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

阅读教学的好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阅读教学的好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阅读教学的好方法

第1篇: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方法策略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技能之一。在高中阶段,虽然教师们重视阅读教学,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似乎有限,更难以满足他们生活和工作的需求。究其原因,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教材的原因以及测试评价的原因,但笔者认为更主要的还是阅读教学的原因。阅读教学目标不明确,阅读教学模式单一,以应试为目的的题海战术等问题在现实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而对于这些问题,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并不认为它们是“问题”,或者潜意识里认为学生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就是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问题。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缺乏对阅读教学的反思,把经验当作成功的基石。殊不知,“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称为肤浅的知识。”(美国学者,波斯纳)

一、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

熊川武教授(2002:5)认为:“反思性教学即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发现学习则是布鲁纳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他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主动去探索,发现新知识进而学习。把反思性教学理论、发现学习理论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内涵进行认知剖析,探究阅读教学前、中、后各环节的得与失,从而解决阅读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二、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

作为实施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的教师首先要树立发现式反思性教学的理念,掌握发现式反思性教学理论知识,从而能够在实践运用中游刃有余。为推进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笔者认为,在选择阅读教学方法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依据。高中阶段的阅读目标不仅包括理解大意、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根据上下文线索进行推理判断,理解不同文体的文本,包括各种商品的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资料,同时还必须能够阅读一般的英文杂志、报纸等(王笃勤,201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提出“对语篇的学习需要以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为导向,分析语篇承载的丰富意义和内涵,分析具体语篇是如何布局和有效运用语言素材来建构其意义和内涵的。”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的放矢,选择合适的阅读教学方法。如果课堂以培养略读、词意猜测、推理等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为目标,就不宜选用任务型教学方式。第二,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教学内容是实施教学的文本依托。高中阶段的阅读文体多种多样,需要增加分析型阅读教学,加强高层次理解能力的培养。此时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相扶相依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教学内容展现得淋漓尽致。第三,以学生的学情为导线。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任何教学方法的效果最终都会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因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学习风格,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应有的支架。

三、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方法

经过将近一年的对发现式反思性阅读教学的研究,笔者总结了如下的阅读教学方法:

(一)反思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教学设计阅读教学实施前,教师对阅读教学目标、阅读教学内容、阅读教学模式、阅读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反思,预测阅读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早做好应对措施。对阅读前的反思,其本质是再次备课,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阅读教学中的反思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要能够随时观察教学实施效果,并不断进行自我检查与修正,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活动参与度及整体教学氛围,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善与提高。阅读教学后,对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反思。总结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如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新的教学模式的启用、教学活动的优势等,形成个人教学经验,以在合适的时机再次使用或是推广。归纳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分析造成教学失效或失败的原因,讨论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不断优化阅读教学,同时也促使教师不断进行阅读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关注整体阅读教学模式目前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模式主要有PWP(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阅读教学模式、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支架教学模式等。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身的特点及侧重点。而实际教学中往往是同时交叉使用几种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各模式使用的原则和目的。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适当调整。只有调控好阅读教学的大框架,才能确保阅读教学目标实现的最大化。

(三)充分利用录像课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对自己和其他同事的阅读课堂进行了录像,旨在更细致且反复研究教学现象,偶然发现,录像课是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很好的途径。通过自我观课,把自己当作听课教师,客观地去研究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容易发现问题所在。对比改进后的课堂录像,教师能够观察体验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所提高。研究他人的课堂录像,可以更完整、深入地学习他人的优点,发现阅读教学的普遍缺点,更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行为。

(四)积极有效参与集体备课,互助合作建构反思过程离不开团队合作。在学校,备课组是最具体的合作团队。在研究的不同阶段,教师聚在一起分析比较各自阅读教学的相关数据,共同研究彼此的课堂录像,互相学习、建议,能够使教师脱离狭隘的个人经验主义,修正个人反思中的不足,取长补短,从而促进整个团队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2篇: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

一、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语文教学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下面是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1. 应试思维根深蒂固,教学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效果不显著

应试思维根深蒂固,教师非常有针对性的精心设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方面面俱全致使教学没有多少内容,付出而没有收获,特别强调对语文文字进行解析时,忽略了很多实际问题,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对学生实行题海战略,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考试题型,条条框框严重,对学生进行教条主义的训练,忽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需求,导致学生形成严重的逆反心理。这种方法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反而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很难提高。

2. 教师对高中语文阅读解读力度不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教师在对高中语文阅读材料进行解读时,原版照抄阅读参考书上的固定答案,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主动积极的指引学生仔细学习文章,却把大量的词句语言硬生生的灌给学生们,让学生的理解和观点一定要与教师保持相同,学生对于阅读问题的解答也必须和教师的解答一样,相反的肯定是不正确的,这就导致学生自主思维能力严重被限制,并致使学生对语文阅读形成了厌倦情绪。这种方式和标准严重破坏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主体性,制约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潜力与思维创新,这对高中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利影响。

3. 高中教师的阅读教学方式方法不恰当,致使阅读材料的整体性被破坏

教师阅读教学方式不恰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教师与学生的活动量成反比;教师和学生交流多,学生和阅读材料本身对话少;教师对阅读材料内容解析和挖掘人文较多,掌握阅读语言内涵指导学生解析、灵活掌握的少等。这样的方法使学生没有较充分的时间精力,定下心去体会阅读材料内涵,而且学生也不知道阅读文章的重点内容是什么。所以,教师应该充分站在学生立场考虑问题,积极指引学生进行感知理解和感悟。语文阅读的现状就是由于不适当的语文教学方法忽略了语文阅读本身的整体性,导致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是零散的、不分重点的,打破了阅读文章词句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受到消极影响,另外也起不到语文阅读本身的熏陶和提升素养的作用。

二、针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所存在问题的应对对策

语文阅读教学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该高度重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语文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指导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感悟文字的魅力和文章的意境,身临其境,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站在学生位置考虑问题,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活跃性,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本人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情况,浅谈一下对如何加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意见。

1. 激发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乐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学好任何科目的老师,对于高中的教学也是一样,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它是加强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因素。学生自己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才会深刻的记住,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探求欲和主动思考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调动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那么,怎么提高学生的阅读乐趣呢?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爱好与乐趣特点,而且各自的思考能力与做事风格也不一样,所以,教师需要深入他们心里理解他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方法激发不同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将学生的被动学习情况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另外,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小游戏的方式使学生与课堂融为一体,创造适合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增进感情交流,成功教育学生便会自然而然。

2. 使学生对语文阅读能够充分的体验

学生在学校教学中占据着主体的地位,是学校教育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布置好教学模板,设计语文教学内容,尽量适合学生们对语文阅读的要求,真正达成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的目标。教师应依据学生的不同特征进行寓教于学,要求教师要从较高层次上深刻掌握语文阅读的内涵和标准,然后选择设计适合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和感悟文章的内容、感情以及人生观等方面,从而影响学生自身的情感塑造、生活态度的培养以及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角色,充分的体验语文阅读,从而保证高校语文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

3. 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与细读精读的能力

文学的文本解读一般包括一般性阅读、精读细读与批评性阅读。一般性阅读要求很低,读者只需要通过阅读浏览全文后能够掌握文章材料所表达的基本意思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便可。细读则需要读者对文章的手法、写法及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联系进行仔细阅读和体味。 批评性阅读便是最深的一个层面它需要读者深度地分析并进行相关评价。总说来,就是结合教材,感受文学作品的内涵,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方面有重大的意义,因此,高中教师要不断地寻找探究适应语文阅读教学教育规律的方法策略,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坚持不懈、奉献力量,使学生真正做到乐学、乐读,加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第3篇: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模式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课改中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性质、目标、模式等各个方面给出了指导性的规定。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在现阶段教育制度及教学环境的制约下,还有每位初中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教学活动的不同理解下,造成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大量问题,严重偏离了新课改的要求及语文教学的性质、目标。总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阅读教学主体角色错位

调查我国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发现阅读教学主体角色错位现象广泛存在,在一些经济与教育不发达的地区尤为突出。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完全凌驾于学生之上,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当前,多数学校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选择阅读素材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吞咽”;教师设计好阅读线路与框架,学生只好循规蹈矩、“八股式”地吸纳;更有甚者,有些教师竟然将阅读教学简化为“老师读读、学生听听”,好一点的会“老师再讲讲、学生再听听”。如此,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在教学主体角色完全错位的情况下,缺乏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过程,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勤于思辨,阅读教学就像一潭发霉、发臭了的死水,没有生气、让人窒息。在完全被动,甚至是“左耳进、右耳出”的情况下,原本可以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理解与分析能力的阅读课,成了学生的负担,泯灭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潜质。

2.注重应试教育,忽略素质培养

语文素质教育一个重要观点在于“大语文教学”,“以学生阅读为主、教师辅助导引,教与学相得益彰”的阅读教学模式是实施“大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然而,在“以题代读,强调应试”的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与否取决于该知识点是否被教材所选用、是否在教师所选用的章节内、是否是例行的考点。如此的阅读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效果寥寥。显然,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与变革,势在必行。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进的策略

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上存在的两大问题,在改进的对策上我们也应该从两大方面入手,有的放矢。

1.转变语文阅读教学主体角色,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首先,各级教学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员以及广大语文教学从业人员必须切实转变观念。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在于拓展广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其次,在端正观念与认识的前提下,由各级教学主管部门组织广大语文教学从业人员,展开广泛、深入的阅读教学教法方面的研讨活动,探讨如何有效实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从传统“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向新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发现先进、树立典型,必要时组织年轻有潜力的语文教师到语文教学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取经”。然后,以点带面,推动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新局面的形成。

2.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素质教育

首先,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结合具体教学系统要素与环境特征,对教学方法做持续改进,在变化中求活力、求效果、求发展。对此,首先要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方式、方法进行灵活设计,摈弃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法,抛弃“中心思想”加“段落大意”再加“字、词、句讲解”“三段论”式的教学模式。

其次,被动阅读与主动阅读相结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中学生的主动阅读。这不是说,被动式阅读一无是处,没有意义。相反,以教师为中心的对中学生而言的被动阅读,具有“师傅领进门”的作用。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提示与分析,使学生对阅读技巧与技能的掌握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教师在启发学生阅读时,应当充分挖掘作品内涵,激发其探究热情,使之能主动阅读,常读常新、乐于思辨。对于教材中的泛读课文以及课外阅读素材,要将更多的主动权放给学生,给他们自由发挥、自由成长的一片天地。

第4篇: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任务型阅读教学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认为,运用任务型教学思维模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起到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的作用,而且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通过设计阅读教学任务的模式来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体验,更能够发挥好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任务型阅读教学更是学生比较喜欢的阅读学习模式,但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更应该用反思的眼光来审视当前任务阅读教学,以期增强阅读教学效果的作用。

1.依据学习差异,优化任务问题设计

阅读学习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差异性。这也就是说,在英语课程教学中,从学生的阅读理解基础出发,注重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定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学习发展需要。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学习差异出发,优化任务设计更能够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学习差异来优化任务教学,一方面,能够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让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本的理解感悟,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认为,首先,要注重学生自主阅读方法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最喜欢的阅读方式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整体阅读和理解感知。其次,应允许学生有自主阅读和思考探究方法的选择,让学生在彼此多元化的学习方法选择中加深多语言文本的理解感悟。最后,应尊重学生的阅读学习成果,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像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七Unit 2 “Fit for Life”的“Reading:Two life-saving medicines”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个体差异,运用了如下的方法:首先,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运用文本词汇概括文章表达大意。其次,要求学生思考:①What’s the character of the two medicines in the article?②Do you think the two medicines so important to our health?最后,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差异就自己的学习感悟运用适当的形式进行表达,以此来优化任务问题设计。

2.注重多样探究,优化任务阅读过程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能够运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阅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够有效地优化学生的阅读学习思考探究过程。我认为,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本的理解感悟,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多样探究,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方法得到更为有效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大胆质疑,进而发挥好团体学习的作用,运用好合作探究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化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能力。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和掌握大意的前提下,与同桌进行讨论、小组学习探究、交流争鸣,以培养他们正确的阅读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

像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七Unit 4 “Public Transport”的“Reading:The first underground in the world”教学中,围绕阅读探究任务,我鼓励学生:首先,运用自主阅读的形式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其次,要求学生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来思考:Why did people make the underground?最后,鼓励学生就自己的合作探究情况予以表达,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

3.丰富感悟思维,优化阅读发展创新

任务阅读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完成任务,更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发散性思维,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学习知识和技能,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这也就是说,注重学生感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精神。

因此,注重阅读延伸任务,就是要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理解感悟,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发展创新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创新之处予以充分肯定,使学生的这种主动探究和学习感悟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是提高阅读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更是帮助学生构建明确阅读学习目标和合理知识结构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运用好反思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更利于在优化阅读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锦霞.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反思[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0,(3).

[2]赵艳萍.用任务型教学法解决高中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05.

[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第1版.

第5篇: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

一 正确把握三维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往往只考虑知识和能力,即只偏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误认为谁的语文分数考得高,谁的语文素养就高,漠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忽视学生学习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在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做到:(1)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要认清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维目标的实施,绝不是三维之间的几何相加,它是在阅读教学一体化的过程中实现的;(2)在实施的策略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突破口;(3)在评价的方法上,要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不能只停留在考试分数上;(4)在教学上要注重“练什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很大程度上就是阅读训练课。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语文课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载体,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必须要把阅读训练的内容(即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评价鉴赏能力和阅读技能)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二 以学生为主体

在阅读教学中,谁是阅读的主体,这是阅读教学中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先是教师钻研教材,阅读教参及相关资料,然后写出教案。这个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上要提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是什么?以及与问题答案相关的板书、提纲。教学时,教师常常采用谈话的方法,将“预设”好的问题与结论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这种“请君入瓮”式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泯灭,创造的天赋被扼杀。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在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呢?

第一,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促使他们主动地读、专心地读、兴致勃勃地读,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感悟。要为学生在文本言语与主体直接经验之间架起“桥梁”。文本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间接的,学生对此没有直觉的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学生,唤醒学生记忆,借助自己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相似的直觉经验去解读文本的内容。第二,要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批判性阅读,培养问题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阅读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解决问题。这样做,既可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 变“传话式”教学为“参与式”教学

目前,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关注的是可以转化分数的诸多结论,如让学生背诵词语解释、重点句子的含义、课后练习的答案等,教学过程成了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问学生答的“传话式”“受话式”教学。在这种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以掌握知识、应付考试为目的的,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关怀,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使阅读教学走向了异化。《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变“传话式”教学为“参与式”教学。所谓“参与”,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参加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实质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四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参与式”教学

首先,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参与式”的阅读教学中,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良好氛围,这是实施“参与式”教学的前提。

其次,师生共同走进文本。教师走进文本,就是要钻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吃透了,才有组织和引导的“底气”。要做到“一读、二想”。读,就是要反复朗读教材,读出教材中的精妙之处,读出自己独到的发现。想,就是要想一想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哪些?在学生阅读文本时,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读好,除了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外,还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留给学生宝贵的阅读时间;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与文本对话架起“桥梁”。同时,抓“生成性”教学。传统的阅读教学的重要特性是“预定性”,问题及问题的结论都是教师预先设定的。而参与阅读教学的重要特性

第6篇: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

【关键词】阅读观念;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开始,搞好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深远的意义。通过阅读优秀作品,让学生感悟生活,体会人间的真、善、美,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达到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改革阅读教学方法,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逼着我们改革阅读教学

学好语文能令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和社会生活中受益无穷,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学好语文,应该从阅读教学开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学了9年语文,却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阅读能力很低下,不爱读书,更不会读书,这显然与语文课中的阅读教学有很大关系。师生沉溺于应试教育的泥潭,拘泥于所谓的标准答案,再加上老师肢解性的讲析使文章丧失了整体的美感,使本应生机勃勃的语文课堂丧失了活力和魅力,学生自然兴味索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硬着头皮学会老师布置的课内知识,已经深感痛苦,又怎么可能去主动拓宽阅读面,接受更多新知识呢?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下,一旦离开课堂,基本就告别了“阅读”这种最快最好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变得不会阅读了。鉴于此,确立全新的阅读观念势在必行。

二、确立全新阅读观念时改革阅读教学的关键

阅读是学习的最基本行为,不会阅读就不会学习。因此,阅读教学是否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不仅仅是学生能否上好语文课,而且关系到会不会学习、是否很好地学习其他知识的问题,总之阅读教学是一种学习能力培养的大问题。所以,建立全新的阅读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阅读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厚积薄发、日积月累的过程,要尽量避免急功近利的做法,要通过事实让学生认识到增加阅读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阅读,提高阅读效果和质量。这就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注重阅读观念的培养,注重自由宽松的阅读环境的创设,注重阅读习惯的养成,在阅读方法上要科学指导,放手让学生读,以读促讲,以读生情。当然,课外阅读书目的选择上,还要给学生必要的指导,提出阅读要求和阅读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有的放矢,既达到自由阅读的效果,又学会必须的知识。

三、培养阅读习惯,教给阅读的方法

语文教师应当给学生留足、留够自由阅读的时间,加强阅读方法指导,重点从阅读习惯的培养开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指导过程中,可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要讲究读书的方法,才能收到奇特的效果。阅读的方法主要有:一是顺读,即循序渐进,从开头读到结尾,是相对于跳跃阅读而言的。二是选读,即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有选择的挑选片段章节阅读。三是复读,即根据需要重复阅读,突出“温故而知新”的境界,有助于在复读中得到新的体会和新的收获。四是默读,即不出声音的阅读,有助于理解阅读的内容。五是诵读,即朗读。朗读可以淋漓尽致地体验作品的感彩。六是抄读,抄读需要一定的时间条件,有较强的针对性,就是把认为优美的、重要的片段、句子抄录下来,以备再读或查阅。七是精读,即认真、详细、精确地阅读。阅读时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阅读,不仅要弄清文章中的字、词、句、段篇的含义,领会字里行间的深层意思,掌握段意,还要理解作者的思路,掌握全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类似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八是浏览阅读,即大略地看看,或随便翻翻。如阅读报刊时,大致看一看,了解一下。其次,还有略读(粗读和泛读)和速读。阅读的方法很多,至于运用哪种方法阅读,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用各种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四、培养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持续动力。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是来自于学生的自身养成,二是来自于语文教师精彩的课堂引领和点拨。教师引领和点拨的艺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如帮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书目阅读;阅读中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积极创设学生乐于表达的机会和平台。总之,要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特点和爱好,引发学生兴趣点,让学生自主阅读,感知作者的情感,在阅读中寻求读书的快乐和体验。

语文教师课堂阅读指导的重心应当从课文讲解转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味道、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或朗读某些名著中的一些精彩段落或片断,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自己在报纸、杂志上搜寻、摘抄优秀的文章,然后在教室张贴交流、评比;让学生在班上朗读自己的作文;教师简要点评;通过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都会收到好的效果。

五、积极拓宽课外阅读的渠道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效补充,在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开阔学生眼界、丰富阅读内容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室(馆)、报刊亭,通过开放、延长借阅时间、有奖阅读和读书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遨游书海,拓展阅读视野,提高阅读效果。例如,要求学生自愿自费订阅阅读书报,供课外自由阅读;在教室创办“读书角”,开展“好书大家读”读书活动,组织读书比赛;把《语文学习》《演讲与口才》《语文天地》等阅读资料带到教室,营造阅读的氛围。

总之,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将阅读训练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放手让学生在阅读的海洋中自由徜徉,汲取营养,努力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添趣增效。

参考文献

[1]赵建林.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刍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10).

第7篇: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新教学;实践问题

我国现如今处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之中,认知教学也正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认识事物与学习语文知识的有机融合,从教师教学的过程来看,其本质是一种认知过程。因而,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提高高中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的诸多内容之中,阅读教学是消耗时间最长、收效较小的一项。长期的传统阅读教学方式是教师教课,学生学习;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表面上看来语文阅读课堂的氛围比较活跃,实际上学生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的,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生置于语文阅读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好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陈旧落后

我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所以会存在一系列问题,教育观念的落后与陈旧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高中的领导以及上级部门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学校领导并不关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也不关注学生能否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仅仅将关注点放在升学率上,认为升学率高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就算成功的完成了,这往往会造成一定的误区。许多高中语文教师仍然认为,教育学生仅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能从本质上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也是比较传统的。

(二)语文教师不能正确分析阅读教材

许多高中语文任课教师不能正确地处理语文书面教材,也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刻的思考与研究。导致在教课的过程中不管什么课文,都往一般性的套路里面绕,而不考虑这样讲课的效果怎么样。教师的阅读教学没有指定完备的教育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指定是教师把握教学内容的标尺,控制教学进程的方向和检验教学成果的根据。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或者教学目标指定的比较模糊,这些都会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性

许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既不会注重教学方式的提高与改进,更加不会注重学生个性、独立阅读能力的发展。而且许多任课教师都会固步自封,认为“资料”、“字典”就一定具备他们所要查阅的知识。试想一下,如果国家取消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许多高中生或被淡出语文教学的课堂。

(四)教师不注重教学研究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教学改革,关注学生具体的学习需求,应该将教学教育研究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对语文教学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又要对语文课堂学习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研究,还要对语文教材的要求、教育理念和知识系统进行研究。这些方面大多数学校的任课教师没有关注到,因而教师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应对高中语文阅读新教学实践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内容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出了要能够正确地处理阅读教材之外,还要能够知道阅读教学的主体内容,阅读教学的具体内容较多,主要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1.教师要注重传授阅读技巧和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了学生阅读的方法也就交给他们真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金钥匙。2.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主要体现在创造力、鉴赏力、理解力这三个方面,纵观以上,教师应该注重传授给学生阅读方法。

(二)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制定阅读教学计划,选择最佳教学方法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作为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程序,教学中的许多因素都在其中得到综合体现和反映。阅读教学计划制定的好不仅仅能够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内心,还能从教学的过程中吸引学生对阅读教材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教师也能够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里学到阅读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等。

(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在纷繁的社会里已经远远不够用了,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让学生学会自主的阅读就显得尤其重要。细节决定成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的变化,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风味,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扮演主导地位,充分尽一个导师的职责,从全方位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养成稳定良好的阅读习惯。

结语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成的,必须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注重知识、方法的积累,这样日积月累、长期坚持努力结合起来才会收获一定的效果。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沉重,要进行有效地指导,开展有创意、多角度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比较宽松的氛围中学到阅读知识,拓展学生的四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抛弃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解,轻方法;重认知,轻情感;重分析,轻诵读的状态。尽快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框架和阅读理论,从根本上解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低层次的阅读现状。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高中语文阅读新教学方法的实践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许惠林. 解读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学术研究,2013(1).

第8篇: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

对话型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师生问答,真正的对话型教学是老师与学生之间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倾听从而敞开心扉,对教学的过程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根据初中语文对话型阅读的教学现状,笔者提出几点改良措施:

1.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对话兴趣。要想对话型阅读教学顺利的开展,老师则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阅读环境中敢于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如今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不同的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便利将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展示。通过静态到动态、文字到短片的转变和呈现,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从而为话型阅读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阅读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并结合阅读教学的目标在网上下载相关的短片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播放。为了让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过程变得平等,老师则可以适当的改变学生“秧田式”的座位方式,以半圆形的座位形式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距离。通过座位上的改变和多媒体对阅读内容的呈现,能够让对话的氛围不同于传统教学氛围的死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兴趣。

2.精心设计对话的内容,调动对话热情。在初中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代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越多就能让阅读教学的效果变得越好。对话的“量”变多,对话的“质”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受到影响,这样容易让师生之间的对话变得流于形式。因此老师要对对话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在符合阅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对话,而不是为了对话而对话。通过调动学生的对话热情,促进对话型阅读教学目的的实现。比如在阅读高尔基《童年》的时候,老师则可以对对话的内容进行设计:童年的生活通常都是丰富多彩的,为什么高尔基所描述的童年却设计“铅一般沉重的丑事”?老师通过适当的点播和引导,则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一个探索的大方向,根据这样的对话内容设计,学生可以去文中寻找答案。为了能够调动学生对话的热情,老师应当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鼓励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敢于表现自己,符合初中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的过程。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进行对话。老师普遍是偏爱那些成绩好、性格活泼的学生,在进行对话型阅读教学的时候更多的是与那些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对于那些语文基础差、性格内向的学生,则是予以忽视。要想真正实现对话型阅读教学的目的,则需要老师以平等的心态来对待每一名学生。由于每个学生的想法不同,对于同一个文学作品的看法自然也会产生差异,老师需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不同理解,从而达到对话型阅读教学的目的。比如在阅读吴承恩《西游记》的时候,《西游记》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对于书中的内容学生通过电视剧的观看就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在对这一作品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来阐述对书中几个主要人物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唐僧是心慈仁厚,一只蚂蚁都不敢踩死。然而有的学生却认为唐僧是窝囊,常常因为盲目的仁慈让自己落到妖怪的手中,让孙悟空付出很多代价来救他。一件事情总有两面性,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自然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老师对于学生这样的表达应当予以尊重,在大方向不错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对话,从而让对话型阅读教学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二、总结

第9篇: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

小学生生活阅历浅,通过大量阅读,能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经验,获取大量词汇,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还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只要我们加强阅读教学,把课内和课外都抓好了,学生的语文素质何愁得不到提高?

加强阅读教学,教师首先要抓好课堂阅读教学。课堂阅读教学教师要深入贯彻《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我们要重视学生是阅读教学主人的地位。为此,教师在发挥好引导、点拨、启发、评价激励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一定要把阅读理解、领会、品味、感悟还给学生。这就要让学生⑴多读。“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阅读课上,教师要更多地给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时间,引导学生反馈诵读,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文本感知、领悟、想象、创造。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获得情感体验。⑵善问。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读,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全体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教师的作用主要任务是创设阅读情境,制定阅读目标,提示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这样,语文阅课才能形成以能力训练为核心,以知识传授情感体验的手段的能力训练课,把学生引入到作者思路上去,使阅读课成为写作的基础课,从而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是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课外阅读不容忽视,忽视课外阅读,会极大限制学生的语文能力,导致知识面窄,欣赏层次低下,阅读速度缓慢。阅读教学要确保基本的阅读量,达到新课标规定的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