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可再生能源调研报告范文

可再生能源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可再生能源调研报告范文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以城镇化为主线,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型。城市发展模式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很难转变。有分析指出,今后10 20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环境和交通问题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城市的急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攀升,同样也对能源供应商、工业品制造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尽可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绿色清洁能源,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进入中国的近20年问,伊顿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科技,从新能源车辆技术、可再生能源到绿色建筑,都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得到了应用。伊顿还积极为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做贡献。在与国内高等院校等机构广泛合作的同时,2010年,伊顿携手AECOM公司、IBM公司等共同成立了“新能源可持续交通系统国际联盟”,旨在加快推进新能源车辆在中国各城市应用;首次了中国绿色产品行业调查报告,为致力于中国绿色产品行业发展的各方提供了有益参考。为了更好实现未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上的互相合作和沟通,2011年6月9口伊顿在北京成功举办了“能源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城市论坛”系列的第一站,论坛从技术创新、城市规划、新能源等多方面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展望。

新平台新目标

发挥企业专业优势,联合产学研机构,聚焦能源技术创新和应用,在未来十年内至少与十个城市进行对接,通过项目实践,探索低碳城市发展的能源技术创新之路,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城市化做出贡献。未来行动

举办“能源创新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系列论坛,分别就“绿色交通”、“节能建筑”、“综合能效管理”等相关议题进行研讨。

探索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搭建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通过打造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论坛,与行业各界在可持续发展、能源效率、可替代或可再生能源、环境责任等领域进行深入沟通,经验共享及优势互补,为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城市调研。选取国内部分树立低碳发展目标的城市开展实地调研,系统分析与总结低碳城市的建设思路、措施、经验与教训,及对包括企业在内的城市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等,专业调研报告,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第2篇:可再生能源调研报告范文

在此次ISH50周年年庆的展会现场,在法兰克福错综复杂的十个展馆及分组展馆内,记者体验了现场展会的活力和潜在的影响力,来自世界各地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纷纷采取亮丽的装饰风格展示各自高端的产品。欲开拓国际市场的业界精英,全方位的推广自己的产品。而渴望了解国际潮流的新锐,也得到了最满意的信息。此次展会,让人们深入体会了ISH创办至今50年的发展历程。也使人们对ISH更加信赖。

展台布置宏伟亮丽 展品引领发展潮流

ISH展会期间,不同的展台承载着品牌的独特内涵,整个三号馆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亮丽的背景幕布,展示着现代时尚休闲的浴室生活,宏大的布局,映衬着企业的实力;实景和潺潺流水设置,展现了生命的气息,卫浴设备展区高科技技术成果模拟试验,引领了未来卫浴产品发展的风向,能源、空调技术及再生能源最新产品的展示,也显示了该领域的最新潮流。

记者在三号馆,即国际卫浴设备展会现场观察到,该展区亮丽独特的展台设计吸引了众多观众参观。超过700家参展商,展示了他们在卫浴体验方面的最新产品和技术。卫浴体验专区是全球最大的管道设计创新和可持续技术的展示区域,德国管道工业协会主席ANDREAS DORNBRACHT谈到:“对于我们的协会会员,以及卫浴体验专区的参展商而言,今年恰逢50周年庆的ISH可谓极大的成功。海外观众总数的再创新高,再一次奠定了ISH展会的风向标地位。在卫浴设计方面,可持续的管道方案以及节水设计成为最新趋势。”

在此次展会上,观众最感兴趣的产品,还包括供暖及空调和新能源技术。德国管道、供暖和空调技术协会总经理MICHAEL VON BOCK UND POLACH表示:“今年的展会给大家发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管道、供暖和空调技术领域充分展示了自身在今后几个月内的危机抵御能力。现场展示的各种创新产品和技术,能够帮助保持房屋的价值,而这一块也是业内专家最为着好的行业领域。ISH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展会,它向广大观众细致展示了管道、供暖和空调技术的方方面面。这正是我们大家所需要的。”

来自KEULR公司中国代表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他们第九届参加法兰克福ISH展,它们对这一展会充满信息,许多新产品也是通过这一展会,推广到世界各地,今年企业又展出了卫浴新产品,在展会现场推出的卫浴产品,是透度极感强的水晶玻璃,当时就吸引了很多客户的眼球。企业也在着力开拓中国市场,从目前的推广来看,中国市场对产品有着良好的回馈。

中国展商注重每个环节展示自己

参加法兰克福ISH展的中国企业逐年增多,组委会特地给中国展商提供了优越的展区位置。参展企业通过展会,了解了市场需求,也更有效的达到了全球推广产品的目的。展商在参展中,也逐渐学会了如何包装和展示产品,他们更善于抓住每个环节来展示自己的产品。

展会现场,记者注意到,中国企业的展位都通过特别的装饰进行展示,一些企业采用欧式简单时尚的装饰风格,独特的展示自己的产品,也更注重展区的温馨布局。这些出国参加展会的企业,都会抓住每个机会来寻求合作伙伴,他们利用展出时间,更多的愿意走出去,了解同行展品和观众的需求。

来自厦门瑞尔特卫浴工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罗远良谈到,企业的主要客户在德国,今年是第四届参加法兰克福ISH,每次展出后收到的成果都在不断上升,除了能让客户感觉到企业的不断发展外,还能展出更新的产品,这也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一个绝佳机会。过去企业也参加意大利米兰和美国的卫浴展,但近年来逐渐取消了这些国家的展出,现在只认准法兰克福ISH展,关键在于这个展会的买家来自世界各地,展出的产品都是世界顶级的产品,这也提升了企业的形象。

来自九牧集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林孝发告诉记者,这是企业第一次参加法兰克福ISH展,展出第一天就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客人对企业生产的产品很感兴趣,有很大的市场潜力,通过展会,企业也更有信心开拓国际市场。

中展海外展览有限公司王京东谈到,中国企业出国参展不容易,现在企业也学会了如何走出去,不再一味的坚守在展位现场等待客户,与更多的企业相互学习,参观并了解其它展商的展出情况,与更多的客人交谈,建立合作关系。同时,也更加注重侧面的帮助,不在单独强调产品本身的买卖。从选择展览公司,组团到摊位的装修以及产品的用心摆放,都开始关注,以点带面来推广自己的产品,这也从中看到中国企业在不断强化自身的参展方法。

全球业内决策者的盛会

法兰克福展览公司董事MICHAEL PETERS博士表示:“我们完全实现了预期目标,这一出色成绩告诉我们,即便在困境中,保持发展还是可以做到。展会向整个行业全面展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及目前最需要的技术及解决方案。大幅提高的海外观众比例,也充分证实了ISH展会在业内乃至全球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此50周年庆之际,ISH继续担任着行业领头羊的角色,受到来自各方的认可和好评。”

根据展会现场的调研报告,整个浴室设备、楼宇、能源、空调技术及再生能源行业,对经济危机有一定的抵御能力。随着消费者待在家中的时间越来越长,以及对可持续、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整个行业呈现出乐观的发展态势。四分之三的参展商认为,目前的经济环境对自身有利,其中德国制造商的比例更是高达84%。2008年德国供暖和管道行业的营业额将近400亿欧元,为40万人创造就业机会(包括装配作业在内)。

第3篇:可再生能源调研报告范文

虽然还没有正式对外公布,但即将出台的《风电并网国家标准》(下称新国标)还是牵动了许多业内人的神经。人们除了关注技术将被提高到什么程度外,还有一连串关于技术监测和认证资格的质疑。

今年9月初,新国标经过两轮征求意见和修订后,已经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报送国家能源局审批。

此前,风电并网的标准是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试行、2009年修订的《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它属于企业标准,约束力相对较弱。新国标将是一个新的国家标准,将会更严格,并具有强制性约束力。

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都对新《风电并网国家标准》的出台期待已久。

更高标准?

去年年底,国家电网在国家能源局的支持下,投资3.5亿元在其旗下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建立国家风电技术与检测研究中心。该中心作为风电机组的入网检测机构,一直被认为是风电企业入网门槛。接下来,它将通过各项检测发放风电机组“入网证”。

据媒体透露,该检测研究中心的基础研究平台已基本建设完成。一旦《风电并网国家标准》出台,检测研究中心将与之配套启动。

同时,新国标还对各个阶段的程序和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在风电工程前期工作阶段,要对接入系统方案进行审查,对百万级项目,要首先开展输电系统规划设计;签订并网协议阶段,要做好并网检测。

此外,国家还将推出风电并网检测认证制度,这将是风电企业并网的准入门槛。业内人士称,该认证就是国家要对已投产机组进行评估,促使企业对不合要求的机组逐步实施改造,而新投产的机组将以此为标准进行并入网认证。

北京ABB传动公司风电业务部经理胡杰对记者表示:“对于出台风电并网国家标准,我们非常欢迎。从技术、管理、智能上来讲,国家标准要求高一点是对的,这将有利于我们自主研发,提高技术含量。”

部分企业担心,设置过高的门槛,会令本已出现瓶颈的风电并网雪上加霜,阻碍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尴尬的风电

国家鼓励新能源发展、倡导节能减排,风力发电一直是急先锋。

2007年8月,国务院通过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正式,风能列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该《规划》列出的风能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分别达到500万千瓦、3000万千瓦。

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将2010年的风电总装机容量目标定为1000万千瓦。虽然国家已把装机规模调高了一倍,但此装机容量当年就被突破,并远远超过了预期。

在风电企业跑马圈地地急剧扩张之际,并网难却成了他们挥之不去的梦魇。国家电监会公布的《我国风电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全国风电企业普遍经营困难,甚至亏损,还有近33%的风电机组处于闲置状态。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风电办副主任赵逵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采访时表示:“内蒙古风电总装机容量约为900万千瓦,有200~300万千瓦的风电没有并网,送不出去。弃风是很正常的事,有时晚上就根本不让发电。”

内蒙古风电的困境具有普遍性。国家能源局主任张国宝此前透露,目前风电的并网机组仅为70%左右,有近30%的风电机组处于空转状态。

打破僵局

风电企业所建的风电场一般都在山区或偏远地区,这些地区的市场消解能力很有限,寻求外送是一种必然选择。

目前,国家发改委核准建设的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风电基地于今年4月1日开建。按照国家规划,今年年底前全国要实现装机容量516万千瓦;“十二五”末期计划再新增建成装机容量755万千瓦。而目前,我国实际并网发电的只有113万千瓦。

最主要问题是,酒泉地区的主网架电压等级是330千伏,输电能力非常有限,其根本无法满足113万千瓦风电送出需要。而且由于它距输电的地区距离很长,因而目前从这里风电外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透露:“为了打破目前酒泉风电基地的僵局,国家正在对薄弱的电网进行改造。甘肃省电力公司投资约90亿元新建两回750千伏的电网线路,估计一两年之内问题就可以解决。”

然而,即使新的电网线路建成,也只能勉强满足94%以上概率条件下的516万千瓦风电送出,酒泉风电基地仍将遇到送出瓶颈。

垃圾变黄金?

风力发电本身的不稳定性,给上网造成了影响,业内甚至有人将其称为垃圾电。

在李俊峰看来,发电市场根本没有垃圾电之说,因为任何形式的发电都有其不稳定性。

而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则认为垃圾电完全可以变成黄金电。他的非并网理论已经得到了实验性成功,正在逐步推广。他曾在第二届风能产业观察论坛上介绍,风电如果就地消化,多被用于当地一些如电解铝、氯碱、盐化工、冶金、海水淡化等产业,这不仅可以提高风电的使用效率,破解并网难题,而且将减少其本身对电网的不利影响。

他认为,国家应大力提倡风电非并网的应用,促使风电快速进入电解铝等特定高耗能产业,垃圾电完全能变成黄金电。

电网之过?

李俊峰认为,风电企业和电网企业之间是契约、合同关系。目前,我国风电上网的问题关键在于国内风电上网有其特殊性。国内相关政策也处于一个不断波动的调试期。

赵逵认为:“针对我国风电并网的现状,国家应该结合实际、分阶段处理,而不是一刀切,否则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如果对风电并网的标准定得过高,很多已经装好的风电场就很难达到国家要求。因为当初国家设计风电场没有标准,现在装好了有标准了,很多风电场自然就陷入了被动。过去和今后应该区别对待。

同时他认为,新国标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国家标准。不仅要对风电企业提出标准,对电网企业也必须有要求,应该是双向的。要提高电网的接纳能力和职能。风电并网有特殊性,不应单靠设备去克服,应该多角度地解决问题,否则就会影响我们的风电设备制造业,进而影响到整个风电产业。

李俊峰透露:“新国标对发电企业和电网要求都会更加严格。”发电企业要协助电网,保证电网的运行安全。同时,要求电网全额收购已经并网的风电。

第4篇:可再生能源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 农村能源 建设

[中图分类号] S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004-02

1 旬阳县农村能源建设的现状

1.1 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情况

自2003年以来,我县户用沼气池累计28000口。其中“十二五”以来建设沼气池16188口。截止2014年底,沼气池报废约210口,闲置约11812余口,仍在利用约15978余口,年产沼气约280万立方米,年处理粪污12万吨。由于户用沼气目前已基本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今后应以巩固提升为主,管理和恢复好已建沼气池,提高其使用效率。

1.2 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建设情况

全县有50头以上养猪场709个,日常饲养量18.7万头,年粪污排泄量44.36万吨,其中:百头场125个,年粪污排泄量4.16万吨;千头场126个,年粪污排泄量22.44万吨。截止目前,全县已配套建设养殖小区沼气工程130处,年处理粪污能力28万吨。经沼气池处理后的沼液、沼渣等废弃物大部分通过还田等措施加以应用,部分外排,造成一定的二次污染。“十三五”期间计划建设养殖小区及联户沼气工程300处。

1.3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情况

全县目前已建大型沼气工程2处,正常运行年需费用约3.5万元,有机肥加工企业2处,其养殖粪污经沼化后沼液沼渣基本上制作有机肥和供应种植业生产,外排情况较少。今后应结合规模养殖场节能减排目标的实施,使所有养殖企业达到治污环保的规范要求。

1.4 沼气服务网点建设情况

目前全县已建沼气服务网点34处,“十三五”期间将建设沼气服务网点30个。

1.5 清洁能源建设情况

全县总农户数10.2万户,目前太阳能热水器覆盖户数约为2.3万户、节柴炉使用数量为4716台,其中“十二五”期间依托项目安装太阳能热水器4060台,发放节柴炉4181台。“十三五”期间计划安装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0000台,节柴炉灶10000台。

1.6 目前农村能源结构

我们选择不同类型的9个村进行调查。高山地区铜钱关镇泰山庙村总农户数365户,生活用能主要为薪柴和煤炭,占总用能比例为40%和25%,其次为电和沼气,分别为15%和12%,煤气为8%;中山地区吕河镇瓦房坡村总农户数512户,生活用能主要为薪柴,占30%,其次是电和煤气,各占20%,其余为沼气和煤炭,各占15%;川道地区吕河镇敖院村总农户数195户,生活用能主要为电和煤气,各占40%和35%,其次为煤炭和沼气,各占10%,薪柴为5%;距城区远距离的镇丰积村总农户数191户,生活用能主要为煤炭,占用能的50%,其次是电和薪柴,各占15%,其余为煤气和沼气,各占10%;距城区中距离的甘溪镇桂花树村总农户数410户,生活用能主要为煤碳,占总用能35%,其次是电和煤气,分别为25%和20%,其余薪柴12%,沼气8%;距城区较近的段家河弥陀寺村总农户数420户,生活用能主要为电和煤气,分别占50%和20%,其余煤炭10%、沼气7%,薪柴3%;经济条件好的城关镇岩湾村总农户数565户,生活用能主要为电和煤气,各占40%,其余沼气11%,煤炭7%,薪柴2%;经济条件中等的白柳镇的白桑园村总农户数258户,生活用能主要为电和煤气,各占30%,其余煤炭25%,沼气8%,薪柴7%;经济条件较差的麻坪镇的海棠寺村总农户数124户,生活用能主要为薪柴,占用能50%,其次为煤炭和电,分别为20%和15%,其余为沼气和煤气,分别为10%和5%。全安康市调查结论也和旬阳基本一致,生活用能薪柴比例为22.1%、煤炭为17.8%、电力30.2%、液化气18.45%、沼气为9.57%。生活用能支出平均为1945元。

2 农村用能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户用沼气潜力不足

由于山区交通不便、移民搬迁、农村劳动力外出、留守人员不具备养殖条件等一系列主客观原因,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速度趋缓,中、省逐步减少对传统的户用沼气池项目的扶持力度,沼气建设重点已向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和养殖小区联户沼气项目倾斜,使户用沼气的普及率还不足全县总农户数的20%,使用率不足50%,后续维护和修复的任务相当重,户用沼气发展空间不足。

2.2 养殖小区沼气建设分散

养殖小区沼气工程使用率较高,但是受制于交通和地形等因素制约,养殖小区规范建设不到位。另一方面,周边农户居住较分散,输气管道安装距离远,以及部分养殖场养殖量跟不上、原料不足、管理不善导致产气量不足,未能达到项目设计的供气户数。

2.3 大型沼气工程投入不足

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发挥着积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但由于畜禽养殖场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到位,企业(业主)自筹资金不足,导致项目不能完全达到设计效果,后续工程不能配套建设。另一方面,畜禽养殖场的选址一般与村庄有一定的距离,管网配送建设成本大,大多数的沼气只供养殖场内部使用,多余的沼气只能直接点燃或排放,造成能源浪费。

2.4 农村清洁能源满足不了需求

太阳能热水器、节柴灶(炉)清洁实用,受到了农户的一致欢迎,但中、省项目数量很少,满足条件需要建设安装的农户较多,项目数量远不能满足当前农村发展建设需要。

2.5 服务网点运行困难

建成的服务网点大多数运行困难,中央补助资金只能用于购置部分专用设备,维持全面运行缺乏经费,且网点工作人员多数为兼职,文化程度不高,能源技术知识欠缺,在提高“三沼”综合利用方面能力不足。

2.6 农村用能结构不合理

据调查,我县农村用能结构主要特点是:高山区、距城区较远、经济条件差的村以薪柴、煤碳为主,其次是电和煤气;浅山区、经济条件中等的村分别以薪柴、煤碳、电和煤气为主;川道城郊区经济条件好的村均以电和煤气为主要生活用能。沼气仅为辅助用能方式,所以,传统的户用沼气池使用空间受限。大力推广实施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节柴灶(炉)等新型节能炊具,对改善农村用能结构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3 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的建议

3.1 加快农村沼气转型升级

“十三五”期间,农村沼气发展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照“以大为主、大小结合、强化服务、提升效益”的转型升级工作思路,重点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普及养殖小区沼气,提高户用沼气利用率。大中型沼气建设要向规模化程度高的养殖企业和种养结合型现代农业园区倾斜,通过统筹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循环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养殖小区沼气工程要以规模养殖户和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为重点,基本做到“一户(场)一池”全面覆盖,确保养殖污染“零”排放;户用沼气要以提升综合使用效率为重点,加快沼气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示范应用,有效推进“生态家园”建设。

3.2 全面发展农村清洁能源

一是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技术。以普及太阳能热水器为重点,积极示范推广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杀虫灯、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及太阳能制冷技术;二是全面普及省柴节煤技术。切实加快农村改厨、改灶力度,积极推广高效低排等节能技术产品,大力实施以电代柴、以气代柴,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减少薪柴、秸秆、煤炭等传统能源使用量,优化农村用能结构,实现节能减排;三是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开发。以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资源综合开发、能源化利用为突破口,引进示范秸秆气化、固化和碳化技术,试点建设秸秆沼气工程和乡村清洁一体化工程,逐步推进农作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四是全面加强节能宣传,努力提高农民的节能意识,加快节能灯(LED灯等)、节能器(机)具等节能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3.3 切实加强政策扶持引导

农村能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投入需求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产业发展机制,不断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推动农村能源建设全面发展。一是要加大投入。抢抓国家大幅度增加农村能源建设投入的机遇,积极包装申报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全方位增加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农村能源建设快速发展;二是要强化管理。结合农村沼气转型升级,及时改革和完善项目配套管理机制,大中型沼气试点实施终端产品补贴机制,强化“建、管、用”全程化监管。节能产品投放项目可借鉴农机购置补贴模式,实行定额直补,全面扩大补贴范围和品类。农村户用沼气项目要加大对技术改良和后续服务的支持引导,重点推进发展生态庭院农业;三是要营造氛围。强化农村能源制度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监管,扩大农村能源政策宣传,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村能源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方位推动农村能源建设制度化、产业化发展。

3.4 转变建设重点,稳步推进项目工作

当前,农村养殖模式以专业化集中为主,家庭分散养殖减少,沼气建设重点向养殖场、新型社区、统一配送集中供气等多种形式转变,以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和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为主。在建设管理上,重视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督导,严格建池规范要求。采取工程承包的方式,由能源站与承包施工技术人员签定建池合同,施工人员必须是持有“沼气生产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有多年施工经验的拔尖技术人员,建池承包方必须严格按照大型、中小型沼气池标准图集施工。在“三沼”综合利用上,重点推广“畜-沼-菜(果、粮)”生态良性循环模式,开展有机肥施用,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发展,同时,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提高沼气综合利用效益。

3.5 全力以赴抓后续服务,巩固农村能源建设成果

继续加强沼气后续服务网点建设,依托沼气后续服务公司,不断加强沼气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利用后续服务网点人员及沼气技术员,开展沼气使用大回访工作,对沼气使用情况进行统计造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统计的情况将进行汇总,形成调研报告,争取上级对沼气后续利用方面的支持,将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沼气问题切实解决。继续坚持按照“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建管结合、收费服务、肥气并举、循环发展”的思路和“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扩大沼气服务辰明模式的影响力和覆盖率,继续完善公司化管理的服务制度,建立起县乡服务站为支撑、乡村服务网点为基础、农民服务人员为骨干的沼气服务体系,切实将辰明模式的后续服务送到千家万户,确保全县沼气建设使用效益再提高。

第5篇:可再生能源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 高职 人居环境 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研究项目《低碳经济背景下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0tjk220)。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53-02

进入21世纪,城市空气污染和噪音越来越成为城市的常见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国家通过各种政策号召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参与到低碳社会的建设中来,因此,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为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积极开发绿色低碳住宅。作为为房地产企业输送智力资源的高职院校,应该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我院通过对房地产企业的调研和毕业生的反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近两年将《人居环境》课程作为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专业课开设。通过两年的探索,我们教学团队对该课程的建设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本文试图从高职房地产类专业的《人居环境》课程的设置背景,课程总体定位,课程内容选取,课外实训环节设计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1.课程设置背景

1.1政府对绿色低碳住宅的倡导

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标志着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以“低碳”为显著特点的新时代。中国通过政府制定中期减排目标,决心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低碳、环保、节能的经济发展模式。积极进行节能减排的改造,建立绿色低碳住宅将是中国房地产走上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通过制定有关政策引导来推动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节能意识和参与。各级政府出台建设低碳城市的行动纲领和实施意见,明确建设低碳建筑有关规定,从规划设计、施工、装修、验收、物业等各环节,对新、旧建筑提出绿色低碳化建设规定。同时,各级政府实施相关扶持激励政策,加快落后建筑材料的淘汰速度,加大对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扶持力度。

1.2房地产市场对绿色低碳住宅的需求

低碳新材料的应用从表面上看的确是增加了建材成本,但从长远的综合效益上来讲,总成本是下降的,使资源浪费的现象得到缓解。以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为例,购买节能住宅增加成本约20000至30000元,按每平方米每年可节电40千瓦时计算,一年就可以节约数千元左右,这样购房增加成本大约几年就可收回。根据权威调查机构所做的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80%左右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购买低碳住宅,由此可见低碳建筑的市场很广阔,普通居民对低碳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因此,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也会顺应市场需求,逐渐提高房地产产品的节能环保水平。

1.3低碳住宅技术的使用和普及

“绿色低碳住宅”是一种低碳,环保,节能的居住空间。这类住宅实质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近年来,低碳住宅技术的使用和普及越来越广泛,一方面政府通过合理发展城市规模,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合理布局城市居住用地,创造良好的居住小气候条件,从根本上减少对能源的依赖。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住宅设计创新,包括建筑设计如户型结构设计创新、遮阳通风技术,中水利用技术,利用太阳能等绿色可再生能源技术,来补充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这些节能技术的应用为低碳住宅的实现奠定了技术基础。

所以,作为未来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学生们,应该将这类知识作为专业课进行学习和灌输,使他们具备基本的规划和设计节能低碳环保住宅的能力。

2.课程总体定位

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我院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将培养具备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房地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的技能,能够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和管理业务,以房地产营销与经纪为主要能力,兼具房地产项目开发前期报建与策划、后期物业管理服务方面工作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考取助理房地产策划师、广州市房地产中介服务人员或物业管理员(三选一)资格证,可胜任房地产开发报建员、楼盘营销策划专员、地产经纪、物业管理员等岗位。通过广泛的调研,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岗位、职业资格、工作任务和所需技能对照表如表一。

表1: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岗位、职业资格、工作任务和所需技能对照表

根据表一对照中各种职业资格对应的工作任务和技能要求,我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确定了专业技能课的构成,具体课程进程如下。由于各类岗位中均需要具有住宅物业人居环境规划和维护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将《人居环境》课程定位于我院该专业的专业课,用于学生拓展能力的培养。我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体系架构与课程路线如图一。

图1: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体系架构与课程路线

3.课程内容选取

根据国家对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要求,在《人居环境》课程中,我们课程团队通过对接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课程与行业(企业)岗位(群),以房地产开发工作过程为主线、典型工作任务为节点,整合、序化和重构《人居环境》课程内容;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探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程中的运用,改进学生考核与评价指标与方式,促进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技能的形成。课程计划总学时为36学时,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学时数分配如下表。在表二中,我们根据人居环境工作的具体内容,将课程整合为三项基础理论知识和十项工作任务,通过教学中基于工作过程的十个项目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人居环境打造和规划的基本技能。

表2:《人居环境》课程教学进度表

4.课外实训环节设计

对《人居环境》课程的学习不但需要课内分散工作任务的操作实习,还需要课外综合实训的实际运用,课外实训内容主要通过以下综合实训环节来完成。

4.1实训环节一:楼盘人居环境实地调研

4.1.1实训目的

现场指导学生认识居住区的人居系统构成,培养真实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4.1.2实训要求

利用课下时间让同学们实地调研楼盘,分析具体楼盘的人居环境构成。参观楼盘的各项人居系统设计的情况。

4.1.3实训步骤

教师选定调研楼盘,利用课下时间让同学们实地调研企业,参观楼盘的各项人居系统设计的情况。最后提交一份某楼盘人居环境系统情况的调研报告。

4.2实训环节二:楼盘人居环境比较

4.2.1实训目的

使学生通过调查了解不同楼盘在打造人居环境时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进一步培养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真实工作环境中。

4.2.2实训要求

利用课下时间让同学们调研不同楼盘的大气、水、声环境,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热环境、光环境、电磁辐射环境、放射性环境,居住区绿化,居住区气候的改善等的情况,并比较各个楼盘人居环境的优劣。

4.2.3实训步骤

教师选定几个调研楼盘,利用课下时间让同学们实地调研企业,然后按照人居环境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分析各个楼盘人居环境的优劣。最后提交一份各楼盘人居环境系统比较的调研报告。

4.3实训环节三:楼盘营销策划(绿色住宅产品设计部分)方案写作

4.3.1实训目的

培养营销策划(绿色住宅产品设计部分)文案写作的能力,培养对楼盘的整体策划和推广的能力。

4.3.2实训要求

根据所学知识,学生在课下对老师布置的特定楼盘用PPT格式做一个营销策划(绿色住宅产品设计部分)方案,并在课堂上演讲。

4.3.3实训步骤

学生先在课下进行指定楼盘营销策划(产品设计部分)方案写作的准备工作,以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楼盘营销策划方案的讲解和评比,最后提交一份XX楼盘营销策划(产品设计部分)方案。

5.结语

高职房地产类专业设置《人居环境》课程是适应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也是高职房地产类专业适应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一线房地产开发、经营人才的需要。作为高职院校教师,我们还应不断关注低碳节能技术的发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房地产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雨华,宗建伟 人居环境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1)。

[2]李帅,李春郁 运用绿色建筑材料营造健康的人居环境[J].改革与开放,2010(11)。

[3]张斌 房地产估价课程设计及其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7(4)。

第6篇:可再生能源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建筑节能;技术;保温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建筑室内环境舒适程度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节能究竟如何办呢?但建筑节能不能以牺牲人的舒适和健康为代价,否则节能便失去了意义。所谓的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用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费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因此,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国家节能规划目标、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措施。

一、建筑节能技术定义分析与研究

节能技术指减少对环境影响、减少能源资源浪费、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率和效益的技术。节能技术包括单项节能改造技术,能源资源化开发利用技术与节能技术的系统集成,节能型的性能用能设备、生产工艺、节约能源提高用能效率的管理技术,以及可减少能源消耗的新材料开发应用技术等。建筑节能指在建筑的设计、规划、建设(改建、扩建)、改造及使用中,实施建筑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设备、建筑技术、材料、工艺,提高取暖供热和保温隔热性能、空调制热制冷效率,加强建筑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确保建筑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同时,减少空调制热制冷、取暖供热、热水供应、照明的能耗。建筑节能技术是一种在建筑节能科学的基础上,以不影响人们感觉舒适度为前提的包含了建筑、施工、电器、建材、采暖、照明、热工、通风、空调、能源、环境、计算机应用管理、检测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技术。

二、建筑节能新技术的分类分析与研究

一般情况,建筑节能的技术可分为两大类“:主动式技术”和“被动式技术”。主动式技术是指利用外部能源输入和机械设备来控制改变环境状况的技术。“主动式技术”是以工业革命以后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为背景的,占据主流地位的设计理念。在建筑节能的形式下“,主动式设计”也在坚持做着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例如更加节能的空调及通风技术、可以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的太阳能技术或是更好的维护建筑结构的新性能,等等。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形式下,建筑设备厂商更加支持“主动式技术”的发展。被动式技术是指在建筑物上施以一定的建筑技巧和措施,不依靠机械设备节约能源而利用建筑自身适应自然条件来节约能源的设计方法和理论,如“生态建筑学”、“气候建筑学”等。这便要求建筑师充分理解建筑环境地理状况,如地形、地貌、气候、植被、风向等,对传统建筑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加以学习并继承,采用降低成本、降低造价或是适当造价的技术组合及材料,这既能经济节约,又易于普及,尤其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相对于“主动式设计”来说“,被动式技术”更经济实用,且符合建筑技术发展要求。

三、建筑节能新技术分析与研究

1、地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是由地热能交换系统、水源热泵机组、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它是利用地下水或地表水、岩土体这样的低温热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的热泵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此种技术能够更好的适用于我国对冷热有需求的大部分地区。以地源热泵系统为楼宇空调系统,其使用费用低,每年使用费用可节省30%左右;地源热泵的运行效率要超出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的40%~60%。可以说,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应用前景。

2、内遮阳节能技术。内遮阳节能技术就是在建筑物内部利用遮阳来节能的技术。具体的说,它是通过光照的调节改变来影响室内的环境,比如:当夏季来临,温室内温度攀升至一定值时,关闭部分遮阳保温幕,以保持温室内需要的温度。冬季,夜间如果温室内温度持续下降到一定温度时,关闭遮阳保温幕,由于内遮阳保温幕有效地阻止了红外线外逸,所以它,减少了地面辐射热流失,减少了加热能源消耗,保持温室,大大降低了温室运行成本;在白天则可打开遮阳保温幕,使温室充分采光。

3、辐射吊顶技术。其是水源辐射空调方式的代表。一般来说,水在特制的吊顶板通道内流通,使吊顶板降温或升温,吊顶板表面再通过对流辐射给室内降温或升温,从而达到通过吊顶板的表面温度控制室内温度的目的。它具有经济适用、简单易懂、操作方便、绿色健康、轻松舒适、节能效果好等特点。

4、屋面节能技术。屋面节能技术就是通过有效的技术方法使建筑的顶层具有节能功能,具体有两种方法,第一是在顶层的结构面与装饰吊顶层之间做保温层。第二是在建筑顶层结构层上面进行绿化或者安装太阳能板。另外还可以使用带有通道的屋面,通过通风道,使风流动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5、地下室外墙及地面保温技术。地下室外墙及地面的保温往往是容易被遗忘和忽略的,但事实上它对保温节能及提高舒适度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应当选用一定厚度的防水挤塑聚苯板对其进行保温。

6、节能照明系统。节能照明系统首先通过对目标建筑物所需的照明进行有效的了解,通过了解在对建筑进行照明设计,在满足建筑的照明所需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发挥照明效率,以对照明系统进行高效率的控制。

7、高效节能外窗及幕墙系统。一直以来,在围护结构中,窗和玻璃幕墙的消耗都很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高性能产品的不断涌现,窗和玻璃幕墙的节能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首先,新型高性能玻璃的发展使窗及玻璃幕墙的保温及防辐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如镀膜玻璃,真空玻璃等。其次,新的结构形式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对窗而言,新型型材及断桥技术的应用对窗的整体热工性能及气密性都有极大的提升对幕墙而言,新型结构形式及断桥技术带来了更好性能,如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除了其本身固有的高热工性能及防辐射性能外,利用空腔,在夏季形成有效的自然通风以排除热量,冬季关闭排风口,又可起到较好的吸热作用。

四、结语

近年来建筑节能技术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粱点,也是当前国内外节能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西方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45%。我国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20%~25%,正逐步上升到30%。因此建筑节能是目前节能领域的当务之急。我国建筑节能仅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建筑节能越来越被重视。同时,建筑节能技术的节能潜力是巨大的,如果因地制宜地采用合适的建筑节能技术,就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采取周密、有效的建筑节能技术措施可以降低2/3~3/4的建筑能耗。因此在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在满足室内环境舒适、卫生、健康的条件下,采取合理有效的建筑节能技术,有利于实现建筑节能和环保共进的目标。总之,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中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这将对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带来深刻的影响。保证建筑物质量第一,既要安全,舒适又要节能,耐久和美观,因而,选择过硬的材料与严格的施工工艺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胡小媛,许琳.我国建筑绝热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其前景[J].保温材料与节能技术,2002,

[2]黄振利,刘钢.外墙保温隔热体系面层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产生裂缝工程调研报告.

第7篇:可再生能源调研报告范文

中国的页岩气资源量约为15万亿-30万亿m,与美国28.3万亿m大致相当,经济价值显著,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在第二届中国国际页岩气大会上透露:我国自2009至2012年底,累计完成129口页岩气相关钻井,2012年产量约2500万-3000万m 2013年预计页岩气产量接近2亿m。

美国页岩气产量在2004年为186亿m,2005年为196亿m,2006年达204.7亿m。马塞勒斯(Marcellus)是美国页岩气储存最大的页岩区,面积约17万km,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常规天然气田和美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其最大储集区位于宾夕法尼亚州中北部和纽约州中南部。按美国当前的天然气消耗量,仅宾州地区的储量就可为美国供应180年。

Marcellus页岩区2003年开始钻探,最初特别钻了一些试验井,通过实验完善了从得克萨斯州Barnett页岩气借鉴来的水力压裂技术,2005年开始产气。新技术和价格激励机制使本来开采困难的Marcellus页岩气显示出了经济性而美国页岩气商业化生产的里程碑正是奠基于当年。

美国页岩气产权的确权规则等司法实践,可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法制参考。

1美国油气法律制度中的邓纳姆规则及其发展

19世纪以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石油、煤炭、钢铁等重工业发展迅速,吸纳了大量欧洲移民,故其法律文化底蕴深厚,对新制度的接纳和创新走在联邦前列。美国独立战争时的独立宣言和联邦宪法起草于宾夕法尼亚州,因而它又被称为美国的摇篮。

宾州最高法院1882年10月2口对邓纳姆与肖特诉柯克帕特里克案作出了裁决。该案原告是宾州沃伦县米德镇一块约110英亩土地的所有者,被告于1870年购买了此土地。契约包含以下条款:除保留所有适合锯切的木材外,同时还保留所有矿物及为开发木材和矿产的通行权。1881年2月被告开始油井钻探,至诉讼时的1882年3月28日被告不断地在采油,同时还在土地上砍伐树木作为薪柴或其他业务用途,其认为这些树木不适合作为锯用木材。原告认为被告采油侵害了其保留的矿产所有权而形成诉讼。

法院判决认为:原告是否有权收回开采的石油,取决于协议书关于保留和例外的约定。保留的所有矿产是否包括石油,没有更多内容来说明事实,只能从书面文字确定当事人的意图和对条款赋予的含义,若使用的术语是无歧义的,那么当事人的合同约定不能被否定。判决书指出:原告与被告签署合同时,没有在土地中保留后来可能被发现的石油,否则这种保留意图应当用毫无疑问的文字表述清楚。假设原告的确意识到地下蕴藏有石油,但用一般的词语矿产来保留石油并非人们认可的共识。因此判决被告胜诉。

在财产私有制的美国,矿产所有权与土地所有权是可以分离的,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土地所有者通常在转让土地时保留土地中的全部或部分矿产所有权。上述案件中,法院确定:保留矿产所有权,在涉及石油这种与传统固体矿产有别的资源时,应当明确地以文字表明保留特定矿种所有权的认定。这被美国法学界称为邓纳姆规则,成为美国财产法尤其是油气资源法上的一个重要规则。

邓纳姆规则优先遵从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从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图来确定其对不动产财产权的取向。但实际上,矿产所有权从土地所有权中的保留,在美国是一项有着200余年历史的法治实践的制度,它又被称为分离的地产权(severed estate),始于工业革命后社会发展对矿产的急剧需求,而使矿产所有权从土地中加速分离出来。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出让土地但保留矿产,始于1807年到1832年国会通过的一系列法律。美国《1992年能源政策法》第1339条款即强调:美国政府拥有地产权和地下矿产资源;即使美国政府将地产权转让,但仍然保留地下矿产资源的所有权。

在1906年Silver V Bush案中,涉及契约保留了一幅土地的矿物是否也保留天然气的问题。宾州最高法院判决:天然气和石油极为相似,故应适用相同的评价方法。未具体提及天然气的概括的矿产保留,不能将天然气作为保留对象,除非在特定情况下当事人肯定并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其有保留的意图。依据邓纳姆规则,矿物一词不包括石油或天然气。

从此,邓纳姆规则被延伸适用到天然气。

2宾州当代油气司法实践

1881年查尔斯鲍尔斯转让了其在宾州萨斯奎汉纳县的244英亩土地给被告Butler的先辈,但查尔斯同时给他自己和继承人进行了财产保留,约定土地中一半的矿物和石油仍归其所有。2009年11月,为了出租或出售在其财产中的天然气,现在的地面所有权业主Butler提起了一起确权诉讼。作为对起诉的回应,查尔斯的继承人Powers Estate申请法院判决确定,1881年契约保留包括了页岩层及其含有的页岩气资源,故地面所有权人无权对页岩气提出权利要求。

萨斯奎汉纳县法院民事法庭裁定,根据1882年邓纳姆规则,查尔斯的继承人对页岩气不享有财产权益。邓纳姆规则的适用意味着,查尔斯为自己保留了矿产和石油,但没有保留天然气,因此地面所有权人拥有页岩气和租赁页岩气开采权的权利。

Powers Estate上诉至宾州高等法院,该院判决:契约保留包括了天然气,Butler无权享有页岩气权益。Butler随后再上诉到宾州最高法院,法院判决指出:邓纳姆案裁定后,邓纳姆规则已扩大适用到天然气,初审法院的裁决是正确的,页岩天然气不属于提交本案的私人契约的保留对象。

法官在判决外提出并存意见:在当今的矿物财产权转让中,当事人双方毫无疑问地肯定具有通过在书面文件清晰表明意图来避免邓纳姆规则影响的能力,这将减少法庭创设全新、前瞻性规则的需要。

事实上早在1960年4月,纽约州天然气公司诉天鹅雀燃气发展公司和罗克顿钻探公司案中,就已经涉及宾州克利尔菲尔德县休斯顿镇1000英亩土地所有权转让中的矿物保留是否包括天然气的问题。该转让发生于1887年,矿物保留条款表述为:全部煤炭、煤油、耐火茹土和其他矿物质及每一种矿产,保留给喀里多尼亚煤炭公司及其继承人和受让人。后因保留权人主张天然气亦属其保留所有而发生诉讼。该案因主体身份的特殊性而山美国第三巡回上诉法院审理,上诉法院也从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分析矿物保留对象,分析了契约履行的客观性,判决指出:直到1949年水力压裂法问世后,人们才能够确定在争议区域存在大量的有商业价值的天然气。基于此法院判决:相关矿物中并不指向或包括天然气。

3美国油气法律制度关于天然气概念发展变化的原因分析

3.1对稀缺性矿产预留产权通道

美国1872年通用矿业法规定,在所有情况下,有价值的矿物质应从土地出售中保留,除非法律另有明确指示。该法强调:矿产涵盖所有的矿物和矿物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油页岩和铀。

1961年7月25日,宾州颁布了第359号法律《石油和天然气保护法》,其对天然气的定义是:天然气和其他不定义为石油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包括冷凝物,因为它最初是以气态赋存在地质储层中。根据该法规定,天然气的范围已经包括了常规天然气和煤层气、页岩气,甚至包含了最初为气态但实际呈液态的凝析油,这与该法宣布的鼓励、促进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禁止浪费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同时说明州立法机关对天然气的解释持广义态度。

3.2技术发展、制度完善、政府激励措施是页岩气革命成功的三大要素

非常规天然气能源的发展除得益于水平井、水力压裂等技术进步外,还离不开制度的保障。

1976年,美国联邦能源研究和发展管理局发起东部页岩气计划(eastern shale gas project)以应对石油危机。为使页岩气的商业化开采经济、可行,美国政府通过该计划,出资成立了数十个试点示范项目,与大学和私人气体公司测试钻井、压裂方法。

1979年,美国卡特总统宣布在1981年9月30日解除石油价格管制,但将导致油价在一定时期攀升,形成暴利;众议院筹款委员会认为,解决能源问题,需要联邦对替代能源和新能源开发给予援助。为了确保新能源开发的支出,应从原油销售的暴利税收入中抽取资金成立能源信托基金。这就是1980年原油暴利税法第29条的主旨,成为美国激励新能源开发的政策工具。法律先后明确:从19801992年美国国内钻探的非常规天然气可享受每油桶当量3美元的税收津贴,对生产、销售的页岩气实施税收减免。此期间,美国有78%的新增矿井成为开发煤层气、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油气的新能源投资。

时至今日,爆发金融危机的美国已开始复苏,相较于债务危机深重的欧洲,美国能率先扭转经济颓势的原因之一即是页岩气革命和再工业化。美国本土油气开发成本大幅下降,促成了美国经济的强大竞争力。

美国天然气价格总体已经非常低廉,使煤炭等重污染能源受到挤压,而且对核能也产生了冲击效应。美国国际策略研究中心2013年6月发表了《重建美国核能领导地位》的报告,基于美国天然气目前的价格优势,报告提出:政府有责任从长期角度来看待能源规划,并加入非经济的因素,以便与国家整体的利益相结合。足见页岩气革命对美国社会的影响远非仅仅是能源这一领域。

3.3司法创新是美国页岩气得以深入发展的制度剂

2009年6月,美国颁布《清洁能源和安全法》强调:新清洁能源技术和能源效率技术的投资规模已达1900亿美元,将保护民众免受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到2020年法案将使每个家庭每天支付额外的成本低于50美分(尚未包括能源效率节省的成本)。该法要求燃煤电必须使用碳捕捉与封存(CCS),否则无法获得联邦财政支持。除了风能、太阳能等目前产量相对有限的可再生能源外,要实现此法倡导的广泛使用低碳燃料的使命,就落到了天然气尤其是非常规天然气的身上。

随着美国页岩气的发展,部分天然气替代了煤炭,富余的美国煤炭资源则流向了欧洲市场。可以看到,美国对发展清洁能源的定位已不是简单地解决能源需求问题,天然气作为接替煤炭、石油的主力能源,已经影响到美国社会的经济、生态、碳排放承诺等公共利益领域。土地以及土地中的矿产资源虽然可以分别归属于不同主体私有,但页岩气等非常规清洁能源的开发在当今的社会大背景下,已经触及美国国家利益,涉及到关联公众利益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公共利益并非是个体利益的简单相加,是具有扩张倾向的个体利益的有序协调、均衡和融合的结果,并最终通过个人利益的落实来实现的。因此,在美国财产法确定的矿产保留所有背景下,土地所有权与矿产所有权的财产分离所有(Split Estates)成为美国油气财产法规范页岩气产权关系的法律工具。邓纳姆规则只是这种工具的形式之一。2011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最高法院审理的摩根市水力压裂禁令案中,能源公司起诉摩根市市政委员会请求判令后者颁发的禁令无效,初审法院判决禁令有效,但上诉审理中西弗吉尼亚州最高法院指出:页岩气开发许可是州政府部门的行政职权,国家在石油与天然气开发、生产方面的利益是州法典明确规定的,而州立法机关刚刚颁布了Marcellus天然气和制造业发展法,最终判决禁令无效。

因此,在美国虽然土地或矿产都是其宪法保护的可私有的财产,但作为国家机构职能之一的司法(相对于立法、行政),在努力寻求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协调,力图达到公共产品分配的公平、公正。针对美国法院就土地与矿产分离所有的法律实践,《得克萨斯石油天然气与能源法》杂志的调研报告表明:美国为降低对国外石油的依赖而发展天然气作为替代能源,页岩气获得巨大成功,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在没有特别明确的情况下,概括的矿产资源(所有权)转让是否包括页岩和页岩气的转让。虽然于常理很好理解,但报告的分析证明了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充满了法律的复杂问题。全美三种不同的裁判标准间接地暗示了同一法律规则指向:土地所有权人在转让土地时若希望保留天然气或页岩及页岩气资源,最好明确地以书面语言表述自己的财产意图,否则实际结论在美国法上将是一个不确定,甚至与其意图相反的局面。造就这种法律文化的根源在于上述规则维护的经济关系契合了美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页岩气开发除了使美国的能源独立性上升外,在产业带动方面也非常明显:实惠的天然气价格(为欧洲的1/3 .日本的1/4)已促成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进入美国制造业。新增了逾170万个工作岗位,到2020年可望由此增加300万个就业岗位,且其薪资将高于美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美国政府来自非传统油气行业的税收和专利使用费收入可能超过1110亿美元。仅俄亥俄州的尤蒂卡页岩(Uticashale)地区的油气行业,2012年就支持了39000个就业岗位,创造15亿美元税收。

因此,美国油气资源法领域里的特殊规则是其资源经济在上层建筑中的体现。

4美国页岩气司法实践对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借鉴

4.1明晰页岩气探矿权的权属配置

当前,中石化、中石油的传统石油区块、天然气区块中涵盖了相当的页岩气资源,这对页岩气探矿权的配置提出了挑战。理顺权属关系,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从而在页岩气勘探、开采的实践中实现技术突破,构建科学、高效的勘采技术规则,带动我国页岩气资源储量与产量的全面提升,扩大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

4.2国家应出台务实、持续的页岩气开发补贴措施

目前地方政府的财税补贴措施不明确,页岩气资源的分布存在区域性差别,国家应引导缺乏页岩气资源而能源需求巨大的东部发达省份与中西部省区加强省际合作开发,建立资金、技术的对接体制。

国家对页岩气开发的财税措施应当建立在长效基础上,一方面页岩气的开采周期长、投资回收周期长,另一方面措施不稳定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跟进,不利于潜在资源储量的增加。美国对页岩气早期的财税政策支持前后长达23年,终在本世纪初迎来能源革命的曙光。但我国中央及地方政府普遍只重视矿产资源税款、行政费用的征收,却少有长期的激励政策。

4.3国家有必要建立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研发基金

建立专项基金,支持、引导大学等研究机构与企业共同建立、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勘查、开采技术,鼓励页岩气技术专利的权利申请、专利技术的市场化许可使用,促进页岩气开发的规模化、集约化,控制上游成本使终端天然气价格具有合理的竞争力,推广清洁能源的普及。

第8篇:可再生能源调研报告范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由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异常尖锐,我国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而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中的具体应用,以“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为表现形式,是一种集约化的增长模式。所以说,发展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根据**省、**市农业区划办公室的安排部署,我办对我市的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模式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农业基本情况

我市位于**省东北部燕**麓,北倚长城,西顾京城,南临津唐,东**沈,素有“畿东第一城”之称。境内地貌呈“三山两川”之势,平原、丘**、山地各占三分之一,总面积1521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2个街道,648个行政村,总人口72.3万,其中农业人口61.6万。近年来,**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中国板栗之乡,国家园艺产品示范县,国家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国家经济林产业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环京津蔬菜生产基地,中国香菇之乡等。

1.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水热同季,平均日照时数2714.8小时,平均气温10.4℃,无霜期180天,平均降水量748毫米。耕地面积80万亩,粮食总产量25万吨,油料总产量4.5万吨,蔬菜总产量63万吨,其中食用菌总产达12万吨。干鲜果品面积56万亩,年产干鲜果品25万吨,其中京东板栗35万亩,年产近1.5万吨;以猪、牛、鸡为主导产品的畜牧业资源十分雄厚,瘦肉型猪年饲养量130万头;牛饲养量25万头,其中奶牛3万头。畜禽养殖业、蔬菜种植业和林果业成为全市农业三大支柱产业。

2.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崛起,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近几年,我市强力实施“龙企**”战略,大搞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质量和效益的迅速提高。目前,全市已建成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4家,其中**栗源食品有限公司和美客多食品集团公司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野物产实业有限公司、**蓝猫饮品集团有限公司、山源食品有限公司、平安食品有限公司和尚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5家企业被确定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蔬菜加工、板栗加工、果品加工、粮油加工、肉类加工和林板加工六大产业群体,年可加工转化果品17万吨、蔬菜8万吨、粮油 6 万吨、肉类3 万吨、木材2万立方米。先后开发出栗仁、栗酒、果奶、酸枣汁、速冻果片、罐头、腌渍菜等20类230多个产品,其中,栗源、山源和珍珠栗仁,广野渍菜,蓝猫酸枣汁分别被确定为国家绿色食品和国家级名牌产品,广野渍菜,蓝猫酸枣汁美客多、燕春罐头等12个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栗源”“美客多”、“广野”、“山源”、“部落”、“珍珠王”、“燕春”、等8个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特别是“栗源”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3.农业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与管理,先后完成了11.2万亩无公害蔬菜和54万亩干鲜果品生产基地环评认证,并建成省内一流的县级农产品检测站,为提高农产品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市有5种农产品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证书,以小包装栗仁、腌渍菜、食用油、水果罐头、小杂粮为主的8大类170多个品种先后出口到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5000多万美元,成为**出口创汇主体。

4.农业基础设施完备。境内有中小型水库22座,总库容1.07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59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可利用地表水1.09亿立方米,地下水1.99亿立方米。平原机井1.5万眼,灌渠灌溉面积15.2万亩,水浇地面积7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41.4万亩。

二、我市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与现状

近几年,市政府一是围绕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新型沼气工程。全市沼气池总量达到5万多个,占适宜建池户的53.3%,农村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二是实施沃土工程。从2006年开始广泛推广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的沃土工程,推广面积61.2万亩,施用配方肥面积38万亩,提高肥料利用率2-5个百分点,减少不合理施肥1400吨,增产粮食1.7万吨,增收节支4000多万元。

由于我市各地地形、气候、资源等的差异,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循环农业模式。目前主要四种模式。

1.以沼气为纽带的资源利用型发展模式。该模式是以沼气为纽带,把养殖业和种植业以及加工业紧密结合起来,把“植物生成—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生物链连接起来。通过沼气发酵来处理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包括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不仅防治了环境污染,而且有机物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还可以用于做饭、照明、储粮、保鲜、发电等多项生活、生产活动;同时,沼气发酵的残余物沼液和沼渣,可以种稻、种菜、种果、浸种育苗、饲养畜禽、养鱼等,起到改良土壤、提高生物产量和质量、生产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等作用,从而实现农村和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我市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一建三改”模式。我市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主推模式是“一建三改”。这种模式主要是把沼气利用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结合起来,在建设沼气池的同时,引导农民同步改厕、改圈、改厨。产出的沼气用于烧水、做饭、照明;产生的沼渣、沼液用于农作物追肥,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沼液还可用作添加剂喂猪,节约饲料。通过调查,我市的沼气使用率达到86%,“三改”率达到88%以上。我市平安城镇刘各庄村、建明镇高各庄村“三沼”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主要用于沼液浸种、大棚蔬菜、果树叶面喷施、沼液、沼渣做底肥、追肥等,年户均增收节支达到2000元以上。

二是“多位一体”产业模式。这一模式以沼气建设为核心,以农户庭院为依托,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农村节能技术、生态农业及设施农业技术,配套进行改厕、改圈、改厨、改院,推行农户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成无害化、农村进步小康化。具体模式包括,非养殖户发展“二位一体”(厕所、沼气池);养殖农户发展“三位一体”即“猪—沼—果(菜)”等模式;规模养殖户、设施农业生产区,发展“四位一体”(厕所、保温畜禽舍、温室大棚、沼气池)和“五位一体”(厕所、保温畜禽舍、温室大棚、青贮池、沼气池)模式。如我市崔家庄乡后**村高海龙将沼气、猪舍、厕所结合,组成沼气“三位一体”综合利用体系,自家5亩葡萄园全部用沼液、沼渣喷施和灌溉,不用任何农药和化肥,不仅实现了无害化管理,还平均亩增产800斤左右,全年增收节支超过13000元。还有我市的小茂养殖有限责任公司,集“酒—牛—沼—果蔬”为一体,在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还生产了深远的社会效益,造福于民。

2.立体复合型发展模式。该模式通过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物种的特点,能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的生物类群(如林木、农作物、鱼、食用菌等)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互惠互利,既充分利用了太阳辐射能、土地资源、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又为农作物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建立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和生物产品的产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市主要有二种形式:

一是立体种植型。包括各种农作物的轮作、间作与套种、农林间作等。如我市的团瓢庄乡结合果蔬菜生产现状,从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防治病虫等关键技术入手,在果树下种黄瓜,利用果树夏季遮荫可将生长期从夏季延至秋季,提高了肥料及防治药剂的利用率,不仅提高黄瓜产量,而且保证果园水果产量,达到高效立体栽培的效果。

二是立体种养型。如我市西三里乡老丰沟村在栗树下养栗蘑,刘备寨乡在玉米地里养蚂蚱等。

3.种养加相结合、农工贸一体化的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主要是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使种、养、加、贮、运、销、服务相配套,同时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形成以工补农、以农带牧、以牧促农、以农牧发展推进工业生产的生态经济大循环和开放复合式的结构。如我市的国家级龙头企业**美客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即采用此种方式。

4.观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以生态学、系统科学和环境美学为指导,因地制宜的设计融农业生产、示范推广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区,应用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技术,合理构建不同功能区之间和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再生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模式,建立起具有良好持续再生能力的综合生产结构,达到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一种循环农业模式。它以大农业资源为依托,融农业生产、观光旅游与环境保护为一体,通过大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结合,利用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和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协调农业生产和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该模式主要发展以绿色农业为基础,构建集农业种植、养殖、农业观光、度假、食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园,发展针对城市居民消费新需求的生态型、科技型观光农业,把农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如我市兴旺寨乡何家峪村的尚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蔬菜种植园,东**乡和娘娘庄乡的樱桃和香白杏采摘园等,都是由传统的蔬菜、林果生产转向集蔬菜、瓜果为主体的观光农业,并由此带动了餐饮、娱乐等相关的产业的发展。

三、我市循环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思想认识不够。目前对循环农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认识不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我市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形势认识不足,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加剧对自然的索取,忽视资源、环境等指标,不考虑自然资源和生态承载能力;二是对资源利用和开发的价值度量问题认识不足,少数农民缺乏循环农业生产知识,在生产过程中过量施肥、过度地对自然资源进行开采、利用,造成生态失衡和破坏;三是对科学技术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认识不足,缺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标准和行为规则。

2.缺乏资金投入。资金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血液”。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从长远来看符合农民的利益,但必须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发展前期,必须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满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但农业发展循环经济较工业最大的弱势是循环经济的实施者和收益者都是资金缺乏、信息闭塞、技术落后的农户个体,不仅投资基础薄弱,而且难以满足中长期发展对大量资金的需求。由于缺乏资金投入,近年来,在我市农村沼气建设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畜圈、厕所、厨房的“三改”配套率不高,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没有发挥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制度的重要支撑,它包括现代金融保险服务体系、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制度体系、农业质量和环保标准体系、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农业法律保障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等。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市逐步加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从全市来看,这项工作的进展不平衡,有的地方的服务体系还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有些地方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这种状况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四、我市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科学制定规划。发展循环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极低、环境容量不容乐观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继续沿用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带动经济的高增长,还是通过发展新经济,以高新技术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而发展循环农业,建立循环农业经济新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因此要把发展循环农业列入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长期规划,加强对循环农业主要指标的分析及循环农业示范建设,推进循环农业发展计划的实施。

2.以生态农业为基础,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和废物利用的综合,而清洁生产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形式。因此要加强对环境温和的新型肥料和新型控释肥料的应用,大力推行配方施肥、测土施肥等新方法,推广精准施肥等新技术,将微量元素与有机肥混合配方使用,同时结合其他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循环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是根本。要完善“猪-沼-菜、猪-沼-果”模式,以养殖业为龙头,沼气建设为中心带动粮食、蔬菜、果业、渔业等产业,广泛开展农业生物综合利用,利用人畜粪便入池产生的沼气作燃料和照明,利用沼渣和沼液种果、养鱼、喂猪、种菜,多层次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

3.健全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撑。要进一步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乡镇、村级服务网络建设,强化循环农业技术培训和服务,使农民掌握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运用会议、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进行广泛宣传,普及节能减排十大技术。要大力示范沼气利用、秸秆气化、稻草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重点循环农业技术的成果。要积极开展循环农业技术的引进与应用,降低生产成本。

4.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实行标准化生产是推进循环农业的基础和前提,是引导绿色生产、强化农产品安全体系的导向,也是衡量和检验循环农业发展成果的标准。应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使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整个生产过程都有标可依。通过开展农产品产地、产品认证认定和农产品市场速测等工作,把标准化真正落到实处。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有效阻止有毒有害农产品进入城乡居民餐桌,促进符合循环农业标准体系的农产品生产,实现优质优价。

5.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完善流通体系。要按照循环农业的要求,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设。鼓励各类企业发展涉农产业,发展绿色农业产品生产和外向型农业,促进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升级。要加强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经纪人购销组织、各行业协会建设,设立农产品直销窗口和直销点,构建循环农业产品销售网络,促进循环农业产品市场化、外向化。

6.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强发展后劲。要加大对循环农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在财政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进行重点倾斜。要积极争取国家扶持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发挥好国家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对循环农业的投入,促进循环农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