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后服务征求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注重动员教育,重塑自我认识
根据区委区府部署,我局及时成立了局“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统筹组织安排全局机关作风建设年的全面工作。结合本局的实际,制定了我局的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工作实施意见和局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工作日程安排,给我局此次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确定了“树形象、优作风、创三型”的主题。
1、局长亲自动员,抓会风会议纪律。及时召开“作风建设年”主题活动动员大会,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义定作动员讲话。会上,周局传达了区委书记寿永年、区委副书记郑德兵在区“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以及甬鄞党[]12号文件的精神,重点强调要从改进会风和文风做起,严格控制会议规模和数量,精简各类文件,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说实话,并提出了会风和文风改进的评判办法。
2、领导带头剖析,重塑自我认识。局领导在动员会议之后,又召开了全局形象认识会,振奋全局同志投入活动的精神。会议要求全局同志不能躺在人事局过去“勤政、务实、热忱、高效”的良好形象上不思进取,而是要以为起点,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不断自我批判,找出深藏在背后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地培育新的良好风气,树好并维护好人事局良好形象:政治坚定、勤奋好学;真情为民,开拓创新;依法行政,公道正派;民主和谐、清廉节俭。
二、注重学习教育,形成良好学习风气
在活动一开始,我局就制订了周密的学习计划,健全并落实了分组学习、每周一课等学习制度,运用网站、讨论、请老师、自己上台讲等多种形式,切实做到了5次集中学习,1次集中讨论,由党政主要领导专门就作风建设讲课1次;局领导发挥了带头作用,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义定亲自讲课,带头学习。
1、建设两个平台。一个是网上学习平台,在局党建网上开辟局“作风建设年”主题活动专栏,所有活动文件由专人及时更新,办公室第一时间局活动动态。一个是小组学习天地,把全局按科室分成四组,每周举行学习,形成学习互动小环境。通过这一个多月的运行操作,网上平台成为局人人每日必点的栏目,小组学习天地真正做到畅所欲言,学其所好,在增强组织感的同时也让同志们在轻松的氛围里学习到知识,两个平台成为局学习制度的最好诠释。
2、领导带头,人人讲课。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义定带头作了“传达市区党代会精神”讲座,在传达过程中他还特地针对报告中提出的人事人才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分解,要求各科室把这些工作贯彻落实到科室任务中去。开展“一人一讲”活动,新添置了投影仪等设备,由公管科一名副科长给全局同志讲了“《公务员法》实施,我们应该如何操作”,并在课后进行了当堂测试。目前,我局已经排好“一人一课”课程,今年年内将有10名干部参与讲授10课,内容涉及人事人才工作的各个方面。
3、邀请讲师团成员讲课。邀请了两位区“作风建设年”讲师团成员给全局干部讲课,区直机关党工委徐常煜作了“加强机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思想道德的意义和干部个体是打造和谐机关的重要因素,使得全局同志清醒认识到无论是和谐社会还是和谐机关都是每个个体努力的结果;邀请区委党校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刘智老师,给全局同志上了一堂题为“关注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讲座,课后同志们达成一种共识,作为和谐社会的享受者,我们应该学会感恩,而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分子,我们应该认清自己的责任,用勤奋和关爱造就社会的和谐。同时我局还以双休日培训超市为平台,组织党员参加北京家和业咨询有限公司的高级培训师程社力主讲的“职业生涯管理”。
4、组织讨论。4月13-18日以科室为单位,自由组织“多想全局、多做贡献”小型讨论,每次讨论都有分管领导参与;4月20日在局领导、局机关干部中开展了一次“多想全局、多做贡献”的大讨论,6名来自局各科室的代表结合本科室业务工作开展情况,谈论了本科室在“作风建设年”第一阶段中的收获和想法。一位发言同志从“作风”二字的字义解释说起,逐条对区委、区政府要求的五种作风要求进行了一一对照,一些同志则在发言中把作风建设和工作业务相结合,通过分析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来查找工作上的不足,并一一列举。一些同志感觉到自己离一个“三型”人事干部的标准还有差距,并表示在今后工作中会不断调整,真正做到“树立良好形象、优化工作作风、创建三型机关”。
5、全局写征文。发动全局,人人撰写作风建设专题征文,要求他们围绕作风建设主题,谈体会、提建议、发评论,共收到征文22篇,收到文章将陆续上网,通过公开评审,选出3篇优秀文章报送区“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注重蹲点调研,找准活动与工作结合点
围绕局“四个结合”要求,在活动开展中切实做到:把开展活动与深入调研相结合,把开展活动与竞聘上岗双向选择有机结合,把开展活动与梳理现行制度相结合,把开展活动与创建“三型”机关结合起来,切实围绕人事人才工作的要求和特点,在做好上级部署的工作任务同时,不断动脑筋,找突破,用过硬的作风力求“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实效。
1、局领导参加“联镇带村推进月”活动——决策:在华中理工大学搞智力项目对接。按照区委有关部署,我局班子成员抽出一个星期时间,主要到联系镇企业开展蹲点调研,重点蹲点了宁波康强电子有限公司、宁波华安建材冶炼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开座谈会、个别访谈、走进车间等形式深入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共同探讨推进企业人才工作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在蹲点中发现,蹲点企业都是高度重视人才求发展,注重培训育人才,但还是急需解决企业难题的高层次人才和智力。在此次走访基础上,局领导多次商议,最后形成“借助武汉人才招聘活动机会,在华中理工大学搞智力项目对接”的决策,为企业和学校搭建交流的平台,让企业带着技术难题到学校找智力和人才支持。
2、实施局“三联”活动——决策: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和国外农业智力项目引进。在三联活动中,注重围绕职能“联”出自身的特色。到镇、村,开展了扶贫解困活动,走访贫困学生,共走访学生6名,发放慰问金3000元;在走访期间,重点就学生就业、农业引智开展了调查,共发放两类表格200余份,促成了开展首届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的想法和计划下半年就水果栽培方面引进国外智力2人的思路。开展了科室联企业活动,由负责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的两个科室组成两小组,在半个月的时间对到企业调研人才工作,并形成了两篇具有一定水准的调研报告;着手实施干部联人才活动,以区高层次人才协会为平台,举行了外地人才巡礼鄞州、医学组送医下乡活动,在活动基础上,全局干部多交人才朋友,了解人才需求。在三联活动之外,我局以区人事人才网为平台,积极权威人事人才信息,解答各类人事人才咨询。
四、注重建章立制,构建长效机制
我们始终认为,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活动有阶段,建设无止境,必须始终坚持,因此,我局围绕“立足当前,突出重点,同时长远考虑,坚持经常”思路,以解决作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强建章立制,利用网络建构局内管理平台,用制度管人管事,强化监管督查,努力使全局干部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有新的改进,在人民群众对机关工作的满意度上有新的提高。
1、实行个体岗位考核。建立电脑考勤制度,严格工作纪律。用硬制度把关,全面起用局域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网上考勤系统。局内每位同志当日请假、外出、出差、长假、有关事项公告、局内通知一目了然。实行一月一评制度,狠抓各岗位职责的落实。根据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对局内每个科室和每个岗位在管理过程中所应承担的工作内容、数量和质量以及完成工作的程序、标准和时限,应有的权利和应负的责任等进行明确的规定。每位同志每月自觉填报本人当月工作任务及重点工作完成进度,按时完成各阶段任务和局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
2、规范科室工作流程。实行“政务公开”、“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情况汇报制”等工作制度。在楼道口放置醒目的办事指南小册子,及时添换;第一个接待的工作人员必须做好答复和联系工作;凡符合政策规定、手续资料齐备的办事要求,相关科室应当即办结。各科室对不能自行处理的工作,在接到各单位、干部群众的工作要求之日起,在3个工作日内向分管副局长汇报;分管副局长对不能自行处理的工作要及时向局长汇报;急事随时汇报,特殊情况科长可直接向局长汇报。
3、不断更新完善工作制度。在个体岗位考核上,我局将结合本次活动成效和区委有关要求,实行工作周报制度,通过人人报告一周工作情况和成效,达到运转加快、降低运行成本,把周报纳入到个人考核体系中;根据区目标管理考核要求,拟订新的局个体考核文件,并将个体考核与目标管理考核奖挂钩;在局制度手册上,将添加文风和会议评议制度,即减少文件和会议数量,尽量少发文件,开短会,每次发文和会议前后都要求匿名填写有效性和必要性并投票,没达到一定指数的会议类型将不再举行,并在网上公告;完善信息宣传调研制度,要求人人参与写信息,并加大奖励力度,让人人都来参与营造良好人才工作环境。
在“作风建设年”第一阶段活动中,我局每位同志都以转变和优化作风、促进工作、推动工作为目标,对五个方面作风进行了认真对照和深入思考,自觉向我局提出的良好形象靠拢,努力做到人事工作上规范、公正,人才工作创新、实效。第二阶段我们将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征求意见,把准局机关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确保活动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一、以第一阶段活动总结为契机,争取在思想认识上有再提高。
通过总结,挖掘有效做法和特色亮点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以总结为手段,使全局干部对于作风建设在认识上再提高,行动上更自觉,确保第二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找准活动载体,扎实开展第二阶段作风建设活动。
1、通过“金点子”征集活动,反思工作和自身,查找不足。
开展“双百”意见征求活动,依托网络平台,广泛征求意见。
2、提出局机关整改方案,深入整改。
3、加强反馈,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创建群众满意“三型”机关活动;
【关键词】多元化;健康教育;卒中
根据统计,发生脑血管病的患者中,1/3患者死于发病早期,而存活的患者中,约3/4遗留有长期神经功能障碍并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服药、康复、心理支持等将伴髓卒中患者终身。国内外研究证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预防疾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2】。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或人群掌握防病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话方式,从而达到预防疾病或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健康教育的形式应该是多元化的,需要医生、护士、媒体等通力配合,以达到最佳效果。
1 健康教育的内容:可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让人们了解卒中的严重危害,使人们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主动采取积极预防措施;第二,告诉人们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并使其知道如何预防;第三,发生了卒中后应该如何应对。
2 健康教育的方法:健康教育的方法须因地制宜,根据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宣传策略,建议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2.1 开展在医院举办健康教育大课堂,请媒体做预告.课后将专家讲座内容以科普稿件形式报道。在候诊大厅、门诊和病房举办经常性的健康知识讲座,医生与患者面对面讲授。
2.2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隶教育等内容融为一体,全科医师有责任对社区居民提供防治疾病和保健服务。2.3利用大众传播媒体开展健康教育,根据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刚站等媒体的特点,策划卒中健康教育。各类媒体面向各个层次的人群,教育覆盖人口数会大大增加。电视开展健康教育,城乡家庭都适用。目前博客和微博的普及,给健康教育搭建了便捷的平台。
3 做好年轻护士健康教育培训,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贯穿于护理工作全程。
一线临床护士都是年轻人,做好年轻护士的健康教育知识培训,使患者受益的同时,是提高护士综合索质的有效途径。
3.1健康教育制度化 护士长根据每个年轻护士的特点,量体裁衣,制定带教计划,并形成科学的健康教育管理制度。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介绍入院环境时,即渗透健康教育知识,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根据患者病情适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相关疾病护理要点、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护理,进行辅助检查前后指导及功能锻炼、注意事项等,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信息;患者出院前完成出院指导,包括复诊时间、服药注意事项、有管路患者进行管路护理指导。偏瘫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及患肢位摆放指导等。
3.2 年轻护士掌握健康教育沟通技巧赢得患者信任是做好健康教育沟通的前提,技巧在于护士始终把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护士掌握患者的病情;在不侵犯隐私的情况下,充分了解患者工作、生活和文化等背景;关爱、体贴患者,视患者为亲人,工作中真情投入,使健康教育有的放矢。科主任、护士长和老同事在实际工作中身体力行地言传身教。
3.3 培养年轻护士创造性开展健康教育,在临床工作的年轻护上,在学校接受了系统的护理知识教育,对卒中健康教育知识接受能力强。在病区设立健康教育板报、宣传栏、知识角,请年轻护士独立设计完成,将全部资料储存于公用电脑内,以便大家一起查询和学习。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严格指导把关,认真做带教讲评。
3.4 患者掌握健康知识作为衡量工作标准,护士长担任着管理、决策、执行、培训、监督、探索等角色,确保健康教育的覆盖率和知晓率符合标准。日常工作中,注重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实时向患者了解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在每个房间设意见簿,诚恳向患者征求意见和建议,以督促和改进工作;每月开展护理查房,讲评健康教育工作情况,以切实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
4 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我国尚缺乏健康传播方面的研究,卒中的健康教育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科普传播行为躬行,要求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要规范,新闻媒体编辑、记者采编过程中要具备躬行的道德修养。第二,科普宣传要常规化。卒中的健康教育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务人员把握规律,将健康教育常规化、常态化,循环性、周期性开展。
总之,健康教育在卒中患者的有效治疗和预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生、护士、媒体等多元化的参与,可以有效降低卒中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一、选好班委会是工作的重点
班委会的主要职责就是协助、配合班主任做好日常的班级管理和教学管理工作。如组织班级活动、收集学员对教学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管理班级纪律、卫生等等,都是在班委会协助下进行的。班委会在协调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化解各种矛盾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建立一个团结向上、具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班委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二、选好班委会是工作的难点
首先,新班建立时,对学员不了解,选班干部难以选好选准。按照学校要求,要在新学员开学四周之内建立起班委会,可实际上跟同学们见面只有4次课、8小时。另一方面,刚开学,工作非常多,如入学教育,整理教学日志,熟悉教学计划,跟任课老师沟通等,同时还得跟班听课,及时了解教学情况,记好教学日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任班主任第一年,我带7个班,都是新班,第二年带6个新班、3个老班。在保证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几百名陌生学员中选拔出几十名班干部,建立起各班的班委会,确实感到压力非常大。但为选好选准,我首先反复翻阅各班花名册,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有时还把花名册带回家分析对比,列出预选人员名单,然后根据点名、自我介绍的方式对号入座,在学员上课时认真观察其表现,最后再找个别谈话,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及脾气性格,看是否愿意为大家服务等。这样反复几次,才能最后确定班委会人选。以上这些工作,都是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利用课间休息,中午或者课后进行的。有时在学校没时间,回家后再打电话。休息时间也满脑子是各班人选怎么安排的事。班长、班委确定后,利用课前或课后组织召开班委会,进行分工,研究布置工作。最后向全班宣布,让大家认识班委会成员,使班委会开始工作。
回顾一年半的实践,新班建立班委会,有成功,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但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我想成功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小组建设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a new high school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country has full implementation, the purpose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s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classroom. And team construction is one of the very important one annulus. From the team construction effect, team construction of specific operation method and process, the group long selection and responsibilities, and small group leader and member of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raining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high class team building construction
高效课堂的重点是“高效”。什么是高效呢?我认为节约时间,事半功倍就是高效。利用较少的时间学习和掌握较多的知识就是高效。要达到课堂高效,重点又在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又在于课堂教学环境,所以班级中的小组就起决定性的作用,课堂教学效果能提高就能达到高效的目的。那么怎样的小组才有能促进学生学习成长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小组建设的作用
(一)小组在班级的作用:小组建设好民,能强化班级“团队意识”,使团队更有凝聚力,为了做好集体的事情,大家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提升了班级成员努力创建比、学、赶、帮的积极性,促进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小组在课堂上的作用
预习课上:个体学习、探讨交流。展示课前:确定组员任务、明确组员的展示形式、必要预演。展示课中:展示任务、点评疑惑,解决疑惑,互评。展示课外:组员之间比、学、赶、帮、超,互相监督、促进进步。
二、学习小组的组建
我觉得每一个小组都应由3或6名学生组成的有利于全面竞争的综合性小组,既是学习小组,也是劳动小组、体育小组,还是文娱小组。在编组时尽量考虑每一个人的突出的才艺、成绩等使其和谐搭配,使小组在各种竞赛条件中尽可能公平。
组建小组时要注意每个小组的成员男女混合搭配,这样男女生可以取长补短。
小组组建好后,组内位置的编排时要注意,组织能力强的组员要找到一个理想的座位,使其起好领头的作用。综合以上各种因素我对小组成员有以下搭配:
综合搭配:
我认为主要从成绩优差和艺体特长两方面结合搭配,这样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操作方案:
方案一:之字型分配、平等微调、适当征求意见的原则。方案二:先定组长再选组员,本着双向选择、协调互选、适当交换的原则。
促进搭配:
我将班级成员按各科成绩水平进行分层,教学水平较好的学生一组,较弱的学生一组。我认为分层搭配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下都很有效,我将小组分成4人一小组,课上效果很好。
操作方案:按每次月考成绩对班级学生以30名为分界进行分组。
互助小组组建设好后,将对小组进行如下建设:
1、小组的组名、组训、组规、组牌,制定小组的共同奋斗目标,个人的奋斗目标。让小组成员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创新、和谐、发展、响亮的名,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2、小组同学的代号。按照标准分好小组之后,将小组成员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编号。课堂互动时组长可以让组员按一定的编号发言、交流、讨论合作。
三、组长的选拔和职责
(一)组长的选拔
组建好学习小组后,就要让小组开始运行。要使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就要让小组学会合作,要合作必须要有个领头羊――组长。
组长担负起为本组的学习、生活负责的重任。要任劳任怨为同学们服务。在服务大家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
那小组长该如何选拔呢?我们认为学习小组组长应具备以下条件:①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②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③学习成绩应该优秀④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⑤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⑥要有服务意识。组长不一定是组内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却一定是各方面能力最强的学生。
(二)组长的职责
1、组长带领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学习团队,担当起学习小组中学习先锋的角色。
2、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组内部问题的解疑,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实现高效学习,都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小组终极学习目标;
3、组长要检查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学习内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4、学科组长每周要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进行总结并向组长汇报,组长每周公布并向教师、家长汇报,以督促小组成员反思,进步、发展。
5、小组长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生活、寝室、食堂的纪律,检查成长册等;
6、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利用好晚自习时间完成导学案。
四、岗前培训
小组长是小组的核心,小组合作的组织者,在组内起领头羊的作用,所以组长的培训是小组良好运行的关键。
(一)小组长的培训:
第一: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
第二: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洞悉同学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组员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
第三:组长为同学们服务,很辛苦,学有余力,必须有所回报。可以针对性的培训组长接替技巧和方法;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查评价。这样锻炼了组长的学习技巧和方法以及自学能力。
第四:帮助组长培养各学科组长,即时,在某些学科上让学科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学科组长,这样可以给组长减负,又能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第五:肯定、表扬、激励。
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作业专门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
(二)组员的培训:
1、明确组员的权利和义务,组员应尽的责任和所起的作用。
2、组员如何进行课前、课堂上、课后的学习。课堂展示时培训组员如何进行合作、讨论、发言、提问、解答疑惑、总结等的展示。
3、通过讲解展示,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学困生学习,让学困生进步的过程,也是自己知识进步、能力提高的过程,帮助学困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还会使自己进步发展能力得以提高。
3、组员合作意识的培训。在班级内,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合作教育。
从中国知网搜索的文献来看,研究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教材存在问题的学者寥寥无几,到目前为止,研究的学者有郭冰,郭泽光(2003)、祝建军(2008)、李冬姝(2011)等。他们认为财务管理专业教材存在以下问题:教材理论背景与国情存在差异;教材体系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缺乏对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与实践脱节严重等。对于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教材的研究只有王东、王伟(2012),他们在“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一文中提到了我国现有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大多借用普通本科教材,存在着内容多、理论深、实践性弱、教材内容与财务管理工作实际脱节等问题。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财务管理专业教材和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材的问题。经过研究发现,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教材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内容结构是普通本科教材的“浓缩本”或者是“翻版”
通过对标明应用型本科字样教材的调查,我们发现许多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教材无论从章节结构还是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基本上都是普通本科教材的“浓缩本”或者是翻版。目前标明应用型本科的院校并不多,我们随机选择了有财务管理专业的10所非“211”、“985”大学,①研究他们的专业课程开设情况。笔者发现,10所院校全部开设了《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于是,我们选择《财务管理学》教材作为研究对象。由于目前还没有官方或者学者公认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代表性教材,我们选用了两本标明为应用型本科教材《财务管理学》和标明普通高校的教材进行了分析研究。比较的教材中一本为著名财会出版社立信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其封面标明“21世纪应用性经济管理规划教材”,以下简称立信版;另一本为浙江大学2010年7月出版,其封面标明为“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以下简称浙大版;普通院校的教材为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其封面标明“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推荐教材”,以下简称人大版。
人大版共有八个知识模块,第一模块为财务管理基础知识,讲述财务管理的概念、目标、企业组织形式与财务经理、财务管理环境、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以及证券估价等;第二模块为财务分析,分别讲述财务分析基础、财务能力分析、财务趋势分析以及财务综合分析;第三个模块为财务战略与预算,分别讲述财务战略、全面预算体系、筹资数量的预测以及财务预算;第四个模块为财务管理筹资,分别讲述长期筹资概述、股权性筹资、债务性筹资、混合型筹资、资本结构的理论、资本成本的测算、杠杆利益与风险的衡量、资本结构决策分析、短期资产管理、短期筹资政策、自然性融资、短期借款筹资以及短期融资券;第五个模块为财务管理运营资金,分别讲述营运资本管理、现金管理、短期金融资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规划及控制;第六个模块为财务管理投资,分别讲述长期投资概述、投资现金流量的分析、折现现金流量方法、非折现现金流量方法、投资决策指标的比较、现实中现金流量的计算、项目投资决策、风险投资决策以及通货膨胀对投资分析的影响;第七个模块为财务收益分配,讲述股利及其分配、股利理论、股利政策及其选择以及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第八个模块分两章介绍为公司并购管理和公司重组、破产和清算等知识。
立信版和浙大版均没有第模块的并购重组模块,其他模块与人大模块大同小异,除章节及三级标题名称、顺序有所区别外,其知识点和文字字数也基本相同。经过仔细对比分析,我们认为两本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教材只是普通大学教材的简单删减或重排,并没有实质性差别。
(二)教材内容可操作性不强
现有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教材与普通本科教材基本一样,都侧重于对概念、作用、原理以及决策工具和分析工具等知识的介绍,对于实际工作的流程、方式方法以及与工作岗位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很少涉及或一笔带过,更缺乏对实际工作过程中重点、要点、难点及注意事项等知识介绍。学生学完以后既没有得到“鱼”,也没有得到“渔”,从而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
《财务管理学》的几个模块除基础知识模块外,其他模块应该都是应用性很强的知识模块,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财务实际问题的基础。然而,现有所谓应用型教材与普通院校教材基本一样,都是以介绍基本理论、分析工具、决策工具等为主,可操作性不强。我们以立信版和浙大版的融资模块及其中的长期借款为例予以说明。
立信版第四章为筹资模块,共分为四节,分别讲述筹资概述、资本成本、杠杆价值的利用和资本结构决策。长期借款为其筹资概述中“筹资方式”标题下的一个知识点。该书用800字左右篇幅对长期借款概念、种类、条件、偿还方式、偿还计划以及长期借款的优缺点六个方面进行了介绍,没有提到长期借款的程序和其他知识点。
浙大版筹资模块由其第三、四章和第二章的第三节组成。该模块共十节分别讲述资金成本观念、筹资概述、权益资产筹资、长期债务筹资、短期资金筹资、期权工具筹资、杠杆原理、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决策方法。“长期借款”为其“长期债务”节中的一个子标题。该书用500多字对长期借款概念、种类、程序以及长期借款优缺点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其中长期借款程序仅用“长期借款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提出申请、履行审批手续;审批贷款;签订借款合同;使用贷款;归还贷款。”一句话概括。此外,没有其他知识点。
可见,两本教材都缺乏“应用性”。一是缺乏对不同资金来源特点的分析介绍,不能告诉学生可以从哪里融资;二是没有或者基本没有对筹资的条件和操作程序进行系统、详细的介绍,不能告诉学生怎样筹资;三是没有结合具体融资方式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不能培养学生合法融资的理念;四是没有真实完整的实际案例分析,既不能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实际融资的完整过程,也不能帮助学生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要领,更不能帮助学生掌握融资的难点、要点和注意事项;五是课后习题和思考题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缺乏对能力拓展和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等训练,不能达到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教材这些缺陷的存在,学生学完后自然就无法胜任融资任务,也就没有达到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目的。
(三)教材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的环境和内容在不断发生变化,各种财务工具和手段也在不断创新。然而,现有应用型财务本科专业教材却不能及时反映这些变化,进行知识更新,与时俱进。如并购重组等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非常重要的财务工具,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常用的财务手段。2009年人大版对此已经安排了两章篇幅进行专门介绍,而2010年出版的立信版和浙大版均没有这部分内容。又如,中小企业融资是我国多年来的一大难题,为此进行的金融创新如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立信版和浙大版也都没有介绍。
二、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教材存在问题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应用型本科教材存在问题的原因是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对教材编写质量的监控,①以及教材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从规划、立项、编写到出版发行,需要较长的时间。②笔者认为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对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的定位认识不到位
对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对“应用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是原因之一。目前对于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如徐行、张红认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以培养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包括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王成、甘亚蓉、唐玮认为独立学院应该树立“应用型市场化人才”培养目标。黄嘉涛,张德鹏,韩小花认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直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够补充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结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朱开悉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目标是具备“宽、厚、强、高、熟”,具有财务管理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的财务管理专业执业人才的培养,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学本科教育应以素质为基础、以知识为主体、以技能为手段、以能力素质提高为目的。以上学者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都肯定了“应用型”的意义。但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的定位过于宽泛、抽象,对于“应用性”的实现方式与途径还没有形成共识。因而很难有公认的应用型本科教材面世。
(二)编写教材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很难写出高质量的专业教材。在企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不乏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者,然而他们往往缺乏对理论的兴趣或缺乏编写教材的动力和压力。因而现阶段教材基本上由学校教师编写。由于应用型本科办学时间不长,教师队伍还比较薄弱,稳定性也差,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学校又缺乏对编写优秀教材的激励机制。一些民办院校的财务管理本科院校更是如此。尽管学校中也有一些双师型教师,但多数是徒有虚名,他们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只是通过考试取得“会计师”等职称而已。多数教师编写教材是迫于职称的压力,一旦没有这种压力,也就没有编写教材的动力。有些教师确实来自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岗位,但年轻、稳定性差,理论功底欠扎实,教师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编写出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材。另外一部分既有实践经验也有教学经验的老教授,由于没有职称评定的需要,以及精力等原因,因而也没有参与应用型教材编写的动力和压力。从而参与编写教材的教师有些虽然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但是没有经过企业实践的锤炼也就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即使有实务内容,所谓的实务内容往往缺乏可操作性,没有真正深入企业的具体业务。
三、我国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教材建设的构想
(一)以“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能力的操作性人才”为教材建设的核心理念
“一定的理论基础”是指教材全面、系统、扼要的介绍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实务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
“一定的分析能力”是指教材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式既要让学生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能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便于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与能力。
“操作性”是指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了解工作过程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掌握工作流程、要点、难点以及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能力。
(二)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以理论概述为先导,以实际操作流程为主线,以实际案例及评析为支撑,以课后作业作为巩固与扩展
“以理论概述为先导”是指介绍实务内容前首先扼要介绍相关理论知识。理论概述由两部分组成,即全书的理论章和实务章中的理论节。理论章主要介绍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相关的理论、发展趋势等以及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结构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等;理论节部分为实务章的第一节,主要介绍每一章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与其他章的关系以及创新等业务内容。
“以实际操作流程为主线”是指以实际财务业务的工作流程为顺序介绍每种财务业务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与工作标准,以及特点、要点。由于每一大类财务业务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小类,而不同的工作类别的工作流程又有差异,因此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业务流程进行介绍尤为重要。
每一实务章,通过一个真实完整的案例展示整个工作内容的实际操作流程,并进行评析。首先,通过案例展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实际操作流程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其次,通过对案例点评,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要点、难点和注意事项,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的习惯。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论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每一章节后面的思考题作为补充,拓展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要求学生查找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所有贷款的种类、流程,并进行比较,通过这个练习题既强化了学生对信贷融资的理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查阅资料、归类整理和分析比较的能力。
(三)编写队伍的组成
教材最好由专职教师和财务管理实务工作人员共同编写,并由具 有高级职称的双师型教师担任主编或实际负责人。专职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财务管理理论基础、较强的科研能力,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材编写经验,同时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相关的工作经验。专职教师主要负责理论部分、案例分析、能力拓展、课后作业等内容的编写工作。从事实务工作的作者必须具有较扎实的财务管理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财务管理实务工作经验,熟悉相关财务管理工作流程、要点和难点,负责业务流程、案例提供与整理等编写工作。
【关键词】教材主题图情境再加工
“主题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践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教材设计了许多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活动情境和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和主动探究愿望。然而,“主题图”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主题图”中设计的情境、插图的内容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也会使学生和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静态的主题情境又难以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学材料的丰富性和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的关系处理上给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主题图的功能?如何有效地处理教材中的“主题图”?让主题图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数学课堂呢?
一、充分挖掘内涵,拓展主题图的“量”
在人教版第六册《口算除法》一课中,教材呈现的是一幅“蔬菜运输图”,有的教师使用时没有认真挖掘其中的内涵,而是被动地使用主题图,如课一开始就直接呈现出主题图画面,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又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接着学生进入了在繁杂的主题图中寻找对应的数学信息并思考如何提问题这一过程中……这样,整节课大部分时间都在解决数学书上的三个数学问题,没有时间落实本节课的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教学目标。其实,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作适当调整:引用“人民币”作为教学材料,通过把6张十元人民币平均分成3份和把6张百元人民币平均分成3份来充分理解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最后再呈现“蔬菜运输图”来巩固知识。这样处理主题图,更有利于学生开展活动及理解知识,有利于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高学生探索发现的兴趣。由此可见,对主题图的处理,应该是在把握教材本质的基础上合理、灵活地进行,并作适当的补充,以最大限度地拓展主题图的“量”。
二、处理现有资源,提高主题图的“质”
一位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课,课本主题图是这样的:货架上陈列着一些货物,一个小女孩对营业员说:“我要买1个卷笔刀和1枝铅笔。”她给营业员2元,营业员说:“找你6角。”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出示主题图,但把营业员找小女孩6角,改为7角。先让学生看图,说说看到那些信息?学生把陈列在货柜上物品及单价都说出来。教师问“根据这些信息可提什么问题?”学生回答要买哪两样物品并列出小数加减算式。接着教师问,营业员的钱找得对不对,引出检验,并发现营业员找错了。这是新知识学习部分,知识巩固部分教师还是利用主题图,提出,“如果你有8元钱,请你任意选择几件物品购买,算算自己要付多少钱?还剩多少钱?”这为教师先用主题图创设情境引出例题,解决问题后,还用主题图引出检验,最后又用主题图编排练习,使主题图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可见,对主题图再加工时,一定要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充分利用和处理现有资源,才能真正创造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提高主题图的“质”。
三、理解教材本质,把握主题图的“度”
如一年级《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教材的主题图是“百羊图”,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体会它比以前学过的20大得多,了解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可是,有一位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把这些都删除了,代替的是一张十乘十的“百格图”,用“百格图”来代替“百羊图”,其实是没有读懂教材。百格图虽然有利于学生估数,能很快地10个10个地数到100,但思维含量被大大降低。而“百羊图”却打破了这种静态的存在,力图把数学还原于生活,不给学生一种定势,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思维空间。主题图的一个小小改变,使得其中的内涵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从而使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主题图进行再加工时,一定要理解教材本质,把握好主题图的“度”。
四、选择呈现时机,突显主题图的“效”
《1―5的认识》的教学,通常教师把动物园主题图放在开始作为情境引入,让学生观察画面后回答:图上有什么?把你看到的物体数量数一数各有多少?然后全班交流。可课后学生却说:“今天老师教的太简单了,我们幼儿园里早学过了。”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看来学生的知识起点对主题图的呈现时机有着很大的影响。鉴于以上认识,《1―5的认识》教学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意义的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间。先在黑板上写出1~5的数字,让学生说说对它们的认识,然后用学具表示,也可以用身边的事物表示。这里主题图并不是放在开始,而是作为练习材料。当然,主题图教学放在哪个环节、哪段时间根本没有好坏定论,它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起点及材料的特点综合决定的,教师可因时、因人、因地、因材进行选择教学。
五、深入了解学生,增加主题图的“趣”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这个道理人人知道,可为何一上课学生就是没兴趣参与学习呢?这说明教师对学生还不够深入了解,学生的确很喜欢去游乐园、动物园,可当老师出示挂图时性质就变成了看图,难怪学生没兴趣。那么怎样深入了解学生呢?我们的学生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呢?教师又如何找到兴趣和数学之间的结合点呢?首先教师应该和学生平起平坐,位于孩子的高度看教学,多从孩子的角度观察事物。还可在班级中做调查,看看学生对什么样的学习素材,学习方式最感兴趣,然后对主题图进行适当处理和改进。
总之,主题图的样本是教材的编写者提供的,他们把教学目标具体化为学习素材,以一个个丰富生动的生活场景呈现于教材,这也正体现了“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新课程理念。但教材毕竟只是作为教课的依据,真正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而教师又有着先于学生理解、挖掘“主题图”的机会和研究学生的权利,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理解学生,具体分析,因材施教,主题图教学必将更加实、活、精、新。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育.辽宁教育出版社.
[2]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目前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相继在教育领域提出核心素养体系。中国教育部在2014年3月也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着力推进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4年12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全面启动,其主要任务之一是凝练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于课程的前提是确立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2016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了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生命观念不等同于生物学重要概念,具有跨概念性和上位性,是众多概念的归纳、总结和提炼。因此,在生物学中生命观念就包括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通过对比中美两国教材中“物质的跨膜运输”这一章的知识内容,来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生命观念。
1 探寻两国教材知识内容的差异之处
“物质的跨膜运输”这一章属于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的内容,包括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等。在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中“物质的跨膜运输”属于第五单元“分子与细胞”的第十五章,这个知识在这里只有一个小节的篇幅。下面从两国教材对知识点的设计出发,进一步对比其不同之处,取其精华,以供教育者更好地利用教材进行教学。
1.1 细胞吸水和失水
中国教材通过“问题探讨”栏目,以渗透现象为引,设置问题情境,过渡到本小节的内容。接着引导学生回忆以哺乳动物红细胞为材料制备细胞膜的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来介绍水分子进出红细胞的情况,由个别到一般,推广到其他动物细胞。再由一个探究实验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情况。本小节还提供了一则分析资料,通过讨论提供的资料,了解其他物质的运输情况,从而得出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的功能――选择透过性。其中还穿插了“与生活的联系”栏目,在生活中学习。
美国教材在这一小节的伊始列了章节预览,设有学习目标、知识回顾、关键术语,还提供了制作折叠式学习卡的步骤及使用说明。接着进入知识点的介绍,先提供“渗透”的概念,再以水加糖、浓糖水混稀糖水为例探究控制渗透的因素――浓度梯度,并以此介绍等渗溶液、低渗溶液、高渗溶液的概念,动植物细胞在这三种溶液中发生渗透时水分子的扩散方向。并将水分子在三种溶液中移动以及动植物细胞在三种溶液中变化的示意图并列展示,图文并茂。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知两国教材对该知识点的设计有所差别。相比中国教材,美国教材的知识涉及面宽,拓展了等渗溶液、低渗溶液、高渗溶液的概念,并以此为中介,辅助学生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另外,美国教材还凸显出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章节预览”和“折叠式学习卡”栏目有利于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而相比美国教材,中国教材更注重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1.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中国教材先以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活动为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过渡到众多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其中融入了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出假说,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最后介绍大多数人接受的流动镶嵌模型,即生物膜的结构,并提供生物膜结构模型示意图,形象逼真,辅助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一个近球形的细胞的三维立体细胞膜结构。课后还设置了课外制作专栏,教学生制作生物膜模型。
美国教材在这一小节里没有涉及该知识点。而是把该知识点放在第十四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第二节“细胞膜”中。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知两国教材对该知识点的设计差异明显。相比于美国教材,中国教材对“细胞膜的结构”这一知识点的设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素养,在学生掌握了生物膜的功能后,就将生物膜的结构展示给学生,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该结构的理解,更能引导学生结合生物膜结构来理解其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观。并且通过“课外制作”栏目,引导学生动手建构模型,效果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佳。
1.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中国教材通过展示人工无蛋白质脂双层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来过渡到本节内容,以蓝墨水滴到清水中的现象引入扩散、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的概念,再分别介绍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的详细过程,并配有示意图。还设有“与社会的联系”栏目,将知识引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
美国教材直接介绍被动运输的概念,并设置了迷你实验来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被动运输的课外知识,还详细介绍了两种转运蛋白介导的被动运输;介绍主动运输时也是直接给出概念,讲解主动运输过程,并列表对比了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列举某些单细胞的胞吞胞吐现象来进行概念的介绍。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知对这个知识点两国教材的设计区别不大。相比于中国教材,美国教材中多了一些知识的拓展和总结,拓展了转运蛋白和通道蛋白,用表格总结了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相比于美国教材,中国教材虽然缺少知识拓展和总结,但将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恚?这是值得保留用的。
2 提高学生生命观念素养的几点思考
2.1 注重知识拓展,联系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正确生命观念,提高素养水平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识点,而应适当拓展知识,辅助学生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例如,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两节中,教师可以借鉴美国教材,给学生拓展渗透的含义、高渗、低渗、等渗溶液的概念以及几种被动运输的载体蛋白和主动运输的过程。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杜威也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因此,中国教材中的“与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等栏目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引导学生寻找知识和生活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运用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生命现象,提高生命观念素养水平。
2.2 指导学生建模,自主建构概念,灵活运用知识,提升生命观念素养
生物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课外制作”栏目,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资动手构建生物膜模型。除了建构物理模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完“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这一章时根据所学知识的逻辑关系,绘画概念图,利用概念模型将知识形成系统。生物模型的建构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概念,灵活运用知识,提升生命观念素养水平。例如,在学习种群的增长时,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模型,画出增长曲线来辅助学生理解不同生境下不同种群的增长,从而能够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能提出一些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措施。
2.3 教师转变观念,对学生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生管理 特点 过程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是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保障,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掌握新特点,探索新思路,从实际出发,抓好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四个过程,发挥四个作用。
一、把握学生管理工作的四个关键过程
(一)管理过程
学生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管理效果取决于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指导思想和管理艺术。首先,管理人员要在管理过程中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注重抓好五个环节:
一是教育环节。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要多从正面教育出发,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疏导,化解矛盾”的方法,对学生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普及教育和短期整顿的方法进行解决,主要侧重于学生认识和自觉性的提高;二是制度环节。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使学生牢固树立遵章守纪的意识,定期对学生进行规章制度的教育,用严格的制度要求规范学生的行为;三是考核环节。无考核的管理是无效的管理。及时合理的考核可以使学生增强责任感、竞争意识,实现自我约束,树立集体主义感。对班级和学生在学习、纪律和卫生等方面要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和日常奖励、期末评定“全优生”、“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社会活动积极分子”以及推荐就业紧密结合,使学生有责任感和危机感;四是及时处理三个关键点。“三个关键”指的是关键人、关键时间、关键部位。学习差、纪律差的学生是学生管理的重点。这些学生虽然人数不多,但活动能量较大,对学校和班级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对这些学生采取重点学生重点管理,拟定了奖惩办法,并进行严格考核。双休日学生思想容易放松,活动自由,是违章违纪易发期,需要高度重视。可以通过增加值班力量,加强巡视的方法保证秩序的稳定。学生餐厅、活动集中场所和晚自习是学生管理的关键部位,也是问题易发区域。需要学管人员及时到岗到位进行严格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五是值班环节。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杜绝学生违章违纪的发生,由学校、学生科、专业部、学生宿舍等部门组成综合值班系统,分工合作,周密安排,由学管部门对每日值班人员到岗到位情况进行检查监督,遇有问题协同处理。
(二)教学过程
教师是教育管理学生的主体,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人才。任课教师要具有教书育人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身示教,为人师表。要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积极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好课堂45分钟开展教育,组织好课堂教学,管教管导。对于课堂上发现的问题,要在课堂内及时解决,并在课后做好思想工作。任课教师应力争主动参加学生活动,较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师生友谊,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服务过程
关心爱护学生,是搞好学生教育的出发点,为学生服务是每个教职工应尽的义务。为了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生活上,创造舒适的住宿条件,配置必要的设施,安装电扇、校园网电话,日常维护做到小修不过天,大修不过三。学生就餐是关系到学生学习期间身体健康的大事,也是学生和学校之间拉近心理距离,增进感情的有效途径。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学校对饭菜花样、质量和卫生情况要定期检查,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伙食科定期召开有学生代表参加的会议,征求意见,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就餐需要。对过生日、有病的特殊学生更应格外关注,使学生体会到学校的温暖。还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定期注射防疫疫苗,请专家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讲座。
(四)活动过程
针对学生年轻,富有激情,喜好活动的特点,多搞一些文娱、体育活动或多组织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团委、学生科、专业部和有关部门一起研究学生活动计划,制定活动方案,并认真抓好实施。通过成立“文学社”、“读书会”、“书画社”、“摄影社”等各种文化社团,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从积极的角度加强了管理工作。
二、学生管理要发挥四个作用
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要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多方位的做工作。在全员参与,齐抓共管中注重发挥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发挥班主任的作用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在学生教育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前提下,要明确职责,确定目标,全身心的投入学生管理工作,制定班级建设计划,建立切实可行的班级制度,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严格要求学生,不断学习改进工作方法。还要加强班主任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如何做好学生工作方面要善于总结经验,开展经验介绍和培训。班主任的经验来自于学生管理一线,具有说服力和可行性。例如在教育方面的“正面引导,耐心说服”、“从关心学生入手,把思想工作和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管理方面的“抓小防大,抓早防出”;在后进生工作方面的六字方针“爱、行、机、细、活、导”等,都反映了班主任在管理一线取得的宝贵经验。
第二、发挥学管部门的作用
学生科、团委、专业部是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部门,在学生整体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和健康良好的校风,平时要注重对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在认真进行日常教育的同时,特别抓好新生入学、老生开学、学生假前、学生毕业等关键时刻的教育,强调教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做到常抓不懈。在日常管理方面,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预防为主,洞察苗头,抓住关键,全面覆盖”的原则,做到重点学生有人管,关键时间有人查,关键部位有人盯。
第三、发挥全员管理的作用
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还应该贯穿“全员管理”的理念,学校的工作人员都具有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责任和义务。为此,学校可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提出具体要求,落实“全员导师责任制”。学校各个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并认真抓好落实,使学校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形成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人人负责,齐抓共管的局面。
江苏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教材充分体现了课标精神,十分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作为每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希望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力求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生活,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习知识,在活动中让学生提升能力,在活动中让学生感悟生活真谛,在活动中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如何实现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新突破,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突破口。那么,如何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开花结果,真正体现它的价值呢?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解析
1.活动主题
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第一至第四册各单元主题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归纳如下:
(1)关注单元主题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关注单元主题,是单元主题的巩固、延伸或拓展。例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青春诗会”与单元主题“飞扬的青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古诗重读”与单元主题“千古流芳――诗心”、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网络论坛或博客上的讨论”与单元主题“文化的思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上舞台”与单元主题“舞台大社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企业文化”与单元主题“企业的灵魂”等等,这些主题内容可以明显看出,作为单元有机组成部分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单元主题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存在着一致性,理解单元主题是理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基础。
(2)关注社会热点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关注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责任意识。例如,“获取整理信息,探究低碳生活”、“ 社会热点问题调查”、“‘低碳生活’社区宣传活动筹备工作”、“生活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网络论坛或博客上的讨论”等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形成正确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关注学生生活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关注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关注身边的人、事、物,学会感动,学会感恩。例如,“走进家乡”、“我们将来的事业”、“我的亲人们”、“难忘的人物形象”、“那人,那事,那景――感动心灵交流会”等,这些与学生身边的生活、身边的生活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极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事业观、亲情观,对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
(4)关注学生素养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关注学生素养,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职业素养意义重大。例如,“青春诗会”、“古诗重读”、“成语、名句、典故交流会”、“流行风?古典味――流行歌曲歌词欣赏”、“ 走进‘红楼’――《红楼梦》探究阅读”,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作用很大;“我们将来的事业”、“职场人物访谈”、“走进企业文化”、“产品推介”、“分享我的创业策划”、“模拟求职应聘洽谈会”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2.活动形式
(1)突出参与性
例如:第一册教材中五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青春诗会”,强调以集会的形式展示同学们的诗歌才情;“走进家乡”,强调走进家乡,了解家乡,介绍家乡;“获取整理信息,探究低碳生活”,强调“获取”和“探究”,活动性明显;“古诗重读”,强调“读”,在“读”的过程中再体验,再感受;“我们将来的事业”,强调在活动中憧憬未来的职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实现教学目标。
(2)体现延展性
例如第三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模拟求职应聘洽谈会”的活动过程包括:搜集信息、交流讨论、撰写文书、情景设置、模拟应聘和成果展示等环节。其中“搜集信息”在课前完成,“成果展示”在课后完成,体现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延展性。
(3)呈现丰富性
以上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例,“搜集信息”,要求学生课前去收集,培养学生主动接触社会,能够根据相关要求,搜集信息的能力;“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围绕相关要求沟通交流的能力;“撰写文书”,培养学生根据相关要求,撰写应用文的能力;“情景设置”,培养学生根据相关要求的动手能力等等,活动呈现丰富性,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4)评价多样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现多样性。从评价主体看,以个人活动为主的,包括个人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和教师总评;以小组活动为主的,包括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教师总评;从评价内容看,有等级评价、打分评价和评语评价等,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5)资源开放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不在局限于教材、教室和学生本身,体现出开放性的特点。近处,学生可以去学校的图书馆或阅览室查找资料;远处,学生可以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各个方面寻找活动的材料。可以在书本上寻找静态的有限的资源,也可以进入网站寻找动态的无限的资源,极大地拓展了活动的空间和内容。
学情分析
江苏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教材,2011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在全省职业学校使用。目前第一至第四册在2011级学生中已经全部使用。使用过程中,无论是上级教研部门还是学校教学主管部门都要求语文教师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考纲也明确规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列为单招《语文》必考内容,因此,教师要重视相关内容的教学。那么,学生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看法如何,笔者选择了本校五个专业的100名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调查。五个专业分别为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酒店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每个专业20名学生,其中男女生各10名。调查的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兴趣浓,喜欢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学生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还存在意见,语文实践活动课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何体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本质性特征,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动起来,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提升能力,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老师进一步思考、探索。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现状如何呢?笔者走访了本校的语文教师。他们认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确实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但是教学难度比较大,实现教学目标也不容易。首先是中职生组织开展活动的能力不强,其次是学生知识水平的欠缺,第三是课堂教学资源整合存在难度,第四是语文综合实践课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客观条件的不足,教师应该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上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外在条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才能开花结果。
教学建议
1.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提升水平和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直接体验。因此实践性或活动性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最大特点。对于职高生来说,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更要看重的是过程,而不要过分追求结果,应尽可能突出过程的完整性。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真正由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宰者、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要敢于“放手”,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凡是学生可以做到的事情,教师决不越俎代庖,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自主实践的过程。
要进一步改变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班级活动氛围,从而为综合性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堂教学以活动贯穿全程,以活动承载目标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活动是贯穿始终的主线。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各个环节开展相关的活动,并在活动的主题、形式、内容等方面给予指导。
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每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进行分解,在不同的活动环节中得以体现。
活动的内容要开放:一要保证活动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二要保证活动内容的可供选择性。因为只有具备这两点的活动内容才能满足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多方面需要;才能促使他们通过对活动内容的自主选择、积极参与,获得各得其所的相应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
活动的过程要开放:活动的过程应是动态的、变化的。学生的活动表现、活动需求应是调整活动进程的基本依据。
活动的空间要开放:这是指要把以往固定的空间(教室)变为弹性的空间(如图书馆、实训场所、实习工厂、社区等等)。活动的场所要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确定。即便确定在室内,也可以根据活动的特点,打破单一的“秧田式”座位,进行多种形式的座位组合。
3.要创新活动形式,激活课堂,实现目标
不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是不一样的,某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各环节的活动的形式也不一样。学生个人的活动,小组的活动也存在着差异。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创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让不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不同样的形式,激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