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范文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坐井观天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第1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范文

1 从文本的矛盾处反思,超越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运用阅读反思和批判对阅读内容进行审视、分析,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有位教师在教学《揠苗助长》时不迷信教材和教参,深入研究反思教材后,借助文本的矛盾处引发学生反思课文,发展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师:课文学完了,你们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和课文的内容有没有矛盾?

生1:“有矛盾,禾苗都长在水田里,可课文插图中的田地黄黄的,像是沙地,没有水。”

生2:“水田里,一株株的禾苗是横成行,竖成列的,十分整齐,不像图上那样乱。”

生3:“我看见到禾苗里劳动的人都是卷起裤腿,挽起袖子的,从没见过穿着布鞋、袜子下田劳动的。”

生4:“我看图上画的不像禾苗,倒像玉米苗。”

生5:“‘一棵一棵’用得不对,禾苗应叫‘一株一株’。”

生6:“既然是禾苗,它一定还很小,即使向上拔,也只能高一点,高不了一大截。”

生7:“如果是水田,拔一下,禾苗是不会枯死的。”

……

师:是啊!书本也是有错误的。既然图文存在这么多矛盾,你们可以给编教材的老师提一提修改建议。

生1:把图中的旱地改为水田。

生2:把“禾苗”改为“麦苗”。

生3:把插图和课文都不改,在课后增加一道思考题:请你找出《揠苗助长》一课插图和课文中几个不合理的地方。

……

上述案例中学生精彩的发现与思辨来自于教师对教材反思后的超越,正因为这种超越打破了常规的思维模式,摒弃了教材至上、教参至上的观念,师生在理性的探究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创新来自于怀疑,怀疑来自于反思。“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师,不迷信专家”的观念也已深深根植于师生的心田。

2 从教学的生成处反思,超越课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上会生成一些意料不到的问题和事件。面对变化的课堂情境,教师要在情境中反思,将反思与教学行为融为一体,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适时改变教学目标,让教学超越课堂,展示未曾预约的精彩。

例如一天上午,我校一位青年教师正指导学生做语文练习时,窗外下起了雪,同学们不时向窗外望去。面对这种情境,老师反思后对同学们说:“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到操场去观察雪,体验雪。”孩子们走出了课堂,走向了操场。他们或静静地站在雪中,或尽情地奔跑在雪地里,心随雪花飞扬,那分情意,那分愉悦溢于言表。十分钟后,孩子们回到了课堂,老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写自已的观察体验与感受。一段段优秀的习作跃然纸上。

附学生习作片断:我情不自禁地走向雪中,去感受、去拥抱那细细的、绵绵的春雪。雪花在天空中飞舞,好像一个个跳伞的小精灵,又好像刚出生的小蜜蜂,还不会飞,跌跌撞撞,雪花飘落在树杈上,光秃秃的树枝变成了银条儿,向我们招手。

春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些白色的小精灵用自已短暂的生命为人们换来了无比新鲜的空气。我深深地呼吸着,五脏六腑像被清洗了一样。我真希望这雪永远留在人间。

“走出课堂,走向操场”,一次精彩的习作指导课结束了,此时留在师生心底的不仅仅是那场雪,而是冷静思考,自我超越的方法与过程。

3 从学生的心语中反思,超越自我

在教师所面临教育教学任务中,了解学生头脑中的想法是最棘手的问题,同时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当我们开始从学生的眼中来看自已的时候,就可以了解“不同世界”的教学的另一方面,知道学生们对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经历。针对学生的真实想法、独特体验进行反思,就能够更好地塑造教师的行为,帮助师生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

例如,一位教师教完《坐井观天》以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联想,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做说话和写话训练。很多学生都谈到青蛙跳出井口后觉得井外的世界更宽广,井外好。但有一同学却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向了井里。”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教师示意这个学生坐下并随口说了一句:“我看你是一只青蛙,坐井观天。”

课后老师批阅学生作业时,这位老师看到了那位说井里好的学生续写的故事:“老师,我还是认为青蛙呆在井里好。请看我写的故事:青蛙跳出井口,来到一条小河边,它累了,想去喝水。突然,它听到一声大吼:不要喝,水里有毒!果然水中浮着不少死鱼。它抬头一看,原来不远处有一只老青蛙在对它说话。它刚要说谢谢,就听到一声惨叫,一柄钢杈已刺穿老青蛙的身子,那只老青蛙正在痛苦挣扎。青蛙吓呆了,这外面的世界并不安全,它急忙赶回去,又跳到了井里,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

面对学生的习作,教师郑重地写下了评语:老师错怪你了,你写得真好,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你的心灵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而需要跳出来的恰恰是自以为是的我自己。是啊!面对学生的心语,这位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心灵对话,真正实现了自我超越。

4 从陈旧的行为中反思,超越习惯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固有的行为习惯。这些习惯在过去有它的重要作用,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在“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理念引领下,更应该反思某些陈旧行为习惯的弊端,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变换方法,超越习惯,形成更为科学的教与学策略。

例如批低年级学生的作业时,老师们习惯用“√”和“×”来告诉学生作业的正确与否。结果有的学生看到作业本上有许多“×”后立即把本子盖住,怕被同学看到;有的学生偷偷地把本子藏在桌洞里就出去玩了,好像错题与他无关。面对这一现象,有位教师仔细分析后改变了以往作业批改的方式,用“?”代替了“×”。发现学生作业有错误时,就在错字或错题后边打了个“?”。自从用了“?”后,孩子们看到错字后会立刻皱起眉头,观察思考并及时动笔给予更正,速度很快。改对了,这位老师在下边打上“√”,如果作业中的错误没改对,“?”仍不动,似乎在盼望着学生去思考,去检查,直到改对为止。

第2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范文

一、工作的收获:

1.开学伊始,我备课组老师结合课程目标结合学情,认真制订学期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2.坚持集体备课,不断钻研教材教学

我备课组的成员基本上都是第一次教七年级政治,对教材内容较陌生,所以对教学大纲和教材较认真钻研,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注重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力做到精心备好每堂课,既备教法又备学法,既备教师又备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于我组成员较少,所教班级较多,教学任务较重,我们充分利用集体备课这一机会(星期二上午是我科组活动时间),3位老师共同分析每单元教学重、难点,通过个人谈想法,讲教法,互相间交流研讨,互通有无,尽可能实现有效教学。如在教学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点时,我们三位老师想方设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法律专业术语,以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等等。

3、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较认真负责。根据七年级思想品德的特点和有关部门的要求,确定每班每周作业2次,每上完一堂课做一次课后作业。为实现有效教学,七年级组科任老师对习题精选、精练、精讲;同时各位老师对作业做到了全批全改,在批改作业过程中尤其注重学生书写和答题的规范性培养。

4、努力抓好师徒结对工作和年轻教师的公开课活动。傅文玉老师拜杨小虹老师为师,开展帮扶教学工作。在帮扶中,师徒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不断地总结反思教学工作中的方法和技巧,相互促进,彼此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傅文玉、杨小虹老师本学期均完成了组内的汇报课,获得科组老师的好评。

5、积极参与了海南省、海口市、本校及其他兄弟学校的教研、教学活动,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和提高自己。本组先后组织参加了海口市网上教研活动,还观摩了海口市的中招政治调研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参加此类活动,让我们不至于坐井观天,及时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和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1.参加科研活动的深度不够,如只注重公开课的开展,忽视教学反思、教学体会的撰写。

2.教学中,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平时对思品题目的训练和学法教法的指导不够,学生对思品的关注度不多,对学生应试指导不够,高分低能现象依然存在。

3.新课改理念运用于实践较少。虽然受新课改春风的熏陶,大家思想上、观念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对于新课改理念落实的还较少,课堂上还是较多地采用传统的教法,给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的时间、空间机会不多。

三、今后的努力

1.更严格地抓好备课组建设。

2.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合理利用资源为教学服务。

第3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范文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堂教学要体现生本理念,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个性、生活背景及阅历的不同,他们认识问题的角度也不相同,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机智,促进课堂的生成,打造创新、智慧的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既是教师的教学对象,也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师要根据课堂的生成状况,对预定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并做适当调整。这样,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才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与情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了解寓言用小故事阐述大道理的特点,理解故事寓意。在课堂延伸拓展这一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如果青蛙跳出井外,它会看到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都发挥想象,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青蛙会看到碧海蓝天;有的同学说青蛙会看到高楼大厦;有的同学说青蛙会看到绿树红花。等等。其中有一个同学一直凝眉思考,默不作声。当教师让他说说自己的看法时,他却说:“青蛙会看到污染的环境,会看到乌黑的汽车尾气,会看到人们将生物捕杀后当作下酒物,会看到大片树林被人类砍伐……”教师因势利导:“如果青蛙面对这样的污染的环境,会对人类提出哪些建议?”有的同学说要保护环境,禁止捕杀动物;有的同学说要控制汽车数量,减少尾汽污染;有的同学说要实行有奖植树策略,等等。教师最后点评:如果青蛙一直在井里,他会不会看到这更广阔的世界,会不会发现这些人类世界不尽人意的地方?还会不会提出这些有效的建议?于是,课堂的生成又回归到了寓言所表达意旨的本身,深化了主题。因此,教师富有机智的点拨,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激发学生参与阅读体验的积极性,促进和深化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催化点染,促进课堂情感的生成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里,学生能够敞开胸怀,畅所欲言,情感投入,学生能够走进文本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教师与学生要在和谐宽松的课堂里,相互合作、情感交融、心灵沟通。这样,学生可以与教师、与文本、与同伴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引发生成美好情感,在自然的状态下接受审美教育。例如,教师教学《思念母亲》一文,首先让学生以“回忆我的成长经历”为题,谈谈自己成长过程中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学生们结合一些生活细节,回忆妈妈日常对自己呵护的点点滴滴。接着,教师说:“如果孩子失去了母亲,那他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以此导入新课,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了迁移课文“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这一表达形式,教师在对话中不断增加表达的新内容、新语言、新的表达形式,由此促进学生在语言中的反复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在语言生成中受到情感的点化与浸染。再如,在教学《借生日》一文时,教师让学生总结出课文大意:“妈妈总是忘记自己的生日,却从来没有忘记孩子的生日。”让学生围绕这个情节增加新的内容来述说妈妈平日对自己关爱的生活情景,因为学生对妈妈关爱自己的生活非常熟悉,课堂的生成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学生精彩的发言都折射出一个孩子对妈妈天真的爱恋。师生通过情感的相互引发,真情的相互交融,语言表达形式在训练交流中凸现,语言渗透的情感在心灵中内化,语言精神在对话中生成,富有生命力的语言情愫在生发中奔涌。抓住课文中关键句子,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进行训练,从具象到抽象,从平淡到饱含深情,无不反映出生成课堂的精彩。

三、结合实际,促进课堂魅力的生成

第4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学习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042-02

1.新课程下学生的新学习方式

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本次教学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监控的学习。一个具备了自主能力的人,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的目标,能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在活动中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在生活中能够自我教育。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和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并建立和维护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找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实际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整、信息搜寻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专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学生通过经历探究过程,可以获得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并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现,必须实现三大转变:

2.1 教学内容,应当从过去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教学内容。如学完新课文《坐井观天》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青蛙要是跳出井口了将会怎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起来,有的和同桌互说,有的前后座凑在一起争论……思考、讨论后,一学生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声吓得它忙向小鸟求救。另一学生说,青蛙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田野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上面飞舞着蝴蝶和蜜蜂,青蛙陶醉了,它觉得以前的日子都白过了……又一学生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我也很惊奇,很感兴趣,学生一般是顺着"青蛙跳出井口后将怎样"的思路进行想象,他怎么又让青蛙跳回井里了呢?因此我进一步发问道:"为什么呢?"这一学生继续说道:"青蛙跳出井口,来到一条小河边,累了想去喝口水。突然,它听到一声大吼:不要喝,水里有毒!果然,水上漂着不少死鱼。它抬头一看,原来不远处有一只老青蛙在对它说话。它刚要说声谢谢,就听到一声惨叫,一柄钢叉已刺穿了那只老青蛙的身子,那只老青蛙正在痛苦地挣扎。青蛙吓呆了,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它急忙赶回去,又跳回了井里,并自言自语道: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我的心被震撼了,连连点头。是啊,河水里常漂有死鱼,菜市上也常有卖青蛙的,这都是有目共睹的,让青蛙跳回井里完全合乎情理。我不失时机,因势利导:青蛙是益虫,是庄稼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青蛙。一堂课,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做到了"语文学习不只是语文知识的学习,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要学习知识,又要学习生活,学习发展。"

2.2 教学方法,应当从过去以知识量为目标,以讲授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听中学"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如在学习《狼和小羊》一课中,可以对狼扑向小羊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发挥想象,自行改编各种结局,对于富有想象力的学生即使给予表扬,然后再通过课文的学习对故事的寓意进行导入。另外,在考试中,应多出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不应恪守标准性答案,局限学生的思维。对于在平时作业和试卷中有创新性的学生应及时表扬并加以鼓励。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第5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范文

教育、教学科研成果是衡量一名教师水平高低的另一个标准。一名既会教书,又会写书的教师, 学生是会更喜欢的。在教学中,我们都有许多好的想法、好的做法,那么就应该把它上升到理论上去,写成文章。同时还应积极参与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推动所在学校,乃至所在地区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 就应努力苦练教师基本功, 提升自己的素养, 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变学生的 “要我学”为 “我要学”, 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了, 就一定会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的。

新课改作为一种国家意志将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国展开。不管你是欣喜还是忧虑,是激动还是困惑,也不管新课改将面临怎样的困难,教师都无法回避,无法退缩,只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课改。

1、在学习中找准定位

新课改势不可挡,教师观念要改变,知识要更新,方法要创新,能力要提高,这一切仅仅依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几天集中培训是很难达到的,必须通过教师自身艰苦的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课程标

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依据。课程改革实验是一标多本,即使在湖南省内各地市之间教材也不是统一的,未来的考题只能依据课标,不会拘泥于哪一本教材,因此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把握新课程的性质,了解新课程的特点,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树立科学的理念。

仔细研读教科书。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

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各科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师生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新的教科书无论是例题、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师们要沉下心来反复深入的研究。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升自己的教学功底。如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是支撑新课改的两大支柱理论。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多元智能理论树立这样一种信念:每个学生都具有八种以上的智能,每个人的智能存在着差异,每个人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都具有发展潜力。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的,应该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的智能发

展,正确对待他们的智能差异,给每个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理论的学习速度慢,抽象难懂,但“磨刀不误砍柴功”,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明天的所得,春天的耕耘是为了秋天的收获。掌握了现代教学理论,就会使你在每节课的教学中得心应手“屡战屡胜”。

学习永无止境,“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

桶水”,在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在高中新课改大力推行的今天,更不要只满足于一桶水。高中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使自己成为一条永不停息的长河。只有源头活水,才有生命和活力。

2、在借鉴中感悟提炼

新课改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借鉴他人经验是

迅速适应新课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习别人的经验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听了一堂好课之后,从头到尾地模仿,甚至连细节都追求一样。“依葫芦画瓢”,全盘照搬,犹如鹦鹉学舌,只模仿其外露的特点而不研究其精神内涵的做法,终究取不到“真经”。这样的学习,最终只能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既不能创新,更不会超越,甚至在林林总总的教法面前迷失自我。另一种是不以为然,百般挑剔,没有虚心学习的态度,听课时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总

是拿别人的短处来比自己的长处。最终坐井观天,盲目自大,无法进步。

教学经验是体现教者教学思想而富有创造性劳

动的结晶。它不仅有其共性而构成的可迁移性,还有其个性而形成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学习教学经验有其特殊过程,不同于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转让,也不同于小学生习字“临贴”,它只能因人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进行再创造。对别人的教学经验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盲目吸收,贵在认真思索筛选,取其精华,进行思维加工,找到规律性的东西,灵活运用。听一节好课,就能得到一点收获,甚至从别人的失误中找到值得借鉴的教训,日积月累,就能逐步完善自己,就像蜜蜂一样,采得百花来酿蜜,吸取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东西。

在新课程改革刚刚起步阶段,教学反思则显得

尤为重要。一要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二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三维目标,三要反思教学活动有无“沟通”和“合作”,四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五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六要反思教学方式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回顾反思使自己不再一味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在今天的尝试中变化、改进。你想跑得更快吗?你想从众

英语单词默写比赛

1. 我 2. 名字

3. 是 4. 我的

5. 令人愉快的 6. 你;你们

7. 遇见;相逢 8 什么

9. 你的;你们的

11. 他的

13. 她的

15. 名字

17. 姓氏

19. 女孩

21. 一

23. 三

25. 五

27. 七

29. 九

31. 数;数字

33. 它

35. 身份证

37. 姓氏

39. 那;那个

41. 感谢 10. (表示问候)喂 12. 和;又;而且 14. 第一 16. 最后的;末尾的 18. 男孩 20. 零 22. 二 24. 四 26. 六 28. 八 30. 电话 32. 电话号码 34. 卡片 36. 家;家庭 38. 这;这个 40. 不,没有 42. 英语

43. (表示使用语言)用,以 44. 怎样,如何

45. 拼写 46. 钥匙

47. 姐;妹 48. 母亲

49. 父亲 50. 父亲或母亲

51. 兄;弟 52. 祖母

53. 祖父

55. 外祖父(母)

57. 这些

60. 他

62. 儿子

64. 女儿

66. 照片;图画

68. 这里

70. 中午

81.夹克衫

83请

85.黄色

87.紫色

89中国

91.谁

93.再见

95.你好吗? 54. 朋友 56. 那些 59. 她 61. 姨母 63. 堂兄弟 65. 舅舅 照片;相片 69.早晨 80.下午 82.被子 84.颜色 86.绿色 88.棕色 90.中学 92.过的愉快! 94.狗96.早上好! 67.

第6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地方文化 教学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别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地方文化这块资源,大胆尝试,灵活渗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归纳起来,地方文化有四个方面的“作为”:

一、在编写校本文化教材中大有“作为”

民勤地方文化内容浩繁,如何使其为我所用,成为语文教学的第二教材,我们披沙拣金,曲径探幽,作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工作,并利用有奖采风征文的形式,动员学生广泛参与。最后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编写成书,成为我们师生手中一本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教材。其中的主要内容有:(1)大量鲜活生动的民勤方言俗语,例如“白眼狼戴礼帽――假装好人”、“板凳上钉钉子――有板有眼”、“包老爷断案――六亲不认”等;(2)源远流长的民间传说,例如苏武牧羊、休屠王和祭天金人、青土湖的金牛等;(3)质朴健康的传统民俗,例如端午节戴花绳、中秋节花样西瓜祭月神、大年初一“燎天篷”等;(4)历史遗迹和地理名胜,例如汉代的烽火台和连古城、现代的瑞安堡、苏武山和苏武庙等。

二、在课文课堂教学中大有“作为”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民勤地方文化,我们强调首先要依托于教材,因为如果我们在课堂引入地方文化的方式过于突兀,那势必引起学生的困惑。而如能依托于教材,适时、适量地在课堂上涉及、讲解与文章有关的民勤地方文化知识,不但可以带动学生认真学习相应的篇章,而且还可以引发他们去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的本地文化。如此一来,学生接触地方文化的兴趣提高了,教学品位和质量也会相应提高。如在讲授《胡同文化》时,不失时机地引入民勤民居的特点,北京胡同文化的封闭性和民勤保存完好的“瑞安堡”有着惊人的相似,二者都折出传统儒家文化心理的影响。这一细节给学生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个别学生还提到了山西民居和平遥古城,老师恰到好处地点出,民勤的许多居民正是明清时期中央王朝迁民充边时由山西迁入,而民居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这样,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知识链清晰而完整。再如讲授《报任安书》时,讲司马迁的忍辱含垢以成大志,民勤的历史名人苏武自然成了最好的对照,苏武在北海茹毛饮雪十九年的精神和司马迁一样光照千秋。而实际上苏武精神早已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只不过它更为民勤人所熟知和津津乐道,情感也更真实亲切。

三、在作文训练中大有“作为”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多数学生不喜欢写作文,关键在于无话可说,而无话可说的原因则是手中掌握的素材太少。民勤地方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生动的写作素材,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挖掘,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写作素材宝藏。语文教学和地方文化相结合,在作文训练中有很多东西可以“现身说法”,比如民勤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自古就有大队驼队走南闯北的传统,他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风尚:一是立照子。驼队到达休息地点后,第一要紧事,就是在最高的显眼的沙丘上,用整株的麻黄栽一个标记,俗称“立照子”。人们出外作业,或有行路人在沙漠里迷路的时候,就能够寻见住人的地方。二是边外无盗贼。人们在沙漠中作业,往往一住数日,在此期间,哪怕离开宿地很远,时间很长,露宿地摆着的东西一样也不会丢失。迷路的人到这里,可以喝水吃馍、打火做饭,只是走时决不带走任何东西。三是盖井和续火。驼队离开宿地时,有两件必须要做的事情:第一是把掏下的井用草盖好,插上草标,让过往行人或驼队到此可开井取水;第二是在火堆上再续上干透的畜粪,留下火种,过路人至此,可拨开火堆做饭,临行时火种不断。当老师把这些民勤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鲜活素材摆在学生面前时,真是“吹皱一池春水”,有人据此写出《大漠驼铃》,表现沙漠风寒、真情依在的感人画面;有人写出《薪尽火传》,讴歌民族精神的代代相传,呼唤道德良知的回归……把地方文化纳入作文的轨道,是一种彰显人文精神、提高作文素养的非常有益的尝试。

四、在“大语文教学”实践中大有“作为”

社会生活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同时它也是“大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里面有丰富的语文资源,隐含在地文文化之中,如果好好利用,会使语文教学锦上添花,大放异彩。民勤一中语文组与学校政教处密切配合,利用星期天或者节假日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开展一些与语文学科相关的调查研究活动,亲身感悟民勤地方文化。其中的话题有《民勤姓氏考证》、《三角城和休屠王》、《漫话苏武牧羊》、《民勤门楼楹联的特色》等等。我们认为这些活动是成功的,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亲近、感受自然的风光与秀美,更要用心灵去亲近、解读家乡人文精神的精美;与自然对话、与古迹对话、与诗文对话、与名人对话,在对话沟通中,扩大自己的视野见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与此同时,也能够使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在青少年一代身上得以继承和发展。活动结束时,多数同学写出自己的调查报告,经过精心评选,对优秀者给以奖励,达到了“双赢”的目的。地方文化是一条涓涓不息的河流,从古流到今,并奔向未来。合理地利用它,会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仪态万千、异彩纷呈。

第7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范文

一、工作业绩

1.日常教育教学——脚踏实地抓落实

这学期新带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每日认真组织备课组老师进行集体备课,严格按照大纲、教参的要求进行上课,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状况、情绪变化、参与程度、课堂常规、书写姿势、倾听学生……同时本着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负责,作业全批全改,及时订错复批,发现薄弱之处及时巩固。努力实现让每个孩子爱上数学课、会学数学、会用数学。

做一一班的副班主任,尽职尽责。王老师是我校的新进教师,虽担任小学班主任、语文教师多年,但是对我校的日常工作要求并不明确,我作为“老教师”需要时时提醒、帮助新进教师尽快融入团队。王老师经验丰富,很快就能胜任此工作。她的尽心尽力、积极上进、执行力也值得我们每位老教师学习。

2.市级小课题成功结题——付出就会有汇报

从去年暑假我开始申报“十三五”市级小课题,三个月后开题,组织课题组老师进行课题研究,到今年春天的中期,再到开学后出的结题,一路走来真正的体会到了做研究的不容易。当看到课题辅导老师给出肯定与赞赏的结题评语时,才感觉到这一切的努力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我也会将课题的成果应用和推广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

3.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研讨课——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万事开头难,这学期我承担了我校第一次使用希沃平板授课的研讨课,压力与激动并行。经过两个星期的钻研与探究,对希沃白板5这款软件的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几次磨课中问题层出不穷,学生投屏与拍照上传投屏功能使用中无法关闭(由于录播教师的白板不能支持此功能),如果使用笔记本电脑代替录播教室的白板,用HDMI线来连接白板显示,但又失去了白板的触屏功能;学校的无线网络无法实现40台平板同时进行互动,在互动中部分平板卡的严重;与厂家沟通平板的充电功能的落实;与孙经理进行网络的多次调试……在公开研讨课上,还是由于网络故障,没有实现白板与平板的互动。但在这整个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来自团队的温暖,我不是一个人在渡过难关,有大家齐心合力的帮助,有领导的支持和理解,为研讨课的付出与奠基都是值得的。

二、践行与传承

1.备课组——团结协作的默契

在备课组内安排各项工作,我都会制定安排表,写清标准,传达到位,并在工作完成后进行反馈、评价、总结,确保备课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每周我都会听至少一节组内的常规课,积极帮助两位老师找到需要提高的地方,提供可行的方法,引领备课组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实现人人进步。

李老师在数学教学与备课中有一定的经验,上课也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日常工作效率高。在备课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她专业上的优势。张老师虽是新进教师,但已在我校实习一年,踏实肯干,对自己要求高,执行力强,一心钻研教育教学,爱请教,是积极上进的好教师。在她准备亮相课的两周里,我和朱锐帮她数次磨课,从第一次的摸索,到第二次的尝试,再到第三次的进步,最后到亮相课的展示,一路走来,我和朱锐都感觉飒飒像要“出嫁了”一般,教研员王老师在听课后给飒飒鼓励,也同时提出了我们需要在课堂小组活动上继续研讨和提升的建议。

2.年级组——爱校如家的情怀、敢于担当的魄力

在组长的带领下,一年级组在不断的快步成长。一年级组老人7人,新进教师7人,为了保持原来的队形,老人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感染新进教师尽快融入我们的团队,践行团结、凝聚、奋进的团队文化。

老人负责的传承与践行,时刻起到示范作用,在组长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尽心尽力的开展每日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的各项活动。学生的教学常规在老师们日日的悉心教育下有了显著的提高。我是老人之一,在年级组内及时的分担组长的工作,如每周收五表、组织组内老师活动等,营造家的氛围。在工作中我在践行团队文化的同时就是无时无刻的传承着团队的文化。新进教师会用眼睛看我们做的每一件事、用耳朵听我们说的每一句话,揣摩我们的心思,也会为我们的坚持而感动、感染。同时,每位新教师都有自己的优点,也值得我们去学习。

3.教研组——敢于吃苦、追求卓越、善于反思

数学教研组本学期新进教师3人。在主任的带领下,教研活动紧锣密鼓的开展着。新进教师亮相课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备课组、教研组老师的帮助下,快速地成长,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他们在数学专业上的不同的优势。研讨课(一)的呈现再次提醒我们交互式新课堂的已有成果不能丢弃,需要继续发扬与改进。赛教课的两位老师拼尽全力,数次的磨课中,组内老师齐上阵,出谋划策,二位老师不负众望、追求卓越,代表学校参赛。研讨课(二)尝试使用希沃平板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但是我们是一个敢于吃苦、善于反思的团队,相信很快这道难题会攻克!

三、改进与提升

1.在工作的同时,避免坐井观天,应及时充电学习——读书+看名师视频课

在工作中,应该继续保持读书的好习惯。“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教师是引领学生学会学习的人,更应该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止步,加快学习的脚步。下半学期准备读校长推荐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教育常识》,以及张奠宙等著《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呈现》三本书。

每周看一节名师视频课,总结亮点,并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2.在工作的同时,调整自己的身体——坚持每日锻炼

体力决定战斗力,要想打胜仗,身体好也是前提。鼻炎与咽炎的多年困扰,使身体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常感冒。只在假期运动,开学之后的免疫力就会明显下降。在上次校长分享了自己每日锻炼的经历后,我深受启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学期内也应该每日坚持锻炼。

3.更多地了解和关注学生,及时给予学生关爱

在工作繁忙之时,对学生缺少了些耐心。学困生往往很缺爱,表现出来的能力弱,恰恰是老师需要付出更多关爱的地方,对待这样的学生,我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及时给予关爱、帮助、培养。

4.继续提升执行力——追求卓越

第8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范文

弹指间,我们送走了xx,迎来了xx。回首xx年秋期的教研工作,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足的遗憾。

xx年秋期,我校的教研工作在县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在xx中心校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教研重心下移,教学管理前移,服务与管理并重”的指导思想,以质量为中心,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以效率位灵魂。全校教师聚精会神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绩。下面将我校的教研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成立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教研工作的领导与指导。

xx年秋期开学伊始,学校立即召开班子会议,专题研究教学教研工作,会议紧紧围绕“向教研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这一中心,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处室主任为成员的教研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每位领导要有教研意识,质量意识,要争当业务型的领导,学习型的领导,实践型的领导。

会上,蒋校长强调指出:“每位领导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各处室要密切配合,做好学校的教研工作,对于教研工作要力争做到:物质上有保障,精神上有鼓励,方法上有突破,效率上有成就”。

根据班子会议精神,学校重新挑选了教研组长,选出了魏家贤、宋华玉、王庆月等8名教学能力强,课改意识强,事业心、责任心强的教师为教研组长,并重新修订了《xxxx教研规章制度》,制度规定规定:不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一次扣四考分0.5分,并根据学校的奖惩制度进行适当经济处罚。

二、搭建教研平台,营造书香校院。

1.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素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是教研的主体,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研质量的高低。因此,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成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

为此,学校要求所有教师要苦练基本功,要牢固树立“只有学习精彩,工作才会精彩;只有学习精彩,人生才会精彩”的学习理念,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学校先后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和谐课堂管理方法与实施》、《杜郎口教学方法》、《洋思中学教学经验》等。通过学习,让广大教师的思想得以升华,心灵得以洗涤,理论得以提高,观念得以更新。

除此以外,学校每次周前会召开之前,总要组织全体教师学习5—10分钟的普通话,领导带头学,不断提高教师的基本功水平。

2. 扎实开展说课活动。

为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真正达到集“集体智慧”的备课目的,学校本期从各级各学科选出了责任心强的教师任备课组长,备课组长在包级领导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召集本级本学科教师说课、备课等。学校规定每周周一下午为集体说课时间,每位教师由备课组长召集,包级领导参与,对下一周的教学内容进行说课,说完课后,对下周的课件制作进行安排,每人制作一个课件,备课组长周五离校前将课件收集齐上交教导处,每少一个课件扣5元钱,这样做到了课程进度一致,备课质量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三、以课堂为阵地,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为此,本期我们就如何创设有效课堂进行了探究。

1. 认真开展研讨课活动。

为使研讨活动开得既有声有色,又切实有效,教导处先让魏家贤和张辉教师每人精心准备了一堂课,然后就如何打造有效课堂进行探究。

“水尝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研讨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有的教师说:听了张辉教师的《坐井观天》,我感到要打造有效课堂,教师首先备课要深,准备要充分;有的教师说:听了魏家贤教师的《沙漠玫瑰》,我认为要创设有效课堂,教师要首先进行角色的转变,把时间,把空间让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还有的教师说;“听了二位教师的课,我认为打造有效课堂,必须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教师要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要发自内心,真诚的去欣赏他、赞美他……

研讨会后,大家对如何打造有效课堂由模糊变清晰,纷纷表示,会后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有益尝试,研讨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强力推进作文教学改革。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许多学生苦于写作文,许多教师苦于教作文,于是乎,作文成了教师学生的眼中刺,肉中钉。

本期开学以后,学校经过再三商议,决定下大气力抓好作文教学。学校教导处每周周四下午预备前,随机抽查一个班,然后进行录像。下周抽时间对本节课进行评议。

刚开始,许多教师感到这种做法有点过头,说什么话的都有,几周后,都慢慢适应了,也逐渐感到学校这种做法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这样,大家就课例,针对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如何上好作文讲评课进行了多次研讨,多次尝试,多次反思,使我校的作文教学有了明显的提高,许多学生对作文课有苦上变为愿上、乐上。

四、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强力推进课程改革。

为使教研活动开展得有成效、有特色,学校以承担的省级课题《运用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载体,大力进行课题实验,强力推行课程改革。

第9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范文

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位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位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的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因为学生对一节课的看法往往取决于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说服力

1.关注新闻时事

每天的新闻类节目栏目很多,从新闻中我们可以了解国家大事、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情况和各国的政局变化。思想政治教师应以收看新闻联播、读书看报、浏览新闻网页等方式搜集与课堂相关的新闻,并摘要与教学相关的内容,编写成政治最新资料集锦,或用于温习以前的知识,或直接穿插于教学之中,或为以后的教学打基础。

在平时的教学中,思想政治教师可适当融入一些有意义的新闻时事,这既是上课的“前奏曲”,又是课中的“小插曲”,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点滴知识,培养学习动机。所以,将新闻时事融入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

2.结合“乡土教材”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的活力所在,也是政治课的魅力所在。一些“乡土教材”都发生在学生身边或者与之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学生容易接受,对相关知识记忆也深刻而持久。例如,在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时,笔者让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感受最深的身边事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争先发言,有的说三年大变样工程,使廊坊更加美丽,还有的说市委市政府提出“实力廊坊、效率廊坊、和谐廊坊”的口号,促进了廊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等。这种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心。

二、借助多种文学艺术形式,增强感染力

1.欣赏歌曲

一首有着优美旋律的歌曲,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展开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能迅速集中注意力,是一种最感染力的方式。如在讲授“经济特区”时,思想政治教师可播放《春天的故事》,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接受的基本观点,同时增加学习的兴趣。又如在讲授“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时,笔者让学生齐唱《众人划浆开大船》这首歌,并让学生说明为什么“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排呀拍不响,万人鼓掌声呀声震天”,使学生在唱歌的兴奋之中很自然地联系到本框题要学习的内容。

2.利用古诗词、俗语

许多诗词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是学习哲学时不可缺少的佐料。如古诗:“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内心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诗形象地刻画了在面对干旱时,农夫和公子王孙的不同反应。又如《母亲》:“妈妈的腰弯了,她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妈妈的眼花了,她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妈妈的皱纹深了,她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妈妈老了,她把不老的心灵给了我。”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又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再如在讲“资本主义竞争”时,教师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的俗语,既通俗易懂,又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易于接受,提高教学效果。

3.利用寓言、成语故事

寓言故事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学生喜闻乐道,在学习哲学时也是必不可少的素材。对于学生熟悉的寓言,如《坐井观天》、《自相矛盾》等可让学生自己讲述并加以总结,不熟悉的再由教师讲述,学生总结。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可向学生讲解一些成语的来源或典故,帮助学生了解其意思,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自然而然地体会其寓含的道理。

4.借助漫画

用简单而夸张的方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其幽默诙谐的画面和语言,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令人不安,“毒火腿”、“假奶粉”、“染色鱼”、“工业染料红心蛋”等有害食品的生产过程被频频曝光,《“食”面埋伏》就是一幅关于如何让老百姓吃安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漫画。

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和兴趣是人行为的两大内在动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这一主体是否有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构成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积极性的激发和调动,思想政治课必将失去来自主体的最本源的动力。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友善的,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良好的课堂气氛比教师的精彩讲授更重要,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要对个别学生表现出偏爱,应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四、增强教师个人魅力,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