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贸易的条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贸易条件 国际贸易 贸易恶化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仅没有改善,而且有恶化的趋势,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贸易条件恶化论”。我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但贸易条件并没有得到改善,而且有持续恶化的趋势。
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
(一)我国的比较优势产业仍然处于劣势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比较优势由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仍然处于比较优势阶梯的下端,因此不能避免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普遍恶化的趋势。而且,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使得我国企业在出口时的一贯策略就是打价格战,结果导致了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使贸易条件更加恶化。
(二)外商投资企业进行企业内贸易的结果
企业内贸易指在同一企业内部所开展的国际贸易,即在跨国企业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的跨国贸易行为。就跨国企业而言,对于发生在内部各实体之间的交易价格,完全可以由企业按照整体规划来自主确定。跨国企业在我国采取高价进口机器设备和原材料而低价出口制成品的策略,来达到其减少企业税负、避开风险与管制、调拨资金和有效分摊费用的目的。而外资企业在我国贸易额中已占到1/2强,这使我国的贸易条件更趋恶化。
(三)我国鼓励出口的政策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鼓励出口的国策,采取了出口退税、出口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出口退税和出口补贴使得很多企业采取“只外销,不内销”策略,因为出口意味着可以减少成本。同时,这种出口政策也造成了我国出口贸易条件的恶化,或者说是恶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强调扩大出口规模,有“一刀切”的现象。
(四)近年来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
我国出口产品中制造业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初级产品的比重有很大下降,而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近年来涨幅高于制造业产品价格。出口方面,产品技术含量高,劳动生产率高,致使某些产品大量出口,从而压低了国际价格。另外,从进口的构成看,对原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需求的大量增加,其占进口的比重也随之大幅上升。而这些初级产品的进口价格由于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在近几年一路攀升。出口产品价格下降,而进口产品价格上升,这也造成了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
提升我国贸易条件的措施和建议
(一)发挥比较优势并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首先,需要加大产业转移力度,并在确保就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新材料、医疗、生物、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知识经济的发展,从而使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更要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其次,需要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和资源丰富的优势,对其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再次,还应当扩充完善产业链,强化基础工业力量,大力发展零部件加工工业,以降低对加工贸易中零部件进口的依赖性,从而大量降低中间产品高价进口对出口效益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促使贸易条件的改善。
(二)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以促使外贸企业有序竞争
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使外贸企业有了更大的经营自主权,除了要继续放开外贸经营权外,还要促进外贸企业的规模经营,鼓励一些实力较强的大型外贸企业组建大型的贸易集团,避免“小而全”、“大而全”的重复建设状况,形成规模经营优势,使企业避免以价格竞争为主而采取综合竞争手段进军国际市场。在外贸体制改革当中不仅要大力扶持有竞争力的国有企业实业集团,同时也要为民营企业实业集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使外贸企业之间的竞争走上规范有序的良性发展轨道。
(三)完善反不正当竞争立法
以法律形式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同时要建立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跟踪、通报机制,我国进出口价格监督、监控机制。取消对三资企业的特殊优惠政策,逐步化解跨国公司内部化行为对我国市场的扭曲和利益侵害。应积极推进关税体制改革,优化关税结构。应当逐步取消不合理的减免税政策,并针对整个产业实施关税优惠政策;要给予国内外所有企业国民待遇,以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促进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
参考文献:
关键词:价格贸易条件;趋势;影响因素;进出口
中图分类号:F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162-03
贸易条件指数是国际经济关系中衡量相对贸易利益变动趋势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部分学者认为,贸易条件指标只适用于供给约束型经济,而不适用于需求约束型经济,而当前的世界经济总体上是属于需求约束型的[1]。但我们认为,价格贸易条件作为静态指标,或许存在缺陷而不能衡量贸易利益的分配;但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作为时间序列性的动态指标,则不失为最简单客观的衡量比较利益变动趋势的测量方法。为了叙述方便,如没特别说明,本文中的贸易条件均指价格贸易条件。
一、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0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与贸易额的显著增长和贸易地位的快速上升相比,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贸易条件则呈现出相反的态势,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价格水平下降,进口价格水平上升,这是典型的贸易条件恶化表现。根据中国海关统计,19世纪80年代,中国出口商品平均售价下降9.7%而同期世界平均出口售价却上升16.6%[2]。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研究员赵玉敏、郭培兴和王婷(2002)通过编制和计算各项贸易条件指数得出:1993―2000年间中国整体价格贸易条件下降13%,其中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下降14%,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下降2%,所以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下降是导致中国整体价格贸易条件下降的主要原因[3]。张海波、刘洪钟(2008)通过对1981―2007年中国贸易条件的测算发现:中国总体贸易条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和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都呈下降趋势,每年下降速度分别为4.6%、2.6%和5.1%[4]。世界银行统计资料则显示,从1981―2007年,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呈波动性下降,总体下降了34.2%,最近几年持续下降。另外,李志弘(2002)、黄满盈(2006)对近十多年的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分别对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各类价格贸易条件进行了分析,也得出中国贸易条件处于不断恶化趋势的结论[5~6]。
二、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从贸易条件的定义看,直接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当然就是进出口商品价格,所以任何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因素也就是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现实中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因素很多,所以贸易条件的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那么,究竟哪些因素是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主要因素呢?我们认为,以下因素是影响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的主要因素: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商品结构、汇率和关税税率。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对于贸易小国来说,其经济增长会改变进出口商品结构,但是它们仍只是国际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所以其经济增长不会对其贸易条件产生影响。但对于贸易大国来说,它们是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者和制定者,其经济的增长会推动产品供求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贸易结构和规模,进出口商品价格也因此变化,从而贸易条件发生改变。当一国经济增长时,会产生两方面的效应:消费效应和生产效应。前者表示随着经济的增长,国内对进口品的需求特别是高档品的需求会增加;后者表示随着经济的增长,生产能力扩张国内进口品的供应数量也会增加。对贸易条件的影响要看这两方面效应的大小。经济增长的源泉有两个,一是要素禀赋的增加,包括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增加;二是技术进步。一般来说,前者会使贸易条件下降,而后者会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
出口商品结构(RMP)表示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与初级产品出口总额的比值。多年来,中国都在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优化和提升出口商品结构,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从1985―2007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例从1985年的49%上升到2007年的95%;初级产品的出口比例则从1985年的51%下降到2007年的5%。然而中国工业制成品的技术含量仍然比较低,产品附加值低,又缺乏核心品牌,所以出口商品还是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由于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已经相当庞大,其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国际市场的供求平衡从而影响到中国的贸易条件。汇率(R)是一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交换的比价,而贸易条件则是用本国货币或外国货币表示的进出口商品价格的比价,所以汇率必然与贸易条件存在紧密联系。国内学者对汇率与贸易条件关系的研究也很多,从表面上来看,本币升值会抬高出口价格降低进口价格,从而改善贸易条件,但事实并非如此。汇率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程度、方向及作用机理是比较复杂的。谢朝阳(2008)通过研究发现本币升值能够改善贸易条件其实是一种错觉,能否改善贸易条件取决于许多因素,短期要看贸易条件计价结算时选择哪种货币,只有当出口时用本币而进口用外币时才改善贸易条件,长期则取决于进出口供求弹性大小[7]。关于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最常被使用的是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弹性分析方法。即,一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如果两者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则一国货币贬值会改善其贸易收支从而改善其贸易条件。罗宾逊夫人曾论证过进出口商品供求弹性之间的数学关系,其结论是:当SmSx>DxDm时,本币贬值导致本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当SmSx=DxDm时,本币贬值不会影响本国的贸易条件;当SmSx
关税(T)的主要作用在于保护国内市场和本国幼稚产业,关税也可以通过调节进出口商品价格从而改变一国的贸易条件。在别国不存在关税报复的前提下,如果是贸易大国征收出口关税,则会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从而有利于其贸易条件改善。同样如果贸易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话,会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减少其进口量,因为贸易大国能够影响国际市场价格所以其进口量的减少会降低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从而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一般来讲,在别国不存在关税报复的情况下,只要征收关税的是贸易大国,不管其征收的是进口关税还是出口关税都会有利于该国的贸易条件改善。
三、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拟构造的经济计量模型如下:
LnNBTTt =Ct+αLnGDPt+βLnRMPt+γLnRt+δLnTt+εt
其中,NBTT是被解释量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GDP、RMP、R、T分别表示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出口商品结构、汇率和实际关税率,α、β、γ、δ为待估参数,分别表示GDP、RMP、R、T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程度,模型中对各变量取对数是为了更容易得到平稳的数据且不改变时间序列的性质和相互关系。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贸易条件指数NBTT的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网站,以2000年为基期,该年的贸易条件指数为100。国民收入因素的GDP指数,数据来源于200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为了与贸易条件指数相匹配,本文将GDP指数也重新换算成以2000年为基期。出口商品结构RMP其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各相关年份和本文的计算,计算方法是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值与初级产品的出口值(亿美元)之比。汇率R采用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价(中间价),单位为人民币元,其数据直接取自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实际关税率T,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本文的计算,计算方法是进口关税实际征收总额与进口总额之比。
1.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在进行计量分析时,首先对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我们对经过处理的中国对外贸易条件指数、国民收入指数、出口商品结构、汇率、实际关税税率的对数形式进行单位根形式的平稳性检验。
2.协整检验。首先,主要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或施瓦茨准则(SC)确定滞后阶数k,根据取得AIC的值或SC的值最小的k值的原则确定滞后阶数为2,ADF检验已显示,变量的一阶差分均是平稳的,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
依据上文分析关于各因素对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贸易条件的影响,通过计量软件Eviews5.0对经济模型进行AR(1)形式回归,并剔除t检验值不显著的变量,最终回归结果如下:
LnNBTTt=0.455509LnGDPt- 0.558364LnRMPt+ 0.528482Ln
(2.557543)(-3.270488) (7.481551)
Rt+ 0.169945LnTt+ 0.504087LnNBTTt-1
(2.410579) (4.459245)
R2=0.757284 R2=0.700175 DW=2.104994
回归结果中,R2的结果表明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达75.7%,拟合较好;DW检验值为2.10,基本排除了模型的自相关问题。查t分布,可以看出上式中LnGDPt、LnRMPt、 LnRt、LnTt的系数在0.05的显著水平下,都通过t检验,都是显著的。为了避免伪回归,对回归方程的残差项εt进行ADF检验以确定其是否平稳,结果为残差项的ADF检验值(-4.57)小于1%显著水平的临界值(-4.46),即回归方程的残差项εt在1%的显著水平下是平稳的,则该方程不是伪回归。因此,LnNBTTt与LnGDPt、LnRMPt、LnRt、LnTt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只是证明了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下面分别对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商品结构、汇率、关税与价格贸易条件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由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滞后的阶数非常敏感,此处采用AIC和SC来确定最佳的滞后阶数,经过筛选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2。检验结果(见下表)。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从上表的检验结果的概率值可以看出,在滞后2期时,在5%显著水平下均拒绝原假设,也即 LnGDP、LnRMP、LnR、LnT是LnNBTT的格兰杰原因。
四、模型结论和政策建议
1.模型结论。从回归方程的结果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关税率、汇率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都是正的,只有出口商品结构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负的。
(1)国内生产总值与贸易条件。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贸易条件存在正相关关系,主要是因为这些年来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明显。前面理论分析部分已经阐明: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能力的提高进而产出的增加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孙旭蕾(2007)通过对中国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研究也表明经济增长与中国贸易条件成正相关关系[8]。(2)出口商品结构与贸易条件。出口商品结构与中国贸易条件成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全球初级产品价格日渐上涨,而制成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不断降低。而与此同时,中国出口品中制成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现已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中国贸易条件呈负相关关系。时琳(2007)通过对中国贸易条件的相关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9]。(3)汇率与贸易条件。汇率对中国贸易条件的影响为正。表明中国货币的贬值有利于中国贸易条件的改善。依据罗宾逊夫人的结论,其原因可能是中国与外国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之积小于中国与外国的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积。李平、辛佳(2008)研究也表明,中国货币贬值将有利于中国贸易条件的改善[10]。(4)实际关税率与贸易条件。实际关税率的系数为正,表示实际关税率对中国贸易条件有正的影响。这与前面的理论分析相符合,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贸易大国,不管其征收进口关税还是出口关税都有利于其贸易条件的改善。
2.政策建议。虽然贸易条件的下降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国贸易利益的总体下降,但是理想的状态还是应该追求贸易条件趋于改善。如何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呢?本文提出以下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对策。
第一,解决突出问题,保持经济合理稳定的增长。尽管这些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但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我们应大力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向,实现从偏向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增长向偏向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部门增长的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开发新能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第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这些年虽然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但是由于中国制成品中很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其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所以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低价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提高中国传统优势出口商品的质量、技术水平,实现增长方式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实现主要出口粗加工、浅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向出口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变,提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实现中国传统优势出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改革汇率体制。我们不能片面看待升值问题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处理汇率问题关键要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时,不丧失经济竞争力和保持经济的均衡发展。长期来看,汇率变动的内在趋势不应该被人为扭曲,人民币必须改变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即中国为保障自身的经济安全及利益,特别是为了提高外贸效益,必须在长期内改革目前的汇率政策,应让市场力量发挥主导作用,将行政力量作为一定的辅助手段向更加完善的汇率制度改革。第四,合理运用关税。我们应在WTO的框架下结合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关税水平改善中国关税水平和调整关税结构。首先,在调整关税总水平的基础上,处理好进口关税的梯形结构和降低关税总水平之间的关系。其次,尽可能减少关税造成的扭曲,可以对进口需求弹性高的产品征收较低的关税,对进口需求弹性较低的产品征收较高的关税。
参考文献:
[1]刘巍,陈建军.历史与现实:贸易条件逻辑的前提假设分析[Z].
[2]孟凡伟.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同济大学,2005:20.
[3]赵玉敏,郭培兴,王婷.总体趋于恶化――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J].国际贸易,2002,(7):18-25.
[4]张海波,刘洪钟.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贸易,2008,(12):10.
[5]李志弘.论加入WTO后中国平行进口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2,(7):7.
[6]黄满盈.中国贸易条件实证分析1981―2004[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3-10.
[7]谢朝阳.升值是否改善贸易条件――本币升值对贸易条件影响的理论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2):551.
[8]孙旭蕾.中国贸易条件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07:38.
关键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CAI指数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较快、从1982年到2005年,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43.4亿美元增长到了1570.8亿美元。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710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10.8%。虽然中国服务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服务业进出口总额占全部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仍然偏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商务部在2006年12月28日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6》中数据显示,1982~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近29倍,年均增长15.9%,为全球平均增长水平的2倍,出口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8位,进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7位。我国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现阶段在国际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产品,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是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
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理论基础
国际服务贸易发生的基础仍然是各国的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主要来源于技术(劳动生产率)和要素禀赋状况。如果能够找到影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也就找到了能够推动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改变的根本力量和途径。
比较优势理论起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由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构成,着重分析了产业间的国际竞争力的形成。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被认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起源该理论强调一国在产品生产中的绝对优势造成了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该理论基于一国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一国只要按照其自身相对的比较优势来参与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就能从中获益。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的差异和各种产品所需要素比例的差异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虽然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依据货物贸易提出的,但是发展服务贸易仍需要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由于服务贸易本身的差异性使服务得以交换,使得各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提供服务的优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服务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依赖,因此,发挥比较优势对中国服务贸易巩固其市场占有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比较优势的指数分析
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现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截止至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处于逆差状态,逆差额度为-116亿美元。这与其他发达国家和服务贸易大国差距甚大,从贸易规模上看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为3044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为4.19%,由此可见中国服务贸易在总体上不具有绝对优势。
虽然中国服务贸易的总体发展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不具有绝对优势,但是从服务贸易内部结构来看中国服务贸易自身仍存在比较优势。
下图是1997―2004年的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CAI指数):
由图可知中国服务贸易总体的CAI指数为负值,说明总体处于比较劣势但是数值逐渐趋近于零,说明这种比较优势正在减弱。
旅游业的CAI指数始终呈正值,说明旅游业相对其他服务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主要原因是游业属于自然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在这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通信业的CAI指数在年度间并不稳定,在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间徘徊,主要与通讯业国内外市场逐步开放的进程有关联。
运输业的CAI指数从1997年以来一直是负值,这主要由于近几年来国际运输业出现新的变化,现代物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使得运输业更向资本密集型转变,而我国在此不具有比较优势。
金融业一直表现为比较劣势主要是由于国家的长期垄断,行业集中度高,竞争不充分,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开放,比较劣势将呈现减弱的状态。
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建议
(一)加大对服务行业的资金投入
按照国际标准对我国服务行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国外投资者在高新服务领域进行投资,最大化的利用境外资金、科技、智力等资源提高我国服务业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二)巩固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
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巩固并扩大其比较优势,抵消我国其他服务业的逆差
(三)因地制宜的发展外包
因地制宜的分析个地区比较优势所在,发展外包,提高服务贸易的层次和水平,同时警惕和防止盲目性外包。
(四)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断创新服务业,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产业。
五、总结
我国服务贸易发站现状虽然堪忧但是前景较好,由于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服务贸易有很大发展空间,维持并发展我国相对劣势产业,巩固和继续大力支持我国比较优势产业,继续发掘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潜力从而取得未来的发展优势。
(作者单位:首都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 江小涓、杨圣明、冯雷:《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 井原哲夫:《服务经济学》,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
[3] 康承东:《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X)1年第n期。
[4] 李慧中、许卫权:《国际服务贸易动因及开放市场影响的经济学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01年第2期。
[5] 李慧中:《贸易与投资动因: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差异》,《复旦学报》2004年第1期。
[6] 李善同、华而诚主编《21世纪初的中国服务业》,经济科学出版社,2(X)2,p78.
[7] 理查德・R.纳尔森:《经济增长的源泉》,汤光华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1国际贸易总体最优模型确定
在不考虑贸易顺差或者逆差的前提下,如何根据单一国家和其所有伙伴的出口产出函数来决定其对应的最优化国家贸易策略?我们将这一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也就是求解如下最优化模型。说明:变量Ki代表国家i允许进行资本投入的上限;变量Li代表国家i允许进行劳动力投入的上限;变量Ai代表国家i允许进行技术投入的上限;变量OiAi代表国家i允许进行其它投入的上限。如果能对式(6)所表述的最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并得到具体的结果,我们即可得到四种要素投入在不同出口国的分配比例,从而最大可能地实现该国贸易出口的最优化问题。对于该问题,采用直接求解的方法很难得到对应的最优化求解。如果将其分解为单个问题,即下述所描述的单边国际贸易模型,则存在一种可行的理论求解路径。
1.2单边国际贸易最优模型确定
如何实现针对该贸易对象的产出函数确定最优化配置呢?可以通过求解如下模型得到:max:Yi-j=Ci-j′Kαi-j′Lβi-j′Aγi-j′Oηi-js.t.ìíüytKi-j>0Li-j>0Ai-j>0Oi-j>0(7)式(7)所表述的模型即为单边国际贸易最优化模型。下面我们将具体给出式(7)所描述的最优化模型求解结果与式(6)所描述的最优化模型的求解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如果存在,其具体关系如何。
1.3总体模型与单边模型的对应关系
为了使本处的分析更加清晰,我们首先给出结论,然后再进行对应的证明。结论为两个:式(6)所对应的最优化分析结果一定是式(7)所对应的最优化分析结果;式(7)的拓展模型的最优化分析结果在一定的限定条件下即为式(6)的最优化分析结果。下面我们依次证明这两个结论。①式(6)所对应的最优化分析结果一定是式(7)所对应的最优化分析结果为了简化分析过程,我们将式(6)所表述的模型转化为单约束的模型(具体参见公式8)。进行这种转化不会改变模型的原有结构,只是为了解决分析空间。这两者的分析之间本质上是一致的。对该问题求解,得到互补性条件和异质性条件,具体如下:式(11)中两个条件及对应公式(10)中的第一个条件、第三个条件。由此说明,式(6)所对应的最优化分析结果一定是式(7)所对应的最优化分析结果。②式(7)的拓展模型的最优化分析结果在一定的限定条件下即为式(6)的最优化分析结果利用上述分析结果知道式(7)的拓展模型的最优分析结果知道式(11)是成立的。将此结论与式(10)进行对应,发现,如果给定一个条件的话,就能使式(11)成立,此对应的条件为如下公式:j=1ijKi-j=Ki(12)这就是说明,当约束条件,及式(12)成立时,式(7)的拓展模型的最优化分析结果在一定的限定条件下即为式(6)的最优化分析结果。
1.4单对象的总体模型最优发展路径的理论求解
通过前述的分析,我们明确了通过单对象的单边国际贸易模型的最优解求解,可以得到单对象的总体国际贸易模型的最优解。min:φij(Yμ)=-(Yi-j-μ1′Ki-j)s.t.Ki-j>0(13)由于式(13)中的国际贸易产出Yi-j的函数形式是确定的,同时资本的投入表述形式Ki-j也是确定的,只有数值μ1是未确定的。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μ1的数值,使得求得的要素最佳投入量符合最优值的要求。从式(14)可以看出,我们提前设定一个可能的最优值μ1,以此值作为依据,对式(14)进行最优值求解,即可得到对应的单边贸易最优解。将单边贸易最优解均求得,即得到对应的最优解Ki-j。将上述结果汇总,得到j=1ijKi-j。如果该数值小于Ki,就说明之前所设定的最优值μ1过大,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减小,以重新进行最优的Ki-j求解。如果该数值大于Ki,就说明之前所设定的最优值μ1过小,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增大,以重新进行最优的Ki-j求解。按照上述两类调整方向进行调整,直到出现:j=1ijKi-j的数值等于Ki时,就说明之前所设定的最优值μ1与实际最优值一致了。
1.5多对象的总体模型最优发展路径的理论求解
此处我们首先以两个国家,国家i和国家l为例,就其如何进行最优多国贸易展开研究。需要注意,这里国家i和国家l是有双边贸易交往存在的。说明:变量说明与前述一致,不再赘述。利用前述的分析结果,我们即可得到对应的最优解。将其中的国家i和国家l之间的国际贸易数据提出,即可得到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顺差或者逆差数据。Gapi-l=Yi-l-Yl-iGapl-i=Yl-i-Yi-l(17)说明:变量Gapi-l代表国家i针对国家l的贸易差距;变量Gapl-i代表国家l针对国家i的贸易差距。按照国际贸易相对平衡的要求,一国对另外一国的贸易顺差不能过大,否则会破坏国际贸易的平衡性与稳定性。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参见杨小凯等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不再赘述。基于上述理论,我们对两国间的国家贸易差距设定上限值,当分别计算所得最优国家贸易数据(即通过公式15和公式16得到的贸易数据)得到的贸易差距在此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则保持原有模型结果不变。但是如果得到的贸易差距在超出此可以接受的范围后,则需要将超出国的贸易模型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是使得其针对对等国家的贸易数据下降到上限值;对于另外一方,则需要增加其对该国的贸易数据,增加的数量为对方减少的数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可求出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国际贸易交易数据。将这一方法针对每一个国际贸易参与对象的所有贸易交易伙伴展开,利用遍历分析的方法,就可得到具有帕累托最优的国际贸易交易最优结果。这里所说的帕累托最优是指各国开展的国际贸易均是在保持其贸易差距相对可接受的范围内展开的贸易;最优结果则是其国家贸易开展均是对其资源配置的最为有效的分配方案。由此我们即得到了“多对象的总体模型最优发展路径的理论解”。
2结论
关键词 跨国公司 供应链整合 国际贸易中心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2)04-0041-04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通讯、运输和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市场竞争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转变,企业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由原来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和扩大销售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这种竞争模式下,一些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开始不断应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去,其中供应链整合能力更是企业达成良好绩效,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的强有力武器。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商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供应链整合(supply chain integration),就是以核心企业为核心,对行业供应链上相关的过程组织、流程及其管理的优化,以提高核心企业及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绩效的经营管理活动,它是一种供应链伙伴之间为了给顾客提供更高的价值和提升竞争优势,而进行更高水平合作的管理方法。
目前全球供应链整合的主体是跨国公司,供应链整合也成为跨国公司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对供应链上的资源进行整合,就是要通过组织和协调,把跨国公司内部彼此相关但彼此分离的职能,把外部既能参与共同使命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成一个为最终客户服务的系统,实现其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从而增强其竞争优势。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需要适应这一趋势,将全球供应链整合模式提升到战略层面加以推进。
二、国际贸易中心的内涵与形成条件
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传统国际贸易中心阶段和现代国际贸易中心阶段,不同发展阶段国际贸易中心有不同的内涵。传统国际贸易中心主要以货物贸易等有形贸易为主,具有城市功能健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万商云集等特征。现代国际贸易中心与传统国际贸易中心相比,无形贸易和离岸贸易地位凸显,城市的功能更加完备和多样化,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同时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
目前,从贸易模式构成上国际贸易中心可分为两类:腹地延伸型国际贸易中心和港口中转型国际贸易中心。腹地延伸型国际贸易中心是指依托国内广阔的腹地,以国内完整而发达的产业体系和广阔的国内市场为支撑形成的国际贸易中心。这些国际贸易中心兼具国内贸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双重功能。纽约、伦敦和东京便是这类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港口中转型国际贸易中心是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配套的设施条件和人才优势,但由于自身市场狭小,资源相对贫乏,生产力受客观条件制约难以充分发展而形成的,以转口贸易为主的国际贸易中心。新加坡和香港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无论是腹地延伸型还是港口中转型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它们的经济结构都是外向型的,都必须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贸易规模巨大,在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国际贸易中心应具备的条件,国内学者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传统的关于国际贸易中心形成条件的观点认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建立应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要素禀赋和便利的贸易条件。从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形成的经验来看,仅仅具备这些条件是不够的,还不足以支撑万商云集的世界级贸易中心的地位。在建设现代国际贸易中心的进程中,地理位置、要素禀赋等重要性相对下降,而供应链管理的质量等,日益成为影响国际贸易中心的决定性因素。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已不纯粹是买卖中心,而是供应链的管理中心,必须要有供应链整合的能力,以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
供应链的管理与整合是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产物。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大多数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开发新的制造技术、精益生产方式、全面质量管理、现代营销手段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这方面的效果已经慢慢走到了极限,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把眼光投向企业之外的供应链管理,政府管理部门也在供应链的整合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据统计,美国在供应链管理与整合方面的投入已超过GDP的10%,并还在不断增加。这些投入主要用于配送网络的配置、库存的控制技术、供应链集成方式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产品外包和采购策略、信息技术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等。对现代社会而言,一个有着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有利于供应链管理与整合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国际贸易中心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三、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整合对建立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性
跨国公司的企业内贸易是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据统计,跨国公司的企业内贸易量占全球贸易的40%以上,而这些贸易正是通过跨国公司布局在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来进行的。在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整合模式主导下,传统的国际贸易分工格局发生了变化,演变为一种金字塔型的分工格局。跨国公司处于金字塔的顶端,掌握着国际贸易分工链条的核心环节,更多的企业分别处于下端或更下端,为其提供各种配套服务。在整条全球供应链中,跨国公司统筹整个生产流程,控制产品设计、采购、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物流等环节,生产任务主要外包给全球的合作伙伴。
另一方面,由于跨国公司的采购来源、物流渠道分布在全球各地,从而确保了货源的丰富充足以及物美价廉。更为重要的是,跨国公司还可以通过自己的零售网络来获取消费者信息,即通过记录消费者在商场购物的消费行为本身,来获取真实的市场需求信息,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以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公司总部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消费者需求变化的第一手资料,来给生产企业下订单,增补市场畅销货,减少不受欢迎的货物,并可根据消费者购物兴趣的微小变化,指导生产企业进行产品革新和创新,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更新的需求。跨国公司的这种企业内贸易,得益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跨国公司从原材料开始一直到零售消费品的整个过程,采用全球供应链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整合原有供应链。
美国是供应链管理和整合的主要受益国家。随着20世纪中叶以来运输业的进步,航运相对于陆上交通的价格优势逐步丧失,众多受益于航运优势的美国制造业城市出现了陆续衰落的迹象。针对这种情况,纽约等大城市开始调整贸易模式,通过设立自由港、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形式,在商品货物集散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加工、商品分拣、大件分类、二次包装以及商业营销等,使原来在制造业中的一些生产功能逐步与运输、销售连成一片,融成一体。在这一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的供应链管理的总部经济逐渐兴起,众多跨国公司供应链管理中心的云集,促进了纽约的国际贸易,尤其是转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使纽约及周边地区在制造业逐步萎缩的情况下,找到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整合对上海建立国际贸易中心的启示
从国际贸易中心形成应具备的条件来看,上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如通江达海的地理位置,吞吐量居世界第一的海港码头,传统的外贸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足够的城市经济规模,中国最具实力的长三角腹地依托以及对于长江沿线中西部的辐射影响力,四通八达立体化的海陆空交通网络等,这些都成为构建国际贸易中心强有力的基础。
然而,从供应链的视角来看,上海离真正的现代国际贸易中心还有相当的差距。在国际商品货物流通中心方面,自身的外贸运营能力不足,国际“中转贸易”份额很低,商品大流通体系尚未很好建立,没有像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那样在全球范围内调运配送营运大流量商品的跨国公司,也缺乏像利丰那样进行全球采购的专业外贸企业,缺乏现代化的高运行效率的供应链平台等等。
目前,我国企业的供应链发展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或者说只处在全球供应链的末端,其熟悉的只是拿订单、生产、供货、提供简单服务等。全球真正的供应链管理中心还是在纽约、伦敦等地。上海要真正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中心,必须紧跟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整合潮流,以攀升价值链为目标,提升自己在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布局中的地位,使整个上海成为跨国公司的国际供应链中心,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服务。
1 提高各方认识,将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整合模式提升到战略层面加以推进。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整合内容和模式非常丰富,既是一种服务外包。也是一种贸易方式。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需要有全球供应链整合模式的战略思维,要从整个产业链条来谋划产业布局、区域布局、市场布局与平台布局。要统筹服务外包、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流通渠道、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等各项工作,将全球供应链整合模式纳入战略层面加以考虑,大力鼓励引领制造业、零售业、物流业转型升级的模式创新,并将其作为今后一段时期上海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主要目标与载体加以推进。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相对利益,绝对利益适应能力,供求关系
一、什么是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通常是指国家之间的商品、劳务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市场的交易活动,实现商品以及劳动、科技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达到互通有无,取得绝对和相对利益的行为方式和过程。一方面,国际贸易的规模和结构是由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一国对外贸易的状况又对本国经济发展速度和供求总量平衡的实现产生重要作用。
二、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总政策国际贸易相对利益,特别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在于发挥本国优势:一方面,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并利用国家力量扩大出口;另一方面,利用经济和其他手段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国内市场,达到平衡国际收支,扩大社会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要求。具体政策主要有:一、贸易保护政策,二、自由贸易政策论文格式模板。
三、国际贸易的绝对利益和相对利益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利益及其如何在贸易参与国之间进行分配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应当出口什么,进口什么,它与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相关;二是如何确定进出口商品要达到的目标,它是指在国际贸易条件下进行什么样的商品交换更有利。那些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国家国际贸易相对利益,经济结构以国内分工为基础,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通常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满足需要为主要目标。而经济开放型国家则以国际分工为背景组织国内生产,国际交换突破了转换使用价值的局限,而注重贸易中的比较利益。依据比较利益原则确定其以何种方式参与国际分工,确定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和流向,通过对外贸易求得利益的增长。
1、国际贸易的绝对利益
从对分工极大地有利于老公生产力率的提高这一规律的认识出发,出现了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和贸易,以致贸易双方都能从国际贸易中得益。不同国家在具体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成本的差异。所谓绝对成本差异是指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 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其他国家。
2、国际贸易的相对利益
通过对两个国家生产成本的比较,如果某一个国家并不拥有任何绝对优势,而是居于绝对劣势,那么,国际贸易的结果,仍然可以使贸易双方取得贸易利益。只要各国商品之间的价格比率有所不同国际贸易相对利益,在进行贸易时,每个国家都会有一种比较或相对优势。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生产任何商品的成本均比其他国家都高,然而,这个国家生产的某种商品的成本相对于生产其他商品的成本相对较低,那么,这个国家在生产这种商品上便具有比较优势,就应该生产并出口它,通过国际贸易来交换本国生产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从而取得相对利益论文格式模板。
四、国际贸易的供求关系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一样,是在一定的供求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国际贸易的供求关系对国际贸易的价格有着重大影响,也决定着一国对外贸易的战略、策略和进出口格局及结构。
1、影响国际贸易供求关系的因素
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贸易保护的影响、国际垄断的影响、国际或地区性经济事件或政治、军事局势的变化的影响。
2、增强对国际贸易供求关系变化的适应能力
国际贸易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于一个国家进出口业务、国际收支及国内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国际贸易相对利益,通常根据本国国情和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适时调整对外贸易的战略和策略,调整国内的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本国在生产上占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产品的生产,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绝对和相对利益。
五、结束语
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改变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最终途径还是要加快本国技术进步,提高整体经济实力,逐步增加高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经济学基础(第三版)李明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8
2、西方经济学王瑞芬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市场结构
国际贸易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三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三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三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一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一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三种可以归纳为一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一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零;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一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一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一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三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二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新贸易理论发展了一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四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一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二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三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一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区域上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一致,二战前以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品为主,二战后传统的工业品贸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品贸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战后国际资本更多地流入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格局,最初国际贸易更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在增加。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贸易量在不断扩大。第四,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协调机制统一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实现。
【关键词】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物流业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正不断加强,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形式,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同时伴随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现代物流作为一类先进的物流组织与管理手段,正被应用于各国的对外贸易进程中。可以发现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联深厚,要研究我国国际贸易,就需从二者之间的联系作为研究出发点,详细探究现代物流发展局势下我国对外贸易的策略方法。
一、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联分析
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产生与进步发展的重要助力,而国际物流则是现代物流的主要构成部分。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向外延伸概念,其指的是货物跨越国界限制,在两个及其以上的国家地区进行货物转移的国际化贸易活动。可以发现国际物流就是国际贸易内容的组成部分,只有国际贸易服务的需求,才能相应进行国际物流活动。因此,若没有国际贸易与商品在不同国家、地区间的流动需求,相应的国际物流活动也就不会存在。因此国际贸易是推动国际物流诞生的关键动力,而相应的国际物流也是实现国际贸易活动的重要途径。
而现代物流作为一套涉及从原材料运输到最终产品销售的全过程物流供应链,国际物流是其发展运作的关键途径措施,由于现代物流跨区域的特征要求其能进行跨越国界的长距离物流运输,国际物流就成为现代物流运作的关键环节,负责现代物流中各项货物的运输配送任务。国际贸易与现代物流因为国际物流的联动关系,二者之间也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系。一方面国际贸易推动现代物流的产生发展,国际贸易货物流动的需求也是现代物流进行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现代物流也对国际贸易的结构带来巨大影响,推动其贸易品种从各类初级产品向高加工的精密产品方向转变,推动国家贸易质量与市场的发展进步。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机遇研究
虽然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蓬勃迅速,但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受制于传统体制与观念,相应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各类物流管理技术水平也不到位,加上企业对物流工作的认知不足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缓慢,急需新的技术理念的引入,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则相应为我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一方面我国已具备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经济条件与市场环境,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建立,对自身物流进行高效管理并降低物流成本费用,已成为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共识与目标,企业需要相应的专业物流技术与服务。而且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与物流条件历经多年建设发展,已具备在铁路、公路等运输体系中进行现代物流发展的条件。
另一方面在国家政策方面中政府多个部门也开始着手研究、制定现代物流发展的制度规划,并提出强化对交通枢纽、口岸地区等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案。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经济条件与交通环境历经发展已具备较好的规模,适宜开展现代物流业的建设推广。
三、我国国际贸易进行现代物流发展的对策措施
1.将现代物流与信息平台做对接
国际贸易中的现代物流发展不再是单一的企业运作问题,其需要企业与商家共同关注物流行业,通过信息平台的交流传播带动物流行业的整体工作水平提升。首先需要物流企业正确认知现代物流的重要性,积极运用各类传媒平台进行企业物流宣传,以此通过传媒信息方式做企业宣传与信息沟通。其次基于信息技术建立现代化的物流操作平台,将信息技术与物流行业做高效结合,依托现代信息与互联网技术,通过其信息平台实现对货物流通的远程管理与操控,以此提升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
2.强化现代物流管理与服务水平
国际贸易进行发展流通的关键在于物流,只有相应畅通、高效的物流渠道才能确保国际贸易活动的有序开展。因此物流企业在进行现代物流发展时,应将高质量的物流管理与服务工作放在首位。相应开拓企业的国际物流渠道与对象,并就其物流服务做专门培训,以此提升物流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以取得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一席之地。
3.推动现代物流标准制定工作的开展
现代物流业的有效运行与其物流标准关联密切,国家有关部门应及时针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进行现代物流标准体系的建立工作,以尽快推出诸如物流信息代码、报文格式标准等物流标准。同时注意将其物流标准与国际贸易相关标准规范作对接,以此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标准规范,带动其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发展进步。
四、结束语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建设是提升我国国际贸易水平与社会经济的重要措施,现代物流行业的建立将能有效支持国际间的货物运输流通,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关键支持。因此,需要我国针对此进行具体的推动发展,以带动国家物流业的进步提升,促进我国国际贸易能力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宁.浅析现代物流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01:97-98.
[2]蔡虬.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中现代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展望,2016,15:292.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外汇业务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12-0115-03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数量及范围迅速扩大,对外贸易的主体将向多层次扩展,国际贸易结算工具将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与之相应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亦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复杂性和专业化,其潜在的风险在不断地增长和变化。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如何把握机遇,扩大国际贸易融资、揽收国际结算业务,最大限度地获取中间业务和融资效益的同时,又要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融资风险,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国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趋势
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形成和电子商务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步伐,促进了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融资在方式和市场组织形式上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的变化。
(一)参与供应链各个环节,顺应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为了顺应国际贸易供应链发展趋势,一些国际大银行已不再只是对客户在国际贸易中的某个环节或阶段进行局部的融资,而是更加关注客户在整个贸易周期的需求,从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开始,追踪整个供应链中货物及资金的走向。
(二)创新信用证业务,提高贸易融资业务竞争力
国内贸易的特点和性质上与国际贸易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可将国际贸易融资的操作方式移植到国内贸易融资上,根据我国目前的信用环境和业务风险程度,开展国内信用证业务。另外,国有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创新应收账款融资来提高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的竞争力。国有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条件大力开展保理、福费廷、出口商票和出口信用保险等融资业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采用第三方买断、资产证券化、风险参与、再担保等方式来分担风险,进而促进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
(三)创新电子化管理方式,为客户获得业务资源创造条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普及,国有商业银行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参与国际电子结算支付系统。电子商务平台既能为买方提供了货到付款交易的自由,又可为卖方提供支付的保护,为银行、保险公司、运输公司提供业务资源,为客户获得业务资源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有效地降低国际贸易风险。
二、国有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管理比较粗放,没有完全建立各种融资业务的规范标准、业务操作流程和风险防控体系,开展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以减免保证金开证、出口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等基本形式为主,而像国际保理等较复杂的业务所占比重较少,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量与市场提供的空间相比不协调。借鉴国际贸易融资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实际,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贸易融资业务的重要性和风险性认识不够
首先,国有商业银行的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缺乏了解,也无经验,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性认识较为肤浅。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错误地认为国际贸易融资不需要动用实际资金,只需出借单据或开出信用证就可以从客户赚取手续费和融资利息,是零风险业务;二是当出现问题后,又认为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很大,采取的措施导致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比一般贷款难,审批时间长,制约了该业务的发展。其次,国有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是本币业务,国际业务的比重相对较少,在机构、人才、客户方面均不占优势,以致认为与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发展国际贸易融资,还不如集中精力抓好本币业务。再次,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优化信贷资产质量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贸易融资业务在整个信贷资产中的数量少,作用不大,从而导致银行在这其间埋下风险隐患。
(二)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
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涉及的风险较为复杂,但它们是可以预测和防范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客户风险、国家风险、国外行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和内部操作风险。这些风险的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银行相关部门之间、分支行之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外汇业务的处理程序方面较为落后,不同的分支行和不同的部门之间业务相互独立运行,缺少网络资源共享,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以至于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
(三)国际贸易融资模式落后,融资对象比较集由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办理的贸易融资业务仍是以出口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等传统方式为主,约占贸易融资总量的70%,而相对于保理、福费廷等较为复杂的业务则开展十分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政策性银行都倾向于将融资对象定位于大中型企业。而目前我国非国有企业即三资企业、外资企业、外贸私营企业却只能得到很少一部分的贸易融资,这与它们的迅速发展和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所占比例的不断提高的现状不相适应。同时,办理融资的手续烦琐,融资条件较为苛刻。企业在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过程中,申请程序复杂、手续烦琐,相应的办理条件也有很多限制,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使得企业产生畏难情绪,很多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的需求就在这种环境中给打消了。
(四)无序竞争破坏了融资业务风险管理标准
我国金融立法滞后于业务发展,违规操作的事件时有发生,法律纠纷不断。押汇业务中商业银行对货物的单据与货物的权利如何,进口押汇中常用的信托收据是否有效,远期信用证业务中银行已经承兑的汇票是否可以由法院支付等,法律暂未作出明文规定。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家银行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竞相以优惠的条件吸引客户,对企业客户的资信调查和审查的要求越来越低,放松了对贸易融资风险的控制。有的国有商业银行只注重企业自身的财务能力,缺少对企业贸易背景和上下游资信情况的前期调查,将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带来极大的风险。有的银行降低了开证保证金的收取比例;有的甚至采取授信开证,免收保证金;有的在保证金不足且担保或抵押手续不全的情况下对外开立远期信用证。这些做法破坏了风险管理的标准,加剧了国有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
三、国有商业银行拓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
策
为促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必须探索出解决当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存在问题的措施,强化风险意识,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体系,不断提高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一)增强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意识,提高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能力
一是拓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实现现代国有商业银行功能的内在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活动的国际化特征日益明显,跨境贸易和投资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一家现代国有商业银行如果不能提供涵盖本外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就会在业务发展中自我设限,就不能全面、充分、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要认清形势,转变经营观念,顺应时代要求,加快推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二是要调整经营策略和工作思路,积极搜索市场信息,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市场动态,了解商品行情变化,提高对国际贸易市场的洞察力。三是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国际业务人才,建立懂产品、懂政策、懂外语、懂市场的国际贸易融资专业队伍,不断提高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努力防范和化解国际贸易融资风险。
(二)加强协调合作,创新适应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的风险控制手段
一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参与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体系。要加强协调合作,密切跟踪国际形势发展,收集各种风险信息,建立风险识别信息库和行业风险机制,及时公布不良买家信息,让银行和企业能够采取得力措施防范收汇风险,为外贸的平衡增长提供保证。二是调整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机构设置,适应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运作模式,有效防控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要将贸易融资业务,纳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通过建立和完善审贷分离制度,将信贷风险和国际结算风险由信贷部、贷款审查委员会和国际业务部负责,达到在统一综合授信管理体系下的审贷分离,前后台部门各司其职,防范和控制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目的。三是企业要充分利用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和其他规避风险等途径,防范和化解风险。要利用国家出口信贷政策,通过合理确定结算方式、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获得类似与信用证的风险保障和融资便利,实现降低经营费用、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收益水平的目标。
(三)拓展贸易融资业务,培育良好的国际贸易融资环境
一是加强合作,争取国际贸易融资新客户。在目前众多国外投资者看好中国市场、对外贸易发展较好的形势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与国外银行联手开拓和占领国内的外汇业务市场,争取一些在国内落户的外资项目,多方面、多层次地拓展贸易融资业务。二是积极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根据市场需求,通过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与贸易链有机结合,不断开发和拓展新业务,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在采购和销售中的融资需求。同时,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将传统方式与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增值”。三是提升科技支撑,完善系统支持。国有商业银行要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制定金融电子化发展战略,有选择地移植先进银行的先进技术,并开发适合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国际化的电子技术,大力发展虚拟金融电子商务,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办理国际业务,加快上收银行单证业务,建立国际结算处理、贸易融资审批的分中心,统一处理流程和标准,实现电子化集约经营和“三A”式服务。即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要将传统意义上的“有形”经营场所有效地向“虚拟化”的电子商务延伸,从而进一步开拓国际业务的生存空间,提高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技术水平。
(四)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实施全过程的风险监管
一是完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法律保障和制度约束机制。要结合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需求,分析国际惯例与我国现行法律之间存在的问题,找出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和存在的漏洞,为科学立法提供依据。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快与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的接轨,建立和规范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流程,最大限度地保障银行和企业的利益,降低融资风险系数。二是做好融资调查审查工作。全面调查、了解申请企业的资信状况、企业的经营能力、履约能力以及该单业务的盈利情况。严格审查开证申请人的品行、开证行的资信及信用证条款,严格核定融资授信额度,认真审核单证,控制操作风险,把好贸易融资调查审查关,确保贸易融资业务运营安全。三是要强化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线监控功能。通过风险信息分析、利用,增强非现场监管的实时性、针对性、有效性和非现场监管力度,强化有效识别和管控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延春.企业涉外金融实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刘妹威.如何控制国际贸易融资风险[J].现代国有商业银行,2003,(4).
[3]陈雨露.国际融资实物[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02.
[4]张军.加快发展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策略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