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循证医学的应用范文

循证医学的应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循证医学的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循证医学的应用

第1篇:循证医学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循证医学;妇产科;教学效果

妇产科学是一门临床医学课程,现在医学知识在不断进行更新,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生,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很强的理论及实践能力,还要具备自我知识的更新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然而,目前妇产科教学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背诵现有知识的机器,不会将知识进行更新,更不会用自己的大脑去进行思考,因此,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循证医学通过教授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形成循证思维,培养其知识更新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为了顺应高校教学改革的要求,进行了妇产科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现将教学效果报道如下。

一、教学对象与方法

(一)教学对象。

以我校2012级150名学生为试验组,接受循证医学教学方法,2011级140名学生为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法。年龄在19-23岁,两组学生入学成绩、平时成绩、男女生比例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选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统编教材《妇产科学》第6版,教学总学时数相等,均由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综合素质很高的临床教师任教,实习带教老师无变动。

(二)方法。

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在校学习阶段,以2011级、2012级三年制临床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2012级学生150人为试验组,以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妇产科教学,2011级学生140人为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讲授,于学期末进行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并对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分析评价。第二阶段是在学生参加工作之后,对试验组的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跟踪调查,评价所形成的循证思维对参加工作后的影响,进行主观分析评价。

(三)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二、结果

(一)试验组与对照组考核成绩。

试验组主观题及实践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

(二)试验组问卷调查情况分析。试验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见表2)。

三、讨论

(一)传统妇产科教学模式的现状。传统的妇产科教学模式仍局限于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从而造就了一批“读死书、死读书”的学生,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极大的限制,缺乏创新性。因而,这样的学生将来进入到工作岗位后,会很难适应医院的小环境以及社会大环境,一旦遇到困难,便不知所措,从而不利于个人、科室以及医院的发展。

(二)循证医学方法的优势。1.循证医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病例分析及操作能力的提升。循证医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去发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系统性的循证思维,使学生有效做出医疗决策的横向思维[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相关的问题,再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因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去验证理论,使知识更具有系统性。通过表1可以看出,试验组的主观题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都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循证医学的方法对于学生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2],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完整、开阔,具有创新性。2.循证医学方法可以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循证医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3],注重于证据、医师和患者三方面的结合,来满足患者身体以及精神上的需求[4]。这种教育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提出问题,然后充分利用现在所掌握的知识、相关资源以及现有的设备去解决提出的问题,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学生经过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其临床思维会更加缜密、系统化,医学知识会更加丰富、前沿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而提高了综合素质。本研究对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从自主学习、知识拓展、解决问题、沟通能力以及临床思维等七个方面进行调查,通过表2可以看出,试验组的学生在临床思维、自主学习等方面,满意和非常满意二者所占比例之和在这七项中均在90.00%以上。这充分体现了通过系统性的训练,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后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能够积极主动学习,而且在面对患者进行诊治时,能够发现、分析问题并利用所能利用的条件去解决问题,更加有利于个人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提升。

第2篇:循证医学的应用范文

循证医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医学教育模式,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相比,循证医学更注重创新能力及终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了一整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的最好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及应用结果,从而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循证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循证口腔正畸学旨在将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口腔正畸学领域,指导口腔正畸医师临床实践,既强调临床经验,又强调采用最佳研究依据,只有将经验与证据完美结合,才能不断为错畸形患者提供更为有效和安全的矫治方法。比如,正畸治疗中拔牙和非拔牙矫治如何选择?青少年生长发育期骨性II类错合的治疗是选择生长改良、固定矫治还是成年后手术治疗?正畸治疗与颞下颌关节病、牙周病的关系如何?这些是正畸医生每天要面对的临床问题。治疗计划的选择一方面依赖于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如模型和头影测量分析等;另一方面要结合患者的主观意愿和医师的临床经验。但这些因素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偏差,缺乏科学验证。只有在可行条件下进行随机临床对照实验,进而做出系统评价,这样得出的结论、制订的矫治计划才是相对较科学、有效的。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寻找最有价值的证据、判断证据的真实性和质量并据此来为患者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是口腔正畸专业学位研究生独立思考及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必经之路,而循证口腔正畸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临床教学理念,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解决临床问题,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口腔正畸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

口腔正畸学是研究错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预防治疗的一门口腔医学临床学科,是近30年来口腔医学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在口腔医学本科学习阶段,口腔正畸学课程学时少、教学内容主要是具体治疗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实验教学与理论及临床联系较少,一般不安排临床实习。所以对于本科学生来讲,掌握正畸学错畸形病例的治疗并能独立开展常规临床工作的可能性不大,需要毕业后通过进修或研究生教育来进一步进行口腔正畸专科学习,其中主要是通过研究生教育进行口腔正畸临床和基础研究能力培养。2009年,为改变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国家对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进行了调整,提高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其目的是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口腔正畸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临床能力要求高。口腔正畸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口腔正畸学专门人才。在此背景下,采取新学习方式,引入循证医学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口腔正畸专业学位研究生,不断促进口腔正畸临床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3新学习方式下循证口腔正畸学教育模式

新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基础,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也一定是自主学习。循证医学的思维方式可以概括为:

(1)针对患者病史、体征、各种辅助检查提出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多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2)按照解决问题需要检索现有的相关证据;

(3)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原则,严格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临床价值;

(4)运用研究证据并结合临床专业知识及患者的选择指导医疗决策;

(5)对以上措施进行综合评价。循证医学思维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角和主人,从被动接受中脱离出来,主动并逻辑性地思考问题。对于口腔正畸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讲,在新学习方式下,循证口腔正畸学教育模式可遵循以下步骤。

3.1提出临床问题

导师根据临床病例提出明确的问题,比如,功能性矫治是否会造成颞下颌关节的损害,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就循证实践过程而言,提出正确的问题可能是最困难的。一个好的问题通常遵循PICO原则。P(Patient)是指患者,我们要明确所要研究的特定的患者群体;I(Intervention)是指临床干预,我们采取何种诊疗措施;C(Comparison)是指临床对照,我们与哪种对照相比较评价所实施的干预的疗效;O(Outcome)是指结果选择,我们采用哪些临床或者实验室指标来评价干预的疗效。通过PI-CO原则提出的问题非常明确,有利于我们在特定的范围内搜索所有的临床实验,进而得出针对特定问题的答案,应用于特定条件的患者。

3.2检索相关证据

指导研究生系统检索有关文献。“FunctionalAppliances”“Orthodontic”“TemporomandibularJointDisorders”。利用Pubmed、MEDLINE或Cochrane数据库以及中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建立相应教学资源网站。

3.3对证据进行评价

指导学生对所得文献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实用性进行评价。通常,根据RCT原则设计的临床研究,质量高且可靠。比如,针对“功能矫治是否是引起TMD的危险因素”这一主题,通过回顾有关文献,对其进行临床证据水平分级,并做系统评价,从中汲取有用的信息和资料,通过分析不同TMD诊断标准的优缺点以及功能性矫治器对TMJ造成影响的原因,判断功能性矫治器是否会成为TMD的危险因素。

3.4制定矫治策略

指导学生重新整合所获取的信息,评估当前状况,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最终形成有价值的书面总结,可以是关于某一专题的综述。

3.5指导临床实践

第3篇:循证医学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循证医学;妇产科;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124-01

循证医学是于上世纪90年代在临床实践广泛发展的一种新兴医学模式。循证医学的定义为“慎重、准确、明智的应用目前所能得到的最佳研究证据,结合医生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并将患者的愿望完善结合,从而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循证医学体现了现代医学的先进性、科学性,将循证医学思想应用到妇产科的教学中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1 传统医学教育模式

目前妇产科的教学模式仍采用传统医学模式,老师只是注重知识的连贯性以及完整性,老师缺乏创新意识,照本宣科,学生没有充分思考空间,对于书本上的内容也只是死记硬背、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凭借自己的经验、上级医师的建议以及医学期刊上的研究报告为患者治疗提供依据的方法,对于新入门的医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种捷径,但是临床经验存在一些非科学的成份而且医学教科书更新换代较慢,因而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其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虽然不错,但是真正到临床工作中就会出现综合分析能力欠缺、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等缺点。

2循证医学思想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2.1 循证医学思想在妇产科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将循证医学应用到临床教学中,这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临床医学教育应顺应循证医学的发展趋势,革新教学模式,才可具备新鲜活力。妇产科拥有极强的实践性,一名优秀的妇产科临床医师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根据现有的最佳科学依据,用于指导妇产科临床实践。根据遵循医学的理论原理和实践方法开展实践教学,可训练学生将临床知识和技术发展有机结合的能力。首先,老师应转变传统思想,始终秉承患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自觉学习实践循证医学,实现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其次,老师要向学生讲解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强调此概念与妇产科学理论以及在妇产科临床应用的关系,如循证医学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分析解决问题,指导学生能快速有效的查阅相关医学文献,找出具体解决方案。老师应遵循循证医学的规律,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促进妇产科的临床医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能自觉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并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从而为患者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2.2循证医学的实践步骤

在妇产科医学的临床实践中,在进行循证医学实践前,需要结合病人的病情和老师的指导,提出一个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这是循证医学应用实践最关键的一步,也是第一步。然后根据患者之前的病历、身体素质以及检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几个方面为依据,并参考最佳的临床证据以及患者具体情况和自身的临床专业知识,从而为自己的主治患者制定出一套最佳的诊断、治疗方案。老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要为学生提供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如何寻找答案。同时还应通过查阅期刊、数据库以及网络资源,如中国循证医学中心站、美国国立实践实际指南库网站等,及时将新的科技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3 循证医学思想在妇产科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3.1 对教师的影响。

循证医学改变了老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深刻认识到循证医学的价值并熟练掌握了循证医学的主要程序,从而提高了老师践行循证医学的能力。妇产科老师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再结合着患者具体情况,可为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形成为人师表的榜样形象。

3.2对学生的影响。

循证医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习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成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使学生能够自主掌握临床技能和最新知识,促进学生建立一种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模式。循证医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出一种互动的氛围,将被动学习转变为探索知识的过程。妇产科的学生应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医学人才。

3.3 实践中的不足。

循证医学思想在妇产科的教学实践中十分有益,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循证医学的实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次,由于循证医学遵循的证据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在正确性和可靠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我们盲目的遵循循证医学,可能会引发严重问题。因而我们应理性对待循证医学。

总结:循证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伴随着循证医学理论内容和方法的不断改进,而且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不断探索的终生教育目标。医学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学科,我们需要将循证医学应用到妇产科的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徐文生,黄艳丽. 循证医学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08).

第4篇:循证医学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口腔循证医学;教学;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22-02

现代口腔医学教育是以培养能适应新世纪口腔医疗卫生工作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的口腔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具有一定的临床思维和科研能力,并且具有知识的自我更新技能,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为目标。随着口腔专业知识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授课式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口腔医学教育的改革和进步势在必行。

泸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通过在教学和临床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思想,鼓励学生从循证角度完成临床知识的学习和科研思维的建立,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循证医学内容

在口腔医学本科教学过程中增加循证医学内容,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循证的思考。学院要求教师在教学备课、课堂知识传授过程中不能只复述教材内容,而是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当前最佳、最新的临床证据相协调。口腔医学院每个学科备课组进行教学研讨会时,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事先检索医学科技文献,了解当前科技发展动态,并搜集临床证据,力图科学判断、评价、引用这些信息,做到授课时能够客观及时地将这些内容引入到教学中去。

二、循证医学指导口腔临床工作

临床的生产实习是一名口腔医学生能够合格毕业,迈向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过渡学习期,是决定其在毕业后能否胜任实际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口腔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虽然理论知识比较好,但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不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与现代医学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医学生学会自我更新知识及临床技能的能力,实现通过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推动口腔医学向前发展的目的。口腔医院在学生实习转科过程中,鼓励其循证医学原理,在临床医疗实践和决策中将最佳的临床证据融入到判断中。对于临床上的疑难病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获取最新的证据来指导实践,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临床新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循证医学的科研活动

在教改过程中,口腔医学院在研究生的课程中开设循证医学的专门教学工作,邀请校内校外专家进行循证医学知识的讲座,培养既有广博知识又有实际临床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组织研究生进行循证医学实践,包括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结合经验对临床操作的合理性进行效果评价,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讨论: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上世纪后半叶在临床流行病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临床医学基础学科。循证医学强调的研究证据主要来自临床以病人为主的临床研究。通过可靠的临床证据,同时根据医生的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实际意愿,三者结合制订相应的治疗措施。通常讲的最佳医学证据,首先是指综合若干随机对照试验做出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如果缺乏相应的系统评价研究结果,那可以采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结论。就真实性(validity)和可靠性(reliability)而言,系统评价的偏倚(bias)相对较小。其次是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循证医学模式的兴起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深、更广的要求,也带来了对于医学教育模式的根本变化,循证医学教育(evidence-based medical education. EBME)应运而生。

循证医学教育提倡的是“终身的、自我导向的学习过程,在此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参与的学生进行有关指导、学习、研究、启发、实践。对循证医学的实践是循证医学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评价循证医学教学效果成功与否的指标。当前,不少西方国家已将循证医学列入了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并将其作为制定治疗指南的主要依据。作为代表当前医学教育实践的学习方向,美国70%以上的医学院校开办了循证医学课程。通过教学教会学生面对临床上的患者,需要慎重、准确地应用可获取的最佳临床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个人的专业技能特长和长期实践经验,综合患者的价值观和自身意愿,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订出具体、合理的治疗方案。

口腔是一门专业技术性强、操作相对独立的学科。患者在口腔医院就诊时,经常只需单一医生,首诊即能完成全部治疗且很少涉及转诊、会诊。由于患者对口腔知识的缺乏,口腔医生对于病人推荐的治疗方案往往就是最终的治疗方案。因此口腔医生能否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这就需要口腔医生在执业过程中应该有高度的职业责任心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口腔医学的临床证据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临床技术水平的发展而变化。受科技条件的限制,当前一些看似最佳的证据,可能多年后证明并非正确或最佳。以往的高等口腔医学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知识传授、重教科书、重课堂教学,由此培养出来的医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训练虽然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但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明显不足。由于高校招生数量增加、口腔医院的诊疗椅位有限,以及当前的医疗环境限制,口腔医学生在实习阶段能够实际操作的患者数量相对减少。在较少的实习机会下,要想提高学生的诊疗水平,就要改变以往的经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改革缓解实习的局限,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循证医学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技巧和方法,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循证医学的学习,让口腔医学生能在毕业之后的医疗工作中发现问题、归纳问题,针对问题寻找答案,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并实现终身学习,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

泸州医学院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历来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学校教改办指导下开展的大学生循证医学科研活动,对以研促学、提高大学生岗位胜任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趋势看,对医学生的要求不再是仅仅掌握口腔医学专科知识,而是要成为以专业能力为主的,具有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的人才。循证医学教学是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良好模式,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保证,将对现代口腔医学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口腔循证医学作为一门新生学科,人们对其的认识和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循证医学理论应用于口腔医学教育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当前大量的高科技口腔材料、设备、技术及新治疗方法不断被引入和投入应用,给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和更大的施展平台,但这些新技术材料的正确使用方法,预后指标等临床效果尚不明确。目前部分相关病种和新技术可查询到的高质量的随机对照文献较少,许多临床有效的疗法目前尚无可靠的临床证据作为依据。目前证据的缺乏一方面影响了循证医学的具体实施,但也给基层医学院校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思路。在教学工作中,由于本科生教学时间有限,尚无法在本科教育中进行系统的循证医学教学,只能在专业课和医学统计等课程中进行介绍。

四、结语

通过我院的教学改革实践以及循证医学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他们对口腔医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对科研的热情,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能在日后的独立口腔临床工作中自觉运用循证医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使社会和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陶军,杨天德,刘禹莲.循证医学与临床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9):549-551.

[2]杜晓岩,吴江,李善昌,等.创建口腔医学教学新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22(5):69-370.

[3]刘建平,陈薇.循证医学在口腔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6):533-536.

[4]郑家伟,叶晨,徐菱,等.开展口腔循证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67-70.

[5]杨燕方,刘海霞,张红妤,等.PDCA循环管理结合循证医学教学法在口腔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9):100-101.

[6]张彦聪.运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创新型口腔医学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9):49-50.

[7]陈进,李静,李幼平.循证医学教学――高等医学创新教育实践[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3,3(4):273-276.

[8]郑军,徐江,曾妍.运用循证医学思维培养高校优秀口腔医学本科人才[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2):1019-1020,1022.

第5篇:循证医学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 循证医学;医院;药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2(c)-0168-03

[Abstract] This paper is purpose to discuss about the practice and the significance by utilizing th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o instruct the hospital pharmacy work. It summariz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in the pharmacy work of Henan Provincial Luoyang Orthopedic-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including new drug introduction system,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drug clinical evaluation and pharmac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database construction, and analyzes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Th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provides a scientific and feasible idea and method for clinical pharmacy service,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ospital pharmacy work. To improve quality of pharmaceutical care, th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should be further explored and researched, and the system and method should be improved.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medicine; Hospital; Pharmacy work

循C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它提倡将临床医师个人经验与客观科学研究证据相结合,力争在临床应用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1]。循证医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在临床病学上的应用,其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获得了长足发展,并延伸到医学范围内的多个领域。循证医学是在个人经验与已知客观科学依据基础上做出的医疗决策,结合相关科学证据与患者需求,对患者采取科学方式治疗。由此可见,循证医学的诞生,无疑给医药领域带来了思想革命和实践革命,它给临床医师提出了全新的命题,敦促他们重新审视以个人经验为主的传统医学模式,转而思考既重视个人临床经验又强调采用现有的、最好的研究证据的循证医学[2]。

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其理念已深入到医药卫生各个领域,并在解决各领域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循证护理学、循证药学、循证口腔医学等分支学科。20世纪90年代,循证医学理念被引入药学领域,催生了循证药学。药学领域,特别是医院药学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正在关注和提倡循证药学。但是循证药学应该如何定义?如何将循证医学与医院与药学工作紧密结合从而促进其发展?前景如何?以上问题尚缺乏共识证据。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作为全国三级甲等中医骨伤专科医院,于2005年开始将循证医学理论及方法应用到全院的药学工作中,包括药品采购、药品库房管理、临床合理用药、临床药学及药事管理等多个方面,经过十余年的运行实践,初步获得一些经验,取得一定成绩。现报道如下:

1 新药引进技术评价

所谓新药,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新药审批办法》规定,是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而改变剂型、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证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可按新药管理。对于我院,新药是指从未在我院使用过的药品,或因各种原因停用超过一定时间又重新申请在我院使用的药品。多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新药品种不断研发上市,而临床医疗、科研用药需求也不断增加,新药引进作为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主要工作之一,涉及临床科室、药品库房管理中心、药学部等多个部门,可见新药引进评价工作已成为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如何做到科学、合理、规范地引进,对满足临床及患者需求、提高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和医院药学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3-4]。

临床药师对新药的技术评估过程就是循证药物评价的过程,遵循“公正透明、科学合理、适度控制”原则进行循证药物评价是药物遴选的关键。我院制订的“新药引进程序”明确规定:临床科室根据临床治疗需要,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提出新药申请。药学部每季度安排专职临床药师负责新药申请报告的整理,在生产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找文献,对产品的药理、药效、不良反应和药物经济学等作技术评估,尤其是与我院已有同类品种(或同成分品种)的对比资料(包括:不良反应、疗效、起效时间、依从性、每疗程的费用比较、相互作用风险、特色之处、文献评价等),以幻灯片形式提交至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并在药事会上向专家汇报、讲解。

通过运用循证医学原则,科学地认识和评价药物,根据临床证据对引进新药进行初审,可以有效减少暗箱操作,使医生在选择药物的问题上本着科学的态度,坚持对症给药,有证可循[5-8]。而药学部在新药引进评价及管理中始终坚持“合理合法、科学规范”原则,将医生的临床经验与循证证据相结合,使得新药的引进和评价工作有完整的程序和流程,同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避免不正当促销手段的干扰,在新药评审的过程中尽可能提供客观的新药信息;工作中产生的变化多与国家药事管理法规的修定及国家的“医改”政策相关,均有理有据,对于初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新药引进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院运用循证医学理论指导新药引进、评价的制度,经实践证明,取得良好效果,为临床遴选新药提供了科学、可靠、可行的决策和实施路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技术支持和有力保障。

2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评价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必然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致使抗菌药物有效性逐渐减弱或丧失[9]。运用循证医学理论的原则与方法,我院对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包括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使用疗程等进行定期、系统调查与应用评价,从而获取客观、科学的数据资料,了解和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和趋势,进行正确干预与评估,从而及时掌握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动态,找出薄弱之处,并及时将结果在医院工作网上。

我院药学部于每月底定期院药事检查结果报告、洁净手术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结果分析、门诊处方监测结果通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药注射剂专项检查结果通报、小儿骨伤患者不合理用药分析等报告,将药事信息服务常态化、时效化、科学化。将考核结果量化,并与医师经济挂钩,不断完善量化的指标体系,从而指导临床改进,最终将合理用药的经验归纳到药事管理的范畴。既有利于控制用药安全体系的构建,又能提升医疗安全,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院诊疗服务流程。

实践证明,运用循证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制度保障,为临床医师用药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最大程度地杜绝“滥用抗菌药物、无指征用药”等不合理用药现象,保证临床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3 药品临床应用评价

利用证据评价一些可能出现问题的药物疗法,得到较为明确的结论以促进合理用药,是循证医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临床药师的工作近年来也从单纯地考虑临床药品应用到开始关注患者用药问题的综合方面。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深入,在临床药学工作中利用目前最佳的证据评价药物才能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10-14]。

目前,我院的临床药师自觉运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药品临床应用评价方面的工作内容更加注重药品临床应用的综合证据,主要包括:药物疗效证据的收集、整理;提供用药咨询;深入临床,协助医生制订最佳用药方案;针对安全、有效、经济对药品再评价;中医药临床疗效再评价体系的建立;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合理性应用,门诊处方监测,小儿用药监测等。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在医院工作网上,提醒临床医师,避免重复再犯。

我院临床药学室每月定期对不符合用药规定的现象进行汇总和。重点对术后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时间违规、小儿骨伤患者不合理用药、药物应用时间过长、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等相关内容进行调研、分析,将汇总结果按时,起到临床合理用药预警作用。

临床合理用药研究是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的实践研究,其特点在于临床实践性。如何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何保C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的同时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是运用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任务。循证医学为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学依据,运用循证医学理论和方法所建立的药物合理使用考评机制,能够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药物信息,规范医院药品管理和临床用药行为,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可以科学、合理地减轻广大人民群众药品使用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进而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4 药学管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医院药学管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可以提高医院药学的管理效益,保障医院药学服务质量,提高药学人员社会竞争力,加速医药行业之间及其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从而推动全程化药学服务的深入实施[15]。显而易见,在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总体目标的药学服务指导下,医院药学信息系统的构建势在必行。

为方便医院药学技术人员的科研、学习,提高工作效率,药学部结合循证医学理论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学,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建立具有动态管理功能的药学管理信息数据库,包括: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数据库、药物治疗信息数据库、药品供应信息数据库等。其中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数据库能快速收集并及时报道药品不良反应,使药师、医师全面、及时了解不良反应情况,避免同样药品、同样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护更多人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药品供应信息数据库的特点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围绕药品的流动而开展业务。通过此数据库,可使工作人员及时了解药品的动态变化,包括入库、出库、存货等,既可以为临床提供所需药品,不使药品供应中断,又有效减少盲目进货造成药品积压现象,这样不仅可加快药品周转,而且可大大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督理质量,也更加有利于安全、快速为临床用药提供优质服务。

在循证医学理论指导下构建的药学管理信息数据库,极大地增加了临床药师对临床用药证据的收集、评价和使用,使临床用药更趋于“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综上,运用循证医学理论指导医院药学工作,已成为我院药物治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循证医学理论为临床药学服务提供科学的方法学,以及最佳的思想决策,对临床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与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药学工作遵循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学原理,在新药引进制度、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和药学管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制度,探索实践,不断提升临床药学服务质量,取得了一定成绩,也为我院创建“临床研究型医院”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16-20]。运用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学指导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虹,孟璐,浅谈循证医学在构建该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7):71-73.

[2] 李洁.循证医学在临床中药学实践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7):1181-1182.

[3] 严小峰,周权.临床医师在新药引进和临床应用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12):816-818.

[4] 李华,张朝利.运用循证药学原则完善医院新药引进工作[J].中国医药导报,2007,27(4):130-131.

[5] 肖永红.我国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现状与思考[J].中国执业药师,2011,8(4):86-88.

[6] 詹思延.循证医学和循证药学实践[J].循证药学,2008,6(3):47-50.

[7] 韩进庭.循证医学模式在规范用药与降低细菌耐药性中的应用[J].中国药业,2012,21(5):48-49.

[8] 杜广清,黄爱萍,史录文.构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评价体系[J].医院药事,2012,16(12):75-77.

[9] 李洁,张虹.运用循证医W理论指导抗生素合理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2):165-167.

[10] 王家良,刘鸣.循证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1] 林勇,李彬,袁浩宇,等.应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分析门诊处方合理性[J].中国医药药学杂志,2010,30(13):1154.

[12] 丹,张虹.循证药学对医院临床中药学研究工作的指导作用[J].中国医院,2016,20(3):68-70.

[13] 张聪.县级医院临床中药学实践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4):363-364.

[14] 张慧芬,汪天林,郦柏平,等.循证医学在促进中医药学发展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8): 546-548.

[15] 李舜,吴玮.有关药学服务模式下药物信息利用和管理的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5,28(6):56-57.

[16] 黄d.循证药学在医院开展的可行性分析[J].医院前沿,2012,2(4):386-387.

[17] 朱伟,阮新民,陈可翼.正确认识循证医学在中医药学中应用的现状[J].中医杂志,2006,56(5):333-335.

[18] 林振礼,陈严沽.循证药学与药品优化使用[J].中国基础医药,2008,15(Z2):76.

[19] 赵建彬,陈菲菲.从文献分析看循证药学的发展现状[J].中国执业药师,2013,7(5):35-37.

第6篇:循证医学的应用范文

1 循证医学核心思想

循证医学实践是指在进行系统的研究后,将个人的相关经验同有的证据相结合。循证医学核心思想就是在对患者作出医疗保健措施的有关决定时,要充分的利用现有的证据。经验医学的疗效主要以适度为主,疗效指标的适度是在实验室的检查结果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的基础上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研究证实,临床终点的疗效以适度疗效为主不具有可靠性。比如,一些有降血压以及降血糖功效的药物,但是对于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在并发症的预防方面也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放疗有缩小肿瘤的作用,但是在患者生存概率的提升方面不是绝对的。 循证医学中的证不是从患者本身所取得的症状、主诉检查结果以及体征,而是科学的最佳证据,也就是临床合理的文献评估以及研究,同时科学性、重复性以及真实性比较高。医学的本身就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包含客观证据与个人经验,循证医学应该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有据可依,传统医疗实践也要有证据的支撑,要做到有证可循,与传统医学相比较,循证医学的不同在于在证据含义的区别,同时在证据获取方法的途径上也有很大的区别。权威并不是专家的意见与经验,最佳的证据也不是不可逆转的,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证据也在不断的进行修订以及完善。

2 公共卫生的循证实践

循证实践是通过评价、寻找以及科学所作出的决策,同时也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循证基本原则在许多的公共卫生实践中都得到了应用。循证医学在循证实践以及基本思想方面,都来源于临床医学。但是同公共卫生的大部分活动的主要原则以及许多专业实践都有着相似之处。循证医学的主要原则也需要应用到职业病的临床活动中。比如,在诊断职业病以及分析治疗决策时,应该以循证医学为基础,重视职业的主要危害以及患者在临床中的表现,全面系统的评价相关证据[2]。在暴发SARS疫情的初期,医务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其传播性,以及扩散所带来的危害。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加,才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发生非典时,我国按照SARS疫情的准确报告,分析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并且深入研究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制定并且颁发了有关的法规以及决策,这样才能取得抗SARS疫情的胜利。决策制定的主要科学依据是源于医疗卫生的循证与实践活动以及对流行病学的研究,进而按照相关资料进行准确的分析。在作出循证卫生的有关决策时要按照现有的最佳证据对公共卫生的基本措施、宏观卫生的主要政策、医疗以及卫生的管理进行制定。新世纪卫生管理的主要原则是通过高效率工作、最低成本以及良好的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要想实现这一原则,循证决策是必不可少的。对证据进行不断的评估以及探索,将现有的无效措施不断的进行淘汰,预防在医学实践中出现无效的措施,这样能使资源得到节省,有助于卫生服务效率以及质量的提高。

3 循证医学方法以及步骤

1970年以来在公共卫生的领域中出现了META分析,主要是采取统计与合并的方式,综合分析以及对比研究目的相同但是有不同研究结果的事项[3-4]。RCT属于前瞻性的一种研究,根据规定好的排除标准以及入选标准,对研究的对象进行相应的选择,随机的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对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两组在环境与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再对实验效应做进一步的观察,采用客观的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实验的结果做出科学系统的评估。主要步骤:将临床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对有关的证据进行检索以及收集;对文献有关的方法、效果以及结论进行评估;与有关的证据以及因素相结合,对患者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的制定;对前四项步骤的效率以及效果进行评估,不断的完善。

第7篇:循证医学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循证医学;急诊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不同的诊治方法,预后也有很大差别。为更加优化、科学地处置这一病症,2007年5月~2010年5月,我们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对22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急诊处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20例(男170例,女50例)患者,年龄16~49岁,平均32岁。腰腹疼痛209例(95%),下腹坠胀、小便不适66例(30%),肾区叩击痛187例(85%)。其中肾结石33例,输尿管结石169例;尿常规检查220例,阳性率96%。B超检查210例,阳性率96%;KUB检查150例,阳性率90%;IVP检查20例;逆行造影5例;CT检查7例;血肌酐、尿素氮检查10例。保守治疗(输液、抗炎、解痉、止痛)220例,ESWL15例,输尿管弹道碎石44例,开放性手术5例。

1.2循证医学应用方法 按照循证医学[1]的基本要求,在诊断上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把症状和体征作为第一证据,辅助检查按照尿常规,B超,腹部平片,造影及CT,MR的顺序依次进行。在治疗上首选对症治疗、缓解症状,然后根据辅助检查和初期治疗效果,选择下一步的治疗措施。

2 结果

按照以上原则,诊断上尿常规 + B超确诊率90%;尿常规+B超+腹部平片阳性结石确诊率100%,肾盂、输尿管积水情况得到证实;治疗上对结石直径大于5mm,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行尿路造影和体外碎石;对疑合并尿路狭窄者行CT、MR检查;对一过性症状,尿常规阳性,B超未发现阳性的微结石患者,定期复查。本组结石确诊率90%,保守治疗症状缓解率95%,ESWL治愈率80%,输尿管弹道碎石治愈率95%。开放性手术治愈率100%。

3 讨论

3.1有利于规范泌尿系结石诊疗理念 循证医学作为连接实验医学和医学实践的有效方法正被广泛接受。泌尿系结石症系结石脱落引起肾盂、输尿管平滑肌痉挛所致。症状虽然单纯,但诊疗手段有多种选择,同时与接诊医师的经验有很大关系。因此,应用循证医学理论指导对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处置, 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理性的思维方式,诊疗程序更加系统准确,预防和消除了无效甚至可能有害的医疗活动。

3.2有助于优化泌尿系结石的诊疗程序 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是准确诊断疾病必要证据。通过循证,可以指导医生在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的基础上,简化诊疗程序,优化诊疗方法,合理利用B超、KUB、尿常规等相关的辅助手段,对疾病作出准确的诊断,本组诊断符合率达98%。

3.3有利于提高泌尿系结石的诊疗效果 首先是循证医学充分考虑患者的意见和喜好、强调患者参与诊治决策的过程,最大程度地获得患者的支持与合作,提高依从性。其次是循证医学把"缓解症状,减轻痛苦"作为治疗的首选手段,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本组220例第一时间使用镇痛和解痉药物,疼痛迅速缓解,提高了患者下一步检查和治疗的配合能力。

在治疗方法上本着由简到繁的原则,对小于4 mm 的尿路结石采用解痉镇痛,定期复查等保守疗法;大于5 mm 的上尿路结石首选ESWL治疗[2],本组病例由于所致的泌尿系结石急诊行ESWL15例,治疗成功率80%。

对于输尿管壁段结石,反复发作输尿管绞痛且部位变化不大的输尿管结石,对合并输尿管开口异常、狭窄或合并息肉者输尿管镜技术[3]可同时诊断和治疗,本组病例行输尿管镜弹道碎石44例,治愈率95%。开放性手术主要在以上治疗未能解决尿路梗阻时,可作为ESWL或腔道内镜治疗的一种补充,本组5例开放性手术,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魏强.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由来[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69-70.

第8篇:循证医学的应用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及分组以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我科实习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员6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EBM组(n=30)和对照组(n=30)。EBM组接受EBM教学模式,其中男18名,女12名,年龄20~24岁;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中男17名,女13名,年龄20~24岁。每位学员实习期为6w,由同一教学组老师任教。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EBM组教学步骤如下:(1)学员通过问诊了解患者病史、症状、个人史及家族史等,通过体格检查发现阳性体征,总结初步辅助检查结果,根据上述信息做出初步诊断。(2)要求学员通过查阅资料,寻找有关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依据、治疗原则和预后的相关证据。(3)学生和带教老师共同讨论证据的可信度,对证据进行客观评价,确定最佳证据。然后根据最佳证据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确定进一步诊治方案。(4)将诊治方案应用于患者,观察患者疗效和预后,检验方案的合理性和实用性。(5)如果在诊治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及时再次查找证据,寻求解决方案。对照组学员采用传统的老师带教方式,跟随带教老师问诊、体格检查、书写病程记录、查房等。

1.3观察指标和考核方法学员入科后采取统一的肿瘤学理论笔试,实习期结束后再次进行理论考试,总分为100分,由同一老师出题并阅卷。另外,在实习结束后,进行病例分析能力考核,即给出3个病例摘要,要求学生列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诊疗方案,满分为100分,采用笔试方法,由同一老师出题并阅卷。采用自制的学员自我评价问卷调查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同时采用自制教学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问卷调查。

1.4统计学方法考试分数以x±s表示,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问卷调查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核成绩两组入科时理论考试成绩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习结束后,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均较入科时显著提高(P<0.01),但EBM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习后病例分析能力考核成绩,EBM组成绩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实习生自我评价实习结束后,所有学员接受教学自我评价问卷调查,EBM组所有学员及大部分对照组学员均掌握了肿瘤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原则和预后,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两组学员均表示通过实习有助于今后工作和学习。而EBM组学员在提升临床思维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提高文献检索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2.3教学满意度所有学员在实习结束后均完成教学满意度不记名调查,结果发现,EBM组30名学员中,对教学满意者28人(93.3%),基本满意2人(6.7%),不满意0人;对照组30名学员中,对教学评价满意者22人(73.3%),基本满意5人(16.7%),不满意3人(10.0%)。EBM组对教学满意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χ2=4.3200,P<0.05)。

3讨论

对实习学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员跟随带教老师,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的被动学习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尤其是肿瘤患者起病隐匿,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治疗方法因人而异,往往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带教老师往往感到不好教,学员也不掌握。EBM模式强调学习方法的培养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思想和模式,从传授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知识,彻底改变目前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促使医学生从终结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目前,国内有报道将EBM理念应用于肿瘤科的教学中,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参与意识、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增强临床实践能力。本研究将EBM教学模式应用于肿瘤科本科实习生,结果发现EBM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能够提高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以及病例分析能力,同时提高了学员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有助于学员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可见EBM教学模式在肿瘤科本科实习生中应用效果显著。

本研究采用的EBM教学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五步教学法,即提出问题、寻找证据、证据评价、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符合EBM思维方式。我们体会,采用EBM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亲身参与到诊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中,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一个病例。通过搜集多中心、大规模、随机对照和前瞻性研究获得的证据,可以丰富临床经验,掌握文献检索方法,了解某种疾病的诊治进展,开阔了视野。值得一提的是,EBM组学员中有12名学员撰写了医学综述类或病例报告类论文。这在以往本科实习生中是少见的。

EBM教学模式的实施首先要提供学员查阅文献的便利条件,我院为学员提供了便利的网络资源,开设了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万方数据库等中文免费全文链接,以及MEDLINE、PubMed等外文文献检索链接。其次要对证据的可信性和科学性进行判断和评价。所有证据应来源于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并且要注重研究的质量、设计、偏倚、样本、个数和结果是许多标准考虑的因素。此时,带教老师要协助学员对证据的可信度和权威性进行把关。另外,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要对出现的新问题再次寻找证据,用EBM的证据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地寻找证据并进行总结,提高了学员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第9篇:循证医学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循证医学;PBL教学模式;儿科;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R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328-02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1]。其核心是:医疗决策尽量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来开具处方,制定其资料方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rning,PBL)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Mcmaster)大学医学院首创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其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获取知识和有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2~3]。近年来,已陆续有不少有关循证医学及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研究的报道,但将二者同时引入儿科实习教学中的研究报道并不多。本文旨在通过对两种教学模式运用后教学效果的评价以期找到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以适应“教会学生学习,使之成为一种终身受用的行为习惯”的现代医学教育理念[4]。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对照组:进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科实习的2004级临床医学本科生41名。研究组:2005级临床医学本科生43名。

两组在年龄、性别及教学课程、学时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常规实习方法,即每个实习生由教师带领对新收病人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病历书写,对在床病人进行每日查房,向实习生讲述患者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研究组:教师选取4~6个典型病例,针对每个病例按下列步骤进行教学:①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临床病例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②学生针对问题查阅教材、文献、网络资料,收集总结相关资料;③教师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真实性和临床实用性的评价;④学生将资料与患者的个体因素结合做出医疗决策,教师点评小结后予以实施;⑤教师及学生共同对整个医疗过程进行总体评价。

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进行基础理论、实践技能考试,对两组实习生进行不记名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调查;对研究组实习生进行自我评价问卷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技术资料已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х±s)表示,均数比较为х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习生儿科理论考试、实践技能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2.2 两组实习生对儿科授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比较,见表2。

2.3 研究组实习生自我评价问卷调查结果,见表3。

表3表明,88.25%的实习生认为新型教学模式对自己很有帮助,能提高自己的文献检索能力、医学知识更新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能扩大视野、启迪思考、提高综合素质,受益匪浅。

3 讨论

21世纪是医学高速发展的时期,为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所需的医学人才,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地位、关系、作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意味着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5]以适应这种变化。儿科患者年龄小、起病急、病情变化多、发展快,且患儿往往不能自诉病情、不能很好配合体格检查,这给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会不同程度地干扰医生的正常思路,以致影响疾病的治疗,故儿科学的临床教学有其自身的系统性合特殊性,更迫切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以适应高质量、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以学科为基础、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行为是有限的,而提高参加者主动性和提供参加者实际操作机会的教学方式可有效地改进临床医生的实践行为[6];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式教学方法,EBM教学模式是教授学生如何学习或获取知识,吸收最客观、最合理的证据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中开展EBM及PBL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从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出发,提出自己所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问题为基础,迅速、快捷的查阅资料、评价证据,获取高质量的最佳临床证据,最终通过讨论、结合临床实际综合分析应用于临床实践、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后的“劳动成果”极大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习的成就感,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学生由知识记忆向思维能力转变,将“得鱼”转变为“求渔”;另外,这种教学模式由理论向综合临床能力转变,“知书”变为“获术”。

另外,该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知识培养为人才培养、传播知识为技能训练、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电式”教育为终身教育[7]。如何将最好、最新、最有科学根据的循证医学的证据传授给学生们,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医学理论知识是临床教学实践面临的重要课题,值得教师们做更加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Sackett D L, Richardson W S, Rosenberg W, et a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M]. New York: Churchill Livingstone,1997:788

[2] Allen KI, More FG.Chinical simulation and foundation skliis: an integrated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teaching[J].J Dent Educ,2004,68(4):468-474

[3] 梁宏军,吴多芬,李小辉,等.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在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整合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69-76

[4] 李勇,眭道顺,廖梦怡.皮肤科临床教学中PBL教学模式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4(22):124-125

[5] 张绘宇,张雅洁,龙捷,等.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中华教育学杂志,2008,28(3):49-106

[6] Davis D, O' Brlen M A, Freernantle N, et, al. Impact of formal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J], JAMA, 1999,282(9):867-868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