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战略明确提出,标志着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及党重视的重要问题。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态文明观念直接影响着国家、民族等发展,本文主要对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处理对策。
1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是相对积极、开化、进步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必然成为更为高级的文明形态而取代,相对于工业文明,其是人、自然、社会统一和谐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具体方面,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及物质文明等共同形成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目前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与高校日渐重视生态文明素质有着直接关系,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亦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1高校忽视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教育是改造人的重要途径,通过理论学习能够引导人们正确的认知,之后改进自身的行为。社会成员生态文明素质的普及及实现,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进行整合,结合教育、管理去实现。生态文明素质的普及是关系到每一位社会成员和社会整体发展的重大问题,社会全体成员的参与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对高校而言,具有重要的引导责任,而对管理而言,高校与其他社会部门之间共同配合支撑。高校是社会文明的宣传阵地及重要的诞生地,因此在社会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中,高校需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技术支持、精神引导及示范引领三个功能指导学生,加强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将绿色思维渗入学生教育中,从而体现思想的号召力。高校在进行科学研究及学科建设中时,需要不断的努力探索能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模式及先进技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实。
1.2管理不严格,重理论,轻实践
近年来大部分高校开始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并因此进行了较多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果。然而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主要集中在理论方面,而并未指导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日常生活管理力度较小。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其自制力较差,需要科学引导,然而受到较多社会因素的影响,目前高校仍然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教育,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能彻底执行。高校并未调查、观察学生的日常非法行为,同时高校亦缺乏监督行为,导致大学师生行为习惯养成较为冷漠,同时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常出现不文明行为。
1.3课堂方式单一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启发、引导受教育对象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大学师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能够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自觉培养生态道德,引导大学生养成合理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行为。生态文明教育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并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及行为。然而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目前国内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集中在课堂,方式较为单一,同时途径有限,学生在接受理论引导的时候,缺乏感性认知生态文明的能力,学习积极性较低,导致生态文明教育效果不明显。
2.改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需要帮助学生生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高校在教育中应该充分的利用自身的理论优势及资源优势,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进行不断的探索,将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足点,不断扩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2.1完善教育体系,丰富课程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为综合性教学学科,同时包含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同时包含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等,因此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同时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进行支撑。高校在对课程体系进行设置时,需要坚持科学完善,不断创新。例如复旦大学本科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六大模块就将“生命环境与生命关怀”作为一个模块,对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理论及公共卫生等学科资源进行整合。
2.2完善选聘、培养制度,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尽量聘用优秀生态环境科学专业教师授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对教师进行培养,可尽量将枯燥的理论性课程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课程,将爱护环境等融入课堂中,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合理健康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3丰富教育内容
在建立完善科学的课程体系的同时,高校需要将社会变化作为依据,从而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的变化和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势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完善,满足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要求。
2.4增加教育手段,建造良好氛围
高校同时可培养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举办废纸回收、大学生文明论坛、校园环保大使评选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氛围;高校可通过网络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宣传,通过设置网站等,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义务感及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姜树萍,赵宇燕,苗建峰,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索[J].2011,(4).
[1]孙德菁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探析[J].科技视界,2013,(10).
? i h ?]? @? mso-line-height-rule:exactly'>参考文献:
[1]着眼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核心――兼谈改进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路径 梁文明 谢华 《高教论坛》 2005年06期
[2]传统教学模式与情景式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秦国际 周甲文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02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 校园文化建设 环保实践
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但主要增长模式仍然是依靠物质投入,导致资源消耗过大,环境问题逐渐显现,由环境问题所引发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增加日益严重,环境问题所引发的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发展相对落后,资源短缺,近年来我国资源总量与人均量呈下降趋势、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致使我国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大,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主性长期受到外来因素的制约。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威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成为破除发展桎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决策。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障碍
(一)人民群众缺乏应有的环保意识
在我国,虽然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度极高的问题,但是因民众的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的差异性,很多人对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如对近年来不断恶化的环境状况没有足够的警惕性,忽视自身在生态环保工作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缺乏自觉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二)部分企业缺乏环保责任意识
随着近年国家环保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环保监察力度的逐步加大,工业企业重生产轻环保的现象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仍有许多企业过多的关注经济利益的增长,在利益的驱动下以牺牲自然环境作为代价获取自身利润和发展。此外,我国部分企业生产效率低下,产业结构仍保持着粗放型发展的模式,用不断增加投入和能源消耗来提高企业效益,严重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三)环保监管部门监管不力
目前我国环保的部分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而环保监管部门在行使职能权力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无法充分调动各类社会力量参与环保监督管理,在对环境问题进行处理时,无法实施必要的强压手段,环境执法在多数情况下仅仅只是罚款,没有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另外,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地方经济发展而采取地方保护主义,政企利益纠结,使得环境监管工作困难重重。
二、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途径
(一)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
广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宣教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同时各级环保主管部门应拓宽投诉和通道,增强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并严格责任制度。对人民群众举报和投诉的环保问题进行及时的查证并严肃处理,提高环保部门的公信度和影响力。
(二)规范环境执法行为
确保环境执法的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和合理性,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个人必须做到违法必究,要保证全过程公开透明,同时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要正确、合理使用权利,精确把握“度”。
(三)加强环境执法惩处力度
加大环境污染的惩治力度,对重污染和多次违反环保法律的企业要向社会曝光,动员社会力量对其进行监督。同时,适时关闭和改造一批对环境破坏大、资源消耗高的企业。大力推行现代生态产业和环保产业,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节能产业成长,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新型产业,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职业院校生态文明建设
学生代表着社会发展的前沿力量,是在社会有着巨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特殊群体。加强学生的生态环保教育,使他们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生态意识现状
缺乏环保知识。我国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职业教育阶段,除少数环境保护类专业外,大多数专业没有开设环保课程。虽然部分课程中对这方面的知识有所提及,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受教育阶段缺乏对生态环保知识系统全面的学习,造成我国学生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知识的匮乏。
缺乏环保意识和热情。无论是社会主流媒体还是职业院校自身,虽然对环境保护方面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是基本上都是流于表面,缺乏对生态环境长期持久的关注,使在校学生无法提高环保意识。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是关系到祖国未来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的重要因素,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很多学生认为环境保护仅仅是政府和环保监管部门的责任。
缺乏节约意识。目前,在校学生多为90年代中期出生的独生子女,大多数学生从小就缺乏勤俭节约的意识和习惯,而学校和相关场所大多数仅仅使用的是倡导性的口号和标语,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此外,学校教师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很多学校仅仅把建设节约型校园停留在纸面和口头上,浪费现象见怪不怪,见惯不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在校学生的生态文明观。
(二)解决对策
加强生态环保教育。加强我国民众的生态环境现状的教育,特别要使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恶化会给我国未来的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在校学生对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的现状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另外,还要将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课程纳入到学生在校的必修课程中去,各学科教师都应该结合本学科特点进行延伸,将环保意识纳入到各个课程的教学中去,实现环保意识的多学科渗透。同时,加强思想政治课和综合素质提升课的作用,将生态文明素质作为学生的一项基本素质重点培养,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观教育,使学生养成正确的环保观、生态观。
广泛开展环保实践活动。每年规划和安排生态环保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在校学生参加活动,巩固在校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加环保社会活动,对学校所在地区的环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社会群众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进行调研。同时在相关节日和特殊纪念日组织学生举办环境保护社会宣传活动,通过向人民群众宣讲生态文明知识,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生态环保工作中去,增强其参与生态建设的主动性。
构建生态文明校园。加强绿色校园建设,将绿色校园建设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制定并实施具体措施,构造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校内媒体强化氛围营造,形成活动环保化、环保日常化的良好生态,形成绿色校园、文明校园、节约型校园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养成生态环保行为的习惯。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形态,而职业院校培养人才不仅仅是需要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还必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环境保护观念和生态建设的责任感,才能在全社会掀起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引领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健.践行人本理念 构筑生态校园[A].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江苏卷)[C],2013.
[2]吴青林,董杜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诉求与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12):63-65.
(一)“生态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高校“教育生态文明”核心目标的内在保障
高校“教育生态文明”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整合高校教育内外部资源,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功能,优化日常教育的方式、途径,提升教育的科学水平,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最终使大学生成长成才。作为高校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现实问题就是不能有效整合高校内外各类工作资源,没有合理构建全员、全程的育人工作机制,没有有效形成、发挥教育合力,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大一部分时间在被动地应付各项事务性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了解当前学生所需、所想、所盼,这与实现学生成长成才的高校“教育生态文明”的核心目标相违背。“生态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其显著特征是“和谐统一、规范高效”。“生态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原则,充分把握学生特点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改进工作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能动性,进而采取个性化的工作方式,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真正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为高校“教育生态文明”核心目标的实现提供内在保障。
(二)“生态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优化高校“教育生态文明”的现实环境的重要
前提“教育生态文明”追求教育内外部环境的互促互利、和谐平衡,而不是相互遏制。当前国内外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国外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渠道对大学生开展政治、思想、文化、宗教的恶性渗透,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对社会现象难以形成客观认识。同时,在网络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下,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多变特征,国内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无时无刻不在交融、冲突,虚拟网络中的不良社会思潮、不良社会反应严重侵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不断破坏高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和谐平衡。部分大学生因为无形中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表现出极端化、多元化、矛盾化的特征,其人际交往方式、思考问题方式、为人处世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对象、要求和方法都随之发生变化,出现了复杂性、多样性、创新性的特征,因此原有传统型、经验型、事务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能有效抵御国内外不良思潮对学生精神世界的侵蚀,不能充分优化高校“教育生态系统”内外环境。“生态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探索契合社会发展需求、学生思想特点的“生态化”工作方式,用新方法、新载体、新思维主动占领社会思想舆论阵地,净化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子,提升大学生抵御不良思想的防护力,真正为实现高校“教育生态文明”提供环境保障。
(三)“生态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高校教育工作合力的现实需求
高校“教育生态文明”的现实需求是以“生态学”的知识理念指引高等教育,研究高校“教育生态系统”内各项教育工作“子系统”所处不同层次的内外环境,融合不同教育“子系统”中人、物、信息和途径等各个生态元素,进行整体性的动态协调,促进教育生态环境内诸要素互动循环和优缺互补,形成共同的教育合力。从教育生态文明的视角审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现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校管理、教学、后勤等工作“割裂”。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概念模糊,教育实施者素质参差不齐,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信息交流不对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氛围不浓,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不强、成效不显著。“生态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层次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汇聚校内一切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生态因素,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群体(包括思想政治工作者、教学教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内外部信息交流,构建高效、和谐、平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系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
二、教育生态文明视域下发展“生态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一)确立“生态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价值:追求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人们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受益者。民众生态意识的强弱、生态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高低。因此,现代社会需要一种契合“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全面提升人们的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生态文明”的重要价值诉求就是转变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观,使他们养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习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受教育者的生态道德素养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塑造人的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展开,通过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渠道转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现象,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思想道德高尚的人才。因此,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生态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充分整合资源、优化方式,积极追求生态文明,促进学生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教育目标指引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格方面,引导大学生自觉遵从自然法则,直面环境危机现状;意志方面,引导大学生遵从社会生态道德规范;情感方面,引导大学生热爱、保护大自然,进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充实“生态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生态文明理念教育
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各类生态危机问题,关键在于培养具有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个体,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宣扬生态文明意识、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行为。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与之相匹配的工作内容———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即在日常工作中强化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教育,潜移默化地促使他们提升生态文明意识、保持生态价值追求,形成自然文明、和谐积极的育人环境。在日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教育、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准则教育、生态责任意识教育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将解决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重要的内容,常常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尊重自然生物存在的内在价值,明确意识到人类既有改造自然的权利和自由,也有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进而以“主人翁”的道德情感去对待大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可持续性发展的行为准则教育。人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发展注重自然资源与其开发利用之间的平衡,要求开发利用不超越自然环境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就社会个体而言,体现人与自然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能否充分尊重自然发展规律,能否自觉践行生态行为准则。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对大学生开展人与自然可持续性发展的行为规范教育,促使他们的生态行为由被动向主动、由不自觉向自觉、由漠视向积极关注转化。生态责任意识教育。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认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大学生应该具备强烈的生态责任意识,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生态危机,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正确的自然观、价值观。因此,应对大学生开展生态责任意识教育,使他们能主动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
(三)构建“生态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路径:契合生态文明建设诉求
构建体现生态文明思想主旨、适应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规律和高校现实教育环境的教育路径,是“生态文明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诉求,也是“教育生态文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生态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构建应在“生态文明”为主体的价值观指导下,在提升生态认知、丰富生态情感和强化生态行为意志方面彰显目标诉求,促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外部形成高度和谐、功能强大的合力系统。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提升大学生的生态认知。认知是践行行为方式的知识前提。因此,要有效规范大学生的生态行为方式,就必须提升大学生的生态认知。教师在选择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时,要对大学生的生态知识进行扩充,在专业课程、公共课程、选修课程体系中增添生态知识内容;要加强大学生的生态认知实践,结合专业实践、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搭建感知自然、认识自然的实践平台。
其次,丰富大学生的生态情感。大学生的生态情感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和对绿色环境的亲和。在构建“生态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中要开展生态警示,通过专家讲座、图片展览等引导学生对当前的生态危机进行体验;要积极营造环保氛围,积极宣传环保名人事迹,结合世界水日、地球日等开展校园活动,丰富大学生的生态情感。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S7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2021
前言
伴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自然而然也让国民对于自身的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但是,在当前社会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也越来越深。各种自然灾害以及因为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环境问题屡屡发生。譬如说地震、雾霾、山体滑坡、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这些灾害的发生都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着巨大的关系。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前各国都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到了首要问题。在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从来没有停止过。除了出台了相关措施条例避免生态环境被人恶意破坏以外,也开始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的结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理念,提高林业生态资源的利用率,在保障林业生态资源可再生的情况下,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这样一来,才能实现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目的,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巨大帮助。当然,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还需要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构建生态文明的举措,这样一来才能确保林业生态资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实现。
1 加强天然林保护
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构建生态文明的工作来说,首先要做到一点就是要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从目前我国林业的实际工作状况来看,由于认识上的缺陷,导致在当前天然林的保护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导致我国天然林面积日益减少,严重影响了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除此之外,目前矿山的开发,特别是露天矿的开采,不仅会对天然林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同时也会导致当地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相关部门,在进行开发建设的时候都要积极开展对天然林的保护,避免天然林再次遭到破坏,同时对于已经被破坏的天然林要进行及时的恢复,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我国国民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生活环境。
2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意识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来说,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是格外重要的。一定要让每一个人都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确保人类正常生活与生存的重要条件,因此可以说,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而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当中,对森林的保护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这是因为,森林是整个生态系统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同时森林本身也具有防风固沙、净化大气、含蓄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多种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巨大帮助。除此之外,在森林之中,还有许多动植物在生长和成长,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个人都要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要认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森林资源。这样以来,才能有效的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利用森林中的生态资源,进行产业化的发展,无论是木材以及其他动植物的利用,还是创建林业生态旅游产业,都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实现林业生态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3 国土生态空间的规划意识
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文明的构建工作来说,生态空间的规划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工作人T在工作当中,一定要强化国土生态空间的规划意识,注重每一个生态系统的特征和需求,按照这些要求去拟定不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这样一来才能有效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譬如说,国土生态空间就可以分为荒漠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等。
4 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体系
在前文笔者就有提到过,在当前我国天然林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修复工作才能更好的保护天然林,从而让天然林在生态环境中发挥作用。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要想更好的保护林业生态环境,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就必须要重视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当然,在建设生态修复工程之前,必须要对林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和分析,以此有针对性的制定生态修复计划。这样才能确保生态修复工程真正发挥作用,以此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帮助。
5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
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构架生态文明工作来说,除了要加强每一个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外,同时也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确保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构建工作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实施,并且对每一项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工程所使用的资金和资源真正落实到位,这样以来才能更好的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除此之外,由于林区处于相对偏远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都不甚理想,因此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中,没有充足的资金和资源保障工作的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还可以建立相关的生态产业金融以及税收扶持政策,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6 维护生态安全的法制体系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拥有丰富的林地以及湿地资源,同时也具有较大范围的可治理沙地。这些资源既是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不过,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林地、湿地还是沙地,都存在较为严重的破坏现象,要想彻底根治还需要长时间的治理,有些地方甚至已经是不可逆装的破坏。因此,为了更好的治理生态环境,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林业的行政执法体系,这样才能避免生态环境遭到进一步的破坏。
7 培育生态文化的综合体系
要想进一步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那么培育生态文化的综合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还是自然保护区,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建立相关的文化馆、科技馆以及其他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普及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这样一来才能真正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根植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从而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帮助,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
8 结论
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建设来说,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构建良好生态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要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提高国土生态空间的规划意识、建设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构建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注重生态安全的法律体系以及培育生态文化的综合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提供巨大帮助,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增添助力。
参考文献
[1]房成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构建生态文明的举措[J].吉林蔬菜,2014(8):59-60.
[2]巩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集体林权改革与林业法变革[J].东吴法学,2013.
[3]李丹.林业生态建设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
[4]周春江,胡新静,李晶.现代林业营林建设[J].北京农业,2013(36).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设计理念;节能环保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十七大”提出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十”又提出“大力推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的思路,可见国家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视。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搞生态化建设也就是维护环境,创造绿色环境,那在建筑设计中如何体现和实现生态建筑呢?
一、什么是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是在人类工业发展进程中,随着人口的增多,环境的恶化,能源的危机,人们为了自身及环境的可此续发展而提出的。
生态建筑,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二、我国目前生态建筑的现状
有人认为中国的在生态建筑方面有这悠远的历史,认为一些乡土设计就是所谓的生态建筑,我反对这一观点,如果这样认为,那我们只能认为原始的生活状态才是生态。
当然我国东西发展的不平衡与差距是各地对于生态建筑的状况也不相同。如上海、北京,广州等沿海开放城市,由于海外先进技术和观念地大量引人,高新技术的生态建筑出现很多,使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而在新疆、甘肃,陕西等相对落后的地区,运用土技术和低廉材料的设计方法也被大量推广应用,其结果使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总体上说我国的生态建筑技术水平,建筑形式,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的差异。
三、生态建筑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实现生态建筑是包括各方面的因素的,如政策及决策,土地的价格,建筑技术的发展,环保技术的创新等等。下面我就一些实际可控因素谈谈如何实施生态建筑。
1.设计理念上的生态化
在我国当今喧嚣的城市建设热潮中,国际生态设计者们却一再提醒我们,应当把眼光回落到中国的古建筑上,去看一看中国传统建筑中所饱含的全面、细致、美感极强并能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来设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居环境的思想与做法。深藏在北京什刹海后海的恭王府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它能帮助我们较为全面地看到:数百年前的中国人已达到了很高的生态设计水平。
我们也许无法控制那些可变的因素,但我们可以再自己建筑设计中添加一些生态的理念。如我们如何设计就更好的能过采光,我们如何在设计中充分发挥有限的绿地面积等等,都可以体现我们生态理念。
2. 建筑朝向与布局体现生态化
一个好的建筑它的朝向和布局是非常合理的,不良不布局不仅无法体现生态设计,更能是建筑整体环境恶化。以住宅为例,如在2002年11月22日,在中国(深圳)住交会上荣获“中国名盘”称号的天骄年华以"居住人性化、环境生态化、建筑现代化、管理智能化"为开发理念,以"尊重自然,再造山水"为环境理念,采用大社区小组团的规划布局手法,以自然、流畅、优美的曲线为构图元素,围合不同主题庭院,四个主题庭院再围合成一个公众活动和休闲的广场,围合有序、通透大气,使居住小区的环境公共性和均好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小区总体布局形态:天骄年华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居住的均好性,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动静分离的方法;以凤天大道自然分隔在A、B两区,A区又分成一个中心庭院和梅、兰、竹、松四个组团,从功能上进一步强化公共空间和半公共空间的转化。 建筑布局通过点式和板式住宅相结合的办法,曲线围合,高低错落,强调空间及形态的流动性和自然性,曲线围合的规划平面造就了弧线板式建筑。
自然采光有利于人体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我国北方冬季对自然采光就有严格要求。在住宅区规划与单体设计中需仔细考虑遮挡和自遮挡对自然采光乃至建筑物的热环境的影响。
太阳辐射是影响居室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住户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遮阳问题是指由于建筑物的外形设计、特别是凸凹变化的外型而引起的建筑围护结构(墙和窗等)实际按受的太阳辐射热量减少的问题。相应的,互遮阳则是指由于建筑群布局而影响到建筑物实际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减少的问题。
3.建筑室内设计注重生态化
生态化设计体现的是环保和节能,所以在室内设计上,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水资源的节约和废物的处理。
节约用水已成为近些年越来越严峻的问题,许多地方已是无水可吃,无水可用了。所以节约用水显得更加紧逼和重要,更要持之以恒加大力度。所以,我们在建筑观念和意识上跟进,营造成出全民节水的氛围和环境。
总结,生态建筑并非是我们建一片草坪,修一个泉水就是生态化了,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节能环保的系统。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理念上体现生态,在设计上运用生态,从点滴中渗透生态。
参考文献:
【1】廖静,剖析绿色环保设计在建筑构造中的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第25期
关键词 生态建设;重要性;发展对策;山东沂源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351-02
生态环境不仅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制约一个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生态环境必然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1-6]。沂源县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近年发展也较快,但仍属于欠发达县。因此,应该制定相应的对策,改善和巩固生态环境,使其在县域发展中的作用实现最大化。
1 建设生态型城市的重要性
多年的实践证明,人类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必须同时注意自然界的“报复”,注意发展生产给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影响,而不能超过某一个限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农业的现代化,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走过的道路早就证明,没有一个清洁的环境也就没有现代化。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优良的生态环境,不仅利于经济的发展,更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及健康。
2 沂源县生态状况
近年来,沂源县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依法关闭了县造纸厂,淘汰关停了全部立窑水泥生产线,关停了1条酒精生产线和1个7 500 kW小火电机组,完成了县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和升级改造工程,实施了雨污分流、点源治理再提高等环保工程,关停了39家污染企业,沂河韩旺出境断面COD和氨氮浓度稳定控制在省、市政府要求范围内,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3 059 t。森林覆盖率达到53.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6%,绿地率达到37.8%,人均公园绿地19.9 m2。实施了沂河生态修复等生态保护工程,完成小流域治理157 km2。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和“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
3 建设生态型新沂源的对策
沂源县目前生态状态较周边城市优良,但还有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比如,荒山的根本治理、城市污染的有效控制、有机农产品的过硬质量等,这就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长抓不懈。
3.1 加大荒山治理力度,狠抓城乡绿化
大面积封山育林、绿化荒山,不但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而且对调节气候有着重要作用。气候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小尺度天气,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更大。据分析,沂源县北部鲁山林区一带,年降水量较全县平均值偏多而且较稳定,灾害性天气也较少。如果全县荒山全部绿化,降水量将大大增加,是从根本上抗旱的有效措施,也能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3.2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首先应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建立和完善地下饮用水源地管理体系和饮用水源安全预警制度,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强工业污染源管理,抓好沂河的保护与开发及中小河流治理,实施雨污分流、清淤疏浚、截污、水质净化、生态修复和废水资源化工程,提高水环境质量。其次要取缔辖区范围内直接燃煤工业,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整体水平。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严把投资项目审批关,严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项目。
3.3 切实抓好节能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并举,推进共性、关键和前沿节能技术发展,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和绿色照明等节能工程项目建设,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以及优质环保节能的绝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密封材料,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资源利用,实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余热回收利用等项目建设。
3.4 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强节能减排
加快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开展风力发电测风工作,适时实施风电开发建设项目。实现高碳生产方式向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转变,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把节能工作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进一步抓好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等重点行业和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的节能。积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继续推广使用天然气、沼气等清洁能源,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模式,大力推广使用节能产品,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切实抓好火电、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及有毒有害废气排放的削减。完善沂源经济开发区污水管网建设,逐步提高工业污染物排放、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适应城市发展规模,适时扩建污水处理厂。
3.5 完善农产品生产体系,大力发展有机产品
按照精准农业的发展要求,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完善生产过程标准化控制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监督,实施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建立以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完善果品、蔬菜、畜禽、小杂粮等农产品有机生产技术。把规模化生产作为有机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式,加快基地化生产推进步伐,规范基础生产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6 完善旅游区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型观光游览区
沂源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茂。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开发其潜力,形成特色景点。沂源县北部景点众多,且生态环境较好,应该着力打造与县城相配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集生产观光体验一体、多产业融合的都市农业区。开发和保护农业的生态功能,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生态建设,初步建立起涵养能力较强、生态景观优美、生态服务价值较高的农业生态体系,实现农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依托、共同发展。
4 参考文献
[1] 杜庭凤.推进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J].改革与开放,2009(9):116.
[2] 汪中华.我国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5.
[3] 梅付春.河南省林业生态建设模式探讨[J].吉林林业科技,2012(1):19-22.
[4] 徐东瑞,马礼.坝上生态农业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3,18(2):114-117.
[关键词]旅游生态补偿;内涵;研究问题;展望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3)02-0052-08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3.02.005
1.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力度加大且影响范围渐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日渐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生态补偿思想開始萌发。在最近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强调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在旅游领域也出现了旅游生态补偿的相应研究。在界定了产权的前提下,旅游资源可以实现其保持与開发利用的良性循环,若将其引入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可以实现旅游生态补偿。旅游生态补偿完全可以成为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现实中,可以通过旅游业发展,促进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那些生态环境良好、但经济相对落后的自然旅游地,若实施旅游生态补偿制度,对于环境建设与生态服务价值增值更具积极的实践意义。
目前,已有部分区域在旅游资源開发过程中,进行了旅游生态补偿的实践活动。可以具体将其分为3类:第一类,资源使用费、资源维护费形式的旅游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如丽江古城的古城维护费、武夷山景区旅游资源保护费、三清山风景名胜资源使用费、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资源有偿使用费等;第二类,环境补偿费,如旅游開发带来的环境破坏向周围的河段或其他相关环境支付的补偿费用等;第三类,机会成本补偿费,如部分景区開发带来的居民的原有生活方式改变,导致的实际损失及机会成本损失而向居民支付的补偿费用。目前收费名目和使用较为混乱,需要对旅游生态补偿进行系统研究。
结合现状及已有研究,本文认为旅游生态补偿核心科学问题集中于4点:①旅游生态补偿的涵义(什么是旅游生态补偿,即“是什么”的问题);②旅游生态补偿的利益主体(即“补给谁,谁出钱”的问题);③旅游生态补偿的标准(即“补多少”的问题);④旅游生态补偿的渠道与机制(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建立怎样的资金分配方式和政策体系,即“怎么办”的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我国旅游生态补偿研究起源的基础上,对上述核心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对我国旅游生态补偿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分析,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2.旅游生态补偿的研究源起
我国旅游生态补偿的发展脉络,源于两条主线:
一条主线是区域及资源类型的保护视角。研究者在对区域或特定旅游目的地研究的过程中,从保护与持续发展的视角关注到旅游生态补偿。如2007年张理英、薛跃规对阳朔龙颈河和喻国庆对云南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实行旅游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及相关机制构建的研究。2010年马勇等对神农架和2011年吴耀宇对盐城海滨湿地自然保护区也进行了研究。其中,马勇等对神农架的生态补偿研究较为深入系统。该文对神农架旅游生态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及保障体系进行了系统论述。从目的地类型角度,2007年文红和李建华及其后对森林旅游、2008年郑敏等对山地旅游、2010年李静等对都市自然遗产旅游都进行了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及构建研究。
第二条主线是生态补偿的使用拓展。因为考虑到旅游使用是某些生态系统的重要服务价值体现,进而延伸至旅游生态补偿研究。2007年米珊珊等提出生态旅游背景下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并有一些学者从内涵、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其中,针对旅游生态补偿的内涵不清,2012年张一群等从旅游生态补偿的内涵进行分析,界定了3类补偿主体和2种补偿对象,并讨论了旅游生态补偿与旅游资源生态补偿、旅游资源价值补偿、旅游征地补偿之间的关系。对于补偿模式,2012年杨桂华等提出将生态补偿与社区特许经营结合起来,实现造血式生态补偿。
总体上,旅游生态补偿研究还属于一个较新且尚处于初期的研究领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对旅游环境建设及社区利益保护、旅游业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也亟待在研究上厘清概念、建立框架,并且提供相应的理论和方法,以指导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和提供合理的政策依据。
3.旅游生态补偿的内涵及理论
3.1生态补偿的内涵
生态补偿(ecological compensation)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人们发现经济手段具有更明显的激励效应且逐渐重视应用经济调控手段,生态补偿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调控手段在我国发展起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按照谁開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对于生态补偿,国内外未见明确的定义。国际上接近生态补偿的概念有生态/环境付费(payment for ecological/environmental service,PES)、生态/环境服务补偿(compensation for ecological/environmental services)。使用较为广泛是的PES。荷兰政府在1993年修建高速公路时,实施了生态补偿。美国、巴西、瑞典、德国等国家在林业、农业、流域及矿产资源開发等方面实行了大量的生态补偿实践。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及《21世纪议程》中表述为“在环境政策制定上,价格、市场和政府财政及经济政策应发挥补充性作用;环境费用应该体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上;价格应反映出资源的稀缺性和全部价值,并有助于防止环境恶化。进一步归纳目前已有的代表性观点(表1),可以发现生态补偿的内涵有以下4点:第一,生态补偿是一种典型的经济调节手段。1995年,庄国泰等认为通过收费的行为提供一种减少对生态环境损害的经济刺激手段。其后的学者也普遍认同经济调节手段的观点。毛显强等认为,与传统的命令控制型手段相比,经济激励手段具有成本一效益优势和更强的激励一抑制作用,因而在环境保护方面受到关注和青睐。第二,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加深,生态补偿不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更重要的是对人地关系的调节。人的因素在其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早期和环境科学大辞典及卡普如斯等(Cuperus,et al.)的定位都强调是生态群落或者生态功能的恢复,后期更为明确的定义是减少行为主体(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为对于人的因素的关注,所以生态补偿的对象及机制中必须考虑作为生态/环境使用者和维护者——人的要素。第三,生态环境补偿的目的是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通过外部的经济调节促使环境破坏或保护着控制自身的环境目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第四,生态补偿包涵4方面内容:①生态系统本身保护(恢复)或破坏的成本进行补偿;②通过经济手段将经济效益的外部性内部化;③对个人或区域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的投入或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的经济补偿;④对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区域或对象进行保护性投入。
3.2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生态补偿理论基础是支撑为什么要进行生态补偿的基础。因此,需要对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本文认为生态补偿理论包括如下:
第一,外部性理论和产权理论。外部性理论是现代环境经济政策的支柱理论,也是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资源和环境经济学认为,引起资源不合理的開发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外部性。因而也出现了著名的庇古税,通过征税和补贴,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科斯认为,外部性问题的实质在于双方产权界定不清,因此必须明确产权,即确定人们是否有利用自己的财产采取某种行动并造成相应后果的权利。因此,在进行生态补偿时候需要明确界定产权。在界定产权的基础上,才能决定谁的行为对谁带来营销,谁受到影响,因而才能界定补偿的主体与客体。
第二,公共物品理论。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作为公共产品的生态/环境产品,往往导致“公地悲剧”。通过生态补偿让受益者付费或者保护者收益,将对生态/环境能够产生像私人物品一样的有效激励。
第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首先强调生态/环境本身具有发展权,其次强调人类的发展必须考虑自然成本。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产生了生态补偿。此外,可持续发展不仅考虑同代人之间的区域平等,还考虑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这对生态补偿的主体研究有直接的指导作用。生态补偿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资源和环境的持续開发和使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可持续发展。
3.3旅游生态补偿的内涵
旅游生态补偿遵循区域环境的补偿视角和生态补偿研究的使用拓展的主线而发展。目前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综合已有部分学者的定义(表2),本文进一步分析旅游生态补偿的内涵。除了与生态补偿内涵中调节手段、外部化内部性目的、利益主体关注自然与人相同外,旅游生态补偿的内涵包括3点:①区域主要集中在自然旅游目的地且类型多样。旅游生态补偿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因为这些区域生态/环境的主要功能是旅游利用。自然旅游地的类型包含森林旅游地、山岳旅游地、都市自然遗产、农业遗产地等;其中,森林旅游地是被关注较多的类型。②关注社区利益。由于旅游開发不可避免地带来周边社区的参与及居民的机会成本,所以旅游生态补偿中社区居民是重要的利益主体。③不仅关注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相应补偿,还需关注旅游生态环境建设和某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带来的补偿。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旅游生态补偿与旅游资源生态补偿、资源使用费/占用费等领域有所区别。
4.旅游生态补偿的利益主体
庇古税的建议引出关于治理环境污染的PPP(Polluter Pays Principle)原则,也成为生态补偿的“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损害)谁付费”的原则。依据该原则,界定补偿主体、受偿者范畴。
4.1补偿主体的界定
旅游生态补偿的主体有3类:①政府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景区的各级上级管理部门(如水利风景区归水利部管理、国家风景名胜区归建设部管理等);②市场主体,包括生态环境的破坏者、相关的旅游企业经营者、从旅游中获益的个人(如旅游者)和企业;③其他主体,包括各类环保组织和NGO及相关基金会。此外,吴耀宇在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研究中,认为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应有不同的补偿主体层次: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保护区应该争取国际社会的必要支持;具有国家意义的自然保护区,政府作为享受生态服务的全体公民的代表来购买保护区的生态服务,对为保护区建设做出牺牲的社区居民给予补偿;具有区域意义的自然保护区由获益地区的地方政府给予适当的补偿。还有研究者认为,生态补偿中地方政府不是利益相关方。他们认为,利益相关方特指生态利用、保护和建设利益范围内的相关利益群体,而地方政府没有进入该利益范围。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在旅游開发及其相应的生态补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景区的控制权和收益权方面,已经进入相应的利益范围,应该是旅游生态补偿的重要主体。
旅游生态补偿的受偿对象可以分为两类:①对生态环境的补偿。这些生态环境不仅是旅游活动的环境背景,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②对人的补偿,包括旅游带来的生态破坏的受损者、由于发展旅游导致传统依赖环境生活且现在丧失部分生计条件的居民、旅游生态环境的治理者和维护者。对物的补偿最终还需要体现在对人的补偿上。在界定两者的范围基础上,需要将生态系统与人直接的相应互动需要建立概念框架,才能实现旅游生态补偿。张一群等指出:旅游生态补偿不仅包括价值层面的补偿,更包括物质层面的补偿。物质层面的补偿主要是对生态系统的补偿,其补偿应以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为标准;价值层面的补偿主要是对人的补偿,其补偿应以相关群体是否能够保护生态、增强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为标准。
5.旅游生态补偿的标准核算
确定了补偿主体和受偿对象,需要确定具体的生态补偿标准。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首先需要确定补偿标准构成,其次需要针对不同的补偿内容确定不同的核算方法。
5.1旅游生态补偿的标准构成
旅游生态补偿的标准构成包含4部分:①生态服务价值的补偿。目前由于这种损益情况分析不足,造成了部分价值核算重复计算;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着眼点不应是生态服务价值总体的评估,而应该是由于某种价值增强而带来的其他服务价值变化的评估。旅游開发带来的环境生态变化实际上有损失的方面,也有增加的方面,因此需要分析其损益情况。不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全部的补偿,也不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游憩价值的评估,而应该是变化量的评估与补偿。本文认为应该是由于旅游開发造成了游憩价值增加而带来其他价值减少的差额。②当地居民发展的机会成本补偿。由于旅游開发造成了居民的生存及发展机会丧失,由此进行相应的补偿。③旅游区内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的补偿或奖励。造成旅游区内生态环境破坏的,要进行相应的补偿,如排污;旅游区内的生态建设及维护的相应建设费用需要进行补偿;此外,生态环境改善应给以相应的补偿。④旅游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建设的补偿奖励。
5.2补偿标准的核算方法
在基本界定了标准的构成之后,针对不同的损益情况及补偿对象需要建立不同的核算方法,并形成旅游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的科学方法体系。目前,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方法研究较为零散,本文也仅有粗浅的建议(表3)。
6.旅游生态补偿的机制问题
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我国主要的补偿方式有10种: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②专项基金;③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④资源税、费;⑤排污收费;⑥排污权交易;⑦水权交易;⑧税收优惠;⑨经济合作政策;⑩国际组织捐赠。国外的生态补偿方式主要有8种:①政府购买;②专项资金;③资源税、费;④私人交易;⑤開放的市场贸易;⑥税收优惠;⑦国际组织捐赠;⑧其他,如异地重建新的生境等。总体上,我国最主要的补偿方式仍是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的政府补偿。冯凌认为,这种方式在计入信息成本、监管成本以及错位的“征税一补偿”的社会成本后,效率往往较低。相对而言,国外基于市场交易的生态补偿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
旅游生态补偿的方式基本沿袭上述生态补偿的方式。旅游生态补偿与一般的生态补偿有所区别在于旅游区内有居民居住,甚至人口为数不少,这也与国外的自然旅游区有所不同;因此,如何保障居民的利益,在沟通、协商、谈判等参与机制的作用下实现补偿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生态补偿机制就其实质来说就是市场机制,自然保护地生态建设和管理中市场机制的引入意味着传统利益协调的行政管理手段也需要变革,这种变革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服务市场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复杂化,利益实现途径的多样化。杨桂华等也一直倡导通过“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旅游项目特许经营制度,引导自然遗产地受偿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经营服务,实现自然遗产地開发“造血式”生态补偿。
除了补偿方式外,在旅游生态补偿保障机制方面,需要构建生态补偿协调监督体制;在权责对等原则基础上,改革相关体制机制,推进绿色GDP核算;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倡导实践研究,推进生态补偿理论探索。
7.结语与展望
第一,对于目前的实践需求和研究现状,2S(Stakeholder,Standard)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已经基本解决旅游生态补偿的涵义(是什么)问题,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①旅游生态补偿的利益主体(补给谁,谁出钱);②旅游生态补偿的标准(补多少)。
关键词:人口国情;忧患意识
我国乃人口大国,人口总量位居世界第一,根据2012年末统计中国大陆人口13.53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0%,占亚洲人口的33%,比建国初期约增长了2.5倍。在很多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人口增长较快,所以我国人口形势十分严峻,对我们敲响了警钟。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深感我国人口问题十分突出,人口形势严峻,力图结合教材内容,从几个层面,抓住教学时机,加深学生对我国人口现状的认识,强化人口国情方面的教育,增强人口忧患意识,有必要、有意义。
一、人口总量带来的忧患
根据2012年末统计,中国大陆人口13.53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0%,位居世界第一。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即世界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充分显示中国是当今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人口众多仍然是我国长期面临的突出问题。尽管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低速增长时期,虽然在未来20年内,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还将进一步减慢,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口增长的惯性,我国人口总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保持增长态势,按目前生育水平预测,到2020年,人口总量将达到14.3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2年前后,达14.7亿左右。
固然,众多的人口,为我国提供了充足、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促进经济发展有许多积极的影响。但是,从忧患角度看,众多的人口几乎接近我国可供开发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量,人口总数逼近环境人口容量的警戒值。众多的人口影响到我国经济建设的进程和速度,加重社会福利和保障事业的负担,增大就业压力,造成就业困难,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众多的人口对我国环境承载量造成巨大压力,对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产生巨大压力,导致资源开采过度,消耗过大,面临资源紧缺的局面。
二、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忧患
从建国到现在,我国共经历了3个人口生育高峰。第一个人口生育高峰(1949―1957年),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23.2‰,在短短的八年间,人口净增长1.05亿。第二个人口生育高峰(1962―1970年),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年平均出生人口达到2688万人,8年净增人口1.57亿。第三个人口生育高峰(1981―1990年)年净增人口1.43亿,平均年增长人口1584万。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并持续稳步下降,但年净增人口仍接近1000万。
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增长过快,无疑会加大资源、环境
和社会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多方面的压力,导致国家积累的财富减少、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人民生活水平上升缓慢甚至下降。形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影响到我国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形成生态环境恶性循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个严峻的挑战,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口素质带来的忧患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众多的人口,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使我国人口总体素质不高,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大约有5000万贫困人口,5000万残疾人,15岁及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达1亿多,由此可见,我国人口综合素质低。
我国人口文化素质低,平均受教育程度低,令人担忧。众多的人口,过快的增长速度和相对落后的教育设施使大部分人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以千人为单位的大学生、高中生比例均低于欧美地区且差距较大。我们还要看到由于老、少、边、贫地区,还有很多适龄儿童面临失学的危险,这对我国本来就不高的人口文化素质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讲述时,跟学生强调: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子,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竞争,实质是一场人才之争。因此,重视教育,大力发展教育,不断提高我国人口文化素质,乃当务之急,乃千秋大计。
四、人口老龄化化带来的忧患
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2亿左右,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占亚洲的38%,表明我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将达到11.92%,比2000年提高4.96个百分点,届时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2020年以后老龄化程度继续提高,到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5%,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人口老龄化,会导致政府财政压力增大,改变社会的储蓄和投资行为,造成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的增长。增加社会保障事业和养老体系的压力,社会赡养费用上升,社会保障事业和养老体系发展滞后,造成养老事业困难重重,还会导致青壮年人和家庭负担过重,引发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
五、人口政策实施带来的忧患
我国的人口政策,即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在我国该政策已深入人心,它在控制我国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增长速度方面作用明显,可以说,它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民族前途的重大方针。
从忧患角度看,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构成复杂,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民俗风情各异,造成人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有很大差别,在一些相对封闭落后地区,由于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对人口政策的理解,人口政策实施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以上因素,使我国人口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难度不小。
1 概述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失衡越来越严重,我国也因此对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想要理清楚环境问题,就必须深入到课程教学改革之中。首先必须针对当前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再根据这些问题去阐述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内容科学化、合理化,才能够丰富生态环境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2 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已经逐渐开展,相关的生态新理念也已?渗透到生态环境课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课程改革效果十分显著。
3 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①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存在固定性,尽管如今已经有很多高等院校对生态环境类课程引起了重视,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但无论是对本科还是专科,在教育方面都是由学校购买教程,然后根据相应的教程组织教学模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专业不同并且研究方向也不同的班级,在生态环境类课程中所应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是一样的,对生态环境的陈述也都是一样的,完全没有突出不同专业的特色,这样就违背了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无法实现其想要实施的目标。另外,即使该课程已经开设,但是安排的课程课时还是比较少,在有限的课时传授无限的内容,难免会显得过于急躁和敷衍,这样就会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和效率。所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要求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降低了学生对于生态环境课程的学习积极性,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同时还会使学生缺乏在专业课程中展现自我的机会,所以说,探索出更加适合学生的生态环境教学模式已经刻不容缓。
②教学资源配置严重不足。目前很多学校的教育经费都非常紧张,尤其是处于偏远地区的学校,生态环境的课程教学设备十分匮乏,而且实验所需的机械设备也不齐全,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模式已经发生了转变,规定设备按专业进行分别管理,每个专业管理自己的仪器设备,不能相互使用和调配。因此,不同的专业使用的仪器也不同。即使是有相同的仪器,也因为专业不同而不允许外借,这就导致了部分仪器与设备不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利用价值,造成了多媒体优势的严重浪费,使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另外,部分学校、部分专业教学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课程的研究方向存在差异,不能够实现教学信息的良好交流,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对于生态环境类课程的探讨,使师资力量没有得到优化与合理的调配。
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太过单一。一般而言对于生态环境学的研究,涉及的对象已经拓展到了整个生物系统以及其他的周边环境,可是自然界的生物品种又很多,并且生存环境复杂多样,研究内容十分繁杂。教师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无法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生态环境学所需要研究的对象清晰表现出来,尤其是对于不同空间内的生物结构和变化规律,是需要自行体会才能明白的。很多教师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表述,在一定程度上显得太过单调,并且这种单调的生态学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态环境的存在,无法达到感性的认识。所以说,在近几年的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都已经开放了借助多媒体的课件与黑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认知,但是教学手段仍然比较单一,在促进学生对生态环境对课程的兴趣上并没有显著效果,不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进去。因此,我国还是要加强在这方面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断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4 生态环境类课程改革的相关对策
4.1 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
生态环境类课程研究是一个涉及内容十分广阔并且拓展空间巨大的学科,但是它的知识点又过于松散,所以说在课程编程上要有良好的分配。对于不同的学历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课程要求。但是无论课程编排发生怎么样的变化,都一定要始终贯彻生态环境的基本理念,重点突出生态环境的建设意义,教学系统一定要做到脉络清晰,保留重要的知识理论,并且随时进行扩展和进一步的理论研究,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掌握生态环境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要不断吸取国外的相关经验,结合国内本身的学科发展状况,建立新的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只有将中西文化和思想观念相融合,才能够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促进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此外,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义务,学生也应该有自我学习的动力,积极主动地为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有合理的生态观和环境观,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才能够使整个教学过程具有意义。在如今生态环境类教学的课时与内容不平衡的环境下,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融入环境建设当中,才能够使课时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4.2 增加课程的教学资源
生态环境类课程的教学资源是极度缺乏的,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功能,使整个课程的质量得到提升,我国在设备与仪器管理方面应该做以下改革:开通各专业资源的使用权限,使每个专业的课程设备得以齐全。另外在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方面,教师应该注重对各项教学资源的利用,比如说文字材料和影像设备,以及多种科学成果等,然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方式进行生态环境的实践,这样才能使生态环境课程的教学内容得到直观而具体的表现。除了增加物理资源之外,还要增强人力资源,比如师资力量,要组建一个具有高学术水准的师资队伍,这对生态环境的课程的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每个学校都必须重视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培养工作,并且在各个院系建立适当的师资力量分配与优化,加强每个专业之间的研究生与本科生学术交流工作和座谈活动。不仅要加强学院内的学习交流,还要加强与校外高校的合作,只有不断吸取别人的想法,才能促进学生思想的健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