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消费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绿色营销;问题;对策
1 绿色营销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1)绿色营销观念未得到应有重视,企业进行绿色营销的积极性不高。
我国企业大多数还是坚持传统的营销观念,强调最大限度地刺激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很多企业忽视了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忽视了事关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很多企业不重视对绿色消费市场进行认真细致的市场调查、市场细分,不掌握绿色营销的目标消费者的情况,使得企业的绿色营销失去根本。据统计,绿色产品在我国GDP中的比例不足1%,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落后。这突出说明了我国对绿色营销尚需加以更大的重视。
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由于绿色营销中较高的科技含量及相对较高的成本投入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进入和利润,再加上其他非绿色营销企业造成的竞争不公平情况,使得很多企业开发绿色产品、进行绿色营销的动力不足、力度不够,只在传统营销上下功夫而不愿意加大投入进行相应的技术工艺改造、绿色产品开发、管理流程再造。这是一种典型的“营销近视”,只重视既有产品的营销,一味追求短期、微观的经济利益,忽视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忽视绿色营销发展的前景,没有看到绿色需求带来的新的营销机会、绿色问题带来的企业竞争能力方面的差异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致命障碍。
(2)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淡薄,绿色消费行为尚显幼稚。
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除了取决于绿色需求外,还受价值观、环保态度、环境生态知识、人口统计变量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绿色消费对绿色营销又有拉动的作用,是绿色营销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和绿色消费行为是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相对淡薄,很多人对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的概念认识模糊,或者是对绿色产品不了解、不信任。另外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收入不同、绿色产品知识的不同等,使得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总体说来很不成熟,显示出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少选择绿色产品的主动性。其中对于一些利己型的绿色产品,如绿色食品、绿色农产品等接受程度较高,而对于一些利他型的绿色产品,如清洁燃料、高排放标准的汽车等接受程度较低。
(3)政府对绿色营销的调控措施尚有待加强。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调控者,对于绿色营销负有倡导、调控和示范的作用。目前我国政府提出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强调经济“又好又快”地增长,这对于开展绿色营销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除了倡导外,政府还应在政策制定、市场调控、自身示范等方面加大力度。目前,绿色营销出现的许多问题,如绿色产品标准和市场秩序混乱,市场进入及流通困难,企业绿色营销投入的政府鼓励措施不足,绿色营销企业面临的不公平竞争环境,政府自身示范不够等等,都说明政府在推动我国绿色营销方面尚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树立并重视绿色营销观念,提高企业绿色营销的积极性
企业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国家的产业方针,顺应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树立并重视绿色营销观念,担负起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同时也应当看到绿色营销所带来的巨大的发展空间。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处于起步的绿色营销虽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低,但这也正说明了绿色营销的巨大发展潜力,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企业应当认真进行绿色消费市场的调查、细分,有针对性地开展绿色产品的研发、绿色营销手段的引入、绿色企业文化的构建,积极调整企业战略、竞争战略,争取抢占绿色营销的先机。事实将证明,谁能先意识到绿色营销的深远意义和发展趋势并抓住这个发展的机会,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2.2 加强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培养,引导正确的绿色消费行为
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培养和绿色消费行为的引导对于企业的绿色营销而言意义不言而喻,这是绿色营销得以发展的根基所在,政府、企业、社会都对此负有义务。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倡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念,营造一个全社会都崇尚环保节约的绿色营销环境;第二,企业应当通过其营销过程向消费者宣传绿色消费的观念,传播绿色营销的知识,因为好的消费者是教育出来的,消费者的绿色需求相当程度上与企业的教育、引导是分不开的;第三,社会各方面,包括消费者自身都应当顺应时展的潮流,顺应市场营销变化的方向,自觉地加强对绿色消费知识的学习,培养自己正确的绿色消费观。总之,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使得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规范。有了较为成熟的绿色消费者,绿色营销的发展便有了强大的基础。
2.3 加强政府调控职能,有效调控企业的绿色营销
政府要加强其宏观调控职能,在绿色营销中起到更大的作用。首先,政府要倡导科学发展、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倡导企业进行绿色营销,加大对企业绿色营销的扶持力度,为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于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行为要加大惩处,实施绿色GDP,将企业的资源、环境消耗核算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企业和各级政府实行新的绿色考核和审计;第二,加强对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绿色消费行为的引导,树立良好的社会规范,使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第三,规范绿色营销的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绿色认证制度的推行,使消费者能够正确识别绿色产品,同时加大对市场上绿色产品良莠不齐混乱局面的整治力度;第四,加强政府自身的示范作用,政府要从自身做起,切实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对于环境的破坏,以实际行动表明对绿色营销的支持。同时,政府采购要坚持实行绿色采购,着力引导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政府应当通过其绿色采购行为向企业发出支持绿色营销的响亮信号。
综上所述,绿色营销在我国的发展虽然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但是通过企业、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从企业绿色营销观念的树立、政府调控职能的加强、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培养几个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些问题,绿色营销在我国的发展还是具有非常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绿色的物流管理系统,节能减排,经济,发展
1、前言
在我们进行物流作业的过程中难免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然而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中国企业现代化进程的今天也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那么如何大家现在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虽然一些核心企业对于环境管理制定并实施严格的内部标准,但从整个企业的管理系统来看总体发展还是不足。要更好的发展物流,提高经济效益,又要使得环境有所改善,那么构建绿色物流管理系统就变为关键。现代社会和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是绿色物流系统的构建, 把资源的利用与生态的平衡有机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并统一起来。
2、绿色物流管理系统在我国兴起的动因
企业的绿色的物流管理的系统是在全球的绿色风暴影响下兴起的,企业的绿色的物流管理兴起是因为人类活动已经大大破坏了大自然的承受力因此。然而随着我国加入了WTO与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公众的绿色环保的意识也日益的提高,截至2008年6月30日经中国的合格评定的国家认可的委员会的认可、认证机构颁发ISO14000体系的认证证书已达27510张,因此,重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是企业面临的,以及企业的绿色的物流管理的系统这一新兴管理模式。国内学者大都把研究中心集中在绿色物流管理系统以及企业关系以及绩效评价等方面。以改善环境并且提高环境为中心基准点这就是我国绿色物流系统兴起的最大动因。
3、发展企业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所要遵循的原则
企业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所要遵循的几大原则就是适应国家环境保护法管理原则、切合政府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和追求绿色产业的超额利润的需要、以及符合企业发展前景这三大原则。
3.1适应国家环境保护法管理原则。绿色物流管理系统的构建必须基于国家环境保护法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因为如果超越了国家环境保护法的范围整个国家的管理体质就会乱,在不能保证国家整个管理体制完整的基础上,企业的绿色物流管理系统的发展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3.2切合政府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和追求绿色产业的超额利润的需要。随着人们绿色消费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政府相关绿色产品政策的相继出台,在切合政府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和追求绿色产业的超额利润需要的基础上。绿色不仅使企业得到了相比于普通产品要高的利润,更使企业看到了绿色经济效益,形成了绿色产业经济新增长点。距调查显示:世界产品市场的增长已经达到了每年近10%的速度,相比于同期的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属于大幅度跳跃。
3.3符合企业发展前景。构建绿色物流管理系统的两大原因第一点是为了符合当展潮流保护环境,并为我们以后生活的环境着想,而第二点就是为了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我们在构建企业绿色物流管理系统的时候一定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符合企业发展前景。
4.探企业绿色物流管理系统的内容以及物流
4.1绿色包装。企业在选择和使用包装材料时应考虑环境的因素就是绿色包装的解释,绿色的包装指导的原则 是少耗材(Reduce) 、再利用(Reuse) 、再回收(Reclaim) 和再循环(Recycle) 。为了提醒消费者把包装材料送入循环系统要在包装物的标示图案和文字上写明如何处理这些包装。
4.2逆向物流。把从消费者那里收集到使用后废弃的物品,根据其不同的质地、材料用不同方法进行不同处理。使之变成对消费者有用物品,再向消费者销售,使其购买最终物品。这种再循环再利用,大大减少废弃物产生,垃圾污染,又可以减少新材料使用的方法就是逆向物流管理系统的构建理念。
5.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管理系统的意义与途径
5.1发展绿色物流管理系统的意义。企业绿色物流管理的实施,对企业本身来说,帮助企业创造相比以往更大的经济效益是基础,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才是根本。
5.2发展绿色物流管理系统的途径。发展绿色物流管理系统的途径很多,首先,我们应该从思想普及这一块入手,其次,必须建立社会诚信信用机制,最后一点就是建立合理的绿色物流管理系统的信息管理信息平台。
6.结语
高效的物流管理系统的建立不仅仅是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而且绿色环保也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如果企业能将发展放到绿色物流系统上,对企业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是最好的。因此,应该大力提倡。
参考文献:
[1]方骥.物流与商流融合:颇具活力的现代物流业态――兼谈传统储运业的发展趋向[J].中国储运,2011,(02).
随着人类对环保的日益重视,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扶持绿色产业发展,我国政府去年也提出了“美丽中国”战略,绿色环保成为各行各业倡导的主旋律之一,对于作为“污染大户”的建材行业来说,“绿色”更是关乎未来发展乃至生存的根源,不少厂家的环保意识急速提高,从绿色生产逐渐转向绿色包装与绿色推广。以陶瓷企业为例,它们纷纷加入绿色建材营销阵营,推出各自的绿色产品,如推出的针对儿童及老人的防滑“爱心砖”、玛缇陶瓷推出的6大风格“瑜伽石”产品,卓远陶瓷推出了健康晶玉、健康微晶、健康釉石和健康石材等。据统计,在佛山产区注册的瓷砖品牌高达2000多种,主打“绿色、健康”概念的虽未占主流,但绿色建材的扩张步伐不断壮大,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绿色建材消费需求。
自蒙娜丽莎建材公司的第一块薄板于2007年诞生,该企业就在薄板标准及推广上进行不遗余力的宣传,例如蒙娜丽莎薄板问鼎世界第一座超高层建筑幕墙——130米高杭州生物医药大厦标志性工程,以及蒙娜丽莎常年在一些专业展会上高调亮相,令绿色建材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另外,薄板领域的新生力量及追随者,琅博薄板也在2012年面向市场,总经理钟旭东认为薄板作为绿色建材典型产品,在幕墙等工程渠道方面的潜力不容小觑。2009年,卓远陶瓷与国际顶级研发团队共同研发健康石材。2014年,将是卓远陶瓷品牌发展的关键时期,除了通过与权威媒体强强联合,进行电视、平面媒体、网络、百度等多渠道品牌宣传,还将完善iPad终端展示系统,加大终端培训力度,强化卓远陶瓷在绿色建材方面的终端营销能力。企业对瓷砖的原材料严格把控,经过多次高精度球磨,以保证产品纯正。近年来,部分瓷砖厂家对绿色建材过度宣传、包装,会对这类产品造成伤害,行业其实需要踏实做好绿色建材的生产厂家,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推动整体发展。
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和全面实现绿色营销,是企业实现绿色管理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企业绿色管理过程里的“冲锋领域”。玛缇陶瓷总经理梁伟权认为,绿色建材的未来前景一派光明,当企业还未具备全面转型时,推出能满足高端消费群体需求的绿色建材产品,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折中办法。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理念是消费者所需要的,虽然奢华风格依然是瓷砖消费的主流观念,但绿色建材在终端的强劲活力将替代前者。
关键词:绿色食品;开拓东北亚市场;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多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比较小,市场风险大。因此,我国要把绿色食品营销战略重点转移到东北亚地区,积极开发新市场,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市场的互补性和降低进入壁垒,在东北亚地区产品出口国中寻求合作伙伴,并通过与之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和针对不同合作伙伴,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加强开拓市场的能力,以此不断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本土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市场营销在相当长时期内要加强本土化的建设和发展。本土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本国范围内进一步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在出口国实现本土化,取得本土化成功后再向区域化发展,区域化是若干本土化的集合,是向国际化发展的前期准备,也是更大范围的本土化。
(一)本土化和国际化营销要突出加强的工作
1.扩大基地规模和发展产业集群。已具备发展产业集群的条件,在黑龙江和吉林发展绿色大米产业和山特产品产业集群;在内蒙、黑龙江发展绿色乳制品产业集群;在山东发展绿色果菜产业集群;在浙江、江苏、福建发展绿色茶叶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本土化营销的重点,也是向跨国本土化发展的基础[2]。在扩大基地规模和产业集群发展中要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的参与,内蒙的蒙牛成功的吸引了2600万美元的外资合作,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发展与跨国本土化相适应的营销组合。从市场需求、产品质量和特色、价格、渠道与促销活动诸方面考虑本土化营销组合及其重点,特别要适应出口国绿色壁垒和新的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在这方面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3.建立与出口国优秀经销商的合作关系。用国际化的营销渠道出口我国绿色食品,使国内的本土化与跨国本土化更好结合和融合。如进一步加强与世界著名的零售连锁公司沃尔玛和家乐福的合作,可通过这些渠道将我国的产品更大范围的销售出去,这是实现由本土化到区域化和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新棉精米加工有限公司成功地与日本企业合作,将绿色大米打进日本市场,就是一个极好的尝试。
(二)做好跨国本土化市场定位国际市场不同于国内市场,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市场营销环境也大不相同,因此,开拓国际市场要求减少盲目性、增强主动性和科学性。首先应全面了解国际市场的特点。目前世界市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市场;第二个层次是以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为代表的中等发达国家市场;第三个层次是以中国、印度、越南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市场。
我国绿色食品出口主要是初级产品。但随着质量和标准的与国际化接轨,特别是市场定位(出口国、消费群体、消费习惯、产品需求等)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目标的逐步实现,从本土化到国际化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有把握的。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应采取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搞好市场定位,提高营销的针对性,这是成功进入出口国市场,并能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三)国际化的营销策略首先,分步国际化的营销策略。这是一种逐步到位的国际化策略。企业和营销人员刚进入陌生的国外市场时对市场需求的产品、消费习惯、文化差异的实际情况知之不多,对这些产品的市场前景没有把握,要求营销人员自己动手或请专家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比较确切地了解现有产品是否可以满足当地的本土化需要,接着将国外市场信息反馈给产品研发人员,以便开发出能在国外市场受欢迎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国际化营销策略是逐步实现的。其次,一步到位的国际化营销策略。企业和营销人员自始至终以一种整合的全球观点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它又对营销人员的责任心提出很高的要求。这种策略下,企业和营销人员努力挖掘国外市场上与本公司生产能力吻合的最新需求,对顾客的类型和行为模式也更多注重研究。此外,企业和营销人员还应尽职尽责地做好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使其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合作竞争,实现双赢
(一)通过合作竞争开拓国内外市场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多集中在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比较小,回旋余地小,市场风险大。要积极开发新市场,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市场的互补性和降低进入壁垒,就要在产品出口国中寻求合作伙伴,并通过与之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加强开拓市场的能力。要针对不同市场和不同的合作伙伴,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和策略,不断扩大市场的覆盖率、市场占有率,进而提高利润率。
(二)通过合作竞争,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要加强对国际市场需求的跟踪调研,不断创新产品,同时大力开发有中国资源特色和融入出口国文化特色的绿色产品;在保持传统绿色产品出口优势同时,提高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重,特别是AA级产品的比重在上述过程中,要借鉴外国企业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做法和经验,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一要着眼于做大做强和提高效益,即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发展“航空母舰”;二要着眼于特色经营,尤其是中小企业要搞好市场定位,扬长避短,大部分绿色食品企业应在这一战略指导下,找到各自的角色和发展的空间。
(三)要为投资者提供好的项目和好的合作伙伴外来资本和投资者到中国投资是来寻求好的投资回报,使其资本增值的。所以好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更重要。好的项目主要包括:项目所处产业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项目更能吸引投资者,而处于研发期和导入期的项目,由于市场前景不清晰投资者更多的是观望、等待,择机行动);项目的规模、投资回报、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前景预测和分析。目前大多数招商引资项目的规模不大,很难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保持和发展竞争优势。企业规模不够大,还意味着需要进一步重组和整合,对重组与整合的考虑会使投资者举目观望。因此,要加强对投资者对投资项目和合作伙伴选择的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
三、根据目标市场特点战略
(一)锁定重点出口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要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周边国家,实施从本土化到区域化的营销战略。美国、欧洲、日本是重要的潜在市场,是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出口增长的目标市场。欧盟东扩后,为我们开拓这一市场提供了条件,欧盟的新成员在经济发展和收入消费水平上与老欧盟成员有一定差距,在对食品消费需求方面更适合绿色食品,这为我国绿色食品出口提供了机遇。
1.发达国家的市场潜力巨大。这一市场的商业设施完备、市场环境良好、消费意识和环保意识超前,具有巨大的出口潜力。实力较强的企业(特别是AA级食品),可将此作为重点出口市场。
2.我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是适宜进入的区域市场,如港澳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这一市场交通便利、信息畅通、成本相对较低,一些成长中的绿色食品企业和A级产品可先选择这一地区出口。
3.容易进入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这些国家的市场条件、国民收入、消费水平、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与我国相当,一些中小绿色食品企业可将A级绿色食品定位于这一市场,逐步扩大出口。
4.扶持重点企业和产品的出口。在选择重点企业和产品扶植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
(1)企业的产品是否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不仅要研究国内市场,还要研究国际市场;既要着眼现实需求,也要着眼潜在需求,重点发展有特色的或市场前景广阔的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
(2)产业基础。主要是强调要立足现有基础,并进一步挖掘出潜力。尽快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比如,我国的优质专用小麦,尽管专用品种没有美国那么多,但近年来在品种开发和生产工艺方面有了显著进步,单产水平高于美国、加拿大,特别是在我国黄淮海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和大兴安岭沿麓等地区,专用小麦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基础很好。把这些比较优势发挥出来,转变为竞争优势,能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3)企业的实力及产品特色。在选择重点企业时应考虑该企业的实力及产品特色,与出口国的同类产品比是否有比较竞争优势,以及企业持续的创新和综合实力的持久性,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其业绩;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该企业实力是否有满足出口国需求的潜力,以防止市场开拓后,因供给不足,使他国竞争者趁虚而入。
(4)合作伙伴及进入策略。中国企业要善于利用外国企业在全世界建立的销售网络,向更多的第三国市场渗透和开拓。这种合作有两个方面,一是参加外企的大企业集团在海外的承包项目;二是与外国的企业合作,利用外企的营销网络,共同开发产品,合作开拓更多、更大的市场。特别是在中国企业尚未涉足的第三国市场,更适合采取此办法打开市场。
(二)企业要抓住机遇、做强做大、不断创新
1.市场定位与目标市场的选择。
(1)以实力为基础的市场定位。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力进行市场定位,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企业可加大有机食品(AA级绿色食品)的开发,扩大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规模小、生产能力低的企业,可进行A级绿色产品生产,首先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逐渐向生产开发AA级绿色食品的方向发展。
(2)以模式为基础的市场定位。企业可以发掘地方产品的传统优势和特殊的生态条件优势,将企业定位于绿色+特色模式、绿色+优质模式、绿色+低成本模式、绿色+品牌模式。
2。持质量和信誉取胜的发展方向。“以质取胜”是产品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是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在。为此,要牢固树立“以质取胜和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观念,并从思想上对产品质量给予高度重视;加大培育“拳头”产品,和优质名牌产品的力度,增加研发投入以要适应国际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应按着“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管理的要求,对产地环境、原料生产、加工流程、产品包装、储运销售等每个环节都强化监管措施,不断完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靠质量和信誉的不断提高,实现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3.作好品牌整合,加强品牌的竞争优势。品牌在开拓市场和提高企业效益中的作用。品牌整合是近十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品牌管理办法,是指为了维持和提高长期竞争优势,企业把品牌管理的重点放在建立企业旗帜品牌上;明确企业品牌或旗帜品牌与其他品牌的关系,使品牌家族成员能够相互支持;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进行品牌扩张。
我国绿色食品要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快速发展,就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培育和发展驰名品牌,靠质量和信誉开拓国内外市场,赢得社会经济效益。但市场品牌杂乱就难免盲目竞争和过度竞争,企业和地区的整体竞争优势难以发挥。如黑龙江省大米市场上出售的品牌过多(现在有30个以上),不利于发挥黑龙江省“北大仓”综合竞争力的优势,品牌过多说明企业规模偏小,在采用高科技及市场研发方面的投入受到限制,品牌多还为假冒企业和产品提供了藏身之地和以假乱真的机会。如能从现有的30几个品牌整合到l0个左右品牌,则可大大提高竞争力。即集中30个品牌的产品研发和促销费用,使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的上升都会起到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效果。因此,有必要从地区和企业的角度,统筹考虑绿色食品品牌整合,以市场导向为基础,辅以适当的行政推动,为培育和发展著名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1.好的市场、法律环境。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指投资及产品的产销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市场信息畅通及交易条件良好;法律环境是指对投资人的财产和投资行为的合法保护及对其正常经营的合法保护。以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大学科技园区、海归人员创业园区等为载体,实现相关产业的高度集聚,从而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转变,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广阔。简述重庆市南川区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南川区发展绿色食品的对策建议:制定绿色食品发展激励政策;着力培育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建设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强调产业发展与质量品牌挂钩;健全监管制度;加快培育营销渠道;强化宣传,提高认识;严厉打击假冒绿色食品行为。
关键词:绿色食品;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建议;重庆市南川区
绿色食品是出自最佳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采取特定生产方式,限量使用化学物质,开展“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转变,以及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日益严峻,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简述重庆市南川区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南川区绿色食品发展的对策建议。
1发展现状
1.1农业概况
南川全区面积2602km2,境内南高北低,分为南部中山区、北部丘陵区和中部漕坝区,森林覆盖率47.4%,生态环境良好。现有耕地面积6.8万多hm2,土壤类型为黄壤土、紫色土和砂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6℃,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热、水资源条件基本协调同步,四季宜农,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南川区是重庆市优质粮经作物生产地,重庆市首个绿色食品大米示范基地,栽培作物近千种,饲养动物40多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粮食作物和水果、蔬菜、茶叶、药材、生漆、蚕桑等多经作物遍布境内,猪、牛、羊、马、鸡、鸭、鱼等成群分布。
1.1.1种植业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2.67万hm2,玉米0.80万hm2,油菜0.93万hm2,薯类0.93万hm2,蔬菜1.20万hm2,茶叶0.43万hm2,水(干)果1.33万hm2,豆类、杂粮等0.33万hm2,合计8.62万hm2。
1.1.2养殖业
主要有猪、牛、羊、鸡、鸭、鹅、兔、水产、蜜蜂等。近年来,养殖业快速发展,到2016年底,全区出栏生猪70多万头、肉牛3.21万头、肉羊5.55万只、肉免1.53万只、小家禽980万只。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生猪规模化种猪场6个,二级扩繁场181个,年出栏50~1000头商品猪的养殖大户773户,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小区2个;水产品生产面积0.4万hm2;养殖蜜蜂5万多群。
1.1.3野生资源
野生资源主要有方竹笋1.47万hm2,其他竹笋1.33万hm2,中药材1.33万hm2,野菜3.33万hm2等。
1.2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南川区土壤中有毒有害重金属含量、高残留农药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农田灌溉用水中氯化物、硫化物、汞、镉、铜、铅、砷等有害物质低于国家有害物质标准,水质达到农田灌溉水标准。境内无较大工业污染源,空气质量良好,具有适宜绿色食品生产的自然环境条件。自2004年“山王坪牌”银杏叶茶获得第一个绿色食品认证以来,南川区绿色食品产业经过16年的发展,全区获A级绿色食品认证企业达到27个,认证产品60个,产量50770t,产品涵盖稻米、茶叶、蔬菜、水果、竹笋、生猪等6大类,绿色食品产地面积1700hm2。优良的环境、优质的产品、合理的价格、鲜明的品牌,南川绿色食品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金佛玉翠”绿茶、金佛山野生大树茶等产品被评为重庆市优质茶,“金佛山牌”南川米在2016年首届“中国大米品牌大会”中获得“中国十大好吃米饭”第四名。
2存在的问题
2.1认证量小、面窄
南川区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涉及稻米、茶叶、蔬菜、水果、竹笋、生猪等6大类,仅占全区农业资源22大类的27.3%;获得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小,仅占人工种植和野生资源面积16.4万hm2的0.1%;养殖业受饲料来源的限制,仅有1000头野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2.2续展保持率低
受生产企业发展绿色食品的意识不强,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识不足以及市场价格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南川区有效绿色食品仅有25个,占累计认证数量的41.7%;有效产量12381t,占累计认证产量的24.4%。
2.3原料因素制约
原料因素制约主要体现在养殖业方面,养殖业想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其饲料原料必须也为绿色食品。目前,国内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饲料十分稀缺,大多养殖企业根本无法购买,加之绿色食品原料的基地建设严重滞后,最终导致养殖业极难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2.4政策因素制约
在大市场、大品牌的前提下,国内大多数地区制定、出台了品牌发展的激励政策,对获得绿色食品等“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由政府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激发企业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工作,而南川区尚未出台相关激励政策。
2.5认证目录所限当前绿色食品认证目录尚未完善,一些物种还没被纳入认证目录,限制了这些产品的申报。
2.6消费者认识局限
由于对绿色食品的宣传不力,多数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认识不足,能清楚辨认绿色食品标志的不多,大部分消费者只听说过“绿色食品”这个名称,还有1/3的人从未听说过“绿色食品”有识别标志,因而对绿色食品缺乏正确的认识,以为绿颜色的食品就是绿色食品,导致绿色食品未形成稳定的消费人群,造成有效需求不足。
2.7绿色食品标识侵权现象频发
一些生产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忽视绿色食品商标是证明食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标志,必须经过注册、认证,才得以保护,绿色食品侵权行为和假冒绿色食品的事件时有发生,假冒绿色食品标志,欺骗消费者,严重损害了绿色食品的市场形象。
3南川区绿色食品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制定绿色食品发展激励政策
政府制定、出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或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奖励政策,对获得绿色食品等“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给予资金补助和奖励,提高企业的申报积极性。
3.2着力培育绿色食品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优势明显,具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产品的生产基地、质量、市场占有率有保证。政府要选择当地市场竞争力强的“拳头”产业,扩大生产基地,建立绿色食品生产销售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促使他们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迈进,不断发展扩大,开拓国内外市场。
3.3建设绿色食品
原料基地政府主导,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为主体,积极建设绿色食品原料基地,以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核心,为养殖业、纯加工业提供绿色食品原料,推进绿色食品认证。
3.4强调产业发展与质量品牌挂钩
区县政府在支持产业发展的农发资金使用上,要把绿色食品等“三品一标”质量品牌建设、企业规范化生产管理结合起来,不要单纯就产业安排农发资金,要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产业发展的条件,推进绿色食品认证。
3.5健全监管制度
建立健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监管制度,建立以可追溯为核心的监管体系,明确监管部门、企业主体的职能职责,建立日常监督、年度抽检、年度检查三位一体的监管制度,督促企业规范生产管理和建设产品可追溯体系。完善市场监督体系,加大绿色食品商标标识的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绿色食品市场环境,确保绿色食品产品质量,使绿色食品标识真正成为消费者放心购买的依据。
3.6加快培育营销渠道
对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大中型超市等强化市场准入制度,建立绿色专销柜和专销区,使绿色食品能够迅速进入消费者的视线,增加绿色食品的认知度,引导消费者放心购买。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将绿色食品等“三品一标”认证作为市场准入的条件,倒推产地准出,以此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3.7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绿色食品认证机构和管理部门应统一绿色食品标志图案,在生产基地、销售市场和网络平台张贴明显的绿色食品标识,加强绿色食品知识宣传,要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保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绿色食品生产过程、绿色食品标志等方面,加强对绿色食品知识的宣传普及,转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观念,使绿色食品生产和消费意识深入人心,形成绿色食品消费潮流。
3.8严厉打击假冒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前景
abstract:currently, china’s economy is fast develop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is exceptionally rapid. it’s very important to promote green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so as to relie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based on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and features of green architecture, discuss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green architecture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green architecture.
keywords:green architecture;development;prospect
中图分类号:tu-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9-0071-02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环境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却逐渐恶化。资源的缺乏、能源的衰竭、环境的破坏等问题已经突出成为人类的生存隐患。研究证明,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的有害物质中,建筑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物质竟占过半,其中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就占了能源消耗总值的35%。
3.2.2要不断推广绿色建筑节能理念,促进绿色建筑发展
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工作,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力度,鼓励市民使用建筑节能产品(如在房屋装修时尽可能使用新型节能材料等),并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消费者来尝试。而对于企业来说,政府应该倡导企业研究新技术,推广新技术。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比如为了使公众对绿色建筑能有更为直观的感受,英国的建筑研究组织(bre)设计了绿色住宅样板房供人参观(图1)。该建筑采用了可遥控的百叶窗,室内门窗还设置有可调节的通风口,房屋的坡屋顶是架空的玻璃幕墙,顶面开设有天窗并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在屋顶两端的天沟设置有雨水集中处理管道,把雨水回收之后通过水循环系统实现二次利用。建筑物的地基上采用的是可再生骨料,而包括房间地板与建筑外墙在内的建筑材料,则全部是采用回收所得的工业废料;在墙体内部,则利用由回收的废纸再加工制成的纤维制品来充当墙体保温材料。据测算,该示范建筑,可比传统节能建筑节能50%,节水1/3,其太阳能热水装置可提供60%供热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大范围地推广绿色建筑节能的概念,bre建筑研究组织甚至还搭建了自己的绿色建筑公园(图2)。公园面向公众开放,并且有不定期的集体活动,bre在这里用最直接最亲切的展示方式让人们体验绿色科技的益处,为人们勾勒出绿色生活的构想。
4结语
绿色建筑已经在欧美各国得到大力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绿色建筑会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下,不断的走向完善和成熟。人类理应回归自然,而城市建筑的绿色设计、住宅的生态化设计恰恰是人类回归自然的必经之路。绿色建筑是一个新起的,动态的,需要不断发展探索的建筑理念,随着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以及建筑节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绿色建筑在我国应用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
1.对消费者的分析
儿童可以分为五个群体:婴童(0岁~1岁),幼童(1岁~3岁),小童(4岁~6岁),中童(7岁~12岁),大童(13岁~16岁)。儿童作为一个消费群体其消费方式比较特殊,不但没有经济收入,而且所有消费都依赖父母,是名副其实的“消费者”。他们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大多思维活跃,追求自然和时尚,容易接受新事物,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并不拥有消费决定权,特别是12岁以下的儿童,多数是在家长的指导下购买。
2.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1)现状分析
a、庞大的消费群体与有限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专业厂商太少;
b、国内童装品牌缺乏竞争,国外品牌已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c、产品结构不合理,中、大童服装严重断档;
d、设计落后,与市场缺少沟通,色彩暗淡,款式单调、陈旧,面料选择不够合理;
e、童装成人化,我国童装业起步晚,观念落后,由于长期以来对童装缺乏科学地认识,童装的季节性不强时代感弱;
f、营销方式落后。
(2)发展前景
在童装市场进入新一轮发展期,受到家长及本人消费习惯和需求心理趋向品牌消费的影响,对品牌的偏爱将延伸到孩子身上,尤其是成熟的品牌为首选。这无疑决定童装市场更趋向品牌化、个性化和时尚化。
二、开发童装市场的营销策略
1.产品策略
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用于满足欲望和需要的各种事物,包括三个方面;核心产品,形式产品,附加产品。现阶段童装主要集中在形式产品的竞争上,即产品的特点、产品款式、产品包装等。强调具有个性的产品设计,突出“绿色、健康”的理念,面料应多选棉、麻柔和的原料。根据不同的穿着需求(生理、心理特征),体现新时代儿童内在精神和美学,追求自然、自信、时尚的个性。
2.品牌策略
一个品牌是否能发展,关键在于是否能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和企业在开展品牌经营活动中的创新能力。把品牌注入一种文化,品牌就有了内涵和外延的空间,产品也就有了个性与风格。风格要适合时代潮流。新一代的儿童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是知识丰富并富有协作精神的群体,这一点需注意。
3.价格策略
近几年中国童装需求呈逐年增长趋势,从消费档次看,由以低档为主转向以中档(100岁~200元)为主,中高档也增长迅速。这说明中等收入群体是童装消费的主体。今天的消费者对童装的需求逐渐从单纯美观、耐穿等,基本属性向安全、舒适、健康、绿色功能等感受转变,消费行为更加理智。而品牌的形象、文化、附加值是否给消费者带来利益所需才是问题的关键。
4.服务策略
树立“以顾客为中心,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是品牌经营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消费需求心理的预测来开发顾客的潜在需求。产品仅是服务的一个载体,服务才是产品的通行证。重视服务,是市场存活的必要条件之一。
5.陈列策略
商业竞争导致商品陈列竞争。陈列的目的事引起人们的共鸣,最终从]心理上打动消费者,促进消费。橱窗是陈列的重点,使销售信息的前哨,是吸引人激发购买欲的开场戏。增加配套物品的陈列,如:鞋、帽、饰品等。这样既可以方便消费者,又可以增强购买欲,把握消费者的心理。一般陈列可有综合式,系列式,专题式,特写式,季节式等方式参考。
6.促销策略
包括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对于这一特殊点,儿童广告定位及创意至关重要。一则好的广告必须有针对性,必须准确瞄准目标消费者,这就是广告界通称的“KENMAN”即“对最后决策者所影响的人”。在儿童服装广告中有两种类型的“KENMAN”:一是儿童本人;二是有决定权的父母。
儿童市场并非单一,因此策划时要根据不同的儿童心理、生理采用不同的广告诉求。按其心理及生理特征可分四个目标群体:
(1)0岁~5岁,学龄前儿童,几乎完全依赖父母决策,应把父母作为主要诉求对象,告诉他们你的产品能使宝宝更快更健康的成长。
(2)6岁~9岁,喜欢流行的群体也是重量级的电视观众,广告诉求基本构架建筑在他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需求上,如卡通漫画等元素的使用。
(3)10岁~13岁的,喜欢模仿青少年的一族,喜欢运动。
(4)追星一族,追求时尚、偶像。
童装与成人装不同,儿童是消费者,家长却是消费的决策者,这就加大了市场行销的复杂性,童装市场品牌竞争表现在品牌文化、风格、行销策略上。
总之,童装市场营销策略应以满足儿童需要为目的。
关键词:绿色食品;开拓东北亚市场;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多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比较小,市场风险大。因此,我国要把绿色食品营销战略重点转移到东北亚地区,积极开发新市场,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市场的互补性和降低进入壁垒,在东北亚地区产品出口国中寻求合作伙伴,并通过与之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和针对不同合作伙伴,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加强开拓市场的能力,以此不断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本土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市场营销在相当长时期内要加强本土化的建设和发展。本土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本国范围内进一步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在出口国实现本土化,取得本土化成功后再向区域化发展,区域化是若干本土化的集合,是向国际化发展的前期准备,也是更大范围的本土化。
(一)本土化和国际化营销要突出加强的工作
1.扩大基地规模和发展产业集群。已具备发展产业集群的条件,在黑龙江和吉林发展绿色大米产业和山特产品产业集群;在内蒙、黑龙江发展绿色乳制品产业集群;在山东发展绿色果菜产业集群;在浙江、江苏、福建发展绿色茶叶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本土化营销的重点,也是向跨国本土化发展的基础[2]。在扩大基地规模和产业集群发展中要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的参与,内蒙的蒙牛成功的吸引了2600万美元的外资合作,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发展与跨国本土化相适应的营销组合。从市场需求、产品质量和特色、价格、渠道与促销活动诸方面考虑本土化营销组合及其重点,特别要适应出口国绿色壁垒和新的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在这方面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3.建立与出口国优秀经销商的合作关系。用国际化的营销渠道出口我国绿色食品,使国内的本土化与跨国本土化更好结合和融合。如进一步加强与世界著名的零售连锁公司沃尔玛和家乐福的合作,可通过这些渠道将我国的产品更大范围的销售出去,这是实现由本土化到区域化和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新棉精米加工有限公司成功地与日本企业合作,将绿色大米打进日本市场,就是一个极好的尝试。
(二)做好跨国本土化市场定位 国际市场不同于国内市场,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市场营销环境也大不相同,因此,开拓国际市场要求减少盲目性、增强主动性和科学性。首先应全面了解国际市场的特点。目前世界市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市场;第二个层次是以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为代表的中等发达国家市场;第三个层次是以中国、印度、越南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市场。
我国绿色食品出口主要是初级产品。但随着质量和标准的与国际化接轨,特别是市场定位(出口国、消费群体、消费习惯、产品需求等)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目标的逐步实现,从本土化到国际化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有把握的。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应采取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搞好市场定位,提高营销的针对性,这是成功进入出口国市场,并能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三)国际化的营销策略 首先,分步国际化的营销策略。这是一种逐步到位的国际化策略。企业和营销人员刚进入陌生的国外市场时对市场需求的产品、消费习惯、文化差异的实际情况知之不多,对这些产品的市场前景没有把握,要求营销人员自己动手或请专家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比较确切地了解现有产品是否可以满足当地的本土化需要,接着将国外市场信息反馈给产品研发人员,以便开发出能在国外市场受欢迎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国际化营销策略是逐步实现的。其次,一步到位的国际化营销策略。企业和营销人员自始至终以一种整合的全球观点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它又对营销人员的责任心提出很高的要求。这种策略下,企业和营销人员努力挖掘国外市场上与本公司生产能力吻合的最新需求,对顾客的类型和行为模式也更多注重研究。此外,企业和营销人员还应尽职尽责地做好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使其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合作竞争,实现双赢
(一)通过合作竞争开拓国内外市场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多集中在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比较小,回旋余地小,市场风险大。要积极开发新市场,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市场的互补性和降低进入壁垒,就要在产品出口国中寻求合作伙伴,并通过与之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加强开拓市场的能力。要针对不同市场和不同的合作伙伴,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和策略,不断扩大市场的覆盖率、市场占有率,进而提高利润率。
(二)通过合作竞争,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要加强对国际市场需求的跟踪调研,不断创新产品,同时大力开发有中国资源特色和融入出口国文化特色的绿色产品;在保持传统绿色产品出口优势同时,提高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重,特别是AA级产品的比重在上述过程中,要借鉴外国企业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做法和经验,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一要着眼于做大做强和提高效益,即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发展“航空母舰”;二要着眼于特色经营,尤其是中小企业要搞好市场定位,扬长避短,大部分绿色食品企业应在这一战略指导下,找到各自的角色和发展的空间。
(三)要为投资者提供好的项目和好的合作伙伴
外来资本和投资者到中国投资是来寻求好的投资回报,使其资本增值的。所以好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更重要。好的项目主要包括:项目所处产业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项目更能吸引投资者,而处于研发期和导入期的项目,由于市场前景不清晰投资者更多的是观望、等待,择机行动);项目的规模、投资回报、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前景预测和分析。目前大多数招商引资项目的规模不大,很难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保持和发展竞争优势。企业规模不够大,还意味着需要进一步重组和整合,对重组与整合的考虑会使投资者举目观望。因此,要加强对投资者对投资项目和合作伙伴选择的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
三、根据目标市场特点战略
关键词:有机花生 产业化 绿色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c)-0168-03
绿色食品是指在良好生态环境下,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操作规程和方式生产,通过全程品质控制并取得绿色食品商标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有机食品通常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食品。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安全优质的绿色有机食品得到了蓬勃发展,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1 绿色有机花生产业化发展现状
花生是营养学界公认的保健食品,不论是在欧洲还是亚洲,花生用于食品的比重正在迅速赶上或超过榨油用花生。因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花生已是一种重要的食品类经济作物,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国,但由于受耕作粗放、品种种植结构不合理、生产品质欠佳、技术含量低、产业化程度不高等不利因素制约,绿色有机花生仍未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直接影响了种植花生的产值、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1.1 缺少食用型新品种,良种产业化滞后
我国花生新品种选育长期以高产为目标,忽视花生品质,致使食用性花生品种研发与推广滞后。另外,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以农民一家一户生产为主,土地种植分散。花生又是一种自花授粉作物,农民受长期种植习惯影响,多愿选择自留种,较难接受统一换种和供种,受此影响,花生良种产业化难以形成,直接阻碍了我国绿色有机花生产业化的推进和发展。因此,要培育研究更适于农户种植的绿色有机花生新品种,以适应种植产业化的推广和消费市场发展的需要,增强绿色有机花生生产竞争力。
1.2 花生生产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
花生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种植成本不断提高,严重影响了花生的生产规模及效益增长,也使食用性花生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处于削弱的趋势,并从根本上减弱了我国花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肥料等农资价格和物流运输成本持续上涨,进一步加剧了花生生产和经营成本的高走向。
1.3 生产、加工、销售脱节,深加工技术落后
由于缺乏专门用于绿色有机花生的生产基地,没有形成区域种植规模和集约经营,生产上对绿色或有机花生品种和普通品种统一管理,加工时也不分品种,混收原料,造成花生制品出现内在品质等参差不齐。我国在花生产品的深度开发与利用上起步较晚,产品深加工少,加工水平低。目前我国的深加工能力和技术与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比较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主要问题有:原料品质差,加工专用性低;加工型小微企业多,产能集中度不高;现代化设备投入不足,创新研发能力弱;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够;高品质、外销型产品品种少,消费领域窄,生产出的产品基本上处于初级加工食品,附加值低,难以满足社会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1.4 出口花生品种混杂,出口贸易效益下滑
由于国家对花生育种未能形成有效监管和引导,仍片面追求科研成果和生产效益,近几年品种产量虽有所提高, 但品种的单一性不强,在花生的出口检验中出现品种混杂等现象,使我国出口花生声誉度受到影响,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降。同时,出口经营间的无序竞争,不熟悉国内外品质标准和质量标准,花生出口质量的下降等等,都直接导致花生出口退货,从而使出口效益大幅下滑以至亏损;从长远看,出口贸易和效益下滑将会对我国整个花生产业化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 我国绿色有机花生生产发展对策
为适应绿色有机花生消费量的增加,满足新形势下消费市场的需要,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机绿色花生的品种选育及其生产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则是绿色花生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农业现代化生产和建设步伐,提高我国花生生产品质,增强花生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加快绿色有机花生产业化发展。
2.1 加大绿色有机花生的科研投入
研究创新是花生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要解决限制花生产业发展的问题,关键是要从源头做起,充分发挥科技在绿色有机花生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着力提高花生生产科技含量。要通过实施国家“十五攻关”“973”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等农业科技项目,以基础创新、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突出重点,争取在研发创新上取得新的突破。针对优质、高产、专用的花生育种目标,要加大提高花生品质的研究力度。其中优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组分、蛋白质含量以及微量元素含量等。真正的优质,应以反映花生所不同使用目的标准。当前我国花生品质应根据油用、食用和出口专用确定,并根据育种目标的调整,相应修改新品种的审定标准。特别是专用优质品种的开发与推广。对已育成花生品种进行评定,按照食用、油用、出口专类进行划分,再按照花生产区的环境生态特点及种植习惯推广,确保花生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
2.2 推广有机绿色花生高产种植技术
高产种植技术不仅是花生栽培生产的重要保障,更是推进有机绿色花生规模化成产的必要手段。科W种植技术在有机绿色花生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指,在有机绿色花生的主产过程中,应充分分析花生的生态环境、种植环境及土壤类型和质量,以此为依据,筛选适应的花生品种,同时根据花生各生长阶段开展施肥、除草、灌溉等农作活动,提高花生的产量。
在花生种植主产区开展产业化生产,应以选择远离工矿企业、村镇,无潜在污染源,水质、大气、土壤等均符合条件的田块,实行“统一购买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的科学管理制度。2009年,开封富兰格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有机花生在北京进行了206项农药残留测试,检出结果均为零,受到欧盟有机食品采购商的青睐。高产栽培技术在确保有机花生的品质上,为企业提供数量足、质量好的优质出口原料,增加种植效益和收入。
2.3 提高生产、加工机械化水平和深度
花生的生产和收获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发达国家在花生收获环节机械化上主要是针对花生种植特点,向机电一体化、大型化、智能化等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向发展,全部实现了花生收获机械化作业,降低了区域产量生产成本。因此,应根据我国花生主产区自然条件和生产特点,着力提高花生机械化生产水平,促进生产成本降低。花生生产的机械化,包括从播种、施肥、除草、收获等过程的机械化,同时围绕收获后的烘干、脱水、储存、运输、防霉、加工等环节,进行相应的技术研发,延长有机绿色花生产品的消费时效。
目前,花生的营养保健价值不断受到重视,但我国的花生深加工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因此,应以适应人民的营养健康和保健需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契机,增加花生系列深加工技术和设备研发的投入,发挥科技进步的力量,助力发展我国花生的深加工产业,提升花生的出口效益和创汇能力,推进带动花生产业化的全面发展。
2.4 加快绿色有机花生新产品的开发
花生油是我国花生的主要生产目的。努力提高花生油品质,继续做好花生油用产业化,改进和推广能够保留花生营养价值、卫生安全的现代压榨法。花生蛋白质含量高,可作为食品的主要成分,如制成种类丰富的蛋白制品,也可作为食品辅料,如花生酱、花生奶或乳、花生糖等上百种食品。还可以开发花生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如花生壳制酱油、栽培食用菌、制造人造板以及利用花生秧做青饲料等,一方面使花生的营养物质得到更充分的发掘利用;另一方面可以拓宽花生销售市场渠道,调动花生生产的积极性。
另外可根据不同国家花生消费需求上的差异,开发不同的花生产品并用于出口贸易。如发展中国家多以榨油为主,发达国家消费花生主要以食用为主。以美国为例,美国人每年消费2721.6 t花生仁和3175.2 t的花生酱,但是用于榨油的花生仅占15%,并且都是次等花生。我国花生出口市场主要包括日本、欧盟、韩国、俄罗斯、北美洲和亚洲其他国家。因此,我国花生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兼顾出口国的不同需求,设计开发相应的花生产品培育消费群体,提高市场占有率。
3 绿色有机花生产业化展望
绿色有机农业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尊崇自然、注重安全、崇尚健康的消费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绿色有机食品的市场正在形成。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中城市中,绿色食品认知度已经超过了70%,绿色有机食品也正逐步走向国际,成为我国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新的增长点。
虽然我国在花生产业化进程中还有着较多制约和障碍, 但绿色有机花生产业化发展也正在加快到来。花生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生物学效价高于大豆。花生油也是营养学界公认的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功效的食用油,对我国发病比例较高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口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绿色有机花生及其加工产品在我国乃至世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据报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标准《绿色食品花生(果、仁)》草案中有绿色食品证书(A)级的花生比普通花生增收0.5元/kg。
科技进步在我国花生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推进作用,未来我国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仍然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与支撑,有机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等将是未来花生产业化发展的重点。未来我们要立足现代农业建设大局,进一步加大绿色有机花生产业化进程,提高绿色有机花生繁育和栽培技术,加大花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拓宽花生产品的加工深度,着力提高花生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质量保障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进有机绿色标准化生产、机械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双重目标。
4 结语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其营养价值高,种植效益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发展绿色有机花生生产,进一步提升花生的品质和食用安全性,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有利于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宁,刘智钧,许少丹.我国绿色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及未来[J].广东化工,2012,8(39):138
[2] 万书波,张建成,孙秀山.中国花生国际市场竞争力分析及花生产业发展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25-29.
[3] 马皓,郭爱红,冯旭东,等.红安县花生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3(3):8-10.
[4] 宋锴.花生产业化丰产栽培实用新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3(12):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