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学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通过教育教学和科研实践,我们认为,塑造学生人格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塑造学生坚毅的品格一部生物科学发展史,也是人类的奋斗史。生物学从本世纪初开始,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尖端科学,这是无数生物学者为之奋斗的结果,是他们坚毅品格的具体体现。他们为科学而献身、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称颂。遗传学鼻祖孟德尔在修道院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提出了遗传学的两大规律,在当时不被社会认识和承认的巨大压力下,直到生命的最后,他仍然坚信“人们重视这一项成果的日子一定会到来”;达尔文历尽千辛万苦,在做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考察后,用23年时间写就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巨著《物种起源》,为生物进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把科研战场摆在田间地头,几十年如一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在水稻增产方面创造了奇迹,成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一大功臣。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挖掘存在于生物学知识背后的这些活生生的实例,用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时所表现的伟大人格力量来影响教育学生,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塑造学生坚毅的品格,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在生物学的发展史上,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生物科学家,他们不仅创造了世人瞩目的科学成就,而且他们的崇高思想、高尚品质、求实精神也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遗传学家摩尔根的科研成果获诺贝尔奖时,他没有表现出半点自傲,甚至连盛大的授奖仪式也没有参加,而是仍然潜心于自己的研究。摩尔根说,这奖赏不是给他一个人的,而是对实验生物学的褒奖,这就是一个成功科学家的风范——看轻个人荣誉,看重追求的事业。如果结合生物科学史的教学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的片段事迹,以科学家的言行为例对学生进行思想点拨,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又可以使学生的思想不断得到升华。增强学生生态道德观念。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创造了灿烂的当代工业文明。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人类的活动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持续性地削弱,水和空气污染严重,黑风暴、沙尘暴现象频频出现,地球上土壤、森林、港湾和海洋遭受侵蚀的速度明显加快,为人类的生存一次又一次地敲响了警钟。教师要在“生物与环境”的教学内容中,结合环保、人口、资源等问题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让学生懂得环境保护是全世界每个公民的责任。只有这样,我国的环境治理才能有希望,人类生存的地球才有希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陶行知老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曾讲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一、对“探究性学习”概念的再认识
探究性学习是以独立或小组合作为组织形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研究探索为基本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归宿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对具有探索性的生物学问题予以解决,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及主动实践。
二、在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产生强烈探究心理的途径
1.实验――躬行实践,加强探究体验。
实验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最直观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验的特有功效,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和感知体验中真正领略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欢欣,从而更主动地追求知识。
2.观察――丰富感知,提高探究效率。
观察是学生获取知识又一直观有效的途径,观察前要让学生弄清“怎样看”和“看什么”。例如,在观察软体动物时,要告诉学生观察有无贝壳,有几片贝壳,呈什么形状,贝壳内有没有外套膜等;对细胞分裂的内容可采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并细致地观察。
3.假想――触“景”生“情”,拓展探究空间。
假想往往是创新的萌芽和源泉。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假想推断能力,拓展学生的探究路径和思维空间,让学生善于突发奇想。
4.讨论――集思广益,规范探究行为。
课堂上教师要巧设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过程,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芽的发育”中讨论茎的形成时,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下列问题:为什么有的植物先长叶,有的先开花?使学生对芽的认识更深入,让学生在彼此交流互动中触发新的灵感。
5.质疑――巧设问题,养成探究品质。
常言道:“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或于平淡无奇之处生疑,或于新知与旧知比较中生疑,在质疑问难中迸发出多彩的思维浪花。例如,学习鸟类时可设计如下问题:鸟为什么会飞?人缚上一双翅膀就能飞吗……以问题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发现。
6.阅读――消化理解,开辟探究领域。(1)阅读教材。首先通过学生阅读,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找出知识要点;其次,归纳表达并找出疑难点大家一起讨论。(2)阅读与生物相关的课外书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发现生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因此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探究性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无探究性。
教材中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进行探究性学习,如“细胞结构”中有关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教学,用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你让学生探究什么呢?探究细胞器的起源?等等,这些都不是教学的重点,也不是中学生所能理解的。因此,问题的提出应以学为本。
2.教学方法陷入形式主义。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设计,模仿电视上娱乐节目形式,采用抢答、鼓掌加分的形式,把课堂气氛搞得“红红火火”,学生仿佛是在演戏,哪里还有“探究”的影子?简直是哗众取宠。
3.问题设置浮光掠影。
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探究性课堂教学不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吗?根本达不到探究的效果。比如,在“草原生态系统动物的特点”中提出以下问题:草原生态系统有哪些草食动物?哪些肉食动物?等等,这样的问题学生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何须探究呢?其实这样的提问不仅没有必要,反而有害,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思维萎缩。
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探究上,更体现在课题研究的探究上。
四、课题研究中探究性学习的模式及选题的原则
1.探究性学习的模式。
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收集信息(实施实验)
成果展示、评价应用创新处理信息
2.选择课题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生物学的课题研究的实践性较强,在选题时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确定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性课题最有价值。如“农村焚烧秸秆的利与弊”、“水域污染与鱼塘富营养化对鱼的影响”、“沙尘暴的产生”等。
(2)创造性原则。课题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可行性原则。首先,课题要与学生的技能水平相适应,即我们常说的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其次,课题必须符合客观条件(时间、人力、物力)。
(4)区域、社会性原则。选择的课题应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应结合当地实际,贴近自然、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认识当地的一些实际问题。
(5)形式多样性原则。可采用“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调查”、“课外实践”、“技能训练”等形式进行探究,开展探究性学习,应以课堂为主,采取课内外相结合、课外为课内探究服务的原则。
(6)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探究特别需要热情、迷恋和执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结合自身的特长,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这将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内容的选择要与课本中的知识点有一定的联系,或对课本中知识点的拓展和创新。
五、对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体会
1.要重视结论的探究过程。
对于问题的结论教师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而要引导他们运用观察、实验、归纳等方法探究和验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享受获得成功的欢乐。
2.要重视指导。
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不仅要对学生选题、制订方案、探究过程、撰写论文的每个环节给予评价,而且要加强指导,这样对探究性学习才能发挥更积极的推动作用。
3.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摘 要】在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课题实践中,教师研读了多本有关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并查阅了很多国内外科学教育的资料,不但对科学教育有了更深入地理解,提高了有关科学教育研究的能力。而且,在生物实验教学技能方面,驾驭教材和课堂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教学思考也更具有前瞻性。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逐步建立了新型的学生观,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得到了学生的喜爱。
关键词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学生主体性;教师素质
一、开展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优点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笔者认为与传统的实验教学相比,探究性实验教学在以下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
1.激发求知欲,培养浓厚的兴趣
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可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稳定、持久的兴趣,同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与设计能力等诸多方面都有所提高。学生能从实验现象、生活经历入手,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并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最后完成实验并得出相应结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唤起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并使之自觉转化成为学习生物的动力。
2.发挥学生主体性,提升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学生不再是一味听教师讲、看教师做,而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自己来确定时间的分配,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的事实加以分析并做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自主搜集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并在自主的前提下进行讨论与交流。这样的实验探究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能够在实验教学中认真实验、主动观察、大胆提问、积极思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培养严谨科学态度,开拓创新思维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觉地遵守实验规则,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当出现与预想不同的现象时,认真分析原因,尊重事实而不弄虚作假;通过实验来探究、解决问题,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逐步形成了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养成了尊重前人劳动成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不怕困难、勇于探索。
二、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对老师的影响
在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课题实践中,教师研读了多本有关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并查阅了很多国内外科学教育的资料,不但对科学教育有了更深入地理解,提高了有关科学教育研究的能力。而且,在生物实验教学技能方面,驾驭教材和课堂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教学思考也更具有前瞻性。在实验教学中,逐步建立了新型的学生观,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得到了学生的喜爱。
1.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应变能力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视实验教材为法宝,不加取舍地传授给学生。教师不是将实验作为研究课题,让学生去探究、去创造设计新的实验,也不去加宽学生的知识面,只要求学生按照大纲要求去做。在探究教学中,要求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综合分析,判断反思,再运用到实践中去。探究性实验无疑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从而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素养,能驾驭实验中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及实验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树立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观。改变理科教学重理论研究轻实验探究,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重视和深刻认识实验教学的多重教育教学功能。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科学素质,造就创造性人才的意义,明确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更新教学方法,提倡探究精神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法,在实验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地引导学生提问,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探索者。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方法的变化,做好“提问”的示范。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授之以鱼”,学生不会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而探究教学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运用探究教学,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在实验教学中,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强调“以实验为基础”的理科教学观,以自然科学方法论为依据,把学生认识科学知识的活动组织成主动参与探索科学问题过程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由于探究教学是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的,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究者,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科学创造能力,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模式 生物教学 学习潜力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根据生物学科的课程特点,对任务型教学法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做初步的探索和浅析,期望能为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打开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1 任务型教学产生的背景及其理论基础
1.1 任务型教学的内涵及产生的背景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理念。它是一种能够体现教学过程的教学方式,其教学理念为: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也即“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任务教学强调教学过程,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并从多层面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强调以真实生活任务为教学的中心行动。要求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技能,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的操作程序包括前任务、任务环、后任务三个前后相关的部分。任务型教学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盛行交际法中的一种具体教学方法。1979年,珀拉胡在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将基于“做中学”理念的任务型教学理论付诸于教学实践,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珀拉胡的这项实验可以看作是把任务作为课堂设计的首次尝试,曾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关注。任务型教学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相关的研究探讨和应用一直延续至今。并于20世纪末在理论上逐步走向成熟。现已经逐渐在非语言的教学领域里得到一定的应用和探索。
1.2 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
以培养“完全的人”为目标的全人教育思想;以“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教育目标的终身教育思想;强调学生不仅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同时还必须“学会相处和学会做人”的人文教育思想;倡导“情境学习、基于互动和学生主体知识自主建构”的建构主义教育观、杜威的“做中学”教育思想和活动教学思想等,为任务型教学思想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举例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凡是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措施都是好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模式最初是作为语言教学的模式被引进我国的,在英语教育领域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是目前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领域所倡导的两种教学模式之一。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其优点为生物教育这块园地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这是本文所要探索的意义所在。
下面以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的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内容为例(教学目标、教材与学生分析略)。
2.1 前任务(任务呈现,任务准备或知识点学习)
教师导入:大家好,2003年非典时期让我们认识了SARS病毒的厉害,也目睹过人们与它的斗争过程。病毒虽没有细胞结构,但它能依靠活细胞进行快速的生长和以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那么,病毒的肆虐与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何关系?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为了明确这些问题,需要大家一起来进行探索。现以每组里的前、后两桌为一个学习单位,第一小组探讨实例一和问题一: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能完成生命活动吗?第二小组的任务是实例二和问题二:人体的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什么关系?第三小组是实例三和问题三: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第四小组是实例四和问题四:你能举出特定的细胞受损导致疾病的例子吗?现在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本第二至四页“资料分析”里相应部分的内容,分别完成各自的任务,学习时间为6 min。在学生进行任务学习和探讨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充当着指导者、鼓励者、评价者和协助者等不同的角色任务,使学生们在分工与合作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进步。
2.2 任务环:任务完成
通常,一节课的内容往往会有几个微小的任务构成,不同的任务就会促进学生学习和应用不同的知识点。学生为解决任务而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这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方式会得到有机的统一和充分的应用。例如,在这节内容里,第一个任务是学生探讨图片的资料并探讨相应的问题,从而找出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第二个任务是学生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解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生命系统的小到细胞,大到生物圈的结构层次知识点,最终得出: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的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总之,通过全班分成不同小组的方式能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和养成课前学习和预习的好习惯。整个课堂的学习过程也就变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完成任务的途径为契机,引领学生质疑、思考、收集信息、讨论并最终决定结论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课堂得到最大的调动,学习潜力得到最好的挖掘、学习效果得到最大的发挥。
2.3 后任务:任务反审
5-6 min后,让每个小组各选代表或教师随机抽代表对刚才的探讨问题进行全班性的展示,然后教师和同学不断地给予修正和完善,并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教师以学生的进步为目标,学生的学习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进步。课堂的进程就是不断变化的预设与生成的完美交替过程,教师的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业的进步变成师生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过程。通过各组学生的成果展示,全班师生对各小组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以外,教师随即对本部分的知识进行修正与总结,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内化。同样的,本节的第二个知识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本节的重点兼难点,在学生学习之时,可以把举例子的事情作为任务的载体,以做游戏的方式来让各组学生进行讨论和学习,看哪一组学生说出的实例愈好愈多便是表现最好的小组。这样的方式能更好地让学生有事可做,有任务可学习,能更有效地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鼓励和修正,教师指导学生对本部分的知识做进一步的梳理和深化,使学生更深刻地把握学习内容。总之,无论采取怎样的方式,学习只有在有意义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学得更牢,也才学得更好。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应用,在应用中学习的理念不仅是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的实质所在。
3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展望
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关于科学素养的理念,是强调在生物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科学、技术与社会,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这四个领域的全面发展。以“完成任务”为学习结果,以“应用知识”为学习手段,以“做中学”为学习过程的任务型教学正是符合《生物课标》倡导理念的教学模式,也是体现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得到提高的最佳途径和实现生物课标要求和符合课标追求精神的教学手段之一,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模拟真实的情景中进行学习活动;增加学科知识输入与输出的量,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所学知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也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有机会体验成功和认识自己的不足。因此在任务活动中进行技能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性格、情感,发展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中的各项目标。故任务型教学模式与生物学科知识的有效结合将会为生物课程目标提供更优质的实现途径,对提高师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带来巨大的裨益。但是,任何教学模式都有其优缺点,所以在实际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了解学法和教材的基础上,以课程标准为依托,以发展师生双方的能力和学习潜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采用适合教师自身风格以及学生特点的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教师的“以人为本”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得到有机的结合,为教学的成功提供多种途径,坚信会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教与学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29―30
[2]梁承峰,张丹.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49―54
[3]刘俊.基于任务的教学法初探[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6,S1:66、65―66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元认知能力;关系探讨;提升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101-02
当前教育领域元认知理论的提出源自西方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有机结合。所谓的元认知,主要是指从自我认识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自我心理状态的构成、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自我学习任务的构建以及自我学习策略的制定等等。在各种认知的形成过程中,元认知起到主要的监控与调节作用,这也是构成生物学习思维的主要模式。从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状况来看,元认知指导着学生思维活动的执行,同时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也起到相关的协调与促进作用。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能力远不足以代表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而建立在教学情境基础之上的认知活动发展才真正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情况。
一、关于元认知能力与高中生物教学之间的关系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元认知理论应用强调特定教学情境的营造,在有效的认知活动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形成。由此可见,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元认知能力培养,不仅仅在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感知和记忆过程,而着重在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从教学的多重角度,无论是教学手段的选择还是教学目标的构建,都应建立在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基础之上,从认知培养角度提升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效果。关于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与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之间的本质联系,大致可从如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1.元认知知识在生物教学中的体现。关于元认知知识的概念,主要是指学生对自我知识的一种整合与完善过程,这与生物学认知概念中的结果呈现有着相同的含义。这不仅在于学习目标的构建,更在于一种学习方法的掌握过程。因此,生物教学中通常会运用实验或是探究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元认知知识的灌输,突出环境影响对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2.元认知调控在生物教学中的体现。元认知调控的存在关键在于一种认知活动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过程,无论是教学计划的制定还是教学环节的修正,都必须在不断的自我反思过程中达到一定的策略完善目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中生物课程中元认知调控的执行,不仅关系到学习反思过程的实施,也与整体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
3.元认知体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体现。这一认知体验过程的实施是对学生现有生物课程知识的一种补充与完善,无论是教学情绪的优化还是教学环节的优化,都是一种元认知概念在生物教学中的体现。这些全新的认知体验过程势必能够让学生在生物教学中获得更加有效的情感体验。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具体措施
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绝非仅仅在于生物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而应当是一种主体性教学思维和终身学习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传播。元认知能力培养更加重视学生阶段内学习效果的提升,注重生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强调从多角度来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这是当前生物课程教学的基本改革趋势,也是元认知理论应用于生物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实施现状,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可从如下几方面得以呈现:
1.教学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理解元认知培养的重要意义。高中生物教学在于一种生命教育内容的灌输,它不仅涉及到相关的生物理论知识,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元认知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的知识构成不仅包含了相关的生物演化过程,一些生物遗传或是环境特征也会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更好地促进学生元认知理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拓展。
2.认知情境的创设对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不仅与学生自身的认知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也与必要的课堂教学情境设置紧密相关。这一教学情境是学生能力与思维共同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课堂教学气氛创设的重要因素,不仅优化了学生的元认知体验过程,也使得元认知调控在这一环节中得到了体现,更好地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3.注重教学反馈在生物课程教学中的体现。教学反馈也是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这一环节的实施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效果密切相关。教学反馈关系到生物教学的教学结果,同时知识与技能的灌输也是学生意志力培养的有效路径。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需要多种教学手段共同实施,这一系统性的教学实施过程也是元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4.重视元认知监控在生物教学实施中的有效补充。关于元认知监控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是指教师必须在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元认知的形成过程进行有效监控,找准教学过程的重难点,为生物教学的开展创设更加有效的教学氛围。因此,作为一种补充手段存在的元认知监控过程,对于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实施效果也极为有利。
一、游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低年级美术课教学活动中,游戏活动的融入可以使课堂气氛轻松化、教学趣味化,这对提高小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高尔基曾经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在美术教学中,把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中,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在游戏兴趣的驱使下和游戏氛围的作用下,学生更乐于对与游戏教学内容相关知识技能展开学习,对游戏活动所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利用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顺其自然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形成优良的品质。如:人美版一年级上册《大家一起画》一课,我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海洋生物的拼图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再引导学生参与大家一起绘画。这样的教学活动既激发了小学生的创作兴趣和欲望,又使小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创作的快乐,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了教学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也能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又是视觉艺术,美术课的教材中有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资料来进行。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要让他们十分专心地听讲一节课的确存在困难,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好多媒体设备,那么其结果将是事半功倍的。如: 一年级上册《谁画的鱼最大》一课,教师需要收集大量不同形状、不同大小鱼的图片供学生欣赏,这样才能给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仿佛真的来到海底世界中,观察着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这一年龄段的孩子通常对色彩鲜艳的事物很感兴趣,因此,教师就应该抓住孩子这样的特征,展开课堂教学,同时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创造有效教学情境在美术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
1、创设故事情境
俗话说的好:“一个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那么我觉得合理的教学情景同样也可以使学生注意力快速地转移到教学中去,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目的。在美术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比如说用故事进行情境创设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二年级上册《新颖的泥名片》一课,我向学生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从中让他们了解有关名片的历史,这样符合低年级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趣味故事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学效果显著。
2、创设音乐情境
好的音乐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好的美术作品又宛如一支美妙的乐曲。在音乐的陶冶下,无论是感受意境还是幻想画面,学生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创作,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美术课堂活泼而有趣。我在上一年级下册《太阳》一课时,就用一首《种太阳》的歌曲导入教学,一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太阳就在我们身边,也给大家带来了温暖和快乐,整堂课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在创作绘画中也可配上适当的音乐来营造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在学《洗澡》一课时,我播放了一些节奏轻快的音乐,学生就能把自己洗澡时的一种快乐的场景表现出来,而且画面非常生动活泼。在学习《和妈妈在一起》的内容时,我给学生播放了比较舒缓的乐曲,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妈妈无微不至的爱,这些无一不能引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创设虚拟情境
创设虚拟情境也许对大家来说比较陌生,请待我细细到来:就拿一年级上册 《花点心》这课来说,这是一堂捏橡皮泥的手工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对于一年级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来说他们会非常喜欢。假设开门见山地和学生说我们今天要来学习“花点心”这课显然不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于是我尝试创设虚拟教学情境:“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新礼物?”学生回答:“生日蛋糕”。你们说的真好,有没有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给大家带来生日蛋糕呢?有小朋友急忙说:“是有人要过生日吗?嗯,你说对了,今天正是吉尼小朋友7岁生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点心的世界,首先请你选择一款喜欢的蛋糕送给吉尼,好吗?孩子们不约而同地齐声说到:好”。就这样以一个虚拟小朋友的生日为由创设的教学情境,吸引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为接下来的教学层层深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要知道正是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使他们创造艺术作品多姿多彩。通过实践证明,没有教师的示范,他们也能画出千姿百态、形象各异、色彩缤纷且充满稚气和美好愿望的作品,那是学生心灵真实的体现。在教二年级《会变的小手套》一课,我要求学生从家里带来不同质地、不同款式、不同花色的小手套并且让他们先对手套进行观察,再让他们根据不同手套的外形进行联想与想象,在此时,学生会积极开动脑筋,如树、楼房、水母、鱼、仙人掌、公鸡、孔雀等孩子们想出来的事物都充分展现了他们惊人的想象力。最后,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材料对小手套进行加工再创造,并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高中物理;认识误区;学生;学习
在当前高中的物理学科的知识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即是大部分学生很容易对一些物理知识点产生认识和理解上的误区。虽然老师在具体教学中已经十分仔细和谨慎,但在纠正我们这些思维误区的过程中,还需老师花很多功夫,才能把我们从误区中带离出来。通过老师不断对知识的重现、鞭策以及引导,并积极融入到我们学生“学”的层面,去感受和体会我们学生所形成的这种误区,从中探寻原因,不断避免或者是减少我们学生所产生的这种认识误区的可能,从而不断提高我们学习物理这门学科的效率。
1.误区一:发射速度等于运行速度,运行速度即是宇宙速度现象
在学习人造地球卫星时,我们大部分学生会混淆发射速度、运行速度和宇宙速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知识间的负迁移。由于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正好等于地表卫星的运行速度,与此同时也等于第一宇宙速度,这就使得我们大部分学生无法对发射速度、运行速度和宇宙速度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辨别认识,而且我们学生进入高中刚开始接触天体运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感性认知和超强的想象素材,再加上课堂上老师对“最小发射速度或第一宇宙速度,就是运用地表卫星的运行速度的算法计算”的反复强调,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思维定势。对此,老师可通过“问题引导探究”的教学法让学生从这种认识误区中跳离出来,老师可通过粉笔头引入教学,提出问题:如何让一“粉笔头”成为一颗“卫星”?向什么方向抛?我们开始被带入到问题的探究中恚根据从电视上看到的火箭发射原理,大部分学生认为是竖直向上抛,但同时还有部分学生根据卫星要做圆周运动认为是水平抛出,然后老师用手在一定高度抛出粉笔头的演示过后,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粉笔头为何抛不远”来进一步的思考,此时我们认为是由于抛出的初速度过小所致。然后,老师顺着我们学生的思路用相对之前更大的水平速度抛出粉笔头,此时粉笔头落地的水平距离更大了,老师顺势提出了能否让粉笔头不掉下来而成为“卫星”的问题,此时我们大部分学生认为需要抛出的水平速度应达到尽可能大的值才可行。为了让我们对发射速度、运行速度和宇宙速度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老师可这样说明:在星箭分离时,通常是在地面附近,若就此使得卫星成为近地卫星,那么此时卫星的发射速度即是最小发射速度或者是第一宇宙速度。而且此时它应等于此处轨道的运行速度。通过这种因势利导的方式能让我们学生对运行速度的认识更加确切,并强化了我们对运行速度的算法以及它与轨道半径间一一对应关系、随半径大小变化的关系认识,进一步让我们对运行速度的概念、动力学特点有了区别于发射速度的认识。
通过这种师生之间的互动探究过程,可得出结论,要实现卫星运动到更高轨道,可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发射,通过火箭直送达高空再转折飞行进入轨道;另一种是变轨发射,先把卫星用火箭发射到近地圆轨道,然后选择恰当的时间和位置点燃料末节火箭,在星箭分离后卫星依惯性沿大椭圆轨道到达高空经调姿进入高轨道。若采纳第一种途径,那么在高轨道星箭分离时的速度也即是发射速度等同于高轨道上的运行速度。这种发射耗费的成本较高而且受制于条件,因此通常会采取第二种途径。
2.误区二:运动物体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静止物体受到是静摩擦力
在高中物理力学学习中,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即是摩擦力的学习,而且摩擦力与我们的实际生活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逐渐成为近年来高考的热点。但在实际学习中,我们不少学生因为对摩擦力的知识还存在很多认识盲点和误区,包括物体间是否有摩擦力、物体间存在的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如何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怎样计算摩力的大小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不够清晰,导致学习中产生各种错误认识。其中最典型的一个误区即是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静止的物体受到是静摩擦力的问题。对于这一认识误区,其根本是没有透彻理解到“滑动摩擦力是发生在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静摩擦力是发生在有相对运动趋势的两物体间”的物理性定义。滑动摩擦力中的“动”具体是指产生摩擦力的两个物体间在相互接触时所发生的相对运动。静摩擦力中的“静”具体是指产生摩擦力的两个物体间在相互接触时没有相对运动。而这两个物体并非绝对是静止或运动的。通过老师的引导,纠正了我们的认识误区:运动的物体不仅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同时也会受到静摩擦力,还有可能不受摩擦力;静止的物体也同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大部分学生很容易对各个知识点产生认识上的误区,这种认识误区也是比较自然、客观的,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需要老师善于引导我们学生从这种认识误区中逐渐跳出来,避免我们在这种误区中越陷越深。同时,我们学生也应把这种认识误区作为学习的有效资源,积极认真地跟着老师的步伐来对自己的误区进行原因的分析,并最终对症下药,纠正自己的认识误区,从而不断提高物理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为物理高考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如松.居殿兵.学生学习高中物理时易产生的几个“认识误区”[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5,33(12):60-61
关键词:科技史 生物教学 人文精神
The role of history of science education for the teaching of biology in the human spirit
Liu jinxia
Second high school of Shangqiu
Abstract: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spiri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biological teaching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engthen education can increase biological interest in the teaching, which can help students to inherit the outstanding tradition, establish good moral character, but in specific operations should obey the objective law of teaching and teaching methods.Keywords: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iology Teaching;Humanistic spirit
生物学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而生物教学对于学生生态观、环境意识的树立,以及生物学科在现行高考制度下的重要地位,我们就不能不对生物教学加以足够的重视。
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推进、科学的不断进步,如何在生物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成为了广大教育者共同面临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在世界科技发展历程中寻找到对于现代生物教学有所帮助的宝贵资源呢?答案是肯定的。
(一)科技史教育可以增加生物教育中的趣味性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大家喜闻乐见的诗句、谚语、民谣与故事等不仅会使学生有效记忆,同时还可以增加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给学生讲解草本和木本植物时,我们就可以使用《诗经・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以及《卖炭翁》中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简短的诗句中包含了物候学、植物学以及爱情观等多方面内容,从中学生中朦胧的感情认识入手,对于草本植物以及木本植物的区别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科技教育的兴趣。
在世界科技史上类似的内容也很多,例如如孟德尔发现豌豆的遗传规律、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沃森以及克里克创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在讲伴性遗传病时,我们就可以向学生讲道尔顿在圣诞节时想给给母亲买长筒袜,从而最终发现色盲症这一伴性遗传病的故事,把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发现历程转化为趣味性较强的故事,这样学生听了之后便会想知道“色盲症”的发病原因,这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学习欲望就会更加强烈,也就更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科技史教育有助于继承优秀传统
中国历史上也不乏有关生态的优秀传统,例如“天地君亲师”虽然有明显的封建说教色彩,但是它在客观上对于人们生态保护意识树立、国家立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学生经常使用的“网开一面”、“以时入山林”等词语,我们完全可以从原始的生态保护观形成以及现实的环境污染问题入手,调动学生积极性,为环境保护献言献策。
再如在中国的正史中,也有许多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明史・职官志》中就记载:“虞衡典山泽采捕、陶冶之事。凡鸟兽之肉皮革骨角羽毛,可以供祭祀、宾客膳羞之需,礼器军实之用,岁下诸司采捕:水课禽十八,兽十二;陆课兽十八,禽十二,皆以其时。冬春之交,网罟不施川泽;春夏之交,毒药不施原野;苗盛禁蹂躏,谷登禁焚燎,……”,类似的资料我们可以联系“网开一面”等早期环保政策,强调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对于环境保护的延续性,为学生理解贯彻国策方针提供帮助。
(三)科技史教育有利于高尚品德的塑造
德育教育是我国整体教育方针的中的基本组成部分,生物教育同样也不例外。在科技发展历程中包含着许多相关的科学家爱国主义品质、良好道德风范的故事,这些故事就是道德教育的良好素材;讲解这些科学家的故事,就能够使得学生明白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岖不平道路上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达科学的顶峰,生物科学的发展凝结了众多科学家艰苦的劳动,缺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是绝对不可能取得成就的。
具体到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诸多生物科学家的生平简介、重大成就及其影响入手,尤其是在生物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迹,重点突出在科学创造过程中的背景,体现了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将这些科学家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在生物教学中运用起来。并且还可以在讲到一个科学家时,还可以把同期这方面研究和发展都系统地进行讲解,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把握生物科学发展的最新进展。
应该说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是广大科学家们在崎岖山路中不畏劳苦奋力攀登的历史,是一个个问题得到解决,一个个神秘现象被逐步破译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完善过程及背景,充分理解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并通过科学家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的优秀品德是十分重要也是必要的。同时广大教育者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充分挖掘利用生物科学史实创设问题情境,增强教学效果。
(四)科技史教育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的具体方法
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科技史教育也可能会存在着主次不分、条理不清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扬长避短,最大限度的发挥科技史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长处呢?我们如果从内容选取上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入手。
科学史教育的内容去粗取精,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选取材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第二、选取的内容应该具有教育价值应较高,并能给学生以多方面的启迪,避免为强调史而介绍史。
第三、削枝强干,使教材中的科学史线索明确不枝蔓、脉络清晰准确。
关键词:生本;学会学习;过程;分解;组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43-03
生本: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提高、发展、增长人的能力为本。生本教育理论认为: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行为的、活动的、学习的、创新的、创造的(创造工具使用工具的)等众多本能。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探索者和发现者等。人的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探索的一生、发现的一生。人的潜能无限,人的能力的提高、发展、增长也无限。
学习:学习是一个过程。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思维活动过程;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行为活动过程;学习是一个有效、高效、多益、多收获、多意义、多内涵、多个相关因素科学参与的(复杂综合的)和谐互动的活动过程;学习是一个眼脑手相互配合、合作、相辅相成的互动活动过程;学习是一个在学习所有知识的同时探索、寻觅、发现、总结、获得系列学习方法的过程(学习有法,而无定法,必有好法,贵在得法);学习是一个提高、发展、增长人的各种能力的过程……学习不仅仅是一个只知知识的来龙去脉、背知识、模仿知识、考试(记忆模仿占多数的试题)、得高分的过程。
人的一生,时时、事事、处处都离不开学习、探索和发现。在学习、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工作量最大的是“分解”和“组合”。(这里主要指:相关因素的分解组合,相关知识团、知识点、知识点条件之间相互转化中的分解和组合。举个简单例子:如字和字组成词,字和词组成句子,句子和若干句子组成文章,这是组合;文章又分为段落,段落分为句子,句子又分为若干字和词等这是分解。)在分解组合的过程中,工作量最大,工作内容最多的是:“想”、“写”、“用”。
学生通过学习(上学、读书)能否成人、成长、成才、成大才的关键(只有也只能,又是绝对地)靠学习过程,学习过程的要点、关键、灵魂是“会学习”。学生是否会学习是生本教育成败的关键;学生会学习是能力能提高发展和增长的第一个条件;学生会学习是成才、成大才的必经之路,必过之桥。
这里先补充几个新名词(新定义):“知识团”一个知识中(或一句话中)有几个或多个知识组成,这个知识称为知识团,如平行线的性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这里含有三个知识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知识点”:它只含有一个方面、一个角度知识,也就是说本知识中只含有一个方面。如同位角只表示同位角这一个意思。“知识点条件”:在同一个知识点下,下属的一类东西中的每一个都称为(视为)知识点条件。如文科中的一个字有几个读音,几种解释,其中的每一个小小的方面都称为知识点条件,例“固”这个字,它是一个知识点,它下属有4个知识点条件:(1)是表示结实,(2)是表示坚定,(3)是表示本来,(4)是表示坚硬。总之知识团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的知识点,在一个知识点中含有一个或几个下属的东西,其中的每一个都称为知识点条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把知识团分解成几个知识点,如果知识点还能分(或局部能分解或者是全都能分,把能分解的要全部进行分解)要把它分解成知识点条件,而且做到不杂不漏、速度快、内容全。在学习的过程中把能组合在一起的、相关的知识点条件要组合成知识点,再把有关系的知识点组合成知识团,要快内容还要全面,还要做到不杂不漏。这里的分解组合活动,才是学习上的关键,学习的要点,学习的主要活动,学习的主要任务,它也是一举多得的活动,它又是以往一直被忽视的地方,不重视它难以成才,学习难以成功。
“想”,当眼看到(读到)第一个层次(或第一句话)时 ,“眼”停下来,“脑”“想”这一个层次(或这一句话)中学过的、涉及到的、有关系的、所有的知识点(这个点承上——知识团,启下——知识点条件),想的过程要快要全。“写”,想完接下来把所想内容中能用书面方式一一地表达出来。书写有承上——总结所想,启后——为下一步组合(或分解)准备条件(或条件之一)的作用,还有防止遗忘的作用,当学习内容一多,容易忘掉一些 ,写出来就不易忘了,回过头来一看便知,一目了然。再从另一个角度看,写的每一个表达式有相当一部分是下面分解或组合的因素之一(或元素之一)。忘了或丢掉一个,会影响学习的进行或进展,有时因一个小小的表达式没有写出,后面某个地方用之,学习就会中断,无法进行下去,学习活动就被阻碍在此,特别是众多的占学习内容九成以上的问题解决,更是如此。“用”是学习程序中的第三步,是把写出的每一个表达式即每一个记录式子有意识地结合题意 ,结合相关知识,结合图形等和前边所写的一些表达式中的每一个都一一地考察一遍,看看谁和谁有关系、谁和谁没有关系,有关系的有什么关系,依据是什么?应该如何分解或者是组合在一起后成了一个新的什么知识团,下面又应该如何分解它。中学理科中九成以上的内容是问题解决,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基本上用的都是“想”“写”“用”,而且必须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进行,按一想二写三用顺序进行学习活动(或问题解决活动等)。下面举详细实例说明之。
如在某一个习题中的第一句话是:“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为了认识和了解这一层意思,首先要画出表示这一层意思的图形,如图1所示。然后,思考其所涉及的、学过的、有关系的所有的知识点,即应想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对边平行且相等,(2)对角线互相平分,(3)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再结合图形和实际问题用数学表达式表达出知识点的全部条件 ①AB DC, ②AD BC,③∠A=∠C,④∠B=∠D,⑤∠A+∠B=∠B+∠C=∠C+∠D=∠D+∠A=180°,对角线没有谈到,图上没有,暂时不涉及,但“想”时必须想全,这①~⑤中的某些知识点就是后面的结论(或解题所需要的),到底需要哪一或哪些条件,现在还不知道,也没有什么规律性。因此把它们全部摆出来以备选用。句句这样进行下去。当读第二句话或者是第二个层次时,除去“想”、“写”之外还得看一看这一层次里的每个知识点条件同上一个层次里的每一个知识点条件是否有关系,(换句话说看一看这个层次里的一些知识点条件和上个或上几个层次里的什么知识点条件有关系,它们结合在一起又满足了什么定理、什么性质、什么公理等的题设了,又会产生什么新的结论,或者说他们结合在一起又具备了什么条件,又能产生什么结果等)。这一项工作被称为“用”。也就是说“用”新的知识点条件同上一个层次(或上几个层次)里面有关系的知识点条件结合在一起产生其他新的知识团或产生其他新的知识点或产生其他新的知识点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