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谈谈生命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史铁生;生命意识;反抗;拯救;追求
中图分类号:I2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2851(2010)03-0175-01
法国著名文艺批评家丹纳曾说:“一个艺术家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玩乐的艺人!”而在中国当代文坛里,史铁生无疑是最具有哲学思想的作家之一,他以其质朴的文风、敏锐的思索及残缺的身体在作品中执著地探寻着生命的意义,诉说着关于生命的健全而丰硕的思想。
一、对命运的反抗
由于自身遭际的不幸,史铁生对命运问题进行过深入持久的思考,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命运观。何谓命运?史铁生认为,人的命运不是由神而是由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超人力量所支配的。和许多人一样,被命运迎头痛击之后,史铁生自卑了,绝望了,感到自己是命运的弃儿,是命运不公正的作品。但他很快恢复了生存勇气,他意识到,人生必然存在困境,困境就犹如墙的存在,有人的地方一定有墙,人必须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困境的存在。并且他还进一步认识到“自卑,历来送给人间两样东西:爱的盼望,与怨恨的积累。”“切莫用仇恨的苦酒来缓解渴望自由的干渴。”(马丁・路德・金语)史铁生于是正视困境,坦然将人生的困境和残缺认为是生活应有之义,并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写作,为活着找到了充分的理由。
致命的打击几乎摧毁了他的生存意志,把他一步步推向精神的绝境。史铁生深陷囹圄,发出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残疾青年的精神绝境就是史铁生的精神绝境,残疾青年的自问就是史铁生的质疑。在生命意义遭到拷问的时刻,史铁生痛苦地思考着,寻求着突围而出的缺口,想找到一个活下去的理由,想为空无所依的灵魂找一个支点。他在与内心那“毁容的激情”的搏斗中,在死神的阴影下几度徘徊之后,终究平息了灵魂深处的暴风骤雨,“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他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在看透了生活本来面目之后,史铁生坦然接受了现实,并以一种积极的健康的思考方式去热爱生活,探索生命奥义,渐渐进入了开阔而深邃的人类精神的高地。
二、寻找精神家园
史铁生说:“人为什么活着?因为想活着,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欲望。欲望是生命的忠诚卫士? ?没有了欲望,生命就不存在。”这个欲望,实质上就是人的一种虚无的目的。没有了这个目的,人就无法生存。因为有了目的,或者说有了欲望,人才有活下去的信心,支柱和动力。史铁生说:“人有时候需要一点迷悟”,“理想是绝望者的救药”。 正是欲望。他努力地寻找一种活下去的方式,他找到了,也满足了这种欲望,就是写作。之所以活着,就是有一种欲望在牵引着你,有一种虚无的目的在推动着你,这样说来,人始终被局限在一个欲望的困境中,为了实现虚无的目的而依靠欲望痛苦的活下去。正如史铁生所说:“从广义看,人都是残疾,即类命运的局限”,“欲望无边,能力有限,是人类生来的困境”。当史铁生这样思考的时候,他的心理获得了很大的平衡。经过漫长的思考和跋涉,史铁生终于领悟到:人要挣脱生命的困境,由有限走向无限,人就必须挣脱现实的蛛网,由拘泥于现实经验世界走向精神想象世界,以在精神的超越与灵魂飞升中感受人类生命的永恒,生命的真义就在这里!
三、对生死的参悟与追求
作者将生死同一,把死写得犹如生那么从容,那么美丽,并且把生死的两端连接在一起,揭示出生命、人类和宇宙的真谛:生死相依,生死相继,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生不息,这是史铁生对死亡的彻底参悟。史铁生悟出了死亡,看透了死亡,将生死合一,于是便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彻底抚平了心灵的巨痛。它变成“诗性的存在”。那么,“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史铁生振作精神,接受了命运的挑战和命运对他的不公,在人生的舞台上,担当起悲剧英雄的使命:“上帝给你一条艰难的路,是因为觉得你行。如果注定有人倒运,那么还是让我来吧,没有谁能比我应付的更好了。”他虽然走得很艰难,但很乐观,他完成了生命困境的突围和自我苦难的救赎,他睿智地写道“神不给人指路。神知道,不给人指路,它还是会去找。不停地去找,就是神给你指路,什么是神?其实就是人自己的精神。”
史铁生在作品中对生命全方位、深入的执著探究与思索,在使其作品超越单纯的审美范畴达到哲学高度的同时,也使读者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思想获得了深刻的启迪,从而对生命更加敬畏与慎重。
参考文献
[1]胡山林.生命意义的探寻[J].河南大学学报.
[2]史铁生.史铁生作品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 医学生 生命意识 培育措施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医疗服务质量却始终难以适应患者需要,医患关系愈加紧张。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对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缺乏足够的重视,忽略了对生命意识的基础培养,导致一些医护工作者人文素质的欠缺。医疗服务和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这就决定了医学教育必须培养尊重人、尊重生命的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医护人才。[1] 同时,各类院校的许多大学生承受不住压力选择放弃生命,这些漠视生命的事件,也给我们的生命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医学生的生命教育、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既是医学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时展的要求。
1.医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表现
一般来说,生命意识包括浅层次的生存意识和深层次的生命价值意识。就生命的本体而言,是指生命的物质形式和感望;就生命价值而言,是指为了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与永恒而达到的生命理想境界。[2]因此,学生的生命意识,一方面表现为对自身生存和生存价值的体认与感悟,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与理想。从这两个层面来看,医学生生命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
1.1生命本体的异化。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提出了“人的异化”的概念;时至今日,人的异化在现代社会更加严重。青年大学生日益成长为“快餐文化”的一代,他们无法理解现实中的许多矛盾,无法理解生命本身的存在及其意义,从而导致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具体表现为:一是漠视生命,暴力伤害他人。近年来,大学校园里的暴力现象时有发生。据2003年浙江大学《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49.2%的同学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87.3%的同学承认曾遭受过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3]二是否定生命,轻易放弃自我。目前自杀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中的一个敏感问题。大学生缘何自杀事件频发,本质根源还是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对自身生存和生存价值缺乏深刻的体认与感悟。
1.2生命价值的异化。一是丧失生命价值感。随着大学扩招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昔日笼罩在大学生头上的光环已经不再,大学生不再是时代的骄子。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消极颓废、空虚无聊、虚度年华、精神荒芜的现象。有的学生将大学生活视为一场游戏,游戏生命;有的学生抱怨大学生活就是痛苦和无聊,消磨时光。这种种现象都是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生命价值感缺失的表现。二是丧失生命成就感。生命成就感就是人对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的成果的感悟和体认,是人对生命创造性的认识和肯定。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对物质财富、技术力量、科学知识的追求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生活目的和生命的意义。但事实上,随着物质享受的日益丰富,人们尤其是有知识、勤思考的大学生群体,对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等生命实质缺乏深刻的认识,对未来充满了迷惘,直接表现为对生命成就感的丧失。[4]
2.医学生生命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2.1培育医学生生命意识是医学本质回归的需要。生命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和教育核心功能作用的体现,也是现实的需要。医学从来就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它从古到今都需要得到人文精神的孕育。医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她的特殊性表现在多方面,最本质、最核心的则取决于她研究对象自身的特殊性。随着人类对医学发展更为理性和全面的认识,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医学服务的目的视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将“人”确定为医学关注的真正核心,健康与疾病只是人的生命延伸过程中所伴随的现象。正如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所说:“知道是谁生了病,比知道他生了什么病更重要!” [5] 医学本质的回归呼唤医务工作者人文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培养医学生对人性、情义的感知,尊重人的尊严及追求人的完整性,培育其强烈的生命意识,并以此为基点来执行医疗任务,解除患者的痛苦。[1]
2.2培育医学生生命意识是实现医学教育目标的需要。1988年召开的世界医学教育大会上通过宣言:“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作为临床医生,其知识结构的构建取决于医学教育目的,而医学目的的多重内涵,自然决定了医学知识结构的多维性及多层次性。
要完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必须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医德培育与技能培养3个方面的结合,并以此丰富医学人文教学的内涵。当代医学生是祖国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未来。因此,通过开展生命意识教育来引导医学生理解人生,体悟生命,培养高尚的医德是实现医学教育目的的需要。
2.3培育医学生生命意识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医患关系是个热点话题。看病难、看病贵、医疗纠纷、“医闹”事件等是当今紧张的医患关系的写照。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传统的医学模式忽视了生命意识培养,过分注重了“人生的病”而忽视了“生病的人”本身。爱因斯坦曾指出:“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它虽然能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人一个和谐的人格。”医学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医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层面的医学专业知识,同时也需领悟“仁心仁术,悬壶济世”所昭示的真谛,领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所肩负的责任。因此,通过开展生命教育来逐步培养医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他们真正“以病人为本”、尊重病人的理念,才能切实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3.医学生生命意识的培育策略
新形势下,大学校园加强以生命意识为主线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对未来将成为医护工作者的医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研究,深入探索加强医学生生命意识的不同途径和有效策略。
3.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营造医学生生命意识培育氛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帮助医学生完善素质、提升人格、激发生命激情和创造力的职责,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医疗卫生人才的目的,可以从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开展生命教育,传授给学生一定的伦理规范、心理知识、交往技巧的策略等等。通过教育,帮助医学生在认识层次上提高对生命的体悟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医学院校要注重通过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舆论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培育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在校园极力构建以生命关怀为价值取向的校园文化,多途径、全方位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培育尊重生命、关怀生命的校园氛围,达到潜移默化地培育医学生生命意识的目的。
3.2以构建生命教育课程体系为核心,打造医学生生命意识培育主渠道。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高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让生命教育走进大学课堂并成为生命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医学院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需求,以公共课的形式设立贴近学生生活的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生命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切实发挥生命教育独立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医学院校要充分发挥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生命意识培养功能,科任教师在各课程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生命教育理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形成灵活有效的生命教育形式,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生命情感。
3.3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帮助医学生体验生命情感。杜治政教授曾明确指出:“医学不仅表现为一种知识,而且还表现为致力于人类健康事业的实践”。医学院校要充分重视课内实验和课外实训的培养医学生生命意识的有利条件和天然优势。一是医学专业课程天然蕴藏着大量的生命教育内容,这些内容能够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如动物实验课程,教师应该起必要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人性地对待动物,对实验后处理的动物实施安乐死。二是在医学生实习前进行生命关怀教育,带着“挽救生命、呵护健康、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意识踏入临床实习岗位,以此为前提形成融合一定的社会文化、伦理、道德、宗教、法律等多重要素而形成的以倡导医疗活动的人性化和人道主义精神为本质内涵的医学伦理规范,构成医学生临床实践的一个不可逾越的法则。[6]三是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应该增强情景体验,使医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并将这种情感渗透到其临床医疗行为中。通过体验式的临床实践教学,使医学生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切实培养他们的生命价值感和生命成就感。
当然生命意识的培养,除了学校教育外,也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社会的大环境的影响,是一项全社会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因此,还需要家长构建良好的家庭成长氛围,更需要积极优化的关爱生命、尊重人生的社会大环境。只有形成和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学校为一体的教育合力,营建完善的生命教育网络,医学生生命教育才能形成持续长效的运行机制。
参 考 文 献
[1]林田恩,王健萍.论新时期医学生悲悯意识的培养[J].中外医疗,2009(18).
[2]路晓军.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陷及其原因分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4(9).
[3]周晨.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探析[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
[4]姚月红.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4).
【关键词】圣经翻译 特定文化词之翻译 翻译史 文化缺项
一、引言
我国译学的发展,基本上与翻译历史相对应。对于中国翻译史,许多学者提出自己的说法,其中周作人就认为有三次翻译。一是六朝至唐朝的佛经翻译。二是明清之际的《圣经》和科技翻译。三是严复和林纾到新文学时期引进西学。他的观点也被广为接受。他说的两次翻译都与宗教相关,而其中影响最深远的一本书莫过于《圣经》。
19世纪40年代末,在《圣经》的翻译达到时期,圣经之中“译名之争”也引发了更大的争论。争论的核心在于如何用中文词汇表达圣经有词汇,主要是God一词,此外还有Baptizo, Spirit等。(谢天振,2009:83)这不仅是单纯语言层面的理解和表达问题,更是侧面反映出基督教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巨大差异。几词之争引起翻译的传教士团体内部分裂甚至退出,最后归于两派,以两种译名出版。笔者借着探讨翻译史上有名的“译名之争”,希望对于如何翻译特定文化词汇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God一词的原义
God一词原文是希伯来语Elohim,音译为伊罗欣。从《旧约圣经》的《创世记》第一章就提到说:“神创造天地。”其后,在创世记第二章第四节,则提到了耶和华神。根据其后几章圣经,耶和华在神与人发生关系时常用,而神侧重于体现k是创造万有的大能者。在创世记的第十七章,原文里又提到一个词El Shaddai,音译为伊勒沙代。伊勒意为大能者;沙代源自另一希伯来字,意为胸部或。这意思是k是像母亲一样供应人需求的大能者。旧约的神就是耶和华的别称,是天上主宰一切的大能者。
但到了《新约圣经》的《以弗所书》四章第九节提到:“k也曾降到地的低下之处。”《腓立比书》的二章十到十一说:“叫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万膝都要跪拜,万口都要公开承认主。”这足以体现,圣经里的神不仅是高高在上的天之主宰,也是地上甚至地底下的主或王。概况的说,God是主宰一切,也存在于一切之内的宇宙之王。
三、译名之争
关于圣经翻译,曾翻译完成19世纪圣经译本之一的杨格非曾说,“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顾及译本所用语言的特质,并且尽可能在忠于真理和解释准确的情况之下,让其独特的性质起支配作用。”他忠实于原文的观点也是广为认可的翻译方式。
当代圣经译者奈达提出过国内影响空前巨大的动态对等理论,也就是“接受语读者在阅读译文时所作出的反应和源语读者在阅读原文时所作出的反应相等。”所以综合这些,我们可以提出一个观点,好的译文需要照顾原文意思的准确传达,又要考虑到接受者的理解习惯。
然而在翻译God时,基督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两种异质文化又该如何相容?这无疑给译者出了难题。到时传教士内部起了分歧,英国代表主张译为“上帝”,而美国代表则主张希望译为“神”。在此之前,也曾提出“天主”,“天”甚至音译的“泰初”,“陡斯”等观点。随着这些译名被舍弃,争论的焦点留在了“上帝”和“神”上。
1.“上帝”之弊。“上帝”一辞源于中国道家思想,如:《诗经》里曾提到:上帝是皇,皇矣上帝;上帝是依;上帝是祗。孔子《论语》 也提到“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E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祭祀上帝为治国之本) “上帝”在道家思想里是指无形的道,后来演变为众神明中地位最高的。
韦努蒂在《译者的隐形》一书里提到,这属于归化策略。因为出现在诗经里的“上帝”一词也以最大限度地淡化目标语读者对“耶和华神”的陌生感,这种翻译策略的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目标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然而,这个译文虽然能减少中国读者的陌生感,然而对于传播文化而言,韦努蒂所归纳的另一异化策略才最能保持原来文化特色。何况把具有独特性质的神和中国传统文化里祭祀的偶像混为一谈,抹杀了神的独特意义。
犹太人曾经翻译旧约的神一词时,都必须洗浴全身,以示敬虔。他们把旧约圣经作为自己的家谱和史书,并且认为,耶和华神是在犹太民族史上,从先祖亚伯拉罕到申言者摩西,再到大卫所罗门王,一路带领他们过来,彰显神迹,富有恩典和威严的神。而在不辞辛苦,漂流海外,远赴中华传教士眼里,k是值得自己将青春枉费,一路给予智慧,启示,和引导的神。他们觉得除了自己的God之外,别的神都是某种程度的异端。这可见于基督教经典诗歌集,诗歌是传教士情感最柔细的主观表达,真情流露。因为没有真实情感,就无法写出在基督教世界里脍炙人口的诗歌,无法以情动人。如今把它与中国人祭祀的虚无偶像混为一谈,实则不可接受。
更何况两者的文化意义有天壤之别。翻译为上帝的确不利于中国人充分了解这一外来文化,也会引起误会。
2.“神”的负面。在中国文化里,神有“河神”,“山神”等,这些形象有好有坏,不一定受到崇拜。何况,这样神就容易引起泛神的误会。《旧约圣经》的《出埃及记》第二十章里有赫赫有名的摩西十诫,其中第一、二条就是:“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制偶像,也不可雕制任何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之物像。”
因此,传教士非常忌讳“独一的神”与“泛神论”混淆,为此争论不休。而翻译过论语和诗经等多部经典的汉学家理雅各就引经据典,支持“上帝”的译名,声称可以避免这个严重的弊端。
3.背后实质。《旧约圣经》中《出埃及记》第二十章第七节提到摩西十诫的第五条:“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传教士们一丝不苟地进行翻译,却无奈于两种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以致于无法找到相同又恰当的言语来准确地传达同一概念。这不再是单纯的理解和表达问题。
语言学教授萨莫瓦片对语言和文化有专门的论述,他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因为存在着文化的差异,语言的翻译就会变得困难,因而造成误会。许均教授也说翻译有一个矛盾,也就是可译和不可译,这或是因为语言上的方言,土语和双关等,而文化上存在着“不可译因素”,这是因为词汇缺项等。所以,这个译名之争恰好就是“文化缺项”问题。
四、译者的“妥协”
厦大的连淑能院长曾提出翻译文化词语或专有名词的方法和策略,其中包括归化、异化的策略,以及意译、音译、半音半意译、形译兼意译,创造新词等方法。然而在当时,音译的“泰初”,“陡斯”不被传教士接受,创造的新词“主神”有所添加,也无法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这是因为这不是语言学所能解决的办法,所以一切翻译技巧都无补于事。
终于,在几次组织了“修订委员会”无法统一译名后,结果是美国圣经公会支持用“神”一字,而英国圣经公会支持用“上帝”一字,译者们知其不可为而妥协,选择了自己心中最能达到效果的译名,两种译名的版本也分别发行。这也和后来奈达所说圣经翻译的动态对等中“源语信息的最近似的、自然的对等”和“接受语读者和源语读者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差异巨大,因此两种反应永远不会完全相同。但是,这两种反应应该是在很大程度上对等,否则译文就达不到目的。”理论一致,因为言语的有限和思想文化之无界,既然译者无法做起沟通的桥梁,只好有所妥协。但这种妥协是建立在选择了译者心中最接近的词语基础上。
至今国内最通行的和合本圣经都有“神”版和“上帝”版两种版本,“神”版的神字后空出一字,好与“上帝”版版式平齐。直至今日,无论是上帝还是神,也都被人们所接受,成了圣经里造物主或主宰者的代名词,成了约定俗成的用法。
对于此译名,依笔者今日所见,可以采用加注法,先译为“神”,再加上注解。因为“神”比“上帝”更富有西方文化特色,上帝俨然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似乎是玉皇大帝的翻版,提到上帝,感觉就像是当时译界之王林纾笔下,福尔摩斯穿上了士大夫长袍,竟可以“拂袖而去”,虽然更容易被接受,却不够忠实于原形象。而注解就是在圣经或文内加上前言,指明:“神是独一之真神,富有怜悯和慈爱,不仅仅是让人敬拜,而是如今要与世上所有的外邦人发生主观的联系。k不同于各类人造的偶像,也非河神,山神之种种给人不良印象的神灵,k是创造者,大能者,救主,救赎者,是十字架的源头,复活生命的源头!”
借着加上注解,就足以把因为文化缺省造成的误会和分歧说清楚。但此译法未能实施,就是因为圣经中一句“即使到天地都过去了,律法的一撇或一画,也绝不能过去。”传教士们因为这句圣言,不敢也不愿篡改一笔一画,哪怕在圣经原文上添上注解。然而,注解并非是改变原文,从翻译的角度而言,足以考虑。即使从信仰者立场考虑,19世纪基督教复兴运动的领头人达秘用的也是加注本圣经,使其更能理解原文。该圣经也被称为达秘加注本,对于解释基督教中圣经的真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公认为具有极高的神学价值。因此,笔者提出的加注法在当时理当可行。
五、结论
译名之争是特殊的“文化缺项”问题,之后的解决方案证明了不仅是不同的读者,能读出不同的哈姆雷特,不同的译者,也会有自己不同的解决方案。不同的译名就像是不同的文化一样,本无绝对高下,只是互有亮点。这个问题也例证了翻译之不可译的问题,译者能所为也有所不能为。
从最终两种译名都在如今被接受来看,证明了即使外来文化和中华文化不相融合,依旧可以被借鉴,传播,最终接受,获晓其准确意义。因此,译者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作用最终也可以得到认可。尽管翻译其不可译,随时间发展,其“不可译”也能被接受,达到了“可译”之效果。所谓的“文化缺项”问题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Moses&Samuel.The Old Testament[M].Anaheim:Living Stream Ministry,2003:40,138,182,628.
[2]Matthew&Paul.The New Testament[M].Anaheim:Living Stream Ministry,1995:33,875,903.
[3]Nida,E.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Involved in China Leiden: Brill,1964:159.
[4]Nida,E.A.& Taber,C.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Leiden:Brill,1969:24.
[5]Venuti,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London:Routledge,1995:20.
[6]Larry 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32.
[7]x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9: 83.
[8]任东升.圣经汉译文化研究[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174.
[9]M.E.Barber.诗歌合订本[M].江苏:江苏省基督教协会,2009: 452.
关键词 地震 生命探测仪 SR(Snake Robat) 多技术融合
中图分类号:TN215 文献标识码:A
1多技术融合的生命探测仪的研究意义
地震、滑坡、泥石流、雪崩等自然灾害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以来,全世界已有约500万人死于各种自然灾害,8亿人生活受到影响,人类每年创造的财富约有10%被各种自然灾害吞噬。作为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我国本世纪已经发生多次强地震(近年来所发生的大地震情况分布及其所带来的灾难如表1所示)。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在应对地震灾难方面显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面对如此频繁的地震灾害,当务之急是开发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灾后紧急搜救的能力。因此,研究多技术融合的生命探测仪可以为灾后的救援工作提供有力的帮助。这对保护人民生命、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基于多技术融合的生命探测仪“SR”的设计原理
面对地震,虽然已经拥有了多种高科技的生命探测仪,但是事实证明各种探测仪器均存在一定的缺点。本文即基于现有探测仪的各种性能比较,设计一种全新的探测仪器――“探命蛇”(Snake Robat,简称“SR”)。
2.1简介
“SR”作为一种需要在废墟中搜救生命的先进仪器,它具有蛇一样的外形,是一种融合了先进的红外线光感技术和雷达声波技术,可对灾后地区实行搜救的探测工具。
2.2主要构成
2.2.1蛇皮――铬金属的融合
铬是“SR蛇皮”的主要组成成分。据现有资料分析可知,铬(也可叫可多米)镀在金属上可以防锈,既坚固又美观。而且,铬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在空气中,即便是在炽热的状态下,氧化也十分地缓慢,且不溶于水,其质硬而脆,是坚硬“铠甲”的不二之选。
2.2.2蛇形――精巧的设计
此外,为了便于在乱石缝隙中穿梭自如,“SR”的体型应尽可能的小。这就对其内部的零件设计有了很高的要求(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地步)。它的主体非常柔韧,像是通下水道用的蛇皮管,能在瓦砾堆中自由扭动。
2.2.3蛇眼――光感与视频技术的融合
“SR”的头上装有一个微型的生命感应器,主要是利用光反射进行生命探测生成清晰的图像以供搜救人员探查废墟中的具体情况。它的主要功能是,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微弱的生命迹象。
2.2.4蛇耳――扩声器的运用
“SR”头部两侧还有一双十分小巧玲珑的“耳朵”――扩声器,目的是用来“倾听”十分微弱的呼吸频率和心跳。
2.2.5蛇信――电磁波与雷达技术的融合
“SR”的“蛇信子”采用以电磁波探测为媒介,探测呼吸、心跳所引起的人体体表微动,进而提取所需的生命体征参数,并判断有无生命体存在的超宽谱生命探测雷达。
2.2.6蛇身――视频与音频以及通讯技术的融合
“SR”身体里“隐藏”着的微型摄像头和话筒将伤员情况传达给外界,这样,搜救人员就能通过电脑监控视频了解到废墟之中的情况甚至于与伤员进行简短的通话。为了保证不受震后网络瘫痪的干扰,“SR”采用的通讯技术是Zigbee技术。
3可行性及设计优势分析
“SR”铬金属的融合使得其具有坚硬的外壳,又不失柔韧,在取材上实现了创新。呈“蛇身”的形体,使得在瓦砾碎石中行动自如。
由微型的生命感应器组成的“蛇眼”探头,可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准确发现被困人员,其深度可达几十米以上,特别适用于对难以到达的地方进行快速的定性检查。相对于现下的热红外线探测仪来说,“SR”结合了先进的光反射技术,夜视功能更强、探测距离更远,微小的体型,携带便捷,克服了热红外线探测仪行动不便的缺点。
“SR”的“蛇信”汲取了超宽谱生命探测雷达技术的精髓,具有发射脉冲极窄、高距离分辨率、穿透能力强和较好的抗干扰能力等优点,避免了声波探测仪容易受周围宽频噪声影响大的弊端。且结合了电磁波技术,能够利用光的干涉、衍射、偏振.在全息投影技术中使人们视觉上看到立体影像,再加上“蛇身”里隐藏的CCD微型摄像头,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抗冲击与震动,性能稳定,寿命长;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响应速度快,生产成本低等特点。还采用了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图像采集的分辨率不低于680-480,测量精确、范围广,大大提高了搜救的准确度。
“蛇耳”部分的扩声器与隐藏在“蛇身”中的话筒相结合,不仅可以使外界“听到”废墟中虚弱的呼救声,而且可以与伤员进行简短的通话,在实行有效施救时可安抚伤员情绪。
而所采用的Zigbee通讯技术组成的是一种低速率的无线区域网,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网络容量大等优点,其数据传输可靠、通信范围广,适合于在复杂的巷道结构中及时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执行监测和搜救任务。
4总结
本文通过对生命探测仪技术相关的一些学术论文的研读,并经过一定的研究探讨,在一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现有最具代表性的生命探测仪的优缺点,构想出以上一款多技术融合的生命探测仪“SR”。笔者认为,灾难带给我们的思考并不仅仅是上述的一个“SR”的构想,更应该值得我们永久地去探究未来的高深科技。
参考文献:
[1] Narayanan Ram G Lakshmi,Ibeb Oliver C.A joint network for disaster recovery and search and rescue operations[J].Computer Networks,2012,56:3347-3373.
[2] YAROVOY A G,LIGTHART L P,MATUZAS J,et al.UWB radar for human being detection[J].IEEE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Magazine,2006,21(11):22-26.
[3] MAAREF N,MILLOT P,PICHOT C,et al.A study of UWB FM-CW radar for the detection of human beings inmotion inside a build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2008,47(5):1297-1300.
[4] 赵琳,迟永刚,李红梅.可用于生命探测雷达的TEM喇叭天线设计[N].哈尔滨大学学报,2013,05(45).
[5] 蒋莹.基于矿井机器人的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研究设计[D].电子版论文出版社,2014:19-31.
几十年来,谭先生不停地上路,不停地打造着一个个有生命力的成功的平台。他的每一个作品都是游刃于天地之间的艺术,他的每一个作品更承载着他对建筑艺术纯真的感情。
建筑,游刃于天地之间
在谭天放先生的带领下,笔者来到了坐落在湾仔北区商业区的中环广场的顶楼,这是谭先生参与过的一处香港焦点式建筑。站在300多米的高处,居高临下,整个港岛北、维多利亚港及九龙全景尽收眼底,窗外的云似乎刚从身边飘过,云海茫茫,让人升腾起一种凌空脱世、总揽香港的感觉。突然间,天空飘起了雨,伴随着浅浅的雨声,在与谭先生的谈话中,笔者走进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境界。
谭天放先生的一生都在与建筑打交道,他是一个愿意为建筑奉献所有热情、奉献所有心血的人。每一次他都把建筑项目当做艺术品来精雕细琢,他把天与地之间的空间当做了他展现艺术的舞台,游刃于天地之间,他不仅仅是一个建筑师,更成为了一个建筑艺术工作者。
谭先生说:“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体,艺术和技术是共同体,是左右脑交替,又如同人的两条腿一样,缺一不可,同等重要。”他对建筑构想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的,因为房子是有生命力的,房子的生命力是超时空的,他说:“不管是在哪个时期,技术会跟我们较真,如果技术不过关,建筑物就会出问题。”虽然不能如艺术家那信手涂鸦般潇洒,但是依旧有艺术作品般美妙的感觉,他一直在用一种无比虔诚的心境打造着一个个建筑的梦想,一个“建筑物是有生命力”的概念支撑着他的这个梦想。
“人类,是万物之灵,与鸟筑的巢,蜜蜂盖的窝比较,人类建造的房屋楼宇肯定可以更长寿,更有生命力。”谭先生继续说,“建筑物,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会呼吸的,建筑物的眼睛会动,建筑物的心也是跳动的。建筑物就如同人一样,也需要休假、需要保养、需要保健,城市规划与楼宇设计,都要由不同的建筑工作者去完成,并不间断地进行楼宇护理,以延续其生命力。”在建筑物的生命周期里,谭天放先生将建筑师比喻成了生命诞生的妇科医生,承建商是产科医生,而物业管理者则是这个生命从儿科开始的全科医生,待建筑物老化的时候,便成了老人科,当这个建筑物由原先的六十八层变成六十九层的时候,进入的是整容科。“一个建筑物,少不了各科医生,就如一个演员站在舞台上,导演、剧务、道具等必不可少一样。”谭先生说。
在2009年9月应邀到河北参加了2009年中国城市发展论坛暨第二届河北省城市规划建设博览会上,谭天放先生发表了一段极其精彩的演讲――《城市与生命力》,他说:“城市由一个个建筑群到小镇慢慢演变而来,是我们的前辈们世世代代艰苦经营下去的结果,这就是生命力的存在,我们只不过是时空里面很短的几十年中之持棒者,所以不能留下任何遗憾给子孙后代,城市的资产不能随便让它坏下去,我们的团队就是要全寿命的护理、经营下去,我们每一个时代都要主动出击,去强化,甚至带动城市的活力和生命力。”他从一个建筑物由上世纪三十年代时期的法国商务参赞厅到五十年代时期的香港教育庭到今日的香港教育终审厅的改造过程中,看到了这个建筑物生命力得以改造延续的意义和价值。他最觉得遗憾的是故宫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存留至今,只是为了让世人瞻仰其“遗容”而已。他希望有一天故宫能够重生,在这个时代里,散发出灵气,重新成为一个真正的建筑艺术品。
“一个真正的建筑艺术品,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建筑,带有时空性,能够让人从昨天看到今天想到未来。”将建筑物升格至建筑艺术品,需要的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终点,只有不断改良,不断向前。在建筑行业里,谭天放先生一直有一份无限的向往,就是在商业因素占据着越来越重的比例中,期待一份对建筑艺术纯真的感情出现。他的内心里,存留着一份神圣而艰难的使命,那就是不停的、不劳累的去创造、去追求不朽的生命、去保护好它、护理好它、去好好享受它。
谭天放先生给自己定下了做一个全方位的建筑师的目标,他说:“作为一个一个建筑师,要不停地上路,上路之后,要不停地打造一个个成功的有生命力的平台,去创作一个个有生命力的建筑艺术品。”带着这个目标,谭天放先生行在路上……
建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谭天放先生是一位建筑师,身上担着多个责任,既要代表建设方,又要代表设计方,还要担任裁判员。这个裁判要对群众负责,要对社会和谐发展负责。
谭天放先生介绍道:“我们的建筑建于天地之间,而人在其间,而且任何建筑物的选择都是人的选择,现在这个时代是该抓住人了,人能够参与吗?是否是认真地参与?这个参与的过程是否和谐?是否能够争取共识?这些过程都是人参与的过程,而我们最终也是为人类服务。”诚然,一个建筑物无论是政府主导,抑或专家领衔,以及公众参与,都是以人作为中心,因此,谭天放先生引出了一句话,那就是: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必须具备的除了道德观还要有为人类服务的态度以及为人类追求和谐的发展环境的责任。工业革命带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然而,工业革命也遗留下来了一大串的问题,这就是环境破坏的遗憾。在建筑过程中,谭天放先生更关注的是可持续发展,更关注的是一种充满智慧,寻求和谐的建筑艺术品。他一直在寻找弥补环保遗憾的材料,当竹子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出现的时候,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竹枝杆挺拔,修长,亭亭玉立,四季青翠,凌霜傲雪,竹的高节虚心,正直的性格和婆娑,常受人赞诵,劈竹成篾,编成石笼,内装石块,围在岸边用来防止河岸冲刷,巩固堤坝,修建水库,在一些著名的水利工程上被广泛使用。谭天放先生介绍说:“竹子因为属于草科植物,所以常被称为高达的‘草’,它有‘春风吹又生’的特点,竹能观赏、可药用和食用、饮用,竹内有纤维,可以制成布,做成衣,而且是建筑的好材料、亦可造纸,造活化炭,等等。”
曾有文记载:“竹子有一般木材所不及的优点,收缩量小,高度的割裂性、弹性和韧性,很好的纹理抗压力和抗拉力,而且竹子具有经济性、灵活性、低技术、安全性、舒适性、耐用性、可持续性的特点。”竹子是房屋建造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作为品质优良的建筑材料,竹子比较便宜,且容易加工,竹子耐久性和安全性好,竹子房屋用竹子来建造,并辅以其它材料,可增加房屋的寿命,竹,或娟秀文雅,或骨节劲奇,或竿紫古朴,能丰富房屋的造型。竹子的用途极其广泛。“竹子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是树木的三倍,即同时释放三倍氧气,改变大气层之成份,”谭天放先生说,“保护地球母亲是我们大家的责任。”
目前,作为国际竹藤组织成员之一的谭天放先生正在为“竹藤•人居•环境”而忙碌着,正致力于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竹藤事业的发展,进而达至减少贫困,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目标。国际竹藤组织是独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也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组织。当环境逐渐恶化,资源匮乏,为人类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为人类服务”的过程中也因此被增添了一个新的责任。肩担这份责任,任重而道远。几千年前之谭国,之城廊,六千年前之浪漫,黄河之挣扎,之摆动,象征着我大中华之生命,浩浩荡荡,生生不息。
建筑物是横跨时空的,既实用,又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痕迹,同时还在不停地讲述着一个个的故事,“何不用二十一世纪科技去做标志,为后人省却将来辛苦考古的时间和精力。”谭先生说。他的心,已经完全交给了这一个个有生命力的建筑物。
采访结束,笔者正欲起身离开时,才发现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了,透过玻璃,窗外的天空被雨清洗过后,显得更加清新明朗而透亮。而笔者的心,也如这雨后的天空一般,豁然开朗。
关键词:竹春;竹题材;艺术;藏品
1 前言
紫砂,其泥质特殊而优越,宜茶宜人,且色泽上有无穷变化之美妙。明代李渔说:“茗壶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又“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紫砂壶的美不仅体现在技巧美和造型美之上,更多的是对心灵美和生活美的追求。
2 紫砂《竹春》壶怒放的艺术生命
德者皆喜水,上善若水也,水有汹涌澎湃之势,气吞山河;水有平静如镜之态,摄人魂魄。品茶的过程始如金戈铁马,尾时婉约动人,茶道的每个细节无不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洗涤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作为茶文化重要载体的紫砂壶在此过程中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艺术品位与审美。
紫砂经过诞生初期简单的实用器皿逐渐发展到现在炙手可热的高端艺术品,历经了许多变革,其中凝聚了多少先辈的智慧与汗水。作为一名紫砂艺人,为紫砂艺术被越来越多的朋友所接受而兴奋,“竹春”是对紫砂之美的体悟表达。
作为紫砂艺人,应该感谢大自然对于我们的恩赐,我们应该在做壶时尽量挖掘泥料潜在的自然美,这点可以从出土的许多老壶看出,他们不会去做过多的修饰,只凭着对前人的传承和自身的精湛技艺仔细雕琢。
《竹春》作品以竹为题材,平底圈足,嘴、把、钮均为竹节形状,竹节苍劲疏瘦,颇有意味,竹节造型的壶把竹韵悠悠,呈上粗下细之势,整壶饱满韵致,相得益彰,趣味无穷。壶身扁圆,如一枚卵形的璞玉,整体器型比例匀称,疏密合度,工艺精巧,作品精巧而不失古意,以竹子造型展现,突出主题,与整体协调;这款全手工拍打而成的壶身扁圆,光滑润泽。
竹一直被视作高风亮节、清净大雅的象征,在这里不仅丰富了茶壶的内容,升华了主题,更表达了制壶人高洁的人生志向及对于纯艺术的忠诚告白。
紫砂茶壶的传统手工制作,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项特别的工艺和文化内容,它成形于农业文明时代,经历代艺人的继承、发展而成为一套完备有序的手工技艺。紫砂茶壶的制作最大的特点是个体完成单个创作,因而带有丰富的个性特征,其手法也因人而异,使紫砂壶的造型千变万化。
紫砂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在造型上吸收了陶瓷、玉器、青铜器等的精华,又在壶体装饰上融入了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因此,在紫砂壶造型设计上,可以运用多路思维来进行发散性创作,而且可以综合、巧妙地运用各种元素来表达主题。
紫砂是最有收藏价值空间的实用性收藏品。紫砂的纯正性、稀有性与艺术性,在投机性市场尚未完全形成之前,留下了巨大的疏漏的升值空间。紫砂茶具的茶文化“主角”地位,使之富有禅茶一味的高雅飘逸。紫砂壶的把玩养护,不但其色泽动人,而且越发珍贵。通过与其长期相伴,还有提升品位、净化心灵等特殊功效的无形价值。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从古至今,宜兴紫砂绝不是简单的泥巴捏制和堆砌,而是整个作品的和谐共鸣。通过泥色、质地、造型、装饰的整体搭配,从不同层面彰显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展示属于自己生活的文脉,大处有形,小处有情,散发着优雅的文化气息,激发出引人入胜的美感。我们要在民族文化的高度,把紫砂艺术定位于文化属性,是一种致富一方的传统产业、举世无双的特色产业、喜闻乐见的文化产业。紫砂的精髓是文化,需要我们紫砂技艺人员去领悟和把握,并不断铸就其卓越的文化成就。
摘 要: 生命化课堂遵循倡导关注生命完整性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规律,成全学生的学习目标追求,提升学生的语言意识境界,促进学生的生命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通过教学更好地在生命化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掌握表达的来源和主要内容、理解表达的联想用法、揭示表达的类似信息、构建表达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 语言意识 生命化 课堂教学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Water J. Donald)首次提出“生命化”:“学校教育不应该只是训练学生谋取职业或获取知识,还应该引导他们体验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做好准备,迎接人生的挑战。这一教育目标只能通过‘为了生命的教育’来实现。”[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于2010年首次把“生命化”纳入国民教育的重大主题。本文所指的生命化课堂是以生命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其教育理念是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规律,成全学生的学习目标追求,提升学生的语言意识境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洪堡特首先提出“语言意识”这一术语:语言按照精神发展规律,遵循人类意识规律,从而创建了民族的语言意识。英国国家语言教育委员会语言意识工作小组定义为:“语言意识是指,人们对于语言本质及语言在人类生活中所起作用的敏感和自觉的意识。评价语言意识有三个参数:认知参数如学生语言模式意识、情感参数如态度及社交参数如学生作为公民和消费者的能力等。”[2]Tomlinson Brian认为,语言意识是一种逐步内在形成的、“动态的和直觉的”心理特征。它能使学习者通过关注语言的作用,逐渐掌握如何洞察语言本质,从而促进其语言的发展[3]。语言意识产生于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通过进行分析、思考及感知语言的词汇、语法、语篇及文化,形成语感,直至形成语言思维。语言意识的形成是一个从直觉性到计划性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偶发性到整合性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从符号识别到概念充实的发展过程。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常常因为过于注重某一形式或内容,忽略语言的整体意识。如: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学习者常常过于注重语言形式与细节而忽略了对所听内容的整体把握;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学习者常常过于纠结某一词语或词组的表达而导致语言表达不流畅;在阅读训练过程中,学习者常常过于注重语言形式而忽略了篇章大意;在写作表达过程中,学习者常常过于纠结语法的用法而导致所写内容不地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思考:如何在生命化课堂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以《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第三版)》第七单元的B课文――An Open Letter to a Young Person with an Enemy为例[4],本文尝试了以下教学步骤:
1.掌握表达的来源和主要内容
该课文的第15段有一句话:What has taken your goat?首先,教师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形下,突然提问学生:Where is the goat?因为上下文中根本没有提及goat,学生对于your goat必然是一片茫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句子结构判断,在这一句话中,take sb.’s goat应该是一个固定的表达。学生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该固定表达的意思。文章中,Hitler种族歧视的言行及Luz Long破纪录的出色表现,让Jesse Owens受到了双重影响。他的第一跳和第二跳都失败了。在决定性的第三跳前,Long主动找Owens进行了一场意义重大的谈话。在What has taken your goat?这一句话中,Long必定是想对Owens的负面情绪进行缓解。虽然take sb.’s goat的字面意思是:带走某人的山羊,但根据Owens的情绪和Long的意图,学生可以判断:该表达必定是一种贬义,是对Owens状态的一种描述――一种情绪失控,气愤的状态。
学生通过英语词典或是百度等方式,可以查询到:take sb.’s goat等同于get sb.’s goat。据美国语言学家、新闻评论家H.L. Mencken推测,该表达源于英国赛马比赛。“山羊”在赛马比赛中居一席之地。早年,驯马师在比赛前,常把山羊和性情暴躁的要比赛的马关在一起。据说山羊和马为伴,可以起到安抚烈马的功效。不过,卑劣的赌徒为了赢得“马彩”,会对未下赌注的马匹做手脚,在比赛前夕偷偷把“安抚使者”山羊牵走,要比赛的马就会心神不宁,影响第二天的比赛。卑劣的赌徒的这种手法使人十分恼火。因此,take / get sb’s goat原指“把山羊从马的身边牵走,惹马生怒”,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成了make someone very annoyed或是annoy someone very much“惹人愤怒、使人生气”。
2.理解表达的联想用法
在掌握该表达来源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关注该表达背后所反映的文化差异。“羊”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考古发现:距今约8000年前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就出现了陶羊。在中国人眼中,“羊”是美好的化身,不仅外形漂亮、性格温顺,而且美味可口。在英美文化中,“羊”经常出现在《圣经》中,其意义可见一斑。《圣经》的发源地是北非、西亚及地中海沿岸地区,当时的人们是以游牧业为主。“羊”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而且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以至于提到令基督教教徒顶礼膜拜的高度。“羊”被用来指普通的基督教信徒,“羔羊”被用来指耶稣基督。但英语中的“羊”有goat和sheep的区别:在《圣经》中,sheep通常用来表示好人,goat通常用来表示坏人。英语中有一个明显的表达: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意思就是“辨e好人坏人”。这一表达出自《圣经马太福音》第25章:And before him shall be gathered all nations: and he shall separate them one from the other, as a shepherd divideth his sheep from the goats.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关注,英语表达中,与goat相关的表达都有一定的贬义,如a scapegoat“替罪羊”,old goat“老色鬼”,play the goat“举止轻浮”,act the goat“行为愚蠢”,等等。
3.揭示表达的类似信息
在掌握了该表达内容和理解了该表达用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一些与“气愤”相似的表达:a red rag to a bull,如If you criticize her, it’s like a red rag to a bull-she gets totally angry. get / put sb’s back up,如His attitude towards me really gets my back up! jumped down one’s throat,如The boss jumped down Tom’s throat when Tom said the customers were dismissed by him on purpose. make sb’s blood boil,如The way he treats his parents really makes their blood boil. push one’s buttons,如Don’t pay any attention to what she said. She’s just trying to push your buttons. take out on sb.,如I know you’ve suffered a lot these days but there is no need to take it out on me.
教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一些与goat相关的单词:goatfish,goatsbeard,goateed,goat’s-wool,billy-goat,等等。
4.构建表达的实际运用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该表达进行形式、内容的掌握,联想信息的理解,以及文化内涵的加深,使学生对该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意识。这种语言意识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在一定语境中运用得到强化。如:学生可以用该表达造句,It really got my parents’goat when they received a phone from my teacher, who told them I did not finish my homework.学生可以进行对话操练,-It seems that something is praying heavy on you. What’s the matter? -I got my teacher’s goat yesterday.-What did you do to get his goat? -I missed his class.学生可以设计与该表达相关的练习题,考查对于该表达的形式或内涵的理解。另外,学生还可以针对该表达自行设计语境或是编写故事。
语言意识的初级形式是语感,高级形式是语言思维。语感的形成、语言思维的培养都与语言习得有着直接关系,所以语言习得是语言意识形成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导入途径。若教师在尊重学生生命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必然顺畅。
参考文献:
[1]郑晓江.生命困顿与生命教育[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2]Donmall, B. G.; Language Awareness: NCLE Papers and Reports[M]. London: CILT,1985.
[3]Tomlinson Brian. Ten Questions about Language Awareness[J]. ELT Journal,2003(5).
关键词:女性;光辉形象;悲剧模式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009-01
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处于和谐整体性的框架下,个人悲剧性意识与生命抗争性并不凸显,但是当我们以微观角度聚焦于中国古代那些中下层阶级,会发现他们的命运、生存轨迹、情感追求都负载着浓厚的悲剧意味,彰显了深刻的个人悲剧意识,其中女性的生命轨迹,尤其是爱情悲剧,更是充分证明了这一特殊审美意义。以《诗经・氓》为代表,它以女性的视觉与口吻,诉说着昔日纯真的爱恋,终究沦落于时过境迁的爱情荒芜,字里行间交织着对幸福追求的血和泪的倾诉 ,弥漫着一层悲剧的色彩而又明朗刚毅的格调。本文以它为切入点,来昭示悲剧性人物个体意识的萌发同命运抗争的光辉人格、生命力的顽强,以及这种美学品味所引发的悲剧模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悲剧是美丽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越是有价值的美的东西在接近毁灭时愈凸显其光彩。所以就中国古典爱情悲剧而言,它的重要而独特的审美意义就在于它凸显了人的光辉人格与顽强的生命力,超越了平庸与世俗而达到了人性的崇高。这种审美意义在《氓》中体现为女主人公的纯真多情、勤劳贤惠、坚强抗争精神,事实上这些光辉形象可以说是古代妇女的整体特征,饱满的人格在封建意识形态下折射出强烈的悲剧效果,达到特殊的审美意味。
女子的多情赋予爱情以生命力,她们飞蛾扑火的壮烈使得爱情的诗篇苍天可表、惊天泣地。在封建礼制的禁锢下,《氓》的女主人公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即使“子无良媒”,也仍阻止不了她为爱痴狂。即使发觉眼前人的潜在隐患,仍坚持信仰那信誓旦旦的真情,为爱妥协,“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姑娘越是纯真与多情,我们越是不忍弄坏这种美好,可最终仍难逃破碎满地的厄运,这时更是深感早期的幸福原来是负载着隐性的悲与泪。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勤劳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更是我国古代妇女对待生活与生存的基本信念与态度,融入骨骼血液里的基本特征。
阴阳学说将阳刚之美的垄断权给予男性,而女性,流行着一句话,“女人,你的另一个名字是弱者。”在如今,我们可以说这是基于性别歧视的傲慢与偏见,事实上在古代,刚强抗争的女性典范比比皆是。我们倾听着《氓》的女主角悲凉的境地,在那绝望之时,却又听到一个响彻天际的声音,“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如春雷贯耳划破夜空,给人触目惊心、畅快淋漓的震撼!那份对人格尊严的捍卫,在道德情感与现实理智的挣扎中,作出决绝的价值判断,是需要多么顽强的生命力才可以爆发,又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来选择。
《氓》不仅仅是体现女性光辉形象、悲剧命运的一个缩影,它所反映的更大的主题是与广大妇女的命运相勾连,反映着中国广阔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形态,特殊性中表现着普遍性,并非仅仅是个人悲剧。所以这一悲剧跨越了时空民族,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继续上演,可以归纳为一个基本的悲剧模式:始乱终弃。
它固定的情节模式主要是一见钟情、信誓旦旦、借故抛弃。这一模式具体表现在女性形象的相似,她们身上闪现出人性的光辉,为悲剧结果埋下伏笔。再次,后世不同的体裁在《氓》的基本框架下,模糊背景中,加以运筹帷幄,进一步梳理文化背景,丰富人物形象,明确是非褒贬,发扬人文价值。最后,在结局的解决方面,一些后世创作者希望能够提供一种更符合作者主题价值观趋向的幻想式结局,在《氓》这种写实主义的基础上添加一些理想性或戏剧性的元素,来充分证明故事的悲剧性效果。这种努力使得后世的戏曲小说对此悲剧模式的继承出现了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悲剧模式运筹全篇 ,全文一脉相承的悲剧氛围。这对唐传奇的故事立意谋篇尤其影响深远,像我们所熟知的《霍小玉传》《莺莺传》,以及《李娃传》,其中的悲剧意味与《氓》最为贴切;而另一种是采用以悲剧开篇以喜剧结尾的形式 ,其开篇的悲剧部分运用悲剧模式,在戏曲中体现的较为典型。
《诗经・ 卫风・ 氓》是古代妇女命运抗争的代表先声,它所反映的现实是女性命运轨迹的冰山一角。美好事物的毁灭和悲剧性命运,却是对那些美好价值和愿望的称颂和对毁灭美的负面因素的否定,我们在感受美的光辉形象与顽强的生命力的同时,更是展望了对理想未来的盼望。这种理想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悲剧主题进一步深化、丰富、扩展了最初题材的主题,批判了社会中的现实,引导着人文价值的彰显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魏晋时期 玄学 贵无 任诞放达
据《后汉书》记载,建安五年,最博学多才而且遍注群经,使经学今古文汇为一家的郑玄去世的时候,孔子曾托梦给他说:“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①他的去世,象征着一个旧的思想时代的彻底结束与一个新的思想时代的真正开端。正如宗白华所说:“汉末魏晋六朝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富于热情的一个时代。”②作为传统文明的儒家信仰日渐衰微,关怀人的生存自由、人格理想、精神解放的道家精神占了上风;儒道互补,开始由以儒家为内核的文化转向以道家思想为内核的文化。“知识阶层渐渐疏远了那种以群体认同价值为标准的人格理想,转向了追求个人精神的独立与自由……人的生存价值并不在于社会的赞许而在于心灵的自由。”③此时,出现了以老庄学说为核心的玄学,文人性格、士人心态有了很多新的特点。最能反映玄学思想特质的“贵无”的本体论,与玄风熏陶下魏晋文人最显著的人格特点“任诞放达”成为解读玄学的关键。
“儒学传统中,最薄弱与最柔软的地方特别容易受到挑战”,③即关于宇宙与人的形而上的思考。汉魏之际,愈来愈多的知识分子对“宇宙与人的终极”这一经学回避的问题提出大胆的质疑;而最终由传统的宇宙论转向本体论。玄学本体论中以何晏、王弼之说――贵无论影响最大。二人在《晋书・王衍传》提出了关于贵无――以无为本的著名论述:“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成者也,阴阳恃此化生,万物恃此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他们为一切寻根,终于将“万物之体”推究到了“无”。王弼对贵无论作了系统深入的阐述,他的《老子注》、《易注》都贯穿了这一思想。他用“以无为本”的思想解释《易》大衍义,说:“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则其一不用特。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四十九,数之极也。夫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故常于有物之极而必明其所由之宗也。”(韩康伯《易・系辞注》引)在王弼看来,大衍之数“四十九”和“一”的关系,就是“有”与“无”的关系;“有”之宗极根本在“无”,而“无”又通过具体的“有”体现。王弼注《老子》,更多地论及这一思想,如“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老子》四十章)“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老子》四十二章)以及他在《老子》十四章注中说:“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讲的就是天下万物的归趣本宗只有“无”,因其没有任何局限而具有成为任何一个具体实有的无限可能性,故“无”为万物之本。这一思路的转换――“无”为本而“有”为末,就导致了生活价值态度的大转换――与“无”相应的自然秩序就处于与“有”相应的道德秩序之前,自然人性就处于社会人性之前。而现实生活中用以建构社会秩序,维系人际关系的法律、道德、习俗及相应的各种观念,即“名教”显然与“自然”出现冲突。于是,就有嵇康在《释私论》中提出的著名观点“越名教而任自然”。他直言不讳地批判名教理法,对名教圣人明确表示鄙视。“每非汤武而薄周孔”(《与山巨源绝交书》),是他非圣无法的惊世骇俗之论,也为魏晋士人的人生实践提供了合理的依据,继而出现士人中所谓的“任诞放达”。
《世说新语》差不多就可以看做一部名士教科书,专门记述当时名士生活中的任性自为,放浪形骸。《世说新语・任诞》载: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故而,《世说新语》评阮籍为“外坦荡而内淳至”。又说: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祥衣,诸君何为入我祥申。”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阮咸与诸阮与群猪共大盆饮酒。谢鲲、阮放、毕卓、羊曼、桓彝、阮孚散发裸裎,闭室酣饮。而光逸则于户外脱衣露头于狗窦中窥之大叫。王澄出为荆州,其兄太尉王衍及时贤为之送行者倾路盈途,而他却全然不顾,性之所发,竟于此时脱去衣巾,爬上庭中树,于鹊巢中取鹊子,下而弄之,神色自若,旁若无人(《世说新语・简傲》六),桓伊善吹笛,时已贵显,遇王徽之出都于途中,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王徽之令人告桓伊:“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二人并不相识,只是一时兴起,便要人为他吹笛为乐,这实在是一个无理的要求。而桓伊竟全不在意,即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主客不交一言(《世说新语・任诞》四十九),这实在是十分随便的事,主客二人都不拘细节,都任性而行。尽管士人们具体表现不一,价值评价也不一样,但后世仍为其行为中的任诞放达而称奇。
任诞放达这种纵情任性、蔑视礼法、醉心自然、不拘小节、我行我素的言行,若是脱去文化背景孤立起来看,着实令人费解、匪夷所思。唯其与魏晋时代的哲学思潮相联系方可找到问题的答案,正是由于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对生存自由的追求,对生命本质的苦苦探寻才使得魏晋文人的这种生命态度与方式为我们理解和接受,并不断地品味着它留予后世丰富的文化内涵。
注释
① 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五・郑玄传[M].
②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③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18,319.
参考文献
[1] 厦门大学中文系.鲁迅论中国古典文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
[2]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3] 廖仲安.反刍集[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6.
[4]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5]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