义,但这种做法只能停留在表面,探索不到更深层的含义。
(一)相关概念界定的现状
旅游文化中包含旅游和文化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于旅游和文化两者皆赋有丰富的内涵。因此,对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标准也不同。但是,在目前市场流通的著作中存在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概念混淆的现象,而旅游方面的研究系统中所注明的又是另外一个意思。这两种不统一的意见,导致读者和学者们在旅游文化方面的阅读和学术交流出现问题。
(二)旅游和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及原则
1概念界定。旅游和旅游文化在概念上有所区别,旅游的概念是指人们从自己日常的居所去到另一个目的地进行游玩、欣赏、放松身心的过程。而旅游文化的概念是指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或者在旅游的目的地游玩、欣赏时所感受到的文化气息。这种文化气息对游人的身心发展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使游人的内在素养得到充实和提高,在强烈的文化内涵的熏陶下,游人的外表气质也会发生质的改变,使人们的外表看起来更加儒雅、文艺。因此,旅游是一种外在动态的表现,而旅游文化则是对人有重要的内在影响。
2.界定原则。旅游文化的概念应该可以很好的解释出旅游文化的本质与特点。认识事物的过程都是漫长而艰辛的,我们对旅游文化概念的探索也不能幸免。虽然探索过程十分艰难,但我们仍然不能放弃,回避不是我们的态度。我们已经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旅游的表层涵义或者对经济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了,应该打破其表面,探究旅游文化的本质,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代替对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此外,那些各种各样的旅游文化的外在形式,都只是表面的光鲜,不能够成为旅游文化的内涵,不是旅游文化研究中的实实在在的部分[1]。
二、旅游学科视角下的旅游文化概念
在旅游方面,有几组相似的概念常常被混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家与学者间的交流。想要旅游文化的概念得以明确的界定,首先要区分好这几组概念。
(一)旅游与休闲
旅游与休闲二者之间在概念上也有所区别,休闲是指人们利用空闲的时间进行的活动,比如,遛狗、练字、去公园散步等等,可以是室内也可以是室外,但都是在自己生活的地方进行的。而旅游则不同,旅游强调的是人们离开自己的日常居所,转而取向另一个目的地,是另一种休闲形式,与休闲是从属关系的。
(二)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
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联系十分密切,因此常常被人弄混。在部分旅游方面的研究文献上面,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有时会代表不同的事物,但大部分情况都是指代的同一事物。但是,有些学术论文中作者的标题里包含的是“旅游文化”,而内容中在涉及到这类词时有时则是用“文化旅游”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读者和作者对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具体概念都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常常把二者混为一谈。
直至目前,专家和学者们仍然没有研究出具体的文化旅游的概念。将“旅游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混为一谈的大有人在。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在具有历史古迹、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景区进行的旅游活动称为文化旅游。在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外地的游客可以对本地的文化景点进行充分的欣赏,感受文化的气息,丰富自身的精神内涵,满足其文化需求。旅游文化则指的是旅游者在异地旅游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旅游文化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是以旅游为目的的,在旅行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叫做旅游文化。
(三)旅游文化与定居文化
旅游是一种人口流动的现象,定居是一种人口安定的现象,二者在表现形态上是相对立的。旅游是将游客本身的文化与所去旅游地的文化,以及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相结合,使旅游文化成为了一种移动性强的文化。因此,旅游文化与定居文化之间产生了差别,二者之间是可以互补的。
(四)旅游文化载体和旅游载体文化
旅游文化载体和旅游载体文化二者的概念也及其容易被混淆。旅游文化的载体是旅游,因为如果没有旅游这个活动发生的话,就不可能会在过程当中出现旅游文化。因此,无论是人文资源还是物质资源,当旅游者对其进行游玩欣赏的时候,它都将成为旅游资源。在旅行者对其进行改造,赋予其文化内涵时,它将变成有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客观事实表明,没有经过人们加工改造的历史文物,不能称之为文物,只有当人类对他进行文化的改造或者赋予其文化内涵,并且对其进行文化活动的开展时,它才成为一个真正的文物,并且对正在履行的人们进行文化方面的熏陶,才可以被视为一种旅行文化[2]。
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对旅游文化的探索将会不断加深,在不久的将来,将会给旅游文化概念一个清晰明确的界定方式。虽然前方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荆棘与坎坷,但是我国科学家与学者仍然不会停止探索的脚步,将更加加深对旅游文化内涵的剖析,只有对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才能够使旅游文化登上文学艺术的殿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