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未来人居环境的设计趋势范文

未来人居环境的设计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未来人居环境的设计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未来人居环境的设计趋势

第1篇:未来人居环境的设计趋势范文

【关键词】现代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设计;园林景观;生态型园林

1、引言

现代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设计时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且在设计布局和具体景观表现手法上一定要得体和适宜;一定要有利于实现人和山水的亲和,满足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一定要有利于人居环境由于自然生态景观的引入而具有自然的生态美;一定要满足人居或人的各种户外活动小气候环境的宜人和安全。要想将自然生态园林景观类型和谐、得体地应用于现代人居环境,尚需要园林景观设计师从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上做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

2、体现“以人为本”的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设计的要求

随着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在购房时,除了考虑住区的位置、住宅户型平面、配套设施和物业管理的合理性因素外,更注重环境的综合质量。住宅环境的质量,主要包括绿色景观环境,人文环境、交通环境等,具体要求如下

2.1 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设计应尊重地域环境,营造地域特色

现代小区人居环境设计应尊重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尽可能避免大开大挖,这是当今开发商和设计师的公识。尊重环境不仅指用地的地形、地貌、植被,水体,气候等自然环境,还应重视包括地域文化,遗址,历史名胜、民俗风情在内的人文环境。

2.1.1 小区园林绿化景观是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

社会发展到今天,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城市污染的增强,居民日益渴望回归自然,对绿色环境渴望之极,而小区园林化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它也是将来绿色人居环境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这里所说的“园林”是指宏观的,大尺度的,正向大地景观,郊野景观和生态景观等方向发展。任何小区的园林化设计,都要有一条明确的主景轴线或中心花园,并由此轴线或中心来组织整个小区的景观设计,贯穿整个小区的始终。

2.1.2 “人车分流”以满足小区交通环境设计的要求

近年来国家对公路,桥梁和交通工具的改良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交通系统正在迅速发展。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消费观念也是在日趋超前,汽车消费和旅游消费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如何解决好小区机动车行驶与停放,已成为当今现代小区环境设计中的一个新课题。小区环境设计所要追求的是安全、宁静、清新、自然、充满人情昧和生活气息。其中安全是首位,因此笔者认为“人车分流”是解决交通环境问题最理想的办法之一。我们从国家“小康居示范工程”中可以看出,在水平上乘的方案中,几乎都采用“车在周边行,人在中间走”的分流方式,人们可不受机动车的干扰,真正留给居民一个安全宁静的“以人为本”的绿色共享空间。

2.2 人居环境设计应尊重居民的生活习惯

笔者认为,小区人居环境设计应充分尊重当地的地域风俗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应把小区住宅作为一种家庭生存生活载体来整体设计考虑,营造极具当地地域特色的现代住宅小区。因此,在人居环境设计中应解决好以下问题:

2.2.1 首先要提升环境设计的理念。

对人居环境设计要放大设计空间,走出居室,走出住宅小区的围墙去领会人和自然的关系。

小区的规划设计不但要考虑居室环境的优化,而且还有考虑户型,小区绿色生态环境和小区入口及周围城市大环境的对接、过渡和协调,否则这个人居环境就是不全面的人居环境,就是与城市这个大家庭格格不入的“异类”。一个世纪前美国著名建筑大师赖特就曾提出“有机建筑”理论,他非常重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结合,认为建筑必须体现人的自然性,著名的“流水别墅”正是介于对大自然的渴望而成立的不朽名作。21世纪的建筑和小区设计,随着就WT0观念的逐渐发挥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有机环境效应,将是重中之重。

2.2.2 要认真搞好规划设计

对室内外大、中、小地区环境应统一考虑,一开始就要有“全局在心、局部人手”的创新手法。大的人居环境规划应与周围的自然、地形、地貌、景观、交通、人文、历史、经济环境进行对接,使居住环境融入城市整体规划中去。小区内部的环境要力求构筑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氛围,实现城市大环境到人户小环境的自然、流畅、协调的过渡与对接。这就使得居者的室内外环境互相对接,彼此沟通,容为一体,又处处遵循正常生活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和行为规律,满足人们在工作之余能享有一处轻松、安逸、环境优美的舒适场所。总之,在规划设计中,要遵循以居住者的行为活动规律为主线,以日常生活项目的停留时间为节点,划分各功能空间。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生态园林景观已成为现代住宅小区人居环境最重要的部分,直接反映处小区环境的优劣,因此,应加强小区的生态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以改善和提高居民的居住环境水平。

3、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实例

3.1 项目实例

湖南长沙某住宅小区占地面积为8万多m2,以多层和小高层框架结构的住宅为主,总建筑面积近12万m2,小区定位为现代生态型高尚住宅区,其中绿化率达到40%。

3.2 园林景观设计构思

为充分体现出现代高尚住宅小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满足自然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良好居住环境的设计要求,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思设计:在现代的繁华城市里,人们为钢筋水泥构架的现代建筑所窒息,而要想生活在心灵可以休憩的绿色家园里,成了城市人的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都市情结。在此笔者本着生态居住环境的设计理念,试图诠释一种崭新的现代生态生活社区,从而营造一个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自由漫步式家园。

生态环境最基本的要素是“绿”和“水”,“绿色”在这里已从狭隘的色彩概念转变为环保和生态意识概念。绿色不单指色彩,而是代表一种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也。水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起着特殊的协调作用。它不仅能给人带来欢愉、轻盈、柔和的感觉,而且还具有净化空气等重要的环保作用。有了“绿”与“水”的完美结合,既能取得丰富的环境效果,又能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

3.3 场地现状及评价

本项目根据现状分析总结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如下:

1)根据场地周围三面绿化围合的优越条件决定了小区与山、水的内在呼应关系及场地精神的延续,利用植物成为新的构成因素,构成了小区的主题:“水景、密林、人家”。

2)道路、停车场与建筑留给景观的空间有限,尤其是一区中心绿地,因地面构筑物过多,空间较为分散,需寻找一种元索来统一整个园区,所以利用自然的处理手法;改变园区的尺度感,并因形就势将功能分散,散点在整个园区之中,方便住户使用。

3)现状场地地势平坦,竖向变化不足。故在尽量遵循土方就地平衡原则的前提下,塑造出多变的山地效果,组织和分隔不同空间,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和使用功能。

3.4 具体设计方案

在场地现状及评价及定位分析的基础上,本生态型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设计时,确定以“水景、密林、人家”为主题。

突出园林山水格局的构成元素——共同打造一个和谐、健康、生态的最佳城市人居环境。

3.5 生态型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特色

3.5.1 “水景”

南北走向的水系,将社区的不同空间相互串通,依空间流动的走势变化,水流的形状也产生或潭或溪,或渊或池,或静或动,或深远或幽静的不同变化。同时,围合水系的地形与水系相互作用于,形成完整的山水体系,为社区营造了理想的生态格局。小区内“小溪”成为贯穿整个场地的脉络,沿水系设计了各种休闲,漫步在草坪上、徜徉在碧水边、交流在浓荫下、休憩在花丛中,塑造一个亲和、健康、生态的时尚生活社区。体现人与城市生活和谐,集阳光、健康、都市情怀于一区,突出都市人文景观特色,见图1 。

图1 小区水景图

组团绿地相辅共同构筑了小区的景观绿地框架,“密林”和坡地成为围合各种类型空间的主要媒介。入口广场绿地的设计突出深山老林的纵深感,道路的布局、植物的规则种植,都有利于这种空间氛围的营造,乔木、灌木、地被均选择多种类,感受森林的气氛。楼间休憩空间强调向心力,设置植物围合的“兴奋点”,配合不同层次的植物种植,如同音乐的主旋律与具有节奏的和弦,使整体环境景观意象渐入。

水景区植物的配置根据水流的特点及区域做不同的配置,在喷池处水流从滚水坝跌下。水面中央设小亭,通达小亭的汀步用本地的红砂岩组成,水面一直延伸到走廊的方亭中,将方亭突出走廊的部分做成水榭的形式,周边设美人靠。水岸自然蜿蜒,用真石堆砌成自然驳岸。植物运用上主要有:桂花、桃花、海桐、鸢尾、芦苇等,通过多种不同风格的植物和水景,将此景观映衬出江南小镇的诗情画意的意境,并充分体现出主景观的大气磅礴与韵味深长。此外,水际边缘配以花灌木和宿根花卉等得体的园林植物以丰富水际线景观,如迎春、棣棠、黄菖蒲、千屈菜、水葱、香蒲、花叶芦竹、水生美人蕉等;水流经过的狭长区域则以垂柳,水草、置石对比布置,岸线自然堆砌,石头生动活泼,石缝处则以棣棠、南迎春、金钟花、书带草点缀,尽显江南水景的风韵和地域特色。

3.5.2 空间形式多样

居住区园林环境的空间美学将成为视觉景观的重要导则。树廊、竹廊、花廊等多条视觉景观通廊的营造,将社区内不同空间的园林环境融为一体。人口主轴线将南北各空间有机贯穿起来,空间序列感强。南北方向一条主要景观轴线和东北西南2条次景观轴线将园林景观节点串联其中,形成严整的“线形”空间格局与灵动活泼的“点状”空间节点适度结合的空间形式。再利用植物、构筑物、不同材质等园林景观设计的元素与手法塑造下一级尺度关系中“点”“线”“面”空间,使整个社区的室外空间层次丰富,形式多样,为你展示一幅浑然天成的美丽画卷。

小区大庭院空间中以大桂花树为主体,分别布置樟树、紫薇、玉兰、红枫、南天竹等,小庭院空间内,布置丛竹,芭蕉、苏铁等,随园景肆意点缀,突出表现园林的散漫、无序。此外,根据观赏性植物的季节性,分别选取春、夏、秋、冬四季开花的植物如春天开花的白玉兰、紫荆、紫藤、泡桐、合欢、海桐、鹅掌秋、樱花、桃花、迎春、金缕梅、连翘、流苏树等,夏天开花的有木槿、广玉兰、紫薇、夹竹桃、石榴、栀子花、棣棠,秋天有桂花、木英蓉、夹竹桃、小叶女贞、胡颓子、油茶、金丝桃,冬天开花则有梅花、枇杷、腊梅、山茶等等。根据不同的花相、花形、花色、花期,便能创造出四季花开不断、美丽芬芳的景观效果,见图2。

图2 庭院景观图

3.6 主要景观节点

3.6.1 入口景观区

位于小区西部主人口,一组红色跌水景墙、水台阶、石壁水景墙塑造了该区的总体形象。红色跌水景墙以其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突出了人口景观的雕塑性和标志性。

3.6.2 中心景观区

中心景观区包括一区和二区中心绿地2部分。区内一条贯穿南北走向的水溪是中心绿地的主要园林景观核心,也是视线的通廊。亲水平台、密林广场、水边汀步等,是人们休闲、散步、锻炼的好去处。以水景为依托依水设计了亲水平台、水边广场等,主要如下:

1)树林通廊:人口道路的布局设计突出深山老林的纵深感,植物的规则种植,都有利于这种空间氛围的营造,乔木、灌木、地被选择多种类,感受森林的气氛。

2)童趣广场:考虑到成年人看护孩子的便利性,该广场与西侧的林荫广场相对,将成人活动范围与儿童活动范围紧密联系。从安全性和趣味性考虑,该广场的铺装采用木铺装和塑胶垫相结合,种植池、座凳等小品均进行特殊设计。

3)浅池涌泉:作为该区的特色景观,曲折而灵动的潺潺水湾,自然散落的水中置石,汩汩跃涌的泉眼,都将为小区的环境增添无限的动感和情趣。

4)聚景广场:以水景为依托,依树临水的聚景广场是一区中心绿地最佳的景观观赏点,景观在此处一览无余,框景、对景、借景等园林设计手法在此运用得淋漓尽致。广场外缘的曲线形平台给人们提供了亲水的机会。

5)诗墙画壁:位于E中心绿地的北入口。高低错落的系列景墙排列于主园路东侧。我国传统的古诗词与西方现代绘画、雕刻艺术相融合,体现现代都市人对文化、艺术和生活的追求。

小区各休闲广场周围则以绿地及乔木、灌木、花卉混置,通过雕塑喷泉的合理应用,在各角落自然形成各式各样、各具特色的园林小品,如香樟、银杏、石楠、垂柳、冬青、女贞、乌柏:红色的枫树、卫予、水杉、盐肤木、无患子等。常年异色叶树种如紫叶李、榆叶梅、胡颓子、湖南特有的红花槛木等,大大地丰富了小区园林的地域特色,使小区居住环境也变得更加生动自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内,将具地域特色的山水景观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一种亲切柔美的感觉,使小区整体显现气派、豪华而又不失轻松自然的氛围,创造出良好的人居环境。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城市人居环境中营造山水型景观氛围,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自然山水的渴望和对水的亲近。山水景观理念设计、表现于现代城市的人居环境中,它体现现代人居环境设计在追求的美学艺术的同时,人居环境设计还应满足人的社会功能和周边环境生态功能理念要求。我国山水型人居环境设计刚刚起步,但从本小区人居环境的景观设计应用效果看,“绿色生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代表了未来人居环境景观设计趋势

参考文献:

[1]夏建华. 浅谈住宅小区绿化设计理念[J]. 科技信息, 2010(3):342-343.

第2篇:未来人居环境的设计趋势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原则;环境问题;方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得不面临着人口剧增、交通拥堵、固体废弃物与噪声污染严重、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在城市规划中引入生态理念,打造生态城市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达到城市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如何规划设计生态城市是当前各地十分关心的问题,为此,笔者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1 生态城市规划具体原则

1.1 控制城市人口规模

当前,城市化水平还不算不高。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决定大量农业人口会进入城市,如不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势必造成城市超负荷运行。确定城市人口容量时,既要考虑人口规模的合理性,又要满足未来人口增长的可能性。合理性与可能性的交叉点即是最佳人口规模。

1.2 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土地生态是城市生态的最基本内容,它兼具自然生态与经济生态两重属性。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的30%,合理使用和节约土地对于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必须科学制定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战略,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研究城市各地块的最佳利用功能,合理规划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和其他用地,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地支撑。

1.3 合理布局城镇体系

要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进行以中心城市为基础的城镇布局,确定区域内各城镇的规模、等级、地位、作用和职能分工,以中心城市繁荣发展,辐射带动区域内各城镇和广大农村的发展,促进区域发展生态平衡。

1.4 实施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发展战略

生态城市要求城市主导产业应当是代表现代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因此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形成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循环经济也就是生态经济。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的尖锐矛盾。

1.5 将自然融入城市

“绿色城市”、“山水城市”不等同生态城市,但生态城市一定是“绿色城市”、“山水城市”。因为自然生态是城市生态的最基本层次,自然山水与绿色是城市生态环境中最有生机的要素。

1.6 发展生态住宅小区

生态城市强调“以人为本”,生态住宅小区是生态城市的最基本内容,它用生态学原理去协调小区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关系,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清洁、美丽、舒适的居住环境。

1.7 建立以法规为核心的生态城市管理系统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社会管理工程,法规要素在生态城市建设管理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生态城市管理系统应重点突出立法、守法和司法三个方面的管理。

2 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2.1 水污染问题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掉,致使水环境严重污染。

2.2 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逐步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__粉尘、硫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资排人大气层,使大气层严重恶化,导致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出现酸雨,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2.3 垃圾泛滥成灾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废物,全国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不仅有碍雅观、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强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

2.4 噪声扰民现象普遍存在

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也很突出。

3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方法

如何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是当前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和设计实施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编制生态城市规划,就是要建立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城市规划生态设计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用科技创新改善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领域

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规划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3.2 用绿化建设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

3.3 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要加快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以通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推进现代通信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

3.4 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

要用足用好政策,运用市场规则,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中水回用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应用,处理好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3.5 突出地方本土特色

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对于任何一个设计问题,设计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在什么地方?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自然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我们所常常惊叹桃花源式的乡村布局及美不胜收的民居,实际上它们多半不是设计师创造的,而是当地居者在与场所的长期体验中,在对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与自然过程相和谐的创造性设计。城市的形成源于“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3.6 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

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居住区设计要坚持合理布局、节能低耗无污染、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和生活垃圾;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河湖、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居住区内必须设置集中公共绿地,增加居住区文体设施。

3.7 以尊重自然而展现自然

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和水平线,都快成为抽象的名词了。如同自然过程在传统设计中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城市生活中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发电厂及变电站等都市生活支持系统被作为丑陋的对象而有意识地加以掩藏,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

3.8 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合作

传统设计强调设计师的个人创造,认为设计是一个纯粹的、高雅的艺术过程。而现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则强调人人皆为设计师,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对其生活和未来作决策,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自己及其他人共同的未来。从交通方式到选择家具、装修材料、水的使用、食物的选购、垃圾的处理甚至于包装袋的使用,都是一个生态的问题。因为它们都对整个杜区和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决策选择都应成为生态规划设计的内容。所以,从本质上讲,城市生态规划设计包含在每个人的一切日常行为之中。对专业设计人员来说,这意味着自己的没计必须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融大众的知识于设计之中。同时,使自己的生态设计理念和目标为大众所接受,从而成为人人的设计和人人的行为。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是个综合的、系统性的工程,其解决的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问题,以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此,需要生态学家、规划师、建筑师、政府有关部门与开发商以及公众的协同努力来实现,需要我们在很多方面上的不断努力。

第3篇:未来人居环境的设计趋势范文

关键词:室内 软装饰 发展

1.新的室内文化取向—室内“软装饰”

根据家装设计公司统计资料表明,全国每年的家居装饰消费至少在2000亿人民币以上,住房成为国人“衣食住行”的最大需求,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正在逐步得到满足和完善。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提升,思想观点、审美水平也与时俱进。室内装饰逐步追求个性化风格、舒适度的理性消费。装饰的效果也越来越有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从“重装饰、轻装修”的发展业态来看,越是在装饰业发展成熟的时期,人们装饰概念中“与众人不同”的个性需求就会展现出来,追求个性化风格、追求生活舒适度的理性消费,不得不证实了软装饰的存在与发展。

由于“软装饰”,是指室内易于更换、可以变动位置的家具与饰物所以采取简约的手法作为装饰,“软”是相对室内其它硬质造型与材料而言的,其功能的多样性、装饰手法的灵活多变性、装饰效果与人居环境的和谐性,在室内装饰中可大面积的广泛运用。运用的软装饰品,直接体现着主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是造就室内空间装饰效果的个性与精神风貌的主要因素,是营造各种家居情调的点睛之笔。它打破了传统的装修行业界限,将工艺品、纺织品、收藏品、灯具、花艺、植物等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了一个新的理念新时代的室内装修理念,为居家业主装饰带来了两全齐美的解决方案。

2.装饰的手法分析

在室内装饰设计中广泛运用的软装饰品种类繁多、选择余地大,甚至可以自己创意设计、亲自动手制作。在装修中通过软装饰品的合理搭配与呼应,就可以塑造出个性特色鲜明的室内装饰效果,很好地满足人们的个性需求。因此,室内软装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软装饰在当代室内空间装饰设计中发挥着丰富空间层次、和谐整体色彩、强化室内环境氛围、创造室内环境意境等作用。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目前的装修过程中,前期主要解决墙面、顶面和地面等和谐对比关系,处理好室内大的环境个性与特色设计。室内软装饰主要是在装修的后期通过室内软装饰品的搭配、摆设来实现的。比如在装修室内墙面时仅需进行色调与肌理的处理就可以了,装修后期用一幅字画、一件壁饰、一组装饰挂盘,就能表现出特定的主题,达到预想的装饰效果。

当前,在室内装饰设计中运用的软装饰品大多是从各类成品中挑选的。在各种商品市场中,各色商品琳琅满目、数量多得惊人,可以作为室内软装饰品的比比皆是,如系列化的床上用品、系列家具、地毯、墙纸、各种材质风格的工艺美术品等,应有尽有。各种软装饰品之间,可以很容易地寻找到相互协调、呼应的视觉元素,合理地搭配运用可以共同塑造特定的装饰风格与氛围情调。另外,一些明清旧家具、老照片、旧烛台、破陶器,也可以在室内装饰设计中加以运用。这些寻常的旧物创造出一种时代的沧桑美感,引起人们的怀古幽思。

软装饰品不仅品种多、选择余地大,我们还可以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以常换常新,变幻室内装饰的风格、品位。软装饰深受当代人的青睐,迅速成为一种室内装饰的新时尚。

自己创意并动手制作,在眼下十分流行。许多“80后”的小夫妇在自己的新房装饰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制作出许多与众不同的、充满个性情调和风采的软装饰品,按照自己的审美意趣装点着自己的居室空间。如有的女主人自己动手挑制十字绣,制成墙上的挂屏,沙发上的垫巾,床上的靠枕,以及窗帘、台布,等等。这样,满屋子的挑花软装饰品使得室内装饰的形式、内容既和谐、统一,又充满别具一格的视觉效果,艺术品位古雅、清丽,令人耳目一新。自己动脑、亲手制作的软装饰品布置在自己的家中,会让自己体验到暖暖的亲近之感和无尽的回味。既创造了快乐,温馨,浪漫和惬意气息也更加符合主人的生活习惯、志趣爱好和经济状况,体现出主人的学识修养,而且,有效地避免室内装饰效果“千家一面”的趋同现象。

3.室内软装饰趋势的分析

软装饰作为一种全新的装修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目前人们对于家居装修的高要求、高标准,已成为高质量生活的全新理念,这是一个居室装饰设计的流行趋势。它推动室内设计的潮流与价值地位,更能借此说明国内对于软装饰呈现上升趋势的大好新局面。

随着中国经济平均9%的速度增长,人们满足了部分物质需求基础之上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软装饰的发展,在今天和未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家装产业的持续走高和生活水准的日益提高,居家环境的需求表现出回归自然、重文化、高享受、重感情、个性化的倾向。其次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同室内环境设计中软装饰是不可取代的,它的发展对每个人身心需求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更加注重用新的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最后随着材料与技术的进步,装饰的效果也越来越有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越是在装饰业发展成熟的时期,人们装饰概念中“与众不同”的个性需求就会展现出来。

4.未来趋势的发展

将来的软装饰品更多的是在创造着室内空间的人文环境与心理感受,体现居室主人的文化品位和志趣喜好。软装饰品的造型、材质、色彩、纹样等因素,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特定的信息,从视觉和心理上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个性需求,它有效地缓解了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压力和陌生感,并逐渐成为当代人体验高质量生活环境的全新方式。

未来的生活空间无疑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毫无疑问,它对于烘托室内的气氛、格调、品位、意境等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正是“虚”化的使命让软装在各个层面的涉猎面更广了。如何将设计过程流程化,成为摆在不少设计总监面前的难题。在国外,软装饰行业早已经得到了装饰行业的一致认可,一套完整窗饰的费用就有可能等同于一套硬装修的费用。在中国软装饰行业将于世界同步。实际上,软装饰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如古代宫闱中层层叠叠的纱幔,就展现出东方装饰文化的缥缈与神秘。目前“软装饰”在家装中的比例逐步在提高,软装将有潜力成为主流的家装方式,有专家预测未来的10年之中软装将占到40%甚至更多,我们的空间就是靠点缀而变得温馨。

参考文献:

[1]龚建培.装饰织物与室内环境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薛野.室内软装饰设计[M].东方出版社,2012.

[3]范业闻.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第4篇:未来人居环境的设计趋势范文

关键词:“天韵・怡城”小区;规划;城市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planning basis, planning guiding ideology, principl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planning and design goal and general planning layout, etc, of“Satisfying City” residential area, for reference.

Keywords: " Satisfying City"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city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概况

“天韵・怡城”小区是阜阳市颍州区金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建的集商业、住宅于一体的综合小区。该小区位于阜城的西部,颍河西路与南京路交叉口东北角,东临国营汽运驾校,北靠市特殊教育学校。该地块距市政府2.5公里,距机场5.3公里,距阜阳市体育中心1.2公里。其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是颍西组团的黄金地段。小区规划宗地图面积18223.1平方米,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7380平方米。

规划用地较规整,基地内无任何建筑。四周被城市主次干道和支路围合,建设条件良好。

二、规划依据

1、2007年11月7日《阜阳市城市规划局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阜规函(2007)037号】及附图;

2、阜阳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合同编号:阜(挂)【2007】--2号;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修订版);

4、《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稿1999);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16-87(2001年修订版);

6、其它相关规范、标准及规划;

三、规划指导思想

采用现代城市规划的新理念、新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环境设计和建筑设计为切入点,将环境设计与建筑进行完美的结合,保证住宅建筑拥有良好的朝向、通风、采光及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休闲环境,力争把本小区建设成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管理规范的现代化智能小区、生态小区,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

四、规划设计原则

1、贯彻“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营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和谐居住环境。

2、贯彻文化与效益结合原则,力求创造一个文化内涵丰富和个性鲜明的生活居住空间。

3、贯彻实事求是原则,适应土地开发与建设实际,面向住宅消费市场,正确处理规划中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超前性与操作性之间的关系。

五、规划设计目标

规划立足于本地的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特点,充分考虑规划地块在颍西组团的地位和使用功能,并兼顾现代社会房屋使用者对居住环境、公建配套等的多重要求,营造一个优美温磬的居住场所。

六、规划总体布局

本次规划沿南京路布置9层(局部5~6层)的条式住宅;另外考虑到建筑限高,规划1#、2#住宅层数为13+1层(小于45米);小区内部布置两栋14+1层住宅楼;为满足小区的物业管理及居民娱乐活动需求,在用地北部设置2层社区活动中心(底层为非机动车库,2层为物业管理办公室和社区活动中心)。

规划结合基地周边道路交通情况,沿南京路设小区主入口,主入口宽度13米,入口处设大门,以提高入口的标志性。小区内部道路结合地块特征采用简洁的直线条,主干道宽6米,宅间道路宽4.5米,并使之形成环路。规划为满足人防工程和停车需要,在用地内设置10191.5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可容纳291个停车位。

在基地绿化与景观方面,注重区内外环境的交融渗透,注重园林与建筑的和谐共存。由于小区用地面积较小,在1#与7#楼之间、7#与6#楼之间设两块公共绿地。绿地结合住宅间距布置,形成具有归属感和领域感的空间,

七、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该小区充分利用便捷的交通优势及区位条件,合理设置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由于小区沿南京路、颍河西路分别设置商业建筑,所以小区内部不再另行设置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规划在5#楼2层设置物业管理办公室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此外小区配套的市政公用设施包括有配电室、公厕、垃圾收集点、燃气调压站、非机动车库等。

八、住宅建筑设计

户型组织上,强调平面功能与社区景观的互动,通过设置入户花园、观景阳台、屋顶花园、景观平台的方式构成室内外交流、过渡的媒介,实现各个房型、各个方向的均好性。采用大面宽小进身的户型设计,提高居住品质,尽可能多的布置南向房间,避免房间的自身遮挡,做到明厅、明室、明厨、明卫。

户型内部做到内外分区、动静分区、干湿分区、洁污分区。厨卫设计上,做适当超前考虑,面积适当加大。厨房与餐厅相互依存,空间亦分亦合,为部分家庭做开敞厨房、活动厨房提供可能,并适当考虑整体式橱柜的实现。同时注意户内交通流线的组织,做到简捷、方便,充分尊重人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户型设计还充分考虑经济性,通过厅室厨卫的合理配比,增加房型面积的可用性,提高得房率。

建筑的立面、材质的选择根据各栋楼所处的不同位置,面向不同属性的空间(城市街道、小区景观、庭院景观)而严格定义,而落地窗、转角窗与普通窗所形成的图案,经过对称式或错落式的变化,让每栋楼拥有不同的性格。

建筑单体上体现建筑立面层次的丰富性、通透感。建筑构架承载了延续地域文化的功能。通过墙片、坡顶、竖向构架与横向的板之间的穿插、叠落、呼应、重叠、反复、沟通,通过设置大面积落地观景窗、景观阳台,使山墙通透起来,建筑的侧面感觉消失了,代之以生动活泼的造型形象。

(三)智能化设计

以多系统集成的手段将多元化的信息服务、物业管理与智能化的安防为一体,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智能服务。各单元入口设电磁门,户内设置中视对讲系统,并可与管理中心对话,设置互联网系统,三表户外计量系统等。

智能小区具备完善的安保措施,全面的公用设施监控和信息化的社区服务管理,强调建筑的开放性及社会、自然之间的共存和交流,显示出未来人居环境发展的趋势。

九、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一)给水工程规划

1.需水量预测

(1)本区人口数量:本区容纳人口1610人

(2)规划用水量

基地居民生活用水量Q1=180L/人・d×1620人=291.6m3/d

商业建筑用水量Q2=6.0m2/d×7822=46.9m3/d

市政用水量Q3=20m3/hm2・d×1.74 hm2=34.8m3/d

未预见用水量Q4=(291.6+46.9+34.8)×15%=56m3/d

最高日用水量Q=Q1+Q2+Q3+Q4=429.3m3/d

2.给水管网管径

根据用水量预测,基地给水管径采用200mm和100mm的PE管或球墨铸铁管。

3.给水管网布置

基地采用生活――消防相统一的供水管网系统,为保证供水安全可靠性,基地给水管与城市给水管联成环网。给水管网按间距不大于120m设置消火栓。在基地给水管与城市给水管网接口处设置闸阀井,给水管埋深不小于0.7m。

(二)排水工程规划

小区采用雨污分流制的排水体制。

1.雨水工程规划

(1)雨水排放标准

基地雨水计算采用阜阳市暴雨强度公式

i=

i――降雨强度(毫米/分钟)

P――设计重现期,取一年

t――地面集水时间t=t1+

t1――流到雨水口的集水时间,取10分钟

L――上游各段长度

V――上游各管段设计流速

设计雨水流量Q=166.74ψ・i・F

ψ――设计径流系数,取0.65

F――设计汇水面积(公顷)

(2)雨水管网

小区雨水管网呈支状布置,经地面雨水口收集后,流入雨水支管,再汇入南京路和颍河西路雨水管网。

2.污水工程规划

(1)污水量预测

污水量按总用水量的80%计算,污水总量为458.7m3/d,取460 m3/d。

(2)污水管网

基地污水管网由干管和支管组成。干管管径为300mm,坡度为1‰;支管管径为200mm,坡度为3‰。污水管道采用PVC管材。粪便污水和含油污水均需经化粪池和隔油池处理后方可排入污水管网,最后排入城市市政污水管道。

(三)电力工程规划

1.用电负荷预测

根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基地用电负荷预测采用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法,分居住建筑用电及公共建筑用电。居住建筑用电负荷指标为20~60W/m2,取50W/m2,公共建筑用电负荷指标为30~120W/m2,取90W/m2。经计算,居住建筑用电量为2122kW,公共建筑用电量为704kW,合计为3134kW,考虑到各用电单位同时满负荷运行的可能性较小,取0.75的折减系数,因此预测基地用电负荷为2350kW。

2.供电规划

(1)供电电源、电压的选择

基地电源采用城市供电系统进行供电:由颍河西路引入10kV电力线,接入小区内配电室,经变压器降压后分散接入380/220V低压配电箱。。

(2)供电线路

规划基地供电线路采用地埋方式,凡跨越道路处预埋D100mm镀锌钢管保护。

(四)电讯工程规划

根据基地总体规划,住宅按每户1部电话计算,并考虑公建电话、公共电话、数据通讯等,预测基地需电话730部。电讯线路从颍河西路引入,在基地内设1个电话交接箱。区内电讯线路均采用地埋敷设方式,在住宅每个单元和公共建筑内设置相应容量的电缆分线盒。

(五)燃气工程规划

规划小区气源为天然气,就近规模从城市道路引入管道燃气,结合小区规模,设置1处燃气调压站。小区燃气干管从颍河西路中压煤气管接入,经中低压调压站进入用户,小区燃气干管采用D76mm的钢管,沿小区道路敷设,楼前管采用D45mm钢管。

十一、其他

(一)消防

1、本项目所有建筑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级。

2、高层住宅建筑山墙之间防火间距不应低于13米。

3、道路应考虑消防车辆的通行。规划小区设置1个主出入口和2个紧急消防通道,其中消防车通道应满足4米× 4米的净宽、净高的要求。

4、小区内部消火栓按120米/个间距沿道路设置,小区内部共设置消火栓2处。

(二)人防

本项目所有建筑均按有关要求配套建设人防设施。规划地下停车库一(面积为2327.5)为平战结合六级区域。

(三)安保安全

小区安全保护内容为防盗报警系统。小区内设安保中心,一、二层住户及顶层住户室内安装远红外防盗报警系统控制器,在阳台等部位设入侵探测器。小区设置周边监视系统,在小区的围墙警戒线安装双光束主动式红外报警探测器,探测器如发生遮挡,触发报警并启动相关的摄像机。

十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5篇:未来人居环境的设计趋势范文

提高传统经济效能,打破信息孤岛,发挥更大效益

近日,围绕“着力打造智慧城市”这一主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七十九期“经济每月谈”专门邀请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住房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地区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三位重量级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解读。

仇保兴:

智慧城市是破解城市病的中医疗法

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城市有了非常严重的城市病,比如交通拥堵、能源紧张、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垃圾围城、噪声污染、用地矛盾、水资源短缺等,而且在城市化过程中,青壮年老年病趋势日益增多。

仇保兴表示,破解当前面临的城市问题,传统粗放式的城市发展思维相当于西医疗法,“互联网+”智慧城市发展思维相当于中医疗法,应该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诊疗”城市,建设城市。

“五化”建设中,新型城镇化是动力。仇保兴认为,未来的城镇化需要从内涵和质量上进行提升:一是城市优先发展,转向城乡互补发展;二是从高能耗建设或高能耗的城镇化转向低能耗、低碳的城镇化;三是从大城市扩张为主转向生态城和小城镇与大城市互相发展;四是盲目克隆国外建筑转向文脉传承;五是高环境冲击转向低环境冲击,一定要走一条低污染的发展道路;六是放任式机动化转向集约式机动化;七是从大型、集中式,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小型、分散循环式的基础设施建设;八是少数人先富的方式转向社会公平。

“这些转型任务非常艰巨和严峻,需要智慧城市来协调各方,共同解决这些问题。”仇保兴说。

仇保兴表示,智慧城市要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推进。概括来讲,智慧城市就是从非常简单的政府与老百姓的投诉反馈机制,延伸到网格化、精细化的管理系统,再通过城市的公共信息平台,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这三大信息加上去,使得整个城市的智慧管理系统不断升级,不断向前发展。

智慧城市还有个叠加效应,即由专题性智慧向综合性智慧提升,比如说功能模块型、数据共享型、虚拟城市型、电子商务型,都是不同的专题化,针对不同的城市病。

仇保兴提出,不针对城市病进行治疗的智慧城市,其实是加速了工业的开发,等于病人到了医院,医生不给他看病,只是开了一大堆药,这就走偏了方向。建设智慧城市首先必须是围绕促进城市的绿色化,把节能减排作为智慧城市的一个通用的问题,并在这个基础上来运用信息数据,运用“互联网+”。

表面上看,智慧城市类型众多,但从科学分类来讲,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城市管理绩效提高型,即社会创新模式、创新机制的激励,大大提高了政府治理城市的成效。二是节能减排型,城市绿色化发展,不仅仅使当代居民能够享受宜居城市,也能为下一代留下绿色。三是市民生活便捷型,也就是说,市民生活不方便是因为城市有病,所以智慧城市必须要及时、有效地应对城市病,使老百姓生活得更好。

仇保兴指出,前两种是政府必须事先做好顶层设计和实施规划的,并能为第三种奠定基础。顶层设计的本质是“城市诊断”、“看准城市病”,再以智慧手段综合调理,从而逐步演进为复合式全功能智慧城市。只有这种智慧城市才是中国需要的,才符合“五化”的方向,才是能够以最低成本、最优质的服务使我们的城镇化健康绿色向前发展,使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

此外,实践来看,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最大的难点是如何通过信息共享、系统共生来消除部门“信息孤岛”和利益壁垒。仇保兴对此强调,要通过智能的方式在整个城市管理方式上应用信息化成果,提高传统经济效能,打破信息孤岛,发挥更大效益。

肖金成:

贯彻产城融合理念建设集约高效城市

很多学者认为,智慧城市就是进来看不见人、大家都在树底下、房子也建在树底下的花园式城市、绿色城市。

肖金成对此并不赞同。他认为应贯彻产城融合的理念,建设集约高效的智慧城市。所谓集约,就是要在单位面积内集中更多的产业和人口。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肖金成说中国虽然空间大,但是可供人生存发展的空间并不大。事实上,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但只有180万平方公里适合人类居住生存。

肖金成指出,“将来人口要向城市集中,如果用地不集约、不高效,占用大量的耕地,粮食安全就要受到威胁。”

但也并非说,城市规划不考虑生态。“我们要考虑宜居,这需要我们城市规划方面考虑大城市,尤其是百万人以上的城市,一定要保留一个‘肾’和‘肺’,城市的‘肺’是森林,城市之‘肾’是湿地,我们要有一定比例的林地和湿地。”肖金成表示,总体来说,城市规划一定要有前瞻性、全局性、权威性。规划不仅要形成体系,还要多规合一,规划蓝图要一届跟着一届干,才会形成很好的效果。

肖金成还重点提出城镇化问题。他认为,城镇化虽然不等同于城市建设,但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实质是人的城镇化。现在我国有2亿多农民工,这些农民工进城打工,虽然大多没有户籍、没有住房,但这也属于城镇化。当然也要看到,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仍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大量农业转移人口仍未能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这是未来新型城镇化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倪鹏飞:

重塑中国经济空间新格局

空间结构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倪鹏飞指出,当前,我国城市空间发展存在着不协调,发展战略亟待做出重大调整。

梳理过去的做法,倪鹏飞认为我国城市空间结构主要体现了三个层面,一是强调分区,先是西部大开发,然后是东北振兴,再后来是中部崛起和东部先行,中国被分成四个区域,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情况;二是“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三是增长极战略。

不可否认,这些战略都曾起到很大的作用。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应对这些战略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将会出现一些问题。

倪鹏飞以增长极战略为例指出,发展初期它的确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现阶段如继续采取这个战略,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已经看到,中国东部的一些重点城市,它的中心区发展得非常好,但周边不到一百公里都是一个贫困带。而我们目前还在推动各种新区、改革配套区,其实都是受到增长极战略的影响。

倪鹏飞认为应进行一些反思,通过反思才能跳出目前的一些思维定式,从而有利于重新审视中国空间结构应该怎么安排。

倪鹏飞指出,从未来的趋势来看,中国的空间结构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他同时研究了反映中国经济空间基本格局的重要分界线――“胡焕庸线”,以及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东经110度线。

通过对这两条重要分界线的研究发现,中长期内,中国经济空间将呈现“东中一体、倾斜”的新格局;中国城市体系将会呈现“一网五带、开放互联”的新格局。在更长的时期内,随着西部人居环境的改善、中国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以及全球格局聚变,中欧亚大陆的再中心化,中国经济空间有可能突破“胡焕庸线”,实现更加均衡的发展。

但也同时得出一个判断:“东中一体,倾斜。”也就是说,东部和中部将集聚为中心,东中一体化趋势明显,但东北和西部分散为,向主要城市群和城市带倾斜。倾斜是指在一些重要的节点上和一些重要的区位上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相反这些线以外,在中转期内,可能会更加衰退。

基于这样的分析和判断,倪鹏飞对未来国家战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他指出,为了更好顺应大国城市化的客观规律,满足大国转型的迫切需要、开拓大国开放的全新格局,对未来中国经济空间和城市体系发展有五大建议:第一,对中国经济空间做出重大调整,从四分区到二分区。第二,对中国城市体系做出重大调整,推进“一网五带”的发展格局。第三,自主发展区重点实施“东中一体,群网带面”战略。第四,政策扶持区重点实施“五线带面,开放互联”战略。第五,在线外实施“以点带面、适度平衡”的战略。

倪鹏飞进一步解释,调整现在的分区法,由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分区调整为“自主发展-政策扶持”二分区,是为了更多地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中部和东部是我国经济的中心,有自我发展的能力,不需要太多的政策干预,应主要靠市场进行自主发展。

第6篇:未来人居环境的设计趋势范文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规划管理 体制改革

城市规划在我国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存在到成为对城市发展起到指导性作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规划理念也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成熟。但是城市规划的改革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城市长时间的高速发展下,一些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和实施、管理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一、对城市规划作用的认识

在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最为迫切、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制度创新,原因在于,观念的创新是制度创新的灵魂,城市规划工作能否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政治环境中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规划观念的转变以及规划制度的创新能否保持一个正确的方向, 这与我们对城市规划作用的认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对城市规划作用的正确认识首先必须在城市规划界建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为城市规划制度创新奠定思想基础。

二、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城市规划体现了城市的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在城市发展中,城市规划的作用首先表现为对城市各种功能安排、各个利益集团需求的综合平衡作用。

在城市的层面上,作为城市发展的指引和“蓝图”,城市规划要确定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战略以及空间架构, 因而对城市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都是极为重要、不可缺少的。

城市规划正是通过控制、引导、整合、保障这四种作用,才使得城市土地使用活动能够既有效率,同时又体现公平,能够符合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

三、城市规划的实施与监管

作为政府,应明确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定位,城市规划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政策导向, 在引导投资者投资和资金流向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对城市规划的管理工作首先是要组织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大到城市总体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小到城市景观、建筑风格,都要有规划设计方案。这些方案可由规划管理部门组织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编制,由城市规划委员会审定并报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规划一旦制定并通过合法程序批准,就视同于法律或法规,不能轻易更改。

而政府的职能主要就是对规划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现实中常有这样的现象:由于缺乏详细规划,对城市市区的一座临街建筑立面设计,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看法,导致政府在规划方案上朝令夕改,很不严肃。再如,有的城市为了迎合外商投资者的好恶,不惜以更改规划

为代价,把规划中的城市道路按外商的意志变成厂房,不仅破坏了城市规划,而且也是对规划法律的践踏。凡此种种,都是规划管理不到位或错位的表现。

切实履行政府对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监督管理职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环节。首先,要严把规划审批关。按城乡规划法的要求,严格按规划审批权限对各级各类规划进行审批,杜绝规划由个别领导说了算的现象。政府应加强对建设项目选址的控制,做到“三个不建”:无详细规划不建、不符合规划不建、违反规划不建。其次,在规划管理中,要严格按规划要求实施建设。规划是一种智力产品,是综合各方面要素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合理而科学的配置,既是法律也是科学。因此,在规划修编年限内,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按规划要求进行土地的审批、选址、建设等。第三,必须严格依法对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主要应加大对违反城市规划行为的查处力度。规划执法难,难在查处。查到了就一定要处理,不处理就等于纵容违法。例如,在城市规划区内违规乱建私房的现象时有发生,建房户要么形成既成事实,要么与执法人员对抗,执法队员被殴伤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应把对城市规划的监督管理纳入城市综合管理的范畴,规划执法要与国土执法、建设执法以及公安部门和人民法院联合起来,对阻碍规划执法的,公安部门要立即采取强制措施;对拒不按规划进行建设的,应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实践证明,这种与司法机关相结合的多部门联动的规划执法管理模式具有较好的执法效果。

四、推进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而必要性

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调控城市资源分配的杠杆之一,是对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一种调节器,它要保证国家利益公众利益和城市的总体利益不受侵害, 决定了其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弥补修正缺陷, 向高效、 民主、 法治方向迈进, 这因为:

1、是解决旧体制存在问题的必然趋势, 也是总结历史经验的必然选择。 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初,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得到迅速恢复后,城市规划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见证了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阶段, 其规划内容不断具体丰富, 而管理手段亦应符合实际需要, 城市规划管理从最初的城建部门工作, 也转化为政府直属职能管理部门,来贯彻执行政府的本意和要旨。但面临急剧膨胀的城市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城市规划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有时甚至被误当做经济发展的桎梏,招商引资的障碍。 所以, 规划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这是事物发展规律的必然过程。

2、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也需要建立高效、 民主、 法治的规划管理体制。根据发达国家城市化历程的理论分析, 我国的城市化正处于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 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使许多城市已经成为或正在进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行列,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 如市容及配套设施建设、 城市环境荷载等等, 亟待城市规划统筹考虑安排, 协调各组成部分关系, 而这都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整体调控机制,即科学的规划管理体制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增长,我国的城市发展已经超越了低水平的简单的域外延扩张阶段, 城市的管理者愈发重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高水平的城市规划工作应运而生, 它需要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编制、 管理、 实施和监督体系, 中间任何环节脱节都将对整体最优产生巨大消极影响,可以说建立高效、 民主、 法治的规划管理体制是城市现代化的根本需要。

3、 城市规划管理的高效性、 民主化、 法治化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体、 自 1990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公布实施以来, 城市规划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轨道, 但一些地方仍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随意调整规划, 擅自设立开发区、 招商城, 下放规划管理权,破坏规划布局, 削弱了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 对此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 中强调指出: “城市规划应由城市人民政府集中统一管理,不得下放规划管理权,要坚持执行《城市规划法》 规定的 ‘一书两证’ 制度, 使城市的各项建设活动按照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协调、 健康、有序地进行。 上述法规、 文件的颁布, 为规划管理提供了法定支撑, 而且统一的标准、 尺度也有利于推进民主化、 法制化进程。 借助民主和法治, 是建立集中、 高效的规划管理制度的最佳途径。

第7篇:未来人居环境的设计趋势范文

引言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化进程进而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浦东新区作为特大型城区,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可以预见,随着未来城市建设的推进发展,浦东的城郊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将新建更多的产业和城市功能,更多的村庄将成为新的城中村。因此,改造城中村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本文以高桥镇西浜头——浦东开发以来最早形成的城中村为例,探讨“城中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改造路径以及措施等,以期对推进浦东乃至全市的“城中村”改造有所借鉴。

浦东开发开放20多年来,不断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建成区面积超过530平方公里(较1990年增长了10倍)、常住人口达到517万(较1993年增长了近4倍)、城市化率超过70%(比全国高20个百分点以上),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0亿左右,城市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展和人口的快速城市化,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在浦东各大开发区和城郊结合部先后出现了不少城中村现象,给城市建设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挑战。城中村越来越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热点问题,城中村改造是不可回避的话题。

一、城中村:快速城市化中独特的二元社会现象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深圳、珠海等东南沿海地区以及上海、江浙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快速扩展,城市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全国几乎每个城市都遭遇了城中村问题。

(一)“城中村”:兼具农村与城市地域双重特征

城中村处于社会转型的节点,作为一种过渡型的“亦城亦村”共同体,一般是指被城市包围的农村,即城市地区的农村村落或农村形态的区域。因此从区划上,城中村是已经被纳入城市范围的地区;从社会属性上,其建筑形态、管理模式、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方面,仍保留着浓厚的乡村特征。目前国内的城中村,根据土地权属和户籍性质区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早已没有农民集体财产和宅基地,撤销村建制,改成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由城镇管理,这是城中村中发展最为成熟的一种形态。二是原自然村除宅基地以外的土地已被征用,变成城市建设用地,农民全部转为城市户口。三是还有部分耕地和农业经济,不少人是农村户口,实行原初的村建制。四是土地完全没有征用,农民也没有改变身份,这是最原始的城中村形态。浦东的城中村大致属于前两类,第一种情况主要位于核心城区如中环以内,已经完全没有农业用地,典型的是花木的龙沟和莫家庄、沪东的朱家门等;还有一种情况主要位于市区和周边地区,保留着或多或少的农业用地,如高桥的西浜头、北蔡的中界村。

(二)“城中村”兼具经济与社会正负双重效应

既存在突出的经济、社会问题,也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作为城市异质的边缘,带来了环保卫生、治安消防、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问题,影响城市形象和品位,成为城市社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作为生存的支点和漂泊驿站,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了廉价住房,降低他们进入城市的生活和营商成本,有力保障了村庄稳定、村民生活,成为原住民、进城务工人员等城市弱势群体融入城市并转变为新市民的缓冲地带。

(三)“城中村”源于城乡二元与城市转型失衡

城中村这种现象,是中国城市化进程有的产物。在其他国家城市化过程没有出现过,在中国历史上也没有出现过,其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这是城中村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城中村集中凸显了两个城乡二元矛盾:城镇与农村的,本地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员的。核心是两个问题:土地和公共福利。土地的城乡分割决定了,政府只在城区范围建设基础设施、开发商业楼宇、引进现代产业等,城中村很大程度上还处在“自城市化”过程(使用农村土地,必须以征收农民土地、实现农民集体土地的国有化为前提);公共福利的城乡分割决定了,受户籍制度束缚,政府只向非农户籍提供福利,比如就业、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公共服务,外来人员无法享受“同城待遇”,城中村成为他们唯一可以承受的栖身之地。城市化转型不彻底,是城中村产生的一个原因。城市化改造不仅仅是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更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推进城市化改造,应当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手抓”。但绝大多数的城市化更多停留在第一步,过多注重城市建成区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人口素质、管理体制等的提升和完善,即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一系列与之配套的体制机制没能跟进。另外,与公共管理缺失有关。城市化能否健康发展,对政府公共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城中村存在的很多问题,如公共基础设施的短缺,非法行医、无照经营的屡禁不止等,都与管理不到位或者缺失有关。城中村从“城市洼地”变成“管理高地”、“服务高地”,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四)上海浦东新区“城中村”的基本态势

1992年开始,结合“365万危棚简屋改造”、“三个基本完成”和旧改计划,新区基本完成了内环以内的城中村改造任务。目前城中村主要集中在中、外环范围,亟需改造的还有近80个,涉及居民近1万户、房屋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其中仅中环范围就有17个城中村,涉及2800户、改造面积28万平方米)。“十二五”期间,浦东将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逐步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城市化,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

二、上海浦东新区的“城中村”——高桥镇西浜头

城市化改造是城中村的必由之路,是改变城市面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在今后一个时期,西浜头的改造目标是通过观念、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方面的综合改良,把西浜头建设成为设施完善、运作有序、环境宜人的现代化城市文明社区。

(一)西浜头:浦东开发中最早形成的“城中村”

西浜头地处高桥镇中心,紧靠高桥港南岸,原属镇南村第八生产队。区域占地20亩(镇南村被征地之前,西浜头大约150亩),以居住为主,房屋总量超过2万平方米;居住4200人,其中户籍人口377户、1173人,村内有私营企业3家(1家改为出租房、1家半破产、1家勉强经营)、小学1所。

西浜头是随着浦东开发开放,形成的最早一批城中村,可以说是浦东城市化进程以及城中村形成发展的一面镜子。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外高桥保税区和周边区域启动建设,大规模土地征收迅速展开,出口加工、物流仓储等功能开发逐步发展起来,医院、学校、公交等公用设施延伸至城郊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商务楼宇、商品住宅沿村而建,西浜头逐渐被城市包围,形成特殊的城中村现象。

与其他城中村相比,西浜头有其自身特点。从自然肌理来看,西浜头由自然村庄演化而来,这与北京、深圳等地的一些城中村,通过搭房建棚从城市空地上破土而出不同;从人口结构来看,由于离城镇中心较近、租金和生活成本低(每户10~12平方米,每月租金300~400元),外来人口聚集,登记在册的外来人口3000多人(不包括流动人口),是本镇户籍人口的近3倍,人口倒挂突出,且有进一步加剧趋势;从经济结构来看,队域集体资产数量不大(2004年8队村办企业资产清理,折算后大约2500万),居民收入主要以房租为主(大约有1000间房屋用于出租,居民每月租金收入一般大概1500~2000元,最多的超过8000元),租金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60%,属于典型的“食租阶层”。

(二)西浜头:“城中村”渐进式改良的模式

城中村改造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全国各地如北京、深圳、广州等,都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摸索出“一村一策”的改造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

基本模式是三种:原地重建型,比如北京海淀区的北坞村,按照先建后拆原则,在村西侧,由四季青镇统一开发建设由43栋住宅楼组成的新北坞村;比如广州的三元里,由村民入股,在自然村原址建造新房回搬安置,同时保存大量历史遗迹。另起炉灶型,比如深圳福田CBD地区的岗厦,通过货币、房屋补偿实施动迁,整体腾出15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局部改良型,比如深圳罗湖区的黄贝岭村,引入开发商对原村进行局部拆除、改建,新增住宅、商业、配套设施、2330个停车位,建筑面积从19万平方米提高到近40万平方米,居民的收益和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和提高。

就目前阶段,西浜头的改造更接近第三种模式,改造的方式不是简单的推倒重来,而是一种基于多层面的、综合的社会改良,通过改良建立城中村的管理和运行秩序,带动影响城中村的各种要素,促进城中村的逐步城市化。之所以采取这种模式,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考虑:一个是资金方面,若启动西浜头整体征收,需搬迁居民377户,征收住宅及非住宅2万平方米,以新区目前户均160万的动迁经验数字计算,377户动迁成本需6亿。地块规划使用性质为商业用地,征收后地块全部作为商业开发,以周边区域约250万/亩的土地出让价格计算,该地块的土地出让金为5000万,与开发成本相比,西浜头自身根本无法实现资金平衡。一个是房源方面,以三口之家户均150万平方米计算,共需将近6万平方米动迁安置房,镇域范围内没有可调配的房源。一个是保障方面,村民的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以及如何承接原来城中村承担的作为社会廉租房的主体功能,都是改造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所以综合西浜头的具体情况,长期来看,条件成熟可以走第二种模式;但近中期的改造,要科学规划、分步推进,不能一迁了之。

(三)西浜头:“城中村”改制+改善的 “两步走”战略

2001年,西浜头正式启动城中村改造试点,主要从两个方面推进:

一个是改制,内容包括撤村建居、资产量化、建立村民社会保障以及村经济组织改制等,打破城乡二元分离的制度痼疾。2004年西浜头完成村集体资产清理,2006年撤队,2008年撤村(镇南村),基本实现了“四化”:1.身份市民化,村民全部由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享受镇保,实行“两保障一补偿”(由征地单位按规定每月为征地劳动力提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独生子女费用等基本保障,并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后,不再安排工作岗位,由失地农民自主择业、市场就业)。2.土地国有化,耕地由农民集体所有转化为国家所有,保留宅基地,村民不再具备申请建房权利,但房屋使用权权属不变。3.管理社区化,撤销村委会管理体制,由金高居委会实行统一的社区化管理。4.资产量化,对原镇南村清产核资、估算量化,由高凌投资中心一次性买断,村民实行撤村分配(北京、深圳、沈阳等地的城中村,则转化为股份合作经济或混合经济,实行集体资产二次集体经营)。16周岁以上的成年人,根据农龄,每人每年500元,最高2万元。

一个是改善,即根据城市统一规划,加大投入,逐步改善村容村貌。近几年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缺啥补啥”,解决居民基本的生活、出行等需求。比如教育方面,在新区教育局统一安排下,2007年重新启用原胡家街小学,改名东波小学高桥分部,重点解决外来人口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比如卫生方面,先后新建2个厕所(投资69万)、27个垃圾箱房;比如公共道路方面,对道路进行硬化,对过去破损的水泥路面、下水道等进行修整(三年投资300多万);比如文化方面,修建占地100多平方米、用于居民活动娱乐的休闲广场;比如绿化,投资27万栽草种树,优化村庄环境。2.完善公共管理和服务,建立长效机制。实施围合式管理,增加围墙、摄像头等,建立平安志愿者+社区民警+协警的治安巡逻机制,构筑区域治安防控网络。引入物业管理,成立包括计划生育员、保洁员等在内的较为健全的管理队伍,实施统一的小区化管理。加大资金投入,每年设施维护、人员工资等支出超过60万(其中公厕4个人24小时看护,每年运作费用40万;4个人保洁队伍,每年支出20万)。完善房屋、外来务工人员等动态信息采集工作,摸清底数、弄清情况,便于日常管理。3.实施专项整治,加大监管力度。西浜头有出租户250多家(占居民总户数的70%),2家废品站、100多个“四小场所”(小发廊、小网吧、小旅馆、小店铺等),这些地方成为“黄毒赌”和“两抢一盗”案件的高发地,还有消防、计划生育等方面的隐患和问题。城管、公安等有关部门不定期开展违章搭建、无证无照经营、治安防范等整治行动,社区治安有了很大改观。

三、“城中村”折射的“逆城市化”现象

应该说经过10年多的改造,西浜头整体形象、居民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与全国其他城中村一样,由于人口来源复杂、居住密度大、基础设施不足,这个在浦东开发开放之后最早发展起来的城中村,存在诸多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现象,这种反作用力直接影响了其城市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安全隐患众多

比如道路,村宅道路窄小,内部道路几乎没有,多是房屋间距充当行道,平均只有1.5~2米,车辆无法通过,路灯也无法设立;对外道路也极不发达,数千人的城中村,只有一、两处宽度仅5米左右的对外联系道路。村宅中一旦发生火灾、出现危急病人,后果不堪设想。比如房屋,大多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采用的材料均是煤屑砖、黄泥、石灰、竹片楼板等,加上年久失修,漏水、裂缝、发霉等现象普遍。

(二)乱搭乱建现象严重

30多年前建房时,按照当时政策规定每人15平方米、10户为一幢。随着这些年来人口日益增多,村民们见缝插针、几经扩建,原来的平房演变成三、四层的楼房,建筑结构凌乱、门牌编号混乱、布局密集(目前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远低于新区36.2平方米的平均水平),形似“蜘蛛网”、“地道战”,给今后的征收改造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这也是城中村的一大共性。

(三)流动人口过度集聚

西浜头居住的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大(有其历史原因,处于镇与村交接地方,原是蔬菜区,加上村办企业发达,房屋大规模出租,外来人口一直较多)。登记在册的3000人中,超过60%是16~40岁的青壮年,70%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大专以上学历仅有5人(占比为0.16%),素质偏低、层次不高(北京很多“城中村”,比如海淀区唐家岭、朝阳区南磨房乡居住的多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校漂族”、“北漂族”等),主要以团体集聚形式存在,卖菜、摆地摊、拉三轮,少数在附近小企业打工。

(四)公共配套设施不足

与很多城中村一样,西浜头仍然保留着农村的原初布局, 村内的公共资源是按照原有村民数量配备的。当3倍于原村民数量的外来人员进入村庄以后,一份资源4人分,教育、医疗、环卫、文化等资源供给严重不足。比如教育,仅西浜头就有200多名小学生、100多名初中生(还不包括附近其他社区),目前村内仅1所小学、20个班级、30多名教师,远远无法满足区域的教育需求。比如公厕,平均每2000人1个公厕的配置,显然捉襟见肘。

(五)社会不稳因素较多

征地过后,农民失去土地,还有就业岗位、生活保障以及集体资产等,从而失去了低成本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随着近年来土地市场的活跃,农民享受不到土地升值所带来的利益,还需要付出转变就业方式、生活方式的成本,从而使不少失地农民的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上升,集体上访事件频发,处置不当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四、“城中村”困局破解的理性思考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长期艰巨、系统复杂的工作,全国各地的情况又有较大差异,推进城中村改造,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很多,如房屋征收、村民社会保障、资金平衡等,不少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针对浦东城中村情况,借鉴其它城市的经验,城中村改造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一)加大社会保障和困难救助力度

新区每年新征土地7000~8000亩,若按照浦东农民人均1.5亩地计算,就意味着每年将增加约5000名失地农民。土地是农民保障的基石,城中村改造意味着村民的土地将被剥离,附带土地之上的收益、增值、继承等一系列权益将消失,这就亟需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补位。目前,包括新区在内的各大城区,现有的征地补偿政策不足以保障村民的长期生活,加上村民职业转变困难,难以获得等值的市民权利。比如社会保障方面,目前征地农民享受的“镇保”,其缴费水平、增长幅度和待遇设计与城镇职工的“城保”存在很大的差异,养老保险尚未建立个人账户,计发办法也不同于“城保”,医疗保险只保住院和大病(2011年,上海市城镇职工每月人均养老金2026元;镇保养老人员每月生活费903元。2012年,城保每人每月先增加195元基本养老金,再按其缴费年限每年增加3元;镇保每人每月增加100元,新区在这个基础上多增加30元,达到1033元。镇保和城保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拉大)。“十”报告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城中村改造必须坚持保障先行,在征地的同时,考虑好村民的社会保障,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妥善解决好征地农民的生活出路问题。

(二)完善外来人口综合服务管理

城市是一个综合体,它的有效运转和持续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支撑,不仅要有“拿手术刀”的、也要有“拿剃头刀”的,不仅要有“戴眼镜”的、也要有“戴安全帽”的。浦东是上海外来人员主要导入区,外来常住人口215万(不包括60多万流动人口)、占新区常住人口41.6%,并且每年还以10万多的速度在增长,他们主要集聚在城中村,成为浦东开发开放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城市为这些普通劳动者和建设者提供安居乐业的环境,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对这部分人群的服务管理,不少城市都开展了一些创新性做法,比如广州的引导式服务,调动屋主、企业、党团组织等多元化服务主体,以“柔性管理”助推外来人员生活融入;武汉探索出“以房管人”机制,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全面掌握承租人、住宿人的生活和流动情况;上海通过建设农民工公寓或租赁房,降低居住成本等。新区可以借鉴兄弟地区和全市的经验,多管齐下,逐步扩大外来人员享受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范围;通过完善租赁市场、挖掘存量房源等手段,多渠道解决外来人员住房问题;鼓励和引导外来人员参与社区事务等,创造条件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破解新二元结构。

(三)加快“城中村”多元配套改造

城中村的产生是一个演变过程。可以预见,随着浦东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今后还会有更多的村庄成为城中村。就当前而言,加快村庄改造,对基本农田区域内的村庄进行全面综合整治改造,是统筹浦东城乡发展、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举措,也是有效预防城中村产生的重要抓手(新区计划从2010年起5年内区镇两级投入76亿元,涉及17个镇、230个行政村、20万农户,内容主要包括村宅道路改扩建、村宅桥梁改扩建、河道整治、污水治理、低压水网改造、村宅整治、绿化、公建配套等8个方面),要重点抓好每年近4万户的改造工作,让农村、农户实实在在得到实惠。

(四)创新“城中村”科学开发机制

浦东城中村大多面积不大,但居民多、密度高、改造成本高(比如西浜头),目前实行的土地储备开发模式(由新区土地储备中心作为立项主体,土地进入市场交易之前,完成征收、平整等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后,才能进入市场交易),新区和镇的财政压力非常大。建议加大土地、融资等政策突破力度,在开发主体上,可借鉴兄弟省市的做法,由镇里先行启动,引入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开发,减轻政府资金压力;在获取贷款上,采取“房地分开”的审批模式,土地储备完成后即可取得权证(目前地块储备阶段不能单独核发土地权证,导致缺少抵押物而无法获取项目贷款),以满足银行贷款条件,从而缩短资金滚动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在房源建设和储备上,针对新区动迁房源结构失衡、分布不均等特点(比如高桥镇、高东镇等都是房源缺乏严重区域),通过推进就近安置房建设,增加原有土地容积率(全市一般不突破2.25,广州等地高达7)、扩大普通商品房收储量等办法,切实加大投入,满足城中村开发、重大项目建设等需求。还有征地制度改革,怎样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实行合理、有差别的政策等问题,不少地方都有实践。如何总结经验、更好推进,也需要认真研究。

第8篇:未来人居环境的设计趋势范文

[关键词]地方政府 投融资 运作

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年,开发区以“三为主、一致力”为指针,基础设施先行、集聚二产、带动三产的开发建设思路非常明晰:通过招商引资迅速集聚产业化项目,打造产业高地的模式,集聚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居和商业配套,迅速形成现代化工业区,进而再完善园区居住和商业配套,经营城市打造新城区。部分先进开发区还打通了资本市场通道,通过直接融资(IPO、企业债、公司债)方式募集区域发展资金。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见证、分享了开发区经由产业集聚和土地溢价所形成的财富效应。

本文旨在通过揭示开发区财富路线图:资源资产财产资本财富(见下表),从土地和投融资两个维度解析开发区政府投融资运作。当然,从特定的开发区主体来看,出于分期开发等现实选择,以及外部形势变化等因素,前述路线图并非严格顺序递进的,会出现并行、跨越甚至倒退。

阶段

内容 资源资产 资产财产 财产资本 资本财富

开发建设使命 为企业构建平台 为开发汇聚财力 为区域谋求福祉 为社会创造财富

土地维度 占用 确权 资本化 社会化

投融资维度 依托政府信用 放大政府信用 依托政府政策支持 完全市场化配置

1、贷款 政策性银行贷款为主 商业性银行贷款为主 通过土地资本化,将土地房产溢价、派生收益转化为居民股权分红,从特定区域范围、财务角度看兼有贷款和自筹双重属性 获取全社会资源,为全社会创造财富

基础设施成片开发贷款为支撑,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辅助 基础设施项目贷款、土地房产抵押贷款、土地储备贷款等多种融资方式

2、自筹 土地批租、财产转让

3、其他 园区引进企业自主投入,企业法人财产规模裂变式增长,多元主体开始介入园区综合环境投入 在继续投资完善、优化、提升园区综合环境进程中,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市场运作、良性竞争格局形成

一、路线图解析

1. 资源资产:资源占用能力是决定招商引资竞争优势的关键

在该阶段,开发建设水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资源的占用和开发上,基础设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招商引资的项目归属。由于财政实力弱小、直接融资渠道不畅,而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又无法满足大规模、高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依托政府信用向政策性银行举债支撑成片滚动开发就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环境迅速美化、产业开始集聚的同时,政府开发建设平台公司(以下简称“政府开发公司”)资产规模呈现裂变式增长,但资产栏增加的是征地拆迁、土地平整和以“九通一平”为标准的高强度基础设施投入,银行贷款经由政府投资转化沉淀为开发公司帐面会计意义上的资产。

2. 资产财产:资产运作水平是决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在该阶段,开发区的使命是为开发汇聚财力:一是完善用地手续和土地、房产资产权证,将政府开发公司账面资产盘活为法律意义上的财产,通过确权、评估和包装策划,运用项目贷款、抵押贷款、土地储备贷款等方式,放大融资能力、延长融资期限;二是突出土地经营,通过有计划的推出土地、取得批租收入,再由政府以回购基础设施或增加注册资本方式,将土地批租收入注入政府开发公司,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开发公司资金来源单一问题,而优化后的资产结构则可进一步拓宽融资空间。

3. 财产资本:财产运作水平是开发区增强开发建设辐射力的关键

在该阶段,开发区的使命拓展为区域谋求福祉,经由财产资本化,即将部分产权清晰无碍的土地、房产投资入股并量化到居民个人,以拓宽居民收入渠道,伴随开发区发展壮大,逐步提升股权分红在居民收入中的占比。土地入股涉及法律障碍的,则可通过土地合作社等变通操作。

4. 资本财富:资本运作能力是决定开发区开发水平和层次的关键

在该阶段,开发区实现蜕变和质的飞跃,肩负起为全社会创造财富的更高使命。具体路径就是通过IPO、发行债券(企业债、公司债)等直接融资方式,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打通开发区和资本市场间的资金通道,开发区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社会资金,另一方面,开发区成为面向全社会的财富创造者,待开发区板块形成较大规模后,全社会都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分享开发区(不限于某特定开发区)的财富效应。

二、案例解析

1. 资源资产:苏州工业园国资和国企超强的资源占用能力成为支撑园区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作为名扬世界的高新技术产品跨国研发、制造基地和“全国水平最高、竞争力最强园区”,――苏州工业园汇集了3000多家外资企业、11000多家内资企业、形成了半导体、光电、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三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每年创造的IT和IC产值分别约占全国的3%和16%。十几年来,园区累计投入300多亿元,基本完成70平方公里合作区主要基础设施开发。在国资带动下,环金鸡湖中央商务区、阳澄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三大服务板块”已初具规模;以圆融、商旅、地产、建屋、置地、酒店、科文等商业开发为主的国有企业,近年来成功打造了时代广场、李公堤、摩天轮、国际大厦、湖滨新天地、金鸡湖大酒店、高尔夫球场、科技文化艺术中心等园区地标性建筑及新城闪亮名片。

苏州工业园区国资和国企超强的资源占用能力、使用效率和收益能力,使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在园区发展中一直扮演着“排头兵”角色,成为政府掌控的国有资源、开发抓手、融资平台,是巨额投资背后真正的推手,也是许多城市和许多开发区可以学习却无法复制、可以模仿却无法超越的“公开秘密”。

2. 资产财产:浦东新区所创造的“土地空转”模式迅速筹集到开发建设所需资金,成为经营城市之滥觞。

在1990年开放之初,浦东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严重缺乏。为破解资金困局,浦东创造了“空转启动,滚动开发”的土地开发模式:由政府部门按照土地出让价向开发公司开出支票,作为政府对企业的注册资本投入;开发公司随即将此支票背书后,作为土地出让金支付,上交给土地管理部门,并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管理部门出让土地使用权后,再将从开发公司得到的出让金(支票)收入上缴财政部门。当时浦东新区政府组建成立陆家嘴、金桥、外高桥、张江四大开发公司,作为新区土地开发主体,由其根据区域功能性质编制规划,划分地块,将“生地”转化为“熟地”进入土地二级市场,并运用转让的收入进行再投入、再转让,直到区域建成。由此浦东带来的巨大了财政收入。据统计,截至2001年土地空转制度基本结束时,浦东共计空转出让土地88.6平方公里,占同时期土地出让总面积近80%;政府实现资本投入61亿元,并通过开发公司吸纳200多亿元土地合资开发资金和120多亿元土地转让收入;此外吸引800多家中外资房地产公司400多亿元的房地产开发资金。

浦东新区“土地空转,滚动开发”主要意义在于使土地资源以国家资本形式转化为国有开发公司最重要的公司财产,使之可凭借土地,以地合资、以地集股、以地融资、以地招商,成功破解了资金困局,国有开发公司也实现了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这也成为时下经营城市之滥觞。时下依托于土地的基础设施项目贷款、(房产、土地)抵押贷款、土地储备贷款等方式,可视为“土地空转”模式的升级换代,而且还将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融资方式。

3. 财产资本:无锡新区通过新型富民合作社,使失地农民也发资本财,分享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果。

新安街道是无锡新区的一个重要板块,其中心任务是开发建设太湖国际科技园。按照规划,在短短几年之内,新安8000多户、2万多农民都将集中居住到新型社区――新安花苑,安置房需求总量200多万平方米,拆迁农户平均能得到2.5套(250平方米)安置住房。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也出现了富余住房。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普通住房出租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新的科技园中“白领”替换了原工业园区的大部分“蓝领”,富余住房满足不了“白领”需求;二是农民一家一户分散出租,不利于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影响人居环境和社区和谐。而且,目前各地使用的征地补偿计算方式为“产值倍数法”,没有考虑土地对农民所具有的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忽视了土地的潜在收益,往往导致土地征用价格偏低,容易形成社会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新安富民合作社接受和组织被拆迁农民以富余的安置房权折价入股组成合作社,投资建造、购置和经营政府为其优先规划引导的公寓楼、社区超市邻里中心、服务业设施等,所获经营收益和增值收益按股权分配。

房权换股权的好处有:实现了对失地农民补偿方式的创新,以现代工商业生产资料经营代替了过去利用土地生产资料生产;实现了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既保值又增值的目的,保障了失地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加了“新市民”收入新途径;实现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节约的土地可以更多地用于其他优质资产的开发建设;实现了资金的放大效应,房权换股权会大大减少安置房建设和相应配套设施投入,节约了资金机会成本;实现了政府和居民和谐双赢,房权换股权直接缩短安置建设周期,显著减轻安置压力,并将通过政府和居民的合作共建,加快发展步伐。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基本的生活保障来源。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从政策上和制度上研究和探索如何让失地农民获得新的生产资料,切实维护好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是摆在各级各个开发区面前的一个共同课题。无锡新区通过创新投融资思路、设立新型富民合作社的尝试,值得借鉴和推广,同时也需加强规范引导和政策扶持,并健全完善相关运行机制。

4. 资本财富:浦东四大国资开发集团土地,利用资本市场,充分发挥一级开发商作用并不断提升开发层次。

对于开发区来说,开发建设和投融资的主力军是地方政府专门设立的区域开发类公司,主要功能在于平整土地,然后出售土地而获得主营业务收入,这类公司即所谓政府开发建设平台公司,也称为土地一级开发商。作为浦东标志性的四大开发区,金桥、外高桥、张江和陆家嘴,分别由四大国有集团开发公司进行运营,各集团分别下设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即目前在A股等上市的浦东金桥、陆家嘴、张江高科和外高桥,四大国资开发公司成立之目的就是集中助力浦东区域开发。而浦东建设则承担了浦东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借助于“资本魔方”,浦东汇聚了大量社会资本,经济被激活,城市建设和交通设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财富也爆发性增加。

简而言之,开发区投融资工作的水平和层次的差异最终将集中体现在资本运作上,先进开发区的资本运作水平,或体现在政府平台公司本身,或体现在园区企业,而浦东作为最顶级的开发区则是全方位领先于各级各类开发区。近几年来,土地一级开发商(上市公司)表现出向两大方向转型的趋势,一是即从一级土地开发向二级土地开发转型,步入商品房开发,较为典型的有苏州高新、津滨发展等;二是从招商引资功能向高新技术孵化器转移或者向工业房地产商转型,比如张江高科、海泰发展、空港股份等。把握趋势,顺应趋势,对开发区提升资本运作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三、对策建议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威廉•配第则表述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因此,从本质上讲,区域间竞争力的差异,最终体现在土地和劳动的结合程度以及结合效率。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和经营,实质是依托土地资源、以投融资为手段、汇聚资金作为纽带,实现劳动力向经济学意义上劳动的转换,并最终实现区域范围内资源向财富的转换升级,相对于单个投资项目而言,这是一种更高层面、更广范围的投融资。

1. 要善于占用资源,营造一流投资环境

在土地和劳动结合过程中,作为工业血液的资本必不可少。对于土地和劳动具有整合能力的产业资本,是发展中国家最为稀缺的资源之一,因此,区域之间特别是开发区之间,竞争首先集中于招商引资领域。如果说全球化、国际化的趋势不会停步,那么改革开放不会停步,开发区之间招商引资的竞争也不会停步。这就要求开发区在初始开发阶段,投融资工作要着力于投,要善于占用资源,将有限投资集中于整理开发土地和完善基础设施,通过综合土地资源、基础设施、优惠政策、廉价劳动力等多种因素,打造优良投资环境,增强对产业投资者的吸引力,迅速形成产业集聚。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招商引资概念也在升级拓展,投资环境早已突破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不仅包括知识产权、优惠政策、廉价劳动力,还包括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环境、民风民俗、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等投资软环境。这也为开发区新时期政府投融资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各方面针历史文化、人文环境、民风民俗等软环境的认识还不到位,软环境建设投入机制还有待建立健全。开发区要将国际小区建设、名胜古迹保护开发、自然景观整理养护等上升到优化开发区投资环境的高度,解放思想,引导全社会资金(含外资)来共同投资打造优质的软环境

2. 资产运作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把握六项原则。

开发区投融资工作,全面整合政企资源是基础,专业化运作是关键。由于开发区投融资既具有企业投融资共性特征,又具有政府投融资个性特色,往往集中于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大、任务重、周期长、回报低。投融资工作可以综合调度的资源固然较多,但对专业化运作的要求也更高,在实务层面要把握好六大原则:1)主体多元。要积极运用项目区分理论,根据项目属性决定项目的投资主体、运作模式、资金渠道及权益归属等,适时引入民间投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2)延时投入。投融资方案的设计,应尽量延迟建设资金现金流出,改为在建成后的较长期限内的逐年支出;3)降低成本。由于在整个开发建设周期内,财务状况在较长时期内很难达到平衡,降低融资成本刻不容缓;4)简便可行。开发区投融资要兼顾投融资主体资格、融资渠道、时间进度等多方面因素,确保所设计投融资品种简便可行;5)持续创新。开发区是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社会影响极大,加之投融资金额巨大,必须要在融资模式、融资渠道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6)适度前瞻。开发区的开发和建设是一个滚动开发的漫长过程,随着全球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进程加快,金融政策将更加宽松,国外先进的融资理念和融资品种在开发区应用将成为可能。

3. 资产运作要善于拓宽渠道、用好多种方式。

开发区的建设投入大、周期长,还可能遭遇“投入≠发展≠增长≠增收≠增用”困境,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土地开发成本投入与出让收入实现及资金回笼不同步、产业招商及企业投资开工建设与投产达产形成税源财源不同步、商贸开发前期投入与土地级差收入不同步、以及产业税收实现及政策优惠兑现与可用财力实现不同步等矛盾。为切实化解上述矛盾,开发区投融资必须“五源”齐抓,税源(税收收入)、费源(非税收入)、资源(土地出让收入)、利源(国资收益)、外源(对上争取收入)都不能偏废,但在不同建设发展阶段要有所侧重。

具体到项目融资,在成片基础设施综合开发项目融资方式已遭遇政策限制的背景下,开发区必须立足开发区特点,重点用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抵押、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委托开发或工程合同抵押、房屋及建筑物抵押、标准厂房或商品房出租(售)合同抵押五种筹资方式,同时探索尝试土地储备专项贷款、票据融资、个人和集合委托贷款、过桥贷款、银团贷款等多种融资品种,以及BOT或BT等融资方式。

4. 资本运作必须要创新思路、打通财富通道。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军,开发区肩负着为全社会创造财富的崇高使命。这就要求开发区投融资工作必须搞好资本运作、打通财富通道。首先是着眼于区内,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通过合作社等多种方式,使农民也发资本财,分享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果。另外还要着眼国内、国际两个资本市场,园区开发建设相关国控公司(尤其是政府平台公司)、园区所有进驻企业,都要用好IPO、发行债券(企业债、公司债)、信托计划、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方式,在开发建设园区的同时造福居民、造福社会,将更多的园区企业、更多的开发区打造成为面向全社会的财富创造者。

参考文献

[1]高圣华,适应转型发展要求 积极创新财政工作,wxzx.省略/Info.aspx?ModelId=1&Id=3545,2008年05月15日

[2]高圣华 华雨辰 黄胜平,促进城市化背景下“新市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新探索――关于江苏无锡新区新安街道创建新型富民合作社的调查,人民日报〔N〕2009年2月6日07版

[3]王芳艳,地方融资寻“源”,21世纪经济报道〔N〕,2009年3月16日J09版

[4]张可云,中国地方经济发展政策:演变、现状与未来,《地方政府与地方财政建设》(世界银行主编),中信出版社,2005年6月,第466-504页

第9篇:未来人居环境的设计趋势范文

关键词:中小城市;城市病;城镇化

Abstract:Chinese medium and small cities' urbanization has resulted in city traffic, the environment, resource, and other natural ecological problems, as well as social relationship, which makes our cities in sub-health state. Community resource endowments, institutional barriers, and the technical managing are the main reasons. To re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we should improve political control ability, social self-management skills, as well as ecological self-repair capacity. Thus, we can cope with the new urbanization dilemmas.

Key words:medium and small cities urban disease urb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11-19(6)

1 城市病与城镇化

1.1 城市病

城市病(City Disease or Urban Problem)是指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和社会资源过度集中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它往往是由于城市盲目扩张或者过度使用资源而造成大范围的交通问题、环境问题、资源利用问题以及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紊乱等问题,使整个城市处于失衡和无序的状态。

《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入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双重转型的新阶段,到2015 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2%左右,到2030 年则将达到65%左右。[1]宏观而言,我国的城镇化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如何将规模巨大的农村人口顺利转化为现代化的城市人口、实现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和广大学者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强化我国地方政府执政能力、提升服务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内外城镇化发展规律,当城镇化进程达到一定程度后,相应的城市发展问题也将逐步显现,人口过度集中、城市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生活问题突出等一系列城市发展问题将严重制约城市的良性循环发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城市病”。

1.2 城市病与城镇化

城市病源于城镇化。城镇化,也有学者称之为城市化、都市化,是指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①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镇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普遍认为城镇化可以有效吸收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间的差距;有利于改善地区的产业结构,加快实现现代工业化;有利于建立区域科技和文化的中心,提高了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有利于影响和提升城乡生产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城市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社会保障压力快速加压、社保缺口难于平衡等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诸多问题。如何减少和缓和城市发展矛盾,降低城市病的社会危害,对于全国大中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于处于中部地区的欠发达中小城市,如何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防范和减少城市病的危害,发挥后发中小城市现代化的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使得开展相关研究具有普遍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作用的双层意义。

2 我国中小城市的城市病特质

中小城市过快城镇化,刻意强调城镇化数量的增长,而现实情况是城镇化数量的增长远远超过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导致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发展布局紊乱,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严重不足,随之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秩序紊乱、运营低效、行政区域分割等一系列问题,既影响了城市和谐稳定,也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1 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化与过度分散化相矛盾

人口在中心区域的高度集中,在边缘区域的过度分散,尤其是边缘区域的城镇化只是形式上的城镇化,这种发展不平衡,是中小城市发生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城市通常对人口具有强大的集聚作用,尤其是对于处于城镇化初期阶段的中小城市而言。在人口快速集聚的过程中,一旦中小城市建设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长的需求,就会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滞后于城市人口的增长,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出现环境污染、就业困难、治安恶化等城市病。中心区域的公共卫生设施相对不足,边缘区域则存在绝对不足,容易形成实质上的两极分化,从而进一步导致人口的再聚集和再分散的恶性循环。从根本而言,这是由于这些中小城市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后,城市人口迅速集聚,出现城镇化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发展速度的“过度城镇化”(或称为“超前城镇化”),相应的软件发展又未能跟进。矛盾不断积累,弊端不断放大,从而导致城市病的出现。显然,中小城市承载能力不足与过度城镇化之间的矛盾导致城市病发生是重要的原因。很多中小城市边缘区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与中心城区不断拉大差距,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这也是可能产生城市病的重要区域。

2.2 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错过提升城市综合水平的最佳时机

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中小城市发展很容易发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空气质量和水质量的严重下降、土地滥用等现象,从而影响到市民的生活品质。中小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很容易忽视短期利益与长期效益之间的关系,甚至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意识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由此造成区域性甚至是全球性的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土壤侵蚀加剧、生物多样化锐减、臭氧层耗损、大气化学成分改变等生态问题。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预测,未来全球将以更快的速度持续变暖,未来100年还将升温1.4℃~5.8℃,对全球环境带来更严重的影响,比如农作物将减产、病虫害发生频率和危害速度将明显增加、水资源短缺将恶化等。而这些原因的产生,中小城市所占的比例,正在上升当中。世界银行就曾对此做出过估算,认为由于污染造成的健康成本和生产力的损失大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到5%。[2]而这一比例,在中小城市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两成到现在的接近三成。

2.3 贫富差距扩大化趋势,影响社会生态环境

在中小城市的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往往把工业重点转向资本、技术密集的部门,造成劳动力大量进入第三产业中的传统服务业和非正规部门。有研究表明,在非正规就业部门就业人群的工资一般只相当正规部门人员工资的一半,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社会保障,得不到法律保护,是以外来人口为代表的弱势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由此导致的失业、就业不足、就业质量差等问题,造成城市贫困人口长期大量存在。此外,在城市规划、建房用地、基础设施、社区发展等方面没有充分考虑低收入人群的要求,他们很难在城市获得建房用地和住房,又不能退回农村,只能非法强占城市公有土地(如山头、城乡结合部的公地)和私人土地,搭建简陋住房,搞违章建筑。由此造成的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也是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城市问题。

3 我国中小城市的城镇化进程与城市病问题分析

城市病产生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城镇化模式,导致有限空间和资源被过分使用、过度集中,过快聚集,既有人口多元化结构的原因,也有城乡二元结构的原因,还有城市发展理念等多方面因素。

3.1 关键原因——政治操控力障碍

一般情况下,城市病问题产生主要是社会因素,但在中国的国情以及政治强势作用力下,我们却认为中小城市城市病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体制性问题。客观而言,我国中小城市的发展受到许多体制性因素的影响,这些体制性因素既是城市发展的特殊动力机制,也造成我国中小城市区别于其他国家中小城市城市病产生的重要差异。以政绩考核、财税体制、土地制度、规划体制为主的体制性问题,则成为根源所在。

现行的政绩考核体系导致地方城市政府只注重发展工商业,忽视民生建设,公共利益往往让位于商业利益。为了追求快速的经济增长,一些地方城市政府提出了“爱商、重商、亲商、安商、护商”等口号和政策。比如在城市房地产开发领域,开发商拿到地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争取政府公关,以便修改规划、提高容积率,其结果是城市规划的权威性被轻易破坏,超出规划强度的商业地产开发导致周边的基础设施容量不足。

3.2 重要原因——城市发展规划失策

城市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对于中小城市建设和管理者而言,是一个新兴的课题和难题,很多城市的发展都是“一边建设、一边拆迁”的方式,不仅浪费了巨大的社会资源,而且诱发了城市病。对于城市发展规划而言,中国起步比较晚。正如德国波恩国际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专家多丽斯·菲舍尔所言,“中国城市大多极力模仿美国模式,中国的建筑师,以及但凡和城市发展有关系的人,都唯美国马首是瞻。这一点你不仅可以在城市形象中看到,甚至也可以从一个城市的交通组织方式中看得出来。比方说中国城市小区到处都是围墙,到处都有人站岗,你去看看,美国的城市也是这样,只不过远远没有这么过分。”[3]显然,城市规划的落后和被动,为城市病的发生提供了温床。

此外,中小城市发展规划让位于经济项目建设的问题,也是城市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多丽斯·菲舍尔指出,“在中国,起码一段时间里是这样:只要有人肯投资,他看中了哪块地,大概只需走一走建筑设计上的形式,只需搞到这样那样的条子,就搞定。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城市规划,那是很后来的事”。[4]显然,与国外城市发展规划而言,国内城市发展规划的强势地位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3 直接原因——现代社会管理投入缺失

现代科技力量投入不足和社会管理创新不足,是我国中小规模城市发生城市病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也在加快,特别是在国企改革、城市整治、“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基层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对现代城市管理理念、现代技术操作业务不熟悉等情况,加之以公民维权渠道不畅,个人、群体利益差距不断加大,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导致社会矛盾逐步凸显,城市病被无形扩大,很多问题错综复杂,部分问题甚至涉及体制机制问题,短期内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导致问题的严重性、复杂性不断加剧。基层公职人员缺乏正确处理相关事务的经验和能力,或者是为牟取个人和部门的不当利益,采取不正当途径,没有解决根本性问题,导致矛盾扩大化、尖锐化,干群关系紧张。与此同时,一般情况下,基层已有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不足,社会治安、居民服务、市民维权等相关配套设施落后,无法满足市民社会生活需求,也在客观上放大了这些城市病的危害性,给中小城市的管理和城市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和压力。

3.4 客观原因——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延续性

城乡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社会资源以及农村自身优质资源过度集中到城市区域,城乡分化加剧也是导致城市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通常情况下,不论是农民还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长期承受着包括义务教育、高考、社保、就业政策、保障房待遇等领域的歧视,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益,促使更多的农民向城市迅速积聚。正如中国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所言,“如果一个城市能将公共服务这块蛋糕做得足够大,就能保证在城镇化进程中,尽量不削减原有居民分到的蛋糕量,进而减小改革阻力。”“原来的改革是放权让利的过程,现在是一个调整利益结构的过程”。[5]显然,我们中小城市的这块“蛋糕”还不够大,不足以保证进城农民工的基本生活保障。

此外,过度的资源(教育、医疗、税收、财政等)中央聚集模式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中小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总体进程。从2001年的37.66%到2012年的51.27%,城镇化虽然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高速发展背后,问题也逐渐浮现: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镇化呈现出“粗放型、外延式、低水平”的特征,存在总体质量不高、农民融入程度较低、资源环境代价较大等诸多挑战。过多的资源向城市集中,加剧了城市负担,使得城市功能负担濒于崩溃,相应地,农村资源被过度攫取,掏空了农村资源再生与维护的能力,导致两极分化断层的“断裂”格局。

4 共生: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病防控策略

事实上,无论是在国外发达的中小城市还是在我国的中小城市,如何防止城市病、顺利实现城镇化都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对于具有各自特色的地方城市而言,如何处理不同类型的城市病也应有相应的对策。因此,我国二三线中小城市应选择符合自身特色的城镇化路径。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4.1 科学规划,走“小城镇化”路径,避免城市病的重复

4.1.1 避免“大城镇化”路径选择,防止不必要的盲目扩张而导致的城市病

显然,以人口、经济、科学文化的高度集约为特征的大城市,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辐射农村经济和支撑国际经济竞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有学者认为,大城市的快速发展,是世界各国城镇化初中期的共同特征,控制大城市发展是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的人为措施。更有学者和地方政府认为,我国城镇化进展迟滞和区域间发展失衡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缺乏具有较强经济启动的中心城市、大城市的带动作用。

与此相反的是,我国大城市确实已经面临过度膨胀、几近饱和的严峻形势,发展潜力有限,处于二三线的中小城市,由于具备了相当的经济基础,一般正处于规模扩展阶段,反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包容度,能够有效提高经济效益,消化农村人口,缓解大城市压力,还在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区域经济繁荣等方面都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策略的选择上,应从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以加速城镇化发展进程,可以考虑人口在20-50万之间的中小型城市,从而减轻大城市流动人口的压力,防控城市病的发生。

欧洲是世界城镇化的先行者,也是防止城市病的先驱,尤其是在绿色城市、低碳环保、生态发展等方面已经成为世界的范例。目前欧盟国家的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约3.5亿欧洲人为城市居民。据预测,到203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1亿,其中50亿人口为城市居民。届时,欧洲的城镇化程度将达到80%。总体来讲,欧洲城镇化的最大特点是“紧凑型城市”。相比美国和中国而言,欧洲国家的城镇化发展比较推崇多城市结构。

欧洲的城市以中小城镇为主体,56%的欧洲城市人口生活在总人口为5000人至10万人的城镇,欧盟国家当中只有伦敦和巴黎被列入全球26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大城市”行列。欧洲国家大城市少,小城镇高度发达,分布均衡,规划合理。欧盟27国现在共有地方、城镇级行政单位9万个,但是每个城镇都有自己的优势,承担不同的功能,它们之间形成分工、竞争而又合作的关系。城市集中区具有规模经济,能够实现某个地域内或者某个产业、商业、文化、社会领域内的资源的有效配置。

此外,为避免在城镇化进程中遇到“大城市病”困扰,欧盟十分注重空间合理布局,重视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发展低碳节能科技,崇尚保护自然和历史风貌,致力于城市体系和谐发展。为引导城市的良性发展,让规划得到认同,公众参与尤为重要。

总之,欧洲经验很值得中国学习。

4.1.2 有效利用“城市郊区化”发展战略

“城市郊区化发展”就是利用城市与农村的过渡地带,缓冲农村人口过度向城市转移的发展策略,它表现为城市的人口、工业、商业由外向内的聚集、或者由内向外的离心双向迁移模式。郊区化发展一般有两项指标,一是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增长速度趋缓,在城市总人口中的相对比重下降,我们称之为相对分散;二是绝对分散,即城市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近几年来,中国部分城市(主要是大城市)已经开始了郊区化过程。城市郊区化发展是城镇化的一种必然现象,即大城市发展由以向心集聚为主,转向以离心扩散为主,这对城市发展有利。但值得注意的是,依据二三线中小城市建设模式,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要积极支持这种趋势的推进,同时也要防止“摊大饼”式地盲目扩张。应该有针对性地选取若干区域作为中心区域,然后辐射周边区域,否则将不利于城市建设和管理,也不利于农村的现代化发展。

4.1.3 确立城市发展规划的权威性,保证城市建设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