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体育锻炼的理解范文

对体育锻炼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体育锻炼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体育锻炼的理解

第1篇:对体育锻炼的理解范文

技能能力因子:“学习、巩固一些运动技巧”载荷量最高,表明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大多采取较为熟悉的运动项目,并且希望通过锻炼参与使运动技能得以提高和完善,从而达到在提高技能的同时,身体机能也能得到相应的改善和提高。所以,有针对性地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时候适当地加以指导,必能得到事半功倍的锻炼效果。兴趣乐趣因子:“体育锻炼对我很有吸引力”、“体育锻炼是一种愉悦的享受”这两变量载荷量最高,表明体育锻炼的魅力是吸引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驱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效地在体育教学或者在社团活动中充分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尽可能地展现运动锻炼所特有的魅力及吸引力,可以极大地提高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她们的锻炼由“他人领引”过渡到“自发参与”。身心健康因子在其余四类因子,属于较为扩散的,包括提高健康水平、增加机体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与提高体能;掌握与提高运动技能等。可见,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也极其重视自身体质的改善及自我能力的塑造,她们有意向通过体育锻炼得到个体能力提高的目的。外貌体型因子中包括改善形象、塑造良好体型、培养健康气质等。众所周知,目前高校女生体重超标尤显突出,近视学生比重逐年增加,亚健康现象尤为突出,体育锻炼便成为女大学生有意识地改善自我形象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可见,适当增设一些适合于女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作为锻炼的途径,可以吸引更多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社会交往因子:体育运动锻炼除了具有外在的塑造特点外,其内在还充当着交流交往的媒介作用。大多数体育锻炼项目往往需要两人甚至多人共同参与,这就使得同学之间多了一些交往的机会,增加了一些交流的话题与心得,多数女大学生由于其固有的性格,使得她们的大学生活局限于“三点一线”的模式中,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充实单调的生活,多一些与同学或者与有相同爱好的同学接触的机会。

二、影响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对影响因素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三类特征率值较高的因子,累积贡献率为76.90%,说明可用这3个因子解释其他项目指标。根据包含变量所描述的指标将3类因子命名为(表3):社会因子、外界条件因子、自身因子。根据验证提取的三个因子,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忽略相应小于0.3的载荷(表4),得出各因子内部因素特征:社会因子———该因子包含的内容可以折射出政府对体育文化重视程度的高低决定着体育文化发展的好坏,有效执行国家提出的关于体育政策和法规的,可以引导体育文化发展方向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由此说明,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事业的进步离不开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的指引方向和管理力度。外界条件因子———该因子内部元素映射出任何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人们存在的环境,良好的体育氛围可以使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行动成为习惯化;充足的运动场馆及足够锻炼的体育器材可以提高女大学生参与锻炼的兴致。自身因子———自身因子体现了女大学生特有的身体特征及运动思维,从因子内部结构可知,主观意识是导致女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主导因素,部分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识不足,对健康意义的理解不全面,加之害怕在人前出丑,致使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

三、反思

由于没有得到政府或者学校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导致女大学生锻炼的现状并不乐观:许多学校对体育文化的宣传往往局限在群体竞技方面,而忽视了运动的群体参与,导致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理解的片面性,使他们认为体育锻炼就是比赛,就是竞争,从而将自己置于体育锻炼的门槛之外;女大学生受到自身条件的影响,使得她们喜好的运动项目与学校现行开展的体育锻炼活动出现偏差,极大减少了她们参与的可能性;由于学校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少,硬件设施(场地设备、器材设备等)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改善,使得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女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大多采取较为熟悉的运动项目,并且希望通过锻炼参与使运动技能得以提高和完善,从而达到在提高技能的同时,身体机能也能得到相应的改善和提高;体育固有的魅力是吸引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驱力;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极其重视自身体质的改善及自我能力的塑造;体育锻炼已被女大学生认可并成为改善自我形象、塑造良好形态和气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许多女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单调的大学生活,改善“三点一线”的学校生活,增加与同学交往的机会,从而能够改善人际关系。

第2篇:对体育锻炼的理解范文

体育锻炼原则体育锻炼是人们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同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保健手段来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和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体育活动过程。正确掌握和运用科学理论知识来指导体育锻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经常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适量性原则、反复性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要求体育锻炼者在身体活动时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心理等获得全面和谐发展。

体育锻炼不仅包括身体各部位的活动,还包括不同的项目和不同性质的活动。进行体育锻炼时,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使身体得到全面的均衡发展,既要促进身体形态的发展,体型匀称健美,又要提高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功能的改善和提高。目前,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7~23岁之间,身体发育处在逐渐成熟的阶段,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在体育锻炼中执行全面性原则极为重要。

从选择什么样的体育项目来进行身体锻炼来看,其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比如短跑主要是发展速度;杠铃弯举主要是锻炼肌肉的力量;长跑则侧重耐力的锻炼;球类则是以灵敏协调性为主。所以,进行全面的体育锻炼可以让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增强体质。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心理素质的锻炼,在体育锻炼时保持愉快的心情。

二、自觉积极性原则

自觉积极性原则要求体育锻炼者必须有明确的锻炼目的,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对“善其身者无过于体育”有深刻的认识,相信“生命在于科学的运动”的道理。在体育锻炼时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自觉坚持锻炼才能获得最佳的体育锻炼效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讲的:“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之自觉不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贯彻自觉积极性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努力做到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生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把自己锻炼成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将来更好地为实现现代化和社会进步多作贡献。一个人只要有了远大的目标,就会长久地、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另外,参加体育锻炼往往带有直接的目的性和动机,如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强身健体、调节情绪、增进健康等。但不管带有哪种目的和需求,都要自觉积极地、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第二,充分理解体育锻炼的特点和作用。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锻炼项目和形式,并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形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第三,经常检验体育锻炼的效果,不断增强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定期测试身体素质、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水平变化状况,也可对睡眠、饮食、精神状态等进行比较来检验体育锻炼的效果,通过这些检验可以看到体育锻炼的成效,从而增强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三、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体育锻炼者根据人的自然发展和机体的适应性规律,在体育锻炼的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等方面做到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地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其运动负荷的安排必须在个体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渐进不是每天、每次增大负荷量,而是按照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根据超负荷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运动负荷量。青少年学生身体机能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增长的,而且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体素质增长的速度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循序渐进地安排各类项目,运动负荷要由小到大,使身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和机能水平逐渐适应与提高。体育锻炼不能操之过急,急于见效,否则不仅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和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反而会造成运动损伤和运动性过度疲劳,阻碍身体的健康发育。循序渐进原则不仅体现在一段时间的系统锻炼上,也体现在一次锻炼中,如在锻炼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锻炼结束后要适当地进行放松活动等。当人体适应了一定的负荷后,若要进一步提高,则必须在原有负荷的基础上增加负荷,不然体育锻炼效果就不会明显或逐渐减小,体能只能保持在原有的水平上,所以体育锻炼要不断提高要求,逐渐增加运动量,最终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四、经常性原则

经常性原则要求体育锻炼必须持之以恒、养成习惯,使之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体育锻炼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人体的各器官组织系统的改善,是体育锻炼日积月累的结果,要想获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保持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次数的衔接性和连续性,反复锻炼,不断积累。

五、从实际出发原则

从实际出发原则要求体育锻炼时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制定锻炼目标,合理地选择锻炼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人与人之间的体质都有各自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在体育锻炼时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个体差异、环境条件及学习生活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和确定体育锻炼的内容、方法,合理地安排锻炼时间和运动负荷,量力而行,不能强求一律,不能凭一时的兴趣或冲动,进行那些力不从心,强度和难度大大超过自己身体所能承受能量的运动。违反了这一原则,就会适得其反,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体育锻炼时,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合理选择,方能获得良好的体育锻炼效果。

六、适量性原则

适量性原则要求体育锻炼时的生理负荷适宜。体育锻炼效果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与运动刺激的强度有关系。刺激太弱不能引起机体功能的变化;刺激过强则会损伤机体,只有适宜的强度,才有利于能量消耗的恢复和超量补膳。体育锻炼一定要量力而行,注意自我感觉并结合生理测定,如果锻炼后出现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不好等症状,则说明锻炼负荷过大,需要进行调整。

七、反复性原则

第3篇:对体育锻炼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健身意识

Abstract: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GuangXiOu sele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300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GuangXiOu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fitness awareness remain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sports teaching reform is imperative.

Keywords: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 fitness awareness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当今体育随着不断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人们的体育意识也随着对于生活品质与价值观念的提升而逐渐提高,体育意识的先进与否,对体育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增强他们的体制健康,提高他们的体育健身意识是当代人应尽的责任,尤其是研究学生的体育健身态度,把握学生的体育生活现状与动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体育健身目的、意义、价值理解等心理倾向,提高学生体育健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研究,对搞好学校体育工作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广西区高职院校中的3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对体育健身的态度评价

3.1.1学生对体育健身重视程度的调查

通过对学生对体育健身重视程度态度调查表明,有25%和50%的学生选择了体育健身“很重要”和“重要”,有23%的学生对体育健身的感觉“一般”,认为体育健身“不重要”的只占2%,也就是说有25%的学生连最基本的体育健身意识还不具备,希望引起体育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足够重视。在对学生是否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7%的学生喜欢参加体育锻炼,有46%的学生处于喜欢与不喜欢之间,有7%的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结合表2的数据可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虽然不喜欢体育锻炼,但他们已认识到体育健身的重要性,对于这一部分学生,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使他们加入到体育健身的行列中来。

3.1.2学生对健身作用理解的调查

在这个问题调查显示:学生认为体育健身作用依次为保持健康不生病、缓解文化课学习的疲劳、满足个人的体育爱好、降低文化课学习带来的压力、保持体力充沛、在同学中保持良好形象。由此可见:学生对体育健身作用的理解与学校体育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总体上来说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对于这一状况,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3.2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3.2.1学生对体育课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55%的学生认为能在体育课中学到感兴趣的内容。体育教学内容应注意优先安排学生最感兴趣的项目,坚持多样化、合理化、实用性等,使其既有兴趣性、娱乐性、又有健身价值。

从表3中可见,体育教学只对53.7%的学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广西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了。

(1)体育课对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产生积极作用的认识。由调查结果可知,认为体育课对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产生积极作用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53.86%,认为体育课对体育健身起到积极作用的观点最主要的三项依次为:A.体育教师重视教给学生有关体育锻炼的知识、技能和实用的方法;B.体育课的上课形式和成绩评价方式适合学生发展自我体育锻炼的能力;C.体育教师重视对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的督促与检查。

(2)体育课对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产生消积作用的认识。

由调查结果可知,认为体育课对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产生消极作用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6.14%,认为体育课对体育健身起到消积作用的观点最主要的三项依次为:A.体育课成绩评定没有与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形成和习惯的养成挂钩;B.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C.技术传习的教学观念,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锻炼行为的养成。

3.3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因素

3.3.1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

从调查结果可知,最主要的三项为:A.性格B.身体健康状况C.学校的体育锻炼条件和场地设施状况。性格和身体健康状况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有其固有的影响,天生的性格和后天的教育会决定一个人的兴趣,而且很不容易改变。另一个原因是学校的体育锻炼条件和场地设施状况的影响说明了其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学校在谋求发展的同时,千万要注意体育设施的配套完善。

3.3.2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

在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调查中,排列顺序为:1.没有坚持锻炼的毅力;2.我对体育活动本身不感兴趣;3.我身体健康,不需要进行体育锻炼;4.没时间进行体育锻炼;5.我不需要进行体育锻炼,就能通过体育考试;6.我们学校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风气;7.体育教师没有教我如何进行体育锻炼;8.因病不适于运动;9.家长反对我把时间用在体育锻炼上和班主任不支持我们进行体育锻炼。主要的三个原因分别为:没有坚持锻炼的毅力、我对体育活动本身不感兴趣、我身体健康,不需要进行体育锻炼。挖其根源还是体育健身意识不强,对体育健身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广西区高职院校学生爱好者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对科学健身的重大意义了解不够,在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中,应重点加强学生对科学健身的深刻意义及重大作用的认识理解的教育。

(2)体育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调查中显示:只有53.7%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对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产生积极作用。这说明体育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4.2建议

(1)发展学生体育俱乐部。建立体育课内、课外一体化,学校、社会一体

化的体育健身模式,构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

(2)加强体育理论基础教学,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积极开展小型多样的体

育竞赛,促进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产生。

(3)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活动要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体育锻炼。

(4)体育教师要转变角色,不仅要成为学校体育的教育者,还应是体育活

动的咨询者、顾问、指导者。

(5)加大体育教学的改革力度。

参考文献:

[1]裴玉东.对高职学生体育健康意识与行为调查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2,4(5):60-61.

[2]孙雷.江苏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特征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4,25(4):78-80.

[3]马锋.高职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分析[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56-58.

[4]林强.对浙江省大学生体育消费情况的调查与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24(3):123-125.

第4篇:对体育锻炼的理解范文

包括体育锻炼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共19个条目,具体测量指标包括:是否喜欢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动机、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每周体育锻炼次数及时间等。1.4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与分析,采用百分比的形式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

2结果

2.1体育锻炼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护生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终身体育”的了解。

2.2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及动机

本次调查显示:非常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护生有34人,占8.4%,比较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有190人,占47.1%,一般喜欢的占37.2%,不喜欢的占7.2%。从调查中发现,有31%的护生选择了强身健体、减肥健美与保持体型、宣泄情绪、缓解压力、交际交流这五项动机。

2.3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与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每周课外体育锻炼次数超过5次的护生仅占4.5%,每周课外体育锻炼次数达到3~4次的占15.6%,每周课外体育锻炼次数为1~2次的护生占67.5%;还有12.4%护生几乎不参加任何体育锻炼。从锻炼时间来看每次锻炼仅有1%的护生超过60min,22.6%的锻炼时间在30~60min之内,一半以上的不足30min,见表2。

2.4影响护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

在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发现:场地设施不足(41.4%)、学业负担重、没时间(22.3%)、无体育锻炼的氛围(19.3%)、怕苦怕累(11.2%)成为护生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3讨论

3.1高职高专护生课外体育锻炼知识、态度方面

本研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护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人的身心调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但大多数护生对体育锻炼知识、技能的掌握不够全面。仅1.7%的护生选择了熟悉体育锻炼知识技能项目。同时从表1可以看出,护生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终身体育”的了解不容乐观,分别有176、105人表示没听说,占到调查人数的43.7%、26.1%,而表示非常了解的仅占0.5%。说明护生对体育相关的文件及信息的关注度不高,社会和学校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推广力度仍然有待加强。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说明高职体育教学离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还有一定的差距。体育动机是从事体育活动的主观愿望和内在驱动力,可以促进一个人参加或放弃体育锻炼的内部原因。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护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较为积极向上,并呈现多元化。但对课外体育锻炼有兴趣爱好的仅占8.7%,这与非常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8.4%的护生同样呈低比例趋势。而体育态度可以导致一系列体育锻炼参与或不参与的行为,提示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护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兴趣是产生动力的源泉,有了一定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参加练习,发挥自身的潜能。

3.2高职高专护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方面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高专护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严重滞后于对体育锻炼的认知,主要体现在锻炼意识不强,锻炼人数少,锻炼时间短等。从表2可知,大部分护生每周锻炼次数1~2次,超过半数的护生每次锻炼时间15~30min之内,这种现状与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文件,进一步强调要保证在校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相差甚远。这反映了如何提高护生的健身意识,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王俭在对复旦大学护理学院近三年在校护生的调查显示,护生体能呈逐渐下降趋势,耐力、肌肉力量等身体素质差于上海市同龄学生的平均水平。赵景波对963名护生所做的体能测试显示,87.2%的护生及格,而达到优秀的学生只占1.2%。粘忠宜在对护生体质测试情况的跟踪调查发现:护生的体能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并提出与护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胡雪梅的研究显示:75.1%的护生存在亚健康状态,11.5%的学生每周除去体育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不足2次且每次体育运动的时间不足1h。有46.5%的学生认为进入学校后体质有所下降。护理工作是一项体力与脑力并重的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例如急救护士每次急救前都需要带相应的抢救设备如外科诊箱、内科诊箱、心电图机、氧气袋甚至除颤器等;危急时还要帮助抬担架;特殊情况下可能没吃没喝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如果没有强健的身体根本就无法满足急救护理工作的需要。因此,作为临床护理队伍主要来源的高职高专护生须加强身体锻炼,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护理工作的需要。课外体育锻炼作为高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是体育课堂的延伸和补充,还是提高护生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途径,只有落实和保证护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任务,进行合理科学的锻炼,才能提高护生身体素质,为护理工作输送高质量的实用性人才。

3.3高职高专护生体育锻炼影响因素

第5篇:对体育锻炼的理解范文

终身体育思想源于现代教育中的终身教育理论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体育的需求。20世纪60年代,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在80年代中期,终身体育思想被引入我国,立即受到国内体育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终身体育思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从思想上指导人们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把参加体育活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对他们的调查,了解当今大学生平时参加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找出培养大学生终生体育参与的习惯。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论大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终生体育参与的习惯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发放对象的相关情况

问卷发放对象为湖南师范大学2010级非体育专业研究生,以研究生五舍的学生为主,他们都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本科毕业生,涵盖了各个专业领域,也是各个高校本科毕业生的精英。其中发放问卷212份,回收212份,有效问卷197份,有效率92.92%。

(二)问卷数据统计

(三)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

1.对终生体育概念了解的程度

可以看出有24.36%的人并没有听说过终生体育这个词,有63.95%的人并不知道终生体育这个概念的具体意思,只有11.67%的人对终生体育这个概念有所理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很好的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思想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2.对运动技能的撑握情况

其中87.81%的人在大学里面接受过三个或三个以上运动项目的学习,但有85.27%的人平时用来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都在二个以下,只有8.12%的人认为自己对某个运动项目的技术撑握比较熟练。

3.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

平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二次以上的人为5.07%,每周一次的人为16.75%,两周一次的为23.85%,每个学期参加数次的为54.31%。就其原因主要是对体育的健身原理不理解(表7数据显示,知道体育运动健身原理的只有8.12%),运动技术的撑握不够,没有亲身体验过体育运动对身体带来的好处(表8显示只有9.64%的人认为参加体育运动对自己的身心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四)养大学生终生体育习惯的方法

1.至少熟练的撑握一门体育运动技能

从表9的调查数据来看,有61.42%人认为如果熟练的撑握了一门自己喜欢的运动技能他们会经常参加这一个项目的体育活动。有28.93%的人认为不确定,只有9.64%的人选择不会。我们要的就是为了学生实际行动参与,而不是思想上的意识。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技术的撑握,而不是一味的图完成教学任务。

2.让学生理解体育锻炼健身的原理

可以看出100%的人都知道参加体育锻炼对身心有好处,但71.57%的人不知道参加体育活动为什么对身心有好处,可见他们在大学接受体育学习的时候对理论知识这方面接受的教育还很少。让学生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根据自己身心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对应的体育活动锻炼,有针对性的经过体育锻炼来提高身心健康。

3.让学生亲身体验参加体育锻炼对身体带来的好处

根据表8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有65.48%的人并没有觉得在参加的体育活动之后身体各方面的机能有很大的积极影响,没有真正体验过参加体育运动对他们带来的改变。由此可见他们对体育健身的认可程度不是很高。促使他们更有信心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来。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当前大学本科毕业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人很少,他们对体育运动项目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对体育运动健身的原理不了解,大多数学生没有体验过体育煅炼对他们带来的好处。缺乏经常参加体育煅炼的动机。

(二)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运动技术的加强提高对运动技术熟练程度,可以加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和自信。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增加成功的体验和普及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增加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信心和兴趣,提高认知,养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成守允.论加强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与提高[J].湖北体育科技.1995(4)。

[2] 吴晓虹.论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J].湖北体育科技.2009.9.

第6篇:对体育锻炼的理解范文

大学生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弱,对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了解,缺乏体育兴趣爱好,这种现象产生主要原因在于体育教学模式落后,在教学中不注重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因此,改变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心,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养成终身锻炼意识。

一、终身体育思想的概念

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的思潮。终身体育思想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要有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积极学习掌握体育知识。终身体育实践的前提条件是人们自觉参与体育锻炼,使体育锻炼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积极地参与到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中,不断地加强终身体育的思想。终身体育思想针对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有重要作用。生长发育时期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终身受益,同时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成熟期通过体育锻炼保持旺盛的精力与充沛的体力适应快节奏生活和工作;衰退期终身体思想能够延缓衰退,延长工作时间。提高晚年生活水平。另外终生体育对生活不同阶层的人都具有重要作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发挥自己才能和享受生活的基础。因此,终身体育对生活不同阶层和人体不同发展时期,都就有重要作用。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有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工作压力加大。人们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亚健康”逐渐普遍。身体素质下降,患病次数增加,人们慢慢意识到医学方法并不是解决身体素质差引起疾病的根本措施。只有不断锻炼,加强身体免疫力才是长久之策。参与体育锻炼有利于缓解工作压力,促进神经发育为智力开发奠定基础,增强身体素质。在轻松愉快的锻炼中发现生活乐趣,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聚合力。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和工作。终身体育是一种完整的现代体育思想。它是当代人们工作生活的价值观和追求幸福生活重要基础。

二、终身体育思想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

(一)终身体育思想对健康教育的影响

健康教育是体育教育最初的出发点,学校体育教育在对大学生学习掌握健康体育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为今后走向社会以健康快乐生活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就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健康教育并没有取得突出的成果,从我国的国情上看,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并不显著,一是教育模式单一化,影响健康教育的实施;二是没有完整明确的教育思想作为参考。从体育锻炼获取的正能量能够受益终生是终身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学生是青少年主要人群,从教育本质上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外界环境影响大,需要老师要做好学生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校园终身体育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基础,结合健康教育。终身体育强调作为增进人体健康的手段的同时还注重体育思想,丰富生活内容,促进全面发展,使我们在现代社会的进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体现个性和承担社会的责任。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推动终身体育的发展,它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的健康又是一生学习的基础,终身体育的理念强化了健康教育的思想,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为健康教育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思想和物质基础,健康教育为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和精神保障。终身体育理念与学校健康体育要求有着密切联系。学校是培养国家接班人的摇篮,在学校教育中不应当用分数评价学生的素质,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把“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发展方向的指导方针,这和终身体育思想有着共同点,终身体育思想引起学生对体育的好奇心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每天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素质教育贯穿终身体育思想树立大学生终身学习意识

素质教育主要是根据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的一种新教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自主动手能力。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有所了解掌握。终身体育教育理念是不断地完善自我,养成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从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终身体育最终目标是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是终身体育教育的最重要环节。素质教育注重是教育过程中的基础性和全面性,使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声体素质等多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传授能力,体现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的培养,它与终身体育思想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观点相一致。所以,素质教育充分体现终身体育思想,同时,终身体育理论对素质教育有着指导作用,终身体育教育的实质是终身需要学习,使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把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让人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使个体能随时弥补知识方面的不足,力求达到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变革,让素质教育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把人的身心健康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只有把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而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因此,学校要充分地将终身体育思想贯穿到素质教育中,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机会和今后工作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终身体育思想协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体育观

技能教育是以掌握特定的技术与技能的教育方式。比普通教育更有专业性,特别是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中,技能教育有着非常重要地位,是教学任务的核心。技能教育理论是熟练掌握基本职业技能并加以强化,达到可持续发展。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正好符合技能教育的要求,受终身教育思想影响从而产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对体育技能教育发展起着指导性作用。主要体现两方面,一是讲解运动技术是体育技能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掌握运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要注重运动技能的掌握,需要学生对基础知识充分理解,并勤加练习,形成一种生活行为习惯,最终内化为生存技能。终身体育思想指出培养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激励学生努力将知识技能转变成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不仅能够完

成教学目标,也能够获益终身。二是终身体育思想鼓励人们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通过锻炼提高生活水平,要求人们深刻理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由此看来,终身体育思想建立与体育技能学习存在密切的联系。

(四)终身体育思想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

快乐教育是指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实现自主学习活。快乐教育是新课标下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育教学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的竞争性、娱乐性、趣味性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因此体育教育是实现快乐教育的最好方式,不仅能够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也能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快乐体育教育应当让学生享受目标实现的自豪感。老师应到采用鼓励肯定得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快乐教育是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实现的,帮助学生明白体育的真正内涵,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充分体现终身体育思想主旨。快乐教育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永久保持对体育的热情和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快乐教育让学生对锻炼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锻炼,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是终身体育思想基础。由此看来,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校园体育实现了快乐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对体育积极心,养成终身锻炼意识。

三、终身体育思想对大学体育发展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加大学体育对人才的培养

大学是培养国家栋梁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完整的教学体系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人才。高校体育精神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体育精神是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积淀,整合和提炼出来的。反映高校体育文化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意识总和,是校园人的体育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反映。从1995年《中国体育报》对高学历的各行业人员调查表明,有85%的人没有体育锻炼习惯和体育锻炼能力,同时他们比同期人口的寿命短9岁。身体是载知识之车,强健的体魄是服务社会,贡献国家,实现理想的基础条件。大学生应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养成敢于拼搏,奋勇向上,尊重对手的意识,为平凡工作岗位做出不平凡工作业绩打下基础。

(二)有利于特色的体育理论形成

立国以来,教育部就在不断地筹划建设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伴随经济体制的改革,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逐步形成。但是,教育体制的指导实践仍存在许多问题。终身体育思想是高校体育教育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在高校体育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从传统的传授体育知识逐渐的向体育意识,精神教育体制转变,把校园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完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性质的校园体育理论体系。

四、体育教学改革贯彻终身体育思想的方法

(一)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教学模式

大力宣传体育精神有利于贯彻大学体育教学终身锻炼教育方针。经济不断全球化,科技高速发展,大学生对知识了解途径多样化,大学体育教学应当跟随时代步伐,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让大学体育教学信息化和多样化,帮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终身体育思想是一种空泛的,没有具体的知识和模型,因此,学生在理解起来比较乏味,无聊。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体育竞赛、体育知识讲座等不同方式长时间宣传。通过宣传让学生对锻炼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锻炼,同时,教师也及时进行思想强化,强调体育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以多元化教学方式促进大学生体育知识的掌握

校园体育教育任务的个性化和多元化,体育教学方式也随之多元化、信息化,使大学体育教学更加丰富充满活力,体育教学目标既强调学生的身体发展,又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力,陶冶情操,保证身心健康,特别是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都与体育教学模式结合起来,让高校体育教学出现新的教学局面。然而,不同教学思想混合往往忽视了体育自身知识的讲解,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不熟悉,对体育精神理解产生偏差和歧义。因此,终身体育思想成功实现不只是要注重教学方式多元化,更应该注重让学生熟练掌握体育知识。

(三)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思想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良好的锻炼习惯要经过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让学生在锻炼中反复训练,准确地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同时教师还要经常督促、检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健康的身体有利于适应社会快速发展,追求美好的幸福生活。把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是老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或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转化为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学生通过预习来了解教材,在上课时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体育文化活动的趣味性,展示自己的运动才能,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建立终身体育思想。

(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协助大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老师通过自己对体育知识理解和认知讲解给学生,同时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和运动技能的要领,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因此,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老师是主动者,学生被动接受老师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新课标教学要求老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民主,共同学习关系。教师是引领者,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为基点,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及未来职业选择的特殊需要,考虑所能利用的现有客观物质条件与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相结合,树立正确体育观,建立终身体育思想意识。

第7篇:对体育锻炼的理解范文

关 键 词:农村 留守儿童 体育现状 影响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既有地域性的特殊情况,又有家庭性的特殊情况,可以说是多种情况作用下当今社会的一种特殊产物。所谓的农村留守儿童,属于农村户口的家庭,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因各种原因流动到其他地区生活和工作,孩子留在原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投入严重不平衡,特别是农村地区。在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大多选择出外去打工并且夫妻二人共同出外打工比较常见。因为经济原因、户籍原因等因素,只能把孩子留在家里,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在国务院下发的《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把单一的传统教育向全面的时代教育转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安庆市岳西县毛尖山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现状为研究对象,主要是毛尖山乡旭辉小学、毛尖山中心学校(初中)在读6-18岁的留守儿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与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状况相关的文献资料10多篇、著作10部。检索了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各中小学体育经费的使用情况和体育设施分布情况的资料信息,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的体育锻炼情况和深度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现状情况。

1.2.2访谈法

在走访留守儿童家庭的过程中,我们随机选取了部分家长和孩子,一方面了解所居住地方的体育设施情况和体育活动情况,另一方面了解孩子们所在学校体育教育情况和体育设施情况,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的体育锻炼现状。

1.2.3.1问卷调查的设计

在设计问卷调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问卷调查内容的有效性与内容的涉及面与调查研究的问题特征保持相对一致,针对所涉及的所有问题,咨询了体育专业的专家、学者、一线老师的意见,对问卷内容不断修正更改,最终形成问卷。

1.2.3.2问卷调查的发放流程

由于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理解能力有限,调查员在发放过程中,监督并解释整个问卷调查的过程,及时回收,共发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为99%。

1.2.3.3数据处理法

通过计算机利用Spssl2.0对回收过来的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分类,根据研究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和分析

2.1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2.1.1人口统计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中,男、女生留守儿童分别占58%、42%,其中男生比例大于女生,但是女生平均年龄大于男生。样本年龄主要在6-16岁,其中8-14岁占总人数75%。

2.1.2目前监护人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样本中,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的占31.72%,与父亲单独生活在一起的只有14.40%,但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所占比例较大占52.41%。在走访各个农村留守家庭中发现,绝大多少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沉默寡言,孩子们大多数比较恋母,畏惧父亲,在长期家庭教育中得不到足够的教育,对孩子心理、生理上造成一定影响。

2.1.3家庭经济情况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也不容乐观,所以才会出现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向经济发达地区,把孩子留在家里生活。在调查样本里,孩子生活费在0―100元之间的竟然高达45%,在100―400元之间的有37.5%,但只有17.5%的孩子生活费可以达到400元以上,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孩子能购买的体育运动产品也是非常有限的,更别说花钱参与体育锻炼。

2.2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现状

2.2.1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有92.5%的孩子表示喜欢体育锻炼,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只占7.5%。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减小压力和释放心情、减肥、交更多朋友。这些说明农村留守儿童还是有较强的体育健身锻炼意识,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也高于人们的期望值,他们还是希望能够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2.2.2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

农村留守儿童是生活在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地方体育条件有限,而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所在地方,常见体育锻炼器材严重缺失;农村留守儿童所在学校体育器材拥有率普遍低于城市周边地区,体育教育投入量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开展的项目影响也是巨大的。通过问卷调查样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参加体育锻炼项目前5位分别是跑步、羽毛球、乒乓球 、广播操、骑自行车。

2.2.3 体育锻炼的时间与地点选择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时间和地点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根据样本数据,52%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每天锻炼不超过1个小时(不包括体育课),17%的农村留守儿童可以参与体育锻炼2个小时左右,只有5%的农村留守儿童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可以超过3个小时。体育锻炼的选择主要集中于学校操场、公园、家里。但是有65%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没有固定锻炼的地点,23%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地点是学校操场,只有极少数人(19%)选择公园或家里进行体育锻炼。农村体育健身器材的严重缺乏,没有适合的场地进行体育锻炼,都影响着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质量和时间,阻碍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成长

2.2.4体育锻炼的形式

农村留守儿童在农村可以利用的体育锻炼设施是很少的,都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形式单一,枯燥。通过样本数据统计显示,78%的农村留守儿童喜欢和朋友一起参加体育锻炼,13%的农村留守儿童喜欢独自参加体育锻炼,只有5%的喜欢和家人一起参加体育锻炼,这三种形式表明农村留守儿童有较强的朋辈群体观念和独自自主观念。在遇到困难时,52%选择向朋友们求助,28%选择向家人亲戚求助,只有9%选择向老师长辈求助,看来农村留守儿童对朋辈的依赖超出了对家人的依赖,这是明显亲情缺失导致这种现象。

2.3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2.3.1家庭体育环境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体育意识淡薄,特别是其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不关心孩子的体育锻炼,希望孩子把更多时间放在学习上,把体育锻炼看做一种“无用的行为”,甚至阻止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更别提积极的引导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了。由此可知,家庭环境因素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参加体育锻炼的根本性原因,尤其家庭经济情况、监护人对体育的态度等对其有显著影响。

2.3.2学校体育环境

学校体育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的配备以及学生的数量等。通过走访调查得知,安庆岳西县是安徽省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大多数安庆岳西县的中小学校,地域偏远,体育场所简陋,部分还存在安全隐患,学生多数沉默寡言,造成较差的体育锻炼环境。学生普遍反映部分学校不够重视体育课的开展,72%认为学校不够重视体育课的开展,很多学校把体育课当做其他学科的“补习课”私自占用体育课时间。另外68%的人觉得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不能让自己尽情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2.3.3 农学留守儿童自身的因素

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年龄比较小,对体育锻炼的作用没有更深的认识 (23%的孩子认为体育太累),体育意识较差。87%的孩子没有具体体育锻炼计划,9%的孩子有体育锻炼计划,但是并不能遵守锻炼 ,只有4%的孩子体育锻炼有计划并且遵守下去。大多数孩子没有体育特长和爱好,而且部分孩子体质比较虚弱,发育不良,在体育游戏中表现不尽人意,增加他们心理的负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体育行为和体育现状。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1)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只有极少数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但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分布广,带给社会一些问题。

(2)家庭经济情况、父母和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和行为。大多数父母比较支持孩子参加体育锻炼,隔代管教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因本身教育水平低,没有能力在学业、体育锻炼上提供帮助。

(3)农村地区的体育设施严重缺乏,体育活动内容也较为单一枯燥,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可以选择的体育项目不多,导致体育项目的选择出现区域化、集群化现象。

(4)与性格内向,自卑心理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在体育活动中,往往比较紧张、怕人,害怕参与竞争[4]。

(5)在农村地区,大多数学校的体育环境比较差,表现在缺少适合的运动场所、缺少运动器材、缺少专业的体育指导老师等。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重视程度不够,体育课的开展没有达到国家教育部门的教学要求。

3.2建议

(1)加大对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运动场地的建设,并给予一定的补助优惠政策,鼓励体育基础建设走向农村,深入农村。

限制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就是缺乏专有的运动健身场地,在全面健身计划运动启动后,城市的很多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保障。

(2)加强对监护人的指导、交流合作,密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教育问题。

大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程度不高,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对于体育锻炼的功能认识不足,给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和心理压力。学校应主动承担点责任,把体育教育延伸到留守儿童家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3)建立健全的农村地区体育教育体系,重视学校体育教育的相关问题,保障学校体育教育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体育锻炼,参与体育锻炼。

(4)通过体育锻炼加强干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长期留守儿童体育教育教师责任制度。

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很多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如果不及时解决,对他们会造成很大伤害。农村体育教师要定期举办适合的体育活动、体育赛事,加深他们对体育锻炼的理解,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同时也拥有一个阳光的心理。

参考文献:

[1]陈绍艳,胡庆山,杨成.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1,33(1).

[2]高建磊.农村留守儿童课外体育锻炼特征的调查研究―以广东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1).

[3]任秀安,郭燕.河南省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体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新乡、焦作地区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

[4]杨荣.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儿童品行影响的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3,27(2).

[5]柳友荣,罗永义,柳泳.农村社区体育: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干预的现实路径―基于公共治理视域[J].池州学院学报.2013,27 (2).

所获荣誉:

第8篇:对体育锻炼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青岛开发区 初三学生 体育锻炼 现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青岛开发区第三中学,第四中学,第五中学,第七中学四所中学的200名(男生103人,女生97人)初三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电子文献检索查阅相关的课题和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的内容设计问卷,在四所中学的初三学生中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3.访谈法:到各个学校对教师及部分家长进行访问。

4.数据统计法:收回问卷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有效的数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及认识

1.学生的态度及认识

中学男、女学生对参加锻炼的态度趋一致,他们参加锻炼的态度明确,积极性高,其中男生参加频率稍微比女生高一点。但是仍有3.455%的学生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所以应该对初三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心里状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调控,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体育,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体育当中去。

2.家长的态度及认识

父母家长的话会直接的影响孩子们的行动,所以家长对自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孩子体育锻炼的参与程度。有70.65%的家长表示积极支持自己的孩子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这是个好的趋势,使学生真正的达到劳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2.55%的家长对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持的是怀疑的、消极的态度,这不仅使孩子的学习压力加大了,更使孩子的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压力增加了。

(二)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

1.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

通过调查发现虽然男、女生的次数稍有差别,但整体上体育锻炼的情况还是可喜的,有92%的学生在体育锻炼频率上是符合并超出体育锻炼标准的(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三到五次)。

2.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

从锻炼的时间这一数据显示初三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远远达不到国家制定的标准“每天锻炼一小时”,究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初三学生的升学压力大,课程紧张,没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去,要达到国家的规定还要继续正确的认识并合理的安排时间去实践于体育。

3.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上显示出明显的集中性,锻炼形式的这种趋势,一方面反映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一个同学的相互交往,沟通感情,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机会,另一方面说明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强烈,能够积极的参加集体的活动,在活动中能感到集体的力量和集体的温暖。当然这样的选择与一些体育集体运动项目有关,更增进了集体的凝聚力。

4.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

初三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呈现多样性分布,学生喜爱体育运动项目兴趣广泛,并符合这个年龄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由于这个时期的男女生处于青春期的发育阶段,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同,使得男女生们在选择体育锻炼的项目上也还是有区别,男生以对抗性,高冲击性的项目为主,而女生以较为柔和的项目为主。在此阶段学生的世界观基本形成,具有了自己的见解,对体育的价值也有自己的看法,因此他们对体育项目具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三)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1.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不清

影响初三学生体育锻炼的一个因素就是不能正确的认识体育锻炼不能正确的去理解体育与健康,学校在这方面的课程也很少,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学生们对体育与健康的最初的认识。

2.场地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和初中的扩招,大量的学生进入到初中,但是体育设施却没有得到相应补充,直接的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

3.锻炼意识缺乏的影响

问卷显示周末学生的时间安排有42.5%的学生选择的是学习,看电视、玩电脑分别为19.5%和20%,而选择体育锻炼的却只有8%,说明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是很缺乏的。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这次的研究调查,发现开发区初三学生体育锻炼的目标正确,但是还存在部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被动的。学生喜爱的锻炼项目以球类和传统的田径为主,中考考试项目的受欢迎度也在此时期有所增加。

(二)建议

1.各级政府行动起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各级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行动起来,地方的各级学校、单位认真的执行下发的文件和规章制度,切实的减轻学生的压力,让学生有空余的时间来自我支配;继续加强对体育锻炼的宣传工作,加强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意识。

2.政府加大经费的投入

地区的政府、教育机构应该强学校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建设和管理,从基本上改变学生锻炼的环境,使更多的学生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3.学校加强体育教育及管理方面的建设

学校应该端正办学思想,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在体育课上教师应该合理的安排时间和节奏,并且应该有针对性的给学生安排适量的运动。

4.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

家长应该积极的和学校、老师进行密切的联系,应该和孩子们一起重视体育锻炼,正确认识中考体育加分,鼓励他们加强锻炼,去重新的正确的认识体育,树立终身体育观。

参考文献:

第9篇:对体育锻炼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体育 终身体育 高校 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及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教育水平不断的提高,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体育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它的含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校普通体育课的界限,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实施,对高校体育的要求更高了。从终身体育的角度来说,学校体育不仅要着眼于学生在学校期间体质的健康发展,促进身心全面的发展更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使近期和长远发展结合,在学校阶段与走向社会结合,增强体质与提高独立锻炼能力接轨。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加强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其终身受益。

1 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由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朗最早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后,终身教育思想几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终身教育思想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教学改革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终身体育思想是伴随着保罗・郎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思想形成发展起来的。

1.1 关于“终身体育”、“终身体育锻炼”的概念

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身中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与培养的总和,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一身中,学习与参加的体育锻炼活动,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真正成为人一生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在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与体育活动的实践过程。

终身体育锻炼是指每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贯穿一生的参与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活动的过程。

1.2 高校体育教学对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

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逐渐意识到应发挥学校体育的长远效益,不仅着眼当前课堂、单元、学期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要放眼于学生的未来以致一生的体育学习效应。人的一生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离开了体育就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锻炼、自我体育意识的树立打下良好的基础,把教学目标放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上,教会学生了解自身的身体结构、功能及变化规律,掌握不同条件和不同年龄阶段坚持自我锻炼的方法和重点。对于部分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有必要组织一些带有主动性或强制性的体育活动,使他们逐步养成终身体育锻炼和自我体育意识,成为一生坚持不懈地参与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的人。

2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使其养成规律性锻炼的习惯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在实践中产生的意识倾向,有了兴趣爱好就会主动去参与、去探索、去追求。因此,运动兴趣的养成是坚持锻炼的一个主要因素,要想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爱好,培养规律性锻炼习惯,教师应在教学中使教材项目适应学生身心特点,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诱导学生主动练习,注重课堂组织形式多样化,力求生动活泼,教法手段灵活多样,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全方位进行改革,并与未来社会体育接轨,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自发主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体育习惯是在参与体育活动中长时间逐渐形成的一种不易改变的行为。规律性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增强体质、锻炼意识、调节情绪、娱乐身心的效果,经过有目的的刻苦锻炼,让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对体育的兴趣,活动更大的信心,养成规律性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 强化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

强化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科学性的认识,认识提高了,才能转化为自觉行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理论知识的内容应突出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要以终身受益的体育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某一个项目动作的起因,发展过程,练习方法,练习手段及对自身的锻炼价值都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有效的科学锻炼赋予学生以健康为主,欢乐为辅的满足感,其目的是把学生不愿锻炼和不会锻炼等不良现象抛掉,把理解知识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毕业后能迅速的适应工作、生活,创造性的运用和选择锻炼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把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起来。

4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品质,是人自觉的、有目的地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在意志的驱使下,人的内驱力会激励人去克服困难或抑制不舍的“情”与“理”的行为。因此,意志品质的培养对学生适应未来的挑战有着深远的意义。意志的个体差异是非常显著的,有的学生意志坚强,有的学生则意志薄弱,这种差异在意志品质上是有着重要的体现。那么终身体育是贯穿在其一生的时时刻刻。体育又是一个自我挑战、自我锻炼、自我完善的过程,如果不是自愿的,习惯的培养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教学中要以鼓励为主,以意志坚强的同学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去克服自身的惰性,挑战自我学习的耐性,才能战胜各种困难,达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一个前沿阵地。高校体育教育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兴趣,是时代的要求,是未来的需要。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拓展体育目标,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王守文.关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