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生命的看法和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研究初期,我采用问卷和个别交流的形式了解了学生的生命现状及对生命教育的看法。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我们这样一所偏远的农村初中,学生各方面的压力远远不如城里学生的情况下,竟然也有27%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9%的学生一闪而过自杀的念头,还有相当多的学生不珍惜他人的生命。我和同组的老师们分析后,觉得有以下这些因素:
1. 社会不良影响。当今社会,人口的大流动,传媒的发达,正在使人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深刻变化,成人道德水准的普遍下降,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孩子们出现的人格缺失、心理失衡、情感荒漠等现象越来越让人揪心。
2. 学校教育片面。应试教育“以分为本”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学生体会不到求知的乐趣、人生的快乐,感受不到生命的价值,教师顾不上对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这些,都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对他人缺乏爱心,对社会缺乏责任心。
3. 家庭引导失当。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的时期,他们有烦恼时想跟亲人诉说,当心理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时,他们就有可能造成心理扭曲,甚至酿造悲剧。
另外,从学生们对生命教育的需求的调查可以看出,39%的学生还是希望开设生命教育课,52%的学生有心理问题时会采取多种途径向语文老师倾诉。这样的调查结果让我们都觉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需义不容辞地承担生命教育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势,采取些有效策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1. 归纳、整理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生命教育内容的资料,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要紧紧抓住这些生命教育的题材,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引领他们关注生存状态,理解生命的意义,关心生命的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
整理中我发现,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作品中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教育资源,归纳起来有三类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第一类,是直接写对生命看法的作品,通过阅读此类文章能够领悟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如,七年级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八年级的《再塑生命》、九年级的《谈生命》等。第二类是对社会、对他人及自我生命体验的作品,这类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如,七年级的《行道树》、八年级的《海燕》、九年级的《致女儿的信》等。第三类是对自然及他类生命关注的作品,这类作品可以让学生感受从自然生物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生命力量,认识生命的意义。如,七年级的《斑羚飞渡》、八年级的《敬畏自然》、九年级的《那树》等。
通过对教材的整理,在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之后,针对梳理好的与生命教育有关的“联系点”进行必要的分类,合理的统筹规划,作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依据,制定阶段性的教学计划,做到方向明确,目标清楚,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目的性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关键词:美学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油画创作
老庄哲学思想和禅宗思想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主要支撑,这是哲学对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思想与艺术产生直接关系,这在中国画及中国其他很多艺术形式中常见,而在油画中却未能常见,这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老庄》告诉我们,庄子所求的“道”衍生出来的理想人格,是一种“逍遥人格”。老子和庄子讲的“道”落实到人生观上,便是“自然”,即打掉生死、有无、彼此、是非的外在的、人为的认知束缚、界限,一切复归于自然本性。庄子所重视的是生命本身的自然本性,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保存生命的本身在然的状态,一切外在、人为附加都是做作的,都将使人失失去原始的淳朴,是对人生本性的一种损害,只会给原本清楚的人生带来无穷的困惑与迷惘。庄子的“我”是原始的、自然的“我”,而且他认为只有原始的、自然的“我”才是真正的本质自我,只有回归到原始、自然的生命状态,才能祛除来自社会浑浊、来自仁义道德的对生命的污染,追寻得到本质自我。为了追寻本质自我,庄子开辟出一片“无何有之乡”的精神天地。《逍遥游》说:“今之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无何有之乡”是无为精神所开拓出来的广大的生活空间,它已不是客观意义的自然界,并非现实社会的实践行动所能达成,而是人心灵世界中无所依傍无可企求的自足状态,它超乎任何实用的意图,并因此精神得以自全自保,而摆脱任何的侵蚀与困扰。
“无何有之乡”的精神空间中,人的精神状态是“无所待”。在庄子看来,列子御风而行,犹有待于风,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真正的逍遥,是“无所待”的心灵大自由。人经常要困于名利、权势、毁誉,而在庄子看来,人一旦受制于这些东西,不啻于使自然清洁的精神蒙垢,仁义道德更是给精神戴上一具枷锁。因此,要在体道认道的过程中,放弃一切违背生命本性的东西,直接触及心灵本身。人生的意义不可能在社会功利中实现,也不可能在家庭伦理中实现,而只能在体验宇宙真理,拥抱那个原始的、自然的本质自我中实现。只有无所待,人才能超脱一切与原始自然生命无关的东西,使心灵的活动超出物质世界的形象局限,达到大舒展大自由。庄子的人生观最为自由,最少束缚,因而也最接近艺术状态的人生境界。
人格理想的趋向,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对生命的看法。对生命、生死问题的看法,直接关系到人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回答“怎样的生命才是值得经历的”这样的问题。庄子在对世界的认识上是“齐万物”,即万物平等。而他在人生态度问题上,则是“齐生死”,齐生死实是庄子人生态度的根本出发点。一旦死生被视为无悲无欢,无恸无喜,整个人生便产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有何患,故万物一也。”这样,死生大事,被泯灭于“无何有之乡”这一精神空间的气聚气散之中,一切都顺其自然。庄子以一种审美心理审视生死变幻,“生”与“死”在庄子这里,不再是两种截然的绝对状态,而是两种自然支配下相对的、自适的、对等的状态。生与死,就像梦与醒,都是自然的状态转换,都没有意义。生亦无乐,死亦无悲。而在作为哲学命题的“生死”问题上,庄子的回答是巧妙的:既然生是一种状态,死也是一种状态,两者并无本质差别,栩栩然蝴蝶与蘧蘧然庄周,本就是对等的,互通的。安之此生之“我”,不正是死后之“我”呢?庄子不但否认了“生”的意义,而且否认了“死”的意义。
关键词:死亡 哲学 超越死亡
古今往来,人如天地间之过客,匆匆走过世间大舞台,然后进人死寂且没有回应的另一世界。人生老病死,就像宇宙间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永不停息。由于死的不可避免性和无法买到往返票,人们往往因恐惧而回避。然而,现代医学领域疾病诊断及器官移植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生存权利的更高追求及生命质量意识不断的增强,使死亡不仅表现为自然现象,而且成为社会问题,它的客观存在事迫使人们反思人的生命意义及生存价值,以树立科学理性的生死观念,实现哲学意义上的精神超越。
一、现实世界对死亡的回避与追问
死亡是人之生命的必然归宿,“人有其生,必有其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死亡的必然性,曾使世人为之感慨不已,由此有了对死之恐惧与对生之留恋。也导致人类社会普遍有了对死亡回避的现象。让我们来看看古代人的死亡观,“未知生,焉之死。”是我国春秋时期孔子对死亡的看法,在孔子看来,人活着是时候的事情就很多而且难以把握,人又何必顾及死后的事呢。古希腊时期的伊壁鸠鲁对死的看法也是认为最好不要过问:“只要我们活着,死亡就不会伴随我们;而一且死亡降临,我们不复存在。既然如此,无论生者或死者,都与这问题无关,因为前者无需考虑,后者不可能考虑。”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无论怎样理解,死亡都是人的生命从有限性达到无限性最终的破灭的过程,然而人类是热爱生命、渴求永生的动物,以致在最后时刻到来之前,总是努力寻找抵御恐惧的武器,于是宗教满足了人们希求永生的愿望,成为人类心灵的避难所。是宗教,使人类的绝望理念回归原位并在精神上给予许诺和安慰,人类对生命不朽的渴望在此得到一种虚幻而甜美的慰藉。如同费尔巴哈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世界上没有死亡这一事实,那么宗教就不会产生,惟有人的坟墓才是神的发祥地。最终将人对死的理解化为一种不死的信仰,使世俗走上一条脱离现实与科学的道路。
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给“死亡”也注入了全新的时代意义,死亡回避现象受到巨大的挑战:其一是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疗手段的先进性,使原来不可能救治的病人现在依赖特殊护理可以低质量的方式存活,比如可以使大脑丧失意识但呼吸循环系统尚存的”植物人”存活数年。其二是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已使古代对人体器官移植的想像变成了现实,然而,需要移植的器官必须是活体,活体之源又是人体,那么,何人应是活人,何人应该死去就成为一个新的医学面临的问题,什么是死人?人死亡的标准是什么?谁有活的权利?谁有死的义务?这些原来不成问题的问题现在都成了棘手的问题。
二、死亡意识是构建哲学体系的重要内容
叔本华关于死亡曾经说过:“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正是人对死亡的反思才使人对自身的生存的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思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庞大而复杂的行为上学网络体系。
第一,死亡观是构成哲学观的重要基础。说到死亡观就不得不提到人生观,人生观是人对自己生命存在意义的态度及看法,同时也是人的哲学之所以称之为哲学的基础。一个人的死亡观涉及到对生命的看法,妥善处理死亡问题就是建立一种人生哲学。在社会生活中,正是人们意识到人人皆死且死后不能复生的事实,才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如有的人所以有悲观厌世的生命意识,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人生有限,人皆在等死”,死的不可避免性使人的生存意义黯然失色;有的人所以有享乐主义的生存态度,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人死没善恶,死后皆腐土”,死的形神俱灭意识使他们活一天算一天,醉生梦死;有的人乐善好施,求神拜佛。凡此种种可以看出,人们对死的认知程度决定着人对生活态度行为的选择。是死亡观决定着人生观。
第二,死亡问题是从事哲学研究者必须回答的间题。在哲学领域,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的基本问题,是任何从事哲学研究的人无法回避的问题。要认识意识现象是否永恒,就要研究死亡,对灵魂必死与灵魂不死进行选择,则成为回答哲学基本间题的关键。德国哲学家海德格甚至把哲学看成是研究死亡的学问,把人的存在看成是“向死而在”。在他看来,如果我们面临着死亡那么它就会使我们懂得生的意义,德国19世纪名的哲学家叔本华则认为:”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苏格拉底所以说哲学的定义 ‘死亡的准备’,可见如果没有死亡的间题,哲学就难以成为哲学了。”
三、超越死亡
害怕死亡,并不意味着不敢直面死亡。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人有理性,理性的人类为了开辟了一条战胜死亡,超越死亡的途径。
滚滚红尘,不经意间,新生命来到世间,开始了又一个生命的旅程,也在不经意间,听到有熟悉的人离世的悲讯,特别是经历过至亲离去的悲痛,生命真的惨白与无奈。
生命是美好的,值得珍惜。可以理解中岩广场一大早就有人在那儿做健美操、练太极拳和舞剑的天天不断之缘由,也能理解每天晚上广场上站满了跳广场舞的人,那喧闹的音乐,那整齐的舞姿,向我们展示不仅仅是简单的音乐与动作,那是生命的旋律那是对生命的向往。人们可以拒绝很多东西,健康的生命是算是例外的。
6月17日晚上看了四川电视台第二频道下一站幸福的关于罗珩老师的专题节目,很受感动。作为肺腺癌晚期的罗老师,2013年在我们学校支教一年,留下许多值得称道的东西。许多认识他的人听说他得了这种病都很吃惊,也很惋惜。那天,通过电视屏幕看到罗老师出场,除了熟悉之外,还有一种特别的异样的感觉。
也许换了别人,癌症晚期人早都精神崩溃。那天,他看上去如果主持人不介绍,其他人是根本看不出他是患有重病的人,罗珩老师很淡定也很从容,主持人也毫不忌讳地谈起了他的病谈到了生与死,他用平和而肯定的语气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看法,用尽最大的努力,热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生命更有意义。这是一句普通的话语,虽然声调不高,却是那么的铿锵有力,那么的掷地有声。罗老师作为爱心联盟积极的志愿者曾做过许多的热心事,身患重病还想着没有爹妈的万年妹,也许他的病留给他生命的时间不太多,但他的这种淡定,他的善举已经增加了他生命的厚度,相信也会给许多观众对人生、对生命的新思考。
6月19日下午,在眉山市会议中心参加眉山市禁毒大讲堂活动,观看了《四川省毒情报告》专题片,通过主讲人的幻灯片放映,了解到我们身边的毒情形势。那一张张血淋淋的照片,是对被扭曲人性的受害人的疯狂暴行的泣诉。不可染,据说一旦被沾上了,真正能强行戒了的不足五分之一,大多数的人无法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最后的结局都是走向疯狂走向死亡,就在我们的周围身边,就有因为毒而上瘾走上不归路的真实事例。
脆弱的生命经不起的诱惑,它让人信仰缺失,道德沦丧,除了皮包瘦骨、面目狰狞的死相之外还有留给父母和家人无尽的伤痛。让生命黯然也给生命摧残,防毒禁毒是守护生命的灿烂,每年的6月26日,国际禁毒日,以前只知道年年都有相关的禁毒活动,学校也要开展禁毒活动。这个日子今天我才感觉到它是一个守护生命的日子,是一个有对生命而言有着特别意义的日子。
昨天晚上十点三十分,天下着倾盆大雨,真让人有些着急,晚自习下课的女儿还没有回来。过了几分钟,当女儿出现在门口的时候,头发全湿,脸色发白,走路一瘸一拐。原来女儿下晚自习,打着伞走到育艺街时,被一辆载人的电三轮车挂倒,电三轮车慌张逃走。看到女儿这副模样,真的让人心痛,那可恶的电三轮!晚上十一点过,在康达医院,通过医生的察看,说是没有伤着骨质,只是臂部有些皮外擦伤,第二天(今天早上)到医院打一针破伤风针就行了,这时,我们悬着的心才放下了。如果再碰得重一些,女儿倒在街上无法站起来……那后果真可怕,想起就感觉心里发麻。虽然可恶的电三轮跑了,幸好女儿伤的不重,幸好,真的是幸好。
【关键词】生命教育;思路;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417-01
生命教育在我国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进行生命教育的探索和实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但依然面临着理论基础不足,方式方法混乱,复制操作性差,推广困难等等问题。生命教育是一个急迫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应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命教育相关研究也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1 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的思路
1.1 处理心理危机的临床医疗角度
绝大部分学者研究生命教育都是从现实问题出发的。主旨在于针对青少年自杀、伤害和浪费生命的现象提出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教育理念。如吴顺领和蒋洪波在512地震后、邱伟光在对抗非典中暴露出学生生命意思缺乏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倡导生命教育理念;王北生在心理焦虑的角度分析解读了生命教育等。
1.2 以哲学学派为基础的生命教育理论探讨
对生命教育进行理性探讨学者们是从各种视角进行的。李厚刚以老子的“道”为主线论述了生命教育思想,阎光才根据自然主义、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等领域的哲学观点,阐述教育中的生命意义,文雪从教育学理论出发,提出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发展,关注社会的文明进步,引导人追求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完善,寻找生命的意义。高锦泉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以道家、儒家为线索,来解读生命教育思想。刘慧在生物学的角度上尝试构建一种新的道德教育体系。
2 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的内涵是生命教育研究中必须回答的问题,很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比较有见地的见解。但是,关于生命教育的准确定义,没有一个标准的版本。
台湾学者林思玲认为,生命教育的目标是教人:有一颗柔软的心,不做伤害生命的事;有积极的人生观,终身学习,让自己活的更有价值;有一颗爱人的心,珍惜自己,尊重别人并关怀弱势群体;珍惜家人,重视友谊并热爱所属的群体;尊重大自然并养成惜福简朴的生活态度;学会思考生死问题,并探讨人生终极关怀的课题;能立志做个文化人、道德人,最求生命的理想;具备成为世界公民的修养。
台湾学者季洁芳认为,生命教育的目标是教人:探索生命意义进而确定自己的生命意义;了解各宗教、哲学及各专业学科的死亡观,包括死亡的情意、历程及对死后世界的看法;引领人降低对死亡的害怕、逃避,进而能以坦然、积极的态度面对死亡;引领人对人生最后旅程能做事前规划;引领人了解死亡所造成的失落及哀伤,并能自我调适处理,进一步帮助家人、亲朋、同事及同学。
何仁富先生认为,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认为:“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提高生命的质量和增强生命尊严的意识,使学生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实践,它还是教育的价值追求。”
浙江大学的王东莉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多层次的,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要让生命的其他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关于生命教育内涵的解释还有很多,以上只是引用的一部分,虽然他们概括的有角度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生命教育是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价值追求,其目的旨在提高生命质量。
2.2 生命教育的内容的组成
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学者们也有不同的见解。何仁富认为,生命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等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朱虹认为生命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生命的本体价值和生命的精神价值两方面。黄荣认为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一是关爱生命;二是直面死亡;三是生命价值教育。
上述观点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希望通过生命教育来引导了解生命的本质,启迪人们理解生命的内涵,激励人们把握生命的真谛,教导人们珍爱生命的美丽。
2.3 生命教育的途径
生命教育是一项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学者们针对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阐述。徐超倡导在校园文化中渲染生命教育;加强人文学科建设。而邵晓红认为生命教育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通过规划职业生涯,追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积极培养具有现代性和开放性的文化观念。黄荣认为开展生命教育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一是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二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三是将生命教育融入课程内容;四是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实践活动中,进行体验式教学,使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大家下午好!我是市场部高斌,首先很感谢有这样的一次机会参加此次以“我学习,我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我的演讲题目是《在学习中成长,用工作实现生命的价值》。想想来到盛唐公司四个年头了,回想在盛唐公司工作的四年旅程中感受太多,可以说这四年的学习、成长是人生中进步最快的四年,从一个初出牛犊的小青年来到盛唐公司,在公司领导的培养,公司同事的关爱下,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员工,能承担起自身的工作,并有出色的表现,我感到特别的荣幸,在这里我发至真心的感恩公司领导、公司同事们,谢谢你们。
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在学习中成长,用工作实现生命的价值”。关于这个题目我感受颇深,因为学习使我成长,成就现在的我,造就未来的我;下面我将从在学习中成长,用工作实现生命的价值这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第一方面:通过学习,重塑自己,找到生命的意义;
为什么说重塑自己呢?可以这样讲:以前我没有建立完整的价值体系,世界观系统,骨子里重复着“放羊—结婚—生子—放羊”的生命循环规律,最大的人生动力是不让父母失望,为他们争一口气,而现在全然的改变了。这三年通过公司组织《传统文化》的学习让我认识到自身的很多很多缺点与错误,“正能量”这个词在我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成为生活最基本的准则,很惭愧,这个最基本的准则我有很多时间没有做到,还需不断的修炼;重新认识父母与兄长,例行“百善孝为先”这个自然法则;理解生命中的苦难与快乐,用一颗感恩一切的心面对生活;有了这些似乎我一下轻松很多,人生不是全然迷茫了。
我有幸能够参加到公司领导层的“读书会”活动,向公司领导们学习先进的管理思想、哲学思想,学习、吸收领导们身上的正能量、高能量,让我再次提高很多。通过学习“稻盛和夫”老前辈的人生经营哲学,让我对生命又有了崭新的理解。不但找到了生命的意义,而且热爱自己的生命,重新定义了人生目标。我确立了自己两个层次的人生目标:第一层次实现我的家庭幸福,以家族为对象的家庭幸福;第二层人生目标是让我身边的人(指的是社会大众)能够因为我的付出收获幸福,尽最大努力为社会做贡献。有了这样的人生目标,伴随着以作为人何为正确的准则,我找到了自己,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第二方面:通过学习,让我懂得只有努力的工作才能实现美好人生。
这种认知,这种改变也源于公司举办的读书会,通过读书会的学习,使我的工作观发生彻底的变化,以前认为工作是因生活所迫,没有办法的事情,工作就是一个饭碗,为了工作而工作,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而现在我爱上了工作,我认为工作不只是一只“金饭碗”,而且是一个盛满成功的“金饭碗”,通过工作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其实可以用一句话形容我对工作的看法“工作是我的生命,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唯一途径”。
得对人的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而学会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也是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引导学生认识欣赏生命
我们知道,小学生虽然充满生命的张力,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生命意识淡薄等问题。为此,在学习一些富有生命意识的课文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记得《珍贵的教科书》一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指导员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教科书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当学习到这一内容时,许多生活在今天优越环境下的学生认为这样的举动不值得,有的则认为指导员的精神很伟大,他的生命很有价值,更加激励当代的学生奋发学习。面对学生们不同的理解,我通过举办小型辩论会、课后阅读相关材料等方法加以引导,适时地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二、引导学生通过榜样珍惜自我生命
小学生具有思想不成熟的特点,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也有烦恼;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他们也有困惑,因而有时感到迷惘,甚至会迷失人生的方向。在教学中,我借助一些榜样,帮助学生坚定信念,树立信心,使他们有理想,有追求,为他们的生命确立了一个支点,引导他们善待生命。比如教材中《向命运挑战》中的霍金等那些身残志坚、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激发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再比如,教材中那些充满人文关怀、具有生命意识的课文的作者。作品教育人,作品的作者同时也是我们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的很好素材。此外,还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张海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让学生从这些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反省自身,学生就会懂得更应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三、引导学生体悟人间真情
现实生活中,往往生命因为爱而精彩,而爱又能为生命创造奇迹。《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正是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个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他的同伴。在歌颂伟大父爱的同时,我们更深一层地看到了:正是因为爱和信念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儿子和他的13个同伴,14条鲜活的生命在挖掘了38个小时后终于获救。它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爱,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命的认可。同样的感人事迹在汶川大地震中还有许多,我们可以播放现场视频,让学生们一起感悟了大爱无私的人间真情。
四、引导学生尊重和珍爱他人的生命
在珍爱自我生命的同时,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一些课文注重对学生进行同情弱者、关爱他人生命的教育。在《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小音乐家扬科》这两篇课文中,两个在黑暗的社会制度下悲惨死去的主人公,同样能激起学生的同情心,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当学习《穷人》一文时,渔夫和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救助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他们的高尚品质也同样激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学生的心田里播下同情弱者、关爱他人生命的美好种子。
五、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尊重、珍爱生命
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在语文课上,除了阅读文本,我也经常通过表演课本剧、分角色朗读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在实际体验的背景下,更能理解别人的需要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尊重别人。又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时,我组织了一次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家当一回盲人,聋哑人,残疾人,再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与大家交流。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残疾人生活的艰辛,都站在残疾人的角度谈感受,对残疾人能积极面对生活表示了敬佩,同时也为自己是个正常人而高兴,都认为应该珍爱生命,好好的过好每一天,对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六、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关键词】语文课堂 中职毕业生 生命教育
人们常说“一技在手,天下任我走。”我认为,在加强职校生技能教育的同时应该强化生命教育,原因有两点:
其一,中职生就业容易守业难。近年来,中职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都在95%以上,但频繁跳槽、责任心不强,不关注职业前途,不自信,及时行乐甚至轻视自己的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震惊全国的富士康15连跳事件向我们敲响警钟――对中职生进行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其二,中职生群体存在多种心灵缺失。他们因为学习成绩差长期被批评而失去了自信心;因为中考落榜、大学无望而被家长放弃伤害了自尊;因为长久很少成功的体验而存在自卑心;因为周围人们冷漠忽视的眼光而觉得自己可有可无。就业后单一的劳作、繁重的加班、乏味的厂区生活让他们压抑。如果他们带着自卑阴暗的心理走上工作岗位,有可能积极进取、自信乐观、敬业乐群吗?不,不能!对中职生加强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古语云“文以载道”,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承担着传播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以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任。《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意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在帮助学生习得一技之长的同时,还承担起提升人、发展人的使命。我们可通过语文课堂挖掘人文底蕴,陶冶学生情操,渗透生命教育,让语文课堂成为生命意义教育的阵地。通过对学生进行教材学习、文化熏陶、情感浸染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具体做法如下:
1、单元突击,让学生自爱、自强。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计划新教材必修课《语文》职业模块第一单元中就添加了对个体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进行思考的内容。如:课文《我很重要》截取社会生活中关于生命个体在各个层面上的“不可或缺”的表现,以理性的分析和动人的情感呼吁我们:只要我们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奋斗着,我们就是重要地活着。只要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宝贵,明白生命的价值,那么还会有那些轻生的念想吗?课文《我为什么而活着》从追求爱情、寻求知识和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三个不同的侧面选取材料,用充满理性而又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我们“人活着就应该有精神追求。而课文《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却用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告诫我们: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从而走好漫长的人生之路。也许懂得了生命的真谛,富士康跳楼的悲剧就会减少甚至杜绝。珍爱生命难道不是职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吗?我认为,语文课堂在落实“双基”,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应该注重渗透生命教育。
2、长期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追求完美人格
阳光心态不是一蹴而就的,光靠一两个单元或者几篇文章是不行的。其实,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关于生命意义的信息存在。文学作品中关于生命的探讨无处不在。大量的思想性极高的古今名篇,也不乏文笔犀利,思想深邃的历代佳作,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这些材料,我们要将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命形态、情感形式有机地融入、转化到个体的审美体验中,才能让学生领悟到作品中所充溢的生命的鲜活和质感。教学诗歌,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或者诠释”。如教授《伐檀》时,联系到《诗经》“国风”中的一些篇章,我们会被诗歌中那样单纯明朗、胸无渣滓,那样自然质朴、毫无造作,那样胆大率直,不加掩饰的真情深深打动,这种真情穿越几千年的历史烟尘拨动了一个个现代人的心灵琴弦。教学散文,是对语言所漫润的情感的体悟。教读小说,是启发学生对现实人生的冷静思考。因此,我们可以打破常规课堂,让学生们发散思维,在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中思考得更多更远。
3、增强阅读、挖掘人文底蕴,课内课外相得益彩。
在讲授唐宋诗词和家散文等古典文献时,我们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学常识,而是让学生了解李杜、韩柳、欧苏……他们曲折坎坷的经历、忧时济世的热情、傲岸不羁的性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卓越不凡的才智识见、彪炳千载的文学创作。让他们知道苏轼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代代转诵,光照千古,而且也是曾经生活在我们这片饱经忧患的土地上的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活生生的人;他曾蹲过监狱、惨遭非人的折磨,他曾一贬再贬,浪迹天涯,他谪居黄州,忧谗畏讥,他泛舟赤壁,浩歌江东,他关心民瘾,兴修水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底蕴,才能使学生的心灵一次又一次震颤。还有孔子执着的人生追求、孩子般的热情、诲人不倦的长者风范,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孟子的洋溢着原始人道气息和民主精神散文,庄子对生命的拷问和冷峻机智的谈吐,韩非子对人性的鞭辟入里的剖析,荀子对人的本质力量的铺张扬厉……都能启人觉悟,促人警醒,催人奋进。因此,多开展关于生命意义的探讨,除了记住应付考试的文学常识外,多开展读书活动,给同学们推介好书,让他们更多地了解文人们的坎坷经历,从而对生命的意义有更深的思考。
4、话题作文,让生命教育渗入心灵
最能引起学生思考的语文活动,也许就是作文了,对学生进行与生命意义有关的话题作文的训练,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一来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二来也让学生自己对生命话题做一次深入的思考。
有人说快速发展的社会,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却让人们的心灵支离破碎,没有健康的心态,不懂生命的意义,是不可能敬业乐群,生活在阳光下的。为了让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重视生命教育吧,让中职语文课成为生命意义教育的殿堂,给学生一双隐形的翅膀,让他们在事业的路上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 曹福成.《大教育与现代人的培养》.江苏教育出版社
[2] 钱理群.《以“立人”为中心》.〈语文学习〉,2000(1)
法国画家巴尔蒂斯说:“物象的背后,还有另外一种东西,一种眼睛所不能见到但可以用精神去感觉到的真实存在。”中国古代大师之所以高明,能够征服后人,征服我们,就在于他们捉住了这种东西,并且完美地把它表现出来。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其来源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在绘画的表象上显示着大师的个人感受,笔墨技法等各方面。而“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即是画的精神的传递,是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是画的精神核心;而这种精神核心恰是我们需要传承下来的,要通过我们的画面再展现出来的东西。
老庄哲学思想和禅宗思想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主要支撑,这是哲学对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思想与艺术产生直接关系,这在中国画及中国其他很多艺术形式中常见,而在油画中却未能常见,这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老庄》告诉我们,庄子所求的“道”衍生出来的理想人格,是一种“逍遥人格”。老子和庄子讲的“道”落实到人生观上,便是“自然”,即打掉生死、有无、彼此、是非的外在的、人为的认知束缚、界限,一切复归于自然本性。庄子所重视的是生命本身的自然本性,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保存生命的本身在然的状态,一切外在、人为附加都是做作的,都将使人失失去原始的淳朴,是对人生本性的一种损害,只会给原本清楚的人生带来无穷的困惑与迷惘。庄子的“我”是原始的、自然的“我”,而且他认为只有原始的、自然的“我”才是真正的本质自我,只有回归到原始、自然的生命状态,才能祛除来自社会浑浊、来自仁义道德的对生命的污染,追寻得到本质自我。为了追寻本质自我,庄子开辟出一片“无何有之乡”的精神天地。《逍遥游》说:“今之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无何有之乡”是无为精神所开拓出来的广大的生活空间,它已不是客观意义的自然界,并非现实社会的实践行动所能达成,而是人心灵世界中无所依傍无可企求的自足状态,它超乎任何实用的意图,并因此精神得以自全自保,而摆脱任何的侵蚀与困扰。
“无何有之乡”的精神空间中,人的精神状态是“无所待”。在庄子看来,列子御风而行,犹有待于风,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真正的逍遥,是“无所待”的心灵大自由。人经常要困于名利、权势、毁誉,而在庄子看来,人一旦受制于这些东西,不啻于使自然清洁的精神蒙垢,仁义道德更是给精神戴上一具枷锁。因此,要在体道认道的过程中,放弃一切违背生命本性的东西,直接触及心灵本身。人生的意义不可能在社会功利中实现,也不可能在家庭伦理中实现,而只能在体验宇宙真理,拥抱那个原始的、自然的本质自我中实现。只有无所待,人才能超脱一切与原始自然生命无关的东西,使心灵的活动超出物质世界的形象局限,达到大舒展大自由。庄子的人生观最为自由,最少束缚,因而也最接近艺术状态的人生境界。
人格理想的趋向,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对生命的看法。对生命、生死问题的看法,直接关系到人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回答“怎样的生命才是值得经历的”这样的问题。庄子在对世界的认识上是“齐万物”,即万物平等。而他在人生态度问题上,则是“齐生死”,齐生死实是庄子人生态度的根本出发点。一旦死生被视为无悲无欢,无恸无喜,整个人生便产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有何患,故万物一也。”这样,死生大事,被泯灭于“无何有之乡”这一精神空间的气聚气散之中,一切都顺其自然。庄子以一种审美心理审视生死变幻,“生”与“死”在庄子这里,不再是两种截然的绝对状态,而是两种自然支配下相对的、自适的、对等的状态。生与死,就像梦与醒,都是自然的状态转换,都没有意义。生亦无乐,死亦无悲。而在作为哲学命题的“生死”问题上,庄子的回答是巧妙的:既然生是一种状态,死也是一种状态,两者并无本质差别,栩栩然蝴蝶与蘧蘧然庄周,本就是对等的,互通的。安之此生之“我”,不正是死后之“我”呢?庄子不但否认了“生”的意义,而且否认了“死”的意义。
在中国文化史上,庄子以他深刻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开辟出一片新的精神天地,滋养了一类新的人,一种遁世求真,一心一意地追求生命的精神价值的人,一种归依自然,在山水之间独善其身的人,一种把人生意义与人生价值建立在自己内在精神的超越之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