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节约理念;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1 节约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所谓的节约是指在同等成本的投入中降低成本输出来达到目的的一种行为,而且其具备着有效性和可实施性。其中,当设计人员将节约理念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时,节约的对象不仅仅要包含资金节约,同时还应该涉及到能源等节约,在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的同时保留其固有的本质,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如今,随着节约的大力提倡,合理地对城市进行规划,合理地对自然与城市间的关系进行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对城市的环境给予改善,同时,还能够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而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贯彻与落实。
2 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浪费现象
2.1 设计不合理,水资源过度浪费
当前就我国来说,由于气候降水量等分布明显的制约,使得我国一些北方地区严重干旱,因此,一些北方居民常常会在该地区建造一些水景进行观赏、纳凉。但是,由于这一类水源往往都是源于地下水,消耗量非常大,利用后很难得到再利用,一般都是直接流入地下道中,这便造成了城市地下水源的无法填补。同时,在对一些水池或是喷泉等进行建设时,由于其工序复杂,成本投入大,而且维护费时间、金钱,因此,这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浪费。
2.2 对建设材料的控制不到位
设计人员在对园林景观所需要的材料进行比选利用的时候,严格的控制与合理的选择极为重要。众所周知,材料的种类还有质量互不相同,这便使得如果设计人员对材料的选择与控制不到位,则很容易导致浪费问题的出现;有时,一些设计人员往往放弃对本地固有的材料的使用,而是花高价来使用外地的材料,其往往会用高品质来当做这种行为的理由;还有一些设计人员为了能够使设计的目标满足高档和西方化,进而大量引进高档高价的木材,这种浪费现象在现今社会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很常见。
3 节约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施方式
3.1 节水设计
3.1.1根据地域的地理特点与环境特点进行水景设计。以当前我国的北方城市来讲,因为北方地区受到降水量的影响,加之气候干燥,使得其水资源严重缺乏。所以,在该地区进行水景设计的时候,不仅要结合其环境气候等特点,同时,还要让设计初的水景具备节约用水的功能。
3.1.2 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应该对该地区的降水进行合理的利用,确保滞洪蓄水的实现。同时,把这些雨水进行合理化处理,然后根据环境设计和未来应用等环节的结合,再对水景进行设计,让其与污水处理有效共行,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其中,比如把一些雨水汇入到广场的喷泉中,或者草地中,这样不仅可以清洁环境,还可以满足绿化的需要。
3.2 节能设计
3.2.1 合理利用再生能源,使之替代不可再生能源。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合理地利用太阳能或者是生物能等不具备污染的能源,进而将能源浪费现象降低。比如,在对公园进行建设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装置将风能或是太阳能等进行转化,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电能的输出,还可以创造出独特地园林景观。
3.2.2 结合地域特点,合理地设计出符合该地域的特色景观。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可以充分结合该地区的乡土人文特点,以及该地区所具有的一些材料展开设计,这样不仅可以确保该地区所具备的材料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
3.2.3 废气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在日常实践工作当中,总是会有一些废弃的材料没有受到利用,这时,设计人员便可以根据需要对这些废弃的可再利用的材料进行回收利用。比如将一些楼房拆除所遗留的砖块等进行回收,然后将其用来路面铺装等;在一些边坡绿化工作中,设计人员还可以对一些废弃的旧轮胎进行回收,而这些轮胎则能够在边坡绿化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当代的生态建设及保护工作中,节约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客观要求。当前,随着水资源的更加缺乏,以及土地资源的更加紧缺,这便对我国城市开展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其科学的发展观提出了更加严格的问题。首先,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不仅要求设计工作符合当前规定的节约型,同时,还需要设计人员以“保护优先和生态平衡”等发展理念作为设计方针,全面地将节约理念融合到设计工作中,使得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各项环节符合节约理念的要求,从而走上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的道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园林景观;节能理念;主要类型;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们会将节约型园林与节约型社会联系在一起。建设节约型园林不仅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确保园林绿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工程。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资源的无限制的掠夺,使原材料、水、能源、土地等资源的极度短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方针,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建设部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号召,促进了园林绿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首先,城市园林景观体现的是城市风貌,一个城市的园林规划建设水平不仅代表着城市的精神面貌,同时也会对城市的其他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对城市的整体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其次,现代园林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形式及水平。因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最后,随着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城市园林景观的定位标准不断提高,由此也改变了城市建设的环境发展。可见,城市园林景观是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的基础需要。城市园林景观除了主观上的重要外,还具有客观重要性,首先,城市园林景观具有良好的绿化功能,有效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面对日趋激烈市场竞争,园林规划有效调解了人们的心理压力,并为人们提供了健身、娱乐的场所,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艺术欣赏的来源,提高了城市人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加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成为提高城市人们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具有重要意义[1]。
二、节约型园林绿化的主要类型
1、节能型园林绿化
节约能源是节约型绿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主要类型之一。实施节能型园林绿化时应用的措施主要分为使用特殊节能材料与开发自然能源两方面。主要利用的自然资源有:水能、太阳能、风能等,可使用汲水、风车发电与太阳能照明等方式,可用于建设普通公园、水车公园、风车公园等。使用的节能材料包括荧光材料、反光材料,可用于制作指示牌、园林小品等。
2、节水型园林绿化
在进行节水型绿化时,可采用“开源”、“节流”两种手段,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增加其利用率。可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将树木花草错落有秩的进行复式种植,提高蓄水量、增加生态效益,也可以种植耐旱的植物。在对绿化园林建设时,可增建盲沟、自然渗水沟、蓄水池、渗水井等,利用雨水灌溉园林。
3、节土型园林绿化
土壤资源是非常宝贵和稀缺的,实行节约型园林绿化可以节约土壤资源。节土型园林绿化实现的方法主要包括:(1)利用表土,对原场地的种植土进行回填;(2)对用土面积进行平衡,依据地形地貌的特点,因地制宜。
4、节地型园林绿化
节地型园林绿化主要包括地面立体绿化、桥柱与桥体绿化、墙面围栏绿化、屋顶花园等。节地型绿化能够做到对土地合理利用、科学规划,是土地的利用率增加,最大程度的开发有限的土地资源。
三、园林景观设计中节约理念的运用
1、围绕科研,开展节约型园林植物的研究
(1)大力引种节能、耐旱地被观赏植物。地被植物和宿根花卉具有粗放管理、一次栽植多年生长的特点,大面积栽植则成本较低。宿根花卉大多花色鲜艳,花期较长,夏季盛花,弥补了北方夏秋开花植物较少的不足。(2)大力开发应用乡土植物。乡土植物无论是乔木还是地被植物,对于适地适树、耐旱节水、降低成本都是很好的选择,也有利于营造自然生态环境。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优先使用乡土树种,不仅能提高树木的成活率,而且可用最少的资金建设更多的绿地。(3)充分利用园林废弃物。采用树枝粉碎机,通过加工处理的方式对枯枝落叶等有机废弃物实施粉碎,制成花木专用肥、营养基质、土壤改良材料在园林绿化管理中进行应用,使城市园林土壤的肥力及理化性质得以提升。通过循环利用园林植物废弃物,不仅能够减缓城市园林垃圾处理的压力,而且提升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自身循环能力,在新肥源的开辟、环境保护以及园林实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园林绿化生态效益
一是在保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用地的前提下,大力提高现有绿化用地的利用率。全市大力推进立体绿化,充分利用墙体、屋顶、桥梁、阳台等空间地域开展扩绿、增绿,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又增加了绿化面积,改善了城市生态效益。二是充分利用城市中零散空地进行增绿,对没有得到绿化的背街小巷、楼前屋后等边角地带进行栽树、铺草,有效利用城市中的每一寸土地。三是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保护好现有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庭院小区绿地、风景林地等,坚决查处擅自占用绿地,改变绿地性质、用途的行为,实施严格的绿地总量控制,积极落实《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全面建立健全绿线划定、公示、审批、社会监督制度[2]。
3、推广节电技术设备,构建节能园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场、景观道路及游园等城市绿化建设的逐渐兴起,使得电能消耗也逐渐增多,更加突出了经济发展的矛盾,导致园林绿化建设中无法突出园林中的景物,而是追求造型各异的灯饰及夜景效果,从而形成经济及能源的浪费。所以,在控制园林景观灯照明度的同时,还应对各个公园及游园的照明灯具实施改造,采用太阳能草坪灯及太阳能路灯实施更换。
4、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管理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的规划设计模式、建设模式和维护管理模式。城市各项规划审批要会同园林部门,加强园林绿化规划的审批控制,杜绝高价设计、高价建绿的问题,从源头上制止不切实际、不尊重科学以及铺张浪费的行为。在规划上要保绿,保留原来的大树,防止不科学的改造和设计;在建设上,坚决纠正“大广场”“大草坪”问题,切实避免移种大树、古树、珍稀树种和洋树种的现象;管理上,在工程验收时,应加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验收。大力推广节约型模式,走节约型、可持续性发展的园林绿化道路。
5、加大技术创新
对节约型园林绿化替代技术进行开发与示范,大力推广应用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及新材料。培育具有耐污染、耐旱、耐阴、耐碱的树种。采取措施加强科研队伍建设,促进科研机构创新发展,使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技术保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6、加强管理
对于城市园林景观,要想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同时,达到高质量、高品质,关键就在于制定出高标准管理制度。因此,在城市园林景观及实行绿化管理过程中,应加大监督力度,对于管理松懈、资源浪费的行为,应严厉打击。此外,园林规划部门还应从规划设计的根源上进行严格管理,把好关,以实现利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园林规划效益的最大化,有效促进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的构建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及生态节约型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加强园林景观设计管理,以不断完善景观设计准则,更好地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3]。
结束语
总之,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园林基本使用功能的要求和美学要求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利用可再生资源,达到能源节约的目的,使园林的建设走上多元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黄树兵,李治平.浅论节约型园林绿化维护[J].现代农业,2008(10).
关键词:节约理念;园林景观设计;特点
引 言:节约理念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使设计与本地特色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园林景观设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 节约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节约就是在达到同等效果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资金投入。而对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节约理念,不仅是指降低成本,而且还包含降低能源的使用量等等,使其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确保其自身的发展,从而达到保持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效果。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有了极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极大的提高,随着能源紧缺现象的日益严峻,国家也逐渐加强了对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视,因此,合理的规划城市建设、合理的调配人与自然、城市与环境逐渐的关系,不单单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而且还能有效的促进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从而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施。因此将节约理念融合到现代社会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就显得非常的必要。
2 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
2.1 经济性
这是基于节约理念之下的园林景观设计所该具备的最重要的特性是经济性,它也是节约设计中的第一原则。要改变以往过度追求形式美而造成的过多的无形的经济资源损失,破坏了良好的生态系统。
2.2 生态性
基于节约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必须树立生态优先的理念,而且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建设。
2.3高效性
建设节约型的园林景观设计就应该尽可能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通过对植物的配置、增加单位绿生物量等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益。
3 园林景观设计现状
3.1 水资源浪费严重
以我国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北方城市寒冷干燥、南方城市温暖潮湿。无论是东部沿海地区还是西部内陆,人们都希望能多增设水景,以产生良好的观赏效应。但是这些人工湖、人工瀑布、喷泉等人造水景,一般独立于天然水系而存在,依赖于城市自来水系统,每年耗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水景中的剩水则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中,没能作为城市水系的补充水源或者灌溉用水。
3.2 电能消耗量大
使用高耗能的灯具扮靓夜景,产生了严重的光污染,同时浪费能源。一般情况下,造景灯具多采用大面积的霓虹灯、泛光灯、彩灯泡等亮度强、能耗高的光源,在道路及广场位置,紧密排列路灯及景观灯。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我国每年用于城市照明的光源需消耗大量的电能,特别是一些城市的景观照明超标严重。而一些景观灯具的设计、制作也没有充分考虑节能要求。例如一些景观的灯源直接射向天空,仅有极少部分照射到地面,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3.3 材料选择不合理
对于园林景观设计来说,设计效果离不开各种材料。但是材料的品质、种类、价格等各有不同。由于材料控制不力,从而会产生很大的浪费现象。这里所说的材料,不仅指绿化植物材料,也指装饰材料。
在绿化植物材料方面,由于在绿化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为了获得短期效应,随意搭配绿化苗木,没有充分考虑植物的层次性、比例性等。没有发挥相应植物的季相特征、不注意乔灌草的搭配比例,忽略开发乡土树种的重要性等。植物材料控制运用的不合理,会造成很差的景观效应及生态效应,加大资金与人力的浪费。
在装饰材料方面,由于片面追求“高品质”,设计中采用大量的奇特材料,如高档的装饰木材、进口石材等。盲目引入外地材料,放弃本地合适的材料,舍近求远,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4 节约理念在当前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4.1 设计中的水资源节约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区域特点和地理环境条件,对园林中的水景进行合理设计。对于北方城市而言,因降水量等因素的影响和气候相对比较干燥等问题的制约,导致水资源出现了严重的短缺,因此该区域的园林水景设计不仅要与当地的环境与气候条件相结合,而且还要充分考虑设计上的水景节约功能。同时,还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回收,即在城市园林水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对本区域内的降水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并合理利用这一条件,以保证滞洪蓄水功效的有效实现。对雨水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然后将其储存起来,根据设计要求及应用功能,将上述储存的水资源有效地应用在水景设计中,使其与污水回收处理同步进行。比如,可以将雨水汇入到一个广场喷泉、草地上,不仅起到清洁环境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满足绿化需求。
4.2 设计中的能源节约
4.2.1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合理地利用生物能、太阳能等,这些资源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浪费现象的发生。比如,公园设计建设过程中可利用先进的设备和装置将太阳能、风能等转化成可利用能源,不仅减少了电能的消耗,而且通过合理的设计,可形成一道别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4.2.2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本土特色,园林景观应当与本区域条件相符。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本区域的风土民情以及乡土文化特点,在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多下功夫,根据现有的一些材料展开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与浪费。
4.3 设计中的材料节约
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所用到的材料,不仅有植物、木材以及花卉等材料,而且还有铺装、陶瓷以及玻璃等材料,在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多用一些“碳友好型”材料。同时,还要注意对当本土节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尽可能减少对人工、新型以及高碳材料的利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经过高温和煅烧方可形成的陶瓷、透水砖以及玻璃等硬质材料,通常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当减少应用。同时,还要加强对废弃材料的应用与回收利用,即在日常的设计过程和实践中,总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废弃的施工材料,此时设计人员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对废弃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比如,楼房建设过程中所剩余的砖块可通过回收,用于园林景观建设或周围路面的铺装;边坡绿化设计中,可将废弃的轮胎重新利用,即通过艺术设计在边坡绿化中赋予其新的生命。
4.4 保持原生态
保持原生态做到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做到节约的根本所在,从而要充分的利用各类资源来保持城市园林的原生态,保护当地园林的花草树木,对园林做好绿化、养护、修理等日常工作,在园林景观中达到完美的绿化效果,并体现出当地的特色绿化。此外,也应该根据园林的特点要尽量的节约水资源,多种植耐旱植物,这样既可满足景观的营养需求又可以减少多水分的使用。
5 结束语
总之,“节约理念”已成为当前发展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因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满足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需要,树立先进理念,取代传统的高能耗、高浪费规划,发挥节水、节能、节资作用,做到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实现人类、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寿才.生态理念的园林景观在地产园林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装饰,2011,(1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念;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2.08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但是工业社会的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提高了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关注,因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为了满足人们对环境改善的要求,必须有效掌握到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设计的有效措施。以下就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问题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法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因而对城市园林工程施工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未将城市园林建设放在城市发展的中心,只是将其作为点缀城市的植物,因而总是为了城市的美观问题而不停更换植物的品种。在这种状况下,将影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并致使城市的环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其次,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部分园林景观设计师在对城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更为注重对西方文化的运用,而忽视了我国文化传播,因而由于设计方法不符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使园林设计缺乏一定的民族特色,并无法凸显出城市的发展特点[1]。
除此之外,部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错误理解了秉承传统文化的理念,因而出现对传统园林景观设计抄袭的现象。对于这些问题,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得不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以便更好完善园林设计的方法。
2 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设计的有效措施
2.1 整体协调性
在对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设计方法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应将整体协调性作为城市园林设计的目标,并且要求园林景观设计师在对城市园林设计之前要深入到城市的生活了解当地的风土文化和城市自身的历史人文等,进而在确保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设计的整体协调性的同时,促使城市园林的设计能凸显出地方的特色;其次,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应充分了解到城市居民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要求,进而在满足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实现对园林景观的有效设计;再次,在保证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协调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在设计中对中式的象征表现手法的应用,进而有效结合表现手法区别开地方城市与其他地域所具备的特点,并且促使园林景观的设计能凸显出国外景观所不具备的文化风情[2]。
2.2 尊重自然
在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设计当中还应注意在设计中尊重自然规律,进而对城市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氛围。同时,由于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严重的影响到了城市的环境,因而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实施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生态环境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来看,部分城市园林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仍未提高对尊重自然的意识,因而致使城市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对于此,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设计中应更为注重设计理念符合自然规律,达到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目的,进而实现最佳的景观设计的效果。
2.3 尊重地域文化
城市园林设计师在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之前,要求其必须先深入了解城市的地区文化特色,进而在对生态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能充分将地域文化特色运用在设计当中。同时若城市园林设计师能将城市人文环境应用于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中,那么设计的理念能更好地凸显当地特色的同时,也可在与其他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理念的比较中更好地凸显自身的与众不同;其次,在园林的设计中尊重地域文化的设计方式,可以促使人们对园林设计的满意度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也可致使人类与社会的关系能够达到和谐统一,并促使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能实现有效的发展。
2.4 利用可持续技术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太阳能等可持续技术的应用,以便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能降低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的可能,同时通过对可持续技术的应用,也可促使城市环境在景观园林的设计中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促使在可持续技术的应用中城市园林景观能实现可持续发展[3]。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态环境日益变差,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将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设计提到社会发展的日程中来。并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注重整体协调性和对地域文化的尊重,以便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设计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并同时有效解决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缺乏文化风情等问题,进而有效推动城市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志军.浅谈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4(09):112-114.
[2]杨艳.城市河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潍坊蛟河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2011,32(08):120-122.
关键词 :园林 设计 城市
引言: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的场所。在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园林景观的设计风格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有些城市的景观,由于受到设计师的理念或城市发展的限制,还存在一些影响整体效果的设计。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当前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在历史底蕴方面的欠缺
园林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人文景观,艺术性和功能性兼而有之,对人类生理、心理的影响是有积极意义的。中国的古典园林侧重于意境的渲染,而西方的园林侧偏重于美学视觉效果。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而一些城市在景观设计方面,都偏离了自身的特色,忽略了城市本身的历史文化底蕴。
现代园林景观不是单纯的植物花草的搭配,而是一种源于自然并高于自然的植树造景活动,蕴涵着历史与文化。
如果一个城市的景观设计不能体现出本地的历史人文风格,也就失去了其整体独特的个性与吸引力。
2、景观规划过于模式化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的景观规划趋于向西方设计风格化,普遍存在照搬照抄想象,忽略了本土特色和本地的气候条件和文化内涵。这是当前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样趋于模式化缺乏个性,需要引起重视并改进。
因此,我们本地的园林景观设计应着重与城市的文化底蕴相结合,通过设计风格来展现城市的面貌。更要具有独特的个性设计展示,根据每个城市的自有特色设计出不同的风格,充分体现地域风情。
3、现代园林建设意识不强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形式,更要注重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如果只看到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将会影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其次,景观设计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一些城市的发展水平受观念的影响,没有意识到景观设计的重要性,特别是景观设计功能性没有透彻认识理解。
4、园林景观设计欠缺人文关怀
当前一些城市的景观设计,没有从实际出发,考虑相对片面,人为关怀明显缺失。往往只注重硬件设施的设计,重视景观观赏作用的喷水池、雕塑,缺乏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现代化的景观设计应从实际出发,从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根本,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为目的,增加人性化的特点。而不是单纯的遮风挡雨、花草植物搭配等等。应做到景为人用,以人为本,富有人情味。
二、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些措施
1、重视水景景观的设置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注意水景的设计。比如山、水的点缀,譬如依水而建。景观设计既要考虑水质与水形,还要注重水的流动性、净化方面问题,完善生态园林建设。
譬如以瀑布和涌泉的设计为例,让水自然循环流动同时,还有溢水涓流的动态效果。不仅增加水体与大气、砂石的接触,还能提高其含氧量。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局面,为城市居住提供美好的环境。
2、体现本地特色及历史文化底蕴
园林景观要以体现城市风情和文化为主题。因此在设计时要摸清城市的历史文脉,并要注重景观资源的继承、保护和利用。以生态条件为基础,将民俗风情、宗教历史、传统文化等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增加景观的文化性和地域性,还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吸引力。
因此,每个城市在做景观设计时,都要结合其自身的地域特征与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需要挖掘城市主题文化和环境特质,营造独特的城市景观,使历史文化、艺术氛围和绿色环境相辅相成。
3、园林景观设计应考虑生态环境
(1)保持植物的多样性
在植物配置中,应重视植物本身的各种特点,以及植物间相互搭配的和谐。利用各类植物的优缺点,充分发挥其功效,为园林景观增添色彩和个性。
(2)园林景观的生态与布局
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注重生态平衡。着手于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将自然引入城市,协调好城市绿地、自然生态系统、城市功能分区之间的关系。利用好城市绿地的空间,发挥城市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
(3)乡土树种的选择
在景观设计时,不能片面的追求个性与特色,还要考虑因气候、土壤条件的不同,导致地区之间植物选择的不同。而选择乡土树种更能体现本地的特色。使用中还可靠、廉价、安全,更能发挥现代园林建设的作用。
(4)充分考虑地域特点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本地的地域特点,充分了解城市的气候条件、地质状况、文化底蕴等,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
应尽量保持“物种多样性”设计,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火环境物种的丰富度、变化程度或均匀度。我们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尽量保持物种多样性,避免单一化,更要遵循“互惠共生”原理,协调好植物之间的关系。
一个优秀的园林景观,不仅是一个健康舒适的休闲场所,更给你展现一个城市的文化魅力。在人们身心得以放松的同时,一个城市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都得到体现。
园林景观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设计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使设计风格上不断创新,并根据各个城市的地域特点,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园林景观。
(5)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注重人性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过程中要确保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还要具有一定的空间形态。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与人方便,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方便和舒适。
结束语:
在每个城市中,生态环境、绿化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园林景观则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方面。虽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功能,因此我们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拿出解决的对策,提高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水平。
一个优质的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健康良好的环境,对于促进城市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需要紧跟时展的步伐,结合本地特色与城市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为城市的建设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卫东.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现代园艺. 2011(07).
[2] 尹益臣.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03).
[3] 姚菊俊. 如何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创新[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29).
关键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施工;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city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recent years, the landscape planning more humane, more consideration of landscape on the ecological and humanistic envi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so as to better play to enhance the beauty of landscape city, provides a way to beautify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Landscap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ity construction, t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landscape of the city, we must start from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make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so as to ensure the requirements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with high qualit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work experience, explore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key points, in order to provide a train of thought for constructing landscape.
Keyword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0 引言
园林作为城市景观美化的重要元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供城市居住的舒适度,而且可以降低污染保证人们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当下,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推进,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就要求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兼顾居住人群需求,以保护环境为根本出发点,科学合理的进行园林景观构建。本文主要针对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思路以及园林施工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服务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
1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1.1 园林景观设计要突出地方特色
园林景观设计要突出地方特色,这是园林景观构建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我国,不同地域有着地方特色,由此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合这种地方特色,从而保证景观构建中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从而使园林景观成为地方代表之一,使人从景观的构建风格就能对当地文化特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所以,在景观设计规划中,要把地方特色融入到城市园林景观的构建中,从而使景观富有当地特色。除此之外,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园林所在位置的地形特征,使园林规划真正做到创意与个性的统一,保证园林景观的效果。
1.2 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因素。园林景观设计规划和建设中要时刻秉承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由此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要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的具体实际,防止由于刻意构建园林景观而对生态的改变。具体来说,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的先天条件,对绿色植被加以保护,在原有树木的基础上进行景观的构建,最小程度的破坏生态先天环境。选择本土植物进行景观的构建,从而加大植被的成活率,保证生态环境与景观构建的协调统一。
1.3 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贯彻人本思想
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贯彻人本思想。具体来说,在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与人之间的私密性以及尺度的大小,园林景观设计规划过大,会给人以过于空旷的感觉,使人对园林形成排斥作用;如果园林过小,会使人与人接触难以保证私密性,从而降低人们身处园林的舒适度,由此要特别注意园林尺度的选择。除此之外,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注重园林规划的趣味性,保证园林的活泼,防止园林建设过于严肃。在园林的设计中,可以铺设一些石子路,供人们散步休闲。可以建立一些喷泉,营造舒适气氛;还可以设置一些休闲场所供人们交流休息,这些都是人本化思想的体现。
1.4 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符合整体协调原则
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要充分把握整体协调的原则,使园林的规划设计充分体现整体划一的原则,防止园林景观设计过于特立独行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情况的发生。在景观的规划过程中,要体现出景观、轴线、节点、路径以及视觉等要素,使园林建设有序不杂乱,充分发挥景观效应,满足人们对景观设计的要求,形成一定的视觉冲击感。
2 园林景观施工注意事项
2.1 园林施工要紧密结合园林规划设计理念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要紧密结合设计图纸,深刻理解设计人员对园林规划设计的理念。在具体的施工环节,要对园林所在地环境进行充分考虑,从而保证园林设计和施工达到协调统一,符合设计师对园林规划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园林景观建设符合设计预计效果。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充分熟悉设计图纸,具有专业的施工技能,对一些园林施工的具体细节能够做到专业化处理。
2.2 园林施工人员要加强与设计人员的沟通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不能脱离,要加强沟通,对园林施工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保证施工问题出现时可以及时进行解决处理。当下,一些设计人员过于重视园林景观的构建,而忽视对园林所在地具体环境和地理位置的考虑,由此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难以实现的操作,由此加强设计施工方的联系就变得尤为必要。除此之外,一些施工方专业素质不高,在施工过程中有设计人员在现场,可以保证对一些具体处理细节进行解释,从而防止由于对设计理解不清而出现的施工偏差。由此,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设计和施工方要加强沟通,在材料的使用和施工操作方面多多探讨,服务于园林建设效果的发挥。
2.3 园林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管理
施工环节是建设园林景观的重要环节,由此要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园林景观建设效果的发挥。具体来说,要防止园林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瑕疵以及安全隐患,要规范施工人员操作,防止违规操作和违章操作行为的发生,保证园林建设的质量。要对园林构建的全程进行跟踪,对材料做好质量控制,防止劣质材料进入园林施工现场,充分保证园林建设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发挥园林建设的作用,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3 结语
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规划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审美要求,要体现城市特定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城市园林景观的构建才是符合要求的。那么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规划过程中,就要对本土文化有清晰的认识,以当地人们需求为出发点,以保护和美化居住环境为落脚点,科学合理的设计园林景观并做好园林的施工,保证景观的设计规划与施工效果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园林规划设计的效果,保证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学舫.小议城市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10(4).
[2]陈宏振.浅谈对城市园林景观工程的规划设计[J].中国科技纵横,2013(5).
[3]张薇.园林施工规划及施工细节的把握[J].中国科技博览,2010(21).
[4]王涛,杨艳萍.浅谈城市园林规划的景观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13(2).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地域传统文化;功能表现;结合特征;文化演变
地域传统文化根植于国家历史文化土壤中,是历史演变的印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传统文化是必然会存在的重要元素,它的应用与否决定了园林景观设计的总体品质。因此我们说,园林景观本身对地域传统文化都是具有继承与发扬作用的。
一、地域传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
(一)关系阐述
园林景观设计传承地域传统文化精神,反言之,地域传统文化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重组的文化理论依据,所以二者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是明显的优势互补关系。但如果单纯以地域传统文化及园林景观设计对比来看,地域传统文化就是基本,园林景观设计则是基于基本之上的可视化立体表现,它有意无意地概括了地域传统文化的整体概念,是一种相互的集中体现关系。如果从艺术创作角度来讲,园林景观的设计都是来源于地域传统文化的,如果没有地域性做基础,园林景观设计就失去了其深刻内涵和表现意义,变得毫无审美与文化价值可言。当然,也并非是说园林景观设计就是要单纯继承传统文化,更重要的还应该是发扬,以创新变革的视角去改变它,然后发扬它,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变化,形成更深刻的文化记忆。对中国人而言,其传统精神文化内涵讲求“含蓄内敛、不露锋芒、博大精深”,因此中国人所一直追求的就是以人文思想为基础意向载体的哲学与艺术融会贯通,它融入了更多儒道、释道和道教精神,这也是中国特色的精神境界所在。对园林而言,这种精神方面的抽象寄托完全以园林设计建筑中的实像内容表现出来,促成最终虚实结合的中国式园林美景,所以园林景观不但是对文化与精神的载体寄托,也传达了中国人所向往的意境与精神,中国人应该珍惜二者之间的融合关系。
(二)地域传统文化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发展窥探
现如今是信息互联时代,媒体传播体系发达,高速的人口流动与信息流动也无形中缩小了各地之间地域性文化的差异,削弱了园林景观对于地域文化的代表性。实际上,地域特点表现并非可以追求某一种结果,它只是客观存在于某些符号体系代码排列中。换言之,它的设计符号应该与地域传统文化精神合拍,实现地域精神与地域特点的有效体现,最终体现地域中人的文化取向,促成园林景观整体体验的完整形成。在我国深圳,万科第五园就是目前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比较出色的一例,它的设计整体不但融入了东方传统文化雕刻,还融入了西方罗马柱艺术设计。人们能够看到第五园在园林设计系统中吸收了大量的徽派及晋派建筑元素,这种设计基本抛弃了传统的复古手法,而是采用批判式的全方位继承与创新,将传统元素非常自然地嫁接到现代中西方景观设计体系中,迎合了现代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也营造了颇有艺术情调的人居环境,受到了广泛好评[1]。
二、地域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功能表现分析
(一)理表现分析
地域传统文化具有其独有的文化资源,它以礼为根基。长期以来,人们地域形成了固化的精神追求与生活习惯,这也是对地域文化综合表现的有效丰富。因此可以说,园林景观设计是融入了更多感性与理性因素的,它与地域传统文化所依附的历史、自然及风俗因素都有作用关系,体现了人们对于历史及地域主体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所以,地域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所体现的功能表现应该以理性与感性作为出发点与回归点。
(二)感表现分析
景观园林设计集中展现地域传统文化,而这种传统文化特色之中是蕴含着民族情感融合机制的,它代表了地方劳动人民生生不息的劳动创造与历史沉淀,让文化贯穿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在景观园林中,我们可以看到民俗在人类发展中的过程,也能看到人类的传承轨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并随人类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演变。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对这种民风民俗之美的充分体现就是在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个性与共性之间的统一关系。可以说现代园林景观在设计过程中所体现的是和谐之美,它注重形式也更注重精神境界,在潜移默化中突破界限,希望实现地域传统文化与园林建筑形式的完美统一。在园林景观的整体营造布局过程中,每一处设计都能体现它与自然之间的浑然天成,也讲求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合理布局。根据每个地区地域传统文化的不同,园林景观设计还会体现出不同的内涵,也就是说,园林景观设计能够隐性体现地域人民的精神寄托与信仰崇拜,这种感性的地域精神文化融入造就了人造景观的自然效果,被人们称之为“鬼斧神工”。这是一种深刻的哲学辩证观,其空间的营造不仅仅代表静止的画面,也代表一种感性的审美节奏韵律。设计师通常通过移步异景来展现动静结合的空间串联层次感,这种虚实相生、若隐若现的感性意境只有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中才有体现[2]。
三、地域传统文化在绿博园景观设计中的生动延伸
(一)绿博园景观设计中地域传统文化的体现概述
绿博园景观在当地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文化表现特征,它将当地传统文化诸如皮影、刺绣、窗花等都融入到景观设计当中,再配合自然元素融合设计传递了一种深刻的精神力量,让欣赏者看到它时就有一种强烈的地域归属感。如果从哲学视角来分析,绿博园景观在地域传统文化发扬与传承方面作用明显,它的直观表现元素与隐性深层元素都体现了一种形而上学思维。首先说表现元素,它就包括对本地自然地理风貌、历史文化古迹以及民俗民风的生动体现,可以看到在园林的每一个地方都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特色标志性事物,比如社火、马勺等,这些都是绿博园景观所在地域所独有的文化元素;在深层元素表现方面,它则主要体现了当地人淳朴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世界观等重要价值观念。例如三秦文化中人们简约率直的性格都体现在了绿博园景观的设计灵感当中,展现了一种文化元素基于视觉效果融合的强大冲击力。从整体来看,绿博园景观在设计方面时刻不忘对地域传统文化精髓的融入,一方面希望展现“天人合一”的感性设计理念,一方面也希望迎合现代社会发展,体现迎合人居环境的美化理性观感。总结来说,从初步设计来看,绿博园景观就是古典与现代、理性与感性、自然与人文的有效融合,它结合现代建筑技术,真正代表了当地地域传统文化,成为了地域景观设计的巅峰之作。
(二)绿博园景观设计中传统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的结合特征分析
景观的设计塑造永远无法离开地域的特征,无论是文化特征还是自然特征。绿博园景观在设计中不但体现地域性文化特征,也展现出显性与隐性两面性。首先说显性特征,绿博园景观的显性地域特征体现在景观的造型形式表现上,它的设计让人们直接感知它的外在形象,比如自然中地理因素的表现、水文地质因素的表现、动物植被因素的表现,等等。绿博园景观在显性地域特征表现方面主要体现在“再现”二字,它从生物学的角度表现了一种生命机体从损坏到脱离躯体最后重新再生的过程,这也充分强调了绿博园景观中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当然这种景观再生也不仅仅体现在景观实体上,它也是在呼吁人们要保护环境,保护景观的完整性,因此从绿博园景观的整体设计来看,它遵循一种改旧换新的景观模式,它的设计与改造也基本迎合了现代人审美的现实需求。其次是隐性特征,绿博园设计巧妙地将皮影、社火、马勺、刺绣等传统文化因素进行深度萃取,将它们最为经典的造型最终经过改造,基于现代手法并结合现代材质就形成了新的自然景观,并辅以植物造景体现园林景观设计的季节性把握。观赏者可能不会直观发现这些被改造景观的真正文化内涵,但通过景观中文字的讲解,他们就能明白这些景观中所隐含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绿色植被的季节性变化来暗示人类文明社会及文化社会的自然演变规律、发展规律,同时也体现出一种人类审美方式的时代变革趋势。
(三)绿博园景观设计中传统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的文化演变特征分析
绿博园景观设计在对传统地域文化的演变形式上分为两种:首先是对精神层面的深度演变,因为景观艺术设计的主题是“生境、画境与意境”,它们代表对地域文化深度不同层次的有效划分,例如它的表层山水就代表了一种自然意境,深层林木代表了一种禅宗意境,而园林周围建筑则体现了一种境外意境,它展现的是现代文化与地域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这种复合式设计就说明了绿博园景观设计非常注重文化意境与整体园林建筑特性的完美融合,它将景观立体表现作为最基本介质,体现了一种景观意境的心物融合特质,代表了一种地域民族文化心态在长期历史文化熏陶中所形成的独特审美体现。它的表现形式演变独特,民族文化背景也相对独立,绿博园景观设计也深刻地反映了这一点文化演变过程,将景观设计、生态保护、旅游开发三者融为一体,以时空作为媒介,实现了对历史文化及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在变化中逐渐独善其身,成为地方标志性建筑[3]。
四、结语
地域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也充分展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由于地域差异、人们生活习俗及审美习惯的不同,这种地域传统文化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趋势。而地方园林景观在设计过程中就充分融入了这一独特元素,真实反映了地方民族特色,将其传承发扬,这是人类对文化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追求与向往。
参考文献:
[1]周宇.地域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以温水镇二期园林景观设计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71-79.
[2]尹晓堃,薛瑨.地域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园艺,2014,(16):107.
关键词:中国传统园林;现代园林景观;本土化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思想意识受到越来越多西方国家思想意识的影响,特别是国内的一些景观设计师开始大肆地宣扬、追捧、模仿西方国家的园林景观设计方式,使得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干扰,本土化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严重工业化、同质化的园林景观开始普遍出现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导致我国园林景观设计进入瓶颈阶段,难以取得重大突破。但是,本土化是世界各地园林景观设计通行且必须坚守的基本原则。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中国的园林景观设计需要现代化与本土化同步发展,在延续传统园林景观观赏性的同时,全面考虑其“景境”特质,重新进行合理的定位,在符合现代化进程的基础上,保持、延续和凸显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做到二者的统筹兼顾,创造出符合现代社会的园林景观。
1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化困境
1.1国际潮流与本土立场的错位
中国园林几千年来一直在延续传统,不断地自我更新与发展,取得了许许多多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风景园林引入了很多欧美LandscapeArchitecture的思想理念和方法技术,这无疑对中国风景园林的思想解放、拓展创新产生了重要、积极和广泛的影响[1]。但是,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城市公园建设都起步较晚,在面对西方文化思想意识的强烈冲击下,中国现代园林景观由于缺乏自身特点而发展缓慢,且方向不明,逐渐消失殆尽。为了迎合国家、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树立国家、城市的现代化形象,改变国家、城市的景观面貌,许多园林景观设计师们一度把适用于某些发达国家、地区的理念或技术当作普适的、先进前沿的创新理论,膜拜式地把国际化当作未来方向,逐渐形成了崇西抑中的趋势,导致西方各种主义思想在中国逐渐泛滥。他们热衷于追求西方稀奇的形式,大力效仿西方景观设计案例,很少有设计师真正关注中国园林的本土性以及园林景观中使用者的心理感受。他们对于西方园林景观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概念与符号阶段,并没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与辨析,所以经常盲目地将西方国家的设计思想及方法技术照搬到中国,如大树移植、大广场、大草坪、大花海、大景观等大尺度造景比比皆是,这些设计可以说是西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复制品,毫无中国特色可言。国际潮流与本土立场的错位,导致传统园林大国失去了学术自信,本土化园林景观被全面冲击、改造和替代,园林景观作品缺乏“原创性”。
1.2传统立场与现代设计的错位
中国传统园林地理位置独特、功能较为单一,且多为观赏性景观,其服务对象大多为宫廷贵族、文人志士或者社会中极少数的人,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而现代园林景观却是普遍存在于城市之中,全面开放,服务于群体大众的,二者有许多的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许多设计师开始意识到了本土化的重要性,也开始尝试进行本土化设计。但由于行业和市场繁荣与乱象并存,许多设计师往往不加思考直接照搬传统园林或成功案例的模式,以期降低项目成本,达到利益最大化。他们在进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时,不考虑场地所处的位置,不考虑场地周边环境,不考虑场地服务对象,统统把它们做成传统园林的形式,直接模仿传统园林中元素、材料、色彩、结构、布局等具象的表层特征,并进行简单的堆砌,使得园林景观有形无神。一时间,全国各地到处都是仿古亭廊、小桥流水,传统园林中的置石被到处滥用,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过于无原则地仿古和拼贴,不仅影响了城市景观,而且在经济上也是一种浪费。这样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只是对传统园林的模仿与复制,缺乏鲜明特色和深远意境,无法完全融入到现代生活与社会环境之中,不能称之为现代园林景观。传统与现代的错位,使现代园林景观缺乏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导致景观审美杂乱。园林景观设计是具有在地化属性的、自然与人文兼容的,不存在可以普适于全球的设计理念、方法与技术,任何新理念、新方法都必须经过本土化改造融合以后,才能接地气、可操作,只有传承和创新,才是生存之道。上述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忽视了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忽略了与社会和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其结果必然是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设计出来的作品不是群众真正需要的、可以满足心理需求的园林景观,无法形成具有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园林景观文化。
2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化出路
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局限性和现代园林景观的特点决定了仅靠传统的设计元素和手法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于园林景观的需求,简单地使用现代材料技术去模仿照搬传统园林的形式,事实证明是不成功的。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开始高度重视地方民俗特色、历史文脉等,并且力图实现现代景观设计与传统历史文化的完美结合,强化现代园林景观的意义。部分学者对于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已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如冯纪忠先生在《人与自然———从比较园林史看建筑发展趋势》一文中,通过梳理将园林发展分为形、情、理、神、意5个阶段,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思考。孟兆祯先生在《园衍》一书中强调,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更要注重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科学创新,并对此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王澍等通过设计实践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之中,并借助现代化手法进行表达。随着时间的发展,“景境”一词的出现为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化发展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丰富了现代化设计的文化内涵。“景”与“境”合成为词,最早出现在东汉刘熙的《释名》中,常被用于文学、美学、影视学等领域。近年来,在风景园林学中也开始频繁出现。如张亚文先生在《景观欣赏》中写道:点景主要是用一语一词来刻画出景观的特征和景境。张家骥先生的《中国造园艺术史》和王其钧先生的《图说中国古典园林史》中,都有关于“艮岳景境”的描述。较早提出中国园林“景境美”的,有王玉晶等编著《园林美学》,以及曹林娣教授的《东方园林审美论》[2]。郭明友先生在《论“景境”———关于中国园林审美理论元概念的思考》一文中,定义了“景境”一词的概念。所谓“景境”,就是园林实景与情感理想交融渗透所形成的审美境界,其中“景”是园林审美的物质基础,具有真实可视性,“境”是情感理想融渗于实景后形成情景交融的整体审美效果[2]。纵观古今中外园林的发展历程,不断变化的元素、材料、结构、色彩、形式等表层特征都是难以传承和发展的,原封不动地传承那些具象的表层特征,只能称为仿古,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园林景观,我们应该抛开传统园林的表面,深入挖掘其文化精髓。一个优秀的园林景观,其成功之处是在于它创造了什么样的景境,要想找到中国现代园林景观合适的出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学会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的景境特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首先应确定场地定位。站在时间轴的延长线之上,尊重并挖掘设计场地的历史文脉,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提炼出该场地的主要特征,同时融于地理、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全要素系统之中,尊重场域环境的内在肌理与规律,从而直接通过构建园林实景的物质形态来表达主题思想,使园林景观具有“故事性”,能够传递易于游人理解的意境。其次,注重人文精神,因地制宜地营造特有的人文景观。这并不是指要采用历史典故、名人传记或者文物古迹等方式方法来营造各种人工化场景或设施,而是以场地自然空间为基础,以人文情怀审视人地关系,既爱护这片土地,也关切其中人的需求。结合当地人文景观的形成过程,利用合适的材料、技术等,营造与自然空间相协调的人文空间,以及满足游人观赏和游憩等各种需求的人工设施,将情感理想融入园林实景中,使作品呈现出强烈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征。第三,体现现代化的景境。中国传统造园中景境的体现更多的是在于花木寄情、状物比兴所产生的象征寓意上,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超脱隐逸、淡泊名利的审美情趣,难以契合现代人简洁、明快、开朗、大方的审美情趣。现代园林景观所承载的主流情感,不再是古代文人孤高独乐的清居思想,而是现代社会积极向上的的公德和价值观等时代精神,因此造景形式不必依样拟古,材料和工艺也必须遵时合宜[2]。设计者应该全面认知中国园林历史,重树民族文化自信,继承传统智慧,直面现实的需求和问题,在进行现代园林的景境设计时,应该走出传统园林的束缚,更精确地表现现代的审美情趣,深刻揭示现代社会、人对生活环境的本质要求。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不应该再盲目照搬西方园林景观,更不应该再局限于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的固有观念之中,而应该从中走出来,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社会需求等,以现代手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完美融合。只要园林设计尊重了场地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脉,不同分区的景境之间有内在呼应、过渡自然,工程实现上符合视觉、生态、功能、可持续等相关要求,风景园林就可以成为意蕴丰富的经典之作[2]。
3结语
从古至今,园林景观与人类的生活一直都是息息相关的,它产生于人类的需求,也服务于人类的需求。每一种新的园林形式的出现,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中国传统园林作为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之一、世界园林之母,必然有其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与意义,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它,对它进行重新诠释。“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今”“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化发展任重而道远,面对国际潮流与本土立场的错位、传统立场与现代设计的错位,盲目地“崇洋”与一味地“固步自封”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做的是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艺术精华,提升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杨锐.论风景园林学的现代性与中国性[J].中国园林,2018,34(01):63-64.
关键词:国家园林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1 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概况
1991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首先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概念,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指引了方向,也为园林城市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199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科学等事业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加之各级政府和各界群众的有力推动,城市园林绿化活动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以“绿化达标”、“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政策为基础,建设部制定了《园林城市评选标准(试行)》,借以嘉奖在园林绿化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城市,从而推动全国各城市的环境治理和建设。自从1992年建设部开展国家园林城市评比以来,截止到2011年9月为止,一共进行了12批次的国家园林城市评选,评选出国家园林城市184个(表2.1),其中包含4个国家园林城区,分别为上海市浦东区(1999年)、天津市塘沽区(2007年)、重庆市南岸区(2007年)、重庆市渝北区(2007年)。
2 国家园林城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现状
2.1 “为绿化而绿化”
主要表现在一些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规划只考虑是否符合规范,而忽视情趣、意趣。有的甚至拒人于园外,草坪、花坛、绿地景观被栅栏包围,这样的园林景观的绿化虽然绝对化覆盖面积达标,但其实用功能却远远发挥不了作用。
2.2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缺乏个性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楼盘的广告,其中不乏有洋楼、庄园、小镇等名词出现,仔细品味似乎都是外国的名称。走进住宅区参观一下,可以看见具有强烈西方园林特色的要素在里面,大型的罗马柱、喷泉水池的组合、几何的布置形式、修剪整齐的花木……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先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传统的造园思想,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们运用到现在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发扬我国的优秀园林艺术和设计思想。改变现在许多小区一样的植被,一样的空间布局形式,以适应居民的心理需求。
2.3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缺乏文化气息
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居住区的一部分,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要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但很多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不是充斥着强烈的人工气息,就是做工粗糙,更谈不上会有诗意了。园林艺术是一种动态艺术,这种艺术不是简单的栽植一些奇花异草或是建造一些亭台楼阁便可以体现出来的;建设者应拓展视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营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
2.4 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严重失衡
花卉植物是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主要的造景要素,它们以其特有的色、香、姿、韵和特有的层次感,改善了生态环境,装点着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美化环境的意识,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但能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益,而且还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园林景观设计者(或决策者)的植物造景意识不强,在有限的可绿化空间里不以植物造景为主,却硬加上亭台楼阁、假山叠石等景观要素,不顾具体环境,单纯为做景观而做景观,使本已严重失衡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比例更加失衡。片面追求硬质景观的结果,必然使人们期望的自然环境和宁静惬意的小区氛围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2.5 各园林景观要素与居住楼体风格、人文环境难以和谐统一
当前一些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忽略了与居住楼风格、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有的盲目遵循“什么时尚造什么,什么好看建什么”的原则,东凑西拼的各种园林绿化要素风格不一致,使环境显得杂乱无章、不成体系,反而对居民的身心会造成伤害。
3 提高国家园林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质量的具体建议
3.1 统一规划,协调布局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在统一考虑小区整体风貌的前提下,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科学协调布置园林景观,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园林景观系统,并与城市整个自然绿化要求保持统一。设计尽量做到“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建设富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居住小区绿化景观。
3.2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体现人性化
适地造林、借景寓情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所在。要最大限度利用原地形地貌,少动土方,适当保留原有树种。在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居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
3.3小区景观要与生活、文化相结合,讲求实用性
小区园林景观是区内居民游憩、锻炼身体、休闲、交流的场所,因此小区园林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如儿童活动区树种树型要丰富,色彩要明快,比例要恰当,一般采用生长健壮,少病虫害,树姿优美、无刺、无毒、无飞絮的树种。而老人活动区应选择高大乔木为老人休息处遮荫,为晨练、散步创造意境。
3.4 植物配置上注意层次性、协调性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应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木、地被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在进行这种层次的搭配时,应注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为宜,草皮面积不高于绿化面积的30%,另外要注意植物种类的丰富多彩。要掌握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的搭配,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要巧用草本花卉以弥补木本之不足,在组合时必须考虑小区中植物的色泽、花型、树冠、形状、高度等方面,做到互相协调。
3.5 突出主景,切忌主次不分
每个园林都有一个题思想,每一个园林也必须有一个视觉焦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园林主景。对于居住区绿化设计来说,必须考虑焦点景物的配置,可以是水景,可以是山石景,也可以是植物造景,只要能与环境协调就是好。现代园林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的存在,我们尊重这种存在的同时,就必须理解园林中主基调的作用,定了基调才能创造出小区的园林氛围,才能表达出主题。
总之,国家园林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要不断创新,设计出真正人性化、生态化和自然化的园林景观。小区规划和景观设计的优劣对整体提高小区的品质和整个城市的市容市貌起到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里德.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原著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建设部.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建城[1997]150号.
[3] 李汉飞.情况为先巧在立意――浅谈居住区情况景观计划.中国园林2002(2).
[4] 郭淑芬,田霞.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