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关于网络诈骗的认识范文

大学生关于网络诈骗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关于网络诈骗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关于网络诈骗的认识

第1篇:大学生关于网络诈骗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正如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写到:“我对真理感兴趣,我喜欢科学。可是真理是一种威胁,科学是一个大众的危险。”[1]大学生是我国网民中的主力军,他们的生活与网络交织在一起,对网络有着严重的依赖。但是,网络上人流混杂,充斥着大量的信息,网络诈骗也时有发生。大学生作为网络利用率较高的人群之一,受到网络安全威胁的机率也较高,为了大学生的人生安全和财产安全,也为了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将是刻不容缓的任务[2]。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的现状

近日来,媒体频频报道大学生受到网络诈骗,这些大学生不仅受到了财产损失,有些大学生还因为突然的打击而自杀。虽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网络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现状尤为令人担心。

(一)网络安全意识薄弱

首先,现在的大学生个人隐私保护意识比较薄弱。由于无线网络的覆盖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的大学生不在电脑终端上也能上网,通过智能手机上的各种软件,他们能随时随地和网络世界连接。每天二十四小时在线,大学生能随时在网络上晒自己的生活。为了获取更多的关注量,大学生将的个人信息和照片晒在网络上。另外一些社交软件和购物软件的注册都需要注册者提供真实的信息,大学生的个人信息也因此被泄露。其次,大学生的电脑安全维护意识不强。一方面,虽然现在的大学生的电脑上都安装着安全软件,但很少有人每天或几天进行一次电脑杀毒,电脑安全软件成了摆设,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一旦上网就没有节制,长时间的电脑使用造成电脑硬件的损耗,有些电脑甚至会因为过度使用温度过高,造成火灾。最后,大学生的防诈骗意识薄弱。网络上鱼龙混杂,隔着电脑屏幕,很难分清网络对面的人是好是坏。大学生对和自己聊得来的人有很强的信任度,不仅告诉了对方自己的真实信息,有些甚至还发展成为网恋,对这些网友的防范意识很低。一些大学生还会因为巨大的金钱诱惑,相信了网上的一些中奖信息,结果被诈骗犯牵着鼻子走,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3]。

(二)网络信息识别能力较差

现在的大学生在面对海量信息时,没有一定的能力辨别出真假。当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发生时,大学生往往没有能力分析网上报道的新闻和宣传的真假,大学生往往会根据阅读量来判断事实的真伪,一些水军也往往会浑水摸鱼,为自己造势。缺乏判断真伪能力的大学生会因为人云亦云而进行跟风,进一步助长了虚假新闻和信息的传播,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也因此产生了偏差。另外,受到网络上不法分子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等不良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产生失衡。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网络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网络安全问题频发,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对和谐网络环境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理念的落后、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的缺失以及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等问题使网络安全教育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功能[4]。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理念的落后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高校往往是在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后才亡羊补牢,开展一些网络安全教育。还有一些高校,关于网络安全教育的讲座一般是在学生刚开学时进行的,大学生刚入学,身心都没有调整到应有的状态,网络安全教育的效果大大折扣,而且,这种网络安全教育的讲座没有形成系列,没有一以贯之于学生的整个学期中,使网络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另外,高校偏重于安全管理,忽视网络安全教育。在高校中,学生一进入大学,其安全问题就由学校全权负责,因此,学校尤其重视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加大力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也有专门的辅导员为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和心理问题。但是,学校忽视了当前大学生的特点,他们是在网络上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网络上受到侵害的概率远远大于在现实中受到伤害的概率。学校没有专门开设网络安全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造成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网络安全问题频发。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的缺失

一方面,当前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网络安全教育必修或选修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的渠道通常是偶尔举办的网络安全教育讲座,这类讲座学校一般都不会着重宣传,因此,这类讲座往往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前去听讲的人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发挥网络安全教育的作用了。另一方面,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完善。对于涉及到网络安全教育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其中关于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集中在网络道德方面,对网络安全防范知识、网络心理健康知识、网络法律知识很少涉及。一些计算机课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的安全使用方面。增强网络安全教育的作用,网络安全防范知识、网络心理健康知识、网络法律知识、网络道德知识的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当前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三)大学生网络安全监管机制的不健全

虽然当前高校有了较完善的网络安全监督机制,但是在发挥网络安全作用方面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网络安全监督机制没有实时更新,二是因为缺少专业的网络安全教育管理人员。网络世界是一个无时不在发展的世界,其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但是,虽然目前高校在建设了较为基础的网络安全监督体系,但是由于没有时时跟上网络的速度更新发展,对网络监督的效果不大。另外,高校到目前为止,没有形成一支专业的网络安全教育管理人员。在高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人员一般是保卫人员和辅导员,网络安全教育师资力量充分不足。

三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为了增强大学生上网的安全性,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响应和谐社会的号召,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已经是社会和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更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理念

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减少网络安全事故发生,首先要做的是更新社会和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认识。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现实社会和谐和虚拟网络和谐建设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保障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要向全社会宣传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使每个人都意识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与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的幸福安康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让网络犯罪分子无所遁形。其次,利用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新闻媒体上播报网络犯罪的典型案例,提高每个人对网络犯罪的认识。另外,提高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认识,确保高校认识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实际措施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使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丰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网络安全防范知识、网络心理健康知识、网络法律知识、网络道德知识,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必不可少。首先,丰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和辅导员应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及时疏导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帮助大学生理性上网,合理规划时间[5]。其次,丰富大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教育。高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进行网络安全防范知识的讲解,也可以邀请知名学者开展系列讲座,增加大学生对网络犯罪的了解,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然后,丰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高校不仅要保护大学生不受网络的侵害,也要防止大学生受到不良信息和思想的蛊惑,成为网络犯罪的源头。最后,丰富大学生网络法律教育。通过讲座和宣传活动使大学生熟知网络法律法规,当自己的利益遭到侵犯时,懂得利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权利,规避风险。另外,也要教育大学生在网络中的权利和义务,使大学生自觉履行义务,不在网络上传播不良思想和制造网络犯罪。

(三)健全大学生网络安全的监管机制

在构建基础的网络安全监督机制的基础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人力时时更新网络安全监督机制,跟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首先,成立专门的网络安全监管小组,组织教师、辅导员、和优秀学生干部进行网络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应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素质,切实发挥他们在网络安全监管中的作用。然后,加强高校与当地公安机构的合作,发挥公安机构的法律监管作用。高校可以通过请专门的公安人员在学生中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形成从高校到公安机构的安全防护网,加大对网络犯罪事件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M].李黎,薛人望,等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200.

[2]熊芳芳.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电子世界,2012,(22):139-140.

[3]刘建伟,李为宇,孙钰.社交网络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1,(07):565-575.

[4]王涛.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2):45.

第2篇:大学生关于网络诈骗的认识范文

   以前总觉得电信诈骗离我们很远,但是这次却真真实实的发生在了我们的营业部,而且被电信诈骗的对象还是我们行的退休员工,作为营业部的一份子,我对这件事也感到了深深地遗憾,毕竟我们营业部承载了农商行的很多的希望。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偶然当中也带着必然。试想一下,如果这次这次急急忙忙来办业务的是一位我们毫不认识的客户的话,那我们是否会不断的问他汇这么多钱的缘由,然后让他填写一张防金融诈骗的单子呢?所以我们要痛定思痛,决不让此类事情发生第二次,毕竟通过这样的途径吸取教训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通过这件事情我有几点感受:

   1、以后不管谁来办业务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碍于情 面,不好意思推脱就二话不说受理了业务,表面上看我 们是给他们帮了一个忙,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 某一个细小的环节我们没有注意就会给别人带来无法挽 救的损失。

   2、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察言观色,及时发生客户的异常表 情和动作,如发现在办业务的过程中频繁的接听电话, 神色慌张等现象的要及时的和客户沟通,以免客户不必 要的损失。

   3、在平时办业务时,要向客户普及金融知识,防止金融诈 骗,加大防备诈骗案件的宣告道育力度,培养客户的防 备意识和警戒性。办理取现、转账等业务时候,养成给客户填写安全提醒单和防止金融诈骗单的习惯,这样既能提醒客户又能保给我们自身加上一条安全线。

 学习关于谨防网络诈骗的个人心得体会

   今天晚上学院组织看防诈骗电影,影片利用动画片的形式用诙谐、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各种诈骗的案例。看完本影片,我深受影响,真切的感受到诈骗真的是无处不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就像影片中常说的一句话“切莫上当。” 诈骗形式主要有街头诈骗、网络诈骗等。诈骗人员很狡猾很“聪明”,他们的诈骗对象主要是妇女、老人这些弱势群体,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办作假医生,假出车祸者,假出差者,假老师,假朋友,假同桌的你,假女儿等各种身份,骗钱、骗物。他们触碰着道德的底线,直到达到他们的目的,否则他们不会放过你,他们最开始时用好听的语言劝告你,用你的家人的性命危机恐吓你,利用你的善良,你的担心,你的良知,做最没有良知的事情。

   其实,诈骗在学校也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每年大一新生来校之际,此时诈骗分子便会出来“觅食”,主要以大一新生为目标,利用他们对大学的不熟悉,以及对大学美好的憧憬,利用他们的善良。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骗取新生的信任,对其进行“洗脑”,进而诈骗成功。

   往事不堪回首,遥想当年,我青涩少女一枚,独自一人来武汉上大学。来大学第一天就被学姐学长骗,对我这个对大学充满幻想的小女生来说,是一件很残忍的事。记得当时刚来为自己买完生活用品回 寝室,一学姐自称是关心学弟学妹敲我们的门,她进来后就大谈她的大学生活经验,让我们好好学习、好好军训、不要想家之类的。我们当时都觉得学姐真的很好,觉得学姐很亲切。

   但是呢,当她讲完讲完这些后,就开始说让我们买英语资料,考四级、六级各种资料,推荐我们买。可是我们都不知道在我们学校大一是不可以考英语四、六级的。还有就是一份要200块钱,对我们来说数目还是很大的。都怪我们耳朵软,相信她,就买了她的资料,刚开始时,她还有给我们送几份报纸、一本词典,然后就杳无音讯了。

   学姐骗学弟学妹这种事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也是一种变相诈骗行为。我认为这种行为和我们影片中看到的诈骗分子欺骗老奶奶、善良的路人、担心孩子的妈妈、怀念旧情的同桌的你一样,是很不道德的一种行为。

   被骗,在很大程度上是诈骗机关的人员太“聪明”,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被骗人员的某种贪便宜的心理,软弱善良的心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不被骗,就要练就防诈骗、反诈骗的自我保护心理意识,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对人对事,要擦亮眼睛,做到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学习关于谨防网络诈骗的个人心得体会

   今晚,学院组织看了防止欺诈的电影,电影以动画的形式以幽默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各种欺诈的案例。读完这部电影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真的感到欺诈无处不在。在生活中,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就像电影中常说的一句话一样。欺诈形式主要有街头欺诈、网络欺诈等。骗子狡猾聪明,他们的欺诈对象主要是女性、老人等弱势群体,他们无所不在,做假医生,做假医生,做假医生,做假医生,做假医生,做假老师,做假朋友,做假桌子你,做假女儿等各种身份,骗钱他们触碰道德底线,直到达到他们的目的,否则他们不会错过你,他们一开始就用好听的语言劝你,用你家人的生命危机威胁你,利用你的善良,你的担心,你的良知,做最没有良知的事情。

   其实,欺诈在学校也很普遍。特别是每年新生来学校的时候,欺诈者会寻找食物,主要以新生为目标,利用对大学的不熟悉和对大学的美好憧憬,利用他们的善良。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欺骗新生的信任,洗脑,欺诈成功。

   回顾过去,想起那一年,我青涩的少女一张,一个人来武汉上大学。来大学的第一天被姐姐的前辈骗了,对于我这个对大学充满幻想的少女来说是残忍的事情。我记得当时刚为自己买了生活用品回到卧室,一个姐姐主张关心弟弟妹妹敲我们的门,她进来后大谈她的大学生活经验,让我们好好学习,好好训练,不要想家等。我们认为姐姐真的很好,姐姐很亲切。

   但是,她说完之后,开始买英语资料,考四级、六级各种资料,建议买。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学校大一不能考英语四六级。另外,200元,对我们来说数量还很大。我们的耳朵很软,相信她,买了她的资料,最初她给我们发了一些报纸和词典,然后没有声音了。

   学姐欺骗学弟学妹并不重要,但也是欺诈行为。我认为这种行为和我们电影中看到的骗子欺骗祖母、善良的过路人、担心孩子的母亲、怀念旧情的同桌的你一样,是不道德的行为。

   上当受骗,欺诈机构的人很聪明,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上当受骗的人贪婪的心理,善良的心理弱。因此,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不被骗,我们必须练习防止欺诈和欺诈的自我保护心理意识,提高防范意识,学习自我保护。对人做事,擦眼睛,防止人的心是必不可少的,不能伤害人的心。

  学习关于谨防网络诈骗的个人心得体会

   今天晚上学院组织看防诈骗电影,影片利用动画片的形式用诙谐、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各种诈骗的案例。看完本影片,我深受影响,真切的感受到诈骗真的是无处不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就像影片中常说的一句话“切莫上当。”诈骗形式主要有街头诈骗、网络诈骗等。诈骗人员很狡猾很“聪明”,他们的诈骗对象主要是妇女、老人这些弱势群体,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办作假医生,假出车祸者,假出差者,假老师,假朋友,假同桌的你,假女儿等各种身份,骗钱、骗物。他们触碰着道德的底线,直到达到他们的目的,否则他们不会放过你,他们最开始时用好听的语言劝告你,用你的家人的性命危机恐吓你,利用你的善良,你的担心,你的良知,做最没有良知的事情。

   其实,诈骗在学校也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每年大一新生来校之际,此时诈骗分子便会出来“觅食”,主要以大一新生为目标,利用他们对大学的不熟悉,以及对大学美好的憧憬,利用他们的善良。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骗取新生的信任,对其进行“洗脑”,进而诈骗成功。

   往事不堪回首,遥想当年,我青涩少女一枚,独自一人来武汉上大学。来大学第一天就被学姐学长骗,对我这个对大学充满幻想的小女生来说,是一件很残忍的事。记得当时刚来为自己买完生活用品回寝室,一学姐自称是关心学弟学妹敲我们的门,她进来后就大谈她的大学生活经验,让我们好好学习、好好军训、不要想家之类的。我们当时都觉得学姐真的很好,觉得学姐很亲切。

   但是呢,当她讲完讲完这些后,就开始说让我们买英语资料,考四级、六级各种资料,推荐我们买。可是我们都不知道在我们学校大一是不可以考英语四、六级的。还有就是一份要200块钱,对我们来说数目还是很大的。都怪我们耳朵软,相信她,就买了她的资料,刚开始时,她还有给我们送几份报纸、一本词典,然后就杳无音讯了。

第3篇:大学生关于网络诈骗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实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8.073

大学生群体处在校园生活向复杂社会生活过渡时期,具有青春、灵动、富有探索性与求知欲特点,虽然高校改革以后人们对“象牙塔”这个称呼已经渐渐的示弱,但是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以及社会的发展与时代变迁给这个时期的大学生的期望并未减弱,所以大学生依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同时因为高校周边环境相对于中小学更加开放,在逐渐成年而心智又未完全成熟的年纪,注定了这个群体要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利、害双重影响,因此高校不仅要负责学生学术上的教育,还要体现安全管理育人职责。

高校安全管理任务不仅仅是体现在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还需要从育人的角度让学生终生受益,教会学生必要的安全知识与避险技能以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这项工作任重道远,也是学校责无旁贷的责任。目前高校普遍进行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大多从宣教层面进行,成效固然有,但未能真正达到形成“入脑入心”的目的。我校结合多年平安校园建设与安全管理工作经验,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选修课程,迈出了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第一步,笔者也从就学生安全教育进行了调研,以真实了解学生对安全的需求以及大学生安全知识掌握现实情况与薄弱环节,为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教育提供借鉴。

1 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1.1 缺乏国家层面法律支撑

《高等教育法》规定了高校有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义务和权利,但是并未明确规定高校如何进行,教育部虽然积极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的工作,但由于地方区域性经济特点,各个地区高校对这项工作的推动与支持也很不平衡,落实情况不乐观。据相关学者对17所高校进行的“三进”落实调查统计(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南开大学、扬州大学、云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实现安全教育情况“进课堂”的不足60%,“进教材”的不倒40%,“进学分”的只有10%左右。

浙江省教育厅也把大学生安全教育列入了“平安校园”考核指标,且规定安全教育有教材,进课堂,各校对这项工作相对较重视并积极的开展这项工作,从全国范围来看属于走在前列的,即便如此,依然未能如教学任务一样未明确要求落实学分制度,这就体现出了法律与地方性政策对工作促进作用不同。

1.2 重宣而轻教的局面

多数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基本是在“宣传”层面,例如使用板报、警示窗、网站、短信息平台等形式以及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的确呈现了形式“多样化”局面,即时通讯的确发挥了一定应急警示功能,但这些形式从根本上也属于宣传,其弊端也不是没有,如果学生对新媒体或者板报等形式不去关注,那么宣传工作效果就大打折扣。对安全工作重视的学校还会安排在学生入学时进行统一安全讲座,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从高校发生侵财、重大恶性案件的当事人的事后反馈信息来看,这样的一堂安全宣讲课,非常容易被学生淡忘;教育,必须是全面而系统的,学校层面按照教学任务进行的教育规划,宣传与教育二者必须相辅相成,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的。

2 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素质调查分析

2.1 调查方法

笔者选取了在校大学生四个年级的4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取对象随机不记名形式,消除被访人员顾虑以确保结果的客观性;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共收回问卷365份(回收率91.25%)。

2.2 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设置分为大学生校园基本生活安全防范关注冷热点、校外安全事故易发环节、公共安全、人身安全防范应对、财产安全防护、安全防范基本素养与常识六个方面,题目依据高校共性特点及周边环境特殊性设置。

2.3 调查结果分析

2.3.1 大学生基本生活安全防范关注冷热点调查

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实验、参与运动、毕业实习实训几个环节的安全意识相对较高,而对于课堂教学、勤工俭学、娱乐活动、社团活动等环节的安全意识就比较差了,这也反映出了学校在实验、运动、毕业实践动员等环节的安全宣传工作力度相对较大,学生也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但课堂教学、勤工助学、娱乐活动、社团活动等大学生主要生活环节就有些忽视了,具备安全防范意识的最高仅为25%左右(图例1)。

2.3.2 校外安全事故易发环节调查

对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勤工俭学、求职及临时打工环节调查发现,三分之二的学生具有安全防范意识,而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未曾具有防范意识,这部分不设防的学生,往往会成为不法分子关注的重点(图例2)。

2.3.3 公共安全防范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经常使用网络安全关注相对较高,但对于校园宗教活动、国家安全方面就相对较弱,在当前敌对势力、宗教狂热分子日益猖獗的大背景下,形势不容乐观,高校急需要加强大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普及(图例3)。学生公寓作为大学生主要生活场所,防范火灾是一项重要工作,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严重危及到宿舍公共安全,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过违规行为,甚至有14%学生将常见违规行为都有违反过(图4)。

2.3.4 人身安全防范应对调查

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对打架斗殴、两抢防范的意识相对较强,但对于、绑架、传销几个方面的防范较弱(图例5);此外对于出行交通习惯上也呈现新的特点,在传统的交通陋习高发基础上,利用网络平台约车、包车行为开始占较大比重,约63%的学生已经养成使用网络平台约车习惯(图例6)。

2.3.5 财产安全防范调查

学生侵财案件在高校呈现高发、多发性特点,案件涉及金额也越来越高,调查显示约有89%的学生在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的意识较差,而其中大约10%的学生基本不设防;而在诈骗案件中中介求职、电信诈骗所占比重最高,有37%的学生遇到过诈骗(图例7、8)。

2.3.6 安全防范基本素养与常识重点、薄弱点调查

结果显示,学生在自然灾害应对、急救知识、性安全常识、网络犯罪几个方面相对欠缺,而在游泳、观潮安全、饮食安全、报警求助等方面知识掌握的也仅为70%左右(图例9)。

3 安全教育进课堂教学探讨

3.1 课程定位设计

安全教育课的定位应该体现“防为上”的理念,安全防范工作走在受侵害事件的前面,才能体现安全教育课的价值。

目前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有国家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防盗窃安全教育、反传销、防诈骗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等。这个课程基本设定是根据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特点而来的,具有一定借鉴价值,但是授课者在实际工作中还因根据地方性特点以及现实中高校安全管理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制定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大纲与教案。

3.2 课堂教育突出敏感点、薄弱点

通过对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课,需要涉及到常见的安全知识,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与技能,这是基本前提;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必须有针对性的发现敏感点、薄弱点,例如在前文调查结果分析中体现的公共安全、人身安全、财产侵害防范意识较弱的地方,就需要列为重点,窃以为在教育阶段的“缺什么就补什么”是属于积极的行为。

3.3 课堂教育形式多样性是重点

传统的安全教育,基本集中在新生报到后前几周,由学校保卫部门、学工部门进行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讲座与报告,相关人员投入了很大心血,但由于未能深入学生、贴近学生,这也使得这种集中教育很难保证学生能留下深刻印象,继而达到理想效果。体现继承与创新,吸取传统安全教育优秀的精华,利用安全教育进课堂的契机,精心组织,从几个方面入手,让课堂教育形式多样性,激发学生安全知识学习掌握的兴趣。

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安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区别,安全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学习”,属于意识教育范畴,因而它的重点在于是否愿意去掌握;其次,讲求互动,课程的设计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授课者不一定要照本宣科,巧妙利用学生主动心态,安全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半。例如在课堂上,可以根据一些案例,设定一定的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换位思考”,更能身临其境的领会到一些典型案例作案手法虽然不算高明,但是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学生“前仆后继”的成为受害者,授课者在最后再进行点评,如此一来,学生肯定记忆深刻。

3.4 摒弃传统课堂限制,达到辐射效果

安全教育课作为选修课,学时较少,必须注重实效性。所以作为授课者在分析高校安全形势与现实案例的同时,还需要真正的走道学生中间去,准确的了解学生生活状况,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受课堂教学人数限制,不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某一次课程,这也是安全教育课区别于其他专业知识课的另一个方面,所以安全课的目的是通过一个人,影响一片人,传递到所有人的辐射效应。所以,学校安全教育课可以摒弃传统课堂限制,开展典型案例讨论环节,发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达到入脑入心,以点带面的目的。

4 结语

安全教育课“三进”工作的推进,既是积极响应教育部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举措,也是学校以人为本的教学育人观念体现,在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应用技术性本科学院建设的道路上,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必然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安全教育工作不能局限于某一部门孤军奋战,有了多部门的参与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成效必将更加的显著。

参考文献

[1]李丹,程燕.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

第4篇:大学生关于网络诈骗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心理;思想政治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在信息传播方面所展示出来的巨大的优势,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使大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网络心理障碍,面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所产生的网络心理障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定义及特征

大学生的网络心理是指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对网络的认知,对其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1]大学生的这种网络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情绪方面、处理知识与信息方面、自我意识三个方面:(一)在人的情绪方面的特征:1.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2.外显性和内隐性并存。3.丰富性与复杂性并存。(二)在处理知识与信息方面的特征。1.独立与从众心理并存。持独立心理的人往往能冷静的对待网络信息,以研究的态度决定对信息的取舍。另一种是从众心理,这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他会影响到个人的认知水平。2.求知与猎奇心理并存。大学生网民可以通过网络满足自己的求知与猎奇心理,探索自己生活中的未知领域。(三)在自我意识方面的特征。1.理想自我与现实自冲突。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总是会有一些差距的,当这种差距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会发生心理冲突。[2]2.自控心理与失控心理的冲突。大多数人都能很好的在现实生活中保持自控,但是由于网络环境的隐蔽性可能发生失控的行为。3.自律心理与放任心理的冲突。由于网络的隐蔽性人的自律心理就放松,放任心理就会增加。

二、大学生常见的网络心理障碍及危害

随着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的适用程度越高,网络所带来的心理障碍也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畸形网恋。大学生通过网络而相互认识,他们通过“网恋”来弥补现实情感交流中的遗憾与不足,满足自身内在的情感需求,发展自我的情感体验。一些大学生对“网恋”抱着“一场游戏一场梦”的态度,轻率的恋爱,甚至欺骗对方感情,缺乏最起码的真诚和责任心。(二)网络孤独症。大学生由于长期沉迷于上网而忽视了与人正常的交往,从而在生活中产生孤独感,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障碍。(三)网络依赖型人格障碍。长期上网的学生,把计算机网络看成万能之源。他们将自己的需要依附于网络,过分顺从于他人的意志;要求并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当网上的亲密关系终结,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资源时,则有被毁灭和无助的体验,有一种将责任推卸给他人来对付逆境的倾向。

(四)网络犯罪。大学生网络犯罪主要表现为网上盗窃行为、维护互联网运行安全的犯罪行为、建立的行为、利用网络进行诈骗行为、网上散布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五)网络成瘾综合症。有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个很广泛的概念,成瘾者有大量的行为和冲动控制上的问题,可以分为网络性成瘾、网际关系成瘾、网络强迫行为、信息手机成瘾、电脑成瘾。[3]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对策

根据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各种网络心理障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网络心理教育活动,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我们要在大学校园内外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环境,开展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使得大学生能够克服各种网络心理障碍,以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竞争,更好的立足于社会。(二)建立网络心理危机干预和反应机制。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要得到及时防治,必须建立网络心理危机干预和反应机制。应加强宣传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消除大学生前来进行网络心理咨询的疑虑。同时要加强对专业咨询老师的培训,确保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启动网络心理危机干预和反应机制。(三)加强网络管理的法治建设。首先,要尽快出台尽快出台相关的网络管制的法律、法规,对网络中违法乱纪行为进行依法严惩。其次,要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安全防范,阻止国外垃圾信息的流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高校政治教育者在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工作重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引起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辅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帮组他们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给他们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起到预防和舒缓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发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94-95.

[2]李正军.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06.

第5篇:大学生关于网络诈骗的认识范文

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安检部门应该时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服务理念,不断设计出满足旅客不同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比如在通道设计方面,在旅客流量高峰时期,可以效仿大型超市的做法,开通一条特殊的快速通道,对于携带行李物品非常少、物件小、着装轻便的旅客可以引导从此通道安检,大大缩短其排队等候的时间;同时在旅客物品存留服务的基础上,安检部门还可以提供旅客遗留物品的快递服务,以便旅客在最短的时间内能拿回自己的物品;个性化服务的内容或项目越多,越能以旅客为本,旅客对安检工作的服务感知必然会大大提升。

3.3 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加强公众对安检工作的认知和理解

目前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国际化的社会,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的平台和网络技术,可以为大众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的增值服务。安全检查部门也可以在当今信息化的潮流中,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部分服务的网络化,比如利用移动自助终端的行李物品暂存服务、证件检查服务等。同时,以前很多乘机旅客不懂得民航安检的许多规定,都是到了过安检的时候,才知道很多物品是在限制携带的行列中,而且很多旅客对于民航安检的相关规定也不能理解,所以造成了安检工作中的很多矛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症结问题在于机场安全检查部门对于安全检的政策、规定和解释宣传的太少,大多数旅客只能在机场,或偶尔在电视节目中,才能了解一点有关安全检查的知识,而且上述途径并不能让旅客对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

为了解决这个关键问题,安检部门可以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的交流平台,如现在流行的微博、微信等平台,创建一个公共的官方服务平台,通过此平台加强与旅客的交流和互动,并提供一些安全检查的基本知识、规定和小贴士等。通过该平台,旅客能够获得大量的有关安全检查的相关信息,也能提升旅客对安全检查的认识和理解,自觉改善其行为,减少服务中的矛盾和冲突。

【参考文献】

[1]刘光才,龙继林.从旅客投诉内容看中国机场服务质量改进重点[J].经济研究导刊,2012(19).

[2]邱琳雁.关于如何提高民航安检服务质量的探索与研究[J].科技资讯,2013(06).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化发展,网络信息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必然产物,对于网络上所出现的黄赌毒等不良现象,作为现代技术的主要应用者――高校大学生应该怎样避免。如何提高网络安全教育成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首要课题,本文从熟悉法律法规,提高网络防范意识,建立网络安全网站等方面阐述应如何提高网络安全教育。

【关键词】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宣传讲座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一个大众化的名词。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化,青少年已成为网络使用者的主力军。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思想智育建设还不完全的群体来说,如何安全使用网络成为重中之重。如何面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如何避免自己陷入网络骗局?网络安全教育成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首要课题。

熟悉网络法律法规是提高高校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首要任务。现如今,高校大学生几乎人手一台电脑,他们驾驭网络的能力越来越强,然而对于相关网络法律法规的了解却是少之又少,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更是聊胜于无。越来越多的QQ诈骗短信充斥着学生的聊天记录,越来越多的黄色信息也被学生无意识的搜索出来。要想真正杜绝网络黄赌毒现象,就应该从学生自身抓起,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使学生熟悉网络法律法规。高校大学生熟悉了法律法规,就会真正的学会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意识是提高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渠道,在现代化教育中,高校大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相关技能,但是更多的大学生并没有掌握安全上网知识,因此强化安全上网意识、形成自觉的安全上网行为,是避免各类网络安全事故发生的基本方法。只有高校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提高了,社会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一不良现象的发生,也只有高校大学生提高自身教育意识,才会从根本解决这一问题。

建立网络安全网站是提高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主要前提。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主要是UNIX、WINDOWS和Linux等系统,这些操作系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许多新型计算机病毒都是利用操作系统的漏洞进行传染。如果不对操作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弥补各种漏洞,计算机即使安装了防毒软件也会反复感染。所以,要想提高网络安全教育,就必须建立网络安全网站,实时更新最新病毒并及时上传杀毒软件,保证高校大学生可以进行自主软件杀毒甚至是系统重做。让高校学生真正成为网络达人。

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讲座是推广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迄今为止,虽然国内外的很多大学都开始注重网络安全教育,但都远没达到有计划、有目标、规范化教育的层次。网络安全教育决不是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当前,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普遍不强,主要体现在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缺乏和网络安全意识淡薄两个方面。因此,定期进行网络安全宣传可以加强学生的自身安全意识,将网络安全教育进行推广。

总而言之,要想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就得从学生自身做起,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除此之外,学生也要加强自身网络修养,将网络的用途多专注于学习上。不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参考文献】

[1]张千里. 网络安全新技术[J].信息网络安全,2003(3):35-35.

第6篇:大学生关于网络诈骗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消费行为;移动商务;消费安全;隐私保护;移动终端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移动商务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成果(编号:201411654003)

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带动了移动商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消费的大学生数量呈直线上升状态。依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 2016)》,以手机为终端进行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促使商家采取更多的贸易手段吸引消费者。根据 CNNIC 的报道表明,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与2015年底相比提高1.3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利用移动商务中被普遍使用的淘宝、京东等网购平台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移动商务。

在当今这个移动商务时代,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庞大购买力的消费群体,已成为各大移动电商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于移动电商来说,把握住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就等于把握住了现在和将来。大学生通过移动终端消费,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它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较少,价格更加透明清晰,可选择性更多,更加个性化。但是移动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行为也使大学生陷入了隐私易被泄露,遭受恶意攻击的不安全处境。

1.文献综述

移动商务是指利用电脑、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进行商务活动,“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评价和处理等所期望能够满足其需求的产品中所表现出的行为”。近年来,随着移动商务与消费行为的紧密结合,许多学者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胡娟认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部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如商铺店面环境、代言人、评价等,而且反映了消费者自身心理因素对其行为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可分为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喻爽璇将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取决于移动终端的机会,移动电子商务与终端系统的结合会更好地使电子商务得到发展。刘喜怀认为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具有情绪性和示范效应,追求新兴的消费方式。李庭春认为网络消费者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在于交易欺诈、合同纠纷等方面。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学生消费行为不仅受外部环境影响,也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调查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特征,消费模式及消费安全这三个方面对提升用户体验,促进移动商务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消费者调查的基本情况

2.1调查方法

本文主要是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研究,由小组内的3位成员走访各个班级、在各个大学设置有奖调查点以及在各个学校媒体上扩散该问卷邀请同学们填写。问卷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两种题型,围绕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进行问题设置。

2.2回收问卷情况

本次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435份,其中有效问卷428份,回收率85.6%。调查对象有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其中专科生居多,占69.39%,本科生占20.79%,研究生占27.82%。

3.调查数据结果分析

3.1使用移动商务的终端

从图1可以看出大学生中有76.17%使用手机进行消费行为,18.93%使用的是笔记本,4.44%使用的是平板。手机几乎是每个大学生必备的物品,它有着强大的通信和上网的功能,易于随身携带,可以随时随地购物,玩游戏和社交,因此多数大学生使用手机作为移动商务终端。在移动商务环境下,使用手机终端进行消费的大学生明显多于使用笔记本进行消费的大学生。这种现象可以据以下两点来解释:第一,笔记本虽然较台式电脑容易携带,但是大学生一般只会在寝室、家里的情况下使用笔记本来购物和娱乐等,它的便携性和随时随地性比手机差。第二,手机不仅可以连WIFI,并且可以使用数据网,而笔记本联网存在空间的限制,在外面使用笔记本上网较为麻烦。但是因为一些大学生的使用习惯问题和笔记本拥有的一些强大的功能,比如浏览网页的便捷性和个性化,笔记本的屏幕较手机屏幕更大,看起来更舒适等等。所以,仍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大学生使用笔记本进行消费。使用平板的就只有4.44%,因为平板主要是用来学习和社交,并且平板的大部分功能都可以由手机来实现。

3.2网上浏览情况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女大学生浏览社交类、阅读类的比例比男大学生高几个百分点,而在门户类、视频类,尤其是购物类方面,女大学生占比情况明显高于男大学生,因为女大学生对服装、护肤类比较敏感。一般男生普遍比女生喜欢玩网络游戏,但是现在网络游戏类型多元化,覆盖面广,对男女大学生都有吸引力,所以男大学生在游戏娱乐方面只比女大学生高了几个百分点。男大学生喜欢浏览论坛类是占19.23%,而女大学生仅有12.27%,论坛里关于游戏,社会现象,时代前沿等方面的问题讨论较多,而很多男大学生对这些比较感兴趣。因此,男女大学生在浏览内容上虽然有共同点,但是也有各自的偏好。在这个网络社交火爆的时代,大学生中不管是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大部分都积极参与网络社交活动。但是,男女大学生在浏览门户类,视频类,购物类和论坛类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别,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必然受其浏览内容的影响,所以男女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会也有所不同。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男女大学生共同促进移动商务的发展。

3.3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征

3.3.1追求方便快捷

信息化的时代为我们带来了出行和沟通交流上的便利,也带来了日常消费方式的转变。相对于其他群体,接受新鲜事物迅速的大学生们,对各种新产品热衷的程度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只是单纯地享受新事物为他们带来的方便,尤其是在消费过程中的省时省力。把握住这个特点,对于各大电商平台来说,十分重要。根据图2我们调查问卷所反馈的结果来看,73.13%的受访群体都表示最看重的是消费时的方便快捷。离开家长开始接触社会的大学生们,生活丰富多彩,时间根本不够用,他们会想尽办法挤出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此,在消费过程中,方便快捷是第一要素。刚接触社会的他们,不喜欢成人世界的复杂,更不喜欢购物的繁琐。购物除了是一种生活乐趣、是对辛勤工作的犒赏外,更多的是一种生活需求的满足,是对自我生活的规划和调节。

3.3.2小额消费为主

目前来说,八成以上的在校大学生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经济基础限定了他们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数额。根据我们对此项的问卷调查总结情况,95.98%的大学生每个月可自由支配的金额在2500以下,而在这之中又有60.07%的大学生低于1000元,基于他们所处的特定人生阶段,基本不会出现大笔消费支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调查公布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2625.3万人,应届大学毕业生765万。这么一个庞大群体,其消费能力毋庸置疑。电商平台如果能够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销售战略,所带来的效益一定十分可观。

3.4消费行为的保护

3.4.1消费者的安全问题

目前,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得移动商务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网络安全变得极为重要。科技不断发达与进步,给予人们极大的方便,但是网络安全这一部分依然有着不小的隐患,网络诈骗行为时有发生,不仅是消费者自己本身,更多的还是移动商务平台带来的问题。数据表明,有55.61%的人认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性缺乏是让他们感到困扰的,33.64%的人认为移动商务信誉度不高会对他们使用移动商务存在担忧,凸显了移动商务在安全方面不足。消费者对于消费安全是很重视的,移动商务在这方面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3.4.2消费者隐私权限问题

随着应用软件在手机,电脑和平板上的普及,为了更好地使用软件,给生活带来方便,消费者在注册时就会提交自己的信息,使得软件可以了解自己的消费需求,但往往软件就会让消费者开放一些比较隐私的权限。像消费者设备信息,短信,联系人,通话记录等类似的隐私权限,如果后台没有很好地保护用户信息,会给用户带来很多的麻烦。推销和诈骗之类的垃圾短信占了很大的比例,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本来短信是为了减少话费支出而推出的一种低廉文本信息服务,本身意愿是为了给广大消费者带去方便,现在却造成骚扰短信泛滥的现象。因此,在使用软件时关于开放各种隐私权限的问题,消费者不要随意地开放任何与自身信息相关的隐私权限,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结语

目前,消费者在消费行为方面比较关注商品购买方式,消费额度及消费者自身信息的泄漏问题等情况。大学生对于网上购物进行消费的行为是比较提倡的,他们追求方便快捷的生活,享受自己购物的乐趣,直接在手机或电脑上挑选商品,不仅节约时间而且可以买到他们所需要的任何商品。虽然大学生消费主要是以小额消费为主,而目前我国大学生所占的基数是很大的,说明大学生消费市场有发展的潜力。同时,既然是使用软件进行消费,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问题,其中比较关注的就是信息安全与个人隐私问题了。当然,大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会让他们对于自己的隐私信息重视,但有些由于刚刚从高中校园过渡到大学生活,对于隐私保护意识不是很强,一些不法分子也正是利用这一点对其进行诈骗,最终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每个消费者都有着不同的消费方式,消费态度,尽管消费者行为会有差别,但最终消费者行为本质不会发生改变。大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是很强的,勇于尝试。情感趋势两极化,爱憎分明,面对自己满意的商品评价极高,而对自己不满意的商品评价极低。

针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调查,提出建议:

(1)根据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来制定开发策略。当代的大学生喜欢新事物,追求时尚,商家可利用这一点开发大学生喜欢的产品,在网上宣传产品,一方面是大学生喜欢上网,另一方面也可为商家节约宣传资金。

(2)商品不仅要美观时尚,质量也要有保障。大学生购买商品,首先关注的是商品的外观,然后就是商品的质量问题,企业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会有很大的收获。

(3)培养大学生成为企业的忠诚客户。大学生未来的消费能力是很可观的,若企业能使得大学生对自己的产品有连续购买的欲望,培养大学生成为自己的忠实客户,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就有了基础。

(4)用户信息绝不泄密。在进行消费时,企业对大学生消费信息进行保密,不泄露任何有关个人隐私信息,如真实姓名、电话号码等,使大学生能够放心消费。

在此次调查中,所得的样本仅来自于个别学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能否代表大学生群体,仍需进一步调查。希望此次调查,对相关专业的人士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波.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行为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3:144.

[2]胡娟.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02:297-300.

[3]喻爽璇.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之――移动终端的机会[J].现代商业,2013,19:58.

[4]刘喜怀.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及市场开发[J].学术交流,2013,03:216-219.

第7篇:大学生关于网络诈骗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意识;安全教育

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日益艰巨。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安全关乎着每个大学生是否能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报效祖国。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责任日益艰巨,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因此,如何培养高校大学生安全意识,如何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高校大学生具备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顺利完成学业服务于社会,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

(一)网络安全意识薄弱

新时期,网络的迅速发展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广泛的,网络与高校学生的联系日益紧密,但网络却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在带给高校大学生便利之时,网络安全也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安全问题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大部分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认识能力有待提高,容易沉溺于网络,主要表现在,一是网络交友安全,新时期,高校大学生进行交际交友重要途径之一是通过网络,但由于很多高校大学生对网络安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网络安全意识缺乏,导致一部分的高校大学生对待网络感情无防范心理;二是网络购物安全,新时期,网络购物成为了很多高校大学生首选的消费方式之一,但很多高校大学生缺乏网络购物的安全意识,在进行网络购物时被诈骗上当的事情时有发生,在出现纠纷权益时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二)交通安全容易被忽视

大学校园,作为社会上特殊的人员密集区,关于交通安全,又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新时期,全国高校扩招,校园面积的不断扩展、校园内部环境的不断优化,校园内的道路由窄变宽、有单行道边为双行道,社会车辆每天进出校园的频率高达上万次。这样所有的因素综合到一起,无形中就构成了大学交通安全的巨大隐忧。交通事故往往发生于一霎那或不经意间,因此,必须时刻有安全意识,绝不能掉以轻心,忽视交通安全。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仍比较淡薄,在车行道上玩手机、戴耳机听音乐等现象依然存在。之所以会有这些现象,是因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了解更多的是本专业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对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很少涉猎。高校大学生额交通安全意识薄弱,从表面上看可能并不会影响什么,但有可能导致高校大学生们思想麻痹,对于在道路上的规则不在意,很可能就危及到自己的安危。

(三)人身财产安全,重视不够

新时期,各个高校的各项建设日趋完善,新时期的大学已经逐步向开放型的社会机构发展。校园与社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高校内部及其周边环境不安全因素也在正在逐渐地增加,这可能会给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影响。高校大学生在入校之前,多数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对自身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之社会经验的缺乏,容易被坏人利用,造成对人身和财产的威胁。

二、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措施

(一)统一思想、领导重视

高校领导层对大学生的安全应该提高认识,是高校安全工作的关键。保障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必须要一方面提高大学校园安全防范,另一方面强化大学生安全意识,各高校要落实大学生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认识到高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安全意识放在高校工作的第一位,注重安全效果。统一思想,高校各级领导应将大学生安全、高校安全和自己的本职工作紧密联系起来,认真履行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也对不在职责内的工作,若能采取保护措施的应积极采取,并即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高校各部门就大学生安全事项可以制定多种防范预案,并针对预案进行实验论证。高校应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二)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安全意识

新时期社会发展迅速,良好的法律意识是每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如果缺乏法律知识,没有足够的法律意识,高校大学生会在不经意中触犯了法律,如同学之间如果产生矛盾和纠纷,如果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符合法律规定的途径来解决,而是一时意气用事,采取了过激的行为就可能触犯法律,严重的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再如有的高校大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的维权,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因此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至关重要。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法律知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来增强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让高校大学生学会自我保,从而有利于减少高校校园伤害案件的发生。

(三)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安排

安全教育走入课堂是高校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迫切需要,是高校和谐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安定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大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高校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安全教育纳入高校大学生的教学中,贯穿到高校大学生的学习中,根据高校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也应该相应更新和补充。购买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相关教材,定期聘请公安、消防、安全保卫等有相关部门结合具体事例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消防安全、逃生、自救等方面的教育,让大学生系统掌握安全知识。也可以采取定期收集国际和国内安全形势的新闻、近期发生的安全案例、高校发生的典型安全事故等充实到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中,为高校大学生开设的相关安全教育课,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崔常铭、刘伟、刘冠廷.《浅谈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J].教育探索,2013.3

第8篇:大学生关于网络诈骗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手机;上瘾;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1―0025―02

一、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瘾现象

据国际电信联盟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0月,中国澳门地区以平均每人超过2部手机的拥有量成为全球第一。中国内地共拥有8.95亿部手机,是世界上手机拥有量最多的国家。手机的使用群体不断扩大,影响着社会的多元文化,也在一步步地席卷着校园文化。

手机已占据了大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早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先让我们看一组整理过的数据,目标人群为随机100位大学生,用手机主要时间花在上网聊天等一些娱乐行为的占74%,剩下的26%的学生则是将手机主要作为通讯、学习和了解社会的工具。由于校园网在高校已基本普及,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超过3小时的占37.9%,5小时以上的占到了13.4%。[1]以上数据显示手机已在大学生的生活圈内占据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该数据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大学校园内无处不见手机党,课堂内手机成为了真正的“老师”。讲台上老师即使声情并茂,对学生也不会产生太大吸引力,每个人都在低头与自己的手机四目相对。有一种有趣的现象,上大课的教室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三排是真正抬头学习的学习党,三排以后则是手机党的天下。即使上小课,每个班级只有二十几个人,也丝毫不会收敛上课玩手机的习惯。大学老师不像高中初中老师会对每个人严格要求,大学生更需要的是自觉力和自制力。课堂内玩手机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是对老师的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校园内随处可见低头族,食堂内、小路上,即使两三同伴,也会各自摆弄手中的手机,保持沉默。寝室内,欢声笑语在减少,却可以一个人对着屏幕傻笑。同学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变得格外珍贵。通过手机建立起来的社交圈逐渐蔓延到现实生活中,强大的手机功能将两个互不相识的人联系起来,却不知这里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已经严重威胁到大学生的人身安全。

校园网络基本已在我国的各个大学校园普及。校园网的风气已经成为校园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逐渐从虚拟走向现实,从影响局部扩展到影响全部。[2]以至于大学生手机成瘾现象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都已变成了普遍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还在不断的蔓延。

二、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瘾的原因

手机在大学生间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方便了学生与多方面的交流,有利于拉近同学关系,紧密与学校的沟通,增强与父母间的感情,构建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而且简单方便的机型,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分享最新资讯,查阅网上资料,借助手机工具更加方便学习,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学校各大组织开设了微信微博平台,发放各类校园信息,不仅快捷及时,还使大学生第一时间掌握校园资讯。

手机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有目共睹。便利的网上生活已经重新开启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利用网络真的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万事搞定。以前,为了邮一封信,向自己的家人或一个挚爱的恋人,绿色邮筒成了所有情感的寄托。如今,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微信QQ一个表情,就可以随时联系,便利的让人不敢相信这个时代的变化。网上购物,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不断更新明星同款更是让人们大跌眼球。卫星定位,随时更新所在位置,地图路线尽收眼底。手机的便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加速了生活节奏。人们也在手机创造的便利世界里欢乐畅游。

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开发,新功能不断地被大学生这个群体所运用,对手机的依赖感也不断增加。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同时也让人们目不暇接,各大品牌争奇斗艳,强大的品牌吸引力在大学生之间形成了换机热的潮流。大学生不断淘汰手中还崭新的手机,追求更新的产品。

手机热的现象已在大学生之间悄然展开,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但在手机给人们带来这些便利的同时,不得不承认它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随着手机攀比之风滋生,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逐渐减少,身心过度投入影响了健康,还有不法分子利用手机进行诈骗活动,甚至由于手机质量问题引发的爆炸事件也在增多,随时威胁着人们的人身安全。这都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三、对策及建议

大学生手机成瘾现象已经在逐渐改变着校园文化,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还在进一步改变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取向发生改变:由群体本位转向个体本位、由单一转向多元、由理想主义转向世俗性或物质性价值目标。[3]为了更好地抑制这种现象继续在大学校园蔓延,高校首先要采取一些可行措施和建议,做到合理使用手机,以减少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度。

第一,从大学生自身做起。大学生要意识到过度依赖手机的弊端,尽量减少使用手机进行娱乐行为,多参加校园活动,与更多同学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同时提高自身使用手机的安全防范意识,避免遭受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窃取个人信息或进行诈骗行为。

第二,为了杜绝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现象,可以在每个教室安放一个手机收纳袋,上课前由各班班长对本班同学的手机进行统一收集,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还可以让大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现在一些学校已经采取该举措,并且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第三,学校应该严格要求每月无线网流量的使用额度,并加强控制,在教学区设置无线网开设时间段,错开上课时间,减少学生上网时间。

第四,学校应开展减少手机使用的宣传活动,让大学生意识到过度依赖手机所产生的依赖性。或者举办一些关于减少手机使用的比赛,例如,用原始机代替智能机展开为期几日的校园生活挑战,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更加适应没有智能机的校园生活。

第五,学校应积极组织与社会联系紧密,并且能够激发大学生兴趣和适应其生理心理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了解外面的世界,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4]

对于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瘾现象,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统领和整合当代青年的多元价值观,加强对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引导,[5]进而对该现象进行整合和改善。

四、结语

大学,一个原本满是书卷味的地方。校园的小路上应是稀稀疏疏散步的人群,是快步疾走的同学,是拿书解渴的读书少年;操场上是奔跑着跳跃着的运动员;教室里是对知识渴望的昂头小学霸;图书馆里钟情于书本的低头族。校园文化应是底蕴浓厚的,是丰富多彩的。大学应是一个培养大学生价值观念,确定理想信念的场所,需要的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理念。

[参考文献]

[1]吴满意,张凤军,谢海蓉.校园网络博客管理专题研究 [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张林,胡晓.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度的消融与重构――以网络拟态环境为话语空间[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3]房宁,王炳权,马利军.成长中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第9篇:大学生关于网络诈骗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235-01

大学生是国家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振兴民族的希望。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品学兼优的建设人才,为国家的兴旺发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国家正处于转型时期,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中央和国务院几年前曾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高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方向。面对新的形势与要求,高校要审时度势,要研究新问题,把握新特点,与时俱进,使教育思想适应新的历史要求,踏踏实实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当前,高校多级领导和政工队伍对大学生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他们深知做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意义重大,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学生,使他们早日成才。广大学生也不负学校与家人的重托,自进入学校就尊师重学,专心致志,勤奋好学,勇攀科学文化高峰;他们遵纪守法,积极向上,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国家和人民的有用之材。

然而,部分学生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不好的情况。自杀、他杀比例增加;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上升;部分大学生应对挫折的承受力较低,失恋、考试失败、人际关系紧张、未被重视、一时不快等,使他们消极颓废、空虚无聊、虚度年华、精神荒芜、生活郁闷、自闭、斗殴、自残,甚至吸毒。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1 国际方面的影响

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各国之间的思想、文化、意识互相传递,互相渗透。有些大学生通过各种媒体、电视、报纸和旅游等接受外来思想意识的隐性渗透,逐步滋长了自由化思想,他们从开始对教育者权威的不满到后来的公开对抗,主张自由主义。

1.2 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的现实,使一些大学生非常重视自身知识能力的提高,却忽视了政治理论学习,他们崇拜金钱,过于强调自我为中心,一切只围绕个人的生活转,自私自利思想滋生漫延。

1.3 扩招带来的问题

高校改革后可以扩招,其结果是学生越来越多,素质各异,良莠不齐,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1.4 网络迅猛发展带来影响

部分学生好奇心强,沉迷于网吧,时间一长,学业成绩一落千丈,几科成绩不及格,引发各种问题。此外,一些学生轻信网络诈骗,也使金钱受损或出现各种问题。

1.5 就业问题带来的困惑

以前高校是统一招生,毕业后统一分配,学生思想单纯,对就业问题不存忧虑。可现在是毕业后自找职业,就业难,择业更难,这给学生思想上带来的压力较大。快毕业了,就要为就业问题四处奔波,到处应聘,忧心忡忡过日子,这也给思想教育工作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1.6 有些教育者各行其是,缺少合力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光靠政工人员是不够的,应该是学校全体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共同责任。可在现实中,有些教育者只教书不育人,将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在课堂中大讲特讲,引起学生的盲目模仿,使学生好不容易建起的理想大厦轰然倒塌,学生对现行的政策产生不信任感,思想茫然。

除上述所举之外,学校还会遇到一些较为特殊和难处理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实际问题。

2 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的领导者必须头脑清醒,把握时机,适时地调整教育工作的思路,迎难而上,勇于面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1 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培养什么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百年大计,是人才培养中的一项战略任务。高校全体教工都应站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齐心协力,共挑重责,完成育人任务,在师资建设、课程设置、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等重要问题上给予有力支持。

2.2 教育内容和方法要作适当调整和充实

要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把正在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坚持贯穿于整个思想教育的始终。此外,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辅导工作,可分层次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育。对刚入学的学生,教育重点应放在遵纪守法和转换学习方法方面。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在要求他们在学好学业之余,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干部锻炼等形式加强个人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四、大五的学生,既要鼓励他们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展好毕业前的社会实践,还要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3 为了做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教育工作者还要经常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掌握学生的心理脉搏,给后进学生做思想工作,因人施教,因事施教,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2.4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教育学生正确地利用网络工具充实自己的知识,还要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受网络那些虚伪、诈骗内容等迷惑,切勿上当受骗

2.5 要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的辅导员身处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对学生的成长和影响是深刻的。高校的领导应重视辅导员工作,选派一批优秀的年轻教师充实或更替学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议设立辅导员职业的职称制度,建立奖勤罚懒制度,对优秀的辅导员要晋升晋级,委以重任,以激励他们工作的热情,充分发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作用。

2.6 充分发挥大学生中的党、团组织的作用

党团组织的号召力很大,可以团结、教育和带领学生积极完成各种任务,因此,学校的党委、团委要经常给党、团组织布置任务,并检查指导他们的工作,利用优秀的党团员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7 教育者要做大学生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