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命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生命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命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命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第1篇:生命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一、开展幼儿生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任何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幼儿的生命教育也不例外。首先,开展幼儿生命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幼儿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更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接班人。社会发展的快慢与是否重视幼儿生命教育有很大关系,要想不断发展和壮大一个国家,幼儿教育是重中之重。教师要从小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恩、尊重别人、尊重生命。幼儿的生命教育是符合我国幼儿教育理念的,也是我国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开展生命教育对幼儿自身发展也很重要,幼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他们都是空白、单纯的,什么都不懂,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是必须且必要的,所以学前教育应运而生。

二、我国幼儿生命教育存在的不足

1.一味追求成绩

家长总是会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所以总会过分追求孩子的学前教育,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当孩子还处于幼儿时期,家长就把孩子送去各种学习班、兴趣班,孩子进入幼儿园时,家长也要求教师提前给孩子传授一些小学文化知识。幼儿教师迫于家长的压力,给幼儿过多地增加学习负担,从而忽略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久而久之,幼儿的生命教育就被教师忽略,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2.幼儿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很多幼儿教师总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因为这个阶段的幼儿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而传统授课方式传授的课本知识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记忆不深,甚至有的幼儿开始厌恶学习,因为这些知识都是幼儿被动接受的,并不是他们喜欢的。

三、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措施

1.明确教学目的

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让幼儿从小形成健全的人格,懂得珍爱生命。因此,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从智、德、体、美等方面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同时,教师不能一味地迎合家长的要求,过分地给幼儿传授文化知识而忽略了学前教育的根本。

第2篇:生命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生命教育;少年儿童;养成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目的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是根本。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教育愈来愈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关注。儿童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受到社会重视和认可。但目前儿童养成教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许多家长对儿童养成教育普遍重视不够、教育方法简单、忽视了孩子的主体性和自身的要求等等。生命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和完善,本文从生命视角下对儿童养成教育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希望引起家长及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并试图找到更加有效的儿童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儿童教育提供一些建议。

一、生命视角下儿童养成教育的意义

生命教育,揭示了教育的真谛。生命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和完善,是国内外备受瞩目的重要研究领域。最早践行和倡导生命教育的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他的《生命教育》一书致力于探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尊重、理解、关心、信任他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对生命教育的引导。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生命教育的基础是尊重生命,尊重个性。哈佛大学教授迈尔于20世纪80年代末指出:“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其行为程度的开放性,道德规范就铭记在幼婴的开放程序内。人类的这一开放性程序的巨大容量才使道德的形成成为可能。在幼年期奠定的基础在正常情况下可以维持一生。”养成教育的关键期是幼儿时期和学龄前期,尤其是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和培养的重要时期。每个人的生命仅有一次,相对于整个人类历史长河来说,又是极其短暂的,因此生命的可贵性不言而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尊重个体身心成长规律,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带给人们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社会激烈的竞争又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不安,比如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似乎越来越脆弱,精神空虚,情感冷漠,人们的责任感降低,而且现代人似乎缺乏了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美德———吃苦耐劳的精神,许多人漠视生命的价值等等。所以,我们的教育更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最大程度地避免浮躁的社会给儿童的成长带来的隐患。尊重生命,尊重个体的发展,培养儿童养成教育,在尊重和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培养儿童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培养其积极乐观态度,构建其健康的情感世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有利于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其一生成长受益。

二、儿童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儿童养成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意识的缺乏,教育方法简单以及忽视孩子的主体性等。

(一)教育意识缺乏,对儿童养成教育不够重视。不同年代,不同时期,养成教育的培养目标也会有所不同,有些学者认为养成教育应该是一种良好习惯的教育。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动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儿童养成教育的过程是引导儿童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有的学者则把养成教育当作是一种行为方式的教育,还有的学者认为养成教育更多的是自我教育。无论哪种说法,学校、家庭和社会层面对儿童养成教育的根本宗旨都应是建筑培养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根基,自我和谐发展的基础。而许多家长乃至教育工作者对儿童养成教育不够重视,歪曲了其宗旨,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各种能力发展上,忽视其身心的和谐发展。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隔辈教育对养成教育意识显得更为单薄。

(二)忽视孩子的主体性和自身要求。教育发展,以人为本。而儿童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孩子身心各方面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孩子今后成长的过程,包括价值观、人生观、知识等等,都处于一个启蒙的阶段。所以对儿童的培养也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孩子内心发展相对较脆弱,这样一个特殊的不稳定的阶段,家长关注其外在能力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其自身的需要。所以家长不应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违背孩子的意愿,应该尊重孩子自身的需要和选择,家长应该是引导者和支持者。

(三)教育方法简单。在现代信息化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资金比例投入很多,唯独在陪伴孩子的时间和质量上投入较少。许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即使陪伴在孩子身边,也并不是全身心的陪伴,诸如有些家长一边玩手机,刷微信,一边陪伴孩子,对孩子缺乏爱心及耐心,儿童的模仿性极强,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相对会缺乏安全感,并且情感上偏于冷漠。

三、优化儿童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儿童养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源于学校和家庭,所以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都应该积极努力地为儿童的成长创造优良的环境,探索更加积极有效的方法。

(一)加强儿童养成教育意识,创造最优教育环境。儿童的养成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学校层面,也离不开家庭层面,学校教育工作者和父母都有责任加强养成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普及,加强教育意识,为孩子创造最优的教育环境。家庭中,父母应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心和耐心,以身作则,注意榜样的力量,比如教给孩子应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如何区分并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增强心理承受力等。而作为学校中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以身示教,提高自身素质,首先学习相关知识并学有所用,发挥其教书育人的作用。

(二)注重养成教育的系统性持续性培养。养成教育的培养并不仅仅停留在儿童时期,人成长的各个不同时期都应针对其特点探索养成教育的内容以及方式方法,儿童时期的养成教育是萌芽,是基础教育,青少年时期的养成教育更应丰满起来。所以我们应该将养成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持续性的工程重点抓。

(三)儿童养成教育的核心是知、情、意、行的教育引导。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知、情、意、行。知指的是认知,只有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才能更好地认知周围事物。情指的是自我体验,教育儿童学会自尊自爱。意,更多指的自我控制自我教育,行则指行为。一个人的知情意行协调统一,他的身心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对儿童知、情、意、行的教育引导是养成教育的核心,其宗旨是培养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人。任何时代,教育都肩负着培养人的重要使命。从生命视角发展教育,使教育更贴近具体的人、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养成教育有利于儿童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生命视角下的儿童养成教育能够尊重和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培养儿童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培养其积极乐观态度,构建其健康的情感世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所以,无论是家庭层面还是社会学校层面都应该对儿童的养成教育引起足够的关注,都应该立足于尊重生命,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活动和教育投资,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作者:杨丽梅 吴亚光 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J].山西教育,2004

[2]卢淑仪.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刘孟.“新期的养成教育”研究[D].西北大学国际商学院,2012

[4]范晓光.浅谈生命教育的内涵、意义及实施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1,5

[5]曾丽.如何进行幼儿的养成教育[J].少年儿童研究,2011,14

第3篇:生命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小学生 思想品德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6 文献标识码:A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近年来,学生自残、自杀、暴力犯罪等事件频发,在让人深觉痛心的同时,也领悟到我们的教育中缺少了生命教育的成分。生命教育即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发展并逐步完善自身的生命价值和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培养健全的人格的一种教育活动。我国教育部早在2003年就在制订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时,对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提出了生命教育的要求,从那时起,生命教育就成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亮点之一,这无疑强调了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本文重点阐述了小学生品德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思想品德培养中生命教育的渗透与实施以及过程中的几个注意点。

1小学生品德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1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思想品德培养中需要渗透生命教育

生理上,如今的小学生身体发育较早,体内器官发育正在成熟,体型上有些小学生的发展已经接近成人,机体机能也迅速提高,此时需要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他们通过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变化、正视自己、珍爱生命来保持健康的发展。心理上,小学生正处于儿童期,而小学高年级阶段则接近青春期,此时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处理好心理发展上面临的冲突与挑战。

1.2小学生生命观现状决定其思想品德培养过程中需要渗透生命教育

根据近年媒体的报道和有关调查可以看出,十八岁以下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是自杀和暴力致死,其低龄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这些失去未来的孩子如果能在一开始就充分接受生命教育,了解了生命的美好,学会了珍爱生命和尊重生命,那么这些悲剧就不会如此多的上演。笔者认为,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小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也可以使他们学会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敬畏生命。

1.3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小学生身心发展早熟,他们置身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所面临的思想和心理冲突也越来越多,遇到问题容易做出极端的行为。尤其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上暴力、凶杀等内容带来的误导也严重影响着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如果不对小学生进行及时、正当的生命教育,他们很可能走上一条不归路。因此,在小学生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

2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生命教育的渗透和实施

2.1在思想品德课中大力提倡生命教育

基于生命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思想品德课标的亮点之一,在课改不断推进的现状下,在思想品德课中更应大力推进生命教育,使思想品德课成为渗透生命教育的主要媒介,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体验生命的价值。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对生命教育进行系统的和明确的讲解,深入挖掘生命教育的内容,融合到思想品德课程当中。

2.2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过程中,将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

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应作为生命教育实施的重点之一。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了解违法犯罪的代价,让学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价值。

2.3生命教育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共同致力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

学校和家庭应帮助学生树立生命责任意识,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要为家庭和社会负责。教育各方应将关注的重点从学生的成绩高低转向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状态上,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使他们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和重要责任,学会感恩父母、回报社会,体现人生的价值,承担起生命的责任。

3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渗透和实施生命教育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教材开发和教师素养方面

首先要明确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生命教育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来开发教材。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和生命教育教材,在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制时可以借鉴国外的生命教育。比如,根据有关资料介绍,从20世纪60年代,生命教育成为美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程内容,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都开始了生命教育课程。但是,生命教育也要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最主要的是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开发思想品德教材中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然而如何解决应试教育对思想品德培养和生命教育的严重干扰的问题,这就需要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等的重视。

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实施生命教育,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在学生品德培养和生命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作用不容忽视。教师拥有的生命教育智慧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身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具有深邃的生命教育情怀,践行生命化的教育方式,尊重、热爱、赏识学生,创造温馨、和谐、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情境和教学空间,构建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为此学校也应该加强教师的生命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注重对教师生命教学效果的评价。

3.2将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结合起来

当代学生表现出普遍缺乏挫折教育、受不了委屈、敏感脆弱的特征,遇事容易采取极端的反应行为。因此要从小学阶段开始,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正视逆境。教育各方要有意识地创造一定的挫折和逆境,帮助孩子锻炼自己问题解决的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引导孩子正视苦难和逆境,在承受苦难和摆脱逆境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乐趣,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

值得思考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避谈死亡的旧习惯造成我国生命教育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将爱惜身体确立为孝的基础,这体现了对生命权的尊重,却隐含着对死亡的忌讳。如今人们依然认为谈论死亡是不吉利的,教师更多的是回避、淡化甚至于异化“死亡”的概念,以致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死亡教育基本还是一片空白,小学生对于“死亡”缺乏正确、客观、积极的认知引导,有的过于害怕死亡,有的过于轻视死亡。在小学生品德培养和生命教育过程中,可以适当结合“死亡教育”,让学生树立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惊叹于生命的奇迹。

3.3将生命教育和“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联系起来,树立生命保护的意识

前几年有新闻报道表明,有学生在见义勇为之后得到了学校的大力宣传和表扬,回到家里却被批评并被告之“以后不许多管闲事”。这类事件的背后,体现出成人对于生命教育和“见义勇为”之间矛盾的认知。其实二者并不矛盾,生命教育是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和敬畏生命,然而成人若给孩子灌输的一直是“贪生怕死”的观念,那么谁该为社会和国家承担起责任呢?如果人人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当孩子遇到危险时,谁又能挺身而出?孟子在《告子上》中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这应该是一个浅显的共识,那就是生命教育和“见义勇为”精神教育不能偏废,关键就在于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见义勇为时学会请求帮助,根据自己的能力履行应尽的生命责任。

总之,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中要更多地渗透生命教育。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不仅要承担德育的功能,更要教会学生敬畏、尊重和珍惜生命。让思想品德课找回失落的精神世界,归还完整的生命性,是每一个德育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关注小学生,就是关注未来的青年,就是关注我们自己的未来。生命教育伴着所有孩子长大,让生命教育充实他们的品德培养,这不仅是教育的呼唤,更是人性的呐喊。

参考文献

[1] 池晓燕.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2013年高考新材料作文之“名言警句型”备考指津[J].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13(05):24-27.

[2] 乔虹.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4(10):5-8.

[3] 张润新.思想品德新课标的亮点――生命教育[J].才智,2014(02):109.

第4篇:生命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生命教育

20世纪60年代,杰•唐纳•华特士针对当时美国社会出现的青少年吸毒、艾滋病、自杀、暴力等事件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概念。1979年澳大利亚针对“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问题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后续,人们不断关注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尤其体现在不断丰富生命教育内涵方面,促进了生命教育的内容从单一的“生命认识”向“生命态度”“生命价值观”“生命信仰”以及“生命教育意识”等方面扩充,并使得生命教育实践也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自杀、暴力事件愈演愈烈,常常见诸报端。这给当前高校生命教育以深刻的警醒,因此如何提高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效性,这是高等教育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台湾学者孙效智针对台湾生命教育曾说:“台湾教育体制运行中过分强调理工实用、忽视人文养成,学校仅仅教授学生如何生活下去的方法和技能,却忽视生命意义与目的的探索与习得。以至于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精于生存(甚至不择手段),却不了解生命目的和生活意义”①。这反映当前生命教育中过度以“问题”为中心,过度注重生存知识技能的培养,却缺乏引导大学生在积极参与到社会当中寻找生命的意义,以及实现信仰的教育。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品质,以激发个人潜能发挥的一门科学,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当前高校生命教育,旨在使当前高校生命教育注重人的积极品格的培养,提高学生感受生命意义的能力,恢复生命教育平衡状态,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生命教育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的生命认知现状

对大学生对生命认知主要从生理性生命、社会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这三个方面进行考察[1]。大部分大学生经历过亲戚友人去世,或者通过新闻媒体等媒介或者其它途径接收过一些相关信息,他们能意识到生命的唯一性,对生理性生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身体素质较差,不爱运动的现象,说明有许多大学生尚未未形成对生命的尊重和生命价值的重视。在对社会性生命的认知上,当前绝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但是缺乏责任感,主观幸福感低。在对精神性生命的认知上,绝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克服生活中各种困难,保持较为积极的生活态度,但是当面对学习、就业等压力时,常会引发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

(二)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认知现状

山东地区高校调查显示,仅有23.07%的大学生在入学前接受过生命教育或者开设过生命教育课程,31.88%的大学生“几乎没有”和“一点也没有”接受过生命教育[2]。杨娉研究发现,88%大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推行生命教育[3]。这一方面说明开展生命教育符合大学生心理需求,突显高校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当前高校对生命教育重视不够。

(三)高校生命教育实施现状

当前高校主要以课堂、校园活动为载体开展生命教育。在生命教育课程方面开设了相关的选修课,并邀请生命教育的专家开展讲座或者专题教育,例如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开设的《生命教育与生死哲学》课程。但是由于课程不是专业课,学校和学生都不够重视,因此就出现课程零散,并游离于思想政治课、心理健康课、安全教育等“两课”之中。同时,思想政治课的侧重点在于对大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塑造和培养,心理健康课的侧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安全教育侧重于教会学生一些生理方面的常识和急救知识。由上可知,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对大学生社会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的关注和引导。高校通过校园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积极性和主动性,包括文体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这些无形之中能引导大学生关注生命,健康成长。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很多高校也通过网络阵地开展线上生命教育,但是总体来看,大学生对这些活动注度不高,运行方式比较分散,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体系,还需进一步的摸索和整合。

二、高校生命教育现状原因分析

(一)社会层面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中后期,他们从自我内部关注骤然增加,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处于转型期,体制的变化和不同文化思想的涌入对大学生的生命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4]。在政治信仰方面,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信仰缺乏的问题。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出现的贫富差距、环境恶化、就业压力加大、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给一部分人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面对负面现象一些大学生缺乏科学、理性的分析,容易产生信仰动摇,树立错误的价值观念。在经济方面,由单一的计划经济到多元的市场经济的转变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一部分人开始单纯追求“利益”和“效率”,而片面的追求权力的拥有和物质的享受。这种社会氛围严重地影响着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忽视了或者很少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导致他们开始怀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文化方面,经济的多元化导致个体意识的增强,进而导致传统人生价值对一些人的影响日益减弱,而新的价值体系还没有完善,一部分人就缺乏遵循的标准和方向,文化的迷茫对这些人的精神世界缺乏产生重要影响。

(二)家庭层面的原因分析

大量的心理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父母价值观、家庭氛围、家庭结构、留守经历等对孩子的生命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5][6],这说明家庭教育是开展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是父母的价值观影响孩子的价值观。父母常把自己的愿望或者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帮助”实现,使得家庭教育失去原来的本质,只注重孩子是否“出人头地”,而忽视学生的生命教育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常出现学生压力过大而自杀现象。二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生命教育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在权威教养方式背景下长大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溺爱教养方式背景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在社会上受挫;在民主的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在生活中具有高自尊、高自我效能感等。

(三)高校教育层面的原因分析

中国高校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但是,高校教育出现教育失衡的现象,从生命教育来讲主要包括人格培养、系统教育两个方面[3]。一是高校过度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良好人格的培养。当前许多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单纯以市场导向为标准,重视学生知识技能、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而忽视对其品格、人文素质的培养。一些高校以高就业率为荣,片面为就业忽视高等教育的本质,使得培养出来的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缺少对生命的认知和自身独特人格的魅力。二是高校生命教育缺乏系统性。高校在生命教育方面的研究较少,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生命教育活动的实践也很分散,多以选修课、讲座、实践参观等形式开展,教育效果不明显、教育受众有限。

(四)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念存在的误区

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外部世界认识不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个阶段,他们缺乏社会经验,情绪极易变化,思考问题缺乏理性,社会中各种观念、思潮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一是感觉至上。任俊认为积极体验可以分为“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7]。人们能够清晰地认知“心理享受”比“感官愉悦”对个人的创造和社会的意义更为重要,更为持久。但是在生活中,如果有机会在两者选择的时候,大多数人会选择感官愉悦,尤其对于经验不足,缺乏理性思考、自制力差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更是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一部分大学生会选择感觉至上现象了。他们过度沉迷当下享受,例如一些大学生乱、网络成瘾等现象,而消耗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二是价值观功利化。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面对社会诱惑、就业的压力,许多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功利化的趋势。他们过度关注对自身专业技能的培养,花费大量的时间考取各类证书,为了利益出现不良竞争,忽视对自己生命价值的思考和探索。三是社会责任意识降低。一部分大学生出现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同时,社会责任意识降低也表现在对自己生命的不关注,随意地轻生,对自己生命不尊重,缺乏感恩之心。

三、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生命教育的途径

(一)体验积极的情绪,重唤生命的热情

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并不是直接对立的,消极体验反面不是积极体验而是“没有”消极体验。也就说传统意义上帮助人们消除消极情感只代表自己处于了没有消极情感状态,但不代表体验到了积极的情感。弗雷德利克森的“积极扩散理论”认为积极的情绪能扩建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资源而帮助个体建立起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包括身体、智力和社会性资源等),它能促进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从而产生多种思维和行为,特别是创造性的思维和行为,并把这些思维和行为迁移到其他方面①。可见,积极情绪对人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由此在现在高校传统教育中,我们只关注问题,而忽视人的积极情感的激发和培养,不能使得大学生的生命具有延续性和成长性。为此高校应加强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教学思想,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生命的意义。积极情绪包括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躯体、外界带来的感官愉悦,对人的影响不如心理享受影响长远,但是由于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经验少,所以许多人会选择能够快速带来快乐感的感官愉悦,就有可能引发大学生拜金主义、沉迷网络等现象,过度消耗生命。所以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心理享受中体验积极情绪。通过专题讲座、开设选修课、宣传正能量等活动(典型经验交流会、志愿者活动等)、加强净化校园内外环境建设、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等形式,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下,体验生活,陶冶情操,体验生命的意义。

(二)挖掘积极人格潜质,培养全面的生命个体

积极的人格可以提高自尊、体验更多积极情绪、更高的主观幸福感,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感受生命意义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创造能力等。积极心理学家赛格里曼在一系列“习得性无助”研究和归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人格可以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人格、悲观型解释风格人格。任俊指出自我决定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积极人格的形成,包括内在动力(胜任感、自主需要、交往需要)的满足,外在动力(外部调节行为、内摄调节行为、认同调节行为、整合调节行为)的内化[7]。可以通过增进积极的体验和自尊来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塑造乐观型解释风格。也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成就目标、学会合理的归因、提供社会支持满足内在动力,通过兴趣激发、外在强化、价值引导促进外在动力的内化,不断提供归属感和控制感。

(三)建立社会—学校—家庭生命教育体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社会制度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的来源,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社会、学校、家庭作为大学生重要生活的场所,对其生命教育的影响不可忽视。社会风气极易通过一些社会活动、新闻媒体、报纸杂志等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社会各界要加强对社会的各种信息和文化进行合理筛选,加强对影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介的监督,确保对正确主流意识的弘扬;同时掌握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明确信息来源;社会各界也要大力支持生命教育,例如,通过社区、社会福利机构与高校合作,建立生命教育中心或者机构,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看望孤寡老人等爱心活动,引导更多大学生关注生命。高校生命教育主要从教育理念、校园环境、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文体活动五个方面进行[3][9-10]。一是转变传统教育不注重生命意义教育的局面。生命教育不仅要加强生命知识的教育也要注重生命意义的教育,不仅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也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二是校园环境包括学习、生活环境,包括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一方面要加大良好校风学风、师德师风的塑造,同时要加强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宣传栏、网络平台等方面的建设,为培养大学生积极心态提供和谐校园环境和氛围。三是注重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继续依托“两课”开展课堂教育,增设选修课,注重对生命教育专题的研究和教材的编写,同时,生命教育内容要渗透进高校各课程,注重教师的生命情怀的培养,因为教师自身对生命的观点也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四是改进教学方法,通过讨论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五是文体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设计时要考虑时代性、实效性、主题性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丰富学生生活,同时要注意网络媒体的建设。父母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我们提倡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教育孩子,同时也要注重孩子合理成就目标的定位和良好人格品质的培养。一是家长要引导孩子科学的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能力、形象等,要关注孩子兴趣、爱好,让孩子在一个宽松、支持的氛围中,在通过努力可实现的合理目标下开展生活学习,最终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二是家长要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孩子学会辨认社会不正之风,不要片面的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人格塑造,应尊重孩子,培养坚毅的人格品质;帮助孩子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理解生命意义,不断增强成就感和幸福感。

作者:周惠玉 梁圆圆 高汝男 王磊 兰帆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褚惠萍.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王文姮.山东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1):89-92.

[3]杨娉.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高校生命教育探析[D].长沙:中南大学,2013.

[4]周惠玉,梁圆圆.转型期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13-115.

[5]贾林祥,石春.307名大学生生命意义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5):420-421.

[6]李旭,卢勤.大学生家庭因素对生命意义感及自杀意向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4(1):54-56.

[7]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8]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第5篇:生命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命意识;尊重生命;语文教学;渗透

据有关医学权威资料报道: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而且大有低龄化的严重趋势。另据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15岁以下未成年人每年意外死亡有40万~50万之多,占这个年龄段总死亡人数的31.3%,是发达国家的3~11倍。一个个悲剧不禁使人发问——为何他们要用如此过激的手段应对人生的苦恼和挫折,为什么他们对于自己的生命竟然如此轻率?

此外,近日来东视新闻也报道“无知女生怀孕生产后将婴儿弃之于某网吧厕所”,“中学生将乞丐殴打致死”以及校园里各种血腥事件也不断见诸报端,这不仅让人惊讶,更让我们反思:为什么这些未成年人面对宝贵的生命,竟然如此漠视?

青少年如此漠视生命,实在令人触目惊心。因此,生命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尤其是语文教育更是如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把生命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甚至可以把它作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主动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

1 生命意识淡薄现状的分析

造成当代中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中国目前社会的功利主义泛滥,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漠视和推崇等因素。多年来,我们的传统教育,多是对不畏、见义勇为的宣传,少有避险技能、自救知识的传授。殊不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生死的观念也应随之发生变化,而不是一味地鼓吹“死”的伟大,却闭口不谈“生”之宝贵。

其次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不可否认,21世纪的教师重任在肩,责无旁贷。但教育应以人为根本,全面关注人的生命本身,这应该是教育最初和最终的意义。可是,受应试教育的束缚,一直以来,全体师生都形成了重知识灌输轻人文培养,重素质教育轻生命教育的局面。更多的家长则是不辞辛劳地陪护孩子赶往各种补习班和特长班,却留不出一点时间给孩子追问生命和死亡。面对亲人去世,在国外,父母经常会把孩子领到太平间,感受生之可贵。而我们呢?父母往往捂住孩子的眼睛,搪塞一句:“他们出远门了。”正常的生死观,被模糊和恐惧代替。真是可悲啊!近年来,学生因太注重分数的提高而导致身心发展失衡或者畸形发展的例子屡有发生,这无不和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开展生命教育就目前看来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当然我们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时候,必须得分析我们的现状,抓住问题的关键症结,同时也必须明确生命教育的定义和内涵。

2 生命教育的基本含义

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有很多专家作过这样的解释。比如。学者刘慧说。“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并遵循生命昭示的规律所进行的教育。”又如台湾张振成说,生命教育就是“从生物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开启希望之光”,“从社会文化的生活体验。激励服务人生,实现自我”,“从精神心灵的探索,启迪珍爱生命,发扬善性”。再如刘铁芳从“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出发,提出“教育关注个体,关注人,意味着要去关注个体作为生命的存在,关注其外显的活生生的生命崭露,关注其内隐的、活泼的、流动的生命情感的化育。”诸如此类,尚可举出很多。而这几种看法,对我们把握生命教育的含义是有参考价值的。那么,到底什么是生命教育呢?

其实,对这个关乎人类本身的重大话题,语文学科是最有发言权的。远在古代,生命意识普遍淡薄的时候已有许多典范:马棚起火,孔子问人不问马;孟子认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些都闪耀着人文主义思想,显示出浓厚的生命意识。到了近代。鲁迅对生命的理解就非同一般,他在许多文章中都阐明了他对生命的深刻诠释,典型的“韧性的战斗”就是他生命观的体现。因此,所谓生命教育就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为了认识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而进行的教育活动。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加强生命意识的渗透,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3 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密切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其实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人生的感悟,充分地让学生认识人的生命的价值和地位,最大限度地挖掘生命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示生命的个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构建和谐的社会。同时,语文学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纬度规定了语文教学要以文本为载体。实现生命的教育;而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不仅包含认识层面,更包含情感层面和实践层面的生命教育。因此,语文学科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可能性。

4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现行的语文教材内有大量的直接阐释生命、呼唤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课文,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生命教育的素材。如《我与地坛》、《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紫藤萝瀑布》、《提醒幸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生命生命》、《我为何而生》、《我的呼吁》、《人生的境界》、《人是什么》、《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还有一些体现儒家思想、反映儒家生命观的课文,如《论语》、《孟子二章》等。有些带有传记色彩的课文,展示了主人公对生命的追求和热爱。如《音乐巨人贝多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邓稼先》、《我的信念》。有关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课文,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与朱元思书》、《藏羚羊跪拜》、《麻雀》、《珍珠鸟》、《猫》、《绿》、《斑羚飞渡》、《华南虎》、《大自然警号长鸣》等。不难看出,教材在编写上已经有意识地循着“生命”的轨迹,选取了体现生命教育主题的文章,力图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行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已不再是空白!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善于去发现类似表现生命教育主题的文章,引导学生去认识、欣赏和感受生命。

(1)带领学生赏读美文名篇,体悟人生。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教育的过程。当学生们读到文天祥的九死一生与浩然正气,老舍的猫是那样令人怜爱,朱自清的父子情是那样深厚,冰心的小桔灯是那样辉煌,欧亨利的《最后一片绿叶》中的老画家贝尔曼老人是那样崇高无私,他们会拥有多么美丽的心灵体验!通过引导学生赏读这些美文名篇,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跳 动,感受到生命价值的升华。

(2)适时创设两难情境。重构学生生命价值观。在两难情况下的取舍问题,常常能引起学生对于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如教授司马迁的《史记》时就可以对作者司马迁的身世和经历展开讨论,司马迁究竟是忍辱负重还是苟且偷生?又如项羽的乌江自刎是属于英雄壮举,值得大家歌颂赞扬(“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还是属于英雄迟暮,徒发同情之感慨?无论学生持哪一种意见,哪一种观点。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他们都在不经意间增强了对生命之宝贵的意识,开始了对自己生命价值的思索。

(3)品味语言文字,亲身体验生命价值。虽说是“纸上得来终觉浅”。但教师若能引领学生通过对纸上文字的品读想象,找到一点“躬行”的体验,也是很有教益的。教学《海伦凯勒》一课,当学生读到“不幸的海伦,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时,教师没有让孩子们漫不经心地轻轻读过,而是让他们放下课本,紧闭双眼,紧捂双耳,体验小海伦的处境。不过两三分钟,孩子们就睁开眼放开手,大呼“受不了”、“憋死了”、“好象与世隔绝了”。这时教师让学生再次品读这一段话,学生们沉默了:一辈子处在无边的黑暗与沉寂中,该是怎样地让人绝望啊!通过品度与体验使学生对已拥有健康的器官和生命多一份珍惜!

第6篇:生命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37)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现代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缺失,是构建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重大阻力,加强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已成为社会关注和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从农林院校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现状与意义出发,分别从高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农林院校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农林院校;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86-02

每年高校发生的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都会引起媒体的普遍关注,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消减。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给学生家庭带来了悲痛,也影响到学校正常教育工作的开展,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从表面看似乎是一个突发性事件,但其实背后反映着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商业社会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功利、利己主义的兴起,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高等教育的产业化,社会道德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就业形势的严峻,生活节奏的加快等等,这些都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生命意识教育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淡化和缺失是造成现今大学生生命意识薄弱,引发极端行为的深层次原因。

一、农林院校生命意识教育现状与意义

(一)农林院校开展生命意识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媒体对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曝光,高校开始注重对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但是教育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生命意识教育体系不健全。高校对学生生命意识教育长期缺乏关注,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出现不少应付性行为,没有真正落实。第二,缺乏统一规划。各高校之间开展生命意识教育的节奏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宏观性思想指导,高校各自行事,相互之间也缺乏经验交流。第三,投入资源有限。专业的师资力量是保证生命意识教育开展的前提条件,高校缺乏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知识专业的师资。第四,理论无法引导实践。国内虽然加强了对生命意识教育方面的研究,但是研究成果有限,更缺乏能够用来指导实践的研究成果。多是高校教师自己凭借个人工作经验进行生命教育,随机性、主观性强,难以达到教育效果。

(二)农林院校开展生命意识教育的意义

生命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倡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理解生命的意义。农林院校在高校群体中有一定的特点:专业设置以农林类相关专业为主,学生以农村户口生源居多。相对来说,农村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差,性格与家庭环境、教育的关系很大。农村学生的性格相比城市的学生,表现拘谨,不够活泼,与人交流缺乏主动,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倾向。尤其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农林类相关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再加上家庭期望的压力过大,容易引起逃避现实、自信心不足、挫折感强烈等负面心理状况。这些特点也让农林院校开展生命意识教育具有其特殊性。

二、农林高校生命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生命意识教育缺失

我国传统教育体系多是一对多的传授方式,一味地灌输知识,忽略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育。这种模式弱化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心理想法多不关心,忽略了对学生最为重要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片面地关心成绩和学业造成学生们过分看重成绩,追求知识,不懂得尊重生命,对自己的人生意义和所要追求的理想缺乏正确的认识。面对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冲击,缺乏从大学到社会过渡的适应能力,难以正确抉择,往往草率地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逃避现实。

此外,现在的高等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而成熟的生命意识教育体系,很少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缺乏防范与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存在隐蔽性、长期性、多样性,常见于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及学业问题等方面,而高校相关的心理教育课程和心理教育体系不尽完善,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专业性、科学性、重要性手段。平时只依赖教师的个人责任感,通过对学生多加关心来防范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缺乏生命意识与自我防护意识

当今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无条件的溺爱孩子、家庭教育的失职使得孩子在上大学前凡事都习惯性依赖父母,心理不够成熟,抗挫折能力低,没有独立生活、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当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时,他们往往缺乏应对的经验和能力,难以快速地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当突发状况发生时,可能会采取极端行为。农村家庭的孩子虽然有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但是其要强的性格,又往往过刚易折,导致最后事与愿违。此外,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少,对家长隐瞒大学的学习生活情况,遇到问题也不懂得寻求帮助,出现心理问题没有疏导通道。再加上我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缺乏重视,大学生在面临突发状况时不能及时采取正当的应对措施,最终导致错过最佳避难时机,或者无法完成自我救助。

(三)农村家庭文化程度低,生命教育缺失

农林院校的学生很多来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庭生活条件困难,父母双亲的文化水平较低,不懂得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生命意识,这一人生成长重要教育环节的缺失,导致家庭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变化毫无知觉。而且受客观条件、自身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限制,农村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生存、生活、学习状况都不太了解,在学生为人处世上缺乏正确的法制观念引导和教育,导致学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法律意识淡化,做事不考虑后果。农村家长教育孩子的典型模式就是教育孩子要争口气,通过上大学改变人生命运,以后好回报家里,这无形给了农村学生更多的压力。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两种不同形态也加剧了家长与孩子两代人之间的隔阂,走进城市的学生与身处农村的家庭交流变少。

(四)社会环境的压力

日益膨胀的商业社会,使社会生活越来越物质化,人们的注意力转向创造物质财富,传统的人文精神、人生观、价值观导向都在不断被商业社会剥离和重新改造。大学生面临一系列的社会现实问题,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城市生活成本不断提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业压力增大,拜金主义盛行,人际关系的冷落等等。以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观正在歪曲和疏远人们的内心情感,人际关系的冷漠又使大学生步入社会变得难以适应。见死不救、老人摔倒不敢搀扶,抨击的不止是这个民族的道德心,还有大学生对世间冷暖的另一种解读和受其影响对自己价值观的重新修正。

三、加强农林院校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途径

(一)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开展生命意识教育课程是高校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课程让大学生认识生命,让学生对生命的起源到终结整个过程加以深刻体会,领悟人生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的认同,认同生命过程的曲折,树立起不屈不挠面对生命历程的勇气,遇到问题积极乐观的心态,正视生活中的挫折,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课程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命价值与态度的关系,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等等,强调人生中积极美好的一面,亲情、友情的重要性。高校还要教会学生敬畏生命,学会对自己宽容,不要对自己抱有过高的要求和标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也是对家庭责任的体现。高校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可以从三方面开展: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及生命价值升华教育。

(二)完善“学校一家庭一社会”三位一体监控预防制度

心理学表明,任何行为发生之前都有一定的征兆。一般来说人际关系不和谐,不爱与同学相处,性格内向的人比较容易做出极端行为,学校在此方面应该尽到义务,对学生近期的生活状态等做到提前了解,及早预防。学校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掌握学生近期的心理状况,比如学生近期出现学习成绩下滑,与恋爱对象分手,面临生活困难等等,对这类由外部环境刺激引发的个人心理变化的事情,学校可以建立三级心理反馈网络,通过多种渠道提前了解学生的近期心理状况,做到有针对性的防范。

学校虽然作为预防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但是并不是唯一者,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建立起协调各方、联防布控的体系。在校期间,家庭如果发现学生近期心理状况不太好,可以与学校联系,学校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放假期间,学校如果发现学生近期心理状况不太好,可以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好双方的信息对接与沟通工作。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应该共享信息资源,建立协调合作机制,以此产生合力作用。

(三)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开设心理咨询机构,首要问题是消解人们对心理咨询的偏见。在我国,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容易与精神病等联系在一块,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往往躲避心理咨询机构,致使高等院校开设的心理咨询机构如同虚设,学生一旦遇到心理方面的问题不会选择去心理咨询机构,更不会向别人打开心扉,排解心理的问题。面对学生群体心理健康咨询方面的需求,咨询机构应该转变运营策略,了解学生这种顾虑的心理,可以开设心理咨询热线或者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心理咨询,不跟咨询客户当面交流,既可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有效化解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四)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第7篇:生命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文明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因此,学校教育要特别注意做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首先,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文明行为习惯大讨论”,通过民主讨论明确生命教育需要什么样的行为习惯来保障,这些行为习惯该如何去培养。其次,开展教师、家长、学生的专题培训,明确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优效的培养策略。22发挥家庭教育的纽带作用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融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家庭劳动、学习和家人共同活动之中,因此,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还取决于家庭教育。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身份,往往采取单一的教育方式,效果一般不佳,但是家长想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愿望又很强烈,所以造成了“复杂的对象,简单的教育手段”的现状。家长应经常与老师交流,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明确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并且从教师管理学生的方法与策略中汲取经验,运用到家庭教育中。

1.3发挥社会教育作用

当今世界,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人们的价值取向正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中学生虽然个体发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前,但与之对应的生命教育又相对滞后,在面对众多诱惑的时候,他们往往无法正确取舍,易走上歧途。因此,学校要加强与社会教育机构的联系,拓展教育途径,主动争取社区、街道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为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4利用网络教育新平台网络时代的到来,尤其是自媒体的兴起,中学生由于心智的不成熟易受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因此,学校除了牢牢抓住传统的德育阵地外,还要与时俱进,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现代网络,调动一切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因素为学生生命健康成长服务。

2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文明行为习惯

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通常从行为训练人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优秀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优秀习惯的训练和培养。它的内容十分广泛,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素质教育专业委员会”提出的标准,笔者认为,中学生应该具备以下好习惯: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2.1培养做人的习惯

有爱心是做人的核心。《礼记》中说“立爱自亲始”,就是培养孩子的爱心从孝敬父母开始,所以看一个孩子在做人方面有没有好的习惯,首先看他有没有孝心,但是现在的中学生在这些方面是做得不够的。当然,爱是需要锻炼的,教育要多给学生创造锻炼爱的机会,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更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2.2培养做事的习惯

有责任心是做事的核心。现在的中学生在犯了错误的时候,总是在别人身上找原因,交代他办的事,总是拖拖拉拉,不能完成;对学是打不起精神……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责任意识太差。面对这种情况,教育工作者应该冷静地帮助学生分析原因,鼓励学生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帮助学生积极解决问题。

2.3培养学习的习惯

第8篇:生命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一、面对长辈,我们感恩

感恩是美德,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才会懂得生命的价值和真谛。当代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加之感恩教育的缺乏,当遇到挫折和不顺时,很多人会在父母前发泄情绪甚至发生冲突,导致亲子关系不和,极大地影响了生命教育的进程。

(一)体验生命诞生,感恩父母

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命的传承和延续,是他们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因此我们感恩父母。在教学《新生命的诞生》内容时,我先播放一段婚礼录像,让同学知道父母是因为圣洁的爱走到一起,并且孕育了我们。然后设置活动环节“当回小妈妈”,让学生腹部挂着书包做一些基本动作,体验妈妈怀胎10月的艰辛。而后播放一段孕妇分娩的录像,让学生在录像中感受母亲痛苦的、守候在产床旁父亲手足无措、泪水涟涟的神情。学生首次亲眼目睹母亲分娩的真实过程后,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从而让他们从小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珍惜生命。

(二)认知衰老死亡,尊老爱老

在教学《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时,告诉学生衰老和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结果,帮助学生真实而科学地了解死亡,并开展“你家的老人为我们后代做了什么?”“我们该为老人做些什么”的讨论,并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殡仪馆体验生活,让他们亲身感受“死而不能复生”的道理和一个人的死亡给家人、亲友带来的巨大悲痛,从而认识生命的宝贵,增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增强学生尊老、爱老的意识。

二、面对危险,我们从容

根据国家儿童少年“安康计划”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品中毒、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有关专家认为,通过教育和预防,80%的儿童意外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人类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保护不是天生的,孩子的“自救意识”只有通过训练才会具备这种能力。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可以从实验安全、急救常识、灾难应对等方面加强学生的防止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及提高自我的自救能力。

(一)规范实验,强化安全意识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在实验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事故。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精心组织科学学习过程,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遵循操作规程,认真进行操作,就可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实验,以此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我们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实验前,先指导他们熟悉仪器,了解仪器性能,讲清楚实验操作的安全措施与成功的关键,并通过规范、熟练的演示使学生认识到:只要正确操作,就不会有危险。即使出现了问题,也要泰然处之,以免造成人为的紧张——教给学生一些实验意外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如酒精在桌面上着火燃烧时,应该怎么办?不小心被强酸、强碱腐蚀时,应该怎么办……

(二)急救常识,强化安全技能

当突发性意外伤害发生时,现场抢救人员一定要按照正确的医学知识、采用准确的急救方法,给予伤者合理的应急处置,这样才能达到赢得时间,减少伤残,挽救生命的目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结合相关教学内容——被毒蛇咬伤的紧急处理方法、在野外迷路时如何辨别方向、煤气泄漏时如何处理、溺水者的紧急处理方法、发生触电事故时怎么办、如何止血……让学生了解、练习一些常见的急救方法。如,在教学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摩法时,我先播放了一段有关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摩法的视频,而后让学生利用“橡皮人模型”进行人工呼吸和按压模拟练习,掌握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强调进行人工呼吸要有耐心、有毅力,要坚持,尽最大努力来挽救他人的生命。教学中,我们可以模拟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最大程度上将有关生存自救的知识和技能有意无痕地渗透到教学之中,让学生增强生存信心,掌握一定的生存自救本领。

(三)灾难应对,提高自救能力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让学生了解灾难的性质、发生的原因、危害的程度、自救的常识,以在灾难来临时获得最大的生存机会。

在教学《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时,针对学生对地震缺乏感性认识,防震逃生知识近乎空白,我展示了2段视频:一段是汶川大地震的纪录片,一段是地震专家介绍地震逃生的技能。而后组织学生讨论:地震太可怕了,现在能否预先知道?如果遇到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在讨论中让学生懂得了地震逃生的基本技能,在课堂中生成了对美好生命的珍重。

三、面对生活,我们健康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课程为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地解决个人生活、工作和社会决策中所遇的问题,以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生命只有一次,健康是我们幸福生活的保证,也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这三者处于正常(或最佳)状态。科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生命健康教育:

第9篇:生命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生命课程;生命意识;生命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09-01

所谓"生命课程"是在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指引下的产物。因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成长路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如何实施课程?应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和身心健康。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而"生命课程"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因为生命构成了世界存在的基础,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然而现实社会中青少年漠视生命的事件层出不穷,青少年情感的冷漠、对生命关爱的缺失,使得全球教育界越来越关注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作为基础课程的语文,以其自身的特性对人的生命发展发挥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小学语文课程对人的发展应有的价值的思索,及生命教育对语文教育的生命呼唤,本课题研究试图以生命为起点,将人性中最重要的生命意识纳于其中,以文本案例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另外,把每一个生命的成长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试图开发适合学生阅读的生命课程,重新构建新的阅读板块模式,并探索出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阅读教学策略。在此,我就生命课程的开发谈几点看法:

1.精选群文篇目,强化生命意识

相信一线的老师都有所感触,今天的"教育"就是一付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我们如何让课程更好为学生服务呢?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是以主题选编的,如"革命传统""生活启示""走进伟人"等,虽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对生命个体的认知性不强,学生不能认识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为此,我精选群文阅读篇目,强化生命意识。我把毕淑敏写的《我很重要》选入群文读本中,学生在阅读中就会发现"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从而认识我很重要,如果每一个孩子都有这样深刻的认识,我想,漠视生命的事件就会减少。还以《生命的高度》一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能因为贪婪失去生命,更重要的是认识到潜在的危险。文章以老鼠掉米缸的故事,生动有趣讲述人生哲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笑声中获得生命的启迪。

2.关注个体差异,弥补教材不足

如今的小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在家里父辈们过度宠爱甚至溺爱,很多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偏激。很多孩子不知道感恩,学校也开展"感恩长辈、父母和老师"的演讲活动,现场学生感动万分,大多数孩子哭得稀里哗啦,但孩子却少了感恩的举动。我班就有一个孩子的妈妈是老师,这个孩子都没去抱抱自己的妈妈,也没有去说一句感谢的话。班上还有一个孩子,她父母很忙,吃住在二姨家。二姨天天带他上学,总怕他饿着冻着,二姨天天早起为他煮鸡蛋、买牛奶……班主任叫他去抱抱二姨,给辛苦付出的二姨一点安慰,可这个孩子就是不去。我不禁想:越是幸福的孩子越不知感恩,孩子认为所有人为他们付出都理所当然。于是我换一个角度选材,我不教学生如何感恩,我把《树的故事》选入群文读本,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看看孩子是怎样无休止地索取,老树又是怎样给予孩子最大的帮助,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天下每一位父母是怎样无私付出的。孩子虽小,但也会结合自己生活实际想到父母为自己付出的一切,从而知道珍惜和感恩。还有个别孩子因身体残疾而自卑,我把《三个人,一双眼》选入群文读本,让孩子们读后知道什么是不幸,什么是乐观豁达。因为语文课本的编辑关注群体,而群文读本的编辑则可以关注个体差异,能弥补教材的不足。

3.丰富语文活动,彰显生命活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师传生受,很少有活动,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生命课程的开发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就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开学第一天我就给学生讲"天道酬勤"的故事,我送给了孩子们一首"开学诗"--《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让孩子知道勤奋学习和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寓教于乐,学生乐于接受。还开展"群文共读""办阅读小报""读整本书""好书推荐""阅读交流""主题辩论""趣味语文竞赛""学习经验交流""每周晒习作"等活动。还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在群文共读活动中学会质疑与探究;在办小报的活动中学会分工与合作;在读整本书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们在一次次有趣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当学生的手抄报贴在墙上时,当学生走上领奖台领奖时,当学生的习作在校刊上发表时……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彰显生命的活力。