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个人特长怎么写范文

个人特长怎么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个人特长怎么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个人特长怎么写

第1篇:个人特长怎么写范文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当然,新课改作文教学不是否定以往的教学经验,而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历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写作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是新课程写作教学的应有之意。以下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点浅见。

一、 把快乐作为作文教学的永恒追求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的作文教学理念提到:"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与快乐还给学生。避免出现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

要快乐作文,首先得给学生一份写作的自,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可自由些。教师可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透视生活,观察事物。学会感悟。教会学生捕捉这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那么随笔、日记、读书笔记等应是学生练习的常用形式,或洋洋洒洒,或三言两语,兴之所至,挥洒即就。让其信心十足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

其次,呵护和点燃一份激情。教师有责任将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十几岁的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来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作文的快乐是可以想见的。

再次学会分享成功,这是快乐作文的最大奥秘。在写作点评时可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对话,没有高下之分,只有思想碰撞和逆耳忠言。多去关注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要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成功。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一线教师要尽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转变态度,培养习惯,视作文为乐事。惟有如此,才会有新鲜活泼、个性突出、思想丰富的作文涌现,教师的快乐也莫过于此吧。

二. 强化文体意识

任何文章,都是以特定的文体形式存在的。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中引用倪思的话说:"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失其体制,虽浮声切响,抽黄对白,极其精工,不可谓之文矣。"这段话听起来似乎有点极端,但却道出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写文章要讲究文体,要有文体意识。文体是在千百年的写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章样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立性,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写作特点,对文章的内容、形式方面都有独特的要求;而文体意识就是指对文体分类及各种文体特点的心理把握程度。文体意识强,才能够根据各种文体写作的具体要求准确"定体",并在写作中正确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没有文体意识而写出佳作是不能想象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

(一) 因文设题,拟题。标题因文而异。我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透过这一"眼睛",我们要能一眼就看到文章的体裁,这要做到因文设题。记叙文标题大多着眼于人物、事件、环境,用形象思维;议论文标题着眼于论题、论点、论据,用逻辑思维。只有如此,标题才会具有鲜明的文体特色,给人以鲜明的第一印象。 所谓因文解题:就是根据文体要求去识题辨题,记叙文重"记",议论文重"议",说明文重"说"。拟题训练和解题训练,从格式的角度讲可起到短、平、快的效果。

(二)因文用语,语体。语体因文体而异。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求用语鲜明精当,力透纸背;记叙文以叙述为主,要求用语具体形象,生动感人;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求用语准确简明,语序分明。语体训练就是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文体变换不同的语体,使语言表达切合文体要求。这种训练的重点是抓好两个环节:一是遣词造句切合文体,适合环境,二是掌握根据文体选用表达方式的方法。拟题,章法,语体三路并进,文体这一格的训练就会落到实处。

三.让真情回到作文中来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的作文教学理念提到:"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这强调了写作中张扬个性的意识,主张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事实上,在以应试为目的的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在判断有个性和创意的作文时,不自觉地会产生一种隐忧和担心,害怕这样写会铤而走险。教师的这种担心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实,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放开手脚作文并不难,真正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判定什么是富于"个性"和"创意"的作文,这种价值衡量和判断标准的确立,才会真正起到激励和向导的作用。如果平时作文都无法让学生自由写作,那么,在面对一个具有开放特点的作文试题时,指望他们突然灵光一现是不现实的。

要改变目前中学生写作水平低及写作时造假这个尴尬处境,迫切需要我们这些语文教师去振臂疾呼:让真情回到作文中来!

作文的"真"主要体现在材料和技巧两个方面。写作是要真实地再现生活。大千世界,事事可写,情情可叙,只要你对这些生活有独到的感受和触悟。为了使学生在作文时做到"真",我认为要做好下面几点工作:

首先,要解除学生心灵的枷锁。我们有着几千年的文化遗产,如果过分强调"文以载道",就会左右学生的选材、构思,使学生作文时回避现实,掩饰心迹,而不得不造假。比如有些学生在平时的言谈中,对某些教师批评有加,但在写教师的作文中却一味地对教师歌功颂德,这样的作文能写得好吗?写作应该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2001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中对作文就增加了一个新的要求--感情真挚。这是衡量考生作文的最基本的要求。从近几年高考作文评卷来看,写真情实意、实话真说的作文往往比那种虚饰矫情的文章得分要高出许多。只有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就会自觉地冲破以往作文"左"的,去崇尚自我个性的张扬和真诚感情的抒发,就敢于想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其次,要提高情意心智。作文是一项富有情感的心智活动,写作者应有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但目前学生对弱小及不幸缺乏同情心,社会责任感相对淡薄。每当作文往往勉强为之,敷衍成篇。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我们老师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留意身边琐事,关注邻里同学,培养高尚情操。正如罗丹所说:"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四、培养创新性发散思维

第2篇:个人特长怎么写范文

【关键词】写作 探索 思考 实践

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觉得高考作文对考生的要求比较宽泛,题目可以自拟,立意可以自定,文体不受限制,那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就认为没必要进行强化训练了。作文教学不得法,教学中随便找篇材料、弄个话题布置学生作文,按高考作文的要求,只要不少于800字,除了诗歌以外,随便怎么写都可以。在指导学生作文中也不乏走“捷径”,比如选取几篇优秀范文拿来背诵,然后“教”学生如何通过套用的方式将别人的作文变成自己的作文。

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不能开拓作文教学思路,反而会束缚学生的作文思路,僵化学生的写作思维,导致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的后果。

写作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进行交流、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而新课改高中作文教学的要求是:“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创作。笔者觉得新课改的作文教学要求更理性,更有创新意义,而要实现这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笔者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比较系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并把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方法如下:

一、统一作文要求,学生写作自由发挥

作文教学实践中,可以给学生一些写作必须的基本要求,其他选材、立意、文体等就可以让学生根据作文材料自由选择。联系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我们不难发现,高考作文都是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大的选择自由和写作空间。当然,我们所说的“自由”不是对学生作文的放任自流,而是努力给他们写作的自由和选择的自由。

平时训练最好是提供一个写作的情景或话题,如高一开学的第一次作文,就是让同学们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父母,介绍自己的家乡。高二第一学期有两个单元的诗歌,作文教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写一首诗。如果是命题作文,笔者总要给学生提供多个题目,对作文的要求也不是规定必须写多少字,写什么内容,而是给学生作文比较自由宽松的选择。

二、课外作文为课内作文的必要补充

多年来,笔者特别重视课外作文。因为高中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笔者在作文教学中重视课外作文训练,注重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笔者经常引导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的触发点,从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写作的素材,以敏感的心去体察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更要对自己内心的微妙变化时时刻刻予以关注。

三、师生平等对话,学生自我讲评

作文评讲课要求学生展开广泛的对话。学生也可以就作文的多方面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同意见可以辩论。教师只是其中一名普通的对话者,要让自己和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和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学生常常和笔者的意见不一致,而且还批评笔者的作文评价标准“不够全面”“太实用化”“开放性差”,当然笔者可以据理力争,也可以虚心接受。我们讨论的话题不仅仅局限于写作的思路和立意,还涉及到写作的方方面面。

第3篇:个人特长怎么写范文

一、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的有效基础。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一般情况下,前后桌4人组成一个小组,4人相邻合作学习,对空间场地的变化要求比较容易实现。组织学生民主选举1名组长,1名记录员,负责组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民主推荐1名学生向全班同学或老师汇报合作学习情况,本组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这样组内每人都有角色,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轮流担任角色,人人都有表现和锻炼的机会。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团队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合作学习时机的适当选择

在一堂课上,我们会看到教师提供了很多合作学习的机会,但往往合作学习时讨论的问题缺乏思考性,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做答,而且答案单一,这种合作学习并没有什么效果,反而浪费了不少的时间,降低了课堂学习效果。可见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非常重要。什么时候适合开展合作学习?总结许多课堂实例情况,我们认为下类情况适合采用小组合作的策略:

1.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热情高涨,举手如林,个别的回答无法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而且该问题的答案又是丰富多彩的。这时候让学生进行交流,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而且能真正达到互通信息,共享成果的效果。

2.当提供的材料有限,需要资源共享时,或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顺利地完成任务时,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非常必要。

3.当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群策群力时。小组合作学习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集合学生的力量,通过思维的交流碰撞来激发灵感,促成问题的解决。当遇到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时,学生往往会有与别人交流探讨的欲望,寻求更多的思维支持。这时让学生进行合作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三、精心选择合作内容

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应吃透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因素,就学生特别感兴趣,乐于探讨的问题设计和安排合作学习,不能泛泛进行。在教学新知时,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学生学习的疑点,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共同解决突破,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如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时,我直接由“你”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让学生通过深入读文,讨论汤姆在情感上的一系列变化。活动前,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合理安排组内成员角色,组内成员进行有序活动。学生在深入读文后,分别对汤姆在钓到大鲈鱼时、把鱼放回湖里时以及把鱼放回湖里后的心情进行了讨论,最后学生把讨论的焦点放在了汤姆到底应该怎么做上,持不同意见的小组成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次小组活动气氛热烈,每个人都有事可做,而且不是独立的,是相互依靠的一个整体。在合作交流、实践体验中学生学会了相互配合,懂得了自觉遵守规则是一个好公民应有的道德修养。体会到要想做好一件事,需要同学之间的合作才能完成,集体智慧和力量是无穷尽的。

四、明确要求,善于调控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求每位学生做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每位学生都应积极参与不同形式的合作学习团体,并且谈话内容应与讨论问题有关,而不是与问题相违背的内容,这样不但有利于目标的获得,而且能保证团体的凝聚力。另外,积极倾听,适时反馈。合作学习是一个互动沟通的过程,因此积极地参与合作讨论不仅表现为积极发言还要注意其他团体成员的发言,适时作出合理的反馈是很重要的。

如一位老师在教五年级《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时,提问:“司马迁为什么能忍辱负重发愤写《史记》?”教师要求学生小组讨论。顿时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

第4篇:个人特长怎么写范文

一份好的简历对于会计专业求职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好工作至关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会计专业的求职简历范文,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会计专业的求职简历范文(一)姓 名:xxx

性 别:女

婚姻状况:未婚

民 族:汉族

户 籍:湖北-襄樊

年 龄:24

现所在地:广东-东莞

身高:158cm

希望地区:广东-东莞

希望岗位:财务/审(统)计类-税务专员/助理

财务/审(统)计类-成本分析/核算员

寻求职位:成本会计、税务会计

待遇要求:可面议要求提供住宿

最快到岗:1个月之内

教育经历

2003-09~2006-07 枣阳市白水高中 普高 高中

培训经历

2010-07~2011-05 光华时代财经培训管理中心 助理会计师

2006-11~2007-07 光华时代财经培训管理中心 电算会计 会计从业资格证

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2011-03~至今)

公司性质:外资企业

行业类别:纺织品业(服饰、鞋类、家纺用品…)

担任职位:总账会计

岗位类别:会计

工作描述:

1、月初15号之前准时出免、低、退税报表

2、月初对相关部门(税务、统计、财政)的报表申报

3、原始凭证的录入及审核

4、月末做好会计凭证、帐簿、账物等的装订及保存工作

5、月薪、工人工资的核算及发放

6、月初提交全厂费用预算表

7、对于涉及公司财产的各事项,进行提议改善并推展执行

***公司名称(2009-07~2011-03)

公司性质:外资企业

行业类别:纺织品业(服饰、鞋类、家纺用品…)

担任职位:成本会计

岗位类别:成本分析/核算员

工作描述:

1、原始凭证的录入

2、核对仓库原材料账

3、核算物料账并做产成品成本分析表

4、核算人工在成品分析表

5、核算各部门费用成本及分析表

6、核算原材料及物品单价分析表

7、年终提供原材料盘点表

8、固定资产的管理及清算

***公司名称(2008-07~2009-07)

公司性质:外资企业

行业类别:纺织品业(服饰、鞋类、家纺用品…)

担任职位:应收应付

会计岗位类别:会计

工作描述:应收职责:

1、根据合法规定和客户合法要求开具增值税票,按期抄税

2、月底做INVOICE及对账单与客户对账,并进行欠款跟催工作

3、在MOS系统及ERP系统开销售发票及销款

4、每月出账龄分析如AR

5、出销售月报

应付职责:

1、月初提交盘点表数据

2、月中提交各供应商月结及C.O.D付款申请表

3、每月出账龄分析如AC

***公司名称(2007-04~2008-05)

公司性质:外资企业

行业类别:印刷、包装

担任职位:应付会计

岗位类别:会计

工作描述:

1、核对当月送货单与订购单数量、单价、金额是否一至

2、将核对无误的单据按期申请付款

3、月底提供准备无误的账龄分析表

4、根据月结客户的送货单编制转账凭证

***公司名称(2006-05~2007-02)

公司性质:外资企业

行业类别:纺织品业(服饰、鞋类、家纺用品…)

担任职位:会计助理

岗位类别:会计助理

工作描述:

1、独立核算公司人员的工资及考勤记录。

2、负责应付账款的核算工作及凭证的录入。

3、独立负责公司人员网上参保业务。

4、统计各部门每日产量及每月出货数。

5、负责各部门ISO报表及文控管理。

技能专长

专业职称:会计从业资格证

计算机水平:初级

计算机详细技能:

1、熟悉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和财务软件(如金蝶KIS、金蝶K3、用友、管家婆)

2、对数据敏感度高,能熟悉运用EXCEL及公式(如:SUMIF、SUBTOTAL、COUNTIF、ROUND、VLOOKUP、EXACT、IF)

技能专长:

1、2010年初级会计职称正在培训之中

2、2007年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并已通过年检

3、精通仓库物流账及Wip,并能独立建账

语言能力

普通话:流利

粤 语:一般

英 语:一般

求职意向

发展方向:税务会计、成本会计

其他要求:能提供员工基本福利

自身情况

自我评价:“机会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也不曾怀疑伯乐的慧眼。”

我也许不是最好的,诚借贵公司伯乐您的慧眼,指导激发我的潜力,发挥所长,选择我将是更好。本人性格内外向结合,与身边的人相处融洽,极具团体合作精神,办人正直,务实求真,对工作专业敬业,积极创新事物,学习接受能力强,可塑性高,注重团队协助精神。

会计专业的求职简历范文(二)江先生

目前所在: 肇庆

龄: 29

户口所在: 肇庆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族: 汉族

高: 170 cm

重: 55 kg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会计:会计,出纳/收银员,审计人员

工作年限: 3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2000~3499元

希望工作地区: 肇庆,肇庆,肇庆

工作经历

**公司

起止年月:2007-09 ~ 2008-04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担任职位: 会计

工作描述: 处理日常会计事项,协助会计主管工作,录入会计凭证,处理每月税务资料填写与报送.协助处理公司相关行政事项.

离职原因: 公司调动

**公司

起止年月:2007-04 ~ 2010-07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物流/运输

担任职位: 会计(应收会计)

工作描述: 处理日常会计账务,统计当月会计成本,填制会计凭证,处理每月报交税务工作。

离职原因:

**公司

起止年月:2007-03 ~ 2007-07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实习会计

工作描述: 学习审计工作流程,协助会计师处理审计事务。

离职原因:

**公司

起止年月:2006-07 ~ 2006-08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实习会计

工作描述: 学习审计工作流程,协助会计师处理审计事务。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私立华联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2007-07

专 业 一: 会计电算化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4-09 2007-07 私立华联学院 会计电算化 大专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粤语水平: 精通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能独立完成会计账务

2.熟练操作Excel,熟悉Oracle

ERP系统操作运用

3.熟悉成本会计的各项工作流程与统计数据

自我评价

本人工作态度严谨、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为人处世上,我坚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 ,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理解与沟通基础之上的。对于专业的会计实务有独立处理的能力,熟练账务处理的各项工作流程。我知道所拥有的是年轻和知识,使我不畏困难,善于思考,但年轻也意味着阅历浅,更需要虚心向学。我相信我将是贵单位所器重的重要人才。

会计专业的求职简历范文(三)姓 名:xuexila

性别:女

年 龄:24 岁

身高:162CM

婚姻状况:未婚

户籍所在:湖北来凤

最高学历:本科

工作经验:1-3年

联系地址:湖北省来凤县

求职意向

最近工作过的职位:一家培训机构当老师

期望岗位性质:全职

期望工作地:湖北省内

期望月薪:2000~3000

期望从事的岗位:成本管理员,柜员/银行会计

期望从事的行业:金融投资

1 本人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善于与人沟通交流,能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以及对熟悉路线比较快。

2 有进取心,勤奋,敬业,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互助精神。同时属学习、实干型的职员。

3 工作以完成目的和达到目标为己任,敢于承担责任,富有工作激情,在工作期间经常受到公司领导好评。

教育经历:

武汉工业学院 (本科)

起止年月:2009年9月至2013年6月

学校名称:武汉工业学院

专业名称:会计

获得学历:本科

工作经历

武汉新知源教育 - 老师

起止日期: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

企业名称:武汉新知源教育

从事职位:老师

业绩表现:工作4年来,一直在该机构表现良好,受到各个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肯定。

企业介绍:新知源教育是一家私立公司,主要做学生培训事业。

培训经历

起止日期: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

培训机构:会计

培训课程:会计

培训描述:经自己专业学习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技能特长

技能特长:应届毕业生,在学校一直受老师和同学的信任。从大二开始就在课余时间在一家教育培训学校做兼职老师直到现在。

看过“会计专业的求职简历范文”的人还看了:1.会计个人求职简历范文

2.会计专业简历个人特长范文

3.大学生会计求职简历范文

4.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范文

第5篇:个人特长怎么写范文

我的家庭教育很传统,我性格有些内向,也算是个听话的孩子。可是后来我发现,我其实很固执――即使以后后悔一辈子,今天要做的事一定得做!

就争那一口气

书法对于我,可能是一种偶然。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的那年春节,为了给家里写副对联,妈妈买了香烟、纸墨去求人,却等了好半天才请动了村上的“写家”,人家一边写还一边说了不少挖苦人的话,妈妈回来时一肚子委屈,把过节的气氛都冲淡了不少。我很难过,自己也是念书的,为什么还让妈妈为此受气呢?当下就暗自发誓:一定要学会写对联,再不让妈妈去求别人。

从那一天起,我就和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起初我就是为争一口气,只想给自家门上写对联,可是一拿起毛笔,就喜欢上了那淡淡的墨香,还有精妙的笔画。那时,全家四口人靠远在天水工作的父亲一个人的工资过日子,笔墨纸砚自然是奢侈品,我只有自己想办法,平时积攒点零钱全用在写字上。由于喜欢,我就每天都练习写字,一直练到上初中,我写的对联居然可以挂到家门上了,猛一看,还真是那么回事。

有一年学校开展了一次个人特长的展示,看看别人都做泥手工,我也想做。放学后就去河滩里挖泥,泥还没挖到整个人却掉进水里了,被几个同学拉上来时衣服全湿透了。我怕被人看见了笑,就沿着河边溜回了家,幸好大人忙,没发现。我赶紧偷偷换了衣服,才免了一顿骂。不过这么一来我对做泥活失去了兴趣,想了半夜,决定把自己苦练了几年的毛笔字拿出来参展。

主意已定,我就有点不顾一切。每天中午放学,我一个人在教室里用毛笔书写古诗。一口气写下来,累得肩酸手麻,可是看看自己的作品,却有抑制不住的兴奋。我花了一个星期,整整齐齐写满了一张大白纸,十多首唐诗,一个字就是一个心愿。

展览时间到了,每个同学都拿来了自己的手工活。只有我手里拿了一卷白纸,同学们都投过奇怪的目光,老师也有点纳闷儿。可是当我展开这张白纸时,老师睁大了眼睛,仔细看了好一会儿,才露出惊喜的笑容,当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我。成功的喜悦大大地鼓舞了我。我觉得自己还能写得更好。

遗憾中成长

那时候,我也不知道找个老师请教,只是自己摸索。我找来好多书法名帖,看来看去,最喜欢黄庭坚,所以就临这种帖。临帖其实是很枯燥的,一遍一遍地写同样的字,写好了令人兴奋,写坏了就很难受,临帖的时候情绪就这样一起一伏,与创作时的那种情绪涌动相差太远。我的个性比较沉静,所以还算能坚持下来。

我不光喜欢书法,对于画画我也有浓厚的兴趣。上高三那年寒假,西安美术学院到县上举办学习班,我不顾父母的一再反对,约了几个同学冒着大雪前去听课。带的钱不够用,只好租了城郊农民的房子住,大土炕长时间没人住过,透着一股潮气,被子很薄,天气又很冷,几个人挤得紧紧的相互取暖,才能熬到天亮。吃的是开水、馒头,一点菜都没有。中午,画室的门锁上了,我们就只好背着包在街上转悠,跟电影里的流浪儿差不多。可是我们竟没叫苦,却为自己能参加这样的学习,并为自己有了不小的收获而兴奋不已。

高考来临,我的志愿就是美术。专业课考试那天,我和几个同学来到心中的圣地――西北师大。高大的校门让人有点眩晕,我们朝校园里望了一阵,终究没敢进去,只好无所适从地在校门旁边坐下来。后来来了一位胆子大一些的同学,我们才鼓起勇气走进了校园。

令我伤心的是,速写分数差了一点,只能上庆阳师专。虽然未能如愿,但心中那份志向却没有丝毫减弱。大学生活给了我快速扩张知识、打牢书画基础的良好时机。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参看了许多古帖,也进行反复练习和尝试,基本功得到较大提高。

因为上学的地方离家乡并不太远,而且文化环境也相差不大,所以好像没有太多的新奇感,但是毕竟开始了大学生活,我的兴趣也一下子多了起来。那时除了上课、写字、画画以外,我还喜欢上了理发,而且水平还很不错。几年下来,我成了同学心目中的理发师,有好多同学都找我理发。我每次理出一个漂亮的发型就觉得自己创造了一件艺术品,那种感觉其实和写字画画是一样的。

毕业前夕,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出外写生。走出校门,外面的世界一片明朗,我们穿着很随便的衣服,欢笑着,来到一条河边,沿着水流的方向走下去,竟然发现了小瀑布,这种奇遇让大家欢呼不已,我和几个女生已经攀过去,尽力伸手触摸飞泻而下的清流,男生则在后面大叫“小心”。逐渐平静下来后,我们坐在河边描绘了“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情景,相互传看得意之作。傍晚,望着夕阳余晖,我和同伴们围坐在草地上吃晚饭――凉开水、馒头和方便面――当时嚼方便面的脆脆的响声现在想起来还让人流口水。天色昏暗时,我们敲开了几家老乡的院门,争相自我介绍着,有的还拿出了学生证,老乡们热情地接受我们这些带着泥土青草味和画夹子的学生们。

女人怎么了

离开学校后的第一年冬天,我打算上街写对联,却有点怕,弟弟就给我鼓劲说,你敢上街写,我就给你打下手。父亲也说,主要不是为挣钱,先练练胆量吧。我在全家人的鼓舞下把笔墨纸砚摆到大街上。刚开始的确很紧张,低着头小心翼翼地写字,生怕有熟人看见。想不到很快就有人买对联,认识的人也凑过来看热闹,气氛一活跃,我就放松了,胆子也大了,写得自然流畅多了。

我正感觉良好的时候,却见人群中有个十几岁的男孩子挤了进来,一面看一面扭头喊,妈妈,咱们家也买两副对联吧!我正要与那男孩子搭话,却被他妈妈的一句话深深刺痛了。她说,不买不买,女人写的不吉利!这句话引起了纷纷议论,我没听清楚他们议论什么,但我一下子感到女人做事的难处,那一阵,我的情绪低到了极点。

后来,我就更加用心地写好每一副对联,因为还有人在买。他们单纯的眼神让我想起曾经求人写对联的我的妈妈。

没想到的是,三天下来,我写的对联居然卖了20元钱。这对我是一个不小的鼓舞。我开始有了比较大的自信。

为了让我更好地学习书法,弟弟从师大图书馆里借了不少资料,我从这些资料中汲取了大量的养分,我对自己的书法有了更好地整体把握。

那一年,我觉得有必要让更多的人来评价自己的书法,就约了五位同行,举办了一次六人书画展。结果大出意料,不仅受到当地书画界和群众的好评鼓励,而且,地区电视台也作了报道。

2003年8月的一天,文化馆馆长通知我带上作品来参展。在展厅里我发现来参观的多数是女性,原来都是参加省上妇女会议的代表,她们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展厅里的作品,有的代表还要我给她们写字,我认真地写着,心中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温暖和感动。

第6篇:个人特长怎么写范文

【关键词】教学评价;差异化;评价主体

【中图分类号】G42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3-0010-03

【作者简介】包昌升,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江苏镇江,212100)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评价必须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差异。一个学校成百上千名学生,他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状态、情感兴趣、家庭环境各不相同。这些因素综合交融,使孩子的发展呈现出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行有差异的评价: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情况,施以针对性的以促进“这一个”全面发展的评价。正所谓:“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虽然深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能用一把尺子要求所有孩子,但在统一的课程计划下,评价往往简单化为一个分数、一个等级。这样,所有差异就简单化为一个标准、一个主体、一个目的、一种方法、一种过程、一种结论。

“差异化”概念较多地应用在生产经营领域,是指生产者向市场提供有独特利益,并取得竞争优势产品的过程及结果。产品生产不能一个模子,人才培养更应尊重差异。这一概念对于教学实践的启发是:我们的教育活动应当遵循“天赋自由”,努力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独特人才,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达到这一目标,教育活动必须实行因材施教,因材施评。

尝试构建、推进、实行差异化评价,基于以下三点思考:

1.评价的本质是精神激励,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评价的功能很多:选拔、诊断、甄别、激励、发展等。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最为重要的应该是激励,精神上的激励,通过激励促进发展,促进孩子幸福快乐地成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和教学的全部技巧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为人师者,要深刻认识到评价的真正目的是给学生带来快乐,引领其上进。

精神激励是一种内在激励,是精神方面的无形激励。尽管低年级小朋友对一颗糖、一支铅笔、一块橡皮还抱有热情,但是相比之下,额前一朵小红花、一颗五角星、一次授奖典礼、当一回升旗手会让他们获得更强烈的荣誉感。注重精神激励,要突出三个方面:一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师生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的关系;二是激发学生的荣誉感,通过颁发奖状、口头夸赞、表扬等方式,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三是保持宽容的心态,宽容学生的失败和落后,珍惜孩子那些“美丽的错误”。精神激励对学生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同样,错误的教育评价就像是给病人配错药,造成的心灵伤害将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2.评价的视野要拓展到学生发展的所有领域

长期以来,单纯的考试分数成为评价的主流甚至全部。这样的评价,扼杀了许多天才的儿童,让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蒙上灰色。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传统学校一直强调的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这也是差异化评价最有力的理论基础。因此,我们评价的视野要拓展到学生发展的全部领域,不能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

单纯的考试分数评价是一种简单的功利化评价方式。就拿PISA国际学生考试来说,2010年上海学生首次参加PISA测试并且成绩排名“全球第一”,这让全世界深感震惊。反观美国学生,在测试中数学、科学、阅读和解决问题,都勉强算是中等水平,但是美国近20年来产生了大量的、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根据相关人员对诺贝尔奖获得者成长经历的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都有共同的特质: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趣和责任感等非功利化因素的影响。

尝试实行差异化评价,就是要剔除功利心态,站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宏观高度,拓展评价视野。除了学科分数,还要关注好奇心、求知欲、兴趣和责任感;除了学业提升,还要关注社团活动、特长培养、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公益参与等。只有知识学习这一片花瓣是单调的,而由各个领域蓬勃生长组成的整个花朵才是美丽动人的。教师要通过差异性评价,用心发掘并培养学生的不同潜能,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去做,找到终身为之奋斗的领域。

3.评价的指向要着眼于培养最好的学习者

“终身学习”思想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的中心思想。终身学习是人类迎接未来挑战的重要生存方式。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在这样短暂的阶段学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评价不能只顾眼前成绩单上一个好看的分数等级,而要着眼于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一般的教学评价,总是以考查学生学习结果为主,重在评价“学得怎么样”,使用相对统一的标准。实行差异化评价不仅考查学生“学得怎么样”,还要考察每一个学生“是怎样进行学习的”,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品质进行恰当的评价。通过行之有效的评价激励,让每一个学生喜欢学习、善于学习、自主学习,即使暂时没有好的学习效果,但是随着学习能力的不断增强,良好学习习惯的逐步养成,最终就能成为适应未来的最好的学习者。

差异化评价说到底就是“因材施评”。“因材施教”的理念从古至今已经获得广泛认同,但是“因材施评”却并没有得到重视。实际上,教和评在教学实践中是密不可分的,“怎么评”深刻地影响着“怎么教”,这也是高考成为高中教学无可撼动指挥棒的根本所在。当然,构建差异化评价机制,有效地实行、推进差异化评价,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认真探索实践。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推进。

第一,评价标准的制定――注重个性。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学生之间差异性的普遍存在要求教师建立一套完备的个性化评价标准,在合理的差异评价中,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精心“备课”,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品行等特点,结合家庭、环境因素,以研究者的姿态,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走进学生的家庭生活领域,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其“量身定制”独特的评价标准,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建议。一花一世界,一生一标准。这样量身定制的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使得评价过程“精准发力”,能增强每个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内在动力,促进学生自由、充分、个性化的发展,让每个孩子成长为他能成为的那个人。

第二,评价时机的把握――善于等待。

苏霍姆林斯基从来不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这是对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热情和愿望的一种保护。哪个孩子不想学好?在他还没有完全领会知识、没有做好答题准备的时候,匆匆忙忙给他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只能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过去,一些老师会在学生成绩单上用红色标记不及格的科目,甚至戏称为“挂灯笼”。学生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把它带回家?这样严重伤害学生心灵的评价方式必须停止。差异化评价中我们应该学会等待,延缓评价。有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强,新知接受较慢,在一个章节学完之后,对检测中不能达标的学生可暂不评定结论,给他们一定的再学习时间自觉查漏补缺;有的学生对一次测评成绩不满意,可以给予他二次、三次测评的机会,让其获得满意的成绩。即使到了学期末,仍有学习成绩不达标的情况,成绩单上写上“需努力”“待评测”的字样,要比直接打上不合格的成绩好得多。实行延缓评价,将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就像满园的果树,早结的果实甜,晚结的果实也很甜。

第三,评价结果的呈现――力求多样。

差异化评价应注重结果呈现的多样化。评价是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始终的,评价的实施要项目丰富、形式多样、呈现多元,活动化评价、专题化评价、特色化评价,都可以尝试。教师以语言、符号、等级、小红花、评语、奖状等动态评定学生;也可融入流行元素、情感元素评价,如微信点赞、发贺卡、喜报,亲切的笑脸、温柔的抚摸、与老师共进午餐等;每月评选“四自之星”“读书之星”“礼仪之星”“进取之星”;每新学期评选“优秀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以校园标志物设立综合奖项,例如设立“樟树奖”,评选“绿樟树奖、银樟树奖、金樟树奖”等。

呈现方式的多样与评价项目的多元是相辅相成的。在国外许多学校,设立奖项之多、范围之广,让人目不暇接,而与学习成绩相关的奖项只有五分之一左右,更多的奖项是综合素质、个人特长方面。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孩子,甚至是每个孩子都能得到积极评价的机会。每个学校可以根据本校评价制度改革的实际,研制具有本校特色的成绩报告单、成长手册,让评价结果多样地呈现出来,积极评价的效能发挥出来,真正让每个孩子爱上自己的成长手册,不再有孩子畏惧它。

第四,评价过程的创新――从“定评”走向“展评”。

过去的评价往往局限在一个封闭的过程,教师定标准,学生被评测,最后形成定论。差异化评价要将这种“定评”转变为“展评”。评价不在于给学生一个学业水平、综合素质的定论(事实上就不可能有不变的定论),而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成长足迹、综合素养的一种全面展示。从“定评”走向“展评”,能使得评价过程更加开放,评价的激励功能发挥得更加充分。

采用“展评”方式,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示空间。静态展示如橱窗、走廊、文化墙、荣誉墙等场所,张贴学生的优秀作业、书画作品、发表作文、获奖证书等;动态展示如文娱演出、才艺汇报、手工制作表演、体艺“达人秀”、“四自之星”演讲会、参与国旗下讲话等。课堂展示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了让学生在课堂有充分展示的机会,我校统一拆除了原有位于教室黑板前中央位置的讲台,教师讲台让位于学生舞台,留出场地让学生上台展示学习的收获。采用动静态结合的“展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找到了自己精神愉悦的场所,在一次次的“展评”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我,个性得到了张扬。

第五,评价主体的再确立――回归自主。

第7篇:个人特长怎么写范文

众所周知,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课标对写作的要求和建议,作文教学理应成为师生互动,学生有浓厚兴趣的一项活动。遗憾的是从今天的教学现状看,广大的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一直是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转的,具体做法就是今天研究这种模式,明天探索那种模式,想通过公式化的作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高考的作文分数,急于找一条提高分数的捷径,因而更多关注的是所谓的写作技巧,苦苦探索的是希望能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写作公式,让学生套写,让学生仿写,不断的训练,不断的强化,这样的做法尽管也有一定的效果,会让学生试卷上的分数有所提高,高考作文拿到一个及格分。但是这样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方法却扼杀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没有了写作的欲望和热情,丧失了对写作本质的认识。他们在写作时,想的不是如何让自己的作文更有见解,更能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而更多的考虑的是自己写的作文是不是符合阅卷老师的口吻,是不是会成为问题作文,能得多少分,顾虑重重,犹犹豫豫。写起作文来是既担心这个扣分,又担心那个扣分,似乎写作就是为了提高分数。这样的教学模式最后导致的后果是学生提起作文就畏惧,就厌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三年不写作文学生都不想写作文,对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可以说是终身的。

面对这样的现象,作为语文教师的确是感到痛心和遗憾。这种不正常的教学和学习的状况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境地了。老老实实地按照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完成写作的教学任务迫在眉睫。

一、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

《语文课程标准》写道:“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社会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由此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自我意识已经觉醒,已能细心地观察自我,关注自己的成长,努力向理想的自己靠近,他们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自然的热情很高。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语文是无处不在的,生活处处有语文,学生接触社会的时间少,没有大量的时间了解社会和当前发生的热点问题。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要积极关注社会,阅读大量的报纸和杂志,上网浏览发生在当前的一些国内外的大事,认真筛选,将有助于启发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事件,现象和一些热点问题及时补充告诉给学生,让他们加以评论,发表看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同时也增强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责任感。例如,陕西考生孙建坤事件;日本扣押中国渔船船长事件’襄汾溃坝事件‘中国足协谢亚龙等人的腐败事件;肖传国雇凶打人事件;90后犯罪的特点(在校团伙犯罪增多,侵财类案件居首,且具有暴力性和疯狂性、低龄化;网吧内结成松散型团伙,侦查破案难度较大;青少年犯罪主体上存在较低的知识层次,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居多;犯罪种类复杂化,由原先的以盗窃、故意伤害为主,到目前的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抢劫、盗窃、等,恶性犯罪种类增多)等等。经常给学生讲述发生在当下的事件,学生对这些问题很感兴趣,他们会踊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重视写作,喜欢写作,胸中有块垒,不吐不快,视作文为一件愉快的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相对就容易多了。

二、重视个性发展,评价标准多元化

课标要求高中生写作“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观点”,“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这里,“自己的”、“个人”和“自主”之所以特别重要,就在于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以个性的发展为基础,需要有思想的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弱,原因之一教师给予自由发挥的空间太小;原因之二教师强行布置的作业太多,而学生自主创作的机会太少。所以,在整个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强调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要承认差异,写作也是一样。教师不能把作文教学当成是工厂作坊,把学生当成是同一种材料,用一种标准来衡量评价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写作上已经出现一些差异,高中阶段就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进行“有创意,有个性”的写作。学生的思维很活跃,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很独特。例如,有一个学生在写到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探讨人们捐款的积极性为何不同时,他在作文中写到“汶川地震的时候,我看到家长老师以及同学们的捐款的积极性都很高,体现了灾害无情人有情的感人一幕。但是当玉树发生地震的时候,人们却没有了5.12灾难到来时积极帮助灾区人们的那种热情和真情,原因其实很简单:玉树死亡的人数少。人们啊,怎么能用死亡人数多少来决定自己的捐款的数额,这种现象让我感到寒心。”作为成年人,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所以说,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时候是很让人钦佩的。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制定评价的标准时,要多角度的考虑,制定出有利于学生彰显个性和有创意的写作的评价标准:主题可以多样化,体裁不拘,表达方式自由选定等等,及时抓住学生作文中闪光的点点滴滴进行表彰,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驰骋想象,拓展思路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能自由的抒发主观感受,不说假话,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不是为了分数为作文,而是让写作成为他们自身精神的需求。

三、由浅入深,重视学生写作的思维过程

写作作为要用一生时间反复实践、不断提高的技能,不可能在一个学习阶段全部完成。因此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求全责备。

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写作学习的思维过程,注重实践。想得开才能写得好,教师应努力使学生乐于想、善于想,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在写作教学中,把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调动起来,并启发他们按照认识规律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做到乐于想、勤于想、善于想,例如,第一步采用创设情境导入学习,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在作文题目没有告诉学生之前,先创设一个与该题目相称的特定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产生跃跃欲“写”的冲动。第二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打开学生思路,或提供一个情节让学生扩写,或把一个故换角度或思路进行改写,或提一个开头让学生续写,或根据一个成语一句箴言、格言警句,虚构一个故事,或把一个故事掐头去尾,进行习作,或让学生置身某一情境引导思维。调动学生求异思维的积极性、提高想象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掌握写作的要领。第三步设计层次不同的写作要求,要因人制宜,灵活布置作文练习,从命题到写作都提出不同的要求,围绕一个中心,布置难易程度有别的若干题目,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选做;也可以一道作文题目写作思路不同,学生各显神通。构思有的可以复杂些,有的可以简单些,尽可能拓展自由写作的空间,以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活他们的才思。

总之,写作教学没有公式可以遵循,要从“练―改―评”的简单的模式中走出来,寻找与自己学生相适应的写作方法,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搞好写作的教学,让学生终身受益,千万不要把广大学生的写作欲望扼杀在咱们语文教师手里。

作者单位:

第8篇:个人特长怎么写范文

关键词:作文评价;问题;对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了课程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

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从这三个维度出发,《标准》在“表达与交流”部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如下目标:

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这样的“目标”设计与课程的总体设计之间无疑存在着较大的落差,具体表现为两方面。

第一,目标不能清晰地解释三个维度的内涵。由于考虑到三个维度之间存在一定的交融与统一,目标表述并非分述,而是融合式的综述。这就给解读带来一定的困惑。比如,“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修改文章”是过程方面还是能力方面的要求?“独立”属于态度还是属于方法?“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又可能属于过程、方法和态度三方面。它们各自的侧重点究竟是什么?我们很难对其进行恰当地把握。艰难把握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新瓶装旧酒”,教师对新理念尚未能明晰把握,在教学实践中则更愿意袭用《标准》之前的大纲话语,如“双基”。第二,目标表述笼统,没有分化为具体目标,即没有适当的“内容目标”“操作目标”来填充总目标。在和国外的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比照时,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英国的英语课程标准分两个部分,一个是贯穿四阶段(类似于我国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四阶段)的一般要求,另一个是分阶段要求。在每阶段要求中,对于听说、阅读、写作提出了相当具体的内容标准。美国的课程标准是分年级制定的,如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兰夫市市立学区的英语语言艺术课程,[1]在不同的年级对“阅读”“写作”“视听”“口语交际”各提出多达二三十条的“内容标准”,指导性非常强。相比之下,我国的课程目标由于表述过于笼统、泛化,导致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之间又形成了较大落差。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目标设计上的不完善,导致语文课程总体设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的层层落差,这是造成当前作文评价改革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

离开了课程目标,作文评价标准之是非优劣,就成了一个纠缠不清的问题。

在当前的写作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如下两套评分标准:一套是由语文教师本人对课程目标的个人化理解、写作及写作教学知识、经验、鉴赏取向、态度、人格等构成的评价标准;另一套是语文考试大纲对写作的要求。在现有的高考体制下,考试大纲中的写作要求对中学写作教学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它决定着中学写作教学的取向、内容和方法。

考试大纲对作文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基础等级下有6个细则:

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

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发展等级下有4个细则:

①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

②丰富 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④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这个评价标准的合理性有待商榷。比如:“符合文体要求”与命题中“体裁不限”的要求相矛盾。《考试说明》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但是,依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写作原则,学生完全有可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创造出一些“变异”的文体来。在“合体”的基本要求和“创新”的发展要求之间,评分者该怎么取舍?这是不是二律悖反?

对于基础等级中6个细则的质疑,主要集中在“符合文体要求”这一点上。而在大家似乎都达成共识的“感情真挚,思想健康”这一要求上,具体的操作却仍暴露了考试要求与个人阐释之间的巨大分歧。如2004年就有五省二市在中考作文中提出“必须写亲身经历”,[2]命题者显然基于以下的逻辑推论:如果要考生抒发真情实感,就必须让他们写亲身经历;反之,如果不要求写亲身经历,学生就可能胡编乱造,虚情假意。暂且不提命题者不能正确处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荒唐,把“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作为高考评分标准难道就合理吗?诚然,养成“真诚”“真实”表达的态度、习惯,作为写作的要求具有无可置疑的合理性,但是,把明显属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质的标准放到量化考核的框里,其不合理性也是昭然。试问:感情和思想能打分吗?作品思想的健康等同于作者思想的健康吗?在大规模的高考评卷中,如何判定作文及其思想感情的真假?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回答,让评分者几分钟之内根据这一条目评分,这不是强人所难吗?笔者遍翻《当代外国语文课程教材评介》中收录的各国语文课程标准和大纲,发现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把“抒写真情实感、思想健康”写入母语课程标准或大纲中,更别提放在考试评分标准中了。为什么?因为“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描述应该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而不可即的”。[3]按照这种解释,“感情真挚”“思想健康”的确不宜放进课程标准中,因为它们并非只有经过学习才能达到,真实和健康是学生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大部分学生在小学乃至学前就已经开始“真实”地写自己,然而,在经过了十一年“有固定套路的形式训练”之后,“ 学生作文沿套路、仿范文甚至改头换面地偷抄‘优秀作文’的现象比较严重”。[4]从“本真”到“失真”,耐人寻思。毋庸置疑,“真诚”的写作态度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但是,怎么提倡,怎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不动声色地融进课程与教学中,怎样创设条件呵护“真”杜绝“假”,也需要在课程、教学、教材、评价各个层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如果说,基础等级回答的是“什么是合格的作文”,那么,发展等级回答的就是“什么是好的作文”。发展等级把“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作为好文章的标准,赞同者有之,批判者亦有之。有人批判这种标准过高,“混淆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不同,混淆了写作基础教学与文艺创作的不同”。[5]有人批判这个标准的排他性:[6]为了“深刻”而丢了直白,为了“丰富”而不要简洁,为了“有文采”而失去朴实,为了“创新”而矫揉造作。不光学生如此,许多语文教师也堕入了狭隘的审美观难以自拔,“不少教师偏爱华美一类,以词藻铺陈为胜”,[7]还有的教师偏爱理趣贬低谐趣,非要在文章中挖掘深刻的、令人玩味的、韵味绵长的思想而后快,否则便觉遗憾和不足。章熊先生曾就大规模考试的评分误差问题提醒教师“评估作文,尤其要警惕风格偏爱。质朴、谨严、华美、含蓄、幽默、泼辣……不同的语言风格各有其表达功能,不应厚此薄彼”。[7]但是,《考试说明》把明显属于语言风格之一的“有文采”(华美)作为好文章的“标准”,恐怕有失公平。

有人认为,发展等级中采用的是“一点评分法”,即以四个细则中最突出的一点来评分,这一点该得多少分就得多少分,比如说,即使文章不丰富、不深刻也没有什么创新,单是在“有文采”这一点上突出,就可以得到满分20分。这种解释显然是对高考作文评分的误解。丰富、深刻、创新或者有文采,其中任何一点都构不成“好文章”的充分条件。换句话说,我们很容易找到一个例证来推翻“只要有文采便是好文章”的论断。实际上,高考作文评分采取的虽是分项评分法,但“这种分解是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7]这多少暗示了发展等级中的四项,即使不是全部,其中某些也是“好文章”的必要条件。

那么,究竟什么是好文章的最佳标准?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容易造成两种误区:一是偏执一词,执著于诸如“深刻”与“浅易”、“丰富”与“简约”、“有文采”与“朴实”、“求新”与“求真”之间优劣高下的辩论;二是妥协折中,使具有异质性的属于不同层面的标准杂糅在一起,从而对学生的作文求全责备。

对于“好”的标准的讨论,最后总是容易变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自说自话。其实,“文章究竟以怎样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的确算不上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8]比这更重要的事情是:必须明白──我们到底该以怎样的框架来建构作文评价标准!

第一,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缩近“课程总设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之间的两个落差,努力消解教学目标与评估实践之间的不相称的关系。“在一个以标准为基础的教育系统中,标准驱动着整个系统的运行”。[9]清晰、可测、可操作的课程标准才有利于构建合理、清晰、可测、可操作的评价系统。反之,“标准缺乏清晰的意义便导致了人们往往无法对标准形成一种共同的理解,间接地导致了各种类型目标实施的失败”。[9]《标准》在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对“表达与交流”的描述大体上重复,如初中的“多角度观察生活”“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与高中的“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相同,看不出它们描述了学生经过初、高中阶段性学习后所达到的结果上的差距。而在一些关键的区别点上,《标准》并没有作出有力的说明,如初中要求学生写“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高中则要求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提高”。“简单”和“进一步提高”具体由哪些指标来衡量?我们无法从《标准》中获得答案。笔者认为,要改变作文教学及评价体系中不合理的因素,首先就要对标准中不合理、不完善的部分予以改进,因为《标准》左右着教学和评价的实施。

第二,提高作文题目的编制水平。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学业评价考试在命题之前基本上没有题目编制细目表,这可能是造成我国考试命题主观性的一个重要原因”。[10]下面选取的例子虽是数学题的编制细目表,但它反映了国外考试编制细目表的一些基本原则。

国外小学数学题目编制细目表举例[10]

子技能:小数乘法的计算机能

题干的特征

答案的特征

1.题目中应当包含两个小数、分数或一个小数一个分数

2.题目应当表示为句子或竖写的乘法算式

3.乘数和被乘数中有一个包含3位非0的数字,另一个也包括3位数字,这其中两个数字不为0,而且整个数字大于5

4.乘数和被乘数都应包括一位小数位

5.乘积不能包含三位或以上的小数位

6.最少包括二步重组运算

7.在选择数字时,一个数字只能出现一次

1.格式:根据小数的位数,所有的被选答案按升序或降序排列

2.四个被选答案:一个是正确答案,一个错在相乘时数字重组的步骤,一个错在相乘时数位对齐,一个错在忽视小数点或者小数点的位置不正确

3.另一个可能的选项:“a,b和c都不对”,这个选项出现在第四个被选位置上

从这个题目编制细目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命题的特点:

对题目所要考查的能力非常明确,而且“子技能”的提法也说明编题者对于小学数学的能力结构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可操作性非常强。从新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几乎人人都可以据此出题,最大限度地平衡了出题者经验的影响。

每一个细节上的设计必有原因,避免出题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相比之下,由于缺乏科学的测量理论的指导,我们在作文命题上的主观性、含糊性和随意性非常突出。大多数教师都是在不清楚写作能力结构、不考虑写作教学目的的情形下,从读报、闲聊或辅导资料中信手拈来一个作文题目,“考什么”既不明确,那么,“评什么”当然就很糊涂,唯一的办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变”的评价标准(包括主题、材料、结构、表达、语言、体裁、文风、修改等所谓“块”知识)来评判一切作文。

从题目编制的角度看,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变化的只是形式,就出题的深层机制而言并没有本质的差别。虽然《考试说明》提出了“发展等级”的新话语,但其内容本质上仍只是原有“写作基本能力”中的部分要求。考生写来写去,几十年来还是议论文独领,有的语文教师在高中阶段尤其在高三,只让学生练一种文体──议论文,这与高考的命题倾向以及考试要求有脱不了的关系。

第三,在具体的条件下建构具体的评价标准。写作“在作为对象考虑时,它必须有具体的所指”。没有抽象的写作。任何写作都是在特定情境、目的下具体的“这次”“这篇”“这人”“为这个任务”的写作。在不同的写作动机、任务、对象和情境下所运用的语言、结构、策略等都是有区别的。脱离具体的条件来争论写作文本语言、思想、情感结构等方面的优劣高下,永远不会有结果。在进行作文评价时,所有标准都应该围绕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合目的性。只有紧扣写作具体的目的,才可能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比如面对这样的作文题目:

“和一组同学一起选择一个你们认为应该改变的学校里的问题或情况。然后写一封给校长的建议信,解释为什么这种情况需要关注,以及你们认为这种情况需要改正的原因。”[11]

这个题目有许多具体的限制,如范围(学校)、对象(校长)、文体(书信)、任务(提出问题及建议),对于这些具体的条件要求,下面的评价标准也许比《考试说明》中的发展等级更适宜:1.恰当地运用因果关系;2.使用了有力的语言使论证具有说服力;3.列出必要的细节支持每一种原因;4.使用礼貌正式的语言;5.论点清晰,段落安排具有条理性。这些标准都指向写作的目的,根据目的是否有效地达成来评价作品的得失与优劣。如果材料不能支持论点,那么即使它很“丰富”又有什么“意义”呢?离开作文的具体目的,妄图凌驾于一切具体的写作行为之上,基于一个抽象的写作概念,抽取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评价标准,这样的努力不会有太大的意义。

第四,作文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从而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考试说明》中发展等级的制定,本意是为了实践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理念,但是,光靠理念是无法促进改革的。《标准》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设计目标,多元、动态、综合的评价体系也应该跟进。但实际上,作文评价改革至多是在一元评价体系(结果性评价)内做些小变动而已。再者,“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宗旨之一。那么,作文评价中的“发展等级”是否能促进每位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哪些能力的发展?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没有明确“发展”的具体向度和矢度,其危险性就是把命题者所持的“发展”涵义当做了“发展”的应有之义。从作文教学的实际现状看,学生作文“如果达到了‘小文人语篇’的‘程度’,就可以上升为‘好作文’了”,[12]由此不难推出,“与教学过程并行”的作文评价,显然把具有“小文人”潜质的偏向文科的学生作为事实上的“发展”对象,而把一部分不善修辞的偏向理工科的学生挡在了“发展”大门外。这是不公平的。非但不公,其长远的影响也许是严重的。因为对于那些准备考入理工科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将面对的大多是计划书的起草、实验报告的撰写、研究性论文的写作、图表制作与说明等“项目类(科学研究、社会研究)”的写作活动,需要他们运用科学严谨的语言,而中学阶段在这方面规范有效的训练的缺失,将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自选式的题目超市、学期丰富多样的命题或者一题多做的项目型综合写作等方法,来弥补现有作文评价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当代外国语文课程教材评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80—82.

[2]宫艳芬.质疑中考作文要求[J].中学语文教学,2005,(7):44—45.

[3]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2.

[4]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72.

[5]陈玉成.点击高中作文教学现状[J].中学语文教学,2005,(12):46—47.

[6]马爱华.对考试大纲“作文发展等级”的反思[J].中学语文教学,2005,(6):49.

[7]章熊.中国当作与阅读测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8]羿小平.关于“文体变异”的思考[J].语文学习,2006(1):37—38.

[9]陶本一:学科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95—296.

[10]辛涛.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业评价:测量理论的价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6—61.

第9篇:个人特长怎么写范文

一、写作责任意识的意蕴

关于写作责任意识这一概念,许多专家、学者业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没有形成一致性结论。马正平教授认为,中国古代圣贤们赋予了文章以“个体生命的存在功能”,具有现实生命永恒的理想价值;写作者应把自身道德人格心灵境界的培养视为最基础的任务,把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道德的养成放在首要地位,这种注重人格心灵塑造,注重精神价值养成作为主要写作目的,[1]突显的是写作的社会责任和生命个体成长的责任意识。学者张声怡和刘九州认为,古人为文的目的是“言志”“尽情”“载道”“立政”“适事”等,那么,为文应当“为世用”“为理”“明道”,应当“为君、为民、为物、为事而做,不为文而做”,[2]强调的是“有为而作”的社会责任意识。现当作理论突破了“代圣人立言”“文以载道”的思想桎梏,提倡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培植科学理性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3]等等,凸显的是基于生活积淀的真实写作、负责任地写作、个性化写作、规范写作、创造性写作等写作主体素质提升的责任意识。综合学者观点,我们认为,写作责任意识是对社会、对国家以及对他人的责任意识,是作者在一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观照下,对生命主体基于“生存秩序的憧憬与建构”[4]而从事的写作动机、构思、选材组材、行文表达、意蕴呈现、文章修改等写作内容,所进行的审视、矫正、提炼、完善等的道德、情感、价值等方面的认知心理活动。它包括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责任意识两大方面。社会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美学意识、道德意识、科学意识、历史意识、家国意识、文明意识、环境意识等。个人责任意识:真实写作意识、修炼品格意识、辨证思考意识、主体成长意识、敢于担当意识、写作规范意识、能力提升意识等。其内容主要指向是:首先,对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坚持正确的写作导向;其次,坚持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再次,对社会负责,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次之,对历史负责,能顺应历史的潮流,拒绝消极和虚无的思想;次之,对文字符号负责,能规范、准确的表情达意;最后,对自己负责,坚持在写作中修炼品格,提升人生境界。[5]

二、写作动机和写作责任意识关系

关于写作动机,古人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动机理论,如“发愤著述”说、“”说、“著文自娱”、“不平则鸣”、“穷愁著书”说、“泄愤”“怨毒”说、“娱己”“自快”说、“遣兴”“悦情”说、“恬神”说等[6],从而形成了古代创作动力论的理论系统。写作是生命赖以存在的重要形式,是生命“自我实现”的主要途径;写作是主体对社会生活的主体性观照,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产物,是作者按照自己的认知、欲求、情感和意志在客观世界中肯定和实现自己,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与物化。因此,凡为人所反映的或创造的对象世界里,都无例外地渗透着人的主体意识,体现着人的认知、欲求、情感、意志等,也应该体现出一种责任意识。中外的写作理论一致认为,主观的写作动机和客观效果并不完全统一:纯正的写作动机不一定产生良好的写作效果,驳杂的写作动机肯定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之所以如此,与文章的选材、内容、表达技巧和表达的意蕴密切相关。因此,为了保证文章效果呈现“正能量”,需要有一个监控机制,即从写作动机,到布局谋篇、选材组材、行文、内容表达、文章修改等,都要进行反复地审视和修改,以臻于完美。而审视所依据的主要核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责任意识。

因此,修炼高品质的写作责任意识攸关写作的质量和功效。它促使写作者着力获得人格、修养、精神等方面的积淀和陶冶,培养高远、空灵和博大的主体境界;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为社会和人生奔走呼号,为未来呐喊助威;着重培养观察力、想像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努力提升主体素质;追求自由写作、有个性表达、有创意的表达、真实表达、真情表达、规范表达、负责任表达,努力建构一种新的人类生存秩序、发育人的本质。

三、写作责任意识的发生机制:审视―评估―矫正-优化

写作主体在构思和行文过程中,应对即将“物化”或正在“物化”的成果反复地进行前瞻性评估,预设写作将产生的功用――作用、影响、意义和后果等,并能在反复的调整、增删中逐渐完善,优化写作成果,以期能彰显最大的写作功效,充分释放“正能量”,消减或消除有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这个反复评估和修改的过程就是作者的责任意识外化的过程。写作责任意识的发生机制共分三级。具体如图所示:

一级优化阶段:构思酝酿。当写作者对应着自己生命存在的生态有所感,产生写作动机,就要考虑选材以及所要表达的感情、立意,然后就要思考布局谋篇问题。文章的思维轮廓基本成型时,就要用写作责任意识初步审视一下,写作动机和命意是否驳杂,所选材料是否真实、有效,布局谋篇能否表达胸臆,文章形成后估计会产生怎样的功效等。根据初步评估的结果,对思维方案雏形进行适度矫正。

二级优化阶段:写作过程。是写作思维方案雏形的物化过程。作者依照构思的草案进行写作,但不是固守既定的既有的构思,而是在不断地调整、增删、丰富、完善中扩展式写作:一方面,随着作者思维的深入,内容、思路要进行反复的调整和优化;另一方面,是作者自觉地用写作责任意识进行反复的理性审视,及时删除驳杂成分,丰富合理因素。这两种心理活动几乎是同步进行并维系整个写作过程,但是后者对前者起支配地位。

三级优化阶段:初稿修改。是对思维物化的成果进行反复修改,覆盖写作的所有环节和诸多的写作元素。作者立足于写作责任意识,分别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方面对上述内容进行反复审视、梳理,评估将会产生的成效,并依据评估的结果对文章各环节进行认真的矫正、提炼、优化和升华,以臻于完美。

四、写作责任意识的涵养策略

㈠树德立人、强化责任。写作的终极本质,不仅仅是反映生活、感物抒怀,更重要的是作者“精神秩序(情思理想、价值取向)与书面语言符号秩序(语流符号结构)的创建、缔造而已”[7]。而这种创建、缔造需要学生主体心灵素养(社会责任、思想素养、人格素养、心灵与思维空间)的培养。学生只有获得了人格、修养、精神、性灵方面的陶冶、积淀,涵养成高远、空灵、博大的主体境界,蕴含浩然大气的品质,才能写作负责任的“经世致用”文章。主要策略:⑴首先要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观”辩证统一于一体,决定了生命的高度、宽度和深度,深刻影响生命的发育的状态和生命成长历程。在此基础上,才能以符合时代和历史内涵的审美视角,以博大的胸襟和强烈的责任感积极拥抱火热的生活,为社稷和天下苍生奋笔疾书;才能直面人生百态,学会分析、归纳,学会评价、批判;与时代同冷暖共呼吸,歌唱真善美,鞭挞假丑恶。⑵引导学生形成写作道德自觉意识和自律意识。美国作家托马斯・摩尔的说过:“人生的过程永远是灵魂的关注过程,也是个人生命的成长与完美的过程。”对灵魂的关注过程实质上是对生命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观照,对人的灵魂自我修养和完善的观照。而这种对灵魂的观照体现在写作上就是要强调思想的纯粹、圣洁、真诚、启迪、抚慰、通达和崇高、尊严、自信。表现在写作的自觉意识上,这种灵魂观照的鲜明特点是:坚守立场,真正担负起社会历史责任;坚守灵魂,绝不是宣泄不满、为所欲为;明确各种社会规范,负责任写作。如此,文章既有思想的深邃,认知的闪光,教化的清润,审美的兴感,娱乐的快慰,同时也有个人的心灵发现心灵倾诉,语言风格和气韵文采。因此,要引导学生努力涵养写作道德的自觉意识。其次,强化写作道德的自律意识,时刻以理性思维审视并反省自己的写作状态和结果,张扬美善、扬弃芜杂,净化灵魂,以高度的责任感维护写作的尊严、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以对写作文化高度的神圣感和崇高感,真实写作、创造性写作。⑶修炼、涵养深邃的思想。巴尔扎克说:“一个有思想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力量的人。”写作的功用就是要表达深刻的思想以启迪人,鼓励人,促进人,发展人。文章要有真知灼见,发人所未发;善于洞察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黄沙披尽,洞幽烛微,悟得深邃的哲理;敢于振臂一呼,为天下苍生呐喊。要注重实践,历练人生;深入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深刻观察世相,形成独到认知;博览群书、培育人文情怀;扬弃小我和狭隘意识,立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俯瞰世态万象,“为天地立人,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此,立德与树人、做人与作文,人品与文品形成和谐统一,就会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佳作。

㈡科学选材、表达得当

现代反应理论认为,文章作为一种意识,是写作主体对社会生活的能动性反应,而不是机械的复制或模仿再现,这是为人类意识的本质所决定的。人类出于类本性,总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欲求、情感、意志,在客观世界中肯定自己,实现自己,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与物化。因此,文章必须科学选材、巧妙表达。主要策略:首先引导学生应善于围绕要表达的主题科学“吸材、聚材和选材”[8]。首先,面对芜杂纷繁的的人生世态万象,要练就一副“火眼金睛”,善于甄别材料的内涵和性质,抓取能反映(折射)时代本质和社会历史进程的典型事件(材料),扬弃孤立的、片面的、浅薄的非典型性事件(材料);撷取能发人深思、启人振奋、催人奋进的典型性事件(材料),扬弃消极的、颓废的、芜杂的、虚无的非典型性事件(材料)。其次,对初选的材料还要进行第二次的“提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保证所选材料能完美诠释所要表达的主题,不能残留芜杂的元素;材料所诠释的内涵和蕴含的情感切合时代和社会主流的审美观和哲学思潮,能有补于社会和人生。⑵用适切的形式完美表达深刻思想。首先,依据表达的需要,选用适宜的文体――记叙、议论、说明或其他文体,特征鲜明、疆界明晰,杜绝“非驴非马”、文体不明;其次,构思、布局谋篇、表现手法、语言等设计要和谐统一,形成有机的整体,不能东拉西扯、支离破碎、引喻失义、表达失当;再次,表达形式要有独创性,彰显写作主体对社会人生的真切体验和独到的认识,不能抄袭套作、蹈袭他人、装腔作势、人云亦云;最后,表达要充分展示写作主体的的写作个性和真实的审美体验以及情感流变,反对隐蔽主体、逃避现实。

㈢涵咏经典、勤于练笔

涵咏经典。经典文本是人类优秀的文化瑰宝,往往承载着人类对真善美永恒的感思、追寻与弘扬,具有“普世”价值;以典范的样式凸显了写作主体精神的境界和人格的品位,成为后学自我完善的标杆和文化创造的指南。通过经典文本的研读和熏陶,可以使学生建构起独特而高远的心灵图景,积聚文化创造的心灵动力和精神资源,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品位。王蒙先生在《谈谈我的读书生活》一文中说道:“读书最大的吸引力在于通过书发现世界,发现人生……一个人总要找到几本适合自己的书,因为他们能给生命以深刻和美丽。”而“经典作品是沙里淘金的产物,是被时间和读者选择过的,希望青年学生还是要多多接触,多多熟悉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因此,要充分利用经典作品的规范性、人文性、永恒性价值,培养学生经典作品阅读的良好习惯。依据学段学习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应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通盘安排;每学年、每学期、每月、每周读什么、怎么读都要有合理筹划;阅读时一定要做读书札记,及时记录好的语段、思考、感悟等;在扩大阅读面的同时,要重点精读几本自己最喜欢的书,要细细研读,反复玩味,就能升华为人生的文化储备和写作优秀经验。通过对经典的整体感悟,涵咏体味,不断加厚、刷新自己的人生底色的同时,文章也会变得厚重,散发灵性的光辉,充盈鲜活的思想。同时通过对经典文本的立意、结构、语言、技巧等方面的解析,切切实实给学生在写作上提供一定的写作规律和规范,从而强化写作责任意识和写作规范意识。

勤于练笔。中外很多文坛的大家巨擘,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养成勤于练笔的好习惯。勤于练笔,不仅是练文章技巧,还是要磨练思想,强化责任意识,提升人生境界。因此,要写出一手好文章,就必须狠下苦功,勤于写作。坚持写日记,记录每天的生活素材和感思;坚持写观察日记,积累素材,观察世态人情,关注热点问题,表达独到认识;坚持写读书报札记,汲取文学营养,感悟名家的普世情怀和伟岸的品格,丰富人文涵养,化为生命成长的“玉液琼浆”;积极参与各种文学笔会和“写作沙龙”活动,在群体性文学活动中,通过技艺切磋、交流争鸣等,明确写作责任、感悟写作规律,提升写作境界,从而实现做人与作文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7-59.

[2]张声怡・刘九州.中国古作理论述略[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03):96-1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9.

[4][7]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

[6]陆桂生.文责自负[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108-111.

[7]吴建民.古代创作动力论的生命学阐释[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9):19-23.

[8]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