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研究范文

课程建设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建设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程建设研究

第1篇:课程建设研究范文

关键词:网络课程;教学资源;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9020102

1网络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简介

1.1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等文件精神,突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提出“三层次教学设计”,满足学生自学和辅助课堂教学的需要,建设方便学生自学、交互和考核的网络课程。

1.2建设目的

创建较高水平的富有学校特色的网络示范课程,为多媒体课堂教学提供重要的辅助方式,为学生自学和选修提供网络课程资源。

1.3建设方案

初步制定网络示范课程建设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如网络示范课程建设的基本栏目与基本要求、评审程序、合格验收标准等),并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完善和修订。该项目从网络示范课程的栏目设置着手,在以学生为中心、以三层次进行教学设计思想指导下,突出实用性,对原有精品课程的栏目数量砍掉约一半,只保留方便学生学习的10个基本栏目,并提出了基本要求;提出了“三层次教学设计”,强调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充分整合;实施课程全程录像,丰富教学资源,建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示范课程。

2网络课程的实践

笔者所在院校建设的网络示范课程均为医学类基础或主干课程,影响范围广、受益面大,教师在建设过程中注重教学设计和应用效果,为学生提供了表现形式丰富、设计科学的学习资源。

为进一步分析建设效果,设计了调查问卷,对145名学生和多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二年级学生(在所学课程中至少有1/2主干课程上网)65名,三年级学生(在所学课程中至少有1/2主干课程上网)50名,一年级新生30名(学习的课程以基础类课程为主,全部上网),教师10名(副教授以上职称、参与教学并且主持建设网络课程)。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1)各学科普遍重视利用三层次教学设计进行课程建设。三层次教学设计是按照课程整体、章、节(单元)3个层面制定的教学设计。在网络课程建设中的表现形式:在课程简介中体现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在学纲中体现章教学设计,在学习纲要中体现节(单元)教学设计。调查结果表明,认为体现出“三层次教学设计”的网络课程的学生达73%。

各学科能够充分利用文本、图像、图形、动画等多种多媒体素材与课程内容整合。大部分教学内容均按章节顺序编排,结构明晰,检索方便。88%的学生认为自学网络课程导航十分便捷。

学习纲要栏目课程内容系统完整,并充分与多媒体进行有机整合,撰写出学生容易看懂的多媒体电子教材,结合授课录像等辅助学习,让学生较为轻松地学到一门课程的知识。有87%调查者认为网络课程能满足自学课程需要,与大多精品课程及OCW(开放课程课件)仅给出教学大纲和多媒体课件不同,学习纲要受到学生欢迎。

(2)各学科比较重视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各学科提供了比较丰富的、表现形式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图片、音视频、动画、名词术语、研究论文、教学案例、参考文献、专题网站等资源类型。

多媒体课件作为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点”,学校非常重视,从2006年开始每年对全校多媒体课件进行审核,使教师制作水平逐步提高,多媒体课件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和教学管理部门及同行的认可。

教学录像与精品课程也不同,并非仅仅录制几节示范课,而是对课程全程录像,涵盖了理论课和实验课;对重要的知识点录制问答录像;为拓展学生知识面,还录制讲座录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录制过程中严格把关,为防止出现“课堂教学视频化,纸质教案银幕化”,在录制前对多媒体课件进行审核,对教学时间、教师仪表等方面也做出了具体要求和规定,并且每个教学录像都设置了目录索引,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课程资源”、“课程录像”和“学习纲要”是3个最重要的学习栏目,所占比例分别达到调查者的22.70%、19.15%和16%。

(3)网络课程教学效果得到了认可。关于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对比,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网络课程能辅助课堂教学的人数占96.05%;认为网上自学课程与课堂教学是并列学习形式的人数占61.35%,需要观察的人数占27.45%;认为网上自学课程高于课堂教学学习效率的人数占44.45%,后者高于前者的人数占33.05%,二者一样的占22.50%。结果表明,网络示范课程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多数认为网上自学课程与课堂教学可以成为并列的学习形式。

师生充分肯定了栏目的设置,认为能突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体现课程整体、章、节(单元)三层次教学设计,凸显多媒体学习纲要和课程录像两大建设重点,实现自学、交互、自测等功能,总体评价:基本成功、比较满意、值得推广。网上自学课程是与课堂教学并列的一种教学形式,对于学分制、弹性学制的实施和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有重要意义。

(4)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的优势。与精品课程相比,网络示范课程从学生视角出发,简化栏目设置,方便学生学习;课程录像包含全部教学内容,不同于精品课程仅展示少数几节示范课;重视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学习纲要设计,不是精品课程和开放式课件(OCW)中课件和教学大纲的简单罗列。

3网络示范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课程录像的问题

笔者所在院校有专门的精品课程录播教室,课程录像采用自动录播设备制作,将教师视频、声音、教师电脑屏幕同步录制生成“流媒体课件”,具有制作周期短、分段导航、临场感强、降低对网络带宽的需求等特点。但是,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具体表现在:部分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在录制过程中因不需要学生参与而缺乏激情,课程录像的互动效果不如真实的课堂教学;教学录像时间太长,与课堂教学不同,学生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容易疲劳,注意力分散,学习兴趣下降。

3.2教学资源的有效性不足

一般认为, 网络教学资源是指网络上所有可能对教学活动有帮助的信息资源。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角度看,网络教学资源在支持教学发展和改革的进程中需要经历信息共享、教学支持和特色构建三个阶段。

校网络示范课程对教学资源的应用还处于第一阶段,课程中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料,随着建设的深入,各学科积累的素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教师缺乏规范管理与设计,缺少对学习资源的特性分析(如针对性、 启发性、整合性、扩展性等),对这些素材的质量、难度等级和技术标准没有进行有效的分类,个别课程还存在着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与效果的现象,另外由于缺乏资源数据库的支持,师生上传和检索资源也受到限制。

4总结和建议

4.1完善网络课程建设和运行机制

网络课程建设需要长期、不断更新,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与激励机制,积极改善网络辅助教学的设施和条件,以满足师生的教学需求。笔者所在的院校已初步建立了网络课程建设和运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制定网络课程建设规划,完善评价体系和激励措施,鼓励、引导教师开展网络课程建设。除了对网络课程有经费支持外,建议网络课程建设应用成果与传统课堂教学成果同等对待;选设一些公共课程或选修课进行网上学习与考核,给出相应学分,促进教师建设课程的积极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4.2加强教学资源应用与更新

建议学校与其他院校、企业联合,共同建设、使用网络课程,从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更大范围的共享;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并非提供给的资源越多,学生学习效果越明显。资源太少,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资源太多,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

4.3加强网络课程宣传与应用

建议通过校园广播、电台、学生社团活动等多种方式加强网络课程的宣传推广,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促进网络课程的广泛应用。对建设效果较好的网络课程面对社会开放,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广泛传播,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陈文捷,王永波,王涵,等.三层次教学设计在生理学教学中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3).

[2]蒲善荣.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探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5).

[3]李俊生.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1(5).

[4]张润芝,张进宝,陈庚.网络课程质量评价实践及学术硏究评述[J].开放教育研究,2011(4).

第2篇:课程建设研究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法;课程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9-0136-02

1房地产法课程教学目标

“房地产法”是我校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房地产方面的相关知识,了解房地产法的体系;熟悉房地产法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房地产法的调整范围和特征,房地产开发的主要环节及相关法律的规定,房产交易的主要法律制度制度。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房地产法律、法规、政策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房地产法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用以调整房地产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房地产法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房地产权属法律制度、建设用地制度、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法律制度、城市规划管理法律制度、房地产开发建设管理法律制度、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房地产权属登记法律制度、房地产税费法律制度、物业管理法律制度、住房公积金法律制度等。由此可知,房地产法教学不仅涉及民法基础知识,还广泛涉及经济法、税法等法律知识。因此,提高房地产法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法学知识,还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

2房地产法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2.1房地产行业的人才需要

过去十几年,我国房地产业高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约为50%,而发达国家普遍超过70%,如果在21世纪中叶可以达到这种水平,则每年需要有1600万人口转入城市,这需要相应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商业设施,特别是住宅建筑,形成了对房地产开发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迅猛增长。从近几年对各行业职位需求的分析来看,房地产行业的职位需求数量居前列。作为当今的房地产专业人才,不仅仅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相关法律知识,这样才能适应房地产开发、房地产策划及房地产经纪工作。在以往的教学中,通过对一些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在从事诸如房地产销售等中介行业工作时,经常会涉及到相关法律知识。可见物业管理法规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因此在物业管理教学的过程中加强行物业管理法规课程的建设革,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有很大的必要性。

2.2从房地产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析

我国当前的房地产行业正在飞速发展,在它走向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中,房地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更新与完善,而我们的教材总是存在滞后性,造成教学内容难以适应现实需要。我国的房地产专业起步相对较晚,相关的专业教学设备及教学资源也不完善。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相应的教学教材和案例都比较少,这就给房地产法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3从房地产法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分析

我国目前的房地产法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房地产法学习中的实践的重要性。同时单一的教学形式造成学生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了限制,使得学生走向社会实践后会感觉手足无措。在学校的考核教学工作中,只重视理论知识的闭卷考试并不能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行考核,这就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3房地产法课程建设措施

3.1建设教学团队

专业是兴校之基石,而师资是强专业的根本保障,优秀的师资团队应该由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科研素养和先进的专业教学水平的成员组成。而建设这样一支专业教师队伍,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走出去”是指学校现有专业教师到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估价事务所、房地产中介机构挂职,深人企业一线。“请进来”是指从房地产开发企业或房地产估价事务所引进热衷于教育事业的行业专才或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专业建设研究和实施工作。同时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支持资源专业教师参加房地产执业资格考试。

3.2拓展教学内容

房地产经济活动涉及的社会关系复杂,房地产法课程框架体系应该是一个以调整房地产法律关系的法律法规为主,其他法律法规中的相关条款内容也要参与适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拓展教学内容,以房地产策划、房地产经纪和房地产估价相关工作所需的法律知识为主线,重点简述房地产开发的主要环节及相关法律的规定和房产交易的主要法律制度来安排教学,建构了“以法理为基础,以房地产法律为核心,以房地产部门规章为主干,以其他有关法律规范为补充,以房地产业务内容为主线”的框架体系。在教学中,既讲法律对房地产经济关系的规范,又把法律、法规与现实政策结合起来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具体剖析、讲解。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改革教学方法

房地产法不是一门很强理论的学科,更重要的是实践,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房地产法的教学按照一般的法律法规的传授方法,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必须使用案例教学法将干涩的房地产法律知识和理论与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相结合,是学生能够将原本抽象法律运用变成形象具体的运用,从而更好理解掌握所学到的法律知识,更主要的是在今后的生活之中学生能够用这样的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之中的问题。一般现在的教学主要是以教为中心,整个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应当转变过去的教学模式,变成学为中心,将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频率,从而能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最终使学习变成轻松的事情。

3.4建设教学资源

房地产法规课程教学内容不断拓宽,而课时数量有限,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一只笔、一本书、一块黑板就能完成教学的状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运用大屏幕投影仪、录像带、网络视频等现代教学手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案例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料的建设。

3.5完善考核评价

由于房地产法课程实践性较强,同时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尤其在现实案例方面。以往在笔试测试中很难全面的测试学生对于法律法规的整体掌握情况,只能考核其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很难考核出法律法规的现实运用情况;同时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即使有案例分析的考题,也仅能就少数法规的一部分内容进行测试,而且试题多偏重理论性,不能较全面地考核学生对生活中的现实案例的综合分析和解决能力。因此,建议课程考试采用笔试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法律制度知识采用笔试测试,仍采用闭卷考试方式,重在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对于应用性较强的现实案例采用实训的方式,即让学生结合课堂所讨论的案例或者是学生自己感兴趣案例,运用所学房地产法知识和理论进行分析、论证,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考试成绩的构成包括以下三方面:(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由作业、出勤和课堂表现等综合评定。(2)案例分析成绩占总成绩的30%,结合课堂所讨论的案例或者是学生自己感兴趣案例,运用所学房地产法知识和理论进行分析、论证,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根据报告质量和课堂参与情况给予案例分析成绩。(3)期末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刘远山,余秀宝.房地产法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2). 

[2]汤腊梅.房地产法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9). 

第3篇:课程建设研究范文

一、园本文化建设要突出“园本性”

幼儿园因其自身师资、幼儿和家长来源的不同,以及所处地域文化特色和自然资源的差异,形成了自身的整体特色,即“园本性”。它是确立幼儿园园本文化建设目标、内容、途径的首要依据。因此,幼儿园的园本文化建设务必要突出“园本性”,在了解、认知本地域的文化背景、传统特色的前提下,在传承和发展本地区、本园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园的现时文化和特色,建构出融合自身历史文化、周边文化资源以及具有创新学前教育理念的园本文化。

二、领悟和理解幼儿园园本文化建设的内涵

优秀的幼儿园园本文化孕育着团队精神,它能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它熏陶浸染,润物无声,是幼儿成长、教师发展、园所发展的基石;更是幼儿园的一种内在气质,一种独特个性,一种教育品牌。

我们在构建幼儿园园本文化建设之前,有必要对幼儿园园本文化建设的认识误区进行一下梳理:将幼儿园园本文化建设片面理解为幼儿园文艺活动的组织;将幼儿园园本文化建设片面等同于标语、口号的张贴;将幼儿园园本文化建设视为幼儿园的形象设计;将幼儿园园本文化建设仅仅等同于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建设;将幼儿园园本文化建设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割裂开来。幼儿园的园本文化建设脱离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其后果不言而喻。

三、园本文化建设要以“精神文化建设研究”为突破口

幼儿园的“精神文化”建设风貌,是它有别于其他幼儿园的重要标志,它能集中体现一所幼儿园独特的底蕴和品质,具有隐性的、深层次的“品牌效应”,是幼儿园园本文化建设的精髓所在。

1. 关注幼儿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要尊重人的价值。幼儿园可以从弘扬“健康向上、淡泊名利、关爱和谐”的园本精神入手,培养教师的“职业情感和态度”及“对幼儿的情感和态度”,尊重幼儿的人格和需求,对幼儿倾注“母亲”般的情感,读懂幼儿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

2. 提升幼儿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应该是全方位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影响和教育着幼儿。幼儿园可从“加强教师的品德修养”、“培养教师的审美情趣”、“关注教师的仪表行为”、“激发教师的潜在能力”、“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等方面来培养和提升幼儿教师的人文素养,使教师的人格魅力成为无声的教育手段,使幼儿园成为行为教育的典范。

3. 对幼儿教师体现人文关怀。用“尊重、关爱、赏识”去唤醒幼儿教师内心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潜能,使教师对幼儿园产生认同感。这样,才能真正打造出一支与幼儿园荣辱与共的教师队伍。这也是我们最期望和最难得的效果。幼儿园可以从“尊重和理解教师”入手,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关注幼儿教师的职业感受、关注教师的生活、关注教师的需要、关注教师的发展等等。

(1)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幼儿教师的心理感受、心理体验等心理因素,是影响幼儿教师自我提升最主要的内在因素。幼儿教师拥有积极、阳光的心态,势必会让她们奋发向上,有爱心、责任心和创造力。这也是幼儿园课程建设取得成效的保证。

第4篇:课程建设研究范文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课程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设计应和非职业类高等教育有本质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能力载体上。以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为例,阐释能力载体的选择和基于能力载体高职专业课程的设计和组织。

关键词:

能力载体;高职专业课程;市场营销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课程应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怎样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的核心任务。职业教育的课程不是将学科体系资料的简单删减和修补,而是基于职业能力对相关知识体系的解构和重构,要制定全新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设计全新的教学任务,精心组织教学。下面以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组织管理技能》课程为例,具体说明基于能力载体的高职市场营销课程的设计和组织实施过程。本文中,能力载体是指职业能力所依附的外在形式。

一、课程的确定要充分体现职业性———从能力体系到能力面

通过调研、分析市场营销相关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市场营销专业的能力体系被确定为“懂市场、精销售、能策划、会管理”。《组织管理技能》课程是为了实现“会管理”的专业能力面而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组织管理技能》课程和《管理学》课程有本质区别。后者以完整的学科体系为导向,突出知识的介绍,职业能力在课程中得不到系统的体现,不符合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性。而前者突出职业能力的系统性,不追求知识体系的完备和系统。

二、课程标准主要明确能力线载体———项目

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应该是基于职业能力的标准。离开载体的能力是空中楼阁,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首先应该明确能力线载体。选择能力线载体须遵循的原则有:承载的职业能力由简单到复杂、培养对象对能力载体从熟习到陌生。例如,《组织管理技能》课程标准确定的能力线载体:简单(规模和管理幅度小)非盈利性组织管理、较复杂(管理幅度较大)非盈利性组织管理、复杂(规模和管理幅度大或层次多)非盈利性组织管理、非公司制企业管理、公司制企业管理。根据选择的能力载体,结合实现能力目标中可能用到的主要知识点,制定完整的能力体系目标如下:

1.简单(规模和管理幅度小)非盈利性组织管理技能能组建结构合理的团队,制定科学的领导标准,选出团队领导,进行简单的分工和科学的决策,完成简单的团队任务。

2.较复杂(管理幅度较大)非盈利性组织管理技能能对团队任务进行科学的分解,能进行合理的授权,能迅速高效地处理够沟通中的障碍,完成有一定难度的团队任务。

3.复杂(规模和管理幅度大或层次多)非盈利性组织管理技能能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能选择合适的领导,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进行科学的分工,能对活动过程进行控制,能制定合理的评判标准,完成较复杂的团队任务。

4.非公司制企业管理技能能运用滚动计划技术对企业工作做计划,能对团队进行有效的激励,能对企业任务进行分解,能为企业设计岗位,招聘适合的员工。

5.公司制企业管理技能能运用网络计划技术为企业做计划,能确定公司的治理结构,能为公司确定长期计划,能为公司确定分支机构并选择合适的职业经理人。

三、课程设计主要明确能力点载体———学习任务

课程设计要根据课程标准选择具体的能力点载体,即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设计要遵循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要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环境的变化作出调整。例如,《组织管理技能》课程设计包含了14个学习任务。其中,第三个项目———复杂非盈利组织(管理幅度大或层次多)管理技能根据课程开设学期的活动安排选择了3个学习任务:推销竞赛组织技能训练、系奖学金评比活动组织管理技能训练、高校学生会活动组织管理技能训练。课程和学生活动相互配合、相互呼应。课程对相关学生活动起到了指导、训练的作用,学生活动对课程起到了强化和考核作用。

四、实施方案以学生任务为导向

实施方案是课堂组织的关键步骤。实施方案应该包括两部分:学生任务和教师任务。学生任务是学习任务的引领,工作任务书是学生完成课堂工作任务的纲领性文件。工作任务书中要明确每次任务的任务目标、任务步骤、需要用到的辅助工具、参考资料、任务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方式等。教师的任务是辅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按照时间顺序,主要包括:解释任务、介绍相关知识点、组织学生讨论和练习、答疑和考核。在任务的实施中,教师要明确学生任务的难点,深入到任务团队中和学生一起解决疑难,及时控制任务的进度。例如:在项目三的第一个任务推销竞赛组织技能训练中,难点是学生制定的竞赛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其中包括组织结构、分工、授权和控制。因此在学生通过演练发现竞赛现场组织混乱后,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引起混乱的不同方面的原因,指导学生找到解决办法。

五、在教学实践中的收获和问题

通过3年的教学实践,以能力载体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方法已经覆盖了本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大部分课程。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学生和企业的好评。但是,该方法也有局限性,即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微观层面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如:《推销实务》、《统计与市场调查预测》、《组织管理技能》、《促销方案设计》、《商务谈判和礼仪》等课程应用该方法的效果较好。而理论性较强或较宏观的课程则不太适合使用此方法,比如《经济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基础》等课程应用该方法的效果差强人意。同时,采用该方法的课程是以职业能力的系统性为导向,可能会导致学生知识体系的欠缺,甚至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建议配合增设一些知识性较强的选修课或者增加学生课外阅读任务,以弥补学生知识体系的短板。

作者:谢泽力 单位: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5篇:课程建设研究范文

1.协同创新思想的基本内涵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协同创新思想认为组织内部主体之间的协调、协作形成拉动效应,推动各个主体共同前进、个个获益,整体加强,共同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创新理论和创新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领域创新的主体从单主体演变为多主体,创新的过程从线性创新演变到网络状创新,创新方式也实现了从独立创新到合作创新的演变,并逐步向协同创新演变。[2]协同创新多为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三大科研创新主体,相互配合、相互协同,围绕共同目标,共享资源信息,形成创新合力,推动创新产出的过程,即通常意义上的产学研协同创新。[3]协同创新主要有三个特点(:1)协同放大。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实现创新组织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由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转变,从而达到系统功能的整体放大,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1+1>2(;2)整体性。创新生态系统是各种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其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3)动态性。创新生态系统不是一种超稳定的结构,而是根据组织内外各种要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2.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应贯彻协同创新思想

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与协同创新思想存在内在逻辑关系:参与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专任教师、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网络营销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为了建成科学的网络营销课程体系而聚合在一起,通过有效合作与沟通,形成相互协调、联合行动的创新联盟,从而增强网络营销课程的科学性、实效性和适用性。具体来说,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与协同创新一样,同样具有多角色参与、机制上协调、原则及非线性效果的特征。多角色参与,是指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需要打破单个主体独自作战的局限性,要形成融专任教师、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网络营销行业企业以及所在院系为一体的建设共同体,协同推进网络营销课程建设。机制上协调,是指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要预先建立保障建设共同体规范运行、高效推进的保障制度,包括共同体的章程、议事规则、评价机制等。原则,是指要尊重多元主体之间存在的利益、文化上的差异,尽量在多元主体之间利益的结合点上来推进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非线性效果,是指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各个主体之间的有效协作,突破了传统的线性作用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不是各方主体单独作用的简单叠加,而将产生“1+1>2”的非线性效果。

二、协同创新视域下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多维协同模型

1.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团队的主导

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利益相关者是多元的,包括专任教师、相关课程任课教师、学生、网络营销行业企业、学校、院系及教研室等,但在课程建设的协同创新中,高职网络营销课程专任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其他利益相关者则处于协作地位。作为主导的网络营销课程专任教师,在课程建设中,主要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突破网络营销课程“自留地”的限制,主动走到课程之外,与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网络营销行业企业、学校及院系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协同推进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二是控制网络营销课程建设进程,包括课程目标设定、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效果评估等;三是实施网络营销课程建设效果评估,发现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矛盾,及时采取措施优化建设进程,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2.网络营销行业企业的合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它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4]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也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只有争取到网络营销行业企业的参与,课程建设才能够摆脱传统学科教育模式,真正实现“五对接”。作为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共同体重要成员的网络营销行业企业,为确保课程在适应企业需要、市场需要的前提下“出新”,主要发挥以下作用:把网络营销产业升级的新要求及时贯彻到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中;联合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团队,协同解决网络营销行业企业发展中的新困境、新矛盾,并以此为课程建设提出新要求;网络营销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参与课程设计,可以为课程创新带来新视野、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网络营销企业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可以为网络营销课程建设提供新案例。

3.网络营销相关课程建设团队的参与

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其先修课程主要有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互联网应用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等,其后续课程主要有网站策划与SEO、网络客服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等。作为连接营销理论和互联网技术与电商服务技能的中间桥梁,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不能够完全撇开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而独立进行。因此,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连续性和贯通性。达成这一目标的最好办法就是在网络营销课程建设中,吸收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的参与,并且制定相关机制确保这种参与的深度与实效性。网络营销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的参与,主要发挥以下作用:参与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确保网络营销课程内容与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的贯通性和一致性;在课程建设中,为网络营销专任教师提供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同时提供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4.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参与

学生是课程教学的对象,是课程改革的最终受益者,因此他们不应该游离于课程改革之外。国内诸多高职院校的网络营销课程改革之所以成效不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离开了学生的参与和支持,把最应该参与的主体排斥在了课程团队之外。在协同创新思想看来,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必须吸收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参与,其发挥的作用主要有:参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确保教学内容与方法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参与教学评估,对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真实性评价;向网络营销课程教师反馈教学效果,提供教学建议。

5.学校、院系、教研室的支持

课程是专业的核心载体,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任何一门课程的建设都是围绕人才培养来进行的,都离不开外部条件的保障性支持。作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网络营销课程建设必然离不开学校、院系和电子商务教研室的支持。这种支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和院系为网络营销课程建设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确保网络营销课程在队伍建设、资源建设,特别是校企合作方面获得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二是学校和院系为网络营销课程建设提供物质资源上的支持,包括课程团队工作条件、学生实习实训场所与设施设备、教学仪器设备等;三是电子商务教研室为网络营销课程建设提供软件资源的支持,包括和谐的教研室文化、丰富的教学经验、适用的教学研究成果等。

三、协同创新视域下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多维协同策略

1.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团队利益与行业企业利益的协同

协同创新的参与方是多元的,参与方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但不论差别有多大,所有参与方都应当从中获益,都应当是协同创新的赢家。这是协同创新关系之所以能够建立、创新活动之所以能够持续进行、创新任务之所以能够得到完成的根本保障。可以说,没有合作共赢,就没有真正的协同创新,协同创新要从结果上保障参与者的利益不受损失。[5]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建设的主体是多元的,既有校内的专任教师、相关课程任课教师、学生、院系及教研室,也有校外的网络营销行业企业。这些主体参与课程建设的出发点是各不相同的,特别是网络营销行业企业,他们的参与更多是出于人才和技术的需求。而校内网络营销课程团队考虑更多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述双方存在利益上的不一致性,容易导致协同创新的失败。因此,在认可校内课程团队和网络营销行业企业利益上的差异的基础上,必须在的原则下,把双方的利益协同起来,竭力寻求双方利益的结合点。

2.高职网络营销课程文化与行业

企业文化的文化是具有相同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具有的心理程序。[6]每一种文化都有他独特的价值理性和行为准则。高职网络营销课程文化既有高等教育属性,也有职业化属性,呈现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公共文化特性。网络营销行业企业作为生产性经营组织,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内在本质,因此其文化呈现出为保障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而构筑的“逐利”特性。很显然,两者在价值取向、行为选择、心理状态等方面存在着本质差异,但这并不代表两者就永远只能处于针尖对麦芒的敌对状态。实际上,高职网络营销课程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还是具有许多一致性的,例如,两者的文化都代表着各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都同属于“为人”的文化,都包含“人本管理”理念,都是围绕“人才”来进行文化的构筑。这就为高职网络营销课程文化与网络营销行业企业文化的互补和融合奠定了共同的基础。

3.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内容与相关课程内容的协同

第6篇:课程建设研究范文

关键词:广告学;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81-03

《广告学概论》是系统讲授广告基本原理与广告运作规律的一门课程,与市场结合紧密,知识的应用性很强。突破单纯理论教学和专业素质培养,转向理论与实践结合、同步推进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是《广告学概论》课程改革值得探索的方向。

一、课程定位

《广告学概论》一般是艺术设计、广告学等专业的专业理论课。通过该课程的讲解,引导学生建立市场意识,促使学生形成“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专业核心观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纯艺术与设计、广告的区别,正确认识广告与设计的关系。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广告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全面了解广告运作程序及原理,并能够用广告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广告传播中的一些基本问题;通过精选的课后实训项目的开展,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在理论学习中,通过案例分析、话题讨论、演讲陈述、课后实践等互动环节着力提升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包括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形象礼仪等),为后续专业学习和个人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程学习,主要培养学生以下专业素质:①建立市场意识,形成“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专业核心观念;②熟悉广告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广告运作的基本方法,具备策划、创意、写作等基本技能;③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2.通过本课程学习,主要培养学生以下非专业素质:①具备创新精神和诚信品质;②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沟通能力;③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④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⑤具有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针对专业、教学对象、课时、教学条件等,对教材进行处理,合理分配学时,深挖重、难点和核心知识点,使学生学习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凸显《广告学概论》在整个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价值。

四、实践教学安排

1.实践教学设计思想。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一般对《广告学概论》暂无明确的实践(验)教学要求。但在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要做到既有利于丰富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操作、应用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强调广告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广告学概论》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至少应体现以下方面:①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②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转向多样化教学;③以教学内容从广告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向着力培养学生广告运作实际应用能力转变;④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向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转变;⑤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自主学习转变。

2.实践教学安排。本课程为理论课,实践项目均安排在课外进行。结合校内外环境,精选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课后实训项目让学生参与,借此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使知识内化为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观念、品格、知识、方法、能力五大体系)。以本人教学实践为例,摘录部分章节课后实训习题如下: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热点话题讨论、演讲陈述、调研报告等。《广告学概论》知识的应用性强,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大量经典案例分析和课外实践项目的开展,理论联系实际,既有利于丰富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操作、应用能力,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也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方法与素质培养的关系如下图:

2.教学手段――理论教学+实训项目+网络资源。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名家访谈视频观看等手段的运用,让学生真切感受专业、行业实际;通过网络交流,及时解惑答疑,并将相关企业招投标任务及时,鼓励学生参展参赛,参与实际项目投标,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消化、理解、应用。

教学手段与素质培养的关系如下图:

六、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广告学概论》课程教材应优先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同时结合实际自编讲义。前者满足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后者体现专业特点和个性化教学的需求。如下图所示:

2.参考书。参考书供教师备课和学生课外阅读使用,是对教材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广告学知识体系主要涵盖艺术学、传播学、经济学,教师可选定典型性图书作为备课参考资料,同时提供给学生课外阅读。为保证课外阅读质量,可规定考试命题覆盖参考书的范围及分值比重。

七、课程考核

1.课程考核改革思路。课程教学围绕培养学生的“五大体系”进行,即品格、能力、观念、知识、方法。那么,单纯的考核知识,显然不够全面。为使课程考核从考知识向考“五大体系转变”,使考核的价值最大化且起到调节作用,传统考核方式势必需要变革。《广告学概论》课程的结业考核除笔试之外,可增加演讲陈述部分。笔试部分以分析题、辨析题、论述题、简答题、创作题等主观题为主,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演讲陈述部分,学生在指定范围内自选课题,收集准备材料,制作PPT上讲台演讲陈述,考查专业同时,对相关非专业素质进行考核。通过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查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评分标准也多元化,以考核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

《广告学概论》总评成绩计算办法:

《广告学概论》演讲陈述部分成绩评分细目(满分100分):

2.考核范围。课程结业考核范围,指定在教材和参考书以内的知识点。例如:

八、课程资源

本课程资源至少应包含PPT多媒体教学课件、课程和专业相关主流网站及图书。教师和院系应对学生全面开放以上资源,加强交流互动。其中专业类图书应包括广告理论、媒体研究、广告经营管理、广告法规、广告专业杂志、广告设计与创意、策划与营销、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历史、广告人物传记、广告年鉴、电脑设计软件应用、广告专业图片素材、广告作品图集等类别。

九、平时作业

本课程平时作业应建立题库,题目应具备针对性、典型性、可操作性,侧重对知识的理解、应用练习;作业量总数4~8次为宜。具体包括:专业知识识记(比重30%);课后实训项目调研报告(比重40%);课堂中针对热点问题,分析评论(比重30%)。

提高教学质量不仅仅只是课程建设的问题,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制度等环节的合力配套建设是有力保障。没有哪种模式能够以一概全,各校实际不同,课程建设的细节处理应有差异,但课程建设总体要求和框架应基本一致。《广告学概论》课程建设应针对各校专业、教学对象、课时、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做到课程定位准确、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精炼、实践教学安排合理、教学方法与手段高效、教材与参考书选用得当、课程考核调节力强、课程资源丰富、学生作业针对性强,努力使学生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同步推进。

第7篇:课程建设研究范文

加强应用技术大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及教学管理,对其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监控,对于深化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拓展课基本内涵,接着分析了应用技术大学开设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重要意义,然后结合广东白云学院实际,重点对应用技术大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管理、教学管理、质量保障制度及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

人才培养;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应用技术大学

一、职业能力拓展的基本内涵

职业能力是指劳动者在先天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锻炼逐步形成的成功完成某一职业工作的个性特征。职业能力拓展,是相对于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而言的,也就是非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非专业职业能力既包括各行业都需要的一般职业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也包括各行业所需要的除专业能力以外的其他特殊职业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非专业职业能力的拓展,既包括一般职业能力的拓展,也包括除专业能力以外的其他特殊职业能力的拓展。

二、应用技术大学开设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重要意义

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与普通大学并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和面向工作生活的类型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就业和区域发展及促进终身学习等多重使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协同育人是应用技术大学的基本特征。为实现应用技术大学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构建一个基于能力本位的适合专业发展定位和区域特点课程体系十分重要。课程体系应包括基本素质理论课程、专业技术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几方面。将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纳入到应用技术大学课程教学体系中,体现了应用技术大学“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顺利实现就业,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职业能力系统中,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职业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专业能力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良好的非专业职业能力。非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其专业能力得以验证和提升的过程。要提高就业竞争力,在重视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职业能力的培养。高校要培养既有坚实的专业能力、又具有健全的理想人格、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在搞好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关注其他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三、应用技术大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实践研究

广东白云学院从2010年起开始试点“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校内教学+1年企业实践教学”,并在试点改革的基础上,从2014年开始全面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拓展课作为学校开展企业实践教学6个重要环节之一,旨在通过该类课程教学,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积累学生的职场经验,实现学生向具有良好职业品德的职业人的转变,为就业(创业)做准备。学校通过引进为主、开发为辅方式,共开发建设了137门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开展此类课程教学,在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教学管理与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

1.职业能力拓展课资源建设

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授课形式主要是以网络课程学习为主,课程资源分为自主开发和资源引入。自主开发是指由任课教师自主开发课程内容、网络教学视频(课件)、教学大纲、学习指南、考核方案等网络资源。资源引入是指引入国内外优质网络课程资源、网络教学视频(课件),并由任课教师完成教学大纲、学习指南、考核方案等教学资料和文件的编写。

2.职业能力拓展课课程管理

学校各教学部门根据每年职业能力拓展课的相关工作要求及时间安排,落实每一门归属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任课教师,并由相应的任课教师完成该门课的教学文件准备工作;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任课教师根据每年职业能力拓展课的相关工作要求及时间安排,按时完成教学大纲和学习指南等教学文件的编写及上传工作;学校各教学部门,教学副院长(部主任)负责组织各归口管理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教学文件初审工作。初审通过后,再由教务处组织专家完成各课程教学文件的审核工作。学校出台了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质量标准方面的相关文件,分别从课程教学理念与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展示界面、教学资料文件等方面,对课程进行质量评价。通过审核的课程,作为职业能力拓展课网络课程资源投入使用。

3.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教学管理

职业能力拓展课教学由教务处统筹、各教学部门负责。

(1)选课管理。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0周前后,教务处下发选课通知,由各二级学院组织学生进行选课;各二级学院按照教务处的通知要求,同时依据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选课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结合本人专业及参加企业实践教学实际,在学校教务综合管理网络选课系统进行选课。选课原则上由学生本人上网完成,因条件限制无法上网选课的,由学生委托指导老师(专业指导教师或辅导员老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代选工作。为了加强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教学过程管理及质量管理,规定每门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班级人数原则上为20-80人。学生选课时如遇到所选课程总人数少于20人的情况,则选择该课程的学生需要重新选择其他课程;选课结束后,由职业能力拓展课任课教师将各门课程学生名单导入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与管理。

(2)教学管理。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课程管理、学习指导、考核及成绩评定等工作由相应任课教师负责。任课教师应按照职业能力拓展课的工作要求与时间安排,在学生参加企业实践教学前完成职业能力拓展课的面授,明确学生学习网络课程资源的下载和使用方法,讲解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和学习指南,并告知学生本门课的考核及成绩评定标准、作业上传方式等具体要求;任课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或其他方式联系选课学生,确保每个学生能够及时获得教学资源,并以网络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参与互动、提交作业等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任课教师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与管理,并在规定日期内完成学生学习资料收集整理及考核工作。原则上,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应按照8周时间安排学习进度。该课程是开放性自主学习课程,课程进度可以由任课教师与学生协商安排,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教学及学习任务。

(3)成绩评定。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考核应采用开放性(课业)考核方式。课程学习成绩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分制。学习成绩由任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考核评定,课程成绩单及必要资料由课程归属部门负责审核及上报。

(4)重修管理。凡是没有按照规定取得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分的同学,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获得该课程成绩:一是用企业实践创新学分替代,成绩评定后的下一学期开学前两周,由学生填报审批表,并附相关证明材料,所在学院审核报教务处审批;二是学生按照学校职业能力拓展课重修安排及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重修选课、学习。

4.职业能力拓展课制度保障

结合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实际工作开展,为了保障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及教学各项工作顺利实施,提高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学校先后出台了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广东白云学院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工作规范》、《广东白云学院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质量标准》、《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说明》、《广东白云学院职业能力拓展课课程建设、教学及工效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及相关工作通知,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善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管理制度体系,规范了包括企业实践教学规程、质量标准、运行管理、保障措施等方面工作。

5.职业能力拓展课经费保障

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学校专门出台了相关经费管理办法,给予教师一定的课程开发费用。引入网络课程资源、网络教学视频(课件)的课程,由教师负责编写教学大纲、学习指南、考核方案等教学资料和文件,通过审核后,由学校按相关规定支付建设经费。教师担任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学工效,依据规定学时数与职称系数、班级人数系数等计发,每学期末计发,该课程授课工作量纳入教师学期超工作量统计。学校专门设立了企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用于支付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经费和教学工效,保障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等工作顺利开展。

四、结语

加强应用技术大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及教学管理,对其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监控,对于深化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正如本文所述,结合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特点,提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是提倡网络教学、翻转课堂等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所在。如何高质量、高效地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网络教学,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以提升职业能力拓展课的课程教学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李念良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

【基金项目】

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3JK309)”、广东省教育厅2014年特色创新项目(教育科研类)“应用技术大学企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课题编号:2014GXJK173)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腊姣.将拓展项目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践的研究———基于职业能力需求的角度[J].青少年体育,2015(7)

第8篇:课程建设研究范文

民办高校是培养双创人才的沃土,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以创新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就是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这关系到受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知识与能力是否统一、情与理是否统一。

关键词:

民办高校;双创人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建设

一、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其办学形式的多样性、市场灵敏性等特点决定了这里是双创人才的摇篮。课程建设是民办高校工作的中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首先,现今社会科技发达、信息传播速度快,大学承担知识传递的功能也应该及时的更新课程体系,引领受教育对象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服务社会。其次,不同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复合化,合理的知识结构、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能力等是企业对受教育者考查的重点。因此必须改变陈旧的课程体系,使其顺应时代的要求。

二、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

随着民办高校数量的增加以及面对普通高校的竞争压力,很多民办高校也进行了课程改革。更多的学校开始增加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视学生素养的综合性,开设通识课程。尽管如此,在课程建设中还是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空泛且缺乏指导性。

各民办高校在成立之初,没有办学经验,因此在办学模式、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纷纷效仿公办院校。民办院校在办学方式、市场灵敏度、人才培养灵活性等方面有一定优势,照搬公办院校的模式无疑抹杀了民办院校的特殊性。大多民办高校在培养方案中提出的培养目标类同性强,市场营销专业与其他管理类专业之间的差异不大,在人才培养方面体现出“全能型人才”的特点。以此为目标培养的学生既非专才又非通才,在理论知识方面不及公办院校,在操作能力上不及职业院校,在就业时缺乏竞争力。

2.理论课程结构不合理。

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一般选择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大一、大二期间学习公共必修课为主,大三、大四陆续学校各类专业课程。这种顺序的安排往往导致学生在大学前半段的学习不明就里,后半段才开始有些明白何为市场营销,开始把自身和市场营销关联起来,但实践课程、就业压力、创业的理想又会使学生觉得剩下的时间是远远不够学习专业知识的。各类专业必修课的实用性不强,专业选修课由于师资力量过于薄弱,也变相成为了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很多知识点也是重复的。使用的教材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教材理论过于深奥,缺乏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没有专业技能方面的指导。种种现象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表示,四年学习的书本知识在工作中完全没有利用价值。

3.实践环节过于形式主义。

民办高校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应以职业能力素养为中心,因此很多学校加大了实践课程的学分,开设了种类繁多的实践教学活动。由于经费缺乏、师资不足、校企合作没有真正建立,实践课程大多由专业教师自行联系。课程内容以讲座、参观、调研、实习软件等为主,考查方式也只是提交报告。走马观花的参观、只考察出勤率的讲座、应付式的调研活动、脱离实际的实习软件,这些既降低了学生了解现实经营活动的兴趣,又阻碍了学生展示专业技能的发挥。

4.教学实施方法死板生硬,考核方式单一。

课程安排以理论讲授为主,填鸭式教学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不利于思维的碰撞和相互启发,也阻碍了人文精神的传递。教学手段单一,PPT和板书的形式很难满足学生信息化的需要,亟待建立网络课程体系,适应教学信息化的需要。考核方式以试卷为主,试题内容涵盖范围有限且以考核理论知识为重点。总评成绩中试卷的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很大,导致学生在学习和考试中的“应试”心理。

三、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建设的对策

1.编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则应侧重于职业技能教育,强调利用营销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民办高校输出的人才最终的归宿是社会,不同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变化的。因此,各民办高校应在了解各个行业和机构、学校或教育行业行政人员、有代表性的用人单位、历届毕业生对培养方案的评价等信息的基础上,建立以营销专业学科专家、课程专家为主体、专职教师为协助的培养方案制订小组。培养方案应体现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统一,使人文与科学相融合,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合理搭配。

2.建立以结构主义理念为指导的课程体系,加强教材改革。

培养营销专业的双创人才,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与自我学习的能力,面对未来复杂的社会环境能够根据大学期间建立的知识框架、思维能力、认知能力,通过自我意义建构来解决可能出现的难题。这种课程体系既包括一定的理论知识模块,又包含实践模块。在通识课程中涵盖了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专业必修课程以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能代表学科结构的课程为主,专业选修课则开设多门类的营销课程,如:电子商务、销售管理等。开课的顺序应按照引起学生兴趣、引领学生入门、鼓励学生创新的步骤,包括实践课程在内的各类课程交替进行。在教材的选用方面,应考虑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启发性。由于现阶段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编写的教材较少,因此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材立项、建设精品课、吸收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编纂等方式加强教材改革,使教材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又要从实践知识出发,建立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双向、互动关系。

3.积极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科学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是每个企业必需的,而人才的成长则依靠经验的积累。民办高校通过建立校企合作,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接触企业的真实经营,也可以帮助企业在实践中考查、选拔人才。这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自我的欲望,体现了实践环节的意义。除校外实习,实践教学还有多种形式。但无论是哪种,都应顺应循序渐进的规律。在实践教学的安排上,应按照基础能力训练、模拟营销训练、营销实战训练的顺序进行。考核方式应多样化,实践报告、实践成果甚至竞赛奖励等都可以纳入考查范围。除考查结果外还要考查过程,在实践中的创造力、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等可以通过教师打分、学生互评、企业评价等综合计算。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学方法,转变考试方式。

师资队伍的素质决定了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质量,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主要来源于高校的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必须引进双师型人才,平衡师资队伍的不足。同时营销专业专职教师应深入企业,了解行业动态,锤炼实践能力。实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由灌输式教育、应试教育向启发式教育、创造性教育转变。用适当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用科学和人文精神鼓励学生探索,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讨论、演讲等多种方式锻炼其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甚至创新能力。创新使用新媒体教学,如Mooc等,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信息量。考试方式应更加综合,除试卷外,案例分析、操作比赛、设计策划、演讲辩论等形式多样的开放式考试方式,并建立开卷考试、过程考核、分散考核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考核的结果强调客观化、具体化、透明公开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考核强调学生的团队协作性和创新性,通过考核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多向思维能力。

作者:单琳 单位:大连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献君.大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4.02

第9篇:课程建设研究范文

关键词:经管专业 实验课程建设 开设模式

一、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开设意义

实验课是现代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和形式,从小学到大学,尤其在自然科学领域,实验课将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实验课程是理工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基础性课程有《大学物理》、《普通化学》等,专业性课程有《电子技术》、《电工技术》、《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和《可编程控制》等。理工科大学生通过实验课程的实验过程能够帮助自身对理论形成非常直观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实验求证思维模式,从而形成良好的研究和设计工作习惯。

通过实验课程提高动手能力不应该是理工科课程的专利,对于经济管理专业大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相当重要。尤其在今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使用,使得各个层面的经济管理工作者都要面临业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就业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剧。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仅需要具有灵活的思维、方法和模型,而且要具有业务实践的再现能力,要能运用现代技术条件和理论知识服务于自己的工作实践。许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也正在为学生思考和开设相应的实验课程,比如《计算机文化基础》、《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会计ERP系统电子沙盘》和《数据库原理》等直接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相关的课程,还有《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高等数学》、《数理统计》和《心理学》也都在实验课程建设之列。实验课程的开设不仅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应用方面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增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二、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开设模式

不论是理工科还是经济管理学科,开设实验课程的共同点就是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和灵活思维能力,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程的培养目标是经管专业毕业生不仅能够从事金融、贸易、人力资源、物流、企业管理、信息化、运筹优化等方面的经济和管理工作,而且能够使用现代经济管理工具使得工作更加高效和准确。目前经济管理专业开设实验课程有这样的几种模式。

1.独立课程模式。实验课作为一门完整的课程列示在课表中,这种情况在理工科比较普遍,经济管理专业也有一些课程是独立实验课程,比如计算机网络基础性质的课程,培养学生现代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能力,完全可以在机房内,通过老师的演示和讲解,然后由学生进行实践,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有现代常用的办公软件的使用也需要独立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文档再现能力。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一些毕业生不能做到论文的规范化,就很能说明这样实验课程的重要性。

2.辅助课程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一门独立的专业课包含理论内容与实验内容两部分,实验课的内容辅助于理论部分,学生通过实验过程加深对相应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比如《会计沙盘实验》、《物流管理》、《财务管理》、《数据统计》、《运筹学》等。这类课程的实验部分只占整个课时的一部分。根据不同课程的需要,实验课程的时间占整个课程时间的比例会有差异,实验课程的场地也会与理论教学有所不同。有些实验也需要如理工科实验一样的场地,有比较多的设备和设施,比如物流管理一些自动化模拟装置等。有些学校会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到相关企业的场地做实验,这通常对学生的相应专业知识有较高要求。

3.课程体系。开设实验课程主要是基于如下几种需求:一是课程自身的需要,二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开发,三是学科体系搭配。如果说前两种方式是课程之内的实验要求,而学科体系内的协调开设实验课程则是课程之间的任务。比如信息管理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如果已经有《计算机网络》、《高等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等,则《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就可以不安排实验课,关于系统开发方面课程如《系统分析与设计》等也可以不再开设实验内容。这样就可以避免专业内容学习任务上的重复等。在安排专业培养计划的时候,也要考虑课程之间的关系,比如时间上前修与后修、内容上理论和实践关系。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应该考虑更加广泛的跨学科学习内容安排,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开设注意事项

经济管理专业开设实验课程需要注意以下情况,以树立对实验课程的重视而又不使其边缘化,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1.实验课不等于简单上机。现代计算机和网络的确在经济和管理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实验课绝对不完全等同于上机,现代化虽然与计算机和网络有着密切关系,但是相应专业的现代化设备和设施也可以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国际贸易专业里面的电子数据交换,就可以在课程中使用模拟系统和环境,实现虚拟企业与海关、政府或其他企业的单证交换。

2.实验课不等于另开课时。实验课可以另外加长课时,但不等于必须要加长课时,而是实现分配或穿插的形式,让实验恰到好处的服务于教师对方法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如果刚打算开设实验课,可以先从较少课时逐渐增加到适度适量为止。

3.实验课是动态的。实验课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做到内容的及时更新和调整。当然也能够给教师更大的发挥空间,毕竟每一个教师的擅长之处也不尽完全相同,应该本着自由和信任的态度鼓励教师开设实验课程或课时。

4.根据需要灵活增设实验和其他教学环节。实验课开设也不是没有原则,如果条件不允许,也不要勉强开设。实验课只是教学方法一种,还有其他补充式的教学环节,比如现代网络课程、校外职业培训以及相关实习等。这就需要教师或辅导员为学生做好引导性工作,避免学生能力自我培养的盲目性。

四、问题讨论

尽管实验课程很重要,但是高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或不同教师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所以开设实验课程也会遇到不少问题。教学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取得学分的重要过程,实验课会让教师思考考核的问题,也会让学生思考成绩获取的问题。

有些人认为在机房里或其他场地,教师只是前后走动进行指导,工作比较轻松,就认为工作量计算应该减少些,甚至减半。开设2个学时的实验,只核计1个学时的教分,教师就不乐意开设实验课,学生也会感觉到耗费更多课堂时间,换取了不等时的学分。管理者就需要从中做好协调,减少教师和学生的抵触情绪。

在实验课过程中,常会将学生分组进行,这样也可能会出现学生搭便车的情况,一个小组最终结果做得好,不等于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做得好,甚至还有偷懒的人。在安排任务的时候,可以安排每个人都有需要独立完成的任务,也有大家共同合作的任务,这样可以不仅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也锻炼了它们的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当然实验课的开设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基于实验课的重要作用,需要高校管理者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提供良好的实验场所和环境,鼓励教师和学科层面的管理者多设计和开设实验课程,以提高现代大学生业务实践能力,进而有助于提交现代大学生的就业率及职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六平,童叶翔 等. 强化实验教学全过程管理培养高素质化学创新人才[J].大学化学,2010(2):12-15,26.

[2]赵辉.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8):310-310.

[3]安寅,孟祥贵.高校现代化实验教学与管理浅谈[J].实验室科学,2011,14(5):1-3,6.

[4]高浩 高志峰,丁洁.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验课教改方案的设计[J].中国新通信,2012,14(11):81-82.

[5]潘佑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教导刊,2012(18):136-136,173.

[6]龙草芳,肖衡.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12,8(5):3118-3119,3126.

[7]王旭磊.经济管理类电子商务实验课程设置研究[J].价值工程,2012,31(9):280-281.

[8]朱艳龙.人力资源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1(18):I0097-I0097.

[9]周瑜杰,宋钰,何小利.基于管理类专业数据库实验课程现状与改进[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11,7(6):3795-3796.

[10]闫本宗.基于沙盘模拟经营的财务管理实验课教学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12(7):49-51.

[11]谢如鹤,陈宝星,周耀旭.物流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4):177-179.

[12]李彤.提升“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教学质量,打造精品实验课[J].时代经贸,2012(10):232-232.

[13]李翠霞,崔群法.高等数学实验课程的研究和探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2):103-104.

[14]王珂.理论课程中创业管理实践内容的设置――以心理学课程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0(11):147-148.

[15]刘红晔,赵学凯.会计学专业实验课程模式探讨[J].商业会计,2011(05Z):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