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农村建设的优势范文

新农村建设的优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农村建设的优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农村建设的优势

第1篇:新农村建设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重视;地方戏剧;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260-02

传统地方戏剧大都产生于农村乡野,是我国农村文化生活中最为传统、最为流行、最具影响的一种行为方式。发展优秀地方戏剧文化,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展优秀地方戏剧文化,扩大其影响,值得我们大力探索。

一、地方戏剧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生于民间、生长于民间、繁荣于民间的优秀地方戏剧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情感之根,它们深邃丰盈的文化内核,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天独厚的根基,是农民和谐生活与幸福指数的重要资源。

首先,地方戏剧文化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地方戏剧通过农民能够理解的剧情、亲切的地方话语、能充分发挥高台教化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倡导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可以说,地方戏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最有效的载体之一,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其次,地方戏剧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发挥着文化娱乐、教化、传承等功能,农村有地方戏剧艺术的根,与农村这一片深厚的文化土壤血脉相连,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群众性。

另外,地方戏剧文化的发展对于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不小的贡献。如湘剧、长沙花鼓戏、侗戏是湖南的地方特色剧种,本身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需要重点保护与培植。由于戏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口头传承等特殊性,演出市场的红火,就有利于这些地方戏剧艺术的传承、发展和发扬光大。

二、地方戏剧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地方戏剧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尽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各地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况。地方文化历史悠久的地区,地方戏剧在农村大舞台呈现出一片繁荣发展景象;但更多的地区地方小剧种正在消失,且消亡速度惊人。就整体而言,地方戏剧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观演关系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地方剧团下乡上山进行巡回演出,是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的。观众无偿看戏,剧团的工资和演出费用靠国家每年的财政拨款。进入90年代,财政给剧团断奶,剧团要闯市场,不能象当年一样,无偿地在农村演出。剧团这种没有收入却要赔钱的演出,使剧团陷入难以自拔的绝境,只好少演出或不演出。湖南一些县级剧团,大部分是在这种困境中解散的。

(二)一些当地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没有花钱看戏的习惯

以湖南省武冈市秦桥乡为例,地处经济落后、山大人稀的农村,经济困难,群众没有花钱看戏的习惯。剧团领导曾与很多乡镇领导协商,希望能够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但乡镇财政困难,既拿不出钱请剧团来为农民演戏,也不敢擅自向农民增收文化娱乐费。由此形成广大农民观众渴望剧团来演戏,而剧团又难以下乡演出的困境。

(三)与戏剧相关的民俗活动中断,没有形成庙会戏的演出市场

地方戏剧没有了庙会,失去了与戏曲相关的民俗活动,就等于失去了戏曲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湖南一些小的地方戏剧如辰河戏所以衰落的如此迅速,民俗传统的中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三、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优秀地方戏剧文化的对策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广大的农民在不断的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做好地方戏剧文化在农村的发展,更好的发挥地方戏剧文化在建设新农村的作用在当今显得优为迫切。

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展地方戏剧呢?笔者认为须从三方面下手:

(一)地方政府要积极扶持引导,尤其要加大财政支持

近年来,随着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我国一些农村文化能人开始筹措资金组建业余文化剧团。要想让农民剧团发展好,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引导。要按照“因地制宜、健康文明、群众自办、政府扶持”的原则给予大力扶持,尤其是地方财政支持。

(二)发挥农民群众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发展农村民间剧团

把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措施来抓。为确保农民剧团健康发展,文化部门要把组织专业剧团送戏下乡和培养农村文艺业余团队工作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扶植,要经常举办地方戏剧展演活动,吸收许多农村民间剧团参加,促进交流。

(三)地方国有剧团要转变思想观念,要示范带动民间剧团发展

地方国有剧团是繁荣地方戏剧文化的主力军,作为地方剧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要抢抓机遇,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滚滚大潮中,以“三下乡”工程为契机,开辟广阔的农村市场。

要进行市场调研,摸清新形势下广大农民的审美需求和欣赏习惯,积极排演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形式新颖的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同时要全力保证在农村演戏的质量。

改变服务方式,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产文化”。大多数地方戏曲来自民间,来自农村,农村不但有庞大的观众群体,也有一支土生土长的农民剧团、农民艺术家和文艺骨干,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宝贵资源。作为专业地方戏曲剧团,在送戏下乡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大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产文化”的广度和力度,倡导培育农民剧团、农村艺术人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做主体、当主角,完善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激发农村文化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要真诚地和农民剧团、农村文艺骨干交知心朋友,通过“沉下去”、“请上来”等的举措,探寻他们的所思所虑、所需所求。“沉下去”就是要帮助建立完善农民剧团,要有代表性地设立农村戏曲文化辅导点,提供适合农民品位的剧本和唱腔曲谱,帮助他们筹划实施农民文艺节和农村民间剧团调演、民间戏曲演唱比赛等活动。通过搭建平台和载体,以点带面,以面促点,全面提高农民剧团的综合素质。“请上来”就是剧团在自身艺术生产的过程中,要选择有悟性、有基础的农村文艺骨干亲临排练现场,让他们多看、多学、多问,了解剧目生产的流程环节。

(四)大力培育新一代地方戏剧创作者,加强农村戏剧题材创作

剧作者要加强农村题材戏剧创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村戏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作为剧作者要加强农村题材戏剧创作。我们要不断去思考,去体验,去感知,进而创作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之魂,塑造出一系列既传统又现代的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民;同时也需要我们用足够的和更新的思想观念作为精神支点,用更新的手法和表现形式,来刻画和表现今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农村以及以农村为主体的社会现实。

剧作者创作的农村题材戏剧要有时代特征。戏剧的时代特征既是戏剧表层的艺术特征,也是它所承载的内涵意义。要关注中国农村在走向现代化、市场化、法制化进程中的农民命运、情绪心理和中国农村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化,要克服过去写农村题材的弊病,发现农村生活的新亮点,努力塑造好转型时期的农民形象。

第2篇:新农村建设的优势范文

一、建立健全农村“三资”服务管理机制是工作的关键

1.成立农村“三资”服务中心。即各乡镇以农村经管中心为依托,成立由乡镇主要领导为主任、经管中心主任为副主任、司法、财政等相关人员参加的农村“三资”服务中心。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全面实行服务。同时对受理的农村“三资”进行重新核实评估、公开竞标、立账建档实行统一管理。全市10个乡镇86个行政村全部实行 “三资”服务工作,达到了有专职人员,有稳定办公场所、办公设备、有图板、基础账簿。

2.实行两个工作流程,执行“三资”服务程序。首先是实行资金代管流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切收入必须及时足额存入设在经管中心的资金专户统一管理。村级财务支出实行预决算审批制度。即村级在使用前,先做出资金使用预算,经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报乡镇“三资”服务中心审核,在取得原始凭证必须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盖章、签字后,村主管财务是领导审核后,方可入账。保证了村里花钱不管账,乡镇不花钱。其次是实行资产、资源监管流程。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和资源出售、转让、承包、租赁还债等,由村两委制度方案,向“三资”服务中心提出申请,服务中心在五个工作日内对村级申请作出批复,交村民大会或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及时公示。公示期满,按照相同条件村民优先的原则,由村委会和服务中心共同组织竞价发包。

3.推行三种管理办法,明确职责。一是资金委托代管。村集体经济组织以书面的形式,将资金委托“三资”服务中心设置账户进行核算管理。目前服务中心共核算资金561万元,462笔,制止不合理开支74万元。二是资产统一监管。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在三资“三资”服务中心设置台账,服务中心按照统一的标准、程序对其经营、处置、收益进行指导监督、规范管理。三是资源联合协管。村集体经济组织资源承包、出售、租赁、转让等由村制定方案,报“三资”服务中心审核,标的额万元以上的由市三资服务监管组织复核几,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实现市、乡、村三级联合协管。目前全市“三资”服务中心组织资产、资源竞价发包412项村集体收入347万元。

二、开展农村“三资”清理,是做好服务工作基础

摸清底数是加强农村“三资”监管的基础性工作,做好清产核资可以采取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全面摸清农村“三资”总量,结构、分布和收益情况,着力解决“三资”状况不清,账实不符,产权不清晰,资产闲置和被侵占流失等问题,为服务打好基础。

1.全面清理“三资”底数。全市抽调农委、财政、审计、乡村干部76人,组建成20清理工作组,在村级自查自报的基础上,深入乡镇村屯进行普查,通过账目审计、合同清查、实地踏查、产权界定、价格评估、登记照册、公示、公开、定性处理等方式,摸清三资底数。全市核实集体资产3 848万元,资源221万亩,减少债务102万元。

2.稳妥界定“三资”权属关系。权属问题关系村集体和农民群众的利益,处理不当,会引发新的矛盾。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处置、区别对待,确保稳定的政策原则,进一步明晰“三资”权属。对历史原因已经形成的带有法定契约性质的合同,只要没有明显违法违纪问题,一般予以维护。对超越法定权限,在资产、资源发包中暗箱操作,违反《土地承包法》和资产管理条例显失公平,进行重新修订或依法废止。对农村电力设施、学校、开荒地等已有明确法律政策规定的资产、资源。按规定明确权属。通过界定,进一步明晰产权归属关系,规范了秩序,目前全市共认定核实林木103亩, 土地资源4 617亩权属关系。

3.严肃处理违纪问题。坚持边清理、边整改,明确处理问题的原则,权限和政策及法律依据,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合同明显不规范,价格偏低、期限过长、不合理程序发包等先行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再依法依规定处置,对挪用挤占,仗权承包,偏亲向友,等依纪依法进行严肃处理。目前全市重新修订和废止合同63份,为集体挽回损失17.6万元。

三、加强规范管理,提高三资服务水平

在“三资”服务工作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是实现“三资”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措施。

加强“三资”管理制度建设。坚持把“三资”管理改革与“三资”服务配套制度建设同步推进,建立完善了财务预算,管理费用包干,重大项目报告等。我们制定出台了《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暂行规定》、《村集体组织“三资”管理定期核查》、《村集体“三资”登记公示》、《勤廉双述》等19项制度,对农村资金、资产、资源如何实行委托作出明确的规定,加大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力度,为了确保“三资”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还专门组织召开乐业镇、向阳乡现场会,有146人参加学习,通过典型引路,带动全面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推进力度

强化推进措施,确保三资“三资”服务工作取得实效。“三资”服务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各方面力量,强力推进落实。

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市委对“三资”服务工作高度重视进行了专题研究,制定出台了《同江市开展农村集体组织“三代”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联席会议和协调会议制度,把这项工作纳入实绩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乡镇成立了“三资”服务领导组织和监督组织,村成立了监督委员会和村民理财小组,设立了“三资”工作站,形成统一协调、分工负责、密切配合、上下联动是工作机制。

第3篇:新农村建设的优势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是在调研基础上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理论思考,认为肃南计划生育家庭优先的农枚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理念现代,设计科学,标准较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突出。在突破城乡界限,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方面具有很高的“标本价值”,可资“新农保”试点地区借鉴。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一)主要理论研究成果

    近年来,伴随育龄妇女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养老保障压力增大已经成为需要高度重视的基本国情之一。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自“十六大”以来的一系列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中,“关注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命题。在2009年正式试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之前,实践操作层面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就已形形,兼容并包。学界关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各个层面的研究也比较丰富,从多个层面展开。相对于农村的其他社会保障制度而言,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较为完善一些,但是地区间的差距也十分显著,保障水平很低,制度不稳定,共济性差(韩玉堂、管谊、刘志诚);也有人认为应“根据区域差异和农村劳动力分布状况,分层分类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养老问题”(曹信邦、裴育)。

    在浩繁的研究成果中,认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应从计划生育家庭起步的不乏其人,并认为应探讨适宜的计划生育与养老保障结合的路径(何律琴);应以保障农民的利益为目标(车晓端、王嘉彦);也有研究认为应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模式(李新京、李忠、邓行舟);并就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经济供养体系进行对策建议(郑韩雪、胡继亮);有人认为应结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即已提到的“开展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社会保险试点’,工作(张夜湘、周美林)。更进一步的工作则有对江苏省傈阳市农村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的探讨(张国平、蒋海清、宋君);对贵州省庆余县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的调查及对实施方案的测算(武家华、吴士勇)等。这些研究极大地拓展了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研究的范畴,提出了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尚不够发达,农村人口数量庞大的国情,在不可能“齐步走”地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条件下,相对更容易被社会各界接受的渐进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路线图。笔者也认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优先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有助于体现社会公平,彰显基本国策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影响,进一步稳定我国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

    对城乡二元格局下农村在国家层面建设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空白的突破,在2009年9月完成,国务院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将在2020年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全覆盖。2009年底,全国27个省、自治区的320个县(市、区、旗)正式启动试点,覆盖农村居民约1. 3亿人,当年试点面达11.8%。2010年财政部将再投人25亿元,覆盖面将扩大到23% o《意见》的出台对占中国人口半数以上的农民构筑防范养老风险的“安全网”,对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理论研究进展的同时,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优先的社会保障建设实践业已在各地普遍开展,各类以“奖励、优惠、免除、补偿”为内容的政策的出台都蕴含一定程度的社会保障内涵。而真正突破的则在于国家人口计生委推出的部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奖励扶助制度也因此成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利益导向机制建设“三项制度”的重要内容。奖励扶助制度自2004年开始实施,规定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中的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两女节育户家庭,夫妇年龄达到60岁之后每人每年发放600元奖励金,2009年这一标准提高到了每人每年720元。这一制度的实施具有显著的计划生育家庭优先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色彩,通过微观制度建设改变了生育子女对家庭的经济影响,少生者得利,具有比较明显的对基本国策倡导的示范效应。在笔者的调查中,广大群众、党政领导干部和人口计生工作者均对奖励扶助制度给予很高评价,认为这是政府让利于模范执行计生政策家庭,减少计生家庭后顾之忧的制度创举,增加了计生“两户”的福利,并极大地降低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

    在“新农保”开始实施之后,“新农保”与奖励扶助制度的双重享受无疑将使计划生育家庭获得相对较为明显的社会福利和民生改善,但是在“新农保”建设中对计划生育家庭利益的考量也成为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和导向。在近年中央对农村和农民“多予少取放活”思想指导下推出的多项惠农政策中,“新农保”无疑是最具长远社会效益的社会“安全网”和“稳定器”,解决占人口半数以上的农牧民“老有所养”的问题,在中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在“新农保”建设中是否体现对基本国策的倡导和响应具有显著的导向作用。在计划生育家庭优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实践中,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实践具有很强的标本意义。

    二、肃南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探索

    肃南县隶属甘肃省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一线,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120公里,总面积2. 4万平方公里。全县辖6乡2镇、9个国有林牧场、101个村和3个城镇社区。全县人口3. 58万人,其中农牧民占70%。

    肃南县地广人稀,县域经济社会事业较为发达,是全国“百强”民族县之一,教育、卫生、城市规划、社区建设等工作都与经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切实注重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2008年1月16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农牧村养老保险办法(试行)》开始实施,2008年底全县应参保的农牧村民为16227人,实际参保12768人,普及率78.6%。该项制度的出台早于全国的“新农保”试点2年时间,且待遇水平高于“新农保”的每人每月50元,分年龄类别享受不同的待遇给付水平,最低达到了每月80元以上。

    (一)肃南农枚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

    肃南模式的农牧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坚持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理念,体现出几个明显特点。

    第一,在制度模式上,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按照现代社会保险制度最普遍通行的制度设计,从而确定了这一办法的长期性和社会性、现代性。规定2008年缴费标准按照2007年度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人5000元的10%缴纳,每人每年缴纳500元,其中个人缴纳70%即350元,财政补贴30%即150元。个人缴费部分全额计人个人账户,财政补贴的30%中,1/3(10元)计人个人账户,2/3计人社会统筹账户。

    第二,在资金筹集上,明确了政府的保障责任。规定在制度建设初期,社会统筹基金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养老补贴和个人账户余额不足时所需支付的养老金,社会统筹基金由县级财政兜底。

    第三,在缴费形式上,实行差别费率制,坚持缴费与待遇相衔接,多缴多领的原则。缴费金额和年限按照年龄分布,规定45周岁以下的农牧民参保,按年缴费;年满45周岁未满60周岁的参保人员,达到规定养老年龄时,缴费年限不足巧年的,按照到龄当年的缴费基数,一次性补足后,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年满60周岁不满65周岁的参保人员一次性缴费3000元、满65周岁不满70周岁的参保人员一次性缴费2500元、满70周岁不满75周岁的参保人员一次性缴费1500元后,享受养老保险待遇;75周岁及以上农牧民可不缴费直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享受的养老保险待遇则规定,满60周岁未满75周岁的参保人员月领取养老金100元,75周岁及以上的参保人员月领取养老金80元。不满60周岁的参保人员到领取年龄时,养老金计发办法为:月领取养老金标准二养老补贴(100元)+个人账户累计额/139。

    第四,充分体现了农牧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高度相关性。在根据现有发展水平确定待遇水平的基础上,规定养老补贴标准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时调整。

    (二)肃南农枚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的制度安排,缩小了城乡差异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办法(试行)》的出台,在甘肃省同样具有标本意义,因为迄今甘肃省具有城镇户籍且无固定收人的城镇居民尚无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安排,而肃南县已于2008年12月启动该项制度的建设。就《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办法(试行)》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农牧村养老保险办法(试行)》的文本来讲,表现出很强的共性,如同样坚持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理念,同样经过对缴费和待遇给付水平的科学测算,可以充分保证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的“刚性”特征。同样坚持了以保障基本生活为目标、个人缴费与财政补贴相结合、缴费与待遇相衔接,多缴多领、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等原则。同样试图通过制度建设建立“低水平、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保障模式。同样体现了对于民生事业的关注,充分体现了政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努力。

    但是,比较这两项试行的制度,仍然可以发现其中体现的重要差别及由此折射下的肃南县社会事业发展时间表或路线图对我国长期以来延续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模式的突破,从而使其具有更加重要的标木价值。

    农牧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优先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其显著特点。肃南农牧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出台和实施时间均早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牧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于2007年进行前期工作准备,以2008年1月1日为截止日期开始计算参保对象的年龄和相应的待遇水平。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于2008年进行前期工作准备,以2008年12月31日为截止日期开始计算参保对象的年龄和相应的待遇水平。其间有一年的时滞,肃南县全体人口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由此由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牧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三步走实现了全覆盖,而农牧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优先于城镇居民,突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各项制度建设都是城市优先的格局,城乡差异及其利益分配格局被完全打破。

    三、肃南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对“新农保”制度的启示

    在农牧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之后,为了体现社会公平,体现国策影响,进一步体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具体在农牧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办理办法中则充分体现了对农村计划生育“两户”家庭的倾斜,使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现为鲜明的“计划生育家庭优先”的特征。

(一)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制度优先

近年来,在人口计生工作中与基本国策形成冲突的一个很具负面影响的现象就是“生育获利”。由于各项惠农政策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有些方面的衔接不够,新农村建设中以“普惠”为特征的多项民生政策设计中往往表现为按人头平均,人群全覆盖,这对于推进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自然十分必要,但是也造成了模范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两户家庭”由于人口少,在以人数为标准的资源分配中处于劣势,而一些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生的群众反而由于家庭人口较多而受益,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贯彻实施十分不利。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实现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各项事业,且不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造成冲击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对其破解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以人为本的全新制度设计。

肃南于2008年即开始进行探索。县政府出台政策,规定“凡参加了农牧村养老保险的农牧村计划生育‘两户’家庭,且年龄在45 - 60周岁的妇女,其养老保险金财政补贴每人每年200元”。2009年又进一步提高标准,“将每人每年补助2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补助260元,且财政补贴新增加的60元全部划入个人账户”。这一政策的显著特点体现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全新思考,传统的社会保险理论一般都认为在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中对公平的考虑毋庸置疑,而对效率的考量则主要体现在“自愿参加”,个人缴费是获得财政补贴的前提,以及个人缴费的费率和缴纳标准与到达享受年限后的享受标准的对应,即“多缴多得,少缴少得”。

在公平与效率兼顾前提下,肃南县对计划生育“两户”家庭的优先集中体现在2009年7月7日由县政府下发的文件《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提高全县农牧村计划生育“两户”家庭养老保险金财政补贴标准的通知》(肃政发仁2009 ] 29号)中。《通知》规定,为“解决农牧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问题”,决定在全面实行农牧村养老保险制度基础上,提高全县“两户”家庭养老保险金财政补贴标准。“从2009年1月1日起,凡参加了农牧村养老保险的农牧村计划生育’两户’家庭,且年龄在45 ~60周岁的妇女,其养老保险金财政补贴部分由原来每人每年补助2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补助260元,且财政补贴新增加的60元全部划人个人账户。”这就决定了与其他妇女相比,农牧村计划生育“两户”家庭的妇女在社会养老保险缴费中承担较低的义务,而在进人享受养老金的年龄段之后,享受标准则远高于其他妇女。在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衔接之后,两项制度累加,“两户”家庭享受的补助和奖励金将会远高于普通家庭,体现出极为鲜明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通过微观的家庭制度建设,模范执行计生政策的家庭优先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计划生育家庭成为政府支持下享受较高社会福利和经济扶助的令其他群众羡慕的“特殊人群”。

    (二)肃南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对“新农保”制度实施的启示

    2009年和2010年是我国试点“新农保”制度的关键年份,各地的试点将对民生改善和“新农保”的制度完善起到关键作用。社会保险制度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刚性”特征,享受待遇的给付标准只能上升不能下降,这就决定了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农民占一半以上的条件下只能以“低标准、广覆盖”为基本原则。

    “广覆盖”之下的“新农保”制度如果没有充分的基本国策考量,将有可能因“生育获利”现象带来前文提及的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负面冲击,因为在目前养老保险制度原本空白的中国农村,“养儿防老”仍是很多人在考虑自身养老问题时的首选,汉族占绝大多数的农民男婚女嫁的风俗习惯也决定了老人的养老需求更多由儿子来满足,生儿子长期以来一直是大部分农民为自己“购买”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计划生育在我国推行的30多年中最大的制度制约也在于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缺位。“肃南模式”提供的制度标本极其可贵,对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极为关键。对与此相关的人口问题,如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解决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将逐步引导育龄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重大转变,生育将首先带来的是感情满足和精神需要,而非现在的满足养老的经济和物质需求。

第4篇:新农村建设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城乡协调;模式选择

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推进城乡协同发展是我国“十三五”时期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按照中央部署,实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年)中,明确提出建设美丽特色新型小(城)镇,有机对接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然而,保定市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仍面存在许多问题,如乡村优质人力资源外流、土地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利用、生态环境问题无法得到改善。为此,如何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保定市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对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内在关系的正确认识,调查研究保定市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保定市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程度,探究保定市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以期对推进保定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保定市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关系

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互动,共同推动现代化发展进程。一是工业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工业化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业支撑。工业化水平的高度发展,通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征收纳税来带农业发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为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开拓空间。二是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关系。新型城镇化主要是指发展中小城镇,因而为新农村建设积聚生产要素,推动城市化建设重心下移,促进新农村建设;而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提高,虽然会在一定程度地增加农村返乡人口,但限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以及现代化农业水平的发展,必然农村人口中“出”的比例仍然很高,推动城市化发展。三是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互为我国现代化的两个方面,共同推进现代化进程,促进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是指农村劳动力往城镇转移,而工业化是指农业劳动力往非农产业转移。新型城镇化支持工业化发展,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

2保定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保定市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城市化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2.1新农村建设欠缺职业农民

新农村的建设势必需要人力、财力的聚集,而城镇化的发展,又使人才等优质资源向城市聚拢。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才、资金的良性循环已近乎中断,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农民整体水平能力的欠缺是保定市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障碍。虽然依靠政府的帮助,不断开展职业农民培训等相关活动,但是效果并未达到预期。为此,提高职业农民数量,提升农民的现代化技能水平成了当务之急,也是制约保定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

2.2新农村建设科技水平含量较低

农业科技含量低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重要因素。科技水平不足,致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生产规模效益不够高,产业培育和形成滞后于全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发展缓慢,抗灾能力不强。

2.3城镇化发展未突出区位产业优势

一方面随着保定市不断在周边设立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建设使城市周边的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河北省旅发大会的开展,使得涞源、涞水、易县的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快。然而,保定市并未充分利用区位经济优势,发挥周围城镇群以及主干公路沿线的城镇特色产业。

2.4新型城镇化减少优质耕地资源

耕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资源,而保定市人多地少情况严重,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合理利用土地,保护优质耕地资源,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而近几年的城市化进程中,保定市的优质耕地资源逐年减少,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深刻意识到土地资源锐减的严重性。

2.5城市化破坏农村生态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一直是所有人共同的美好愿景。然而,工业排放废水、居民生活垃圾、空气和土壤中的有害成分超标等现象将严重影响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特别是部分村镇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对环境污染视而不见,生产流程中部分环节并未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操作,而村镇干部对该问题重视不够,导致相关配套措施又跟不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而,农村的村容村貌并未达到新农村建设的标准。

3保定市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辅相成,协同促进。基于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依据保定市的区位、资源、产业特点,本文提出以下三种主要的模式选择。第一,发挥城市主导作用,利用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虽然保定市属于中小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城市系统的辐射作用。但随着保定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市区周边工业园区的开发,使得城市的规模逐渐扩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延伸,城市的优势产业逐步发展。因此,城市的扩张辐射在带动周边郊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使了生产要素向周边村镇的聚集,推进新农村建设。第二,利用区位产业优势,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新农村建设。农业是基础性产业,但由于农业自身的特点,也是弱质性产业,同时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保定市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市领导对农业的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农业产业园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打造精准农业。通过横向延伸产业链,纵向推进三产融合,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效用,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同时,更是有利推动了保定市新农村建设。第三,以优质资源为抓手,发展当地经济,促进新农村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另一有效途径是通过开发地区优质资源,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地区经济。保定市县区拥有数量较多,而部分县区拥有优质的旅游资源,如易县、顺平、阜平、涞源等。发挥农业多功能效应,以优质旅游资源为抓手,大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以优质资源带动经济,以服务业促进新农村建设。

4结语

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是现实的迫切需求。如何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关键要做好规划,通过各种模式发展经济,消除城乡差距。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要注重人力资本的提升,运用产业支撑,加快城乡建设。

参考文献

[1]曾燕南.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策略选择--以哈尔滨市为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7(4):94-97.

[2]徐光平.“十二五”时期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东岳论丛,2011,32(8):156-160.

[3]张艳.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3.

[4]孙正林.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关系研究--日本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求是学刊,2008,35(1):66-70.

第5篇:新农村建设的优势范文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统一思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工作伊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成立了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组,组长由镇党委书记、镇长李池松担任,并确立一名副镇长吴荭专抓新农村建设工作。各职能部门抽调得力人员,共同组成工作领导组,确保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

2、加强宣传、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全力营造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新农村建设是广大农民群众自己的事,群众能否积极参与是决定新农村建设质量的关键,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开展了深入调研,全面掌握实情,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群众满意的实施方案,强化宣传,公开扶持标准和补助办法,并给予一定的优惠和奖励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申报建设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政府引导,群众选举推荐成立村级新农村建设管理组织,进一步协调和化解建设过程中的矛盾。

3、典型示范,以点促面。逐步推进,保证新农村建设稳步开展。为保证新农村建设能够取得初步成效,从而逐步带动全镇的新农村建设,镇党委政府认真对各村的经济状况、资源情况、群众的建设热情等进行了调查分析,逐步选出有一定基础条件的村作为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把示范村办成广大群众为主动心的新型农村,从而起到带动作用。

4、严明责任,公开招标,加强监督,确保各项工程规范化操作。镇党委、政府为保证新农村各项工程顺利实施,杜绝人情工程、面子工程,经研究决定对所有工程实行公开招标,将各项工作进行分工细化,责任到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严格制定验收标准,使新农村工程真正成为造福于民的民生工程。

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新农村建设中,缺少科学规划。目前我镇所启动的新农村建设项目,普遍缺少长远和科学规划,多数工程建设是为了完成达标任务,从长远来看,必然为今后的发展带来隐患,或造成资源浪费,以及重复建设的被动局面。

2、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在村庄整治工作结束后,对村内的公共设施如何管理,村容村貌如何保持,垃圾的有效及时处理等工作缺少长效管理机制,必然造成整治后的村庄再度出现“脏、乱、差”现象。

3、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目前新农村建设资金尽管实行了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群众自筹等多种渠道筹集,但是面对新农村建设这个庞大的工程,资金远不能满足需要,一些帮扶单位本身财力有限,或主观积极性不高,工作被动应付。群众自筹资金更加缺少有效措施,群众小农意识强,对公益事业投资热情不高,筹资难度大,从而严重制约了建设资金的来源。

4、新农村建设内容单一,品位不高。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目前村庄的修路、改水、改厕等设施建设,应该还要包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文化建设、教育建设、生态建设、卫生网络建设、富民工程建设、集镇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等一系列建设,从而使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各项指标真正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新农村建设内涵更加丰富。

三、对策与措施:

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内涵丰富,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如何抓好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领导认真研究,把握关键,突出重点,细化方案,当前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首先要改变认识上的误区,无乱在理论学习上、政策研究上以及实践探索上要更加切合实际,理清工作思路,剖析优势与劣势,循序渐进地推进工作。同时,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进一步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工作热情,发挥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

2、加强整体和科学的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政府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伊始,要制定村镇建设整体规划,并且要逐步细化,所有村镇的规划设计工作,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同时建立科学的规划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村庄建设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管理体制。新农村建设也必须要与发展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探索让村民变居民、农村变社区的有效之路。加大城镇发展和经营力度,积极创新摸索土地置换等手段和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3、在工作方式上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方法。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在建设模式上,要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首先要抓好示范工程建设,方法上要采取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不齐步走,不一刀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势而为,不搞大拆大建。要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不过分堆砌和打造“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

4、要把促进生产发展与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政府要加强引导,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各村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需求,选准自身主导产业,加强产业基地建设,突出“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之路,培育品牌,做大做强,积极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第6篇:新农村建设的优势范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它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贵州是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严峻的形势迫切需要我省把扶贫开发作为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要的任务来抓。只有坚持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统一,才有利于突出扶贫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有利于指引扶贫开发工作朝着科学发展的方向推进;有利于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实现效益最大化。

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扶贫开发是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的有效措施,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生活条件,不仅关系到贫困群众的利益,而且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我省实际看,扶贫开发工作从1986年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实施以来,绝对贫困人口从1986年的1500万减少到2007年的238.6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开始形成从制度上抑制贫困的新格局。但是实行低保制度代替不了扶贫开发,它只能解决贫困农户的生存问题。扶贫开发要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不仅为缓解区域、城乡差距扩大趋势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要为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条件。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贵州扶贫开发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依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贫困规模大。2006年全国绝对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2.3%,低收入人口占3.7%,两项之和是6%,而贵州高达21%,是全国的三倍多。二是贫困程度深。我省所剩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大多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人口素质不高、自然灾害严重,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弱,脱贫难度大。三是减贫速度慢。2000年以来,贵州绝对贫困和低收入的发生率在全国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贵州绝对贫困发生率和低收入的发生率2000年分别占全国的11.3%和8.5%,到2006年上升到12.7%和12.8%。全省减贫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四是城乡收入差距大。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4.5:1,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比例的3.3:1。

严峻的贫困形势决定了我省必须把扶贫开发摆在全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作为解决民生问题最突出的任务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来抓。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化和提高

2003年,省委出台《关于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的决定》提出,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要围绕帮助贫困农户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三个基本问题”, 采取开发式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长期社会救助“三类扶贫措施”,大力抓好整村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以上三点扶贫开发工作思路简称“三个三”),旨在全面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打好基础、创造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其涉及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最终目的就是要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美好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然而,扶贫开发关键在开发农村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重点是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部分领域的发展,还处于新农村建设的起步阶段。新农村建设是扶贫开发的进一步丰富、深化和提高。

坚持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统一,使其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一体推进

坚持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统一,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根本前提,整合现有的资源优势是基本手段。推进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持续增效。具体来看,扶贫开发工作,通过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任务。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推进,给扶贫开发工作注入了新动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扶贫开发有资金保障、有工作标准、有激励机制、有组织体系、有成功模式,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新农村建设组织和动员的政治优势、经济条件、文化氛围等方面资源,也能助推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实施。从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联系来看,将两者剥离或完全等同都是不正确的认识,我们应当在既肯定同一性又承认差异性的前提下,把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一体推进。

在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需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从整体上看,我省仍处在从温饱向“总体小康”迈进的历史阶段,扶贫开发仍然是全省工作的“两个重中之重”,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重要特征,建设新农村更需要一个相当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因此,在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很好地把握若干重大关系问题。

一要正确处理农村经济发展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关系。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是基础,农民致富是前提,只有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推进新农村建设,只有使农民得到实惠,才能使新农村建设得到持久的动力支持。农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把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作为突破口,着力加快以交通、水利、信息为重点的农业基础建设,使乡村面貌有新改变。但是,如果没有经济发展作保证,即便是基础设施建设一时搞上去了,也可能出现“盖了新房住不起、有了医院去不起、通了电话打不起、修了新路维护不起”的情况。因此,在统筹推进农业基础建设、增强农村发展后劲、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要发展生产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创造持续增收来源,使得经济发展与农业基础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二要正确处理统一部署与分类推进的关系。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层次低,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应坚持统一部署、科学规划、分段实施、先易后难、分类指导、逐步推进。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将统一安排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应在发展新产业、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建立新机制、树立新风尚和建设新村寨上下功夫;经济条件一般的地区,应以提高生产力水平为目标,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方向,以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为重点;贫困地区则应以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为重点,结合整村推进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

第7篇:新农村建设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 服务 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190-01

一 发挥资源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图书馆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是衡量一个城市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图书馆不仅保存着丰富的文献资料,而且有专业的信息管理服务人员,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图书馆应自觉站在构建新农村的高度,统筹谋划图书馆工作,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料,通过宣传教育、宣传引导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提高素养和技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图书馆可以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通过特色化服务、网络信息服务、农业知识专题等多种服务形式满足广大农民读者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信息需求。不断强化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功能,拓展服务范围,提高农民利用图书馆的意识,进而使图书馆更加贴近广大的群众。

二 发挥职能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涵义不仅是解决温饱问题,它是经济更发展、民主更健全、科教更进步、文化更繁荣、社会更和谐、人民生活更殷实的一种理想社会形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十一五”期间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目前,农村地区图书馆的建设比城市差距要大得多,经费严重不足、人员素质低下、资源十分匮乏、没有独立建制,导致许多乡镇图书馆难以为继。不少乡镇图书馆创建后不久就“缺粮断水”,长期得不到新的文献信息资源补充,处于瘫痪状态。有的偏僻、落后地区的乡镇图书馆建设甚至还是一片空白,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县级图书馆在帮助农村加快经济建设和脱贫致富的同时,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主题报告会、科技讲座、推介新书、组织优秀文化信息资源特别是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上网等,以吸引广大农民读者参加,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引导农民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营造农村浓厚的学习环境和求知氛围,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定期开展知识下乡、科技兴农活动,促进农村形成崇尚科学、热爱学习之风。近几年来,库伦旗图书馆积极参加文化下乡活动,多次为农村送去大量的科普书籍,开展各种咨询、科技讲座,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使读者队伍不断壮大。

三 发挥教育优势,大力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

新型农民建设新型农村,新型农村呼唤新型农民。支撑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在于培养数以亿计“观念新、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培养新型农民县级图书馆有着积极的作用。按照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的要求和标准,图书馆要突出抓好对农民尤其是青壮年农民的教育培训。要改善读书环境和条件,合理调整图书资料的知识结构,强化馆员的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档次,使农民读者愿意到图书馆来吸取知识,提高其素养。同时,县级图书馆还要对镇、村图书站开展经常性的业务指导,提高镇、村图书站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意识,最大限度地为农民获取知识和技能提供服务;积极开展“送书下乡”和巡回借阅活动,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理论联系生产实践活动,开展具有实用性、可行性的技能培训,结合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对致富新技术、新品种的迫切需要,给予实用技术和技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在大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大好背景下,县级图书馆最基本的读者群还是农民。县级图书馆应及时把握这一大好机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在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上,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其独有的职能作用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摇篮,应紧跟时展的步伐,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作用,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8篇:新农村建设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测绘 先行作用 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P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273-01

测绘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前期性、基础性事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先行作用。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测绘工作要坚持以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为宗旨,充分发挥测绘高新技术、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优势,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农业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推出适农、惠农的测绘产品,积极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快捷、实用的测绘保障服务工作。这样,对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首先,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增强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的责任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做好测绘服务保障工作。

一是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农业信息化建设等目标和任务,对测绘工作提出了广泛需求。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任务。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是测绘工作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重要体现,也是测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是推动测绘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测绘工作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能够拓宽测绘服务渠道,拓展测绘应用领域,不断加强公益性测绘事业,不断提高测绘保障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其次,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长期任务。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发挥测绘高新技术和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优势,把握工作重点,提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认真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工作。

一是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提供测绘保障服务。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制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工作措施及时提供地理信息数据和技术支持。认真实施县域基础测绘保障服务工程,加快县域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制工作,主动为县域规划提供基础资料。组织实施乡村用图保障工程,努力做到一乡一图、一村一图,积极为乡镇规划、村庄规划提供测绘服务。二是积极为涉农重大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测绘保障服务。充分利用地理信息和测绘技术,针对生态环境变化、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土地荒漠化等涉农问题,会同林业等部门开展地理空间信息动态变化的分析;配合国土、气象部门开展灾害天气预报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服务。积极为乡村饮水、道路、能源、电力、农田水利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土地整理、中小河流治理提供测绘保障服务。三是积极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供测绘保障服务。要充分利用地理信息和测绘高新技术,为农业结构调整、精准农业、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和农村旅游开发等农村生产力发展提供测绘保障服务。四是积极为推动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测绘保障服务。积极推动以国家标准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地理信息及技术对整合涉农信息资源的作用,推进“金农工程”和农业信息化建设。五是积极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测绘保障服务。根据农业、农村、农民的特点和需求,大力开发适农测绘产品,编制出版物美价廉的地图读物,开展送图下乡活动,为乡村教育发展、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服务。

最后,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工作机制。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可靠适用的测绘保障服务,是一项宏大艰巨的工程,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测绘保障服务列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做好长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及时了解各部门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对测绘的需求;主动深入农村地区,及时了解农村发展和农民对测绘的需求。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开拓思路,创新方式,探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测绘保障服务的有效模式和运行机制。二是加强资金投入。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要在项目和资金安排等方面向农村地区倾斜;积极争取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支持,加大针对农村地区测绘工作的投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三是加强科技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而繁重,而现有测绘成果又难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要发挥科技创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中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利用新技术、创造新方法,创新实施乡村用图保障工程,加强地理信息与其他涉农信息的整合分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快捷、实用的测绘保障服务。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测绘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集成政策,整合资源,依靠发展保障农民利益,通过改革促进民主管理,让测绘造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惠及广大农村,致富千万农民。

参考文献

[1] 杨培增.山东省基础策划现状及形势分析.山东国土资源.

第9篇:新农村建设的优势范文

1.加强领导,强化督导,切实发挥组织的领导作用

为全面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县、乡、村层层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织,制定下发了《东辽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形成了县、乡、村及帮扶部门四级组织网络和部门联动点面结合的工作机制和组织体系;组建新农村建设督导组,加强对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检查指导,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推广典型经验,并将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乡镇和县直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进行绩效考评,并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指标,全面调动了全县各级组织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东辽县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切实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东辽县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了规划。一方面,在发展现状上规划,对全县所有的村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自然环境、区位条件和经济基础,将全县234个行政村划为标准型、一般型和落后型三个层次,并从三个层次中按照一定比例确定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推进村和示范村。对不同类型的村确定不同的目标、不同的任务、不同的重点、不同的措施,从而使每个层次都有试点村和推进村,每个试点村、推进村和示范村都有不同的工作任务,不搞一张图纸、一个模式、一个方案。另一方面,在产业特色上规划,根据东辽县低山丘陵区的地貌特点,将全县234个村进行细化分类,划分为产业支撑型、城镇工业型和生态农庄型等类别,力求实现“发挥优势、打造特色、彰显个性”的目标。在农户较少、居住分散的地区推行分散村落式规划建设模式,重点突出村屯的层次美、错落感,体现农村的山水田园风光。在住户较多、居住密集的城郊和平坦开阔地区,推行农村社区式、城镇集中式等规划模式。同时,注意研究探索区域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坚持“公路沿线、集中连片,中心辐射、节点联接”的布局原则,科学合理确定试点村和推进村,重点向沿线和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村镇发展。突出打造了五个区域布局,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充分发挥了试点村、推进村和示范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均衡发展。

3.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切实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对于试点村、推进村和示范村,根据他们不同的自然环境、区位条件和经济基础进行分类指导。对于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较好的村制定相对较高的目标和要求,通过扶持引导,努力使之达到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标准;对于具备加快发展基础的村,制定中等层次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农民通过产业培育、规模发展,实现有较强的支撑能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美的村容村貌的目标;对于自然条件较差、经济薄弱、农民收入较低的村,制定实事求是的目标和要求,以提高收入、改善环境等急迫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要求,东辽县还确定了“壮大一批特色主导产业、完善一套农民增收机制、培育一种和谐文明风尚、打造一个优美环境、建设一支过硬队伍”的“五个一”新农村建设目标,打造特色,完善功能。东辽县还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把村屯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六改四普及”(改路、改房、改墙、改水、改厕、改环境,普及清洁能源、普及有线电视、普及太阳能、普及自来水)为抓手,优先解决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在把乡村环境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重点内容来抓的同时,还连续三年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对城镇街道实施秩序整顿,对村屯垃圾实施定点清运,对地表实施绿色覆盖,重点开展了绿化美化一条街、绿化美化一条路、绿化美化一个村屯、绿化美化一条河的“四个一”绿化杯等竞赛活动,美化绿化了农村环境,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促进了全县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深入开展。

4.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切实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

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东辽县不断强化政策的引领机制,用政策的引领作用激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首先在政策制定上倾斜。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机制。根据全县新农村特色镇、示范村、提升屯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省、市对新农村建设阶段性目标要求,在前几年组织实施的“8+1”、“10+1”、“10+X”建设模式的基础上,又对全县以奖代补政策进行了完善,制定并实施了《东辽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35”工程以奖代补实施方案》,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实施以奖代补,增加了特色镇和提升屯的奖补项目,以奖代补政策面向全县所有特色镇、示范村、提升屯,提高了奖补数额,扩大了奖补范围,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2010年,以奖代补建设项目达到20类158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2亿元,各类奖补资金总额超过1200万元,项目总投资是奖补资金的10倍;其次在资金投入上倾斜。在解决资金问题方面,东辽县将一些涉农资金整合起来,打捆使用,尽量向新农村建设上倾斜。在公路桥涵、牧业小区、人畜饮水、沼气池、卫生厕所、安全粮仓、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将这些建设项目全部投向新农村特色镇和示范村,并引导各类资金向新农村投放,进行集约使用,集中投入,加快建设。同时,采取财政投一点、群众筹一点、集体经济挤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帮扶部门助一点和优惠政策减一点的“六个一点”等办法,探索建立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入机制。

5.示范引导,强化宣传,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东辽县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如在试点村、推进村和示范村的确立上,实行自主申报,政府按梯次把关,进行动态管理,搞不搞、怎么搞都由农民自己说了算;在建设资金的筹集上,积极倡导自已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事情自己办,鼓励自愿投资、投劳;在组织方式上,创新推广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监事会制度,由村民自己推选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和青年积极分子组成,增强农民的责任意识,放手让农民自己拿“大主意”,自己定“大方向”,自己做“大手笔”,建立自主管理、自主实施、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机制,实现了农民的事农民办,农民的钱农民管。在促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方面,东辽县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强化宣传,增强主体意识。专门抽调业务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的人员组成宣传组,驻村入户面对面地宣传,并向每个农户发放了《东辽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手册》。同时,采取制作电视专题栏目、播出《畅谈东辽新农村》电视专题片、创办《东辽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简报》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全面介绍新农村建设政策、法规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涌现的典型,不断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增加农民的主体意识;二是强化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整合全县教育培训资源,组织农业局、牧业局、农机局、妇联等相关部门,以实施“新时期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为载体,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广泛开展了教育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意识;三是强化引导,提高参与意识。通过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和典型现身讲解等方式,使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投资投劳热情高涨;四是强化责任,提高管理能力。本着教育引导农民自我决策、自我作主、自我发展的原则,强化了村规民约在新时期的针对性,增强了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村规民约对村民日常行为的规范引导和约束作用。

6.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切实发挥部门的帮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