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轨道交通前景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跨坐式单轨交通系统;技术特点;适应性;市场前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和机动车数量日益增加,交通拥堵成为许多城市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难题,除特大、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外,其城市区域和中小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亦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着环境、资源、交通等多重压力,对轨道交通的需求日益增强。
1我国城市对轨道交通的需求
1.1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统计,“十三五”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成运营总里程将达到6000km以上,总投资1.7~2万亿元,建设规模巨大。先期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继续加密线网,由大运量的骨干线路逐渐向中低运量的加密线路扩展。一些以地级市为主,城区人口100~300万人的二、三线城市(Ⅱ型大城市)逐渐开始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为了从宏观层面合理掌控高成本的轨道交通建设,有关部门对传统轨道交通制式地铁、轻轨项目审批设定了“门槛”(见表1)。这些“门槛”在合理配置交通资源、控制地方财政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因此,建设便捷、高效、安全、经济、环保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势在必行。多制式互为补充、多元化协调发展的轨道交通架构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2我国城市结构特征
我国20万人口以上城市数量为288个,300万人口以上城市数量为25个,300万人口以上城市仅占城市总数量的8.62%。100~300万人口的Ⅱ型大城市数量为116个,占城市总数量的40%(见表2)。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迅速,在高峰时段,部分路段已有拥堵现象,对轨道交通的需求逐渐凸显。如果以100人口万以上的城市作为轨道交通建设需求或潜在需求对象,则100~300万人口的Ⅱ型大城市数量约占100万人口以上城市数量的82%(见图1)。1.3轨道交通需求特征对轨道交通建设需求最为强烈的Ⅱ型大城市以华中、华东等地区的地级市为主,其主要特点是:城区常住人口为100~300万,GDP为800~30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100~250亿元(见表3)。根据某勘察设计企业对吉林、邯郸、淮南、芜湖、汕头等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研究,典型Ⅱ型大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具有以下特点:①线网规模为3~6条市区线路,总规模为100~200km;②客流规模为1~3万人/高峰小时,大部分在1.5~2.5万人/高峰小时;③负荷强度为远景0.9~1.7万人次/km•d。总体概括起来,我国Ⅱ型大城市对轨道交通发展的需求特征如下:①中运量轨道交通制式为主;②适应能力强、安全性能好;③注重投资及运营的经济性;④环境及城市空间景观影响小;⑤技术产业基础好。
2轻型单轨的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
2.1主要特点
(1)运能适中:轻型单轨列车最高速度可达80km/h,旅行速度约30~50km/h,运能在有轨电车和地铁之间,输送能力1~3万人/单向小时,属于中等运量交通系统。(2)安全性能好:轻型单轨列车转向架上装有三种轮胎:走行轮、导向轮和稳定轮,充分保障了系统的运营安全;系统的运行采用全封闭模式,与其它交通形式不相互干扰,列车运行稳定、安全、正点,在多个国家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安全运营记录。(3)适应能力强:轻型单轨列车爬坡能力强(最大坡度60‰,地铁为35‰),转弯半径小(最小曲线半径46m,地铁为250m),可以适应城市内复杂环境,减少征地拆迁,节省工程投资。轻型单轨多采用高架敷设方式,桥墩宽度约为1.4m左右,线路可直接架设在城市道路绿化带或分隔带上,不会干扰其他交通形式,可减少城市占地(见图2)。(4)建设周期短:轻型单轨的轨道梁为模块结构,可工厂化生产和提前预制,在夜间吊装架设。可降低建设施工对地面交通的影响,缩短工程建设周期(一条线路建设工期约为两年)。(5)投资造价低:由于具备建设周期短、列车荷载小、桥梁结构简单、征地拆迁少等特点,轻型单轨工程投资约为2~3亿元/km,是地铁投资的三分之一左右,运营维护成本也相应较低。(6)对环境影响小:轻型单轨为梁轨合一的桥梁高架结构形式,所需建筑材料综合用量不到传统轮轨形式轨道交通高架结构的三分之一。没有架空接触网,最大程度减少了遮蔽,采光和视觉效果良好(见图3)。采用橡胶轮胎,噪声振动大幅降低,环保达标距离仅为2m,远低于其他地面或高架轨道交通制式(10~23m)的环保距离要求。列车运行对周边环境影响小,车站可与商业建筑等合并建设(见图4)。
2.2适用范围
根据以上主要特点,跨坐式轻型单轨可应用于以下几类交通线路:①中等城市(中心城区人口100~300万)的轨道交通干线;②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300万以上)的轨道交通加密线;③地形复杂、道路资源紧张的城市交通线路;④城市旅游观光线路;⑤对噪声震动等环境指标要求高的大型社区、组团内部交通线路。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跨坐式轻型单轨的主要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与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尤其是100~300万人口的Ⅱ型大城市对轨道交通的需求达到高度契合。面对规模庞大的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尤其是逐渐开始规划建设的Ⅱ型大城市轨道交通市场,轻型单轨的市场潜力巨大。
3.2建议
针对系统的核心技术进行重点攻关,全面掌握和改进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降低对国外企业的依赖性,以进一步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费用。此外,国内勘察设计和装备制造企业还要对跨坐式轻型单轨做进一步方案优化和创新研究,使其更好地满足国内众多城市特别是中等城市轨道交通多样化的需求,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2003〕8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Z]
[2]HJ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Z]
[3]周庆瑞,金峰.新型城市轨道交通[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4]宫文平.跨座式单轨车辆特点及国内外应用情况[J].国外铁道车辆,2013,50(1):5-7
[5]王蓓蓓,段传波,张辉.跨座式单轨噪声特征[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2(5):76-79
[6]仲建华.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J].都市快轨交通,2004(5):17-22
[7]雷晓峰.跨座式轨道交通的梁部结构形式比较[J].铁道标准设计,2005(1):72-75
[8]俞展猷.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型式应用综述[J].机车电传动,2010(1):13-18
关键词 城市轨道运营管理专业 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南宁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分析
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项目总投资约1500亿元,是南宁城建史上规模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整个项目规划建设8条线路,设计总长度252.1公里,总投资约1500亿元。即便按照2016年年底建成的地铁一号线的里程数32.1公里和2017年建成的地铁二号线37.3公里计算,两者的里程数超过69.4公里。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法,一公里地铁建设与运营时,至少需要80至100名技能型人才,即便以运营管理最基础的运营管理的每公里50至60人来计算。南宁市对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人才的需求最低限度为3000至4000人。未来,南宁地铁设计总长度超过252.1公里,对于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的总需求将超过20000人。南宁乃至广西地区的地铁人才的缺乏,尤其市建设初期运营管理人才的缺口已经达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考虑到未来全国地铁建设和运营的的到来,在待遇较高的地区大量招工的情况下,部分地区的人才缺口会越来越大。
值得说明的是,企业对运营管理人才的需求表现出的矛盾表现为,地铁企业会一方面在“饥不择食”招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或类似专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同时,又希望能招聘到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到岗后能够很快进入角色的工作人员。
这种矛盾是因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类岗位的特殊性造成的,就岗位能力而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要求培养出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知识,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城市轨道专业技能。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生产、经营与服务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这些人才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指挥和管理工作,行车调度指挥和客运服务工作等。这些职业和岗位要求尽管对于地铁企业是不可或缺的要求,但对于高职高专而言,受师资、实验实训设备和实习基地的影响,并非能够全部达到。
实际情况中,绝大部分高职高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面,只有大约2年不到的时间进行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很难较好地掌握上岗应有的理论知识和进行系统的规章学习。毕业后,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进行岗前培训和顶岗实习,直接被推向工作岗位,很多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难以进入角色,这也让地铁公司对于此类毕业生的招聘热情不高。更加重这个问题的是,在地铁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人才的培训周期也有被压缩的可能,导致运营管理类的实际能力达不到岗位需求的标准,这也是不少城市的地铁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小事不断”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国内部分地铁公司在招聘时热衷于“挖墙脚”的原因,从其他地铁公司招聘具有1至3年工作经验的运营管理人员实际效率更高。这种方法一方面有跳槽嫌疑的“熟手”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必然有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是大量能够吃苦耐劳,懂规章能操作的“新人”进不来,导致原本紧张的供需矛盾更加激化,同时这种着重短期的招聘,对于定向培养的高职高专而言则是灾难。
我校作为南宁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订单班”的培养学校,本人作为“订单班”的专职辅导员,就如何培养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办学实际,符合地铁公司实际需要,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岗位需求的人才做简要阐述。
2强调适合自身特长和发展需要的成长计划,在职业能力上进行重点培养
高职高专的学生基础知识一般较弱于本科学生,很多学生表示对本专业的《运筹学》之类的基础科目表示学习困难。从专科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讲来讲,理论方面的接受能力要明显弱于实践方面。可从在职业教育上,重视学生的自身特长和发展需要,设计符合其发展和成长的职业。在总体上,针对学生的岗位设计,来要求学生进行重点性的学习和实践。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对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成长是很有意义的。比如对于某些理论学习能力较差,但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学生,将其设计成从事客运管理方面的工作,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实习和就业过程中有一定的优势。对一般学生来讲,应当在强调理论学习的同时,增加对于今后从事职业有帮助的课程,例如普通话,口头表达,应用文写作、外语和计算机知识方面的内容,或鼓励学生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
在学生进入第二年的学习时,应该安排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或类似的比赛。这种比赛一方面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成果,另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未来就业方向。
3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当增加社会实践经验,增强对于岗位的适应性
受部分学校实验实训设备的不足,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能仅放在和专业有关的动手能力上。而应该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可以挖掘学生在体育、文艺、写作、摄影等其他方面的特长,在学校里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能提高兴趣,培养能力的社团或组织。同时,学校应该在寒暑假,和学生家长联系,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能够锻炼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的打工和兼职,并委托学生家长代为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较为灵活,而且是家长管理,风险更小。前提是和家长讲清楚,这种兼职或打工是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增强就业能力。
从已有的效果来看,绝大部分参与兼职或打工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并且在从事工作方面有更强的自信心和责任心。比以前相比,这些在暑假参与这些活动的学生更加能吃苦耐劳和服从学校的管理,和其他未参加类似活动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在表达能力和行动能力上都有显著的变化。可以预见到的是,这些学生能够在将来的岗位适应期间,能够表现出较好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比未参加类似活动的毕业生有更强的竞争力。
4提前进行学生求职和就业前的各项教育,做好学生离校前的职前准备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就业单位一般是有独立人事部门的单位,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公司在应聘时会以较高的要求来考核毕业生。因为这些公司理想的招聘对象是有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而并非缺乏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所以在学生离开学校前,要为学生的求职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求职简历的设计和制作、个人形象的设计、职业礼仪的培训、口头表达能力等。这些准备工作至少要放在毕业生进行顶岗实习前完成,这样学生在初步进入社会前就有一定的准备。和其他专业不同的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立即进入相对较短岗位适应期的岗位进行锻炼,要求立即面对该行业必然的高压力环境。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讲,相对较高的工作压力对于没有很好做好职前准备的人来讲,在表现和成长上都是非常危险的。
在经过了求职环节的增强和一定的职前教育后,特别是在经历了具有很强现实性的顶岗实习环节后,这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只要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强调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经历,能够在面试环节中有较好的表现,能够大大增加被公司选中的机会。
参考文献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工程机械;研究
工程机械行业现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基础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机械行业现有生产企业近5万家,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趋势更加明显。特别是自2013年末以来,由于欧洲金融危机“久病不愈”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断崖式崩盘”,导致中国工程机械进入了持续低迷期。依据中国报告大厅()消息,今年上半年18家工程机械及重点零部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完成营业收入500.09亿元,同比2014年上半年的707.44亿元下降了29.31%;18家工程机械及重点零部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完成营业收入500.09亿元,同比下降29.31%;18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整体亏损5.9亿元,较2014年上半年盈利39.6亿元同比下降114.89%[1]。逝去的2015年,工程机械全行业亏损已成定局,行业处于持续低迷状态。但随着国家的“十三五”规划实施,为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点亮了灯塔,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1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
“十三五”规划里提出了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议,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但是太多的人员流入城市中,势必会造成城填的住房、医疗、就业等多重问题,其中住房问题更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需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工程。根据我国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目标,我国将在5年内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2]。棚户改造既可以拉动经济,也更有利于城镇化的推进和改变二元结构社会,而由于棚户改造要带来大量的工程建设,将对工程机械的需求起到直接的拉动作用。
2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传统制造业进行“绿色改造”的概念,同时也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制造”、“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学科综合应用。就工程机械而言,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不仅体现在数量的简单增多,更要体现在技术含量高的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领域勇于争先。不断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自主品牌产品,是各企业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同时,对于为主机配套服务的各相关供应商、商和包括我们行业协会在内的有关社会各界,也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行业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结构优化、绿色发展”方针,打造绿色制造的新优势,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升工业效能和清洁生产水平,抓住互联网跨界整合的机遇,以转型升级为主要任务,加快构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结构优化、产业链国际主导地位突出的优势体系。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主动对接相关国家需求,通过对外工程承包和投资等,带动中国装备协作配套“走出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促进中国制造升级。因此未来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要以研发为核心、以质量优先为重点、以强化基础为切入点、以优化环境为目标。从技术发展趋向上看,工程机械现在正处于数字化、智能化、宜人化、节能与环保、巨型化和微型化、减量化、轻量化等技术发展阶段,未来将向高性能、多功能、高可靠性、人性化、环境适应性、能源多样性以及机器人工程机械方向发展。
3加强轨道交通建设,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
伴随着国家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的调整优化,在公路、高铁、城轨、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工程机械必将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提出更高的技术质量要求,这也为工程机械企业树立了创新的目标,确定了转型升级的方向。新年伊始,各城市纷纷提出了加强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快速路网,打通交通节点,增设跨河通道等项目,比如:沈阳市在2016年计划再新建东塔浑河桥、浑河金阳隧道2座跨浑河通道项目,使浑河的南北交通更加顺畅;长沙市继万家丽路在去年10月1日快速化改造、完成主线双向六车道通车后,湘府路也谋划发动快速化改造施工并在近日发动勘测及规划投标;柳州市推进柳肇、湘桂等铁路,三柳、柳梧等高速公路,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重大项目和柳江航道二期整治等重大项目建设。由此可见,轨道建设不单单是建设城市地铁项目,同时也衍生出了城市道路维修、城市高速公路建设等多类项目,伴随着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势必加快,而轨道交通建设的加快必定会带动工程机械设备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会加大市场需求,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
4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
工人的技能等级是衡量工人技术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尺度,是对工人技术培训、考核、使用的基本依据,也是工人工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技术职称是体现专业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工作业绩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评价和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手段。但因为既有的职称评审制度在年限、外语、论文等内容上,不少人觉得职称评定,根本不能全面反映个人能力水平,所以就造成了许多人根本不想去提升相关技能和职称。所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职称评定体系,对规范学术队伍,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人“活”了,企业的运转也就会踏上复苏的轨道上来,中国的机械工程行业必定会熬过“严冬”,迎来美丽的“春天”。总的来说,通过实施“十三五”规划,为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绘制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工程机械行业通过“建设新型城镇化”“、绿色改造传统制造业”、“辅助轨道交通建设”、“完善职称制度”和加强“后市场的服务质量”等内容,将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参考文献
[1]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前景分析[EB/OL].
[2]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J].城市规划通讯,2013(14).
Abstract: As far as we all know,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Suzhou is superior. In this case, the research finds out that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Suzhou takes advantage of rich tourism resources and superb technology to bring Suzhou wedding dress industry broad prospects for sales. Through the filed research of Suzhou wedding dress market and consumer questionnaire,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status of Suzhou wedding dress market demand. As a well-known place of production of Chinese wedding dress, Suzhou must grasp the opportunity at any time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innovation and upgrading. Suzhou also needs to analyze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of Suzhou wedding dress i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关键词:苏州婚纱礼服;产业现状;前景分析
Key words: Suzhou wedding dress;industry status;prospec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8-0006-04
0 引言
目前,苏州婚纱礼服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然而和国际婚纱礼服行业相比,无论在产品创新与设计,还是在宣传销售渠道等方面,改进与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因此,本文选取发展中的苏州婚纱礼服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现状与前景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提出有效的建议对策,促进其发展。
1 苏州婚纱礼服市场需求调研
为了解消费者对苏州婚纱礼服的消费需求状况,本课题小组在苏州虎丘婚纱城、好百年婚纱城、相城婚纱城、园区、十全街、平江路等代表性区域共发放200份调研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68份。受访者年龄20岁及以下的有9人,21~30岁的147人,31~40岁的有12人。受访者中3%是行政人员,11%为事业单位员工,44%为企业职员,23%从事自由职业,其他行业的占19%。通过对不同的年龄层、不同行业的受访者调研,具体了解苏州婚纱礼服市场需求状况。
1.1 消费者了解婚纱礼服的渠道
如图1所示,在受访者中,有60人是通过展销会了解婚纱礼服的,有63人通过杂志获取信息,另外还有48人、18人、45人、60人分别是通过电视、报纸、户外广告和朋友亲戚推荐了解到婚纱礼服的相关信息。其中117人通过网络了解,占调查总人数的67%,可见在网络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销售已经成为婚纱销售的一个重要销售渠道。
1.2 消费者着装婚纱礼服的场所
如图2所示,受访者中除了有147人会在自己的婚礼上穿婚纱礼服之外,还有72人、12人、69人会分别在朋友婚礼上、生日宴会上、拍摄艺术照时着装婚纱礼服。可见,婚纱礼服不仅在婚庆市场上有着广阔的销售前景,在正式的宴会、影楼摄影行业利用率颇高,其中影楼也是婚纱礼服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
■
1.3 消费者倾向的价位
如图3所示,在受访者中,18人对婚纱礼服的心理价位是1000元及以下,占比11%;81人可接受价位是1000~2000元,占比48%;有54人的接受价位是2000~3000元,占比32%,还有12人觉得可接受3000~5000元价位的婚纱,所占比例不足10%。可见,1000~2000元的婚纱礼服价格是大众可接受的消费价格。
1.4 选择婚纱礼服所注重的因素
如图4所示,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注重婚纱礼服的品牌为51人,占受访人数的30%;注重婚纱价位者为60人,占比35%;注重婚纱美观状况的为135人,占比80%;注重面料款式为84人,注重质量的为99人,注重工艺细节的为90人,占比分别为50%、59%、53%。可见,绝大多数消费者更加青睐高品质、美观细致的婚纱。
1.5 消费者认为苏州婚纱礼服存在的问题
如图5、图6所示,75人认为苏州婚纱礼服的款式少,占比45%;72人认为婚纱礼服做工粗糙,如拉链包边处线头太多、镶嵌米粒细珠的密度和精度不一等,占比42%;66人反映婚纱礼服的面料差,材质不够柔软,体感较硬,占比39%;39人认为苏州的婚纱价格偏贵,占比23%;还有27人反映存在其他问题,例如由于婚纱礼服因试穿次数过多或因在送货途中包装不够精致,导致部分礼服上存在污渍,会直接动摇购买者的决心,占比为16%。
2 苏州婚纱礼服行业现状之优势
2.1 政府大力支持
苏州市政府为了扩大苏州婚纱礼服市场规模,在虎丘婚纱城建设规划落定之后便在考虑下一个大规模的婚纱采购商城的建设。斥巨资规划设计,终于在2010年的下半年等到了苏州(中国)婚纱城的到来。苏州(中国)婚纱城是苏州市政府倾力打造的一战式婚纱采购商城,是苏州市政府的“十二五”规划项目。可见政府对婚纱礼服产业的大力支持。
此外,苏州市工商联为了推动婚纱行业的发展,早在2009年便通过了苏州结婚产业商会的成立申请。同时,苏州结婚产业商会将“婚博会”图案商标注册,利用网络加大苏州婚博会的宣传力度,将婚博会推向全国,吸引全国的适婚青年来苏州选购婚纱。通过婚博会,苏州与国外著名结婚时尚商家合作,引进大量的款式新颖、设计独到的品牌,最前沿的时尚婚纱资讯,为新人提供一站式的结婚服务,大大促进了苏州婚纱礼服产业的发展。
2.2 总体规模较大
苏州是国内主要生产地之一,现有虎丘婚纱城、相城的苏州(中国)婚纱城还有好百年婚纱城。经业界人士调研分析,仅虎丘婚纱城占地面积 12万平方米,总建筑体量30万平方米,是中国首座婚尚全产业链综合体,是东南亚最大的婚纱批发市场集散地之一,被称为“东南亚第一大婚纱市场”。苏州(中国)婚纱城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除了婚纱礼服外,婚纱城内还设有男士礼服、婚庆用品、影楼摄影区,辅助功能设施配置齐全,有着国内婚庆市场“巨无霸”的称号。好百年婚纱城总投资达12亿以上,建筑总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规模上处于三大苏州婚纱城第二大规模,并且好百年的老板来自广州,用广州的国际观来经营好百年市场,引进了很多世界顶级婚纱金牌入驻好百年,未来将是苏州极具潜力的一个市场。
2.3 地理位置优越
苏州市地理位置优越,东傍上海,西邻无锡,南接浙江,北枕长江,作为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之一,其经营范围辐射到长三角地区,在中国婚纱出口贸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苏州交通便利,目前市内已有两条轻轨线,规划到2030年将建设完成9条轨道交通线路。苏嘉杭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长江横穿东西。临近的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是设计年旅客吞吐量1000-2000万人次的枢纽型国际空港。并且,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苏州的经济水平也提升迅速。加上交通便捷,生活节奏适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苏州工作、生活。据2015年苏州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公布的2014年苏州人口数据显示,到2014年年底,全市省内外迁入64178人,在苏州的结婚需求也不断上升,从而带动苏州婚纱礼服产业的飞速发展。
2.4 技术支撑充足
目前,苏州的许多婚纱礼服也融合了本地刺绣工艺的特色优势,成为传统刺绣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苏绣作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具有悠久、精湛的传统刺绣工艺,闻名世界。苏州很多民间女子自幼接受家教,善于刺绣,这就为婚纱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苏州地区很多居民都养蚕,素来有“丝绸之乡”之称,原材料丰富。同时,该省是教育大省,而苏州大学,包括苏州周围的城市都有着相当多的高等院校如江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每年都有大量的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苏州从事婚纱设计制作行业。由此可见,苏州婚纱礼服行业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撑。
2.5 旅游资源互补
苏州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虎丘婚纱城就注重将婚纱市场与旅游巧妙的结合起来,推出了“虎丘+婚纱=旅游+购物”的模式。虎丘婚纱城距离虎丘塔约1000米,周围还有定园、留园、万景山庄、山塘昆曲馆、丝绸历史文化展览馆等多处旅游景点。很多慕名前来虎丘婚纱一条街购买婚纱礼服的顾客都会在选购婚纱礼服的闲暇之余去虎丘以及周边景点旅游一番,或在旅游之际也直观地了解苏州的婚纱礼服产业,开发了潜在客户。这样的一种商业模式在促进苏州婚纱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苏州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在人们的印象中形成了一种“买婚纱来虎丘”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又刺激了婚纱消费者在旅游产业上的消费。二者优势互补,相辅相成。
3 苏州婚纱礼服行业现状之问题
3.1 婚纱礼服企业良莠不齐
苏州婚纱礼服产业中,苏州好百年婚纱城和苏州(中国)婚纱城多为装潢精美的门店和从事婚纱出口业务的公司。婚纱门店经营的婚纱多为中高档水平,不仅有国内消费者前来购买,更有慕名而来的国外游客。而婚纱出口公司在做内销业务的同时更是将婚纱销售到了巴西、俄罗斯、欧洲和美国,销售区域和范围很是广泛,订单量也相对可观。
相比之下,苏州虎丘婚纱城虽然企业数量众多,但是规模小,多为小作坊,多为“楼下做店,楼上作坊”。产品定位以中低档为主,生产模式多为内销,单个企业还没有建立国内外知名大品牌。因为该行业没有门槛,政府也缺乏协调和管理,很多小工厂利用虎丘婚纱城的名气跟风建设、无序竞争、恶性竞价,在网站上查看别人的婚纱款式后,窃取他人的设计让工厂大批量生产。再使用价格战术,以低廉的价格销售,在整个婚纱行业谋取生存之位。这一行为扰乱了市场应保持的利润点,从而引发了“开关店”、“出走店”现象不断上演。苏州的婚纱礼服企业良莠不齐,直接影响了苏州婚纱行业的整体发展。
3.2 产品出现同质化
苏州婚纱礼服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首先,除了厂家品牌不同、面料质感不同、价位设定不同,不同企业婚纱礼服的款式、蕾丝花纹的样式、米粒细珠的镶嵌位置都大致相同。苏州婚纱礼服特色不够显著,婚纱礼服细节设计雷同让消费者失去了细细挑选的意义。其次,当前很多新人对于婚纱礼服的造型和设计期待值很高,我们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53%的新人想要购买婚纱。原因是对他们而言婚纱已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是收藏一辈子,留作纪念的珍藏品。65%的新人想要参与自己的婚纱设计,因为希望自己的婚纱独一无二并且符合新娘的个性特征,能够展现自我,追求的是个性化和新颖的设计。苏州的婚纱市场中多数不能够针对不同个性、不同需求的顾客做出不同款式的设计,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范畴内,一味模仿,缺乏创新与个性。
3.3 出口婚纱礼服退货率高
3.3.1 色差问题
婚纱礼服很多并不是只有简单的白色,还有香槟色、米色、淡粉色等等各式各样非常接近的颜色。在与国外客户达成一笔交易前,好百年婚纱城的商家都会给客户寄去色卡或样板以供参考选择,客户会根据颜色、布料材质及婚纱的造型进行下单订货。然而由于企业的染色技术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能精准地达到客户要求,其色差往往导致国外客户退货。
3.3.2 沟通问题
很多国外客户购买婚纱不是成批量采购,而是根据个人身材体型进行订制,这就要求制版、立体裁剪、车缝等过程都要精准。然而由于销售人员与客户沟通不充分,经常疏忽婚纱袖长和裙摆长度等细节,在发货后遭到客户退货。
3.3.3 急单问题
苏州婚纱在出口过程中常常会接到来自欧美、巴西和俄罗斯等主要贸易国的急单。由于制作匆忙、运输时间紧迫,很多婚纱在制作工艺上不能得到保障,与样品严重不符或者质量达不到客户标准,从而导致退货。
4 苏州婚纱礼服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前景分析
4.1 加强政府监管,促进健康发展
政府可以设立婚纱行业管制协会,设置婚纱礼服行业准入门槛,对没有达到标准的小作坊、民间企业不予批准开放,对虎丘婚纱城“楼上作坊,楼下做店”的小店面进行整顿。协会指导婚纱面料的最低价格标准,避免价格战、低价占取市场份额现象的发生。加强婚纱礼服行业知识版权的保护,呼吁设计师加强对自己设计作品的产权保护意识,日渐杜绝盗窃设计款式的不良风气。
此外,政府可以通过加大与婚庆相关设施的投入来夯实苏州婚庆市场的基础,如建立专属度假地、专属婚纱礼堂、礼服DIY工艺自助加工厂、DVD制作中心等,从常规婚礼发展到特色婚礼,吸引高收入及国外游客前来苏州挑选婚纱、举办婚礼,促进婚纱礼服行业的整体发展。
4.2 注重开发创新,打造自主品牌
苏州婚纱礼服必须不断开发新品,注重创新,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大牌入驻中国市场的时机,苏州婚纱礼服应当借鉴成熟品牌的做法,取其精去其糟地结合自身对本土市场充分了解的优势,加快自由品牌的建设。
苏州“云水依”是最具特色的苏式旗袍礼服品牌之一,其品牌建设及产品创新尤为值得借鉴。传统的旗袍品牌多是借鉴已有设计样式,稍微加以修改后交给工厂批量生产,然后再针对客户的尺码略做修改便可销售。而“云水依”专注于高端苏式旗袍礼服的设计与定制,秉承个性化和新颖化的设计理念,坚持纯手工打造。他们邀请了艺术界大师贺文斌、杜璞、姚永强为其创作,结合苏州制造的丝绸工艺,将大师的艺术画作印染于礼服丝绸之上,每一件产品都是独一无二匠心独具。在此基础上,根据客户的身型、肤色、气质、爱好设计专属于客户的个性化旗袍,将刺绣、手绘、丝绸与礼服紧密结合,不仅新颖独特,更是打造出了浓厚的苏州特色。“云水依”客源充足,并且产品远销至泰国、摩纳哥皇室,市场极为广阔。但为了保护客户隐私,“云水依”每天只接待一位客户,每位客户春夏季一次会定制2-4件不等的礼服,而秋冬季一般为1-3件不等,每件旗袍的价格在3000-6000元。如果将这样的创新理念运用于婚纱礼服当中,苏州的婚纱礼服定能在全国的婚纱礼服行业独当一面,开发出新颖独特的婚纱品牌。
4.3 加强三方交流,降低出口退货率
苏州婚纱礼服遭到退货,追究其根本原因,除了核心染色技术有所缺失之外,便是企业与国外客户和工厂交流不够充分。第一,企业在业务员正式入职之前应组织系统有规模的培训。业务员在与国外客户沟通之前,列出需要向客户了解的数据清单。通过邮件、电话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和客户交流,从而能够深透了解客户需求,作出让客户满意的婚纱。第二,业务员也应与工厂及时联系,确定好婚纱礼服的生产日期、取货日期,预留好处理意外情况的时间。在制作期间跟单盯单,确保在客户规定的时间将婚纱礼服邮寄到客户手中。第三,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通过新型的织造技术和印染技术的使用,以及采用更加有效的生产组织形式,提高生产效率,减少退货率。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国民水平的快速增长,婚纱礼服也越来越得到广大年轻人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据民政部获悉,仅2014年全国就共有1306.7万对新人依法登记结婚。若一对新人需要两套婚纱礼服,一年的内销量便可达到2613.4万件,销量可观。在全国婚纱礼服行业发展稳定的大背景下,苏州又拥有虎丘婚纱城、好百年婚纱城、苏州(中国)婚纱城三大设施齐全的婚纱采购基地,享有“东南亚第一婚纱市场”的美誉,名声响至江浙沪地区甚至全国,发展前景可观。放眼未来,只要苏州婚纱礼服行业能够注重创新品牌,设计新颖的产品,政府坚持加强对行业的有效监管,全国的婚纱采购重心完全转向苏州便指日可待。苏州婚纱礼服产业也将成为全国婚纱礼服产业的带头人,开拓出更为广阔的消费市场,代表中国婚纱礼服行业走出国门,进一步引起世界同行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黄帼鸿.我国婚纱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J].消费导刊,2008(16).
[2]吴湘济,倪洁城.中国婚纱礼服企业的品牌发展研究[J].丝绸,2011(07).
[3]桑晓东.苏州相城打造城北“婚庆”航母.人民网,2011-4-12.
关键词:信贷市场银团贷款香港模式内地运作前景
历经数十年的演变,银团贷款已经成为国际化商业银行具有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核心业务,更成为全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最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在银团贷款方面,香港已形成成熟稳定的市场;韩国、台湾、澳洲、新西兰、菲律宾和印度的跨境融资主要通过香港银团贷款市场进行。亚洲银团贷款超过60%是通过香港市场安排的。
银团贷款尽管在主要金融市场已经是成熟产品,但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监管当局如何为发展银团贷款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外部监管保障,商业银行如何转变传统观念和经营模式、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银团贷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银团贷款的运作模式和香港市场发展状况
(一)银团贷款的运作模式
银团贷款是指获准经营信贷业务的多家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组成银团,基于相同的贷款条件,采用同一贷款协议,向同一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或其他授信。
尽管银团贷款的结构、定价、还款安排及其他条款可能各有不同,但银团贷款通常具备以下特点:
1、银团贷款通常受到同一协议文件约束。该协议会列明各签署方,即借款人及所有贷款人的权利与义务。贷款人的贷款义务互相独立。
2、借款人会任命一位或多位贷款人为经办人(agentbank)。该经办人会按其与借款人确定的条款安排信贷融资。经办人通常也会包销或者承诺提供全部或者部分贷款。
3、银团成员之间实行“银团民主”(syndicatedemocracy)。当违约事件发生,在是否加速偿还贷款、是否强制执行、是否放弃承诺、是否同意借款人重组等问题上,各银团成员遵循由多数成员控制管理的观念,实行“银团民主”。
4、银团贷款所涉及的金额一般都较庞大,同时各参与方一般不会超过其原本设定额度、额外单独向借款人提供贷款。
5、短期银团贷款较为普遍。
在银团贷款中银行的称谓很多,如:牵头行、安排行、承销行、参与行、行、托管行等。根据参加到银团的时间先后和在银团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承担的份额与责任不同,可以把银团成员划分为牵头行和参加行。其中,牵头行在银团中地位重要,并且贯穿银团贷款流程始终。以下以牵头行为例,介绍银团贷款运作的流程。根据香港市场惯例,牵头行在银团贷款中的工作一般主要涉及五个阶段:
1、取得牵头行地位。牵头行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市场地位、银企关系、价格竞争,采用单独或者联合的方式,向客户竞争牵头行地位。在牵头行地位确定后,经过牵头行内部达成共识和客户同意,对贷款的总额、价格、条件、各家行承销份额等要素形成承诺函(commitmentletter),并完成贷款条款摘要(summaryoftermsandconditions)和信息备忘录(informationmemorandum)。
2、落实副承销商。为进一步分散包销风险,在牵头行及其承销份额基本确定后,还可能邀请银行作为副承销商参加银团。在超额认购的情况下,根据客户、牵头行和副承销商的意愿重新分配银团份额。
3、落实参与行。同落实副承销商类似,银团成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邀请其他银行作为参与行参加银团。需要说明的是,最终银行在银团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认购的份额,银行在银团中的地位也决定了在银团中利息收入及非利息收入的高低。
4、签订银团贷款协议。香港的惯例是首先由代表银团的律师根据贷款条款摘要草拟贷款协议,然后由客户和各家银行根据商业考虑、市场惯例和法律条款的含义,提出不同看法。原则上,任何一方有权以条款争议为由退出。在各方对协议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后,最终签订协议。
5、协议后管理。签约后,各家银行根据协议和市场惯例运作。
(二)香港银团贷款市场的发展状况
1、香港银团贷款市场概况
在银团贷款方面,香港在亚洲市场中一枝独秀。根据香港资本市场杂志《基点》(BasisPoint)的统计,2002年亚洲境内银团贷款740亿美元,其中香港251亿美元。包括韩国、台湾、澳洲、新西兰、菲律宾和印度的很多跨境融资都通过香港银团贷款市场进行。亚洲银团贷款超过60%是通过香港市场安排的。2005年香港地区(含澳门)银团贷款发行宗数为97宗,总发行额度为233.8亿美元。
2、2005年香港银团贷款市场的主要特点
得益于2004年香港经济的复苏,香港银团贷款市场在2005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整体规模增长了11%,总发行额度达到230亿美元左右。其中,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包括:(1)与兼并有关的资本支出贷款大幅增长;(2)受香港房地产市场信心复苏影响,带动房地产开发贷款需求上升。
2005年度,香港银团贷款市场大致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购并贷款大幅增长。2005年,香港并购贷款比2004年猛增492%。当年筹组7宗银团贷款,融资达到16.5亿美元。2005年融资额最多的为联想收购IBM笔记本电脑的6亿美元银团贷款。
二是红筹股企业贷款出现反弹。有中国大陆背景的红筹股企业贷款在连续两年下降后,在2005年达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包括中信泰富、联想等企业成功筹组银团。此外,希望购买海外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产资源的中国企业也把香港作为筹资的首选地区。
三是房地产开发贷款成为银团贷款的重要部分。2005年的大额银团融资主要来自香港房地产开发商再融资和日常资金需求。房地产贷款总额较2004年几乎翻番,共筹组15宗,融资额28亿美元。
四是贷款利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2005年香港银团贷款总额的44%都属于再融资(refinancing)。受到市场资金过剩的影响,银团利率持续降低。以香港天然气垄断企业——香港电灯银团贷款为例,在花旗银行牵头的一年期30亿港元银团贷款中,各参与行只能得到LIBOR上浮22个基点的贷款利率。
经过数十年的历练,香港已经形成了成熟稳定的市场,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成熟的运作模式
金融,银行-[飞诺网]
二、国内银团贷款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发展国内银团贷款的重要意义
1、有效改善银行风险管理
银团贷款在风险管理方面具有双边贷款无法比拟的优点,具体表现为:
(1)在风险评估方面,银团贷款由多家银行共同参与对借款人和债项的风险评估。由于各家银行实行独立评估,对于信贷风险的识别效果必然会好于个别银行自行判断。这种风险判断机制有效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度,也极大提高了银行整体风险判断能力。
(2)在风险控制方面,银团贷款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银团利用其风险判断方法更为准确地对风险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更为适当的风险缓释工具,如通过追加合格的担保物或者保证人的担保降低风险;此外,银团以多家银行的参与争取得更好的谈判地位,并获得与风险相匹配的贷款回报;银团贷款在国际市场运作数十年,相应债权人保障机制非常健全,借款人通过严密的合同条款,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银行债权保护机制,确保银团贷款这艘超级航母得以平稳地运作。
(3)在风险转嫁方面,与国内银行固守的传统的“承诺并持有(takeandhold)”的观念相比,银团贷款注重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强调通过贷款分销和转让等方式谋求信贷结构优化和风险分散。这就避免了国内银行资金运用趋向长期化带来的资金来源短缺和期限结构不匹配的矛盾。在风险转嫁方面,银团贷款形成了以下机制:一是分销机制。银团贷款承销商(underwriter)通过向其他银行发出要约,争取由其他银行分担其承销的授信份额,以分摊风险和提高信贷资产的流动性。二是贷款的转让机制。利用银团资产二级市场可以优化信贷结构,调整资产组合。银团贷款协议中通常都有关于允许贷款转让(transferable)的条款,标准化的银团贷款二级市场也已经形成。
2、积极创新盈利模式
在银团贷款中,借款人除了支付贷款利息,还要支付如承诺费、管理费、费、安排费及杂费等费用。按照香港银团贷款惯例,安排银团的费用最高可达筹资总额的1—2%。这种中间业务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利息收入的下降空间。在香港银团贷款市场上,牵头行往往采取压低贷款利率和提高手续费收入的策略,达到既分散风险又提高收益水平的目的。
实际上,目前香港贷款市场面临与国内同样的资金过剩问题,贷款利率持续下降。花旗、汇丰等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比仅在40—50%,而由于牵头银团带来的手续费收入和出让银团贷款的差价在其收入中占比则不断上升。
3、有效提升市场地位
目前国内信贷市场属于典型的买方市场,为了争夺优质客户或重点项目,商业银行的竞争往往体现为价格战或者主动降低融资条件,过度竞争的结果是银行被迫降低准入和回报要求。与之相比,银团贷款由于是多家银行参与银团,融资条件相对合理。拒绝一家银行的后果也许并不严重,但对银团提出的贷款条件和价格,客户需要慎重考虑。二者相比较,银团贷款的价格发现机制更加科学。众多银行的参与避免了同业恶性竞争,提高了银行同借款人谈判的议价能力,也有利于在银企博弈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4、促进银行协作和积累经验
由于不同银行的发展战略与市场定位不尽相同,不同的银行关注的行业与熟悉的客户组合也有所区别。银团贷款能实现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使银行在角色分工的基础上互相协作。
5、积极化解资本约束困境
资本充足监管已经成为限制国内银行发展的重要瓶颈。而资本充足问题的解决,不仅要从分子(资本)上做文章,更要主动进行资产组合管理,调险资产结构。银团贷款通过各家银行的参与,降低贷款集中度和单家份额,有助于化解资本约束困境。
发展银团贷款,除了对国内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模式有重要帮助,更对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和金融稳定具有一定意义。
(二)国内银团贷款发展滞后的原因
尽管目前缺乏国内银团贷款统计数据,但据估计,银团贷款在每年银行新增贷款中的占比不足1%。银团贷款在境内发展相对缓慢,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尽管银团贷款在欧美已经成功运行数十年,但在国内仍属于较新的信贷产品。银团贷款尚未得到国内银行和企业的充分认可。观念上的落后制约着银团贷款市场的发育程度。
第二,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在大型优质客户相对稀缺的情况下,很多商业银行仍倾向于追求规模扩张,恶性价格战、“垒大户”的现象依然存在。
第三,银团贷款制度建设落后。1997年人民银行出台的《银团贷款暂行办法》过于原则化,甚至某些规定同国际惯例完全违背,如“除利息外,银团贷款成员行不得向借款人收取其他任何费用”(该规定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得到执行)。《贷款通则》规定“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而银团贷款一个重要的使用目的就是为企业并购提供资金。制度障碍影响了银行参与银团贷款的积极性。
第四,缺乏配套金融市场环境。规范、灵活、透明和标准的信贷二级市场尚未建立,分销、回购和资产证券化等手段严重匮乏,银团贷款的快速、高效流动难以实现,还无法及时分散和转移信贷风险。
第五,流动性过剩困扰中国银行业。2005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万亿元,同比增长18.2%,比年初增加4.4万亿元;而本外币贷款余额2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8%,比年初增加2.5万亿元。存贷差将近10万亿元。至2006年4月底,我国金融机构的存贷差额突破10万亿人民币。目前银行资金运用渠道仍然不宽,迫于股东回报和盈利方面的考虑,商业银行只能加大信贷投放,而不愿以银团方式分散宝贵的信贷资源。
(三)国内银团贷款的发展空间
1、阻碍银团贷款市场发展的因素在逐步消融
事实上,随着国内金融体系的稳步改革开放,阻碍银团贷款发展的因素正在日渐消融。
首先,《贷款通则(征求意见稿)》中以大量篇幅对银团贷款做了符合国际惯例的详细规定,并明确提出“银团贷款的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支付有关银团贷款费用,银团贷款费用的分配方案应当由参加银团的各贷款人协商确定。”银监会目前正在制订《银团贷款监管指引》。此举将为国内银团贷款的开展扫清制度障碍。
其次,国内银行追求规模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风险管理和资本约束的理念逐渐树立。银监会2006年4月颁布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中明确要求各家国有商业银行加强资本约束和风险管理,并把总资产净回报率、股本净回报率、成本收入比、不良贷款比率、资本充足率、大额风险集中度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等七项指标纳入评估与监测指标。各家上市银行也都开始摒弃片面追求规模和速度的观念,把资本回报和市值最大化作为其终极目标。
再次,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正在进一步提高。随着大量外资银行、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企业对银团贷款的认可度正在提高。
2、发展银团贷款已经成为国内银行业的共识
大力发展国内银团贷款,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的共识。银监会刘明康主席多次在各种场合强调,要求各商业银行采取行动,发展银团贷款。从实际情况看,银团贷款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
一是国内各主要银行已达成共识,并一致采取行动。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已经明确把银团贷款作为重点发展的信贷产品。工商银行2005年全年共签约银团贷款64笔,涉及贷款金额2931.9亿元人民币。其中,工行负责承贷金额482.8亿元人民币,比2004年翻了一番。2005年5月10日,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举行了银团贷款合作章程的签约仪式。双方将组成银团,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共同采用银团贷款方式,向同一借款人提供贷款或其他授信。
二是银行同业协会在发展银团贷款方面作用日益增强。2005年初,广东、上海两地银行同业协会牵头省内主要银行签署《银团贷款合作章程》。有关章程约定:广东省内固定资产贷款15亿元以上的项目,必须组织银团贷款;在上海融资总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中长期贷款原则上要求组织银团贷款。2006年5月,中国银行业协会成立了“银团贷款与交易专业委员会”(ChinaSyndicationandloan-tradingAssociation,CSLA),制订了《银团贷款与交易专业委员会规则》,推动各会员单位拓展银团贷款。
三是大型银团贷款项目不断出现。以南水北调工程、上海轨道交通、奥运工程、三峡项目等为代表的大型银团贷款项目在国内大量出现。2004年,由国家开发银行牵头,国内9家金融机构为南水北调主体工程提供总额达488亿元的银团贷款。2006年4月,上海轨道交通项目,由工农中建交等11家银行筹组300亿元银团贷款,用于新建4条线路。截至2006年4月,上海地铁项目共通过银团贷款筹资1610亿元。
四是银团贷款在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据上海银监局统计,2006年上半年,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银团贷款项目共17个,合同金额629.28亿元,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285.66%,两年增长近三倍。其中,中资银行组建的银团贷款项目10个,合同金额569.08亿元,占比90.43%;由外资银行组建的银团贷款项目7个,合同金额60.2亿,占比9.57%。而根据无锡银监分局统计,至2006年4月,当地金融机构仅有5个项目发放了银团贷款,实际发放91亿元,发放额仅占当地企业贷款的3.4%。各地银团贷款市场发展程度参差不齐。
(四)未来国内银团贷款的发展预测
从香港银团贷款的发展情况看,银团贷款目前主要运用于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企业并购融资和大型企业整体融资需求等。从目前国内银团贷款市场发展情况看,银团贷款的业务领域也从以前的以大型市政建设项目为主逐步向大型制造业投资项目、大型社区开发项目及国际型大企业循环流动资金贷款等多领域扩展。银团的类型也呈现中资、外资和中外资混合银团的多样性,充分发挥了中外资银行各自的市场优势。
未来国内银团贷款的市场将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一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和基础产业贷款;二是世界级跨国企业在国内的控股公司和投资公司融资;三是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整体融资;四是沿海发达地区出现的具备发展潜力的中型民营企业贷款;五是企业并购、重组及海外拓展融资需求;六是通过二级市场盘活存量中长期项目贷款和行业、区域集中度过高的贷款。
三、发展国内银团贷款的政策建议
为促进国内商业银行大力发展银团贷款业务,鼓励和规范银团贷款市场发育,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尽快出台《商业银行银团贷款业务指引》。金融体系的健康、高效运转需要健全法律机制的支持,银团贷款市场发展需要相应法律体系的配套。监管部门应尽快对现有法规进行梳理,制定《商业银行银团贷款业务指引》,对银团贷款的形式、协议主要条款、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业务流程与风险管理、业务监管要求做出全面规定,为银团贷款规范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二)鼓励和规范银团贷款二级市场发展。银团贷款二级市场是提高银团贷款流动性的重要媒介。应充分发挥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力量,推动银团贷款二级市场的规范发展。对于以资产转让为形式,以规避资本监管、变相扩大信贷规模为目的的“假回购”必须坚决制止,严厉惩戒。
(三)建立银团贷款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监管部门应对银团贷款发展情况进行统计监测,并考虑适当进行信息披露。有关信息大致包括:银团贷款一级市场的包销量、二级市场的分销量、转让量,银团贷款的利率水平、费率水平、贷款期限、担保条件、借款人信用评级等。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我国银行业协会应效仿亚太银行协会的做法,制定银团贷款的格式文本,组织各会员银行签订自律协议,并为银团贷款筹组提供平台,创造良好的同业合作机制,引导银团贷款市场有序良性健康发展。
一、建筑业发展情况:扩量增效,再攀新高
(一)各项指标稳中有升
XX年以来受到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银根、地根紧缩,建筑业企业在承接工程中带资、垫资现象愈加严重,资金短缺加剧,发展压力较大。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家经济整体增速减慢,工程建设明显放缓,建筑市场容量缩小,竞争有所加剧,企业利润持续走低,行业发展速度受到一定制约,但仍然保持稳步增长。全市预计完成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58.7亿元,同比增长36.8%;施工面积预计达到169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3%;承接高层项目300栋,同比增加60.4%;从业平均人数预计达到8.6万人。
(二)企业资质明显增强
全市建筑业企业积极提高资质等级:江苏海源、扬州天成先后晋升为房建总承包二级企业;江苏大山、扬州广宇、扬州首裕、高邮振达、扬州翼超、高邮菱塘、扬州润泽、高邮鹏翔8家公司成功申报房建总承包三级企业;江苏兴厦新增机电、园林两项专业资质,扬州建宇新增市政专业资质;高邮宏盛机电设备公司获得起重设备专业资质;另有7家企业成功申报或晋升劳务分包资质。截止目前,我市现有资质企业达到127家,其中总承包特级1家,一级2家,二级8家,三级27家;专业承包企业65家;劳务分包企业24家。另外江苏润扬已申报房建总承包一级企业,目前申报材料正在省主管部门审核之中。
(三)市场开拓势头良好
我市弘盛集团、兴厦公司、润扬公司等重点企业积极利用有利条件,想方设法开拓驻外市场,承接高、大、难工程,发展了多个有规模、有潜力的新型市场。新开辟的马鞍山、泗洪市场,承接的工程规模均在10至15万平方米规模。我市企业在贵州省遵义开发施工的商住小区项目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我市企业还广泛参与本地园区、工业项目和住宅楼工程建设。走多元化经营、开发——施工一体化道路,开发建设了一批规模工程。全市建筑企业在建高层项目268栋,比较典型的如弘盛集团承接的华庄水乡苑二期农民拆迁办工程、兴厦公司承接的青岛国奥天地9号楼工程等。
二、建筑业改革改制情况:政企分开,初见成效
XX年建筑业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市建筑业改革改制正式实施,建工局与江苏弘盛集团实施政企分开,组建高邮市建筑工程管理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市建筑业改革改制领导小组的具体安排,我局对接落实改革改制相关事务,加强协调沟通,把推进体制改革、支持弘盛集团发展作为改制的主导方向。细化目标措施,制定分项方案,狠抓关键环节,把握职工思想动态,将人员分流落实到位,并办理好相关人员的转岗、退休手续,政企分开按时到位。按照新的“三定方案”,我局迅速优化内部资源,克服人员减少等困难,明确班子成员分工,建立组织结构,确定部门科室职能,完善工作流程,做好业务工作的衔接。目前弘盛集团正在实施深化改制。
三、建筑行业行政管理情况:健全机制,加强管理
建管局成立后,面对人员减少,不少业务骨干分流到企业的现实,积极采取全员发动、一人多职、加班加点等措施,落实岗位职责,强化业绩考核,为工作开展打开新局面。根据“三定方案”,细化了各直属事业单位、机关各科室的岗位职责,并上墙公示。制定出台了百分制岗位职责考核办法,将业务工作逐层分解到人头,加大奖惩力度、激励力度,有效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政企分开以来,我局各单位、科室始终保持高效高负荷运转,各项业务工作顺利开展。4月份专门组织局机关和部分企业到南京江宁区交流学习,学习江宁建工局发展、管理、服务建筑业的先进理念和经验。5月份组织施工人员奔赴四川参加灾区活动板房建设,顺利完成各项援建任务。年中组织两次建筑市场综合大检查。召开了农村建筑市场管理工作座谈会。最近,以高邮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加强全市农村建筑市场管理的意见》,着力强化村镇建管机构的组织建设,形成完整的建管工作体系。今年来,我局先后被评为全省建筑管理先进单位、扬州市施工安全生产先进单位、高邮市法制工作先进单位,在全省本系统执法队伍建设达标考核中我局建筑市场执法大队顺利通过达标考核,并获得优秀等次。
四、建筑业发展形势分析:困难增多,机遇同在
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楼市不景气,房地产企业资金普遍紧张,会有部分企业转嫁危机,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从而引发民工工资的拖欠;宏观经济走势趋缓,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年底前后,可能会加大对建筑企业预征税的力度。在困难面前,我们尤其要认真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对建筑市场的深刻影响,找到一条切合实际的发展道路,使建筑业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经济脉搏,抢抓机遇,加快发展。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实施十项措施所列的工程建设,到XX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工程款拖欠可能加剧。房地产销售下降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资金流量萎缩,甚至使资金链断裂。开发商有倾向把风险向建筑业企业转移。一些同房地产关系比较密切的建筑业企业开始把工程款回收作为当务之急。如果到年底工程款拖欠问题进一步加重,隐性问题将上升为显性问题,势必引起建筑材料款和民工工资的连环拖欠,对社会稳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我市企业必须充分地认识今年工程款回收的难度,想方设法筹措储备一部分的资金,以应对将要到来的年终民工工资发放高峰。在本地建筑市场,已经有不少工程项目部的农民工不断到建管处和劳动监察大队上访,要求解决拖欠了很长时间的工资问题。来访人员情绪激烈,声称如不能在短期内解决,将向高邮市政府、扬州市政府进一步上访。对本地开发商、施工企业的拖欠行为,我局还有相关措施加以约束,毕竟这些单位的经营实体都在本地。但是对于外地开发商、施工企业的拖欠行为,我们管控压力加大,已接近年关岁末,农民工索要工资的情况将大幅增加,而且上访人员的情绪将愈加激烈。这些开发商、施工单位的总公司、法人实体都在外地,一旦这些单位驻邮管理人员撤出高邮,将造成严重后果,农民工找不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就会到本地主管部门上访,将给我们本地部门带来很大的压力。对此,我们除了提高警惕,加大协调解决力度,将采取跟踪监管,跟踪落实的方法,必要时争取市劳动保障、公安等部门的支持。
2、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企业资金一旦紧张,安全投入可能减少,容易出现大的事故,影响建筑业的稳定。因此我局将在年底和明年上半年集中精力,持续加大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督力度,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企业资质总体质量偏低,科技进步缓慢。相当一部分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管理不科学,增长方式粗放;建筑业高端优秀人才集聚较难。对此,要大力培养引进高端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引导企业转变以往的用人观念,加大激励力度,为企业科技进步积蓄能量。
4、本市建筑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压价竞争、垫资施工较为普遍。违法分包、企业挂靠等违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农村建筑市场管理有待加强。对此,我们将形成完整的建管体系,健全农村建筑市场管理机制。同时,加强建筑市场日常巡查和抽查力度,严格行政许可制度。
5、外出施工劳务输出缓慢。近两年,我市外出施工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一直呈现降低趋势。加之经济环境的影响,已有一部分从业人员退出建筑业,加强建筑劳务输出工作十分紧迫。对此,我局将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行业宣传活动,宣传建筑业的优势和作用,宣传建管局的机构职能,调动和组织建筑业企业和农村建管机构集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充实建筑大军。
6、执法经费没有来源。我局下属部门均是自筹自支单位,安全费用由地市级主管部门收取,我们县级市没有收费的职权,最近省主管部门也停收了质监费,我局市场管理、安全质量监管方面面广量大,执法人员本来就不足,费用停收以后,工作量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以前那些不接受监督的工程我们就收不到费用,我们监管方面的责任还少一点。如今质量、安全费用停收,所有的工程都要进行监管。以前,虽然有收费,但是市场执法工作方面的人员经费、监管执法费用的仍然存在资金缺口,都是从弘盛集团级差中弥补。如今收费没有了,弥补渠道没有了,我们执法经费如何来保证这个问题已经非常紧迫,人员要养,工作也不能放松。对此,我们将请市里面帮助、协调,目前我们正在核算执法经费成本。
六、XX年建筑业经济发展的计划目标
全市实现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65亿元,计划比今年增加10%;
施工面积达到1500万平方米(按1100元 /平方米测算);
竣工面积达到700万平方米(按施工面积的46.7%测算)。
七、XX年建筑市场开拓工作主要打算及措施
(一)积极应对新形势,采取科学合理的市场对策
因当前我市建筑业企业完成的产值均为存量,故建筑业产值尚未受到整体经济环境的严重影响,但考虑到长期效应,预计房地产市场对建筑业的影响至明年上半年会更加明显。针对宏观经济的波动,我们将采取积极态度,认真分析问题,制定相应对策。
1、冷静对待形势。充分认识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尤其是对房地产业的深刻影响,提醒我市企业做好充分心理及应对准备,加强风险防范意识迎接挑战;同时,应当看到,在外贸和内需面临阻力的情况下,中国城市化的步伐将更加坚定,并进一步向广大农村地区辐射。xxx期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提业支撑形成大经济圈,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城乡一体化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由此可见,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面对市场萎缩的问题,而是如何积极寻找并抓住发展机遇的问题。
2、加强政策调研。组织全市企业召开行业前景分析座谈会,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参加,及时让企业从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熟悉建筑市场发展趋势。开展经常性的外埠市场调研活动,调研建筑市场、新兴专业的发展方向,找准如何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投资等的切入点。
3、加快企业转型。引导建筑业企业向技术型、管理型转变。加强项目投标管理,认真分析项目特征和建筑材料等要素的价格影响,规避经营风险;加强资金管理,规避财务风险;加强项目控制,规范项目考核承包制度,规避管理风险;加强工法研究和应用,以科技降成本、求效益,规避竞争风险。
(二)调整经营思路,积极开拓新领域、新市场
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经营思路:一是坚持以政府投资项目为主战场,通过项目股份制联营模式,积极与一些市政、轨道交通、公路总承包高等级企业开展合作,加快提高我市建筑业企业市政工程施工能力;二是创优创新房建施工管理水平,巩固提高安置房、政府公共建筑项目的市场占有率,引导企业广泛参与地震灾后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发展西部及欠发达地区的建筑市场;三是鼓励发展建筑智能、机电安装、港航水利、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地质灾害处理等高技术特色专业,避开恶性竞争。
(三)巩固发展重点市场,全力承接大体量工程
发挥弘盛集团龙头带动、拉动作用。带领广大中小企业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确保外埠市场实现“3251”工程,即3个市场达到10亿元以上规模,2个市场力争达到8亿元, 5个市场确保完成3亿元,1个1亿元以上的市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二级以上优势企业开拓市场的后劲。强化企业技术、劳务等资源整合,本着“以统为主,统分结合”的方针,加大对二级以上优势企业市场开拓的支持力度。加强银企合作,深入宣传推介,拓宽融资渠道。对重大市场、重大项目建立银企联合考察机制,通过举办银企对接签约会,帮助企业争取信贷额度,解决项目垫资增加、流动资金缺乏的难题。引导企业采取项目股份制的形式联合承接大体量工程。
八、XX年建筑行业行政管理主要打算及措施
1、加强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管理。把好施工许可、质量监督、竣工备案三关,杜绝假冒伪劣、偷工减料行为,加强施工管理,促进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以落实安全责任制为抓手,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强日常巡查、抽查和专项治理,有效控制和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加强对“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施工操作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