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谈谈心目中的智慧课堂范文

谈谈心目中的智慧课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谈谈心目中的智慧课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谈谈心目中的智慧课堂

第1篇:谈谈心目中的智慧课堂范文

关键词:教书;育人;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13-02

我国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曾说过,“大抵童子之情,乐喜游而惮拘谨。如草木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古人都明白的教书育人道理,却被我们大多数教师在强大的就业、社会等一些压力面前忽略掉了。为完成各项指标和考核,教师紧盯“教书”不放,拼尽了所有的精力。教师的这种付出,换来的是学生的身心疲惫。在训练上搞题海战术,超负荷运转,导致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当然也有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原因)。更有一些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简单粗暴,不把学生看成平等的生命体,体罚和变相体罚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都忽视了教育的另一本质——育人。

陶行知先生在《我之学校观》中曾这样说过,“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学校里师生应当相依为命,不能生隔阂,更不能分阶级。教师和学生之间人格要相互感化,习惯要相互锻炼。”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构建无阶级师生关系,以兼顾教书与育人两个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情”感人,教书与育人两不耽误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似乎只有吃苦,才能成功。当今,学生吃的苦还少吗?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能成功吗?现在的学生实在是太苦了,繁重的学习负担、强大的升学压力、激烈的就业竞争不可能让他们感到快乐,烦恼、困惑、焦虑、冲突、压抑、危机,自我为中心、沾染陋习恶习,很多学生存在人格和心理缺陷。笔者认为,在这种状况下,所谓成材与不成材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已无关重要了,重要的是给我们的学生以情感的体验和关怀!让他们重新确立做人的态度和价值观。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把教书与育人孤立起来,甚至对立起来,其实两者是完全可以和谐统一的,关键是看我们怎样做,能否达到“润物细无声,于无声处胜有声”的最高境界。

1.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在解决任何与学生相关的问题时,都应把教书与育人时刻铭记在心。当学生犯错时,教师不应轻易地责备、批评学生,而要了解情况,分别对待,要耐心细致地进行疏导,能不与家长联系的就尽量不要与家长联系,以免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当学生犯严重错误时,应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和家长一起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不能“意气用事”,完全交与家长,或干脆让家长在自己面前进行严厉的训斥或狠揍学生一顿,这样的教育效果只能适得其反。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从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正确地处理相关问题,以达到有效教育的效果。

2.关心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放下架子,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与学生平等相处,多给学生以关心和呵护,不应该“只谈学习,莫谈其它”。教师对学生过于严肃,学生会敬而远之,造成隔阂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平时应与学生多交流与沟通,让学生谈谈心中的理想,心目中的老师形象以及同学间相处的问题,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宽容,学会引领。

二、以“礼”服人,教师与学生共促和谐

1.面对矛盾与冲突,教师要理性对待。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倡导“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一直沿袭到今天。然而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变化,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家庭结构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如果教师心中还存在“师道尊严”的潜意识,用等级服从的观念处理问题,在教学中仍然采取卡、压、罚的强制管理措施来压服学生,一定会造成师生间的不和谐,学生长期处于不甘心的服从状态,即压抑状态,终有一天,会导致师生间的冲突。这种状况当然既不利于教书,也不利于育人。

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愿望、有尊严、有血有肉的生命体,当他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触怒教师时,多数情况下是他们作为“人”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当然也存在特殊情况)。因此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理性对待,冷静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换位思考,本着的原则处理问题,不能采用高压政策,利用自己的教师地位,采用各种措施迫使学生屈从。教师要包容学生,要以“礼”服人,当然也不要轻易的给哪位学生下不可救药的结论,也许你一时的气话,会对他们造成终生的伤害。

2.心中要有一架天平,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工程师、园丁、蜡烛等很多美好的光环都戴在了教师的头上。但是,就像我们了解学生时首先要认识学生扮演的“人”这个角色,然后才是“学生”的角色一样,教师的角色首先也是“人”,这就不可避免地在处理相关问题、看待某些事情时带上自己“世俗”的个人观念,从而有失公平。如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注重学习成绩,认为只有成绩好、纪律好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班级中所选的班干部一般也都是学习成绩好、听老师话的学生。教师的这种行为及观念必然会使另一部分学生不满,即教师难以服众!这就会给自己的教书育人行为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面对“问题”学生教师要妥善处理,做到心中有一架天平,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面对品质好成绩差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鼓舞他们的斗志。对一些“双差生”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症下药,不要轻言放弃,要坚信无论哪一类学生都会在你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有所进步的。

三、以“身”信人,教师要做学生的楷模

1.将教育视为事业,带着激情去工作。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认为:“影响儿童道德学习的因素很多,但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行为主体的观察或对榜样模式的模仿。”因此,教师首先要端正态度,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只有将教育视为事业,对自己所从事的这份工作满怀激情与敬意,才能无私奉献,成就一流的教育业绩。有一次,下课铃声响了,但是内容还没结束,当笔者有些不知所措时却听到了学生响亮整齐的声音:“老师,讲完,讲完。”虽然很累,但还是带着愉快的心情讲完了最后一点内容。学生的反映让教师感到很欣慰,因为从他们响亮的声音里可以听出理解与进取,学生也从教师嘶哑的声音里听出了责任!

2.做学习型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学生的知识面变得越来越广,课堂上教师被学生问得哑口无言的情况也会时有发生。如果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此时教师还是利用自身的权威来强硬维护自己的形象,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嘲笑和反感,造成威信扫地。学生更喜欢百科全书式的教师,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因此教师不能吃老本,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智慧地应对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生成。

有人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教师都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是提高生命素质的教育,没有精神关怀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除了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以外,还应成为学生心灵的港湾和休憩的驿站。教师要给学生多些平等、微笑、宽容、关爱、诚意、赏识、激励,建立一种宽松、和谐、融洽、友好、平等、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真正达到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培养出学识渊博、人格健全发展的人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