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地方科技创新 困境 出路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b)-0242-02
1 科技创新的含意
创新理论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熊彼德提出来的。而“科技创新”这个概念在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说法[1]。综合我国多位专家的观点,该文将科技创新的概念定义为:在以技术研究为基础的前提下,有效运用科学领域新知识,对原有的技术和工艺进行创造改良的活动。科技创新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既包含了科学研究也包含了技术创新,它既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创新是国家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因素。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国家,经济都相对地较为发达;而从国内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科技研发投入较高的地区和省份主要集中在首都北京以及东部和东南沿海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与一些偏远地区如新疆、等在科技投入方面和产出上面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2 地方科技创新的困境
十以来,各地政府为了适应新型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展科技创新领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但是必须正视的现实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基础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来说还比较薄弱,科学研究的条件也受到许多限制。作为一个传统的文明古国,千年来的教育理念是:求全、求稳,缺乏创新的思维和冒险的精神,对新鲜奇特的事物常持否定甚至打击的态度,这就造成了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不足。因此不管是在观念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都还面临着不小的困境,科技创新的能力依然不强。大多数产业依然属于经济价值的中低端产业,而一些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别人手里。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原有体制对科技创新的制约
改革开放之前的几十年里,我国一直实行计划分配型经济,形成了一套以政府行政为主导的固有模式,严重地制约了科研部门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政府部门权力、职能分配不清,一些重要的科研项目由完全是“门外汉”的政府官员作决策,项目资金的落实需要送礼请客才能完成,这将使得科研人员的信心受到打击。
2.2 科技创新的环境氛围尚不成熟
我国虽有着深厚的传统人文文化,却相对缺乏西方文明的理性分析的思想和科学探索的精神。由于长期以来科学教育的不足,以及受传统经济和文化体制的制约,造成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创能力明显较弱。虽然从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就目前砜矗我国仍然相当一部分地区政府和企业并没有完全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由于科技创新从基础研究到最终的成果转化不是一个短时间就能完成的过程,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其结果能否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持怀疑的态度,宁可追求短期绩效,而放弃了科技创新所能够带来的长远发展。
2.3 地方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有差距
一般而言,科技研发投入要占到一个国家GDP总值的2%以上,才具有科技创新的竞争力。从相关数据来看,目前我国科技研发投入资金占GDP的2.1%,相比建国初期已经提高数百倍,但是整体的科技研发成果却不能令人满意,与高强度的财政投入极不相称。例如,汽车工业领域和医疗设备方面,最新的最尖端的机械设备,我国几乎都不能自主生产,绝大部分依靠从国外进口。客观地说,虽然近年政府在科技创新研究上投入巨大资金,但是并没有收到应有的成效,在核心科技技术领域依然受制于他人。
2.4 地方科技创新体制不够完善
地方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是一直以来扼制科技创新的瓶颈[2]。科研管理体制保守、僵化、虚浮于事,并没有跟上国家经济改革开放的步伐,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这势必造成科研成果产出不足、转化不顺的结果。目前我国科研项目审批制度的弊端显而易见,大量的科研任务被政府科研机构承包,使得众多科研机构形成垄断,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机制,而中国文化数千年来形成的靠人情、拉关系的思维依然普遍存在,多数科研人员为获得项目,顺利通过审批而将精力过多地用于人际关系的奔走,真正能致力于科学技术研究、用心钻研的人却寥寥无几。
3 地方科技创新的出路
科技创新目前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手段,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都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要全面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使我国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需要由上至下,从国家到个人各方面的齐心协力。
3.1 改变思维,完善体制
科学研究必须支持一切符合基本科学原理基础上的奇思妙想,而这种思维方式正是我国教育最缺乏的[3]。从根本上提高全民创新意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几千年的思想教育形成的求稳、求全、求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首先要从学校教育抓起,改变过去死板的填鸭式教育,培养学生大胆创造,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才能造就大批符合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科技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氛围。而现行的科研体制必须进行改良,为广大科研人员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提高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只有提供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才能使科研人员专心致力于科技创新活动。
3.2 制定政策以鼓励各地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
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要提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必须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地激励机制和收入分配政策,尽量消除原有体制之下对科研活动的不必要的约束与限制,并且对积极投入科技创新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必要时应提供最大力度的支持。同时,还需要提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只有在科研成果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企业和个人才会有持续的研究热情和动力。
3.3 优化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2016年3月出台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该法的出台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提供了便利通道,所以各级部门和企业都应当认真贯彻和执行。各地政府也应适当调整税收等政策,对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便捷途径,使科技创新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其应有的经济价值[4]。
4 结语
历史证明,世界上综合国力较强的国家,大多是创新型国家。因此我国政府下决心要“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这对于我国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一些创新型国家长期以来对于科技创新的态度和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前提下,在逐渐改善的科技创新氛围中,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必定能顺利地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
参考文献
[1] 芦苇.新常态下科技创新的困境与出路[J].经济问题,2016(6):19-24.
[2] 聂莉.刍议当前区县科技创新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泸州科技,2016(1):21-22.
综合比较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还存在着研究盲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国外主要是围绕高校科研团队的概念与分类展开研究。陆续有创新团队、学术团队、科研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等不同的概念表述,国外对科研团队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对日本企业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提炼出了“团队”概念。对团队的约定俗成的定义是:“个体为了实现某种共同既定目标通过合作而形成的正式团体。”此外,还有几种关于团队比较经典的概念界定。如Robbins认为“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1]此外,国外研究者还关注高校科研团队合作、信任行为的研究等。如Kratzer等认为高校科研团队中交流是一种通过分析讨论、评价新想法、新问题从而改善信息分布的有效行为过程[2]。第二,国内关于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结构模式的构建[3]、工作机制[4]、人员组成[5]等方面。第三,国内学者对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以定性研究居多,或停留在描述性、经验性的层面,缺少对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实地调研和第一手数据资料[6]。第四,国内对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建设[7]与校企合作模式[8]等方面。因此,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思路,通过对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互动视域下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寻求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有效的途径尤为重要与迫切。
我校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学校已于绍兴滨海新城、台州市临海市沿海工业园区、宁波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医药产业集聚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行相关课题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已经就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进行一定的研究。研究团队职称、年龄层次合理。课题有高职称教师和科研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的参与,保证了课题能够顺利开展。在进行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互动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比较与分析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异同之处,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影响因素。第二,探讨产业园区在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界三元相互结合下,以产业园区发展主体之间内部利益机制为核心,建立模型,深入分析论证在产业园区、企业、高职院校互动中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可行性。第三,在概念模型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加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实现途径和策略,深化和丰富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合作的内涵以及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理论体系,指导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工作。进行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互动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的具体研究实施方案、技术路线的制定则需要综合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深入产业园区调研、召开教师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产业园区与企业和高校的互动情况,以期对我国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和提升能力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
在进行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互动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研法: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国内外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及科研团队行为等理论进行回顾,在梳理与归纳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目前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找到本研究的关键点;访谈与问卷调查法:设计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的问卷,在浙江省高职院校中选取20个科研团队,对团队领导和团队成员实地调查与访谈;在浙江省内选取5个产业园区,对园区管委会领导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在浙江省内的5个产业园区内选取20家企业,对企业领导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模型构建与模拟仿真法:在分析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与产业园区互动模式基础上,构建科研需求提出与团队发起组织的模型并运用于实际案例,并仿真模拟合作行为、信任指数对科技创新产出量的影响;实证分析法:提出团队建设与产业园区互动关系假设,根据问卷与访谈回收的第一手数据资料,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互动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实现途径。
总之,通过以上的论述,相信在严谨的研究之后,我们能够建立与完善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互动机制,保障和促进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在科技合作方面的良性发展,并且研究出强化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策略从而形成研究课题论文。
作者:王华锋 单位: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
在面对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以及经济全球化挑战时,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进行科技战略创新,促进技术进步,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变,加快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是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来实现的,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则是制度创新。
一、科技创新是新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总趋势来看,高新技术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国际经济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知识与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科技创新已成为实施科技兴企战略的基础内容。
1.科技创新代表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日趋紧密结合,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思想和行为方式,以科技的发展带动经济的繁荣和企业的振兴正在成为国家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轴心。
2.科技创新是企业创建国际化大公司的必然要求。国际大企业大多在使用先进科技和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上具有优势。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上应用的加快,今后的世界商战将更加直接地表现在先进科技的开发和应用上,体现在科技创新的力度和实效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积极引进国外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体制、科技和管理创新,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同一些世界著名企业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不足是主要表现。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企之路,在科技创新上有大作为,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
3.科技创新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加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手段。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对于企业来说,能否把新的科技成果与生产经营实践紧密结合,结合的速度和质量如何,也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市场经济将一改过去那种资源、资本总量和增量决定模式,更加强调创新的作用,在这样的形势下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但是,为什么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科学技术能够得到迅速发展以及大规模应用,而在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则不能?在同一国家里,为什么一些企业科技创新如火如荼并成果显著,而在另一些企业里则不能?这促使我们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因素,即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二、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紧密联系
1.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关系。1912年,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Aschumter)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将“创新”概念引入经济学。他的概括揭示了创新所包含的两种类型:科技创新和制度(组织)创新。对于这两者的关系,经济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阿里斯坚持“技术决定论”。他认为,制度对科技创新只有阻碍作用,资本主义制度对科技创新不具有任何积极的作用。而拉坦认为,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虽然互相影响,但一方不能决定另一方,二者是互不决定的,即主张“互不决定论”。美国新史学派代表人物道格拉斯・C・诺思认为,是制度创新决定科技创新,即“制度决定论”。他指出,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科技创新不过是制度创新的结果或者说派生物。正是由于制度的创新,才有了科技的创新、教育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从而才会有经济的增长。
实际上,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是一个交互决定的动态演进过程。动态的科技进步是制度得以变革的首要力量,制度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得以变迁;而创新后的制度又反过来给科技进步以决定性的推动,促使其飞速向前发展。
2.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为经济主体实现科技创新提供有效激励,使经济主体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与收益相联系。其次,为科技创新提供约束,为经济主体在科技创新中实现合作创造条件。再次,通过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稳定的预期等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最后,可以协调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减少由于不协调而带来的成本费用,使科学技术产业化,并促进经济发展。
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现存的制度成为科技创新的阻碍或不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时,制度创新便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了。良好的制度安排通过减少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外部性,降低创新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和减弱不确定性来增加创新者的预期收益,鼓励创新活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制度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生产力中内在的自发力量的推动。
例如专利制度,它能保护发明人对新成果在一定时期内的排他独占权,持续地激发人们进行发明创造的热情。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研究认为,如果没有专利保护,60%的药品不能被研究出来,65%不能被利用;化学发明有38%不会被研究出来,有30%不会被利用。可以这样说,没有制度的保护和支持,就没有今天如此高的科技水平。
目前,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要求我国必须走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必须进行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第九届北京科博会“2006中国经济高峰会”上指出,国际经验和中国已有的经验表明,仅仅有科技创新而没有体制、组织和政策的创新,科技创新很难推进,甚至是寸步难行。
三、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几个途径
1.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首先,要建立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机制。这里,明确政府和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关系十分重要。要区分政府和企业的职责与分工,政府应引导企业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并完善宏观科技创新体系的激励机制的建设,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在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的同时,还要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从而保证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其次,处理好国家科研机构与大学、企业之间的关系。第一,在科研上,国家科研机构必须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开展定向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而大学更适宜于从事自由的科学前沿探索 ,促进以学科深入为主的科学发展。第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是技术创新投入与行为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在技术创新领域不发挥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应与社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和需求为导向,走社会化之路,实现规模产业化。
最后,应该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以促进科技创新的良好发展。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与引领作用,发挥大学的基础作用和生力军作用,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其中关键的是要鼓励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中介服务系统。三是政府应给予政策引导、服务与支持,形成全社会崇尚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2.建立并不断完善创新型企业科研机构管理模式。在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同时,还应加大力度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科研机构管理机制,并根据实际中的具体发展状况不断将其同步完善。第一,应加大对基础研究和重大战略高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对提高国家竞争力有直接影响的重大项目,加大支持由科学家自由选题的探索性研究;第二,建立起与原始性创新相适应的评价制度。鼓励具有原始性创新、风险大的研究项目,高度关注创新性强的小项目、边缘项目以及学科交叉项目,邀请国外专家参加重大、重点项目的全程评估,减少和简化评估程序,完善评估活动的监督体系等等;第三,建立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激励机制。鼓励技术开发更多地在市场中实现其价值和取得相应的回报;第四,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大力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对有思考能力和独立创新精神的人物和青年人才积极给予支持,加大力度引进在国际科学前沿作出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的顶尖人才。
3.重视企业技术中心的制度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中心与研究院,是开展自主创新的主要实施者,因此要高度重视企业技术中心与研究院的建设发展水平。技术中心的定位不应局限在为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的技术供给,而是面向企业3年~5年,甚至更长远的技术创新,从而支持企业的发展从满足市场的需求到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的转化。技术潮流和科学进展的预见、开展技术集成和融合、研制新兴技术,甚至部分基础研究,应该是企业技术中心的新任务。
同时,企业还要充分认识到自主创新是一个充满试错的过程,为了加快这一进程,企业必须动态地确认自己的领先供应商及领先顾客,并永不间断地与之建立战略性的、真诚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加强交流与合作。一个富有成效的创新型企业,除了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占尽优势外,也要拥有极强的社会资本,这包括建立与各类科研、教学部门,产业界,政府以及非营利性组织广泛而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任冬梅:关于增强国有大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 山西焦煤科技,2004年第7期
[2]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尚林林泉: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关系――从四次技术革命中得到的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01期
关键词:大学生 科技创新 团队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60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关于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没有形成一个规范和正式概念,只是从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总结而成。我们可以把在高等学校中学习的大学生根据科研项目的内容和学科发展需要,或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参加科技竞赛等组织在一起的以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为目标的正式群体,统称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这一概念只涉及到学生层面的团队,要构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不能只局限于此。
大学生科技创新涉及的不只是学生,还需要有专业的指导教师和管理服务人员。因此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需考虑这些相关问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效如何,取决于所有团队成员合力的大小。因此,打造好相关团队就成为做好该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内容,更是不容忽视的内容。
2 构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意义
构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让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能够拓宽他们对不同学科领域的了解,训练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发现”知识、解决问题和高效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使他们获得了运用基本原理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自身的创新能力。近年来,在我国举办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创业大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选手也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在团队合作中他们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同时也使自己成长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大学生参与到团队中,各团队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协作,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共同进退,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现代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不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只有在团队合作中才能更好的发挥个人的才智和技能。据调查,许多公司和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都十分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是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迅速适应社会工作的必要手段。
3 构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途径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项目来源,主要以指导教师安排为主,以学生自主提出为辅,指导教师对其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都有较深的了解和研究,有利于对创新团队的指导和对关键技术讲解。在学生实际的研究过程中,也能很好的对大学生在项目参考文献和相关资料的查找方面进行很好的指导。由于指导教师熟悉团队中每个学生的技术能力、兴趣方向和队员间的协作关系,可以很好地组织和管理创新团队。
因此,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作用,要出台一些政策和措施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制定诸如《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工作管理条例》,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奖励,激发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教师在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可以邀请相关专业的教师,甚至是跨学科的教师组成一个或多个教师指导团队,共同指导学生完成科技创新活动。学院指导过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教师要积极带动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在学院范围甚至是学校范围内,形成浓厚的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
管理队伍的质量是提高管理效能的保证。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参与的学生往往涉及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由此在实际工作中会因为缺乏有效沟通的桥梁而影响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对于一些迫切希望加入团队的低年级学生和那些希望吸纳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团队的教师而言,他们更希望能够找到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而这种快捷有效的途径就是建立相应的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和管理团队,搭建好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团队成员以辅导员为主,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兼顾一些班主任和管理教务的教师。
按照大学生的专业和兴趣的不同,可以构建六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小组、科技创新社团、科技竞赛团队、科研项目团队、大学生创业团队、校企合作团队。团队的组建不是简单的将几个人组合在一起,而是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使团队形成一股合力。要组建一个高效的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需要考虑到团队成员的选拔,团队日常训练计划,团队的分工与合作,团队的优化与管理等。与此同时,团队需要优化结构,使团队中有人擅长硬件、有人擅长软件、有人擅长机械、有人擅长写作,队员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各取所长。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有效途径,构建优质、高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障。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作为本科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小兵.地方高校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及培养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10:5.
[2]卢卫娜.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体系的构建[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0.
作者简介:卓华丽(1987-),女,湖南张家界人,硕士研究生,助教,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学生辅导员,山东济南 250022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创新型城市建设 作用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能力愈来愈成为增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是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主体,同时也是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的主要参与者,因此高校在整个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创新型城市的涵义
创新型城市中的“创新”概念,是一个外延较宽的概念,它不是指仅仅局限于传统经济活动领域的创新或者产业创新,而是指包括城市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精神文化等广泛内容的有机体系。[1]创新型城市是指以创新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的城市发展模式,以知识、人才、信息为核心要素,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创新文化为基础的城市形态。
二、地方高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1)高等学校和高校的科技创新是城市自主创新的重要基础。高校承担着知识传授、信息传播的任务,承担着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任务,因此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从高等学校发展的历史看,基础研究是高校科学研究的传统领域,也是高校的优势所在。因高等学校是培养城市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地方高校是地方创新体系建设的生力军,发挥地方高校的重要作用,不仅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提高地方高校整体实力和打造学校品牌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在科技创新上的生力军作用。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决定了高等学校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最根本贡献是培养城市创新人才。提升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力资本。高等学校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最根本贡献是培养城市创新人才。
(3)高等学校是创新文化的引导者。创新文化是指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尤其是有利于创新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制度等。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崇尚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营造尊重知识、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使其在城市创新文化建设中起着示范作用。作为城市创新主体的高校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素质,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创新文化的营造,高校的创新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发挥地方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作用的途径
(1)面向社会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人才。地方高校立足地方,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城市建设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因此,人才培养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出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地方高校的教学改革应该立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创新培养模式,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强化实践环节。另外,地方高校要通过发展优势专业、支持重点专业、改造老专业、扶持新专业来进一步整合资源,以创新为引导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一批具有优势特色的重点专业;把一批适应地方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兴专业培育成为特色专业。[2]
(2)改善并加强与地方的合作与发展
地方高校必须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支持地方,根据自己所在的区位优势和政府大力支持的有利条件,确定学校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首先,地方高校要把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生产力作为学校服务地方的目标,以地方服务为中心,努力提升为社会服务的水平。其次,地方高校要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积极构建与地方政府互动合作平台,争取在政策导向、资金资源方面得到政府的支持,促进学校自身更快更好地发展。
(3)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高校是城市的智力密集区和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源地。要建设创新型城市,就要提高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而这需要加快地方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大增加高校的知识和技术供给。首先,要提高地方高校知识和技术产出的创新性。创新性高的高校研究成果才能通过企业的转化活动转变为企业的技术能力和产品的竞争能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是要提高高校研究成果的成熟度。另外,要强化大学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并且充分发挥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和孵化器的作用。再就是要完善高校研究成果转化的组织、机制和政策,搭建产学研良性互动平台,拓宽高校研究成果转化的渠道,形成良好的市场机制。
(4)营造创新的良好氛围
建设创新型城市,既是一个丰富物质文明的过程,也是一个丰富精神文明的过程。地方高校要发挥好在培育城市创新文化中的作用,重要的是要强化其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 [3]首先,地方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要鼓励勇于创新、大胆质疑、宽容失败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此来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其次,地方高校要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激发教师投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重点的自主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激励全校教师积极投身到创新型大学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来。最后,地方高校要围绕内涵发展,增强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地方高校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现阶段发展的需要,要将教育发展的重心加快转移到提高内涵、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上来。[2]
参考文献:
[1] 李永胜.论创新型城市的涵义、特征及其实现途径[J].天 府新论,2008,(1):98-101.
关键词:新形势 设计类大学生 自主创业 实践模式
一、设计类大学生适合进行自主创业
设计类大学生有着创新的精神,善于进行创造性思维,有着颠覆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促成了自主创业实践的动力源泉,成为进行创业实践的精神基础。再则,他们所具有的创新思维和创意理念是一种无形的创业资源,在今天这样一个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形下,这些无形的创业资源在结合进行市场运作的过程中更加适用。现代设计类专业的实践进行模式的适用性也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建筑、广告、包装、工业产品等这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都需要设计,这也就决定了设计类专业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实践的范围,大到景观建筑小到衣食住行,无处不至,拥有广阔的发挥空间。设计类学生在创业实践中所创造的成果产业化正符合我国从生产型社会向创意型社会转化的发展方向。最后,设计类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践能提高自己的社交沟通能力、增长设计和实践的经验,实现自己的创意概念,满足了对设计初衷的追求。
二、国家战略转型给设计类学生自主创业带来的机遇
随着我国发展战略的调整,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核心以及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已经成为我国战略转型的目标。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的爬坡期和继续发展模式的转型期,而国内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有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八,而发达国家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据国内科技部门调查研究提供的相关资料表明,截止2010年,全国各级科研院所,每年可完成的科研项目成功达到将近三万项,而其中能够成功进行成果转化的仅有约20%左右,所能形成的产业规模仅有5%。如此之多的科研成果需要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和价值,这就必须有既具有应用知识储备,又有相当自主转化意识的人来进行,而设计专业大学生正是来完成这种转化的合适人才,这也是设计专业大学生在国家进行社会转型,发展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创新理论”,创新活动可以分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理论已经进一步进化形成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理论,即通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来达到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向全社会提供新服务的目的。而具有独立自主的科技创新能力正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基本点。在科技创新的范畴中,包括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设计创新和管理创新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构成了一套以知识创新为根本,技术创新为主干,设计创新为导向,管理创新为保证的完整体系。由此可以得出,科技创新离不开设计创新的导向性作用,而设计创新离不开设计专业人才。社会对设计创新的需求,和设计创新给社会生产方式带来的转变,为设计专业学生自主创业实践创造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三、设计专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践模式探索
1.团队合作创业
距离斯蒂芬・罗宾斯教授首次提出团队的概念已经过去18年了,团队合作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个体间相互团结协作所产生的合作群体。团队合作创业是一种风险相对较低的创业方式,由于团队成员各自拥有着不同的能力和资源,在面对自主创业道路上所经历的困难时成员能利用自身的资源进行化解,能够使创业过程得到稳定快速的发展,这要比单打独斗的创业方式更容易成功。特别是在以技术与科技创业为主的群体里,靠个人的力量难以进行成功的实践,团队的优势就显得尤为明显。团队是才能互补、根据共同的目标设定绩效标准,依靠互相信任来完成目标的群体。而团队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是人的社会属性,在当今的企业和其他各社会团体内的重要体现。团队力量在设计专业里具体表现为团队设计。在设计中团队成员对设计的方向进行头脑风暴,提出各自的想法和方案,团队成员聚在一起对方案进行讨论和改进,以此来优化设计,论证设计的合理性。这在现代的设计领域和设计教育中已经相当普遍。因此,团队合作创业对于设计专业大学生来说更为熟悉和适用。团队的普遍性使得一个有各方面才能和资源组成的互补型创业团队更容易成功。
2.加盟企业型创业
加盟企业从而成为一个成熟企业的子公司,能够使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创业者学到很多成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以加盟的形式分享品牌资源,同时获取母企业的运营支持、培训,迅速获取知名品牌和商标,通过统一管理、规划快速的进行运营,避免在创业路上走不必要的弯路。这种复制克隆的模式对于设计专业的创业者来说是极具效率的,成为一家设计公司的分公司来积累独立接洽、管理、市场经验和设计技巧,这对没有社会关系和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是理想的初创模式。
3.通过提出概念来进行创业
通过提出新概念来进行创业指的是:利用创意、新的理念、新的想法在实践中进行论证,从而吸引投资来完成创业规划。这些具有先导性的概念必须与现有的思维不同,或者更加先进。并且在所在的行业内部是种新的想法,这样才能抓住市场机遇,吸引风险投资的注意。与此同时,这些非常规的想法,还必须能在实践中进行并且具有可运作性。这种创业方式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适合具有创意、不拘泥于常规的设计类大学生,能帮助刚踏入社会的学生获取社会实践机会,获得创业所需的各种资源,且创业风险较小。
运用新概念进行创业的模式在类别上可以分为:实现新颖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方法跨领域运用、借鉴国外经验等四种方式。
实现新颖概念
在进行新颖概念的思考和论证中蕴藏着许多的创业机会,新颖的创意经过实践,也可以成为创业资本,有着其他创业方式不具备的效果。当然,与众不同的创意,在创业初期的实践阶段会受到怀疑,需要创业者经得起考验,努力坚持下来并积极把想法转化成实际,就有着抢占先机的优势。
解决实际问题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让人感到不便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中其实也蕴含着创业所需要的商机,这需要创业者能敏锐地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所在,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就能吸引目光,找到创业的途径。
方法跨领域运用
借用来自成熟领域技术和方法,在某些方面根据新领域的模式进行创新发展,举一反三,把一个行业的原创概念复制到另一个行业,产生新的市场效果。这样做可以有范本可循,不必瞎摸索,减小创业的风险。但不同行业的经营模式能否互相融合,这是对创业者能力和智慧的考验。
借鉴国外经验
这通常需要见多识广,洞察力强,而且语言方面没有很多障碍。把国外的新鲜创意、新的模式搬来,这是最便捷的创业方式。对国外的成熟的创业概念进行本土化的改造,注意文化差异,这也会产生良好的创业效果。
在运用新概念进行创业的过程中创业者需要对新的创意进行冷静而细致的分析,了解清楚自己的创意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有没有强大的市场需求,是不是具备操作运营的特点。任何创业企划的实现都需要实实在在的实施,并且需要依靠许多外部条件。因此,运用概念的创业者应该最好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多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多做市场调研。
4.通过创业设计大赛来创业
通过参加创业设计大赛来实现创业的方式在国外已经流行多年,是很多有创业计划和创业理想年轻人非常热衷的一种方式。创业设计大赛以商业企划为基础,推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意产品,或者某种新的服务项目进行商业策划,以比赛的模式来吸引风险投资者。这种起源于美国德州大学的创业模式,已经创造了一批源于大学校园、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企业。创业设计大赛能够使创业者在企划中获得创意思维,改进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5.利用现有条件进行工作室型创业
工作室型的创业本身是给自由职业者提供的一种创业方式,这种创业方式适合个人或者团队在已有的工作空间,或者在家进行。有着自由、弹性的工作特点。对于还处在校园当中的设计专业学生来说,这也是一种比较适合的创业实践方式。在学业之余进行创业,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工作室等良好的条件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并且还可以在具体项目上寻求老师的指点,在宣传上得到学生会、学工办的帮助。由于这种创业方式在时间、具体项目、收入上都有着足够的弹性,在培养创业思维上负有实践意义,在创业初期进行创业尝试、经验累积上是非常有益处的。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和新知识、新思想生产传播的重要基地,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重要职能[1]。近些年来,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青年教师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据教育部人事司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35岁以下教师比例为43.54%,40岁以下占61.86%。因此,提升这支年轻教师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提高自身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
1.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1.1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是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据科技部2005年统计,8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以及大部分省市都与大学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合作开发或转让成果20多万项。在知识创造、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青年教师始终工作在第一线,担负着具体的研究、开发和转化工作,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区域科技创体系建设的效果。
1.2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创新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而高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的摇篮,承担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大历史责任。实践证明,教师的创造品质对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师具有创新意识,不断地在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科技创新倾向,就会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使其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2]。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的主要力量,承担着50%以上的教学和学生科研和社会实践指导工作任务,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意识的培养工作。
1.3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根本要求
教师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的主体,其素质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它决定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的实际作用。在高校的扩招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高校教师的数量急剧上升,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师的主体力量,承担绝大部分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和具体的科学研究实践工作,在地方高校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提高占高校教师一半以上的青年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可以从根本上完善高校师资队伍素质,为高校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4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符合高校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特点和需要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包含提出新观点(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等、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科学研究活动,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等。研究个体主要表现为思想活跃、不因循守旧、富于创造性和批判性、具有敢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精神和追求。高校青年教师的年龄一般集中在30周岁左右,他们易接受各种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思维,甚至受一些新思潮的影响,是高校教师中最开放、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最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个群体,处在培养创新意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最佳年龄和职业发展阶段。
2.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中国传统文化和现行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虽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的冲击和洗礼,但“唯上忠君”、“中庸之道”、“天不变,道亦不变”等儒家思想仍深深影响着我们,民族灵魂深处形成的过于求稳趋同,不敢求异冒险的心理“积淀”仍根深蒂固。此外,当代高校青年教师一般是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70后”、“80后”,从小接受的填鸭式教育就是要“服从听话”、“老实本分”、“遵章按典”。这种以“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为行为准则的教育培养模式,严重制约了高校青年教师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以及个性自由和多样化的发展,造成了他们在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缺乏创造的内在冲动和大胆质疑的批判思维。
2.2高校内部环境因素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2.2.1高校对青年教师教学型定位的影响。
据统计,在1999―2006年的8年内,我国高校招生数增长了4倍,而正是为了满足扩招后的教学工作需要,高校大量招收了青年教师以充实教职工队伍。随着“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的提出,党和国家对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进行了精确的定位并寄寓了殷切的希望,高校承担的科学研究任务也越来越繁重。为了同时满足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高校在内部分工上普遍采取了“高职称高学历年老的搞科研,低职称低学历年轻的搞教学”的方法,将繁重的教学任务压在青年教师的肩上。这种简单生硬的分工定位虽然在短期内有效解决了高校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的问题,但却忽略了青年教师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实践能力的培养。
2.2.2高校缺少培养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体系。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主力军,高校对其的培养的关注和投入一般是倾向于教学方面,现已形成了岗前培训、助教听课、教学指导、外出进修、教学评优等完整的教学能力培养制度体系。科学研究虽然已经得到了高校和教师群体的高度的重视,但更多是被看成个人行为,被看成是教学工作以外的副业,属于硕导、博导、教授的事。高校出台的科研管理制度和政策主要也是根据学校整体科研实力和水平提升的需要,面向青年教师的科研政策过于零散孤立,基本没有形成提升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体系。
2.2.3高校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工资、职称、职务等奖惩制度的影响。
我国高校传统的师资管理体制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和发展的,具有高度的封闭性。近几年,高校师资管理体制在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初步实现了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但仍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在工资、职称、职务等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制度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其主要的依据依旧是工龄、年龄、资历、学历等硬性指标。这种“论资排辈”“不长胡子不长待遇”的分配体制,不仅消磨了青年教师锐意进取、苛求上进、求真务实和渴求创新的精神追求,而且剥夺了他们获取科技创新发展的优势资源的机会。
2.3高校青年教师自身知识水平的影响
科技创新能力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需要创新主体在理解、掌握、综合和发展已有知识、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的二次开发和应用[3]。科技创新作为一项具有长期性、风险性、创造性的高端智力活动,它需要从业人员具有求真务实、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甘受寂寞、勇于奉献的精神。高校青年教师大都刚从学校毕业,虽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离科技创新所需的扎实先进的专业知识、宽广优化的知识结构、广阔灵敏的学术视野还有一定差距。同时,受到市场经济中趋利思想和现实中高校青年教师待遇过低的影响,部分青年教师过分关注自己的“钱袋子”,虽有满腔抱负,但急功近利,情绪浮躁,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对短期无法获得回报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本不感兴趣。
3.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路
3.1积极营造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基石,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对提高高校青年教师个人素养、催生科学灵感、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内涵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高校要着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尊重学术自由,提倡学术争鸣,鼓励理性质疑,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消除地位影响,排除利益干扰,排除行政干预,使青年教师的首创精神受到鼓励,创新思想受到尊重。营造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例如:利用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会议等媒介载体宣传科技创新理论和思想;树立先进典型,对青年教师身边的科技创新代表的精神理念、价值观念、道德风貌和人格魅力进行广为宣传,发挥榜样的导向、牵引作用;搭建学习交流平台,让青年教师在宽松融洽的面对面、心贴心的对话沟通中,潜移默化地领悟和接受高效的学习方法、新颖的科技创新理念,例如举办“青年教师科技创新系列讲座”、“科技创新研讨会”等。
3.2完善培养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体系
培养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一项长态性工作,必须有科学系统的制度体系作为保证。首先要根据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领域、创新水平和学校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建立完善提升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学习、进修、评优等政策体系;其次要重视为青年教师创造成才机会,拓宽发展空间,构建竞争择优、绩效优先的职称职务晋升体系,建立体现科技创新价值和兼顾公平的薪酬分配体系[4];最后要探索建立青年教师角色转换、有序流动、动态更新与优化的人才岗位机制,形成“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分工聘任体系。
3.3整合搭建培养高校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科研平台
有了相关的政策保障后,高校还要充分利用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学术交流活跃、实验条件完备等优势,依托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和科研项目,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为青年教师进行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必要的项目、资金、设备仪器、试验环境等创新资源。例如:在现有“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基金”的基础上,加大资助力度和资助范围;在各类实验室、工程中心内设立青年教师工作室,开辟科研仪器设备快捷使用通道;在工矿企业设立青年教师科技创新实践岗位,增强青年教师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古广灵,刘碧容.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01).
[2]张健,钱桦.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9,(01).
1.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简介
(1)政府创业风险引导基金的概念。政府创业(风险)引导基金,指由政府出资设立的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以引导社会资金流入创投领域,从而扶持和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政策性资金。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发展阶段可分为:起步期(2002—2006年)、快速发展期(2007—2008年)、规范运作期(2009年至今)。(2)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概念。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以下简称省引导基金)是由省政府出资设立的,市场化运作的政策性基金,一半以上的资金参股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其余以出资参股方式,支持合肥、蚌埠、芜湖市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
2.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相关政策
2005年出台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给创投业指引了方向。安徽省也相继出台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系列政策,其中的一些政策与省引导基金密切相关(见表1)。
3.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政策制度环境分析
2002年1月设立的“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是国内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引导基金。2005年11月十部委《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2007年6月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首个国家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008年10月18日《,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正式生效,截至2010年,全国已设立政府引导基金超40只,基金总额超300亿元。省引导基金成立以来,安徽省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有力推动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发展。安徽省是全国第一个采用招标方式招募社会基金的省份。省引导基金还配套合芜蚌三市招募社会资金,进一步放大引导基金的杠杆效应。对管理人的激励上,基金盈利与否,管理人都能得到2%的管理费,如果投资于省内企业盈利的,管理人可获得最高达20%的利润让渡。引导基金还设立风险补偿机制,对投资早期科技型企业损失的,提供30%(最高1000万元)的风险补偿。
二、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发展现状分析
1.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发展现状
截至2014年6月,省引导基金直接参股9支基金,共完成企业投资金额12.73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8.56亿元。截至2014年底,省引导基金直接参股基金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2.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投资效益
截至2014年12月,省引导基金累计投资103个项目,投资额28亿元,其中投资省内早期创新型企业53户,项目62个,投资额1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0.7%。当年营业收入较上期增长42户,净利润增长26户,上缴税收增长40户,职工人数增长39户。引导基金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突出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引导基金通过募集社会资本形成子基金,从事具体投资事务,充分放大了财政资金的效益。截至2014年12月,省引导基金直接参股基金9只,投向省内早期创新型企业53家,投资额1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0.7%,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2)引导合肥、芜湖、蚌埠等8市设立市级引导基金。合肥市于2014年首设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出资3.87亿元作为母基金,其中的2.27亿元为产业投资引导基金,1.6亿元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009年4月,芜湖设立了规模2亿元的“芜湖市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截至2010年6月,引导设立了芜湖远大、芜湖瑞业等7家不同类型的创司。蚌埠市于2009年10月出台了《蚌埠市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实施办法(试行)》,设立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叁号子基金,基金的总规模为23亿元。(3)引导创投基金投向早期创新型企业,弥补市场空白。早期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严重,获取风险资本困难。我国风险投资对种子期和起步期的投资比重较小。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金对初创期企业进行投资,可帮助发展前景好、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度过初创期。(4)引导优秀创投人才进入安徽,同时培养本省创投人才。,!省引导基金通过与省内外创投机构的合作,引进优秀创投人才和专业管理团队,建设专业化、高层次、复合型的本土创投人才队伍,已形成“外来人才示范带动,本土人才队伍壮大”的局面。
一、认真总结20*年全市科技工作
过去的一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势头确实比较好,特别是工业经济,产、销、利、税、投等几个指标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运行质量较高,发展后劲较足,其中很主要的一条原因是我们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依托一些科技研发项目的支撑。具体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摸清家底,工作思路进一步明晰。去年,市科技部门从4月份开始,集中3个月左右的时间,组织机关干部和部分乡(镇)、街道科技分管领导,采取问卷调查、组织座谈、上门走访等形式,分科技管理部门和规上工业企业两个层面对全市科技工作现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行梳理分析,为我市科技工作加强面上指导和点上突破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编制了《*市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规划》和《*市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规划纲要》,为培育我市更多的科技型企业指明方向。
二是内聚外引,产学研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去年,全年共组织企业参加浙江省与首都高校科技合作交流会、“*?中国浙江活动周”、“浙江*?*科技合作恳谈会”等各类科技合作对接活动11次;邀请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专家来嵊开展产学研合作6次。在“科技创新月”活动中,邀请浙江、江苏、*等地高校、科研院所100余位领导、专家与我市企业界人士举行产学研合作恳谈会,签约科技合作项目7只,天乐、奥力、昂利康、威力等二十余家企业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
三是搭建平台,科技创新基础进一步强化。以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基础,做好科技专利、专家、项目、成果以及相关专业数据的收集。积极搭建技术转移中介服务平台,签约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合作项目7只。加快项目平台建设,及时了解企业的科技创新情况,建立与国家项目、省项目的有效对接。去年,有2只项目被省科技厅立项,获得专项扶持资金25万元。着力推进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新批省级研发中心2家,绍兴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9家,绍兴市企业技术中心5家。
四是重抓项目,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进一步加大。切实抓好高科技项目,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尤其是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产业中,实施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培育和发展了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编制和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规划》,全年新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7家,绍兴市级7家;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4家,绍兴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153家,同比增长109.5%,
五是优化结构,科技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通过学习培训和参观考察,我市科技部门队伍、乡(镇)和街道科技管理服务队伍、企业家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特别是乡(镇)、街道分管科技工作的同志,有些是去年换届期间走上新的岗位的,加强业务钻研,努力开拓工作,自身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当然,成绩是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我市的科技工作与先进兄弟县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有些企业科技创新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没有跳出传统产业规模扩张的模式,科技基础条件和科技创新的能力薄弱,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共性技术攻关和科技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着力做好新一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又提出要坚持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我市把“工业强市”作为贯彻落实“两创”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市工业经济良好发展态势,一方面既为科技创新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今年科技工作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五条原则:
一是坚持企业主体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科技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完善好科学的规划布局,加快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在培育良好创新环境的同时,重点要加强对行业、企业实施科技创新工作的引导和鼓励,突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
二是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对企业引进设备和技术后实施技改的要继续给予奖励,支持和鼓励设备引进后能进行技术革新,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三是坚持引进人才和“借脑借智”相结合。我市没有一所高校,整个绍兴也只有一家文理学院,我们的人才只有靠外面引进,在人才引进后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让这些人才为我所用。要引导和帮助企业建设研发平台,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柔性合作关系。
四是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领带服装、电器厨具、机械电机这三大产业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将是我市的主导产业,我们既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又要培育发展高新产业,坚持“两条腿”走路。
五是坚持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相结合。政府及各涉企部门要履行政策和制度方面的职责,建立鼓励、保护和引导企业自主创新的保障机制,大力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脚踏实地的创业氛围,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鼓励。
围绕这五大原则,今年重点要做好五项工作:
1.着力加强政策制度保障,在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上有所突破。一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重点项目制度,帮助企业解决碰到的实际技术难题。二是在积极发挥本级财政对科技投入导向作用的同时,认真贯彻执行上级部门扶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有关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三是努力改善科技创新的信贷和融资环境,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项目、企业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扶持。今年要争取新上省级以上科技项目50项,通过鉴定验收20只,争取项目资金300万元。
2.着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上有所突破。一是要抓好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鼓励中小企业建立研发中心,通过开展“科技型企业”评选等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今年争取新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2家,绍兴市级3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绍兴市级科技型企业110家。二是要抓好高新技术企业提升。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鼓励和支持重点骨干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三是要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逐步转化为高新技术企业。
3.着力拓展科技创新平台,在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上有所突破。继续引进大院名校,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使创新平台真正成为创新要素集聚高地、创新成果研发高地和创新成果转化高地。一是要创建集科技专利、专家、项目、成果及相关专业数据为一体的科技信息库。二是要加快重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科创中心为主要抓手,着力推进二期工程建设,制订和完善科创中心发展规划、产业导向政策、科研项目管理等制度,争取吸引更多的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等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入围孵化,吸引更多的产业转移中心入驻,争取早日升级为省级科创中心,真正成为高新企业的孵化器。三是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发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力争新批省级研发中心1家,绍兴市工程技术中心6家。四是要创建好项目平台。科技部门要帮助企业进行项目包装申报,跑部进厅,争取成为国家、省重点技改项目,争取更多国家资金的扶持。五是要积极推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大力发展技术市场、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专利、成果推广等各类科技中介组织。六是要抓好产学研合作。今年开展各类科技主题合作活动不少于5批次,新建校企联姻30家以上,完成签约项目8?10只,继续引进大院名校共建技术转移中心2-3家。去年签约的6个企业技术转移中心,今年要“开花结果”,争取把一些高校的科技研发成果在我市实现产业化。
4.着力抓好科技强市和质量兴市的对接融合,在知识产权、品牌培育和标准化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一要积极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把加强专利工作作为知识产权战略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对专利技术的引进和二次开发,支持企业提高专利技术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水平,在大批量生产时能够占据主动;积极开展企业专利示范工作,今年要争创省级专利示范企业2家,绍兴市级专利示范企业5家。二要加强品牌建设。坚持把品牌建设作为推进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大力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品牌。三要增强商标意识。商标是名牌培育的基础性工作,要把商标与名牌培育结合起来,争取培育和创建更多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中国名牌、出口品牌。四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强重点产业领域技术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鼓励企业采用国际、国内先进标准,提高企业竞争力。
5.着力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在促进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上有所突破。在今年的科技项目计划中,要围绕节能降耗,安排一批节能减排技术项目,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重点要在电力、化工、建材、纺织、造纸、建筑等行业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组建一批企业节能减排研发机构,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开发推广清洁生产技术、节水、节能、节材、节地和资源再生利用技术,支持发展循环经济。
三、不断提高科技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科技管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科技战线的同志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协作配合,增强服务意识。
一要加强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强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之间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完善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继续巩固和完善科技进步目标管理责任制,尤其是要建立健全对党政领导实施科技进步的责任考核,努力实现目标责任制向下延伸。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