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交通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自助旅游。自助游因其自由、接近大自然、新颖的特点而受到游客的喜爱。但是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故分析其发展现状、找出阻碍其发展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对促进自助游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自助旅游发展现状
自助旅游是游客自己安排路线以及活动的旅游方式,可以让人亲近自然、享受自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希望享受自由、体验生活的人也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被冠以时尚代表的自助游呈现走强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自助游也迅速发展起来,其特点是方便快捷。游客在旅游前,可根据自己的时间查询天气、路线等旅游信息,在网上预定好旅游目的地的酒店和餐饮等服务。就自助游的形式而言,可分为家庭自助游、自驾游、背包游和专业型自助游等。家庭自助游和自驾游属于短途旅游,其中家庭自助游有随意性特点,往往是在假日以代表性的海滨城市或城市周边景区为目的地进行的休闲度假短途游。而自驾游是爱车族自己设定旅游路线和活动,开车进行的短途旅游。背包游是青年人为寻求刺激、自由、新颖等进行的徒步旅游,这种方式能锻炼人的意志、增强体力,也比较便宜,比较受大学生的喜爱。专业型自助游是专业型旅游者自主组织探索尚未开发的旅游地点,这种形式的旅游方式面临的困难比较大,对旅游者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要求比较高。
二、我国自助旅游发展的障碍
(一)旅游者缺乏应急处理能力
目前我国自助旅游者大多是追求潮流在形式上模仿自助旅游,但是缺乏专业的旅游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有的游客喜欢到人迹罕至的未开发旅游地点登山、探险等,由于路线尚未开发,这些地点的危险系数比较高,难以保证缺乏应急处理能力的旅游者的安全。有的旅客喜欢和志趣相投的好友结伴旅游,而有的则喜欢自己背包走遍天下,但是由于缺乏旅游经验,也给其安全造成隐患。应急处理能力和专业旅游知识的缺乏阻碍了我国自助旅游的发展。
(二)缺乏实用的自助旅游信息
目前,虽然查询旅游信息的途径增多了,但是还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在查询信息时,大多的报刊和书籍都是对旅游地的介绍,而这些介绍大多是旅游地为吸引游客而专门编制的,与旅游地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旅游网站关于路线设定、酒店和景区介绍也大多为吸引旅客消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设置的。这些信息很难使游客全面了解旅游地的真实信息。我国的网络预定系统还不太成熟,可供游客互动的网络也比较少,而且即使有互动的网络,其提供的信息也存在某些错误,从而给游客自助旅游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三)缺乏基础配套设施
目前国内自助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太完善,只能为游客提供安全和吃住行保障,而不能满足游客享受的需求。很多旅游地都开辟由小吃街和购物街等旅游地点,也有酒店住宿和风景观赏景点,但是在接待娱乐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自助游时游客首先考虑的就是交通,其次是住宿。由于公共交通站点信息连接没有相应的指引,使游客在寻找旅游地点时浪费时间和精力。在接待时缺乏娱乐设施等,旅游点信息没有与网络形成接轨,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既不能满足旅客需求,也限制自助游的发展。
(四)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我国自助游呈现上涨的趋势,但是政府对此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表现在很少关注自助游,在政策制定和资金支持方面都做得不够。例如,游客进行自助游时往往需要较高的花费,如果想要去外国旅游则会遇到支付困难,在使用信用卡的时候由于跨国则会造成一定的不便,这直接打击了游客旅游的积极性。相关部门办理签证时间较长或者是要求太多,在办理签证的过程中消磨游客对异国风情的向往,这也阻碍自助游的发展。
三、我国自助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旅游行为指导
针对政府重视不足和游客缺乏应急处理能力,我们需要加强旅游行为指导。其中,政府方面要加大宣传和制定便利自助游的政策。加大对自助游的关注力度并大力宣传旅游安全。利用宣传片、电视荧屏、报纸和网络等各种途径宣传自助游安全知识,为自助游者提供应急指导,保证其安全。同时也可向社会传达自助游亲善他人、接近自然、环保健康、尊重异域文化等的形象,使自助游客到旅游目的地能得到当地人的热心帮助,提高其愉悦程度、丰富旅游内涵。对于跨国自助游要放宽政策,给予适当的优惠,如降低旅游价格等。这对促进自助游和旅游地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要拓宽自助游者的旅游信息渠道,对其旅游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通过建立自助游网上信息中心,在介绍旅游地景点和酒店以及产品推广外,及时提供气象、路况和旅游交通图等互动性咨询服务。同时自助游者可从户外店、俱乐部、旅游手册和自助游网站等渠道获得信息支持,提升其对旅游地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旅游态度、深化个人修养。
(二)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鉴于我国在自助游基础配套设施方面还不完善,且我国自助游处于增长的趋势,因此必须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为自助游者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首先要完善交通设施,使公路、地铁、高铁和航空的交通系统班次合理布局,增大旅游地的可进入性,沟通游客和旅游地。在旅游地设置区域导游图,方便游客设计旅行路线。在重要的路口、交通干道等地设置交通指示牌,使游客顺利到达目的地。其次要完善住宿餐饮设施。把酒店根据其目标顾客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档次,满足各种自助游者的需求。例如,针对工薪阶层和学生应设置家庭旅馆或青年旅舍,满足其对价格的需求;针对教师等不想花费很多但特别讲究的人设置中档次旅馆,同时还要有相应的高档次酒店满足白领的需求。最后要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加强检查和管理等,确保旅游地交通畅通、游客人身财务安全,建立有效的救援体系,以营救缺乏应急处理能力的游客,及时为其提供咨询、救助和医疗等服务。
(三)健全自助游市场体系
鉴于自助游处于增长的趋势,旅行社应转变观念,改为向自助游者提供相应的服务,形成自助游产业链。同时政府也要认清自助游的发展现状并为其提供后台支持服务。首先,传统旅行社应将服务由组团和接团转向为游客提供代购交通票据、订房、提供景点套票、设计线路等服务,这样既可以节省聘请导游等所需的成本,又可以增加公司盈利渠道。同时要与酒店、交通部门、景区、互联网等部门合作,通过与自助游俱乐部和旅游用品经销商等搞好关系,推出组合产品,可以形成产业链为自助游者提供全套的服务。此外,政府也要规范市场规则、制定旅游管理政策规范,为自助游者提供法律保障。在推行旅行社和景区责任险时,也可推行自助游者险,例如旅游意外伤害保险、旅游人身意外保险以及旅游救助险等,为喜爱参与登山、探险等高危险系数活动的自助游者提供保险支持服务等。
关键词:产业融合;现代农业旅游;规范管理;凝练特色
1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居民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为了缓解来自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方式进行精神和情感宣泄,旅游则成为了其中较受欢迎的方式。旅游具有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及带动大规模就业等优势,尤其对于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地区来说,更加具有吸引力。
2浙江省景宁县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优势
2.1发展模式多种多样,农业旅游内容丰富
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景宁县的农业旅游涉及种类不断扩大,经营类型也得以丰富。目前较为主流的几种发展模式有:以展示畲族民族服饰(凤凰装等)、畲族农业作业设施、畲族土特产(惠明茶、茯苓等)等为主的民族农业特色旅游模式,以展示景宁县特色蔬菜(高山茭白、高山茄子等)产业生产加工为主的蔬菜产业旅游模式,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过农家节”为主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模式等。各项旅游内容都与景宁县当地的农业生产特色相结合,即满足了游客舒缓心情、放松身心、纵情娱乐的现实需要,又在旅游娱乐中将景宁县的特殊文化传播出去,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双重发展。
2.2宣传形式新颖
景宁县在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旅游宣传推广的重要性,并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和新兴的社交平台、新闻媒体,彻底转变了景宁县原来的口口相传模式。第一,创办了景宁县专门的农业旅游网站,并与多个知名网站进行了互动链接。第二,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着重突出了景宁县农业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第三,结合了新兴的社交平台和手机互动软件,成立了专门的宣传推广小组,展开网上预订等特色功能。
2.3政府大力支持
在省级和市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景宁县的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已经初具规模,自成体系。从整体上看,初步形成了管理科学标准化、招商引资多元化、景点类型丰富化的产业融合特征,从2014年的年度统计上可知,现阶段全县登记注册的农业旅游景点22家,大型的农家乐80余家,农业旅游业的年收入高达6.8亿元人民币,不仅带动了景宁县自身的经济发展,而且有效提高了周边地区的各项产业经济效益。此外,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实施了“六个一”改造工程,真正把景宁县打造成了现代化的农业旅游景点。
3浙江省景宁县未来现代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3.1加大投资,改善交通
交通不便一直是阻碍景宁县农业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关键。景宁县地处浙江省南部,县内多山地,虽然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相继铺设了多条公路和柏油路,形成了县内的交通框架,但是整体交通状况不够理想。因此,景宁县要想实现农业旅游业的突破性发展,首先要加强交通设施的优化改善[1]。一方面是各级政府要加大相应的财政支持,尽快完善基础交通设施建设,在县区内形成完整性的交通道路网;另一方面,县内旅游部门还要做好对外招商引资工作,为景宁县的农业旅游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3.2规范管理,提升水平
要进一步明确休闲观光农业管理的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并尽快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做好休闲观光农业的立项审批、指导协调、组织验收、监督管理等工作[2]。大力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人才的培养。要把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人才培养作为一项提高农民从业技能、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增长,促进农村改革快速发展的大事来抓。
3.3凝练特色,打造精品
景宁县大均乡是“中国畲乡之窗”,近年来大均乡坚持以“打造洁净大均共享宁静家园”为工作主线,按照市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取得了较好成绩,大均乡的伏叶、大均、泉坑、李宝和梅山5个村自被确定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以来,大均乡既凸显一村一品,又让美丽风景串点成片,赋予每个村一个精品“故事”,打造“五朵畲花”。
3.4农旅结合,强化促销
农业部门要加强与旅游部门和旅游机构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以便于结合景宁县的农业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旅游规划[3]。要强化“两个资金”引进,一是当地工商企业、私营企业和民间个体企业的资金吸引。二是加大对外资企业的招商优惠力度。同时,当地农业旅游部门也要做好旅游发展与推广工作,在原有传统的旅游项目上,不断进行创新发展,增加农业发展的名、特、优、新与奇农产品新品种,推广高效种养模式、高新农业技术及先进农业设施,提高休闲观光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特色内涵。
4小结
现代农业旅游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农业发展方式,在不破坏地区环境、占用较少资源的情况下,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必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各地区在发展农业旅游产业时,要注意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各方面工作的统筹规划,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实现地区经济的优质发展。
参考文献
[1]戚永欢.浙江省诸暨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探索与实践.甘肃农业,2006(6):145.
[2]宗四弟.浙江省观光果园现状与发展对策.浙江柑橘,2006,23(1):2-4.
前言
地处西南地区的贵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0%,自然风光美景比比皆,优良的旅游资源条件使贵州成为《纽约时报》评选的世界上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由于地理条件与历史发展的原因贵州在一直属于经济落后地区,从1978-2014年人均GDP一直在全国排倒数第一,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旅游作为生态型的低碳产业,为贵州的后发赶超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秉赋贵州将旅游业摆上“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位置而重点培育,2012年国发2号文件提出将贵州培育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从国家层面首次把旅游业发展纳入贵州省发展战略。随后贵州省进一步明确“建设旅游强省,将旅游业打造为实现贵州人民脱贫致富的现代服务业” 的旅游发展战略目标,而十三五”期间贵州更是将“推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作为旅游经济发展的目标。而贵州旅游进一步的发展,依赖于充分了解新时期旅游者的需求,本文对贵州旅游发展现状以及新时期旅游形式的变化进行分析,以期为贵州新时期旅游发展提供基础性研究。
一、贵州旅游发展现状
(一)贵州旅游增长情况
贵州境内喀斯特地貌广布,众多原始奇秀的喀斯特山水景观、神秘古朴的民族文化是贵州旅游发展重要的资源依托,近年来随着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贵州省从2006年--2015年旅游收入在GDP中所占百分比的情况(见表1),总的可以看出从2006年以来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增加,从2006年来的17%增长到2015年的33%,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量达2.57亿人次,同比增长39.2%;实现旅游总收入2241.35亿元,同比增长41.1%。
2006年是贵州省旅游发展最明显、快速的一年,接待人数、旅游收入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51.8%和54.1%,目前,是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最为快速的一年,2007年开始,每年二者继续保持着增长的态势,除了2015的接待人数增长率为17.1%以外,其他的都保持在20%以上的逐年增长趋势,最为显眼的是2016年上半年接待人数就已达到25700万人次,增长率达到36.1%,旅游收入达到2241.35亿元,增长38%,数据显示出近十年来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之快速。
二、贵州各类旅游模式发展分析
(一)自驾游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和完善以及居民拥有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贵州自驾车旅游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贵州省从2008年以来民用汽车数量、私人汽车数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道路交通的改善及各种假日条件到来的综合条件下,二者也呈现出平行上升的趋势,到2014年为止,民用汽车数量达到246.36万辆,私人汽车数量达到208.95万辆,在7年时间里分别增长了169.21万辆、154.68万辆,近年每个黄金周的高速公路大拥堵,堵在路上的几乎都是蜂拥而出的自驾车旅游者。
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是自驾游的基础保障。2015年贵瓮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贵州88个县市区的高速公路全部建成通车,贵州成为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加快形成西南地区重要交通陆路枢纽,“678”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7000公里,形成24个省级通道,基本形成以贵阳为中心的交通圈,2小时覆盖黔中经济区,4小时覆盖全省,7小时覆盖周边省会城市。贵州2016年拟启动的高速公路项目9项,交通条件的改善极大地推动了贵州自驾游的发展。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贵州自驾游的客源中本省占了50%以上,外省游客主要集中于周边省市,按所占比重依次为重庆、湖南、四川、广西、广东、云南、湖北等,客源最远来自海南、上海、北京等地。各景点又以临近省市为市场主体,如万峰林以云南游客为主,西江、梵净山以湖南游客居多,荔波漳江风景区以广西、广东游客为主,而赤水则是重庆、四川游客占绝大多数。同时调研中还显示,公路通达条件较好的地区自驾游客在游客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除了景区要素吸引外,旅游线路沿线风光和交通便利也是吸引自驾游客的主要的因素。
(二)散客自助游
从2012年开始,黄果树景区散客量首次超过团队游客数量,2013年‘团散’游客比发展为3:7,而且这一比例还呈拉大趋势。作为全省知名的旅游景区,黄果树瀑布“团散”游客比例悬殊的现象并非孤例。西江苗寨在2009年团散比还维持在7:3,2012年这一比例开始持平,2013年之后散客趋势越来越明显。2014年国庆期间,在贵州纳入重点监测的63个旅游景区中,自驾游客占总游客量的60.2%。黄果树、西江苗寨、青岩古镇、南江大峡谷等近10家旅游景区2015以来接待的散客量超过团队游客数量,这些数据显示散客成为贵州省旅游市场的主力军。
(三)贵州“互联网+旅游”与智慧旅游
大数据时代,“智慧旅游”成为旅游业的方向所在。2014年初,贵州省连续出台《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若干政策的意见》以及《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智慧旅游云”,迈出“智慧旅游”发展路上的关键一步。贵州“互联网+旅游”的主要运作机制是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等高端技术在旅游体验项目、产业营销以及旅游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运用。到目前为止,贵州基本实现了旅游产业的信息化升级,从旅游数据中心到智慧景区建设,从乡村旅游平台到旅游电子商务系统,从旅游政务管理到游客服务,覆盖了旅游产业的各个方面,下一步贵州还将推进智慧旅游在酒店、山地旅游、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服务贸易;现状;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67-01
一、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开始发展,到2009年,旅游服务贸易总收入从1978年的2.63亿美元,增加到395.6万亿美元,30年间增长了150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居世界位次由1980年的第34位上升到第5位,入境游客人数的增加,带动了周边交通,民航,住宿等行业的发展,也缓和了就业形势。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以及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届时不仅会对中国服务贸易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二)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成为了旅游服务贸易大国,但并不是旅游服务贸易强国。
1、外国客源市场不够丰富
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统计,在外国客源市场中,日本和韩国分别是我国第一和第二大客源国,此外是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澳大利亚。虽然这几个市场很重要,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市场需求增长已经进入平稳期,当需求逐渐趋向饱和,其开拓能力必然也会受到制约,而有开拓潜力的欧洲等国的入境游客人数却没有显著增加,这反映出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出更广阔的市场。
2、立法滞后
我国先后出台了十几部针对旅游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些法规对规范旅游行业,加强旅游监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没有从法律层面对旅游业的发展加以保护和约束,旅游业法律的空缺不仅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现在的发展规模极不相称,也导致了旅游服务业监管的不力。
3、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问题
一直以来旅游业都被当做“无烟产业”或者“绿色产业”,旅游服务贸易由于前景广阔,因此一些地方政府更是把旅游当做支柱产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国旅游资源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环境污染严重,二是生态环境破坏,三是旅游景观资源破坏,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呈现地区性不平衡,东部11个省级行政区旅游外汇收入大于中西部20个省级行政区,且东部地区旅游外汇收入在81%以上,占据绝对优势。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和开发均不足,而东部地区刚好相反,不仅开发早且交通便利,基础配套设施配置到位。如果这种差异性发展持续下去,不仅将导致东部地区的旅游资源长期负荷,而中西部地区旅游设施闲置,还会严重阻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4、旅游市场营销力度不够
我国旅游市场既缺乏效果显著的营销方式,也缺少资金投入。首先在方式选择上,大部分旅游项目缺乏创意,自然资源没有和人文背景结合,宣传方式简单落后,缺乏市场竞争力。其次就是旅游投入不到位,据旅游协会资料显示,每增加1美元的营销投入,就可以增加123美元的收入,但是我国国家旅游局的年营销投入只有350万美元,仅占世界总数的0.175%,可见,缺乏有力的营销,会直接影响到旅游收入.
二、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客源市场
我国有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且地区特色突出,适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因此我国必须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创新旅游产品,并结合相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旅游产品的供给,吸引国外游客。例如西班牙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强国,不光是依靠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吸引旅游者的旅游资源,还依靠一系列的措施,在产品的开发上注重多元开发,强调品质取胜。我国不能只局限于旅游观光这种传统方式,也应增加休闲度假,商务旅行,自助游等旅游方式的选择,并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产品,设计出精品路线,来吸引国外游客。
(二)加强政府主导,完善立法
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的协调和参与,我国应加强政府的主导地位,扩大政府间的合作与交流,消除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壁垒,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同时要加快旅游立法的工作进程,参照WTO的相关规则,建立完善的旅游法律体系。其次要加强监管力度,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提升我国旅游服务的质量,
(三)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中国早在1985年加入了《世界遗产公约》,这意味着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做到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开发的过程中妥善处理好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眼前利益和将来利益之间的关系,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自然环境的承载范围内,建设旅游服务基础配套设施。同时要从政策、科技手段、经济投入多个方面对旅游资源实行有效地保护。
(四)结合地方特色,协调区域发展
促进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整体快速发展,必须打破地理区域和行政区域的限制,从全局出发协调区域发展,同时要结合地方特色,例如西部地区自然人文景观独特而神秘,对外国游客很有吸引力,但基础设施薄弱;而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全面,交通便利,长期来是我国入境游客最大的集散地。因此对于发展西部旅游,要注重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带动作用,走出一条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子,同时要注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旅游富民的路子。对于东部地区要加强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创新,促进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加强各地区之间交流合作,发达的东部地区扶持中西部,在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区域内部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开展多样化、特色突出的旅游活动和交流活动。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任晓燕,霍朱莲.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4.
【关键词】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邮轮母港;产业链;邮轮经济
0 引 言
按照功能类型划分,世界邮轮港一般可分为母港型(Homeport/Terminal)、停靠港型(Calls of Port)和小码头(Jetty)等3类。邮轮母港在功能上较之挂靠港更加全面,这对邮轮母港产业提出更高要求――以邮轮靠泊、邮轮游客上下船和岸上旅游为核心的下游产业更加成熟便利;以邮轮设计理念、邮轮技术创新、邮能优化等知识密集型价值活动为主的中上游产业效应更加明显;与邮轮产业发展相关的金融保险、法律服务、邮轮供给、人才培养、航运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支撑和配套体系更加系统。
目前,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邮轮经济和邮轮产业稳步发展。以上海邮轮母港建设为契机,邮轮码头设施不断完善,邮轮旅游蒸蒸日上,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此外,全球众多邮轮巨头期望以上海邮轮母港为基点,拓展我国巨大的邮轮市场,为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依托良好的政策、经济、地理位置等优势,上海港成为亚洲最具潜力的邮轮母港之一。
1 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发展现状
(1)邮轮码头及配套服务不断完善。码头设施方面,上海港已形成“两主一备”模式,基本满足各类邮轮船舶靠泊要求,奠定了硬件设施基础。码头经营方面,依靠地产项目整体受益,码头单体经营主要通过展览场地出租、商业配套设施对外招商等方式加快资金回收。邮轮接待方面,上海港接待邮轮及邮轮游客数量不断增长,2012年接待国际邮轮247艘次,国际邮轮出入境游客及船员50.3万人次。口岸服务方面,上海口岸办和“一关两检”加大邮轮游客通关支持力度,启用“口岸移动检查”设备,还允许将团分组、分批上船,有效地减少了码头滞留,口岸通关效率居全国之首。
(2)各大邮轮公司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皇家加勒比、歌诗达、丽星等全球顶级邮轮公司纷纷入驻上海,我国本土邮轮公司也进入探索阶段,以上海为母港运营的国际邮轮不断增加,运营航线不断丰富,邮轮包船业务也略有涉足。2013年,“海洋航行者”号等5艘国际邮轮均已确定以上海为邮轮母港运营,刷新2012年4艘的纪录。上海主要运营邮轮航线以日韩、东南亚航线为主,航线覆盖时间设计灵活,以满足不同游客的出行需求。
(3)邮轮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邮轮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业态,游客数量不断增长。国内部分旅行社相继开设邮轮部,推出邮轮旅游业务,国际邮轮公司也逐渐完善中文网站,以便我国邮轮游客查询信息和预订航次。目前,上海在整个邮轮母港产业链上涉及最广泛的是邮轮旅游业,而邮轮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其他邮轮母港产业的发展。
(4)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面共同促进上海邮轮专业人才培养。2011年,上海市旅游局指导成立了“上海国际邮轮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上海邮轮港口企业与国外培训机构合作,举办了邮轮母港产业培训班;上海市部分高校已开设邮轮专业或设置相关课程,上海海事大学亚洲邮轮学院、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等机构相继成立。产、学、研相结合,共同培养邮轮专业人才。
(5)国家相关部委和上海市相关单位纷纷出台邮轮政策法规。国家及地方层面对邮轮产业发展日趋重视,先后颁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我国邮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上海市邮轮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际邮轮口岸旅游服务规范》等文件,为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
1.2 存在问题
上海邮轮母港产业链很不完善,其产业发展主要停留在以港口接待和旅游接待为主的产业链末端,而邮轮修造、邮轮公司运营等邮轮产业核心环节鲜有涉及,与迈阿密等世界邮轮母港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1)邮轮码头建设经营及配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一是邮轮码头设计人性化不足,注重外观性而忽略了功能性;二是开发运作缺乏一体化定位,邮轮码头尚未形成统一管理;三是口岸服务效率有待提高,需扩大口岸开放程度和改善查验机制,提高登船和通关效率。
(2)本土邮轮公司和母港航线相对匮乏。一是上海缺少本土邮轮船队和邮轮公司,运营经验欠缺;二是母港邮轮数量相对偏少,吨位偏小,缺乏超大型豪华邮轮和奢华邮轮船队;三是区域联动性不强,周边邮轮港口硬件稍显落后,邮轮可挂靠港口数量有限,配套程度不高,影响邮轮航线丰富性。
(3)邮轮设计和修造领域几乎空白。一是缺乏邮轮设计理念和技术;二是还未掌握邮轮建造核心技术,目前技术水平普遍停留于主流船型;三是邮轮修理专业水平有待提升,其技术主要集中在碰撞事故等给船舶造成的“外伤”上,对于邮轮“内伤”和“护理”还无法很好地解决。
(4)邮轮供应环节面临挑战。世界邮轮市场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全球邮轮供应系统,而上海尚未跻身其中。一般而言,除新鲜蔬菜水果等需在当地补给外,其他供应物品均通过全球邮轮供应系统采购直接上船,大多数邮轮公司无需专程到上海进行邮轮补给。因此,上海要建设成为亚洲邮轮供应中心面临巨大挑战。
(5)邮轮旅游客源动力不足。一方面,我国游客邮轮旅游观念缺乏,消费能力有限,休假时间受限;另一方面,旅行社对邮轮产品认识不足,不愿承担风险,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邮轮公司服务不够“中国化”,造成本土游客“水土不服”。
(6)邮轮专业人才相对匮乏。邮轮专业人才主要分为管理型、技术型和服务型三大类。上海本土邮轮船队运营经验缺乏,面对技术难、标准严的邮轮设计和修造,专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都表现出空缺;船员等邮轮服务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和较好的身体素质,在邮轮航行中,中国籍服务人员仅占很小的比例。
(7)支持上海邮轮母港产业的政策力度不够。一是口岸管理政策制约游客登船效率,团进团出易造成游客滞留码头;二是多港挂靠政策有待进一步协调落地,部分航线和港口未实行多港挂靠政策,而目前已实施多港挂靠政策的航线和港口多为特案批准,并不存在操作的广泛性;三是缺少专业邮轮旅行社特批政策,导致上海专业邮轮旅行社匮乏,邮轮产品分销渠道的多样性和通畅性存在问题。
2 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分析
从发展现状来看,上海发展邮轮母港产业已具备一定基础。准确分析上海邮轮市场需求,有利于把握邮轮母港产业发展需求,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2.1 客源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旅游业迅速发展,邮轮旅游存在大量的潜在客源。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上海的主要客源腹地,能为上海带来持续的客源增长动力。
(1)人口环境。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较多的高收入城镇人口,普遍受教育水平较高,这些人口特征为培育上海邮轮旅游客源市场提供了条件。据波士顿航运咨询公司大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邮轮市场客源容量在100万~250万人之间。
(2)经济环境。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利于邮轮客源市场的培养。
(3)旅游环境。2011年,我国旅游市场呈现“两高一平”格局,国内旅游和出入境旅游稳步增长。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的国内旅游收入均位列前茅,其打造的区域旅游合作将为上海吸引邮轮客源提供不竭的动力。
(4)交通环境。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交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公路、铁路、航空等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便捷的交通条件能吸引大量江浙两地的邮轮游客。
(5)地理环境。上海是我国近海邮轮航线和亚洲邮轮航线的圆心所在,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个著名港口相连,根据季节不同可开辟多元化航线,成为东北亚地区最为理想的邮轮运营区域。
2.2 接待能力
基于上海客源市场潜力、码头配套设施、全球邮轮公司入驻等情况,加之航线日益多元化经营、吸引大船靠泊等助推因素,预计“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上海邮轮到访量和邮轮游客到访量将呈现跨越式增长(见图1)。根据指数曲线趋势外推预测法,预计到“十二五”期末,上海邮轮到访量将达到442艘次,邮轮游客到访量将达到70万人次,基本实现“十二五”目标。
图1 上海港2007―2020年邮轮及邮轮游客到访量趋势
(预测部分为虚线)
2.3 航线设计
航线设计是对船公司设计能力、控舱能力和营销能力的三重考验。结合上海邮轮市场现状,设定满足本土游客需求的多元化航线,才能挖掘出更多的潜在客源。
(1)挂靠港口。从目前挂靠港口的情况来看,日本的福冈、长崎、鹿儿岛、宫崎、神户、横滨和韩国的仁川、济州岛常作为受我国游客欢迎的邮轮目的地。基于口岸管理限制、东南亚邮轮港口基础设施与上海不配套等因素,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及东南亚等港口没能在上海邮轮母港航线上普及,而这些港口日后极有可能受到我国游客的广泛关注。
(2)航行时间。我国邮轮市场的平均航线设计时长为4晚、航行时长在1周之内较符合我国休假制度和游客旅游习惯。随着邮轮旅游文化的宣传普及,游客年龄结构也有可能发生变化,以孩子为主的暑期游和以时间充裕的老人为主的长线游,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航行时间应提供更多的选择,无论是2至4天的短线,还是8至12天的长线。
(3)游客偏好。航线设计应符合我国游客偏好。一是适应我国游客目的地旅游的习惯,选择特色突出的挂靠港,使其更好地体味异域风光;二是邮轮上配备更多诸如麻将、纸牌等我国游客喜欢的娱乐设施,使其更好地度过邮轮上的休闲时光;三是结合我国游客出行结构特点,增设更加人性化的老人房、三人房等,满足游客实际需要;四是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提供更加符合我国游客口味的中式餐饮。
3 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建议
3.1 发展定位
根据《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上海市邮轮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内容,结合国家战略方向,综合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发展现状,以地理区位和丰富资源为依托,切实围绕“四个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上海邮轮产业先发优势,借鉴国内外邮轮母港产业发展成功经验,坚持“规划引领、设施配套、政府协调、区域合作”原则,构建北外滩邮轮产业核心功能区和宝山国际邮轮城,加快打造功能齐全、特点突出、优势明显的上海邮轮母港产业链,大力促进邮轮经济发展,形成基础设施完善、技术管理先进、服务配套齐全、产业结构合理、政策扶持到位的亚洲邮轮中心,着力打造立足上海、辐射中国、面向亚洲、迈向世界的国际邮轮母港产业。
3.2 发展路径
上海打造邮轮母港,发展邮轮母港产业,可实施“三步走”战略。
(1)实现虹口与宝山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虹口北外滩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较成熟的经济、交通、旅游等邮轮相关产业基础;宝山吴淞口码头设施先进,周边地域广阔,发展空间巨大。上海港首先要协调虹口与宝山的邮轮码头功能,合理定位,错位发展,加强政策引导,有效规范服务和管理,营造更加便利的邮轮经营环境,以吸引国际邮轮前来,实现共赢。
(2)建设吴淞口邮轮旅游基地,加快打造宝山国际邮轮城。在加快完善吴淞口邮轮码头基础设施和商业、娱乐配套的基础上,争取邮轮产业相关政策突破,推进宝山“上海国际邮轮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通过综合开发模式,使邮轮停靠、旅游观光、生活居住、休闲游憩、社区发展和环境营造等诸多功能在同一空间内实现最佳结合,最终将宝山建设成为全球一流的国际客运中心和集金融商务、商业贸易、文化休闲、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邮轮城。
(3)构建北外滩邮轮产业核心功能区,形成高端邮轮产业集群。结合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企业成群、产业成链、要素成市”的发展目标,依托其中央商务区(CBD)区位优势,进一步改善国际客运中心周边环境,完善邮轮配套服务,加快法律、保险、金融、贸易等功能配套,完成国际知名邮轮公司总部基地建设,重点打造国际化的高端邮轮产业核心功能区,促进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向更高层次跃升。
3.3 发展重点
(1)培育客源市场。上海大容量的客源市场是众多国际邮轮公司纷纷进入上海的重要助推力。结合我国游客偏好,开辟更具吸引力的多元化航线,挖掘本地客源;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为我国游客所接受的休闲旅游文化;在市场客源不足的情况下,调整休假制度,允许国企员工出境旅游,奖励国企员工邮轮旅行;政府通过提供特批政策,开通专门通道,保障邮轮旅行社成立审批工作,支持成立专业邮轮旅行社,拓宽邮轮产品分销渠道,加快培育邮轮客源市场。
(2)健全产业要素。上海打造邮轮母港产业链,必须健全产业链上邮轮产业主体、邮轮修理技术和邮轮供应系统等核心要素。通过组建本土邮轮公司,培育邮轮产业主体,完善在邮轮母港产业链上具有核心控制力的环节;借鉴欧洲团队经验,以项目购买的方式从欧洲邮轮修理企业买入技术,由上海船厂进行大规模的邮轮修理,逐渐学习掌握先进的邮轮修理技术;加大海关等政府部门支持力度,提供便捷、优惠的邮轮采购途径,增强上海邮轮供应竞争力,积极融入全球邮轮供应系统,推动亚洲采购中心向我国转移。
(3)完善配套服务。一是要完善码头功能和设施,改变开发理念,注重交通集散能力、检票大厅容量等码头功能性;二是要完善满足游客需求的休闲、娱乐、购物、住宿、居住、银行等诸多商业配套设施,打造上海国际邮轮城;三是要完善方便游客集散的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直通邮轮码头的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建设,改善市内通往宝山区邮轮码头的行车路况,扩大私家车和旅游大巴停车面积;四是结合我国法律法规,放眼国际,积极推出新的政策,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惯例,完善上海邮轮母港建设“软”配套,保持市场稳定。
4 结 语
上海打造邮轮母港产业链,发展邮轮母港产业,有利于扩大邮轮产业经济圈,增加邮轮经济带动效益。现阶段,上海邮轮母港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应立足现状,正视存在问题,明确发展重点,培育客源市场,健全产业要素,完善配套服务,以促进上海邮轮母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绪论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自驾游在大众旅游形式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国内外也对自驾游有了相关的研究,本文通过系统分析,从而全面正确的了解自驾游的现状和带来的影响,及未来可能的前景。
一、自驾游兴起的原因及构成
(一)自驾游兴起的原因
自驾游兴起主要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促使交通、信息网络设施发展完善,假薪制度的实行,从而促进自驾游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游客旅游需求趋向多样化。在旅游中,游客更愿意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其中的出游线路,注重自我享受,创新体验,舒适自主的个性化需求。
(二)自驾游的构成
按组织形式可以把自驾游分为自驾散客游,自驾散客组队游和自驾团队游。按市场角度来看,可分为大众,主题和高端三种自驾游;按旅行距离分为中短途和长途两种自驾车游;从地理范畴可分为区域,区域间和出入境三种自驾游形式。
二、当前影响我国自驾游各要素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交通发展方面的特点
旅游发展初期,交通不便,但是随着交通网络的加强,系统更健全,道路收费开放,交通工具自主选择性加强,交通工具的性能以及相关服务也逐渐趋于完善,为自驾游发展提供了发展有利的条件。
(二)旅游资源分布l展方面的特点
自驾游者的最大乐趣就是自己驾车进行休闲观光与探险的旅游过程,起初自驾游者也是趋于旅游资源开发好的景点,但是随着各景点的承载力饱和,景点的破坏,自驾游逐渐趋向于原始状态保存好的地方和自己闲暇时间相适的环境好的景点。
(三)服务制度体系发展方面的特点
自驾车旅游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国家与地方产业尚未出台相关自驾车旅游的规范,自驾游处于一个散乱状态,再近两年,随着自驾游在国内的盛行,国家地方相关机构对各种自驾游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方案,改善了自驾游的发展。
(四)景区泊车管理方面发展的特点
自驾游发展的初期,景区没有于自驾游相关的配套设施,车辆的混乱状态给旅游地的居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严重的不便,进而造成景区破坏。但是近几年旅游地管理部门也开始设计相关便利的道路和配套服务减少了泊车对景区环境的破坏不利影响。
三、自驾游的相关特征
(一)自驾游的灵活性。
自驾游在时间和旅游地选择上的灵活性。自驾车旅游者的旅游在周末和各地不同的黄金假期更集中。旅途时间是宽松的,旅游者选择的是“随走随玩”的旅游形式,在旅游地停留的时间具有自主性。
(二)自驾游的体验性。
自驾游游客更注重的是一种享受,心情的放松,来纾解在工作生活中的压力。自驾旅游者的参与度高,是深度旅游,在旅游过程中以休闲游为动因,结合观光旅游,深入真实感受旅游地风土人情或体验和追寻旅游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以达到自己在旅游中的满意度。
(三)自驾游的多样性。
自驾游内容的多样性是根据游客的需要和要求形成的,不同游客有不同需求,如从距离上可以分有季候近郊游和长途观光游。从游客的喜好可分有观光,休闲型家庭式,驾车探险式,长途越野等等自驾游旅游形式,从旅游方式上可分为的多样性自驾游。如按组织类型不同可分为一个人驾车的“独侠式”自驾游,家族式自驾游和团队式自驾游;在网上招募信息组织自愿结伴的网络式自驾游和旅行社(俱乐部)式的自驾游等等。
四、自驾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自驾游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国内自驾游迅速的发展,其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已经成为旅游中一个新的亮点和一种时尚的旅游方式。依据新浪网2011年底对中国网民数据采集样本进行分析,87.8.0%的游客会选择自由行的旅游方式,而参加团队旅游的只占到12.2%。自驾游比例突出,达到45.2%,且在旅游中自驾出游人均消费估算中(以家庭为单位),消费为1000元-2000元最多,其比例占36.67%,其次为2000元以上。反映出现代人们日益变化的旅游认知和需求。直到2012年我国自驾游达到13.6亿人次,2013年为17.3亿人,增长27.2%,2.14年自驾游人数已增至22亿,同13年增长8%,可见自驾游发展极快。
(二)自驾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自驾游的发展对旅游相关体系的冲击
第一,自驾游会对旅行社产生的冲击。以个性、方便、省时、自由行驶而著称的自驾游,快速盛行,直接分流了旅行社的传统旅游的客源。把旅行社引入这种新的旅游市场,并拓展自驾游的发展,这些都成为旅行社所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自驾游会对旅游饭店产生的冲击。对于自驾游来说,他们对吃住的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必须为车辆的检修,停放,清洗的相关服务配套设施,而目前旅游饭店并没有这方面完善的服务,不能满足对自驾游者来说的这些必备服务,就会失去自驾游市场。
第三,自驾游会对旅游购物产生的冲击。自驾游的游客花钱比较随意,又携带方便,购买的数量也会成倍的增加,会对旅游购物点带来商机,但是自驾游客注重购物的实用性,所以就会对贵重的,奢侈及没有实用性的商品的购物点带来冲击。此外,还造成了购物市场的不规范,相关部门合作也不切实协调,不便于购物。
第四,自驾游会对旅游交通产生冲击。自驾游的发展意味着出行的车辆增加,也就会对国内并不完善的交通网产生冲击。自驾游驾驶员的开车技术,安全意识,驾车经验,路况了解,加油站的分布,各种信息的及时了解等方面存在问题。就会造成交通混乱,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影响正常通行。使相关交通部门的压力也会加大。
第五,自驾游对所到景区景点产生冲击。自驾游的越来越盛行,不可避免地会对所到景点带来冲击。自驾游偏向于中短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景区景点的收入造成损失。此外,自驾游也会使景区景点的管理体系带来冲击。
2.自驾游在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自驾车游客及其组织者自身规划的问题。其次,在旅游高峰期,汽车租赁行业车辆满足不了自驾游的需求。再者,自驾游形式的散乱,产品单一,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缺乏。此外,管理和规范的问题。自驾车管理门槛相对较低,人员疏散,复杂,自驾车游市场鱼目混杂,发展无序。
3.自驾游对旅游信息系统的冲击
在自驾游的迅猛发展下,自驾游游客在去不了解的旅游地时,一般没有导游,就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查询路线,做好食住信息的寻找并预订好,了解景点的资料信息,但是我国缺乏完善的旅游信息系统,自驾车游客普遍认为信息的匮乏。
4.自驾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自驾游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出行的车辆越来越多,就会对空气产生污染。自驾游游客环境意识薄弱会在旅游地对当地环境及设施造成破坏和污染,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而且旅游区车辆的增多,会对旅游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不便,甚至和当地居民产生矛盾。
五、旅游市场积极发展自{游的对策
(一)旅行社引入并开拓的自驾游市场
对于自驾游这种新的旅游类型,第一,旅行社应该转变经营观念,并成立自己的自驾游俱乐部,与酒店、救援组织等多行业的进行积极合作与联动为游客提供优惠服务和提供解决意外事故的解决方案。第二,旅行社要开发特色新颖的自驾游路线、产品,确保旅游者享受完善的便捷的一体化保障服务项目,赢得自驾车旅游客源市场。第三,旅行社应开展网上增值项目服务,创立自己的自驾游电子商务网站或模块,为自驾游者提供更为快捷和实惠的服务。使自驾游对旅行社的冲击缓和,做大自驾游经济。
(二)完善与创新旅游要素
完善和创新旅游要求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饭店行业进行汽车旅馆建设,完善配套系统;根据自驾游客的偏好特点,开发特色的旅游产品;调整经营理念、加强与银行、产品厂家的合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路线指引,强化相关制度;景区景点加强公路的通达性,规范的车辆停放管理体系,景区路线服务体系;旅行社还可以把自驾游游客感兴趣的景点连接起来,开发特色线路。
(三)建立完善旅游信息网络系统,加快资讯传播
为了适应自驾游的流动性和跨地区特点,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信息资讯网络,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手机,微信等通讯媒介,编制交通路线、食宿部分的安排与景点于一体的旅游交通图。使交通引导准确,路况信息及时详尽,服务机构便捷查询,为出游做好保障。使完善的交通设施,补给设施,通讯设施,以及各景点的旅游预报,行程安排预订信息设备网络一体化管理,提供更快捷实效的大众自驾游。
(四)强化制度保障,提高环保意识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对出行车辆进行管理,汽车生产部门也要加强车辆的绿色改进;提高自驾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力宣传。再者,规范旅游地制度管理,结合实际作出相应的政策管理,并配置相应的设施,实现自驾游长远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自驾游引领的旅游新趋势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自驾游今后将变成大众外出旅游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假日休闲游为重点,结合游览、探险等,以休闲养生、自然生态、特色文化、游客需求心理等为内涵创造特色旅游产品,将成为自驾游的开发趋势。随着人们旅游自驾逐渐丰富,自驾车旅游线逐渐扩展,形成从中心城市的自驾车旅游连接不同目的地向外辐射的形式。并预期在未来出现旅游圈丰满,放射性指向全球的格局。再加上自驾游可以让人们享受自然舒适原生态环境,有效缓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进而把自驾车旅游项目作为开发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旅游市场上抢占先机,引入资金去打造自驾游基地产业和自驾游目的地新形像引领国内乡村旅游、温冷线路的发展,使得自驾游能够实现其经济价值和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引言
“互联网+”是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以及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联动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具有资源重组、跨界融合、创新驱动、以人为本、开放生态的特点。“互联网+”是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新推动的产物,是互联网思维转变为现实场景的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独特的发展模式,为传统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政府大力推动互联网融入旅游业,实现旅游业的信息化、现代化,发挥“互联网+”的延伸功能,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重塑旅游业新生态。由此,我国旅游业进入了新的发展轨道。旅游景区是旅游业运行的基础设施,在“互联网+”呈现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下,景区也应抓住这一契机,在景区开发与运营等方面做出成果。本文以常州环球动漫嬉戏谷景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其自身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能够对常州主题公园的发展做出理论性指导。
一、嬉戏谷的发展现状
环球动漫嬉戏谷,又称“嬉戏谷”,位于常州市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内,于2011年5月1日正式开园,以“动漫艺术、游戏文化”为主题,将超前的数字娱乐和高科技完美融合,通过游戏虚拟场景局部实景化的开发手段,将虚拟的“奇幻世界”带入现实。嬉戏谷的核心目标群体为喜爱网络游戏及动漫的80、90后,其鲜明的定位、突破创新的发展模式,以满足庞大的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娱乐体验需求为目标,与“迪斯尼”及“环球影城”形成了主题差异。嬉戏谷旨在凭借创新独特的“虚实互动”商业经济发展模型,实现文化、科技、体育、旅游四大产业板块联动一体化发展。
嬉戏谷的创新不仅是“线上线下”娱乐新体验和“虚实互动,跨界融合、产业联动”的产业发展理念,更创新了“文化+旅游、文化+网络、文化+科技、文化+体育、文化+商贸”的新型业态的全产业链。目前嬉戏谷除文化主题旅游产业板块外,还确立了“大型互动娱乐智能装备项目研发及生产”、“动漫文化内容开发及衍生产品连锁销售”、“主题文化旅游项目创意策划及品牌管理输出”等3大业务板块,而且均已初具规模。
嬉戏谷自开园以来,近三个月就接待游客量超过60万人次,创造了新纪录。同时保持了较猛增长势头,2011年与2012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亿元与2.9亿元,年增长率达24%,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二、嬉戏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嬉戏谷自开园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其转虚为实的创新特色,为主题公园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但作为一座年轻的主题公园,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缺陷和不足。
(一)线上游戏知名度不高
嬉戏谷凭借“嬉戏族”()网络社区平台,与景区相关的线上游戏,通过发行CC币、电子文化护照、网络游戏关联,与线下“嬉戏谷”实现物联网的功能,进而产生充分的互动和完美的对接。但这些与景区相关的网络游戏,知名度不高,下载量少,缺乏在受众群体中的影响力。另外游客对景区游乐项目的兴趣相对较高,游玩的意愿大于关注游戏动态的意愿,因此,所研发的线上游戏没有与现实景区游戏进行很好的对接,不能充分发挥线上游戏的作用。
(二)缺乏自身知名动漫品牌
嬉戏谷是一座以动漫文化为主题的国际动漫游戏体验博览园,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开发动漫产业,创立动漫品牌。嬉戏谷定位明确,但自身动漫形象缺乏,仅仅依靠国际上知名的卡通形象,如迪斯尼、Hello Kitty、哆啦A 梦、加菲猫、等远不能突出嬉戏谷的动漫特色。虽然,嬉戏谷有卡通吉祥物“濉惫罚但并不能代表嬉戏谷整体动漫游戏的形象。嬉戏谷缺乏自身知名的动漫品牌形象,衍生产品的开发受到严重限制,没有形成一个有利的产业盈利模式。
(三)门票价格高,重游率低
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使景区传统盈利模式受到威胁,仅依靠门票来获得收益,往往会降低自身竞争力。嬉戏谷也存在着门票较高的现象,且园内的商品、餐饮等由于被垄断,价格也较高,主题定位鲜明的嬉戏谷如果依靠传统的门票经济盈利,并不能满足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较高的门票价格,不仅会降低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而且会降低游客的重游率,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景区的发展。
(四)景区通达性不高
嬉戏谷距离常州市区车程约1小时。目前嬉戏谷在常州火车站设立直通巴士,半小时一班前往景区,但是只有少量的座位,在旅游旺季,由于游客多,班次有限。对于散客(非自驾游客)来说,这样的交通不利于出行。大多数来嬉戏谷游玩的是喜爱游戏和动漫的学生,此类消费群体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只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花费交通时间较多。因此,虽然大区域内交通便利,但游客到达景区的交通通达性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嬉戏谷发展策略
(一)培养专业型人才
“互联网+”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应用的表现,其与旅游业的融合需要大量创新人才的支撑。嬉戏谷开拓性的创新成果也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嬉戏谷大学的建立无疑给嬉戏谷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定向人才。嬉戏谷大学在引进大学城人才的同时,应主动与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沟通,促使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加大对动漫原创、策划、营销、管理、旅游等各类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意、设计和营销能力,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最终建立一支真正的嬉戏谷创作和营销队伍。
(二)提升线上同名游戏知名度
为实现嬉戏谷线上线下的完美对接,提高游客的体验强度,嬉戏谷研发团队应加快推出同名游戏――“嬉戏谷”以及与景区游乐项目同名游戏,增加游戏的情节性,提升娱乐性。同时开发适合儿童、少年、青年、成人的线上线下游戏,扩大嬉戏谷网络游戏的受众群体。“嬉戏谷”同名游戏还要与当前各大知名游戏合作,推出嬉戏谷线上、线下游戏赛区等,扩大知名度。另外,要借助不同媒体平台,特别是针对动漫和游戏爱好者关注的媒体平台,增加宣传力度。
(三)打造知名动漫品牌
面对动漫产业的同质化倾向,嬉戏谷研发团队要加大创新力度,通过挖掘自身特有的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创造出符合景区特色的卡通形象,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不断丰富嬉戏谷动漫产品的内容和特色。同时,扩大宣传,使嬉戏谷特有的卡通形象为人们所知,有计划的进入影视传媒、广告行业,开展微电影、季播剧、动漫剧的创作发行,打造原创影视文化品牌。同时借鉴迪斯尼的业务模式,开发衍生消费品、影像制品、音乐剧等产品,完善产业链,多渠道获利。
(四)改变收入来源,增加团购票的发行
嬉戏谷要想摆脱传统门票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延长旅游产业链,在降低门票的基础上,增加娱乐体验项目,丰富游客的消费体验,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嬉戏谷依托太湖山水资源,顺应休闲旅游的发展趋势,整合其周边的旅游资源,并协调好其与周边景区的关系,通过提供二日游、三日游产品,为游客提供高质量旅游产品。同时,针对特定的人群适时地优惠,还可以推出亲子票、家庭票、优待票、情侣一票制等,增加打折促销力度,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五)增加景区通达性
交通的通达性对于景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与中华恐龙园相比,嬉戏谷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缺少大流量的直线交通配置。在“互联网+交通”的强大技术基础下,完善嬉戏谷基础交通设施非常必要,这就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筹集资金,用于修建通向嬉戏谷的直线交通道路。同时,还可以在各大交通中转站,如公交车站、火车站、飞机场等地增加多条专线直通车,增加班次,以减少游客到达嬉戏谷的交通时间,提升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
四、结论
关键词:鄂州;旅游业;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一、鄂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旅游业成为世界范围内发展十分迅速的行业,这也为鄂州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在2008年获得国务院批准,这项方案的实施为位于武汉城市圈核心地带和作为先行区的鄂州带来了历史上最佳的发展机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鄂州旅游业的发展。然而,受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与其他旅游城市相比,鄂州旅游业开发的力度还不够,在资金投入方面也很有限,开发的方向也不是很明确,城市景观建设也不协调,开发强度也不适当,有些景区开发过度,有些景区开发不足,这些因素的存在对鄂州旅游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总之,虽然鄂州旅游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还是存在一系列影响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的。
二、鄂州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鄂州市把旅游业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积极对旅游区发展进行规划,积极开展旅游企业化运作筹备工作,鄂州旅游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然而,与国内其他著名旅游城市相比,鄂州旅游业在开发力度和能力,资金投入,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的。
(一)在资金投入方面,鄂州旅游业投入资金有限
鄂州有一部分开发比较早的旅游景点,如莲花山,西山等等,这些景区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鄂州旅游业的发展。然而,其产品缺乏创新与包装,在市场化运作方面工作也没做足,旅游体制也不完善,投入资金不足,导致旅游发展速度过于缓慢。同时,鄂州是新兴工业城市,冶金,服装,化工等工业已经逐渐成为鄂州产业支柱,这些工业产业经济效益明显,相关部门对工业方面的投资不断加大,这就导致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二)鄂州旅游业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鄂州旅游业在资源开发方面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资源开发强度也不适当。也就是说,部分旅游资源开发过度,部分旅游资源开发不足。例如,在鄂州旅游区内的梁子湖,洋澜湖,红莲湖等,湖面上大规模养殖,岛上建筑密集,湖面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大量九点和休闲寓所的开发都对湖水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相反的,对鄂州“三山”,天平山,清风山和沼山的开发却不足,仅仅是小规模的寺庙开发,在产品提升和项目创新等方面都缺乏亮点。
(三)鄂州旅游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市场形象宣传水平有待提高
鄂州毗邻武汉,这是其发展旅游业和开拓旅游市场的重要区位优势。然而,鄂州旅游景区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严重滞后。例如,葛山—白雉山—三山湖—梁子湖的环状交通还没有形成,部分路段的路况非常差,这就说明鄂州旅游业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鄂州在形象宣传方面的水平也有待提高,例如,鄂州有“百湖之市,武昌鱼之乡,冶金之都,古铜镜之乡和优秀旅游城市,书画之乡,中国药谷”等多重形象,多重的形象就容易让游客产生混乱的感觉,宣传主题不够鲜明,其“千年吴王古都,万顷梦里水乡”的主题形象也被显得不够突出。
三、鄂州旅游业发展建议
(一)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不足是阻碍鄂州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鄂州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要想切实促进鄂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相关部门就要加大对其资金投入,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吸引区域外的资金,还可以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经济联系。要积极创新旅游投入产出创新机制,在吸引资金方面要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之间的界限,吸引投资者对鄂州旅游业共同参与开发,还可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扩大资金渠道,为鄂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二)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切实加强多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要保护旅游区的生态环境。通过对鄂州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西山风景区主要以观光为主,这就直接导致其市场吸引力不足。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相关产业的开发,例如,加快对寒溪广场的建设进程,其建设进程直接影响到西山旅游区的对外宣传和开发建设。同时,相关部门还应该对梁子湖等湖区景观的开发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开发过度,破坏景区的生态环境。
(三)加强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促进区域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就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鄂州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各景区之间交通要道,实现旅游一体化工程。可以兴建改造升级通往梁子湖,天平山和红莲湖等重点景区的道路,交通站点进行绿化和美化工程,要能呈现吴楚文化特色。同时,还可以加强鄂州至黄冈,黄山等地的城际快速干道建设,为鄂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树立品牌意识,提升宣传水平
鄂州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其在开发品牌旅游及特色旅游等方面还很不足。同时,相关部门在对外进行宣传的时候,宣传的主题也明确。因此,鄂州旅游业相关部门要结合地方特色和景点特色,开发具有鄂州特色的旅游资源。例如,鄂州是三国赤壁文化和吴王古迹文化发源地,相关部门就可以以古文化为基础,加强对特色三国文化和吴王文化的开发,树立品牌意识。在宣传的过程中,也要明确主题,宣传鄂州古文化。
四、结语
鄂州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宣传水平,明确宣传主题,促进鄂州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丽娟.鄂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09(06).
[2]吴仙云.鄂州旅游业发现现状与思考[J].鄂州大学学报,2009(07).
一、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一)自然环境条件
1.地质地貌
金城山旅游区地处川中盆地东部,为白垩系红层,主要为钙质砂页岩层,山顶盖有浅黄色砂岩,形成了大致水平的阶梯状地形,平缓的台面与陡峭的崖壁是其典型的地貌景观。旅游区地质条件良好,基岩比较稳定。①
2.气候条件
金城山旅游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中、热量丰富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7.6℃;无霜期达300天以上,冬季偶有积雪;全年平均降雨量1063毫米,最少818毫米,分布不均,夏秋雨量较多。
3.水资源条件
受地形影响,金城山旅游区水系大致分为四条溪沟,即廖山沟、廖井沟、徐家沟和李家沟,分别流入长田水库、新桥水库、骑龙湖和回龙水库。
4.土壤
由于长期受人为活动和自然条件的影响,金城山旅游区早期发育的自然土壤已经被破坏或侵蚀,近期发育的土壤主要是钙质紫色土。另有少量夹杂于其间的中性紫色土,在金城山顶部还分布有少量的山地黄壤。
5.动植物资源
(1)动物资源
金城山旅游区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鸟类有代胜(珍稀鸟类)、黑鹤、啄木鸟、喜鹊等;兽类有狐狸、黄鼠狼、蛇等。
(2)植物资源
金城山旅游区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原始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树种有香樟、楠木、山胡椒等。现有植被主要为人工栽植的,山上已发现的木本植物类达110种,以柏木、马尾松为优势树种。伴生树种有灯台、杉木、青杠等;竹类以慈竹为主,另有楠竹;主要灌木有野樱桃、映山红等;草本有沙草、白茅、巴茅等。旅游区菌类资源丰富。同时有国家珍稀保护植物枫香、红豆、黑壳楠等。
(二)社会经济条件
1.社会经济概况
金城山旅游区处于南充市高坪区、蓬安县和广安市岳池县三个县(区)交界处,与6个乡镇、72个村接壤。有村民1.8万人,总耕地面积913公顷,人均耕地0.05公顷,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加之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发展旅游业可为金城山旅游区带来发展机遇,并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2.交通通讯条件
(1)交通条件
金城山旅游区距南充城区48公里,距广安城区47公里,距岳池县城37公里,距蓬安县城60公里,318国道、仪北路交叉从山脚而过。成南高速公路南江出口至金城山旅游区距离约25公里,私家车从南充出发上山需50分钟,旅游客车上山需70分钟。政府鉴于胜(观)金(金城山)公路坡陡、弯急、路窄的实际,限制运营车辆通行。目前只有高坪客运站首发车至胜观镇。旅游交通不畅直接导致其游客急剧下滑,成为金城山旅游发展的首位制约因素。
(2)通讯条件
因游客少,南充、广安市移动、联通公司在山上未设置基站,导致金城山旅游区通讯信号较差。随着旅游区的开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游客的增多,将刺激南充、广安市移动、联通公司在此设置基站,以满足通讯需求。
二、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旅游资源丰富
从google earth卫星图上看,金城山旅游区呈马蹄形状,在川中丘陵地区十分奇特。金城山常年气温较市区低3~4度,由于地势较高,山上几乎每年都要降2~3场雪,这对川中丘陵地区的城市居民们来说,实为人们赏雪、玩雪的美妙去处。
金城山旅游区文化底蕴深厚,在南金门与南京门之间刻有明朝文渊阁大学士陈以勤的诗:“我到金城关上门,方知岳外有山尊,高摩赤日分昏晓,胸压诸山是子孙。插剑池龙留胜迹,步虚台树走长根;英雄祠此真灵异,记载纷纷何足论。”另外,诸如各种建筑物、雕刻、碑石、书画题记、宗教遗址、神话、民间传说等人文资源相当丰富。
(二)旅游发展停滞不前
金城山旅游区不仅是观光旅游的地方,而且是避暑的好去处。20世纪90年代初,南充地委、地区行署把金城山森林公园建设列入“八五”期间的精神文化建设重点之一。但随着广安、南充分家,旅游区竞争激烈,金城山未抓住发展机遇,投入不足,旅游发展十分缓慢。2004年,全市开展了排查安全隐患的集中行动,金城山旅游区被告之存在安全隐患,南充到金城山的旅游交通车叫停,上山的仅有少量私家车,进出车辆非常少,游客数量急剧降低,昔日风光不再。①
(三)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
1.供游人休闲的游步小道不多,且有些陡峭地段缺乏安全防护措施。
2.旅游区内尚无通向各路段及景点的标识标牌,应尽快修建标识牌,以便为游客提供方便。
3.除林场场部外,其他景点均无公共厕所,不能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在旅游区景点附近修建生态厕所是当务之急。
(四)旅游商品发展缓慢
金城山旅游区拥有丰富的旅游商品资源,但由于旅游发展缓慢,旅游商品开发十分滞后。具体表现在品种少、档次低,生产、开发商品的相关企业发展不足,缺乏完善的旅游商品营销体系。因此,金城山要发展旅游业,需在旅游商品上进行开发,以满足旅游区开发后游客购物增长的需求。
三、开发对策
(一)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金城山旅游业发展停滞不前的关键原因在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欲打破这种僵局取决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外部交通设施方面,现有四条公路与金城山相通:分别为东(板)金(城山)公路、胜(观)金(城山)公路、长(田)金(城山)公路和隆(兴)金(城山)公路。随着岳池县顾县镇—长田乡—金城山山重四级油路的开通,其交通将得到较大改善。内部交通应加强步道建设,形成网络。材料宜采用石块、木材、砂砾等天然材料为主,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步道线形应流畅、坡度和缓、结合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保留路边巨石、大树,避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植被,不改变现有生态系统。
(二)拓宽融资渠道,筹措开发资金
从金城山旅游区的发展现状看,资金缺乏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金城山旅游区社会经济情况较差,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薄弱,开展旅游需要建设的项目多,资金投入大,单靠政府投入是不可能的,必须结合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走横向联合的道路。一方面应加强自身的滚动发展,通过开展旅游,开发各种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等积累资金;另一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拓宽投资渠道,综合运用合资、融资、对外招商引资、接受社会捐赠等手段,采取股份、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将地方、企业、个人吸引到金城山的建设中来。
(三)加强宣传推介,提高知名度
要提高金城山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客源市场,除提高服务水平,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外,还要策划并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旅游宣传推介工作。一是广泛利用互联网、电视、报刊、杂志、电台、电梯广告等媒体,与各大旅行社举办“旅游文化节”,宣传金城山,引导周边及全省的旅游者加入到金城山旅游的行列中,并以高质量、高标准的优质服务及特色突出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游客,培育出良好的旅游市场。二是加强旅游宣传,编印金城山旅游区简介手册、金城山旅游区导游图等精美旅游宣传资料,在区内外各大旅行社张贴金城山旅游景点介绍图,在车站、机场、风景区、国道沿线和地区出入口处设立旅游公益广告牌。三是建立金城山旅游网站,向全社会介绍金城山的旅游景点及旅游特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