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的文化性范文

旅游的文化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的文化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的文化性

第1篇:旅游的文化性范文

【关键词】文化旅游 旅游应用性人才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41-02

旅游人才培养的起源较早,不少学校已经建立起相应的培养制度,为快速扩充和升级的旅游市场提供了与之发展相应的高素质劳动力,为工业化的迅速展开和经济结构快速调整提供了有效的保证。目前不少学校根据旅游行业实际发展的需要开展了相关的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旅游行业的特点和人才需求情况进行旅游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对于相关课程和实训基地的安排也有了一定的模式作为参考。

1.文化旅游拓展的背景

文化旅游,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旅游去亲身了解、感知、体察人类文化的具体内容,一般具体表现为鉴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探寻文化名人遗踪或者参加其他地区的一些文化艺术节等活动。目前随着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文化旅游作为充实知识、提升视野和满足好奇心的有效手段之一,已经成为旅游行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种类型。

2.旅游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针对旅游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点开展人才培训是确保高质量人才输出的重要条件。旅游应用性人才与其他人才虽然很相似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同。在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下,旅游应用性人才更加注重综合性、实用性、适应性和国际性,正确把握这四个特征,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注重这四点的引导和培养,是确保输出人才能够迅速满足旅游市场需求。

2.1注重综合性

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因此并不是实物产品的消费,服务产品的消费特点在于无形性、生产与消费不可分离性、不可贮存性以及质量测评的复杂性上。服务产业一般是由从业人员直接与消费者进行接触完善的,因此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的好坏与这些特点息息相关。从业人员不但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也需要有较强综合能力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只有具有完善的综合性素质,才能确保旅游应用性人才满足市场需求。

2.2注重实用性

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与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因为服务业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人,目的是为人提供有效的服务,所以服务更加倾向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这一特殊性就要求在进行旅游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时,要更加注重实用性,促进人才能够具备与理论知识相符合的实践手段和实践能力。

2.3注重适应性

旅游业作为一种服务行业,它的变化性较高,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旅游行业自身也有相应的更新能力,因此这对旅游行业的人才就提出了较高的标准。例如从业人员必须掌握多种知识技能,能够迅速接受新的思想、知识和技术,能够尽快适应岗位的职业需求,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意识,适应职业迁移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4注重国际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旅游行业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国内旅游,更多的人希望走出国门去感受更多人文情怀,这就要求旅游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更加注重国际性。首先要具备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形成以多科知识为背景,由专业性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及一些人文知识构成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知识结构。其次要有多元化的能力水平,这就要求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通过实践训练形成人才的内在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最后,要有多维度的品质素养,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是合而为一的,而其中素质处于核心位置,旅游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职业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确保服务的质量。

3.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针对目前文化旅游的特性,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每年为旅游行业输出的人才数量众多,要保证人才质量使其真正满足旅游行业的服务需求,快速进入职业角色,就必须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3.1构建“三段递进式”的课程体系

旅游行业的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以素质、能力、技能的培养为基础,构建起“素质、能力、技能”三段递进式课程体系,一步步培养起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一般在第一学年着重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能力和技能进行初步的培养,第二学年则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第三学年则要继续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和技能,同时通过相应的实践、实习等方式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察,从而使学生真正成长为旅游应用性人才。

3.2优化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作为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才能确保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针对目前文化旅游迅速发展的趋势,加强学生相关的知识灌输和能力培养,通过实践的方式查看他们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从而推进教学的展开。

3.2.1突出专业特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旅游专业的特点在于实践性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在每学期将实践内容融入教授的授课中去,使理论和实务的教学能够一起发展,从而推进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提高。在文化旅游的大背景下,需要对各国的人文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我展示的方式将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知识传递下去,同时在一定时间之后加强专业实践和岗位实习,并加大时间比重,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

3.2.2构建校内全仿真模拟实验室

旅游行业的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不但要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相应的应用能力,具体表现为酒店服务技能、旅游讲解能力、旅行社管理能力和旅游企业软件使用能力等等。通过构建校内全仿真模拟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这些能力的场所,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快地掌握相关的技能,才能在未来走上岗位时拥有更强的适应性。

3.2.3构建校内外实践基地

校内外的实践基地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最主要的途径。职业能力培养不仅仅是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它还包含了对知识的应用和技能的掌握,还有长期经验的积累,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习惯态度,建立起职业创新的意识等等。而且旅游行业一般是相互联系的群体活动,所以学生在合作、公关、协调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培养,心理承受能力也要加强。所以通过实践基地的培养,能够加强其职业能力,尽快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3.3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不但要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学校要对既有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的考核,并且通过挂职训练增加其实践知识的积累,从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综合水平。同时在招聘新的教师队伍时,也应注重两个方面的考核。加强教师的外语能力进行双语教学,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更具备国际性。

3.4以合作办学为主导,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高校具备得天独厚的教学条件,因此可以通过这一点加强与周边旅游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通过学校既有人才资源进行旅游企业课题的研究,进行旅游应用型人才的培训,同时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一定的物质支持。

旅游文化背景下,旅游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仍然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把握好旅游文化和应用型人才的特征,进行高效地培养,才能确保为旅游行业输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娟.关于如何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01:59-61.

第2篇:旅游的文化性范文

【关键词】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保护

一、文化遗产概述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物质文化遗产是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文物、遗址。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中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储量丰富,而古镇是众多遗存单体的有机共生,因此决定了它在人类的遗产财富中往往有着远胜于其他各别的单体文物或遗址的价值,同时它又是现代居民实际使用的活文物[1]。中国的古镇在数量和类型上都十分丰富,不仅承载了千年的文明,而且自然环境适宜优美,因而成为极具吸引力的目的地,是当今旅游业中重要的旅游资源。

二、文化遗产传统旅游开发模式的困境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被广泛的开发和利用。传统旅游开发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文化资源挖掘、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过分追求旅游的经济效益,因而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产生脱节,造成了旅游开发和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

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旅游开发中过度重视商业因素,文化氛围单薄,盲目追求旅游经济效益,忽视了旅游地社会、文化、生态承载力,因而导致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诸多矛盾[2];二,对文化遗产的开发缺少深度的文化研究,没有挖掘其文化内涵,造成了文化资源浪费和污染;三,旅游开发只注重文化遗产核心地带的保护,忽视了地域文化的整体性和景观连续性;四,旅游产品和娱乐活动的打造同质化严重,没有结合本地独特的文化背景开发符合文化遗产特征的纪念品和娱乐活动。

三、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的内涵

(一)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的内涵

不同类别的文化遗产,基于其存在的现状的不同,其所适应的世界性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的不同,其所能利用的旅游内容是不尽相同的,其所适用的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虽然适用于它们的保护原则一致,但是却又难于一概而论[3]。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是改变传统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旅游开发模式,从文化遗产其自身的特点出发,针对不同的文化遗产、不同的保护措施,采取不同的旅游利用方式,以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和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

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将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既充分展现文化遗产人文魅力,增强旅游吸引力,创造其旅游价值,又切实保护好文化遗产资源,在旅游利用过程中保持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原真性,以达到旅游发展与文化遗产所在地经济、社会、文化、资源、环境互相协调促进的目标。

(二)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的原则

1.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关于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的国际》中指出历史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4]。旅游利用过程中保护和完善整体文化环境,才能保证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持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同时这也是文化遗产地旅游价值的保障。

2.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

文化遗产在旅游利用过程中,对文物古迹修缮重建,建设仿古建筑,对传统工艺曲艺进行新包装和舞台化,要遵循原真性原则,保护文化遗产核心价值不受破坏。《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指出,“原真性本身不是遗产的价值,而对文化遗产价值的理解取决于有关信息来源是否真实有效。文化遗产原真性的架构是一个开放的、融合的、发展的体系。我们追求原真性的重要意义正在于它既满足了人类心智追求准确性知识的要求,也满足了人类心灵追求意义和价值的愿望[5]。

3.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内涵的独特性

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应以文化遗产吸引力为导向,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内涵,打造以文化价值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以及相关旅游景点、设施、娱乐活动和纪念品等旅游产品,避免旅游市场中的同质化现象,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旅游者求知求奇的需求,同时也是传播历史文化弘扬民族传统的重要途径。

4.重新认识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资源,而不是某些个人或组织盈利的摇钱树,不能单纯的靠开发文化遗产来实现地区经济的发展。首先,经济开发要适度,在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中,应做到范围要明确,速度要适度,政府要主导,学界要指导,民众要参与,特色要明显等方面,以预防和减少由旅游带来的负面效果[6]。其次,文化遗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更多的要回馈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四、走马古镇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探索

(一)走马古镇概况

走马古镇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处于巴渝中心地带,西邻璧山南接江津,号称“一脚踏三县”,交通发达,早在明代中叶便有驿站,是重庆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来往行人把各种新鲜事带到走马,众多的民间文化作品、故事被创作出来,世代相传,让走马有了“民间文学之乡”的美誉。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魏显德“中国民间故事家”称号;2006年5月20日走马镇民间故事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魏显德等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12月走马镇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走马镇获批“中国曲艺之乡”和重庆市首个“故事创作基地”,获评“重庆市十佳魅力小城镇”。在全国同时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曲艺之乡”3块招牌足以体现该古镇的文化性遗产氛围。

(二)走马古镇文化遗产旅游存在的问题

1.古镇文化遗产缺少统一管理,破坏现象严重。由于古镇缺少统一的保护措施,古镇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土房、木房的木柱和门面被改造成砖、瓷砖等现代建筑风格,古镇受破坏建筑比例达七成左右,破坏相当严重。

2.走马古镇缺少鲜明的文化形象。走马古镇文化遗产丰厚,但目前丰富的文化遗产只是各种名目的堆叠,缺少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的梳理,并在文化形象和文化景观打造中体现出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

3.走马古镇旅游经济效益低。走马古镇旅游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配套服务设施不全,旅游内容单调,经济效益不明显,旅游者到走马古镇也只有喝茶、餐饮等一般消费。走马镇旅游产业和文化事业并没有很好的结合,创造出更多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走马古镇的旅游刚刚起步,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利用之间的矛盾尚未完全凸显,但现存问题已对文化遗产保护构成了威胁。走马古镇因驿道而兴,同时拥有民间故事、民间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走马古镇价值所在,若不加以合理有效的保护,旅游业发展的根基就不存在,甚至连走马这个古镇名字都难副其实。因此,探寻一种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还能指导古镇今后的旅游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三)走马古镇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构想

针对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中出现的普遍问题以及走马古镇旅游发展的现实状况,本文尝试构建了走马古镇以政府为主导、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并重的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见图一。

1.政府部门要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

根据走马古镇的旅游发展现状,应由九龙坡区政府组织管理,联合旅游、文化、土地、财政等相关部门,成立走马古镇保护与开发管委会,负责古镇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法规修编,引导走马古镇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监督古镇文化遗产旅游利用过程,对古镇的建筑、街巷、树木等实行规划管理,严格控制古镇内拆迁建设工程。在古镇的旅游利用过程中政府的干预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政府的前瞻性措施能够控制旅游商业化[7]。

同时,九龙坡区政府和走马镇政府应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种植养殖业、手工业等旅游周边产业,以减少走马镇发展经济的动力单一问题。

2.以社会效益为目标的传承文化保护

走马古镇历史悠久,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有形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互相联系。如何梳理这些文化遗产,使之成为一个有条理的系统,是打造走马古镇旅游文化形象,合理利用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点。

古镇应设置专门的文化事业部门,从属于走马古镇保护与开发管委会,并由管委会提供人力和资金保障。文化事业应与重庆本地高校和文化机构联系,利用丰富的智力资源整理古镇的文化遗产,梳理出清晰的文化脉络,挖掘古镇遗产资源的文化内涵,树立典型的文化形象,构建出完整的走马古镇文化遗产体系。一方面,文化遗产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古镇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明确文化遗产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可利用范围,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实行不同的利用方法;另一方面,文化遗产体系的建立为旅游利用提供了智力服务,有利于旅游形象和品牌的建立,有利于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同时,专门的文化事业部门可以更好的宣传古镇形象、传播古镇文化,教育古镇社区居民热爱古镇、保护古镇。

3.适度发展、反哺文化的特色旅游产业

走马古镇的旅游业刚刚起步,旅游经济处于萌芽阶段,应注意社区居民参与和三大效益的协调。

首先,古镇旅游产业的发展要照顾到镇上居民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之从旅游经济发展中受益,生活所处的文化环境不被破坏,这样有利于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使社区居民自觉的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并支持旅游产业的发展;其次,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不能仅限于经济目标,还要协调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保护原真性文化和绿色生态环境,使古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传播古镇文化,树立地区形象。

古镇旅游产业应将经济效益用来发展文化产业,根据文化事业部门的指导,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依据文化遗产体系合理设计开发旅游景点和线路,丰富古镇旅游的文化体验。

五、结束语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珍贵记忆,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以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本文以走马古镇为例对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进行探讨,通过政府主导的原则来保证在旅游利用中保护优先、合理利用,通过建立专门的文化事业部门,深刻挖掘古镇文化内涵,通过对旅游产业的监督和服务,协调三大效益,服务古镇经济和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德谦.古镇保护与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J].旅游学刊,2005,20(2):47-53.

[2]孙艺惠,陈田,张萌.乡村景观遗产地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浙江龙门古镇为例[J].地理科学,2009,29(6):840-845.

[3]刘德谦.关于文化遗产与旅游产品的三点讨论[J].旅游学刊,2010,25(6):5-6.

[4]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07.

[5]阮仪三,林林.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2):1-5.

第3篇:旅游的文化性范文

关键词:德昂族;茶文化;民俗风情;文化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旅游资源开发不仅是对各种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开发,还带动了旅游地相关产业的开发。

一、族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

首先,它对旅游者来说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吸引力因素”,同时,吸引力也是评判旅游资源质量高低的关键性指标。其次,旅游资源具有可利用性,对旅游业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即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后,旅游资源(现在的某些人造景观除外)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实在物,有的表现为具体的实物形态,如自然风景、历史文物等,有的则为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文化因素,如地区民俗风情等。绝大多数旅游资源都是先旅游业而存在,并不以人们的开发利用为转移,即使是现代形成的旅游资源,如城市风貌等,也是在其形成之后,被人们所认识,并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因受文化特殊性的影响,一个民族在理解一种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时,可能会产生明显不同于另一民族的判断。一种自然存在或社会现象是否会成为旅游按,会因民族文化的差异而不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就旅游资源而言,与旅游者通常的生活习俗、文化背景、和居住环境差异越大,特色越鲜明,内容越丰富,影响越广泛,对旅游这来说,就越感到独特,对他们就越具有吸引力。

二、德宏州德昂族旅游资源的民族文化性

德昂族是我国云南省与缅甸的跨境而居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芒市三台山乡是德昂族居住最集中的地方,被列为德昂族乡。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昂(前称佤崩)语支 。德昂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他们的诗歌、民歌、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音乐、舞蹈等都是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中最让人着迷的一部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他们的茶文化,茶文化主要体现了德昂族的文化精神以及社会影响力,这点从他们的社交礼仪中便可看出。从以上这些不难看出德昂族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旅游活动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的差异是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源泉,也正是有文化的介入,旅游资源才更具魅力。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既可以满足人们对美的事物的观赏,又可以使人们通过旅游获得丰富的知识;既可以满足人们休闲疗养,松弛身心的需要,也可以给人以猎奇探险、发现自身潜能的经历;既可以从辉煌的古代建筑、历史遗存中追寻古老的文化,又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平凡生活中体验民风民俗等。开发德昂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不仅可以让人们体验到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还可以让德昂族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并传承下来。

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自然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另一个是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从德昂族旅游资源来看既融合了自然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又有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因素在里面。德昂族居住于山区或半山区,村村寨寨无一例外都种茶,故随处都可看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茶林。有的村寨,至今还能看到几百年树龄的老茶树,它们被称为“茶王”,德昂族居住的地理环境体现了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而德昂族透过茶体现出的那种已经渗透到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各个方面的一道绚丽的人文景观――德昂族独特的民俗文化,更是民俗爱好者所向往的。把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很好的开发德昂族旅游资源。

三、德昂族茶文化在德宏州民俗风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

一个地区想要真正的把旅游业发展起来,除了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外还必须要有品牌效应做支撑。比如说:一提起石林我们的脑海中就自然会浮现出那些形状各异的石头;一提起元阳,一层层的梯田仿佛已经印入了我们的眼帘;一提起楚雄,热情如火的彝族姑娘似乎已经围绕在我们周围;一提起西双版纳,那温柔似水的傣族女子已翩翩跳起了傣家舞蹈。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效应。德宏州想要把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上去就必须要开创属于自己的旅游品牌而不是一味的模仿和“炒冷饭”。然而为什么说开发德昂族茶文化可以对德宏州旅游业带来影响,那是因为德昂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形成的这些优良道德传统,虽然古朴,具有原始的韵味,但却闪耀着古老的文明,反映着现代文化的光辉,是当今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道德基础。其次,在德昂族的传统观念中,认为只有茶才可能意到。所以,德昂人在生活中不论办什么事都离不开茶,探亲访友茶叶是必不可少的见面礼。宾客所至,首先煨茶招待,认为这比招待家宴更为重要。男青年求婚:首先送女方的礼物也是茶。婚丧嫁娶,邀请亲友光临,一小包茶叶就是主人的请柬。做错事欲求得到对方的谅解,送去的也是一包茶叶,以表示其悔改的诚意;若是送钱或物反而会把事情弄糟,会被对方认为是无诚意,不懂得德昂人的礼节。德昂人的这些风俗习惯,不仅特色鲜明而且内容丰富,能给旅游者带来独特、新颖的感觉。能够把德昂族茶文化真正的做起来并做好,对德宏州旅游业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首先打造了德宏州的旅游品牌,一说起民族特色的茶,人们就会想到德宏州三台山来逛逛,不仅品尝一下这里的茶还可以感受这里浓郁的民风民俗。当然这样的发展肯定是有个过程的。只有对德宏的民俗风情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抓住机遇,做出科学正确的战略决策,打出旅游品牌,才能使德宏旅游业得到新的发展,真正走出旅游冷区域。

四、德昂族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进一步设想

(一)提高德昂族茶文化的知名度

前面的一些例子证明德宏州三台山德昂族茶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但知名度为什么不能与之相般配呢?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发掘不够,发掘不深;二是宣传不够,流于表层。对茶文化进行的研究总体看来投入的力度是有限的,对这一领域也没有给予足够的观注。这可能与人们对德昂族的茶的认识不足有关。针对这一不足,可以让当地旅游局和电视合起来专门给三台山德昂族茶文化做一期或连续几期介绍,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和报纸杂志的报道这些渠道来提高德昂族茶文化的知名度,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建立三台山德昂族茶文化展馆

德昂族茶文化是以其深厚的神话传说和独特的民族风俗为基础来衬托它的独特性和民族性。如果光凭导游的叙述和旅游小册子里的介绍,游客肯定不能全方面的了解德昂族茶文化。我们可在三台山乡政府旁建一个德昂族茶文化展馆,展馆里不仅展示和德昂族茶文化有关的古诗歌、用老茶树干雕刻而成的佛像还有不同风俗茶泡制过程的展示区,如:择偶茶、提亲茶、定亲茶等。这样一个茶文化展馆对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增进人们对少数民族茶文化的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茶文化旅游商品开发

文化旅游产品是指以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旅游者以获取文化印象、增智为目的的旅游产品。开发茶文化旅游商品必须要以市场为标准,结合文化旅游资源特征,以文化为导向,开发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拿茶文化旅游商品来说,我们可以在茶文化展馆的一角另辟一区域,把茶叶按不同的风俗装包,把其风俗特征写好放在茶包里。待游客参观完所有和茶文化有关的资料、佛像和表演后,既可到这一区域来购买自己喜欢的茶。

(四)游客体验服务

游客体验不仅可以带动游览氛围还可以让游客对此次旅游记忆犹新。游客来到三台山首先由当地导游带领其参观德昂族的茶园,参观的同时解说制茶过程,特别是德昂族最有特色的酸茶。参观完毕到指定的德昂人家中游客开始自己制作酸茶。该景点不仅负责保存游客制作的酸茶,制作完最后一个步骤是在发酵酸茶的坑旁,写上此坑酸茶是由谁制作的。这样你就有可能吃到亲朋好友制作的酸茶,可以刺激游客故地重游的愿望,从而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峻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泰勒 原始文化 [M] 1871

[3]余接成, 借旅游之力壮茶业经济 [J].中国茶叶,2005,5: 10.11

第4篇:旅游的文化性范文

    关键词 历史文化渊源 精神需求 社会条件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每当我们登上武当山、庐山等名山,总会被山上寺观的悠悠钟声所吸引,陶醉于身心俱静的氛围中;每当我们翻开中国历史,寻找高僧名士的足迹,往往会听见他们在名山古寺中的心灵对话。这些名山无疑是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宝库,也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文化景观,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古往今来引起过很多学者的兴趣。这些名山是如何形成的?本文将从地理学、历史等角度,就名山形成的渊源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1 人文心理背景

    在中国,天是被当作一个有形的实在的事物加以崇拜的。据古文献记载,夏代已经“行天之罚”,征伐各方部落,殷商时已称天为“帝”了。而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从帝王将相到凡夫俗子都把天帝、天神看作是最高的神并对它顶礼膜拜,天空崇拜的另一种具体形式就是太阳崇拜。

    中国各民族在原始时代就有崇日观念和活动,如内蒙古阴山岩画中有表现人合掌过顶跪拜日环的图画,广西花山岩画中有表现人们欢呼迎日仪礼的图画。在古史记载中也可以找到帝王们祭日的描述及祭坛的营造规模。如《尚书·尧》中有“宾日”于东,“饯日”于西的文字记载,《礼记·月令》言“立春之日,天资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日于东郊”。

    由于太阳升起于东方,光明始于东方,因此古人的观念中有产生了另一个内容:东方崇拜,这一点与山岳崇拜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东方大山崇拜”。如据《尚书》记载,舜时就有五岳之名,泰山为“五岳”之尊,舜“五载一巡狩,禹遵之。”《文献通考》谓“东岳,以其处东,北居寅丑之间,万物始终之地,阴阳交泰之所,为众之所宗主也。”因此历代帝王祭五岳必先祭祀泰山。山岳崇拜的产生有以下原因:一是山峰具有高大雄伟和人们难以接近等神秘性; 二是山林中为人们提供丰厚的猎物和其他重要的生产生活用品,为远古乃至阶级社会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依靠,因此导致人们赋予山以神灵观念。

    中国的山岳崇拜观念有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的古代祭祀五岳实质上是日常生活中帝王祭天地活动在空间和形式上的延伸。如《史记·封禅书》云:“周官曰,冬日至,祀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夏日至,祭地祗。皆用乐舞,而神乃可得也。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川,四渎者,江、河、淮、济也。天子曰明堂、辟雍,诸侯曰泮宫。”日常生活中帝王常修建宗教建筑如明堂、辟雍以祭天地,而在大规模出巡活动时则登山以祭天地。《史记》中记载了秦始皇、汉武帝在泰山举行封禅活动的情形。由记载可知,中国帝王的祭山活动是以山岳为基础,通过各种宗教建筑与礼仪活动来表现帝王对天地的崇敬和对权力的崇敬。这里山岳崇拜的观念就是这种观念的形式和基础,天空崇拜、土地崇拜、社稷崇拜及由此而产生的政治权力崇拜为其实质。而在中国的祭山活动中,天子往往在山上修建宗教建筑,这样就直接将原始宗教与名山联系起来,如泰山有祭天祭鬼的蒿里神祠,有政令和祭祖的明堂,有祭天祭神的玉帝观、元君祠,为后来我国佛教道教寺观选择圣地开了先河,提供了借鉴。

    2 精神需求

    我国大多数寺院选址在自然景观优美,清幽寂静的山林之中。山是美的化身,其表现可分为:“形象美、色彩美、音响美、线条美、动态美、静态美、嗅觉美”等等,这种环境无疑给宗教信徒提供了极佳的物质条件。

    泰山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充满宗教和政治色彩的名山,其山水之美也是中外皆知的。泰山之美首在雄伟,它主峰海拔1 524m,大有通天拔地之势,千里之外无能与之比肩者。登山远眺则觉天地豁然通达,令人生豪情壮志。孔子曾言:泰山岩石,鲁邦所瞻。泰山不仅雄伟而且景色秀美。如扇子崖峻峭高耸,其状如扇,这里环境幽静,风景秀丽,常年甘泉清澈。泰山因其高,气候产生垂直变化,山下为暖温带,山顶则是中温带。山上云雾缭绕,不仅衬托泰山比天之高,而且能给人以“天界仙境”的种种遐想。

    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初期的佛学中心之一的庐山,更是天生丽质,步步皆景, 它以江湖、瀑泉,云雾、峰石着称于世。李白的名作《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则全面地描绘了庐山之美。“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落之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套汇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之雾,向称天下奇观,漫山遍野,飘渺虚无,山在云上漂,人在雾中游。试想,在这样一个人间仙境里生活,修行从道,怎能不身心愉悦,神清而气爽?一切烦恼皆顺风而去,一切前恶旧怨、功名利禄之累皆抛于境外,难怪高僧慧远“欲往罗浮山,及屈浔阳,见庐峰清静,是以息心,始往龙泉精舍。”

    我国古代寺庙书院往往选址于幽境,幽境,即超脱逸世之境。四面环山,如世外桃源,给人以安全感,也使人产生聚精会神、修心养性之感应。幽境植被繁茂,小气候宜人,是宜居宜游的佳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宗教信徒超脱远离“红尘”,潜心修炼,以达修炼的最高境界,如佛教的涅磐境界,即“智慧福德圆满成就的,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境界”。道教比佛教更追求自然环境。道教以崇尚自然,返朴归真为主旨,认为高山为神仙所居,于是上山采药、炼丹、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白云缭绕、幽深僻静、脱修超尘的名山自然是道教理想的成仙修道环境,许多高山名岳如武当山、青城山等都曾为道教的圣地。

    3 弘法活动促进了名山的形成

    自佛教产生于印度后,僧人“行万里路”,参访名师、访求名山胜迹一直为僧俗所推崇和赞许。自汉明帝“白马驮经”佛教东传以来,不断有来自印度和西域的高僧孤身远游来中国译经传教,他们献身于佛法事业,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宗教事业的发展,其中在名山的弘法活动往往扩大了名山在民众中的影响。

    达摩大师驻足河南嵩山少林寺讲法释经,在少室山面壁悟道,从而使嵩山和少林寺名扬天下;又如僧伽提婆、达摩多罗、罗什等均曾在庐山阐经释典;来我国的高僧有安世高、安玄、支娄迦谶 、竺佛朔、真谛、不空等,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些大师在名山的栖身,吸引海内外的宗教信徒前来学习朝拜,因而名山名声遐迩。隋唐以后,日本曾不断派僧侣来我国留学,这些留学僧回国后积极传播中国佛教文化,如日本圆仁着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成寻的《参天台五台山记》等作品中直接宣传了我国的某些佛教名山,使其宗教影响延伸至域外,无疑扩大了这些名山的宗教影响。

    “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佛教徒持之不懈的参方游道活动大兴的结果是在唐末我国境内就形成了四个朝拜中心:一是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二是泗州普光王寺———僧伽大圣圣地;三是终南山———三阶教圣地;四是陕西凤翔法门寺———佛骨圣地。至南宋设有“五山十刹”为禅者游方朝拜之地,明代已形成参拜四大名山的传统并一直延续至今。

    得道高僧在某一名山的弘法业绩对宗教名山的形成贡献尤大。东晋高僧慧远24岁即能讲经,且能释难经之疑。他在庐山建东林寺,悉心授徒讲经,以他对佛学的虔诚、学识和机智与乱世之中的文官武将交往,以至殷仲堪,司徒王谧、护军王默等“饮慕风德,遥致师敬” 。他的德行厚学令各方人士仰慕,这为维护庐山佛教活动的良好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慧远曾广求西域、印度梵文典籍,“葱外妙典,关中胜说,所以来兹士者,远之力也。”慧远还潜心于整理编撰佛经,并自撰《法胜论》等着作,以致西方高僧罗什见而叹曰:“边国人未有经,使暗与理合,岂不妙哉”。慧远高居庐山36年,一心弘法,“风流天下闻”,以致四方僧俗不邀而至,其中既有慧观、僧济、法遇、昙微、昙邕等高足,也有慧安等同门师友,还有一些怀才傲物的文人名士等。在慧远和众多僧众的苦心经营下,庐山佛徒数量大增,声誉日隆,以致“外国众僧,咸称汉地有方乘道士,每至烧香拜佛,辄东向稽首,献心庐岳。”慧远由此几乎成为庐山的象征,其创立的净土宗为我国佛教十大宗派之一,远播朝鲜、日本。从慧远开始,庐山成为我国当时的三大佛教中心之一,从而奠定了庐山在众多佛教山林中的地位。

    无庸置疑,宗教名山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积淀的过程,是众多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发掘这些宗教名山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保护和开发它们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当然,诚如苏轼看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我们从其他的角度去研究,还可以发现宗教名山形成的更多渊源。

    参考文献

第5篇:旅游的文化性范文

关键词:潮州;文化型;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潮州旅游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但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在粤东地区优势十分明显。潮州提出打造“国内重要的有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作为文化型旅游目的地,潮州旅游开发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潮州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其内涵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结合。文化旅游资源包括两类:寓意或寄托着人类感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潮州的自然旅游资源种类齐全,人文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具体表现为:

(一)总量多。潮州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著名侨乡,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中华古典文化橱窗”等美誉。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潮州的人文旅游资源也非常突出。全市现有文物古迹72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是粤东文物古迹荟萃之地。这些人文胜迹在广东,甚至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①始建于南宋、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石桥梁的广济桥;②国内罕见的宋代建筑府第许驸马府;③始建于唐代、堪称粤东地区佛教活动中心的开元寺;④集潮州木雕之大成的己略黄公祠;⑤反映宋代潮州陶瓷业繁荣景象的笔架山宋窑遗址;⑥迄今被发现的我国最大的客家土楼,有着400多年历史的道韵楼;⑦始建于宋代、我国现存历史最久、保存最完整的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韩文公祠。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始建于明代、全长2.6公里的古城墙;有与广州越秀山镇海楼齐名的明代建筑广济城楼等。此外,还有目前国内建筑面积最大的泰式佛殿,有珍藏珍贵历史文物的淡浮文物院等。“潮州八景”凤凰时雨、湘桥春涨、鳄渡秋风、北阁佛灯、龙湫宝塔等景点,如珠散落于韩江两岸,与2.6公里古城墙、滨江长廊和古城内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一起,构成潮州古城文化旅游区的壮丽景象。还有巨资重建、重现昔日牌坊林立、十步一景的古城古街风姿――牌坊街,也成为潮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地标,成为打造旅游名城的一出重头戏。

(二)文化品位高,内涵丰富。潮州本土的原生文化与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互相交融渗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类型――潮州文化,是潮州综合的人文旅游资源。其特点有:一是内容丰富。潮州方言、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潮州菜、潮州功夫茶、潮州民俗风情等,无不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蕴涵浓郁的中古遗风,潮州因而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典橱”;二是品位高、特色鲜明。其建筑、雕刻、饮食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都有一定地位。如,潮剧为全国十大出国演出地方剧种之一;潮州刺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中粤绣的重要一支;潮州木雕是我国两大木雕体系之一;潮州大吴泥塑与无锡惠山泥塑、天津泥人张同为全国三大泥塑产区;潮州枫溪的工艺陶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细如丝、声如罄”见长,是中国陶瓷出口的主要基地,被誉为“中国瓷都”。

悠久历史文化沉积而成的众多文物古迹、璀璨的潮人文化,独具一格的民俗风情,使潮州旅游资源更添无穷魅力。这些文化资源,是潮州文化最典型、最具代表性、最突出表现的资源,也应是潮州旅游发展最具特色的资源,是潮州旅游发展的根本核心,也是潮州乃至粤东区域打造有影响力旅游特色品牌的绝对优势。

然而,潮州旅游开发的状况与其资源丰富的状况并不相匹配,各个旅游资源无法形成联合的吸引力与发展优势,处于各自为政的分散状况。此外,各旅游资源没有发挥其自身的潜力,且处于相互抵消的不利状况,形成不了协调的旅游局面,对旅游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很不利。

二、潮州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潮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做大做强旅游业的基础在于开发利用好文化旅游资源。潮州的文化旅游资源虽蕴藏量丰富,但所吸引来的游客没有最大限度拉动潮州的旅游消费,其资源优势并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

(一)潮州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起步晚,高质量的资源尚未得到深入开发,广度、深度和力度尚显不足,效果不够显著。比如,被誉为四大古桥之一的湘子桥修复竣工,迎接游客,但又由于缺乏深入的文化挖掘且票价过高,而让许多慕名游客望而却步;广济门城楼,游客只能观其外表并不能探其究竟,浪费了大量空间资源;作为潮州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支撑和文化旅游主导区重要载体的牌坊街已修复明清时期的石牌坊22座,但其总体面貌还是无序、凌乱;甲第巷等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工作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千年古寨龙湖寨本是一个展示潮州古村寨民居、民生、民俗的理想场地,但由于翻新修复的资金投入大,龙湖古寨保护建设也就一直闲置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破旧荒废程度将不断加深。

(二)已开发的景点规模小、结构散,且个体体量小,影响有限。遍布潮州两区两县的文化旅游景观丰富多样,但凌乱分散,缺乏整体感。比如古城区众多景点,但各自为政而没有整合起来营销,游客一般只会观其一二,难以全部游览,更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潮州古建筑多,但比较分散,如远在饶平县三饶镇的道韵楼,呈八卦造型,是迄今被发现的我国最大的客家土楼,有着400多年的历史,只是路途远而一直游客甚少。潮州的景点如珠玉满盘,但主线不明、展示不够、挖掘不深。要想真正打响潮州文化旅游的品牌和吸引中外旅客,就必须科学开发、合理规划,做到有重点、有特色,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

(三)潮州文化富有特色,但缺乏极具展示性和参与性的内容。比如,风格独特的潮剧潮乐,往往只是“自产自销”;作为中国瓷都,在陶瓷城里展示了潮州陶瓷的精华,可是缺乏专业的讲解员,一般导游无法向游客作专业讲解,游客难以深入品味其中的精髓。另外,潮州的旅游产业在运作过程中主要依靠传统的展销会形式作为营销手段,缺乏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旅游者获取动态旅游信息的渠道不畅,亟待增加旅游产业运作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含量。

(四)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不适应旅游发展。近几年,潮州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投入巨资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大规模的保护修复、改建扩建,如湘子桥、古民居、牌坊街等,但由于发展大旅游的运作协调机制没有建立,资源的管理权限分散,多头管理,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有文化局、园林局、文物局……这样容易造成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利于统一规划,有时牵涉到各部门之间利益,难以迅速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并在各个层面上影响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旅游经济的高速增长亟待理顺体制、加强管理。

三、文化型旅游目的地深度开发建议

文化离开旅游没有活力,旅游离开文化没有魅力。文化是旅游最富魅力的买点。文化优势与旅游产业的整合创新是潮州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潮州文化博大精深,是旅游业发展的独特资源。必须充分发挥好这些文化优势,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努力打造潮州特色旅游文化。

(一)全面提升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潮州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和整合规范,妥善处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使丰富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走上系统化、系列化和集约化的轨道。一是进一步抓好“潮文化”资源的普查和整理。对于各地的优秀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综合梳理,摸清文化资源“家底”。尤其要重视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普查和整理,如潮剧、潮州大锣鼓、潮绣、木雕、潮州功夫茶;二是进一步抓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对具有重大文化价值的历史街区甲义兴三巷进行保护;继续加大对太平路牌坊街、东门牌坊街、潮州府墙遗址、龙湖古寨等的发掘、修复和优化改造,进一步展示潮州古朴凝重、雄伟壮观的历史风貌;加大力度挽救、抢救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潮绣、木雕;三是进一步抓好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比如,潮州菜的美食文化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应进一步扩大潮州美食文化的影响,展现文化资源的生命力,丰富旅游资源,提升文化内涵,发展具有潮州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

(二)重视塑造文化旅游形象。发挥地域文化在旅游业中的灵魂作用,有一个转化过程――挖掘文化精华,以经营旅游业的手段来营销文化并全方位地展示弘扬文化精品,将文化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的旅游产品,赋予旅游产品丰富的文化内涵,使旅游目的地形象饱满。

潮州是潮州文化的发源地和核心区,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与乡土文化气息并存。在潮州处处可以感受到一种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文化,古朴的社会习俗,典雅别致的文化意象,精致的宗祠建筑,富有特色的潮式民居、村寨街巷,还有潮州方言、美食等等,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人们对潮州最深的印象是潮州文化,这是潮州的山水、历史、潮州人的精神凝聚成的精髓。所以,潮州的旅游形象确定为“潮文化”。在向外推广旅游形象时,可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来推广各自的细分旅游形象:粤东市场大部属于潮汕文化圈,靠地方文化拉动的吸引力不大,可定位为生态旅游地,发挥潮州秀美的自然风光、名城名人的优势;对于国内市场来说,潮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为表现出广东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可定位为潮州文化、岭海名邦;对于祖籍潮州的华侨市场以及对潮州文化有兴趣的海外市场,可定位为潮人故乡。

(三)组建文化旅游区。针对潮州已开发的景点规模小、结构散、影响有限的问题,应加强旅游产业规划的整合,改变过去那种局部保护、分散开发的模式,努力构建“点”(文物古迹)、“线”(古街巷、古建群落、旧有景观环境)、“面”(历史文化街区、古镇、古村落)相结合的保护和开发体系,使文物保护、旅游观光、商业贸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根据潮州文化旅游形象的定位,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以潮州文化的开发为主,产品系列组织以潮州文化为主线,其他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包含在潮州文化旅游产品中。潮州文化旅游产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如图1所示。(图1)

潮州的文化旅游发展承载点在于古城区。古城区地域的大致范围是现环城路内的古城区及葫芦山风景区,方圆只有两平方公里,但却拥有2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是潮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载体,也是展示潮州独特文化的理想场所,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深度开发潮州旅游,重点在于深度开发古城区,增加游客的停留活动时间。要从根本上改变潮州当前资源优势与经济效益不对称的状况,应整合资源,创新体制,建设古城文化旅游区。建设潮州古城文化旅游区是打造文化潮州的关键,应把古城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为展示潮州文化的窗口和文化旅游的拳头产品。

根据各地经验,古城文化旅游区可实行一票制。一票制是国内旅游景点门票管理的大势所趋,推行一票制旨在规范景点门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游客满意度。古城文化旅游区需要设立管理处,把古城文化旅游区和韩江两岸景观区内各种资源单体有机连接成为整体,实行统一促销。修复后的牌坊街,外接古城墙、广济桥、韩文公祠,内连开元寺、许驸马府、义兴甲三巷历史街区等,形成一个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充分反映潮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环境、历史风貌和经济生活的文化旅游中心区,将使潮州特殊的文化体系得到新的体现,使潮州的旅游竞争力得到新的提升。

(四)加快体制改革。改革现有体制,弱化政府对旅游市场的运营模式,加强政策性的宏观调控,理顺各方管理。潮州旅游离不开各相关管理部门进行间接调控管理,提供公共服务产品,但也要求管理部门在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规范自身的行为,尊重市场规律,着重在建立和完善旅游法规体系、规范旅游市场竞争秩序、加强市场监管、促进部门协调等职能上发挥作用,实现对旅游企业的服务和支持。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钟贤巍.旅游文化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第6篇:旅游的文化性范文

吐鲁番气候条件特殊,杏花花季较早,素有“新疆第一春”的美称。杏花开了,标志着吐鲁番的杏花旅游节即将来临。每年3月24日——4月5日吐鲁番都要举办“杏花节”,在杏花香气中弥漫着欢快节日的气息,大家期盼已久的吐鲁番杏花旅游节开幕式拉开了正式帷幕。在杏花节里,人们每天驻足杏园与花为伴、与蝶

为伍,人们一边赏花,一边还能一饱眼福,欣赏民族风情歌舞表演、品尝农家乐餐饮美食、观民俗工艺品、穿民族服饰伴舞、观摄影作品展等,节日里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旅客前来观杏花、游火洲。

每年吐鲁番市杏花节开幕式都会在亚尔镇上湖村的杏花园里举办,放眼望去杏花园满树花团锦簇、蜜蜂翩翩飞舞,杏花淡淡的香气里处处是架着“长枪短炮”拍照留念的游客,还有一大早就忙着准备迎客的村民们……整个杏花园里热闹非凡。开幕式上,传统的吐鲁番木卡姆表演、乐器弹唱《春天来了》、本土歌手演唱的《杏花开了》……观看节目的人群涌动、喝彩声跌跌起伏不绝。除了精彩的开幕式表演,还准备了本地特色的餐饮一条街和手工艺品展销活动。飘香的烤肉、抓饭、羊杂碎,甘甜的西瓜、草莓、葡萄干,手工刺绣的枕头、包包、饰品,吃喝赏购应有尽有!

“杏花仙子”3月初海选,几百人经过形体、容貌、气质、综合才艺和文化水平等的海选、初赛等环节选拔评选,最后评选出8名才艺俱佳的“杏花仙子”进入开幕式在游客面前授冠,游客们也可为自己喜欢的“杏花姑娘”合影留念。

杏花开放时节,吐鲁番市高昌区、鄯善县、托克逊县一座座杏园和农家乐旅游点便成了众多游客踏青的好去处,赏花、看歌舞表演随处可见。每当此时,杏花露出秀气的脸庞,观看着这个热闹纷飞的世界。游客们远远望去那一片片银白,一树树的杏花,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犹如走进了花的海洋,呼吸着沁人心脾的芳香。每当游人驻足近前仔细观看眼前的杏花时,粉红的、白中透粉、粉中透红……,就像刚搽过胭脂一样漂亮,有的花骨朵,像幼儿园的小朋友哭喊着:“春姐姐,为什么不让我开啊?”有的花含苞欲放,噘着小嘴,鼓着脸蛋,一副惹人疼的模样;有的绽放四射,像少女的脸,红扑扑的,亮晶晶的。一簇一簇的,粘在枝

条上,似乎庆祝着自己的节日,不时成群的蜂蝶张开双臂飞舞盘旋在花海中。每天朵朵绽放的杏花用她妖艳魅人的魔力让各地游客云集神游杏园和各大旅游景点,车水马龙的各种车辆、中青老少的游客们成为吐鲁番早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7篇:旅游的文化性范文

我们先后开设了“旅游文化”、“旅游摄影”、“旅游游记”、“旅游创意”等课程,最近又设想把旅游这门课程扩大和综合为“旅游新概念”,使它含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更深远的历史含意,课程的内容也拓展到绘画文化、宗教文化、建筑科技文化、摄影艺术、文学写作等领域……还有上海特色的海派文化以及涉及海外具有文化内涵的景点等,将老年大学的旅游课程逐步培育为老年学员喜爱的精品课程。

1、名师任教——聘请教授专家编写教材,名师讲授

旅游课程所要求的许多历史和文化元素,不是一般导游所能够胜任的,我们专门聘请有关高校相关学科的教授以及旅游部门的资深行家担任教师。这些应聘的名师都把投入老年教育当作是自己的一种奉献,也把帮助老年人谋求幸福快乐看作是自己的一种价值再现。因此,他们不是想到哪里讲到哪里,而是精心备课,哪怕只是一副对联、一块石碑、一座古塔、一幢名人故居,经他们讲解,往往也会令学员惊叹不已。名师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来制订教学大纲,编写教材。例如上海师范大学的黄祥康教授,几年来就编写出版了近50万字的《旅游文化赏析》上、下册,还另外编写了近20万字的《旅游宝典》,成为上海老年教育十大特色课程的专门教材,并被推荐到上海教育电视台,在上海远程老年教育节目中,向全市30多万老年学员播出。名师在课堂上运用教材,引经据典、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讲授,引发了众多学员的震撼,深感旅游之中大有学问,原来认为旅游与文化不搭界的,现在却感到旅游与文化是相关的。有位90岁高龄的学员,坚持从数十里外的七宝到上海老年大学听课。

2、教学的互动——实践“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自动”的教学模式

我们的课堂讲授采用“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自动”的方式,把“讲、看、议”结合起来,使“教”与“学”动起来、活起来。有一次,在讲到河北遵化清代东陵的旅游课程时,老师讲课刚告一段落,一位学员就根据自己曾到东陵旅游的见闻,对老师的讲述作了补充;另一位学员也就陵园的一块石头、一个石雕以及孙殿英偷盗东陵的细节作了叙说……课堂一下活跃起来,老师也受到很大启发。师生互动更完善了相关的旅游知识。

3、“读”、“行”的结合——引进品牌旅行社,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

旅游需要有文化知识去指引,文化知识也需要从旅游中去感悟。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的优良传统,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且成为不少人生活的追求。因此,我们的“旅游文化”课程也要从课堂中走出来,搭建平台,开门办学,组织实践。使教师所讲的与学员阅读的“万卷书”中的“知”,融入到“万里路”的旅游之“行”中去细化、深化、内化,从而成为老年学员自身的智慧与能力。上海老年大学也引进例如中国国际旅行社上海分社、皇家加勒比海游轮公司等有知名度和有影响力的旅行社,每周三上午到学校来为学员进行咨询服务,从而由专业可靠的旅行社,根据学员的需求,进行安全的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旅游教学实践活动。

二、老年旅游要选定目标和提高品位选好自然景观的目标

1、按照我国四季所呈现的不同自然景色,我们引导老年学员能选择与四季更替合拍的景点,达到使人回归自然,放松心情,营造天人合一的境地。按四季规律而有所侧重的自然景色旅游可总结为:春赏花、夏消暑、秋重色、冬避寒。

春季,我们选定的目标为“花为媒”,寻求赏花之地。如“三月扬州看琼花”、“洛阳之城看牡丹”、“龙华三月看桃花”、“大明山上赏杜鹃”、“磐安、云南看茶花”……处处春光,花香袭人,老年人与其说在旅游,更像是在养生。

夏季,我们选定的目标以“凉为快”,寻求凉爽消暑之地。一是“上山”(因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可降0.6℃),到有名胜古迹的山上,边消暑、边欣赏千奇百怪的风光。二是“下海”,这也是消夏的好去处。三是“登岛”。四是去西部内地、去关外,那里的气候、瓜果,均具有吸引力。

秋季,我们选定的目标是“色为重”。当“叶变色、果成熟”时,大自然勾画出的一幅幅美丽的山野风情画,吸引着我们在秋天这美好的季节里,去体味精彩的晚年生活。

冬季,我们选定的目标是“避寒游”。在条件许可下作候鸟式的南迁游。当然也不排斥身体健康的“年轻”的准老人,可以体验寒冬的长白山天池、冰城哈尔滨、吉林雾凇。

2、选好人文景观的目标

老年学员有人生阅历丰富的优势,也有探究文化特色的能力,在老年大学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除了上述春、夏、秋、冬的四季景观,可以寄情山水之外,我们还以中华文化作为突出重点,组织和引导老年学员重视人文景观目标的选定。“寻梦博物馆”。不必翻阅厚重的书籍,博物馆犹如一部形象立体的“百科全书”,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参访者进行生动的文化熏陶,使人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沉淀。“民俗文化游”。中围广阔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各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迥异的文化习俗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让人们沉醉在迷人的民俗风情中。“诗意园林”。如果把建筑比喻成同体的音乐,那么中国最美的同体音乐应该是园林艺术,为世人营造了无比秀美婉约的诗意。“走进寺庙”。去感受那超凡脱俗的氛围,领略博大精深的寺庙文化。“石窟漫游”。被其惊心的艺术魅力所震撼。另外,我们还注意引导老年学员在“行万里路”的旅游实践中,重视对“名人故居”、“十大名楼”以及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寻访,并以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四大法定节庆为切入点,组织老年学员旅游赏析。

3、选定景点应与旅游需求的心理目标结合

首先,应选择有品位的旅游新鲜地。只有使人们感到新鲜,才能产生兴趣,迸发渴求和欲望,进而付诸行动。其次,要发掘藏在旅游背后的文化内涵。挖掘“景”中的历史意义与文化内涵,产生影响人们心情的能力,进而具有更大的生命力。不能停留在“上车闲聊,下车拍照,过后什么不知道了”的走马观花模式。再次,选定能体现自我完善的旅程。如对年龄还不是很大,身体健康,有一定抱负的,可组织他们到一些具有一定风险的景地,观看一些人生难得一见的景象。对希望结合旅游实践,奉献爱心的,则可以组织他们到一些地方去扶贫助学,将旅游与回归社会结合起来,回报社会。总之,我们感到要在安全有保障、事前有约定的条件下,尽量满足老年学员的心理需求。

第8篇:旅游的文化性范文

(厦门大学 嘉庚学院,福建 漳州 363105)

[摘 要]文化是旅游者出游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业的灵魂。面对目前文化旅游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本文在对文化旅游产品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文化旅游产品对旅游目的形象塑造的作用机理。最后,通过《印象·刘三姐》的案例分析,为我国其他地区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也对其他旅游目的地提升形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关键词 ]文化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地形象《印象·刘三姐》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30.

旅游目的地形象一般认为是旅游者、潜在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旅游地在旅游者、潜在旅游者头脑中的总体印象。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任务是要挖掘旅游地的核心资源,过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在旅游者心目中形成鲜明独特的印象。而文化旅游产品正是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有效途径之一。

从旅游者的消费方式和特征来看,文化旅游产品应该是一条完整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链接线路。这条线路包含了旅游者文化旅游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要素:文化旅游吸引物的文化蕴涵与主题、文化旅游设施的文化内涵与风格、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的文化指向等等。所以文化旅游产品不仅要具备满足旅游者休闲娱乐的功能,还要具备文化艺术内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1 文化旅游产品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作用分析

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因子十分复杂,其中旅游者的心理作用机制对整个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消费价值理论,当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时,如果他们认为得到了较高的价值,那么这个旅游地就有较鲜明的形象,亦即形象能从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期望利益中形成。

1.1文化旅游产品可以增强旅游目的地实用价值属性

实用价值是由某替代物所取得的感知效用是它完成其实用的、功利的或物质的目的的能力结果。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核是文化,但其通过迷人的物质设施、有形的文化景观等表现出来,这些具有独特魅力的实用价值可以让旅游者对目的地有较深的印象,通过这些显著的、物质的属性取得的实用价值又获得了文化的熏陶,让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深化。

1.2文化旅游产品增强了旅游目的地的社会价值属性

社会价值是由某替代物所取得的感知效用是其与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社会团体相联系的结果。现在旅游产品的竞争上升到旅游地文化的竞争,并且,当今旅游者对追求文化的渴望,决定了文化旅游产品在市场上的炙手可热。这说明了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可以让其与社会上的需求接轨,提高社会价值属性。

1.3文化旅游产品增强了旅游目的地的情感价值属性

情感价值是由某替代物所取得的感知效用是其唤醒情感或感情状态的能力的结果。替代物当其与特定的感情或情感相联系或能推动或保全其情感时取得情感价值。文化旅游产品挖掘了旅游目的地特殊的地域文化,向旅游者传达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其中包含的吸引要素和服务要素都足以唤起旅游者心中的共鸣。

1.4文化旅游产品增强了旅游目的地的猎奇价值属性

猎奇价值是由某替代物所取得的感知效用是其唤起新奇、提供新事物及满足求知欲望的能力的结果。替代物通过提供新的或不同的事物的能力取得猎奇价值。文化的内涵是复杂的,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由该地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并且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着,如文化旅游产品就通过开发旅游目的地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当地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等,这些可以激起旅游者对异文化的好奇,满足他们对异文化的求知心理。

1.5文化旅游产品增强了旅游目的地的附加价值属性

附加价值是由某替代物所取得的感知效用是选择者所面对的特定的情景或背景作用的结果。替代物在能提高它们的实用或社会价值的先前自然或社会可能性的展现中取得附加价值。在前面提到的文化旅游产品中的特殊的服务属性可以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体验到超值的享受。在旅游过程中设施的文化内涵和风格、文化服务与管理的文化指向可以让旅游者感受到其中附加价值,对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印象具有加分作用。

2 《印象·刘三姐》对桂林形象的影响及启示

面对文化旅游市场的蓬勃兴起,我国各地也推出不同形式的文化旅游产品,其中广西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这一文化旅游产品创意得到了成功的运作,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推进了桂林旅游形象的传播,成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一个典范。

2.1《印象·刘三姐》对桂林形象的影响

第一,《印象·刘三姐》借刘三姐这一人们心目中的经典,让观众徜徉于自身的美好回忆当中。它借着观众们心目中对刘三姐的美好印象,加强演出本身的感染力,既能引起年长观众对过往美好的回忆,又能引发年轻观众们对曾经经典的向往。所以说,《印象·刘三姐》已不单单是一场单纯的演出,已逐步发展成为了桂林旅游的另一个招牌景点。

第二,桂林一向以“桂林山水甲天下”而闻名于世,给人们带来的是优美的自然风光,但如今人们对旅游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为了获得单纯视觉上的享受,更希望挖掘到更为深层次的内容,比如精神层面上文化的冲击,最终追求心灵上的愉悦。而《印象·刘三姐》让游客走进山水,将桂林的文化内涵深入到游客心中,真正为文化的本质所感染,那么在游客心目中桂林的旅游形象就不单单是山水了,而是桂林所包涵着的文化魅力。

通过以上文化旅游产品对旅游目的地各种价值属性的影响分析,我们了解到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合理设计开发,可以增强旅游者心目中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生成,加深对旅游目的地印象,并为重游提供了可能。

2.2启 示

综上所述,文化旅游产品蓄势待发,但在开发过程中切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目的地形象的提升而肆意开发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否则物极必反。因此,为了达到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的作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在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的同时,更应注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实现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因为目的地形象在相对可变性下更具有稳定性,特别是通过开发文化旅游提升了形象的旅游目的地,内涵更丰富而具有长久不变的特点。所以,在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时应把握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度,合理地对目的地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保证文化旅游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注意创意的提升。因为文化旅游就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是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这说明文化旅游追求的就是创意,即创意是文化旅游的核心。这样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特殊文化需求,让创意的文化增强其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感知。

(3)文化旅游产品还应注重社区的参与。Murphy(1985)认为 “地方的友好,居民的文化、生活方式等都属于旅游产品的成分”,因此,强调社区参与是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内容,社区参与的意义就在于塑造旅游氛围的真实性,减少旅游与社区之间的矛盾。而且,只有社区积极参与,才能够让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具有整体性,真实性。

总而言之,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旅游目的地应着力寻求该地文化旅游产品与其形象提升的内在的契合关系,深层次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设计文化旅游产品,从而实现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参考资料:

[1]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以桂林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第9篇:旅游的文化性范文

关键词:旅游景观 形象定位 甘肃省

旅游目的地形象深刻地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行为,旅游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是旅游目的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甘肃省旅游业依托丰富的文化景观资源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从生命周期理论来讲甘肃省旅游形象尚处于发展阶段,首先是形象感知不十分清晰;其次是旅游市场对形象的认同度较低,缺乏独特性。因此,对甘肃省旅游形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旅游景观形象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总体而言,国外相关文献侧重于旅游者形象感知的研究,而国内是对规划者或经营者的形象感知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外对旅游目的地景观形象的相关研究较少。李蕾蕾(1999)研究了人造旅游景观的形象。张捷(1998)利用成对比较法较早研究了九寨沟旅游者对当地人文旅游景观形象的感知。毛端谦(2004)应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了江西省庐山、龙虎山、三清山和井冈山的旅游意象。李亚兵(2005)以周庄和同里为例探讨了江南水乡古镇的特色旅游景观形象。景观形象不仅是旅游形象的子形象,而且由于景观具有相对实体性和易传播性,它对旅游地整体形象策划意义重大,尤其是以旅游景观为核心吸引物的旅游地。

二、甘肃省旅游景观特征分析

1.旅游景观总体特征

甘肃省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接地带。目前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23处、自然保护区6处、风景名胜区3处。迄今甘肃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旅游文化名城4座。其中以石窟、古长城、史前文化遗址、简牍与彩陶最具优势。位于敦煌鸣沙山东麓的莫高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现存佛教艺术宝库。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榆林石窟等都是丝绸之路沿线散布的颗颗璀璨明珠。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的故里,秦安县的大地湾遗址距今4000年~7500年,出土各类文物8000多件,具有重大的学术科研价值。甘肃的东乡、保安、裕固族是全国独有的少数民族,同时甘肃也是回族和藏族分布省份之一。多民族的共同生活给甘肃这片神奇的土地创造了风情各异的民俗景观,如甘南藏族的锅庄舞,汉、回、藏、东乡和保安等多民族的花儿盛会,裕固族的服饰礼仪等。

2.特色旅游景观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甘肃省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现已开发和打造了诸多具有甘肃区域文化和自然的特色旅游景观,然而文化特色景观是彰显甘肃形象的主题元素。其中,1998年以来我省共有敦煌、嘉峪关、天水、兰州、张掖、武威、酒泉、平凉8座城市入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行列;有28处旅游景区入选国家4A和5A级景区,它们分别是嘉峪关文物景区、崆峒山风景名胜区、敦煌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敦煌阳关文物景区、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麦积山风景名胜区、西汉酒泉胜迹、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兰州水车博览园、兰州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漳县贵清山-遮阳山旅游风景区、武威文庙、武威市雷台公园、肃南马蹄寺风景名胜区、松鸣岩风景名胜区、冶力关风景区、拉卜楞寺、成县《西狭颂》风景区、陇南市万象洞风景区、康县阳坝自然风景区、官鹅沟风景区、卓尼县大峪沟景区、景泰黄河石林风景旅游区、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武威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和武威沙漠公园等。此外,我省的特色商品景观主要有洮砚、夜光杯、庆阳香包、兰州百合、武威铜奔马等。非物质文化景观有陇东道情、皮影戏、兰州鼓子等。

三、甘肃省旅游景观形象感知

区域特色旅游景观形象的感知是通过人的景观认知而产生的,且不完全依存于这种感知。对于不同类型的景观,由于个人偏好和情绪的不同形象感知有一定的差异,但是通过调查也能得知景观形象的总体感知特征。

本文采用了名胜古迹、石窟艺术、民族风情、丝绸之路、黄河水色等作为旅游资源景观,以敦煌、兰州、天水、嘉峪关、张掖、武威、金昌等作为旅游城市景观,以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麦积山石窟、兰州段黄河风情线、伏羲故里、武威雷台汉墓等作为旅游景区景观,兰州牛肉面、敦煌飞天、黄河铁桥、伏羲、黄河水车、铜奔马、裕固族等作为为甘肃省标志性旅游景观。通过对兰州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发现甘肃省旅游景观形象感知目前依旧模糊,感知形象不十分突出。感知最多的旅游资源景观是丝绸之路和石窟艺术,城市景观感知最多的是敦煌和兰州,旅游景区景观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标志性旅游景观感知最多的为兰州牛肉面、敦煌飞天。可见,大学生对甘肃旅游景观感知的重点集中在文化特色景观之上,且较为分散。因此,甘肃省的旅游景观形象应该在现有感知形象基础上,加强特色文化景观形象的综合感知。 四、甘肃省旅游景观形象战略定位

国内旅游地旅游形象策划借助于地区形象理论(DIS)的理论,后来李蕾蕾提出了旅游地形象策划的TDIS模式。根据甘肃省旅游景观形象感知调查分析,本文提出甘肃省的旅游景观形象定位为“丝路飞天”,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

1.甘肃省的版图形似飞天壁画造型。甘肃省版图有学者曾称形似如意,也曾有学者称为哑铃状,然而这些说法都仅仅是形状上的相似而已,没有文化内涵。而甘肃的敦煌莫高窟举世闻名,其中壁画飞天又独具艺术特色为世人所认同,籍此敦煌飞天曾一度成为甘肃省的旅游形象。

2.飞天壁画像在丝绸之路沿线有零星分布,不是敦煌壁画的惟一。除敦煌石窟之外,肃南县金塔寺内也有国宝级文物悬塑飞天,马蹄寺内有著称于世的泥塑飞天,炳灵寺和麦积山石窟也有不同时期的飞天壁画。实际上在龙门石窟等大小石窟中也有分布,但甘肃为最。因此要使飞天成为甘肃的印象,有别于其它省份,就必须在“飞天”前加上“丝路”二字,即“丝路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