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产性服务业案例范文

生产性服务业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产性服务业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产性服务业案例

第1篇:生产性服务业案例范文

关键词:旅游业服务外包可行性对策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多种经济成分的产业经营模式逐步渗入我国的经济领域。众多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大量转移其制造业的生产职能和加工基地后,现在又开始将其非核心的服务产业的部分职能向海外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转移。旅游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服务产业,也将不可避免地迎来由服务生产国际分工而导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服务外包的概念和由来

服务外包(servicebusinessprocessoutsourcing),或称离岸服务外包,是指作为生产经营者的业主将服务流程以商业形式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者,以保持服务的稳定供应以及最优的质量和最低的成本的经济活动。其本质是通过合同发包、分包或转包等方式向第三方转移非核心的商业技术和服务流程,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益和利润空间。近年来,随着国际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将低附加值的经营环节和服务职能转移到相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自己则专注于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财务运作、营销推广、产业升级等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和高附加值的核心业务,服务外包由此发展起来。服务外包的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IT产业的软件服务,在90年代由于“计算机千年虫问题”得到加速发展。随着服务外包这种经营模式在IT领域的成功,本世纪初外包业务范围逐步拓展到金融、保险、医疗、资产管理、顾客服务等服务业领域。据统计,全球的服务业外包市场已从2001年的1500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3000亿美元,成为一项新的全球性产业转移和增值模式。从外包方式上看,离岸外包将成为服务外包的主要方式,如国际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提出将把80%的公司外包业务采用离岸方式。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预测,今后五年内,美国白领工作的离岸外包将增长30%。

二、旅游业发展服务外包的可行性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一直都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是有历史阶段一样,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要素于一体的关联度较高的传统产业。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和提升,实现了现代管理理念指导下的现代高科技、信息化的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产品形态日趋复杂化和专业化,与相关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的交叉和融合进一步加剧,对原来形成的产业固定化边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造,出现了诸如会展旅游、旅游咨询、旅游规划与策划、旅游信息服务等新型业态。但几乎与此同时,也发生了行业恶性竞争激烈、经营绩效持续下降、行业管理边缘化的不良现象。因此,如何有序、规范、健康地发展我国旅游业,提高行业自身效能和产业层次,是新时期我国旅游业界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旅游业作为一种高成长性的服务产业,其产业扩张能力和渗透性较好,因此具有外包的潜力。旅游业在原有生活核心业态的基础上,受到生产服务业、专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创意服务业的明显影响,从而引致旅游业内部结构和能级提升,出现了高增值性、高层次性、高功能性、高技术性、高知识性的新特点。随着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增长,“入世”的呼声日渐高涨,通过外包的方式实现与国际旅游业接轨的内在需求已经成熟。

其次,旅游业是服务业经济中一个较为活跃的产业代表,是国家经济和社会繁荣的“晴雨表”,包含了传统服务业的内容和现代服务业的元素,有着显著的二元结构特征,即以生产和生活为其要素的产业结构模式。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延伸,现代企业制度的普及和生产职能的强化,旅游业的服务对象也扩大到了生产者,建立以生产为主体的新型旅游业已是大势所趋。这就要按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来重新布局旅游产业,通过“归核化”的战略,将“非核心”的生产环节通过外包的方式加以整合、重组,实现旅游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由于现代旅游服务业同样具有高技术性、高知识性和高人力资本等现代服务业特征,因此决定了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下,无形智力投入较高而有形资产投入较少,引进外包经营方式,不仅能直接创造价值增量,还有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益、增加无形资产等间接途径和作用。如现代企业的一些非核心业务的外包,使旅游业为生产性企业提供第三方会展、商务等专业服务成为可能,从而形成某种经营功能的规模化效应,促使企业经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又如旅游规划或策划、旅游咨询和信息服务的外包,可使企业的经营效益大幅度提高,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再如旅游企业形象的策划和营销、旅游广告的宣传运作,将使企业的品牌声誉和社会形象得到明显改善,无形资产的价值也就随之上升。

三、旅游业发展服务外包的对策和建议

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思想和经营实践,将成为旅游业今后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之一。由此,笔者认为,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服务外包,抢占旅游业发展的制高点,形成现代服务业驱动GDP增长的新型发展模式。

(一)加强旅游业服务外包的外部环境建设

相比生产性企业而言,服务性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更大。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集中建设公共支持技术平台,强化对旅游业服务外包的技术支持和基础,以低廉的使用成本向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旅游产业的综合开发环境、服务环境和管理环境,制定针对承接服务外包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改善其运营环境。积极构建旅游服务的外包数据库,为旅游企业提供服务外包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和业务指导工作,使企业能把握服务外包国际市场动向和发展趋势,在发展中少走弯路。另一方面,采取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鼓励引进世界著名的专业化旅游服务商,优化配套服务措施;鼓励境内、外企业参与旅游相关产业带的基础建设,加快建设进度,提高旅游服务产业的规划和建设水平。加大地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增强旅游外包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已经建立的行业规范的基础上,集成现有法律、法规,构建服务外包政策体系,充分利用已有的政策资源,形成对服务外包的支持体系。

(二)旅游业服务外包的组织文化协调和流程再造

企业与外包商的文化协调,是指在外包运作过程中,外包双方能相互尊重,,努力扩大双方产业文化的兼容性和共识面,从而有效地减少或降低因文化冲突和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旅游业通过实施服务外包,各相关企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都将发生较大的改变,经营职能也将随着外包业务控制权的转移而与以前有所区别,这必然要求企业对自身的组织文化和运作机制进行再造,以确保旅游企业外包业务的正常运营。具体地说,企业应就实施外包的业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合作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共同建立科学、有效的沟通机制,包括:定期举行信息会、案例分析会、提交各自的业务报告等,尽量消除交流中的文化壁垒,充分了解外包企业的相关信息,并采取建设性的态度化解因组织文化差异引起的各种纠纷。其次,对外包企业的生产模式和服务流程进行监控,及时搜集和反馈业务运转信息,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业务培训,建立外包服务产品的评介体系和质量标准,以使外包企业的服务产品符合自身的质量要求。最后,企业还应本着互助与诚信的原则,与外包商就售后服务、企业CIS的统一化等建立可靠的协商机制。

(三)旅游服务外包的人才培养

人才是保证旅游服务外包成功的根本前提,旅游业发展服务外包离不开大量既熟悉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又具备相关外包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我国发展旅游服务外包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人才严重不足,尤其缺乏具有相关技术和项目管理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同时,由于旅游业人力资源的流动性较大,服务业外包缺乏相应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也会阻碍旅游服务外包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于服务外包这种快速增长的行业来说,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人才供给机制显得更加紧迫。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专属的服务外包管理机构,联合行业协会和服务外包行业工会,为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提供引导与支持;第二,通过举办国际性企业与人才洽谈会,搭建有利于人才与企业交流的平台;第三,推动建立“产学联盟”,支持大学的商学院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按照全球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包括管理、策划、运作、外语能力等,为服务外包企业培养和提供高素质的服务外包人才;第四,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鼓励“海归人才”回国创业,以提升我国旅游服务外包业的国际化水平。

四、结论

世界服务业加速现代化和跨国转移的趋势,一方面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另一方面也使服务业日益告别传统的地缘导向发展模式,不断打破时间、空间乃至文化、观念的隔离,开始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这不仅使服务业的全球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达到了空前高度,也正在使世界各国经济、产业、技术创新乃至经营管理模式出现全方位变革,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我国旅游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特别是其中的科技、研发及营销、设计等环节,对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有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旅游业服务外包以促进服务业现代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对于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文建,试论奖励旅游与生产者服务[J].旅游科学,2005,(1)

[2]周振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5.(189)

第2篇:生产性服务业案例范文

内容摘要:企业虚拟化经营本质是各企业之间对功能进行分工和交换的过程,交换的对象是企业运行功能,运行功能作为商品时,其本质与服务产品的本质是一致的,即企业之间交换的运行功能的本质属于服务产品。因此,当企业的某些功能通过分工,形成了集中并逐渐成为一些专业化企业的固定产品向社会提供时,现代服务业便从工业中分离出来。因此企业实施虚拟化经营可以加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关键词:虚拟经营服务业发展

现代服务业的兴起,是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分工细化导致制造业的集群化和规模化。企业虚拟化经营实质是一种社会分工,最终改变了产业的组织形式,使企业资源的配置从垂直整合走向虚拟整合,进而推动了外包、第三方物流等市场的发展。制造业运用社会分工对资源进行整合,其趋势必然会对采购、物流、产品设计和咨询业产生大量的需求,由此直接派生出现代服务业。

企业虚拟化经营实现了现代服务业从工业中分离

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工业生产业是从工业(主要是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产业,企业虚拟化经营过程便是这一分离过程的具体体现。

(一)现代服务业主要来源于现代工业

现代服务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为“非工业化”和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的结果,现代服务业的母体产业主要是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中一个非常大的成分是在现代工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如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产品的设计、生产的信息化服务、金融和保险、产品的现代物流、产品的营销与售后服务、企业的管理和法律咨询、企业账户的会计和审计、产品的广告与推广、产品的国际贸易业务等等。

(二)企业虚拟化经营促使现代服务业从工业中分离

根据企业虚拟化经营的定义我们知道,由于企业在自身特定的业务经营活动中所掌握的运行功能不齐全,或者功能不充足,企业自身无法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必须与其他企业合作,通过合作,与别的企业共享这些企业所拥有的运行功能。企业虚拟化经营在本质上是各企业之间对功能进行分工和交换(协作)的过程,而交换的对象便是企业某种运行功能,这种运行功能作为商品,其本质与服务产品的本质是一致的,也就是在企业虚拟化经营过程中,企业之间交换的运行功能其本质属于服务产品。这样当企业的某些功能通过分工,形成了集中并逐渐成为一些专业化企业的固定产品向社会提供时,现代服务业便从工业中分离出来。

企业虚拟化经营是形成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途径

现代服务业是在制造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蓬勃兴起的,企业虚拟化经营正是形成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工业业的主要途径。

(一)企业虚拟化经营加速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企业虚拟化经营促进生产业的分离和形成过程,加速了生产业的发展。

1.现代制造业的产业链条大部分环节具有服务业的性质。生产业服务于现代制造业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之中,从制造业完整的产品制造流程和系统看,以营销策划、技术研发、现代物流等为代表的生产业和制造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制造流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和系统,这个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从产品立项到产品营销与服务各种功能的运作。从产业链的组成上看,链条上的各环节按照目前归属于制造业或者服务业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典型制造业的链条环节,如产品的制造、质量控制、企业的行政管理等;第二类,典型服务业的链条环节,如风险资本、法律服务、会计服务、保险等;第三类,介乎于制造业或者服务业之间的链条环节,这些环节也可能归属于制造业,也可能归属于服务业,即这些业务(功能)制造企业可以自己做,也可以交给专业化的服务性企业去做。很显然这些产业链条大部分属于服务业范畴,而且经济越发展,社会分工程度越高、越精细,服务业属性的链条比重就会越大。

2.企业虚拟化经营提供了将具有服务性质的功能转向服务业的平台。企业实施虚拟化经营,这种模式运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以功能为对象的分工及合作的过程,首先企业要将经营业务所需的所有运行功能分成核心功能和非核心功能两类,企业仅保留自己少数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运行功能,将那些自己不擅长的功能(业务)外包出去给专业化的公司去做,即在外部市场(功能交换市场)上购买专业化服务来整合自身的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进而企业更加聚焦于自己的核心业务,而相关与之合作的专业性外包公司也能提供更加专业、优良的服务,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这是一个双赢乃至多赢的模式。这对于传统的实体企业而言,许多属于企业内部带有服务性质的运行功能便通过虚拟化经营转变成为服务产业。从这个角度讲,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都是通过企业虚拟化经营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因此企业虚拟化经营引发和加速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形成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途径。

(二)企业虚拟化经营将一些非服务业“软化”成为服务业

由于企业虚拟化经营将企业的运行功能作为产品进行交易,而功能作为产品其属性基本上属于服务产品,这样事实上也确定了各个合作企业的生产性质及产业归属,其中原本就属于服务业的企业自然还属于服务业,那些原本不属于服务业的企业,也使其带有了服务业的性质,即通过企业虚拟化经营导致传统制造业转化为现代服务业。如目前虚拟经营最著名的案例美国的耐克公司,在生产耐克鞋时,自己只生产其中最为关键的耐克鞋的气垫系统,而其余全部鞋的加工业务几乎都是由外部的具有制鞋加工能力的企业提供,当这些具有制鞋加工能力的企业自己生产鞋时,他是典型的制造业企业,但该企业在与耐克公司合作后,此时企业向耐克公司提供的(也是这类企业向社会提供的)产品仅是制鞋的加工能力,或者说提供的是企业的一种运行功能,而不是鞋的本身,因此该企业便具有了服务业的属性。

(三)企业虚拟化经营联结了工业与服务业

企业实施虚拟化经营,本身便包含了现代服务业的许多内容,企业通过虚拟化经营将一些非服务业“软化”成为服务业,将许多传统的工业转化成服务业,这实际上意味着企业实施虚拟化经营,可以打破工业与服务业的界限,或者说企业虚拟化经营联结了工业与服务业。这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企业虚拟化经营可以使有形的产品中包含有大量服务产业(无形产品)提供的价值,从有形产品的价值构成上将工业的有形产品和服务业的无形产品浑为一体。以耐克鞋为例,如果耐克公司以传统的生产模式(即以实体企业的运作模式)生产耐克鞋,鞋的价值基本上都是在工业产业的链条上形成的,从鞋的价值构成上看是以工业价值为主;而当耐克鞋以虚拟化经营的运作模式进行生产时,鞋的价值除了在工业产业的链条上形成之外,还要在大量的服务产业的链条上形成,从鞋的价值构成上看既有工业产业的价值,又有服务产业的价值,工业和服务业所产生的价值在有形的产品上形成了统一。至于价值的具体构成的多少,完全取决于企业的虚拟化程度,虚拟化程度越高,其服务业的价值构成便越大。

企业虚拟化经营可以将典型的制造业“软化”成为服务业,如某个鞋厂,当企业向其合作伙伴提供鞋的加工功能时,该企业便具有服务业的性质。但该企业还可以独立生产自己品牌的鞋提供给市场,此时该企业还是典型的制造业企业,这样在企业虚拟化经营运作模式下,这种企业便同时有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双重性质,至于哪一种性质多一些,取决于该企业向社会提供的加工功能多一些还是最终产品的鞋多一些,一些只提供加工功能而并不自己单独生产鞋的企业,实际上便演化成完全的服务性企业了。而一个企业向社会提供功能的多少又反映出该企业虚拟化程度的高低,虚拟化程度越高,企业所提供的功能性产品的比重就越大,该企业的服务业性质就会越明显。所以在企业虚拟化经营的模式下,完全性质的制造业企业和完全性质的服务业企业只是两种特殊的状况,分别对应了完全的实体企业和完全的虚拟企业的状况,在企业虚拟化经营的多数情况下,企业同时具有制造业和服务业双重性质,所以说企业虚拟化经营打破工业与服务业的界限,联结了工业与服务业。

工业和服务业界限的模糊不仅是企业虚拟化经营所起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此发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信息技术改变了许多服务难以储存、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需要实体接触等特征,使大量无形的服务产品物化、有形化,具有与产品同样的特征,如录像带、软件光盘和电子书籍等,从形态上已很难说它们是属于产品还是服务。同时,现代产品本身往往就是一个产品与服务的综合体,如机械、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事实上不再是单一的生产和销售产品,而是在生产销售产品的同时,提供与该产品配套的包括电子控制、信息系统、软件包、操作程序以及维护服务在内的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也称为“产品-服务包”。因此,许多制造业企业同时也是服务业企业。这种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是产品复杂性提高的结果,与企业的虚拟化程度无关。

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企业虚拟经营的影响

我国服务业相对发达国家处于落后状态,究其原因有很多,如经济发展水平问题、产业政策的问题、人们的消费水平较低、向服务业的投资不足等等。但我国社会分工水平较发达国家落后,特别是以企业运行功能为分工对象的分工水平落后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企业在运行功能上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型运作模式还是企业经营模式的主体,企业虚拟化经营的程度较低,因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要提高以企业运行功能为分工对象的社会分工水平,就是要大力促进企业虚拟化经营模式的普遍应用,这才是加速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发展的治本之策。

企业虚拟化经营的发展需要现代服务业的支持。事实上正如制造业与服务业二者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关系一样,企业虚拟化经营和现代服务业也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关系。如果说企业虚拟化经营的本质是以企业运行功能为对象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则虚拟化经营是功能的分工过程,这个过程和结果给现代服务业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可能;而反过来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在于:它向社会提供了一种功能层面上的、通过虚拟化经营分工后协作的资源,协作的方式,协作的组织形式,这些是向企业实施虚拟化经营提供的必需的条件。所以,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状况,如水平、规模、普遍程度等,都会对企业虚拟化经营的诸多方面,如虚拟化经营的难易程度、经营的成本、经营的可操作性、经营的风险大小等等,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企业虚拟化经营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必须要得到现代服务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信东.论实体企业和虚拟企业的分工与合作[J].烟台大学学报,2004(1)

第3篇:生产性服务业案例范文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925)

摘要:对“珠三角”区域现有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珠三角”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对人才需求的新要求,以现代服务业专业为例,提出了适合新时期珠三角区域的“1234”校企深度联合办学模式及其相应的动力驱动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监督调控机制及合作保障机制构建。

关键词 :“珠三角”区域;校企合作;现代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5-0004-05

作者简介:李志强(1970—),男,博士,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突出‘珠三角’区域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实践研究——以面向现代服务业的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0120202057)

产学融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高等性”、“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基本任务,以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以培养符合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及《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珠三角”地区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以及现代产业体系等进行了重新定位和规划,要求珠三角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在此形势下,“珠三角”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及校企合作模式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一轮经济发展面前探索并建立突出“珠三角”区域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满足“珠三角”区域企业对人才的新需求,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珠三角”区域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经验与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高级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能否突出办学特色和亮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行业,尤其是企业参与办学的程度。脱离了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脱离了行业、企业用人规格及标准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企业参与方式、参与程度等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能否深度发展、形成长效机制的关键,也是校企合作不同模式本质区别所在。基于此,笔者依据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关系的定位及地位角色的不同,将“珠三角”区域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归纳为以下四种。

(一)“学校主导型”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由学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在具体组织实施上以学校计划组织为主,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教师根据学生专业寻找适当的企业,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可能提供生产实践培训场所等开展与企业的合作。企业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或协助完成部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任务,如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企业专家兼任学校教师等。企业处于“配合”的辅助地位,往往将自身定位于教育体系之外,缺乏参与教育的热情。

“珠三角”地区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采用这种合作模式,体现为学校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典型案例有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等。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享。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内仿真实训基地,打造公共实训平台,在不影响企业正常业务的情况下,学生和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为学生实训营造了贴近生产实际的工作环境。二是实践管理规范和教学标准校企共建。建立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适应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要求的过程管理规范和教学标准,主要由学校执行。三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校企合作应用SCL教学法开发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案,由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与技能实训。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模式的特点:一是校企共建实训中心。企业把与学校对口的生产车间搬进学校,实现生产车间与实习合一。学校出资建立仿真实训平台,满足教学与学生模拟实践操作需求。二是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企业把人才需求信息传递给学校,协助学校规划专业设置、改革课程和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派遣技术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定期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三是“订单班”培养。企业在学校开设“订单班”,有需求的企业派专业人员到学校给“订单班”上课,传授专业知识和企业文化,接受“订单班”学生的顶岗实习。四是共建职业考证培训中心。以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为契机,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创建职业考证中心,同时,对社会相关企业开展考证培训工作。

(二)“校企联合培养型”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专业基础由学校教师负责培养,专业技能由企业负责培养,学生毕业后择优到企业就业,实现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珠三角”区域典型的案例是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体制与机制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构建区域产教联盟。在开发区政府主导下,汇集广州开发区邻近高职院校、技工学校、开发区六大行业协会和各大中型企业,按照二级结构设计产教联盟、专业分支联盟组建“开发区产教联盟”。二是“双主体”、“五大混编”育人模式。运行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和专业管理委员会,融合课程标准与企业标准,将企业技术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教材、课件、资源库等)的开发;融合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将企业管理精英和技术骨干人才引入课堂,共同承担教学与实训任务;融合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借力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混编学校学生与企业员工,结合企业真实项目,开展综合实践项目化教学、岗前特训或顶岗轮训;混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建立校企共管制度,开展校企文化交流,将企业制度与文化融入现代大学制度。三是共建技研中心。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校企研发中心、创新中心、技术中心或工程中心,以企业方为主,从国外引进先进高科技数字技术,企业每年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创新或技研项目运作。四是“校、企、中心”三组合人才培养。对学生采用校、企、中心交替授课形式,对教师采用校、企、中心轮岗制度。五是“园中校”与“校中园”内涵与外延拓展。通过“政府、学校、企业”融合实现“区位融合、校企融合、工学融合”,学校开放教育资源为开发区和国家软件园区服务,参与园区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园区的公益事业,办“园中校”;高科技企业和培训机构进入院内园区,建“校中园”。

(三)“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参与高职人才培养是企业分内之事。企业对教育全方位整体参与、深层参与,管理上实行一体化管理,如学校中建企业、企业中建学校、校企共建企业等实体合作形式,或企业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高职学院注入股份,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过程和学校人才培养,分享办学效益。典型的案例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实践中合作机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政府主导、三方联动。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联合企业,与广东中小企业局合作,建立广东省中小企业的培训示范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校企多项合作,企业直接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成为紧密的合作体,实现资源全方位共享。二是紧靠行业、服务企业。联合广东轻工协会,在学校设立广东轻工信息网和培训中心,承担广东轻工企业技术骨干培训、先进工艺和先进技术推介;开展企业急需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实现利益共享。三是筑巢引凤、互惠双赢。采用“场地换资源”方式筑巢引凤,引进企业建设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根据教学要求安排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教师根据任务与课题到基地进行项目与岗位实践;企业根据生产要求,将工厂、车间或生产项目搬入学校,在学校“安营扎寨”,形成校企合作实体。此外,广东轻院还与佛山市南海区政府合作共建南海职教集团,培养“订单式”技术人才。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模式运作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紧密的合作机制。建立由行业主管部门、学校和相关控股(集团)公司、骨干企业的领导专家组成的董事会,统筹协调校企合作教育的重大事宜。通过与深圳各行各业二百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实训基地、办学经费和设备保障。二是有效的指导机制。建立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专业管理委员会,并制定了专业管理委员会章程。专业管理委员会根据各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设置专业,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不断变化的情况为专业改革、课程改革、产学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决策咨询。三是共享教育资源。共建功能完善的实训基地及校内模拟训练系统,共享先进的技术设备;聘请企业经理、技术骨干等作为客座教授、兼职教师或实训导师,同时,加大对现有师资的培训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为教师制定学历、业务、实践、技能培养进修计划,并分批选送专业教师顶岗实践和学习。四是交替的教学模式。按照一年“三学期制”,前两个学期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后两个工作时期强化专业专项能力培养。五是务实的技术合作。派出教师参与合作企业的科研开发项目,协助企业进行研究开发,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企业在学校建立公共技术平台,设立“客户培训中心”,与不同行业企业组建产学研基地。

(四)“企业主导型”模式

企业主导职业学院教育全过程,学校处于“配合”地位。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专业与课程建设,为特定企业培养“专用人才”。学校负责理论与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与考核,企业负责实践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并根据企业职业岗位要求标准进行考核,企业内设有培训机构,学生实训、实习主要由企业负责组织实施,企业内培训比重远远大于学校教学的比重。师资主要来源于企业,教师由专职教师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组成。

基于“中小企业主导发展优势”的“珠三角”地区依托这种模式办学的高等院校较少,只是在某些有条件的专业实行,而在中等职业院校中开展比较多。该校企合作运作特点有:一是校企合作联盟构建。联合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与乡镇中职学校等组成职校企合作联盟。二是企业主导型教学与实践。企业每年从职业中学选取学生,由公司提供师资、学习及实训场地,并组织教学,在公司内独立开展为期20周(一学期)的企业课程教学。三是课程教学计划由公司制定,学校核准。创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适应市场需求,开设“淘宝班”,专业课由企业的专家能手任教。四是依托企业需求,设置学习与实训时间。2个月技能强化训练,4个月顶岗实习6个月理论深化学习。五是与企业共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由学校、专业、行业企业人员组成评价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与管理。

整体而言,从以往校企合作办学影响力及示范作用来看,校企联合培养、校企实体合作教育模式较好地发挥了校企双方优势,为“珠三角”区域培育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二、“珠三角”区域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设想与机制构建

(一)“珠三角”区域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设想

当前,“珠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已由“二三一”型转变为“三二一”型。《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产业,健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强化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适应产业发展和岗位迁移的基本能力,这对以往的校企合作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基于上述“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研究,结合新时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规格,提出适宜现阶段“珠三角”区域的“1234”校企深度联合办学模式。其模式的内涵是以满足“珠三角”区域现代服务业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借鉴国际及国内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经验,遵循服务业职业岗位“三维结构”人才需求特点,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资源共享为手段,以“政、行、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为支撑,以学生校内校外实践操作为主,以教师课程讲授为辅的办学模式。

“1”指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培养符合“珠三角”区域现代服务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

“2”指人才培养的双主体。以“校—企”为培养模式的主体,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依据市场人才需求要求,共同制定、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共生,达到主体的双赢。

“3”指人才培养的三维结构。三维结构指的是素质—能力—专长。培养模式是校企双主体根据职业岗位对素质、能力和专长的要求,制定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培养目标,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实训体系、素质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

“4”指四方协同育人平台搭建。学校、企业、行业充分沟通,建设共赢合作平台,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政、行、企、校四方进行协同育人平台建设。

(二)“珠三角”区域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机制构建

为实现“1234”校企深度联合办学,构建新时期“珠三角”区域特色教育模式,需完善相应的校企合作机制,包括动力驱动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监督调控机制以及合作保障机制。

1.构建动力驱动机制

“1234”校企深度联合办学模式是建立在“校—企”双主体双方自愿基础上开展的合作,既然是自愿,就应该有持续不断的推动动力。利益机制是维系合作关系持久运行且能不断深化的动力。然而,校企合作双方所收获利益的性质不同,教育是公益事业,学校在校企合作中所获利益是学生得到培养成才,企业是市场中逐利的组织,其所获利益最终化为利润。因此,如何同时满足“双主体”利益诉求,政府是关键。政府在校企合作中起着主导地位。一是政府需制定有关法律制度,明确规定“珠三角”区域生产条件先进的企业有为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公开表彰合作企业等吸引企业参与教育。二是政府可以调拨一定资金资助企业与学校共同建立校内实训、校外基地等,提高企业合作积极性。同时,制定校企合作科研基金,调动学校合作主动性。三是政府需协调行业、企业与学校三方资源,制定校企合作评价和激励机制,制定科学标准对校企合作进行全面评估,树立参与校企合作的先进典型。同时,以评价体系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激励与惩罚制度,如学校的科研基金资助力度、企业减免税收幅度等,规范校企合作制度。此外,学校应提高产教研水平、增强办学能力,提供一定优惠,如“场地换资源”、校企员工子女学费减免等吸引企业参与办学。

2.构建资源共享机制

“1234”校企深度联合办学模式的内涵之一是实现资源共享,包括教育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应联合政府与企业多方力量,如政府牵头组织搭建校企合作联盟组织等校企合作平台。一是政府牵头建立“珠三角”区域校企合作联盟组织,联合多方学校及企业加入。校企合作联盟组织管理费由政府、参与学校及企业共同承担,企业、学校可从组织内获取依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带来的企业、市场所需的人才规格及数量变化报告,联合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合理配置学院资源,完成学校与企业、市场对接。二是区域内学校教师、行业技术人员以会员制身份加入校企联盟组织,进行资源共享,学校与企业也可相应获得教学、实践与培训紧缺型人才,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三是校企联盟组织内企业、学校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兴建优势专业实训基地、教学设备等,为教师、学生下企业实习、顶岗提供机会,并以一定费用与组织成员共享实训基地、教学设备,其他非优势专业则可依托组织,缴纳一定费用向组织内其他成员获取相应教学与实践设备。四是政府依据企业、学校开展的对外服务频率、质量等设立激励基金,由校企联盟组织成员制定评价标准与体系,督促企业、学校资源共享。五是合作的校企双主体成立技术、科研中心,共享科研与技术成果。

3.构建监督调控机制

“1234”校企深度联合办学模式的内涵之二在于实现校企长期稳定合作,并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前者取决于利益平衡点的把握,后者则由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调控机制决定。企业与高职院校是建立监督、调控机制的主体。一是学校应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成员由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经营管理层、学校领导、各院系负责人组成,其功能是加强校企双方信息的有效沟通,统一协调双方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协调双方关系、对双方校企合作行为进行督导检查。二是行业、企业与学校成立监督与评价委员会,其功能是监督企业、学校之间合作的校企合作行为,制定审核评价体系,对校企之间的合作行为进行客观、公正评价。三是成立由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管理机构,设计评价指标,监测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情况,并据此做出合理调整。

4.构建合作保障机制

“1234”校企深度联合办学模式还需构建合作保障机制。一是政府需制定相关基础文件,如《珠三角区域校企联合办学协议》、《珠三角区域校企联合办学三年规划》、《珠三角区域校企联合共建实践基地》、《珠三角区域校企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珠三角区域校企合作专项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珠三角区域校企科研开发管理与奖励办法》等,使校企合作有章可依。二是建立融合“珠三角”区域企业标准、行业标准的专任教师、兼任教师课程评价标准,坚持依据标准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并依据综合评价结果由校企双方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处罚。

参考文献:

[1]金长义,等.高职院校校企多元化合作机制的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饶尹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经验与启示——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3.

[3]叶小明.守望高职——高职教育发展理论与实践探索[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贺修炎,欧阳培.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探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J].辽宁高职学报,2007(8).

[5]欧阳瑛,谢鹏波,等.高职教育基于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石化工程系为例[J].教育观察,2014(7).

第4篇:生产性服务业案例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服务外包;职业标准;对接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在此需求下,我国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从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数量到2013年达到了1266所,招生人数也增加到237.43万。在1266所高职院校中(2013年具有高校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有749所开办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占全国高职院校的59.16%。据2013年《上大学网中国高职院校最爱的专业排行榜》统计,专业点数量排名前十位的高职专业中,商务英语专业榜上有名。而全国本科院校中,英语专业比重高达77.44%,以903所院校占据榜首。

根据数据统计,虽然商务英语专业在全国的布点率高,但从图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在高职院校和本科的专业设置上,商务英语专业都是重叠的。当然不难想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都会有所重叠,这就造成了高职院校在专业特色上不明显。另一方面,随着商务英语的应用更广、更深,与之相应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却显得相对滞后,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从近几年的高职商务英语学生就业情况统计中我们就能发现:虽然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较高,而且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率较高,但专业对口率和学生岗位满意度及在资水平上来说并不尽如人意,种种情况使得当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处于瓶颈阶段。近几年来,高职院校虽然早已意识到该问题,并从高职院校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能力培养、就业、师资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但并没有有效地解决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就业难和就业对口率低等问题。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服务外包行业在我国迅猛发展,成为我国大力发展的朝阳产业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业务类型和国别呈现多元化趋势,服务外包业正步入快速成长期,对懂外包、了解商务和具有一定英语知识和能力的职业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着重指出“建立健全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商务英语专业应乘势而上,加大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服务外包职业标准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我国服务外包发展情况

(一)发展历程及政策支持情况

外包产生于19世纪初期的欧美国家,其产生和发展至今已有两百多年。20世纪初,随着工业生产进入大规模机械化时期,制造外包出现。由于运输成本的下降和生产后勤组织的改进,外包向低工资地区延伸,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制造商纷纷将外包中心转移,使得中国成为主要接包国家,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同时,随着IT的应用与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通信成本的迅速下降,IT产业应运而生,其效益远远超过制造外包并慢慢成为公司的主业,由以硬件为主向以软件为主转变的格局也逐渐呈现,从而导致企业将硬件制造外包给低工资国家来降低成本。至此,作为服务外包起源的IT服务外包得以迅速发展。

中国服务外包起步较晚,虽然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但是国际服务市场并不发达,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据统计,中国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41%,不到发达国家水平的43%,发达国家当然平均水平位70%。另外,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较弱。中国服务外包企业规模和财务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客户服务能力普遍较低,缺乏国际竞争能力。目前,虽然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力还有所欠缺,但中国政府和政策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中国在“十一五”期间,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建设若干服务业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要求,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优化出口结构,扩大服务产品出口,商务部决定实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并在全国相继建设了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十二五”规划建议又指出:“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发展服务外包,稳步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引进优质资源,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同时,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过30多年稳定的经济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基础环境。中国在城市环境、交通电力、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具备了较好的条件,这都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服务外包行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在全球的服务外包行业中,印度是最大的服务外包国家,自20世纪末以来,承接了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总量的80%,尤其在IT外包领域业务承接量比重更大,形成了印度独揽世界服务外包行业的基本格局。虽然各种分析和资料显示,中国是印度服务外包业最大的威胁,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印度最强大的对手,但是随着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的高速增长,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却逐渐在数量、质量与结构上呈现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如专业人才短缺、能力较弱、流失严重、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虽然中国拥有大量具有一定素质、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但是具有从事外包服务业务能力又熟悉业务并能熟练运用英语的专业人才比较匮乏。全球85%以上的服务外包项目都需要英语进行沟通交流,如软件外包中,英文软件就占据了80%以上,而国际呼叫中心服务就更离不开英语,可以说,英语语言能力已成为跨国公司选择接包方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对于中国外包企业来说,如果想成为主要服务外包地区,必须要克服语言障碍,这也成为了仅次于成本因素的第二大问题。

教职成[2011]6号《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中指出“推进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要指导、参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标准和教学指导方案开发。要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紧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指导学校加强专业建设,规范专业设置管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探索教材创新,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特别是与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在如此政策指导下,高职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应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针对职业和岗位需要设定课程内容,真正从职业标准内涵出发,使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与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相符。

三、当前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服务外包职业标准对接现状

目前,我国个别城市成立了专门的服务外包学院,部分学院成立了服务外包相关专业,或者是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了一到两门服务外包相关的专业课程。缺少针对服务外包岗位实际开设的课程,且课程注重语言的理解和语法的掌握,缺少与服务外包业务和岗位需求为重点的内容。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触类似外包业务情景和真实工作场景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不能准确、有效地掌握英语知识。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大部分学生虽然通过了高职高专使用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甚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却严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与服务外包企业的需求相差很大。通过对在服务外包企业实习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首先,学生知识面窄,专业英语词汇了解少;其次,知识运用能力差,处理的文件语法错误百出;经过一段时间的企业培训和实践后,能与客户进行基本信息的交流,处理和完成服务外包业务中一般性的工作,如对一些基础的资料进行翻译,读懂简单的客户信函并回复,书写基础的技术材料等,能达到外包企业低端岗位的要求,而诸如随时与发包方进行业务沟通,正确理解项目中的英语资料,并根据业务发展情况撰写英文报告等中级层次的要求差距较大。

四、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服务外包职业标准对接实现途径

(一)开拓多种渠道,递进开展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第一,建立长期稳定的服务外包校外实训基地,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搭建平台,及时了解行业企业需求,校企统筹协调,组织学生参加培训,为深度合作奠定坚实基础。第二,通过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中学、学中做,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力。校企共同制定培训和工作计划,确保工作与教学安排的目的效果统一。第三,通过订单培养模式,组建企业订单班,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企业主要负责企业文化和业务技能讲授,实现校企共育共教,学生技能培养和就业目标明确,达到在校学习和岗位工作的无缝对接。第四,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聘任企业负责人作为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建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根据合作的不同阶段和企业需求采取了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勤工俭学等合作模式,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文件,明确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分别享有的权益和承担的责任,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实现校企生有意愿、有保障、有效果,三方共赢。

(二)培养目标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产业发展

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立足外贸转型升级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将培养服务外包技术技能人才增设为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之一,通过服务外包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根据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夯实服务外包基础技能培养,并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增设服务外包理论与实务、服务外包英语、英文数据处理、BPO岗位技能训练等相关专业课程。校企分析归纳服务外包岗位技能点,确定或调整服务外包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等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重点打造“4+1”职业能力: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数据录入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服务外包业务能力,不断缩小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差距,提升学生行业就业竞争力。

(三)引企入校,实践教学对接企业生产,搭建教学做一体化平台

学院或专业可与当地服务外包公司创新开展“引企入校”合作模式,双方共建服务外包生产性实训基地。双方签署协议后,企业可提供设备、项目、业务培训等方面资源,学校提供场地、设施、人员等,双方成立管理小组,共同制定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及相关文件,并由校企双方各自安排指导教师对基地运营和教学安排进行管理,共同协商制定基地业务安排和计划。如此操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可兼具公司交付中心和实训基地职能,并能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做一体化、业务技能训练问题,解决工学交替中教学与工作协调的矛盾,为学院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提供真实业务的实训环境,实现企业真实职业环境和真实工作项目,提高人才培养的职业化水平。

(四)校企共育师资,优化双元师资结构

教师定期到服务外包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具体工作项目,有效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可聘请外包企业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将最为真实优秀的工作理念、职业态度、业务技能传授给学生,优化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结构,建立一支富有实际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校企共建资源,服务行业企业培训

建立校企智力合作,学院与服务外包企业可共同组建一支工学结合教材开发团队,在双方通过研讨确定方案框架之后,按照各自分工进行完成,企业更侧重实际案例、任务项目、行业前沿知识的选取,学校更侧重职业知识、能力、素质的归纳提炼,校企共同开发教材解决教无所依、教材不切合实际、不利于学生掌握实际业务技能等问题,为企业培训和学生服务外包课程提供优质学习资源。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从知识和能力方面充实,更要从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上出发,全方面多角度加强。因此,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协作,为达到此目标进行努力。

综上所述,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面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要依据服务外包职业标准,改革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与职业标准对接,随时根据市场及岗位需求补充和调整相关课程内容,真正做到高职学生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同时,也提高服务外包人才的英语语言能力,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在全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格利哥(Greco J.F.),鲁丹萍,肖步哲.国际服务外包理论与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韩天龙.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问题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8).

第5篇:生产性服务业案例范文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母国 就业 影响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的影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母国经济效应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西方的就业理论认为产出和就业是由总需求决定的,而总需求又是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外国需求来决定的。因此,凡是能促进国内消费、国内投资、政府消费和出口的经济措施都有利于产出和就业的增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对外直接投资能对其中一项产生作用,它对母国就业也将产生作用。

国外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就业效应的研究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的影响是围绕着对外直接投资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和促进效应以及对就业规模、结构和区位分布的影响来进行的。

就业替论。贾塞认为,在母国资本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外投资将替代国内投资或国内消费,如果资金流出并没有出口增加或进口减少来匹配,就会产生对就业的负效应。贾塞之后,Ruttenberg具体研究了二者的替代关系。

就业补充理论。该理论认为,当对外投资属于防御性投资的情况下,如企业投资于国外是为了开发国内得不到的资源或是由于关税壁垒妨碍其出口而导致对外横向投资时,对外投资将补充或促进国内投资或消费。这类投资往往能增加国外子公司对母国资本设备、中间产品或辅助产品的需求,而对国内就业产生正效应。

就业组合效果论。Blomstrom比较了美国与瑞典的海外直接投资的差别,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既有正的效果,又有负的效果。效果的大小取决于力量的对比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等。Lipesy利用回归分析与出口替代的方法分析了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负效应被流向国内的直接投资的正效应所抵消。

就业结构优化论。该理论认为,由于管理职能集中于母公司,创造了许多母国非生产性就业机会。另外,国外子公司经营业务也会导致母国法律、公共关系服务和工程咨询等方面需求的增加。以上两个领域涉及到高度熟练的人员,因而对外投资有助于国内就业结构的优化。

公司战略论。海米尔1992年和1993年撰文认为公司战略可能以不同方式影响母国就业数量、质量及就业区位。采取独立子公司战略、简单一体化战略、深层次一体化战略的跨国公司对母国就业的影响是不同的。该理论认为,随着跨国公司一体化的增大,国际生产的劳动力市场状况变得更为复杂,跨国公司对就业数量、质量和就业区位在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配置就越具有主动性和灵活性,从而对外投资的母国就业效应就越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到目前为止,有关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就业效应还没有一般性结论,也没有正式的理论框架去分析这种效应。目前已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如下几种:一是统计回归分析法。它利用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出口或投资的数据进行统计回归分析,间接地得出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就业的相关性的结论;二是商业案例分析法。通过对个别企业或人员的走访调查,由经验归纳总结出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的影响;三是概念分析法。从对外投资的不同类型,不同流向等各个角度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的不同层面的影响;四是长期分析法。采用跨度较长的区间,从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的动态影响的角度来分析;五是反证分析法。即假设对外直接投资没有发生时,国内就业将如何变化,通过与已发生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比较分析而得出结论。

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就业效应分析

我们可以用“替代效应”和“刺激效应”之净额来衡量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的影响。替代效应是指因从事海外生产而使本土进行的生产活动减少而导致的就业机会的丧失。它包括海外子公司在国外市场销售本可以在国内生产而后出口的商品所导致的就业机会损失,也包括海外子公司将商品返销到母国所引起的母国工作机会的牺牲,现在还有人考虑海外子公司对第三国的出口会替代母国对第三国的出口从而使母国的就业进一步受到影响;刺激效应是指海外直接投资所导致的国内就业机会的增加。它包括:向海外子公司出口资本货物、中间产品及辅助产品的额外的就业机会,母公司向海外子公司提供服务所产生的工作机会,跨国公司本土机构的人员需求所带来的就业机会,以及国内其它公司向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提供服务所提供的新的就业机会。显然,当替代效应大于刺激效应时,海外直接投资将导致投资国就业机会的减少;反之,则会导致就业机会的增加。

坎普贝尔(Campbell)认为,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国在就业数量、质量及区位方面均具有直接的积极和消极效应,以及间接的积极和消极效应(见表1)。

作者认为,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就业效应关键不在于就业数量的增减,而在于就业结构的改进以及相应的就业质量的提高。正如邓宁教授所说:“内引和外流直接投资对就业的最基本影响似乎都不在于就业数量,而在于就业的产业构成、技术组合及其生产力”。

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就业的影响

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中国将面临更大的海外市场和机会,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方面将会迈出更大的步伐。在目前国内存在闲置资金以及过剩劳动力的情况下,由于国内存在大量的居民储蓄,一方面国内某些产业的投资收益率已经很低,另一方面国内的资本市场还很不发达,因此它们在国内转向投资存在一定的障碍。如果这些在国内的储蓄能有效地转化为对外直接投资,到海外寻求更高的投资收益率,那么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就不存在挤占或替代国内投资和消费的现象,短期内的刺激效应要大于替代效应。而且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处于起步阶段,国际一体化程度不高,很多投资属于防御性投资。如中国在澳大利亚开铁矿是为了开发国内的生产资源,在东南亚国家投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为了绕过关税壁垒抢占市场份额等,这些投资往往能增加国外附属企业对国内资本设备、中间产品或辅助产品的需求,从而可以刺激国内的就业。而且这种国际生产转移活动所造成的劳动力成本的调整,有助于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一方面那些可以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或部门的工资率有下降的趋势,这部分产业工人的流动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从而为国内原来那些因劳动力成本高昂而面临萎缩的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差异将对国内工资率的调整有影响。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加大,海外生产将更多地采用资本密集型技术,而如果国内生产仍然将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从而既可以吸引和消化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使得国内就业上的调整成本可以通过转移和新增一部分劳动力就业的方式得到弥补,又可以使国内的劳动力市场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达到均衡。因此可以大体上判断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是有正效应的。

事实上,沿海一部分与国际市场较接近的企业已率先“走出去”,其生产已遍布全球大部分区域。这些企业的管理职能都集中在中国总部,为国内创造了许多非生产性的就业机会,如吸纳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从事科研开发活动,聘用了大量熟悉国际贸易业务的市场策划和营销人员,大量的具有国际管理水平的管理人员等。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其子公司的国际经营业务会导致对中国法律、管理和工程咨询、国际金融等方面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服务于这些领域的中介机构人员就业。据估计,沿海很大一批类似的中介机构在近年来的兴旺发达与这些“走出去”的企业的需求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创造或维持一部分母国就业,提高国内就业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能水平,从而有助于国内就业结构的优化。

在就业区位上,中国就业人员在海外的配置并不均等,国内就业人员供给是过剩的,而国外就业人员的供给相对不足。因此适当的发展服务业以及部分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可以新增国内部分产业人员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就业结构而转移一部分产业人员的需求,从而有助于缓解部分劳动就业的不均衡现象,改善国内的劳动力市场状况。

因此,总的来说,根据目前中国发展对外投资的特点和国内的宏观经济现状,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就业是利大于弊的。政府在推动对外投资的时候,应把吸纳劳动力就业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作为优先考虑的重点。

首先,国家要鼓励进行防御性投资的企业大胆的走向海外市场,充分地利用海外的生产性资源优势或抢占海外一部分市场。对其有利于国内就业的行为给予鼓励,对于出口到国外子公司的产品予以税收上的优惠。

其次,对于服务业以及一部分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要积极的引导他们利用国内的劳动力资源。国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教育方式帮助那些因国内产业调整而不得不进行就业调整的人员顺利的转移到新的行业。

第6篇:生产性服务业案例范文

一、充分认识抓好新“三外”的重要意义

新“三外”是在老“三外”基础上的传承,是外贸工作的创新和深化,也是推动新一轮“三外”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抓好新“三外”,是顺应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必然趋势。当前,服务外包正成为跨国企业全球布局、应对竞争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邓宁理论认为,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在2500―4000美元之间,对外投资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对外投资呈现加速发展趋势。2007年,绍兴人均GDP接近6000美元,对外投资达1.78亿美元,当年超过历年累计总和,符合国际经济发展的规律。而创新涉外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全社会创业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之举。

抓好新“三外”,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目前绍兴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发展不协调,而制造业又相对集中于纺织业。要提升绍兴经济发展质量,必须在培育新兴制造业的同时,更加注重谋求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双轮驱动,特别是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从而促使绍兴服务业与国际服务行业的接轨,跨越式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促进和带动服务贸易扩大出口,引进现代高端服务业外资项目,推动外经贸结构的调整优化。

抓好新“三外”,是应对当前外经贸发展难题的有力举措。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相对于制造业2%至5%、最高不超过15%的增值幅度来说,服务外包的增值幅度高达100%。从收益来看,服务外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来料加工制造业的20倍,而能耗却只有制造业的20%。与制造业比较,服务业受到全球经济动荡的冲击相对较小。可以说,发展服务外包,有利于减少因全球经济衰退而造成对绍兴外经贸的影响。特别是随着欧美经济下滑,加大境外市场的参展促销,拓展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出口市场,挖掘新的出口增长点,显得尤为迫切。经济发展越困难,政府越要加大服务与扶持,越要优化涉外服务,让企业和客商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进而激发他们创新发展的动力。

二、抓好新“三外”,努力实现外经贸工作再上新台阶

1.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努力把绍兴打造成长三角南翼服务外包重点城市之一。今年要从软件产业外包起步,通过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扶持软件研发企业加快发展,积极承接服务外包业务。在发展模式上,重点培植ITO,适时开展中、低端BPO模式;在起步方式上,先从在岸、近岸外包开始,通过积累经验、培养人才,尽快开展离岸外包服务;在发展目标上,一方面,要主动接受杭州、宁波等周边城市的辐射,努力承接这些城市的转包业务;另一方面,要加快引进服务外包企业,逐步培育具有自主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的企业群体,努力把绍兴打造成为长三角南翼服务外包重点城市之一。近期重点要以绍兴经济开发区科创中心、袍江工业区高新技术园区为主体,以“园(区)中园”形式建设绍兴软件园,争取建设成为国家级、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要加快建立绍兴服务外包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制订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技术平台的资金投入,筹备建设“市区共建共享”的软件技术和软件测试等公共技术平台,以满足和保障软件、动漫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要求,从而为外包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要进一步加大服务外包招商引资,通过引进“领军”型人才、海归IT精英,形成一批服务外包研发团队,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服务外包大企业入住园区,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要以现有绍兴经济开发区、袍江工业区的软件企业为依托,尽快组建绍兴市服务外包企业行业协会,建立绍兴服务外包信息网站,宣传和推介绍兴服务外包产业,扩大绍兴服务外包知名度,积极承接转包业务,开拓外包市场,以降低绍兴服务外包企业因规模小、知名度低等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绍兴服务外包产业的整体实力,使绍兴经济发展实现由“绍兴制造”(传统工业经济)向“绍兴服务”(现代服务业经济)转变。

2.积极抓好境外拓展,努力增强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抓好境外市场营销拓展,着力做深会展服务平台。在做好广交会、华交会等境内展览会的同时,加强与境内外知名专业展会的合作,推动更多的产品特别是机电、高新技术产品“走出去”,抢占新兴出口市场。要根据欧美经济下滑的实际情况,重点组织更多的企业赴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发展体国家参展,拓宽出口渠道,挖掘新的出口增长点,努力规避因欧美经济下滑而导致绍兴出口滑坡。要创新营销方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政府和行业协会等组织,搭建平台,推动更多的块状经济企业“抱团”参展,打响“绍兴制造”品牌。同时,要注重对参展摊位和参展品牌的统一策划包装,提升参展水平,提高参展质量,扩大参展成效。

抓好境外营销网络建设,着力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坚持境外参展促销与境外营销“窗口”建设互动,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在贸易伙伴所在国和地区设立营销公司,并通过并购国外品牌、营销网络和研发机构,实现“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和“出口产品研发”两头抓,推进外贸提质转型。这方面,绍兴已有成功的经验,如诸暨丰球泵业公司通过在美国、智利、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家设立贸易窗口公司,不但开拓了国际市场,而且还引进了美国客商投资,提升出口产品档次,企业生产规模不断做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又如新昌三花公司,通过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设立贸易公司后,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高,特别是并购美国兰柯公司后,利用美国公司的品牌和营销渠道,扩大了出口规模,推动了产品的转型升级,现已成为全球生产四通阀的龙头企业。

抓境外生产基地建设,着力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建立健全境外投资促进机制,提供海外商情、项目信息、政策咨询、金融扶持、法律支持等服务内容,大力推动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采取投资办厂、控股参股和资源开发等方式开展境外投资,以及与所在国有影响的著名企业合资合作,建立跨国生产体系,不断增强跨国经营能力。要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块状经济的规模企业“抱团”到境外建设产业园区,实现腾笼换鸟、易地发展,努力扩大块状经济整体“走出去”的影响力。如诸暨越美集团从外贸出口起步,到设立6家境外营销公司、创办2家境外生产性企业,再决定到非洲尼日利亚投资5000万美元,创办越美(尼日利亚)纺织工业园,不仅实现原产地多元化,合理规避贸易壁垒,提高出口附加值,而且为我国纺织企业“走出去”搭建了一个低成本的境外发展平台,也实现了企业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走上去”的三大跨越,形成了国际化生产经营体系,带动了境内母体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3.加强涉外服务,着力营造外经贸发展的良好环境。抓好公共信息服务。完善涉外部门的对外公众网站等外经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内容,围绕“请进来”与“走出去”,健全外经贸政策、信息和咨询服务体系。深入开展行之有效的外经贸服务月活动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切实帮助“外”字号企业破难解困;重视做好各类涉外政策和相关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外”字号企业创业创新的能力和水平;继续加大外经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努力提升外经贸整体发展水平。

强化行政服务。以行政审批“三集中”改革和新设行政审批服务处为契机,深化和改进行政服务方式,健全外商投诉中心和“投资一站通”工作机制,由服务外商延伸拓展到外贸和境外投资企业,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能。着力推进关贸、银贸、税贸合作,继续加强与海关、检验检疫、国税、外管等涉外部门的联系与沟通,推进便捷通关,继上虞市、诸暨市开通海关、商检办事处后,近期应全力以赴帮助新嵊设立海关商检办事处,优化涉外服务布局,构建和完善绍兴“大通关”格局。

第7篇:生产性服务业案例范文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由于投资合同一般在年初达成,所以2008年FDI投资金额变化不大,但是危机后的2009年由于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和进入中国的FDI主要投资国经济疲软,使得2009年进入FDI投资额下降,此后由于中国国内稳定长的宏观经济,进入国内FDI再次反弹,2010年增长率达到17.44%,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仍然维持高增长,年增长率达9.72%。入世10年在外资大量流入我国的同时,我国的出口贸易也增长迅速,中国在2002年出口额为3256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五,到了2010年,中国出口1577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2%左右,尤其在刚入世的2003年和2004年,但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影响在2008年末就对中国出口贸易显现,2008年出口增长率下降,2009年下降更为严重,中国出口贸易在入世后首次负增长,不过2010年快速回升。以上所述,可以看到FDI的流入和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呈现相同走势。FDI从直接和间接促进了我国出口增长:首先,根据邓宁的OIL范式,跨国公司进行对外投资,要具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投资国的区位优势,前两个假定是投资企业自身内在因素,而区位优势是东道国吸引外商投资的核心因素,一般包括东道国的自然禀赋,经济和政治政策等。我国有相对丰富的劳动力和资源,随着改革开放和入世,经济快速发展,并且对外资尤其是出口导向型外企有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在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颁布实施之前,内资企业的所得税基本税率为33%,而生产性外资企业税率为24%,甚至有些特殊领域的外资企业所得税率为10%或15%。自身比较优势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以及超国民待遇还有入世后,我国更加透明的投资政策和不断改善的经营环境鼓励外资尤其是出口导向型外企的流入,直接促进了我国出口增长。从表1可以看到入世以来,包括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出口的半数以上来自外资企业,FDI出口对我国出口的贡献不可磨灭。其次,FDI在直接从事出口贸易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进入我国的FDI增加了我国资本积累,带来了先进技术,弥补了我国资金和技术的双缺口,通过对内资企业的示范效应和技术扩散,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内资企业出口增长。总之,国内很多学者从实证方面研究FDI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如文献综述所述,并且结论基本都显示出促进作用。

FDI对我国出口贸易方式影响的统计分析

FDI进行的出口贸易方式一直以加工贸易为主,并且FDI还带动了内资企业加工贸易,可以说FDI是我国的加工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国内学者在FDI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做了许多实证研究,多数得到结论FDI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比如祖强,刘海明(2009)利用时间序列回归得到结论,FDI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近几年FDI对我国贸易方式影响的新特点值得注意的是,FDI虽然是我国加工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是在近几年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却显示了新的变化:虽然加工贸易一直是外资企业贸易的主要方式,但是从数据可以看出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量占其总出口量比重呈下滑趋势,尤其在2008年外商加工贸易出口下降明显,2009年虽然回升,但是2010年下降到9年最低,分析原因如下:在中国的加工贸易主要以外资投资的IT机电行业为主,产业链短,受外部影响大,金融危机发生,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并且外资资金问题出现,必然受到巨大冲击,导致2008年加工贸易急剧下降;由于中国在金融危机后出台鼓励加工贸易的政策,使得2009年加工贸易回升明显;由于日益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和汇率,外资企业积极调整在华战略,转向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发展,在金融危机后,外资更加认识在到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的重要性,在华注重研发投入,促进一般贸易出口,加工贸易占比在2010年降幅增大,并且该趋势在2011年继续。与此同时外资企业不但促进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而且由于外资的技术溢出等效应,带动我国内资企业出口升级,推动我国内资企业一般贸易迅速发展,其中技术密集型产品一般贸易的增长更为快速。案例———入世后广东省贸易方式变化广东省由于其地理位置和政策促进等因素,一直以来是我国出口大省,出口增长快速,其总出口量从2001年954.2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4531.91美元,其中外资出口从2001年的543.72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2828.47美元。广东省加工贸易尤为突出,从入世后的数据来看,其加工贸易占该省总出口比重一直在80%以上,并且对我国整体加工贸易的贡献率一直高达50%以上。和全国情况一样,外资对广东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巨大,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省总加工贸易出口占比平均高达70%以上。不可否认加工贸易对广东省乃至全国出口贸易的重要推动,以及外资企业的在其中的巨大贡献,但是入世后的新趋势值得注意,首先全省加工贸易占比下降趋势明显,从2001年的80.17%下降到2010年60.18%,但是在金融危机后由于出台刺激加工贸易政策,2008年到2010年下降速度放缓;其次可以看到外资出口中加工贸易出口占比有所下降,也就是说外资一般贸易增幅大于加工贸易;再次外资加工贸易占全省加工贸易占比却一直维持增长趋势,也就是说外资从事加工贸易的增幅大于全省加工贸易增幅,可以得到内资在一般贸易上的增幅大于其在加工贸易上的增幅,并且大于外资在一般贸易上的增幅。究其变化原因有以下几点:虽然,加工贸易依然是广东省外向经济的源泉和动力,但是因为其核心技术缺失,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等更易受到外部经济的冲击,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关停搬迁2452家,金融危机使得广东省加工贸易生产和出口直接受到阻力,并且间接导致加工贸易模式的倒退。在广东省积极出台加工贸易刺激政策刺激下,2009年1至9月,广东加工贸易出口同比增长9.7%,增幅回落明显。珠三角多家加工贸易企业开始外迁,或者倒闭,其中外资企业尤为显著。外部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贸易壁垒使得中国加工贸易出口步履艰难,内部由于珠三角地区土地,水电生产成本的提高以及危机后的“用工荒”使得广东省加工贸易的优势弱化,外商投资的战略已由原来进行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转为大力投资研发,促进加工贸易升级以及推动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比如杜邦、本田、日立、三星等知名跨国公司在广东设立的研发机构就高达300多家,同时注重国内市场拓展。外资企业内外市场兼顾,研发投入增大,其“溢出效应”对内资企业促进作用明显,加之我国对自主创新的政策鼓励,从而内资企业实现了消化,吸收创新跨越式的发展,由于自主研发大力投入,其一般贸易出口发展快速且高出平均水平,比如,TCL集团,研制出超平彩电、音响电视等一系列产品,打响了TCL的自主品牌,国内外市场影响力巨大。总之,从统计和案例分析看出,入世后,我国加工贸易占比下降,一直作为我国加工贸易主力军的FDI,加工贸易品的出口在其总出口的占比也不断下降,虽然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台政策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当年加工贸易占比有所反弹,但是总体下降趋势难以扭转。原因如下:考虑到中国内部发展变化和外部经济冲击,外资积极调整战略,更加注重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发展,同时通过“溢出效应”带动内资企业出口升级,内资企业一般贸易增长更加迅速。

FDI流入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

第8篇:生产性服务业案例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服务;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60-2

项目支持:本文系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度院级重点教改项目“基于区域优势的苏信院专业集群建设研究及实践” (项目编号:YJ100307);吴江科技局软科学项目“东方丝绸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编号:WR201101)研究成果。

1 吴江地方信息化发展现状

2007年以来,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吴江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吴江实现科学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战略要素之一。吴江作为江苏省“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示范区,信息化应用逐步深入,政务信息化、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经济领域信息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信息化等方面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文化传播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1.1 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成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支撑

吴江地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以电信、移动、有线网络等为主体的运营商,已形成多元化、全覆盖、全方位、高技术、适度超前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框架体系。移动网络信号总体覆盖率达到99.99%,互联网总出口带宽达100G,ADSL上网宽带用户达到19万线,光纤网络覆盖全市各个镇(区)及所辖行政村和自然村,广播电视入户率为98.3%,传输实现数字化,新兴3G移动通信进入市场,3G网络信号已实现全覆盖。

1.2 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信息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经济增长方面继续保持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成为吴江地区增速较快的行业之一,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吴江电子信息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配套能力强、集聚效益好、发展速度快,已成为吴江第一大支柱产业。从省信息厅反馈的数据来看,吴江经济开发区的IT产业在苏州“一园三区”范围内处于较领先水平,利税率和利润率均高于昆山开发区和苏州高新区,按照市政府规划,到2012年底,吴江市电子信息产业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成为全国最主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

1.3 信息技术在企业广泛应用,信息化与工业化逐步融合

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意识显著提升,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测试和诊断、柔性制造等技术,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等信息化手段得到进一步推广,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日趋深化,逐步完善企业的生产过程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截止2010年底,吴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的企业占80%以上,应用于技术开发的企业约占20%,实施ERP管理的企业约占5%。30%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建立了企业网页或在专业网站上进行宣传,其中盛泽纺织企业超过1000家,“中国绸都网”以东方丝绸市场为依托,基本实现全市范围内纺织企业信息的网络共享,推动企业信息化逐步向产业链延伸、向产业集群渗透,促进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1.4 建立现代信息服务体系,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吴江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期、转型发展的提升期。吴江将重点围绕全面建设“乐居吴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建立现代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信息服务业竞争力,紧密结合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专业市场提升、城乡统筹发展建设,优化结构,拓宽领域,加快培育,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布局,为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1.5 电子政务建设稳步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截止2010年底,吴江电子政务网已覆盖市镇(区)两级机关共120多个党政部门及所有的行政村及社区,共建设500多个全光纤网点,市、镇(区)、村全面实现了三级联网,全市电子政务各类应用系统趋于整合并向平台化发展,建成市级政务信息交换平台,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水平显著提升。通过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12345便民服务、权力阳光运行、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市民卡工程、“金保”工程、“金盾”工程、“金农”工程等一批电子政务协同项目,政府部门网上办事、服务公众能力显著提高。

2 吴江地方经济结构与信息人才需求现状

据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人才市场召开招聘会50场,共有1166家单位提供23101个岗位进场招聘。2013年计划全市新增就业岗位40000个,新增就业人数15000人。目前,我市信息技术人才需求以信息产品制造业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和光电缆产业为主,主要表现在:

2.1 总量不足,增量不大

随着吴江市经济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逐渐兴起并发展壮大,吴江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对应的中低端的就业岗位逐渐缩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岗位不相适应,结构性矛盾突出,存在“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现象。面对信息化已经全面渗透吴江社会经济的现状,各行各业所有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必须具备基本的信息化专业技能,掌握各自专业的信息化技术。

2.2 结构分布不合理

电子信息产业是吴江四大支柱产业之首,但是电子信息技术人才总量占从业人员的比例基本维持在10%左右,增量较小,严重低于市人才总量每年20%的增加速度。截止2011年底,吴江市从事电子及通信行业人员约8.9万人,其中生产性工人总数为82241人,电子通信类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共计6476人,其中高级职称76人,中级职称509人。研究生以上学历不足1%,高级职称仅占1.2%,中级职称占7.8%,中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比例明显偏低,这也是吴江市信息产业研发力量薄弱,领先技术、优势产品较少的重要原因。

此外,基层和部门信息化人才缺乏,信息化专业人员普遍较少,其继续教育、知识更新、技能培训等尚未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部门信息化建设水平。从目前我市信息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构成来看,尚不能满足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需求。吴江市以信息技术开发为主的科技公司数量较少,增长缓慢,全市通过认证的软件企业较少,尚无专业从事软件研发的技术型企业,使我市软件业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数量较少。

3 吴江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与人才需求趋势

据近年来我市人才市场统计,电子、机械设计特别是高端人才的需求量占到市场在招聘中的前两位,其他各种行业也有大量计算机应用、网络基础人员的需求,预计在“十二五”期间,企业(尤其是信息产业企业)对信息技术人员的需求将更加旺盛,可以相信,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势将成为未来最有吸引力、需求量最大的热门抢手人才之一。

3.1 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

吴江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末,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1%以上,传统的光电缆产业和信息设备制造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人员。从提升产业链、产品结构调整以及撑握自主知识产权的迫切需要来看,未来我市将存在着较大的高端信息技术人才缺口,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已经列入《2011—2012年度吴江市紧缺人才专业目录》中。同时由于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已从数量型向质量型、技能单一型向技能复合型跨越,2011年内高技能人才供需脱节的缺口现象仍十分严峻,预计加工制造业人才、普通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等类型需求仍将维持一定幅度的增长态势。

3.2 从实现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角度来看,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将日益扩大

吴江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把做强信息产业作为主要任务,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格局,在培育和壮大计算机及周边产业、新型显示器产业、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上,重点提升现代通信、网络产业和软件产业。因此在生产管理、电子商务、工艺改造等领域内将需求大量的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特别是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的复合性人才将成为抢手人才。

据调研显示,信息技术人员是当前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最紧缺的人才,绝大多数企业预计在未来3年内增加20%以上的员工,有六成企业曾经或正在实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四成未实施过此项业务,可见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在信息服务业领域拓展空间很大。汾湖经济开发区正在建设的“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以动漫设计与制作、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等为特色,信息服务外包人才需求也比较大,需要进一步在政策导向和扶持措施上有所增强,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3.3 从现代新型服务业发展要求来看,信息技术人才将成为产业支撑

“十一五”期间,以“产”、“研”分离的产业分工将更加明晰,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新型服务业将迅速发展,因此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软件业、信息技术研发、信息技术培训等领域内相关信息技术人才的需要也将大幅提升,信息化人才也将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支撑。吴江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强科创园载体平台建设,着力培育和引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人才;支持创意产业的建设,加快汾湖天弈创意园建设,加大工业设计和动漫研发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提升地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

信息化人才远远落后,不能满足需求,培养大批信息化人才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十二五”期间,吴江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以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人才支撑体系,依托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信息技术人才,重点引进和培养包括电子信息技术、光电缆产品研发、纺织工艺革新等在内的信息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加快信息产业载体建设,形成适应信息技术创新的综合环境,吸引人才、用好人才。

虽然社会培训是地方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但是远不能满足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已经快速成为满足社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主渠道。需要充分发挥职业培训职能作用,用好苏州市高级人才太湖培训中心平台,努力整合优化开发培训资源,加强师资建设及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等工作,而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吴江市唯一的一所高校,将责无旁贷地承担好信息人才的职业技能培训任务。高校信息化相关专业学生是未来信息化建设的生力军,应该逐步完善信息化课程体系,采取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为信息化建设培养合格的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江市信息中心.吴江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

[2] 杨国强.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4,(6):42-46.

[3] 张伟,李丹,戚桂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情报科学,2006,(8).

[4] 郑宁.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33):176-177.

作者介绍:李黎明(1979-),女,汉族,湖南郴州人,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贾丹华(1949-),女,汉族,山西运城人,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第9篇:生产性服务业案例范文

校企合作文科类专业人才培养2010年9月,教育部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在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工科专业走出了一条成功道路,但文科类专业在这方面的探索却步履艰难、进展缓慢。

一、高职文科类专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困境分析

1.高职院校与企业达成的合作内容少、层次低。很多校企之间签订的合作协议名为“实践教学合作协议”,但实际合作程度仅停留在企业每年接收高职院校毕业生实习上。企业接收“工学交替”学生的积极性较差,尤其不乐意接收工学交替时间二至三周以内的学生。

2.企业提供给文科类专业学生的实践岗位少,且对口率低。高职文科类专业多为管理、财经、商贸、外语等专业,这些专业对应的单个企业所能提供的实践岗位相对少,从而出现了文科类专业学生实训、实习岗位对口率低的现象。以文秘专业为例,一个20人左右的小型企业,文秘岗位一般不会超过3个,造成有的文秘专业学生被派到超市顶岗做收银员或理货员。

3.企业对学生的培训、培养意识淡薄。大多数企业在接收实习学生后,直接让学生上岗。有些企业在接收实习生批量大的情况下,如酒店岗位,连锁超市岗位,只在上岗前安排不超过一周的集中培训,内容只集中在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上。

4.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合作沟通少。企业在零散接收学生的情况下,很少会指定专人来负责指导学生,校企之间很少就实践教学内容、岗位要求、学生实训、实习表现等进行沟通。

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尴尬局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文科类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性质、技术衡量标准、岗位密集程度、工作效果评价与工科类专业有着根本的区别;二是在这样的校企合作中,企业无法获得直接利润,最多将个别在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留下来,企业可能还会因此付出不少代价,如正常工作秩序被打乱、企业经营机密外泄、工作效率降低、实习生可能引发的突发事件带来负面影响等。

二、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再认识

校企合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实习的层面上,而应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到教学活动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专业实训条件建设、学生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等都要体现企业的参与。企业的参与也应是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决不仅仅是学校和企业在教学地理位置上的对调。

鉴于文科类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性质与工科类专业有着根本区别,文科类专业的校企合作重点更应集中在企业的“软件”优势上,而不是工科类专业所倚重的厂房、机器设备等“硬件”条件。

三、高职文科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

1.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实施校内仿真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校内仿真实训基地是实现校内实践教学的先决条件。创设仿真的职业环境,将日常教学融入企业环境和企业日常活动中,使学生真正适应企业发展。

2.承接企业订单任务,运用项目教学法,提升师生的专业技能,并为企业带来利润。学校积极与行业企业联系,以专业为单元,鼓励专业教师对外承接订单任务即生产任务或技术服务,将订单任务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将教学内容组织成一个项目。运用项目教学法,将知识传授与订单任务同步完成。如会计专业,可以积极与会计事务所或建筑公司联系,承接基本数据计算和财务预算等技术服务。

3.筑巢引凤,建设一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在校内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实训完整的工作过程,生产出产品甚至是商品,实现教学做的统一。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不是生产的“机器”,而是“职业人”的培养。文科类专业对应的岗位多集中在服务业,经营类别与学校的运营有部分重合,如安全保卫、物业管理、餐饮、客房服务等,学校可以将一些闲置的场所提供给合作企业或将某些业务服务外包给合作企业,让企业经营就在校内开展。作为回报,合作企业接纳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参与企业经营,并提供指导。

4.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赋予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主人翁意识,为企业提供最适合的员工。“订单式”人才培养以企业岗位群为基础,直接为企业量身打造企业所需的高技能型人才,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重要载体,是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学校可以积极寻找中大型集团企业合作,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直接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企业为获取最好员工,会主动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包括实践教学实施、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从而使订单班成为企业的优秀人才库。

5.组建职教集团,将企业纳入职教体系中,明确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主体地位和责任。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综合实力,在政府的主导下,积极与知名企业组建职教集团,可以使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一份子,在人才培养上更具有主动性。学校也可以更好的了解成员企业,熟悉企业的岗位需求,设置更适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从而更好的为成员企业提供培训咨询服务和高技能型人才。如外贸商务类高职院校与知名外贸公司组建职教集团,学校将实践教学放在公司中,公司则可以将发展研究放在学校中。

6.探索与企业大学联合办学,将企业最优质的资源整合到人才培养中,提升学生的工业文化素养。企业大学又称公司大学,是指由企业出资,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一流的商学院教授及专业培训师为师资,通过实战模拟、案例研讨、互动教学等实效性教育手段,以培养企业内部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企业供销合作者为目的,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要的一种新型教育、培训体系。企业大学天生就具备了“校企合一”的性质,拥有最优质的企业资源。因此,学校可以积极与专业性相同的企业大学联系,探索联合办学的各种形式,将最优质的企业资源引入到学校人才培养上。如电子商务专业,可以与国内知名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成立的阿里学院合作,成立“阿里巴巴特色班”,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前两年在本学校学习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并引入阿里巴巴自行开发的6门专业课程,第三年进入阿里巴巴体验企业文化和学习实际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