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范文

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

第1篇: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范文

发展综合交通运输是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的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符合世界交通运输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是新时期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积极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共同组成的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分工明确、衔接顺畅的运行系统和服务系统。在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法律法规具有重要的引领、规范和稳定作用。新形势下,研究制定综合交通运输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的衔接,建立有利于多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相互协调的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对加快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交通运输业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荩综合运输体系构成及其内涵分析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在充分发挥各运输方式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交通运输资源,实现各交通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的综合运行系统和服务系统。由四个子体系组成:综合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运输生产组织、支持保障和行政管理体系。

1、基础设施体系

基础设施是交通运输工具运行的载体和完成运输活动的物理性基础,完整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体系由以下几方面要素组成:一是各交通方式的运输通道,是指在各交通方式中,连接运输始发地、到达地,使得运输工具能够运行的线路。根据不同运输方式,运输通道具体可分为航道、公路、铁路、空域(航线)、管道、城市道路及轨道等类型;二是各运输方式内部枢纽,是指位于各运输方式内部交通通道的节(结)点,主要服务于同种运输方式下的客货交换流转的场站和相关集疏运系统的集合体。包括港口、机场、火车场站、道路运输场站和城市公交站点等;三是综合运输枢纽,是指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主要客货运通道的结点,其构成全国或区域内重要客货中转集散中心,通过将线路、场站及信息传输等设施的有机链接,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一体化作业,达到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连接的目标。具体表现为:微观层面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设施和宏观层面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所依托的中心城市。

2、运输生产组织子系统

运输生产组织是指运输生产组织者,使用相应交通工具按照一定的运营方式将各种运输对象(货物、旅客、邮件等)从起点运往终点的全过程活动。运输生产组织包含以下三个要素:一是运输组织者(经营人);二是运输装备;三是运输从业人员。根据上述要素的不同特征,交通运输生产组织又分为以下几类:水路运输、道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城市公共交通运输、邮政运输和多式联运。其中,多式联运是指由同一运输组织者,将同一运输对象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由接受地运至目的地的活动。

3、支持保障子系统

支持保障系统是指为保证综合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处置所提供的信息技术、救助、应急保障等体系,主要包括:一是信息技术平台,是指通过制订运输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建立运输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整合、对接和共享各种运输方式的信息资源;二是救助体系,是指在运输活动中遇到自身力量无法摆脱的困难或危险时,政府或社会力量所给予的救助和支援服务系统,使其从困境或危险中得以解脱;三是应急保障机制,是指针对由于社会经济异常波动或突发事件造成的交通设施中断、重要物资、旅客运输紧张,为保障基础设施的通畅和运输生产的有效进行而采取的各种保障措施的总和。

4、综合交通运输公共管理

综合交通运输公共管理包括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市场秩序、实施社会性管制(低碳、环保、节能、安全)等,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公共服务是一种政府职能,指通过提供或创造公共产品以满足公共需要的过程;二是维护市场秩序,由于市场经济并不能必然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政府加以规范,以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使市场能有效地发挥的作用;三是社会性管制,是政府为控制负和可能会影响人身安全健康的风险,而采取的行动和设计的措施,不同运输方式在营运活动中都存在环境污染(碳排放)、交通事故、拥挤等负的外部性,而市场机制无法直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必须通过政府管制加以解决。

?荩综合运输体系的构建与当前交通运输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合交通运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其关键在于通畅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统一标准、合理布局、促进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的充分发挥。而在大部制成立之前,除了短暂的历史时期以外,我国交通运输业长期实行分部门管理:原交通部主管水路运输和公路运输,原建设部负责指导城市客运,原民航总局负责航空运输,国家邮政局管理邮政行业。在这种背景下,民航、邮政、城市公交和公路、水路交通部门处于分别管理的状态。在这一现实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各部门基本形成了各自独立立法体系,在解决综合运输发展的关键问题上,存在一系列不足。

1、促进和协调综合交通运输的纲领性立法尚存空白

长期以来,我国交通运输立法都立足于各独立的交通运输方式展开,主要规定各交通运输方式内部的相关制度,未能从宏观角度通盘考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相关问题,从而导致促进和协调综合运输的纲领性立法缺失。而综合交通运输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职责、需要不同系统单位和地区联动,需要通过专门立法建立一整套纲领性、宏观的、前瞻性的综合交通运输促进和协调法律制度,从整体上为不断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2、综合交通运输的某些关键环节立法缺失

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管理、多式联运市场的培育和规范、多式联运承运人的民事法律责任等综合交通运输关键环节的方面,均涉及到不同功能、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主体的关系的整合和协调,任何单一交通运输方式的法律制度都难以对其规范,需要确立特殊管理体制和机制。而长期以来,我国交通运输立法主要立足于规定各交通运输方式内部通道、枢纽和运输组织的相关制度,对上述综合领域缺少制度规范,不利于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

3、现有各交通运输方式自身立法还不完善

当前,公路、水路、民航、邮政交通工作的主要领域已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现有很多法规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或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起草制定的,部分法规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即使后期制定的法规、规章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行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的问题。例如,国内水路运输市场立法已经比较陈旧、航道法长期迟迟不能出台、城市交通立法仍是空白、通用航空立法难以适应通用航空事业发展要求等。

?荩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关键立法项目建议

为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引领作用,解决当前综合运输体系构建中的关键性问题,调整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配合和协调过程中的运输主体之间、政府主管部门与运输主体以及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在今后一个时期,应着力加强跨运输领域立法,在以下几个立法项目上寻求突破。

1、《综合运输促进法》

鉴于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所处的阶段,不同运输方式管理仍涉及多个部门,跨行业运输及其管理仍处于摸索阶段,直接制定实质意义上的《综合运输法》尚不具备条件。但是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推进又迫切需要建立一整套纲领性、宏观的、前瞻性的综合交通运输促进和协调法律制度。因此,建议制定《综合运输促进法》,从协调管理、衔接配合和激励创新的角度促进综合运输发展的问题:一是我国综合运输发展的原则和目标,为我国综合运输的发展指明方向。二是综合运输的协调机构及其工作机制,建立不同领域和部门的协调机构和工作机制,为综合运输的发展扫清体制障碍、提供机制保障。三是各种运输方式的规划、建设项目和运力投放等的协调原则和制度。四是综合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的整合与协调原则。五是发展综合运输的激励原则和机制,吸引各方力量,促进经营模式和运输技术创新,共同推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

2、《综合运输枢纽法》

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作为连接不同运输方式主要客货运通道的结点,是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建设运行管理必须有效整合和协调不同功能、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主体的关系,任何单一交通运输方式的法律制度都难以对其规范,需要确立特殊的投资、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议制定《综合运输枢纽法》,对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予以规范,并指导重点枢纽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规划、建设运行等。

第2篇: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交通运输;物流产业;共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的不断优化,市场经济对货物流通提出了新的要求,道路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为快速推进城乡、局部交通的整体规划和发展,大幅提升运输的质量和能力,面向市场需求,打造交通运输的综合智能运输体系。在交通运输发展的推动下,现代物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物流业的进步也促进了交通运输体系的改革和体系优化。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探索交通运输和物流同步发展的模式有助于我国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提升国民经济实力和促进社会稳定。

二、交通运输业发展对物流产业的影响

1.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能够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交通运输体系通过公路扩张、改革管理模式和提升公路级别等措施来提升公路的运输质量;而物流产业的价值就体现在高效的货物运输中,通过合理的调配货物,规划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将企业货物更快、更好地运送至目标地点。因此,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物流产业的运输效率。

2.港口、机场等重点运输部位将促进物流业的集中化发展

在交通运输体系中,港口、机场、货运中转站等设施,属于运输节点位置,货物吞吐量占据了整个运输体系的大部分。因此,此类设施的建设和不断优化,有助于物流产业的货物调配方式不断向此类区域靠拢,逐渐形成集约型的物流产业,同时,重点运输部位服务能力的提升也能够支撑和促进物流业向规模化发展。

3.铁路的发展将促进物流产业结构优化

各类铁路专线的建设将会大幅提升铁路线路的运输能力,同时在满足客运的基础上,近些年的货运专线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使铁路在货物运输领域与公路和水运有了足够的竞争力,并且铁路专线运输具有效率高、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因此铁路货运专线的发展将会改变现代物流产业市场,一部分物流将流向铁路专线,同时运输方式的增加,也为企业运输货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良性竞争也能够促进运输行业自身不断进行技术和服务提升。因此,可以说铁路货运专线的发展促进了道路运输体系和物流运输产业的共同发展。

4.技术进步促进了物流服务的优化

物流和运输行业的发展都取决于服务能力的高低,而服务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技术水平的发展程度,因此,随着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物流和交通行业都将获得快速发展。

5.运输效率不断提升,行业内部界限逐渐模糊

传统物流产业在进行运输方式选择时,必须选择与货物相适应的特定运输方式以保障物流服务质量。而当前运输体系服务效率不断提升,运输速度不断加快,使得物流产业的发展不断打破运输体系内部的界限,可以进行多种选择,并降低货物运输成本。

三、交通运输业与物流共同发展的建议

为了提升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促进交通运输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改善当前服务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转变发展思路

运输业的根本目标在于提升道路服务质量,打造流畅的道路交通;但是当运输业开始进行物流产业探索时,就必须考虑到物流产业的目标,是为客户解决货物运输问题,因此,运输业必须树立起面向客户的服务理念,将客户需求作为行业发展目标。通过发展思路的改变,将交通运输业与物流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减少了货物运输的物流成本,也有助于运输业获得更稳定的货源,二者互相促进。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到行业发展的前提,是企业自身具有一定的规模,各类设备和服务配套设施齐全,才能进行产业融合的尝试。

2.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引进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

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促进物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外资引进,可以解决以下难点:

(1)运输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因自身发展的瓶颈和资金的富余,就会倾向于扩展服务领域,而扩展的主要方向自然就会是与其息息相关的物流业,但是最困难的也是资金筹集,虽然运输业发展前景良好,但是当前行业内部各企业并不具备大量的流动资金,主要以固定资产为主,只有通过引进外资,以合资的方式进军物流产业,才能获得在物流产业发展壮大的机会,当前大多数的交通运输企业也都采取此类方式。

(2)合资运行物流和运输产业,通过共同进行运输业和物流业的企业管理,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设备应用技术,为以后创造符合中国实情的管理方式打造坚实的基础,同时也通过与国际合资,获取更多的客户资源,使物流产业突破国内限制,向国际物流产业进军。

综上,物流产业的发展,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通过改革,尽快完成转型,运输业才能更好地搭乘物流产业发展的快车,提升自身。一方面,运输业要主动向物流产业融合;另一方面,运输业也要注重自身优势的开发,通过对现有设备和客户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自身实力,进而整合物流产业,如此,就可以实现道路运输业和物流业的同步发展。

四、结语

运输业是物流业发展的载体,物流业是运输业发展的保障。运输业通过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来刺激行业的发展动力;物流业的发展前景取决于运输业的发展程度。因此,需要探索一种既能够降低物流成本,又能够促进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的模式,来实现交通运输与物流共同发展的预期目标,进而通过货物的高效、低成本流通,加快我国区域经济交流,促进整体经济实力提升,最终实现整体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3篇: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范文

市政府推进工业跨越发展工作会议总体部署全市交通运输工作的基础上,这次县区交通运输局长会议。更为具体地安排今年交通运输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市局各位领导就各自分管的工作做了具体布置,县区局长就做好今年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都同意。下面我就贯彻市委、市政府和省厅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安排安排,扎实做好今年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强化交通运输发展责任,紧紧围绕“四市”建设目标。

市交通运输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段。止2010年末,十一五”期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0320公里,公路密度由“十五”末的7.14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24.27公里/百平方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里程由2621公里增加到4540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由4258.4公里增加到9163.3公里,全市100%乡镇通了三、四级油路,100%村通了公路,54.5%行政村通了油路(水泥路)客货运车辆比“十五”末增长了10.8%和68.4%客运班线达342条,乡镇、行政村通班车分别达到100%和98%全市道路运输站场体系初步形成,道路运输经济继续增长,运输产值达7.14亿元,占全市GDP3.4%十一五”交通运输发展的辉煌成绩,得益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得益于市县区各级领导对改善交通运输现状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也体现着我交通运输行业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艰苦努力。实践证明,这支队伍是想干事、能干事、也能干成事的队伍,推动我市交通运输发展的骨干力量。

市面临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艰巨任务。省委省政府提出跨越式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四市”战略,对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市”无一和睦交通运输密切相关。特别是建设通道经济特色市,要发展新兴工业,物流和旅游业,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交通运输既是基础条件,又是产业支撑。可以说,没有交通运输的大建设、大发展,就难以实现“四市”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我为交通运输发展做出了贡献,今后五年我面临的任务更艰巨,更繁重。因此,全市交通运输部门要从“四市”建设的全局认识我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战略布置上来,以党性原则建班子,以制度规范管业务,以人格品行带队伍,以勤奋务实守业绩,振奋精神,倍加努力,发明推动“四市”建设的新业绩。

二、推进建管养运协调发展,坚持发展抓项目不放松。

十五”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发展抓项目。交通运输行业更是如此。市“十一五”交通运输建设总投资达13.2亿元,比“十五”增长2.31倍,有力地支撑了路网、场站建设和运输能力的提升。今后几年,抓项目、争投资仍然是推动交通运输发展的一大法宝。这方面,既有良好的政策机遇,也有内在工作动力。李盛霖部长在全国农村公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准确掌握新时期农村公路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依照“扩大效果,完善设施,提高能力,统筹城乡”基本要求,坚持“两个不减”三个不动摇”即:坚持工作力度不减,资金支持力度不减;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不动摇,深化改革的方向不动摇,统筹城乡的方法不动摇。十二五”期间,中央安排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前几天,李盛霖部长来甘肃调研,与省政府签署了落实“国办47条”会议纪要,明确了支持甘肃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省政府组建公路机场旅游投资集团,目的提高融资能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可以预料,今后几年甘肃交通运输投资将会是一个大幅增长的态势,这对我争取项目投资十分有利。从我目前工作情况看,市委、市政府、各县区领导对争取交通运输项目投资的积极性非常高,经常去省厅、公路局、运管局汇报工作、衔接项目,也为我发明了非常好的环境条件。这种情况下,各县区交通运输部门更要主动,切实加强项目资金争取工作。

力争我规划的项目列入省上盘子,一是要从对接“十二五”规划抓起。坚持项目接续不时,投资继续增长。要围绕“四市”建设目标,争取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长远影响的战略支撑型项目,扩大通道截面,提升通道功能,为扩大开放、聚集生产要素发明有利条件。这方面需要做的有甘州通祁连、通阿右旗的高等级公路,通西宁的高速公路等。要突出生态经济发展,争取一批对现代农业、新兴工业、旅游物流业及循环经济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瓶颈突破型项目,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有利的交通支持。近期我正在争取国家级绿洲现代农业示范区路网项目。要着眼新农村建设,争取一批通村、通乡公路等民生保证型项目,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促进城乡交通服务均等化,这方面县区就有很大的政策空间。

尽可能超前准备,二要从项目前期工作抓起。提高项目争取胜利率。市局考虑,结合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核定工作,成立交通运输规划办公室,选调几个业务精通的干部专司规划编制、项目论证、打捆包装、衔接落实工作,使我上报的项目能够更好地对接省上规划部门的思路,提高可行性和成功率。

以县区政府投入赢得省上更大支持。目前我市农村公路发展中以建为主、重建轻养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市政府《关于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下发后,三要从落实养护经费抓起。县区落实不够到位的问题也比较普遍,加之近年来大吨位车辆增多,农村公路受损情况较为严重。现在省上考核中对养护经费到位情况、养护水平与安排项目挂钩的趋势较为明显,如果我养护体制改革中政府主导作用跟不上,继续重建轻养,将直接影响我争取项目投资的效果。今年市上要组织一次农村公路养护体制的专题调研,针对问题提出对策,甚至采取与申报项目挂钩的方式,推进养护体制改革深化、经费到位。

推进投资多元化。相对公路投资,四要重视抓好运输领域项目。运输行业领域更宽,市场化、多元化投资的方向更加明显。争取了国家项目和投资,就可以有效地调动县区政府投入和社会资本、民间投资,改善公共服务的同时,壮大运输产业规模。这方面,运管处已有安排,市局的要求就是按期完成在建项目,加快开工新建项目,及时谋划明后年项目,特别是配合兰新二线火车站建设谋划客运站立项和甘州城区公交布局问题。

三、树立交通运输行业社会新形象,依法依规加强工程监管和行业管理。

随着交通运输投资的大幅增长和社会关注度的不时提高,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成为人所共知的高风险行业。一些地方交通运输单位领导前腐后继,而且有从高层向基层蔓延的趋向,引起全社会对交通运输行业能力素质的质疑。这对我身处其中的每个同志都是一个严峻考验。客观上交通运输工作点多、面广、线长,行业独立性强,不少岗位权力相对集中,水平不同地存在着滋生腐败和不正之风的诱因。但从深层次说,还是一个如何依法行政和能否依法行政的问题。虽然我这支队伍中没有发生过严重腐败问题,但在项目管理、工程建设、工程质量、行政执法等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不规范、不达标、不公正、不廉洁现象,需要引起我高度关注。今年以来,局党组多次就此问题讨论研究,修订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方法》和《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变卦方法》目的就是要规范工程建设行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今年我要在五个方面进一步提升行业监管水平:

纪检组监督下,一是要规范工程招投标管理。确定由市局设立专家库。随机抽取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改变过去重视不够的现象,把好工程建设的第一关口。二是要明确市、县区交通部门的监管职责,对关键环节、关键部位、关键时期必需实施全方位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平安,既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推脱责任。三是要严格执行项目公示制度。通过公示牌、报纸、互联网等方式,依法公开建设项目有关动态,强化社会监督。推广项目实施地群众代表参与监督的经验,强化群众监督。要结合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操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现场视察活动,增强公开监督实效。四是要加强信誉考核评级。工程建设领域实行施工、监理企业黑名单制度,遏制劣质企业进入,扶持优质企业发展。运输服务市场,完善信誉评级制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培育优质服务品牌。五是要大力实施交通运输信息工程,路网规划管理、运输监控、平安生产等领域推广信息化技术,提升交通运输业服务组织管理水平。

四、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队伍建设。

第4篇: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交通运输;吸收;辐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仍然呈现滞后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表现得日益显著,交通运输发展问题开始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受我国综合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交通运输自身发展等制约,交通运输发展目前仍只能按地区、有重点、分阶段地逐步推进。如何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有效的交通运输发展策略,则有赖于对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准确把握,进而促使两者互动发展。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认知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非常复杂。从当前理论界的研究来看,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存在三种认识,这三种认识也构成了大部分地区制定当前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指导思想。

第一种认识主要认为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致需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就是要满足区域经济活动引发的交通运输需求;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良好的交通设施必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区域优势的发挥,同时吸引大量投资。

第二种认识则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强调并突出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即区域经济发展引致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能力是为了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第三种认识是对前两种认识的综合,认为交通运输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亦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所带动。

应该讲,上述三种认识都部分地反映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但由于这些认识基本上都停留在定性判断的认识上,因此更多地是对经验的总结和归纳,缺乏在实践中的验证。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吸收与辐射模式图形解释

在笔者看来,交通运输与区域的经济关系可以与城市与腹地经济的关系相类比,把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关系区分为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由于受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交通运输条件以及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或者以辐射为主,或者以吸收为主。一般而言,区域经济规模较小时以吸收交通运输资源为主,在区域经济规模较大时以辐射为主。交通运输资源之所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内是因为在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内可以得到更大的收益。当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依托其雄厚的势力对周围形成辐射时,交通资源即使不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中也可以获得相应甚至更大的收益,交通资源就不再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

如图1所示,假设区域经济圈C,除了C外还有很多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资源B1、B2、B3、B4,这些资源随距离C的距离不同层次逐渐降低,区域经济圈C与交通运输资源B1、B2、B3、B4之间的关系最初表现为吸收过程大于辐射过程,所以区域经济圈C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C在成长进程中以超经济影响的方式对其周围的交通运输资源施加影响,使得周围的交通运输资源发生变化,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C以辐射方式的影响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两者互动发展了。(图1)

当前理论界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三种认识与笔者概括的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笔者认为区域经济是应该先发展起来的,正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起来后才能更好地对交通运输产生影响,这点恰好符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区域经济发展先于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为了促使两者互动发展,我们应该正确引导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

三、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建议

通过上述对两者关系的思考,提出解决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

(一)制定区域交通运输战略。区域交通运输战略,即交通运输发展的区域性差别战略,指的是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制定要按照宏观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在充分了解并掌握各地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基础上,通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差别发展,使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实现与区域经济活动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运行的正面效应,最终促成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转贴于

交通运输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使得当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提供往往由技术决定,方式的选择、线路的安排等相对纯粹的技术因素对整体网络的构成和完善影响非常大,从而造成部分地区交通运输的提供并没有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的客观要求。可以断定,交通运输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有相应条件约束的,只有在交通运输发展的规划和战略中充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别性特征,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强调区域交通运输的战略。

(二)推行区域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就是指要实现交通运输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从实质到内容上的一体化。规划的基础要充分反映规划区域内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拟合程度。这个拟合程度既包括交通运输总量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也包括交通运输结构与区域经济活动特点的适应性,同时还包括交通运输的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活动、区域空间结构的合理配置。

目前,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仍然局限在范围相对狭小的行业规划中,这就限制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在规划上的充分协调。只有做到了相对准确地把握区域内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行组织状况,才有可能实现区域交通运输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最优配置,充分吸收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形成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以地方政府分权体制为基础的,这种特定的制度安排导致经济组织间经济活动横向协调的成本过高,以致分工协作费用明显地高于组织费用,外部横向协调费用超过内部纵向协调费用,直接导致区域分工的割裂式发展、雷同化发展。

从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分工来看,假设现有区域经济圈C1、C2,区域经济圈C1内交通基础设施状况良好,区域经济圈C2就可以选择分工,区域经济圈C1内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经济联系,重建交通基础设施,这个决策过程中的主体为地方政府。选择分工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收益,表现为未来地方政府税收的增加;而不选择分工,收益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直接投资和转移支付的增加、短期内就业的增加以及官员个人效用的增加。这种关系就是上面所描述的辐射与吸收关系。因此,要想形成真正的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就必须要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各级政府在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清晰的辨别,在充分保证区域各方整理、利用交通运输资源以达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立良性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

(四)充分利用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交通运输的发展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等经常出现空间冲突的重要内容,各方对交通运输资源的争夺往往会导致交通运输空间布局的不合理和低效率。在既有的行业规划难以充分发挥其协调作用时,就有必要充分利用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将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与区域内交通运输资源相结合,这就需要在有关部门和机构中建立一致的交通运输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治理框架,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泛区域的交通运输资源网络。

这种泛区域的交通运输资源网络可以用于支持不同类型的合作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当然,这一协调发展的框架是一种不具有法律和行政约束的合作体,在框架内,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之间不是以传统的上下级关系进行协调、合作,且这种合作中参加的各行政单位不应当受大小的限制,如果将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简单地理解为某个区域经济圈的附属联系网络,那么这种泛区域的交通运输资源网络就很难发挥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彼得·尼茨坎普.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刘秉镰.现代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第5篇: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改善措施

信息技术商业化模式的推广和普及对于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带来了重大变革和影响,信息化建设状况和水平成为衡量企业管理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企业信息化是指利用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企业的内部网和外部网,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加速信息流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利用能力,减少企业交易成本,改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方式,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简而言之是指在企业各项活动中逐步广泛深入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和信息方法的过程;严格来讲,它不仅仅是一个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它还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企业管理理论、方法与体制的更新与适应的过程,也就是说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是企业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的有机统一,是一个包含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二、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作用

1.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根本途径。交通运输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从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深刻地影响着交通运输现代化进程,信息化是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就没有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深入实施科技强交战略中的先导作用,以信息化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信息技术对运行监测、管理服务领域的深度渗透与融合,从根本上提高交通运输业整体科技含量和管理服务效能,推动交通运输产业转型升级,这是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必由之路。

2.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是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不断推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投资驱动型、资源依赖型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以全行业综合性和区域性重大信息化工程为带动,积极推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深化交通运输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应用,提升政府交通运输部门科学决策和管理服务效能,着力在信息化环境下强化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协调发展,提高运输效率,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排放,这是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

3.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是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的有效手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出行和货物运输需求将更加旺盛,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4.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是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的监测预警、通信保障和决策支持水平,推进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加大公共信息服务力度,努力消除和减少不同出行方式、不同地区、城乡间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的差异,这是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重要保证。

三、交通运输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问题

1.对交通运输信息化的战略意义及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推动行业信息化,特别是引导运输企业发展信息化的方式和手段不足,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力度不够。

2. 信息化管理体制需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部门的工作与各业务管理部门的工作协调不够,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机构尚不健全,难于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3.复合型管理和建设人才、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缺乏,制约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信息知识培训和技能教育普及程度不够。

4.信息资源没有被有效的利用。未建立起规范化、制度化的信息管理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化标准、规范、政策法规建设缓慢。

5.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四、完善交通运输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1.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制,完善机构

建立健全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信息化工作管理机构,统筹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方针政策。建立和完善运行维护和信息处理机构,保证交通信息化建设可持续进行。成立管理专家、经济分析专家、信息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为行业信息化发展建设提出建议,为重大和关键信息化项目把关。

2.建立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环境

科学编制信息化发展规划:信息化发展5年规划的编制应采用滚动式方法,适时调整,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建立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信息资源管理办法、建立鼓励各业务部门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的机制,建全网络管理、数据保护、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相关配套措施,完善有关电子业务往来的法规,鼓励国内企业参与交通信息化重大工程和重点应用系统的建设。

抓紧制定重点工程的系列标准:以应用为导向,完善交通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快制定交通信息化重大工程和重点应用系统所需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对已有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建议标准开展各种形式的宣贯,为系统建设和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加大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更新的过程,不能将信息资源开发作为一次性建设项目,要有相对稳定、专业水平较高、业务素质较强的信息采集、管理、分析的专职队伍长期从事这一工作。

3.完善网络、信息安全保密体系

安全体系中采用的设备应符合国家安全保密的有关规定,选择技术成熟的产品。安全保密体系的建设要系统化、系列化,并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实行信息资源的分级、分类管理,做好信息资源和数据在采集提供、使用上的安全保密工作。

4.多渠道解决信息化建设资金

为了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应采用投资多元化、多渠道的体制,由中央政府制定规划,国家、地方、企业、社会共同投资,进行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

5.以交通运输企业信息化为基础,以INTERNET网络为依托,建设面向社会的交通运输物流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

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以行政和市场手段,引导、扶持交通运输企业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发展自身的生产、服务方式和能力;鼓励企业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构建物流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面向社会提供交通信息服务;鼓励企业之间信息的互通共享。采用由点及面的策略,逐步形成覆盖全国的交通运输信息资源服务网。向社会提供全面的交通运输信息和电子商务服务。

6.保证信息化建设各环节所需资金

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次性投资的项目,而是一个动态、不断更新的过程。它应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环境平台、信息资源开发、应用项目开发的建设及其有关的管理和运行维护。这些都需要长期、持续的资金保证。应采取多种方式,确保信息化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资金。

7.提高行业素质

加强专业培训和社会培训,不断提高全体企业、事业单位信息从业人员的素质。通过信息知识和计算机、因特网技能考试,并形成制度和考核标准,培养造就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各类复合型人才,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创造吸引优秀人才的政策环境。

8.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针对信息化发展的需要,选准关键技术,开展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提高我们自己研究人员水平的同时,发现并引进国外高水平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人才;在重大信息技术和设备引进过程中,加强培训和引进消化吸收。

五、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21 世纪的企业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必将走向信息化,企业间的竞争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交通运输企业为了生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必须寻求最高的效益、效率和最小的消耗,将企业、经营、管理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以寻求整体最优化的生产经营策略,取代原来的局部计算机应用和单一的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因此,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促进企业在风云万变的市场中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以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服务为宗旨。因此,必须进一步解决客观现实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规范、引导和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全面提高交通运输企业持续综合竞争力,为公众提供更好的交通运输服务。

参考文献:

[1]林达铭.信息化是实现城市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J].城市交通世界 2004(7).

第6篇: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范文

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目的在于消除营业税重复征税,是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大量数据表明交通运输行业营改增后超半数企业税负不降反升,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社会公众的诸多关注,主要研究了”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企业税负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税收征管的建议。

【关键词】

营改增;交通运输业;税负水平

一、“营改增”相关政策内容

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11年11月16日联合公布了“营改增”试点的方案,决定由上海市自2012年1月1日起开始试点,试点行业首先选择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2013年8月1日全国范围开始“营改增”。交通运输业适用11%税率,试点的纳税人分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

二、“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影响

(一)“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流转税的影响

“营改增”之前,不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企业所购置货物或固定资产所缴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且多数交通运输业企业仅缴纳税率为3%的营业税,“营改增”之后,该部分金额允许抵扣且税率为11%。假设营业收入为S(含税),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I。假设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基础性,交通运输业企业对外提供交通运输业劳务的价格及业务量也是相对稳定的,也即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需从销售额中扣除增值税额。则:“营改增”之前,BT=S*3%;”营改增”之后,VAT=S/(1+11%)*11%I。故得当I≈0.0691S时,流转税额保持不变;当I>0.0691S,转型后交通运输企业的流转税税负减轻;当I

交通运输业属于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固定资产投入具有投资额大且更新周期长的特点,企业的流转税税额各年不会平均或者成比例,是波动的。同时,I>=6.91%S的比例并不容易达到,故流转税税负压力增大。

(二)“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1.“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首先,在货物和固定资产的销售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营改增”后的入账金额小于营改增前的入账金额。其次,根据入账原值每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也会下降,而每年折旧额的减少也会造成抵税作用降低,进而导致所得税增加。例如,某交通运输企业全年取得营业收入B万元(含税),当年6月份购买n辆运输卡车金额共A万元(含税,5年折旧),全年汽油花费C万元,其他相关费用D万元,业务招待费E万元,不发生其他费用。假设0.5%B>60%E,则“营改增”之前应纳企业所得税=(BC0.03BD0003B0.6E0.1A)*25%;“营改增”之后应纳企业所得税=(0901BC0.099B*10%D0.6EA/1.17/10)*25%。若交通运输业当年固定资产原价金额小于约5倍当年含税营业收入,则营改增后,企业所得税应纳企业所得税也减少,反之,则增加。

2.“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影响

从营改增试点的实施效果来看,交通运输业中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获益比例最大,其税负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国家的政策方向相符,较为有利的促进了小型微利企业的发展。假设如下:营改增前:小规模纳税人的营业税税率均为3%,不存在任何税收优惠政策;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为3%;营改增前后,销售收入总额不变,均为S;征收增值税后,增值税销项税额为I。改革前小规模纳税人的BT=S*3%;改革后小规模纳税人的VAT=S/(1+3%)*3%,小规模纳税人营改增后实际税率降低0.087%,这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已是不小的优惠。

三、关于“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的建议

(一)逐步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分期扣除进项税额

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入具有投资额大且更新周期长的特点,特别是一些大型的交通运输企业所购进的轮船、飞机等,单位价值较高且使用年限长,这样就会出现接下来的年份可抵扣进项税额很少,这便导致交通运输企业各年税负水平差别较大,影响企业的正常现金流,不利于企业的正常发展。故建议在“营改增”条件成熟时,应寻求适当的方法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新增固定资产按使用年限分期抵扣进项税,这样有利于均衡交通运输企业不同年份的税负水平,并且减少了企业偷逃税款的可能性。

(二)进一步扩大“营改增”范围

在交通运输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对房屋建筑物、码头建设、港务库场设施、机场跑道及停机坪、桥梁、公路等,而这部分固定资产的投资即使在“营改增”之后进项税额依旧不能抵扣。这势必会造成税收征管的混乱,而若“营改增”能够覆盖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使增值税的抵扣链条更加完整,尽可能达到不重复征税的状态,则能更好的发挥增值税税收中性的效应。因此,应尽快将其他缴纳营业税的行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内。

(三)适当增加可抵扣项目范围

增值税税负和企业整体税负受成本中可抵扣比重,因此在后期的营改增改革中要充分重视企业可抵扣成本项目的多少,适度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才能实现结构性减税的初衷。未来应进一步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对于现行政策中交通运输业企业不能抵扣的大额成本,如过路过桥费、土地仓储的租金等并入进项税抵扣范围中,切实减轻交通运输业企业的纳税负担。

参考文献:

[1]

第7篇: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交通运输山东

经过建国近60多年的发展,中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仍然呈现滞后状态。如何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有效的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策略是国家关心的大问题。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非常复杂。从当前理论界的研究来看,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存在三种认识。

第一种,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良好的交通设施必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区域优势的发挥,同时吸引大量投资。

第二种,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即区域经济发展引致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能力是为了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第三种,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亦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所带动。

上述三种认识都部分地反映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究竟那一种认识是正确的,疑惑是都是正确的,只是使用的环境不同而已。接下来本文以山东省的发展现状,做出进一步的分析。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交通运输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的构成和诸产业间量的比例和质的联系等关系的综合,同样的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间的分配比例不同,经济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交通运输条件是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诸多条件之一,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产业布局的变化,进而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为追求低成本优势,运费占较大比重的重型原材料工业大都集中在港口或铁路交通枢纽附近。而航空所具有的优势能满足产品特征为“轻、薄、短、小”的新兴工业的需要,从而形成了临空型的新型工业区。因此,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不同,不同地区对不同产业吸引力不同,随着运输条件的提高,区域产业结构的层次也随着提高,一般来说,交通运输条件优越的区域,其产业结构的层次比较高。

2、交通运输影响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与区位选择的结果。交通运输在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中总体上还处于重要的先导地位,在经济空间结构演变中的作用具有一定阶段性。 不同的区域和发展阶段,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有极核式、点轴式和网络式。在极核式中交通线上的各点如铁路枢纽、港口由于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对各种经济活动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往往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级。在点轴式中,交通线(铁路线、公路线、航线)本身就是沿线上各点的联系通道,各种经济要素和产业沿着交通扩散,形成了以交通干线为依托,融合了人口、产业、城镇、物流、能流、信息流的线状空间地域综合体,即交通经济带。随着交通运输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区域经济空间向网络化发展,而一个区域内的交通运输网络则常常成为区域经济空间网络结构形成的基础。

3、交通运输开阔区域市场

区域市场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分工基础上,以地理空间为依托,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以诸多城镇为节点,促进区域内资源配置,发展区域间生产和流通协作,调节区域商品、劳务、金融、产权以及供求关系的市场空间组织形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运输线路主要提供区域市场的“有形交易”的联系通道,和提供“无形交易”的通讯线一起构成区域市场的内在通道。区域市场的内在通道是区域市场内中心市场与一般中心城市和其它经济腹地之间的基本联系方式。 区域内各市场主体之间联系的时间性、经济性和有效性直接决定区域市场的扩张和收缩。区域市场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全面拓宽周边市场,利用交通优势迅速扩展市场范围,我国有学者还关注跨国区域市场,指出我国西南与周边国家跨国区域市场是一个极富潜力的区域市场,在建立跨国交通、通讯和综合口岸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商品贸易、旅游服务、投资、金融等区域市场,有利于我国西南部区域经济的繁荣。

三、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

经济理论阐述和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解释现实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下面提出解决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问题的建议。

1、以交通为主线,发展交通经济带

随着经济活动空间范围的扩展、运输通道的不断完善,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演化与交通运输线的联系不断密切,逐步形成以交通干线或运输通道为发展轴的产业和城市高度发达的经济集聚带,它是运输通道与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其发展过程中,人员、产业、技术等要素在空间上沿交通干线集聚和扩散,并且由于运输可达性和经济可达性的提高,改善了经济地理区位,促使企业间、产业间、各极点间实现要素在以交通运输干线为主体的线状基础设施束上进行空间运动。沃纳・巴特松在其提出的生长轴理论中,直接把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强调了交通干线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交通运输会使现存的增长极之间建立联系,方便人员、要素流动,降低运输费用,形成新的有利区位和优良投资环境,产业和劳动力会受到新的交通干线的吸引,向交通轴线积聚,促成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甘肃省根据“提速中部,东联西拓”的战略,“十一五”期间将打造甘肃新运输,以兰州为中心,形成一个半径为100公里的1小时交通运输圈,同时甘肃省东部地区将以国家级公路主枢纽天水为中心,融入国家中部、西南经济圈的交通运输网络,使甘肃运输东连陕西、南接四川,与国家中东部及西南部地区经济相融,发挥甘肃的“通道经济”优势。

2、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聚集效应

每个经济区域都有其经济中心,经济区域的发展首先从交通区位具有优势的中心城市开始,我们将此类中心城市称为区域经济的“经济核”,并以经济核为中心点,沿方向大体一致交通运输线路形成一定的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是首先通过交通运输逐步使这些“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转化为经济势,当这些“点”的经济势达到一定强度时,就形成了区域经济核,即“点”上聚集。然后在区域经济核强大经济势的作用下,又会在多条交通运输线路构成的运输线路束沿线,产生产业高度聚集、物质高度聚集、技术高度聚集、市场高度聚集、人力高度聚集、资金高度聚集等的经济势,形成经济带,即在“线”上聚集。这就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聚集效应。其形成机理可以概括为:第一,交通运输引起的运输费用的降低,费用的降低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了企业或经济中心的地域服务范围,吸引产业向交通区位优越的地点或交通沿线聚集,一般称为“费用-空间收敛”效应;第二,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使得交通运输沿线区域的承担空间交流的能力提高,以及经济个体空间能力的提高,扩大产品交流的规模,使经济核和交通沿线经济带的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一般称为“成本收敛―流量扩张”效应。

3、合理分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以地方政府分权体制为基础的。这种特定的制度安排导致经济组织间经济活动横向协调的成本过高,以致分工协作费用明显地高于组织费用,外部横向协调费用超过内部纵向协调费用,直接导致区域分工的割裂式发展、雷同化发展。从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分工来看,假设现有区域A、B,区域A内交通基础设施状况良好,区域B可以选择分工,利用区域A内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经济联系,重建交通基础设施,这个决策过程中的主体为地方政府。选择分工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收益,表现为未来地方政府税收的增加;而不选择分工,收益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直接投资和转移支付的增加、短期内就业的增加以及官员个人效用的增加。在实际行为过程中,往往会选择不参与分工,从而也就容易形成区域交通运输基础发展的“反分工”。

由此可见,推进区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合理分工难度很大。而要想形成真正合理的分工机制,就必须要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各级政府在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清晰的辨别,在充分保证区域各方整理、利用交通运输资源以达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立良性的区际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分工机制。

【参考文献】

[1]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第8篇: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运输工程;教学大纲;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090-03

交通运输工程学是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基础课,我校设置该课程的本科专业有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一直以来,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分别由各专业的专业课教师独自承担教学任务,并完成本专业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制定,这导致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相差甚远。作为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基础课,一些通识性的课程内容不同专业无法做到一致,其主要原因是教学资源条块分割,资源信息不流通,不同专业缺乏对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的共建共享。为使教学资源趋于科学化、合理化,让各专业分工合作,避免不同专业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共享教学大纲,为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素质,促进不同专业间教师的流动,应在各专业共建共享的基础上完成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大纲修订,为高校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思路。为此,本文将介绍基于共建的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教学大纲编写的几点建议。

一、共建的内涵

教学资源是教学过程中能够被教学者或学习者利用的一切人力与非人力资源。共建是指各部门共同建设资源,建设成果归共建部门共同拥有、使用。通过共建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共建可以打破条块分割、信息闭塞和垄断。

二、教学大纲编写的指导思想

教学大纲的编写要围绕人才培养定位,紧扣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体现“通识致远、专识致用”的原则,突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实现“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快”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目前教学大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大纲资源共建共享意识淡薄

一直以来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分别由各专业的专业课教师独自承担教学任务,并由其完成本专业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师相互间资源信息不流通,资源共建共享意识淡薄。这样导致两个结果:第一,不同专业学生所学的课程名称相同,但所学内容可能相差甚远,一些通识性的课程内容不同专业无法做到一致,无法体现“通识致远”;第二,不同专业学生所学内容基本相同,没有达到“专识致用”,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手段单一

教师的教学手段大多采取板书或配合多媒体教学,将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的授课处理成纯理论化的灌输,课堂缺乏互动,学生听课热情不高,这直接影响到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考核方式陈旧

课程结业考核方式单一,一直沿袭传统的考核模式,比较侧重于理论考试在考试成绩评定中所占的份额,忽略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也背离了“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快”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教学大纲编写的基本原则

1.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要求。在修订、制订教学大纲的过程中,在贯彻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关于教学和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的同时,要明确本门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本门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和要求,课程任务与要求要与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相一致。

2.科学性和适时性有机统一。本着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特色培养和优质培养理念,教学大纲中所列的教学内容材料必须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能反映学科、专业和行业发展前沿的最新动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知识点不能陈旧和老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应吸收先进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

3.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系统性方面,要以学科体系为基础,保持学科、专业的基本逻辑系统;既要保证相关知识的整体性,又要确保与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联系和配合,保证人才培养的系统性。要统筹专业内各课程,避免出现一个专业内不同课程间内容重复或遗漏的现象。要从培养方案的全局出发,处理好先修课与后续课的衔接与配合。在保证系统性的同时又要注意针对性,即制订的教学大纲要针对专业特点和教学需要。要针对学生的基础状况和可接受程度,适当确定内容的难易程度,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4.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制订或修订的教学大纲应保证该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清晰,同时要特别突出对应用性知识的传授。要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比重,明确和细化课程目的任务,精心设计课程讲授、讨论、考试等各个环节,确保课程实施质量。

5.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对于原来开设过的课程,修订大纲时要总结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继承好的方面,改进不足之处;对于新开课程,要学习借鉴同类兄弟院校的有关课程大纲。所有大纲在制订、修订过程中都要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有所创新。

五、基于共建的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大纲编写的几点建议

(一)各专业教学内容资源实现共建共享

交通运输工程学作为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基础课,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体现“通识致远、专识致用”的原则,考虑各专业的共性和特性,各专业教师在互相交流后对交通运输工程学教学内容达成以下共识。

第一,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突出通识性基础知识的讲解,“通识致远”。

如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这五大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适用范围及系统组成和发展趋势,该部分内容作为各个专业的通识内容,应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师。教学内容一致后,各专业教师可以实现流动上课,也可以只配备一个专业教师上大课,这样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取长补短。由于不同的教师上课风格迥异,这无形中增加了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可以打破条块分割、信息闭塞和垄断。

第二,针对不同专业,“专识致用”。

由于不同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方案不同,在学生掌握通识性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后续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同专业各有侧重。交通工程专业侧重:五大运输方式主要设施及设备,综合运输设施规划的内容及方法。交通运输专业侧重:公路运输组织生产过程,集装箱运输,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工程专业侧重:五大运输方式主要设施及设备,公路运输组织生产过程,集装箱运输,国际多式联运。尽量做到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要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修订后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学时分配见表1。

通过共建共享,统筹各专业教学内容,可以打破条块分割、信息闭塞,避免相同课程不同专业的简单重复,同时又能做到相同课程体现不同专业的特色,做到与时俱进。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过程中,大家分享教学方法与手段,吸收先进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

课堂实行多媒体教学,实践环节开设研讨课[1],课后辅以课程作业,让学生查阅网络资源完成有关自学内容。

课程中对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设施和设备及运输组织与管理所涉及的相关政策与标准建议学生课外自学。

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各运输设施和设备的相关内容应配合大量图片及相关案例资料进行讲解;对公路运输组织与管理、集装箱运输、国际多式联运,应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调研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以研讨课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核方式改革

在交通运输工程学教学大纲的共建过程中,大家群策群力,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创新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改革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出勤率、平时作业、小组研讨课成绩,终结性评价为课程期末闭卷考试。过程性评价成绩所占比例为40%,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为60%。

应在共建共享现有优质资源的基础上促进自身的发展,使教学资源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各专业应分工合作,避免不同专业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共享教学大纲;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素质,促进不同专业间教师的流动。本文展示了基于共建的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几点建议,为高校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思路。

[ 参 考 文 献 ]

[1] 薛亮,陈兴林,殷德顺.《交通运输学》课程教学中研讨课的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2):204-205.

第9篇: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范文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特别是我国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领域,交通运输属于重要的基础产业领域,社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然而这些变化导致了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的排放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全球的气候变化和人们的健康。当前,交通运输行业已成为我国耗能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仅次于工业和能源生产行业。高能耗带来高排放,依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 21%,所占比例较大。就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经济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是一个不变的主题,我国未来能源消耗量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仍将持续增加。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我国交通节能减排压力巨大。从我国气候环境的发展变化状况来看,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城市雾霾天气持续,尤其是今年以来各地区 PM2.5 指数不断爆表,空气质量严重下降,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安全,而交通部门的碳排放是雾霾形成和持续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见,我国交通运输的高速发展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现象在日益加重,要实现城市交通领域能耗碳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并且可持续,就必须创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的城市低碳交通体系。因此,为了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推进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妥善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交通部于 2011 年初确定选择厦门、杭州、南昌等 10 个城市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工作,2012 年初,又确定北京、昆明、西安等 16 个城市为第二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市试点。旨在交通运输结构、能源消耗优化用能结构、交通运输组织、智能交通发展等六个方面探索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规律和途径。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能源短缺和由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一直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部门作为化石燃料消耗较高的重点行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占全国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未来还将面临着日益严峻资源匮乏和城市环境的约束,因此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交通势不可挡。在城市交通的大系统内,参照交通部的《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要求,重点研究的是城市交通包括水路、公路以及城市客运这三大子行业,其中城市客运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客运交通工具主要涉及公交车、出租车及私家车。以杭州市交通的三大子行业为研究对象,测算不同交通方式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采用Laspeyres分解方法计算出影响杭州市交通能源消耗的驱动因素并计算出各个驱动因素的贡献率;然后根据改进的Kaya恒等式,并利用LMDI分解法把影响杭州市碳排放的驱动因子划分为六个影响效应,并计算出各个影响效应的贡献率;利用SD的理论建立杭州市城市交通能耗碳排放仿真模型,模型模拟区间为2005~2020年,并进行政策及情景的优化与评估,为建立城市低碳交通体系提供对策建议。本文试图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通过测算 2005~2012 杭州市的公路、水路、公交车、出租车及私家车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了解其现状及总体变化趋势。第二,利用 Laspeyres、LMDI 分解法分别找出杭州市交通能源消耗、碳排放驱动因素,验证哪些因素对交通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有显着影响,哪些因素对交通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的影响不显着;哪些因素对交通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起到正向影响,哪些因素对交通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起到反向影响。第三,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杭州市交通能源消耗碳排放的 SD 仿真模型,并进行政策及情景的优化与评估,结合目前杭州市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的现状和问题,对政府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

第 2 章 杭州市交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现状分析

  2.1 杭州市人口、交通现状

依据《杭州统计年鉴》中常住人口的统计数据,2012 年末杭州市人口总量为880.2 万人。如下图 2-1 所示,根据 2005~2012 年杭州市的常住人口总量可以直观看出,常住人口总量从 2005 年的 750.7 万人增加至 2012 年的 880.2 万人,增加了 129.5 万人,增幅巨大。2005~2009 年平均常住人口的年增长率为 1.92%,2009~2010 年增幅突增,年增长率为 7.41%。常住人口数量从 2009 年的 810 万人增加至2010 年的 870.04 万人,增加了 60.04 万人。2010~2012 年,年均增长率较低,仅为 0.58%。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城市公共交通主要由公交车、出租车等构成。伴随着杭州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交通结构的调整以及“公交优先”政策的深入落实,杭州市的公共交通发展迅速,在 2005~2012 年期间,公交车的数量由 2162 辆上升到 8423 辆,增长了 2.90 倍;但是出租车的数量增加平稳,由 2005 年的 8320 量增加至 2012 年的 10783 辆,年增长率为3.8%,具体变化比照下图 2-2 所示。

………

2.2 杭州市交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