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厂节能解决方案范文

工厂节能解决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厂节能解决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厂节能解决方案

第1篇:工厂节能解决方案范文

正在酝酿形成中的中国冷链市场吸引了无数企业的关注。日前,来自丹麦的大型跨国企业――丹佛斯表示将全力开拓中国冷链市场。

聚焦冷链

丹佛斯公司成立于1933年,是一家总部设在丹麦的跨国企业,在制冷与空调、商用压缩机、供热空调、电力电子等行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节能解决方案的全球顶级供应商。经过77年的努力,丹佛斯由一家不到10人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丹麦最大的工业集团,目前在全球设有93家工厂和115个子公司和代表处,拥有约26000名员工,2009年营业额达到了26亿欧元。  丹佛斯与中国制冷市场的渊源颇深。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生产的第一台电冰箱――雪花冰箱采用的就是丹佛斯压缩机。1995年,丹佛斯再次来到中国,在天津武清开发区成立了丹佛斯(天津)公司。该公司于次年建成了丹佛斯在中国的首个生产基地,生产阀门、压缩机和冷却、加热以及传动控制等元器件,并迅速拥有了7条生产线,成为丹佛斯在亚洲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

丹佛斯长期致力于在中国的发展,目前已在中国香港、天津、北京、上海、西安、成都、青岛、沈阳、广州等10余个城市设立了代表处和销售机构,除了在天津建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还在辽宁鞍山、浙江海盐、杭州以及贵阳等地共建有6个生产工厂。丹佛斯中国现有3400余名员工,年营业额约30亿元人民币。中国已成为丹佛斯全球第三大市场,第二大员工集中地。  2009年底,丹佛斯赞助了哥本哈根全球气候高峰会。在会议召开期间,丹佛斯中国区总裁鲍尔森先生向外界传达了加快进入中国冷链市场的强烈意愿。他表示,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中国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而冷链与食品安全紧密相关,因此中国对于冷链的需求将快速增长。在传统的制冷业务中,丹佛斯将着重开拓冷链领域,并将之作为主要业务之一。  据称,丹佛斯为此特地成立了一个专注于食品冷链的新业务部门,以继续为中国提供更多的制冷技术,尤其是提供确保食品安全的冷链解决方案。  2010年4月,丹佛斯在“2010中国制冷展”期间了其2009年度发展报告。尽管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丹佛斯仍然取得了年销售总额26亿欧元的骄人业绩。其中,中国市场的贡献率不容小觑。基于对良好的业绩成长的预期,鲍尔森表示,丹佛斯将继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启动新的战略计划,加强发展主要业务。

同月,丹佛斯在华又一全资子公司――丹佛斯制冷设备(天津)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该公司投资总额4000万美元,主要生产轻型压缩机,2009年投入试生产,实现销售收入2 5亿元。  据了解,轻型压缩机将是丹佛斯进军冷链市场的主要产品之一。因此,丹佛斯对新公司寄予厚望。丹佛斯家用压缩机部总裁表示,丹佛斯在中国扩大压缩机产能,旨在加强其在轻型商用和移动式压缩机领域的领导地位,并预计“未来这个新的压缩机平台将有显著的发展”。

技术开道

一系列迅速的行动表明了丹佛斯进入冷链市场的决心,但具体要如何拓展冷链业务?丹佛斯有自己的核心优势。鲍尔森指出,这就是技术领先。  鲍尔森认为,丹佛斯在工业制冷领域有很强的技术优势,这个优势可以延续到冷链中。丹佛斯可以提供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的冷链技术。在丹佛斯的技术论中,制冷和节能是两个极其重要的动词,被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食品保鲜和舒适食品安全制冷需求增加能源消耗增加节能冷却全球关注的能源与环境问题”。

第2篇:工厂节能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机电;企业;节能

我国能源以煤发电为主,占发电量的80%,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灰尘颗粒物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优化能源消费利用结构,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工业节能当务之急,节能降耗工作期待由此突破。

1、节能需求及诊断

1.1 节能需求

山西顺发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型生产型企业,在前几年,企业效益良好,成长迅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近年来,企业面临的压力逐步增大:一方面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国家节能减排政策逐步落实,企业被列为重点耗能企业,如不能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将面临停产整顿的困境。因而,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成为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1.2 节能诊断

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采集和现场调研,该企业可以节能的地方的主要集中在中央空调系统和辅助生产用的水泵风机系统上,这两部分的能耗占了总体能耗的60%以上。要有效地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在能源消耗分布中占主要地位的“水泵风机”和“中央空调”两大部分,对其进行节能改造是降低单位产品能耗、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的有效手段。

1.2.1 水泵风机电机系统

水泵、风机电机属于平方转矩的负载类型,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实际使用负载量通常只有设计负载量的70%—80%,通常的电机控制手段无法将电机的实际运行负载与实际需要负载有效地结合,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现象,有很大的可节省空间。

该企业中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其工艺中使用的“水槽循环泵”、“冷却风机”等设备的运行,均是按设计的满负载运行,即使在工艺没有需求时,仍然满负载运行,造成了能源不必要的消耗。

1.2.2 中央空调系统

传统的定流量中央空调控制方式由于空调冷冻水流量、冷却水流量和冷却风风量都是恒定的,无论末端负荷大小如何变化,空调输配系统均在设计的额定状态下运行,输配系统能耗始终处于设计的最大值,能源浪费很大。此外,由于供回水温差变小,蒸发温度降低,主机运行效率下降,也会造成一定电能浪费。

该工厂由于工艺和环境的特殊要求,中央空调系统供冷要求全年365天24小时不问断,但是由于企业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除夏季之外,中央空调的实际使用负荷只达到设计负荷的30%—40%,而每年这样的时间长达7个月,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2、综合节能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节能诊断,我们为该企业提供了一套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目标是为该企业解决近70%节能空间的能耗。

2.1 水泵风机电机系统节能改造措施

在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诸多调速方法中,变频调速的性能最好,调速范围大,稳定性好,运行效率高。一般开环控制的电动机由于不能感知外部负载的变化只能以恒功率的方式运行,存在能源浪费。而由传感器感知外部负荷和速度的变化,然后交计算机处理,通过计算机控制变频器来调节电动机的转速和功率输出,始终以最优化的方式来控制电动机的功率输入的控制方式,实现泵组和风机组的协调工作控制、负荷变化跟随控制,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在这样的控制手段下,风机、水泵电机的节电率一般可达到20%—60%, 并延长电机寿命2~4倍以上。

在此案例中,工厂的水泵、风机配置如表1所示。

由于使用过程中所有的水泵、风机均采用的是一般的开环式控制方式,无法与负载的变化联系起来,在运行过程中均是以恒水量、恒风量的运行模式运行,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在节能改造过程中,采用了四套水泵、风机专用节能控制系统,把相同类型的水泵、风机以组为单位分别控制,得到了令人满意的节能效果。

节能改造采用泰信三环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智能电机控制系统,设备如表2所示。

在使用了节能设备后,水泵能耗平均下降40%-50%,风机能耗平均下降45%-55%,年节约电量约为600万kWh。由于采用了软启动、谐波抑制等手段,电机的启动电流、运行温度、噪声有明显的降低,延长了电机的工作寿命,减小了平时的维护维修工作。

2.2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措施

工厂采用泰信三环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数字化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对原有的中央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经过一年的运行证明,取得了明显的节能效果,中央空调系统年节约电量约240万kWh。

经过分析论证后,由于其中央空调系统分为环境和工艺两套完全独立的系统,在实施节能改造的时候,为两套系统配置独立的控制系统来分别控制环境和工艺的中央空调供冷。在节能改造之后,两套中央空调系统均达到了非常明显的节能效果,其中工艺用的中央空调系统节能率达到15%-22%,年节约电量约155万kWh,环境采用的中央空调系统节能率高达22%-26%,年节约电量约85万kWh。

2.3其他措施

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再好的节能措施也需要人来维持,工厂本身也要制定用电用水管理规章制度,建立节能奖励制度和浪费能源处罚制度,如照明系统的能源节约,应该做到人走灯灭,随手关灯。另外,制定标准只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加强监管,严格实施节能标准,使标准中规定得到落实。

3、结语

由于资源、环境、劳动力价格较低,我国扮演了“世界工厂”的角色,生产型企业成为社会的耗能大户。单位产值能耗一度居高不下,成为这类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突飞猛进的节能技术为生产企业发掘了较大的节能空间。本案例的企业在中央空调系统和水泵风机电机系统环节上分别进行了节能改造,不仅为该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为社会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侯爱兰,企业机电设备高能耗引发的思考,《机电信息》2012(2)。

第3篇:工厂节能解决方案范文

山东科灵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由于发展需要,于2015年8月17日变更登记为“山东科灵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原科灵空调的所有业务由“科灵节能”继续经营,原公司签订的合同继续有效。山东科灵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坐落在美丽的“风筝之都”——潍坊,公司集空调产品生产、系统集成、合同能源管理及投资管理于一体,致力于地热利用、工业余热回收、温差发电等新能源领域,着力于中央空调的系统研发与生产,总资产3亿多元,年销售额5亿元,正积极筹备创业板上市。

克莱门特冷水机组系统节能应用会议顺利召开

日前,克莱门特捷联中央空调冷水机组系统节能应用会议在北京朝阳区亮马河会议中心顺利举行。克莱门特邀请了众多来自各单位建设公司的项目经理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会议伊始,公司营销副总裁卫宇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克莱门特在中国及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历史及全球各个工厂的研发、生产及产品销售状况,让每一位来参加的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克莱门特。末端产品经理向在场嘉宾介绍了克莱门特高端的“行家”系列组合式空调机组,为整套

的节能解决方案画上了完美的句点。

莱恩末端产品中标石家庄汗蒸时代项目

近日,莱恩中央空调河北市场再传捷报,经过了层层严苛的筛选与考核,莱恩中央空调再次凭借着系统的设计方案、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突出的性价比从众多竞争厂家中脱颖而出,成功中得石家庄桥西区汗蒸时代项目。此项目空调末端全部采用莱恩设备,包括风机盘管、组合式空调机组、热回收新风机组等设备,汗蒸时代项目将是莱恩在河北的又一力作。莱恩中央空调20余年专注于中央空调行业,为每一位用户真诚的提供售前、售中、售后一站式的贴心服务,一直是莱恩不懈的追求。

格瑞德水源热泵中标国家游泳训练基地项目

近日,山东格瑞德在青海多巴国家训练基地游泳馆的水源热泵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并得到国家游泳队领导及训练基地领导的一致好评。游泳馆改造项目为青海省体育局重点项目,严酷的高原环境对公司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项目选用格瑞德水源热泵与风机盘管等产品,使游泳馆室内温度达到27 ℃,游泳池水温达到28~29 ℃。此次青藏高原首例水源热泵工程的成功,标志着山东格瑞德在高海拔高寒地区水源热泵项目实现零的突破,为今后水源热泵项目在高原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博世热力技术技术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继5月份在青岛、兰州两个城市成功举行“2015博世热力技术冷凝式燃气采暖热水炉技术研讨会”后,博世热力技术再次出发,走进首都北京。以“绿色、智能、环保”为主题,同来自北京多家知名设计院的30名专家、设计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冷凝式燃气采暖热水炉技术的革新与应用。专家们表示,此次博世冷凝式燃气采暖热水炉欧洲至臻系列是一款颠覆性的产品和供暖概念,不仅设计思路新颖,同时该产品细致诠释了博世为用户打造绿色节能供暖模式的最优方案,彰显博世“科技成就生活之美”的理念。

第4篇:工厂节能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集成化;热泵;合同能源管理;优势;经济可行性

1 前言

现有热泵相关技术已经很成熟,也经过无数工程实践的检验和学者的不断优化。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形式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不断更改,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第一,用户需要承担巨额的资金来购买及维护设备;第二,施工周期长,不便于更换维修;第三,控制系统落后,室内环境偏离预期设计要求时无法及时调整;第四,设备集成化低,不同设备属于不同供应商供货,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很难及时提出解决方案;第五,系统中单个设备铭牌工况效率比较高,但系统整体效率达不到预期效果。建筑能耗中,空调能耗占建筑能耗的30-50%,且系统所用能源基本上是高品位的不可再生能源,其中电能占了绝对比例。集成化空调系统,提高系统整体效率,是降低空调能耗的有效途径。

2 新型集成化空气源热泵系统

新型模块化全变频供冷站是基于普通供冷系统的上述缺陷而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1],集成化全变频供冷站主要耗能设备(主机、冷却塔、冷热水循环水泵、冷却水泵)采用高效变频设备,并配以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以及高度的集成化。

2.1新型系统的介绍

该供冷系统是一种模块化的冷站,便于运输安装。全变频冷冻站是个新的概念,当采用哈特曼控制算法和植入这种控制算法的专业控制软件对全变频冷冻站进行控制后,整个冷冻站的能耗可比传统定速冷冻站降低 40%-60%以上并且运行稳定[1]。目前很多冷冻站都是人工或半人工操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专业制造商已经提供一个包括简单操作、明了观察、自动报警、在线帮助等功能的控制箱产品给使用者,帮助他们动态监控冷冻站的单位能耗及其它

运行情况。

2.2 新型系统的组成

2.2.1新型系统的硬件设备

新型系统的主要部件由表2.1 新型集成冷站配置一览表所示,通过图表就可以对冷站的硬件设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2.2 新型系统的软件设备

新型冷站采用Arctic Energy Loop 控制策略。Arctic Energy Loop 控制策略的目标是控制冷站系统COP。通过整合冷却塔变频风机,变频冷却水泵,冷冻水泵,磁悬浮压缩机,空调箱风机的特性曲线,运用高速PAC控制器,让集成冷站运行长期保持在最高能效比,其平均节电高达50%[2]。

2.3新型系统的优势

(1)运行成本低,节省空间:

机房所占物理空间为市场上所有成套系统中最小,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空间减少了40%以上.在现有建筑物的总运营成本支出上节省10%-20%。

(2)节能高效:

冷冻机房运行效率高,单位冷吨耗电

(3)维护成本低:

采用集成式控制策略,超高效集成冷冻站使装置设备的运行转速更低,减少了磨损。这导致故障时间减少,使维护成本降低了50%。所有部件易于检修也减少了故障时间,降低了维修成本。采用闭式冷却塔,大大减少了对水的消耗和冷却塔的清洗、维护工作。

(4)延长设备寿命:

所有变频电机以较低速度连续运转,减少了开/关次数,磁悬浮轴承的使用使压缩机没有任何磨损。在受控环境中进行工厂改造,提升了产品品质。耐用重型部件与高品质结构保证了系统可靠性。

(5)责任一体化:

设计施工安装于一体,避免了三方之间存在的步调不一致的麻烦。

(6)施工时间短:

冷站与部件安装完成后,直接运抵现场安装,加快了项目完工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冷站出厂前整体测试完毕,减少了现场测试时间及违规启停。

(7)产品应用的范围广:

从传统螺杆机市场到离心机市场,通过模块化的组合,以及超高的节能水平,可以从小到大,满足不同的应用:公共建筑、地铁、火电厂、电子厂房、各类净化车间、数据机房等。

3 冷站的新型运行模式--合同能源管理

3.1合同能源管理简介

合同能源管理(又称EPC)是指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融资、设计、改造、购买、安装设备、调试等服务,并通过与节能单位分享节能效益方式回收投资资金和获得相应的合理利润,从而大大节省了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资金和降低用能单位的技术风险,充分调动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积极性。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

3.2合同能源管理的运行模式

BOT运行模式:建设―经营―转让,是客户通过契约授予公司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由公司融资建设和经营所建的供冷站,并准许公司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客户。

3.3合同能源管理下高效集成冷冻站的优势

①用户初投资为零:

用户无需对冷冻站进行任何初投资,这弥补了高效集成冷站初投资高的不足。

②用户无需投入管理费用

冷冻站的运行维护费用由合同能源管理方负担,用户免去管理费用和维护费用。

③用户无需承担不必要的麻烦

节能服务公司不仅向客户提供集成化的节能服务,而且给予总体的节能解决方案。可以为客户提供节能项目所需的资金。能够向客户提供成熟、先进的节能设备和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保证项目的工程质量。防止设计方和施工方之间扯皮。

④节能效果明显,节能收益乐观

由于该冷冻站具有运行效率高(单位冷吨耗电

四 工程案例

4.1工程概况

某中心大厦,主楼高度249.95m,总建筑面积为23.97万m2,本空调项目主楼概况:主楼建筑面积16.03万m2,建筑标高250 m,地下五层,地上五十六层,分为商场及办公两部分。商场部分分为地下及地上两部分,制冷负荷分别为1474kW、2847kW;办公部分全部位于地上,总负荷8518kW 。

4.2原有方案

目前规划的制冷方案为地下集中式机房,高层采用板式热交换器,冷源采用冰蓄冷,利用峰谷电价优势,蓄冷量为日总负荷量的三分之一。

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定流量,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冷冻水温随建筑高中低区设计如下:

由于能量传递的漏斗效应:六--二十五层:5℃/13℃;二十七--四十一层:6℃/14℃;四十三--五十六层:7℃/15℃。

由于所在地区峰谷差价较大,采用冰蓄冷是比较经济的。

4.3基于合同能源管理的高效集成热泵系统方案

如图4.1 高效集成冷冻站系统示意图所示:

图4.1 高效集成冷冻站系统示意图

4.4两种方案的投资收益比较

4.4.1直接投资见图4.2

图4.2 直接投资示意图

4.4.2间接投资见图4.3

图4.3 间接投资示意图

4.4.3正常使用后年运行费用对比见图4.4

图4.4 年运行费用对比

4.4.3资金回收期对比:

按照收费标准为35~40元/m2/年计算,冰蓄冷系统回收期为14~16年;新冷站资金回收期为8~9年。

结论:资金回收期大大缩短,仅为8-9年

4.4.4本节总结论:

本项目中,新方案与原有方案对比,节省投资930万元,年节省90万元左右的运行、维护费用,资金回收期缩短七年左右的时间。此外,新方案还可以节省甲方配电增容和配电室占地面积。

五 总结

传统热泵系统经过集成化后具有了更多的优势,更符合当代建筑群、用户群体、运行模式等因素。通过与现有最节约资金的冰蓄冷系统做经济对比,得出新型集成化空气源热泵系统(新型冷冻站)具有良好的经济可行性。

将合同能源管理与新型全变频集成化冷站结合,前景是广阔的,为社会和企业创造的效益是可观的。

参考文献:

[1] 姜卫东 全变频冷冻站及其控制策略Hartman Loop介绍[J].技术平台 2008(90):45-47.

方立英. 暖通节能技术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1(03): 37-38.

[2] Hartman,T..Designing efficient systems with the equal marginal performance principle.ASHRAE Journal.2005,47:64-70

第5篇:工厂节能解决方案范文

毛凯琳女士和纺织行业媒体谈到服装市场现状时说到,“目前,中国消费者在挑选纺织品和服装时更关心产品质量和安全。因此,生产商们努力研究最佳可能解决方案,通过优质安全的纤维材料和新科技运用,生产出优质,安全和可靠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美国棉花一直以其优良的品质和在种植过程中的严格监管而享誉业界,并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的欢迎,这可以从展会现场的繁忙窥见一斑。

在W2D02展位上,CCI展示了COTTON USA商标认证企业和品牌最新一季的服饰与产品,包括太平鸟旗下童装品牌minipeace, Batty Boop, Elle,李维斯旗下童装品牌Levi’s Kids, Teelocker, 联邦三禾纺织贸易有限公司(Fujian Federation), 七匹狼(Septwolves)等。

毛凯琳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棉花生产率先实行最佳管理方法,不断提高主要环境指标。过去四十多年间,美国棉农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包括,每产出一磅皮棉减少土地使用31%,降低土壤侵蚀68%,减少灌溉水量75%,节能31%以及减少温室效应22%。

美国棉花公司全球供应链营销亚洲副总裁石田克郎先生指出,“通过创新技术、流行资讯和技术支持,CI能有效地帮助纺织品公司扩大棉制品商机。”而美国棉花公司全球供应链营销部门副总监William Kimbrell先生谈到,“在我们的展位上,参观者可以进一步了解到CI全系列棉制品面料开发样品和创新技术成果,我们还为参观者介绍了2015/16春夏流行趋势。”

继去年美国棉纺企业成功访问上海后,今年的10月8日至12日,美国国际棉花协会又在广东省广州市组织了一次全供应链市场推广活动。在CCI的协助下,美国棉纺企业Buehler Quality Yarns, Frontier Spinning 和Parkdale得以与25家中国本土企业进行了会晤,并参观了位于广州市的6家工厂。在历时1天半的内部贸易洽谈会后,美国棉纺行业代表又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当地多家纺织厂,会见了厂家的原料采购经理并探讨了中国企业对产品的需求。

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中国总监毛凯琳女士介绍,自2012年CCI安排美国棉纱行业代表团首次访问中国至今,美国棉纱厂商向中国出口棉纱同比增加了192%,累计出口量达到3.7万吨。2013年前8个月美国棉纱销售额达到1.2亿美元,远远超过去年同期的4400万美元以及2012年全年8400万美元的销售总额。美国向中国出口棉纱的形势持续向好。

第6篇:工厂节能解决方案范文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国电南自”),前身是民国政府中央水利处组建于1940年的“水工仪器制造试验工厂”。在七十四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电南自创造过中国电力自动化行业的多项第一,被誉为中国自动化技术的摇篮和孵化器。

1999年,南自总厂优质资产分拆成立国电南自,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是国家电力系统首家高科技上市公司。

2013年4月,黄源红从北京的华电集团总部空降国电南自,接任总经此时的国电南自近五千名职工分布在三地的七个园区,拥有近六十家各类公司,经营专业也从传统的电网、电厂、水电自动化专业扩展至轨道、信息、等离子点火、安防监控、智能一次设备等多个领域,并涉足国内外总包业务。

但规模型快速发展并未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近几年,国电南自的业绩并不尽人意,长期积累的管理问题日渐显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电力自动化行业中,市场份额出现下滑。

如何完成转型、打造升级版的国电南自,是新任总经理黄源红需要解决的难题。如今上任一年有余,黄源红已对国电南自完成初步的调研摸底,对于公司未来的布局与管理,其有哪些想法?为此,《能源》杂志记者对其进行了独家专访。

面对的问题

《能源》:您履新国电南自已一年有余,您认为国电南自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黄源红:客观来讲,跟同行业竞争对手相比,除去一些其他因素,管理上的“管而不理和理而不管”,是这几年国电南自业绩有所下滑,与主要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电南自有辉煌的历史、深厚的品牌,同时积累了较好的技术、较强的专业实力,但规模型快速发展也产生了一定问题。如在战略上为了追求速度和规模,在资金实力不强、管理尚未跟上的情况下进入不熟悉、不擅长的行业,造成目前人多、地多、子公司多,主业亏损的局面。

最近几年对外投资了很多项目,但原有的核心业务反而投资不多。5年来,总共投了20多亿,一块是地产项目;另外一块是参股其他公司,投资的专业跨度迈得比较大。

在主营业务上,这几年一直没有很好的利润增长点。前两年虽有利润,但公司主营业务的利润很少。另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研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短缺,创新能力出现下滑,技术更新变慢的问题。公司从一个本应“轻型化”的高科技企业变为资产重型化、主业不集中、技术创新相对滞后的企业。

《能源》:国电南自近日了2014年前三季度业绩公告,显示公司2014年1-9月份经营业绩亏损额高达1.77亿元。面对亏损局面,您将采取什么措施止损?

黄源红:可以用八个字概括:保质舍量,志在长远。一是系统设计深化改革工作,对诸多历史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逐步解决;二是通过调整管控模式,将过度放权的“母子公司”模式调整为权责分明的“事业部+子公司”模式;三是坚决推行精细化管理,强化投资、人资、财务、营销、采购管理;四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此外,不片面追求规模,不盲目涉足不熟悉的领域。

国电南自的专业实力仍然雄厚,在一些技术和产品上仍然具备很大优势。10月份,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2014年第一批、第二批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专业检测合格产品公告,在已经测试完成的全部六项“六统一”测试中,国电南自取得了3个第一,3个第二的好成绩,综合排名第一。由此可见,国电南自仍然有很强的竞争力,通过聚焦主业、转型调整,我们一定会取得突破。

转型的方向

《能源》:面对公司的问题,您在哪些方面做了调整?

黄源红:2013年4月份起,就开始考虑战略调整。因为我不是做电力自动化专业出身,所以上任后花了较长时间深入了解公司的情况。2013年年底,在实地走访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后,经过多轮讨论,敲定了“聚焦主业,矢志研发,打造核心产业;整合资源,加强管理,提升南自品牌”的发展思路,确立了“聚焦主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

聚焦是指在业务布局、专业发展、资源配置、人才结构方面向主业聚焦。

主业是指智能电网、电厂与工业自动化、信息与服务、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四方面的业务。除传统的继电保护专业,国电南自的火电厂 DCS、DEH和交通的牵引系统以及综合监控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信息与服务方面主要给企业提供综合的信息系统,数据库、核心ERP也在培育。节能环保业务上,拥有高频电源、静电除尘等新技术,光伏总承包、风电设备都在做,水电上是侧重保护和自动化设备。

转型方面,是指从投资拉动向研发和创新驱动转,从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从以往的产品为主向产品和系统并重转;从“母子公司”管控向“事业部+子公司”管控转。

升级,是指管理要从粗放到精细,技术要从止步不前到重返领先,资产要从低效到高效、人才从平凡到卓越,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南自升级版。

前几年,我们投出去大量资金,但是效益不好,所以现在要控制投资的规模和方向。今后的投资,必须围绕公司核心业务,必须能够提升核心竞争力,除此以外的不再触碰。

以前的南自侧重单个产品,现在要转型成产品与系统并重,注重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加上我们的核心产品,可以有效提高业务的技术含量,进而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事业部+子公司”模式能解决本部“空心化”大量亏损、子公司盈利却要交税的矛盾。2007年,南自总厂和国电南自实现了一体化整合,原总厂下属的许多子公司管理水平低下,整合到总公司后,没有提供一套规范的管理系统,管而不理,任由发展,积累了一系列问题。所以管理方面,要从粗放到精细。技术上,则要加大核心技术的投入,争取重返技术领先。

坦率讲,前几年研发投入严重不足,接下来在这方面要加大投入,保证主业有竞争力。主业有较强的竞争力,企业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能源》:那么,转型升级在目前的实际操作上都有哪些进展?

黄源红:2013年6月,提出要建立一套精细化管控体系,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准备,11月一切就绪,12月开始推行。总体而言,就是明确岗位配置,优化管控模式,固化规章制度,全面加强公司人力资源、财务管理、采购管理、科技研发、市场营销、生产运营、投融资管理、风险防范、信息化建设等工作。

财务原来分散在子公司,缺乏管控,风险较大,8月份率先将财务进行了集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上,调整经营单位负责人的考核激励方法。营销管理先后出台多项制度,涉及合同评审、商管理、内部营销协作等多项内容。采购方面建立与ERP有效融合的物资采购系统,通过集中采购、阳光采购降低采购成本。

《能源》:经过一系列的整改,您给公司设定的目标是什么?

黄源红:我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网业务,一定要做国内前三,目前市场总量排第四,我们有信心重回前三。工业自动化里面两个主要专业,一是火电厂的DCS、DEH,目前能排到前三,我们希望火电DCS业务能争取国内厂商排名第一;轨道业务目标是要从第三提升到第二。配网和直流设备市场,一直是国电南自的弱项。配网方面,我们希望能赶上去,目标是明年年底,与主要竞争对手身处同一方阵,达到基本一致水平。

《能源》:对于国内电力自动化企业走出去的问题,您是怎么看的?国电南自的国际化目标是什么?

黄源红:目前有的专业,比如轨道交通、火电厂DCS,走出去一般以“借船出海”的方式。其他企业在国外拿到总包项目,我们做它的供货方,提品、设备和技术服务。

国电南自暂无国际化目标,一是国际化需要企业时间和经验上的积累,专业的国际化人才是我们缺少的;二是需要思维方式的改变,国外项目与国内项目所要求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当然,国外的项目,只要有机会获得,我们就会积极稳妥地去做,锻炼队伍,为未来的国际化积累经验和实力。但是,我们不急于走出去。在国外做砸一个项目,不仅品牌会倒掉,而且可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我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原则是谨慎决策、风险可控、量力而为。

第7篇:工厂节能解决方案范文

某家企业需要建一个面积为50平方米的小型机房,却发现建设过程异常复杂,单是前期设计就反复修改了多次。最终敲定设计时,两三个月已经过去了,而到机房最终建好,可能需要花费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实际上,建设一个50平方米的小型机房,与建设几百平方米甚至上千平方米的数据中心相比,虽然规模小了很多,但要考虑的问题并没有减少。

“要改变这一现状有两个关键,预订制化和模块化。”世纪互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BANYANO)副总裁沈卫东说。在加入世纪互联之前,他曾长期从事国内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技术应用和市场研究工作,并于2008年2月牵头成立了中科仙络信息化节能技术研究所数据中心新技术体验中心暨信息化节能实验室(现更名为BANYANO数据中心新技术体验中心暨信息化节能实验室)。沈卫东认为,传统的机房建设方式在不断发展的用户需求面前已经显出疲态,机房建设领域需要一个新的变革。

从餐馆到麦当劳

“我多少年来一直在想,能否改变现有的机房建设模式。”沈卫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直困扰中小数据中心建设的问题,就是缺乏一种更加容易的、适应中小数据中心建设的模式。

“建设一个面积为几百平方米的机房,花费七八个月时间,用户觉得还可以接受。但是,建设一个50平方米的机房,也要投入七八个月时间,用户就觉得难以接受了。于是用户更多地选择了降低标准。”沈卫东举例说。另一方面,由于中小机房建设规模较小,一些大厂商往往不愿投入过多精力,并且用户付出的成本也较高;而承接中小机房建设的供应商往往本身设计实力有限,也限制了中小机房的建设水平。“过去几年我走访过很多中小型机房,几乎没有一次验收通过的。” 沈卫东说。

实施过程中,用户也面临着几个问题。首先,就是供应商过多,不同的供应商同时进场,给设备的安装调试带来很大麻烦,同时,供应商的设备并未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设置,很多工作都要在现场进行,现场工程师的安装水平参差不齐使得实际的安装效果也不能保证。“就像顾客遇到一个好的厨师,就能吃到一盘好菜;但遇到手艺差的厨师,饭菜的水平就难以保证了”。

如果以就餐来比喻中小机房的用户,实际上他们需要的并不是多丰盛的饭菜,而是要填饱肚子。他们要求的是卫生条件(可靠性)合格、就餐时间(实施时间)短。而麦当劳具备的统一的流程,标准化的有限选项刚好适合了他们的这种需求。在这方面,被施耐德收购的APC公司曾经做出很好的尝试。现在, APC的InfraStruXure(英飞集成系统)就是一个采用标准化的系统结构、使用标准化的预装配组件的完整的数据中心电力基础设施构建体系。

从这一点出发,沈卫东归纳出了建设中小机房的一套思路:“先要有一套菜单体系,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具体模块,组合成最终方案。同时,要有一套标准化的产品体系,可以快速地将用户的选择提供给用户。实际上,就是将建设工程产品化。”这一方面,国外正在兴起的集装箱数据中心提供了借鉴。

将数据中心装入集装箱

2008年,一种新的机房建设模式开始在国外兴起,那就是集装箱式机房。2008年9月,微软耗资5.5亿美元在德克萨斯州新建的数据中心就采用了这一模式。之前,微软在芝加哥等地已经进行了类似的尝试。

集装箱机房的概念最早由Sun在2006年提出,将服务器、存储以及配套的制冷设备等产品规划进一个集装箱当中,客户只要插上电源就可以使用。集装箱机房可以达到传统数据中心很难达到的高密度。2008年7月,惠普推出了集装箱解决方案Performance Optimized Data Center(POD)。惠普可扩展计算和基础架构部门主管Steve Cumings表示,POD的每平方英尺大约需要1800W,而一般数据中心的这一数字仅为250W。

集装箱机房还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并能大幅度节省建设成本和时间。用户不必建立一个配置完善的建筑物来存放它,而仅需要一块平整的空地,当需要扩容时,只需要再增加一个新的集装箱即可。同时,它已经由供应商配置完毕,用户可以即插即用,整个建设周期可以被缩短到2~3个月。

但是,集装箱式机房也受到了一些质疑。IBM全球技术服务副总裁Steve Sams曾表示:“虽然IBM是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坚定支持者,但我们对基于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支持则有一定的保留。”质疑者认为,在集装箱的模式下,用户受到很多限制,设备的更换也受到限制,用户要面对丧失灵活性的问题。

将机柜群组模块产品化

传统的建设方式需要改进,而集装箱机房又过于激进。世纪互联正在探索一条更为适合中小机房建设的道路。“争取把尽量多的工作从施工现场转移到工厂,利用工厂成熟的质量管理和检测检验设施来控制施工质量,尽量使现场的实施工作仅仅是简单连接,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设备在施工现场安装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减少现场环境、工作条件、人员技术水平的离散性带来的工程质量的离散性。”沈卫东表示,这就是世纪互联目前提倡的“施工标准”或“工程产品化”。

从这一思路出发,世纪互联针对机房的模块化和标准化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模块的大小方面,沈卫东认为,针对中小型数据中心,惠普POD模式中的机柜群组或集装箱就显得有些“过大”。因此,世纪互联目前已经将机柜群组锁定为两排机柜所组成的一个冷通道封闭系统。

“我们研究了空气调节子系统和监控子系统,发现传统的机房级送风、全机房监控的模式存在很多问题。”沈卫东表示,传统的集中配冷方式已经过时了。但是,如果针对一个机柜进行制冷,又会遇到冗余度不够的问题,当制冷设备损坏或失效时,对应的机柜就无法正常工作。

世纪互联目前的机柜群组采用了冷热空气隔离技术,两排面对面的机柜组成了一个冷通道隔离系统,空调产生的冷空气注入机柜通道,被服务器吸入后,从服务器后方排出系统。这样的封闭系统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模式下送风方式中空气的不规则流动造成的局部热点问题。同时,一个群组内的几台空调机又起到了互为冗余的作用,提高了系统可用性。

第8篇:工厂节能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战略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1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定位不明确

供电企业存在很多问题,其中较关键的就是大多数的供电企业对自身的营销管理的定位不明确,如果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供电企业依旧没有明确营销目标,没有对自己企业有个准确的定位。那么,在今后供电企业中必将产生及其混乱的情况发生。根据多年对供电企业的分析,供电企业的用电价格没有合理的调整,主要由于国家对电价的控制比较死,造成供电企业也无权对电价的调整,所以导致供电企业不能根据市场的用电情况对电价进行调整,这也正是供电企业需要对自身企业营销管理进行从新定位。

1.2 电力市场环境持续疲软

根据近几年电力市场的用电情况可以看出,电力市场在呈现着衰退的现象,甚至有的电力市场已经出现负增长值,这不只是电力市场的损失,这也对国家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现今的大多数的电力营销战略上存在着问题,甚至还有的电力企业依旧使用传统陈旧的电力营销战略,本身旧的营销战略就存在问题,导致遇到的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也加剧了电力市场的疲软状态,尤其是电力市场中的带头企业,在看出外部电力市场的恶化情况,也产生了低迷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对欠费用户的停电、断电情况,供电企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回客户所欠的电费,但是,对于一些工厂和企业来说,本来生产效益就不是很好的企业,如果在这个时期对其实施停电,会导致企业的生产亏损加剧,最终造成企业所欠的电费成为死帐,这是两败俱伤的表现。所以,在供电企业未来的工作中,要把电力营销管理战略工作放在第一位,尽可能早日避免这类现象出现。

2 供电企业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战略的研究

2.1 改变传统的电力营销管理机制

电力营销管理机制对于一个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为什么有很多的电力企业都没有很大的发展,主要就是他们依旧在使用传统的电力管理机制,传统的管理机制的漏洞很多,尤其是在对自身经济效益表现的特别突出,完全忽略了社会的效益,更没有对用电用户着想等问题,为能更好的提高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对电力管理机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建立电力企业特有的营销管理机制,扩大电力营销市场,增设电力企业的多种营销职业,如:电力销售、客户服务、用电需求预测、电力市场开发、电力服务咨询以及新技术的开发等多种促进电力营销的职业。通过对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不仅能解决供电企业恶化的现象,还能提高客户对供电企业的认识度,对于客户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投诉问题以及合作的问题等都会有着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供电企业在对电力营销管理的创新过程中,要结合当今的用电实际情况分析结果进行相关的调整,即可以免除供电企业恶化的情况,可以增加供电企业的发展,以及客户的满意度,两全其美的营销机制。

2.2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在我国的电力企业中,有较大的电力企业大多数都在我国的一线二线的城市,这些城市对于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而大多数的二线以下的城市却都忽略的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这也导致这些城市电力方面没有很大发展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定义也逐渐的有了改变,传统的高素质人才指的就是电力专业或是某一专业比较突出的,而现今的高素质人才指的是综合素质的提高,或时某一方面的专业素质比较高,而其他方面的素质也必须达到规定指标才会称为高素质的人才。供电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电力企业想增加企业电力方面的发展,就必须要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有了方向就要实施,供电企业要加大对员工素质的培训力度,并且,要鼓励员工积极主动的参加一些函授以及自修等多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学习,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为供电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可以对员工施行考核制的挑选人才,确保留下高素质人才,提升供电企业营销管理队伍的综合实力。

2.3 提供优质高效的电力产品

供电企业可以根据居民的用电需求,在除了保证提高居民正常用电的服务的基础上,还可以研究一些节能高效的电力产品,以供居民使用,满足居民的工作以及生活的需求。首先,供电企业要对电价的调整有着很好的掌控程度,供电企业可以灵活的掌握电价的调整,对于传统死的电价来说,大多数的居民已经感觉到麻痹了,没有了电价的观念,这需要供电企业有着合理的调整,在用电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收费策略,不仅如此,还要根据供电企业所面临的不同人员的收费,也相应有着收费的差别,特别是居民的收入情况,供电企业要详细的了解,这是与电价调整有着最直接联系的因素,通过实施价位调整的策略,可以让供电企业和用电居民都获利,双赢才是赢,才更有利于供电企业的发展。其次,供电企业应提高对电力使用的效果的宣传力度,在宣传过程中,可以把空气污染放在首位,人们日常的煤气、天然气等使用后都会产生对空气有污染的气体,甚至对人身健康造成威胁的气体,并且重点突出电能无污染环保,将是今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能源,供电企业通过对电能使用情况的宣传,才会更好的提高电力营销管理的效果。最后,供电企业要对电力市场情况的调查,对电力市场发展的情况,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势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才更有利于供电企业制定合理有效的电力营销管理战略,而且,在对电力市场调查的过程中,还能多与用电居民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减少或避免与供电居民的摩擦,以达到能与用电用户和谐共处的情况,这也是对提高供电企业制定电力营销管理战略必不可少的因素。

结语

本文针对于供电企业创新电力营销管理的战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进行电力营销管理中,全面的提高营销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供电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工厂节能解决方案范文

农业是光伏应用的重要领域

说到光伏产业的具体应用,多数人的脑海里都会出现在西部戈壁滩或者沙漠建设的光伏电站,或者在工业厂房屋顶建设的分布式电站。由于太阳辐射能量密度低,建设光伏电站一般需要大面积的廉价土地,比如戈壁滩、半固定的沙漠和盐碱地等。长期以来,我国主要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发展光伏产业。但由于这些地区适合建设的地方十分有限,且把这些电从沙漠地区运输到工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和南部地区成本比较高,所以中国目前的光伏电站已经遭遇了发展的瓶颈,西部地区的电站建设速度也逐渐放缓。

那么光伏产品能不能应用到农业一线生产中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利用太阳能的浇灌方式,太阳能照明、杀虫等等已经有了很多应用,而进一步将光伏发电电池板或者薄膜作为农业工程的一部分进行建设,就形成了目前的分布式光伏应用的一种新的模式——光伏农业。

据介绍,目前光伏农业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一是通过在农业大棚上架设不同透光率的太阳能电池板或者光伏薄膜来实现。其优势在于:首先,由于其具备一定的透光性,不仅能满足不同作物的采光需求,可种植有机农产品、名贵苗木等各类高附加值作物,还能够养殖牲畜、发展渔业,或者实现作物的反季种植。其次,光伏农业大棚利用的是农业大棚的棚顶,因此能够节约土地资源。最后,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带动区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同时,通过实现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将成为区域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柱型产业。比如光伏农业大棚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益。

光伏农业的另外一种应用模式是将光伏发电系统独立出来,作为电站来提供电力。采用光伏发电,不仅能解决荒漠土地、林地或者大棚周边的取水灌溉、鱼塘供氧、荒漠治理、草原畜牧、海水淡化等领域的供电问题,并且无需架设电网、无需储能装置,既经济又环保。

比如光伏提水灌溉系统的应用就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农业浇灌和人民生产生活水资源短缺问题。国家气象局太阳能资源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荒漠太阳能资源总面积约为130万平方公里,按照每平方公里安装40MW的估计,装机潜力容量可达到500GW。在这些无电地区,通过建立光伏电站发电,实现荒漠作物的提水灌溉。治沙女英雄牛玉琴治理的毛乌素沙漠就是很好的例子,治沙基地使用Solartech光伏扬水系统,在防沙治沙的同时还种植了玉米、大豆等各类经济作物。

而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光伏农业市场的产品供应和需求都在逐步放大之中。其中的主要产品门类也已经从单纯的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力系统拓展到光伏水泵(光伏滴灌、喷灌、微灌产品)、太阳能污水净化系统、农业用太阳能转光膜、农业用光伏玻璃、太阳能马灯、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照明灭蚊灯、太阳能杀虫灯等。

因此,光伏农业科技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产出清洁绿色能源,还能实现高效种植,为绿色农业生产提供一条新的路径。光伏农业的本质是一场实现农场变工厂,田间变车间的过程。现代农业是需要科技和新能源的推理和动力,而光伏技术的应用对现代农业的支撑是恰逢其时,也是历史必然。

光伏农业市场需求空间巨大

应该说,我国从一开始对光伏农业的市场前景认识程度并不高。记者跟踪了多年光伏产业的变化,我国光伏产业最开始主要针对的是欧美市场,其产品主要为光伏电池板,虽然控制器、蓄电池组、逆变器等设备的技术水平在不断上升,但是一直以来,农业都不是光伏产业的目标。一直到2012年欧美与我国光伏电池的双反事件的爆发,才让众多的企业重视起分布式光伏乃至农业光伏领域的存在。

NPDSolarbuzz分析师韩启明表示:“中国的农业光伏市场曾经被下游光伏供应商及安装商忽视。在中国光伏出口面临欧美双反限制的不利情况下,在本土发掘更多的需求将成为光伏产业界的重要课题,农业光伏则是众多应用中最具前景的一种。在农业光伏项目中,最普遍的类型就是光伏大棚,因为除了供应电力它们还具有其他优势。位于温室顶部的光伏电池板可以遮阳吸热,替代建筑材料,并增加整体美观。”

目前,与农业高度结合的商业光伏设施正在我国得到一线光伏开发商的支持,这一新的光伏应用类别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会迅速增长。比如应用到生态农业大棚中的仿生态转光膜技术,这种技术能根据不同植物生长对不同波长光吸收的需求,对透过转光膜的太阳光进行波长转换,以便农作物更容易吸收,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这种新型农业大棚能完全实现能源自给,既节能环保,又极易维护,相比于传统大棚,有成本低廉、农产品量质皆高的优点。

2014年初,总面积3024平方米的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集成创新的智慧温室在北京通州投产。该温室的特点就是将光伏能源、现代农业装备以及物联网技术进行了有机融合,集成应用了物联网技术、无土栽培技术与自动化装备,通过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实现作物精准化高效生产。这里通过装备利用太阳能集热系统、太阳能薄膜光伏发电系统、草莓高产栽培装置、苗木移植机器人、基于植物生长检测的物联网系统、智能型自动转移喷灌机等,可以满足温室生产的灌溉、施肥、补光、补温等不同用电的需求。同时,还具有融雪功能,提高了温室透光率和抗风雪性能。

在国家相关政策抑制大型集中式地面电站建设、分布式发展又遭遇“好屋顶难求”的背景下,光伏蔬菜大棚、“渔光互补”水产养殖、太阳能杀虫等一系列农业领域的应用,为国内光伏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

光伏技术和产品在现代农业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前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有专家计算,如果在全国大面积、大范围地推广光伏农业产品,其市场可达千亿元规模,在5年内可达到万亿元规模。

光伏农业项目建设遍地开花

由于建设农业与光伏一体化电站,将传统农业种植与光伏发电相结合,提高光伏发电项目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实现阳光、土地资源的立体高效利用。因此得到了众多地区的青睐。

2013年4月,河南省西峡县中菇香菇专业合作社的光伏香菇产业项目全面实施。该项目利用西峡香菇种植基地的优势,引入太阳能光伏发电,全面提升该县香菇产业发展水平。作为河南省惟一一家获得鲜菇出口资质的企业,中菇合作社年产标准化香菇3000万袋。光伏香菇产业项目计划在3年内,把合作社现有的1200亩种植基地建设成集40兆瓦装机容量的光伏电站和1000万袋香菇高效种植基地为一体的光伏农业示范基地。

2013年9月,江西省兴国县与恒天电力光伏有限公司签订恒天电力兴国20MW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电站)项目,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该项目一期建设10MW光伏农业科技大棚,占地面积600亩,投资1.8亿元;二期建设10MW光伏农业科技大棚,投资1.2亿元。

据了解,该项目的一期工程位于兴国县埠头乡龙沙村龙沙湾,以大棚棚顶安装高效晶体硅电池组件采集电量为特色。采取双向运营,利用棚顶光伏发电,打造“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运营模式;在棚内种植苗木、茶叶、花卉、蔬菜等农产品,打造以现代农业为主的科技大棚旅游区。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该县首家以光伏发电与现代农业、旅游观光有机结合起来的新型农业产业化项目。

2013年10月,五原晟宇100MW光伏一期项目具备发电条件。晟宇100兆瓦光伏设施农业项目总投资4.12亿元,是由内蒙古山路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集光伏发电与设施农业为一体的示范工程。项目分三部分组成:建设占地200亩的光伏温室,在温室顶部安装光伏太阳板,实现空中发电、棚内种植;利用原有旧排干改造,建设占地80亩的鱼塘电站;采取节水设施农业喷灌技术,建设占地1200亩的地面电站,并间隙种植优质牧草及中草药,实现农业与工业的有机结合。

2013年10月,江苏连云港市目前正兴建首座蔬菜大棚光伏电站——二龙山光伏农业生态科技园,项目总投资1.5亿元,设计装机规模15兆瓦。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2000万千瓦时,园区蔬菜大棚年产各类水果400余吨。这里温室里的照明、通风、供暖等用电问题通过光伏发电解决,在同等面积的土地上形成立体的生产,实现了大棚和电站的双向受益。”

2013年11月,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中国蔬菜之乡”寿光首个蔬菜大棚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入国家电网。该项目年均发电量近160万千瓦时,除满足蔬菜大棚用电外,大部分将输送给周边居民使用,实现了发电、种菜双丰收。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到2014年3月,我国光伏蔬菜大棚、“渔光互补”水产养殖、光伏畜禽养殖大棚项目等已经达到400多个。对于我国光伏产业来说,在农业领域应用的市场价值和市场空间正在快速发展。

光伏企业紧盯光伏农业发展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倡导并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实施,光伏发电与新型农业、科技农业、旅游观光相结合的绿色能源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吸引光伏企业的眼球。从2013年以来的市场发展来看,目前在中国许多省市,尤其是新疆、湖南和河北,越来越多的光伏项目开发商开始优先考虑包括光伏农业在内的光伏应用新机遇。

以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为例,该公司在去年就谋划运作总量超过100兆瓦的农业光伏项目。2013年2月,中节能太阳能公司应城光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成为太阳能第22家下属子公司。据悉,中节能已顺利取得由应城市工商管理局颁发的中节能(应城)光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应城项目公司正式成立,该子公司的成立将加快推动应城10MW光伏农业科技项目的建设。2013年8月6日,中节能(汉川)农业光伏科技大棚项目并网成功,向大棚输送电能。这标志着湖北首个农业光伏科技大棚正式投运。

此外,中海阳能源集团、追日电气、东方日升、保定天威保变、英利、汉能控股等企业都在抓紧实施与光伏农业相关的项目。比如中海阳能源集团公司已于近日成功中标中节能乐平20兆瓦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电站项目,项目是江西省引入的首家将光伏新能源应用于农业领域的项目,同时也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农业大棚项目。而作为该项目的EPC总承包商,中海阳将为其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据了解,中节能乐平20兆瓦光伏农业大棚项目通过在农业大棚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在不改变农用地性质的同时,将大棚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流接入就近变电站并网发电。安装在大棚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还将起到隔绝红外线作用,处理好传统农业大棚保温、升温问题。此外,太阳能电池板所发电力还能为农业大棚的LED植物灯系统、生物杀虫灯、地源热泵、加温和散热设备、拍水泵和营养液循环系统、植保设施等使用,从而达到棚上清洁发电、棚下高效种植的效果。

而我国两家著名的薄膜光伏产品公司,保定天威保变和汉能公司也纷纷与光伏农业结缘。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透露,天威薄膜公司一期技术升级新产品——薄膜光伏叠层组件,成功签订山东光伏农业项目供货合同。天威集团总经理丁强介绍,该光伏农业项目位于山东省,包括16个蔬菜大棚,采用叠层120W型组件,总装机容量0.69兆瓦。这是继2010年天威薄膜公司17千瓦透光组件在山东寿光薄膜光伏农业透光大棚成功应用后,再次承建该工程的二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