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死亡教育的形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今年10月8日,江西赣州15岁初三男生悲情自杀。仅过两日,同为15岁的广东河源高一男生在宿舍楼坠亡。两人的遗书中,无一例外均提到了学习压力。类似的悲剧时常见诸报端。有调查显示超过三成的中小学生偶尔有自杀念头,其中经常有自杀想法的占到了4%。
每当有学生因学习压力等原因而自杀的事件出现时,人们在悲叹年轻生命逝去的同时往往将矛头指向当前的应试教育制度。以笔者之见,应试教育制度确实存在较大弊端,理应遭到质疑,但儿童自杀的原因很复杂,只归因于应试教育制度有简单化之嫌。生命教育特别是死亡教育的缺失也难辞其咎。
新世纪以恚针对诸多学生不尊重生命的现象,我国教育开始关注生命,生命教育应运而生,并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然而受城乡及地区差异的限制,加之应试教育对品德等非主干学科的轻视,使得生命教育在很多地方还处于基本空白的状态。此外,由于存在严重的死亡避讳,我国的生命教育往往只告诉儿童要珍惜和热爱生命,却基本不提及死亡。试想,不让学生认识和接触死亡,又怎能让学生认识生命的脆弱和易逝,真正做到珍爱生命呢?
死亡教育作为一种在欧美发展相当成熟的教育在我国却争议颇大、步履维艰。相对于生命教育的繁荣,死亡教育还鲜为人知。对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不足,也使得人们对死亡教育的效果有所怀疑,担心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会产生负面效应。尽管有人针对诸多儿童自杀等死亡事件发出了“死亡教育,等待到何时?”的呼喊,每当发生地震等灾难或安全责任事故时也会有人呼吁“该给孩子补上这一课了”。但时至今日,我国死亡教育的普及度和认可度仍然极低。死亡教育相关的活动往往会引发激烈争论,反对声居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也多持一种谨慎和保留态度。然而,不通过死亡教育帮助儿童从小认识死亡,形成科学合理的死亡观,儿童就无法理解生命的本质,无法真正成熟,更会被死亡恐惧等各种死亡问题所困扰,在错误死亡观念的指引下,将死亡当作儿戏,恐惧、轻视或向往死亡。
窃以为,死亡教育应当得到大力提倡,通过加大对死亡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合理借鉴国外死亡教育的经验,研究其在预防儿童自杀、认识生命意义等方面的实际效果,以期死亡教育能够成为拯救学生自杀等不尊重生命行为的一剂良药。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为谈生,是教育人通过认识死亡的本质来最终获得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体认,实现向死而生。
“十三五”时期,是浙江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发展,贯彻落实“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攻坚时期。水利发展迫切要求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水利人才队伍。水利建设的重点在基层水利,这是水利行业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不少地方基层水管单位和县乡水利部门承担着大量公益性职能,工作条件极为简陋,专业人才十分缺乏,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特别是面对大规模水利建设的繁重任务,基层水利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尤显薄弱。基层水利队伍素质不高,已成为水利队伍能力建设的“短板”。因此,目前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广大基层水利单位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但基层水利单位职工的岗位多在野外和山区,很分散,集中学习成本较高,各单位经费紧张,只有少部分人能得到机会。另外,基层单位人手紧、任务重,工学矛盾十分突出,加上每年从4月到10月汛期内,都要求坚守岗位,在职职工尤其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很难抽出时间脱产参加集中学习。因此在新的时期,积极探索开展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新途径尤为重要。
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通过互联网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互联网+”的发展思路,无疑为破解水利行业继续教育发展困境提供了新的机遇。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继续教育平台就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实现网上授课、在线学习、自主考核、跟踪管理,具有优质课程资源共享、针对性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的优势,将极大缓解水利职工的工学矛盾,开辟水利人才教育培训的新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培训教育相结合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新模式。
一、“互联网+”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思考
1.加强规划,做好“互联网+”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顶层设计
基于“互联网+”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对于“互联网+”的认识、理解和需求各不相同,因此,须加强整体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加强信息资源整合,落实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建设、应用、评估、安全、支持、保护等方面的相关制度,构建以实用为导向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网络应用环境,推行能够解决继续教育资源不足、满足学习者多样需求的应用方案。借助互联网技术改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质量,缓解基层水利人员的工学矛盾,切实提高水利继续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效益,促进水利现代化。建立督导、评价与奖励机制,建立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制度。应充分发挥宏观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上级水利部门、继续教育机构、水利基层单位和企业等多方合作,发挥各相关利益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资源优势,形成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满足各自的利益诉求,实现多赢。
2.构建线上继续教育云平台,满足学习者多样化、多时空的学习需求
以构建在线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APP作为支撑“互联网+”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和载体,打造水利继续教育云平台。在线学习平台具有大规模、开放性、低成本、个性化、交互性的优势和特点,将使优质教育资源趋向扁平化,打破教育的时空界限,推动自主学习,从模式、内容、质量等多方面为传统水利继续教育带来全面的变革。
水利行业继续教育平台的实现方式,可以组建全国水利高校课程联盟,整合已有的远程教育、在线教育资源,创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新型在线教育体系,将分散的继续教育资源聚集、加工、升级、再造,挖掘潜力,凝练特色,形成标准化的课程资源,并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继续教育平台的制作与运营,保障继续教育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需重视移动终端的主要载体作用,加大移动平台的开发力度,与在线课程资源相匹配,在平台解决“有所学”的基础上,实现“方便学”。
3.建立?W习支持和公共服务机制,促进继续教育资源开放
基于“互联网+”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需要有完善的硬件及软件环境提供支撑。要开展基于网络学习的基础设施、应用设备建设;要加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开展相关技能的培训,提高学习者参与在线学习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加强网络后台的管理服务,建立与在线学习前端相呼应的相关制度;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疑问等提供支持与帮助;对学习者通过在线学习取得的学习成果,提出认证、转换、积累的相关方案,确保学习成果的有效实现。
要加强对于参加网络学习的管理,成立由水利主管部门为主的继续教育协调机构,建立政府投入、社会力量捐助和受益者适当出资相结合的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作用,组成服务队伍,为开展基于“互联网+”
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服务,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4.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化继续教育改革
“互联网+”平台的打造并非另起炉灶,线上教育也并不能够完全取代传统水利行业继续教育模式。基于“互联网+”的继续教育发展,应结合现有的继续教育资源,坚持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有机结合,协调相关部门、高校、水利行业企业等,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实行把实体性面授培训、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师徒传承学习、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等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区域内构建多种层次、条块结合、开放共享、相互协调、虚实结合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网络。通过制度机制引领,引导开发建设和汇聚各类优质水利行业培训学习资源,为学习者全面接受终身业务学习创造良好条件,构建 “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二、“互联网+”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实践
1.谋划水利行业人才继续教育顶层设计,做好“互联网+”继续教育平台建设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水利发展人才保障,政府水利主管部门编制了《浙江省水利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对水利人才队伍继续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实施水利人才教育培?工程。在人才教育培训平台建设方面,提出以“互联网+”理念为指导,构建以“省水利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统筹建设“浙江省水利行业人才培养及绩效考核信息化平台”“浙江省水利人事人才信息管理APP”等综合应用平台,实现全省水利人事人才大数据运行,进一步推动水利人事人才工作规范化、流程化。
2.建立并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强化继续教育过程质量管理
目前,已开发建成网上报名注册系统、在线学习系统、职称考评系统等继续教育平台,基本建设了继续教育线上教学环境,实现了各系统的对接集成和数据共享,业务涵盖学员注册报名、自主选学、考试、学分认定、考核利用等各教学环节。网上报名注册系统包括报名注册、信息审核、信息查询与统计等功能。系统建成以来,已完成1841人次的报名注册,人员涉及全省11个地市、厅属机关和直属单位。水利职工在线学习系统是实施水利行业继续教育重要的线上教学平台,在网上实现教、学、考、管等多种功能。学员根据自己从事工作类别,按专业分类确定必修课和自选课,系统记录学员课时学习情况。系统也可选定某一专业、某一区域人员,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和考试考核。
3.构建平台课程体系,丰富线上继续教育资源
水利行业在线继续教育平台课程体系建设包括水利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两大类。其中,水利专业课程包括水利案例、防汛抗旱、水文等18方面课程;公共课程包括领导讲话、政治经济、政策法规、社会管理、水文化等13个方面课程。至今为止,平台注册学习人数已达43000多人,建成水利各类专业课程和公共类课程共计368门,可满足学员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自主选学、网上学分认定。学员学分成绩通过系统同步给水利职称评审系统,作为学员职称评审中重要的数据。
4.推进继续教育制度创新,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
将水利干部教育纳入行业继续教育体系,提升水利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新时期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实施水利人才教育培训工程全面推行水利队伍能力建设的意见》《全省水库海塘工程管理单位人员岗位培训和岗位任职资格学历教育工作方案》《浙江省农村水电站从业人员轮训试点实施方案》《浙江省水利人员在线学习系统运行和使用管理办法》等多项培训制度。以水利队伍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采用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业技能培训、注册资格考试等形式,强化在职人员教育培训,积极推进持证上岗工作,推行网络在线学习学分制,大大提高了继续教育学生网上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全省水利人才队伍的思想素养、专业知识、业务技能,使水利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水利单位形成学习型组织氛围。近年来,厅属培训机构举办培训班464期,共培训59772人次。
5.创新线下教育途径,有效提升水利从业人员素养
在做好线上平台建设和线上继续培训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线下人才培养学习新途径。结合“五水共治”“千人万项”“百项千亿”专家蹲点指导服务,选派技术专家、院校老师等服务指导员到艰苦环境、施工工地上去锻炼,到重点水利工程上去“实地培训”,开展工程一线蹲点服务。水利院校及有关培训机构开展送教下乡、送教到工地等活动,帮助地方水利排忧解难。引导高层次专业人才利用技术咨询、科研技术合作、现场培训和项目聘用等方式,推广水利实用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普及科学知识。举办“全国水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开展以技能大师等为项目带头人的带徒传艺、技能攻关训练。开展首席水利员的评选工作,组织首席水利员分批次到台湾交流学习,举办基于水利站长和新任水利员等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多层次多途径的水利行业线下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为地方水利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赞赏。
围绕“谁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这一问题,我国学界曾展开过激烈的讨论,对问题的看法不同折射出不同的教育理念。哲学作为社会思潮的先导,随着西方哲学界由笛卡尔式主客体二分发展到主体间性哲学,我国教育界对教育主体的研究也由主体性教育走向主体间性教育。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课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将新式教育理念与新型教学课堂相结合已成为高校课改的又一重点。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将网络课堂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1]狭义的定义则倾向于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限定在网络课堂的范围内,为了更好地将主体间性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视域,故而本文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持狭义说,特指高校以网络课堂为平台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主体间性理论概述
(一)主体间性理论的来源――作为哲学范畴的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又译为“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本位”,是现象学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最早是胡塞尔为了消解所谓“人的主体性悖论”,即作为主体的自我所感知的世界与他我感知的世界有什么联系(单子式的主体如何相互认识)和主体间如何达成共识(知识的普遍性),避免陷入主客二分所导致的“唯我论”困境所提出的,胡塞尔认为“无论如何,在我之内,在我的先验地还原了的纯意识生命的限度内,我经历着的这个世界(包括他人)――按其经验意义,不是作为(例如)我私人的综合组成的,而是作为不只是我自己的,作为实际上对每一个人都存在的、其对象对每一个人都可以理解的,一个主体间的世界加以经验。”[2]主体间性先验地存在于每一个感知主体之中,自我所感知的世界与他我所感知的世界是同一个世界,因而一个主体内构造的知识也是每个人所具有的先验主体作用的结果。并且,“自我”与“他我”的关系,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即当多个主体发生联系时,他们都能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其他主体施加作用和影响,同时对其他主体的对象化活动做出自己的反应。这种主体间的关系也会在实践中影响着主体的行动,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使主体形成了“类主体”的共识,即便单个主体对客体单独发生作用,单个主体自身历史上所受的“类主体”的影响也会在无形中影响着主体。所以,主体间性理论既强调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又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随着哲学理论由“主体性”视域转向“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也由“主体性教育”向“主体间性教育”迈进。
(二)教育理论上的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理论的超越
1.主体性理论的局限性
在主体性教育理论中,师生之间是单一的原子式关系,即若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则学生就是客体,反之亦然。这种“主客体二分”思维直接导致了学术界长期关于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主客体地位问题的争论,在“以教师为中心”,从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育观念受到批判后,“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又引发了关于教师的作用等主体性的危机,为了避免双主体与主体性理论的矛盾,“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观念应运而出,但教与学逻辑上可分而在物理式的课堂中却不可分的矛盾又使此教育理念面临实践上的困难。因而,传统主客体二分的理论具有局限性,将主体活动的所有对象都视为相对于主体的客体混淆了对象与客体的区别,忽视了主体活动中主体所指向的对象除了客体外还可是其他的主体。
2.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的飞跃
不同于主体性理论将主体活动视为主―客之间的关系,主体间性理论认为在主―客关系外还存在着主―主关系,主―客关系对应的是作为能动的主体与没有自主能动性的客体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虽然客体也能对主体的作用予以反应,但客体自身不具有能动性,只是类似“刺激―反应”的被动表达,而主―主关系则是多个能动主体相互作用的关系。根据主体间性理论,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非主即客的关系,而是同为主体的关系,他们共同作用于作为客体的教学资源。可见,主体间理论是对主体性理论的超越,它在内含主―客体关系的同时看到了多个主体间的相互关系。
三、网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间性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参与者的平等性与主体间性理论相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是人的思想与灵魂,要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平等的交互是教育开展的前提。以网络课堂为依托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进行教育活动,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网络以其‘非中心化’的特点和匿名性的技术特征,消除了传统人际的‘社会的藩篱’(如年龄、性别、身份等)的限制,人人都是网络交互的主体,没有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客体。每个人既可以成为网络德育信息的传播者,也可以成为网络德育信息的接受者。”[3]符号化的存在使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表达思想。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交互活动中多主体共存,各主体间是平等的关系,作为主体的双方都将对方视为能动的与“我”交互的个体。因而,将主体间性理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为彼此之间的坦诚交流,互相理解提供一个基础,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打造良好的平台。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交互关系与主体间性理论相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还在于学生的自我完善。在网络课堂中,教师可通过网络更好地了解学生,利用网络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言论,结合网络的特点,将教材的学习深入到实际的活动中。学生则可利用网络特有的人机交互模式根据个人的兴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主体间性理论认为在交互活动中同时存在着多个主体,并且在与客体的关系中,主体可以充分发挥能动性。因而,将主体间性理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利于主体在面对共同的客体(教学资源)时,更好地沟通、学习,作为个体的主体在面对客体时要学会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即强调在网络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要学会自我完善与发展。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与主体间性理论相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既强调知也在乎行。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面交流,网络传播是个体间借助网络所进行的非面对面传递信息的传播活动。与传统人际传播所重视的“关系”不同,网络人际传播更侧重于“认同”。要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行动上协调一致,教师不仅要传播正能量,还要了解学生,影响学生。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作用于客体时,主体间相互联系所形成的“类主体”共识会影响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并在实践中影响着主体的行动,即学生的言行会受其所接受的教育的影响。因而,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际的效果。
四、主体间性视域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主体间性视域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融合式的主体活动
与主客体对立状态下的单子式对象化活动不同,主体间性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融合式的主体活动。主体间性视域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为教育主体,教学资源作为对象,从而构成了不同于主体性视域下的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模式的一种新的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客体(教育资料)模式。“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被外力塑造的自然过程,还是一个自主自决的能动性创造过程,从生命本体性看待人的可能发展,人的能动性才是人的存在的最根本性的力量。”[4]多主体共在说明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都具有独立的思考、认知、行动能力。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的能动意识,在平等的交互、坦诚的讨论和共同的参与中使受学生明白提高思想品质是自己的事,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自觉进行自我完善教育。
(二)主体间性视域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关怀式的教育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精神的互动,不同于主客体对立下的“为我性”灌输活动,主体间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人文关怀气息。“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主体性视域下主客体关系中教育者传播知识的单向辐射状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关注于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沟通、灵魂交流。”[5]受教育者不再是被教育者单方面改造的对象,而是作为独立的主体而存在。因而,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由关注知识点转向关注人本身,利用网络接触、交流、理解受教育者,并在教育的过程中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由知识层面上升到思想层面,将人文关怀嵌入到教育之中。
【关键词】网络语境;反思型教学;教学手段
0 引言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探索来解决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作出的种种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以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手段作为一种新型辅助手段进入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反思相比,网络给反思性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恰当地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师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教师教育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效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项研究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了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10名教师和32名学生的问卷,通过spss数据分析软件,分析了教师在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反思前后的教学手段的变化及提升。并希望通过以此对英语教师教育发展起到一定地促进作用。
1 网络语境下反思性教学对高师英语教师教学手段的影响的行动研究
1.1 确定研究对象
从2012年9月起,笔者对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11级英语(2)班和10名该班的代课教师实施了该项目的行动研究。该班每周英语学时为28学时,学校的网络条件也保证教师和学生的随时沟通交流。
1.2 实验研究过程
本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首先在确定受试对象后,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包括:运用网络的能力,课堂教学中一般使用那些教学手段,平时使用哪些教学反思。同时对学生就教师在课堂使用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反映的问题,我们对10名教师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网络培训。包括:了解网络教学的优势、PPT的使用、熟悉各种引擎的搜索方法及特点、使用软件下载或上传材料、熟悉各种网络通讯的手段、熟悉网络环境下各种教学与学习模式的特点、掌握不同条件选择合适的教与学的模式和对教学产生影响的自我反思。并进行了一学期的跟踪调查:包括教师每节课后做教学日志(使用了哪些教学手段、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如何改进)、学生每周至少写3次学习日志(对课堂中使用教学手段的教学效果的感受、尤其对教师使用网络教学手段的评价,例如教师是否熟悉其使用的网络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是否匹配、对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是否感兴趣或有所收获)。和对部分教师的访谈,利用QQ、邮箱等方式随时了解教师教学手段的运用情况以及教学能力的自我反思。
1.3 实验结果分析
对前测结果分析并反馈与教师,经过两个月的培训、一学期的跟踪调查后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汇聚资料分析结果并进行了前后侧的比较发现,一线教师主要缺乏反思能力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意识,不知反思什么和如何反思。我们认为应该创设有利于教师学习和掌握教学反思的环境,使教师在教学反思活动中学会反思,同时也将网络环境作为教学反思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介,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新型的辅助手段,使教师更注重组合各种教学资源,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强师生交流,有助于教师进一步认清并克服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比如:文学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的访谈中提到:“在准备讲授浪漫主义文学前,我下载了相关文学影视片段和图片,学生在课堂上看到这些材料后一下子变得非常的兴奋,讨论也非常的热烈,整堂课气氛非常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QQ群里学生告诉我,课堂上展示内容深深的印在他们脑海里,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与此同时,作为教师也获得了一种成就感,在改善教学手段的同时更提升了教学能力。”还有一名听力教师,在访谈中说道:“学生觉得听力课堂比较沉闷,除了听材料就是对答案,我也感到非常着急,在博客上与其他老师一起讨论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在我经常会在网上下载相关的音频、视频材料,还通过QQ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加强巩固。现在的课堂气氛比之前活跃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渐浓厚,成绩也稳步提升。”
2 网络环境下利用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学手段的注意事项
2.1 做好教师的网络技术的培训工作,与传统教学手段协调发展
与传统网络教学相比,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将计算机、投影仪等带入课堂,利用光、电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培训让他们学习网络教学的优势、PPT的使用、微格教学和在线教学视频播放的操作使用,掌握网络技术手段的使用技术。
2.2 增强教师灵活利用网络语境进行反思的意识
与教师利用反思日志等传统反思方法相比,网络语境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通过培训让教师学习以博客、QQ群等现代通讯方式,随时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动态,与学生的交流也变得更为密切。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也可以提供课程讲义、学习资源、答案,让学生借鉴与学习。同时教师自身通过学生反馈的问题,及时反思,随时调整教学手段,进一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更增强了课堂教学和学习效果。还能和同行之间互相交流,开阔教师的视野。为教师教育发展奠定扎实的实践基础。
3 结语
教师的教育能力离不开教学实践活动,而教学实践与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等密切相关。通过将近一年时间的培训和调查研究,网络语境为教师教学手段的变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教学手段的增强,利用网络语境进行反思能力的提高,带动了教学能力的提升。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从长期的辩证思维的角度看,传统教学手段与网络语境下的现代教学手段各有利弊,二者不可偏袒,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有效的合理的运用教学手段,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晁玉方.中国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问题及建议[C]//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8).2010 .
关键词:网络时代 思想政治 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1
1 隐性教育的特点
1.1 教育的隐蔽性
由于隐性教育多采用润物无声的教授方式,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双方是平等对话地位。它注重对学生主动性的调动,强调学生的主观感受,使得学生在判断、理解以及反思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学会了技能,继而对学生的观念以及素质进行了塑造与培养。
1.2 教育的深远性
隐性教育由于没有自己固定的考核系统以及分数评价体系,减轻了学生压力,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并且乐于探索与研究。学习知识成为学生内在的一种动力,更能够保证教育的效果。
2 隐性教育的优势
2.1 适应了形势的改变
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民主意识以及平等观念越来越强。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的做出改变,采用隐性的、平等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
2.2 适应了教育的要求
社会竞争的激烈化要求新型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应生活的压力,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对于生活中的成败都能够正确看待,是一种能力与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隐性教育传递的不仅是单一的知识,更是观念以及生活态度的教育,对于个人的发展有着根本性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即便脱离校园走向社会,仍保持着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
3 网络环境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3.1 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
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在校的大学生几乎全体成为了网民。网络平台代替了面对面的交谈,成为了大学生交际的主要场所,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就要适应这种变化利用,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水平。
3.1.1 创新校园网的建设
校园网内不仅有与大学生生活有关的最新消息,还包含了专业的相关动态、必须的资源以及学校的政策或是近期的活动安排等,是大学生网络活动的重要区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来进行。
发表观点评论或是感受情绪是大学生在校园上的主要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根据这一点,利用留言或是互动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真正的想法与感受,进而对学生的观点态度进行矫正,对学生的观念以及意识进行引导,通过平等的地位与身份以及无形的教育方式实现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目的。
3.1.2 开设讨论专栏
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向院校申请开辟时事政治专栏,专门用于学生进行时事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负责在专栏内及时更新时政或是校园热点,重在对事情的客观描述,吸引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或是对某一事件进行辩论与讨论,以中立的身份、客观的角度来对学生的是非观以及世界观进行引导,进而规范学生的行为。
3.2 扩大网络的辅助作用
3.2.1 使用网络交流平台
鉴于大学生都有自己的BBS或QQ等现代化的私人网络空间的事实,政治教师也要适应潮流的要求,开设自己的账号或是建立班级的群体,不仅在课上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更可以在课下倾听学生的声音,通过学生在私人空间中的真实表达来掌握学生真正的感受以及内心深处的困惑,以亦师亦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开导与教育,引导学生的观念与态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2.2 开设网络心理咨询室
院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平台,专人负责在线为学生提供答疑解惑以及教育引导的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相较于实体的心理咨询室,网络的咨询工作更有利于保护学生的隐私,让学生更有安全感,也就更能够对教师敞开心扉,探讨自己心中的疑惑或是学习中的阻力,方便教师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观念的完善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可以根据一段时期的实践工作总结,撰写相关的文章,贴到网站的首页,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教育那些仍处于困惑中的学生;也可以针对当前的热点事件,撰写评论性的文章,着重引导学生的是非观念,培养学生的思想体系。
4 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接受的最后一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于大学生对于未来的复杂心理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教师应该积极地利用网络,通过平等的交流、不着痕迹的教育,深化对大学生的观念引导与道德培养,形成大学生自己的观念体系以及是非标准,使得学生能够从中受益一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桂丽.网络视野下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网络教育教学;网络课程资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终身教育的需求,网络教育呈现出更加强有力的发展势头,网络教育的出现给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使现代的教育无论是在教学形式、教学观念、师生关系、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高等学校在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高校都把开展网络教育作为面向21世纪拓展学校生存与发展空间、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适应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在高校的实施将会在教学观念、模式和机制上促进高校在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提高。
一、学校开展网络教育教学的基础与现状
(一)具有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现代教育信息网络
近年来,学校与中国电信公司合作,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开展数字校园建设,建设了国内一流的网络设施。目前,校园网采用三层交换技术,连接教育网(1000M)、电信网(1000M)、中国联通网(1000M)和第二代互联网IPv6(1000M),出口带宽达到4G。建设了网络与远程教育平台,应用当前国内外信息与通讯技术,以及学习与教育理论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最新成果,高起点、高标准构建全面支持网络教育的数字化教学综合环境。
(二)数字化教学综合支撑平台已部署完成
数字化教学综合支撑平台由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根据学校现代远程教育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办学实际情况构建,平台集远程教育、成人教育、非学历培训三种模式为一体,结合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大学本科生网络课程选修,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中涉及到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的网上教学和管理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支持。目前平台系统功能完整、运行稳定,并已先后多次实施教师与管理员培训。
(三)数据接口已实现,平台内数据完备
数字化教学综合支撑平台已与教学、教务管理实现了数据接口,完成了数据的导入与初始化。平台内注册教师用户1852人,学生用户19979人,开设课程教学空间3466门,各项数据完整,具备开展网络教学的条件。
(四)已有部分教师率先、自发的开展网络教学
2010年9月开学以来,部分教师已自发的开展网络教学,目前平台总访问量近120万,近百门课程上传了教学材料,课程问卷、课程作业和论坛等互动栏目应用良好。网络教学平台已经得到了大部分教师的关注,全校范围的“课程上网工程”也已启动建设。
(五)技术支持部门已调整到位
学校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已调整完成,教育技术部的领导和老师通过访问学习、相关培训、参加研讨交流,目前对平台应用熟悉,对开展网络教学的意义认可,可以说从观念和技术上具备了开展网络教育教学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力。
二、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开展网络教育教学的定位和基本要求认识还不到位
首先,学校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重视不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理解也比较片面,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还停留在传统教学的阶段,没有意识到教学资源在一个学校的总体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由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经费不足,使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受到了一定影响。再次,没有充分实现现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使许多已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不足,资源质量参差不齐,课程建设开发流程环节缺失,传统课程的复制形式现象普遍
网络课程是网络教育的核心,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网上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着网络教育教学活动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容量,资源质量的高低也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近年来,虽然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应该看到现有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无论从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适应网络学习者的需求,网络课程普遍存在教学设计粗陋,可用性和共享性差等问题。
目前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质量很大一部分是教科书的网络版或者是电子书形式,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字教材“搬家”,传统课程的复制现象普遍。在网络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网络课程整体规划与设计环节相对缺失,对网络课程的开发设计不够重视。目前大部分的网络课程建设往往从技术角度出发,根据技术条件,而不是以教学设计的思想和网络学习的特点,来进行课程开发。这样的课程,往往重教学内容呈现,轻学习环境设计,没有根据教学目标对整个课程作统一的规划,教学资源缺少整合,不能体现教师导学的效果,大部分课程强调“教”,强调知识的传授,缺乏网络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设计,这使得这些课程缺乏符合网络学习的教学设计,势必影响到网络课程开发的进程,以及课程的质量和课程的运行。如何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将教育技术结合到教学中, 已成为网络课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三)适应网络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网络教育教师大多由本校普通任课教师兼任,几乎没有专门从事网络教学工作的教师,而网络教育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不仅要懂得如何教学,而且要懂得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开发设计出适合网上教学的网络课程,同时还要能进行教学管理,主持学生的在线讨论,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指导和评价等,因此。适应网上教学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
(四)学习支助服务体系不完善,缺少交互和监控
目前网络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能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学信息、课程内容、网络与信息化作业提交和考试等简单的学习支助服务。师生间缺乏人际交流与基于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人―机”交互、“人―机―人”的交互增多,但“人―人”交互明显减少,这对于学习者知识的学习和交流存在着巨大的影响。同时学校对学生利用网站进行学习的监控机制也不强,网站对学生利用教学网站进行学习的监控能力还不够,缺少一个较完善的评估体系。而没有完善的学习支助服务系统,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与沟通,会很难适应网络教育形式。
(五)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缺乏统一规定和标准,质量监控环节薄弱或者缺失
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工作是保障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主要指学校为了实现网络教学目标和要求而专门设计和实施的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的结构、程序、过程和活动。目前,由于没有专门的网络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机构,缺乏统一规定和标准,加上从事网络教学管理的工作人员严重短缺,致使网络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工作实施难度大,涉及的具体工作环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失,质量监控环节薄弱或者缺失。
三、发展思路和建议
(一)准确定位,加快教学资源建设的开发速度和力度
网络教育的理念是要利用网络教学系统为学习者创建一个能够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环境,而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系统的资源核心,是创设网络学习环境的基础。因此,要科学发展网络教育,学校应转变观念,准确定位,重视教学资源开发工作;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入手,强化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加强资源建设的规范化和共享性;应根据网络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加快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开发速度和力度;同时应注重加强网络教学研究和过程管理,提高网络教育课程资源的设计、开发水平,重视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避免各种方面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教学部门、管理部门和科研部门的合作与交流。
(二)规范网络课程资源开发流程,重视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加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人员培训力度,提高网络课程建设质量
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中,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应严格遵循规划、设计、开发、集成和测试、以及五个基本步骤,应充分考虑网络教育师生时空分离的基本特点,建设“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资源,并按照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相关标准,规范网络课程资源建设,重视网络课程整体规划和教学设计环节。网络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应以实现课程目标为宗旨设计师生间交互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注重课程导学活动、自主学习活动、协作学习活动、课程辅导活动、学习评价活动的设计,以实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习者学习进程,监控网络课程的学习等意图。在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交互。网络课程应合理应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习活动、开发学习资源。根据学科内容选择恰当的媒体形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条件差异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和传播方式。并基于网络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提供支持学生网上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条件,特别要把握好课程导入、学习活动、学习支持和教学评价等关键环节。
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是一个应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但是目前非常缺少有经验的专业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人员,因此应加大对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人员培训的力度,并加强主讲教师的培训,促使其较好地掌握网上教学的模式与方法,使其由传统教学观念向网络教育观念转变。与此同时,应该建立相应的机构与机制以确保培训能够规范有序地开展。
(三)建立一支合格的网络教育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
一方面要建立起规范的教师培训机制,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起一支适应现代远程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教学、管理和技术队伍。“人才”是网络教育课程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学校应该引导和激励学术造诣和教学水平较高、具有丰富网络教学经验的教授担任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和主讲教师,要逐步形成一支包括教学、辅导、研究、设计、技术和服务等人员,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资源设计和制作能力强的网络课程建设团队。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发展网络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在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的同时,要建立并落实鼓励教师队伍参加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的制度,推动名师名家和骨干教师参与网络教育教学工作和资源建设,并制定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评价标准,帮助教师更好地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使教师获得更多的免费教学资源,努力提高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实现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
(四)完善学习支助服务体系,加强师生双向交流
应尽快完善学习支助服务体系,构建协作化的学习环境,灵活运用多种导学策略、设计多样性的学习活动,特别要依托公共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支持服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完善学习支助服务体系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一是信息服务;二是学习资源服务;三是学习策略服务;四是交互服务;五是学习评价服务。
(五)加强网络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保障网络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工作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培养方案制定过程的质量监控;教学资源质量的监控;学习支持服务质量的监控;严把考核环节,开展教学检查、督导、评估工作。应成立专门的网络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网络教学督导机制,成立教学检查领导小组,定期对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以及对其所编写的自学导读书、所录制的课程辅导光盘、学生的考试成绩等资料进行检查,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给院系和教师,以便于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同时有必要对网络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进行明确的规范,提出具体的要求,为网络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提供依据,对网络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各项工作规范基本的环节,并对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提出基本的要求,从而促进网络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积极参与网络课程建设,并将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纳入评级考核的内容,设立相关的奖励和竞争机制, 激发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对网络教育课程建设参与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应加快建立健全网络课程评审和奖励机制,实现以评促建的良性循环。
(七)重视网络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网络教育教学研究是网络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应将网络教育教研活动纳入教学工作计划,根据教学工作计划制订教研活动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活动。同时应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适时的开展针对专业或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网络时代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规律,以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四、结语
网络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放眼未来,不仅要巩固已有成果,同时更要深入研究,分析并解决现存的问题。网络教育教学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从长远看,它的发展注定是任重而道远。因此,必须要面对现实, 正视矛盾和问题,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推动网络教育事业稳步而快速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微网络载体 高校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与方法
一、前言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是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的,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较高的,近年来,网络媒体在高等院校的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多的学校开始通过运用微网络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为思想政治教育增添趣味性,进而使大学生改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二、对微网络载体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解读
广义地说,微网载体是网络载体中的一种新型的媒介模式,微表达、微博以及微信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网路传播开始走向微时代,它可以简单地定义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支持,可承载和传输多种网络信息的通信工具。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沟通交流和信息交流方式,促使信息传播的更快更便捷,增强人和人的互动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国家,其中Socrates的“助产士”教育思想和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以及其他的教育思想是该概念的理论根基。在20世纪初的时候,美国的一位教育家尝试着将隐性教育和课堂教育相结合并指出:“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科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情感以及思想道德。”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正式提出,并且迅速得到很多西方国家的应用,与此同时,我国也开始对该课程概念进行研究工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实践,根据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规律,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德育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进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微网络载体视野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提高综合素质
大部分的高校都是通过丰富的创新活动或大学生愿意接受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的在大学生生活中潜伏校园环境的影响。通过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扩充其知识范围,传统的教学课堂、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其他的方法因素都涵盖在其中,有助于提升教育的效果。不仅如此,还可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以及增强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对生活问题与社会问题关注。同时,这种教育模式还可以增强他们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以及参与意识,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发展,最后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增强大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被动接受教育是目前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解决课堂教学抽象性和单一性,增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目前,课堂教师只讲授相关的考试内容,不考虑知识的使用与大W生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学生为应对考试而学习。而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它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结合和高等教育来吸引大学生的活动和意图,使让学生在主动的过程中被培养,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彰显出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促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进一步升华和内化,并且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它为大学生营造了一个自由、通达、宽阔的学习环境,大学生是这种环境下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性的发挥者,不再是被动的学习知识,站在同等的位置上与老师讨论问题,可以独立的做出价值抉择,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讨论,在思想摩擦中得到升华,捉住该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不断发展,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四、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增强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发挥学生主体性
通过正确的判别媒体网络信息和作用,进而去适应新媒体环境与社会关系就是媒介素养的核心内容。在21世纪这个网络信息时代,媒介素养应包括多任务处理的能力、图片处理能力、组织信息能力、道德素养及其他的能力。然而,这个时代下的网络信息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学生只有具有优良的媒介素养,才可以准确地判别这些网络信息对他们自身的发展。但是媒介素养不是天生就有的,因此,高校应该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促使大学生掌握判断、评估、抉择以及反思这些媒介信息,降低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促进大学生构建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二)提升教育工作者运用微网络载体的能力
此种教育模式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主动的学习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并运用到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多种微媒体在德育中的灵活运用。然而,尽管现阶段的多数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具备有相对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但是他们对于微网络载体的认识还不够,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学校应定期开展相关信息技术和知识技能的培训,进而帮助教师理解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的途径和方法,有助于增强教师在网络信息意识和网络舆论监督方面的能力,确保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实现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建设科学、合理的媒体议程
媒体议程是指在道德教育信息输送的过程中,经过合理安排议程并引导舆论,例如电视、杂志、报纸及其他的传统媒介。将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或事件放在黄金时间或报纸的头版,进而增加更多的关注量,增加曝光度。微博和微信作为21世纪新型的媒介物,其互动性和开放性更高,人们能够浏览到更多的信息并且具有更强的选择性,高校在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借助这一特点,建设科学和合理的媒体议程,吸引大学生们的注意力,以便对其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此外,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制度及其他的主流思想作为媒介议程的核心内容,例如我国一些优秀且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德素养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结语
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有效方法。21世纪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应充分利用微网络载体的优势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增强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提升教育人员运用微网络载体的能力以及建设科学、合理的媒体议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形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95-02
自2008年以来,越来越多的“90后”走进了大学校园,高校正逐步进入“90后”时代。作为在中国互联网迅速发展阶段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对网络媒体的参与程度和所受影响是前几代人所不能相提并论的,以网络为主的主要媒体已经成为“90后”生活的一部分。事实上,“90后”最初进入公众视线,正是伴随着“火星文”和“非主流”大规模地出现于网络中而引起媒体的关注。“90后”日益成为公众舆论中的话题,并不代表“90后”就完全符合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为他们构架的形象。
一、妖魔化的“90后”网络媒介形象
“90后”网络媒介形象是指“90后”群体通过网络媒介传播所呈现的公开形象。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媒体为引发“眼球效应”更倾向于关注“90后”的负面报道,“90后”因此被贴上了“脑残”、“堕落”、“非主流”等标签,并从这些词汇中衍射出其他的潜在意义,“90后”整体形象处在被网络媒介妖魔化的过程中。
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媒空前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然而,“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在现实社会里,社会公众对“90后”这一社会群体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传播的“拟态环境”获取的。换句话说,“新闻供给机构”报道的“拟态环境”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公众对“90后”了解认知的正确程度,并将可能影响到社会公众对“90后”的态度,进而关系到“90后”能否在良好的舆论环境中健康成长。
在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的作用下,无论从外貌举止、衣着打扮的“雷人的打扮”、“非主流”到行为的“不屑一顾”、“管我屁事”;还是从人格品质与道德水准的“堕落”、“敲诈”到性格特质的“无理取闹”、“脑残”,“90后”群体都被贴上了这样或那样的负面标签。而在这样一个急剧变革的社会里,过早地给某一群体贴上这样或那样的标签,打这样或那样带有明显刻板成见的烙印,只会不断加固人们对“90后”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最终影响社会公众对这个群体的判断和接受。同样地,“90后”的标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转嫁和移植到了“90后”大学生的身上。
二、对“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形象的理性认识
事实上,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各自的特点,且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痕迹。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在青春期中存在着一段心理社会缓冲期,使青少年可以在一种允许和鼓励他们进行探索的氛围中尝试不同的角色和身份。角色的尝试往往包括尝试不同的外貌、形象、以及行为方式。在埃里克森看来,这是正常的。这也属于青春期特点之一,并非“90后”专有,在每一代人身上都曾经有过这种角色尝试的经历。在这方面,“80后”的媒介形象演变已经为我们作了很好的证明。“‘80后’起初代表的是自私、无知、懒惰等负面形象;而经过5·12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之后,‘80后’成了有热情、有爱心的青年人的代名词;而近几年的‘80后’们慢慢步入成家立业和结婚生子的年纪,随着社会现实压力越来越大,‘80后’又改变了媒介的评价,成了房子、车子、孩子的‘奴隶’。”[1]
对于网络媒介所架构的形象,“90后”大学生本身的认识相对来说要理性得多。据一项网上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对“90后”这一称谓的看法是“无所谓”,认为网络媒介(网络论坛、网络新闻)中传达的“90后”形象是“负面形象较多,不客观”(50.55%),与生活实际中的“90后”形象“不太相符”(46.15%)。调查表明,“90后”大学生认为由于“网络媒介过于追求噱头”(49.45%),在他们的形象塑造上与社会看法有较大差异,而社会上对“90后”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59.34%)受到了网络媒介的影响。调查中,“90后”大学生认为最能代表“90后”的词语分别是个性张扬(84.47%)、自信活力(62.14%)、标新立异(58.25%)、网络一代(57.28%)、创造力强(53.4%)、思想前卫(51.46%),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对“90后”大学的看法受到了媒介形象的影响。
1、您对“90后”这一称谓的看法()
2、您认为网络媒介(网络论坛、网络新闻)中传达的“90后”形象是()
3、您认为网络媒介传达的“90后”形象和生活实际中的“90后”形象()
4、在“90后”形象塑造上,你怎样看待网络媒介与社会看法之间的关系()
5、您认为社会上对“90后”的看法多大程度上受到了网络媒介的影响()
6、【多选题】您认为能代表“90后”的词语是以下哪些()
三、“90后”网络媒体形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当前,被称为“鼠标一代”的“90后”约有1.4亿。网络不仅是“90后”大学生群体的主要信息来源,而且网络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也得到当代大学生相当程度上的认可,更容易对大学生的言行产生影响。基于此,我们必须对网络媒介中“90后”大学生的塑造情况进行关注,进而对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供见解性指导。
(一)不囿于媒介形象,理性客观地看待“90后”大学生
网络媒介中呈现的“90后”形象并不符合这个群体的生活常态,当前“90后”正被作为负面标签而使用,社会公众对“90后”大学生的评价存在着一定误读。事实上,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环境,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标志,独特的价值世界和独特的行为方式,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和局限,我们也应该对“90后”这一代人身上的特质及其表现进行辩证认识。相比以往的大学生,“9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更多样化,自我意识更强、多才多艺,喜欢尝试新事物。对此,我们既不能囿于大众媒介所塑造的“90后”形象,又不能以过来人的价值观评价他们,对“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随意倭化,以一个统一的框架去定义和概括他们,而是应以宽容、开放、客观、冷静的心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二)强化媒介素养,提高“90后”大学生的媒介信息解读和使用能力
生活于网络时代的“90后”大学,虽然表现出一定的媒介素养素质,但目前的媒介素养水平无法适应现代信息迅速发展的社会,尤其是在当前虚假新闻、流言大量存在于网络媒介的背景下,他们对媒介信息的解读、使用方面仍然存在欠缺。美国著名的媒介素养教育专家James·Potter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一种观察方法,即当我们置身于媒介中时,为了解读我们所遇到的信息时主动采用的一种方法,我们通过知识结构来构建我们的方法。而要构建知识结构则需要工具和原始材料,工具是我们的技巧,原始材料则是来自于媒介和现实世界的信息。主动采用指我们不仅知晓信息,而且还会不断与信息互动交流。”媒介素养是信息时代获取信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能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90后”大学生,其媒介素养的提高是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质教育,增加当代大学生对网络媒介如何运作,网络媒介如何传递意义,如何组织起来以及如何构建现实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三)以人为本,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90后”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年代,他们具有独特的成长环境,也造就了特殊的审美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他所处的生活或学习的整体环境下看待,放在学生成长发展的时间序列里看待,完整全面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各种主客观因素,才能找到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了解“90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也要了解“90后”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和大学前教育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应由片面强调整齐划一向包容个性转化;在教育模式上,由单向灌输向双向和多向沟通转化;在教育重点上,由过于理想化的宏观目标教育向宏观目标与人的自身需要相结合转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针对90后的新特点、新情况,不断探索符合他们实际的教育规律和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实效,促进这一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在信息化的今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交流学习的平台。高校应紧跟时代步伐,深刻认识和分析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的开展传播活动,从而更好的发挥网络媒介的教育传播效果。利用网络媒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积极发展,构建网上教育平台,通过建立各类“红色网站”、主旋律的网页和板块、电子论坛等方式,大力开展正面传播,弘扬主旋律;2、加强网络管理者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懂网络技术的、具有良好网络素养的教育传播者队伍,同时赋予他们一定的管理权限,这是优化网络教育传播的前提和保证;3、加强制度建设,明确网络教育传播规范,对网络注册、网上发帖,论坛管理等建立合理的制度,实施“绿色网络计划”,对有害信息采取删剪、屏蔽等措施,避免有害信息的扩散传播,以促进良好网络环境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袁楠.“90后”的媒介形象构建分析\[EB/OL\].
一、医学院校开展死亡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社会背景的呼吁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的来临,流行病的肆虐、自然灾害的侵袭,死亡成了人们在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常态”。此外,失业率的逐年攀升给大学生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心理负担,使得自杀事件层出不穷。天灾人祸的突然造访,让人们和死神不期而遇。这些都迫使我们不得不正视死亡。然而,在我国,从古至今死亡总是被蒙上神秘的面纱,国人都把死亡视为不可触碰的禁区,避而不谈,更别提开展死亡教育了。实际上,死亡是每一个生命必须面对的生存事实,对死亡的不同意识和领会,决定了人们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理解,进而规定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务工作者的场所,有责任,更有义务对医学生开展死亡教育。
死亡是生命的重要内涵。一种健康的死亡意识,将帮助我们更真实地理解生的意义,更懂得劳动、艺术和爱的价值。在医学院校,正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之际,死亡教育使医学生掌握生命现象的本质,树立科学的死亡意识,进而逐步形成理性的死亡观。一种冷峻的死亡意识,让学生在对生、死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从而以更加虔诚的态度去面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当下的校园生活,发奋学习,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医学院校更加迫切地需要开展死亡教育。
(二)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
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开展,是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一方面,死亡教育的开展,是医学生职业特殊性的内在要求。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生将来所要从事的是与生命和健康有关的工作,他们既是生命诞生的见证者,也是生命终结的送别者,更是生命健康的维护者。换言之,医务工作者是常和生与死打交道的人,死亡教育的开展,可以唤起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有助于矫正其对生命的不良认知及态度,提高他们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医学生树立健康和科学的死亡观,克服死亡焦虑和死亡恐惧,掌握处理死亡事件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尤其是要学会对临终病人提供全方位的临终关怀,对病人家属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
另一方面,死亡教育的开展是缓解医患关系的迫切要求。能够培养医学生的人道主人精神,提高其职业道德感,进而加强社会责任感。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的新闻屡见媒体报端,紧张的医患关系对医患双方都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传统生命观旨在强调医学活动中患者的生命是神圣的,而新的生命观不仅强调生命的神圣,更强调生命的质量与价值。死亡教育可以使未步人临床的医学生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及可贵性,从而使其对生命产生敬W及爱惜之情,并能将这种感情转化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死亡教育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科学地建立一个健康、疾病和死亡的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服务模式,以助于学生在未来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以便于学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二、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现状
(一)内容单一,课程实施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虽已广泛开展死亡教育,但总体而言,情况不容乐观。从学校的课程设置来看,专业课程占据大半壁江山,而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如死亡教育)却备受冷落,死亡教育的存在似乎是可有可无的。
从课程的开展形式来看,死亡教育的开展多是依托于某门专业课程,而缺乏专门的、系统的教材。如在医学院校中,只有在生命伦理学、护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有相关章节涉及到死亡教育的内容。
从课程的载体来看,即便是开设有专门的死亡教育课程,课程教材也比较陈旧,规范性和针对性不强,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足够的关注,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从课程评价体系来看,对课程的考核只涉及到医学专业课(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和公共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如英语、政治、心理学、体育、就业指导等课程的评价,死亡教育不在课程评价之列。如此一来,因死亡教育不在成绩考核之列,医学生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性,对其自然不会重视。
(二)师资匾乏,课程实施效果不佳
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要素,而死亡教育作为一门专业课程,需要有专门的师资队伍。死亡教育课程师资需满足以下条件:具备死亡学与死亡教育知识;具备正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有同情心并热爱生命;具备临终关怀的实践经验;具备倾听、讨论、沟通的基本技能。阎可是,在我国的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死亡教育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不甚完备和成熟。正因为如此,现有的师资队伍没有接受过专业和系统的死亡教育知识,也不具备实践经验。
二是,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避讳有很大的关系。传统文化对国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它影响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高校也不例外,这使得死亡教育这门课程更加不受关注。
综上所述,我国医学院校的课程虽涉及有死亡教育的内容,但总体而言,内容单一、流于形式,师资匾乏,效果不佳。因此,我国死亡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有很艰辛的路要走。
三、医学院校开展死亡教育的途径
(一)建设师资队伍
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在整个教育环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主导作用。在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开展能否收到实效与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密不可分。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医学院校开展死亡教育的前提和条件。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体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而且也是医学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就死亡教育的开展而言,医学院校的教师必须首先对死亡教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把握,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有所侧重地对学生开展死亡教育。
总之,医学院校的领导层应切实重视死亡教育,并给予大力支持。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多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丰富教师有关死亡教育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教师到医院参与顶岗实习等活动,身临其境地体验死亡教育对于医学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进而增强临床经验和实践技能。
(二)规范教育内容
在开展死亡教育的众多途径之中,最为有效和主要的形式莫过于开设死亡教育课程。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把死亡教育列人教学课程的时间比我国要早很多年。然而,在我国,死亡教育起步较晚,课程体系也不够完善,教育内容有待规范。
为了让医学生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接受死亡教育,医学院校可以开设多种与死亡教育相关的课程,如医学伦理学、死亡学、死亡哲学、死亡社会学等。此类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和死亡意识,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化解对死亡的无谓恐惧,减少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死亡的生理过程、死亡心理和死亡尊严等,为以后的职业奠定理论基础,如医务工作者对病危患者的临终关怀,对器官移植的正确认识等。
作为“向死而生”的存在,生命的不可逆性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实。这种“由死观生”的死亡教育能够使医学生珍视时间和生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生命质量。与此同时,也会使他们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为以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打好基础。
(三)丰富教育形式
1.以主题班会为载体
主题班会是指以班级为单位,按照教育教学或班级管理的有关需求,以一定的“主题”为核心,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它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最为重要的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作为辅导员,对学生开展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主阵地,主题班会的组织者既可以是辅导员,也可以是学生。学校可以主题班会为载体开展死亡教育。例如确定一个与死亡教育有关的话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最后由辅导员或学生十部总结讨论内容,并记人班级日志。在主题班会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班会活动中。
2.以校园文化为依托
医学院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应遵循以下指导思想:体现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和贯彻学校的发展理念;体现和贯彻文化发展的规律;体现和贯彻关爱生命的精神。可见,关爱生命是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指导思想之一。作为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死亡教育理应是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医学院校,首先应该是一个尊重生命、推崇健康的地方。因此,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应充分彰显这一学科特点,把死亡教育融人到校园文化之中。例如充分利用社团组织和文化走廊的作用,将死亡教育融人其中,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职业素养。
3.以社交软件为平台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青少年成了网民中的主力部队,网络媒体成为这一群体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和手段。目前,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人手一机,机不离手”。在众多的社交软件中,学生最为青睐和常用的APP便是微信。学校可以“投其所好”,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对学生开展死亡教育。如建立微信公众号,借助微信信息平台向医学生有关死亡教育的内容,还可以此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死亡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