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云计算和云计算培训范文

云计算和云计算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云计算和云计算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云计算和云计算培训

第1篇:云计算和云计算培训范文

2009年4月24日。美国标准局(NIST)专家给出了云计算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自1997年Chellappa提出云计箕的第一个学术定义至今,云计算在各行业的应用如火如荼,在中国却是新兴事物,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按照IT(信息产业)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IT产品或者解决方案的生命周期中,处于萌芽阶段的中国云计算应用仍然以偏硬件为主,应用于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作看起来仍然是遥不可及。实际上,IC(集成电路)设计先前是采用大型主机来计算设计参数和设计出相应的芯片,如今是使用大量的服务器,对硬件的应用只是规模的增加而已,IC设计使用的云计算也是laaS和Saas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SZICC)孵化的公司规模较小,最优先考虑的是基础设施的成本和效率以及开始产品设计的时间,以孵化器为平台的云计算服务模式最适合其需求;而且,小公司的起步阶段设计规模一般不大,Internet的带宽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满足孵化器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同时,随着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中国的转移,大的商业公司在向中国探索研发市场时,基地的云计算服务可以为这些公司提供更为便捷的选择。最后,以IC基地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及IC基地众多分园要求频繁便利的IC设计相关培训,云计算是解决培训的最好选择。

如何将云计算应用到IC设计I域?本文以IC基地与国家超级计算深堋中心(简称超算中心)合作建立EDA云为例,探讨利用云计算完成IC设计工作。

将云计算服务应用于IC设计,最大的应用I域是那些需要大量计算资源的项目,这些项目对CPu数量,内存大小和存储空间都有着巨大的需求,这是云计算的强项。纵观IC设计流程,从最开始的想法实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前端),到最终的物理实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后端),在纷繁复杂的设计流程中,对运算能力和存储空间最为依赖的是仿真验证和设计规则一致性检查两个步骤、将超算中心强大的计算能力应用到这两个环节。即采用云计算来完善IC基地既有的IC设计流程,能提升整个IC设计的效率。

因此,云计算的主要应用对象是大型的设计项目,越大的设计项目将会耗费越大的计算资源,云计算提升的设计效率也就会越明显。有统计数据显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仿真验证和设计规则一致性检查大约占整个设计周期的40%-50%左右的时间,不同的设计类型和电路规模,应用云计算能将效率提升2-10倍,整个设计周期则有20%-45%左右的压缩,明显能减短产品面市时间,达到提升产品经济效益的目的。

IC基地主要承担中小型企业产品大规模上市之前的孵化和成长,而中小企业的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为了减小风险,其芯片的规模通常也不是太大、在IC基地所有孵化的企业中、绝大部分芯片的规模在1000万门以下,超过1000万门的项目不到20%、当前IC基地的计算资源能够满足企业绝大部分的需求。但是云计算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技术,我们坚信它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Gartner的统计表明在未来的5―10年中,25%的IC设计将会基于云计算应用平台开发设诗。

IC设计的整个流程错综复杂,任何质量和进程管理过程中的疏忽都会造成最终的流片失败。因此,作为IC企业的服务单位,如何将超算中心的优良计算资源引入到目前的设计流程中,IC基地已经完成了内部的可行性论证。在目前IC基地成熟的设计基础上,以IC基地为中心,配合当前的管理体系,在仿真验证和设计规则一致性检查环节,对可以支持并行计算的设计步骤,引入超算中心的云计算服务,提过设计效率,加大产品竞争力。

在提高设计效率的同时,设计的私密性和安全性也是IC设计企业最为关心和关注的内容,因为IC产品设计的最大成果就是数据。数据是由若干二进制代码组成的文件,与编译完成的软件产品类似,也是IC设计公司的最大财富。要实现云计算在IC设计方面的应用,首先要解决的是云计算的数据安全(包括数据传输安全、数据隔离和数据残留)问题。根据目前云计算安全技术特点,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在数据传输安全方面,用建立专线的方式避免数据频繁加密给用户带来的麻烦并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针对数据隔离和数据残留,则可在超算中心专门划出部分专用区域供IC设计用户使用,避免与其他公共通用数据混杂,同时建议用户只将需要大运算量的任务在云中运算,进一步保护了用户数据安全。

综合以上因素,并结合IC基地和超算中心的特点,云计算在IC设计中的应用可分为IC产品设计和IC培训两种使用方式。图2是使用IC基地软件资源的设计公司利用云计算完成IC产品设计,即云计算在IC设计中的应用。

图2中左边部分的区域代表SZICC的IC设计客户端和lICense(许可)服务器,他们同时连接到VPN(Virtual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通过专线与超算中心的VPN连接、并接入到广大服务器。当然,这一过程需要云用户管理软件配合来完成。

SZICC的用户使用本地资源将IC设计任务按计算量大小分解,计算量小的例如代码编辑、物理版图编辑等工作使用本地资源,同时也能满足这类工作需要人机交互频繁的特点。当仿真、物理验证等运算量大的工作需要使用大量计算资源时,用户利用云用户管理软件发出资源使用请求,云端根据用户请求自动分配计算资源,并从SZICC服务器上取得所需软件lICense(许可),开始后台处理,工作完成时,返回仿真或验证结果到SZICC本地机供用户使用。

另一个应用是IC设计培训。相对于IC产品设计而言,IC培训过程的数据安全问题就不值一提,当然也无需将实验过程分解,因此,培训的所有上机实验都可以利用云计算完成。

图3清晰地描述了培训实验利用云计算的情况。SZICC提供学员使用终端和软件(许可),软件及其使用环境和实验数据都放在超算中心的云端,学员利用云用户管理交互界面(图4“云计算用户界面”所示)在云端完成的实验过程。

第2篇:云计算和云计算培训范文

在“云计算”计算技术的应用下,可配置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别有不同的功能模块,每个模块都发挥着各自的不同功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培训管理。在培训管理中,主要对企业的员工们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和一些考取证书的培训等等。这些培训在云计算技术下,能够对每个员工的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费用和地点等等,都会建立不同的培训档案,并且加以保存。2.员工信息管理。在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下,企业能够借助计算机技术,更加有效地对企业中的所有员工进行更好地管理。这一模块为员工信息管理。在员工信息管理当中,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进行人员查找,员工信息内容记录得比较详细,包括员工自身的姓名、出生日期、家庭住址、毕业院校以及工作经历等等,云计算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人员管理的效率。3.人员考勤管理。这一模块中,对员工们在日常工作当中的考勤以及加班信息,都有非常明确的记录。人员考勤管理,可以从另一方面来促进员工们对待工作的热情,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4.员工档案管理。和传统的档案管理比起来,云计算技术下的员工档案管理,能够更加明确地为企业提供便利,方便企业对入职员工和离职员工进行系统性的管理,使企业对以往的员工有更加清晰的了解。5.绩效评估管理。在云计算当中创建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可以对所有的员工进行绩效考核评估,根据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来建立不同员工的绩效考核表,使企业能够更加明了地对员工们的绩效进行管理。6.合同管理。在合同管理的模块当中,企业可以对所有员工们的合同信息进行修改和查询,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也便于为企业进行合同的保存提供一定的依据。主要由相关负责人员,将员工的合同信息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录入,方便后期查询。7.员工薪资福利的管理。对员工进行薪资福利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管理内容。企业可以在云计算技术下,对员工们的不同薪资类型进行统一管理,还能够方便地对薪资内容进行查询修改等等。8.系统管理。在这一模块当中,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所有员工们进行管理,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等,都可以实现这些功能。同时,在该系统中,还必须要及时地对各种数据进行备份,为数据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以免出现意外使数据丢失。

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在最初诞生的时候,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数据的计算,仅仅是简单地对员工们的工资薪金进行记录。在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人力资源管理开始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采集,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主要以管理为核心的工作内容,借助各种丰富的专业技术,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给企业进行某些重要的决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在现阶段,市场的发展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使得企业必须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目前,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系统管理的功能不够全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够使企业成长得更加成熟,从而使其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发展。

第3篇:云计算和云计算培训范文

[关键词] 云技术;公安培训;信息化;机遇;挑战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7. 088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7- 0144- 02

1 公安培训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技术动向

云技术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使用,灵活便利。云计算最基本的特征是在互联网上将IT资源当作服务来提供,包括应用程序、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网络、编程工具、通信服务和协作工作等。

2012年3月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国家教育云基础平台,要求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全国、分布合理、开放开源的基础云环境,形成支撑云基础平台、云资源平台和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层级架构。到2015年,初步建成国家教育云基础平台,支持教育云资源平台和管理服务平台的有效部署与应用,可同时为IPv4和IPv6用户提供教育基础云服务。

2012年10月17日“新疆公安云计算中心”在中国电信集团第二枢纽建成,标志着新疆公安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同时也为新疆公安培训的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机遇。

2014年1月7日新疆云计算中心正式揭牌投入运营,标志着新疆云计算产业向商业化迈进一大步。按照2011年制订的天山云计划,新疆云计算产业分“三步走”,即通过前期培育、产业集群发展、产业价值升值3个阶段,在2020年建成乌鲁木齐、克拉玛依两个云计算产业基地。

新疆自治区公安厅在《全国公安机关2010-2012年民警培训规划》中提出积极开展网络培训。2013年建成省级公安民警训练网络学院,设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训练课程,为民警开展岗位练兵、自学自练提供有效载体。而且在《新疆公安机关民警素质能力培训规划(2013-2015年)》中要求全警深刻认识新疆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了解掌握“新疆公安云”及“平台”建设的基本框架、发展现状。这是首次将“云技术”写入全区公安民警教育培训规划。

通过对新疆公安培训教育信息化热点信息的关注及教育新科技、新技术的分析,公安培训教育已全面向信息化发展,特别是全国公安教育训练网络学院开始运行,公安网络学院在信息含量、技术水平、管理机制等方面有了全新的突破,采用多种最新技术实现了万人民警在线、并发登录、页面瞬间更新、数据统计、查询图形化、竞技平台动画设计、视频、课件、大纲三维图像联动、大量瞬间数据导入,从理念、技术等层面为网络教育训练改革的推广提供了理论和现实支撑。同时电子书包、交互一体机、公安教育云等逐渐成为公安培训教育信息化的新宠。

2 新疆公安云是公安培训教育信息化的新高地

新疆公安云是一个面向全疆公安机关的行业云,所谓行业云就是由行业内或某个区域内起主导作用或者掌握关键资源的组织建立和维护,以公开或者半公开的方式,向行业内部或相关组织和公众提供服务的云平台。新疆公安云是建立在公安厅和各地州公安内部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关联查询、多维分析、批量对比、轨迹分析、轨迹跟踪、全文检索等情报信息分析功能的统一资源库。新疆公安云是一个与外网物理隔离的专用公共服务平台,在公安教育方面,包括面向服务的新疆公安网络学院、教育即时通讯、公安教育训练共享资源库、教研培训服务平台、学员学习服务平台、地州市公安教育服务平台等一系列应用。云技术在公安培训教育领域的应用越往上层,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越复杂,形态更具多样性且增值空间越大。

新疆公安云具有以下属性:第一,云计算的属性。这是最基本的技术层面属性,主要是资源虚拟化,通过恰当的基础设施建设,从管理层面将资源的功能从资源的实体中分离出来,通过虚拟化屏蔽底层的系统硬件和软件实施细节,简化公安业务应用部署,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整合和灵活配置;基于开放标准,所有应用项目、流程实施都基于开放标准。第二,公安业务的属性。这是中间过程层面的属性,即对于系统用户(公安民警、教官、学院管理者)而言具有教育功能,如满足公安教育训练目的的特殊工具、教育训练内容资源、过程文档等。新疆公安云的构建以专业技术为支持,积极推进自治区区域内公安业务及教育训练数据中心的建设,打破各地州、市(县)公安教育训练基地、公安培训学校及全国公安培训学校之间的校际界线,整合区域级(市级及其以上)各类公安机关教育资源,教育信息资源集中存储,构筑高容量数据存储空间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减少重复投资,提高资源利用率,最终目的是建立和完善优质资源共享的公安教育训练体系。

3 新疆公安云给公安培训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

(1)在新疆公安领域中许多同一业务系统在自治区、地州县(市)均建有数据中心,各个数据中心均有储资源,但都各自独立。采用虚拟化技术整合多个数据中心的存储资源(无容量限制),可为遍布全国多个点的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共享访问服务,提高存储系统空间的利用率,并为用户就近访问奠定基础。

(2)借助公安云的集约化模式,以云计算的多层服务体系,分别解决公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层、全局服务层和应用接入与用户体验层的服务需求。在具体应用中,能突破传统信息化系统的区域限制,将所有培训者、教官、专家、训练工具、训练资源、应用服务有效有序地联通起来,突破时空界限,构筑参与者众多、知识链复杂、学习生态协调、具有自适应性能力的培训服务生态系统。

(3)在新疆公安云的环境下,多个用户之间共享和创建教育训练资源是云技术应用的主要优势之一。公安培训协同教学、互动学习的机会将变得更多,基于云平台的跨公安培训、跨省(地区)在线学习、网络教研成为可能。网络化协同虚拟平台将提供创新性的虚拟体验的教学模式。公安培训可以通过电子书包、互动式电子白板、虚拟技术等协同创新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

4 发展新疆公安云面临的挑战

(1)新疆公安云的资源种类众多,数量庞大、管理困难,要真正提高新疆公安云为实战服务的效果,云操作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云操作系统是指构架于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基础硬件资源和单机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软件资源之上的云平台综合管理系统。合理选择云操作系统为公安云平台今后的使用奠定基础。

(2)新疆公安云的建设使公安培训教育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首先云服务的运行维护管理者需从长远考虑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的规划,通过新的方式实现资源的部署和安装,需要在考虑信息服务效率的同时把更多的公安教育应用服务迁移到云平台上,同时需要考虑云应用的分层、分级管理。另一方面云技术的开发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必须在标准不统一的众多开发环境中做出选择,对公安应用软件开发者的专业能力和开发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

(3)由于公安云的教育服务对象是公安民警及公安、政法培训的在校学员,因此,云的全域范围内的统一身份管理、信息安全(权限与隐私)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解决跨网络、跨地域的云存储应用及数据统一管理问题,将多个分散在不同物理位置的数据存储点整合为一个跨网络、跨地域的虚拟存储池,用户只需在一个地点即可访问所有数据存储点数据,实现存储环境的全局可用、可管、可控是具有挑战性的技术课题。

5 利用公安云技术发展新疆公安培训教育信息化的对策

5.1 构建适合新疆公安培训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混合云”的架构

考虑到新疆公安云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云技术的特点,构建新疆公安云应采取一种半虚拟化的“混合云”架构,即以本地云和本地数据中心为基础,同时可以与外部云进行资源与服务的“纵向整合、横向关联”。混合云采取内源服务与外源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并且只对信任域内的用户提供内源服务。

5.2 利用云计算技术切实加强公安培训信息化资源建设

随着云计算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公安培训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已经成为公安培训的重要任务。要以信息化技术武装公安队伍,着力提高网络管控能力,打击网络信息违法犯罪和运用网络信息手段打击各种犯罪的能力,使公安机关更好地担负起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职责,努力满足广大民警对接受教育训练的新期待,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内容方式创新,要向信息化要资源,要战斗力,构建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必须加强公安教育训练资源建设,以充分发挥网上教育训练覆盖面广、优质资源共享方式灵活、高效低廉的特殊优势,公安教育信息资源是公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信息资源的质量决定了高等培训在将来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目前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大教育、大培训格局下公安民警终身教育体制的形成必将推动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的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公安高校应在目前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基础上,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借鉴网络远程教育运作机制,提高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效益,面向全国公安机关和全体民警建立网络信息服务体系,提供优质共享的公安教育资源;进一步推进公安教育训练资源数字化进程,以现有资源开发主体为基础,以执行现有标准为原则,征集需求、统一规划、填平补齐,完成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数字化;进一步丰富数字化教育资源,为资源优化提供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在信息化整合过程中日益明显,要组织实施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建设计划,建立数字化教育资源分级评估标准和评估机制,建立补助开发和采购推广应用相结合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机制,推动社会资源参加公安教育训练优质教育资源和优质教育工具软件的开发,整体规划、分头实施,建设开放灵活的公安教育训练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教育资源从精品建设走向优质资源体系化建设,最终实现普及共享。

公安培训和各级教育训练基地要结合公安警官培训以及在职民警初任、专业和晋升培训定位,开展相应需求调研,分级、分类设计科学合理的网络信息系统、网络课程等,将信息化技术贯穿到学习、讨论、考评、结业等各个环节。要推进网络教学模式,积极尝试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为民警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终身学习服务,促使学院优质教育资源向全国公安机关基层一线辐射。一是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要鼓励培训学员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切实提高学员信息化理论水平和应用技能,确保每一名学员精通网上办案和情报收集等技能,使学员熟练掌握公安网各大信息系统的应用技能。三是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手段,继续加强精品课程资源库、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库、公安文献资源库、专题讲座资源库和公安数字图书馆建设,将各类教育资源逐步规范化、标准化,形成开放共享、标准统一、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公安培训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范立华.试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公安教育的创新[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

第4篇:云计算和云计算培训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 云平台 技能培训 数控机床

我国机械行业中等规模以上企业约4万个,从业人员总数约1300万人。调查数据显示,对于数控机床行业,数控技工和磨具技工缺口达60余万人,这种问题已经上升为社会热点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此问题的应对措施,六部委一致研究决定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这是一个五年计划,目标是培养更多的制造业技工人才,从根本上缓解技术工人短缺的现状。沈阳市在全国装备制造业具有绝对优势地位,沈阳制造业具有产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量总值高,市场竞争强等特点。正是由于沈阳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势头,迫切需要大量各层次的数控机床应用技能人才。加速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能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机床应用职业技能与教育实训就业一体的平台,满足企业用人的需要,也提高学员就业机会。

本文拟采用开源的软件架构Eucalyptus云平台架构构建数控机床职业技能培训云平台。通过该平台,跟踪上市的机床产品;按机床产品的操作指南、相关标准和规范设定课程体系;通过各部门的合作,最终将形成产学用多方联动机制的面向数控机床应用技能职业教育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和新的业态。

在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使用Microsoft Windows 2003 Server服务器,采用Apache, MySQL和PHP的架构方式。系统环境要求能够运行PHP+MySQL的软件,其中PHP用于编写相应的操作代码、生成页面,MySQL数据库用于保存用户和编辑的内容。

1 平台设计原理及设计架构

1.1 设计原理

本文设计的服务平台以云计算为框架结构,即使用互联网来接入或者运行远程的数据及服务。云计算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软件即服务。前者在最下端,后者在顶端,中间的是平台。云计算的整体框架又可以更细化分类,每一部分在具体的案例中不一定都会用到,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运用不同的层次结构。

1.2 设计架构

本文设计的职业技能培训平台采用基于Eucalyptus的云平台架构实现。作为开源的软件架构,Eucalyptus可将现有服务基础架构在云平台上实现。Eucalyptus是一个开源的软件层项目,由Santa Barbara大学建立,它采用Linux工具以及基于web的服务在服务器组或者服务器集群上进行部署,用来实现云计算的弹性需求。

Eucalyptus采用层状结构,主要有三个层次,包括Instance Manager用于对虚拟机进行控制,安装在所有具有虚拟机的节点上;Group Manager对应一个虚拟网络,该网络由虚拟集结点组成,负责对一组Instance Manager收集到的实例信息进行管理;Cloud Manager作为云的入口,对一组Group Manager进行管理,为云用户和管理员提供接口服务。

2 平台功能设计

数控机床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平台设置6个一级栏目:课程体系、系统管理、资源库、情景教学、职业技能评估测试、人力资源管理,并对其二级、三级栏目进行展开,从而构建完整的技能培训系统。

在对主页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界面的友好、美观、简洁,突出数控机床职业技能培训的特点等。在页面中要鲜明的体现系统的所有一级栏目,并在主页中体现出主要的功能模块,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的进入相应的栏目和功能模块中。各子页应在页面相应的位置提供统一的或风格相似的内容,以便用户能够方便的返回主页或直接进入其他栏目。

在系统主页的前台设计中要提供主要功能链接(如课程体系、情景教学、职业技能评估测试等),并对重要的信息、公告进行,同时提供各类查询功能(如课程体系查询、教学资源查询、培训进度查询、及测试成绩查询等功能);在后台的页面设计中为平台管理者提供更为准确且直观的界面排版功能。

3 平台测试

本次针对数控机床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云平台的性能进行整体测试,监测平台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用性,测试指标包括:最大并发数、总吞吐量、平均吞吐量、响应时间等主要指标。

测试结果如下:最大并发数为:11;总吞吐量:953,047,602;平均吞吐量:573,327;总的请求数:276,852;平均请求数:125,694.测试参数Throughput单位时间内的Throughput值较大,这表明云平台服务器服务性能越好。

4 结语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网络化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建设是各类教学资源、教学体系、软硬件建设协同配合和分布式资源调度的结果。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和日益成熟给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的整合提供新的服务模式和方法。本文采用基于Eucalyptus的云平台开发了职业技能培训平台。通过互联网络和云平台,开发网络职业技能培训系统,应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开创了全新的学习渠道,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云平台提供的负载均衡服务支持网络服务平台的运行、维护和弹性调度。对培训平台进行实例测试得到的各项指标都达到了预期的要求,通过对平台的吞吐量、平均响应时间及系统资源监控等参数进行测试后得到的数值可知,系统的设计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并且其稳定性良好。

参考文献:

[1]何志伟,严隽薇,张浩.数控加工过程建模和仿真的研究与应用[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8(3):5-7.

[2]唐箭,虢莉娟,龚涛.基于云计算的终身教育服务平台[J].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2):43-50.

[3]王鹏.云计算的关健技术与应用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第5篇:云计算和云计算培训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云平台”;“云培训”

1. “云培训”的产生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之一的培训与开发,对员工的能力建设和素质提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组织扁平化、网络化催生了适合新型组织的管控系统,传统的员工培训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云培训”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

1.1 “云”时代员工培训所面临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云计算”等前沿概念为传统培训注入了新的活力。云计算是一种计算机资源的共享池,可以提供方便按需的网络访问模式,以最少的管理工作投入提供快速的资源配置[1]。

“云计算”越来越多的被利用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使得传统的员工培训模式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第一,传统的员工培训会压缩员工的正常工作时间,占用员工的休息时间,造成他们的反感心理,降低培训的效果;第二,传统的员工培训方式多使用纸质的培训资料或考试形式,不利于信息的整合;第三,在传统的培训模式中,培训者对于培训的反馈信息缺乏有效的掌握,很难因材施教,跟踪培训;第四,传统培训的方式不够灵活,而且费用比高。

综上,在“云计算”时代,传统的培训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何利用该时代的特征创新出适应企业发展的培训模式成为当代企业在人才之战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2培训模式云转型

不同于传统模式,“云化”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需直接招聘、配置和淘汰员工。外部人才可通过外包直接为企业所用,招聘的门槛大大降低,员工的配置和淘汰更加灵活和自动化。随着商业思维的迭代,员工知识与能力的缺口将日益增大,他们更需要组织的后台支持,“云组织 + 云培训”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主流趋势。

近年来,由于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培训具有低成本、高回报、零距离等特点,有些企业已开始采用E-Learning的培训手段,思科通过该系统改变了对员工、渠道伙伴及顾客的培训方式,在遍布全球的2500多所网络大学将全面使用E-Learning系统,包括基于Web发送的内容、电子化的管理及网络上的学习社区。

2. “云培训”的特点

2.1资源共享

企业中有些重要的资源往往掌握在极少数精英员工手中,这些知识会因为缺乏分享的途径而变成“隐形知识”而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云平台具备知识库的管理功能,能够将企业运营过程中积累的各种信息进行储备整理,实现资源的共享,还能解决传统模式下掌握“隐形知识”的核心员工离职、岗位变动时,知识的传递速度无法跟上业务要求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通过云平台的构建,在培训开发模块上建立上下级平等的相对松散的沟通模式,形成上下级之间全通道式的沟通方式,提高组织成员的平均满意度,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创新精神。

2.2不受时空限制

构建“云培训”模式能够最大程度的摆脱时间、地点的限制,对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和管理。实现员工学习自主化,减少脱产培训给组织带来的损失。尤其对于当前出现的“在家办公”趋势,突破时空限制更是成为未来培训的发展趋势。比如,LG公司在培训方面开辟了IBL(Internet Based Learning)培训渠道,开发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软件,通过便携式存储设备存储课程内容,每位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进度进行自我培训和检验。

2.3私人定制

“云培训”模式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完成信息的有效整合,员工可以在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在云平台上获取需要的知识和资源,达到私人定制的效果。同时,培训者还可以对被培训者的学习情况以及反馈情况进行了解,进而因材施教,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有效性。

此外,“云培训”通过对员工不定期的素质测评等信息的整合,能够有效推动人岗匹配的实现,减少彼得效应对组织造成的负影响。

3. 构建“云培训”模式的措施

培训模式的运转型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本文建立了以下模型(如图1),为企业提供可实施的路径。

图1

3.1建立数据化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

3.1.1. 专业数据分析人员的配备

在建立云平台的基础上,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大数据分析,并基于此进行“顶层设计”。因而数据分析师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必须具备超强的计算能力和对内外部数据获取能力。

3.1.2. 组织的调控监督

(1)在自由市场上,HR 应该充当企业内部市场的“守夜人”,制定规则,监督违规行为,确保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

由于员工通常不能准确描述他们尚未掌握的能力和知识。因此,有些企业已建立了知识库或由“关键情境”(最能区分高绩效和低绩效员工的情境)组成的行为库来准确测量员工的知识和能力,使得员工能够自由选取所需的培训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2)由于需求不一定能够找到资源,自由市场有时也会存在短期行为。因此,要借助大数据进行宏观干预措施来分配激励和培训资源。若将组织内的培训和激励资源大数据化后上传至“云端”,再由数据(源数据、热数据和大数据)分析进行供需匹配。基于此,只要通过深度计算,就可以合理调配各类资源。

(3)在“云平台”管理上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基于人力资源仪表盘的导向,人力资源部应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战略性的人力资源支持系统。为解决不同组织的不同需求,人力资源部门需利用云范式理念,对人力资源支持系统的各部分进行拆装组合,产生一套整体的解决方案。在此模式下,原来独立的招聘、配置、绩效、薪酬、培训等各功能模块碎片化为方便使用的“小功能模块”,实现了人力资源实践的创新及落地[4]。

3.2建立系统的“云培训”机制

3.2.1将“知识云”与“关键情景云”结合,建立知识涌现机制

在“知识云”的建立上,有人提出一种维基百科似的互动模式,即通过员工互动来建立企业的“知识立方模式”。获得“关键情境”的途径有两条:其一来自中高层和直接下属的访谈;其二来自“关键绩效事件”的记录,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团队或个人绩效的异动进行培训[4]。

基于以上两朵“云”,企业能够准确判断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行为模式并对员工进行相应的“云培训”,将其转化为员工的“评鉴中心”和“发展中心”,引入评价中心、文件筐、管理沙盘等相应的知识显化和情境重现的载体。

由人力资源部与项目部共同制定以员工为核心罗盘式的知识模型,使员工可以在基本知识导向的基础上,将自身拥有的相关知识与其他员工共享;同时,形成一整套的自我管理模式,建立员工个人学习档案。

3.2.2 360°网状培训系统

360°培训需求分析就是通过云平台整合组织需求、任务需求、员工需求分析开发着眼未来,为员工今后可能发生的工作变动的需要做准备。

首先要设计网状培训方案。对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经验、人际关系、个性特征与工作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提升和完善。组织可以就项目所需素质构建矩形培训模式,即参考企业组织管理架构,立足培训,形成原部门与临时项目部门之间的网状沟通,使员工能够最大程度的将原部门专业知识与项目实践技能结合起来。

在构建网状培训系统的过程中,要动态调整培训开发方案。融合时代热点信息,构建微信等网络即时通讯平台,更好的运用零散时间对员工进行随时随地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参与度。

3.3 培训效果反馈与跟踪

3.3.1组织的培训效果反馈

反馈是培训的一大原则和有效强化手段。通过组织平台可将员工在实地培训中的优秀表现实时记录下来。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搜集员工自主学习信息,与霍兰德职业生涯测评等量表相结合对每位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评定。

3.3.2平台运营与维护

在组织内部平台运营方面:进行员工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云平台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组织层面上应注重制定员工进行云平台资源的上传、下载使用需遵循的规章制度,以减少平台信息冗杂,降低平台维护成本。

培训开发平台可以与其他企业进行开放式的沟通合作。“云学习”主要的功能包括:多媒体资料培训、培训业务和能力素质测评等。企业除了自己内部资料外,还可以采购“云平台”提供其他企业资源,形成敞开式的资料库[5]。

4. “云培训”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来了更高要求。海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维护使得不完善的人力资源系统的设计将不能适应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管理需要更高的柔性。此外,传统企业培训人员的作用将弱化,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的角色将发生转变,对精尖网络技术人才以及数据分析人才的需求加大。

其次,企业机密信息的安全性将迎来挑战。云平台的构建改变了以往核心精英员工掌握“隐形资源”的状况,每位员工都掌握大量组织资源和组织信息,这会给企业带来更大泄露机密的风险。

最后,易引起短期行为。自主学习云平台的构建,可能使员工更多地追求“短期行为”。比如,员工为获得个人经营收益,可能获取资源出现外部“兼职”,影响在公司内部的本职工作。另外,企业若不保护员工的内部知识产权,有可能造成抑制创新的局面。(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1] 杜鹏程.李敏.童雅.Du Pengcheng.Li Min.Tong Ya 云计算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适应性变革[期刊论文]-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5)

[2] 冷永刚.LENG Yong-gang 企业培训云平台的研究及设计 [期刊论文]-数字通信 2012(2)

[3] 杨香豹.启动人力资源管理云时代 [期刊论文]-人力资源2014(2)

第6篇:云计算和云计算培训范文

关键词: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培训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8-6353-03

我院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是江苏省2008年批准的首批省级软件人才培训基地,与知名软件人才培训机构-创思维力软件集团合作多年,自2008年起先后培训软件人才10多批次,合计500余人次应届毕业生,为软件企业输送了大量合格的新员工,输送到的软件企业有大展软件等知名企业。基地在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过程中通过创新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等举措,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1 依据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校企合作,创新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1.1 寻求政府企业多方合作,创新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分别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合作,不断创新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2008-2010年,与企业共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推行“学校+公司”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政府搭台,基地通过提供场地和硬件设备等举措,引入创思维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该公司进行了三年合作。2009-2011年,学院与北大青鸟、江苏微软中心合作,推行“学校+培训机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上“筑巢引凤”方式,基地得到了发展壮大,学习企业化的项目管理流程规范,不断完善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机制。2010-2013年至今,探索“教学产业园”人才培养模式,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的教学理念,推行“教学产业园”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正在探索实践之中。

1.2 根据软件企业的发展战略,校企联合开发培训课程资源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软件企业的专业职位细分为程序员、软件工程师、系统分析员、项目管理经理。经过调研,明确基地培养目标,确定培养软件企业需要的程序员和BPO 专员。程序员是能够熟练编程的技能型人才, BPO 专员是既懂计算机又懂外语,还懂一门业务(包括金融、财务或人力资源等) 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刚参加的培训学员,帮助他们寻找自我认知,为职业生涯定位,确定发展方向。

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培训教材,将具有工程背景的企业真实项目经过改造后形成培训课程包。课程包能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员工,划分了2个部分:“基础篇”针对初学者,开发了《IT职业导向训练》和《软件项目开发方法》等课程,能够使初学者快速掌握软件开发的内容;“进阶篇”中开发了《数据库设计规范》和《软件项目开发模式》等课程,课程按照软件项目开发流程进行讲解,并且配套大量应用实训案例,帮助学员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例如,通过与北大青鸟等公司合作,成功开发了JAVA软件工程师课程包、.NET软件工程师课程包,具体的系列课程如表1所示。

教材的内容编排方式为“实训任务、相关知识点、任务要点分析、参考源代码、扩展练习”,内容紧凑详尽、结构清晰、易学易懂,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1.3做好培训过程需求分析,抓好双师型的专业教师建设

基地选送优秀教师赴国外进修,目前已有2名教师赴印度、澳大利亚进修。通过软件服务外包企业联盟、软件行业协会等平台,教师参加行业的考评员培训和教育部的骨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目前12名考评员全部上岗。采用优惠政策从软件企业引进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目前有来自微软、中科国际、太仓智博软件公司,上海博为峰软件公司等软件企业的10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培训教师。学院教师与企业培训师实现双向兼职,最终成功造就一批既懂了理论知识又具备实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 使用云计算培训平台,构建全真公司管理运营管理模式

2.1 全真公司制的教学管理方式

为适应现代教育和企业实际人才的培养需求,基地创新管理模式,采取了全真公司化管理运营,部署应用了日立JP1企业级综合系统运行管理软件,严格按照软件公司的规章制度考核学员。学生在模拟公司环境的教室环境中上课,以企业岗位职位来设置培训班的班级干部职位。培训过程中,给每位学员进行多次职业测评,根据学员智商、情商、素质等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教学过程中,采用基于榜样的MCLA教学方法,采取PD(项目驱动)教学,以实际项目引出技术知识点,严格保证学员实训期间代码量达到10000行以上,提高学生的项目动手实践编码能力,确保学员培训结束后直接胜任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工作。

2.2 数字化云计算培训平台的使用

目前,基地依托太仓大学科技园云计算公共服务中心平台,已经建设了云技术培训教室,通过虚拟云桌面来访问云计算平台资源,减少了基地的设备投入费用。充分利用云资源的整合共享功能,利用云计算技术将成熟的应用软件部署在云端,以服务方式将“应用服务”提供给培训基地,虚拟跨平台环境极大地方便了学员的培训学习,降低了基地的运行维护成本。充分利用云中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大大降低了存储和访问压力。学员通过太仓大学云计算公共服务中心平台的培训资源,在云服务提供的网络进阶培训学习过程中,自我控制学习进度,在网上听课过程中提出问题和网上研习测试,自我测评学习效果。

软件服务外包培训基地公共云平台,如图1所示。

3 结束语

我院的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经过近六年运作,立足服务外包(BPO、ITO、KPO)以及嵌入式系统应用维护等IT行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编制培训教材,造就双师型培训教师,保证了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培养适应长三角地区发展需求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徐涛.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0).

[2] 马艳红.高职为企业提供在线培训学习平台服务的研究[J].软件,2013,34(1).

[3] 顾海燕.校企合作共建高校软件服务外包专业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网络信息,2012(11).

第7篇:云计算和云计算培训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教学领域;科研领域;作用

云计算从首次提出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的时间,云计算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而是形成了世界数据信息运转不可或缺的平台。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云计算中跨地域的资源共享与服务提供成为了可能。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为教育科研领域带来全新的冲击和影响。在教育科研领域,通过云计算提供的信息平台,将会带来更为先进的教育方式和更广泛更深入的科研交流形式,从而提升国家的教育成效和加速科研成果的产生与推广。

1 云计算对教学领域的推动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老师通过口述结合板书或PPT进行讲解,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是一个填鸭式的,这种教育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把学生训练成了没有自己的思想,只会考试的机器。而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各种多媒体教学方法,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互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实现这种现代化的教育方式提供了更为快捷和有效的技术支撑。通过使用云计算,可以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和新型教学方式的推广,可以将教学所需的各种素材,动画以动态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尽情展现。从投入的角度来说,只需要每个教室配置一台电脑和一个投影仪,通过云计算技术提供的信息资源,可以大大促进教学资源快速公平的分布。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各地方经济发展不均衡,使得各地的教育发展也呈现巨大的代差。现在有了云计算技术作为信息支撑,加上全国互联网发讯速普及,可以将好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料,教学内容,教学视频存入云中,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云中提供的各类教学资源进行备课和课堂教学,甚至授课教师只负责课堂辅导,学生的学习完全可以通过云计算中的教学视频来实现,例如,现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中所制作的精品资源共享课,以及互联网上的各类教学视频,教学资源,都可以用云计算存储的方式,向广大师生提供。针对有条件的地区,学生可通过云计算网络与教师随时随地进行互动式交互学习。

云计算在教学实验中也将起作非常大的作用。由于学校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实验室。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大量应用,在云中产生的虚拟实验室,必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虚拟实验指的是利用计算机信息科技,模拟实际的教学环境提供一个虚拟的多媒体实验室,使用者可一边操作、一边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虚拟操作平台,可以展示实验相关的各种资料,操作人员人机交互性强,操作灵活,而且能够即时纠正实验操作者的错误,使用者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到与真实实验同样的感受。虚拟实验不需要老师时时在场,实验操作者可以反复多次的试验,经自己的探索完成全部实验,同样可以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当今时代,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虚拟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进一步得到拓展,特别是在远程教育领域的各种应用,虚拟实验对未来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只要不断完善虚拟实验的各种功能,虚拟实验在教学辅助中将拥有突出的地位。

2 云计算在科研领域的应用

科研机构一直都注重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云计算和科研应用的深度融合,为下一步各类科研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思想。大数据时代下,如何在浩瀚如海的数据中找到有价值的科学发现,成为科学研究者们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以全球知名的Microsoft公司与国内一些高校合作,运用云计算技术从事相关科研的情r以说明云计算在科研中的地位和作用,2012年,Microsoft公司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在云计算的合作已全面扎实地展开了以下系列项目:与上海交通大学联手搭建“云计算教学与科研平台”,合作出版Microsoft云计算系列丛书;为高校和研究机构举办云计算培训研讨会;向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捐赠Windows Azure云资源和存储空间,启动“Windows Azure云资源学术合作计划”;协助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开设云计算课程;设计、开发Windows Azure教学参考课件,等,这些都为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对科研人员间的合作创造了非常良好的合作平台。

3 云计算在教育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虽然在教育科研中应用云计算是大势所趋,但云计算在教育科研中还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云计算需要一个更加强大和均衡的计算基础架构,也就是一个多层的云接口(CI)来支持国家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使用云计算的基础实施、应用的和实验性研究等方面还不够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的持续的投入;二是云计算是新兴技术,关于云计算的开发和应用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为方便地让用户接触到产品化的云计算资源、云培训和云用户咨询方面也需要加大投资力度;三是使用云计算的费用问题,在教育和科研方面使用云计算资料所面临的费用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来解决,加大专项投入资金,为教育科研建立专门的云计算数据中心。

4 总结

云计算的应用是信息社会的大势所趋,其中包括教育和科研领域,只有充分应用云计算这种新兴技术,同时解决云计算技术在教育科研中所存在问题,才能促进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的流通,提高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从而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刘志荣.探析云计算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1(3):64-66.

[2]陈昌俊,王春枝.云计算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探究[J].技术研发,2012(4):86-87.

第8篇:云计算和云计算培训范文

苏州国际科技园是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和企业孵化的重要载体,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软件产业基地、动画产业基地、欧美软件出口工程试点基地以及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的骨干成员。目前,苏州国际科技园根据云计算产业发展计划(“云彩计划”),积极开展云计算相关研究,在云应用软件、云基础设施、云服务平台、云计算终端产品等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月25日,微软互联网创新中心落户苏州并入驻苏州国际科技园;

4月25日,苏州工业园区云计算产业联盟在苏州国际科技园成立;

5月17日,“首届云产业高峰论坛”在苏州国际科技园举行。

2013年上半年还没结束,苏州国际科技园在云计算产业领域频频发力,意图抢占产业发展的先机……

事实上,苏州国际科技园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于2012年11月就提出了云计算产业发展计划(“云彩计划”),并出台了一系列云计算产业扶持政策,以打造具有园区特色的云计算产业发展之路。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的主力军,苏州国际科技园根据“云彩计划”,积极开展云计算相关研究,在云应用软件、云基础设施、云服务平台、云计算终端产品等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云服务平台初具规模

苏州国际科技园投资建设了苏州国科数据中心(简称国科数据)和江苏风云科技(简称风云科技)两大云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国内和本地互联网公司提供云计算基础平台服务。

国科数据是亚洲首个按国际最高等级Tier IV标准设计建造、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第三方数据中心。中心基于虚拟化技术建设云计算基础平台,提供云主机、云存储等相关数据服务。

风云科技控股风云网络、软件评测和风云培训等多家子公司,致力于云服务平台的研发和运营服务,开展SaaS应用孵化以及软件评测、人才培训、动漫游戏等服务。早在2006年,风云网络就与微软合作搭建了国内首个云应用孵化器,为园区企业提供专业的PaaS平台服务。目前,风云在线已拥有国内外专业云服务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230多个,是国内产品线最为丰富的综合性云服务平台。在“云服务+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下,拥有用户超过40万。

云应用企业逐步积聚

在云计算基础设施、云服务和云产业集聚等方面,苏州工业园区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目前园区已经形成了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多个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园区已集聚云计算相关企业300多家,2012年云计算相关产值近100亿元。这些企业绝大多数都落户在苏州国际科技园,并且在云计算各应用层面展现出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和特性。

园区内企业如麦迪斯顿、方正国际等在医疗卫生领域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提供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移动门诊输液系统等。同程网在旅游服务领域提供基于云计算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包括B2B旅游企业间平台和B2C大众旅游平台。中国移动江苏公司电子商务基地、华为企业业务全球总部暨研发基地、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苏州分院也相继落户苏州国际科技园。在3月25日的落户典礼上,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沈向洋表示,微软最看重苏州工业园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创新企业集群优势和人才规模、人居环境优势。

云政策扶持点面结合

2013年4月,苏州工业园区推出了《关于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指出,相关部门要大力引进符合园区云产业重点布局的云应用、云服务等云产业平台型和规模型项目,允许企业申请重大项目启动资金、房租减免、薪酬补贴等政策支持。

《意见》鼓励国内外相关机构在园区建设面向云计算领域的专业孵化器,按照孵化器投资规模及毕业项目情况给予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企业基于园区云服务平台开发并部署各类应用,发展基于云计算的增值产业、增值服务。

《意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强与云计算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争取在虚拟化、高性能存储、云安全等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支持园区内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申报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方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工程中心相关项目。

云产业发展环境活跃

为了营造良好的云计算产业发展环境,4月25日,苏州国际科技园牵头组建的苏州工业园区云计算产业联盟正式成立,会员单位包括方正国际、华为、同程网等重量级企业,未来还将邀请东南大学软件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加入阵营,让联盟成为云计算相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平台。

第9篇:云计算和云计算培训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管理 大数据 计算资源管理

1 引言

随着大数据应用的推广,在教育领域上,大数据应用被用于分析学生的基础信息数据、学习过程数据、学习行为数据、技能状态数据和学习偏好数据等,借助相关的数据分析为教育活动、培养模式和教育决策提供合理的、有效的、科学的数据支撑。在大数据背景下,对高校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及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实验室建设应建设在具备计算资源的管理、数据存储、数据采集能力的功能框架上;

(2)实验室应能为各专业学生提供具备大数据实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计算资源及框架;

(3)实验室平台应具备产学研培养模式的服务能力。

以人才培养与学科研究/建设互动为原则,大数据背景下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发展、创新人才培养、师资技术培训紧密结合,本文提出了基于项目管理和计算资源管理的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研究,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为推动教学和课程改革,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转变,具备分析学生技能、学习行为及数据处理(数据采集、存储、分析)能力,形成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一个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

2 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建设需求

在大数据背景下,随着学校近年来专业数量的进一步扩大,增加的专业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在的教学模式亟需发生变革,必须寻求一种更有效的实训模式。结合计算机学科及专业实验需求,实验室的建设应具备前瞻性、扩展性、普适性的特征,专业实验室的管理是管理员对计算资源进行运维的过程,体现了应用与理论相结合的需求。实验室具备云计算、云服务及数据处理的能力,为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对外服务的平台及教学环境。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应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规划及分析:

(1)针对计算机学科各专业的共同特征,在理论教学中各课程间是一个协同耦合的关系,以软件开发过程为主线,将专业课程用规范的软件项目过程模式应用到实践教学管理中,将新的软件开发模式、新的开发技术、新的业务流程快速地部署到实践教学中并实施――该过程的实现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专业实验室中应具有基于项目管理平台的能力。

(2)针对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的发展,为各专业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实验室应以虚拟计算资源的方式对各类用户提供系统平台服务、数据存储及数据分析能力的计算节点:一方面通过实验室平台能方便快捷地管理硬件设施并以虚拟资源的形成呈现出来;另一方面所搭建的对计算资源进行管理的云计算平台能为学生学习与计算资源管理相关的一系列课程的开设提供良好的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实验环境。

(3)实验室管理中应提供云服务平台的管理模式,各类各层次及企业机构用户能按其在参与的项目中所担任的角色参与项目信息的共享、项目开发过程的协同、任务的分发及监督、讨论等基于项目管理的活动,并可提供方便地按需进行系统环境的配置、开发平台的部署等。

(4)提供知识库管理功能,在课程上、在项目开发模版上、在开发素材上、在代码复用上,为项目开发人员提供支撑的知识库及归档服务。

(5)计算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既有硬件建设,又有软件平台建设的复杂工程,同时针对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实验室是学生走向岗位的跳板和桥梁,其软件平台的建设应以产学研平台为指导原则进行构建。

结合计算机学科的发展,云计算技术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室平台依靠云计算技术的模拟实践环境的构建,将各行业实际的应用过程整合进来,把专业知识和实践方法综合与贯通起来,能更好地解决云计算技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师资培训的问题。

3 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及管理模式

3.1 实验室建设方案的总体框架

针对高校的特点,实验室建设的总体应用架构的搭建及系统平台的构建遵循面向服务架构(SOA)原则,具备安全性、集中性、高效性、高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实验室的总体框架由软件平台和硬件设备整合而成,主要包含了:

(1)应用层――教学实验实训管理;

(2)云服务平台层――云服务运维管理层;

(3)虚拟资源层――计算资源的虚拟化及管理;

(4)基础设施层――服务器及网络等物理设备。

方案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中“计算资源管理平台”主要负责以下的工作:

用户管理:团队用户的申请、审批、权限、生产环境及计算资源的配置模板管理。

计算资源分配管理:针对用户的需求,制作对应的软件生产环境系统镜像(配置生产环境、开发嘞薜龋,并为其分配相应的计算资源。

在线用户管理:用户VM的管理、计算资源的回收和分配;

基础设施的管理:在基础设施中添加、维护物理服务器的入群和退出等。

计算资源管理平台是一个基于云计算应用的管理平台,部署上主要采用一台高性能服务器或与云服务平台层的服务器(高性能服务器)捆绑在一起。

3.2 实验室管理平台――软件项目管理平台

为实现实验室的高效管理,为实现产学研的实习实训模式,实验室管理和核心平台――软件项目管理平台,平台主要由三个子平台构成,其框架如图2所示。

3.2.1 知识资源库管理平台

一方面为支持构件(源码库、类库),相关的文档――需求说明书、开发计划、设计说明书等,设计素材,测试用例,案例库等各个项目研发过程性知识资源的复用,以提高项目研发的效率;另一方面为教育培训提供各个方面的知识资源案例,为培养软件研发人才提供详细的项目过程管理规范、项目案例示范、编码案例示范、文档模板及文档撰写示范。

3.2.2 协同开发服务云端平台

以协同软件生产线为业务工作流(需求分析设计任务分解任务分发开发整合(单元测试)测试验收),线上(云端)主要管理:任务分解、任务分发、开发、整合(单元验收)、项目验收五个过程,其它过程为线下管理。在平台上,首先将需求与设计部分(线下由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完成――教师、学生、企业协同完成任务的设计及分配)产生的软件设计说明书作为一个新的项目在平台中进行注册的初始化文档导入系统,线上部分主要有:组织级项目管理、项目生命周期管理、任务管理、测试管理、评审管理、外包管理、审查管理、知识和文档管理等基于混合敏捷开发方法(即支持敏捷和传统的项目管理)的标准和方法。

3.2.3 协同开发桌面云

将桌面计算机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包括CPU、硬盘、内存)集中部署在云计算数据中心机房,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资源转化为虚拟资源,并按需向用户提供虚拟桌面服务。实现完整的水平整合和云化企业异构IT基础设施的能力,能够支持数据中心虚拟化或桌面虚拟化构筑云计算基础架构和运营模式,实现固定和移动融合的云接入能力,帮助学生跨学院/跨区域对项目开发环境下的桌面、应用和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聚合,提升软件项目研发过程的信息安全及技术保密。

该平台基于项目过程建立一个以流程导向、以软件项目为中心的实验室运维支撑平台,为整个云实验室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运维管理体系。

3.3 实验室管理的内容

3.3.1 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按照“三位一体”原则,主要由实验室管理员、课程教师、学生、企业机构四个角色,为云计算教学实践和实验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服务模式,在管理平台中完成实验资源调度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实训课程管理、实验软件管理、实验考核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及其他个性化设置管理等。

3.3.2 实验课程管理

按照计算机学科各专业将课程理论和云实验课程两部分组成,涵盖基础原理、核心技术、平台实践、应用案例等。

最终用户通过网络,使用各种PC浏览器或移动终端设备接入实验教学管理门户,通过统一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安全策略控制后,使用云实验室各种虚拟云资源及学校云实验课程,为最终用户提供云计算教学和体验。

4 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实施架构及基础业务流程

解决方案实施架构及基础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为了降低实验室的维护成本,提高信息安全管理力度,采用“云端集中化”模式,通过云桌面技术将学生个性化桌面集中部署在服务器上,不同设备可以随意访问,同时实现桌面维护简单化、业务数据集中化。具备:

(1)稳定、节能;

(2)少故障、易维护;

(3)模板式桌面部署,系统安装、软件分发、环境设置、故障恢复等工作可以一键下发,减少运维工作量;

(4)移动化、更灵活提升办公效率;

(5)安全、易备份,业务数据集中存储,形成分布式共享数据存储,提供经济高效的存储。

5 结束语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实验室建设及配套的管理平台应具备高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一方面形成高效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的配套工具;另一方面能为培养计算机专业提供与研究热点相关的实验环境。

参考文献

[1]陈雷.大数据学习分析的研究与应用――以浙江省教师教育MOOC培训平台的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08):109-115.

[2]张艳艳,韩涛,高秀芝,等.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实验室管理改革方向[J].教育教学论坛,2016(05):219-220.

[3]毋妙丽,段晓英.基于云桌面的虚拟实验室建设及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23):10-12.

[4]王娟 高等院校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析[J].中国轻工教育,2016(01):64-66.

[5]欧跃发,黄文明.基于云计算的虚M实验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08):097.

[6]刘世伟,田世鹏,甘涛,等.虚拟实验室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综述[J].物联网技术,2016,6(09):82-83.

作者简介

莫潇晓(1981-),男,广东省肇庆市人。现为肇庆学院教育技术与计算机中心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实验室管理、虚拟实验室、云计算。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