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绘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绘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绘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绘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1篇:绘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幼儿;绘本阅读;问题;分析;解决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226-02

一、幼儿绘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绘本阅读的质量不高。绘本教材的质量不高是关系到幼儿绘本阅读质量的最重要的原因,在少儿读物市场日益繁荣的情况下,很多的书商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只是一味地重视出版物的数量忽视了其主要的内容,这对于少儿的阅读是极为不利的。很多的绘本读物虽然在包装上看似极为丰富,但是其中的内容却是如出一辙,大多雷同,没有丝毫的创新力可言,这给幼儿的绘本阅读制造了很大的难题。

2.刻意追求绘本阅读的数量。很多的家长和老师的错误的认识是幼儿绘本读物阅读得越多,对于幼儿的成长越有好处,所以就形成了一种较为盲目和粗浅的阅读方法,忽视了在幼儿绘本阅读中的引导和教育,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和启蒙。一味地追求绘本的阅读数量,很难让幼儿在短时间内将所学的知识加以消化,难以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3.对于绘本的阅读停留在较浅的层次,深度挖掘不够。对于绘本的阅读,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引导,把绘本深层次的内涵挖掘出来,并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对幼儿加以熏陶和教育,这样才能够实现对于幼儿的审美教育的启蒙和熏陶。现实中很多的绘本阅读的教育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对于教材的深度挖掘不够,很难让学生学到真正的东西,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分析幼儿绘本阅读出现问题的原因

幼儿绘本阅读教育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整个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揠苗助长”的心态,将幼儿的绘本阅读的教育看做一种学习的手段,过早地追求绘本阅读的潜在意义和价值,这样一种伴随着功利化的教育与幼儿绘本阅读的意义是相互矛盾的,难以实现绘本阅读的真正意义,很难对幼儿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很多的家长和老师没有认识到幼儿绘本阅读教育的真正意义,这是绘本阅读教育出现问题的另一原因。功利化地追求实物价值,忽视了其长远意义和潜在意义,只追求暂时的收获,这样就使得幼儿过早地成为考试的机器,没有了人格的健全,很难谈得上以后的长远发展。因此说,只有彻底地将幼儿的绘本阅读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划分开来,才能够实现幼儿绘本阅读的丰收。

三、如何解决幼儿绘本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1.充分地尊重幼儿的“天才”需求。由于幼儿天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没有受到过多的约束,因此他们的行为中多表现出“天才”的种种特征,他们会问一些很奇怪的问题,为什么这个小动物长着这么长的耳朵?为什么天空是蓝的?为什么森林这么大?绘本阅读教育是对幼儿能力的教育,审美意识、各项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绘本阅读的熏陶和启发,在这种教育中,幼儿始终是第一位的,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因此在对幼儿进行绘本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地满足幼儿的需要,保证幼儿的“天才”得到充分地发挥,一切以实现幼儿的发展为需要,尊重天才的成长,顺应他们的发展规律,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才是最为重要的。

2.在绘本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上加以改进。彻底解决幼儿绘本阅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就要在绘本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上加以改进,实现两方面的提高。在绘本的阅读数量上,要做到数量的合理,既不能进行填鸭式的教育也要保证幼儿的足够的阅读量,这样才能够使得幼儿在阅读上的高效性。很多优秀的幼儿绘图资料,如《汤姆上幼儿园》、《我喜欢书》、《青蛙佛洛格的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都是不错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启发幼儿的成长。选择有代表性的绘本材料为教材,在教学中善于挖掘教材的意义和内涵,让幼儿更好地学习。

3.对幼儿进行积极的阅读引导。由一片叶子看见整个春天,由一粒沙子望见整个森林,作为老师如果能够充分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时间的浪费,提高上课的效率。对于幼儿的绘本阅读的积极引导,就是要教会幼儿的绘本阅读的各种能力,提供给他们一些阅读的方法,使得他们能够自己会读一些绘本材料。同时,老师的教学是更为重要的,积极地引导幼儿阅读,首先要保证他们的想象力能够真正地发挥,尊重他们的求知欲。积极地引导幼儿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思考,不断地充实他们的学习阅读生活,只有如此才能够让幼儿健康成长,使得他们收到良好的启发和熏陶,让他们在今后的发展中有更多的优势,走好人生的道路。

幼儿绘本阅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绘本教学的效果,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跳出传统教育错误的思想才能够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为幼儿绘本阅读的教育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幼儿得以健康地成长,实现他们在思想上的启蒙,更好地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参考文献:

[1]郭孟甜.浅谈幼儿园绘本阅读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1,(10).

[2]顾超.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16).

[3]李鑫.幼儿园绘本阅读指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语文学刊,2009,(12).

第2篇:绘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利用图画、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等理念的支持下,阅读之风兴起,而绘本阅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阅读方式。在家庭教育中选择、应用绘本时通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应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来帮助家长更好地选择和应用绘本。

【关键词】

家庭教育;绘本;问题;对策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幼儿读物扮演着“成长导师”的角色。绘本以其特有的精美图画、简洁文字引导幼儿走向文学阅读之路。随着社会的发展,绘本在幼儿园教学中已经逐渐普及开来,在家庭教育中,绘本的选择和应用的潮流也逐渐兴起。在家庭这个大环境中,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场地,家庭教育是幼儿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把握好家庭教育中绘本的选择和应用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

一、家庭教育中绘本选择、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对绘本价值的认识有失偏颇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部分家长对绘本价值的认识有失偏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有的家长认为幼儿还小,识字能力弱,没有阅读的能力,不需要进行阅读,他们认为此时的幼儿最需要的是身体的成长和保护,忽视了幼儿对于阅读的渴望。这种想法是由于家长对绘本价值的认识有失偏颇导致的,幼儿进行绘本阅读并不一定要依靠文字,也可以依靠绘本所拥有的丰富的画面。其次,部分家长购买了绘本以后,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绘本的价值,因此并没有陪伴幼儿进行绘本阅读。而幼儿由于对文字的认识有限,主要依靠图画理解绘本,没有家长的陪伴,幼儿的理解能力就会受到影响。

(二)家长对畅销品牌绘本盲目追捧

有些家长在进行绘本的选择和应用时,会盲目地追求畅销品牌,在绘本畅销品牌的周围进行选择,在这里,选择绘本不是选择商品。绘本是有内涵的东西,它并不是依靠畅销品牌而获得的内涵,而是其内涵是本身所固有的,任何外在的东西也改变不了的。绘本的好坏不是看它是否是畅销品牌,是否有华丽的广告和超高的销售量,而是看它是否符合幼儿的需要、兴趣以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三)家长对绘本类型的选择和应用不够全面

正如幼儿在成长中的营养搭配需要平衡一样,幼儿对于绘本的选择也应该保持全面性。但是在研究者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家长对于绘本的选择比较单一,这是由于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家长在选择和应用绘本时往往局限于一个层次,以知识类绘本为主。另外,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绘本的选择也是家长选择时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家长应当适当地选择一些对幼儿心理健康有帮助的绘本,比如珍爱生命、战胜恐惧、建立自信等。

(四)家长对绘本选择的标准不够明确

绘本选择的标准关系到幼儿绘本的质量,它主要包括绘本的装帧和绘本的内容两个方面。有些家长在进行绘本的选择和应用时,由于对绘本选择的标准不够明确,就会引起绘本的质量问题,影响幼儿的发展。比如,如果家长选择和应用的绘本的装帧有问题,就容易对幼儿的身体造成伤害;如果绘本的色彩有问题,就会对幼儿的视觉产生影响;如果绘本的画面、字体及内容有问题,就会对幼儿的观察、理解以及表达产生影响。绘本的选择标准是绘本选择和应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家长对这方面的了解还不够完善,区分还不够明确,容易对幼儿的身心产生各种影响。

二、家庭教育中绘本选择、应用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绘本的价值和作用

家庭教育观念主要是受家长自身修养、家庭经济状况、教育水平等的影响,家庭教育观念是家长选择绘本的动机。家长为孩子选择的绘本类型会影响孩子的性格特点。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才能真正认识到绘本的价值和作用,才能对绘本进行理性的选择。理性地选择绘本,选择绘本故事的讲述具有连贯性、内容具有全面性且具有反复结构的绘本,可以不断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强化幼儿的记忆力、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提升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兴趣和需要进行绘本的选择和应用

家长在进行绘本的选择和应用时,除了要选择自己认为对幼儿比较重要的绘本外,还要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要注意多与幼儿沟通,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在早期,幼儿的识字能力还比较弱,对文字的认识有限,因此,这时期给幼儿提供的绘本文字占有的比例较小,主要以图画画面为主。在应用时尽量采取亲子共读的方式。随着幼儿身心发展的变化,幼儿的识字能力在逐步增加,在选择和应用绘本时,可以适当选择增加词汇量的绘本,也可以选择一些与生活经验有关的绘本,吸引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在应用时除了亲子共读外,还可以让幼儿自主阅读。

(三)根据绘本的不同类型,选择和应用适合幼儿自身的绘本

1.具有游戏性的绘本

大部分幼儿最大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可以借助游戏性的绘本得到解答。绘本的创作要能满足幼儿游戏的心理,设计出各种游戏性的效果,吸引幼儿的兴趣。通过这些具有游戏性的绘本,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外界事物,而且能够在欢乐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例如在《好饿的毛毛虫》中,主人公采用剪贴和挖除大小洞洞的方法来对毛毛虫进行描述,显示出特有的游戏效果,体现了绘本的游戏性和趣味性。

2.具有艺术性的绘本

在绘本中,图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图画画面的选择,关系到绘本所展示出来的美术效果,也关系到幼儿对绘本的兴趣。在对绘本的画面进行选择时,要注重图画画面的艺术性,关注到绘本画面的每个细节,所用的色彩、线条以及画面的整体效果。例如,宫西达也在关于绘本方面的风格倾向于野兽派,所以在表现时较多地采用了夸张和抽象的方法,使得绘本的艺术性更加丰富,培养了孩子的审美观。

3.具有故事性的绘本

故事性的绘本着重于讲述一定的故事情节,一般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来进行讲述。例如《白雪公主》《拇指姑娘》等都是故事性的绘本,它们都是由一定的故事情节构成的,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吸引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学会感受和欣赏,同时幼儿可以根据绘本的故事情节进行创作和改编,从而达到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良好效果。

(四)明确优秀绘本选择的标准,挑选优秀的绘本

1.绘本的装帧标准

绘本封面的字体较大且清楚,便于幼儿识读。封面的图案比较直观,可以带点夸张的成分,便于幼儿发挥想象。封面的色彩可根据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的特点进行设计,便于幼儿理解。纸张尽量不选择太白的,以免引起视觉疲劳;纸张上的色彩要柔和,画面要清楚,使幼儿容易辨认;查看绘本装订时,纸边切记不能太锋利,以免对幼儿造成伤害;纸张上一般都会有味道,不要选择具有刺激味道的绘本。

2.绘本的内容标准

第3篇:绘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绘本教学;方法策略

幼儿园中适合绘本教学的儿童基本是3至6岁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教师对绘本教学必须做到合理的取舍,并引导幼儿有层次的阅读,这样才能更加方便幼儿对绘本的理解与学习,才可以充分体现出绘本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作用

绘本教学就是教师对幼儿园里面理解能力还不够的孩子们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利用绘本材料传达给这些孩子们。因此,幼儿园实行绘本教学不仅可以给孩子们更直观真实的视觉感受,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提高他们的热情,挖掘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对幼儿的教育非常有益。

幼儿园进行绘本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让幼儿可以积极地参与到书本中,以及通过对书面语言的阅读,让幼儿能够得到初步的文学体验,尝到阅读的乐趣。但是往往在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不足,阻碍了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发展。例如,在《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活动中,在课堂上带领孩子们做一个游戏:分别让10名幼儿拿着道具做大树,当有老师充当的伐木工人开始伐倒第一棵树时,小鸟飞走并落在第二棵树上,根据情景在线让幼儿自由的编题,直到最后一颗树为止。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一定的扩展,能更形象、生动的明了当堂课所学的知识,不仅告诉了孩子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也使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提高。

然而,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游戏主题不能选用具有创新性,独特性,很有新意的主题,应选用日常生活中常接触,较熟悉的主题。选用方便幼儿理解,简单的,易沟通的内容与规则。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尽可能多的增加绘本教学,让幼儿不过分的集中在游戏的场景、情节中去,较多的去激发孩子在游戏中的智力,这些都是对幼儿的成长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幼儿园绘本教学存在的弊端

1.教学目标模糊

在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用朗读的形式将绘本进行描述,这样的绘本教学就间接地变成了看图说话,看图文讲解故事。使它没有发挥其教学作用,变成故事讲学,使幼儿的思考能力受到了阻碍,儿童的阅读能力也得不到加强,不能促进幼儿的理解能力,让幼儿教学的实质目标变得模糊不清,对幼儿的教育与成长没有起到实质作用。

2.课程导读过多

在幼儿园绘本教学时教师对幼儿进行过多的提问,过多的帮助幼儿理解书本内容和中心思想,这样的导读过多,会阻碍幼儿思维方式的发展,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主动变为被动,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消减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绘本教学的发展。

3.绘本教学中课件变成了主导

在我国的绘本教学中,存在着课件完全替代了教师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连书本都不曾打开,教师逐渐变成了教学中的配角的现象。这样的绘本教学严重地阻碍了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幼儿不能集中精力在课堂阅读中,而是被课件的场景吸引。会使幼儿严重依赖于课件,不能自主地思考,而真正的绘本教学只是为了活跃课堂的氛围,通过故事的学习,增加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必须改善绘本教学中课件变成主角的现象。

三、幼儿园绘本教学方法及策略

1.确立正确的绘本教学目标

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的同时,教师既要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自己掌控书本的能力,又要培养幼儿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己思考,能够用清晰的言语表达出绘本所描述的故事、场景及人物关系。在绘本教学中,让幼儿明确知道教师传达的不是讲解故事,而是通过故事学会思考的能力,让幼儿自己消化故事所传达的知识,只有教师明确的了解绘本教学目标,才可以避免绘本教学过程中易出现的差错。

2.在绘本教学中注重幼儿的感受与表达

在绘本教学中,孩子们也会有自己的独特思维,教师一定要给幼儿充分的阅读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观察、推理,发展幼儿的想象空间,不一定要与自身意见相同。教师要与孩子们多多沟通,充分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了解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消化程度与认知水平。这样的绘本教学,可以使幼儿轻松地上完每一堂课,而且成绩效果会更明显。

3.有针对性且灵活地实施教学

在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课件不一定是呆板乏味的陈述,可以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灵活的措施。例如,课前的导读,教师可以以疑问或者提问的方式有奖竞猜,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思考、阅读能力,也会提高幼儿的阅读质量,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变换多媒体的场景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与幼儿展开互动,不仅活跃课堂的气氛,还可以使幼儿更好地吸收课堂知识,使幼儿的学习环境得以提升。

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幼儿的阅读技巧,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幼儿的思考与协调能力,更应该尊重幼儿的想象力,与幼儿尽可能多地进行交流,充分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教师在传授给幼儿知识的同时,也要寓教于乐。

四、结论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不单单是只在课件的多媒体上花费很多的心思,而应是注重在教学的过程中,试着让孩子们学会自己思考,有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可以通过幼儿自己的思维、理解、推断来进行描述,通过教师设定的故事情节,让幼儿自己揣摩故事所讲述的道理,在绘本教学中,不仅是对幼儿的发展,也是对教师的检测,只有幼儿和教师都得到了全方面的发展,才可以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出现差错,这样,绘本教学才可以得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儿娜.浅谈绘本教学中幼儿低效自主阅读现象及应对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2,34(8):120-123

[2]王卓君.幼儿园课堂绘画教学中创造力的追寻[J].科技资讯,2012,34(18):26-29

[3]高敬.早期教育机构质量的重要性内涵与评价[J].学前教育研究,2011,(7):46-47

第4篇:绘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亲子阅读 误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128-01

儿童的早期阅读被誉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近年来,亲子阅读作为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形式,渐渐成为幼教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话题。

今年6月初,江苏省海门市树勋幼儿园举行了阅读节系列活动。在亲子阅读沙龙中,几位家长都反映自家的孩子对阅读不感兴趣,每天15分钟的亲子阅读仿佛成了彼此的一项任务,甚至是一种负担。家长之间的交流让笔者很困惑:为什么一件有益的事会演变到如此地步?长此以往,亲子阅读会不会成为一种形式?而家长们反映的问题也让笔者察觉到了原因何在。虽然我们开始重视亲子阅读,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家长们对亲子阅读的理解存在着诸多误区,导致实际操作出现偏差,最终效果不佳。

误区一:将幼儿阅读过于目的化,忽视了孩子发展的实际需求

很多家长虽然重视孩子的早期阅读,可他们将亲子阅读理解为一种对书本知识的客观认知,甚至是一种识字认词的手段。他们把成人阅读与幼儿阅读等同起来,忽视了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与客观规律。

对策:幼儿早期阅读的目的并不在于单一的知识认知,而在于幼儿自身能力的发展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首先是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孩子通过感知读本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解读本内容,逐步完成口语化语言向形象化语言过渡。其次是想象能力的培养。孩子通过听、看、思、说等方式,对书中的故事情节与画面内容展开丰富想象,从中培养将书本内容还原成生活实际的能力。再次,经过长期有效的亲子阅读,孩子能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由阅读向悦读的转变。

误区二:将成人审美观念强加给孩子,忽视了孩子的兴趣

家长们往往从自身审美观念出发为孩子准备一些读物,如《唐诗三百首》《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集》等。这些读物固然有较好的精神养分,但这些读物往往因为文字主导、内容太多、缺乏情节等因素,不为孩子所认可,最终会被孩子束之高阁,甚至成为打击孩子阅读兴趣的“毒物”。

对策:幼儿读物的选择应根据其年龄特征进行。如对于4周岁前的孩子,家长可选择一些色彩鲜艳明快、故事情节较为简单的大开本画册;孩子4周岁后,可逐步选择一些图文并茂、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动物类童话故事。当然,家长也可让孩子自己去挑选读物,甚至可以将购书作为对孩子的奖励,让孩子将阅读作为一种胜利的享受。美国图书馆学教师苏珊罗森维格说:“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把阅读的选择权还给孩子,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误区三:家长不了解亲子阅读的方法,忽视了孩子的实际接受能力

有的家长在进行亲子阅读时只读不讲,简单地将读本中的文字阅读一遍,然后放任自流。有的是读后即讲,家长阅读一遍后立即让孩子复述内容;有的是读讲而不想,只是让孩子记住故事情节,而没有引导孩子对图片、人物、故事情节进行拓展想象。这样的亲子阅读虽有一些效果,但终究不能从根本上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能力。

对策:家长需要用科学的亲子阅读方法来提高亲子阅读的实效性。比如可以一边让孩子看图,一边讲述故事内容给孩子听,让孩子通过家长的讲述感知故事情节和绘画构图。然后,再采用家长读前半句、孩子接后半句的方式,完成合作阅读。最后,家长可以让孩子看图片自己尝试讲述故事内容。家长也可以向孩子提一些简单问题,帮助孩子拓展想象。在这过程中,家长要多发现孩子的优点,以鼓励表扬为主。当然,年龄较大的孩子也可以采用置后阅读法。家长先引导孩子根据绘本的图画展开想象、自己构建故事,随后再和孩子一起细致观察图片,一起完善故事情节,最后再进行绘本内容的阅读。这种方法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求知欲,还能激发孩子的创造欲和自信心。

第5篇:绘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1儿童绘本的概述

1.1儿童绘本的含义绘本是日语中图画书的称呼,但是其与普通的文字配图画的故事书又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为了对二者进行区分,便使用“绘本”一词对其进行命名。绘本和普通图画故事书之间的区别如下:在普通图画故事书中,图画的作用只是为了使文字的表达更加生动,内容以文字为主。但绘本却强调了文字和图画的有机融合与相互协调,只有通过图画和文字的共同叙述才能展现出一个完成的故事。甚至一些绘本对文字进行了省略,由此可见,图画才是绘本的核心内容。目前,绘本是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形式,是儿童启蒙阶段的必备书籍。绘本根据阅读者年龄的不同可以分为儿童绘本和成人绘本,但是二者的界限较为模糊,但均传递了美好的情感。但是儿童绘本相对于成人绘本,其包容性和适应性更强,儿童绘本不只适合儿童阅读,同样适合成人。因此想要对儿童绘本进行界定,必须要对儿童的定义进行分析。根据国际《儿童权力公约》的内容,儿童指的是较为有效的未成年人,十分模糊。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儿童绘本的主要受众为7岁以下的儿童。该年龄段的儿童识字较少,对图画更加富有兴趣。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总结,我们可以将儿童绘本定义为主要面向7岁以前儿童阅读的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得图书,主要是通过图画完成故事和情感的表达。1.2儿童绘本的特征分析1.2.1整体连贯性儿童绘本主要包括封面、环衬、扉页、正文以及封底五个部分,通过五个部分的共同配合完成故事的叙述。在绘本中,每一部分都包含着作者的插画,这些插画和正文的图画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都是故事的组成部分,因此绘本的五个部分缺一不可。普遍情况下,绘本的故事是从封面开始的,主要交代了故事的背景环境或是主人公,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故事的核心内容,良好的封面效果能够有效的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环衬和扉页虽然主要发挥着装饰的作用,但也或多或少的推动了故事的发展。由上述内容可知,儿童绘本通过各部分的有效配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世界,具备较高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这是其与普遍图画故事书主要的区别之处。1.2.2表现形式多样化儿童绘本的表现形式十分多样化,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图画表达的多样性以及图书样式的多样性。在图画表达方面,由于绘本主要是通过图画进行内容和主题的表达,因此不同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展现出的效果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绘本创作中,比较常见的绘画技法包括版画、铅笔画、电脑制作、水彩画等,多样化的绘画技法促进了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在图书样式方面,其多样性主要体现在绘本的整体设计上。绘本的大小、形状灵活多变,小的与巴掌类似,而大的则可能超过半张报纸。横、竖开本的长宽比例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别。此外,绘本中还存在着许多异形开本。这些奇特丰富的图书样式可以让绘本主题的表达更加清晰,同时还能够极大的增加阅读的趣味性。1.2.3图文合一性绝大部分儿童读物采用的都是图画和文字结合的形式,且主次关系较为分明,或是图主文辅,或是文主图辅。但是绘本则有所不同,它采用的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实现了图画和文字的完美协调,使二者共同承担着叙事表达的功能,二者处于平等地位。一方面,图画要根据文字叙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绘画技法和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图画同时也承担着讲故事的功能,如此就达到了图文合一。由此可见,在儿童绘本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必须力求图画和文字的和谐共处,使用图画展现出文字无法未表达出来的情景,使用文字对图画中缺少的故事元素进行补充。

2民间艺术中“拙”的内涵分析

“拙”是民间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主要变现为一种朴实无华的“大巧若拙”。这是一种独特的画面形式和艺术风格,既脱离了儿童的随意涂鸦,又摆脱了艺术家成熟的绘画技巧,虽略显青涩,但又不存在生搬硬套、东施效颦之嫌,是建立在一种用心体验实物的精神境界上的一种包含洒脱、朴实、率真等在内的纯善情感的真实表达,十分接近浑然天成的境界。“拙”是生命的至高意境,其核心本质强调了生命的本真自然。在是中国美学中,“拙”集中体现了审美的“无异乎相求、不期然相会”,意为在摒除外物与自我的心境下,表现出的一种生命自身的自在通明。这不是一种刻意的状态,而是在抛去无谓的理性之后偶然达到的一种心灵状态。由此可见,“拙”展现出了创作者本真的内核,是创作者情感的原始流露。在进行儿童绘本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必须消除内心的浮躁,使自身处于一种空明、天真、好奇的状态,如此才能更加契合儿童那种清洁无垢的心理状态,擦混工作更受儿童欢迎的绘本。

3“拙”在儿童绘本创作中的运用分析

3.1“拙”情为本民间艺术中的“拙”体现出了生命中本真和质朴的一部分,是生命的原初之内。这种艺术气质和儿童展现出来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心理状态十分契合,同时也便显出了一种十分饱满的艺术能量。只有将这种真善美的情感和最纯粹的渴望融入到创作之中,才能触动人们心中最深层的情感,引起人们的共鸣。在现代儿童绘本的创作中,很多创作者过度的重视绘本的知识性的充实,在故事主题和语言表达方面却缺乏考量。儿童绘本不仅要体现出一定的知识,同时还要注重情感的表达。过度的艺术加工只会让故事的主题显得单薄苍白,增加儿童的阅读难度,同时破坏故事的整体连贯性。只有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才能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故事,塑造出更加生动的人物形象。因此,在绘本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必须将自身放在和儿童平等的地位,深入的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情感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展现出真实的生活面貌,科学合理的选择交流方式,通过最直接和干净的表达方式为儿童们构建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如此,才能使儿童的情感和想象得到最充分的释放。3.2在绘本画面表现中做到“大巧若拙”在传统民间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民间艺人通常不拘泥于技巧的运用,而是结合自身对生命和生活的体悟,利用生命固有的拙态进行艺术创作,从而表现出心灵最深处的美好和活力。这种“拙”的理念渗透到了传统民间艺术的构图、造型、色彩等许多方面。3.2.1民间艺术构图中的“拙”在儿童绘本创作中的应用“拙”在构图中体现为一种不拘一格、天然自由的风格,这与我国民间艺术自由、流畅的特点相适应。民间艺术创作者往往在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中总结出独属于自身的构图方式。在民间艺术创作中,常常存在一副画面中便显出不同空间的现象,这种表现手法在年画中十分常见,例如将不用地点、季节以及人物和活动状态融汇到同一画面中。这种率真、直观的表达方式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率性自然。以儿童绘本《仓颉造字》为例,这部作品就是采用了不用时间和空间组合的方式,利用平视、俯瞰以及并列铺排等多种形式进行画面的展现,构成了一副生动有趣的儿童图画。3.2.2民间艺术造型中的“拙”在儿童绘本创作中的应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形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共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达系统。例如,在年华创作中,形的表达往往更加随行和夸张。泥塑则更加强调了在整体中突出单一的特性。虽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是无一不体现出了一种“拙”的气质,实现了对物体内在精神的有效提炼。对于儿童而言,其很难对外形相似、色彩相近的图像进行区分,因此在儿童绘本创作的过程中,通过对事物特点的凝练,继而适当的夸张处理,可以使画面的表达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儿童对事物的认知,还能够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挥。在儿童绘本《仓颉造字》中,通过借鉴木版年画造型拙朴的特点,结合儿童的审美特点对事物进行了一定的夸张和再创造,使得整个图画的线条显得更加简洁有力。这种融合了民族独特想象力的造型方式,实现了夸张手法和巧、意、趣的有效结合,能够使儿童绘本图画的形态变得更加饱满充实,富有童趣。3.2.3民间艺术色彩中的“拙”在儿童绘本创作中的应用色彩是美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色彩运用方面显得更加纯粹,同时也使得色彩的对比效果更加强烈。同时,民间艺术对真实色彩的模拟并不热衷,从不刻意的去对色彩进行描绘,反而更加强调主观的色彩,力求情感和现实的充分融合,得到寄情于景的境界。由此可见,儿童的天然色彩审美心理和民间艺术中色彩的运用存在相通之处。在儿童绘本《仓颉造字》中,创作者主要应用了黄、红、绿三种色彩,辅以黑白两色,通过“错版”的应用实现了对色彩的有效搭配和排布,使得画面的色彩显得协调自然,表现出了一种“拙”的意韵。同时,通过不同明度、纯度的色彩的自由搭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视觉感受,为故事的完美展现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儿童绘本创作的过程中,通过中国民间美术中“拙”的应用,可以从色彩、造型、构图和情感表达四个方面提升图画和故事的表现力,为儿童展现出一幅生动有趣的生活图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梁瑄.传统美术元素在儿童绘本当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刘晶.中国民间美术元素在儿童绘本中的利用与重构[D].青岛科技大学,2016.

[3]高蕾.现代儿童绘本设计风格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4.

[4]吴晓月.中国原创儿童绘本出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5]张立杰.民族民间文化在儿童绘本创作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1):149-150.

[6]韦思哲.儿童绘本创作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7]袁薇薇.传统文化元素如何融入儿童绘本创作———基于儿童心理的视角[J].中国出版,2016,(19):32-34.

第6篇:绘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幼儿读物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1-0117-03

幼儿园中曾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每个幼儿的书包里至少有1本书,饭后幼儿将小椅子搬到走廊上,拿出自己带的书。当教师组织幼儿进图书区看书时,有的幼儿提出:“老师我可以看我自己带来的书吗?这里的书我都看完了。”这种现象让我有所反思,幼儿读物本身的服务者是谁?选择读物的主动权在谁的手里?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不同能力的获得都有各自的关键期,一旦错过这个关键期再想获得相应的能力就会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弥补。在人的一生中,2~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幼儿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开阔幼儿的眼界,幼儿读物则是实现幼儿阅读能力发展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所以,教师对幼儿读物的认识、选择与指导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领域的目标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同时指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绵阳师范学院的华正宏、王洲林(2002)认为,“所谓幼儿读物,就是对适合幼儿阅读的各种知识、文学、艺术读物的总称,它的最大的特点是针对性强、以形象为主、图文结合、文字简练、知识浅显易懂。”①

一 关于3~6岁幼儿读物的现状分析

1.读物对幼儿的影响

幼儿读物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和体验,还能培养幼儿读写、语言等各方面的能力。在对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多数教师认为读物对幼儿是非常重要的,但问及对幼儿的影响时每个教师的回答不一,如:

A教师:中班幼儿正是好奇心较强的阶段,读物对幼儿影响很大,可以增长幼儿的见识,帮助幼儿了解他们很好奇的东西,幼儿可以与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相对应。

B教师:这影响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这要看教师和家长为幼儿提供什么样的幼儿读物。我们班的男孩子和女孩子喜欢看的读物不一样,他们的个性也完全不一样。男孩子喜欢玩一些奥特曼的动作,女孩子则喜欢给公主涂颜色。

C教师:大班孩子即将毕业,有质量的幼儿读物,可以增加幼儿的认知,有利于词汇量的积累,为上小学做好准备。

D教师:小班孩子还不认识字,只能看一些图画、绘本之类的读物,可以培养幼儿阅读的习惯。从现在开始给他们看各类图片,有利于积累生活经验,也是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从几位老师的回答中,发现教师对幼儿读物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完全认识到读物对幼儿的重要影响,也就不能主动地将阅读变成“悦读”。

对两所幼儿园的观察可知,这两所幼儿园都有独立的一间幼儿阅读室,但一周只有一次可以进入阅读室,阅读时间为20分钟。两所幼儿园的幼儿和教师在阅读室的表现情况如下。

园1的情况是小班幼儿进入阅读室一般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一个阅读区后,由教师选择一本书讲给幼儿听;中班幼儿进入后,立刻奔向自己喜欢的阅读区,当教师组织他们到同一个区域听故事时,便拿着自己喜欢的书坐下来;大班幼儿则自动分成男女两队,男孩跑到有科幻书籍的区域阅读,女孩则在童话故事区阅读,教师放手让幼儿自主阅读。另外,幼儿读物也较为丰富。

园2的情况是阅读室没有分区域,将书放在类似布袋的兜里,幼儿进入后自己从布袋中找出自己想看的,教师则坐在阅读室的外面,且幼儿读物以绘本为主。

两所幼儿园在配置上有所不同,但都能留有一间阅读室,都认为读物对幼儿有很大影响。不同的是两所幼儿园的老师在处理方式上不同,有的教师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的教师却没有作为。教师只是让幼儿看书,可大部分还滞留在表面的认识。

2.幼儿读物的种类

幼儿读物的种类可依据不同的性质分为很多种,但每个班级的图书区为幼儿提供的读物种类只有两三种。每个班内图书区的读物是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来准备的,种类多以绘本、故事书为主,有的还是连载套书。在对教师的访谈中得知,很多老师不清楚幼儿读物的分类,也不清楚班里有多少种读物为最佳,且幼儿喜欢读什么就拿什么。

E教师:我们班的读物主要以绘本为主,其他就没有了。

F教师:我们班有识图类、数字类、智力类、故事类的读物,以连载套书居多。

从这两位教师的回答中,看出班级的读物资源有限、种类少。既然读物本身是为了让幼儿开阔眼界,必然需要幼儿看各方面的书籍,单一的读物不仅有损幼儿阅读的兴趣,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3.幼儿读物的主要来源

关于园内幼儿读物的来源,有时会定期购入一些幼儿读物,但班级内的读物要四周甚至很长时间才更换一次,从书皮的新旧程度、损坏程度可做初步判断。幼儿多数从家里带书来园,并且将自己的书与其他小朋友相互交换或者围在一起共同阅读。通过与教师的探讨得知,班级内图书角的读物是由园里统一分发的,也允许幼儿带自己的书来园与小伙伴共同分享,幼儿也很喜欢看自己带来的书,但图书角的书几乎没动过。这源于幼儿本身喜欢的书很少,或者是已经看完一遍了,还没有及时更新。

幼儿吃完饭后会拿出自己带的书,主要有《奥特曼》《植物大战僵尸》《迷宫》《十万个为什么》等。从幼儿自己带的读物可以发现,男孩子和女孩子喜欢看的读物也是有差异的,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爱好为幼儿提供适合的幼儿读物。

A教师:主要是由园内统一订购的,分给我们班后把这些读物放到图书角。

D教师:我们让幼儿自己带书来幼儿园,图书角的读物是园里统一订购的。有时也会给他们提供一些书目让家长给幼儿购买。

由此可发现,幼儿读物的来源较为单一,幼儿所看的读物是否会促进身心的发展,开阔视野,教师自身也难以把握读物的质量。儿童读物作为幼儿的“好朋友”,首先要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其次要有教育价值和必要的生活经验,一方面让幼儿得到成长,另一方面便于理解,将知识融入生活;最后具备知识性。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得知,幼儿读物的特点大部分教师都能说出一些,说明教师对读物的特点是有所认识的,但在实际应用上却难以根据读物的特点来实施。

二 对策与建议

1.重新定位教师对幼儿读物重要性的认识

幼儿读物作为幼儿接触这个世界的重要媒介,对幼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加强教师对幼儿读物重要性的认识之外,还要关注读物对幼儿的重要影响。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思想意识层面上认识到幼儿读物对幼儿的重要性,而且要落实到行动上,积极主动地为幼儿准备丰富的阅读材料,而且要精心挑选阅读材料。在幼儿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阅读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充当幼儿的伙伴和指导者;要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和幼儿一起“悦读”。

2.要树立以儿童为主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对教师的行为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盲目、没有主观认识和判断、不会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有所选择地为孩子选择适合的读物是很多教师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阅读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且对孩子以后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教师应该认识到,虽然孩子的年龄、身体发育等都差不多,但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是特殊的个体。他们的智力、认识、兴趣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虽然幼儿读物设计上的大众化是符合大部分幼儿的发展水平的,但在选择时,仍然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而不应该盲目地跟风。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幼儿遵守秩序,不大吵大闹就行,看什么样的幼儿读物都没关系。因此,教师应持以儿童为主的教育观念。

3.要丰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虽然教师认识到读物能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习惯,但在促进心理发育方面还不够了解。这从一方面反映了教育的功利性,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教师对幼儿读物认识的不足,属于知识的一个盲点,也从侧面反映出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而且,在选择时存在盲目性,这种选择的盲目性有一部分原因是对幼儿方面知识的匮乏造成的。表现为不知道什么样的读物适合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能看什么、适合看什么,导致选择时盲目、跟随大流。因此,为了能更好地选择适合幼儿的读物,做到在为幼儿选择读物时不盲目跟风,有自己的想法,要重新研读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系统地了解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有所依据地选择适合孩子的读物。

4.给幼儿一定的选择空间,丰富班级幼儿读物的种类

幼儿读物选择的主体是幼儿,服务对象也是幼儿,教师在其中扮演的是合作者、支持者的角色。应该给幼儿一定的选择空间,关注幼儿喜欢什么样的读物,关注他们的需求,丰富班级读物的种类,不能“一刀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幼儿喜欢的读物,他们就更愿意接触读物,其效果肯定比强加给幼儿的读物要好得多。尊重幼儿、关注幼儿也是贯彻整个教育过程的。

5.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有所侧重地选择读物

幼儿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各个方面都存在大大小小的差异,每个幼儿都有自身独特的特点,这是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在为幼儿选择读物时,不能一视同仁,而是需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有所选择地区别对待。这种有所侧重地选择读物,不是只给幼儿提供某一类读物,而是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在关注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自身特点,发展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能力。

6.拓展幼儿读物的来源渠道,注重读物的教育价值

就幼儿图书的内容来说,幼儿读物一般包括童话、寓言、神话故事、儿童生活经验故事、儿童小说、成语故事、笑话、儿歌、儿童诗、儿童散文、绕口令、谜语、儿童科学文艺等多种体裁。幼儿园应依据读物分类来丰富读物种类,扩展读物来源,除了统一订购和幼儿自带外,社区可以组织开展“和幼儿一起‘悦读’的活动”,搜集各类书籍供幼儿选择。对于读物的内容更要关注本身的教育价值,不要让幼儿沉迷于暴力、科幻的故事书中。

注 释

①华正宏、王洲林.幼儿读物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89~90

参考文献

第7篇:绘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地图;教学效率;应用;习惯;兴趣

一、紧密结合地图进行地理教学

地理知识的大部分内容,都能在地图上明确具体地表现出来。而地图图像好像戏剧中的序幕,可以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可以引起学生对图像内容的好奇心,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新课的印象,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二、将地图和课本插图紧密配合进行教学

把教学挂图和课本中的地图、插图三者紧密配合,在教学上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中国“地形”时,教材中指出中国地形类型齐全,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首先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我国的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和丘陵、山地、盆地的名称和位置,接着指导学生参看课本上的四幅插图和文字说明,使学生弄清高原与平原,山地和丘陵的区别。讲“长江”一节时,在挂图上指出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的长度,流经省区、主要支流、湖泊的名称和位置之后,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上“长江水系干流剖面图”和“长江三峡略图”两幅插图,并阅读文字注释,这样,学生对长江上游特点(地势高、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和长江三峡的位置、排列次序、宽谷情况及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位置等一目了然。

三、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

通过以上运用地图讲授地理课的实例和收到较好效果的证明,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使用地图的技能,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讲完中国地理“交通运输业”后,为了检查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我要求学生做三道综合练习题(①运用地图,指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东西铁路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各经过哪些地形区、温度带、干湿地区,主要河流和重要城市。②运用地图,指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所经过的地形区、温度带和干湿地^以及沿岸的重要城市。③运用地图,联系地形、河流水文特征,分析上海、武汉、广州、重庆四个城市交通位置的特点)。这个练习难度较大,同学们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终于作出来了。过后检查结果,两个班95名学生,完全作对的有57名,占总人数的60%,大部分作对的有20名,占总人数的21%。这说明学生们对地图的认识和运用还是比较熟练的,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要善于将各种形式的地图结合使用

地理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板图、多媒体图片、地理示意图等多种形式的地图为教学服务。

(一)夯实基础,积极为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做准备

从现阶段的实际教学来看,很多学生对地理基本知识掌握得不扎实,有些学生甚至连中国地图、世界地图都不会看,所以在学习地理时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单单依靠地理老师在课堂上能解决的,而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熟记一些基本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二)教学生会看地图

现在初中地理新教材中每个章节都会有较多地图和插图出现,地理课本如果只看文字叙述是很难理解和想象出地理现象变化过程的,但要是文字结合课本中的地图和插图就好理解多啦。

(三)让学生勤动手,多绘图

绘图是读图过程中的动手环节,若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图,非常有利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也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在教学中注意对一些典型的地图进行讲解,当学生对某些图有一定了解之后,鼓励他们自己尝试动手绘图,然后教师再做绘图示范,进行相互比较,之后学生自己找出绘得不足之处,这样加深学生对地图的印象,促进对各种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

(四)“看”、“写”、“填”、“画”,加强理解记忆

单靠平时的看地图就想要想提高读图能力那是不够的,要想具有较强的地图分析和总结能力,还要经过刻苦的“看写填画”训练。

(五)加强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总之,地图是学习地理知识的第二语言,是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工具。工具重在利用。要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学好地图知识,用好地图知识,对中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好地图,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洪生.地理识图技巧[J].地理教育.2009(01).

[2] 刘清玉.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4年08期.

[3] 杨敬伟.“概念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 2014年78期.

第8篇:绘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 进城务工 随迁幼儿 发展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部分农民工子女也跟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宿迁于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地级市,辖四县一区(即泗阳县、泗洪县、沭阳县、宿豫县、宿城区),十几年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已经从昔日贫穷落后的苏北小城逐步发展为经济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兴城市。在十几年的城镇化的建设中,涌入了大批进城务工人员,他们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当年这些务工人员基本上在城市扎根落户。为了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不惜花费代价将孩子送进优质幼儿园就读。我园位于城市中心,具有6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江苏省首批示范性幼儿园,因此每年都会接收大批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入学。由于教育观念、家庭环境及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等问题影响,随之而来的家园之间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矛盾日益激化。

目前绝大多数一线幼教工作者还没有关注到进城务工人员家庭中的学前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特殊性,在家园互动方面基本都是针对幼儿园自然状态开展各类研究,对他们开展的是与城市儿童完全一样的教育。通过课题《家园互动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幼儿的发展研究》,探索运用有效家园互动策略,优化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能力和水平,建构和进城务工人员新型家园协同教育模式,实现快捷有效的家园互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在研究中,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丰富教师教育智慧,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实施有序、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推动幼儿园的发展。

二、研究的过程

(一)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明确课题研究的实质。

通过查阅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的理论,使本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明确、更科学。了解进城务工家庭的学前儿童现状,明确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充实并进一步丰富幼儿教育理论。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理论专著,了解其核心概念及与本课题的关系,明确课题研究的重点方向,以及如何用这些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的课题实践。子课题负责人定期把理论学习文章传送到幼儿园共享平台供大家学习,成员们也从幼儿园订阅的杂志、期刊中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摘录,学期结束进行集中展示和交流,效果明显。

我们定期邀请市内幼教专家来园具体指导课题工作,明确课题进展方向,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困惑。同时分批选送课题组成员走出去,通过外出学习观摩获得理论指导,提高自身认识。围绕课题开展专题研讨、二次培训等专项活动,让大家相互交流碰撞,彼此学习借鉴。目前,课题组成员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行动扎实,已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二)通过实践与研究,探索运用有效家园互动策略,建构和进城务工人员新型家园协同教育模式,实现快捷有效的家园互动。

通过座谈调查,召开座谈会,走访一线幼儿教师和部分进城务工家庭,了解教师和进城务工家庭对开展家园互动的态度,征询家园互动的方法和组织,讨论影响幼儿园和进城务工家庭家园活动开展的因素,以及在研究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初步了解进城务工随迁幼儿家庭教育现状,同时提出相应的家园互动初步措施,撰写调研报告《进城务工随迁幼儿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针对进城务工随迁幼儿开展研究活动,为更好地完善家园互动方式、方法提供案例。通过行动研究,开展针对进城务工随迁幼儿的家园互动实践运用,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充实、修正。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将幼儿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使研究同教育实践的具体行动紧密相连。在针对进城务工随迁幼儿的家园互动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家教博客”,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园学习、生活情况,学习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等。利用家长们的休息时间,在班级开展“家长工作坊”活动,创造和优秀的家长近距离的交流、分享的机会。结合春、秋两季的季节特征,利用幼儿园周边的自然资源,开展亲子远足,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利用元宵节、三八节、重阳节等民俗节日,邀请家长进班庆祝,对孩子们进行感恩教育,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等等。

(三)优化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能力和水平,促进家园互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首先,完善制度,加强家园互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者,幼儿园预先告知有关本园宗旨、服务项目、活动开展的程序等教育规范、制度规范,使其理解并共同执行、配合教育。针对每年9月份入园新生,幼儿园举行新生亲子游园活动及新学期家长见面会,让新生家长对幼儿园和教师产生信任感,同时学习一些针对不同类型幼儿入园焦虑的应对策略、了解幼儿园的一些规章制度。组织教师讨论“如何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在开学前三天,教师拍摄幼儿在园活动情况,同时打印粘贴在走廊里,让家长们可以看到孩子在园的活动情况。

其次,开通幼儿园网站、班级博客及QQ讨论群,定期将孩子们在园活动的视频及照片上传;每个班级门口开设《家园共育》栏,张贴幼儿在园活动的内容及科学育儿观,不断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倡导科学的教育方式。

再次,幼儿园定期举行家园互动的活动,比如家长进课堂、家长开放周、家长志愿者、亲子健康周、绘本阅读节、毕业典礼等,邀请家长来园参加亲子互动。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伙食委员会,作为代表走进厨房、观看教师集体备课等。针对幼儿园的办园特色――绘本阅读,我们结合世界读书日,连续举行二届阅读节活动。在阅读节里有孩子们喜爱的“故事大王评比”、“大型图书漂流”、“童话剧表演”、“自制小书评比”等活动,有家长参与的“亲子阅读沙龙”、“故事妈妈进课堂”、“亲子绘本表演”等活动,我们将图书放在特制的书包中漂流到孩子们的家里。通过阅读节系列活动,营造书香校园,让书香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田,伴随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让家长们学习一些先进的育儿理念,了解幼儿园如何开展保教活动,感受幼儿园教师工作的艰辛,和教师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更好地促进幼儿园保教活动的开展。

三、研究的成果

(一)构建了《合作共育――幼儿教育家园互动新论》实施框架。

依据课程编制原理和本课程的特点,我们在建立教育目标体系、评价体系、活动内容设置、组合模式,组织体系、教育原则、方法的探讨,教学案例的组编等方面开展研究,初步构建了《合作共育―幼儿教育家园互动新论》实施框架。

(二)整合了《合作共育――幼儿教育家园互动新论》目标体系。

活动目标是指活动实施所期望实现的教育目标,它是活动设计编制的依据和实施的归宿。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五大领域内容为准绳,融合本土教育资源,依托省编综合活动课程内容,根据相关领域中幼儿发展的特点与学习方式,通过对家园互动教育资源的探讨,使幼儿获得有联系的新经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我们确立的活动目标体系内容包括:总目标、主题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主题教育目标、具体活动目标。

(三)汇编出版了书籍――《合作共育――幼儿教育家园互动新论》。

(四)初步建立了合作共育的五项操作原则。

在确立活动目标、内容的同时,为保证活动取得实效,我们建立了活动实施基本原则。

1.目的同一性

家庭与幼儿园是不同的社会组织,在社会中分别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但在家园互动中他们具有明确、共同的目的性。儿童是家园互动的纽带,是家园互动的中心,也是家园互动的最终目的,没有儿童的存在,幼儿园与家庭的角色就无从体现,也根本谈不上二者之间的合作。

2.地位平等性

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关系,是社会关系中的一种,它是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幼儿园在家园互动应发挥主导作用,对家庭有指导义务,同时,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作基础。幼儿园与家庭理所当然都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他们之间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具有平等性的特征,幼儿园与家庭应该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

3.形式互动性

家园互动的本质具有互动性。互动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互动中的双方总是基于对方的行为作出自己的反应。从儿童的发展说,家庭与幼儿园都是他们成长经历中的重要者,二者的影响是同等重要而又缺一不可的。一方面,幼儿园的行为对家庭产生一定的指导影响,家长往往依据幼儿园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同样会对幼儿园产生一定作用,构成幼儿园与家庭影响的双向互动性。家园互动就是在幼儿园与家庭之间不断的相互影响和循环往复的互动过程中动态发展的。因此,在家园互动的过程中,要认识到双方互动的重要性,只有家庭与幼儿园实现实质上的双向互动,双方才可能进一步交流与沟通,才能在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互动过程中达到合作的目的。

4.理解沟通性

幼儿园与家庭在合作中应是平等互信的,作为活动中相互作用的主体,他们在教育思想、知识背景、教养方式、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存在差异。正是因为有这些差异,为了达到共同的合作目的,不仅要相互承认其主体性,而且必须进行充分沟通,才能缩短彼此的距离。只有当二者在互相沟通、彼此交流、互相尊重的态度上,才有可能实现家园互动的真正目标。

5.教育系统性

家园互动是一个受多方面影响的综合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幼儿园与家庭双方交往互动过程的延伸。家园互动必须有相应的机构设置作保证,由设计严密的计划体现,由灵活多样的形式展开。因此,家园互动应注意活动计划与开展的系统综合性。它既是国际化教育观念的体现,又是教育可持续发展动力。

(五)收获了四种有效的家园互动策略。

1.营造良好的家园互动氛围

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为合作伙伴,通过不同形式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活动中,通过问卷形式了解他们对家园互动的态度和想法。在家园互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关注孩子全方位的成长;不仅是幼儿园教育的执行者,而且是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能力在不断增强,专业化水准也在不断提高。同时,教师与教师要相互合作,共同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一个教育团队。教师还要根据家庭的不同特点,家长所受教育层次的不同,对家长们进行相应教育指导。因此,教师在服务模式中,一方面是指导家长,另一方面是与家长共同成长。

2.强化日常渗透性的家园互动

家庭和幼儿园构成幼儿的两个基本对等的生活世界。它们对幼儿的教育影响并非仅仅作用于各自的时段,两种教育其实是共时的,它们之间应相互渗透。家园互动合作并非一些活动和事项的统称,而是幼儿园在开展的各项工作时就应该有家长立场。家园互动作为一种理念和态度,自然是渗透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的,而非独立存在、自成一套。

3.构建互动生成性的家园互动

家园互动对于双方来说,既是展现自己的舞台,又是走近对方的途径。良好的家园合作互动应是双方坦诚公布,幼儿园不仅要有态度的开放,而且要促成过程的开放。因此,幼儿教师在家园互动中要扮演一个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理解、重组、转发能力的参与者角色,向家长们提供激发思考的素材,能力较强的家长将自己的感悟拿出来,引发更多人的思考。教师在整个连锁反应中,起到的是最初那个反应催化剂的作用。

第9篇:绘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书香校园 农村小学 图书 管理

农村小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认真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工作中所掌握的资料和现状,将农村中小学在图书管理制度、效益和人员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使图书馆成为师生课余生活的精神乐园。

一、认真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为书香弥散校园创造条件

1.“三无”限制了图书效益的发挥

农村中小学校舍普遍紧张,普遍没有专设的图书阅览室,再加上学生居住分散。下课必须尽快尽早赶路回家,各校的图书室大多是为教师开放,学生无法享受。有些学校在书香工程等项目中虽按标准基本配齐了图书,但至今崭新如初、无人问津。这些情况除了部分领导缺乏长远的眼光,把图书馆建设定位成整个教育教学工程的附属工程,缺乏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视外,多为“三无”所限制。即:无充足的经费;无配套的图书馆硬件器材;无专业的管理人员。

2.图书管理制度松散影响了图书效益的发挥

农村各学枝教师普遍短缺,图书管理人员中93%为兼职,造成管理环节很多不足。比如:图书馆(室)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甚至一片空白,有的只有一个笼而统之的管理制度,至于具体的藏书收集制度、分类规则、著录规则、目录组织规则、借阅制度等,一般学校很少建立。即使是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管理员,但对图书管理员的职责没有明确分工,或有分工没有工作记录和统计,导致奖惩无据,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拖沓,责职不明,效率低下。由于经费原因少数学校图书室没有固定位置,只能借屋躲雨。上级有专项检查时临时腾间教室,没有检查时成捆的图书。可以说是做了一些简简单单的“借借还还”,谈不上阅读指导和阅读辅助。

二、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让书香弥散校园

1.分散管理,确保管理员能够胜任

农村小学图书室“三无”之一就是无专职的管理人员。要让兼职的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室的所有工作似乎有些强人所难。但要发挥图书资源在素质教育中的应有作用,就必须盘清家底,盘活资源、我们把藏书按适宜的读者群(低年级读者群、中高年读者群、教师读者群)重新分类整理,分别造册,便于集体借阅。把烦琐的工作化零为整,分散管理,减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具体做法是:图书室管理员每双周一负责收书和借书等工作,还要将每个阶段图书的藏书数量、名录、遗失、损坏的情况作好登记并通报给相关班的班主任。同时对一些班主任没有处理好的情况要汇报给学校分管领导。每个班设立一个图书柜。由学习委员专门管理,负责向学校集体借书、还书。同时对图书进行修补、对看书情况进行督导,并把相关重要情况登记、汇报给班主任。学生看书直接到学习委员那里去借,并交少量押金。由班主任保管,以保证图书不被损坏和按时归还。这样操作把原来大批学生借还书变成了少量的学习委员借还书,把大量的工作转移给了各班学习委员。大大减轻了兼职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

2.加强督导,保证图书正常流动

图书进入到各班后,一要保证学生能积极借书、认真阅读,二要保证书不遗失、损坏。要做好这两点就必须加强督导。我校的做法是把班主任作为第一督导人。班主任必须收集来自学习委员的情况汇报、来自图书管理员的情况通报,并根据这些问题教育、指导学生看书、爱书、护书。若有损坏、遗失,班主任要负责落实赔偿。若赔偿责任未落实,班主任就要承担学校给予的相关责任。第二督导人是学校、图书管理员及学习委员。图书管理员负责监督各班爱书、护书的情况。并将相关情况通报班主作、汇报学校;学习委员负责监督班上每一个学生爱书、护书、看书,并对一些不良现象进行批评教育。对屡教不改的要汇报班主任。学校要根据管理员的汇报要求班主任加强对本班学生的教育、督导及考核、追究班主任的相关责任。

3.考核到位

增强班主任的责任意识。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在“班级小小图书柜建设活动”中,班主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实验研究成功,我校对班主任开展了如下工作:一是通过宣传动员,让班主任们高度重视“班级小小图书柜建设活动”,高度重视学生图书阅读工作;二是实验研究过程中多了解和解决班主任反馈的问题。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督导;三是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采用积分形式与期末教师的评优评先工作挂钩。

三、开展读书活动,促进书香在孩子阅读中持久弥散

1.与班队活动、第二课堂相结台相结合,培养一群爱书的书香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推动力。如果没有兴趣,书香工程活动就难以持久有效的开展,难以实现书香工程原有的教育意义。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渴望。” 一个具有广泛而浓厚兴趣的学生,他对学习就会孜孜不倦。为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们把图书管理工作与班队活动相结合,经常组织开展诸如“阅读小三士”的评比活动(读后学生填写“小书迷阅读摘记卡”及“采蜜集”。班主任在班级里布置会员积分榜,每读一本书便积100分,满500分,由班主任签名颁发“阅读小书迷”读书卡;当学生阅读累计积分达1000分,便可向学校图书管理员申请“阅读小学士”读书卡;当学生阅读积分达2000分,便可获得由教科室主任签名的精美“阅读小硕士”读书卡;当学生阅读积分已达5000分,便可获得由校长签名的精美“阅读小博士”读书卡)。同时学校通过同读一本书,进行读书心得交流体会讲故事、朗读比赛百科知识竞赛等,通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我校选送的学生有95%获得了县里组织的大读写知识竞赛前三等奖。而后将获奖选手的照片配以文字放大表彰在学校显眼的位置,激励不止。这样做既充分利用了丰富的图书信包知识源,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犹如给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添薪加柴,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好书交朋友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

2.培养一支爱书的书香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平时习惯了高屋建瓴地引导学生的我们,在读书工程起始阶段,游说学生读书还不算难事,但要将学生真正引上漫漫读书路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关于读书的大道理学生早在我们的灌输下产生了“免疫力”。唯有我们真心蹲下,让学生感觉到阅读路上师生同行,方可达到不令而从的境地。学生的互相攀比心理很强,关键看我们能够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竞争对象。师生同读一本书,同写笔记,同谈感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我们只有做到“心中有书”,才能保证最大效能地引领学生阅读,从而当好名副其实的阅读“点灯人”显然,教师读书可以带动学生自觉加入读书的行列,同船共渡的读书境界会让学生不再孤单。另外常常有老师从课堂上没收学生课外书,多半是故事书、漫画书、童话科幻书、武侠小说和传奇书。学生坦言,这类书生动有趣,很容易看懂,书里能找到他们需要的东西,能给他们带来新鲜感,能给他们更多的思维空间。其实,阅读道路上“方向比速度更重要”,不是漫无目的地随意阅读,更应注重阅读的方向。我们认为应该从孩子的修养品性,陶冶情操出发,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3.依托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成就书香教师

农村的教师人员编制少,多有繁琐的教学任务,学校的读书活动不能增加教师的多余负担,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书香工程活动与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相结合。

(1)校本培训

学校通过教师读书会,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在读书中成就自己。读书会开展了 共读一本书、开放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内容与学校每学期的读书节主题相吻合,涉及多个方面,每期都有新话题。2007年省书香工程活动中,组织教师进行了以“让经典点亮孩子生命的灯” 为主题的沙龙活动。 读书会还安排了“共读一本书”的教学理论专著的研读,一起分享了《班主任工作案例》、《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阅读心得。

(2)校本教研

2007年我们围绕“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将整个学期校本教研的主题定为“古诗词的有效教学研讨”,学校的各级教研活动都围绕此主题的研讨展开, 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课后交流、案例分析等环节引导教师对古诗词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索。尤其在古诗教学的情境创设、儿童诗的欣赏和创编方面。我们进行了连续、深入的研讨。这一学期的教研主题结合“阅读节”活动。确定“班级读书课”的教学研讨,组织教师认真阅读《儿童阅读指导丛书》。涉及绘本导读、读物推荐、方法指导、阅读交流等多种课型。主题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实在而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诗文诵读、课外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经验来自实践,我们坚信在“创建书香校园,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理念指引下继续探索,不断深入,“书香校园”定会继续为师生的精神世界打造一片更广阔明丽的天空,同享在阅读中精神成长的愉悦!

参考文献

[1]冯根裕,应才忠.在阅读中成长―乡村小学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探索[J].网络科技时代,2007,20

[2]苑少岩.让图书馆成为师生成长的摇篮[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8,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