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外贸易的好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 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国内资本结构
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下,产品优胜劣汰,所以在对外贸易中的优势产业必然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报酬,形成循环的产业链。国内资本集中流向本国比较有优势的对外贸易产业中,生产出畅销的产品,远销国际,从而也就获得更多的资金来进行二次投入,对国内进行建设发展,带动国内经济,这就是对外贸易对国内市场的资金走向和资本结构的调节作用,这样可以避免了资源重复浪费,优化了市场资源配置。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资本投入的重点就是对外出口的手工制品、对外劳务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这样使得这些本就具有优势的产业进一步升级,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引入外资,再把资金投入国内的经济建设中,慢慢的使得非优势产业也发展起来,这样国民经济就可以全面协调的发展,经济发展也从不平衡到平衡逐渐过渡。
(二)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总量
世界范围内的商品流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剂余缺,节约成本,让可利用的生产要素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生产总量,提高国家工业生产的效益,为国内经济增长提供必不可少的条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分工是可以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各个国家的资源,带动各国产业升级,调整国家内部产业结构。还能让各国之间进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交流,让各国取长补短,优化产业结构。这对于技术不发达的中国来说,是一个绝好的融入世界经济的机会,给我国追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步伐提供一个捷径。我国可以通过对外贸易的发展交流,引入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国内各项产业的技术发展,从而真正在世界经济之林中站一席之地。无论是调剂余缺还是技术交流,都可以提高国内劳动生产总量,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从而实现让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的目标。
(三)促进国内市场竞争
对外贸易不单单是出口贸易,我国也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产品,这样的国际市场竞争必然影响到国内市场,给国内相关企业造成压力,从而促进其改革发展。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的深入发展,国外的很多优势产品也逐渐充斥国内市场,尤其是电子、汽车、高档服装等产品,这对我国内的一些中小企业造成不小的冲击。在国内传统的产业发展中,很多企业并不注重产品的包装和企业形象等“软件”,缺乏竞争意识,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光有产品,更多的是先进的企业理念和管理模式,这样对外贸易促进国内的企业市场竞争。所以短期内可能有国内企业受到“洋产品”的冲击,蒙受损失,但是如果这些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发挥优势的同时注重学习,必然能取得长远的经济利益。而那些固步自封的企业也就被竞争所淘汰掉,从而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加强国内各经济部门联系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出口产品主的竞争力主要靠的是国内劳动力成本较低的这一优势实现的,主导产业在国际上并没有竞争力。但是在国际贸易中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其主导产业上。所以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对外贸易中,虽然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但是不符合长远的发展战略。而随着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大,对外贸易扩展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国内围绕自身优势产业的上下游产业也被带动起来,各个产业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最终形成今天我国对外贸易多角度全方位的战略格局,不再只是单单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来实现对外贸易的。国内各个产业之间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的磨合,联系日益牢固,节约了流通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也让我国的主导产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发挥。
(五)外资引入
我国古代一直有重农抑商的传统,到近代中国商业也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直到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的开展,逐渐引进外资,对国内进行建设,发展经济。国外资本的引入不仅解决了国内资金不足的问题,也带来了就业的机会,使得劳动力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也让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在国内落户,这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都是和外资的引入是分不开的。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大的作用,但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我们在享受对外贸易好处的同时,也应注意其中不足和问题,这样才能防微杜渐,使得国家经济朝着健康良好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
二、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注意问题
(一) 贸易对象多样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应该进一步拓宽国际商品市场,实现对外贸易对象的多样化,这样主要是可以转移我国主要出口对象国家单一,容易出现矛盾的问题。我国现在主要的贸易对象还集中与少数发达国家,巨大的贸易顺差常常引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而且市场小竞争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开拓更多的国际市场有利与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也能更加好的调整国内经济结构。对外贸易不应该局限与以往的老牌对象经济发达国家,而应把眼光更多的投入到现在国际上具有发展潜力的国家或经济体,这些国家具有更大的潜力和市场,与这些新兴的市场国家搞好贸易关系,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二) 调整对外贸易产品结构
我国传统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是高投入、高耗能为代价,要转变这种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注重出口商品品牌的打造,打造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商品的附属价值提高,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不能像以前一样,低手工费加工国外知名品牌,然后再高额进口商品国内销售。注重出口商品质量和品牌的发展,推动国内产业由劳动密集型逐渐想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化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必然之路。国家在政策上应该给予扶植,用逐步调整出口退税优惠的政策等手段来保障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优化,促使国民经济迅速健康发展。
(三) 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自从2001年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但是新的环境和新的规范都需要我们学习和适应,所以在应该冷静客观的看待出现的贸易摩擦。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个别资本主义国家为转移国内的经济危机,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与我国贸易上问题频出,对此我国应该积极应对发生的贸易摩擦,最大化的保障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利益。我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应该加强对WTO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在遇到国际贸易摩擦时,应该积极利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在WTO的框架内合理的解决问题,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 内需与外需协调发展
一、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经济发展的根本
稍微观察过当今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史的人都会注意到,它们经济增长的共同特征之一是其产业结构的不断技术密集化,这种技术密集化的主要表现就是一国最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变得具有了更高的技术含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是一国能够形成净出口的产品,这种产品的技术密集化集中体现了一国全部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技术密集化。这种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的过程就是台湾人所说的“产业升级”。这也与当代的经济增长理论相符:按照当代的经济增长理论,现代的经济增长、特别是人均收入的提高主要来源于生产中的技术进步。
确实,上述说法的前提是可以按生产的产品不同把生产分为“技术含量高的”与“技术含量低的”。这种分法当然并不很严格。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生产同一种产品如棉布,这些不同的方法有着不同的技术含量。但是,如果考虑到企业总是在生产同种产品的不同生产技术中挑选成本最低的那种,不同种类的产品生产在技术密集的程度上就还是有着显著的区别。例如,纺纱的技术含量显然低机生产的技术含量。
19世纪以来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走过的技术密集化道路有相当大的共同性。一国进入了开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之后,首先具有了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一般都是纺织业,因为它需要的技术水平比较低。此后的技术密集化道路取决于一国走哪一条产业升级的路径:在发展重工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如德国、日本和韩国),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依次变为钢铁、化工、造船、汽车和机器制造、飞机制造和计算机高技术成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大型数据机)等等;而在发展轻工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则依次变为日用消费品、服装、电子产品等等。走这样的技术密集化和产业升级道路,世界各国几乎没有例外;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越快,经济增长就越快;不能迅速实现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的国家,其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速度必定不快。最近几年陷入经济困境的东亚国家,多半都是由于没能将整个经济的支柱转向更加技术密集化的产业。例如,自80年代以来日本的优势产业就是汽车制造和家用电器产品,这种产业结构至今没有明显的改变,这就从根本上妨碍了日本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这是最近10年来日本经济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之一。
由此看来,对一国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来说,对外贸易占总产出的比例有多高、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有多快,这些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一个国家完全可能在短期中出现对外贸易增长快、整个经济增长慢甚至经济衰退的现象,这种情况下的对外贸易增长快是该国经济出现了重大问题的表现。对外贸易占总产出的比重更不是一个好的追求目标。任何严肃的经济分析都可以证明,对任何国家来说都存在着一个最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于这个依存度和低于这个依存度都不是什么好事情;而且由于运输成本的限制,国家越大,其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就越低。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对外贸易占gdp的比例可以高达100%,而美国、日本的对外贸易占gdp的比例不过是20%。最有意思的是,象德国这样的国家对外贸易虽然占gdp的60%,但是它的大部分对外贸易是对周围的欧共体国家进行的,对欧共体以外国家的贸易只占其gdp的20%。整个欧共体对欧共体以外国家的贸易也只占其总产出的20%。而欧共体在土地面积和人口上与美国处于一个数量级。这是一个典型的证据,说明对外贸易占总产出的比例与国家的规模成反比。这被克鲁格曼概括成一个规律:越小的经济体对外贸易占总产出的比例越高。
上面的国际比较表明,在当代,人口、土地面积与美国大致相当的工业化经济体的对外贸易占总产出的比例只应当在20%左右。中国的土地面积与美国大致相等,人口为美国的数倍,最近几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却在40%上下。从发达国家的角度看,这是高得不正常的。形成这种过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原因,是相对于国外的生产率,中国生产可贸易商品的生产率相对较低而生产非贸易商品(如理发)的生产率相对较高,从而使中国国内以人民币计算的非贸易商品对可贸易商品的相对比价,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非贸易商品对可贸易商品的比价。这一方面低估了中国的总产出,另一方面又高估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有人以购买力平价方法估算,认为就实际产出来说,中国的gdp应当比现在的统计数字高4倍,相应地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就降到只有10%了。这说明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统计方法问题,是由于按国内现行价格和汇率进行统计的结果。但是,对于我们现在研究的问题十分重要的是,在经济增长很快的国家,由于可贸易品相对于国外的生产率增长得快于非贸易品相对于国外的生产率,在进一步的高速经济增长中以本国货币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增长慢于当年价格gdp的增长,就是按国内现行价格和汇率统计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会下降。日本和韩国都曾经出现过按现行统计数字计算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这不仅说明对外贸易依存度并非越高越好,而且说明经济高速成长到一定时期后还要求统计上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适当下降。
总之,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必须围绕着这一点来决定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使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完全服务于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东亚国家前几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不是它们实行了外向型经济,而是它们使自己的对外贸易战略、外向性经济以致整个的经济政策都为尽快的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服务。
对于中国来说,最有效地为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服务的对外贸易战略肯定不会是自由贸易政策。一般说来,自由贸易政策对任何发展中国家都不会是一个最优的政策。
二、自由贸易政策有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自由贸易已经成为西方经济界不可动摇的教条。西方人的灌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世界的舆论,以致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人也相信,只有自由贸易政策才是真正的发展经济之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有人还煞有介事地搬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算出了”中国如果接受一系列贸易自由化措施,2005年时的实际gdp会因此提高1.5%等等。按照这一类的论调,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经济,就应当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放弃对本国产业的一切保护措施。而在实际上,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鼓吹自由贸易,是披着科学的外衣贩卖其损人利己的私货。自由贸易政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副毒药。
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兜售贸易自由化的药方,但是它们自己就不是靠自由贸易政策发展起来的。近200年来担当过世界经济最强国的那些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工商业落后于别的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当它们急起直追发展自己的工商业时,它们都对自己的新兴产业实行了严格的保护,而且一般都是在自己成为世界第一(至少是第一流)的经济强国之后才转而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克鲁格曼这个国际贸易理论的权威自己就承认,美国、德国和日本“都是在贸易壁垒的保护下开始它们的工业化进程的”。其实何止是这三国,第一个现代工业化国家--英国就是靠保护贸易发展工商业的。英国转向自由贸易政策是在19世纪上半期,那时英国早已坐稳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宝座。在这之前,当英国的纺织业还大大落后于其它国家时(那时纺织业是最“先进”的产业),英国政府曾经用最极端的手段保护本国的纺织工业,以致于禁止本国臣民使用别国生产的纺织品。而英国正是靠从纺织业开始的“产业革命”才成了以后一个世纪的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把当今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与南美国家、与中国比较一下,就知道自由贸易政策如何有害于经济发展了。虽然南美国家取得政治独立的时间比美国晚了40年,但是19世纪初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差别,其它的经济条件(如人均可耕地面积、人种)都相差不多,当时它们在经济上都远远落后于英国。但是在整个19世纪中,美国人在不断反对英国人干涉其内政的斗争中对自己的制造业实行高度的贸易保护主义,结果是很快就发展起了最先进的工业和经济,在19世纪末成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而南美各国却被英国政府的“友好”姿态所迷惑,听信了英国人的甜言蜜语,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听任英国的工业来摧毁自己的制造业,到20世际初终于全部落入第三世界国家的行列。世人现在都在传说拉美国家本世纪50年代以来保护本国制造业的“进口替代战略”如何不成功,他们却不知道,正是由于拉美国家吃够了19世纪的自由贸易政策的苦头,它们才在本世纪中期转向了“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我们现在有理由怀疑,这样大肆渲染拉美国家进口替代战略的失败,又闭口不提它们过去自由贸易的失败,是西方发达国家为破坏落后国家的自主发展以永远保持自己经济上的优势而搞的宣传伎俩。
中国与美国是一个更好的对比:自之后,中国被迫开放,到20世纪初清朝灭亡前夕,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应当说是最合乎自由贸易理想的了。那时候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下,中国政府不能也不敢保护本国的制造业,仅有的关税壁垒也被国际条约限制而不得超过5%,实际上平均关税率连5%都不到。可是这样的自由贸易并没有使中国发展起来。1912年,当中国的进口关税平均还不到5%之时,美国全部进口的平均关税负担却为18.5%。须知美国当时已经是世界的第一经济强国、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却仍然以这样高的关税保护本国的产业,中国那样落后,却只有那么低的关税保护,中国的工业怎么能发展!现在的人都批评那时的,认为它的封建主义本质注定了它发展中国工业的努力不可能成功。其实,这样落后的国家,光是没有象样的关税保护这一条,就注定了中国工业不能发展。
现实和西方人信奉的鼓吹“自由贸易优越性”的经济理论形成了如此明显的对立,有些人还是如此虔诚地相信和宣传这一套学说,这是为什么?
这里只说一个理论上的根本问题:按可计算一般均衡“算出”的自由贸易好处根本就不可信。对自由贸易好处的全部论证都是以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为基础的。按照这个学说,只要两国生产同样两种物品的相对成本不一样,这两个国家就都可以出口自己生产的相对成本比较低的产品,进口自己生产相对成本比较高的产品,这种贸易可以使这两个国家都获益,因为它们都由此用自己有限的资源而得到了更多的商品。例如,如果英国用生产1单位呢绒的成本可以生产0.9单位酒,葡萄牙用生产1单位呢绒的成本可以生产0.83单位酒,那就不管它们的绝对生产成本是多少,都应该由英国向葡萄牙出口酒,而由葡萄牙向英国出口呢绒。而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贸易结构自动就会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这个要求。李嘉图自己认为国家之间在相对成本上的差别来源于它们在生产率上的技术差别;而以后的新古典贸易理论则强调这种相对成本上的差别来源于不同国家在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别,即不同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之间有不同的比例。可计算一般均衡不过是把这些理论化为具体的数学模型,再利用统计数据对这些模型作了估算而已。
为什么现在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作出的估算不可靠?为什么作为这个模型基础的比较成本理论成了“自由贸易优越论”的论据,而自由贸易优越论与成功的发展经验有如此大的矛盾?其根源就在于,比较成本学说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都用僵死的眼光去看待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不承认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取决于生产的历史,不承认对外贸易政策可以影响生产率。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生产率高一些,它生产这种产品的相对成本自然就会低一些。但是生产率的高低不是天生的,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在实践中的学习和锻炼。一般来说,人们干同一种工作的次数越多,工作效率就会越高;同样,一个企业生产过的同一种产品越多,生产效率就越高,其生产成本也就越低。这个道理,有工作经验的人都会感觉到。而美国人早就作过测算:一种型号的飞机的累积产量增加一倍,其生产成本就会降低20%。这种“学习效应”有两个特点:一种产品的生产率取决于它的生产历史,历史上生产过的越多成本就越低;一种产品的生产历史越长,其成本降低的潜力越小。从生产第一架飞机到生产第二架飞机就可以降低成本20%,而生产出一万架飞机之后,要再生产一万架飞机才可以降低20%的成本。由此看来,生产没有生产过的产品可以很快降低其生产成本,而生产老产品则不会降低多少它的成本。
如果考虑到这种学习效应,我们就可以知道比较成本学说对自由贸易政策所作的论证错在哪里:发展中国家生产过的“新产品”(现代工业产品)一定很少,新产品相对于旧产品的生产率一定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新产品相对于旧产品的相对成本也一定高于发达国家。这就是人们抱怨“国产小汽车的价格高”的根本原因。出现这种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率取决于生产的历史。而要使现代的新产品的相对成本降下来,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要多生产这些现代的新产品。发展中国家降低现代工业产品的潜力最大,只要坚持生产这些新产品,许多产品的相对成本就会迅速下降。但是由于这些新产品的相对成本最初很高,如果实行自由贸易,这些产业中的企业就会亏本,这些新产品的生产就无法进行。但是不从事这些现代产品的生产,就永远得不到学习效应,这些新产品的相对生产效率也永远不会提高。而如果以高额关税保护本国的这些新产品的生产,使生产它们的企业不至于亏损,这些新产品的生产就会发展,坚持一个时期之后,这些新产品的相对生产率就会提高,其相对成本会随之下降。这样,自由贸易政策实际上可能阻止了一国提高其历史上生产很少的产品的生产率,而保护关税政策则有利于提高这种生产率。用保护幼稚产业理论之父、19世纪的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话说,保护关税牺牲的是现在的价值,得到的却是国家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经济政策本身可以影响生产率的最典型例证。
以其现在的情况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根本就没法考虑政策对生产率的这种影响。它根本就不考虑“学习效应”,因而必然夸大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好处,低估它对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长远的坏处。使用这样的模型作出的测算根本就是不可信的。
针对19世纪中期的发达国家英国扼杀后起国家德国的经济的阴谋,李斯特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自由贸易政策是最发达的国家扼杀其未来的竞争对手的手段。这在今日仍然是至理明言。克鲁格曼作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权威,在其所著的《国际经济学》教材中明确承认我们前边所说的学习效应的作用,也明确承认今日的发达国家多半都是靠保护本国幼稚产业起家,但是一谈到今日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就通篇都是它们的保护本国产业的政策如何失败,给人的印象就是发展中国家根本就不该保护本国的产业。对一种理论上完全有道理、历史上又是行之有效的贸易政策,他却硬要说它不适用于今日的发展中国家。这样的写法不能不让人怀疑他写作的真正动机:我们有理由怀疑他在这里并不是抱着真正的科学态度,而是为了某种利益而从某种偏见出发来说话。这种利益就是当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利益,而这种偏见就是由美国的利益而产生的对落后国家发展的敌视。
落后的国家不应忘记,自由贸易政策是破坏其经济发展的一副毒药;而许多向第三世界鼓吹“自由贸易优越论”的人是披着科学的外衣贩卖毒药。
自由贸易的信徒们还有一个颇令人信服的论据:自由贸易可以打破国内企业在本国市场上的垄断,而这种垄断是无效率的,必然会造成低产出、高价格。这是对自由贸易的“促进竞争论据”。但是这个论据有偷换概念之嫌。从逻辑上说,也可以靠允许以致鼓励本国企业进入来促进国内市场上的竞争,打破垄断并不意味着需要引入外国企业。如果考虑到企业的最优规模这种效率因素,我们可以承认,“促进竞争论据”对小国是相当有道理的。以汽车制造业为例。当今这个行业最有效率的公司规模是年产150万辆轿车。如果每个汽车厂商都达到这个规模的话,按“一户一车”即平均3个人保有一台车、每台车使用10年计,象韩国这样的小国有一个汽车厂商就足够满足本国需要了。但是一家企业独占国内汽车市场当然会造成极严重的垄断。问题在于,这个例子也恰好说明,“促进竞争论据”并不适用于中国。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即使达到“3户一车”、每台车使用15年,也要有6个年产150万辆的汽车厂才能满足中国的“稳态”需求。6个汽车企业还不足以造成足够的竞争吗?为什么只有外国企业来了才算竞争呢?实际上,中国汽车行业今日的问题仍然是厂商过多,竞争过度,而不是企业太少、竞争不足。这种举例分析的意义在于,它证明了,只要国内的经济政策得当,中国这样的大国完全可以即取得规模经济的好处,又仅靠国内企业就产生足够的竞争,完全不需要靠自由贸易让外国企业来制造竞争。“促进竞争论据”并不适用于中国这样的大国。
三、中国应当采取的对外贸易战略
前边的分析告诉我们,中国既不应当采取片面追求扩大出口的对外贸易战略,更不应当为了换取出口的扩大而过度开放进口。在今日之中国,对国内市场和产业的保护必不可少,问题只是应当保护哪些产业,开放哪些产业的国内市场。
关于保护幼稚产业的理论分析告诉我们,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贸易政策是保护它们的现在生产率相对较低、但是提高生产率的潜力又很大的产业,这些产业可以将本国产业的技术密集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根据这种考虑来选择贸易保护的对象时,中国有一个很好的参照系,那就是现在已有的产业结构。
在转向改革开放政策之前,中国为了不受美国和苏联等超级大国支配,曾经致力于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工业系统,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它包括了几乎任何一种工业部门。以当时甚至现在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来衡量,这样建立起来的许多工业部门必定是产品性能和质量差、成本高从而缺乏国际竞争力的。生产要求的技术含量越高的部门情况越是如此。这在航空工业等部门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在转向改革和开放政策之后,这种部门的企业大都陷入了亏损的困境,成了经济上的包袱。
现在的人们大都忙于嘲笑建立这些企业时没有考虑经济上的承受能力,嘲笑这些企业是闭关自守的落后思想的产物。但是,现在真正重要的已经不再是清算过去,而是在现在的情况下将来应当怎么办。从经济发展要求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的角度看,这些现在还没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生产正是中国今后几十年的产业升级中应当大力发展的生产部门。一个产业的成长需要时间和经验,决不是有了资金能够买进设备就可以一下子办成的。台湾90年代初期的经济已经足够发达,但是当它要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时却没有任何基础可作支持。当时台湾为了发展自己的飞机制造业,曾经想买下美国的麦道飞机公司,只是由于美国政府的干预而没有成功。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一国现有的工业基础是多么重要,它本身就是国家的一笔最为宝贵的财富。
如果我们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和扶植这些现在还没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的生产,保存并发展其技术力量,我们将会大大加快整个国家技术能力提高的速度,并且为国家将来达到发达水平时的经济准备好支柱性的产业部门。如果我们听任这些现在还没有竞争能力的部门在市场竞争中消亡,国家也还是要解决这些部门的那些往往是高技术的员工的就业和生活救济问题,还是要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得失相权,最有利的作法只能是不仅不放弃、反而要进一步扶植和发展这些部门的生产。而扶植这些已有的高技术产品生产的主要方法,除了国家通过各种渠道给予补贴之外,就是在对外贸易上保护这些部门的国内市场。
经济发展上的一般规律是,一国新生产的一种产品通常都是先占领本国市场,然后才发展到对外出口。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家来说,只要人均收入能够很快提高,任何高技术产品在国内都可以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就是对客运飞机这种最高技术水平的产品,中国也已经是世界最大的需求国之一。问题只是要以适当的贸易政策保护好自己的这个国内市场。
从中国目前的生产和贸易模式看,中国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水平:中国的技术含量相当于造船和家用电器生产的部门已具有了国际竞争力,因为中国已经开始大量出口技术档次比较低一点的家用电器和船舶。在这种情况下,目前中国应当全面放弃对技术含量低于这些产品生产的部门的贸易保护措施,将有限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保护的可能性集中用于技术含量高于这些产品生产的部门。那些原则上放弃保护的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部门从纺织品和服装生产部门一直到钢铁生产部门。在这些部门的国内生产中,只有个别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品种生产需要保护。因此,限制这些部门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应当集中在它们的那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品种上,如某些特殊的纺织面料、某些特殊的合金钢或钢材等等。在这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生产部门中,只有一个部门应当是例外,那就是农业部门。尽管农业部门产品生产的技术含量一般比较低,但中国还是应当对农产品实行高度的贸易保护措施,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这不仅是为了保证中国的农业和食品安全,更是为了保护仍然占中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民的利益。
根据这样一种对外贸易战略,目前中国需要重点保护的国内工业部门有:化工(包括石油化工)、机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飞机制造和计算机产业中的高技术组成部分的生产(如集成电路的生产和软件开发)。我们应当动用可能使用的一切关税和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将这些部门的国内生产保护好。为此必须对目前的关税和其它各种对外贸易政策作重大调整。目前我国的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是鼓励企业使用外国产的设备而不使用国产设备,鼓励企业使用进口飞机而不使用国产飞机,这种状况不应当再持续下去了。
目前机器设备的进口占中国进口的一个很大部分。转向重点保护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可能导致中国的进口增长以致整个对外贸易的增长放慢,甚至导致对外贸易占中国gdp的比例下降。但是本文的第一部分中已经说明,在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的过程中,统计上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下降是正常的。对目前的中国来说,只要这种下降是逐渐的而非急剧的,在对外贸易对gdp的比重下降到20%以前,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大惊小怪。
中国未来真正的经济问题在于中国的人均资源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中国要变成一个经济上的发达国家,就必须成为一个以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的生产、包括机器设备的生产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在国际分工的体系中侧重于生产机器设备和其它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向这一地位迈进的过程,而为了完成这一发展,中国必须在对外贸易中全力保护和发展这样的产业。如果能够完成向这种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国的进口将以资源和初级产品、特别是原油为主;向这种经济结构的转变同时就是进口结构向以原油等初级产品为主的转变。我们现在就必须准备并着手开始这一转变。为此必须对整个对外贸易战略作大调整,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政策也都必须作大调整。
对外贸易战略上的最大调整,就是转向全力以赴地以关税和非关税手段保护本国的装备和机器制造业、高科技产业。这一方面会加快中国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因此加快中国长远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将出口所得的外汇收入节约下来进口石油及其它重要原材料。在成功地作到这一点的前提下,中国应当学习美国的战略,减少对本国领土上的石油资源的开采,将本国的石油资源储存起来作为应付重大国际危机的战略储备。在对外经济关系上,中国还应当尽可能加入俄罗斯和中亚的石油开发,与这些当事国达成“投资开发后换取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协议。这样可以使中国未来的原油进口来源多元化,一方面可以分散供应上的风险,更重要的是使中国能够顶住未来可能出现的西方的“禁运”和封锁。
与这些对外战略相适用,中国应当结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在企业自主开发先进技术、取得自主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在使用和开发技术上将应用节约能源的技术、特别是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在享受国际贸易带来好处的同时,也承受着环境、资源的种种压力,如何使贸易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贸易与环境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对外贸易与环境现状,进而为中国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国际贸易;环境;协调发展
1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1.1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存在争论。贸易对环境的“有害论”认为贸易活动使生产规模扩大,这必然耗费更多的资源,从而带来过多的污染排放,因此迅速发展的对外贸易应当对当前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负主要责任,而这种危害对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影响更为严重。Copeland和Taylor(1994)提出的“污染天堂假说”以及Dua和Es-ty(1997)的“向底线赛跑假说”都印证了这种说法。而国际贸易对环境的“有益论”则认为资源在国际分工的过程中可以被更有效的配置与利用,同时国际贸易使得清洁的技术、产品、服务能够在国与国之间传播,这些都促进了环境的优化。支持这一说法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Copel-and和Taylor(1994),他们把贸易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相联系,并认为倒U型曲线同样存在于贸易与环境质量两者之间,最终得出结论,国际贸易从长期来看对环境质量是有益的。但是,贸易对环境的两种争论并不全面,经过众多学者多年来的研究发现,贸易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种单向效应,更可能这种影响是多重效应的综合效果。最为普遍接受的理论是Grossman和Krueger(1991)的三效应理论,他们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效应主要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这三种效应综合决定了总效应的正负和大小。但是,众多学者对这三种效应具体如何影响总效应的意见并不一致,一般来说,学者们普遍认为技术效应会对环境带来正向影响,规模效应带来负向影响,结构效应的影响效果争议最大。
1.2环境对贸易的影响
第一,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能源的支持,良好的环境条件可以为国际贸易提供必要的支撑作用。而同时,环境条件还可以成为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来源,影响该国国际贸易的内容与规模,进而影响国际分工的格局。第二,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各国也都更加注重环境规制的设立。环境规制简单来说就是政府为了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制定的一系列调节企业经济活动的政策与措施。环境规制一方面可以推动技术的进步,使本国的自然环境得到保护,促进贸易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带来本国相关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会限制本国当前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三,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经济和技术都领先于发展中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更强、投入也更多,因此发达国家会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并在国际贸易中用这样严苛标准来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入,从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形成障碍。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往往通过反倾销税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倾销。这些都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造成了不利影响。综上所述,国际贸易会影响环境质量,同时环境又会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两者相互作用。并且显然,发展中国家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
2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尤其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对外贸易进入高速发展期,进出口总额增长很快,2008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进出口总额出现短暂的下降,但是这种情况在2009年之后得到改善,中国的对外贸易又恢复增长,到了近几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经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阶段。截至2014年,中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43015.2亿美元,约是2000年的9.1倍,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量最大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也在逐渐加大,到2014年已经达到了1195.6亿美元。通过分析2014年中国对外贸易的数据可以发现,中国对外贸易中,容易产生污染的货物进出口额远大于较为清洁的服务进出口额,甚至是服务进出口额的7倍多。而在中国货物的对外贸易中,对外货物贸易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属于贸易顺差。在中国出口产品中,占据比例较大的货物类别是机电产品及其零件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比例分别为41.5%、12.3%、7.9%,这三大类产品便占据了出口总额的61.7%,并且出口量明显大于进口量。而这三大类产品大都出自污染较高的产业,多属于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产品。这样的出口贸易结构存在不合理性,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中国环境的现状
对外贸易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而与此同时对外贸易的扩张也带来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加剧了污染物的产生。2000年,中国的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138145亿立方米,而2013年则增长为669361亿立方米,是2000年的4.8倍。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从2000年的81608万吨增长到2013年的330859万吨,增长了约3倍。201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94亿吨,2013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10亿吨,工业废水也出现了小幅度的增长。几乎所有污染物的排放量,中国都位居前列。中国的大气污染近些年也成为国家和人民尤为关注的问题。近几年,中国的雾霾现象越发严重,治霾行动也不断被提出,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据2014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全国161个城市中,仅仅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达标率不足10%。华盛顿邮报曾于2014年公布了一份中国和美国十大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对比图。中国城市日均污染程度约是同样排名的美国城市的7.5~8.5倍。除此之外,中国的水环境问题也亟待解决。中国有10%的地表水被严重污染,每年都会有十几起关于水安全的水环境突发事件发生。在2014年监测的4896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水质为优良、良好和较好级别的监测点的比例为38.5%,而较差和极差级别的监测点比例高达61.5%。
4贸易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
从中国对外贸易和环境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贸易大规模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这种负面影响又会反作用于贸易,给中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如何使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是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4.1环境成本内部化是解决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
目前我国的贸易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矛盾,我国自然资源比如水、电和天然气等消耗严重,但是同时我国这些资源的市场定价又相对低廉,这就造成了这些资源的大量浪费。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将环境成本内部化。环境成本内部化是提及最多的一个解决贸易与环境问题的途径。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也就是说要在产品成本中加入环境的成本,使环境成本的外部性得以消除。这就需要将环境看作企业的生产要素之一,对环境的损耗进行正确的估价,同时将其价格在市场交易中体现出来。将环境成本内部化需要将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结合起来,运用市场手段,督促企业从生产环节做起,在源头减少污染,实现最终企业环境收益的增加。具体方法有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税收、许可证贸易、环境目标管制、规章标准等。我国当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行政管制、排污权交易以及排污收费。当然这在实施过程中是不容易的,需要从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方面着手推进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进程。首先,要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让公众真正意识到环境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其次,企业要充分意识到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环境保护的责任,必要时要利用法律法规以及舆论宣传等手段对其进行督促,并且要提高对污染企业的收费标准,加大对污染的惩罚力度;除此之外,为了达成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实现,政府需要给予企业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在企业经营的初期,政府还需要一定的财政支出来扶植企业。
4.2加强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环保技术的传播与创新
贸易与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但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矛盾显然更加严重。发达国家经济实力比较强劲,技术比较发达,同时其环境规制相对较高,这也使得发达国家面对的贸易与环境的矛盾相对较小。因此,在国际合作中,发达国家应当起到主导作用,各国应当共同但是有区别的承担责任。各国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较严格的环境规制,实行贸易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措施,学习先进国家的绿色技术,同时加强本国环保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促进环保产品的繁荣。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可以加快环境保护的进程,更加顺利地改善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4.3成立国际性的环保基金,推进环保事业在全球的推动
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需要每一个国家的参与,建立全球性以及地方性的专门的基金来协调贸易和环境问题,可以避免一些国家的搭便车现象,促使更多的国家重视贸易与环境问题,这些基金可以用来对贸易中破坏的环境进行治理与恢复,并对环境保护的国家进行奖励与补偿。
4.4建立公平有序的国际经济秩序,进一步推进基于环保的贸易机制的设立
国际经济秩序包括国际协议、国际分工以及贸易规则,公平有序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保障国际经济顺利运行的基础。然而,当前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一套公平有序的国际经济秩序,这深化了包括金融危机与环境危机等国际领域的矛盾,使得各国贫富差距加大,造成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众多的贸易冲突。国际分工的不同使得发展中国家普遍成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大国,并且这种情况持续加剧,这将不利于国际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使各国都积极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当中,才能建立更加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调整现有的经济格局,从而达到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除此之外,推进基于环保的贸易机制的设立,可以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有效地减少污染。还可以促进各国对环保产品的重视,加强各国企业对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同时又能使企业在贸易中得到环境成本的补偿,从长期来看这些举措对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改善十分有益。
作者:王佩雯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独孤昌慧.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问题[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江水平.我国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9.
关键词:对外贸易顺差收支平衡
一个国家能保持对外贸易顺差通常可以被认为,该国的出口商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由此积累了相当的对外支付能力或对外债权。但持续、巨额的贸易顺差则可能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降低资金使用的收益率。贸易顺差本身就说明放弃了同期相应的进口,若未将顺差资金运用于对外直接投资、或引进国内所需的先进技术或人才,而只是表现为在国外银行的存款或购买外国债券,则其收益率往往不如进口国内所需的先进设备或短缺的原材料;加大本币汇率升值的压力,若不能有效地化解这一压力,而让本币升值,则可能对随后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有关企业要将其中大部分兑换成本币,以满足其继续经营的需要,而迫使货币管理当局通过外汇占款渠道增加本币投放。货币当局若不能以有效的手段对冲、收回这些本币,则将加大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将承受对外谈判的巨大压力。顺差国的贸易伙伴、特别是逆差国,势必设置多种贸易障碍、甚至可能不惜牺牲其国内消费者利益,以贸易失衡为由,要求顺差国减少出口或增加从逆差国进口,使顺差国经济遭受巨大困难。
巨额顺差加大了国内经济受外来冲击的风险,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协调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大陆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特别是贸易顺差令世人瞩目,并引发若干国际争议。鉴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大陆对外直接投资额还将少于吸收的外来直接投资,其顺差局面一时还不会改观,因此,本文仅就贸易顺差展开讨论。
我国贸易差额的基本分析
(一)我国贸易差额的发展概况
原本经济落后的国家,采取了符合其国情的经济发展方针策略,随着经济发展,其对外贸易往往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逆差后转为顺差。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曾如此。我国也不例外:上个世纪80年代,进出口贸易1年平衡,两年顺差,其余7年逆差。合计为42.9亿美元逆差。而从1990年起,情况就完全改变了,除1993年外,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抵消1993年的逆差121.2亿美元,1990-2005年,累计顺差达3977.5亿美元,其中2000-2005年累计顺差额为2291.7亿美元,2005年为1018.8亿美元,创历史记录。近年以来,有关部门多次提出平衡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但2006年上半年顺差仍达到615亿美元,超过2005年同期水平。
(二)我国贸易顺差剧增的主要原因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连续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并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加工贸易基地。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2004年,外资企业在我国大陆加工贸易总顺差中所占比重分别为63.6%、67.9%、70.1%、74.1%和77.8%,同期,外资企业在进出口总顺差中所占比重依次为56.7%、62.2%、61.8%、73.6%和76.7%。正是在外资企业加工贸易顺差持续增加的推动下,2004年我国大陆的加工贸易顺差达1063亿美元,2005年攀升到1424.5亿美元;2006年上半年外资企业在我国大陆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更达58.47%;
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的生产和销售大幅度增加,替代了进口,如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向国会提交的对华贸易报告就指出:2003年美国公司在华分支机构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340亿美元,而同期美国对中国出口仅290亿美元;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大量地从我国进口劳力密集型产品的同时,严格限制其具有先进技术的产品向我国出口,人为地扩大了贸易差额;
2005年顺差突然扩大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口(主要是设备进口)增速(17%)放慢,与出口增速(28%)拉开缺口;
外商投资企业伪报进出口额以转移资金。有学者运用比较法(即比较贸易伙伴贸易统计数据估算转移定价规模)对进出口伪报的研究结果认为,“仅2001年一年,中国大陆通过进出口伪报方式进行的变相资本流动,就高达662.27亿美元,相当于当年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3.0%。当然上述估算忽略了转口贸易、加工贸易的影响而并不十分精确,但足以说明进出口伪报规模之大已不可忽视。”“2002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渐兴起,进出口伪报的目的,日益从资本外逃转向资本内流,方式也从过去的高报进口低报出口,转向高报出口低报进口。”这样的变化虚扩了我国大陆外贸顺差。渣打银行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提出:“由于进出口企业虚报数据等原因,中国去年的贸易顺差远没有官方公布的1020亿美元那么多,估计实际上只有350亿美元,其余的670亿美元实际上是贸易中隐藏的非贸易资金流入。”
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以下几点也很突出:
对贸易差额观念和政策的滞后。我国曾长期外汇短缺,改革开放初期,把鼓励出口换汇、创汇作为政策的重点;将“外汇自求平衡”作为外商直接投资一项基本要求。应该肯定这些政策的历史必然性和正确性。但是,发展至今,我国外汇储备以至国际债权债务的情况已完全不同于当初。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05年《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2004年我国已有对外净资产1203亿美元,2005年,该项资产达到2875亿美元。尽管如此,在许多地方或部门,人们的观念仍然停留在当初,一些“经济学家”也鼓吹出口对国民经济有贡献,而进口则相反。体现在政策上,各级政府鼓励出口换汇、创汇的措施不少;鼓励进出口平衡安排和鼓励进口的措施,则相对不足。
经20多年发展,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且许多制造业出现产能过剩,以至于许多国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取代了进口品,而且在相关的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很大份额。这种转变是好事,但也使相关产品贸易由原先逆差转变为顺差。
骗取出口退税。虚报出口的动因,除了上述资本内流,以获取人民币升值好处外,还有骗取出口退税的好处。出口退税本是国际惯例,意在避免双重征税,以降低消费者负担。同时也降低出口商经营的成本,鼓励了出口。我国大陆的出口退税额从1985年的19.7亿元迅速增加到2004年的4200亿元,同期占出口额的比重从2.4%提高到8.6%。然而,并非所有的退税都有真实的出口。虚报出口,骗取退税案件时有发现和披露,就说明了这点。
我国内需不振影响进口增长。我国提出扩大内需以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方针已多年,但成效并不明显,主要标志之一是城乡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发展速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布数据,我国大陆城乡储蓄存款余额从2000年初的59321.83亿元增长到2006年6月底的154996.87亿元,短短五年半时间,增长了161.3%。高储蓄率的成因除了传统消费观念因素外,更多的是对收入增长的预期不佳,而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消费前景的担忧。在消费欲望不强的情况下,消费品进口的增长自然也就难以理想。
此外,还应看到,虽然我国贸易顺差较大,但真正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产品还很有限,许多产品出口靠低价竞销,效益并不理想。
实现贸易收支平衡的若干思路和建议
(一)切实转变观念
要辨证地认识顺差的利弊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正确、全面理解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意义,特别要从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和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出发,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善于利用国外资源,发展对外贸易。在制定和修订发展规划、政策和法律法规时,都应以实现贸易平衡为出发点,同时,加快统一中、外资企业税收制度。
(二)转变对外贸易发展的方式
积极鼓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对外贸易,改变外资企业在我国外贸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局面;积极发展一般贸易和其他形式的贸易,改变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方式中占主要比重的局面;出口商品以数量增加为主转变为以品质提高为主;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改变靠外延发展为主的外贸发展思路。要明确:靠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为主发展对外贸易是不可能成为贸易强国的。
应考虑根据我国的产业政策和外贸商品的经营效益等情况,适时适度调整出口税率和出口退税率,进一步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进一步提高效益,进而促进实现贸易收支平衡。
应进一步加强引进先进技术工作,并着力在真正吸收和消化所引进的技术,为我所用,同时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实现由目前的贴牌、定牌加工为主向委托设计、生产,以至自有品牌生产、营销为主转变的贸易。
(三)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和建设
我们必须冷静对待贸易摩擦和外国施压,据理力争,从长远发展观点出发,处理争议。同时,我国已经与东盟国家达成自由贸易区的意向,并与新西兰、智利等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这些都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以利于双方共同努力,实现贸易收支平衡。
(四)谨慎处理有关战略物资储备建设
我国已经是石油净进口国,且石油进口规模还将继续扩大。而近两年来,世界石油价格急剧上升,屡创新高。对此,有人提出大量进口石油,建立国家石油储备,既稳定保障国内石油供应,又降低国家外汇储备。对其他一些战略物资,也有类似建议。笔者认为,对此应十分谨慎,认真分析石油价格持续上扬的原因和趋势,考虑我国大量购进对价格的冲击。
此外还需要加强海关、外贸管理、外汇管理、银行、商品检验、运输管理等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验核进出口商申报的进出口贸易的真实性及其报价的可信性,以核实相关的统计数据,确认贸易差额的准确性。
同时应加强经济发展规划,严格防止重复建设,有效地缓解或化解产能过剩问题;积极、稳妥地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着力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有效地扩大内需,降低国内高储蓄率。
平衡贸易收支的前景
目前我国政府已开始采用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市场开放、汇率浮动以及扩大进口等组合政策措施来改进国际收支平衡。
笔者认为,由于上述造成贸易顺差的原因,都是长期存在、并在随后多年继续存在,2-3年内不可能全都扭转,实现贸易收支平衡需要多方面相当时间的综合努力。鉴此,笔者认为提出“适度顺差,综合平衡,中长期平衡”的方针比较合适。
所谓“适度”,是指在外贸一时还不能实现收支平衡的情况下,应努力将顺差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所谓“综合平衡”,是指不要求所有商品贸易和所有贸易方式都实现收支平衡,而允许在不同商品领域和贸易方式顺、逆差互见;所谓“中长期平衡”,是指从现在起,经过几年努力逐步实现贸易收支平衡,而且不硬性要求每年都实现平衡,只要逆差或顺差不超过一定限额,可以若干年为一个阶段,实现阶段平衡即可。
参考文献:
1.周小川.中国的贸易平衡和汇率有关问题[N].金融时报,2006
2.梅新育.多种暗箱成就外资暗流[N].国际商报,2006
3.翟志宏.外资加工贸易持续推高中国外贸顺差[N].国际商报,2006
关键词: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研究
中图分类号: F712 文献标识码: A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此我国的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飞跃和发展,而这些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际贸易的投入、进步与成功。甚至可以说,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国际对外贸易情况极大地推动了该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立足于全球化得经济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重大的变化,也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随着经济结构来变化,更重要的是要基于现在已经形成的发展模式来做出相应的更好的调整,以此来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由经验得到,一个国家的对外国际贸易都是以小范围或者大范围的地区对外经济贸易为基础的,一个国家在技术、资源、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增加其区域竞争力。伴随着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WTO)之后,我国的国际贸易状况也愈见攀升,通过对外贸易的作用机制,更快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学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当下新的经济市场下,国际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也有了新的相互关系。
首先,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某个地区的自身发展情况特别是经济情况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极大地依赖于这个地区的对外国际贸易状况的,国际贸易能够改变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用来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例如,资源配置的最大化、人力资源的丰富、高科技的投放等。使那个地区在降低各方面生产成本时,还可以兼顾同时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都是通过对外国际贸易的经济规模的广泛扩大。另外,若能同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创立新型的开放企业管理制度,最优化产业结构,兼顾国际贸易,就能够更好更快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好更快地完善市场经济体系。
其次,区域经济也能够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反作用于国际对外贸易。区域同大体的国家一样,其对外国际贸易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政策的有力制约,好比如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有着更为开放的国家地区经济政策,外贸政策及其他原因,很大程度上促进及保持着这些地区经济的较快发展,也更大地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对外贸易更为发达。由此可以说,国际贸易推动了东部沿海的人均收入和地区总收入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很大地初级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的地区经济得以保持较快较高的增长速度。
二、 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两面性的。
一方面,国际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自从改革开放后至今,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发展较快,直至目前已经跃居与世界进出口贸易大国行列,在发展对外国际贸易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而且,国际贸易促进了我国各个企业开始引进国外先进优化的技术和设备,甚至是人才,同时带动相关企业管理技能及体制的创新发展,我国拥有着广袤的国际市场以及本土市场,对外贸易较大地促进了我国产品的结构优化,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另外,都知道国际对外贸易分为两个大的层面:出口贸易及进口贸易。从出口贸易方面来说,其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它即可以引进其他国家的优良技术和设备,并对它们进行改进,利于促进产业技术的进步,也可以刺激地区的产业投资投放,增加资本的积累,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国外市场得以获取更大地经济利益,大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由此保持该地区经济更快更稳的发展。同样地,进口贸易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进口贸易加速了低效率企业更快地没出市场,体现和实现竞争的超越特性,从进口通道引进了国外先进科学技术、资金、人才及设备设施,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能够节约我国部分科学及市场研发的费用,更为重要的是,进口贸易刺激了市场新的需求,促进了国内自身新产品的投入及研发,开拓了更为广袤的市场。
还是拿东部沿海地区来说吧,该地区对于国际贸易的依存度较高,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对外贸易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鞭策作用。首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国际贸易也不断扩大其规模,使得其区域经济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东部沿海的区域经济增长和带动其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快速升级优化,大大提高人均劳动收入水平。其次,从产业主体结构及国际对外贸易方式上看,该地区中小企业中的外商投资企业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它们都是以出口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为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培养了优秀的技术工人及人才,输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机制,大大推动区域产业调整,扩大东部沿海地区在国外及国内的市场份额,加大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实力,更好更快地发展区域经济。
由此可以看到,合理的贸易发展战略措施及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于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得以带动该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外国际贸易使得推动区域发展的经济要素变成现实地生产力,提高了要素配置的效率,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国际贸易促进着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的积累,提高了发展效率,大大促进了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也能够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国际贸易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势必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产生消极的影响。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其在世界经济市场上的地位悬殊。我国在区域经济对外贸易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例如部分发达国家工业技术为主的出口贸易造成发展中国家地区环境的恶化及资源的枯竭,最终影响地区发展。目前看来,消极影响还未引起很大程度上的重视,但也应该有所警觉了。
总的来说,现在国际贸易对于区域经济的增长是十分重要且极具关联的,应重视对外的国际贸易发展。
三、国际贸易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
在现今新的经济市场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促进。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市场和国内市场经济,新的贸易壁垒突显了对外国际贸易对于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按这个情况下,如果想要持续取得国际领先的经济发展水平,应该对于当前的部分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调整,而且要及时,从而应对新市场的考验。如今,国际贸易对于产品的数量及质量都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区域经济当然也有了更严格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所以说,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是势在必行的。它要随着对外贸易政策及贸易壁垒的不断调整老优化区域经济的自身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给是的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在新经济在走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远。
1、动态利益市场分析
国际贸易的利益可以分为静态利益与动态利益。所谓静态利益就是指开展贸易以后,在这种利益的趋势下都可以获得经济发展,表现形式主要是资源总量的数量不断增加;动态利益就是指自从开展贸易以后,对贸易双方都会产生经济和社会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二者的侧重点不同,静态利益主要是侧重于主要是指通过贸易所产生的消费方面的好处,这种益处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增长的,而动态利益的范围比较广,是指通过贸易的作用而作用于社会生活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如果将静态利益拟定成为直接的贸易利益,那么动态利益就是指贸易的带动作用,而对经济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带来利益。
2、改善投资结构、优化经济结构
一个国家和地区往往会受到出口产品的惯性应道,所以通过改变资本的投资结构会对产业的资本产生正面的促进作用,增加出口效益,这样就会获得比较广阔的产业领域,进而优化社会经济结构,提高生产力,尤其是对自身比较有优势的产业领域和生产水平有很重要的提升作用。
3、扩大市场
一个国家和企业的出口增加就会需要很大的市场,市场的扩大,就会对规模经济效益起到直接的导向作用,所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不断的扩大国际市场,可以使商品获得更大的市场容量,在这种优势的条件下,必然有利于社会和企业进一步扩展市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总而言之,国际贸易在区域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不可撼动的地位,我国在发展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的同时,也应该正视到其消极影响。通过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张可以直接带动外资的不断加入,在外资的作用下可以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这样就能够不断的提升区域自身的经济实力。国际贸易极大地促进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要依据不同的市场经济来调整经济结构,健全外贸政策,构建一个绿色健康的国际贸易大环境,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使得国际贸易真真正正地为区域经济服务,达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德章;朱艳丽;现代流通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J];商业经济;2006年02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对外贸易;理论;综述
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绿色壁垒增多,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农产品贸易的市场准入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这些问题,人们不得不对产业革命以来农产品产业发展道路进行重新审视,以寻找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绿色食品对外贸易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绿色食品对外贸易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从而对其实践进行启发及指导。
一、关于绿色食品的相关定义
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尔摩的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随后提出了“食品安全”的思想,提倡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的食品。
目前,世界各国对这种无污染的食品有其各自的称谓。在英语国家多数称有机食品(Organic Food),在芬兰、瑞典等英语国称为生态食品(Ecological Food),日本称为自然食品(Natural Food)等,虽然名字不同,但其含义基本相同: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限制化学肥料、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的使用。
到目前为止,各国对这种食品还没有统一的概念。据《英国百科全书》解释: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是指不使用化肥和农药,而代之以有机肥料和病虫害生物防治手段作物栽培系统。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在1990年召开的有机农业国际会议对有机农业进行了概念上的统一,认为有机农业应该是“在维持和防治病虫害方通过加强自然过程和物质循环方式,对能源和物质消费适度,使环境不断向良性衡方向变化的前提下,取得最佳生态效益的农业生态系统”。按照有机农业生式生产的农产品被称作有机农产品,把有机农产品经过无污染加工而制成的食称为有机食品。而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定义,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发展原则,按照特定标准进行生产,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的无污染、无公害、全优质的营养食品。取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除必须符合一般食品的营养标准外对产品原料地的生态环境标准,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产品质量标准和外包装等严格的要求。本文界定的绿色食品系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包括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的农、牧、水产等初级品以及以此为原料的加工食品也包括有机食品。
二、关于绿色食品对外贸易发展途径
1.以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的绿色食品产业间贸易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及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一国应该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而李嘉图则用“比较成本”的概念来分析国际贸易的基础,他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不同,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一国可能会在所有的产品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但一定会在某些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分工与贸易最终由要素禀赋差决定。所以,各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对世界大部分国家间的绿色食品贸易进行了解释,农产品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由各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决定,因此国与国之间生产并加工后的绿色食品的差异性主要还是体现在产业间的差异,比如中国与日本、美国、欧盟之间的绿色食品贸易大多为产业间贸易。
2.以新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与H-O理论预测相悖,里昂惕夫认为,“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所造成的。他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其他国家工人的三倍。因此,在劳动以效率单位衡量的条件下,美国就成为劳动要素相对丰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克鲁格曼模型为代表的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要素禀赋相同的国家可以通过开展产业内贸易获得经济利益,各国之间建立在要素禀赋相近或相同基础上的贸易冲突将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各国企业在产业内生产和出口差异产品。新国际贸易理论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部分绿色食品贸易,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程度较高,相同绿色食品的交换体现了产业内的差异,比如日本、美国、欧盟等国之间的绿色食品贸易中存在相当数量的产业内贸易。
3.基于市场区域化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1)关税同盟理论。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维纳的观点,完全形态的关税同盟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完全取消各参加国之间的关税;第二、对来自非成员国或地区的进口设置统一的关税;第三、通过协商方式在成员国之间分配关税收入。因此,关税同盟有着互相矛盾的两种职能:对内实行贸易自由化,对外则是差别待遇。关税同盟理论主要研究关税同盟形成后,关税体制的变更对国际贸易的静态效果和动态效果:静态效果主要指贸易创造效果、贸易转移效果和贸易扩大效果;动态效果主要表现在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刺激投资,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经济增长等五个方面。
(2)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日本著名学者小岛清认为,在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如果仅仅依靠比较优势原理进行分工,不可能完全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反而可能会导致各国企业的集中和垄断,影响经济一体化内部分工的和谐发展和贸易的稳定。因此,必须实行协议性国际分工,即一国放弃某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另一国,而另一国放弃另外一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对方,即两国达成互相提供市场的协议,实行协议性分工。这样就可以使竞争性贸易的不稳定性尽可能保持稳定,并促进这种稳定。
(3)大市场理论。以西托夫斯基和德纽为代表人物的大市场理论认为,以前各国之间推行狭隘的只顾本国利益的保护贸易,把市场分割得狭小又缺乏弹性,使得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不能得以充分利用,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和大批量生产的利益。只有大市场才能为研究开发、降低生产成本和促进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市场具有技术、经济两方面的优势。
以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对中国-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组织之间发展绿色食品贸易具有指导作用。
三、关于绿色食品对外贸易发展目标
1.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中国农业大学吴文良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有机农业基本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完全禁止或限制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剂,禁止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及基因产物的农业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世界农产品贸易应该以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主。据“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贸易发展高层论坛”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机食品的种类只占到全部食品种类的0.1%,而国际市场是我国的20倍。因此,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对外贸易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国内学者刘建明、苏珊珊以及彭红斌等认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指一国在保持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可持续性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制定一系列贸易政策推动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内的广义的对外经济活动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实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之下实现对外贸易利益的增加。
在国内,许多学者对如何应对绿色壁垒,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05年),迟凤玲的《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绿色食品贸易》(2003年),李长江的《加强中国与东盟食品安全合作》(2008年)等等。
参考文献:
[1]梅洪常,邓莉.绿色食品产业化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
[2]王松霈.西部大开发的绿色经济道路[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6.
一、中国对外贸易所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的对外贸易存在着非市场化的问题
1.国内企业要出口产品必须得到政府的批准,大多数生产企业不能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出口产品。
虽然我国对传统的贸易体制不断进行改革,如赋予若干生产企业进出口自营权,但是,获得进出口自营权的仅仅只是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包括少数科研机构),而且其进出口自营权仍然受到很久的约束,经营范围受到严格的限制,拥有进出口自营权的生产企业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完全自主地经营进出口业务。此外,虽然我国也允许私营企业获得进出口自营权,但进入门槛很高,数量极其有限。总之,我国的外贸经营权仍然是由国家控制的,(注:政府对外贸经营权的管制实际上是一种非关税壁垒。)只有少数生产企业有权可以直接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大多数企业并不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出口产品。这些没有进出口自营权的企业要出口产品,就只能通过国有外贸公司。这意味着,对于大多数没有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来说,它们并不能直接进入国际市场自由地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因而同国际市场之间实际上仍然存在着“隔层”。(注: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曾提出了“工贸结合”的改革思路,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有外贸公司和国有生产企业都没有独立的财产,因此,我国外贸公司同生产企业之间的“工贸结合”大多是在政府的策划下采取行政合并的方法进行的,而不是通过产权交易组合而成的,这不但起不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反而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及协调成本过高,形成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的“规模不经济”局面。总之,我国生产企业同国际市场之间的“隔层”问题并没有真正彻底地解决。)
由于外贸经营权由政府行政审批,哪些生产企业能进入国际市场完全由政府指定,因此,在缺乏市场竞争和筛选、淘汰机制的情况下,能直接进入国际市场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并不一定就是最有效率的企业,这样就必然会造成对外贸易的低效率。同时,由于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不能直接进入国际市场自由地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因此,国内许多生产企业就不可能完全自由灵活地根据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及时生产出完全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我国的出口,这就人为地压抑了我国的出口供给弹性。
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的私营企业(注:“私营企业”是我国的一种特殊提法,事实上,企业只存在因其所承担的财产责任或民事责任的不同(既有限责任或无限责任)而出现企业组织形态不同的问题,而不存在因所有者身份不同而导致企业性质不同的问题。)在没有得到政府的批准下并不能自由地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因此,这就不利于使我国持续涌现出更多的完全自负盈亏,因而真正具有内在动力和压力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出口的市场主体,从而极大地阻碍了中国人均出口额的不断增长。(注:目前中国虽然跻身于世界第七大贸易实体,但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相比则显得人均贸易额或出口额并不高,如人口只有五千多万的英国和法国1999年却分别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第四和第五位。)可见,对私营企业的出口限制实际上是对中国出口扩张能力的人为限制。
此外,虽然我国的外贸公司在政府的保护下垄断了我国的进出口,但我国的国有外贸公司却因规模小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且,由于这些国有外贸企业并不承担经营亏损的最终财产责任,因此,各国有外贸企业为了扩大出口,而往往不负责任地对内抬价收购、对外低价竞销。国有外贸企业相互之间这种没有内在约束的无序竞争,不但造成出口秩序混乱、而且增加了我国的出口换汇成本,降低了我国的贸易利得(Gains)。
2.我国在进口方面存在着事实上的政府管制,进口的市场化或自由化程度更低
虽然我国自1992年以来不断降低关税,但我国降低关税的政策意图实际上是侧重在缓解我国过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同时扩大资本品或技术设备的进口(中国进口中的80%以上是资本品),以提高国内企业的生产率,而并不是着眼于通过实现进口的自由化,以引入国际市场的竞争机制。而且,虽然我国不断削减非关税壁垒,但实际上我国对一些已经取消配额、许可证管理的进口商品仍然存在着不同名目的数量限制,一些需要进口品的投资项目需要事先得到政府的立项批准或政府部门的政策性指导。同时,中国在进口的程序上也存在着一些事实上的管制(如需要若干个政府部门的盖章认可,进口手续过于繁琐等)。此外,在政府对进口进行严格管制的同时,我国对许多产品(如原油、成品油、农产品等)的进口仍实行国家垄断,这种进口垄断实际上也是一种非关税壁垒。
我国对进口进行管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某些行业或企业(特别是保护了国有企业),但却因减弱了进口产品的竞争压力,同时使国内企业得不到低成本的生产投入品,从而降低了国内企业的生产效率。
(二)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缺乏规模经济的内在动力
按照新贸易理论中的基本观点,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是为了通过进入国际市场,以扩大产品的市场销售,使企业能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降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从而有利于降低产品的价格,这样就能大大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但我国的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真正实现规模经济,许多企业完全只是为了出口而出口,为了创汇而出口,而并不一定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或创造利润而出口。由于我国企业(包括外贸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因此,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普遍较高,生产率普遍较低,这样,我国出口产品的换汇成本也就自然很高。
(三)我国的出口结构仍存在着技术档次及附加价值低的问题
中国出口竞争力强的工业产品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中纺织、服装、鞋帽、玩具及日用消费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很大比重),这些产品的产品链条短,附加价值低。目前,中国出口量最大的10类产品中有9类是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产品(如鞋、玩具和运动用品,以及布料和服装等)。
目前,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虽快,但主要依靠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而且我国机电产品一般档次较低,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不高,缺乏有后劲的支柱产品,支柱产业的出口能力尚未形成规模。同时,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特别是已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例很小,只有15%(世界十大出口国平均为40%左右),且多数还是由外资企业实现的。此外,中国的服务贸易(包括银行、保险、电信、法律、会计、资讯行业等)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十分薄弱,出口创汇能力不强。
还必须指出的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加工贸易的发展。在加工贸易中,只要加工产品本身是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型产品,那么,反映在统计中就是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但实际上国内大量加工过程比较短暂,附加价值并不高。可见,建立在加工贸易基础上的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还不能说明我国的出口结构已真正实现了高级化。
二、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产权问题
根据产权经济学的观点,市场交易的实质是产权的交易。如果将这一观点引进到国际贸易理论之中,则我们就可得出这样一个新理论观点:国际贸易的实质实际上是产权在国际间的交易。既然如此,本文就从产权这个角度来剖析中国的对外贸易问题,以便进行理论上的创新,并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提供正确的发展思路。
(一)中国贸易非市场化的根源是传统的国有产权制度
既然国际贸易的实质实际上是产权在国际间的交易,因此,国际贸易市场化或自由化的实质则是产权在国际间的自由交易。这意味着,一国要真正实现对外贸易的自由化,最根本的是本国的微观经济主体不但完全有权在国内外独立地获得或拥有财产,而且还能在国内外自由地进行产权交易。可见,贸易自由化的制度前提是财产权分散化的产权制度。
而我国目前的产权制度特征是:(1)绝大多数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及企业家才能等)的产权仍然掌握在国家手中,且国家的财产权利是凌驾在其他一切财产权利之上的特殊的财产权利。(2)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外贸公司)没有独立的财产(即对企业的净资产没有所有权)。(3)私营企业的财产权没有真正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和法律的平等保护。
在传统的产权制度中,由于国家(事实上是政府)仍然掌握着大部分生产要素的产权,且国家的财产权利是凌驾于其他一切财产权利之上的特殊的财产权利,因此,政府就自然仍是最主要的经济决策者或经济活动组织者,在这种情况下,进出口经营权也就自然控制在政府手中,这意味着,在传统的产权制度中,微观经济主体是很难自由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的。
事实上,在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外贸公司)没有独立的财产,因而无法真正独立地承担经营亏损(包括进出口亏损)财产责任的情况下,也不能让国有企业掌握完全的进出口自营权。因为,如果让这些不承担进出口亏损责任,因而没有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的企业都可以完全自由地从事对外贸易,则有可能导致不计成本的对外恶性竞争现象,从而既会导致我国对外贸易秩序的混乱,同时又会大大降低我国的贸易利得。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也不得不对外贸经营权实行审批制。
此外,由于在传统的产权制度中,私营企业的财产权没有真正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和法律的平等保护,因此,自由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就很难被视为是私营企业的一项天赋权利或自然权利。私营企业要获得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的权利,就只能由政府批准赋予。
(二)传统的产权制度人为地限制了我国企业规模的扩张
在传统的产权制度中,由于国家为保护自己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及控制权,并不鼓励其他财产所有者对国有企业投资入股,而且,由于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和职工对企业净财产并没有所有权,因此,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和职工也没有内在的动力不断扩充企业的净资产,这就导致国有企业缺乏内在的规模扩张机制。同时,由于国有企业并不是拥有独立财产的产权主体或市场主体,国有企业对其所占用的财产并不享有所有权,因此,国有企业之间不可能进行真正的会发生所有权转移(所有权永远掌握在国家手中)的兼并或收购活动,这又使得我国的国有企业缺乏外在的规模扩张机制。此外,由于私营企业的财产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和法律的平等保护,因此,私营业主对其财产所有权的长期归属也缺乏信心,这样,我国的私营业主也没有内在的动力不断扩大企业的规模,等等。总之,由于我国的企业缺乏内在和外在的规模扩张机制,因此,这就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缺乏规模经济的内在动力。
(三)中国出口品技术档次低下的根源是制度的限制
由于在传统的国有产权制度中,国有企业之间不可能有真正激烈的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且国有企业因没有独立的财产而不可能真正承担经营风险或亏损的财产责任,同时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及职工对采用先进技术所形成的企业财产并不拥有所有权,技术并不能通过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变成有回报的投资(杨小凯,1998),因此导致国有企业既没有外在的压力,同时又没有内在的动力和压力不断地开发和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这一切都从根本上决定了国有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能力、动力及压力,从而自然会导致我国出口品的技术档次低下。
(四)在本国企业竞争力低下的情况下,政府也难以完全实现进口的自由化。
由于传统的产权制度导致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竞争力低下,产品生产成本过高且质量较差,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实现进口贸易的自由化,则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就有可能因无法同国外企业竞争而面临破产倒闭的命运。这样,政府就不得不对进口实行事实上的管制政策,以保护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可见,中国对进口进行管制的实质是为了保护国内的国有企业,保护传统的产权制度。
总之,以上分析充分证明:阻碍中国对外贸易自由化及真正成为世界贸易强国的根本原因是传统产权制度的限制。
三、产权改革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为真正实现中国对外贸易的自由化并使中国真正成为世界贸易强国,我们应进行实现财产权分散化的制度改革,从而使我国的微观经济主体都成为真正拥有独立财产的所有者或产权主体,并规定各所有者的财产权利一律平等。
进行这种实现财产权分散化,并规定各所有者财产权利一律平等的制度改革,将会自然创造出众多真正拥有完全财产权利(包括自由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和对外投资活动的财产权利)及经济决策权的市场主体或企业,(注:在产权改革的基础上,企业组织形式将不再按所有者身份或性质的不同而划分为国有企业或私营企业,而只按所有者对企业经管所承担的财产责任的不同而划分为独资,合伙企业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且所有的企业都将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自由竞争。在这个基础上,就不会再存在什么“私营企业”的特殊问题。)这样,我国的所有企业都完全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自己所认为的合适方式自由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自由投资。(注:这意味着,我国的企业是否应成为集科研开发、生产、投资、贸易、金融为一身的综合商社或大型企业集团应完全由企业根据国内外市场状况由自己决定,政府不应人为地代替市场主体设计企业发展模式。)同时,由于产权改革将创造所有市场主体的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制度环境,因此,以保护人们的财产权不受侵犯为基本职责的政府未经法律授权就不能对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随意进行人为的干预,否则就是侵犯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利。这意味着,在产权改革的基础上,政府将不能再运用行政权力直接组织或垄断经济活动(包括进出口贸易活动)。可见,进行财产权分散化的产权改革将会自然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市场化或自由化,并实现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一体化经营(即国内企业可以同时自由地从事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
实现对外贸易的自由化,使我国的所有企业都可以自由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这就意味着将自动撤除国内生产企业同国际市场之间的“隔层”,从而使我国的所有企业都能直接进入国际市场,以便灵敏地根据国际市场的供求状况,及时生产出完全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而且,由于我国的所有企业都是完全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我国的企业既必须完全独立地承担出口亏损的财产责任,同时又可以完全独立地获得出口盈利所带来的好处,显然,这种完全自负盈亏的企业将真正具有内在的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在生产及进出口贸易活动中力求做出最佳的生产经营或进出口决策,以便根据国内外市场状况和自己的比较优势出口机会成本最低的产品,而进口机会成本最高的产品,即为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而出口,为利用别国的比较优势而进口,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而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的企业会真正具有内在的动力和压力完全根据国内外价格体系的差异以及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不断地比较产品的生产成本及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愿意支付或能够支付的价格,并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尽力以最低的机会成本生产国际市场最需要,因而价格及质量最高的产品,从而使我国的产品真正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可见,产权改革基础上的贸易自由化,不但不会出现能在国际市场上盈利的产品难以出口,而不盈利或亏损的产品又大量出口,以及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的企业相互之间因进行没有成本约束的无序竞争,导致出口秩序混乱和出口换汇成本不断上升等“一放就乱”的现象,反而会通过市场的筛选、竞争及淘汰机制最终使得只有那些真正最有效率,成本最低,产品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大量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而那些低效率的,产品根本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就自然被市场所淘汰,这样就能根本消除出口秩序混乱和出口换汇成本不断上升等“一放就乱”的现象,从而大大地提高我国的出口创汇能力及对外贸易的效率。而且,由于产权改革将不断创造出更多的完全在自负盈亏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出口的高效率的企业,因此,这就能极大地推动我国人均出口额的不断增长。
同时,在合理的产权制度中,由于企业成立的首要前提是拥有独立的财产,因此,这就将从根本上奠定企业规模扩张的市场机制。而且,由于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财产拥有真正的永久性所有权,因此,企业的所有者及经理人员也会有真正的内在动力和压力为获得更多的所有者权益而不断扩充企业的净资产,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及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这就自然形成企业规模的内在扩张机制。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企业对其净资产享有所有权,因此,企业之间就真正发生为争夺所有权而进行的市场兼并或收购活动,从而真正形成企业规模的外在扩张机制。可见,产权改革将真正有利于使规模经济成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市场动力。
此外,由于产权改革将使我国的所有企业必须真正由自己承担亏损的财产责任,这样,我国的所有企业就会有真正的内在压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以避免亏损。另一方面,由于产权改革将创造出众多相互公平竞争的企业,这样,我国的企业就自然有外在的市场压力通过不断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以通过降低产品的价格来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而且,在产权改革的基础上,人们对开发技术所形成的财产拥有所有权,这样,人们也会有真正的内在动力为积累财富而不断地开发和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在这个基础上,我国的技术就自然会不断进步,这样,我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出口就自然会不断增长,从而将根本改变我国出口品的技术档次较低的问题。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汇率;对外贸易
一、人民币升值的背景
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因为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都是按本国货币来计算成本的,要拿到国际市场上竞争,其商品成本一定会与汇率相关。汇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价格,直接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外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人民币升值压力逐年显现。同时,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对此态度变得更加强硬,其国会内两党之间以及国会与总统间,都对此问题表现出罕见的一致态度。美国认为目前世界经济不平衡、美国持续贸易逆差等问题,均归咎于人民币的过低估值。对于此次要求人民币升值,美国不断强调中国“过分干预汇率”,并要求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人民币面临的国际升值压力日渐升温。我国为了提高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对汇率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自2005年7月汇改后,人民币兑美元就一直处于单边升值态势,虽然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人民币事实上采取了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但2010年6月后又开始了人民币单边升值进程,从2005年7月22日到2012年3月30日,人民币累计对美元的升值已经超过了22%。
二、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分析
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在扩大内需投资和对外贸易增长的带动下,经济保持年均增长8.2%的强劲势头。近十年来,我国的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尤其是来自美国的顺差,使我国在2010年已成为排在日本之后全球第二大贸易顺差的国家,这是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是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虽然外汇储备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至关重要,但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各项指标远远高于国际警戒线,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在长期内影响着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使得人民币面临着长期持续的升值压力。由于 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元大幅贬值,而美国又不愿单方面承担美元贬值的代价,势必要求中国这个主要贸易国货币升值。欧盟、日本为了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促进本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同样也会要求人民币升值以进一步缩小我国出口产品的优势,保护他们国内的相关企业。这样一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趋势进一步强化。
三、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随着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人民币升值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从人民币汇率近几年的调整情况来看,虽然人民币升值并没有对我国贸易顺差及美国贸易逆差有明显削弱作用,但是,我们一定要警视其可能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对我国对外贸易而言,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益处,也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有利影响
1.有利于降低国内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和服务的成本。人民币升值给国内消费者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手中的人民币“更值钱了”,出国留学、旅游、买进口产品等都更“便宜”了。这对中国这样一个对外依存度很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老百姓从中会得到更多实惠,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同时,在经济高速发展情况下,我国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发展的需求,需要不断从国外进口。在国际能源和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国内企业进口承受越来越重的成本负担,如果人民币升值到合理的程度,如直接用美元结算,便可大大减轻我国进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负担。这样,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消费者都会从中得到实惠。
2.有利于推动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外贸增长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贸易结构失衡。当前我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比重很不协调。据《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为35641亿美元,而服务贸易总额为4209亿美元,仅是货物贸易总额的11.8%。 (2)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依靠丰富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持续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3)外贸出口发展速度与效益增长不协调。以粗放型增长为主,出口产品附加值低。人民币升值激励出口企业提高技术,加速向服务业转变,实现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协调发展。长远看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出口结构的改善,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3.有利于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战略。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国门。人民币升值将导致更多资金流入,加快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加强我国贸易企业实力。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增强了人民币的购买力,整体降低了跨国并购的融资规模,节省了融资成本。
4.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贸易环境。近几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和和外汇储备不断攀升,导致我国与各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加。欧美部分贸易国家频频以低价倾销、产品质量等借口,通过设置“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外贸发展进行阻挠。因此,人民币适度升值在减少出口产品数量、降低出口总值的同时,还可以增加我国的进口总额,从进出口两方面遏制贸易顺差不断增长的势头,使贸易伙伴国的贸易磨擦减少,国际贸易更为顺畅。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不利影响
1.削弱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价格竞争优势。我国大多数出口企业依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对外贸易出口上取得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出口的都是初级产品,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简单、缺乏核心竞争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价格优势。本来依靠出口初级产品的利润空间就窄,且很多企业都是靠优惠政策和出口退税来维持其对外贸易。人民币升值后,外国消费者要花费更多的钱才能买到出口产品,这自然会削弱价格竞争力,要使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保持不变,势必要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出口企业的利润减少。
2.增加国外产品的进口,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人民币升值使得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以前降低,国内的消费者花同样多的钱却可以买到更多的进口商品。这样, 就会加大对外国商品的进口,对国内同类企业造成冲击,人民币升值将有可能使这些国内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这将严重影响国内企业的经济增长和本土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
3.巨额外汇储备将面临缩水的威胁。据中国官方统计,到2011年12月底,中国实际拥有3.18万亿美元的外汇。一旦人民币有较大幅度的升值,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尤其是其中的美元资产便面临缩水的威胁。假如人民币对美元10%,则我国的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便缩水10%。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
4.增加我国就业压力。我国目前出口的大部分产品是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促使企业优化产品,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增加技术性人才,降低对低素质廉价劳动力的需求,造成失业及就业压力。我国目前提供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是外贸企业,但由于人民币升值将会增加外商的投资成本,外商投资和出口贸易的下滑,也将会造成劳动力需求下降。
四、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面对来自发达国家不断加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人民币过快、大幅升值后将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我国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我国经济的高速正常发展。
(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当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汇率变动不只是涉及到国际收支的平衡,更是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价格信号。人民币升值意味国内各种资源(特别是土地和劳动)的价格会相对上升,这一方面有利于加速我国商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并对国内的产业调整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也会逐步地改变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相对价值,让国内的企业更多地面向国内市场,这有利于改变国民经济增长过度地依赖外需的局面。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要正确地引导,使之向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采取一定的措施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适度调低部分加工、劳动密集型商品等的出口退税率。政府在鼓励高科技含量、高生产率企业的发展方面应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在融资、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一定帮助,使其顺利完成产品升级、市场拓展等目标。
(二)扩大进口,促进外贸和谐发展
我们要抓住这次人民币升值、国际购买力增强之机,加快发展我国进口贸易。确定进口产品导向,鼓励先进技术设备、工业原料等能源引进,增强企业防范汇率风险能力,促进外贸和谐发展。善于利用外汇账户,积极开展从国外进口原材料的进口贸易,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进行成本核算和预期利润点核算后,适当购进原材料,实现“以进补出”,减少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
(三)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战略转型
扩大内需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我国地域广阔,消费人口多,国内需求巨大,同时市场潜力更大,当受到国际经济变化的冲击时,国内的回旋余地也很大,这不仅有利于改善经济增长方式,还可以直接消化一部分出口,并增加进口需求。因此,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应该逐渐扩大内需,这也是当代经济战略转型和政策选择的着力点。
(四)选择合理金融手段,强化金融风险意识
外贸企业应选择合理的结汇币种,如出口宜选用人民币结汇,进口选择美元结算等;外贸企业能密切关注人民币的变化动向,努力提高适应汇率浮动和应对汇率变动的能力;企业尽可能缩短收汇的时间,加快应收外汇账款的回收速度。如对于使用信用证进行结汇的企业应尽快改用即期信用证,企业在签订单时最好能锁定汇率,在结汇的方式上可采用前T/T这种预收货款和出口发票贴现,票据结押汇、远期结售汇等国际金融手段,防范和规避因人民币再次升值而带来的金融风险。
(五)缓和贸易磨擦,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很大程度上起因于我国存在的比较大的贸易顺差。我们应当不断地与主要贸易伙伴国谈判,据理力争,从双方共同利益出发,要求其打破贸易技术壁垒,增加其向中国出口高精尖技术与设备的数量,以缩小双方贸易差额,从而消化我们过多的外汇储备。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适当调整外汇需求和外汇储备增长速度,通过增加用汇需求、调整进口结构减缓升值压力。同时,制定应对报复的措施,解决与防止以人民币汇率为借口的贸易制裁。
(六)加强区域货币合作,避免货币危机
目前国际热钱炒作以及国际游资流动对一国货币的冲击很大,特别是具有很强投机性的短期游资对各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影响越来越大。一个国家想单独依靠自身的力量来保护该国汇率制度不受冲击和汇率稳定几乎是不可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时各国表现就是一个例证,因此加强国际货币合作对于汇率稳定、避免汇率制度崩溃意义重大。比如我国可以支持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促使某亚洲国家的货币进一步国际化,部分取代美元成为区域清算货币,使该国与美国承担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稳定亚洲金融市场的责任。亚洲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将会加强亚洲各国的货币合作,当一国出现问题时,会迅速有效地施以援助,避免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毕夫.人民币汇率:中美再博弈[J].对外经贸实务,2010(4):16-19.
[2]李雅慧.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J].中国商贸,2010(8):190-191.
[3]崔光灿.人民币汇率与国际贸易不平衡关系实证分析[ J ].亚太经济,2010(3):31-34.
[4]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R]. 2012-3-31.
【关键词】 商务英语 谈判 礼貌策略
本文阐述了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礼貌原则在对外贸易谈判中的重要性以及礼貌策略进行了探讨研究。
1. 礼貌原则在对外贸易谈判中的重要性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运用英语进行谈判是国际惯例,对外贸易离不开商务英语谈判。一般而言,商务英语谈判中双方谈判者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力促谈判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然而,高质量的谈判不仅要实现交易,而且还要促成双方缔结长期友好、合作的关系,为今后在更宽领域的合作做好铺垫。高效的谈判不是以破坏、搞阴谋、战胜对手或从对方那儿得到更大的利益为目的,更不是以牺牲长远利益来换取短期利益。商务谈判实际上是人们相互调整利益关系,最终确立共赢的行为过程。
合作是所有成功会话中的必要成分,而合作的前提是保证谈判双方得到充分、真实、关联、清楚的信息,但是言语交际是复杂的社会活动, 在商务英语谈判中,谈判双方都渴望谈判成功,而且特别重视诚信。当对方所提出的需求无法满足时,依照合作原则就应该直接地否定,然而,“否定”这一言语行为本身具有潜在的面子威胁,会导致谈判的破裂。因此,在谈判现场,说话人并不总是按照合作原则来进行交谈,而是需要适当降低明确度,提高信息模糊性、含蓄性和可能性空间。说话人必须使自己的语言礼貌、得体,以获取对方好感,促使交流能够继续友好进行下去,直至谈判成功。
语言学家Leech(1983)提出礼貌原则,他主张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应尽量地表示礼貌和尽量减少不礼貌的表达方式。
礼貌原则的实质是为了缔结和维持与对方的友好关系,其运用过程是分歧意见淡出和相关外部合作信息激活的过程。恰如其分地使用礼貌原则,可以有效地保证谈判顺利进行,促使谈判进入合作原则阶段,最终实现交易。若在谈判过程中不给对方“面子”,本来完全可以成交的买卖也会失去;而礼貌的交际用语重视对方的观点,尊重对方的权利、愿望和需要,迎合对方的心理,能够产生令人愉悦的感觉,从而促成交易的实现,进而扩大对外贸易。因此,我们看到礼貌原则是外贸业务谈判的推进剂,是开启合作原则的铺垫,在对外贸易谈判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谈判最终达成一致,合作原则必定是某个议题谈判的终点,而礼貌原则则是谈判过程中的插曲,在对外贸易谈判的不同情境下,礼貌策略起着“剂”和“催化剂”的作用。
2. 礼貌策略
2.1礼貌原则的“剂”策略
2.1.1“退避”策略
“退避”策略是在我方无法立刻作出成熟决定,为了避免冲突,暂时中止某议题讨论而延缓谈判步伐的一种策略。“退避” 策略采用的是一种委婉的托辞,语言形式上意在回避给出即时意见,以免意见考虑不周或引起对方不快,但从谈判效果来看,它延长了谈判时间,降低了谈判效率。这种策略常见的用语如:
“I’d rather not talk about it at the moment.
(此刻我非常不想谈论此事。)”;
“Could we come back to that later on?(我们可以稍后再回到这一点好吗?)”;
“I haven’t really got all the information I
need to comment on the functions of the product at present.(我现在还没有得到所有信息来评论这个产品的性能。)”。
2.1.2“搭桥”策略
“搭桥”策略是以扭转谈判紧张气氛为目的,在遇到对方沉默、做出消极行为或提出反对意见时,能够建设性地询问对方的感受和意见,试图通过表达友好善意,以加强理解,重启友好沟通交流,从而推动谈判的进程。常见的用语如:
“How would you normally approach the
packing issue?(你们通常是如何解决包装问题?)”;
“Perhaps you could explain why you object to the price.(也许你们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不同意这个价格。)”;
“Could you tell me why you object? (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反对?)”。
2.2礼貌原则的“催化剂”策略
2.2.1模糊语策略
模糊语策略主要是指模糊词语和模糊语句的运用。缓和型模糊限制词语如perhaps(也许)、just(只是),presumably(大概)、probably(可能)、seem(似乎)、I wonder…(我琢磨着…)、I think…(我认为…)、I believe…(我相信…)、I assume… (我猜想…)、I suppose… (我料想…)、I’m afraid…(恐怕..)、as far as I can see(据我所知)等是语言中最普遍、最典型的模糊语言。它的使用可以使说话人得以恪守礼貌原则,在尽量避免将意见强加于人,避免过于武断的情况下,清楚表达会话含意。同时,它也使谈判双方有了周旋的可能,给谈判留有了余地。
2.2.2表达受权有限, 不做明确表态
当谈判者遇到一些敏感问题, 由于身份或者场合的关系无法明确表态时, 常常可以借助一些模糊表达加以处理。例如:As far as I’m concerned, we do. But of course I have to check with my boss first.说话者通过这种策略,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考虑这笔交易。最后,他可以以此为借口拒绝对方的要求, 却不会损害彼此的面子。
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商务英语谈判中只有正确掌握商务英语谈判的礼貌原则,并准确运用不同策略的各种语言表达形式,力争恰到好处,使谈判在更为积极、和谐的气氛下进行,从而实现,高效、高质量完成外贸业务的商务英语谈判。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 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 李京生.外贸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J]. 经济研究参考,2010,(70).
[4] 闫敏. 我国外贸形势分析及预测[J]. 宏观经济管理,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