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广场规划设计范文

文化广场规划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广场规划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广场规划设计

第1篇:文化广场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文化广场;主题文化

城市文化广场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空间体现的场所。它的规划建设不仅调整了整个城市建筑布局,加大生活空间,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质量,也让城市迈上更健康、更文明、更讲究生活质量和城市文化的台阶。对本地文化和各地外来文化起到了传承、开拓、创新的作用,达到了本地居民外地居民聚集、交流、引导的目的。本文主要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城市文化广场的设计原则。

1城市文化广场设计的基本要素

城市文化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物、街道、周围环境,共同构成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

它的地点一般位于城镇的中心地带,具备公共性、开放性和永久性三个特征。城市文化广场的建设布局选择应该注重城市整体性环境,优化城市环境质量,环境品质的开发与协调。根据城市的性质与城市整体规划构思决定其数量、面积大小、分布的位置,并且必须与城市的规模、人口分布和广场的功能定位相协调。城市文化广场面积大小的确定,一般按城市规划大小决定。

2城市文化广场设计的原则

城市文化广场规划设计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3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城市文化广场环境设计应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

城市文化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物、街道、周围环境,共同构成该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如:西安钟鼓楼广场的设计,首先突出了两座古楼的形象,保持它们的通视效果,采用了绿化广场、下沉式广场、下沉式商业街、传统商业建筑、地下商城等多元化空间设计,创造了一个具有个性的场所,增加了钟鼓楼作为“城市客厅”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同时,为了解决交通组织上的人、车分流问题 ,以钟鼓楼广场为中心,南连南大街、书院门、碑林、北至壮院门化觉寺、清真寺。 组成一个步行系统,使钟鼓楼广场成为这一西安古都文化带的枢纽。并且,钟鼓楼广场在设计元素上采用有隐喻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项设计,使在广场上交往的人们可以享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

3.2 城市文化广场其环境设计有多种处理手法

3.2.1自然环境的引入手法。在进行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时,大量引入树林、绿化、花卉、草坪、动物、水体等自然环境,是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重要手法。主要有两种形式:①以水造型方式的。②以水与其它环境或个体相配合方式的。例如,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喷泉广场,中央是一组由电脑控制的160个喷嘴的音乐喷泉,440棵柏树如同由水中生出来,人走在路面上也如同漂泊在水中。

3.2.2公共雕塑及一些环境艺术设施在文化广场中的作用。在文化广场的雕塑设计中应考虑到以下的几下方面:①结合广场文化氛围、时代背景、以及 人们活动的内容趋向,设计雕塑的形式,做到雕塑设计与文化广场活动内容相统一。②不能忽视建筑雕塑与文化广场的相互作用及内在联系,应结合那些具有雕塑美的建筑艺术作品, 设计文化广场。③注意雕塑设计在比例与尺度上的作用,雕塑设计将广场与建筑在比例上联 系起来,也是人群与广场在尺度上的联系,说明人的尺度关系,成为空间比例与尺度联系的 枢纽。④注重雕塑设计与其它自然因素相结合的设计,例如,雕塑与水相结合,或配以音乐 效果,来活跃周围环境;雕塑与树木结合,如南京雨花台,郁葱的树木,衬托出庄严的气氛 。

4总结

丰富城市文化广场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广场的文化档次,是我们打造新型文化广场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一些城市的文化休闲广场的文化档次不高,有的就是一块光秃秃的场地,连个灯光照明都没有。因此,对老城区的文化休闲场地进行改造,增加照明及健身设施,同时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对老城区、新城区和新小区的文化休闲场地建设注重在提高文化品位上下工夫就显得极为重要。将文化休闲场地建设与城市主题公园建设、城市文化内涵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市民寓休闲于学习之中,寓活动于欣赏之中。

参考文献

1 姜新成,张革.长春市文化广场园林绿化浅析[J].中国园林.2000

第2篇:文化广场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文化广场 绿地 环境

中图分类号:TU985文献标识码: A

一、文化广场绿地设计

广场的空间处理上可采用建筑物、柱廊等进行围合或半围合,也可采用台式、下沉式或半下沉式等特定的地形组织广场空间。四面围合的广场封闭性强,既有较强的向心性和领域性;三面围合的广场封闭性较好,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心向性;两面围合的广场领域感弱,空间有一定的流动性;一面围合的广场以流动为主。广场形状通常为规则的几何形状,如面积达,也可结合自然地形布置成自然的不规则形状。广场空间主要由绿地‘雕塑、小品等构成。广场绿地设计是文化广场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合交通疏导设施时,绿地布置形式可采用封闭式布置,广场植物配置是文化广场绿化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即根据植物的不同种类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而是文化广场植物与广场其他要素如文化广场铺装、水景、道路等相互间的整体设计。

(一)绿化规划

1.绿化原则

在规划中综合利用各种绿化手段,既可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又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绿化设计应体现系统化思想,以点带线、以轴带面,绿化与各类场地相结合,体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规划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a适用生态原理,种植设计与环境设计相结合。

b树种选择在功能、生态、形态方面作出合理安排。

c局部地段树种选择应体现统一性和连续性,形成大片绿荫。

d结合广场功能和特点,尽量多选择低矮花灌树种。

2.绿化规划

入口区以修剪灌木丛为主,结合时令花卉,形成整洁、美观的入口环境景观。晨练广场以种植大乔木香樟为主,可蔽阴避日。绿化游憩区则以修剪灌木丛为主,形成色带和色块,简洁而明快,该区为绿化之重点,结合散植和丛植,形成开阔的大草坪效果。为使广场春、夏、秋、冬四时都有景观且富有变化,绿化规划应选择春鹃、夏鹃、栀子花、红叶李、杜英、苏铁等树种。

(二) 绿地种植设计的基本形式

1. 排列式种植

这种形式主要用于广场周围,用于隔离或遮挡或作背景。单行的绿化栽植,可采用乔木、灌木、灌木丛、花卉相搭配,但株距要适当,以保证有充分的阳光和营养面积。乔木下面的灌木和花卉要选择耐荫品种,并排种植的各种乔木在色彩上和体型上注意协调。形成良好的水平景观和立体景观效果。

2.集团式种植

为避免成排种植的单调感,把几种树组成一个树丛,有规律地排列在一定地段上。这种形式有丰富浑厚的效果,排列整齐式时远看很壮观,近看有很细腻。可用花卉和灌木组成树丛,也可用不同的灌木、乔木组成树丛,植物的高低和色彩都富于变化。

3.自然式种植

是在一个地段内,植物的种植不受株行距限制,而是疏落有序地布置,生动而活泼,可以巧妙地解决与地下管线的矛盾。自然式树丛的布置要结合环境,管理工作的要求较高。

4.花坛式种植

花坛式种植就是图案式种植,是一种规则式种植形式,装饰性极强,材料可以选择花卉、地被植物、也可以选用修剪整齐生物低矮小灌木构成各种图案。它是城市文化广场最常用的,种植形式之一。花坛的位置要与文化广场的平面布局相协调。

二、文化广场环境设计

(一)文化广场环境设计应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进行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时,大量引入树林、绿化、花卉、草 坪、动物、水等自然环境,是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重要手法。文化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物、街道、周围环境,共同构成该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设计文化广场时,要尊重周围环境的文化,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出该城市、该文化环境下,该时代背景的文化广场的环境。文化广场的水环境设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两种形式:

①以水造型方式的。

② 以水与其它环境或个体相配合方式的。文化环境在具体的情况下,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例如:文脉、传统、源与流、历史、宗教、童话、神话、民俗、乡土、风情、纪念性的、闻名的、怀古的、原始艺术、人类的能量、文学与书法、诗意、符号学等等。设计师也可以在设计中表达自己的某种特定的思想与意图。

(二)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与统一

文化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敞式的,组成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结合广场规划性质,保护那些历史性建筑,运用适当的处理手法,将周围建筑环境融入广场环境中,是十分重要的。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典范,是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由于广场周围的建筑不是同一时期建造的,所以广场并不是平行,对称的严谨的关系。而是设计师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和谐、统一的组合在一起。另一个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范例是建立在卢浮宫广场中心的玻璃金字塔,在这个工程中,建筑师在解决传统建筑的协调与统一问题上,没有采取仿造传统,而是设计了在广场上显眼的并不突兀的玻璃质地的金字塔设计,既解决了功能上的采光问题,又在形式上似一颗巨大的钻石,镶嵌在广场上,不但没有破坏卢浮宫原有的建筑艺术形式,而且增添了卢浮宫广场的整体性和魅力。

(三)文化广场设计注重与街道的协调、统一

文化广场与街道在形式上、组成上,有许多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协调与统一是构成广场上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设计时,根据广场与街道的性质,在设计广场与街道的:城市文化、地域特徵及社会历史意念上;空间设计上;建筑及其细部处理上;交通组织及步行区域画分上,都应统一考虑。并且注意 到街道与广场相协调设计一些人性化点缀,如路灯、广告、展示牌、钟塔、布告栏、雕塑、喷泉等环境艺术设计,协调植被、铺面、色彩、材质、标牌、照明等元素,也是十分必要的 。

(四)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

一般文化广场的比例设计是根据广场的性质、规模来决定的,广场给人的印象应为开敞性的,否则难以吸引人们停留,所以一般文化广场大小满足这样的条件比较合适:广场宽度介于周围1倍建筑高度与2倍建筑高度之间。在广场内部尺度设计时,注意到其中的踏步、石阶、栏杆,人行道 宽度、停车要求等内容,要符合人与交通工具的尺度。当然,广场的比例、尺度等也受材料、文化结构的影响,和谐的比例与尺度设计,不仅可以给人带来美感,也可以增添人们在其中活动的舒适度。

(五)公共雕塑及一些环境艺术设施在文化广场环境设计中的作用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统称,是设计师运用形体与材料来表达设计意图与思想的一种方法,成功的雕塑作品不仅在人为环境中有强大的感染力,而且,会是组成环境设计的重要因素,用它本身的形与色装饰着环境。如莫斯科加加林纪念碑,用钛合金制成,在不同时刻的阳光下,显现丰富多变的光泽;瑞土苏黎世埃施尔韦化广场的装饰雕塑,橙色的雕塑与水相结合,旋转的形体与明快的色彩在环境中衬托的非常明亮;莫斯科高尔基文化公园中的透雕,三个跳舞的少女,具有很强的节奏感。现代越来越多的雕塑设计已走进人们的生活,谐趣的设计风格,成为人们生活的调味品,或是具有人情味的雕塑,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如澳大利亚布里班街头雕塑,再现早期移民的野外生活,令人回忆起城市的历史;日内瓦街头雕塑在座椅上吸烟的男人,以超级写实主义雕塑给环境注入生活气息。

三、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广场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最喜爱的重要户外活动场所,它可以有效地缓解市民工作之余的精神压力和疲劳。在现代城市中应当有计划的修建大量的文化娱乐休闲广场,以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第3篇:文化广场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建设 广场建筑 规划设计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扩展了生活空间。完善的功能,优美的绿化,不但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而且增强了城市应急避险和抗震防灾能力。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及吸引力尤为重要。

一、 城市广场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创新城市发展理念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可喜的是广州-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紧跟世界建筑步伐,率先兴起―广场建筑这一世界新潮流、新模式,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面对市场经济新时代,为广州走向完全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迈出了跨域式的步伐,是值得各地城市建设和发展学习和借鉴。

建筑添上“广场”二字,意味着向传统建筑的深层次挑战。建筑设计专家如是直言:过去的建筑总是沿着建筑红线、边线垒墙造屋,自己俨然一个独立王国。而广场建筑向人们展示的则是一派全新的景象,走出了一条环境设计取代建筑设计的新路:在同一环境里,它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有亭台楼阁、有主体广场、有主次道路、有绿树草坪、有喷泉水池,建筑格调交相辉映,和谐雅观,房屋在广场建筑的总体环境中仍然是主角,但它仅仅为其一部分。广场建筑在设计上,要求融古典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手法为一体,融民族特色与异域风情于一炉,尤其是在外墙装饰上,要采用多种装饰材料和技术,如马赛克、花岗岩、大理石饰面、玻璃幕墙、绿色生态墙等相结合,打破现在流行的饰面材料单一、一统天下的建筑外观,做到既庄重又典雅,与周围的环境既协调又和谐、相得益彰。为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开创了先河,树立了一个时代的标杆。

巴黎人以巴黎为自豪,因为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除监狱和公墓外,一切都是完全开放式的设计,人们能够充分共享阳光下的空间。勿容置疑,广场建筑能在宏观上引导城市建设,又能在微观上调节人们的情趣。为此,一位建筑设计大师颇为自信:广场建筑将会风行一百年。

二、城市广场定义及其分类

(一) 城市广场的定义

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城市客厅”的城市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闲、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既有政治和历史意义,又有丰富的艺术风貌,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又如上海市人民广场既是市民生活、节日集会、休闲的去处又是游览观光的好地方。

1、古代城市广场

“square-广场”一词源于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其特点、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上个世纪中叶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城市广场已成为城市的“心脏”。在高度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续性、协调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雏形。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空间最大程度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单独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络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部分。

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原因,我国古代城市缺乏西方集会、论坛式的广场,而比较发达的是兼有交易、交往和交流活动的场所。《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对市场在城市中的位置和规模都作了规定,而且这种城市规划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唐朝长安是严格的里坊制,设有东市、西市。宋代则打破了里坊制,出现了“草市”、“墟”、“场”和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附近还有妓院等。元、明、清则沿袭了前朝后市的格局,街道空间常常是城市生活的中心,“逛街”成为老百姓最为流行的休闲方式。

2、现代城市广场

现代城市广场不再仅仅是市政广场,代之以商业性的广场成为城市的主要广场,宽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作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因为城市广场兼有集会、贸易、运动、交通、停车等功能,故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广场布局应作系统安排,而广场的数量、面积大小、分布则取决于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广场功能定位。可见,城市广场是指城市中供公众活动的场所。

(二)城市广场分类: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它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1、集会游行广场。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组织一般性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

2、交通广场。一般是指环行交叉口和桥头广场。设在几条交通干道的交叉口上,主要为组织交通用,也可装饰街景。在种植设计上,必须服从交通安全的条件,绝对不可阻碍驾驶员的视线,所以多用矮生植物点缀中心岛。例如广州的海珠广场。在这类广场上可种花草、绿篱、低矮灌木或点缀一些常绿针叶林,要求树形整齐,四季常青,在冬季也有较好的绿化效果;同时也可设置喷泉、雕塑等。交通广场一般不允许入内,但也有起街心花园作用的形式。

3、商业广场。当代交通拥挤,采取人车分流手段,以步行商业广场和步行商业街的形式为多,及各种集市露天广场形式。

城市广场还可以按照广场形态分为有规整形广场、不规则形广场及广场群等,且现代城市广场形态越来越走向复向化、立体化,包括下沉式广场、空中平台和步行街等等;按照广场构成要素分析可分为建筑广场、雕塑广场、水上广场、绿化广场等;按照广场的等级可分为市级中心广场、区级中心广场和地方性广场(如居住街区广场、重要地段公共建筑集散广场和建筑物前广场)等。

三、广场的大小和周边建筑的规划设计比例

1、城市广场的面积。城市广场面积大小的确定,一般来说,城市大,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也大;城市小,中心广场也不宜规划得太大。维特鲁威说:“罗马广场的尺寸应适应听众需要,否则场地会不够用,听众少的时候场地又会显得太大。所以这样来定广场的宽度就可以了:把长度分成三份,两分之长作为宽度。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长方形,排列方式也更适合与游览观赏的目的。”故此建议:小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般一在1-2公顷,大中城市中心广场面积在3.0-4.0公顷,如有必要可以再大一些。

2、城市广场与周边建筑。

广场与周边建筑的比例尺度首先要说是没有定式的。例如,天安门广场的宽为500米,两侧的建筑,如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高度均在30-40米之间,其高宽之比约为1:2左右。这样的比例使人感到开阔。但由于广场中央布置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大型喷泉、灯柱、栏杆、花坛、草地,特别又建立了纪念堂,丰富了广场的内容,增加了广场的层次,使人并不感到空旷。一般来说,广场四周建筑物低,广场显得开阔、通透。广场四周建筑物高,处于高宽比1:2左右时,广场更显得有内聚感。此外,广场四周建筑物少,绿化多,广场显得广阔、通透;广场四周布满,广场则显得封闭感、安全感好,界面漂亮。例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等,是举世称颂的佳例。总的来说,大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应有较大的比例尺度,小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宜用较小的比例尺度。

四、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珩接和交通联系。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以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1、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同时也应保证不少于广场面积25%比例的绿化地,为人们遮挡夏天烈日,丰富景观层次和色彩。

2、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而且还要有一些雕塑、小品、喷泉等充实内容,使广场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只有做到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才能充分满足广大市民大到高雅艺术欣赏、小到健身娱乐休闲的不同需要。

3、广场交通流线组织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处理好与周边的道路交通关系,保证行人安全。除交通广场外,其它广场一般限制机动车辆通行。

4、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如飞珠溅玉的瀑布、此起彼伏的喷泉、高低错落的绿化,让人呼吸到自然的气息,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二) 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统特色。西安的锺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接锺楼、鼓楼,衬托锺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锺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三) 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即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道路交通系统珩接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晴日灰满天,环境污染严重,市民怨声载道,游客望而却步,极大的损害了城市形象。

再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要克服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以土地作为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的回报是一条快捷方式。二是广场越大越好。三是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重的是重拆、建房、卖门面的利益;而政府则应着重考虑增加绿地、建设广场和公园,改善旅游、购物、休闲和人居环境。

(四)突出主题原则

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功能,确定其主题。这也可谓之“纲举目张”。围绕着主要功能,广场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就会有“轨道”可循,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无论是交通广场、商业广场,还是融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要有准确的定位。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力求突出城市广场在塑造城市形象、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三大功能。并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整体考虑广场布局规划。

特定的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都应精心创造实用而突出主题特色的城市广场个体:

一、和谐处理城市广场的规模尺度和空间形式,创造丰富的广场空间意向。

二、合理配置建筑,实现广场的使用功能。

第4篇:文化广场规划设计范文

一、城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呼唤城市广场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城市、特别是内地的一些城市建筑物大都缺乏新意,沿街、沿巷砌得满满荡荡,给人以一种千城一面、单调沉闷的压抑感。人在街上走,仿佛井中蛙,难怪有西方友人对中国迟迟不改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画地为牢、自我封闭的建筑风格很不理解,并为之大发感慨。他认为建筑是人们赖以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对解放思想能起到目染耳濡的作用。可喜的是在广州率先引进世界兴起不久的新潮流、新模式——广场建筑,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来面对市场经济新时代,为广州迈向完全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谱就新篇章。这很值得各地城市学习和借鉴。

建筑添上“广场”二字,意味着向传统建筑的深层次挑战。建筑设计专家如是直言:过去的建筑总是沿着建筑红线、边线垒墙造屋,自己俨然一个独立王国。建筑是绝对主体,它给外界展示的只是其高度、线条、颜色,给人以一种无名的压抑感。而广场建筑向人们展示的则是一派全新的景象,走出了一条环境设计取代建筑设计的新路:在同一环境里,它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有亭台楼阁、有主体广场、有主次道路、有绿树草坪、有喷泉水池,它们交相辉映,和谐雅观,房屋在广场建筑的总体环境中仍然是主角,但它仅仅为其一部分。广场建筑在设计上,要求融古典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手法为一体,融民族特色与异域风情于一炉,尤其是在外墙装饰上,要采用多种装饰材料和技术,如马赛克或花岗岩饰面、玻璃幕墙、绿色生态墙相结合,打破现在流行的饰面材料单一、一统到底的建筑外观,做到既庄重又典雅,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相得益彰。

巴黎人以巴黎为自豪,因为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除监狱和公墓外,一切都是完全开放式的设计,人们能够充分共享阳光下的空间。勿容置疑,广场建筑能在宏观上引导城市建设,又能在微观上调节人们的情趣。一位建筑设计专家颇为自信:广场建筑将会风行一百年。

建筑水准的高低是城市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城市广场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硬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城市也耸立起一大批令人瞩目的高层建筑。然而,这些建筑或因场地有限,或因资金不足,或因设计风格的不同,或多或少与完全意义上开放式的广场建筑在观念上有区别。相比之下,开放的建筑更显得文明与进步。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城市寸土寸金,留那么多广场岂不浪费?或云:建几十层甚至上百层的建筑,有那么多资金和相应的技术吗?其实,这些都不成问题。如广场主体建筑向空中发展,地盘自然也就宽了;再如只要政府发挥好统筹协调职能,把众多的建设单位、房地产公司和广大市民手中的闲散资金融合起来,把国土规划、设计、建筑力量综合利用起来,就能刮起城市广场建设的旋风。让我们的生活空间亮丽起来,多一点绿树红花,多一点蓝天白云。

二、城市广场定义及其分类

(一)城市广场的定义

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城市客厅”的城市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既有政治和历史意义,又有丰富的艺术面貌,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上海市人民广场是市民生活、节日集会和游览观光的地方。

1、古代城市广场

“广场”一词源于古希腊,

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其特点、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城市广场已成为城市的“心脏”,在高度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雏形。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空间最大程度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单独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部分。

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原因,我国古代城市缺乏西方集会、论坛式的广场,而比较发达的是兼有交易、交往和交流活动的场所。《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对市场在城市中的位置和规模都作了规定,而且这种城市规划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唐长安是严格的里坊制,设有东市、西市。宋代打破里坊制,出现了“草市”、“墟”、“场”和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附近还有妓院等。元、明、清则沿袭了前朝后市的格局,街道空间常常是城市生活的中心,“逛街”成为老百姓最为流行的休闲方式。

2、现代城市广场

现代城市广场不再仅仅是市政广场,商业广场成为城市的主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作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今天,人们提及“城市广场”,浮现于眼前的往往是大型城市公共中心广场(以正方形为主)的形象。目前全国城市广场建设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这类广场,因为它们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总之,城市广场具备开放空间的各种功能和意义,并有一定的规模要求、特征和要素。城市中心人为设置以提供市民公共活动的一种开放空间是城市广场的重要特征;围绕一定主题配置的设施、建筑或道路的空间围合以及公共活动场地是构成城市广场的三大要素。只具备特征而不具备要素的,如单纯的绿地或空地,或只具备要素而不具备特征的如仅供某一商住区或建筑物使用,出于商业目的而冠名为“××广场”,则不应纳入城市广场范畴。

因为城市广场兼有集会、贸易、运动、交通、停车等功能,故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广场布局应作系统安排,而广场的数量、面积大小、分布则取决于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广场功能定位。可见,城市广场是指城市中供公众活动的场所。

(二)城市广场分类: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1、集会游行广场。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市人民广场、昆明市中心广场和前苏联莫斯科红场等,均可供群众集会游行和节日联欢之用。这类广场一般设置较少绿地,以免妨碍交通和破坏广场的完整性。在主席台、观礼台的周围,可重点设计常绿树。节日时,可点缀花卉。为了与广场及周围气氛相协调,一般以规整形式为主,在广场四周道路两侧可布置行道树组织交通,保证广场上的车辆和行人互不干扰、畅通无阻。广场还应有足够的停车面积和行人活动空间,其绿化特点是一般沿周边种植,为了组织交通,可在广场上设绿地种植草坪、花坛,装饰广场,形成交通岛的作用,但行人一般不得入内。

2、交通广场。一般是指环行交叉口和桥头广场。设在几条交通干道的交叉口上,主要为组织交通用,也可装饰街景。在种植设计上,必须服从交通安全的条件,绝对不可阻碍驾驶员的视线,所以多用矮生植物点缀中心岛。例如广州的海珠广场。在这类广场上可种花草、绿篱、低矮灌木或点缀一些常绿针叶林,要求树形整齐,四季常青,在冬季也有较好的绿化效果;同时也可设置喷泉、雕塑等。交通广场一般不允许入内,但也有起街心花园作用的形式。

3、商业广场。当代交通拥挤,采取人车分流手段,以步行商业广场和步行商业街的形式为多,及各种集市露天广场形式。

城市广场还可以按照广场形态分为有规整形广场、不规整形广场及广场群等,且现代城市广场形态越来越走向复向化、立体化,包括下沉式广场、空中平台和步行街等等;按照广场构成要素分析可分为建筑广场、雕塑广场、水上广场、绿化广场等;按照广场的等级可分为市级中心广场、区级中心广场和地方性广场(如居住街区广场、重要地段公共建筑集散广场和建筑物前广场)等。

三、广场的大小和周边建筑的规划设计比例

1、城市广场的面积。城市广场面积大小的确定,一般来说,城市大,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也大;城市小,市中心广场也不宜规划得太大。片面地追求大广场,以为城市广场越大越好、越大越漂亮、越大越气派,那是错误的。大广场不仅在经济上花费巨大,而且在使用上也不方便;同时,广场尺寸不宜人,也很难设计出好的艺术效果。城市广场尺寸太大会缺乏活力和亲和力。维特鲁威说:“罗马广场的尺寸应适应听众需要,否则场地会不够用,听众少的时候场地又会显得太大。所以这样来定广场的宽度就可以了:把长度分成三份,两分之长作为宽度。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长方形,排列方式也更适合与游览观赏的目的。”故此建议:小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一般在1~2公顷,大中城市中心广场面积在3.0~4.0公顷,如有必要可以再大一些。至于交通广场,面积大小取决于交通量的大小、车流运行规律和交通组织方式等;集会游行广场,取决于集会时需要容纳的最多人数;影剧院、体育馆、展览观前的集散广场,取决于在许可的集聚和疏散时间内能满足人流与车流的组织与通过。此外,广场面积和应满足相应的附属设施,如停车场、绿化种植、公用设施等。观赏要求方面还应考虑人们在广场上,对广场上主体建筑有良好的视线、视距。在体形高大的建筑物的主要立面方向,宜相应地配置较大的广场。

中外著名城市广场面积比较

国别广场名称面积(公顷)

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39.6

大同红旗广场2.9

太原“五一”广场6.3

天津海河广场1.6

郑州“二七”广场4.0

外国庞贝城中心广场0.39

佛罗伦萨长老会议广场0.54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1.28

巴黎协和广场4.28

莫斯科红场广场5.0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政广场0.60

意大利罗马市政广场0.40

美国纽约济克非勒中心广场0.60

2、城市广场与周边建筑。广场与周边建筑的比例尺度首先要说是没有定式的。例如,天安门广场的宽为500米,两侧的建筑,如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高度均在30~40米之间,其高宽之比约为1:2左右。这样的比例使人感到开阔。但由于广场中央布置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大型喷泉、灯柱、栏杆、花坛、草地,特别又建立了纪念堂,丰富了广场的内容,增加了广场的层次,使人并不感到空旷。一般来说,广场四周建筑物低,广场显得开阔、通透。广场四周建筑物高,处于高宽比1:2左右时,广场更显得有内聚感。此外,广场四周建筑物少,绿化多,广场显得广阔、通透;广场四周布满,广场显得封闭感、安全感好,界面漂亮。例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等,是举世称颂的佳例。总的来说,大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应有较大的比例尺度,小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宜用较小的比例尺度。

四、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珩接和交通联系。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1、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同时也应保证不少于广场面积25%比例的绿化地,为人们遮挡夏天烈日,丰富景观层次和色彩。

2、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而且还要有一些雕塑、小品、喷泉等充实内容,使广场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只有做到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才能充分满足广大市民大到高雅艺术欣赏、小到健身娱乐休闲的不同需要。

3、广场交通流线组织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处理好与周边的道路交通关系,保证行人安全。除交通广场外,其他广场一般限制机动车辆通行。

4、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如飞珠溅玉的瀑布、此起彼伏的喷泉、高低错落的绿化,让人呼吸到自然的气息,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二)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三)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即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道路交通系统珩接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晴日灰满天,环境污染严重,市民怨声载道,游客望而却步,极大的损害了城市形象。

再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要克服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以土地作为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的回报是一条捷径。二是广场越大越好。三是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重的是重拆、建房、卖门面的利益;而政府则应着重考虑增加绿地、建设广场和公园,改善旅游、购物、休闲和人居环境。

(四)突出主题原则

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功能,确定其主题。这也可谓之“纲举目张”。围绕着主要功能,广场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就会有“轨道”可循,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是交通广场、商业广场,还是融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要有准确的定位。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力求突出城市广场在塑造城市形象、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三大功能。并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整体考虑广场布局规划。

特定的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都应精心创造实用而突出主题特色的城市广场个体:一是要和谐处理城市广场的规模尺度和空间形式,创造丰富的广场空间意向。应根据市级、区级和社区级合理规划,一般不宜过大,且应分散设置,以取得均匀的城市活动公共空间。二是要合理配置建筑,实现广场的使用功能。三是要有机组织交通,完善市政设施,综合解决城市广场内外部的交通与配置。特别注意空间距离的远近和交通时间的长短,以方便市民使用城市广场。既要讲究观赏性,但主要还是要讲究实用性。

为实现城市广场的社会功能、环境和景观意义,应对城市广场中的建筑物和广场周边地区进行合理管制,结合开发成本、环境品质和使用效果综合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等指标,保持整体空间的和谐。要明确制定鼓励投资者开发兴建城市广场项目的政策和措施。同时也要严格把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编制程序和审批过程。

要切实实行规划城市专家咨询,实施规划群众参与,规划监督法制手段、专业队伍的城市规划控制机制。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过程应充分体现公众参与。城市中心广场的规划设计审批,应组织专家论证,并须对公众意见进行全面审议和合理反馈。城市广场的使用应确保其公共性,政府要站在督导的立场,监督实施,加强宣传,让市民协助政府共同进行管理和保护。

参考文献:

[1]刘福智·《园景规划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第234页。

[2]洪铁城·《城市规划100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第158页。

[3]罗苑龙·《关于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几个注意点的探讨》,中国工程咨询网。

第5篇:文化广场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广场;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城市广场文化

城市广场文化来源已久。早在古代西方就已经有城市广场文化的萌芽。在古代城市,城市广场文化是西方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早在古罗马时代,古罗马城市建筑中就有大量城市广场建设的存在,其作为整个城市的政治、文化中心,承担着许多文化层面的内涵。比如知名的圣罗马大教堂、圣彼得广场以及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等,都是作为历史文化的典范而存在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城市广场的建设也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以我国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而我国的城市广场建设则有别于西方的城市广场,其更多的承担的时一种城市生态综合体的角色。

2 城市广场的基本分类

从我国的城市广场建设来看,我国的城市广场建设分为文化广场、商业广场、集散广场以及园林广场等多种形态。这些广场形态共同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活力。

2.1 文化广场的建设

在进行文化广场建设的过程中,其根本的目的在于满足居民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空间。所以其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百姓的生活需求。

从选址的角度来说,文化广场的建设类似于西方古代文化广场的建设,其往往选择的都是城市中心地区,或者是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等。而文化广场因为其本身的性质特殊性,所以其在空间的布局方面占地面积较大。

在具体的建设层面,城市广场的建设往往都是以生态环境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来进行广场整体布局的打造。在布局方面,既有绿色植被的配合,同时也有一些大型的喷泉、城市标志雕塑的展现。所以在城市文化广场的打造方面,其往往是能够带有城市鲜明特征的。

2.2 商业广场的建设

商业广场,顾名思义其更加注重的是整个广场的商业性特点。商业广场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百姓日常的休闲购物提供一个充足的空间。所以商业广场的建设往往是与城市的商业集中区域或者城市的商业步行街等结合在一起。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城市商业广场的建设除了基本的商业特征之外,还需要满足购物者休闲的需求。所以在进行城市商业广场打造的过程中,除了满足商业需求,也同时要有绿色植被的配合。一般说来,商业广场的建设往往是需要同时满足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方面需求的。当然商业广场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促进商业的繁荣发展。

2.3 集散广场的建设

集散广场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人流集散的需求而进行建设的。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地方,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都可以看到这种类似集散广场建设的区域。由于集散广场建设的目的在于满足高度人流集中时人群集散的需求,同时其还应该满足人群短暂休息需求,所以在进行集散广场的建设时,一方面是要注重整个集散空间的规模化,同时在空间中还应该进行大量椅子、石凳等方面的布局。此外,我国一些城市在进行集散广场建设时,还将绿化的内容加入到广场布局中。从这个方面来说,集散广场不仅起到人流疏散、人群短暂休息的需求,同时还兼具了城市绿化和美化的作用。

2.4 园林广场的建设

园林广场,顾名思义是以园林景观打造为核心的城市广场布局。在进行园林广场建设的过程中,其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美化环境。所以在进行城市园林广场布局的过程中,其布局的核心目标在于满足需求,打造宜人对城市生态气候。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在进行园林广场打造的过程中,其占地空间不宜过大。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城市广场外,还有交通广场、宗教广场以及纪念广场等多种广场建筑形式。

3 城市广场的建设设计探讨

在进行城市广场的建设过程中,设计是核心。

3.1 城市广场建设的基本规模

在我国的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其往往存在一个盲目求大的误区。特别是我国的一些地方城镇,其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认为尺度和质量成正增长的关系。但事实上,在进行城市广场建设的过程中,规模只是一方面的内容。城市广场建设的规模还应该与广场的具体用途挂钩。

以天安门广场为例。天安门广场在建设的过程中,其不仅是一个大众游览的景观,同时其最大的作用在于政治代表。一些大型的政治仪式往往都是被放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型广场的建筑源头往往是由政治因素决定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政治仪式越来越少,类似于天安门广场类的大型广场的作用开始更多的向群众旅游景点、休闲娱乐方面发展。

3.2 城市广场建设的视觉与功能性

城市广场建设的视觉效果,在于城市广场的建设能够有效的调动游客的游览兴趣。目前许多城市在建设规划过程中都十分强调对城市形象的打造。而城市广场代表的是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所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十分重视对城市广场视觉效果的打造。很多城市广场的打造往往遵循对称原则来进行设计,在展现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花坛景观、草坪或者喷泉景观的布局。通过多重景观的塑造,提升城市广场设计的视觉性。

此外在功能性的体现方面,诸如前面提到的天安门广场。其最初就是源于对政治仪式举行的需求来进行广场的设计。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功能性也逐步呈现出政治与休闲娱乐并存的现状。此外还有一些交通广场,其功能性在于交通的疏通,还有园林广场、商业广场以及集散广场等等。每一种类别的城市广场建设由于其建设的目的性不同,因此其功能性也各有不同。比如园林广场的功能体现在美化方面,商业广场的建设目的在于商业推动,而集散广场则更多是为了满足群众的日常休闲娱乐需求。

3.3 城市广场的设计

在进行广场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强调的是对整个广场主题的把握。确定了广场的主题后,才能够合理的进行广场的选址和广场软件环境的塑造。在进行具体设计的过程中,还要从城市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城市的特点,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融入对设计元素的把握来进行城市广场的整体打造。

其次在绿化方面。城市广场的设计是以硬地和建筑为主,同时也涵盖了一些绿色设施的布局。无论绿地的大小,绿色元素的融入能够提升城市广场建设的环境效益。

第三是广场的铺装设计。广场的铺装设计也是整个广场设计的重要构成部分。广场设计的核心就是硬质景观,所以铺装设计对整个广场的整体风格打造十分关键。

4 结论

城市广场是城市的客厅,更是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其建设和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构成环节,对推动城市的整体建设效果起到很大影响。在目前我国众多城市广场的设计过程中,有优势也有不足。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城市广场的类型以及设计等方面展开了探讨。通过探讨,对更好推动城市广场的规划和建设,提升城市广场设计水平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贾建中.城市绿地规划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第6篇:文化广场规划设计范文

今年以来。市主管局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和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目标,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早谋划、速落实、快起步,力促城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完成县城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投资2.6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4.3%完成集镇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7900万元,占年度计划的79%

县城建设方面。全面动工兴建;塔坡公园一期工程前后山门及魁星楼主体建设已完成工程总量的85%县城东入口花园建成。等待省专家组验收。三是市场载体和民生工程。鹦鹉沟新型住宅区建设全面启动;塘坝新区房屋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评审,重点抓了四项工程建设:一是道路畅通工程。长新路一期改造工程基本竣工;迎宾大道三期工程建设竣工;世纪大道、北环大道全面动工兴建;商郧路上庄子段建设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86%建设步伐加快;南大街、东外路等六条道路改造工程完工。二是功能配套工程。塘坝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步伐加快;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征地、拆迁、三通一平、可研、评审等前期工作。西入口花园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0%县河橡胶坝建设完成;县河二期亮化工程已完成;创卫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创园工作已达到标准要求。已进入招商拍卖阶段;秀水家居建材市场、君安家园商住楼、鹿城中学、雅居园、粮食批发市场等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四是保障性住房工程。朝阳小区廉租房一期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首批符合条件的108户已入住,二期工程即将完工;东畈廉租房项目整合集中建设正在加快实施,修建性规划设计已完成,一期工程已完成征地76.8亩,目前清表及拆迁工作即将完成。

已累计完成投资2400万元,中街改造任务完成,富园路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预计12月底前建设完工。二是小城镇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了青山、清油河等9个乡镇规划编制工作,等待评审;金丝峡门户区地质广场一期工程、试马镇文化广场等工程建设完工;完成梁家湾镇友谊路、青云路及清油河安居街等“五化”工程;清油河河东移民新村、湘河南沟移民小区等工程有序推进;乡镇“五化”扫尾工程进展顺利。三是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全县危房户数量大幅度增加,按照省、市、县政府的要求,已将219户危房改造指标任务分解到户,各种纸质档案已收集齐备。截止已竣工219户,整体工作进展顺利。县政府已经批准实施;今年3月,目前。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一是重点镇建设快速推进。完成了重点镇建设和县工业园区片区630亩土地测绘勘界以及镇区2.98平方公里的地形图测量绘制及《重点镇建设总体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村镇建设方面。启动了富园路和中街改造建设工程。

县城管理方面。坚持不懈抓市容环境整治工作。一是整治环境卫生。聘请协管员管理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有效遏制乱倒垃圾现象;每天对城区洒水4次,围绕“双创”目标。对城区近80个行政企事业单位办公楼、家属楼实行垃圾有偿服务。解决了灰尘污染环境问题;完成道路日均清扫面积44.83万平方米,清运垃圾2.46万立方米,清理垃圾死角20余处,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二是整治市容市貌。采取机动巡查和片区巡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节假日不休,全天巡查检查,做到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与平时一个样的效果。首先,加大对门前四包责任制落实情况的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治,处罚、教育违规行为95起,确保城市环境卫生整洁。其次,四月八古会及“三夏”期间,早安排、早部署,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选定临时场所并规范摊点,紧密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止目前,共计教育处理乱搭乱建、占道经营、流动售货、乱摆摊点等违规行为2980余起,清理城区野广告2600余条。通过整治,县城环境变得整洁靓丽。三是整治城市秩序。首先,对城区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严格规范建筑施工工地管理,下发处罚决定书11份、停工通知书67份,限期整改,促使城区建筑市场有序、健康发展。其次,积极配合交警部门整顿和规范城区车辆,做好交通管理,堵绝车辆乱停乱放行为,维护交通秩序;主动配合工商、经贸等部门搞好市场规范工作,通过治理,城市环境明显改观。通过整治,县城环境变得整洁、宽敞、靓丽,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普遍赞誉。

第7篇:文化广场规划设计范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为目标,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城市管理,以国际标准提升城市品质,以本土优势彰显城市特色,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建管并举、注重长效,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思路,在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努力塑造环境优美、秩序优良、管理规范的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为市民创造更加整洁、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主要任务

年,全市上下要围绕打造“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进一步提高标准,保持激情,增强干劲,大干300天,继续开展市容环境十大整治行动,重点集中整治城区园林绿化、城市绿道、市政设施和背街小巷、河道治理、环境卫生和城乡结合部、视觉污染和占路经营、建筑立面和居民楼院、机动车排气、停车秩序和镇村环境等十大领域存在的问题,实现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城市风格特色更加突出、民心民气凝聚振奋、城市管理科学规范。

(一)城区园林绿化整治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以大道东段、上海南路、市民广场和文化场馆建设为重点,通过见缝插绿、拆违补绿、拆墙透绿、园艺植绿、全市增绿、全民护绿,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色彩丰富、层次鲜明的城市新景观。

1、加强城区道路绿化,对城区路等道路实施绿化改造提升;实施西外环路隔离带绿化工程;对城区空地实施景观绿化,区域绿地实施改造提升,增加城市绿量,提高城区绿化水平。

责任单位:市城建局

完成时限:4个月内完成

2、提升道路节点景观绿化水平,对大道交深圳路节点、大道交世纪大道节点、深圳路交路节点、深圳路交易通路节点进行绿化改造提升。

责任单位:市城建局

完成时限:4个月内完成

3、对大道已征地未绿化部分进行临时绿化,种植三叶草43.6万平方米;对南三角以南、大道以北三角绿地实施绿化。

责任单位:市城建局

完成时限:4个月内完成

4、加强城市立体绿化建设,立体绿化要选用苗龄3-5年的攀援植物,选择城区10处沿街庭院墙壁栽植爬墙虎、蔷薇、迎春、连翘等攀援植物,使绿化向空中延伸,既增加景观效果又提高生态效益。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按照批准的方案组织施工建设,认真实行监理质监制度,安全文明施工。

责任单位:市城建局

完成时限:9个月内完成

5、加强城区公园绿地改造提升,对公园绿地内长势弱的苗木进行更换,对园路道板、休闲健身器材、雕塑、花坛等设施及时维护,更好地满足市民休闲健身娱乐需要。运用BT方式实施海水浴场景观建设工程,确保按时完工。

责任单位:市城建局

完成时限:6个月内完成

6、运用BT方式,加快实施市民文化广场和市民文化中心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市民文化水平。着力推进市民文化广场中的城市中轴线景观绿化和景观设施建设项目,确保及时完工。

责任单位:市城建局、市文广新局

完成时限:9个月内完成

(二)城市绿道建设

结合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完善大道城市绿道建设,新建绿道10公里。

责任单位:市城建局

完成时限:9个月内完成

(三)市政设施和背街小巷整治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不包括临港经济开发区)的主次干道、地下管网、人行道板、路灯等市级公共区域内市政设施,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城市规划区内支路、背街小巷和城中村(居)的市政设施,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由各街道负责建设与管理。以上海南路、琅琊台南路等道路为重点进行综合整治,打造城市道路示范街、标致路。

1、加强市政设施养护管理,对城区部分沥青面层、人行道板破损严重及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的道路及时进行整修和完善,改善市民出行环境。同时,选择城区上海南路、琅琊台南路等主要路段作为重点整治区域,打造城市道路示范街,提升城市形象。

责任单位: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处

完成时限:6个月内完成

2、加强公路城区段特别是市区出入口道路的养护与管理,及时修复破损路面,确保道路平整、行车顺畅。

责任单位:市公路局分局

完成时限:1个月内完成

3、加强城区公园、广场、商业街区和游园等休闲、旅游场所管理,确保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

责任单位:市城建局牵头,市商务局(财贸)、市城管执法大队、经济开发区管委、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各街道办事处分工负责

完成时限:1个月内完成

4、提升城市亮化水平,增强城市亮化景观效果。本着节能、实用的原则,将城区77条道路的6807盏高压钠路灯改造成为LED路灯;对海南路等67条道路的2965个路灯杆进行粉刷;完成大学一路西段路灯安装工程和大道景观亮化工程。

责任单位: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处

完成时限:6个月内完成

5、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由各街道办事处实施辖区内支路和背街小巷的综合整治。

责任单位: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处牵头,经济开发区管委、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各街道办事处分工负责

完成时限:6个月内完成

(四)城区河道综合治理

要以整治城区河道和增强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为重点,提升城市环保水平。

1、对城区河7条河道实施截污、清淤、护坡、引水和景观建设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河道水质,提升景观质量;确保完成两河东岸和柏果树河东岸海堤建设工程,进一步优化海岸带环境;加强河道和城区水库安全管理,增加安全监测设备,及时维护河堤设施,保障城市防汛安全。

责任单位: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处牵头,经济开发区管委、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各街道办事处分工负责

完成时限:9个月内完成

2、运用BOT方式,开工建设中科成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进一步增强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责任单位:市城建局

责任人:李学聚

完成时限:9个月内完成

3、运用BOT方式,建设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中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补充到豆金河、峄山河和相公山河,作为景观用水,进一步改善城区水环境。

责任单位: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处

完成时限:9个月内完成

(五)环境卫生和城乡结合部整治

以开展“百个最佳”、“千个星级”、“万个达标”道路、广场、公厕、居民楼院环境卫生竞赛评选活动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实现无建筑垃圾乱堆乱倒,无卫生脏乱死角,保持天天干净、处处干净、和谐有序。

1、加强城区环境卫生保洁与管理,对城区道路、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城中村和国道、省道路域内的卫生进行集中清理,提高城区环境卫生质量,改善周边人居环境。

责任单位:市城建局牵头,市公路局分局、经济开发区管委、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各街道办事处分工负责

完成时限:1个月内完成

2、城区生活垃圾收运实行“无缝隙对接”作业,达到“定点定时、车到桶出、桶退车走、地盘干净”,无二次污染;实行餐厨垃圾收运特许经营,建立餐厨废弃物申报制度,完善餐厨废弃物收运系统,实行餐厨垃圾单独收运处置;所有取得建筑垃圾运输资质企业的车辆密闭改装及加装GPS设备,全面实行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特许经营,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有效遏制乱卸乱倒建筑垃圾行为。

责任单位:市城建局牵头,经济开发区管委、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各街道办事处分工负责

完成时限:3个月内完成

3、对城区27座未达标公厕进行改造;在城区文化路原检察院区域新建公厕1座。

责任单位:市城建局

完成时限:3个月内完成

4、运用BOT方式,开工建设建筑垃圾填埋场,进一步提升城市垃圾处理能力。

责任单位:市城建局

完成时限:9个月内完成

5、在城乡结合部建立卫生长效管理机制,通过清运、覆盖、绿化等方式,整治堆放的建筑垃圾,清除生活垃圾死角,规范设置设施垃圾投放点,配齐固定的密闭式生活垃圾容器,落实专人全天保洁,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无乱排污水、无乱倒和积存渣土。

责任单位:市城市化建设办公室牵头,经济开发区管委、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各街道办事处分工负责

完成时限:3个月内完成

6、继续深入开展“百个最佳”、“千个星级”、“万个达标”道路、广场、公厕、居民楼院环境卫生竞赛评选活动。城区道路达标率不低于90%;广场达标率100%;公厕达标率不低于80%;居民楼院达标率不低于50%。

责任单位:市城建局牵头,经济开发区管委、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各街道办事处分工负责

完成时限:6个月内完成

(六)视觉污染和占路经营整治

要以违法建筑、占路经营和门头牌匾为重点,加大整治力度,维护城市整体形象。

1、加强城市视觉污染整治,完成城市建成区范围内违法设置的各类户外广告清理工作,更换铁山路、人民路门头牌匾,拆除城市规划区内的违章建筑。

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大队牵头,经济开发区管委、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各街道办事处分工负责

完成时限:8个月内完成

2、加强城区现有废旧物品回收点的整治。对未取得废旧物资回收许可证擅自经营的业户,坚决予以取缔;对取得废旧物资回收许可证的业户,加大规范整改力度,实现集中入室经营。

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大队牵头,市公安局、市工商局、经济开发区管委、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各街道办事处分工负责

完成时限:3个月完成

(七)建筑立面和居民楼院整治

以城区主要道路建筑立面和老城区居民楼院整治为重点,精心打造城市特色街道和居民楼院。

1、建筑立面整治

建筑立面色彩要统一规划设计,做到简洁、明快、美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营造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要确保建筑外墙面无破损、脱落、裂痕等现象;城区主干道两侧房屋门面装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与周围环境及地域文化相协调,打造丰富多彩的特色街道。建筑幕墙清洗达到玻璃洁净、无裂纹及破损现象,颜色统一。

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大队

完成时限:8个月内完成

2、居民楼院整治

(1)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对老城区陈旧的居民楼院进行分期分批整治,确保楼院内公共道路、活动场地、人行道、停车场等地面硬化,公共设施完好无损;区域内绿化和亮化水平高,环境整洁。

责任单位:市城建局牵头,经济开发区管委、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各街道办事处分工负责

完成时限:6个月内完成

(2)物业小区管理服务制度健全,服务到位,物业收费规范。

责任单位:市城建局

完成时限:1个月内完成

(八)机动车排气污染整治

加快淘汰老旧高污染黄标车,加强加油站油品质量监督检查和油气污染治理,确保实现市区无黑烟车、无油气污染,加油站油品质量全面达标。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牵头,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工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分工负责

完成时限:6个月内完成

(九)停车秩序及占路经营整治

要以整治城市道路违法停车、占路经营和建设停车场为重点,切实维护城市环境秩序。

1、停车秩序整治

(1)围绕重点区域和路段,结合辖区交通特点和工作实际,采取巡逻控制和定点严管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利用现代化手段,全面开展执法管理,对违法停车实行严管严查。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牵头,市城管执法大队、市交通运输局配合

完成时限:3个月内完成

(2)开展联合执法,从严处罚社会车辆侵占公交专用道及停车站、场的行为。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牵头,市城管执法大队、市交通运输局配合

完成时限:1个月内完成

(3)加大人行道、车行道违规停车行为治理,重点查处占压人行道违规停车行为,保障行人交通安全。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大队按照工作职能分别牵头组织实施,市交通运输局配合

完成时限:2个月内完成

(4)继续加强停车场建设力度,确保停车场规划建设落实到位;加强路边停车位和专用停车场管理;选择符合条件的路域,施划人行道停车泊位、增设物防设施,有效防范人行道乱停车。

责任单位:市市政公用事业处牵头,市公安局、市城乡规划管理处配合

完成时限:8个月内完成

2、占路经营整治

(1)坚持“统一组织、部门联动、属地为主、疏堵结合、依法处置”的原则,研究制定《市便民摊点群管理办法》和《便民摊点群专项规划》,指导设置各类便民摊点群,加强规范管理。

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大队牵头,市城乡规划管理处、市商务局(财贸)配合

完成时限:3个月内完成

(2)通过完善和编制规划、健全有关制度和机制、修订标准、强力整治等措施,切实加大占路经营集中整治力度,打造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秩序。

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大队牵头,市城乡规划管理处、市商务局(财贸)配合

完成时限:3个月内完成

(十)镇村环境整治

以设施建设、绿化提升、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等为整治重点,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乡村。

1、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建专门的领导机构和队伍。

2、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及时查处辖区内违章建筑、违规广告、环境污染等问题,大力整治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

3、参照市级标准,结合各自实际,开展镇驻地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在镇域公共部位新增垃圾桶和果皮箱。完善垃圾收集运输体系,配齐日常运行管理和保洁人员,镇域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城市规划区内的镇、街道要将垃圾运送至市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城市规划区外的镇要按照农村垃圾处理专项规划要求,建设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或垃圾转运站,实现镇域垃圾无害化处理。积极实施镇村绿化工程,打造绿色村镇。

4、推进辖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打造生态、文明、和谐的新型城镇。

责任单位:市城市化建设办公室

完成时限:8个月内完成

三、实施步骤

(一)发动部署阶段(3月中旬)。市政府对全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结合各自工作任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下旬-10月中旬)。市政府定期组织召开调度会和现场观摩会,及时研究解决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边整治、边巩固、边提高,确保全面完成各项整治任务。各牵头单位要集中时间和人力,按照工作责任分工进行全面清理整治,确保各项整治目标8月底前有大的变化,9月底有阶段性成果,10月底基本完成(跨年度的整治目标除外)。

(三)督查验收阶段(12月上旬)。各牵头单位要按照本实施方案和责任分工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对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进行现场督查,对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并督促抓好整改落实,确保整治效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成立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建局。各牵头部门也要成立市容环境专项整治领导机构和专门班子,具体抓好整治责任目标落实。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