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精神的起源范文

人文精神的起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精神的起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精神的起源

第1篇:人文精神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物质文明

人文精神的起源在西方,但是中国自古便有“人文”一词,并且构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在西方,人文精神最初是来自“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的希腊学者再次打起人本主义的旗号,强调人的尊严,又经过启蒙运动,人本主义得到了更多人的拥护,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发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物质文明得到了繁荣发展,但是精神文明却没有跟上物质文明的脚步。当今社会,金钱和权力的诱惑让人们幸福感指数越来越低,许多人精神空虚,思想也逐渐扭曲,人类文明的传承受到了冲击。为了提高人文关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尤为重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其本身有着重大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健康快乐的成长,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促进全方面发展。学生学习历史,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掌握逐渐培养历史意识,历史意识的培养也是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部分。

在历史的学习中,有助于学生认知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例如在学习孔子的“仁爱”思想中,学生培养个人情怀,学会对他人对社会的付出,还有对文天祥、林则徐等爱国人士的学习中,学生感悟他们的爱国情怀,也从内心培养爱国情操。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认知世界也有所帮助,可以使学生消除对外界的排斥,与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并且主动的汲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另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动的提出问题并积极的寻求解决的途径。

二、人文精神的培养及体现

(1)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要着手与学生对人文精神的了解,在学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时加深学生的学习,列举希腊哲学家的主张或作品,提高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例如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彼特拉克的《歌集》等等,都体现了人是万物的主宰,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通过学习他们的主张提高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在理解的同时也慢慢的培养了人文精神。

(2)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有许多的途径以及方法。老师需要积极的备课,认真的钻研教材,发掘历史中的人文精神体现,更加完善的完成学生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将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学习,比如说将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串起来,像、、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等事件按着时间顺序记忆。

(3)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历史人物角色的扮演,例如扮演林则徐,学习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林则徐的学习,还有效的培养了自身的爱国情操。也可以组织讲座,例如以“文艺复兴”为主题,讲述希腊著名学者的主张,了解启蒙运动,让学生们感受西方文明,熏陶人文精神。

(4)老师在教学中,除了课堂上的教学,也可以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引到课外,可以组织学生成立讨论小组,例如以“儒家思想与中国现代文化”为话题,展开讨论,学生们可以去图书馆等场所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将资料整合编制成文章,组与组之间再互相竞争,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这样既能突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另外,也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先让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是正方,支持儒家文化在现代文化中的传承;另一组是反方,反对儒家文化在现代文化中的传承。通过辩论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知,从而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儒家“仁爱”思想对现代人的影响,增强学生的自我提高意识,学会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三、总结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老师应当担负起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人文精神的培养正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当然,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有利于个人人文素养的提高,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可以用来衡量民族、国家文明程度。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中已明确提出,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不仅对学生本身的素质有所体高,更重要的提高学生认知社会、认知世界的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少华.应用心理咨询模式及理念推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10期

[2]唐永宏.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J].文学教育(中),2010年09期

第2篇:人文精神的起源范文

1.1关于人文精神的理解。

“人的现实存在是有血有肉有认知意志和情感,活生生的存在,这是人文精神的出发点,也是促进人类幸福、人性美好、社会和谐的基础,更是人文精神哲学探讨的终极目的和归宿”,这表明人文精神是人作为群居动物必须具备的一种自然属性,延伸可理解为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把生物人培养为会生活的社会人。“爱同类”在动物界能够达成共识,这说明爱不仅仅是美德,更是一种群居的技能,正如儒家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季羡林认为人文精神和道德有密切关系,人生来要学会处理三种关系:天人关系、人人关系和自我关系。总之,人文精神是人类生存必须具备的精神基础。如果探究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普罗泰戈拉和笛卡尔的言论震耳发聩,“人是万物的尺度”“我思,故我在”等都强调自由和理性是人的基本属性。它倡导重视人类文化的积累,尊重人自身的价值,它追求真善美,重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它强调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社会的进步。“人文精神的本质在于对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对人是目的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从而努力做到自立、自主、自强”。

1.2关于人文教育的认识。

基于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人文教育的理念与人文精神不尽一致,国情和时代赋予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有特殊的内涵。“高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涉及情感态度、思想修养、心理品质等各方面,这正是新世界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一般说来,中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属性应当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掌握语言并学会准确表达和正确交流。这里体现出工具性也是人文性的学科特点,这是因为人是唯一掌握语言这种工具的动物,语言与科学不同,它本身不属于工具,而是人的属性。卡西尔说人是一种符号动物,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人能够利用符号来表证世界,创造文化。其次,关于人生的理解,培养生活的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任何人生都需要理由,罗素的理由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泰勒斯说:“别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这是一位哲人对科学的投入。人存在的理由或基于使命,或基于信仰,或基于兴趣和对理想的执着,或基于生活本身付诸的享受,缺失理念支撑的生命是极其脆弱的。由此看来,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的需要基于对生活的体验,老师应当通过自己的阅历和教学资源对学生予以生活的启蒙。再次,对健全人格发展的追求。哈佛大学的第一教育目标就是成为一个好人。视人格发展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终极目的,应当直接针对现代人的片面发展和人格残缺的现状。这里的人格主要指的是品德修养、为人态度以及温和理性的行为方式。

二、课堂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衔接

语文课程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自身的性质确定其目的、功能和任务。对语文课程及其性质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对教材分析的取向、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原则的使用以及最终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过程与课程人文性的有效衔接表现在两个方面:授课方式的人本性与学习内容的人文性。

2.1对于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认识。

语文老师多从具体课文内容所具有的思想情感来说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指课文内容具有人文性,通过学习课文让孩子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课文的内容很优美,这些文章给我们很多很好的影响和享受,在教学过程中,在深入挖掘课文内容的时候觉得课文内容特别丰富,有挖掘不完的深度,不要说学生,就是自己也深受启发,人文性是指课文内容所承载的历史文化道德、民族价值观念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价值观道德理念;学生发展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和精神支柱。

2.2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各种注重学习过程,有效达成三维目标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日渐成熟,如赵亚夫教授所言:“教育服务人生”,教学过程也是服务人生的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并对其进行开发,将文本中所反映的生活场景、生活形式、生活感想等用各种形式在课内外再现出来,用自己的理解去感受作者为我们描述的生活百态,体悟风格各异的人文盛宴。我们可以对文本进行改编重组、虚拟假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结语

第3篇:人文精神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物理课程 人文精神 学科知识

无论是从社会的发展还是从学生的成长来看,学科知识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的交融与综合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它是素质教育的两个方面,无论是单一的学科知识教育还是单一的人文精神教育都是不全面的,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才能完成素质教育的历史使命。在物理教学中实施人文精神教育要要注意:

1、利用教学目标来定位人文精神教育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过多地关注制定学生学习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目标,从而由于缺乏了人情味而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课堂教学中不设立人文精神的培养目标,物理知识不会自然而然地培养出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相结合的学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定位目标,就会取得什么样的教学效果。重视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培养科学精神,而放弃人文精神的目标,其结果只能是教育培养出追求出成绩、出成果的狂人,而使周围乃至更大范围的人群不理解、不支持。确立起人文精神目标的真谛,在于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学会对物理知识采取正确的选择、舍取和运用,使其正确地对待科学精神。因为科学精神追求纯科学的客观性、严密性和精确性,既有求真、求实和求准的一面,又有排除一切人情世故的一面。物理教学目标既要引导学生追求科学精神,还要让人文精神渗透于科学精神之中,来坚定地捍卫人类的情感、欲望和生命的尊严,并向科学提起挑战,反对科学对人性的压抑。正确定位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互相依存。没有科学精神方面的目标,学生的物理学习将失去最基本的意义,因而人文精神也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人文精神方面的目标,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能很好的把握科学精神,将来也不能很好地造福于人类。人文精神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就是要求这两者之间互相渗透和互相促进。

2、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来引入人文精神教育

现行人教版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插图(包括彩图)比旧版教材增多了,物理这门学科从书本学习的角度看,若无插图配合而只是单纯地阅读教材显然是很枯燥无味的。新版教科书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特点,并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增加了插图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彩图的拍摄更是突出物理现象的特征。在新教材开头的彩版中,通过拍摄一些优美的图片来反映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熟视无睹或不太思考的现象进行了归类、整理和比较,使学生们在欣赏、感慨大自然的美好时,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物理现象,其原因是什么呢?引导同学们对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进行思索,启发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都要问问为什么?教材中的插图还列举了我国古代一些学者的发明和创造。通过这些插图可以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产生学好物理知识的内驱动力。

3、利用物理学家的事迹来强化人文精神教育

新教材中介绍了一些伟大的物理学家的事迹这一内容,一个物理学家的事迹就是一个成功者的典型和榜样,也是人文精神教育的有力证据和有很强说服力的教材。例如,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的实验,表明了热不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而是一种运动的形式这一真理,同时也为能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法国科学家安培在电学方面的研究十分突出,他在科学研究上非常专心。有一次,他竟然把前进中的马车后背当作黑板也跟其跑着计算起来,只到实在跑不动了才停了下来。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曾当过多年的中学物理教师,在教好学生之余,还努力从事科学研究。他为了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这个问题,花费了十年的心血,终于取得了成果。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全是靠自学成的才,他除了亲自动手实验外,还阅读科学书刊和学术论文,一身完成了无以计数的世界发明。实践了他所说的“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的真实写照。通过这些事迹的教学,可使学生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和全方位地做人和做事,对学生今后乃至一生的成长都有说不尽的益处。

4、挖掘教材的内涵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第4篇:人文精神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人文性;理念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作为课改“宪法”,课程标准充分肯定了人文性教育是学生发展、培养现代公民的必修内容,并在其指导下,语文教材逐渐褪去了革命和政治色彩,呈现出教育科学本该具有的逻辑性和真理性。而课堂教学作为践行教育理念,实现教育目的的前沿阵地,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和根本出路,语文教师如何基于课标理念和教材资源进行有益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一、语文课程中人文教育的内涵第一,关于人文精神的理解。“人的现实存在是有血有肉有认知意志和情感,活生生的存在,这是人文精神的出发点,也是促进人类幸福、人性美好、社会和谐的基础,更是人文精神哲学探讨的终极目的和归宿”,这表明人文精神是人作为群居动物必须具备的一种自然属性,延伸可理解为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把生物人培养为会生活的社会人。“爱同类”在动物界能够达成共识,这说明爱不仅仅是美德,更是一种群居的技能,正如儒家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季羡林认为人文精神和道德有密切关系,人生来要学会处理三种关系:天人关系、人人关系和自我关系。总之,人文精神是人类生存必须具备的精神基础。如果探究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普罗泰戈拉和笛卡尔的言论震耳发聩,“人是万物的尺度”“我思,故我在”等都强调自由和理性是人的基本属性。它倡导重视人类文化的积累,尊重人自身的价值,它追求真善美,重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它强调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社会的进步。“人文精神的本质在于对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对人是目的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从而努力做到自立、自主、自强”。第二,关于人文教育的认识。基于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人文教育的理念与人文精神不尽一致,国情和时代赋予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有特殊的内涵。“高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涉及情感态度、思想修养、心理品质等各方面,这正是新世界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一般说来,中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属性应当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掌握语言并学会准确表达和正确交流。这里体现出工具性也是人文性的学科特点,这是因为人是唯一掌握语言这种工具的动物,语言与科学不同,它本身不属于工具,而是人的属性。卡西尔说人是一种符号动物,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人能够利用符号来表证世界,创造文化。其次,关于人生的理解,培养生活的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人存在的理由或基于使命,或基于信仰,或基于兴趣和对理想的执着,或基于生活本身付诸的享受,缺失理念支撑的生命是极其脆弱的。由此看来,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的需要基于对生活的体验,老师应当通过自己的阅历和教学资源对学生予以生活的启蒙。再次,对健全人格发展的追求。视人格发展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终极目的,应当直接针对现代人的片面发展和人格残缺的现状。这里的人格主要指的是品德修养、为人态度以及温和理性的行为方式。

二、课堂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衔接语文课程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自身的性质确定其目的、功能和任务。对语文课程及其性质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对教材分析的取向、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原则的使用以及最终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过程与课程人文性的有效衔接表现在两个方面:授课方式的人本性与学习内容的人文性。第一,对于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认识。语文老师多从具体课文内容所具有的思想情感来说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指课文内容具有人文性,通过学习课文让孩子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课文的内容很优美,这些文章给我们很多很好的影响和享受,在教学过程中,在深入挖掘课文内容的时候觉得课文内容特别丰富,有挖掘不完的深度,不要说学生,就是自己也深受启发,人文性是指课文内容所承载的历史文化道德、民族价值观念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价值观道德理念;学生发展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和精神支柱。第二,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各种注重学习过程,有效达成三维目标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日渐成熟,如赵亚夫教授所言:“教育服务人生”,教学过程也是服务人生的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并对其进行开发,将文本中所反映的生活场景、生活形式、生活感想等用各种形式在课内外再现出来,用自己的理解去感受作者为我们描述的生活百态,体悟风格各异的人文盛宴。我们可以对文本进行改编重组、虚拟假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5篇:人文精神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创新;创新型人才;人文环境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实现创新的根本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总书记曾在全国科技大会讲话中指出:“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可见创新型人才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成长需要环境来孕育,作为人才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文环境,对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有巨大影响。

一、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诉求

(一)创新型人才的涵义

创新概念的起源为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中指出:“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中的首次应用,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或供应函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在经济学中,劳动概念是根本概念,而创新是劳动的基本形式,是劳动实践的阶段性发展,是对于同质劳动的超越。这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创新发展到今天,人们赋予它以更加丰富的内涵。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创新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在处理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中弃旧图新,破旧立新的独创性活动,以及在这一活动中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从创新的内容看也是非常丰富的,主要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等。实现创新的根本在于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型人才不是普通的人,也不是一般的人才,而是指那些在认识、利用、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社会以及完善自身的过程中,能够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扬弃旧理论,建立新理论,或在新条件下对正确的理论在坚持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抛弃旧形式、旧方法、旧手段,创造新形式、新方法、新手段;淘汰旧机制,建立新机制;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摧毁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指在特定领域内,在某一方面打破旧有的成规,做出突破性的创新,拥有大量理论或实践经验,并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劳动为社会做出正向价值贡献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品质、积极的情感品质、顽强的意志品质、高尚的品德品质、完善的个性品质等五个品质特征。

(二)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诉求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一方面,人是环境的主宰者,人们总是按照主观的认识水平、审美观念、价值标准来组织、改造、利用环境;另一方面,环境又是人的哺育者,环境以其自身独特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熏陶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影响。换句话说,环境是人才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并对人才的素质产生影响,同时环境也制约着人才的实践活动。

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与环境必不可分。人一出生,就进人人——境系统,由此开始环境与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矛盾运动过程。人才对环境的依赖性使那些既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政治、科教环境,又具有良好的生活、工作、领导和人际关系条件的地域和组织,成为人才的首选。实践证明,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使集聚地获得先行发展的优势,促进生产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真正实现人才集聚的规模效应。因此,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不仅需要自身的发奋努力,而且需要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和机制。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个人能力与条件及其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个人的工作绩效,一个人所能创造的绩效,不仅与他的能力素质有关,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有利条件。”这表明了造就人才的“良好环境”与“有利条件”的重要意义与现实紧迫性。因此,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二、创新型人才成长视域下的人文环境及影响

(一)人才成长视域下人文环境的内涵

人才环境是指与人才的成长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人才的成长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制约的结果。人文环境是人才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大英百科全书》把“人文学科”解释为“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学科。而所谓人文,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的本质和价值,人文精神就是人的意识对主体自身的尊重、关怀和追求精神,求自由、求真、求善、求美,这些都应该是人文精神的应有之义。人文环境建设的重心在于人文精神的培育,实际上就是打上文化烙印、渗透人文精神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或者可以将其理解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这类的文化变量包括人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它通过文化观念的价值和导向,以及精神力量的潜在压力,在健康和谐、公平宽松的精神环境中完成对人才的教育影响过程。人文环境是由于人类活动不断演变的社会大环境,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社会性的,而非自然形成的。因此,人文环境的关键元素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它主要反映环境的文化底蕴、人文观念以及公众的思想境界、精神品格和修养品位等内在因素。

(二)人文环境对创新型人才的影响

第6篇:人文精神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创业教育;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本文为2012年度江西科技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应用工程”立项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121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人文思想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

收录日期:2014年1月9日

一、主要概念的厘定

(一)人文思想背景的内涵。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同的时代应赋予其不同的内涵。迄今为止,它应大体被划分为西方人文精神、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和人文精神三大类。人文精神是平等精神、群体精神与自由精神的综合。做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交相辉映,是当代创新教育的主题。只有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生长,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的真正进步。科学精神的内涵是求真、务实、创新,人文精神的内涵是求善、以人为本,二者具有统一性。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和谐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属科学教育的范畴,人文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级科学与人文相和谐的教育。科学知识有人文精神支撑,将会更加自觉;人文知识有了科学内容融合,将会更加完善。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创新(innovation)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奥地利经济学家熊(J.A.Schumpeter)首次提出。创业是指通过寻找和把握机会,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并通过市场创建成企业或产业,从而实现企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教育可以这样界定:一是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二是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1991年在东京会议的报告中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它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更强调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它被誉为是继文化教育、技能教育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亮点和必然选择。

二、高等教育人文精神的提出与传承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以人为本”是人类所有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单一,教育形式过于呆板,文理分离,推行比较狭窄的专业教育,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受到很大局限。受历史传统的影响,人的片面发展和专业化发展突出,片面地强调科学教育或人文教育,以及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功能、教育培养模式、教育方法的单一,导致大学生学校教育的实效性降低。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另一方面,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要内容。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的是“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起源。作为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来源的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起步早、发展快,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起步阶段,以传授创业知识为主要内容、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的谋生型创业教育;发展阶段,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性创业教育;成熟阶段,转而注重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形成了三种教育模式,即以课堂教育为主的专业化教育模式;高校、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高校、企业、政府相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做法,即构建完整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通过创业竞赛和创业项目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建立一个有力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这些构成了创业教育的异域风景线,是我国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也为我们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借鉴。

(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教育部和一部分高校纷纷推进创新创业教育。1998年清华大学最早提出创业竞赛计划,复旦大学为此还拟制了“望道计划”。2002年创业教育在我国正式启动。以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9所院校确定为开展创业的试点院校。2003年教育部举办了第一期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会,2006年召开全国科技大会。2006年的两院院士大会、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均提到创新型国家战略。2008年教育部通过“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了30个创新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目前,国内高校创业教育有“四大模式”,部分学校建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教学机构。以上措施均是在创新理论下进行的教育尝试,他们或多或少地适应时展的需要,暂时满足了市场发展的需要。

四、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很多高校都以不同的形式和程度在积极探索和开展创业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具体来说,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管理者的认知偏差。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的“三中心”的教育思想,当前在我国高校仍然根深蒂固,许多高校管理者忽视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视和培养。

2、社会对创业教育认识不足。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因此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统包统分”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这种就业教育思想和观念至今影响着人们,家长们并不鼓励、支持自己的孩子走创业之路,对创业从心理上有抵触感,认为“稳定”才是生存之道,否则就是在荒废学业,不务正业。

3、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缺乏。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之所以没有广泛地开展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校缺乏对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创业教育系统理论比较薄弱,诸多理论问题还没有厘清和解决。一方面对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容缺乏深度;另一方面进行理论研究的方法比较单一,目前对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大多是定性的研究,极少用到定量的方法,更缺乏实证研究,这就使得研究仅仅停留在表明的泛泛而谈。

4、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滞后。创业教育课程是开展创业教育延伸,承载着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但目前我国创业教育课程资源比较贫乏。有的尽管开了,也仅停留在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层面上,至于如何将创业教育思想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创业素质,根本无法在校园内形成气候。

5、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是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创业教育成功与否与教师的水平息息相关。从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师资情况来看,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创业教育面临最大的瓶颈。创业教育学跨越学科较多,综合性和实践性最强,因此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目前,我国高校从创业教育研究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传授和创业教育实践指导,基本上还未形成专业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十分匮乏。

6、创业教育环境不完善。创业教育环境既包括校园文化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是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保障,其中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创业教育的进程。创业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不止是学校行为,还应是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行为。由于缺少鼓励高校开办创业教育、支持学生进行创业的法律依据,大多数高校还没有设立创业教育专门管理机构。

7、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分离。受历史传统的影响,片面强调科学教育或人文教育,以及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功能、教育培养模式、教育方法的单一,导致大学生学校教育实效性降低。随着大批民办高校的出现,过分强调创业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出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分离的现状。

五、促进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是形成和推动创业行为的内驱力,是产生创业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点。

(二)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培训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积累市场和社会经验,在实践中锻炼本领、增长才干,客观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发现自身的不足;有利于大学生正视自身价值,增强服务社会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大学生真正了解市场需求,激发他们在现实社会中寻找创业项目和创业机会,为其顺利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果最终取决于教师。具有较高创造性思维修养和创造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质疑精神、思考能力的学生。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加强创业教育方面的作用,精心设计全程化职业生涯辅导实施方案,设置创业教育内容,按照不同年级开展有针对性、分层次的指导。

(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第一,建立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教育课程;第二,开设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专门设计的教育活动课程。

(五)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环节。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和各种专业竞赛活动和参加创业实践。学校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创业基地,以此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

(六)启动专项经费,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以大学生创业基金等为依托,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创新创业类项目,经过专家评审以及答辩,对于优秀的项目予以经费支持并精心指导。

(七)营造科学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学术氛围和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例如开展一些人文素养较高的学术讲座,举办校园科技节、文化艺术节,举行诗歌朗诵大赛、辩论赛,开办人文沙龙、文化艺术展览、文化大观园等文化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陶冶情操。

主要参考文献:

[1]DonaldFKuratko.TheEmergenceof 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Development,Trends,and Challenges[J].2005.

[2]邬大光.我国民办教育的特殊性与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07.1.

[3]陈廷柱,姜川.阿特巴赫教授谈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大学教育科学,2009.2.

[4]杭永宝.当前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14.

[5]刘霞,孙汉中,张莉莉,丛茂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综述(1999—2009)[J].文教资料,2010.11.

第7篇:人文精神的起源范文

(一)人文教育的现状

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要求高职院校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文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由于专业课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方面对人文素养的忽视,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时,对人文素养内涵的教育严重不足,人文教育对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远远没有开发出来。“将思政教学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既提升思政教学质量,又收人文精神、人文情怀培育之效果。”[1]一些高职院校往往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教育,而有意无意地降低对思想政治课和人文教育课的考核标准,有的甚至只要专业成绩过关,其它课程的成绩一律“开绿灯”。人文精神的缺失直接造成学生精神的空洞和匮乏和价值观取向的迷失。上网、追星、旷课、缺乏理想等问题随之而来,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意志力相对薄弱。这对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材会产生程度严重的影响。

(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从狭义上说,是指在大学中进行的一种与人文精神、人文知识、人文价值、人文素养有关的教育。关于高职院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种新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观告诉我们,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健全心理、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教非常重要。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文化理想,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也承担着为国家、民族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国家经济、文化、实现“中国梦”助力的使命,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地位十分关键。“‘素质本位’的高职目标取向提倡通过对学生全面职业素质的提高,完善其个人品格,培养新型的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人。”[2]如果一所高职院缺乏人文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就会被“工具化”。

二、将人文教育贯穿于高职院校专业课、思政课教学的可行性

在高等学校,人文教育、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在起源与教育目标上都有共通之处。从起源上看,在我国国代最初的教育体系中,以儒家为主导的教育体系中,科学技术类的教育是包含在人文教育之中的,科学教育服务于人文教育。在近代,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带来了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学科分离。在当代的高等教育里,才真正把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学科分开。而人文教育始终是或多或少地贯穿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而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趋势只有实现以‘人’为中心,即由过去以传授知识、训练学生、应付考试为主转为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未来。”[3]因此,人文教育融入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是理所当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在高职院校,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一条相当重要的路径是将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统一。以学生的不同专业为导向,将学生的专业岗位需求、职业素养反映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既能增强课堂的针对性,又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三、基于人文教育的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学融合统一的途径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方式

以人为本的评价方式是任何课堂评价方式改革的方向。“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应该通过人文教育等一系列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的意志品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以达到真正的‘知、情、意、行’的统一。”[4]要为人文教育、专业课、思想政治课三者找到最佳结合点,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课堂评价体系尤其关键。将学生的成长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是改革专业课、思想政治课的核心,也符合教育的最终极目的。建立学校、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多主体评价制度,是改革评体系的第一步。其次,考评内容的多维化。从多角度去评价课堂效果,才能避免评价的单一性与片面性,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二)健全机构、经费和制度保障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机构、经费及制度往往不是很完善。可以在组织机构上成立一个由主管领导、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思政部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处、系部、团委等组成的委员会,承担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学统一性的研究与实践。在工作中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形成纵向贯通、横向配合的运行机制,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经费保障等各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得到有效的贯彻与落实。

(三)转变观念,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的言行和人格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其理想信仰、价值取向、治学态度、为人处世方式等,对学生言传身教。提升教师的素质,首先不仅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还要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改革自己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具备踏实、严谨、科学的教风,具备文学、历史、哲学、地理等人文素养,具备对学生耐心、细心、爱心的教学态度,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其次,要把专业课堂与思想政治课堂统一起来,思想政治课教师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方向也必不可少。比如授课的学生是会计专业,教师就可以结合会计“诚信”的专业文化来开展诚信教育、责任感教育。

(四)教学资源中人文精神的开发

第8篇:人文精神的起源范文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街舞的人文价值进行探究,并论证其在大学体育人文精神构建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街舞以其多方面的人文价值(健身价值、健心价值、艺术价值、多元文化价值及思想品德价值)在大学生体育人文精神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娱乐调节作用、充实情愫作用及激励凝聚作用。

文化的最内层包括了人的精神状态、信仰追求、价值观念、情感倾向、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宗教情结、民族性格等文化因子。[1]街舞以一种文化的形式流入中国并迅速得到发展,既保留了其原貌又得到中国舞者的外拓,街舞之所以受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人们的青睐,与它自身所蕴含的独特价值有直接关系。

1 人文精神与体育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最基本内涵都是人类对自己的具体的关注、关怀与敬重,都是在强调把人作为主体存在,强调以人为核心,强调一切为了人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服务。[2]体育人文精神强调个体生命的具体性和尊重个体的存在及培养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以人本身为最高价值,将人类社会各种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全面渗入到体育中,是体育终极价值的本源与核心。

2 街舞的人文价值

街舞是一种多层次的、内容极其丰富的文化形态。将街舞运动视为一种文化可以理解为关于街舞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街舞认识、街舞情感、街舞价值、街舞理想、街舞道德、街舞制度和街舞的物质条件等。[3]

2.1 健身价值

街舞的动作是由各种走、跑、跳及头、颈、肩、上肢、躯干等关节的屈伸、转动、绕环、摆振、波浪形扭动等连贯组合而成的,[4]可以根据锻炼者的水平加大或减小其难度。通过长期的锻炼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的内脏器官、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等系统机能,并有助于发展人体的柔韧性、力量、协调素质,可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进健康。

2.2 健心价值

街舞以随意性和夸张的表现著称,配以独特风格的流行音乐,让人完全沉溺其中,尽情释放心中的情感。相较于其他舞蹈而言街舞具有多元的拓展性,在具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可根据个人的特色和喜好选择动作和音乐的风格,无限制地表达出个人的独特风采,展示其个性。舞者通过锻炼宣泄焦虑等不安情绪,舒缓受压抑的神经和机体,使心理达到平和的状态。

2.3 艺术价值

街舞是一项比较青春有活力的体育项目,它将人体的肢体语言艺术和体育美学融为一体。[4]街舞动作大多不具有对称性且节奏多变,以洒脱、性感、诙谐、力量及视觉冲击的动作为主,尤为突出个人风格,使舞者能不受限制地创新及展示自我。

2.4 多元文化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街舞运动将进一步国际化。[3]街舞起源于美国,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及魅力快速风靡全球,世界许多的街舞组织均按各自的实际情况举办街舞比赛。如每年一度的霹雳斗舞大赛(B-BOY OF THE YEAR)和在英国举办的街舞冠军赛(B-BOY CHAMPION),至少有几十个国家的几百名选手参与其中,2004年我国首次组队参加了世界街舞大赛。街舞在世界各地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均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如我国舞者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音乐与街舞相结合,使街舞出现了新的视觉效果。

2.5 思想品德价值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的价值是当今社会的主流,街舞不仅具有体育运动的一般价值,还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价值。街舞包括个人和集体比赛,其动作技术十分细腻,需通过千百次的练习和互相配合来完成,培养了舞者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严谨务实及勇于拼搏等精神。此外,舞者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街舞文化的结合,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勇于创新的热情。

3 街舞的人文价值在大学生体育人文精神构建中的作用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社会适应能力、道德伦理等形成的关键时期。[5]当今的社会充满竞争、挑战和诱惑,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及人生观等陷入偏离的危机,人文精神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街舞比赛中始终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重在参与、交流、学习,用以规范运动行为,这无形对所有比赛的参与者产生了教化的作用。[3]

3.1 教育导向作用

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对社会乃至国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其身心、思想品德及社会适应等素质尤为重要。街舞中的拼搏精神、团队意识及勇于创新等人文价值,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服务,有助于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 娱乐调节作用

不论在什么时代,人文精神的最基本内涵都是人类对自己的具体的关注、关怀与敬重,都是在强调把人作为主体存在,强调以人为核心,强调一切为了人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服务。[1]街舞具有独特的动作类型、音乐风格、注重人格魅力的随意发挥,充分突出人性化,将人的主体摆在首位,体现出以人为核心的主旨涵义。锻炼者在街舞中发现自我、展示自我并突破自我,不仅使其身心得到松弛,为生活增添情趣,更提升了大学生的生活热情、运动乐趣、社交能力及审美情操。

3.3 充实情愫作用

高校体育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情感体验,顺应了现代人对情感的多方面要求。[5]情感来源于家庭、集体和社会,是支撑人们迎接挑战并战胜挑战的重要因素。若将街舞的舞种以难度进行排列,则首推霹雳舞(BREAKIN),其比赛形式是斗舞(BATTLE),即一对一或团体对团体的PK。BREAKIN在大学生中是最受欢迎的舞种,原因是BREAKIN对高难度的挑战性给予了大学生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竞争与退让等情感体验,让他们从汗水、泪水与喜悦等情感中获得成长和完善,塑造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并平和面对人生各种挑战的体育人文精神。

3.4 激励凝聚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人文文化中所讲的“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群体中,通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和人自身心灵诸关系合乎中庸平和的协调,以教化天下,强调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6]街舞运动和比赛通过独特的编排、刻苦的训练、积极与队友配合及激烈的角逐来得以实现,因此,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协作精神、竞争精神及社会责任感。

4 小结

街舞的人文价值包括:健身价值、健心价值、艺术价值、多元文化价值及思想品德价值;有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勇于拼搏、社会适应及爱国主义等优秀品质,可促进人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因此,街舞的人文价值在大学生体育人文精神构建中有效地发挥了教育引导、娱乐调节、充实情愫及激励凝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胜钢.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作用和地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872-873.

[2]童昭岗,孙麒麟,周宁.人文体育[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335-356.

[3]张磊.街舞运动的文化特征与功能[J].体育科学研究,2007,12:47-49.

[4]吴延年等.街舞运动的价值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1:105-107.

第9篇:人文精神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雅安地震 灾难信息传播 人文关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媒介化生存的不断深入,我国新闻媒体在灾难信息传播中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灾难信息传播中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传媒伦理理念,这无疑是媒体报道的巨大进步。本文以雅安地震报道为切入点,探讨了灾难信息传播中的人性光芒。

一、人文精神是新闻媒体的题中之义

(一)“人文精神”的概念

“人文精神”(humanism)一词最早起源于欧洲,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人文主义思想,它注重对人的命运的关怀和对人的权利的尊重,提倡人学,反对神学,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主张个性解放,赞美人的本性和力量,实质是“以人为本”。“人文精神”倡导“自由、平等、博爱”,注重人的价值尊严。由此可知,“人文关怀”是从“人文精神”中提取出来的。它是针对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精神关怀有所失落,即“物质丰裕,精神家园荒凉”而提出的。它注重对人的尊重,尽量满足人性化的需求,在精神层面则希望达到真、善、美的统一。这些价值既是人文关怀的核心,也是人文精神的核心。

(二)新闻媒体应该具有人文精神

正如上文所说,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新闻媒体在报道中无一不是紧紧围绕“人”这个中心来展开的。而从外延来看,这里的“人”主要可分为受灾者和受众两个方面。

1 以受灾者为本,抚慰受灾者心灵

在灾难突发的时刻,新闻媒体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灾难现场,他们将成为幸存者的精神支柱,因为他们能给予幸存者或其家属最直接的人文主义关怀。相对来说,如果媒体在采访中处理不当,给受灾者带来的伤害也是最直接的。任何人在经历灾难后,他们的心理世界都充满了不安、焦虑、恐惧、悲痛等负性情绪,因此,媒体在报道灾难事件、采访灾难亲历者时,需要格外关注和照顾受灾者不稳定的情绪,尊重受灾者提出的要求,否则,将有可能对受灾者造成二次伤害。

2 以受众为本,尊重人民的知情权

知情权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公民政治地位的体现。新闻媒体尊重公民的知情权,是对公民的个人价值的尊重,也是对其政治地位的肯定,而这可以说是实现人文关怀、体现人文精神的基础。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必定牵动受众敏感的神经,他们需要及时知道灾难事件多方面的信息。在这个时候,媒体就要发声,而且要及时、准确地发声,如果在关键的时候弱声、失声,就会大大地损害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不能及时准确为受众传递信息的媒体终会被受众所遗弃。因此,媒体要对灾难事件始终保持追踪状态,做到不瞒报、不断报、不浅报,让受众每天都能得到最新信息。

二、雅安地震报道中体现的人文关怀精神

(一)从报道形式角度

1 全天候不间断播报

最早发出地震消息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地震发生后仅仅十多分钟就插播了这条新闻,随后,新闻频道立即进入到“雅安时间”。与电视相比,网络的速度就显得更快。各大门户网站在第一时间将“雅安发生7.0级大地震”消息放在首页,并开始进行专题报道,消息来源有从电视上获取的,也有直接从微博中获取的。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微博,虽然微博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媒体,但是其作用不可小觑:从4月20日8点17分第一条微博发出,短短一个小时便被转发6000条;而在热门微博的排行上,有关雅安地震的微博更是以惊人的速度上升到第一位;加上微博这种自媒体独有的特性,消息的更新更是从一开始就不曾间断……这一切都表明,同常规的新闻媒体一样,微博在传递新闻信息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甚至拥有其他媒体没有的优势。所有媒体的反应与全天候的报道形式,都体现出新闻媒体满足公众知情权的一面。

2 媒介联动

地震发生后,电视和网络率先行动,报纸也从次日开始报道,同时,联通、移动等通信服务商也开通了短信寻人的平台,并与网络寻人平台相互连接。与此同时,由于电视要不断更新最新报道,在深度上会略显不足,因此,往往需要借用报纸采写的有一定深度的新闻稿,来弥补这一点。例如,在《早间新闻》栏目中,主持人会引用当天报纸来对此次地震进行介绍,并且作适当的点评,这种良好的互动方式既可以利用报纸新闻稿件的深度,也能通过电视媒体的传播广度,让广大受众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地震灾情和灾区人民的生活状况。就这样,电视、报纸、网络、手机各自发挥其长处而又相互联动,使得信息传播的覆盖面极其广泛,信息传达及时、全面。这样的媒介联动,是对受众的负责,彰显了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人文关怀的外在表现。

3 报道方式人性化

报道方式的人性化,集中表现在电视报道镜头中对现场伤亡画面的处理。在此次雅安地震报道中,此类画面在电视上基本没有出现,这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其家属的关怀。同时,主持人在播报时情感化的表达,也是报道方式人性化的一种体现。例如,著名主持人邱启明在直播雅安地震灾情的节目中,因为长时间播报,导致声音变得十分嘶哑,对此,不少网友就表示:“太让人揪心。声音都播报哑了。”这种情感化的报道方式,也透露出了人性的内在美。

(二)从报道内容角度

1 内容丰富,角度多,有区别、有重点

此次雅安地震,信息传播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华西都市报》、《楚天都市报》等很多大型都市报纸都用了大量篇幅来报道。以《潇湘晨报》为例,4月21日,即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就有10个版面是有关雅安地震的,22日、23日、24日也都有9个版面,内容之多可见一斑。而前面所提到的电视全天滚动播放,网络消息不断更新,也都凸显了报道内容的信息量十分丰富。至于多角度,我们可以参见《楚天都市报》的版面。该报4月21日的每个版面都被细化成了独立的小单元,如第二版“关注芦山强震・动态”,第四版“关注芦山强震・直击”,以及第六版、第八版、第十版、第十四版的“特写”、“微闻”、“救援”、“影像”等各个单元版面,且从不同的角度报道,这对受众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导读,显示出了该报对于此次地震报道的用心。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每日最重要的新闻(如道路的疏通状况、人员伤亡状况)总是在头版头条,而对救援状况的报道、对地震的新闻评论等就依次排在后面的板块。

内容丰富说明重视,角度多代表用心,有区别、有重点更是一种细致的负责态度,这都彰显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人文精神基础上的。

2 标题、图片人性化

标题是新闻内容的“眼睛”,而图片则是新闻传播中的“感性符号”,最容易抓住受众眼球,两者都能表达出一定的人文关怀精神,而两者相结合,效果则更甚。仍以《潇湘晨报》为例,该报4月22日、23日的封面图片就让人动容:一张是灾区孩子们举起求助的破纸板,标题是《别让他们的需求堵在路上》;一张是在帐篷里复习备考的高三学生,标题是《雅安孩子的“清华”梦》。有网友如此评价:“极具感染力的图片配上饶有意味的文字,一切显得那么的自然,其中的感情虽如水般平静,但却有绵绵不绝之感。”

3 内容更加实在,不浮夸

央视在4月20日地震发生后立即开始直播,并且在短短半天之内就第一次播报了当时统计出来的伤亡数字,此外,自20日晚上开始,各大网站的专题中也都出现了很多具有救援指向性的新闻信息。这些信息追求实用、时效,不浮夸,给灾区救援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向指引作用。这些信息的传播是新闻媒体注重消息质量、始终心系灾区的表现,真真切切地体现了以人为本。

三、灾难信息传播中人文关怀失度的表现

新闻媒体报道不能没有人文精神,但也不能表现过度。一旦过度,问题便随之而来。

(一)关怀过度,中伤灾民

4月20日晚,各大网站及微博上纷纷出现了这样一则新闻:《悲情母亲:5・12地震中失去儿子 雅安地震中又失女儿》。这位悲情妈妈疼痛还未平息,媒体便如此疯狂肆掠地报道,无异于在当事人的伤口上撒盐。也许媒体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让更多人来关注她,给予她温暖与人间大爱,但这样的过度关怀,使其伤心事一再被提起,又何尝不是一种“二次伤害”呢?

(二)煽情炒作现象严重

人文关怀肯定得有人情味,但也得自然真实,过于注重人情味则会使人文关怀走向做作的煽情与炒作误区。比如微博上流传的搜救犬“反复牺牲”的报道,这种报道多了,受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感就会下降。媒体本想要体现人文关怀,到最后却被受众认为是虚情假意。同样,微博上过多的祈福活动,也会使一些网友产生反感。这都说明,过度追求人情味并不是一件好事,走向煽情误区的人文关怀会让其传播效果适得其反。

(三)新闻价值与伦理价值失衡

追求新闻价值是新闻媒体的目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新闻价值与伦理价值相冲突的现象,记者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往往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特别是在灾难报道中,面对悲惨的受灾者,具有记者和公民双重角色的新闻工作者的选择就显得特别重要。处理好,既尊重了社会伦理道德,又尊重了灾民的意愿,人文精神就会发亮;而处理失误,则会遭人反感。在伦理价值与新闻价值面前,衡量好两者关系,对于适度表现人文精神至关重要。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