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命意义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寒山;佛理诗;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176(2012)03—0056—05
寒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白话诗人,寒山诗的思想内容具有“似儒非儒,非儒亦儒;似道非道,非道亦道;似僧非僧,非僧亦僧;似俗非俗,非俗亦俗”的特点,是一种典型的三教思想混合体。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正》中对寒山诗的特点作了评价,认为寒山诗的内容博杂,其内容“宣扬佛教、侈陈报应者,固指不胜屈,而道家之言,亦复数见不鲜。”诚然,寒山诗内容庞杂,所涉及内容有佛教、道家思想,但是,从其中有关佛教思想的诗作来看,除了有明显的禅宗思想之外,更多地包含有佛教基本教义以及由此表现出浓重而又强烈的生命意识,在普遍认为人生苦短的前提下,寒山劝谕世人应当珍惜生命,识得本心,通过信仰佛教实现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这些浅显易懂而有包含佛教基本思想的佛理诗,正反映出寒山对生命意识的关注,是我们认识寒山生命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文中所引用的寒山诗,均出自项楚《寒山诗注》。
一、人生是苦。生命易逝
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在一个人屈指可数的数十年抑或百十年的有限时间里,生命显得如此地短暂、易逝。正是由于生命的短暂和脆弱,才促使人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探讨生命的价值。因此,无论是中国本土的儒家还是道家,在他们的思想中都表现出对如何延续生命、实现生命价值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的努力,例如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的“未知生,焉知死”和“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等,都表现出对现有生命的重视,对人的精神生命延续的价值判断。道家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则表现出超越生死的生命意识。即使是从印度传人中国的佛教也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作了自己特殊的思考,“一切皆苦”和“万法皆空”是佛教对生命的基本认知,通过各种修行达到涅槃境界则是佛教实现生命终极价值的追求。
通过研读寒山诗中的佛理诗,我们可以发现,寒山认为人的生命存在既脆弱而又短暂,这与寒山本人的经历及社会阅历有关。早年的寒山曾饱读经书,怀着积极入世的态度参加过各种考试,但是他均遭受失败的打击。或许正是应试的失败给他生活带来巨大转变,亲朋好友的离弃使他更加认识到人间的冷暖,“吁嗟贫复病,为人绝友亲。瓮里长无饭,甑中屡生尘。蓬庵不免雨,漏榻劣容身。”同时,他也体验到下层人民生活的痛苦,体验到人间的世态炎凉,“富贵踪亲聚,只为多米钱。贫贱骨肉离,非关少兄弟。急须归去来,招贤阁未启。浪行朱雀街,踏破皮鞋底。”
在经历过世间的人隋冷暖之后,他逐渐弃儒人道、继而由道人佛,从积极人世到消极出世,从佛教基本思想的视角作诗来表达他的思想。
寒山早年受儒家思想的熏染,后又游心于佛道,最终皈依佛门,隐居寒岩,这种有儒道思想又有佛教信仰的复杂人生经历使他对生命有了更深刻地体悟。因此,他在诗中也常常表现出他对人生乃至其他生物生命的关注。
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有情世间一切皆苦,当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也正是看到世界生命的痛苦才出家修行,最终创立佛教。“苦”是佛教基本的价值观,佛教基本教义中认为,“苦”是人生乃至宇宙万物总的特征,尤其是人生存在诸多苦恼,如“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乃至“百十一苦”,其中,“八苦”为世人最熟悉,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而以“生、老、病、死”等关涉人的生命的诸种痛苦,是寒山诗中表现的重要方面。他在很多的诗篇中表达了佛教认定的生命是苦的价值观。
从自然界来讲,时间总是在不停地流逝,“四时无止息,年去又年来。万物有代谢,九天无朽摧。东明又西暗,花落复花开。唯有黄泉客,冥冥不去回。”“桃花欲经夏,风月催不待。防觅汉时人,能无一个在。朝朝花迁落,岁岁人移改。今日扬尘处,昔时为大海。”花开花落,年去年来,昔人不在,然而,人的容颜也会随着时间的变迁逐渐变老:“玉堂挂珠帘,中有婵娟子。其貌声神仙,容华若桃李。东家春雾合,西舍秋风起,更过三十年,还成甘蔗滓。”“城中娥眉女,朱巩何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长歌三日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无论是婵娟子,还是娥眉女,随着时间的推移,娇嫩的容颜将一天天变老。
容颜消退,生命渐渐衰老乃至死亡不可避免,寒山诗中还有表现慨叹人生短暂、生命不能永恒而引起痛苦的诗句:“何以长惆怅,人生似朝菌。那堪数十年,亲旧凋落尽。以此思自哀,哀情不可忍,奈何当奈何,讬体归山隐。”人生短短的数十年转眼而过,短暂的生命总会使人感到无限地惆怅,也让人充满了无限地悲情和无奈。又如“我见世间人,生而还复死。昨朝犹二八,壮气胸襟士。如今七十过,力困形憔悴。恰似春日花,朝开夜落尔”。寒山将人的一生比作春日里盛开的鲜花,虽然好看,但是很快就会凋零,人的生与死也如此,生命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痛苦呢?另外,还有其他诗句表现出人生易逝、生命短暂的忧愁,如“少年何所愁,愁见鬓毛白。白更何所愁,愁见迫。移向东岱居,配守北邙斋。何忍出此言,此言伤老客”。从少年到老年,再到寿终,人生的步履总是如此匆匆,如同江水一样终归大海,“浩浩黄河水,东流长不息。悠悠不见清,人人寿有极。苟欲乘白云,曷由生羽翼。唯当鬓鬟时,行住需努力”。生命就这样在不断地流逝。
生命总是那么有限,而死亡却是必然,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寒山在“手笔大纵横,身才极环玮。生为有限身,死作无名鬼。自古如此多,君今争奈何。可来自云里,教尔紫芝歌”。“可怜好丈夫,身体极棱棱。春秋未三十,才艺百般能。金羁逐侠客,玉馔集良朋。唯有一般恶,不传无尽灯”。诗中写到“无尽灯”乃喻佛法代代相传。而此处以此为喻,表现出对生命不能永恒的慨叹和感伤。
由容颜易老、生命易逝将会引发人们感受生命痛苦之外,人的一生中的贫富变化也会引起痛苦。寒山诗中对贫富变化作了描述:“变化计无穷,生死竟不止。三途鸟雀身,五岳龙鱼己。世浊作孺,时清为骤駬。前回是富儿,今度成贫士”。贫贱本无常,“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昔时贫于我,今笑我无钱。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相笑倘不止,东边复西边”。
二、佛教智慧,彻照生命
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而认识不到生命的本真意义又是何其痛苦,生命正如悬崖峭壁上的树木一样,在凄风冷雨的吹打之下,难免会凋零。俊秀的树木凋零、鲜活的生命消逝,只会给人留下痛苦和感伤。
寒山在经历了世事沧桑之后,隐居寒岩寻求生命的真谛,通过他多年出家的修行生活,体悟到生命的可贵,尤其是人身难得、生命难再,因此他劝诫世人应当珍惜当下的拥有,珍惜有限的生命。依照佛教的戒律,五戒是佛教徒最基本的戒律,无论是在家居士还是出家僧人,遵守五戒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和不饮酒。其中,戒杀是五戒之首,寒山诗别强调这一点,从因果报应的角度来说明戒杀的重要性。他在诗中写道:“唝唝买鱼肉,担归馁妻子。何须杀他命,将来活汝己。此非天堂缘,纯是地狱滓”。鱼有自己的生命,人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而剥夺鱼的生命并非是善缘,这样做会堕入地狱。同样的思想在“猪吃死人肉”一诗中也有反映,寒山写道:“猪吃死人肉,人吃死猪肠。猪不嫌人臭,人反道猪香。猪死抛水内,人死掘土藏。彼此莫相啖,莲花生沸汤”。另一首“寄语食肉汉”也包含了同样的思想,“寄语食肉汉,食时无逗留。今生过去种,未来今日修。只取今日美,不畏来生忧。老鼠入饭瓮,虽饱难出头”。还有诗写道:“我见东家女,年可有十八。西舍竞来问,愿姻夫妻活。烹羊煮众命,聚头作杀。含笑乐呵呵,啼哭受殃泱”。诗中描写了男女婚嫁时为了求得快乐,不惜宰杀动物助兴。总而言之,无论是鱼、猪、羊等动物还是人自身,都有难得的生命,就人而言,不能为了保存自己的生命而去捕杀鱼、猪等其它动物,戕害动物的生命,人应当尊重每一个动物的生命。
有限而又短暂的人生会引起人们的痛苦,造成这种痛苦的原因在于人们不懂得佛法的真谛,然而,世间绝大多数的人们不懂生命无常和“万法皆空”的道理,却一味地沉浸于追名逐利的过程中,反而以追逐这些外在生命的东西为快乐之事,
与残杀生命不同,众生还多具有贪、嗔、痴、慢、疑等“五毒”的性格特征。例如,讲到贪图利益时,寒山写到:“多少数般人,百计求名利。心贪觅荣华,经营图富贵”。“贪人好聚财,恰如枭爱子。子大而食母,财多还害己。散之即福生,聚之即祸起。无财亦无祸,鼓翼青云里”。有写关于嗔恨的诗:“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有写关于愚痴的诗:“汝为埋头痴兀兀,爱向无明罗刹窟。再三劝你早修行,是你痴顽心恍惚。不肯信受寒山语,转转倍加业汩汩。直待斩首作两段,方知自身奴贼物”。另有“贤士不贪婪”,“众生不可说”,等等。讲到傲慢时,有诗道:“有汉姓傲慢,名贪字不廉。一身无所解,百事被他嫌。死恶黄连苦,生怜白蜜甜。吃鱼犹未止,食肉更无厌”。还有“有人把椿树,……谩他亦自谩”等。寒山还特别以一聪明士子为例,指出了贪图富贵、财物终将导致空无所得的下场,他说:“余曾昔睹聪明士,博达英灵无比伦。一选嘉名喧宇宙,五言诗句越诸人。为官治化超先辈,直为无能继后尘。忽然富贵贪财色,瓦解冰消不可陈”。
事实上,无论是残杀生物,还是贪图财物、富贵乃至名利,这都是在造恶业,终将受到因果报应的惩罚,即使堕入地狱仍将遭受诸种痛苦的惩罚,“世有多解人,愚痴徒苦辛。不求当来善,唯知造恶因。五逆十恶辈,三毒以为亲。一死人地狱,长如镇库银”。
生在世间的人们,为名利为财富而熙来攘往、东奔西走,不懂得珍惜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这恰如盆中虫一样,终日忙碌却不达目的,故寒山作诗叹道:“人生在尘蒙,恰似盆中虫。终日行遶遶,不离其中盆”。寒山有感于人们痴迷于外物牵累而发出感叹:“老病残年百有余,面黄头白好山居。布裘拥质随缘过,岂羡人间巧样模。心神用尽为名利,百种贪婪进己躯。浮生幻化如灯尽,塚内埋身是有无”。因此,他劝诫人们应当勤修真修,识得本心。“寄语诸仁者,复以何为怀。达道见自性,自性即如来”。
从生命的长久历程来看,所有的生命利禄无非是一种虚假现象,是幻化而已。由于有情众生不能够明白生命的真谛,也不能够依照佛法去修行,获得解脱,结果只能在这六道中流转,轮回不断。“可畏三界轮,念念未曾息。才始似出头,又却遭沈溺”。人生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轮回,没有一刻停息。然而,寒山已经意识到六道轮回之苦,故诗中讲到:“可畏轮回苦,往复似翻尘。蚁巡环未息,六道乱纷纷。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速了黑暗狱,无令心性昏”。佛教中的“六道”是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六道,如“啼哭缘何事”诗中提到“六道不干我”。世人由于不明白业报轮回的真实原因,常常抱怨轮回之苦,殊不知这一切皆是由前世造作诸种善业或恶业所致,又如诗中提到,“我见黄河水,凡经几度清。水流如急箭,人世若浮萍。痴属根本业,无明烦恼阬。轮回几许劫,只为造迷盲”。因愚痴而导致无明的因缘果报是世人的悲哀。
三、皈信佛教,解脱人生
我们通过读寒山诗就可以发现,在诗集的一开始其实就已经奠定了一种基调:寒山强调“凡读我诗者,心中需护净”。即劝导人们从思想上要亲近佛教,从心态上要皈信佛教,要以一种虔诚佛教信仰者的态度去阅读他的诗作。而在这种心态下去阅读寒山诗,方可“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只有消除恶业,获得真正的自我,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得到了实现,从而也避免了堕入地狱,遭受地狱之苦的惩罚。
寒山作为一位多年隐居寒岩的虔诚佛教徒,他对佛教怀有深厚的宗教感情,为了能够使世人明白生命的真谛,依照佛法去解除烦恼,避免轮回之苦,就要归依佛教,只有通过信仰佛教,依照佛法修行,才能够真正实现生命价值的提升,因此,他在诗歌中表现出劝谕世人信仰佛教的思想,他说:“众生不可说,何意许颠邪。面上两恶鸟,心中三毒她。是渠作障碍,使你事烦孥。举手高弹指,南无佛陀耶。”众生由于愚痴,多有邪见而增生烦恼,这些烦恼在你虔诚信仰佛教的时候可以得到消解。
然而,世人愚痴,颠倒认识,无法尽说,他们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追求外在的物质满足,却忽视了自己本真生命的重要性,这是世人的悲哀,“我见凡愚人,多蓄资财谷。饮酒食生命,谓言我富足。莫知地狱深,唯求上天福。罪业如毗富,岂得免灾毒。财主忽然死,争共当头哭。供僧读文疏,空是鬼神禄。福田一个无,虚设一群秃。不如早觉悟,莫作黑暗狱。狂风不动树,心真无罪福。寄语兀兀人,叮咛再三读”。因此,寒山劝诫这些痴迷之人应当早日明白他们所追求的无非是虚幻不实的东西,应当依照佛教基本教义去修行,断除烦恼,获得心灵的解脱。
首先,寒山劝导人们信佛要真心,切不可口是心非,“我见人转经,依他言语会,口转心不转,心口相违背。心真无委屈,不作诸缠盖。但且自省躬,莫觅他替代。可中作得主,是知无内外”。尽管寒山苦口婆心地劝戒世人信佛、学佛,但是世人却不懂得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不明因果报应的真实性,“天高高不穷,地厚厚无极。动物在其中,凭兹造化力。争头觅饱暖,作计相瞰食。因果都未详,盲儿问乳色”。
正因为不懂得因果报应,故多有不相信因果报应之事发生,“田舍多桑园”就表现了这主题,于是诗人在诗中劝诫世人应当行善积福,切不可随意行恶,否则终究会遭致恶果报应。正如有人因此而评价当时学佛者存在的弊端:“呵世痴福人,常行侨奢,恣打不善,一朝福力尽,祸害聚日,百计亦不可救,是毕竟不知因果。”
如果说世俗之人不懂佛法,不能真正发起信仰佛法的信心,去真正的修行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事,那么,作为身在佛门的出家人就不应该无视佛教的基本教义,忽略真正的佛教信仰。但是,世间确实存在这样的出家人,这些出家人形式上已然出家,而实际上并未达到真正出家人的境界。“我见出家人,不入出家学。欲知真出家,心净无绳索。澄澄决玄妙,如如无倚讫。三界任纵横,四生不可泊。无为无事人,逍遥实快乐”。寒山抨击了这种佛门中的不正常现象,指出,只有真正地心无挂碍,放下世间的功名利禄,熄灭了心中的贪嗔痴等诸多障碍,才可以达到不受到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的限制、摆脱了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和化生)的束缚,超越了生死轮回的生命境界。
我谈到工业化经济与信息化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分工创造财富,而后者强调融合创造财富。其中融合创造财富的数学表述,是随交易范围扩大,边际成本递减。学员首先问的是这里“交易范围”的含义。
他问:这里的交易范围是指地理,交易种类还是交易量?如果是指地理范围的话,现代流通业大发展已经使运输成本大大降低了,运输的量越大,成本应该越低呀?
我说的交易范围,实际对应的是斯密说的“市场范围”(the extent of the market)。斯密认为,分工创造财富,而市场范围限制分工。这被称为斯密定理。原话是说: “交换能力引起劳动分工,而分工的范围必然总是受到交换能力的限制,换言之,即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这是对古希腊色诺芬同样思想的发挥。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什么是市场范围,理解不尽相同。多数人的理解,是市场规模。即市场上各种产品的交易数量很大。但是,还有另一种重要理解,市场范围是指市场上产品的种类很多,这里的范围应该具有与范围经济之中的“范围”(scope)相同的意思,如钱德勒的用法。而对于克曼格曼等的空间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来说,市场范围还真是指地理,涉及运输成本(“冰山”运输成本,源自萨缪尔森“冰山交易”成本概念)。这位IBM高管的水平真是了得,从问题就可以看出思考的深度来。只不过这里发生了误会,他说的成本是指平均成本,而没听清我讲的是边际成本。
更细致的表述应该是:工业化经济的特点是,初始固定投入低,边际投入高,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报酬递减;信息化经济的特点是,初始固定投入高,边际投入低,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报酬递增。
这又隐含着在课上由于时间限制没有展开的一个要点:报酬递减与报酬递增。这是区分两大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与新经济增长学派――的分水岭。如果仔细看就可以发现,二者的生产条件是不同的。前者没有利用网络效应,执着于节点型的资本专用性,因此是报酬递减的;而后者可以利用网络效应,因为当初始固定资本投入,伸延到指对网络型的社会资本投入时,就会产生报酬递增的网络效应。如阿里巴巴对商业生态系统的投入。
这涉及学员后面提到了一个问题,关于什么是“云”的理解。是指全新的生产方式,还是传统意义上的节约成本。
我认为现在关于云计算的各种理解,过于偏重生产技术(人与自然关系),而忽视了生产关系(人与人关系)。从人(生产关系)这个角度看,云计算是一种新的所有制关系,这就是前面所说作为报酬递增的条件的网络型的社会资本所有制。社会资本与资本正好相反,一个是网络型资本(分享型资本,如关系和信任、网络基础设施),一个是节点型资本(专用型资本,如不具共同消费性的有形资本)。正是由于生产关系不同,它们所适合、解放的生产力具有本质区别。
将IT定位于节约成本,更是我批评的一种运营理念(这种批评只是针对先进企业的引领策略而不是针对一般企业的)。在课上我曾区分出惠而浦成本领先的卓越运营理念,与新一代“成本增值”分离的卓越运营理念的不同。指出将IT定位为以大规模生产节约成本,顶多导向“中国制造”的价格战,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没有利润可言;而新卓越运营理念,要求服务差异化、品种多样化,从大规模制造发展为大规模定制,从而在节约成本基础上解决增值,即成本加成问题。
学员接着问到成本加成问题。他说:我理解的加成定价实质上是指产品的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这里可以认为由IT平台支撑的交易的成本为零,但要不要加上相关的物流成本呢?要不要加上相关的服务成本呢?
这与我的理解就不同了。我说的成本加成中的成本,已将所有成本包括产品和服务的成本都包括在内,怎么会在产品成本之外,另算物流成本和服务成本呢?这都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加成。完全竞争中的成本加成,是以生产者为中心、基于资本回报要求的固定加成。它造成了宏观上的流动性陷阱现象。我说的成本加成,则是特指垄断竞争中的成本加成(在张伯仑理论中表现为双需求曲线),为的是说明产品差异化的原理。所以要加的不是服务成本,而是服务差异化带来的增值。在实践中对应的是新卓越运营理念。
学员问到“做活(生命化)的数学含义”说:我理解做活是指电子商务的盈亏平衡点,即作为基于Intelnet的电子商务,初期一定会有大量投入,即最初赔钱,然后做大“规模”而非仅仅是“交易量”,然后电子商务的优势才显现出来,不知理解是否正确?
这又回到对范围的理解上来。这已涉及当前的学术最新沿。事实上,报酬递增有两种,常见的是规模报酬递增,非常罕见的是范围报酬递增。学员说的情况,是规模报酬递增,已经很正确地区分出了交易量与规模的不同。不过,我说的生命化,正好是指范围报酬递增。
做活不是指盈亏平衡点,而是指报酬递增曲线的斜率,是指生产方式。这里就要在斯密“市场范围”这个概念上重新发挥了。论及做活(生命化),仅是报酬递增(正反馈),已不足以区别于非生命化的规模经济,必将“市场范围”一分为二:将其中市场规模的含义除去,专指品种(即学员所说“交易种类”)。 这样一来,范围就专指系统的多样性了。生物多样性,是生命作为复杂系统的关键特征。企业做活,是指机械组织向有机组织转型的过程,生命化是有机组织的状态。它一方面具有报酬递增(正反馈)的特征,另一方面更具多样性(品种多样性)的特征。二者缺一不可。意思是,生命化在于环境越复杂,要素越异质化(品种是异质性的区分单位)、多样化,系统越具正反馈性质。
很多事情,似乎都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我想我也希望在这样一种环境里面,去寻找一些更不一样的东西。哪怕是一些更广阔的自由,一些现在看起来,完全用不到的东西。
我都希望,他们能够有朝一日,内化到我的生命离去。
即便是有一条,我们的生活终于以及变成了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但是那个时候,我们依旧觉得自己其实很简单,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伟大。其实说的是真心话,他们也会以为是谦虚。
只是因为,他们不曾那样努力,也不曾那样幸运。
所以,很多事情都决定了最后的结果,而我们却始终都不能真正的去理解,这些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又有着一种怎样深刻的含义。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电影片名 “三维”转换
一、引言
电影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许多汉语影片走向国际市场,同时大量的欧美影片也不断涌入国内市场。人们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也是在学习该国的语言和文化。电影片名是电影内容的高度浓缩,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外国影片对本国观众的吸引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部电影片名的翻译成功与否。生态翻译学是近年由国内学者胡庚申(2008)提出的全新翻译理论,它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该理论强调了翻译生态环境和多维转换活动,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试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来探讨英语电影片名汉译,检验其是否实现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探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电影片名翻译应该注意的问题及翻译方法,最终用来指导翻译实践。
二、生态翻译学
翻译是一种“译者适应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胡庚申,2004:39)。“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译者适应选择强调了译者为中心的地位,译者不仅要适应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而且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要实施对译文的选择。翻译的过程是“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译者进行翻译时,要进行“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相对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三维”转换。因此,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翻译活动视野更为广阔,也更为合理。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
生态翻译学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至少要实现“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进行语言层面的转换,而且要关注文化的传达和交际意图的传递。电影片名的翻译同样要尽可能实现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做到能既突显影片的主要内容,又能传递影片的文化内涵;既能提供审美愉悦吸引观众,又能增加票房收入。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者对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包惠南指出,影视片名的翻译“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既要忠实于原片中的内容,又要体现原名的语言特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包惠南,2001:92)。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具体表现为词汇方面的选择调整以及语言形式的适当转换等。在影片翻译过程中,有的片名不带有浓郁的异域文化色彩,不会导致异域观众在理解和接受上的难度,因此可以采用直译法,如《云中漫步》A Walk in the Clouds、《与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音乐之声》Sound of Music、《真实的谎言》True Lies等。有的影片是由名著改编而来,“改编成电影后,借助名著本身的艺术魅力和轰动效应,创作人员保留了原著原名(冯庆华,2005:9)”。由名著改编的影片名称也大多采用直译法,已为异域读者和观众所接受,如《百万英镑》A Million Pounds Bank Note、《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等。有的根据需要适当增词,如 《阿甘正传》Forrest Gump、《生死时速》Speed、《断箭行动》Broken Arrow等,有的则是根据故事情节、感情、人物或观点进行选择转换,如《亡命天涯》Fugitive、《古画之谜》Uncovered、《情暖童心》Tender Mercies、《勇闯夺命岛》《石破天惊》The Rock、《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等。上述电影片名汉译时大多采用了四字格结构,因为四字结构是汉语中常用的习惯表达,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易为中国观众接受。而且原片名中的名词(或名词词组)等经过适应性选择转换译为相应的动词词组,如《情暖童心》Tender Mercies、《勇闯夺命岛》《石破天惊》The Rock等,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则被译为相应的动词词组或名词词组等,如《亡命天涯》Fugitive、《古画之谜》Uncovered等。这些适应性选择转换既传递了影片的主要信息,又满足了中国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期待;既体现了原片名的语言特色,又能吸引观众,激发观众的观赏欲望。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由于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往往存在着差异,为了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不仅需要注重源语的语言转换,还需要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并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 (胡庚申,2004:136)。影片内容通常反映的是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等,电影片名常常负载着丰富的源语文化信息。冯庆华(2005:8)认为:“电影名称隐含着本国的文化,本国观众容易接受,而在翻译给异国观众时,必须采用异国各个文化层次都能接受的形式。”翻译电影片名时要在理解整部影片情节的基础上尽可能体现该影片的文化背景和主要内容,如《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埃及艳后》Cleopatra等。影片《乱世佳人》是美国电影Gone with the Wind的中文译名,根据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 (Margaret Mitchell) 的同名小说改编。《乱世佳人》是美国电影史上一部经典作品,曾经在1939年的奥斯卡奖中夺得八项金像奖,轰动了美国影坛。据说该影片在美国首映后不久就引入中国,在中国影坛也引起过很大的反响。译名《乱世佳人》既概括了影片的主要内容,又反映了影片的时代背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同时突出了主人公(斯佳丽)的形象,增加了影片的悬念,激起了观众的兴趣和强烈的观赏欲望。又如以人名命名的影片Cleopatra被译为《埃及艳后》,既交代了影片中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的身份,又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Cleopatra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法老,人们通常认为她为保护国家免受罗马帝国吞并,曾经过凯撒大帝及他的手下马克·安东尼。如果采用通常的音译法将之译为克利欧佩特拉,大多数观众由于不了解其文化背景,可能因为名字冗长拗口,会失去观看的兴趣。所以,在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只有充分考虑到中国观众的语言习惯与文化接受能力,用最自然贴切的语言进行翻译,才能使译名完全被观众所理解和接受。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换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胡庚申,2004:138)。电影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电影片名的翻译要关注源语的交际意图,并且在译文中体现原文的交际意图,充分考虑到译语环境中不同层次观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译名既要言简意赅,又要生动形象;既要能够概括影片的主要内容,对整部电影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又要能够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激发观众的观赏欲望。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自然贴切、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源语影片的主要内容,传达原语影片的交际意图,例如影片 《网上情缘》《电子情书》 You’ve Got Mail、《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返老还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等。影片You’ve Got Mail讲述的是网络时代的爱情故事,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通过网络聊天(电子邮件)爱上了对方,于是约定在咖啡厅见面,结果发现对方竟然是现实生活中的竞争对手。译名《网上情缘》既传达了原文主要内容,又富有浪漫气息,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原语交际意图的传递。影片The Legend of 1900讲述的是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的传奇一生。主人公“1900”从出生到死亡从来没有离开过远洋客轮,但是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是与普通钢琴大师不同的是,“1900”在海上度过了他传奇的一生。译名“海上钢琴师”既体现了主人公的身份(钢琴师),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海上),主人公的一生都是在海上度过。译名《海上钢琴师》给观众造成极大的悬念:“这位钢琴师是谁?为什么会在海上(度过一生)?”从而引发了观众强烈的兴趣和观赏欲望。影片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讲述的是一个名叫Benjamin Button的主人公,出生时是一个老头,几十年后越活越年轻,最终又变成一个婴儿在襁褓中死去这样一个奇异的故事。译名《返老还童》言简意赅,生动地再现了故事中主人公的形象和传奇经历,因而深受中国读者喜爱。
四、结语
电影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影片名是电影内容的高度浓缩,是影片的灵魂。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来探讨英语电影片名汉译,列举了大量事例,从“三维”转换角度将译文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大多数片名翻译实现了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考虑到源语的语言形式、文化内涵和交际意图,又照顾到中国观众的语言表达习惯、文化接受心理和审美趣味,语言简洁,形象生动,能够引起观众兴趣并产生强烈的观赏欲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影片译名都能为异域观众所接受,因此,无论是中国影片走出去,想占有更多的国外市场,还是想引入更多的欧美影片,在影片翻译尤其在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中都要充分考虑到翻译生态环境,尽可能实现多维度适应性选择转换,至少是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从而有效地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冯庆华主编.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 生命意义;自我效能;主观幸福感;青少年
分类号 B844.2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6.12.005
1 引言
虽然家庭、学校和社会为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青少年仍然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许多不利因素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还会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诸多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自杀行为(冉媛, 李光友, 李佩珍, 2014)。近年来,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普遍认为,对个体心理健康的评定与维护应当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着手,而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精神病理学范畴(Suldo & Shaffer, 2008)。积极心理学尤其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着重强调研究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其中主观幸福感就是最为核心的部分(李金珍, 王文忠, 施建农, 2003)。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其主观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感受和判断,具有主观性、稳定性和整体性等特性(Deiner, Suh, Lucas, & Smith, 1999),由对生活的满意、积极情感的体验和消极情感的缺乏所构成,对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越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愈强烈,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现有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对于保护个体免受不利因素的侵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张姝h, 林艳, 黄婷, 2013)。因此,探讨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这也一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
当我走进五柳风景区,远远看见裹满红布的枯水柳,一种似曾相识的经验被唤醒:它与我在乔迁的效果图上看见的情景很相似。近百株枯死的水柳,被红布包裹起来,场面十分壮观。就实现了设计效果来说,乔迁至少完成了他的创作意图。衡量一件作品是否成功,我们可以看它的社会反响,审美效果,艺术目的,但是这些指标多半是外在的。内在的指标,是看艺术家的意图和目标,是否实现。换句话说,是看作品的“完成度”。这个内在指标,对于大规模的装置和大地艺术来说,尤其重要。至于一些艺术家,将失败视为作品的效果,也实属无奈之举,免不了有些油腔滑调。
我忍不住第一个冲进了柳树林。在树林里行走,与在照片上观看,感受完全不同。成片枯死的水柳,给我们的冲击,不仅是视觉上的,还有嗅觉、听觉的和触觉上的。这片枯死的柳树,给我们的感觉冲击,是全身的。而裹上的红布,又给我们一种强烈的祭奠仪式感。乔迁在创作过程中,在“鲜红”后面加上了“树祭”,一定是感受到了这种仪式感。红布的介入,给死寂的枯树林带来了强烈的干预。一种巨大的不和谐感和冲击力,在树林中蔓延。我瞬间有种幻觉,感到自己如同幽灵。
红布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复杂的含义,既象征喜庆,也象征危险,还象征革命。对于后时代的中国人来说,红布的意义就要简单得多,他们很难为一块红布去疯狂。因此,当乔迁最初用红布包裹树木的时候,我更多地是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他的作品,认为作品的意义在于唤起一个时代的人们的集体记忆。乔迁之所以用红布去包裹绿树,而不是青石头,或者灰房子,我想更多地是出于策略考虑,比如红绿搭配,可能在颜色上更有戏剧性。包裹树木也没有包裹建筑那么困难。当然,也许更多的是偶然机缘,让乔迁找到了用红布包裹绿树的灵感。总之,在乔迁的作品“鲜红”中,我更关注的是红布,而不是绿树。就像朱青生的“漆山”和谷文达的“天堂红灯”一样,最突出的元素是红,是红所象征的革命意义,是红所积淀的集体记忆。
但是,当我看到一些黑色的枯树梢从红布的包裹中倔强地探出头来,我在红与黑之间看到了一种平衡和张力。乔迁这次包裹枯柳的作品,比2008年包裹槐树的那件作品,要深刻许多。它不仅是唤起我们的集体记忆,更重要的是引起了我们对环境的反思。乔迁将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个老话题,巧妙地嫁接到国际当代艺术的一个新话题上来,将革命意识与环保意识连接起来。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革命可能没有环保重要。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空气污染、食品安全、以及许多看不见的危机,就潜伏在我们周围,随时都有可能致人死命。成片枯死的水柳,就是这种危机的一个见证。在我们的经验中,没有比柳树更容易成活的植物了。常言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抛开这句话所蕴含的机缘巧合的含义之外,它也表明柳树这种植物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就是这种无心栽插都能成荫的植物,在今天都遭遇成片枯死的厄运,由此可见今天的环境已经恶劣到何等的程度!成片枯死的树木,经过乔迁的红布包裹之后,显得更加触目惊心,我们的生态危机意识由此得到了强化。
但我更看重的,是乔迁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命意思。尽管乔迁这次仍然是用红布包裹树木,但颜色对比不是红与绿,而是红与黑。黑色在这里象征死亡,红色相应地象征对生命的挽歌。死亡终结了生命的所有意义,因而也突出了生命的唯一意义。生命的唯一意义,就是活着。正如维特根斯坦所告诫的那样,好好活着,比所有的哲学问题都重要。当乔迁用红布耐心地包裹干枯的树干,其中表达的也许就有对死亡的敬畏。
关键词:生命意识 生命本位 生命教育
汶川地震震撼人心,多少条生命瞬间毁灭,但就是这短暂的生命瞬间激发出人类无限的潜能,绽放出多少撼人心魄的生命之歌。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死死护住讲台下十几名学生的画面就此定格;废墟中求生者顽强守住最后一道生命之线,等待救援,最终重获新生。
此情此景,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扼腕兴叹,心灵震动。新课程理念确立了教育的根本宗旨:教育是人的教育,以人为本,塑造学生完善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塑造一代新人的事业中语文教师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的天空是宽广的,语文的园地是五彩斑斓的,在种种语文现象背后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对生命意识的关注,对生命思想的讴歌。语文教师应是富有生命激情的人,他(她)是一颗火种,承担着点燃学生生命火花的神圣责任。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将人的生活意义、生命价值、人的主动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使学生认识到应该如何正视生命、关注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生命、如何发展生命、放飞生命……
一、对生命意识的思考
对生命的理解及其态度,便形成了生命意识。万物都有生命,只有人类才具有生命意识。只有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才能竖起学生人生发展的标杆,才能实现生命教育的真正价值。
1.树立生命本位的思想。当代中学生受商品经济和成人世界的熏染,把追求物质财富和享受作为人生的幸福,这样只会离幸福越来越远。这种把生命的手段当作生命本位的本末倒置的做法,会使人陷入深深的精神迷惘和生命危机之中,长期下去,就会怀疑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甚至轻视或放弃生命。
法国哲学家蒙田认为,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自然经过多少亿年的时间才哺育出生命,生命又经过多少亿年的进化才出现人类,所以,我们对生命应有一种感恩的态度,应树立生命本位的思想。离开了人的生命,什么都无从企及。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人的生命制造了一切艺术和文明,离开生命谈艺术和文明是一句空话。如果当年贝多芬不堪各种压力,没能扼住生命的咽喉,那么何谈《第九交响乐》给人的震撼呢?如果张海迪因为自己不能自由奔跑就自暴自弃,沉郁痛苦,那么何谈令我们自立自强的可贵精神呢?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忠孝礼义等道德,也是生命的一部分,离开了生命谈爱国爱民,孝敬父母,只能是一句空话。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
2.理解生命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学生认为,生命属于个人,处于高于一切的地位,人的生命价值在于为己。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生命,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不能把所谓“生命意识”与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对立起来,甚至不论善恶、不分美丑、不讲原则。我们所说的生命意识是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前提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既是我们的伟大民族精神,也是我们的时代精神。
语文教学应该张扬这种精神。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冰心的《谈生命》等文章都是极好的素材,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圣哲们告诉了我们同一个道理,那就是人活着应该为民族、社会、国家、人类作出贡献,这是人的生命的全部意义和内涵。作为语文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深入体会到自身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尊重他人生命,也争取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更快乐、更精彩!
3.尊重生命的伦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认为,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他们都没有高等与低等、有价值的和没有价值的分别,我们应该宽容和尊重他们的存在,并将那些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这是形成良善和博爱品德的基础。
受封建等级思想和功利观念的影响,当代部分中学生的思想行为出现了偏差,他们歧视那些出身卑微、家境贫寒、成绩一般、有生理缺陷的学生,在实际行动中甚至轻视、摧残这些人的生命,尤其令人感到可怕的是,许许多多的学生成了旁观者,他们对这种恃强凌弱的行为保持着冷漠和欣赏的态度。针对这一现状,浸润着丰富人文情怀的语文文本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尊重生命伦理教育的无限契机。
二、对生命教育的实践
1.全面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构造人文关怀。首先,教师要尊重和欣赏学生生命个体。教师要改变对学生的认识,把学生看作一个个特殊的生命体,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认识到他们都有极大的潜能,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个体。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发现他们的个性,帮助其发展个性,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个性的研究,在教学中关注并努力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使教学具有人性化。其次,语文课堂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思维方式和自身发展方向。新时期的语文教学不能只关注传授多少知识,而应该着眼于发现、发展学生的潜能,着力于学生的个性的张扬,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构建精神生活的过程。一句话,就是语文教学要给学生以“人文关怀”。
2.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加强生命意识的渗透,学会完善生命。中学语文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极好教材。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文本,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学会珍惜生命,懂得尊重生命,以及如何面对生命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紫藤萝瀑布》中有一句话:“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是的,人如花开,劫难总要被幸福战胜,时代的洪流总会冲走不快。只要加快脚步,鼓足生命的勇气前进,你便会是那灿烂瀑布中的一朵浪花。
诗人普希金遭流放,处在不幸的逆境之中,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并用诗歌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
语文文本就是人生教科书,人生启示录。我们应该教育学生认识到生命是珍贵而又短暂的,“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有收获。”教育学生要有乐观向上的精神,在生命的长河中勇敢地藐视困难、直面人生,关注自身的生存价值,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3.加强作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渗透,学会善待生命。生命问题是一个广泛的题材,它可以是自己的生命状态,也可以是周围的生存环境,还可以是自然界的那些小生命的生命过程。自然生命的形态虽然各异,但是生命的权利是平等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虽是草木,谁说无情,人类善待自然生命,人类生命才能丰富多彩。教师要引导学生不光要关注自己,更要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从中获得生命的体验,积累人生的感悟,并通过写作的渠道尽情地抒写,放飞思想,表达真情。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生命为前提,尊重他们的情绪、意愿和来自生活的各种体验,让学生真正地成为习作的主人,真诚地袒露心迹,热诚地拥抱人生。
一、关注生命,提供一些生命的参照,引导学生思考生命
高中生充满生命的张力,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生命意识淡薄等诸多心理问题。为此,在学习一些富有生命意识的课文时,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作为参照,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思考人生。
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中的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和外公相依为命。虽然有外公无微不至的照顾,但翠翠的内心却无比孤独,因为外公并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因此,可以借翠翠的形象引导学生对自身生命的关注,思考自己的人生。《药》中的两个人物夏瑜和华小栓,一个为了“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天下”的人生理念,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个因迷信“人血馒头”的功效而命丧黄泉。可以通过这两个人物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关注生命的价值取舍。
在我们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教育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哲理散文对学生生命意义的关注。赵鑫珊的《人是什么》,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都在倡导理性化地关注生命,思考人生。通过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不断地工作,人必须把握好现时。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则含蓄地告诉人们: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应该看看庄子,学学庄子。因为庄子代表了人们无路可走时的一种外冷内热、心智极高的人生形象,从而引导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灰心丧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思考生命,借助一些生命的参照,引导学生善待生命
青春少年处在人生的花季,也处在人生的雨季。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也有烦恼;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他们也有困惑,甚至会迷失人生的方向。在教学中,要通过一些具有生命意识的课文,借助一些生命的参照,帮助学生坚定信念,树立信心,使他们有理想,有追求,为他们的生命确立一个支点,引导学生善待生命。
史铁生在生命最灿烂的季节,双腿残疾,是命运给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当成功就要到来的时刻,他的母亲却永远离他而去了,他是多么的不幸啊!他思考生死,思考生命。他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人生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写作”。写作是史铁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是他生命存在的理想的明证。史铁生让充满劫难的生命活得辉煌灿烂。司马迁遭受宫刑,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情况下,隐忍苟活,忍辱负重,终于写出了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读完《报任安书》,学生就会明白,完成《史记》是司马迁善待生命的最好回报。
三、善待生命,借助好的典型,引导学生珍爱生命
语文教材中,无论是作品中塑造的一些成功的典型人物,还是作者自身,他们都是最好的学习典型。
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勤劳质朴,但在封建礼教等落后思想及各种势力的逼迫下,一步一步走向了死亡。以祥林嫂为参照,反省自身,学生就会懂得更应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让生命焕发出光彩。《一碗阳春面》中的母子三人,面对厄运,三人合吃一碗阳春面,“头碰头”,合力抗挣,终于迎来命运的转机。海伦•凯勒身有残疾,但她并不因此而抱怨命运,厌弃生命。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以感人的、富有诗意的情怀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超越苦难的精神。在文中,作者处处拿自己跟健全的人作对比,具有规劝世人的意味。
作品教育人,作品的作者,同样也是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的最好教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就是如此。借助海伦•凯勒的人生作为一个典型,不能不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与启迪。三天,在作者眼里等同于全部生命。三天对于正常人不是很平常吗?健全的人还会让平常的日子总是平淡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惨遭奇耻大辱,身废名败。但是他忍辱负重,执着于信念,终于著就信史照耀尘寰,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献、精彩的文学经典――《史记》。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仅是赞颂作品,更是褒扬作者司马迁。学习出自《史记》的《鸿门宴》和《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两篇课文时,作者司马迁对项羽的赞颂,对蔺相如荣辱观的评价,是司马迁对生命最有价值的诠释,其本人就是值得学习的典型。还有编著《诗经》的孔子,因身处困厄之境而写成《春秋》;遭遇不信任而被流放、写就千古名篇《离骚》的屈原,高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逆境,善待生命,成就一番事业的诗人、作家,不胜枚举,他们自身就是很好的学习楷模。
如果说一般的正常人很难体会到海伦•凯勒的生活感受,那么请看当代世界思想文化名人罗兰是如何看待生命的。在《我为何而生》一文中,这位伟人的自我结论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单纯而又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西方现代主义的一些文学作品也富有生命意识,如《变形记》表现了人的异化,《等待戈多》表现了生命的虚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这些课文,就能更加透彻地理解人生的含义,从而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
【关键词】中职语文;语文味;语言应用能力;生命意识;审美趣味
在中职学校,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大多没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也不重视语文课。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背景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新教法、新理念都依样画葫芦搬进了职高的语文课堂,语文的课堂似乎热闹了。 但是,在热闹的背后,我们应该思考:学生的语文知识是否有了巩固,语文素养是否有了提升,这是否是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
语文味应包含“学以致用”和“精神濡养”的作用。笔者将从应用能力、生命意识、审美趣味来叙述语文味的内涵。
一、中职语文课堂应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
工具性是中职语文的突出特点,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对中职语文教学来说,尤为重要。
1.培养阅读能力是提升语文综合能力的基础
首先,阅读的内容可以是课外的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包括报纸、童话、漫画等(但思想不健康的读物除外),久而久之,阅读的习惯也就养成了。其次,开展一系列与阅读有关的课外活动。比如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知识竞赛,在阅读的同时,收获知识的积累;剧本创编秀,让学生小说、童话等进行剧本改编、并进行角色扮演,更加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2.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提升语文综合能力的关键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通过朗诵会、故事会、辩论会、演讲会、模拟招聘会等方式落实学生的口头训练,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刚开始时可以不拘内容,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有勇气主动和别人交谈。训练一轮后再做内容和方式上的要求,让口语训练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的朗读、背诵、自我介绍、即兴说话等进行分项测试,然后作综合评价。通过这些尝试,大部分学生都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有条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培养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集中表现
在平时的教学中,督促学生多思考多动笔,既可以记录自己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心得感悟也可以结合对课文的学习,或仿写语段或改写开头、结尾。同时,我尝试让学生利用网络微博发自己的文章,大家共同探讨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
二、中职的语文课堂应注重生命意识的凸显
对生命的理解及其态度,就构成了生命意识。语文教学中关注生命意识指的就是在文本中深刻地理解人生命的顽强和魅力、努力地探求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1.挖掘教材内涵,树立积极生命观、培养优质职业素养
语文教师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优秀范文,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构建坚定的人生信仰,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2.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学会善待自然、强化生命教育
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讨论、思考、体验中,把生命教育的理念真正内化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去。
3.唤醒生命意识,引发学生思想共鸣,抒写人生感悟
《诗・大序》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引导学生把对生命的感悟,诉诸笔端,既激发写作兴趣,又升华生命意识。
我们的语文课堂,在教授语言文字的同时,更要为学生传生命之道、解人生之惑,这不仅是教育的本质,也是语文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三、中职的语文课堂应注重审美趣味的培养
中职语文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语文素质也包括培养和提升审美趣味。培养语文课堂上的审美趣味,就应该引导学生感悟、把握、领会优秀读物的“秒处”,“秒处”即称之为“美”。
1.朗读文本,感受音韵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声情并茂的朗诵,是使学生直觉到美的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灵活地使用各种朗读方法,如:领读、范读、自由读、分角色读、配乐读,让学生兴趣盎然,在琅琅读书声中感悟文本,读有所获。
2.品味词句,感知形象美
培养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抓住精要,欣赏出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意境美。比如自居易的《琵琶行》成为千古名篇,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就与其精湛的音乐描写密不可分。诗人以骤降的“急雨”比喻粗弦的繁音促节;以小女儿亲柔的“私雨”比喻细弦的细碎绵密;以大珠小珠洒落玉盘比喻乐声的高低音调和清脆悦耳。这一连串比喻来写飘忽易逝的无形音乐,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结尾“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侧面来写听者如梦初醒的意态,更加烘托琵琶弹奏的妙绝入神。
3.创设情境,感悟情感美
生动的画面,也能激起学生的审美直觉,帮助学生进入文本中的意境。
又如我在上《故都的秋》这篇课文的时候,课文中描述了秋景中的五幅图。我创设情境,带学生走进这无边的秋色之中,运用多媒体的手段,让学生运用专业课的知识勾勒出秋景五幅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含义。
文学作品的美,美在音韵、美在形象、美在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表情朗读、生动描述、精辟剖析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方式,引导学生 “披文人情,沿波讨源”,进入美的境界,提升审美趣味。
综上所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帮助学生
强化生命意识,提升审美趣味,这就是对语文味的最好阐释,让我们立足语文,立足学生,使语文味在课堂中氤氲四溢,成为最美的奇葩.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