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死亡教育的缺失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死亡教育的缺失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死亡教育的缺失

第1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一天,西汉名将周亚夫应景帝之邀参加宴会。

他面前摆着一大块肉,没有切开,又没任何餐具。

周亚夫心里来气,马上招手要餐具。景帝笑着说:“莫非这还不能让你满意?”周亚夫很不情愿地向景帝跪下请罪。景帝刚说了个“起”,他马上站起就走。景帝叹息说:“这种人怎么能辅佐少主呢?”

周亚夫是一个有硬度的人。他曾驻军霸上,文帝前去劳军,他不仅不迎接,还紧闭营门,宣称“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

景帝此次请客,本是想给太子安排托孤之臣的人选。他想通过晚宴“考察”周亚夫,结果周亚夫秉性难移。不久,有人告发周亚夫谋反,景帝下令严查。面对刀笔小吏,周亚夫倍感屈辱,绝食抗议,最后吐血身亡。

周亚夫在为人上有硬度,却缺乏韧度,一味刚直,结果酿成悲剧。人生的道路并不都是笔直的,只有懂得转弯,旅途才能更久远。

(摘自《思维与智慧》清风慕竹/文)

欲望是最深的陷阱

美国一家雪山探险队公选一批探险队员,经过体能测试后,15人进入最后的心灵测试。

队长马克问第一个人:“假如你面前是珠穆朗玛峰,而你前面不远处还有一个队员,这意味他将比你先登顶,你会怎么办?”第一个人说:“我会加快速度超过他。”马克不说话。接着进来的13个人,答案都和第一个人一样。最后一个年轻人进来了,说:“就让他做第一吧,我做第二。”

马克兴奋地说:“祝贺你,你被录用了。”其他人不解,马克解释道:“雪山顶上空气稀薄,如果你想超过前面的人,势必会加快速度,这样就会因缺氧而窒息。”

马克说:“很多探险者并不是体力不够或技术出现问题,而是因为内心那一点点欲望,而永远长埋雪山。”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心中有太多功名利禄的人,有几个能登上人生顶峰?欲望,其实是最深的陷阱。

(摘自《当代青年》郭 龙/文)

人人都是缺角的杯子

徒弟问禅师:“世上真有完人吗?”

禅师从茶几上拿起一个杯子,递给弟子,反问:“这个杯子与其他杯子有何不同?”

弟子仔细端详了一番,答:“这个杯子缺了一角。”

禅师解释道:“除了那微小的一角之外,整个杯口不都是圆的吗?这正如每个人都有缺点,若不去计较缺点,这个人就是很好的人了……”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别人做得不好,而是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我们不能一味地计较别人的缺点,却忽视了别人的优点。因为,每个人都是有缺角的杯子。若你发现身边的人有某些缺点,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能容忍自己的缺点,那就别盯住别人的缺点不放。

(摘自《演讲与口才》李梦莹/文)

死囚的一碗水

古印度,一名死囚在临刑前突然被告知:如果他能端着满满一碗水绕着皇宫走一圈而滴水不洒,国王就赦免他。死囚答应了。

消息传出后,百姓都围着皇宫看热闹。皇宫周围是高低不平的石子路,还有几十级上上下下的台阶。

闲人们在起哄:再走三步就要摔了!拐过墙角就要洒水了!死囚却好像什么都没听到,他死死盯着碗里的水,一步一步走回出发点,一滴水都没洒出来。国王问死囚:你怎么能做到一点水不洒呢?死囚回答:我端的哪里是水,分明是我的命啊!

第2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生死观教育 生命观教育 信仰教育 

    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根据自身对生命观和死亡观的理解,将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内容概括如下:以生命三重性为内容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一、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 

    所谓生死观教育,是指以对死亡之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认识为基础,提升对生命本质及其多重性的理解,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进一步超越死亡,提升生命的品质,获得更多的人生幸福。它是整个生命教育的关键与核心。而进行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则是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点。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人的生命有三重性甚至多重性,主要包括血缘性生理生命(肉体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其中,生命的后两重性才是人之生命的本质,也是人文生命的内涵。由于人的生理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我们的生理生命,同时,更要重视以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为主的人文生命的力量。理论同样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特别强调人文生命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生命观应该是对生理生命、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认识,帮助大学生建构起科学的生命观念,努力创造人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此基础上探寻生命价值、人生依据、人生意义,才能达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超越死亡的目的。 

    二、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 

    所谓信仰教育,是指通过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教育灌输.使人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的教育行为。信仰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重点。众所周知,无论哲学、宗教或其他科学中的人生观之信仰,无不是围绕着死亡问题展开的。信仰建构起人的意义世界和超越世界,是大学生反思生死问题和一切人生行为的终极指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当是死亡教育。信仰缺失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首先,信仰缺失表现在人的内心没有敬畏、神圣的东西。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人没有恐惧,也没有追求,就是没有信仰的表现。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时代的影响,出现信仰缺失的问题。其次,信仰缺失表现在对死亡的拒斥上。信仰是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的,生命的超越性和意义世界只有借助对死亡的理解才能获得。别尔嘉耶夫说:“如果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因为,意义与终点相关。”中国儒家文化对“不朽”的追求,佛教企图对死后世界的超脱,西方文化对“上帝”的敬畏,都是以力图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自己的信仰,找到人生行为的根据。最后,信仰缺失表现在文化传统的失落上。文化传统是信仰之根。一个人只有置身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自己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找到终极意义和通向超越世界的道路。在中国文化中,无论儒、释、道哪一派文化,都旨在为建构人的信仰和意义的世界提供某种价值追求的参考。例如,追求精神“逍遥游”的道家文化;主张出世的同时也要在现世中积极修行的禅宗文化,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三不朽”的儒家文化等。对中国人而言,脱离了这些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信仰的失落。当然,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不能只看他是否信仰什么主义或者什么思想,而是看其生命有没有终极关怀和终极诉求,表现在为人处世和精神生活中是否有所敬畏,是否有一颗真诚的心。因此,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主要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时代导向,帮助人们了解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生死智慧,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生死观,并使其成为其内心真诚体认和敬畏的行为准则。 

    三、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 

    事业与职业是不同的。职业的目的是谋生,是为了获得报酬而工作,因此无须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而事业则不同,它往往是一个寄托人情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相当热忱的投人并付出全部的情感。事业与职业虽然有较大区别,但若处理得当,也是可以实现统一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方面,很多年轻人积极支教、支边的热情,令人感动;但另一方面,很多工作无人问津,更有很多大学生常常“跳槽”,以至于多年以后还是居无定所,有的甚至干脆待业依靠父母生活。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有的人认为只有符合自己兴趣或者是满足自己要求的工作才值得去做,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可事实上,他们恰恰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工作更换中虚度了人生。一位哲人曾说过,人活着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为生存而奋斗为他人而活着;第二种是实现自我价值;第三种是造福社会。经常更换工作既没有达到生存满足之必需,更谈不上实现自我价值。几年前,美国着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上100名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61名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或者说至少不是最理想的,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因为责任感的支撑而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而责任感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生死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延伸的途径,我必须对它负责,才能够做到为此无悔地付出。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事业,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会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愿望。这说明,因为死亡的必然性,才使得人们千方百计地想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点什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对事业或学业的追求,而不仅仅停留在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的层次上,而这正是人们实现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有效手段。 

    四、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 

    爱是幸福的重要要素之一,爱与宽容的教育、幸福教育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认为,人的意识主要包括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而情感主要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大学生都渴望爱与被爱,尤其对爱情更为敏感。针对大学生这种特殊的现实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其主要的内容应涉及如何处理好和父母、亲人、朋友、同学、异性等之间的人际关系,怎样表达爱和怎样尊重爱等。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理解父母的艰辛,珍惜友情的可贵,尊重爱情的谨慎与崇高,但在现实中游戏人生、认为越无情越酷的人也不在少数。 

    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把恋爱分为两种:立足生活的恋爱和立足生命的恋爱。前者追求生活的感受与当下的快乐,所以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后者则是追求一种灵魂(这里的灵魂指的是精神式的追求,而不是鬼神式的灵魂)的融入,并以找到生死与共的人生伴侣为目的,所以会认真对待。大学生应该从生活感觉之“性”提升为生命安顿之“情”;有了生命安顿之“情”再去享受生活感觉之“性”,唯有如此,才能够获得健康的爱情生活。0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生死观教育的延伸。人只有在对生命进行全方位认识,对死亡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情感的可贵。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让他们理解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贵,并上升到社会性人际生命的高度来对待;更要让他们意识到被爱是幸福的,付出爱更是幸福的;意识到除知和意之外的情感获得是人之幸福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更是人之生命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第3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关键词]生命观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220-02

长期以来,我国并不十分重视生命观的教育。生命观教育起步晚且常常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的生命观,即使是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素质教育,也是强调世界观、价值观而忽视生命观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安排上,生命观教育也未引起重视。而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是,当代大学生并没有确立科学的、正确的生命观,由此引发了许多大学生“自杀”“杀人”等问题。

一、大学生生命观存在的问题

(一)生命观的缺失

大学生生命观缺失主要表现为生命价值淡化,个体生命意义缺失。[1]一是生命的基础性价值缺失。一些大学生认识不到人的生命存在的惟一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下的基础性价值,漠视生命,实施暴力,杀人或者自杀。二是生命的创造性价值缺失。生命存在的基础性价值是一切生命的共同价值,而作为人来说,生命更高更大的价值在于远远创造出大于生命本身的价值,部分大学生缺失创造性价值就会思想颓废,不思进取,整日沉迷于玩乐中。三是生命的超越性价值缺失。人的生命本质具有超越性,即具有通过自身实践活动去超越生命本身的能力,作为当代大学生不应仅仅被动地享受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简单地重复生命消费活动,而是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超越自己的同时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二)生命安全意识的缺失

一方面是生活常识意识缺失。据相关调查显示,许多在校大学生对遇到卫生、交通安全事故或诸如火灾、地震、泥石流等群体灾难事故的急救、自救等知识知之甚少。同时,许多大学生并不注意日常应注意的健康常识不了解或者并不在意,生活方式不正确,导致身体健康问题日渐突出,不但是生理上的疾病,心理上也常因焦虑、失眠、孤独、郁闷等长期处于亚健康当中。[2]

另一方面是社会交际安全意识缺失。主要表现为生活经验较少,在防盗、防骗、防滋扰等方面缺乏基本常识,而且主观上防范意识薄弱,容易轻信他人,误入陷阱后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必要的自救常识。

二、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淡薄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淡薄主要有文化原因和社会原因:[3]

(一)文化原因

一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将死亡神秘化,极力避讳死亡,使得人们常常选择逃避这一自然规律,因而对“生死”的概念十分模糊。

二是对“集体主义”的极端理解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了“物”的价值高于人的生命的特殊涵义,为了集体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掉个体的生命,因此单个个人的生命意识常常是被忽略的。

三是“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个体的物质需要被过度强调,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追逐名利、热衷物质享受的浮躁心态,对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以致他们当中一些人看重物质享受甚于生命本身。

四是以暴力图片、影视和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暴力文化日渐为大学生群体所吸引,[4]长期接触暴力、恐怖等消极文化使他们对生命的认识、感知和情感麻木不仁,生命意识极其模糊。

(二)社会原因

一是从社会整体大环境来看,工具理性渗透到社会总体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社会对个人进行全面统治、控制和操纵的深层基础与工具,人被边缘化,生活的目的、意义、人文精神和终极价值则被弃之不理。[5]大学生身处这个漠视生命的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

二是教育中对生命观教育的严重忽视。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教育不可避免地被异化,教育的目的越来越实用和功利,过于追求知识和技能,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生命教育。即便在大学校园里,旨在塑造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两课”也更多地重视政治性的教育培养,而忽视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精神追求。

三是社会变革以来家庭结构的变化影响了对孩子生命意识的培养。主要表现为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现实和功利,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却严重忽视其心理需求,缺少了对孩子生命的爱,因此孩子也不会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三、开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

在思想观念上要逐步彻底转变传统应试教育下忽视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模式,推行尊重和关注学生生命多样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人文教育理念。与此同时,各教育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各方,力争使更加关注人和生命价值的人文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从而成功将生命观教育积极渗透到校园生活中。

(二)完善课程设计,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在课程设计上要依托“两课”,采用多学科渗透和专门独立的生命观教育并行的方式;课程内容和教材设计上更生活化和人性化,同时可以适当开展实践生存训练;培养高素质的生命观教育团队,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心理咨询,对他们积极引导,使高校成为生命观研究和宣传的重要阵地,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

(三)优化社会环境,凝聚社会各方的合力

在全社会中对工具理性进行反思,重视人文精神的塑造,更加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合理纠正社会中一些“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优化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并主动对家庭教育予以必要的指导,同时要主动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协作,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理的良好局面,真正让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实现人生价值。[6]而大学生自己也应该加强自我教育,合理构建自己的生命家园。

大学生只有具备了正确的生命观,才能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和宝贵性,并以积极的态度规划人生,创造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多种措施,将大学生这一社会特殊群体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周德新.浅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9(3):132-135.

[2]刘,张春兰.对未成年人生命意识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7(1):73-75.

[3]蔡荔.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级硕士论文:11-17.

[4]廖莎莎,韦毅嘉.暴力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1-124.

[5]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27.

[6]高跃.关于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思考[J].许昌学院学报.2010(3):152-154.

Study on the Flaw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ife Consciousnes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Li Hai-feng, Yu Tian-hong

(The college of Marxism of Jilin Agriculture University,Changchun130118,China)

第4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一、当代我国青少年的生命教育

1.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淡漠和生命价值缺失。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自杀、他杀以及各种虐待生命的事件已屡见不鲜,社会上吸毒青少年人数也再不断增加。据2002年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历时七年的大规模自杀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自杀已经在中国死亡原因中排序第五,尤其在15至34岁青壮年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更成为第一“杀手”,其比例为相应人群死亡人数的19%,且目前呈明显的递增和低龄化趋势。这些恶性事件提醒我们:青少年对生命的意识正渐渐淡漠,生命价值正渐渐缺失,让孩子们在人格上获得健康的发展,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意识这一使命已迫在眉睫。

2.青少年的生存自救技能存在欠缺和不足。生存自救技能是人们规避危险、保护生命的一种最基本的技巧与能力,比如懂得在遭雷击、火灾、溺水时如何自救和他救,在野外、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如何生存等等。但是,现实中青少年对生存技能的重视和掌握程度是很令人担忧的。据有关部门统计,造成少年儿童意外死亡的有8大类伤害:卫生、中毒、交通事故、抢劫绑架、触电、溺水、烧伤、窒息,如仅2012年6月9日一天,全国16名学生发生溺水死亡。我国不少青少年的表现也向我们敲响了警钟:青少年生存自救能力存在欠缺和不足,生命教育应在当前教育中引起学校,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3.学校对生命教育的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在我国以升学为唯一目的的教育中,传授应试知识所占的比重过大,相关生命教育方面的内容很少,并且不受重视。有数据显示:“现阶段中小学的人文学科的课程内容,有关自然科学的知识占30%以上,有关社会的科学知识占50%以上,而有关对生命的讴歌和礼赞的占不到20%”,而初中阶段能体现生命教育的主要是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偏差决定了对生命教育不应有的忽视。当前,在我国的许多中小学校里,基本上是将生命教育与安全教育或生理卫生教育等同起来,少有生命孕育知识和死亡教育的踪影。另外,还有一部分性教育内容的设置仅仅流于形式。

二、新课程改革为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平台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目标指向的是单一的理性生活,缺乏对学生可能生活的建构,从而导致生命意义的丧失,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被定格在既定的学科教学上,课堂生活没有现实感。新世纪的教育应该在尊重儿童现世存在的前提下,剥去工具理性、奴役人性的硬壳,还给儿童以人性的课程和教学。也正是如此,新的中小学课程设计特别关注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赋予了课程以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时代的要求,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赋予了生命教育必要的人文关怀。

反思现代教育,新课程下实施生命教育已成必然,目前,生命教育的“授课”方式主要有“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与“利用渗透式教学开展生命教育课程”两种形式,事实上,将生命教育内容纳入到具体教学课程中,以渗透的方式进行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本实践模式。任何学校、任何学科、任何教师,都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资源,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生命教育知识,使学生真正达到感悟生命、体验生命、尊重生命的境界。

三、生物学课程与生命教育的相关性

1.生物学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课程。生物学课程作为开展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是研究生命现象,探索生命规律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几乎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涉及到人类的精神世界。只有认识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才能珍惜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进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规划好美好的人生。从这一点看,生物学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将生命教育渗透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可以发挥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5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急诊医学(emergencymedicine)是应社会需要和医学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跨学科的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种急性疾病、各种疾病的急危重阶段的临床医学,它涵盖了各临床科室的急症、危重病、危重症监护、院外各种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护、灾害和灾难医学、创伤及中毒医学、急诊医学管理等。急诊医学具有全科医学的性质,涵盖临床各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践技能要求较高,专长于急、危、重症以及应急能力方面[2]。一个合格的急诊医生不但要有广博的医学知识和扎实的急救技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关系学、心理学和法律知识。因此,急诊医学教育必须适应急诊医学的发展,突出急、危、全的特点,着重培养急救理念,同时兼顾人文、社会心理学和法律知识的培训。急诊医学科不但要承担繁重的临床救治工作,还肩负着教学与科研的重要任务。教学的对象主要包括轮转的临床各专科医师、急诊住院医师、进修医师以及各级实习医师。由于他们知识水平不一,临床经验及社会背景不同,以致在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方面均表现出参差不齐。刚进临床的医师求之欲望强,动手积极性高,但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足够训练;而部分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师,则因知识更新滞后,陋习缠身,临床工作往往力不从心。因此,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均齐化的急诊临床医师,就必须设立专职的带教老师因材施教,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既往的教学常注重临床技能与操作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人文关怀方面的引导。由于急诊患者大多罹患病症而表现出痛苦、焦虑、不安、恐惧甚至精神异常,家属也有不同程度的焦躁甚至言行失控;此外,急诊医学科还常面对患者的“生、伤、死”,患者、家属甚至部分医护人员面对“生死抉择”、“生离死别”时,往往情绪失控、茫然无助,在这样特殊教学氛围中,医学人文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而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常被忽略的生死观教育显得更加突出而重要。

2生死观教育在急诊医学中的重要性

2.1生死观教育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医学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关怀是指在医护过程中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3]。患者就诊时,往往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对伤痛往往顾虑重重,在诊疗过程中,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不亚于医疗技术的服务。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医务人员不重视与病患的沟通交流,甚至过分考虑经济效益,医学人文关怀往往被忽略。尤其是在当今医疗领域市场化导向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往往被医院和医务人员当做“肉体物质”或“机器”,出现“重病轻人、重利轻义、重亲轻疏”的现象。在诊治过程中,往往不注重沟通交流,甚至出现未看病人,仅凭检查结果来判断、治疗的现象。医生和患者之间只有经济利益关系和权责明确的医疗关系,医学人文关怀几乎缺失。在这种关系下,医院和医生缺乏对患者医疗权利和生命、人格的尊重,“以患者为中心”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要切实培养医护人员的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应当对医护人员进行补课教育,尤其是通过生死观教育,使他们将“生命价值论”、“生命神圣论”等观念根植于心底;教育和引导医护人员对生命的重视和理解,充分认识到患者首先是人,是有生命尊严和价值的人,而不仅仅看到疾病本身,从而真正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医护工作者尤其是急诊医学科的医护工作者,要面对患者的“生、伤、死”,其中“死亡”是常有的事,如此频繁和近距离的接近“死亡”是任何职业的工作者都无法相比的。可以说,医务工作者既是人生开始的第一个见证者,也是人生结束的最后一个送别者;他们在治疗和护理临终患者中,一方面要自身树立科学、健康的死亡观,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识的克服不利于临终患者的不恰当态度和行为,同时还要给予临终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照护,并对家属进行悲伤辅导。对医护人员进行生死观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对死亡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树立健康、科学的生命观和死亡观,同时掌握调适处理死亡事件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临终患者的照护者、指导者和教育者,担当起人类生命的指引者、守护者。此外,对医护人员进行生死观教育,也有助于他们自我调适,尤其是在临床实践中接触大量死亡病例后能自我缓解因此而造成的心理冲击和挫败感,减轻自身的心理压力。

2.2生死观教育可以让患者正确认识生命的自然规律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人从一出生就开始走向死亡。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病人或家属常忌讳谈论死亡,面对即将到来或突然而至的“死亡”往往出现回避、忽视、冷漠或恐慌的态度[4]。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当代社会,死亡的观念甚至被人们从头脑中驱逐出“境”:只有临终病人而没有临终者;只有逝去的病人,而没有老死者;无疾而终、自然而死已经被社会认为是不正常的、不存在的。这意味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已让人类产生了“生死的狂妄”(把正常死亡驱逐出人类视野了)。这种“狂妄”一方面造成了人们意识不到生命的脆弱,不思考死亡也不知道死亡,从而在人生当中迷失了方向,无法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这种“狂妄”也导致了人们对死亡的无知,而一旦真正面对死亡时,往往会表现出痛苦万分、惊慌失措,直至心有不甘、无法瞑目,更不用谈“超越生死”获得“不朽”与“永生”了。由于没有正确的生死观,临终者往往无法释怀,总纠结于诸如“当今医学科技如此发达,为什么自己的病就治不好呢”这种问题,甚至认为自己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死亡是不应该的,死亡的伤悲也就更大了;而临终者家属也往往觉得是自己没有照护好死者,没有及时发现亲人的病痛,没有让亲人接受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师治疗,于是不管患者得到多好的治疗,只要没达到患者及家属的预期,患者不得不走向死途时,那绝对是心有不甘的,内心之愧疚和痛苦就更深;当患者死亡后,家属也往往把怒火集中投向医生、医院,根本无法接受“不治身亡”这一事实,医患关系也就空前地紧张起来。因此,一定要让世人(包括医生自己)明白医生可以治“病”,但不能治“命”。“生、老、病、死”乃自然之规律,任何人都改变不了,所谓“永生、不死”是任何医学科学都办不到的。通过对患者进行生死观教育,可使患者勇敢地正视死亡,加深对死亡的认识,使其意识到时间的有限,并逐渐接受死亡的现实,进而更加珍惜剩余的时光,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使自己的余生过得更为健康和有意义,让家人、朋友及社会放心、安心。同时通过生死观教育,让患者树立健康、科学的生死观,了解医学的局限性,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2.3生死观教育可以让患者家属以及社会正确对待生命,从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人是社会之子,但首先是自然之子。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生命,生命的存在是智慧、力量和其他一切美好情感的基础,什么名利、地位、权势、金钱等,一旦生命逝去,将毫无意义。因此,要提高生命质量,维护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体现生命的神圣。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不是生命,而是善的生命,才有价值。”对于个体而言,生命显得如此弱小而单薄,极其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珍爱生命、怜悯生命。但不可否认,生命终有一天会结束,只是人们在接受死亡这个问题上,是泰然处之,还是焦虑恐惧。人们接受这个问题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死亡的态度:是自然之死还是因疾而终。如果我们能够把“走向死亡”看作是自然的一个过程时,对死亡的接受也就能默然处之,焦虑与恐惧也就大大减轻,因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之必然。但若无法正视死亡,视所有临终皆因病所致,是因自己疏忽造成,是因医学科技不发达所致,那就难以接受死亡,强烈的恐惧与痛苦就会如影随形。因为无法接受死亡,也就视之为非自然,当然也就非必然,对此不必然的结局(尤其是死亡)不甘心、不安心,于是矛头都指向“没有尽心尽责”的医院和医生———这即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根源。所以,解决紧张的医患关系仅靠技术医学是不行的,必须要从人文、宗教与哲学等角度来解决,要教育和引导患者及家属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而医师除了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之外,还应具备一流的人文医学素养;医院也不应仅是治病救人的地方,还应是生死观教育的基地。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知道生命之可逝,让家属或社会明白死乃生命之自然。只有通过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世人才会理解死者应优逝、医疗有局限,和谐的医患关系才会真正建立。

2.4生死观教育是新医学模式的内在需求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医学的目的是预防疾病、控制疾病,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使医学集科学性、艺术性、道德性于一体的本来面目充分显现[1]。传统的医学模式在诊治过程中仅把病人当做一个生物体,而新医学模式的建立不但要考虑病人的生物因素,还要重视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全面分析把握,做到身、心兼治,内、外兼顾,这就要求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中,必须教会医务人员既要懂得分析患者的病理生理,也要懂得分析患者的心理、生活工作的因素。而生死观教育是此项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了正确的生死观,医护人员更容易对患者产生共情,更加注重与患者沟通、交流、深入了解,真正的病因也就更容易找到。医护人员在具体的医疗实践中要时刻遵循“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疗原则,既要运用自己精湛的医疗技术去解除患者的病痛,也要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的精神去安慰、帮助患者,以尽量缓解、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新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接受生死观教育,也只有这样医务人员才会更尊重患者的生命,关注患者的心理,尽一切可能促进患者康复。由于医务人员职业特性,每天都要面对病患的病痛甚至死亡,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人文关怀的理念,没有正确的死亡观(尤其是优逝的意识),就会对临终病人漠然置之而没有共鸣(同情)沟通,或对临危前的处置机械傲慢而缺乏人文关怀,使病人在无望、恐惧和痛苦中死去,无法真正做到尊重生命、尊重死亡。因此,对医务工作者开展生死观教育及医学人文培养是新医学模式的内在需求,必将深远影响其医护职业生涯。

3生死观教育的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生死观教育在医疗活动过程中有着深刻的意义,那么如何开展生死观教育呢。首先我们要结合医疗工作明确教育的对象,要对医护人员加强生死观教育。由于医护人员常面对“生、伤、死”,特别是经常近距离接触死亡,对死亡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正确的死亡观,是开展医疗救护和临终关怀的基础;其次还要在全社会开展生死观教育。生死观教育,尤其是临终关怀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仅局限于对医护人员进行生死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生死观尤其是临终关怀的知识普及、宣传教育,使生死观教育尤其是临终关怀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全社会了解、支持临终关怀事业[5]。结合急诊医学科的特点,生死观教育可以采取如下形式:

(1)坚持理论教育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周期性教育。在理论学习阶段,可以让医护人员学习、了解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文化与知识,包括死亡恐惧、类型、心理、禁忌等。而在临床实践阶段则侧重于教授临终关怀服务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如病情告知技巧、与临终病人沟通技巧、丧亲心理调适、悲伤辅导、自杀干预、器官(遗体)捐献及与死亡相关的习俗、仪式等。

(2)坚持多学科融合教育。生死观的课题不仅涉及医学,同时涉及哲学、宗教、社会学、心理学、文学、艺术、法学、伦理学等,这就要求在开展生死观教育时,要广博开放、多学科融合贯通。

(3)坚持生死观教育的知行相长,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育。如死亡人数较多的重大灾难发生、死亡标准界定、安乐死讨论、癌症终末期治疗的选择、临终关怀、濒死(或死亡)病例都是进行死亡教育的良好时机,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6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自杀 原因 策略

1 西部高校学生自杀现状剖析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各类矛盾和压力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模式、情感模式有了一定的变化。在此种环境下,大学生自杀现象成为社会环境中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对大学生自杀原因进行分析,并探寻应对策略缓解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发生,已经成为教育界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1.1大学生自杀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激烈竞争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恶化之势。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自杀死亡是青少年前三项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中国则是15-34岁年轻人死亡的第一原因,其中大学生自杀尤为突出。①从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来看, 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2010年仅上半年,西部某省高校有29起非正常大学生死亡事件,其中大部分为自杀性死亡事件。

1.2 西部高校学生自杀的心理特点

自杀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自杀(suicide)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②我国自杀的大学生都有着相似的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能正确认识个体自我意识。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时期,很容易出现偏差。第二、人格缺陷。遗传和环境因素可以影响人格的形成,有些大学生的人格问题从幼儿园、中学时代就已经显现出来,由于没有正确的疏导,到了大学时代显现的尤为突出。第三、承受压力、释放压力的能力弱。多表现为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美国著名的演说家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靠专业知识,百分之八十五靠人际交往”。③我国西部高校学生自杀的心理特点与上述自杀的大学生心理特点也大致相似。

2 西部高校学生自杀原因分析

大学生被誉为“天之娇子”,是国家的栋梁,是什么原因导致千军万马闯过独木桥而走进象牙塔的大学生选择自杀?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导致西部高校学生自杀的原因越来越复杂,总起来讲大致有以下几类:

(1)个体行为判断与社会规范标准错位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我国在转型时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信念等受到强大的冲击,他们所关注的问题越来越现实,同时行为准则、判断事物的标准跟着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对社会规范标准却仍然停留在个人主观判断的基础上,以个人的心理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道德、法律等标准来判断,削弱了大学生对个人行为方式的约束和控制。当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压力时,很容易产生消极沮丧的情绪并感到绝望而难以自拔,进而采取自杀行为以求解脱。

(2)负面导向强化了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盲从和效仿。在信息化加速的背景下,很多大学生通过网络、新闻媒体获得过多的关于自杀方面的信息。媒体的报道越多,越容易对大学生产生误导,并且增加了大学生模仿的机率。近年来,个别大众媒体为了高点击率、高盈利而大肆报道。同时,媒体却忽略了自己的责任,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报道,给了某个在生死边缘徘徊的大学生以不良暗示和感染,增加了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盲从和效仿,给社会带来了负面信息。

(3)全方位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导致大学生自杀行为产生的根源。在家庭教育中尤其应该注重幼儿时期的德育教育。“如果说学校的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体,那么家庭教育则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奠基者。”④由此可见,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大多在受教育时期。家长对于幼儿时期的教育大致有两种心态:其一,重视学前教育。其二,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身体健康状况,对德育、心理教育关注较少。西部高校学生的生源地大多来自西部省市,许多贫困家庭更多的是注重如何使家庭经济富裕起来,从而忽视了家庭教育。

3 缓解大学生自杀的应对策略

从上述分析上可以得出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涉及了多个方面,要做好防范工作,就要从根源抓起。构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对大学生自杀起到缓解作用。

第7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关键词】 脑中风;抑郁;护理干预

脑中风是一组急性起病的脑血管循环障碍疾病,以起病急骤,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中风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是常见脑血管病的并发症之一,该病具有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1]。如不给予治疗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且恢复时间延长,生活质量下降,增加病死率。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脑中风患者45例,经过护理干预获得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48~76岁;病程24 d~14个月;其中缺血性中风34例,出血性中风11例;45例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为中风,且为首次发病,排除昏迷、知力障碍、失语者。本组45例患者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抑郁状态均有好转,效果满意。

1.2 心理社会因素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等;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以及一些药物的影响;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喜欢辛辣、咸和甜食等;心理因素,由于生活的压力。由于该病的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大多患者会发生抑郁症,中风后抑郁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因此必须重视患者在医院、家里早期康复及心理健康教育[2]。

2 护理干预

2.1 心理护理 由于病程较长,患者普遍存在焦虑,紧张甚至恐慌的心理反映。如:对疾病的康复期望值过高,一旦出现病情反复,情绪会一落千丈,也存在一些患者害怕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而拖累家人,害怕周围的人讥笑等,而出现自卑或自责的心理,有的患者症状减轻或无自觉症状时,忽略治疗,导致疾病的复发。家人在和患者共同经历疾病的过程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如:失望、埋怨、急躁、放弃等,甚至放任不管,这些行为都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导致康复治疗的失败[3]。

2.2 一般护理 使居室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使之选择低脂、低盐、高维生素、高蛋白、无刺激性且易消化食物,做到少食多餐,供给足够热量;避免发生呛咳、误吸等;加强基础护理,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口腔清洁,保持大便通畅,协助定时翻身,注意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做好安全护理,防止发生跌倒等意外;保持患肢于功能位置,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肢体瘫痪程度。

2.3 抗抑郁药物的护理 抗抑郁药物常见的副反应有性低血压、心脏传导阻滞、口干便秘、出汗及困倦等,因此要注意观察用药患者的反应以及副反应。

2.4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主动提供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及家属了解该病的特点,了解、遵循医嘱,坚持服药治疗,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以及长期药物治疗可能出现的一些副反应等;采取多种形式的宣讲,办健康专栏,一起进行康复锻炼等,增进患者的沟通交流,缓解郁闷心理,又可锻炼身体,调节身心;护士要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用和蔼可亲的语言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同时可为患者提供有关脑卒中的宣教资料;耐心回答患者所提出的疑问,促进患者间良好的情绪交流;让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以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4]。

2.5 功能锻炼 中风后患者恢复的一大要点就是加强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包括肢体与语言等方面的训练。功能锻炼应在病情稳定后及早进行,坚持被动和主动相结合、床上和床下相结合、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原则。在这“三结合”的原则下,最主要的是突出“早”和“量力而行”和正确的运动方法。肢体活动能加强血液循环及恢复肌力,进而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并且对抑郁症的恢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应将功能训练贯穿于中风的始终,充分发挥患者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到正常的功能状态或重新获得技能,缩短患者疾病恢复的时间。

3 小结

脑中风是一组急性起病的脑血管循环障碍疾病,以起病急骤,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中风后抑郁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是常见脑血管病的并发症之一,该病具有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通过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减轻中风后抑郁的不良情绪对其预后的影响,树立了患者的信心。

参 考 文 献

[1] 康胜修,徐祖豪.针刺干预中风后抑郁状态的发生.广西医学,2002,24(1):141-142.

[2] 蒋玲玲.中风康复期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河北中医,2001,7:491-493.

第8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安全生产教育;安全意识;安全文化;安全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8-0043-02

安全问题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重点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我们在享受丰富物质文化的同时,也承受着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2011年日本的核辐射事件,这些是影响全球生物、人类的大事故,还有每天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发生的不计其数的小事故。这些事故均对企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无法磨灭的伤害。有些事故是因为科技水平、经济实力没有达到所造成的,而大部分事故的发生是因为没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所造成的。所以,提高安全文化素质是当今解决安全问题的最根本、最长远的办法。首先要培养专业的安全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但仅仅依靠安全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安全工作现状的需要。在此笔者提出在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安全生产教育课程。

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学校安全教育的缺失或不到位造成的,如2010年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53人死亡。其事故原因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2000年12月25日,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309人中毒窒息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75万元,其中事故的原因也是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这些事故就是专业技术人员不具备应用的安全素质所造成的。

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不一定具有高水平的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如2001年上海某船厂发生的吊车倒塌导致36人死亡的恶性事故,死亡者中有9人为某著名高校教师:一位著名加拿大核物理学家为了阻止可能发生的核事故奋不顾身用手堵住了核原料,最后因受到超量核辐射而死亡。这些事故告诉我们,高水平的科学家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素质同样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在高校开设安全生产教育课程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解决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需要。

一、开设安全生产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1 教师对学生影响的重要性。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担负着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符合社会需要人才的重任。素质中当然包括安全素质,而且学校老师的思想、观点对学生的影响甚至终生都难以消除。许多事件表明。正是学校中安全教育的不完全、不彻底。大多数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使得学生面对形形的突发事件时不知所措,甚至做出错误的选择。

2 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尤其是制造业人才,满足了我国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安全事故的隐患存在于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和使用的各个环节中,毕业生主要从事产品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工作,如果能在设计阶段、制造阶段能把安全问题考虑进去,那么就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所以在进行专业课程教育的过程中,也要重视专业课程所对应的安全技术教育。它是从物的方面杜绝解事故发生的一种办法,也是实现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本质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

3 防止人行为失当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发生的很多事故的原因都表明,学校的安全教育的缺失和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火灾事故中,四位花季少女选择跳楼作为最后求生的办法。在这起事故中,我们在痛惜生命逝去的同时,在责怪她们错误选择的同时;在寻找事故隐患的同时,是否考虑学校的安全教育的缺失或不到位?如果在安全生产教育课上教会学生注意用电的安全、教会学生在发生火灾时应当采取的逃离的措施和办法,这样的惨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学校期间发生的事故归在学校身上,离开学校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发生的事故,从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也受到学校期间老师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中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虽然学校各级领导在开会时都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也签了安全责任状书,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也不能消除事故给学生和学校带来的伤害。对于安全生产教育课程,领导不重视,规章制度不健全,学校该采取什么样的运行机制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安全生产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中来,学校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有的把安全教育放在学生处,有的将其放在保卫处,并没有把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来进行考虑。

2 安全生产教育的方式、方法有误。首先,有的学校进行了安全生产教育,也只是零敲碎打,很不正规,致使安全教育没有主渠道,没有将安全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来;其次,安全教育课时少,有的老师仅仅是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并没有教给学生该如何预防事故的发生及紧急情况下得应急措施。更没有考虑其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及后续工作和学习对安全知识的需要;再次。安全教育课的老师不专业,有些是辅导员,有些甚至是音乐老师,根本就不是专业的安全老师。有的辅导员还利用安全教育课开班会。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安全教育课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不完善。大多数学校都进行了安全教育但是没有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安全教育的内容仅仅局限于心理教育、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内容。没有把专业的知识与安全知识联系起来,没有考虑专业过程中伴随的安全问题。

三、应当采取的对策

1 从制度上保证安全生产教育课程建设。学校领导不能仅仅是在口头上或者形式上重视安全教育,要从行动上重视。根据学院具体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教育课程的管理办法,聘请专业的安全技术人员从事安全生产教育教学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教育不是一个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而应当切实落实到教学工作中来。对于安全生产教育课教学过程中需要的一些物质条件应当充分的满足。保证安全生产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需的经费需要。

2 安全生产教育应纳入教学计划,作为必修课程。教务处和各系部应重视安全生产教育课程建设,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任务重、课时多而不开设该课程。安全生产教育课程应当纳入必修课程。

3 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改革。对参加安全教育学习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其学习的内容很单调,涉及面窄。主要集中于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实训安全等传统领域。就在这几个领域进行的也都是理论教学。缺乏必要的实践演习和亲身体会。对专业方面的安全几乎就是一个空白。笔者对几年的安全生产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总结,认为安全生产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通用安全专业知识。通用安全专业知识包括机械安全、电气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防火防爆安全知识。这些知识不仅是专业的人员需要掌握的,也是现代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必备的安全知识。

(2)安全法规。对于安全法规的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刑法》的有关内容、《新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交通安全法》、《工伤保险条例》和与专业密切联系的法律。不管从事哪个行业,以上法律均是必备的安全法律知识,这些法律的实施对于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均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3)专业安全知识。针对本专业特有的危险性开设相应的专业安全知识,如焊接技术专业开设了焊接安全课程,机电类专业开设了相应的机械安全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了解产品本身的安全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有很大的帮助。

(4)必要的实践、演练。面对突发事件如火灾、危险物品的爆炸、天然气的泄露、交通、用电安全、自然灾害等情况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可以选择实战演练、观摩、网络视频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离办法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

在高职院校开设开展安全生产教育课程对于提高专业技能人才的安全文化素质、解决当前我国的安全生产过程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安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安全生产教育课程的措施与办法:①学院领导应当从制度上重视安全生产教育,保证安全生产教育过程所需要的经费;②安全生产教育不是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应当纳入教学计划并作为必修课程;③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要充分结合专业过程中伴随的安全问题,在保证充足理论教学的同时,要进行必要的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吴穹,许开立,安全管理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第9篇: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关键词】中职生 生命教育 中职学校

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整个中国迅速被悲痛吞没。那些失去生命的小学生、中学生们,留给国人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痕,并由此引发开展校内“生命教育”活动的,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师,笔者也有一些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的看法和观点。

一、生命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20世纪末,我国台湾教育界也将死亡教育和生死教育引入、整合,称为生命教育。我们所说得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关爱情怀和对终极信仰的追求,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具有以下特点:

1.变换角度,重现关系。它是一种以生命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并遵循生命昭示的规律所进行的教育,

2.体现本质,尊重生命。其本质在于尊重生命以及生命的价值,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

3.关注现在,关怀明天。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使他们明白生命教育不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二、中职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1.生命教育缺失

当今青少年轻视他人生命、漠视自身生命、摧残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据了解,目前我国至少有3000万青少年受到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等心理问题的困扰。让我们看看相关报道:2006年1月16日,年仅16岁的温州市第七中学初二(五)班女生吴雯雯,由于考试期间没扎辫子,被拒考场,她最终选择了轻生;2005年12月8日,安徽省某中学,一名“懂事”、“自信”并且“成绩优秀”的初中生,因为被政治老师偶然的一次罚站,突然自杀;2004年3月9日,山东某校贺某被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侮辱殴打,痛苦之下割腕自杀……这些残酷事情还在发生着,花季变成花祭!还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摧残生命来释放内心的压抑:清华学子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中小学生残忍伤害小动物,随意践踏树木花草、破坏公共设施。

面对触目惊心的事实,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致使这些孩子做出如此令人震惊的举动?笔者认为这其中学校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真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一种既授人以生存的手段与技能,使人把握物质世界的教育,又导人以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使人建构自己意义世界的教育”。然而这一神圣使命在我们现行教育中已遭忽视或被遗忘,我们的教育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更多的是压力,生活的乐趣不存,生命的意义不在,所以在我国实施生命教育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2.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学生生理和心理上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独立的欲望、叛逆的性格、自以为是却又自卑的心态。这种心理现象与心理冲突,造成埃里克森所谓的青少年期的自我认同危机。尤其中职生面临一定的心理和社会压力,一方面有着自己的梦想,另一方面又会感到自卑和没有前途;他们想独立不受管教,却又不得不依赖父母及成人的帮助与支持。这一时期的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当心理有许多的困惑和不满的情绪时,他们希望解决这些困扰,却不愿接受父母、师长及成人的指点,同时也有很多学生碍于面子不会向同伴倾诉,对外部干涉的抗拒比较明显,宁愿自己一个人积压在心里。加之生命教育的缺失,缺乏抵御挫折的能力,导致了青少年对生命的漠视。因此,对这一时期的中职生进行生命教育辅导格外重要。通过生命教育,正确引导他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观,促进健康成长。

三、中职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1.通过学科教学实施生命教育

我们说教学只是手段,最终方向是育人,是创造富有精神活力的伟大生命。可以通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结合来实施,比如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形成一批生命教育精品课程;隐性课程如建设关怀生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生命教育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通过专题教育实施生命教育

在国外,生命教育一般集中在对知识、性知识、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校园暴力等方面,由学校和专门的社会机构加以实施。结合我国学校教育现状,我们的生命教育专题可以分为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禁毒教育、环境教育等。

3.通过课外活动实施生命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教育、仪式教育、社团活动、社会参观、综合实践等,使学生体会生命的快乐和宝贵。比如在学生中开展“珍爱生命,把握现在”为主题的生命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讨论会、辩论会、读书会,开设网上论坛,自编自演小品、话剧等多种形式,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4.通过周边资源实施生命教育

充分挖掘中职生的生活经验和家庭、社区教育资源,有主题地开展好经常性的生命教育活动。此外可利用资源还包括:图书(包括教材及教辅)、报刊、图片、心理量表等文本资源和影视节目、录音、录像、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

5.通过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来辅助生命教育

要创造一定的逆境,磨练学生的意志,引导学生认识痛苦和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才会有生机,从而能够更加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

总之,生命教育的开展应该做到为教育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因校因地制宜设计活动,使内容序列化、形式多样化、组织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张可君,姚本先.快乐人生的良方——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

[2]彭志斌,梁丽媚.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8):177.

[3]张云飞.呼唤生命教育[J].社会,2003,(3).

[4]吴增强.生命教育的历史追寻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05,(9).

[5]刘济良.生命教育论[D].浙江:浙江大学,2003.

[6]王学风.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J].教育评论,2001,(6):53.

[7]宋广文.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下的生命教育[R].浙江:浙江心理健康活动观摩活动,2006.

[8]王北生等.生命的畅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6.

[9]中华生命教育网.lifedu.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