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命教育的理论范文

生命教育的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命教育的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命教育的理论

第1篇:生命教育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高校 生命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1 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1.1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意识教育,是生命教育的起点,是帮助大学生对生命形成科学、正确、完整的认识,形成对生命的珍惜、敬畏、尊重和热爱。生命意识包括珍惜生命之存在、敬畏一切生命、尊重生命、尊重个性和热爱生命。

1.2忧患意识教育

忧患意识是指人们从忧患境遇的搅扰中体验到生命的尊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以达到真善美统一境界的心态。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要进行三个方面的教育:挫折教育、死亡教育和责任教育。

1.3和谐意识教育

生命教育就是应该创造一种广泛的和谐,即让学生与自身生命和谐、与周围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和谐。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达到以上三个和谐,从而使受教育者在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四大基本关系中,能相互适应、相互包容,感到美好与惬意。和谐意识包括人与自我的和谐、人与他人、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1.4奉献意识教育

奉献意识教育是基于“生命”基础上的教育,它不是通过贬抑“肉体”的价值来提高“精神”的价值。奉献意识教育并不是推崇单一的价值观,而是尊重价值的多元化。

2 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

2.1生命教育课程开设

(1)教学内容应避免“一刀切”之嫌,根据学生在不同时间对生命感悟,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不同程度的理解而选取。

(2)教材应避免“假、大、空”之嫌,要贴近真实生活,设置一些具体化的,情感融融的情境,对学生身心发展要有明确的针对性、指导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有有效的指导。

(3)教材编写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突破原有内容体系,剔除现有教材中的一些陈旧观念,提倡学科间的渗透确保教育的实效性。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增加生命与死亡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思想品德课中应突出“生命价值”与“珍惜生命”的内容。

(4)教材编写要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增加大学新生环境适应教育、生死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生态环境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等专题,培养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增强大学生对人类、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5)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要把中华传统文化人文底蕴教育融入教学之中,突出传承和创新。此外,要注重引进港台及国外的优秀教材和教学方法,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翻译一批国外优秀教材。

(6)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要进一步促进文字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等多种形式的发展,促使教材品种多样化、体系化、配套化。

2.2重视生存感受的培养

生存感受是指个体对自身存在及其价值的自我体验和感性认识。拥有丰富而又深刻的生存感受的人才能真正体会直面人生的悲欢离合,领悟生活的真谛与意义,体验自己生命的存在意义。生命情感是指个体对生命意义的自觉、欣悦、沉浸,以及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钟爱。积极的生命情感能引发人振奋、乐观、积极向上、豁达宽容、奉献、富于爱心等美好品质。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不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生命教育必须通过体验来实施。

通过课外活动,如探险、露营等让学生体验成功,体验苦难,从而更加珍惜自己、他人的生命。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扶贫助困,引导大学生学会关爱与施予,从而增强生命的责任感,体验和感悟生命的快乐。通过组织大学生到德育教育基地参观,让大学生学会欣赏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

2.3危机干预中心的成立

高校应建立主动的危机干预中心,在大学生中培养“心理健康信息员”,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关注,及时捕捉异常信号,并由危机干预中心对其进行主动的危机干预,其主要方式是高校主动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的生命教育,这是预防心理危机发生,提高其生命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心理危机发生后会产生一系列身心不适反应,可表现为激烈的心理冲突、精神失常等严重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甚至是自杀、杀人等。如果在危机发生之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将有利于危机的解决。

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通过对人生每一阶段的生命叩问,对自己和世界发生关联的每一种探索,逐步建构起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实现自己的精神生命的成长期,教师不应该让这些“人生之问”无处求解,最终成为死结。所以,在这方面高校应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老师的作用。心理咨询老师,除了用自己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来回答大学生成长历程中遇到的每一个心灵困惑外,还应该与辅导员、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进行联系,时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心灵困惑,使之顺利走过每一个生命困顿期。

2.4整合教学资源配置

(1)高校教师不仅自己要有丰富的有关生命的知识,还要有宽广的生命情怀以及行之有效的灵活的教学方法。生命教育在教育领域毕竟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没有现成的师资,每一个教师都有进行生命教育的责任。教师及辅导员可以根据需要开展一些讨论、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争鸣中提高思想认识。

(2)当前给大学生生命教育带来负面影响的主要是被大众文化恶化了的社会文化环境。按商业化运作的需要,大众文化中越来越多地充斥着凶杀暴力、吸毒,以及表现人性残忍、自私、变态等丑陋内容,给大学生的生命审美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净化文化空间主要是政府的职责,政府主管部门要贯彻“三个代表”的精神,正确贯彻党的文化政策,把握好文化选择的方向,健全文化法规,加强文化管理力度。我们的社会,应为开展生命教育创造有利的现实条件。

(3)家庭中的日常生活处处蕴藏着生命教育的因素。每个孩子都渴望温馨、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一个不懂得珍惜生命,生活无规律,起居无常,甚至抽烟成性、酗酒成瘾的父亲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显然是苍白无力的。家庭不仅仅只有温馨和谐的气氛才能让孩子有丰富的生命情感,其它如关爱、合作、互助等也会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家长应把孩子在家的表现与辅导员及时交流和沟通,一旦发现不良倾向,要齐心协力,帮助大学生走出困扰,直面人生。

3 结语

社会上,人们对思想政治学科一直保有一种成见,学生不感兴趣,家长不重视。然而生命教育的提出,正是振兴思想政治课的大好契机,思想政治课也是实现生命教育最高层次即追求人生理想,寻找生命意义的最好平台。在大学思想政治课中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生命知识的同时,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从而达到热爱生命、健全人格,最终实现生命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章文丽.实施生命道德教育提高德育实效性.文教资料,2005,(4).

第2篇:生命教育的理论范文

1.生命教育的内涵对于生命教育,国内教育理论界在这个概念的诠释上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关于生命教育的概念表述有很多种,专家学者纷纷从多个角度阐释生命教育。一种类型的定义可以认为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是:通过生命教育使受教育者得到有关生命的知识,提高自身对生命的认识,提高生存技能,挖掘生命的价值,并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还有一种类型的定义是将生命教育诠释成一种教育的手段,教育的观念。本文主要指前者。

2.生命教育的意义生命教育自身所具备的价值和进行生命教育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包括:在物质生命层面,生命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使其产生珍惜生命的观念,同时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教育,诸如动手能力、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野外生存以及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救能力的训练等,为其个体生命的保存和发展提供保障。在精神层面,对其进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提高生命的质量,为其建立积极的人生提供引导。这正是生命教育的最通俗意义。也就是说,生命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生存,更要引导学生理解生活、思考生命的意义从而去追求幸福生活。

二、地理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优势

1.地理课程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课程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科学,从整体反映人类生存的客观世界。它不仅直接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涉及到人类的精神世界。生命教育致力于人与自身的教育、人与人的教育、人与自然的教育、人与环境的教育,无论进行哪方面的生命教育,地理课程都有着独特的学科优势,如自然地理有利于学生充分认识生命,从而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通过对自然规律和原理的学习,增强生命意识,进而善待生命,尊重自然。而人文地理的学习能够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关心和热爱环境的责任感,从而提升生命的高度。

2.地理教学包含生命教育的大量素材地理教学蕴涵着的生命教育资源,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重要阵地。例如,如何利用地图在陌生地方的定位、GPS的应用等技能。初中地理从经纬网定位开始,进而学习使用地图以及判别方向。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非常有用。此外,中学地理教学内容涉及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台风、洪涝、干旱、泥石流、沙尘暴等,并不同程度地分析其形成原因和机制,对学生的灾害防范意识及灾难发生时的急救逃生能力培养有重要帮助。涉及认识层面的则更多,从正面的熏陶看,如对比宇宙的浩瀚,可见生命之渺小,树立谦虚、乐观的心态等。反面教材也比比皆是,通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所造成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可进一步教育学生树立忧患意识与和谐意识。

三、结合地理学习内容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1.建立人地关系和谐发展思想,增强学生热爱生命意识地理学是研究人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帮助学生认清正确的人地关系,理解自然环境和生命活动的一体性,从而意识到保护环境也是为人类创设良好的生存空间和生活质量,将保护环境看成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善待环境就是善待人类、善待生命、善待自己。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地理学科中的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对生物的保护,对生态平衡的维持,实际上是引发学生内心中对绿色、阳光、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之情。

2.利用地理过程与因果关系思想,强化学生战胜困难意志地理过程思想告诉我们,任何地理事物与现象都处于不断运动、发展、变化之中,应从不同的时间、空间,以动态发展的视角分析问题。如中学地理讲述的“沧海桑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就蕴含“塞翁失马”一样的哲理。实际上,许多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多次的磨练才获得成功。正如陆地表面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面貌,多是经历千百万年的风雨后才形成的。因此,地理过程思想可启迪学生面对挫折、失败时坦然处之,将其看作事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环节,没有必要过分担心和害怕。地理现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理因果关系思想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善于从多角度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办法。

3.善于延伸地理知识,训练学生生存技能地理教学中要善于延伸地理知识。特别是在讲述自然灾害时,延伸相关知识,以提高学生生存技能。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几乎都与地理学知识有关联,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的财产、生命安全。为使灾害带给人们的损失降到最低,人们就要对其有正确认识。这就要求在基础教育别是地理教学中要介绍相关知识。人的生命是可贵的,但也是脆弱的。面对突如其来的人类灾难,要教育学生如何自救。站在教学前沿的地理教师一定要传授学生各种生存知识、方法和遇到各种生存危机时的处理办法、逃生本领,提高学生保护自身的意识与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只讲书本上提供的知识。

第3篇:生命教育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生命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生命教育的思想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1968年首次提出的。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依据生命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理解生命与生活的真正意义。注重其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关注其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造智慧的过程。随着这一理念的提出。生命教育问题开始得到应有的重视。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取得了一定得成效,逐步唤醒了教师对学生生命、个性等的尊重,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本文将生命教育理念运用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阐述了一些较为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一、生命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运用生命教育的理念

高职生虽然也是大学生。但他们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不强。组织纪律观念淡漠。自律性差。他们当中有的过早地世故圆滑,得过且过或游戏人生,有的则打架斗殴,网瘾吸毒,甚至杀人或者自杀。他们既面临着学业、就业、情感、家庭贫困和人际关系等诸多人生事务的处理,倍受着“何以为生”问题的困扰。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的多元化,信仰的失落,物质生活的富裕,精神生活的贫乏,使得他们又深陷“为何而生”的意义迷茫和生命困顿。面对教育对象的这些基本问题和特点,作为培养人的灵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责无旁贷。必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引导他们生命的健康成长,促进人性品质的完善,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好好活着,活出意义。所以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渗透生命教育理念。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生命教育理念的缺失,决定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运用生命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大多能够按照学校的规定完成教学任务。至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等考虑得不多,存在生命教育理念的缺失。许多教师把上课仅仅作为一种任务,缺乏生命的激情;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虽有关于生死、事业、幸福、情爱、道德等“如何做”的引导,但功利化非常严重,只教人“何以为生”的本领,不教人“为何而生的思考”,只问“know how”,不问“knowwhy”;一些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满堂灌,不顾学生的感受和反映。忽视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缺乏同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对话;一些政治教师在处理学生违纪行为时,方法简单、粗暴,存在着压服、驯服的现象。对学生的一些正当合理的需要和一些实际问题缺乏必要的关爱和帮助。思政课教学中缺失生命教育理念的状况,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生命的个性和多样性,所以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三)“以人为本”的社会呼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生命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也是当前社会的基本特点。而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育人”。它是一种高级的育心、育德的文化心理活动。是人与人的心灵的沟通。因此。政治课的教学要完成培养人这一基本任务,就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就必须重视生命教育,因为生命教育本身就是教育“以人为本”的重要表现。所以从这一层面出发,思想政治课教学就必须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把学生当“人”看,尊重学生的生命及其价值,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人性的完善,关注学生生命意义的提升,用人性化的方式去教育感化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德育的本质特征。如果离开了“人”这一根本尺度和基本法则,那么一切所谓知识的传承、心灵的沟通,能力的培养、素养的完善,都将成为空话,德育的功能就无从谈起,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受到挑战。

二、生命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生命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了一些看法:

(一)教学目的上,应该把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幸福成长作为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而不应该把学生变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这是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生命教育理念的基本指导思想

1.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生命教育观。落实教学目的,教师是关键。作为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生命教育的意识,掌握生命教育的知识、技能,对其中的危机状况能够实施准确而有效的指导、干预和救助。增强教师的生命关怀情感,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严禁教师体罚、虐待学生,或采用辱骂、讽刺、挖苦等形式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确立生命教育理念。无论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各类课外活动中,抑或是平常的师生交往中,都要有这种思想。并在此理念的支配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2.要求教师放弃原来的应试教育的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且是为了培养人,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育人。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度挖掘教学内容背后蕴含的教育资源,提炼出一些学生的能力发展目标、情感目标、价值目标等。然后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能力、情感、价值等素养,通过这种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提高能力,发展智慧,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品德,丰富心理、道德和法律素养,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幸福成长。

(二)教学方法上,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性、个性和生命的多样性。彰显人文关怀,而不应该“目中无人”,漠视学生鲜活的生命,这是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生命教育理念的突破口

1.情感渗透法。情感是教育的生命。教师应该把学生当作鲜活的生命主体,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通过教师的激情、真情去感染学生,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主动求知,正确对待人生基本问题,为今后人生的发展多思考、多准备。

(1)要以情育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始终发挥情感的作用,这种情感主要渗透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情绪去感染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一种快乐感。假如一个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理不直、气不壮,讲起课来没劲、没味、蔫巴巴,试想学生会听的有味吗?第二是渗透在案例教学中。对于案例,不能读稿子,念稿子,始终坚持以自己的

语言把案例有声、有色、有情感地宣讲出来。让学生处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来体验,通过体验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打动人心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第三是渗透在讲授法中。在讲授理论的过程中,坚持以生动的语言、有节奏感的语调、幽默感的方式用情、用心去教,去引导。

(2)夯实师生的情感基础,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生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教师就要平等地对待学生,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有个性和多样性的生命主体。主动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生活苦恼、情感纠葛、理想信念的迷失、经济贫困以及就业等问题。这样,师生关系就会非常融洽,彼此之间就能架起一座沟通和信任的桥梁,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教师的教诲学生就会愿意听,觉得是中肯的、是对他有好处的,从而变原来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主动思考人生问题,思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为今后的人生做准备。

2.生命体验教育法。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从理论到理论。假大空,学生不愿听,教师教得没劲。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特别注意了研讨,加大了实践性教学的力度。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内以及课堂外创设一些实践活动情境,如参观监狱、考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旁听法院庭审、观看影片、辩论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身感悟,在体验和感悟中接受教育,洗涤心灵,陶冶情操,培养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掌握以及中国化的理论,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和学生生命相联系的情景来进行体验,如参观临终病房、墓园、或者写遗言、墓志铭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升华,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是短暂的、也是宝贵的,生命中生理生命、精神生命与社会生命是多样性的,从而珍惜生命、善待生命,体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主动学习,寻求个性和多样化的发展。

3.因材施教法。过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严重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没有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等等,结果导致人性的扼杀,个性的丧失。因此,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的政治课教学一定要关注大学生的个性的培养。因为个性是教育的灵魂,没有个性就没有人才,没有创造性。

(1)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施教。我们的教育要人性化、个性化,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状况。有针对性地施教。对“性格豪迈”者应对酒当歌,直陈事理;对“小桥流水”者应缠缠绵绵。动之以情;对“润物无声”的安静者,要娓娓道来,潜移默化;对“震耳发聩”型的暴躁者,要春风拂面,晓以利害……通过这样的个性化教育,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创造得以发挥,良好的个性品质得以塑造。

(2)着力弘扬学生的主体性。高扬人的主体性,是教育人性化的要义。人的主体性是人的个性的本质特征。所以思政课的教学要从过去那种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病态教育中走出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在知识建构、能力培养、性格塑造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素养和品质才能得以形成。

(三)教学内容上。应该把生命教育的内容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而不应该使这一内容成为教学的盲区或弱区,这是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生命教育理念的核心表现

1.生命观教育。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有且仅有一次,生命是非常宝贵的。我们每一个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应该珍惜生命,保护生命。要懂得欣赏生命的美好,要有一双发现生命之美的眼睛和一颗感受生命之美的心灵。让我们用生命去欣赏自然的美、艺术的美、科学的美、人性的美等。世界之美、生活之美都是生命赋予的。要懂得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要相信自己,发现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生命的价值,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2.人生观教育。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它通过生死观、幸福观、恋爱观、苦乐观等表现出来。一个人有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决定了他的人生是否幸福、是否有意义。人生观对于整个人的一生起核心和引领作用,指导着人们如何认识自我,如何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因此,政治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用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始终对祖国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挫折观教育。俗话说的好,人生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挫折和苦难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苦难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往往是在战胜困难、厄运等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受着父母双亲和长辈们的宠爱,很少独立处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直都是顺风顺水,耐挫折和困难能力较差。进入了大学就不一样了,无论是学习、生活、交友乃至认识社会和人生,都需要更多地依靠自己去思考、判断、选择和行动。因此。政治教师要教育学生认识到挫折的不可避免性,必须面对,它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加强抗挫折的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战胜苦难的意志和心理品质,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和生活。乐观地面对人生、面对世界、面对社会、面对生活、面对未来。

(四)教学评价上。应该把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信念、崭新的思想道德面貌、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行为规范作为思政课的基本目标,让学生自由、充分、全面发展,幸福成长。快乐生活。而不应该把学生考多少分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这是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生命教育理念的基本导向和评价标准

第4篇:生命教育的理论范文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师是否具有生命教育理念决定着生命教育的成败,换言之,如果教师没有生命教育理念,是不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所以,教师要首先树立生命教育理念,重视生命教育,这样才能自觉承担好生命教育的重任。我就是这样做的。例如,备每一节课时,我都要认真找出书本知识与生命教育的契合点,然后结合学情确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实施生命教育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我总是努力创设富有生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画中、在做中、在玩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和生命的真谛。例如:进入期末复习的第一节课,我没有像其他教师那样,先带领学生回顾教材中的知识要点,再让学生做相关的习题。而是让学生拿出我让他们课前准备的学具:一张空白A4纸、一把小剪刀、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各色彩笔、各色彩纸。当学生按要求摆好学具时,我请同学们做好,认真听我布置学习要求。要求是这样的:用铅笔在空白A4纸上画出“地球表面五带划分示意图”,示意图上有五带分界线,在图左侧分界线对应处标注相应的纬度;在图右侧五个温度带所对应的区间表明温度带名称,并写出对应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在五带区间内,用彩笔画上植被(典型代表植物);将各温度带中典型的代表动物用彩纸剪出,可贴着对应的温度带内,也可放在一旁备用。写、画、做时,可以看书、可以同学交流,也可以问老师。完成以上任务后要写出做后感,包含所学到的知识、学习体会、生命感悟三个方面。时间是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后淘宝,即到各同学处欣赏他们的杰作,时间是五分钟,五分钟后回到自己的坐位,完善自己的作品,时间是三分钟,最后,轮流到台前描述自己作品中的知识信息,朗读做后感。这本是我对复习课创新的一种大胆尝试,令我高兴的是效果出奇的好,同学们全情投入,热情交流,争抢着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不仅对所涉及的知识解说的清楚明白,体会感悟更是深刻。有的说:生命本身就是奇迹,无论什么样的条件都有生命的存在,如南极企鹅、北极熊;有的说:生命是美好的,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有的说:生命是顽强的,狂风暴雨阻挡不住生命生生不息;有的说:生命是有价值的,树木防风固沙、鲜花装点大地……就这样,一节课,同学们复习巩固了三节课的知识,还深刻领悟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二、尊重学生生命情感

教学中,我关注学生差异,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并给每名学生展示的机会,使每一名同学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及自身的长处,从而悦纳自己,自信、阳光。我多采用情境法、探讨法、趣味法教学,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研究发现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在体验感悟中升华情感,彰显生命情怀。

三、融合生命教育于地理知识之中

第5篇:生命教育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生命历程理论 社会学的想象力 差异 亲和性

【中图分类号】C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1-0007-03

生命历程理论源自芝加哥学派对移民问题的研究,社会学的想象力则是运用知识社会学的观点提出重建健全的社会科学的意旨。前者是对人口学领域现实问题的研究,后者是社会学领域的学科理论研究,但两者都注重分析宏观社会结构对个体的影响。

一 生命历程理论与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差异

1.社会背景的差异:源于不同的问题意识

梁漱溟先生讲“知困而学”,实则是一种问题意识。“所谓问题就是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引起的心理困惑”,问题是理论探索与实证调查的起点。问题意识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问题已经显现且亟待解决,一种是习焉不察,只有少数人焦虑最终振聋发聩的问题。

生命历程理论属于前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批波兰人移民到美国,构成相对独立的移民社区。《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成为生命历程理论的萌芽。而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对成长于这一时期的孩子影响巨大,幼年时的生活环境,成年后的工作、生活经历和职业生涯等都在此列。《大萧条的孩子们》则是生命历程理论的奠基之作。当时已经显现的社会问题使人们看到了社会事件与个体生命的密切关联。社会学的想象力则属于后者。在米尔斯之前,社会学的研究常常囿于某一学派,如功能主义理论、交换理论、冲突理论、互动理论等。不可否认,每个学派所关注的问题都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并且基于每个学派自己的理论构建也都能对相关社会现象给出相对合理的解释。但是,深陷单一理论的泥潭就意味着要接受其理论预设,这极易导致被理论主宰的研究。事实上,不同理论流派的争论点才是最为基本和关键的问题。米尔斯发现了这个为世人所不察的重要问题,他提出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通过观察不同社会情境进而捕捉社会结构之间联系的必要能力。具备这种能力就能调和各派观点,至少可以使社会学研究不囿于某个单一的理论框架之中。

2.方法论的差异:嵌入研究与知识社会学

生命历程理论讲“一定时空中的生活”,是把个人与历史力量联结,又讲“相互联系的生活”,是把个人经由社会关系与整体联结。生命历程理论的方法论是个体与整体的相互嵌入,这种嵌入同时注重个体行为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可以“从轨迹、转折点、持续期等角度来分析长期空间行为的发展演化及其社会空间后果,把事件状态变化动态地置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在这种方法论的背后隐藏着深远的意义,就是打破个体与整体、结构与行动、宏观与微观的二元对立。

社会学的想象力则基本使用知识社会学的方法。米尔斯指出,经典的社会学家总是关注三个问题:一定的社会作为整体结构是什么;历史发展的眼光;主流群体及其人性。但米尔斯认为应该注重社会学研究中视角的转换以及思维方式的反思。在米尔斯的论述中,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偏习是作为一种知识被研究,重建社会科学也是一种知识。他给出的四种召唤分别是召唤人类的多样性、召唤对历史的运用、召唤理性和自由、召唤政治,这是如何重建社会科学这种知识的具体措施。这些具体措施指向一个共同点,即个体应该把自己放在更大的社会政治历史背景中看待事实并且辨认信息。在此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米尔斯关于个体与整体、结构与行

动、宏观与微观的联结,但由于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社会学的想象力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重建健全的社会科学的知识,遵循知识的提出(由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知识的进一步分析(对美国社会学界五种常见偏向,即宏大理论、抽象经验研究、形形的实用性、科层制气质、科学哲学的逐一分析)、知识的全新建构(四种召唤)的思路。

3.分析视角的差异:个体生命历程与学术困境

生命历程理论是对个体生命历程的纵贯性“深描”。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着力讨论一个问题,欧洲为什么会产生理性资本主义。在韦伯的论述中,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伦理有着某种亲和关系,这种亲和关系是对当时西欧社会历史及经济演进过程的一种回应。后来帕森斯理论的基本内核就承自韦伯,“即理性资本主义之路就是现代化之路”。周晓虹认为,此后关于现代化的研究大都保持了韦伯式的冲击――适应模式或者是该模式的变式。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的大萧条本就是现代化的直接后果之一,埃尔德在《大萧条的孩子们》一书中毫不避讳对该模式的使用,该书的第一部分就是“危机与适应”。通过对大萧条时代家庭地位、家庭经济和家庭关系的详细分析,埃尔德指出个体对社会历史环境适应的深远影响,重构了战后美国的国民特征。埃尔德以深描的手法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从中窥见社会时代的特征。埃尔德的表述是细致微观的,结论则是结构性的和宏观的,这种分析视角被日后的生命历程理论所沿袭。

社会学的想象力的提出源于美国学界在现代化大背景下的学术困境。米尔斯以学术困境作为分析视角,在内核上依旧摆脱不了韦伯的冲击――适应模式,但是相较韦伯,米尔斯往前走了一步,社会学的想象力体现了一种解构――重构的思维模式,解构社会科学的原有偏习,重构社会科学的未来旨趣。与生命历程理论的精细深描不同,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理论性的概述性的存在,有失精致。

4.分析工具的差异:多学科并用与社会学分析框架

生命历程理论作为一种跨学科理论,具有方法交叉和理论借鉴的特点。所谓方法交叉,就是指在分析个体生命历程的过程中势必要借助其他学科的分析方法,比如“深描”。而理论借鉴则更多地表现为向业已成熟的学科靠近,生命历程理论对韦伯的冲击――适应模式的引用就是明证。换言之,作为跨学科理论的生命历程理论的最重要意旨不在于建立一门全新的理论框架,而在于综合多个学科视角,使用多种分析方法试图超越分门别类的学科研究,实现对个体生命历程的整合性研究。社会学的想象力一经提出,就被认为不仅适用于社会学而且是适用于几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洞见,但这是理论提出以后所得到的全面肯定。事实上,社会学的想象力并不是一种跨学科理论,米尔斯的理论旨在建立一种全新的扭转社会学偏习的分析视角或者理论取向,因此在最初的分析工具的使用中,他的分析是典型的社会学分析框架。

5.对待社会历史态度的差异:影响与批判

生命历程理论注重社会历史和宏观环境对个体生命历程的影响,其创建明确地指出了宏观社会对于微观个人的意义,并将这种意义作为一种分析维度进而试图建立起个体与整体、结构与行动、宏观与微观的联系。但是,生命历程理论并未明言对社会历史大事件的态度,其取向在于研究不在于批判。社会学的想象力则不同,米尔斯认为社会科学久而成习的五种偏向多归因于现代化的发展,而他讲的召唤历史是把历史视角融入社会科学的研究习惯中,用历史视角去调和长久承袭的现代化大背景下的理论习惯和思维模式。很明显,对于现代化这个历史大事件,米尔斯持批判态度。

二 生命历程理论与社会学的想象力的亲和性

生命历程理论和社会学的想象力虽然具有诸多不同,但也有明显的亲和性。对于个体发展来说,两者都主张关注个人背后的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这为个体发展提供了一种更加宏观的视角,个人成长不应囿于狭小的环境,个人命运与时代历史息息相关。对于学术研究来说,两者都主张把学术研究置于社会、历史、政治等大背景下,一个时代塑造一个时代的人,一个时代也会塑造一个时代的学术,这不仅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性,也具有理论思维上的指导性。

这种指导性就是建立了个体与整体、结构与行动、宏观与微观的交互主体性。单一的微观分析或者单一的宏观分析常将个体与整体置于二元对立的境地,如果将其中一元作为分析主体,另外一元势必成为客体。而将对立二元联结起来的交互主体性分析类似于哈贝马斯的“理往行动”,不是一个主体取代另一个主体,而是主体与另外一个主体的双向互动分析过程。也就是说,在分析过程中,如果个体作为其中一个分析主体,那么整体就是与其对应的另外一个主体,没有显著的主位客位之分,这样会更容易找到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共通性。整体对个体不是单纯的影响,个体对整体也不是单纯的适应,个体与整体互为主体的共通性才能促成个人与社会历史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促成个人与社会历史之间全面系统的了解。这种交互主体性同样适用于结构与行动、宏观与微观的分析联结。

综上,生命历程理论和社会学的想象力虽然是对不同问题的回答,但两者却在方法论意义上殊途同归。这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路径基本相同,许多流派都是在区别与联系中日益完善,但最终都应该建立起方法论上的交互主体性,通过相互之间的理解而产生某种共识。

参考文献

[1]〔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美〕G.H.埃尔德.大萧条的孩子们(田禾、马春华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4]王村村.曹锦清:问题意识与调查研究[J].社会学评论,2014(5)

第6篇:生命教育的理论范文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对自然的破环严重影响到了可持续发展、影响到地球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人类为了确保未来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提出的。生态伦理学(ecological ethics),是研究生态的伦理价值和人类对待自然的行为规范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伦理学的使命不在于提出“保护生态”这一道德要求,而在于为该要求赋予道德理由和依据。生态伦理学同样具有伦理学的根本局限,即使提供了很好的道德理由或依据,也不能担保人们在实践上必然遵循道德要求。

人类文明已经和正在经历四个阶段:原始文明是完全接受自然控制的发展系统,农业文明是人类对自然进行探索的发展系统,工业文明是人类对自然进行征服的发展系统,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将实现协调发展的社会系统。[1]生态文明的伦理体现为:一是尊敬自然,人类与自然共存共荣的观念;二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念;三是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念;四是生态公平的观念。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中外生态文明发展的伦理观念既有共同点,也有相异之处。本文从中西生态文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由与依据出发,分析比较中西生态文明发展的理由和依据。

一、中外生态文明发展的历程

(一)西方生态文明发展

人类追求生态文明的进程最早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生态文明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初见端倪。随着生态危机和工业文明危机的展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绿色和平运动风起云涌,西方生态文明开始其漫长的探索过程。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揭示了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引发了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积极参与,群众性环境运动开始兴起。1968年,来自10个国家的30多位专家学者在意大利著名企业家、经济学家A·佩切伊的倡导和主持下集会罗马,探讨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会议认为,经济增长是有极限的,应实行“零增长”经济发展战略,以保护生态环境。联合国1972召开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召开的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会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倡议。[2]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西方国家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以生态理念为基础调整产业结构,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思路,成为主导各国的经济发展的模式。

(二)中国生态文明发展

1.中国古代已萌发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思想在我国自古有之,中国古代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等类似的生态理念并不鲜见。在中国先秦道家思想中,老子以独特的视角思考“天人”关系,提出了许多颇具启发意义的思想,是人们思考和解决人类生态问题的思想文化资源。老子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阐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道法自然”、“知止不殆”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自然和谐是万物之本,顺应自然、无为而为是人类行动的准则,而确立人与自然互依共存的关系,则体现了自我约束的个人修养伦理观。[3]虽然这些思想可以算作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的起源,但是那时的思想大抵只能算是零星的思想火花而已,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更没有上升到文明的高度。

2.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

全球性生态危机已使人类自身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因此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中国的一些学者也开始为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环境与生态问题呼吁并著书立说。1987年,著名的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全国生态农业问题讨论会上提出应该“大力建设生态文明”。199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就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则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4]十报告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成为“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二、中外生态文明发展伦理的共同点

人类文明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进入到了生态文明发展阶段,无论是哪种社会制度的国家,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面临同样的问题。在高度工业化的背景下,人类与自然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不和谐的局面。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越来越强大,同时对自然的破坏也越来越大,让中西方面临同样的生态文明发展问题。

(一)生态文明发展是应对自然生态恶化的必由之路

起源于欧洲的近代工业革命使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升,社会经济取得极大发展,但与此同时,人类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使自己陷入前所未有的生态困境之中。诸如我国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后,国内区域发展日渐不平衡,生态环境日益被破坏,“天人合一”的古训亦渐行渐远。也正是同样的发展背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因此兴起了形形的绿色政治运动。这项运动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反对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类社会内部不同群体、不同阶级、不同性别、不同国别之间的新型关系为内容。可以说,生态问题已成为关系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而修复生态、防止生态继续恶化,更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生态文明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无论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中国,在工业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资源日益枯竭的困境。同时经济发展消耗大量的石化能源,导致对森林的砍伐、对水资源的污染、对环境的破环日益加剧。因此要维持经济的高速发展,确保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对现代工业文明重新进行审视和定位,对那种破环环境、征服自然的行为进行反思,让保护环境、修复生态、节约资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全球都面临一个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难题,这要求世界各国加强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合作,公平、合理地利用全球自然资源。

(三)生态文明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历史,也是不可逾越的阶段。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都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一路走过来,都遇到工业文明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进入生态文明发展阶段是顺应历史的客观规律,这是不论哪种社会制度的国家都无法逾越的一种文明发展阶段。

三、中外生态文明发展伦理的不同之处

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中外发展生态文明的伦理基础有许多不同之处。西方生态文明发展受到其固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难以促进全球生态文明的良性发展。对于我国现状而言,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发展才能带动我国生态文明的进步,并进而推进全球生态文明的进步。

(一)西方生态文明发展的伦理问题

1.“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仍将阻碍西方生态文明的发展

伴随资本主义数百年工业化过程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长期主导着西方国家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传统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模式的变革,从而影响了生态文明的进一步发展。[5]这种价值观“反自然”性质的作用导致了严重的不良后果,又从根本上损害了人类的目标,并使人类陷入深深的困境之中。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束缚,是人类发展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然而从西方国家的现实来看,“人类中心主义”理念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方式,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改观。

2.西方生态文明发展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机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外部性问题。资本主义作为一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基本目的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的本性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其追求最大利润的内在动机就不会消亡。从现实来看,资本主义把追求利润增长作为首要目的,所以要不惜任何代价追求经济增长,包括剥削和牺牲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破环世界其它国家的生态环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生态文明发展中的表现,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在矛盾,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态文明发展面临的难题。

3.西方生态文明发展一直受到“反环境保护主义”势力的干扰

来自各方面的“反环境保护主义”势力还很强大,它们采取各种手段阻挠和破坏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西方国家在生态文明发展上的设想和努力受到很大影响。在西方国家环境保护进程中,尤其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群众性生态运动兴起和发展起来之后,就一直有一些反面的力量在与作为主流的环境保护主义相对抗。随着西方国家多元文化的发展和各阶层利益关系的分化,这些反环境保护主义势力逐渐壮大,并将成为西方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的巨大阻力。

4.西方国家的生态文明发展一直伴随着对外的生态侵略

西方发达国家生态环境的改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以环境问题的国际转移为代价的。西方国家的“生态侵略”、“生态殖民主义”成为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重要根源,从而也延缓了人类迈向生态文明的步伐。全球生态系统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西方发达国家在加强其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通过经济殖民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转嫁到发展中国家。显然,西方发达国家产生的生态正效应不足以弥补发展中国家产生的生态负效应。因此,从全球视角来看,其生态文明的发展对全球生态文明反而会有阻碍作用。从长远看,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环境日益恶化的条件下,西方发达国家要独自享受生态文明的成果是不可能的。

(二)中国生态文明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1.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是以调整经济结构为前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在中国工业化进入后期发展阶段中,是改变过去经济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以经济结构转型为依托、以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生态文明发展。同时,通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加快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带来了重大机遇。通过改变全国人民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减少对环境的破环,加快生态环境的修复进程。

2.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是和平的发展方式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生态文明的发展中,主要是通过在本国范围内,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促进东中西平衡发展。与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文明发展、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截然不同,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是通过在国内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平衡来完成的。除此以外,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是为给子孙后代留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自然资源,是一种代际之间的平衡发展。总之,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是以不损害别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是对世界生态文明发展的贡献,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可以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发展的进程。

3.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是“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发展在中国的社会改革与进程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和突出。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开始,到党的十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首次把生态文明提升到了与经济、政治同等高度的地位。中国生态文明发展将融入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表明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四、中外生态文明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全球性的生态文明价值观难以形成

恩格斯认为:“利益被升格为人类的纽带——只要利益仍然正好是主体的和纯粹利己的——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只要外在化的主要形式即私有制仍然存在,利益就必然是单个利益。”[6]在以私有制为普遍存在的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以致全球化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集体行动难以统一。2001年3月布什政府宣布《京都议定书》存在致命缺陷,决定单方退出协议,2001年6月再次重申绝不重返《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的失败表明,在资本主义所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态文明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注定了生态危机的克服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7]

(二)全球性的生态文明发展系统难以建构

全球化的生态文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世界各国的相关政策的协调与融合。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中,资本以追逐利润作为最大目的,必然以破环别国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作为保护本国生态的手段,各国之间难以形成统一的生态保护政策。全球生态文明发展需要世界各国将一系列生态政策打包,进行统一协调管理,才能实现全球生态文明的良性发展。但是在目前的全球经济格局中,这种和谐的生态文明发展系统难以实现。

(三)全球性的生态文明发展愿景难以统一

资本家对“当下意识”和“现在感”的倚重,导致了对“远景思维”和“长远利益”的漠视。[8]资本的拥有者在评估投资前景时,总是计算在预期的时间内(通常在很短时期内)得以回收投资以及今后长久的利润回报,忽视那些对人类社会具有最直接影响的环境条件和因素,忽视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忽视几代人之间生存环境的均衡问题。这种重视短期利益和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思维将导致忽视对经济长远发展问题的理性思考,从而使全球性的生态文明发展愿景难以形成。

结论

纵观西方与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进程与价值伦理取向,中西生态文明发展有其相同的地方: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现代工业文明后的产物,都是在面临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下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手段,都是中西文明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但是由于中西社会制度的根本差别,两者之间又有较大的差别:西方生态文明发展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不会改变资本逐利的本质,在追求高额利润与保护生态的取舍上,资本将倾向与前者;西方生态文明发展是以牺牲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其正负效益的加总后为负,这将阻碍人类生态文明的发展。而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是在本国内部推动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促进东中西部区域平衡的基础上完成,是以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为前提,不存在对外“生态侵略”的和平方式下进行的,是全面融入社会经济政治建设的全方位的生态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傅晓华.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演化——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的系统思考[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7):96-97.

丁开杰,等.生态文明建设:伦理、经济与治理[J].与现实(双月刊),2006(4):20.

张长虹.《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录[J].道德与文明,2004(4).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0.

第7篇:生命教育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 文明礼仪教育 职业心理素质 礼仪修养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5.076

Effects of Etiquette Education on Tourism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TANG Cheng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Guilin, Guangxi 541006)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nnotation of civility educ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civility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tourism institution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ivility elaborate three aspects of education, aims to strengthen tourism institutions civility promoting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provid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Key words etiquette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etiquette training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与人所从事的职业匹配的心理素质总和,其结构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态度和职业技能,具有稳定性、基础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特征,对职业活动有制约、调节和鉴别功能。它是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有所区别,一般侧重于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从业者认知、感知、记忆、想像、情感、意志、态度、个性特征(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习惯)等方面的素质。

文明礼仪教育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是树立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客观条件,是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作为旅游院校的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与礼仪技巧,加深文明意识及自身素质修养,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是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的关键,是培养旅游能人的必备条件,更是促进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1 文明礼仪教育与旅游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内涵

1.1 文明礼仪教育的内涵

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荀子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礼仪不仅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更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状况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也反映了整个校园的精神面貌与校园氛围,良好的礼仪文明更是为学生自己创造了一个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大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掌握基本的礼仪原则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在学习生活中敬人、自律、适度、真诚,常用文明用语,学会沟通,提高与人交往的技巧,灵活处理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是大学生走向成功,自我提升与实现的重要保障。

1.2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内涵

大学生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包括智力性和非智力性心理素质,通常一般的职业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于对职业的认知、态度与技能,其它构成要素包括竞争的自信心、经受挫折的容忍度、不断进取的坚毅度、对待批评的分辨力、行为抉择的自我控制、环境变异的适应等。每一类职业,每一个岗位对人的心理品质的要求有所不同,侧重点也有所区别。旅游职业心理素质要求旅游专业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服务意识,扎实的服务技能,规范的文明礼仪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水准,它围绕着服务展开,更能体现人与人交往、合作的特性。旅游职业心理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旅游院校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服务理念与技能的专业旅游能人的核心所在。

2 文明礼仪教育对旅游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意义

2.1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服务意识与能力

旅游行业是一个与人交流与沟通的行业,从某种意义上说,热情的工作态度、灵活的沟通能力、超强的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人际关系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情绪控制等职业心理素质比单纯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更能取得良好的服务效果。文明礼仪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礼仪品质与意识,旅游院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包括开展礼宾礼仪课程,参加礼仪技巧培训,开展礼仪相关的活动,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礼仪修养,使其掌握规范的礼仪技巧,去完善个人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在从事旅游相关工作中,让客人感觉到温馨与舒适的服务,让客人感觉到旅游人该具备的气质与服务理念,从而实现作为旅游专业人才的价值。

第8篇:生命教育的理论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体系不断改革。高校生命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理论框架下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对提高我国大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但是高校生命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高校生命教育“热”理论与“冷”实践的现象,使得学生对生命不能正确地认识,同时阻碍了高校生命教育的发展。下文就高校生命教育出现“热”理论和“冷”实践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其问题的有效途径。

1 对高校生命教育“热”理论和“冷”实践的现象概述

在目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相关工作中,会发现一种比较尴尬的局面。学校非常重视高校生命教育理论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实践环节,极少的高校开展了生命教育,这就对高校生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下面就对高校生命教学“热”理论、“冷”实践的现象进行分析。

1.1 对生命教育意义错误的认识

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理性主义的发展,使得人的精神价值和生存意义受到遮蔽。一方面,教育的目标不再是追求人性和生存价值的提升,取代生命教育的是实用的价值知识和技术,知识传授与技能培训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大多数高校中,生命教育活动被窄化,忽视了对“为何而生”的思考,更多的强调“以何为生”的技能。生命教育往往会引导个体关注日常的生活状态,倾听生命个体的需求,从而帮助个人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积极地创造生命价值,是高等学校教育的本质需求。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社会的巨大变迁使得传统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高等学校的学生难以从传统文化价值中找到人生的正确方向,导致大学生在寻求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时出现了较多的困难。另外,现代的社会过于追求物质,使得大学生对生命失去了终极价值的思考,对自己的生命不以为然,对他人的生命淡然冷漠,对生命感觉越来越麻木。大学之间竞争导致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用,不择手段,变得越来越孤立化,导致他们缺乏生命的积极性和丰富多彩生活的把握。这样的现象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较大的阻碍作用。

1.2 高校生命教育的实践现状

生命教育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它的出现为教育本质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理论与思考空间,给我国教育理论界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从我国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发展情况来看,学校领导和老师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只有较少数高校开展了生命教育。如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等。从高校总体上看,生命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还不高,没有科学完善的教育机制进行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对生命教育的开展。我国目前高校生命教育推进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高校将其列入了课程计划,作为选修课;也有的学校把其作为专业的必修课,这样或成熟、或零散的教育方式使得我国高校生命教育水平长期不能上升。另外,高校生命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从生命教育的实践现象来看,生命教育“教什么”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使生命教育“怎么教”的问题变得更有难度。这些外观因素,都使高校生命教育的实践变得更加步履艰难。

2 对高校生命教育产生“热”理论和“冷”实践的现象进行探讨

2.1 受工具化教育理念的制约

高校的生命教育受功利主义教育的影响,使高校的生命教育变成了一种工具。在我国高校中,为了确保学生能更好地就业,往往会让学生掌握各类学科的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现代高校中,岗前职业训练基地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单纯定位,大多数高校只重视学生的就业率,学生没有接受正确的生命教育课程。在工具化的教育理念中,教育事业的参与者作为教育的工具和手段,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与取向仅仅在于教育活动的外在功能,无法正确地认识教育的目的和内在功能,使得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成为了教育者的某种认识和改造能力,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一种工具。生命教育的主要核心是珍惜生命,注重生活质量,凸显生命价值。而工具化的教育理念显示与生命教育的理念是不相符合的,工具化的教育理念是限制生命教育实践开展的根本性障碍。

2.2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途径不一致

目前,对生命教育普遍存在两种观点,一是生命教育是一种追求价值的过程,遵循生命发展的要求,引导生命全面和谐,自由和充分的创造富有个性的发展,这种观点就是“生命化教育”。二是生命教育是一种教育内容,这种观点比较接近西方国家的教育内涵,他们认为生命教育的主要内涵是教人认识生命和保护生命,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生命价值。既然生命教育有不同的内涵,那么对生命教育实施的途径也应该与生命教育的内涵相对应。如果把生命教育是一种教育内容,那么可以通过开设生命相关的课程来较好地实施。但是生命教育理念的实施显然不是那么容易落实的。从我国目前高校的生命教育情况看,只是单纯地提出了培养师资队伍、合理设置课程、追求生命真善美等方式进行生命教育,忽视了受教育者对认识身体与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了解爱惜他人和爱惜自己生命的方法。这样生命教育内涵与实施途径不一致的问题势必会影响生命教育的效果。

2.3 高校老师缺乏生命教育理念

老师作为生命教育的传播者和实施者,对高校开展生命教育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老师自身生命状态低迷,难免会受到工具性教育理念的影响,再加上工作生活压力,使得他们对工作的责任度不高,工作状态不佳。其次,高校老师缺乏生命教育相关的培训,导致他们的生命教育理念与技能不足,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生命教育,这也是影响高校生命教育发展的原因之一。

3 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3.1 转变教育观念

高校要开展生命教育,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当前,我国高校对生命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若想更好地推进高校生命教育,就必须转变现有的教育观念。我国高校应该根据当前现有的条件,通过国家法律的力量和自上而下的途径,来推进生命教育理念的实现。在该外观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学者认为,目前的高校生命教育任是一个草根性工程,想要改变该现状,就必须要开展一些具有实际指导和具有操作性的内容研究,例如在某类课堂上如何设计和如何评价,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高校教师的操作和接受,同样,也有利于生命教育理念的排行和确立。

3.2 保持生命教育的内涵和实施途径的一致

当前,大多数人都会把生命教育理念理解为是一种价值追求,在对教育价值进行定位时,不能过高估计生命教育意义,否则会导致生命教育实践者无所适从。而过低的估计生命教育意义,会使生命教育的实践者变得高傲和自负。因此,当前的生命教育是现有高等教育体制的矫正和补充,只有更加关注高等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才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3.3 大力开展相关培训,提高高校老师的生命状态

第9篇:生命教育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生命教育观,生命,教育

近年来,中学生和大学生不珍惜生命的事件比比皆是,这些学生的生命观已然扭曲,这让我在反思,在学校教育中宣扬积极健康的生命教育观势在必行,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之处,教育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导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升自我,奉献社会。

1 国外对生命教育观的研究概况及成果

美国的生命教育是源于上个世纪 50 年代末开始的死亡学的研究,来自美国的学者唐纳·华特士首先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这一概念。他于 1968 年还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探讨教育的真谛就是要关注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和生命个体的健康成长,许多别的国家深受生命教育观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比如英国提出的“呼应课程”,要求教育要符合人的发育规律。日本依据自身严峻的社会现实提出了尊重和敬畏人的生命这一教育目标,并于 1989 年编订了新的《教学大纲》,日本教育界呼吁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样不仅可以愉悦自我,还能增强团结互助的社会氛围,甚至还可以抵制不良文化的冲击,有足够无畏的英雄气概去面对挫折和困难。在日本学生因升学压力大导致生活质量不高的情形下,日本教育界又开始倡导“余裕教育”,试图将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在恢复学生们天真烂漫的本性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综上所述,国外对生命教育观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的:一、要教导人们热爱生命,二、教导人们关怀死亡,三、预防药物的滥用和艾滋病的防治,四、要重视生命教育正规课程,五、生命教育需要自强训练。

2 国内对生命教育观的研究概况及成果

中国传统的生命教育观主要集中体现在儒、道、佛三大家之中。儒家主要关注的是对生命的道德主义教育,重视道德对人的教化作用。道家关注对生命的自然主义教育,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无为而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佛家关注生命的超脱主义教育,关注人生痛苦的超脱,重视定慧修持。这些中国传统的生命教育观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4 年,随着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的提出,国内对生命教育观的研究又提升了其研究深度,主要涉及到其内涵和价值、构建其体系、充实其内容三个部分。在研究其内涵和价值方向上,学者张锐和高琪这样认为,生命教育离不开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因而,鼓励和教育学生要敬畏生命;而学者彭爱波则从死亡教育出发,通过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来全方面的发展学生的生命教育观。在构建其体系方向上,例如王北生和赵云红认为,学生潜在的生命基质是生命教育的基础,用合适的教育方式激发出生命更多的价值是这种教育的基础;在充实其内容方向上,有人认为,万物皆有生命,因此生命教育不仅仅体现在人自身的教育,更要体现与他人、与自然环境、与其他一切事物的教育;还有人将生命教育的内涵分为三个层次,例如彭爱波提出的珍爱生命、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三个层次,这些研究观点的提出也是旨在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生命和教育方面的难题。当今社会许多学者还将生命教育观与德育、与新基础教育、与课堂教学以及相关课程、与生命中的不同人生阶段等等相结合进行研究。

3 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

3.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传授,其他学科融合渗透

高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生命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生命意义和生命色彩的知识,还可将生命教育观与语文、政治、历史等其他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科中生命教育的内容,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对学生们进行学科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能开展生命教育。

3.2 用实践生活来补充理论知识

生命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教育事例皆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生活中的实践成果,所以开展生命教育离不开实践,老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学习理论,在课下可以带领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珍爱生命,奉献社会。

3.3 提升理论研究水平,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

政府和社会人士应大力宣传和推广生命教育观,让更多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参与到生命教育观的研究中去,吸收人们优秀的思想理论观点,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理论研究水平,更能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素材和理论基础。

3.4 学校家庭教育相结合,扩大生命教育的覆盖面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教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因此学校的教育离不开父母的配合,老师和家长要携手共促学生的全面发展,向孩子传授生命教育观方面的知识。

3.5 广泛宣传形成共识,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学生对生命教育观的认识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政府相关部门和媒体应大力宣传,将生命教育融于社会中的每一个角落,弘扬正确的价值观,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学生在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正确价值观的熏陶,帮助学生对生命教育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4 结语

我们的教育要贴近学生,理解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了解学生的生存状态,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有关自身生命的积极引导,向他们宣扬正确的生命教育观念,教导学生珍爱生命,帮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Joe,D&H.Teshi.LifeEducation[M].OxfordUniversityPress,1987:11-15.

[2]刘敬妍.试论生命教育观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3]杨喜添.中国传统生命教育观探析[J].教育导刊,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