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互联网+”;内部审计;风险监控
[DOI]10.13939/ki.zgsc.2016.32.164
在“互联网+”的社会背景下,其对社会发展中的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从生产关系、生产效率、方法等多个方面推进着社会的综合发展。在审计工作方面,“互联网+”相关的电子信息网络技术解决了审计与被审计两种单位之间的距离差异,使得在审计过程中获取数据的成本有了明显的降低、提升了工作人员分析数据的能力上限,提升审计信息质量,打破了多方面的限制局面。从审计工作的基本内容来分析,随着数据资源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前提下,相应的风险问题得到了更加有效的预见和控制,企业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做出网络化的转型,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审计资源和技术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笔者基于此种情况对“互联网+”时代的审计发展做出深刻探讨。
1 “互联网+”对企业内部审计的要求
广泛意义上,“互联网+”的理念及相关的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第三产业上,并且在逐渐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应用渗透,促进传统企业向互联网方向的变革和发展;就内部审计的角度来说,“互联网+”时代对企业内部审计提出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是规范有序。“互联网+”时代要求企业的构建结构、运营方式和组织形态都与其中心化、扁平化以及其组织的特点相适应,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较为经典的例子,比如手机品牌华为的“班长的战争”、海尔推出的“人人都是CEO”包括“倒三角管理”模式,都是顺应时展趋势而做出的个性化经营管理方式调整,并且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企业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向互联网方向转变的过程中,其基础工作是要做好体制机制改革以及责权利的重新分配;这是影响企业在转型后能否正常、顺利运营和发展下去的关键因素,在过程中如何实现“集”“放”有序等,这都需要内部审计以高层领导、企业发展的角度去衡量,并提出客观的、合理的、有效的意见。
二是消费者时代如何配置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在消费者时代,企业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进行内部资源的配置,减少期间不必要的一些环节和流程,提升运营效率;要首先按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内部审计全程参与进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推动企业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优化管理流程的质量。
三是对运营效果的评价。网络化销售、交易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流模式,在这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大多企业都会通过免费来吸引用户,当用户群形成一定的规模后再结合企业自身以及产品的实际情况寻找新的盈利点,但资金的投入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收益,基于这一现象,审计就要对企业选用的营销模式做出合理的判断,企业的经营业绩、盈利水平都是审计工作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四是对风险的监控。“互联网+”时代的销售模式、精益理念较为透明化,但具体的操作细节却都带有着不同程度的风险,许多企业已经在生产的整个流程、各个环节中进行了IT实时自动监控;但从审计的角度来说,如何在生产的关键环节中很好地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如何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保护好企业的资产等,都是新时代对内部审计提出的要求。
“互联网+”对审计资源和技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消除了审计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距离;②降低了内部审计获取各类数据信息的成本;③审计风险有效控制,审计质量有所提升;④突破了审计人员手工处理数据的能力上限。
2 “互联网+”时代的审计发展
2.1 提升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
就现有的发展现状来说,审计工作在未来的发展中,基于自身信息化建设,对于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和效率会变得更高。在现阶段,许多审计人员都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即同时具备企业财务、审计专业及互联网相关的多方面知识,在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节省了一些工作转接的流程和时间,使得工作效率有着非常明显的提升。另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速,审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网络平台,共享数据资源,同时也能对企业资源和信息进行合理的调配和设置、开展审计项目,也可以在平台上互相交流,将个人的审计经验或方法分享与内部人员,使得审计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以及工作效率大幅度地提升。另外大数据和云计算等较为新型的技术手段在企业中得到了相当普遍的应用,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数据建立起“审计数据集市”将会陆续在规模较大的一些企业中出现,相应的审计大数据也会对审计工作起到更为重要的影响。
2.2 远程审计、全流程监控或将成为主流
审计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原来存在的距离,被“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所打消,但依然停留在现场审计的阶段上;远程审计具有比现场审计更经济、更实时的特点,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着较大的优势。现阶段已有的对流程进行监控的安全防范模式,将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全流程的实时监控可以更有效地减少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中出现的异变或存在风险的可能性,对存在的问题可以予以及时地处理解决,使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更顺利。
2.3 内部审计将具备更强的咨询或评价智能
由于受到“互联网+”时代变革的影响,企业在运营模式、生产流程、组织架构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企业要想更好地实现模式上的转变,就要加强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与内部审计的联合,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强对公司的管理和把控,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审计角度为企业提出前瞻性质更强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出内部审计在企业转型中以及转型后的评价和咨询作用。
2.4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互联网技术在不断提高中,相关的风险性也会随之增大,对于企业自身的一些内部资源信息的安全性,一定要增强对网络资源、内部数据信息和企业资金的安全防护力度,确保企业的各方面资源和信息处于安全的范围内。实际生活中我们应用到的第三方支付方式,比如支付宝、微信等,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风险较大的一个环节。企业在保护自身资源信息安全的同时,还要不断地优化现有的防范方式,并时刻关注相关的最新技术和研究,以及时更新和升级防护系统和设备,这是内部审计需要重点关注的发展趋向。
3 结 论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鼓励创新的时代,对于这一社会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转型,内部审计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面统计企业的实际资源,结合现有的行业现状和发展方向为企业的互联网化发展提供可靠的、有效的数据资源信息支撑,提升企业运用和发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未来的发展中,内部审计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并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的作用,为企业的转型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和支撑。
参考文献:
[1].赵丹,张红英.互联网金融审计框架构建设想[J].财会通讯,2015(22):103-105.
[2].金鑫磊.移动互联网内容安全审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3].胡颖梅.网络审计风险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3.
关键词:互联网+ CPA审计 改革发展
“互联网+”之所以被称为是一个时代,是因为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工具,必然会带来各行业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目前很多行业都在利用互联网进行改革,提升了行业效率,提高了顾客满意度。反观审计行业,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效率低下,加之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实务也在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革新,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审计的发展要求,基于互联网的审计改革势在必行。
一、“互联网+”时代CPA审计改革的紧迫性
(一)为CPA审计行业的发展开辟新路径。首先,目前公众对CPA审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充满了不信任。放眼上市公司舞弊案例,每一次会计师事务所都会被贴上没有尽职尽责的标签。对于很多舞弊事件,除了公司高管的责任,公众最先想到的总是注册会计师。想要改变现状,改革是不二之选。其次,纵观行业发展史,一个行业如果固步自封便会被淘汰,以至被别的行业所替代。在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改革的大背景下,CPA审计行业也应当顺应潮流,利用“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技术进行改革。
(二)“互联网+”环境下审计工作出现了新特点。一是审计资料的数字化。在信息化背景下,被审计单位的资料主要是电子资料。“互联网+”环境下,审计工作的大数据特征愈加明显,伴随而来的是审计工具从手工审计向联网审计的转变、审计资料从纸质资料向电子资料的转变。二是审计方法的智能化。在智能化、信息化的审计平台中,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可以将实时跟踪审计的效果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三是审计技能的信息化。一段时间以来,审计技术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信息技术得到较快发展。审计技术已从以往单纯的账表式审计向立体、多样、富有高技术含量的IT化方向转变。无论是审前调查阶段还是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报告编写阶段,信息技术都能得到充分运用。四是计样本的全面性。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大数据的形成,全数据审计模式――样本即整体,对抽样审计产生了很大影响;基于这种变化和审计对象业务的信息化、数字化,审计工作更趋向于使用全量数据而不是抽样内容,审计工作逐渐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潜在的可利用信息,使监督范围更加全面,审计结论更加客观、准确。
二、“互联网+”时代CPA审计改革的方向
(一)革新审计方法。每一次审计方法出现了重大进步,都是以商业模式的重大改变为基础的。随着现代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微商、电子商务等对企业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企业的会计、财务管理必然会从利用财务软件完成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工作一步一步转向利用互联网来实现企业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因此为了适应审计对象的改变,审计方法势必要变革。
审计方法应当向持续审计方向迈进。持续审计依托的是互联网的实时传输功能,一旦被审计单位有什么经济活动,审计组织可以立刻知道。持续审计能够很好地解决审计结果与经济活动的“时差”问题,因此这种方法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审计组织内应用。传统的审计一般是事后审计或周期审计,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特别是对于保险、银行等时效性很强的行业来说,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审计的监督作用,往往使审计单位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持续审计在理论方面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应用却很少,这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互联网为持续性审计方法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审计单位可以利用互联网对被审计单位持续采集有关经济活动的数据,及时展开风险评估、风险跟踪、专项分析、督促整改等活动,从而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动态、实时监督。这样能很好地解决审计的时滞问题,减少审计错误的发生,降低审计风险。
(二)革新审计模式。审计模式可以看作是为实现审计目标所采用的各种审计方式和方法的总称,包括如何获取审计证据,如何进行审计分析,审计人员从什么地方入手、怎样入手、什么时候入手等具体审计作业步骤。
1.开启总体审计模式。总体审计模式是相对于抽样审计模式而言的。传统的审计模式是抽样审计,即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选取风险比较大的样本进行重点审计。而总体审计模式对审计对象实施广撒网式审计,不会让任何潜在的审计问题漏网。由抽样审计模式向总体审计模式的转变将使审计效果大大改观,各种违规行为无处可藏,真正达到“不敢为”的效果。这种模式也可以极大地打消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侥幸心理,一定程度上消除他们的舞弊动机,使得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2.通过云计算技术向联网审计模式改革。现阶段联网审计模式实施和运行的成本较高,不仅要求审计单位取得相关软件和程序,同时也要求被审计单位拥有与之配套的硬件和程序。因此联网审计无法得到推广,成本、技术等问题制约了联网审计的发展。云计算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其相关的理念和技术恰好可以解决成本过高、技术不达标的问题。云平台会提供统一的硬件和程序服务于审计工作的相关硬件和程序,企业用户不用自己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也不需进行员工培训,大大减少了企业成本。企业用户可以从终端直接访问云端,获取审计服务,为联网审计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能。
(三)革新数据收集与存储方法。数据处理是CPA审计的基础,因此提高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效率与准确度,是提高CPA审计效率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是建立审计大数据体系。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人员需要将各行各业、各部门由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数据整合起来,转换为审计工作所需要的数据。大数据环境下数据体系的建立主要通过采集和导入两个步骤来实现。第一个步骤是数据的采集。数据采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便是摸清被审计客户系统的运行特点,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更加全面的收集。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询问相关人员、发放调查表、进行实地调查等方式实现对客户系统的了解,包括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及运行情况,了解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名称、数量、版本、功能、管理部门、操作流程和数据存储等。重点对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进行调研,详细了解后台数据库的版本、类型、数据量、备份方式等信息。
二是将采集的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传统的审计数据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中,利用结构化查询语言来查询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它需要对每个存储变量进行设置,设置类型、字符长度等,这种情况下的数据模式是静态的。大数据时代下审计人员面对的数据范围激增,数据也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数据也不再全是传统意义上的数据,还涉及到图表、视频、网页、GPS数据等非结构化数据,这些非结构化数据无法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因此也无法应用结构化查询语言。NoSQL数据库是指非关系型数据库,它可以满足存储非关系型数据的要求。“互联网+”时代的审计工作将广泛使用NoSQL数据库系统,来满足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满足从海量、复杂数据中快捷有效地挖掘价值信息的需求。
(四)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处理数据。审计的核心工作是数据的审查。审计人员面临的数据异常庞大和复杂,审计机关要想驾驭大数据,就要推广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在编制财务报表上的应用,从而实现对数据的批量利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专门用于编制、披露和使用财务报表的计算机语言。以这种通用语言为基础,通过对关于经济活动的各种信息的标准化处理,能编制出更加准确、先进的财务报告,这种报告和传统的网络报告相比,可以将网络财务报告不能自动读取的信息转换为一种可以自动读取的信息,极大地方便了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批量需要和批量利用。国内,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在编制财务报告上的应用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因此应大力推广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大数据系统数据,方便海量数据的处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应用必将大大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
三、结论与展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审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我国审计行业对互联网的研究与应用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探索。审计行业的改革如果想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就必须要有科学的发展战略与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作为指引。同时审计人员需要积极转变思维,提升自身素质,不断进行学习。应该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有效的收集、处理与分析,同时必须重视数据的安全问题,多管齐下,从而真正发挥出审计的监督作用。本文论述的是CPA审计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最紧迫的方向。革新审计模式、方法能O大地提高CPA审计行业的行业效率,提高公众对CPA审计行业的信任。革新数据处理方法,提高数据处理技术则能大大提高行业效率,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度。总之CPA改革势在必行,同时审计模式与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技术的改进,必定会给CPA审计行业带来全新的面貌。S
参考文献:
[1]薄建奎,刘昀.“互联网+”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J].商业会计,2016,(05).
[2]丁淑芹.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变革研究[J].财会通讯,2015,(22).
[3]刘加利.浅议“互联网+”下的审计方法改革与发展[J].商,2015,(135).
关键词:高校校报;瓶颈;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68-02
高校校报是我国新闻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党委的喉舌,是高校内重要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党在高等教育事业中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其受众的特定性——校园内广大师生,注定了高校校报既具有办报理念的特殊性,又具有大众传媒的共性特征。一方面,它要始终围绕学校的办学宗旨,立足于校园,服务于师生,及时报道学校改革和发展动态,传播校园文化,树立学校形象的,发挥育人功能;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网络对高校校报的生存与发展既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当高校校报的发展瓶颈难以通过自身的完善而得以突破时,将两者进行有机整合,取网络之长补校报所短,无疑将是高校校报新的发展方向和特征。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校报面临的瓶颈与困境
(一)时效性差,影响面小
时效性历来被视为新闻媒介的重要属性之一。由于校报易受编排、制版、印刷周期的限制,无法像学院网站那样可以及时更新校园新闻和讯息,新闻的时效性不强,传播速度较慢。国内高校校报以半月报为主,少数是月报或旬报,周报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出版周期长、时效性相对较差的问题相对突出,这也是高校校报的软肋。此外,在影响面上,高校校报也难以达到网络新闻跨界(时间、地点等)传播的影响效果。
(二)发行面窄,信息含量少
发行者面窄是高校校报发展的主要问题。高校校报的读者为高校师生,群体相对固定。校报虽然在校内的受众广泛,覆盖面大,但在校外却很难形成强大的影响力。虽然可以通过高校间校报交流、校友间寄送等方式加以弥补,但相对于校外报刊,它的发行量和读者面与后者都没有可比性。校报的信息量与其版面大小和多少有密切关系,以多数高校校报所采用的四开纸为例,采用小五号报宋字体,每版的文字容量在6000个字符左右。四个版面还包括一些新闻图片和其他图片标识,面对学校每天发生的各种新闻,即使是周报也只能保证学校重要新闻的空间,对于一般性新闻只能予以舍弃。
(三)形式单一,手段缺乏
作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中最早出现的一种传播介质,报纸表现形式单一,表现手段缺乏,这是由其物理特征所决定的,固有的文字加图片的表现形式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没发生过改变。而互联网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融合了当前几乎所能采用的全部表现形式,创造出了声、光、电一体的综合展示模式,通过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表现手段,可以使读者获得全方位、多层次的阅读体验。
(四)采编人员不足,信息落后
当前多数高校为了控制非教学人员的数量,大多对校报采编队伍进行了压缩。人手少、任务重是多数校报存在的普遍情况,高校校报编辑往往是集采、写、编、校为一体,与广大师生沟通联系较少,难以及时了解师生对校报的具体看法,这使高校办报常常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中。
二、高校校报要坚持创新发展以应对互联网挑战
(一)不断强化版面创新,形成独特的版面风格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高校校报想要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任何事物要想吸引读者的目光,“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校报要在版面创新上下功夫。在版式设计环节上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标题要新颖,图文并茂,视觉形式感强,使读者爱看,易于接受。如采用大图片、多色彩、无框式分栏等设计手法,在保证风格一致的情况下,增强版面设计的跳动性和鲜活性。
(二)大力开展深度报道,增强高校校报信息含量
网络传播的高速度必然导致报道缺乏深度,信息的大容量必然导致主次不清、重点不明,使受众淹没在海量信息中难以选择。而资料性、公信力、权威性恰是校报独特的魅力,这就要求校报在内容上增强深度和前瞻性。校报的读者主要是师生,他们文化水平高,鉴赏能力强,简短的消息性新闻不能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他们更希望看到深度报道,以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实践证明,加强深度报道能够实现校报与新闻网的错位发展,是新形势下校报发展的必然选择。
校报的深度报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类是组合报道,包括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等,就是围绕一个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进行全方位、连续性的立体式报道,及时地展示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报道新成果,其好处是可以向受众提供连续性、多角度、深层次的新闻视角,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事件的背景资料、进展情况和来龙去脉;二是单篇报道,包括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等,是通过调查得到的大量背景材料来揭示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意义的报道方法,其优势是可以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三)提高编辑水平,丰富信息采集途径
校报编辑通常要经历内容策划、组织稿件、版面设计等环节。高校校报的创新发展归根结底是办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在网络背景下,校报编辑除去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外,还要着重培养多方面的素质尤其是丰富的知识储备。高校校报报道的内容多与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密切相关,编辑提前储备相关知识不仅可以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还可以为相关学科的深度报道打下良好基础。此外,校报编辑作为校园生活的审视者和记录者理应走在时代的前列,对于纷繁复杂的信息要具备高超的识别处理能力,要能够准确地把握和利用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校报不仅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平台,更能成为优秀校园文化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高校由于校报的编辑岗位极其有限,因而教工通讯员队伍和大学生记者团成为了重要的补充力量。其中,学生记者队伍更是编辑们的得力助手,他们已经成为校园内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大学生记者的第一身份是学生,是学校各项政策和活动的直接体验者和参与者,他们知道大学生喜欢什么、关心什么,并且对身边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更加敏感。因此,加强大学生记者团建设是校报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高校校报与信息网络的互补与融合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校校报的生存与发展既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高效宣传部门可以发挥校园媒体间的联动,整合校园传媒,实现高效校报与校园网站建设间的有机结合。如可以开辟报纸与网络的联动板块,依托校园网站高校校报的网络版,在校园网上刊登校报上具有鲜明时效性的校园信息,开辟评报平台,让学生可以发表意见,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丰富校报的信息来源,增强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
高校校报在与信息网络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校报自身特色,体现高校校报的办刊方针、原则和理念,为此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校报作为高校新闻宣传的主阵地,在网络化进程中也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办报方针,努力掌握高校育人工作的主动权。要利用网络平台易为青年学生接受的特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领和带动青年学生,使校报网络版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和主窗口。
(二)传播先进的文化思想
高校作为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文化传承的光荣使命。高校校报应当主动打破校园围墙的束缚,把触角伸向社会,既要将社会上积极向上的文化信息反映到校园里来,也要把校园内的先进文化传递到社会中去;对校园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要注重时效性、贴近性,更要增强其思辨性、文化性。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辐射面广的特点,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高品位校园文化的引领者。
(三)突出全面的服务意识
一、 引言
2015年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通过全面两孩政策,我国夫妻生育的愿望随着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在慢慢得到提升,自2016年起我国或将迎来“婴儿潮”。瑞士信贷银行报告显示,二胎政策的变动将意味着每年多出生300万到600万婴儿①。国家卫计委也曾公开表示,全面两孩政策的正式启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我国出生人口,提高生育水平,预计2020年我国新生儿将达到1700万。市场人士预测,更高的出生率或将令包括奶粉、尿布和护肤品在内的婴儿用品销售额大幅增加,相关企业会从“婴儿潮”中获益。阿里巴巴集团此前的《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显示②,2016年母婴用品占中国人年货购买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奶粉等进口母婴产品成为中国人主要购买的三大“洋年货”之一。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对母婴产品消费者和企业构成巨大的影响不可忽视,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同样也为母婴产品市场营销方式的创新带来机遇,以推动我国母婴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 母婴产品消费的市场调查分析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0-3岁婴幼儿数量为603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53%,综合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和申万宏源的分析数据,2014年全国城镇家庭婴幼儿年平均消费为11000元左右,考虑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比例,全国城乡婴幼儿平均消费为8000元左右,全国婴幼儿消费的概算总量4800亿元,如果加上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带来的近千亿元的消费总量,总量将达到6000亿元,并且影响还会顺延至年龄更高的消费群体。纵观近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呈现出了普及化、全球化、移动化的发展趋势,母婴用品移动端浏览人数于2014年5月首次超过了PC端,当年8月,移动端成交人数也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2015年底,移动渗透率突破60%,母婴行业已进入移动电商时代。从消费档次来看,2011-2015年,高端消费者比例明显下降,母婴消费正在迅速大众化;分品类来看,消费者最为高端的是婴童食品和婴童用品,可能的原因是消费者选择线上购买这两个品类并非出于价格的考虑。2015年双11全网单天交易额高达1229.37亿元,母婴品类的销售额232.35亿元,占比1.89%,全网母婴品牌TOP10的销售额占比之和只有五成,榜单前三名分别是日本品牌花王、德国品牌爱他美和国产品牌好孩子,特别是国产品牌御宝和全棉时代在国外大牌的夹击下也进入TOP10,可见,在线上母婴领域,国产品牌的优势已逐渐显现。
三、互联网+时代下母婴产品企业的营销策略
(一)“互联网+媒介”的品牌传播
互联网在传播媒介上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在各个行业领域得到运用和发展。当前消费者更加习惯于在购物前利用网络查询某一产品的基本信息和评价,例如淘宝购物平台上为消费者提品购买者的评价信息,网络口碑对消费者的购物引导地位逐渐取代广告媒介。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促进“二维码”的出现,二维码可以作为母婴产品传播的重要手段,例如母婴产品上标注的二维码经过手机的扫描就会呈现出该产品的微信公众平台,再运用微信对母婴产品进行传播。互联网时代改变了运用产品手册、折页等传统母婴产品的传播方法,新型互联网平台,例如二维码、易企秀、兔展等都为母婴产品的品牌传播提供良好的平台。母婴产品企业应利用互联网建立起“互联网+媒介”的品牌传播途径,使本企业母婴产品的传播更快捷,让产品信息的呈现更简单。
(二)“互联网+渠道”的产品销售与传播
线上销售模式在最初兴起时受到传统品牌、门店的抵制,这是由于线上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实体销售。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线上销售已经成为市场上多数产品的主要销售途径,母婴产品线上销售的市场份额呈现增长趋势。传统母婴产品门店的营销模式为“实体店+目录销售+电话销售”,但当前已经发展成为“实体店+在线销售”,O2O的营销模式成为母婴产品销售与传播的重要方式。在互联网环境下,母婴产品的销售渠道逐渐发展成为线上销售、微商等形式,不仅有效拓展了母婴产品的商圈和销售渠道,还引导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以此可以看出,母婴产品的营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构建新的销售渠道,不断创新产品营销新策略。
(三)“互联网+跨界”的产品整合
母婴行业与市场中多种行业、产品等存在联系,例如早教机构、儿童摄影、月嫂中心等,这种联系在互联网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新的市场营销模式,“互联网+跨界”模式应运而生。在互联网时代下,母婴产品与其他产品整合的前提是产品之间存在共同的消费群体、消费渠道等相似点,实现不同产品营销的共赢。母婴产品的线下销售中,门店往往将赠品作为传播品牌信息的方法,但互联网可以利用不同产品之间的联系进行捆绑销售,例如母婴产品与儿童摄影、亲子活动中心、月嫂中心、早教中心等相关产业的合作,这种合作主要是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建立关联链接,通过链接进行产品信息的微信推送、发放在线优惠券等活动,提高产品的传播范围和效果。
(四)“互联网+工具”的销售管理
互联网逐渐发展成为跨界连接的工具,同样也可以作为销售管理的工具。会员拓展与维护成为各个行业产品营销普遍关注的重点,“利用微信进行会员开发”的案例在母婴市场营销中已经不仅仅是个案。以某母婴产品连锁门店为例,该门店的发展遇到瓶颈:越来越多的母婴门店增加市场竞争,分流顾客,营业额徘徊不前;市场中母婴品牌逐渐增多,大品牌具有竞争优势,但门店内的小品牌在推广和传播上存在困难。在“互联网+”的理念的指导下,门店管理者积极探索将互联网作为会员拓展的工具,首先从消费者普遍使用的微信入手,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将门店的核心会员分类建立微信群,利用微信平台分享备孕知识、育儿经验、亲子户外活动等精准信息,引导群内交流、讨论,会员还能够介绍潜在客户加入本群,拒绝群内广告,重点分享专业知识与育儿问题解答,获得会员的认可和信赖。长久以来,微信会员由线上交流发展到门店内进行沟通,咨询相关产品选择与育婴知识,并发展成为线下门店会员。微信会员群的方法给该门店母婴产品品牌的推广提供良好的平台,有效地提高了门店的销量。
四、 互联网+时代下母婴市场营销发展趋势
加快与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融合,将是母婴行业未来盈利的主要模式,因为随着人们消费观念和媒体接触习惯的转变,未来通过移动互联网电商平台购物将是主流消费方式。以中国母婴用品网为例,该门户网站依托移动互联网庞大的信息资源优势,将传统的互联网母婴商城经营模式“复制”到了移动互联网领域,不过,该母婴产品门户网站接触到的消费群体面更广,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性更强。母婴产品供应商将产品信息投放到该门户网站上,用户登录浏览、评价、分享甚至在线下单购买。母婴行业近年来一个很明显的发展趋势是,几乎所有的大型母婴企业都在加大对移动互联网的投入,而很多母婴门户网站则趁机加大了对相关领域的圈地行动,这充分说明在移动互联网市场崛起的今天,融合移动互联网市场资源、信息资源和母婴行业的发展,将是母婴行业未来盈利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园林业;互联网;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2.064
我们现在已经迎来了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当前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互联网收看新闻热点,通过互联网搜索我们工作中要查询的信息,利用手机发微信,写微博。可见,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那么作为园林工作者,我们能否去探索一下互联网时代能给我们的园林业带来哪些机遇呢?
1 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园林苗木信息的大平台
世界都知道中国的马云,让马云成名的是马云的阿里巴巴和马云的淘宝网,淘宝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功,最简单的一条就是,全中国同一款商品只要你的价格是最低的、服务以及信誉是最好的,那么你的销量就一定是最棒的。反观我们的园林产业,传统的园林经营模式是一个地区的苗木信息掌握在当地一些苗商手中,一个园林项目的负责人想要去采购苗木必须要和数个苗商联络,往往会遭遇到哄抬苗价,耽误工期的情况,在园林工程的栽种季节,由于我们无法第一时间了解当年苗木的出苗时间、苗木数量规模而耽误了苗木种植的最佳时期,导致成活率低,造成了不少的经济损失和生态资源的损失。如果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打造一个苗木信息的品牌和平台,将农家的苗木信息化零为整的上传到互联网,可以大大节省众多园林工程项目负责人寻找苗木的时间,通过价格比较我们可以寻找到更经济实惠的苗木产品,通过苗木质量的比较我们可以筛选出更优、更好的苗木品种,通过苗木品种数量的比较也能优化苗木种植品种的分配,也会让更多资金涌入这个产业,对园林经济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 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园林工程项目招投标信息的大平台
这项举措可以成为政府规范监管园林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公开、公平、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知道现在有很多地方园林工程项目的招标阶段很不公开,第一时间了解的都是所谓的“内部信息”,在投标阶段也都是私下沟通好的,走走形式,瞒天过海让有关要求形同虚设,让园林产业发展的很不平衡,有损公平,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却无法在这种乱象下更好的发展和生存。
3 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园林生态信息的可视化平台
如果您使用过Google地球就能很直观地来解释这项技术了,就是通过卫星遥感得出一幅林业信息的位图,然后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城市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和业务应用系统。
数字园林就是综合运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城市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为基础,以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城域网为骨架,以政府、企业、公众应用系统为终端,包括城市任何元素相应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虚拟现实系统。数字城市的内涵就是将城市内的各种信息用地理可视化的虚拟模型方式,再现于计算机屏幕之中进行动态管理。
与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一样,信息城市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城市是信息社会一种新的城市形态。数字城市的基础是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而信息城市的技术基础则包括除了空间信息技术以外的主流信息技术。
当然,数字城市和数字园林是密切联系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是许多城市信息化领域的基础平台,各种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城市是数字城市的升华和发展,也是空间信息技术融入主流信息技术的必由之路。
4 结语
十以来,为了辅助经济的新型发展要求,改善由于长期经济高速发展而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要求我们的园林业要跟上时代的需要,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新技术来加速园林业发展的步伐,有利于建设一个更和谐更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修文群.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字化城市建设指南.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1,5.16.
[2] 吴鹏.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卫星影像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林业调查规划,2014,12.15.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商务;农业
近年来,电子商务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京东、淘宝、苏宁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也在这短短的几年间赚取了巨额的财富,对于有商业眼光的人来说,在互联网基础上构建的电子商务平台,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是一条稳妥的生财之道。
如今,电子商务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在壮大了自身实力的同时,对于传统的经营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条件下,产品的销售由线下转线上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所以,我们农业的发展也应该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建立起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为我们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
一、电子商务
所谓的电子商务,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商务模式,概括来说,是以互联网作为信息平台,结合网上银行或者其他支远程支付手段,通过物流作为配送方式,实现商品异地交易的新型商务模式。在这种经营模式下,我们的农产品销售需要建立起独有的电子商务系统,首先我们需要建立起专有的信息平台,同时,还需要对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配送等多个环节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各个环节的配合,形成一个完整、高校的产业链,从而有效的将产品打入全国乃至国际市场。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目前,电子商务已经以难以置信的速度与各个行业进行融合,形成了一种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新型商务模式。作为人类历史最悠久的行业,农业也在与电子商务融合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多的与世界联系在一起,而电子商务,正是实现这种连接的有效手段。
(一)农业电子商务的优势
1、体现在交易模式上的优势。在实际的经营中,电子商务成功打破了传统经营模式,消除了买卖双方的中间环节,实现了农户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买卖双方的交易将不再只限于面对面的“钱货两清,一拍两净”传统交易模式。对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行突破是电子商务模式最大的优势。在每天的任何时刻,只要双方在互联网上达成交易意向,便可以通过第三方的支付平台进行支付。这种支付方式,降低了交易过程中的资金风险。支付完成后有专用的物流部门对货物进行运输和派送,直至买家确认收货,资金才会到达卖家账户上。这种交易方式安全、可靠,买卖双方的权益都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同时,这种交易方式使买家和卖家之间只有一个物流环节,免去了买家的奔波之苦和中间经销商的加价,缩短了整个商务活动中的渠道结构,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因多层分销导致的生产农户利润薄、消费者买价高的弊端。从另一个侧面上来说,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还节约了农产品的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通过专有的物流渠道直接搜到消费者手中,在节约了大量的成本的同时,让消费者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2、是信息方面的优势。通过电子商务的专用信息平台,消费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产品的生产地点、运输方式、产品质量证明等多个方面的相关信息,从而帮助消费者做出选择。同时,通过搭建专用的交流平台,买卖双方可以直接进行有效的相互沟通,在这一方面直接突破了原有的多层传递造成的信息失真和延迟。例如2011年的蒜价和盐价的飞涨,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核实,就完全可以避免。同时,通过及时的信息展示,可以让很多应季的、有保存时限的农产品可以第一时间展示在消费者面前。例如我们湖北省的特产砂梨和胡柚,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相关信息发送到全国的消费者面前,在满足了消费者的同时,避免了因农产品积压为农户带来经济损失。
3、是促进了农产品销售业的内部改革。由于电子商务的深入推广,对传统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经营状况每况愈下,这种情况在中小型城市中尤为严重。面对越来越差的市场,从事传统经销的经营者纷纷开始转型,建立起自己的网络销售渠道,并及时与农户进行合作。并且作为传统的经营者,在网店运营和初期的销售网络建立方面,有更多的经验和优势。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的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产品、渠道架设、产销对接的立体销售网络,在降低了农户与分销商的风险系数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和资源消耗。同时,近年来国家打理推行基础设施建设,物流网络的工作能力越来越强,这为我们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流保障。
(二)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们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具体问题。
首先,我国的相当一部分农业从业者的文化程度有限,对于电子商务的概念理解和相关技术掌握方面明显吃力,所以目前的电子商务销售主体大多集中在大中型城市,中小型城市和乡村的市场开发程度很低。
其次市场化程度较低,虽然几年来电子我国的农业电子商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我们省的整体发展情况并不乐观,相比欧美国家的网上农产品经营,我们要赶超的距离还很长。
第三是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管理力度不强,市场比较混乱,以次充好、包装不良、虚假广告等诸多因素为我们的商家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和信誉损失;第四,我们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从业者缺乏起码的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售后工作无法达到消费者的满意预期,从而造成了消费者的流失。
最后,国家和政府尚未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致使这一领域的法律漏洞较多,违法成本较低,从而导致大量不法经营者的出现。
(三)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截止到目前,我国的农村互联网覆盖数量已经达到了2亿。面对庞大的人群基数,对于电子商务的经营者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所以,作为经营者,我们需要投入更大的力气用于网络平台的建设一边更好的挖掘和抢占市场。同时,要及时的顺应市场的环境变化做出调整,不断以新着力点吸引消费者,同时吸纳更多的经营者来丰富市场平台。同时还要注意把握新生代农民这一特殊的团体。新生代农民大都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对于网络的接受能力很强,同时因为农业的发展和国家的扶持,农村的经济化境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所以,他们会更容易也更有兴趣加入这一平台中,并且发挥出农业经纪人和信息传递的作用。
其次,进一步完善物流系统。对于农业电子商务来说,物流系统是重中之重。很多农产品具有一定的保质期,例如水果,如果不能及时送达将会为买卖双方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物流的速度越快,农产品的质量就越有保障。因此电子商务从业者需要严格筛选物流合作单位,尽量避免在运输和配送过程中出现延迟、丢失、破损的不良情况。另一方面,物流公司也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筛选,建全投诉渠道,转变服务态度,全力与电子商务打好配合,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最后,建全制度标准。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目前的农业电子商务整体环境比较混乱,所以,需要有强而有力的政策与法律作为规范性保障。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电子商务各个参与环节的监督,保障整个平台可以在健康、诚信、可持续的环境下良好的发展。(作者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摘 要:在互联网已改变生活方式的今天,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中,互联网金融正在汹涌而来。网络与金融结合创新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均已具备,网络与金融结合的各类自发自主创新的产品、服务也日趋增多。与此同时作为传统金融模式的代表银行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将从讨论互联网背景开始对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模式做出一定的探究。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第三方支付
二十一世纪以来,互联网科技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互联网金融产业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已经进入了网络经济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一种生产力引擎,渗透到了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网购早已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而网上消费,网上理财等一切与互联网有关的资金运作和资金融通都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向前。
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互联网金融服务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一方面,新的渠道在不断被互联网金融公司拓展,如电视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移动pos等服务方式陆续推出,不断为客户提供更多更方便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随着电子商务形式的不断创新,B2B, B2B2C等支付服务模式也随之推出,并伴随着包括从结算、担保、融资等多个方面的创新。比如,阿里巴巴、拍拍贷等互联网金融公司推出的基于人人贷模式的新兴互联网融资平台,就是为了实现像在淘宝上买卖东西一样便捷地买卖资金。其实当前支付宝中的余额宝业务就相当的具有这一特点。在余额宝中,人们只管存钱进去,收益自然而来。事实上余额宝就是一个巨大的理财资金池,它通过天弘基金运作起来,似乎更像是一种T+0的货币基金投资模式。事实上,人们更愿意把钱放在余额宝中,每天多买一斤有营养的菜。如果说这是打比方的话,事实证明可能也是如此。而中国的银行如此不待见马云的原因,可能也是如此。
马云手中的阿里巴巴公司,以其强大的客户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开始逐步渗透到金融领域。相比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互联网金融具有快速支付,资金分配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的优势,这对商业银行产生综合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冲击。它确实给传统的银行带来了诸多挑战,但其实也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互联网金融变热的今天,商业银行的内外部环境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银行需要考虑的有很多,一方面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特点,逐渐的实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计划,在互联网市场上占取对自身发展有利的位置;另一方面是也要从商业银行的内部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建设,增加创新的模式。从而推进向网络化银行的转变,进一步增加在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力与竞争力度。商业银行想要合理、快速的发展就必须要重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盈利模式
银行的社会价值是巨大的,长久以来,银行以安全性,稳定性,低成本和低风险等特征活跃于金融行业。但是银行的盈利模式必须转变。如果银行像支付宝一样运作,势必会加大银行自身的风险,同时对银行的盈利贡献不足。如果银行为了降低服务成本,那么投入和盈利就一定会发生改变。资源配置和信息处理的成本事实上就是银行投入的一部分。竞争合作,渐成趋势。银行可以自身创新发展的同时,注重合作双赢。
二、支付中介
中国国内的第三方支付产品主要有微付通(微付天下)PayPal、中汇支付、支付宝、拉卡拉、财付通、微信支付、盛付通、腾付通、通联支付、易宝支付、中汇宝、快钱、国付宝、百付宝、物流宝、网易宝、网银在线、环迅支付IPS、汇付天下、汇聚支付、宝易互通、宝付、乐富。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家独大,百花齐放的局面。至2012年底,全国已有151家企业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清算的电子化,网络化,集中化都是银行在未来进行实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时必须具备的根本元素。
三、融资格局
金融顾名思义就是资金的融通,是将资金从储蓄者转移到融资者的手中。金融中介必须保证降低资金融通的交易成本,才能缓解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Zopa是全球第一家互联网人人贷(Person-to-Person, P2P)公司。在这一平台上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一等多种组合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融资的效率。现在我国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有很多,其融资的方便快捷性对传统的储蓄后放贷的经营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必须使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所引致出的巨大效益更加普惠于普通老百姓。企业家、普通百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各种金融交易,风险定价、期限匹配等复杂交易都会大大简化、易于操作。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可以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络,构建起“人工网点+电子银行+客户经理”的“三位一体”全新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一键式”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发展模式可以有三种:一个是零距离银行。去年,交行就推出全国首台“远程智能柜员机”(iTM),将自助设备与客服中心相结合,使客户在自助办理业务的基础上,借助远程视频座席的协助,实现“无人银行,有人服务”。另外一个就是智慧银行。实际上银行转型是转向智慧银行。具备透彻的感应度量、全面的互联互通、深入的智能洞察三大能力,实现对客户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三流合一管理,从而帮助企业打通供应链各个环节,成为企业的全能财务管家。第三个是全功能银行。未来银行在金融服务中的角色,我想应该近似于信息行业中的系统集成商。
参考文献:
[1]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研究.张轶.2014.
[2]信息技术对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影响研究.白璐.2013.
[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研究.谭智超.2014.
[4]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变与不变的选择.陆岷峰.刘凤.2014.
一、“互联网+”时代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与实践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近年来,“互联网+”逐步深入人心,已经改造及影响了各行各业。会计工作的许多方面也与互联网开始深入融合,网络记账、在线财务管理咨询、云会计与云审计服务等第三方会计审计服务模式初现端倪;以会计信息化应用为基础的财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逐渐成熟(戴柏华)。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秦荣生教授作了关于“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的主题报告,秦教授指出,“互联网+”时代会计信息化会有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迎合大数据时代、云计算技术、物联网应用,会计信息化需要在职能拓展、核算技术、服务模式、组织形式等方面有所突破,引导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进步。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韩向东在大会上交流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调查,针对企业实践需求为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指明了方向。海尔集团金融产业平台CFO彭家钧先生、四川长虹电器股份公司CFO&CIO 胡嘉女士分别作了“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海尔的实践”以及“信息化技术背景下的财务人员定位”的主题报告,均指出“互联网+”时代对企业和财务人员的挑战,要迎接挑战,做适合时代需要、促进时展的企业与个人,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提升。金蝶软件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尚慧红就“互联网+”与会计信息化创新进行了报告,指出互联网时代新经济将超过传统经济、企业组织轻盈化、运营管理简单化、产品服务智能化、商业模式多样化、企业管理与文化多元化,应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会计信息化必须创新――财务共享促进信息化创新、互联互通提升会计信息化的价值创造、云计算引发会计信息化SaaS模式风起云涌、会计信息化将与管理会计创新相呼应,“连接”“智能”“创新”将成为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品质。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
2013年财政部提出加快管理会计建设,促使企业提升内部管理与成本控制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014年财政部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新时期管理会计建设与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需要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从而在国内会计界引发管理会计与信息化相结合的研究与应用的热潮。年会上,张娟处长建议与会学者对管理会计的新思路、新架构、新方法、新手段展开专项研究,并且注意实践应用。张超经过文献回顾和思考后,发现专门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的文献数量和成果热点内容相对较少、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群体不固定,他认为主要是因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界限的模糊性;管理会计体系林立,缺乏标准化模式;管理会计信息化程度不强,未来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在新技术背景下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形成新的研究热点。孙凡基于2011年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所进行的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调查问卷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我国企业对管理会计及其信息化的需求目标、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功能实现方式与信息化途径等五个方面回顾了“十一五”期间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胡仁昱教授以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程度主要体现在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应用为基点,为企业构建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框架提供思路与开发建议,并就管理会计信息化核心环节会计决策支持系统进行重点分析。汪家常教授认为应该从理论上理清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范围和界限,从本质出发,从应用层面看管理会计系统。青岛大学周国刚副教授对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作了简要回顾及分析,理清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与区别以及管理会计理论、方法、内容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顶层模块设计思路及其三种实现路径,以期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奠定基础、引发思考、提供解决方案。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刘梅玲老师以通联支付为例,从需求分析、战略框架、实现过程、评估改进和经验总结五个方面,深入分析通联支付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战略制定和战略落地过程,不仅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参考,也能为一般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思路。郭德贵副教授从管理会计原始数据的获得路径出发,提出了运用Excel构建管理会计数据处理模型的思路。他运用本量利分析的原理与方法,设计本量利分析模型,实现本量利分析的自动化。杨定泉提出AL公司应当按照管理理念现代化、会计核算自动化、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四化”步骤,积极、逐步、稳健地推进公司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从而实现从传统核算型向现代管理型的转变,并协同公司管理层进行决策支持、资源保障、价值创造、风险管控等,引领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XBRL财务报告
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XBRL在国外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国现阶段提出加快XBRL财务报告应用研究。李虹利用大数据技术,重新设计XBRL财务报告系统,分析大数据环境对XBRL财务报告的影响,以期解决财务数据价值挖掘问题,使财务信息供应链上的各方能更好地利用财务报告信息内容,从而提升信息披露价值,提高企业决策能力。胡仁昱从税收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入手,阐述税收信息化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并细化加入了XBRL纳税呈报后的结构图,同时引入PASS平台,作为数据中心和各个软件之间的连接。在整个税收流程中引入XBRL报表的呈报,设计相关流程,利用准则支持报表呈现,提升数据挖掘能力,并在实例文档解读的基础上,以某纳税申报表为例进行XBRL初步模型的构建,为利用XBRL进行税收呈报提供了相对较为具体和可操作性的设想。李九斤主要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角度研究XBRL网络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质量,对XBRL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研究XBRL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可比性、及时性等特征的影响;采用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以沪深300成份股为例,分析XBRL对会计信息决策相关性的影响,通过研究为XBRL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和现实指导。黄长胤的研究视角比较新颖,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美国和日本等三个国家的XBRL应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比较不同监管机构对XBRL技术推进的引导策略与方法,并从中得到XBRL应用启示,最后对我国XBRL事业推进提出新的方法和思路,为我国XBRL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四、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研究
中国会计信息化实务发展需要理论研究指明方向和提供相关支撑。促进中国会计信息化发展是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的重大历史使命与职责。艾文国 教授基于企业信息化的需求,认为企业需要建立以原始凭证为起点的事件驱动会计。事件驱动会计是在业务发生时,通过信息技术将业务事件数据收集到数据库中并进行会计处理。因此,他从实时数据采集、实时信息处理、实时信息输出三方面,分别阐述事件驱动会计模式在企业采购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的应用。事件驱动会计高度实现了财务业务一体化协同管理,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最新、最全面的企业经营状况和管理信息。王舰通过研究米切模型,指出米切模型是研究会计信息系统发展阶段最为典型的模型,对定位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米切模型在内涵和外延上得到进一步扩展。并在传统米切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提出了米切模型的升级方案思路,以及升级方案策略,为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李闻一首先在国内外关于共享服务、服务质量、财务共享服务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和SERVQUAL测评模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质量差距等数据;接着采用频数分析、信度分析及T检验得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服务质量差距的结果;最后得出客户较为认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等结论和建议。范珂指出,大数据已成为当今时代的研究主题,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不断将数据转变为有效信息,促进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云会计应运而生,并推动了审计信息化和内部控制信息化的进程,逐步形成“三位一体”的信息生态系统,并从基于云会计的信息生态系统形成机制入手,分析了信息生态系统的演化博弈特点,构建了基于云会计的信息生态系统,为深入研究信息系统的演化规律提供了指引。张娟指出,近年来,随着企业对大数据的投资额和依赖程度迅速上升,大数据对审计行业的冲击开始显现。但截至目前,审计行业到底如何系统地应用大数据尚不明确,在梳理国内外审计实践对大数据的应用经验以及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大数据在审计领域的应用前景、审计数据分析特征变化和审计准则改进要求,为推进大数据在我国审计行业的有效应用提供参考。赵鹏飞指出,传统的预算管理面对以新媒体为特征的互联网类公司,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缺陷,预算管理的作用难以发挥。超越预算管理的思想正是基于这种环境的不适应性的特点而提出,回顾归纳了超越预算的特点及相对传统预算的优势,并分析探讨了互联网类公司预算管理与超越预算管理的契合点。
1、制定相应目标。制定近期目标可以是一天的,也可以是一周的,还可以是一个月的,制定长期的目标,远则一年,甚至更长;
2、做好准备。每天为目标做一点,这样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日积月累,慢慢的就会越积越多;
3、培养耐心。能做到心平气和,才能够使自己有良好的精神,有好的身体,才有更理性的思考;
5、培养平常心。遇事多往好处想,则能发现别人的长处,发掘自身的长处,找到前进方向,锁定人生目标。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